人教版美术知识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教版美术知识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教版美术知识点

人教版美术知识点范文1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课程导入;策略应用

一、引言

受传统观念影响,老师教课时采用传统方法,上课期间学生无精打采,提不起对课程的兴趣,教学质量低下;由于高考压力影响,老师都是快速地讲完知识点并对需要考试的知识重点讲解,很少有老师来进行课程的导入。在不教学时,需要对学生的作业等进行批改,时间已非常紧张,而设计课程导入策略非常耗费老师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老师很少采取课程导入策略来进行教学。然而,一个好的课程导入策略,可以在教学开始时就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事半功倍,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本文主要研究高中历史教学课程中的导入策略,并以人教版高中历史第9课“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大陆扩展”中的“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例,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课程导入策略的应用。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课程导入策略应用

1.温故知新导入,串联学习内容

知识体系在学习过程中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之间必然存在内在的联系。而在高中历史课程中,所安排在一节中的内容也是彼此联系的,或者是一种时间关系的递进,或者是同时代不同国家制度的对比,等等。所谓的温故知新的课程导入策略,就是老师在一节课的开始通过温习上节课所学到的旧知识,从而引出来对新知识的学习,温故知新,承上启下,使学生不产生对新接触知识的强烈陌生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第9课“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大陆扩展”中的“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学习中,本节中主要有三目,其中第一目和第二目分别为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和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第三目为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在进行第三目的学习时,课程可以这样进行:开始上课时,老师带领同学温习上节课学习的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过程、形式、特点,以及制定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从而引出第三目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学习,引出来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形式、特点,以及制定的《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通过对比学习,让学生尽快掌握新学的知识。教师通过对旧知识的温习,也交代了新知识的主要内容,进而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中去。

2.运用歌曲视频等多媒体导入,激起学生兴趣

现在几乎所有的教室都安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老师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要充分利用这些多媒体教学设备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歌曲视频等多媒体的高中历史教学课程导入策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手段更灵活,教学氛围更生动、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声有色、有图有像的教学情境,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可以激起学生对历史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第9课“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大陆扩展”中的“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学习中,老师在开始教授课程之前,可以先给同学放一段视频,如《击沉俾斯麦号》《普法战争》《第一次世界战――德国战场》等,让学生通过这些视频资料引入到历史久远的时代,使同学提起对这段历史的兴趣,接着老师通过视频的导入,开始一节课的教授。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深刻,且有利于理解所学的课程,产生更深层次的见解与认知,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3.运用故事导入,寓教于乐学习

爱听故事也是学生的一个爱好,尤其是历史故事,在讲授新课程时,先以课程内容为背景找一个相关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能迅速地提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带到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从而做到寓教于乐。比如,在讲述人教版高中历史第9课“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大陆扩展”中的“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课程时,老师可以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如德意志在确认君主立宪制国家的过程中,德意志是具有多民族的分裂的国家,而俾斯麦在读大学的时候,在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纪念日那天,同一位美国朋友莫特利以25瓶的香槟酒为赌注打赌,赌定25年之内德意志必将完成统一,也就是这个俾斯麦,日后当选为德意志首相,通过他的铁腕手段,最终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日后他也被称为“铁血首相”。

三、结语

高中历史教学中课程导入策略多种多样,本文只是根据实例分析了三种课程导入策略的应用。课程导入策略的应用,在上课之初就提起学生读课程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事半功倍,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改变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与国家实行的新课改要求相符合。而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课程导入策略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加以选择。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只有积极地应用导入策略,才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蕾.高职院校广告综合实训课程导入项目教学法的案例研讨――以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为例[J].经济师,2010,12:36-38,41.

2.贲丹.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杂志(上旬刊),2014,01:101-102.

3.石唯.“非指导性”美术课堂教学的关键三五分钟――中学美术“非指导性”教学课堂导入策略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2,16:118-119.

