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健康宣教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骨质疏松健康宣教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骨质疏松健康宣教总结

骨质疏松健康宣教总结范文1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护理

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是老年人常见病,尤其是绝经妇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过去,往往以保守治疗为主。近年来,国内开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药物治疗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其方法是:在影像学技术的帮助下,用针穿刺到骨折椎体,然后将“骨水泥”注入,使骨折处得到加固。我院骨科从2008年引进该项技术以来,已开展经皮椎体成形术16例,配合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16例,其中男3例,女13例,年龄51~83岁,平均65.5岁。胸椎压缩性骨折5例,腰椎压缩性骨折11例。患者均有明显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术前均行骨密度测量仪测定骨密度T值≤-2.5,提示骨质疏松,并经x线、CT及MRI扫描确诊。

1.2手术方法手术全部在局麻下进行,在C型臂x线机监控下操作。术中患者取俯卧位,医师首先对压缩椎体进行定位穿刺,从椎弓根或经侧后方肌肉群直接穿人椎体,经透视监控证实位置无误后,将调制均匀的骨水泥2~3ml缓慢注入。骨水泥注入后观察10~15分钟,无明显不适返回病房。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老年人由于严重腰背痛、活动不便、生活自理程度受限,且对椎体成形术不了解,担心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对治疗缺乏信心。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疾病知识、手术方法、疗效和成功病例,强调PVP具有微创、止痛迅速、安全有效等优点,消除其不良心理,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

2.1.2手术训练术中维持是手术效果的保证,常采用俯卧位。故手术前两天开始训练患者每天保持俯卧位1~2h。俯卧位时双手臂于肩部上方,肘关节轻度屈曲,将小枕垫于肩胸部和骨盆处或将手术床两头摇起,使身体处于过伸,有利于骨水泥有效填充。对不能耐受俯卧位者,告知麻醉科。

2.1.3术前准备因为受术者多为老年人,老年患者其各器官和机能代偿能力较差,应激能力和免疫功能低下,骨折后卧床极易发生肺炎、压疮、血管栓塞,同时大多合并有心血管疾病。除一般常规检查外,应特别重视心、肝、肾功能的检查。对合并有慢性病者,如心肺疾病、糖尿病等,应进行充分术前准备,以提高手术耐受力。术前一日应清洁全身的皮肤,做好药物过敏试验,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手术事宜。

2.2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病人术毕回房后应平卧硬板床2~4h。4h后可在床上翻身,2h更换1次,患者行轴线翻身,注意保持脊柱的生理曲线。

2.2.2并发症的观察PVP的并发症主要是骨水泥渗漏引起脊髓或神经根损伤及肺栓塞。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无胸闷、胸痛,并注意双下肢感觉、运动、反射功能、排尿、排便情。如有情及时向医师汇报,以便医师及时处理。

2.2.3功能锻练椎体成形术后的患者,应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训练。术后2~4h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屈伸、膝关节屈伸及直腿抬高练习。1天以后,鼓励患者半卧位,适应后再坐床边,然后佩戴腰围床边站立,无不适后可在陪护下缓慢行走。3天以后,可进行腰背肌锻炼,以增强脊柱稳定性,因多是老年患者,多采用5点支撑锻炼,即仰卧,用头部、双肘及双足撑起全身,使背部尽力腾空后伸。每天3次。10天后再练习飞燕式,循序渐进,坚持锻炼6个月以上。并联合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鲑鱼降钙素喷鼻剂(密钙息)200Iu/d,两鼻孔各100Iu;钙尔奇600ug/d;维生素D剂0.25ug/d,疗程为1年。

2.2.出院指导向患者及家属宣教坚持功能锻练的重要性,出院后嘱其继续进行腰背肌及双下肢功能锻练,避免脊柱急速扭转、弯腰负重、搬抬重物等动作。可进行哑铃操、太极拳、气功等锻炼。多食乳类与乳制品、海产品、肉禽类、豆制品等。进行户外运动,多晒太阳,增进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吸收。运动时要防跌倒,运动强度不应太大。若出现疼痛、肢体麻木、肌力改变等要及时就诊,注意休息,嘱患者定期复查。

3结果

本组1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3.6个月,术后患者2~48小时疼痛明显缓解,甚至完全消失,没有一例发生护理并发症。

4讨论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改变,骨质脆性和骨折危险频度增加为特征的一类疾病。PVP联合药物治疗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可迅速缓解患者疼痛。本组资料显示,对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PVP治疗时,抗骨质疏松同等重要,做到标本兼治。同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细致周到的心理护理及术后的病情观察、功能锻练指导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申春芳,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128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0):2387.

骨质疏松健康宣教总结范文2

【关键词】 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护理

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大都表现出严重的腰背部疼痛,采用传统的非手术治疗很