人教版美术知识点范文2

关键词:生物;生命教育;制约

谈起生命教育,熟悉而又陌生,很多人把它偏重于安全教育理解,习惯把它穿插到思想品德课或心理健康课中。近年来,随着生命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生命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物课程作为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它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关于生命教育主要通过哪些课程实施,笔者曾做过学生问卷抽样调查。要求学生从语文、数学、英语、生物、物理、化学、地理、思品、心理、体育、美术、音乐共12个选项中挑选主要的3个,统计后发现,选择体育、思品、语文的人数是最多的,调查结果让我疑惑:生物课为何没能显现出它作为生命教育的主学科地位?哪些因素制约着生物学科中生命教育的实践开展?经过几年的摸索调查,笔者觉得以下三个主客观问题最为突出。

一、浙教版生物教材的编排顺序不利于生命教育的深入开展

首先对比下浙教版与市面上流通较广的三种教材在初中各年级科学内容编排顺序上的差异。对比发现,人教版、北师大版和苏教版教材采用了相同的编排顺序。依照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我个人更喜欢人教版等的编排顺序。生物来源生活,难度恰当,生物内容集中编排在初一、初二上,有利于增强孩子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自信心。生命教育有实践的肥沃土壤,能更好地渗入到学生的情感世界中去。生命教育得到很好的实践,反过来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正确的认知。到初二初三,孩子的思维已达到抽象、概括水平,独立学习能力较好,也已具备良好的数学计算能力,更适合接受思维能力较高的物理、化学内容。连贯的教学使得学生对物理、化学的知识脉络更清晰,前后知识点更能融会贯通。相比之下,浙教版把生物的很多内容集中放在初三,而物理、化学的新课内容却很少,尤其是九下整本书都是生物内容。浙教版教材的这种编排方式,很明显是在简化初三教学难度,压缩时间为中考复习留足时间。浙江省的初中科学教学一直沿用浙教版教材,诚然教材的这种编排顺序有它的优势,但从生命教育角度来说,初三生物的这种编排方式不利于生命教育的深入开展。生命教育要想深入人心,不是靠简单的“灌输”就能奏效的。它需要充足的时间、空间去延伸,以生物学内容为载体,借助情境、体验等各种方法,一步步推进,最终促进孩子情感、价值观的升华。这种不科学的编排方式正是导致生物课堂中生命教育难以落实的客观因素。举九下生物为例,内容涵盖遗传与进化、人与生物圈、健康与遗传病、免疫、环境保护等,延伸的生命教育可涉及生命的宝贵、生命的平等、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问题、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持续发展等主题。这些内容伴随孩子一生,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都有积极作用。由于内容多,时间紧,中考压力等因素的影响,现实中初三的生物教学往往停留在认知层面,掌握了知识就算完成了教学。而技能层面和情感层面的目标往往被忽略,形同虚设。在2015版新编的浙教版教材中,初三生命教育因教材编排问题而得不到落实的现状依然存在。很好的教育素材,生命教育因为缺少实践的土壤而被搁置。此外,新版生物教材中基本沿用老教材的内容,更新太慢,不能与时俱进。内容上缺少死亡教育,呈现浙江特色的教学素材偏少。落实生命教育,从教材的编排顺序到内容的更新,浙教版教材还需更多的论证修改。

二、功利性教学让生命教育缺失土壤

1.误把考纲当教学指导研究考纲,研究考试细则是每个初中老师必做之事。考纲本是用来指导中考考试,为考试服务的,但却成了有些老师上课的指导说明。为使初三中考考点更有针对性,从初一开始,就有老师以考纲要求去备课,考纲中提到的重点讲,没提到的少讲或干脆不讲。2.生物的主科地位正逐年下降从上表可看出,180分的总分中生物分值总体偏少,最多达48分,少的只有30多分。相比物理、化学的高分值,生物的地位越来越低。在唯分数论的当下,有些学校的生物课程设置早从原来的每周4节减少为每周3节甚至更少。从2017年起,杭州市中考科学总分将减少到160分。总分的减少对原本不占优势的生物学科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在生物内容多,课时紧张的背景下,初三生物课追求生命教育质的达成,这是个难以完成的任务。

三、教师队伍对生物教学不够重视

人教版美术知识点范文3

一、训练发散思维,培养自由想象

《学记》中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启发而不是强迫和代替学生学习。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它是一种对原始提供的信息材料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用不同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英国教育家斯宾赛曾言:应该引导学生探求,自己去推理,给他们讲得尽量少一点,而引导他们的发现应尽量多一点。人教版美术教材第九册《门的装饰》要求学生画门的装饰图案。开始学生觉得不会,无从下手。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寻找范画中门图案的特点,然后仔细观察图案是由哪些图形组成、学生观察到是由三角、圆、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独立纹样等图形组成。独立纹样又有动物、鱼、麒麟、龙、荷花等吉祥物组成。这样一步步展开,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发现了门装饰的特点,进而让学生自己设计出各种各样、富有个性的特色图案。

二、类比训练,培养类似联想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让青少年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类似联想就是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方面去联想,在美术知识的各个体系中,每个知识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或相似的形态。它是以某个知识点的意义特征或形态特征为联想触发点,对平时学习的零星的分散的知识点按相同或相似等特征进行归类,将同类知识点串联起来,使这些知识形成链环,形成系列,并随着知识的增多使其逐步延伸、扩展,成为有机系列。如在小学美术第九册第十六课《字的联想》将“鸟”字变成各种鸟的图案组成的空心字,由此联想开去,让学生用相似的方法去组成“鸡”“鸭”“鹅”“鱼”等字,归纳出这些都为字与形的联想;又如“秋”字的部分笔画,变成有玉米和昆虫的图案组成“秋”字这是由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而想到玉米和昆虫的,用同样的方法可将春、夏、秋、冬进行变化,如“冬”字可将两点变成雪花状,这为字与环境的联想。“酸”“甜”“苦”这些表示味觉的词可将某一笔画变化。如“甜”字,可将“甘”字一横变成糖果的形状。这就是字与实物的联想。

三、训练逆向思维,培养对比联想

俄国的乌申斯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对比联想就是从具有相反性质的事物去联想。如小学美术第十册第11课《冷色调的画》和第12课《暖色调的画》中讲冷色调的画可以使我们想起天空、海洋和森林,这些事物给人寒冷、凉爽、宁静的感觉;而后引导学生思考与之相反的色彩——暖色。通过许多以红、橙、黄为主色调的画让人们感到它们是阳光和火的色彩,让人觉得温暖、热烈和兴奋。学生对冷色有了了解之后就可以通过逆向思维去联想暖色,从而进行辨别和分析,更好地了解暖彩的特性。

四、训练夯实技能,鼓励创新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说:“人心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赞美和赞赏。”平时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好的作品要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继续努力。小学六年级要求学生能按照文字的内容作画;能画与文字内容相匹配的想象画。对于没有好技能基础的学生来讲很难,参考物一旦被拿开,学生脑子里就一片空白。有时学生会眼高手低,笔上表现不出来。这就要求学生多画,扎实基础;画自己喜欢的各种卡通造型,如米老鼠、叮当猫、唐老鸭,人物花草也、都可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记忆画,长期下去,手眼一致,增强概括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教师有目的让学生去画想象画,不断激励他们,创新的幼苗就能逐渐地被培养出来。

人教版美术知识点范文4

【关 键 词】 传统教学;微课的制作;微课的运用

微课作为教育教学中的一种新生事物,推动着我们对传统教学不断突破,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对教师而言,微课将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听评课模式,教师的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学生而言,为可能更好的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既可以提高兴趣又可以巩固知识。那如何去制作一段成功的微课,并且合理的运用微课,有效促进教学成了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

一、微课的制作

“微课”主要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教学,或是反映课堂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的活动。[1]它要求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是“微课堂”。

(一)精简内容,突出重点

既然上的是一种微型课,那就不可能像45分钟课堂那样大容量地教学,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又要让学生看懂学会,提高课堂效率,所以必须精简内容,突出重点。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课本中《我么的风采》一节课,课本上呈现的知识点不是很多,重点难点是学生怎样动手操作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学生装设计方法中的材料拼贴法为重点,制作了一段微视频。对于学生来说,涂色不再新鲜,也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而材料拼贴法学生大多没有尝试过,大家常说“物以稀为贵”,所以格外能引起学生的关注。视频中我将自己制作的过程与步骤拍摄成图片,用录屏软件录制成视频,内容精简之后的效果,既节约了时间,又简单明了,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入题简洁,结构完整

微课教学设计不仅要合理,还要从内容到方法都尽量具体,展现出教师的机智。微课不仅是微视频的呈现,而且是一门完整的课程,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设计。[2]“微课”即使时间短,但也要讲究课堂结构。“微课要三言两语就能直接步入正题,不能起步太远,导致重点不突出。总之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圆满地完成课题所规定的教学任务。最后小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加以归纳和总结,使课堂结构完整。

(三)亮点独特,板书清晰

“微课”不能平铺直叙,一定要有独特的亮点。我们要的这个亮点要么是深入浅出的讲授,要么是细致入微的剖析,也或是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我们的风采》微课中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我自己整理的几个明确的步骤:一是单线起稿,二是定稿拓印,三是裁剪粘贴,四是点缀修饰。其二是我教给学生的两个方法:一是拓印用到复写纸,二是点缀的方法让学生眼前一亮。“微课”教学有了独特的亮点,就提升了它的水准。另外要讲究板书,精心设计,做到精练、美观。好的板书,能看出整个课堂的基本内容和教学程序,能给听课者一个完整、直观的感受。我的板书是把几个关键知识点概括成几个词,设计成一个运动的人体形状,不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用到的模特吗?既新颖又美观,着实又是这节课的一大亮点。

(四)避免形式,注重实效

目前,多数教师对微课设计理念缺乏认识,对制作环节和流程不够熟悉,所以微课的实效性很难实现,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微课不是录制一段好看的视频做做样子,而是要用心剪辑,这要依据教学中的重难点去设计,突破难点,让学生清晰明了而又有所得的视频才是好视频。

二、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方法恰当,以学生为主体

微课虽短,但它集中体现了教师教学思想特点及授课技巧、策略,为了使微课尽量符合不同师生实际需要,设计制作时,最好考虑到学生的反馈情况和接受能力,尽可能地将传统教学出现的突发事件也纳入其中,使微课更加智能化,为二次开发留有余地,具有更大的教学空间。[3]

美术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还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技能和审美情感的课堂,所以教学中还要特别要重视师生的双边活动与交流。《我们的风采》微视频中,每一张图片都是按步骤所做,配以音乐,让学生静心、用心欣赏然后总结步骤,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且如果同样一段视频,配上我的解说,虽然易懂,却忽略了与学生的双边互动活动。所以,微视频的运用还要方法得当,突出学生。

(二)示范教学要有说服力

美术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品一定要用心做,这不仅代表了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可以起到震慑学生,做一个好榜样的作用。大家想想,如果教师的作品可以换得学生一句“哇!太棒了”,这时的你更像是英雄一般充满了魅力,学生对你的拥护和尊敬将会更多,我们的美术课会更加生龙活虎。

三、微课促进教师业务的成长和教学教研能力的进步

《中国教师报》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微课程对学校或教师意味着什么?刘静波老师是这样回答的: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通过制作微课程,教师们不断深入反思,不断归纳总结,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微课程真正的意义在于,它给了教师一种动力、一个抓手、一个途径,让教师在不知不觉中爱上学习,将学习娱乐化,科研草根化。

微课程的使用是教学方式转变的一种体现,它以独特的视角,引领学生沉浸在色彩艳丽的画面、欢快的音乐视频氛围当中,使美术课更亲近学生,让学生更亲近地走进生活,可以说是为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注入了新的血液。在今后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有效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美术课堂更加五彩缤纷,从而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和爱好。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 “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 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人教版美术知识点范文5

美术折纸课件:《折纸动物造型》

一、 分析教材

1、 教学内容:

节课主要是利用白卡纸、色卡纸或旧挂历制作立体动物动物造型。

2、 知识点的作用:

(1)、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2)、对折纸雕塑的描、剪、折、卷、接、粘等技法,表现出丰富的联想和独特的个性。

3、 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折纸动物造型》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七课,也是本单元最后一课。

4、 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模仿制作折纸动物造型,培养学生立体思维能力,动手、动脑制作能力,及创造能力。

(2)、通过设计制作练习了解折纸造型的艺术特点、构成原理和基本技法,在动手实践中,发现感知生活中的美。

5、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折纸雕塑的特点和基本技法,学生初步运用构成方法临摹和创造折纸动物作品,提高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和立体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临摹作品增强学生的现代艺术观念,以及折纸雕塑的设计构思、各部件的大小比例、色彩的搭配。

6、 教具准备:铅笔、胶水、色卡纸、旧挂历、剪刀、圆规

7、 课时:1课时

二、 分析教法

我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实践操作为主”的教育思想,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我采用了直观引入教学。即折纸动物造型的图片和我之前已作好的样品给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勾起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脑海中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打开课本看书中的图、读书中的字,进一步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以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手工分步骤、分层次进行示范操作,并让学生观察模仿。在学生操作模仿过程中,我适时指导以增加学生的理性认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三、 说学法

由于本节课为手工制作课,学生的兴趣度较高。我抓住这个特点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做到学与练紧密结合。让学生边认真观察,边模仿操作,在操作过程中积极思考、及时提问,领悟到制作的要点和难点,头脑始终有一宗旨:不但要做得生动有趣,符合对象的特征,制作出来后发现不足及时性时修改,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四、 分析教学过程

(一)、直观导入,激发兴趣

我首先以美化环境话题引出课题,接着过渡谈话:某某同学快要搬进新家了,还有了自己的新房间,但是他的房间缺少一些小摆设。今天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自己动手制作一些漂亮的折纸动物小摆设送给他做为装饰。一来可以增加同学之间的感情,二来还可以为他省下一笔买小摆设的开销。

(二)、步入课题,感知课文

首先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图中的顺序仔细观察图画,初步感知折纸动物的部件的名称和形状,接着让学生说说各部件的形状。最后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中的制作步骤,了解制作顺序,对制作顺序有个整体认识。

(三)、引导阶段

我把不同的折纸造型(浮雕、圆雕)图片和样品给学生欣赏,让学生说说纸纸折纸造型作品的分类和特点。最后,我归纳总结纸造型的分类及特点:

(1)、浮雕:欣赏角度只有一个,作品必须依附在一个平面上;(2)、圆雕:欣赏角度多方位,且作品可以独立存在。

(四)发展阶段

1、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模仿制作,并认识纸塑的步骤和技法。结合教材中的纸马造型的步骤,我边示范制作,边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或独立按:描、剪、卷、折、接、粘等方法模仿制作。

2、引导学生谈谈并归纳总结纸塑造型在各部件制作过程中可用得上的基本技法:

(1)、直线折——在需要折痕处用直尺比好,用硬物划痕再折。

(2)、曲线折——在需要折痕处用硬物划曲线痕,再轻轻折出。

(3)、卷曲——借助圆笔杆把纸卷在笔杆上,松开后即可。

(4)、剪——右手握剪刀,比好要剪开的线,剪出需要的形状。

3、引导学生在模仿制作过程中注意的事项:

(1)、各部件是否比例都规范。

(2)、各部件是否对称。

(3)、各部件大小、高低是否一致。

(4)、各部件插接地方是否粘得牢固。

(五)、品评欣赏

我收集几学生的的作品(好、中、差)让大家评一评,如:折纸各部分之间是非合适、和室内环境、书桌的其它饰品的色彩是否相融,本作品各部件比例是否适合等几个方面来评。优秀的作品及时表扬,不理想的作品让学生自己找出缺点,然后让学生自己修改,并加以鼓励,提醒以后的作业中注意克服这些缺点扬长避短,鼓励学生多动手动脑,用手中这些普通的纸折出各种精美的造型来装饰我们的生活。

人教版美术知识点范文6

关键词:投影教材;教材建设;发展趋势

投影教材作为电化教育的一种媒体,从最传统的设计和演示方式起步并发展至今,在我国电化教育蓬勃发展的历程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当今投影教材的编制方式及应用形式,已具备信息时代的崭新特征,投影教材正以其严谨的编制流程和先进的制作技术在大范围的中小学教学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投影教材发展过程的回顾

我国早期的投影片,大多只用于商业。教学投影片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化教育的快速发展而逐步应用于教学的。当时在各地兴起了一批编制、生产、发行教学投影片的规模较小的校办工厂或教具厂。对投影片内容的绘制还都采用手绘的办法,再通过印染法印刷。在电教的各种媒体应用尚未普及时,投影教材这种以静态表现为优势的媒体软件曾经被定位于尽力向动态设计发展。翻阅当年的投影片,笔者发现,很多动态的设计都很巧妙,凝聚了当年教研人员和设计制作人员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虽然当时没有规范的版权管理和编制技术,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批投影片还是在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同时投影媒体自身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发展,并初步形成了对投影媒体的教学需求市场。

在市场的刺激下,专业生产投影片的厂家逐步形成。1993年,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最大的基础教育教材出版基地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与北京、上海、浙江、福建等幻灯片厂签约,正式授权他们编制与人教版文字教材相配套的投影教材,使我国投影教材的发展纳入了较为正规的版权管理。1998年,人教版投影教材的质量在教学性和科学性等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并在这一过程中确立了投影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价值。但当时市场对投影产品的强烈需求也使得众多的投影片盗版厂商混进生产教学投影片的行列,而盗版的投影产品从内容到技术质量均低劣不堪,扰乱市场,影响教学,阻碍了投影教材的正常发展。

1995年至1998年是市场对投影教材需求的高峰。投影教材以低廉的价格、简单又可随讲取用的操作方式以及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成为当时各级学校在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市场需求的增加,促使投影领域的主流更加关注投影教材的正常发展。社会的发展又加速了教材市场的竞争。在教学媒体不断发展的前提下,规范投影教材市场,提高投影教材质量并使之成为文字教材的配套产品,已成为当时的必然要求。

1998年后,几家大的出版社根据教学市场的要求,陆续与正规的投影片厂合作编制、生产并正式发行与文字教材相配套的投影教材,使投影教材作为规范的、配套的教学媒体进入课堂。

二、投影教材的现状

发展至今的投影教材,较之过去十多年的状态,已有崭新的面貌。从编制质量到应用理念,都步入了新的阶段。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现代化教学的需求下,各种版本及学科的文字教材基本上都配有投影教材。从2000年开始,人教版投影教材与修订后的现行文字教材和新课程标准教材同步配套,至今已研制开发出各学段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美术、自然等12个学科的各册投影教材,是规模化、系列化的产品。为了切合新的教学方式,投影教材已在近两年的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应用。

笔者在对投影教材的编制及其在教学领域中的使用情况进行调研时看到,质量较高、实用性强、生动有趣的投影教材能够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但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投影教材是否仍适合新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还存在哪些问题,始终是需要结合现状来进行分析思考的。对投影教材的编制、应用以及发展等课题的研究将为投影教材事业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进而提高电化教育质量,促进教学改革。

(一)投影教材编制队伍的组成

新课程标准投影教材的编制人员,是由学科专家、设计制作人员和一线教师组成,并以一线教师为主。这支队伍拥有权威的学科知识、现代化制作技术和多年的教学经验,是投影教材建设的基础,决定了投影教材的使用价值。

(二)投影教材的选题

选题,是指编制前所选定的投影教材中每张投影片的核心内容。现影教材的选题随不同的学科特点而定。目前的选题,大多以文字教材为依据、为主线,但不再是文字教材的翻版。选题的确定,需要认真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选题的目的和内容。编制人员在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和文字教材的基础上,本着满足教学需要、有利于突出重点、难点等原则确定选题,并使投影教材与文字教材有机结合起来。[1]

2.选择的题目是否适合投影媒体。编制人员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分析各种教学手段的特点、适用范围后,确定选择的题目通过投影媒体的表现能够帮助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

3.选题内容的演示设计能否通过投影教材来实现。编制人员依据投影片的功能、演示方式和表现形式,衡量选题内容的设计,是否能够满足教学要求。

(三)投影教材的编制原则

1.教学性原则

投影教材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文字教材的要求: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有助于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目前使用的投影教材,大多由教学一线的特级、高级教师编写设计,他们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入了大量的能够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的内容。电脑制作的投影片中不再有装饰性的、分散学生注意力的成分,底色也基本不再上色,以便更好地突出投影片内容的教学主题。

2.科学性原则

现影教材的内容和演示步骤,有高度的科学性。所选用的素材、情景等,力求符合客观实际、经得住实践检验;同时各种操作设计也趋向准确、规范;所表现的图像、色彩等都具有客观真实性的要求。目前实行的由责任编辑、学科专家、总编辑严格把关的三审制度,对坚持投影教材的科学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3.实用性、参与性和趣味性原则

较好的投影教材能符合各个学科教学的不同需要。其内容通过体现学科特征,鲜明地展示相关学科知识,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实际帮助。根据学科的不同要求,投影教材每一册中的风格也不完全统一。比如对投影片图片的设计,有些题材适合用卡通,并要求色彩鲜艳,有些题材用白描则更恰当,并不需要彩色。英语教学中为福尔摩斯侦探故事所配的投影片就是个例子,设计时选择了黑白片,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若选用色彩鲜艳的卡通图片则课堂使用效果较差。

目前的投影教材中的练习部分,一般都是将问题和答案分步骤提供,先让学生思考,再出示答案。也有少数投影教材不提供答案,有选择地留出让教师讲和学生想的空间,以激发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较好地体现参与性要求。

还有很多投影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卡通或情景画面,使投影教材更加生动有趣,以更加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兴趣。总之,现代优秀的投影教材具备了教学性、科学性、实用性、参与性和趣味性,有很好的使用效能。

(四)严格的技术质量标准体系

目前,投影教材的编制与生产,已建立全面的质量标准体系。在人教版《投影教材技术质量标准》与《投影教材基本版式规范》中,全面制定了《投影教材基本术语及其属性》《投影教材电子文件传输、转换设备要求》《投影教材基本规范》《投影教材前期制作技术要求》《投影教材印制质量要求》《投影教材装订质量要求》《投影教材采用透明片基质量要求》等项标准。在这些标准中,对计算机制作技术、印刷技术、使用原材料的规格质量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这些标准的规范指导与严格的版权管理,使我国投影教材市场逐步消除了任意盗版的现象和规格混乱、质量低劣的产品的出现。新一代的投影教材从新世纪开始,就以崭新的技术、版式、内容形式以及优良品质应用于教学,经过几年的教学检验,《投影教材技术质量标准》已得到很好的修改和完善。

(五)投影教材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

由于各学科和各学段对投影教材的要求不同,在选题时,可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确定每册投影教材内容、风格和题目,在应用于各个学科时,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下面以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等几个学科的应用情况为例。

投影教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媒体优势,即通过静态的画面,可以更加深刻、细腻地表现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中学语文投影片的内容,基本都是结合文章意境、人物、事件的画面,编制时对其中各个历史时期的服装、用品等,都经过认真的查阅考证。准确的图示,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文字教材内容及其情节,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能形象地说明课文的原意。越是内涵深刻的文字,配图的难度就越大。比如为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所配的投影图片,要确实能够通过父亲的背影表现作者的回忆所应给予学生的想象,才能起到语言讲授无法起到的作用。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优秀的投影片,应当在把握科学性、准确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贴近课文,尽力通过生动的画面,使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2]实现启发学生情感体验和思考的目的。

小学数学投影教材,是对文字教材示意图的分解、例题分析以及口诀、公式的展示,其主要功能是代替课堂教学的板书,减轻教师反复板书的负担。又以色彩鲜艳的图片解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启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当今小学数学投影片还有很多需要补充的内容设计,例如,作为新课导入的卡通画面、拓展知识点的图片以及文字教材之外的有趣的例题等等。将一些在应用过程中的反馈建议吸纳到编制中去,小学数学投影片的内容将会更加生动,更有吸引力,应用时的教学效果也会进一步提高。

从小学至高中各年级的英语投影片在教学中的应用,是通过情景教学来实现的。投影片中大量生动的卡通情景会话,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单词、掌握语法、理解语言环境。片中还呈现了一些故事情节,让学生分角色或交换角色进行对话练习,将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即阅读与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英语表述能力。[3]绍兴市稽山中学是浙江省的状元校,该校英语组的教研组长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对投影教材作出很好的评价:“投影片对外语教学的帮助很大,在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每张图片的展示都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兴趣。让学生看投影片复述课文,效果十分好,尽管都是高中生了,但是他们仍然对投影片中有趣的漫画情景感兴趣。”

历史投影教材的应用特点,是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图片,其中有很多都是十分珍贵的。历史学科的投影教材编写者结合教学的需要,将自己多年搜集和从历史资料中查找到的历史图片汇编在投影片中,尽可能让学生通过图片详细地观察历史文物,了解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提高对历史课的兴趣。由于历史投影片的使用说明中对每一张历史图片都有详尽的介绍,在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应用于教学时解决了教师备课找不到说明资料等问题,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

投影教材的应用效果,在英语和历史学科中最为显著。可能是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投影教材的设计和应用特点。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教师对上述两个学科投影教材的满意度最高。

三、投影教材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解决对策

(一)存在问题

多年来,在投影教材的建设中,对人教版《投影教材的应用与发展》的研究始终作为《音像教材研究》的子课题,接受教学实践的检验。不断吸取来自教学的各种反馈建议。而在投影教材传统的演示方式被普遍应用的同时,随着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快速变革,又必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仅仅沿用传统的投影仪来使用目前高质量的投影教材,已成为投影教材未来发展的瓶颈。在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投影教材擅长静态表现的优势正在不断减弱,当前有些设备条件好的学校已不再使用投影仪,凸显了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解决对策

在已经取得的投影教材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重新考虑投影教材的发展方向,利用现有的媒体资源和教学结构进行多种媒体的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是当今从根本上摆脱投影教材处于弱势的主要对策。

1.投影教材应用的媒体扩展

投影教材传统的演示方式,在现代教育技术下,面临着从单一型向复合型的转变,教育教学市场对投影教材电子版、VCD版、挂图版的各项需求,在笔者对投影教材使用情况的调研时强烈地反映出来。学校电教人员自行将投影教材内容转换成适应学校教学设备的媒体软件后再应用、整个省的中小学教学设备都只配有VCD机而没有投影仪等现象,提出了将投影教材内容多媒体化的迫切要求,形成了投影教材向多媒体应用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的投影教材中,拥有大量有价值的内容,这些内容通过电子或VCD等媒体形式应用后,既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资源,又可以使投影教材中复合、旋转、抽拉等动态片的内容通过这些媒体的动画优势在教学中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调研中还发现,对投影教材的挂图版,仍有较大的需求市场,也是不容忽视的。

关于媒体转换的具体设计,还有待于研究和实践,但有两点是应该坚持的。一是结合教学的需要而设计的媒体转制方案,要使投影片内容通过其他媒体应用时确实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二是在媒体转换时,不要丢掉投影本身的特点。对一些教学内容的静态表现和教师能随讲取用,是中小学教学实践中不可回避的基本需求,也是投影方式至今仍然拥有的优势所在。

投影教材通过多媒体整合应用于教学,全方位地满足不同教学条件的学校的需求,是投影教材的发展方向。

2.对投影教材内容设计的改革

在配合文字教材设计投影片内容的基础上,每一个学科的投影教材,都应向素材化、资源化发展。针对当前文字教材的频繁修改,素材性的内容适用广泛,不受教材修改的限制,因此也更主动、更独立。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是教师最希望从投影片中得到的,最具有实用性。比如对作家背景的介绍;对城市概况的说明;对公式、定理发现者的介绍等等。在投影片中提供这方面的资料,既能减轻教师备课的负担,又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此外,提供更多让学生讨论或练习的题目和题目分析,也是在教学中考试前的复习中非常具有实用意义的。

3.向交互性的可书写式投影发展

可书写式投影片十几年来一直存在,只是已很少应用于教学。其实这种即时书写的方式,在教学中是十分需要的。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用来填写答案,或代替板书、或是教师在教学时边讲边写,标注教学中的要点,画简单的示意图等。可书写式投影片的应用范围,不再局限于教师,内容设计中有一部分可以是直接提供学生使用的填空和空白部分,当然,类似投影产品的价格也要适合学生的消费。

4.编制思想的转型

与新课程标准文字教材配合,投影教材的编制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引导,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投影片演示过程的设计要体现新的教学思想,做到更开放、更富启发性。这里应努力体现两个转型。一是投影片的设计思想由教师视角向学生视角转型。与方便教师使用相比较,学生的交流处于更优先的地位。二是在学生视角下,为学生设定的地位,由展示客体向思考感受的主体转型。投影片不再只是“向着”学生展示,而主要是“为着”学生的思索和感受而展示。

投影教材的建设目标和变革,随着社会、教育、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教学内容、方式的变革,直接影响着投影教材的地位、作用、内容和结构,也必然要对投影教材提出新的要求。如何使投影教材的编制和应用跟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步调,还需要不断地对本领域的专业发展进行研究和反思,投影教材资源与多种媒体融合途径的研究应该得到重视,这些理论研究的成果应当用于指导多种媒体投影教材开发实践的良性发展。如何使投影教材通过各种媒体特点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如何将投影教材的现有资源科学地应用于多种媒体教学中,还需要不断地去研究、去实践。

参考文献

[1]王洪录,王茂森.投影教材的种类与编制原则[J].中国电化教育,1997,(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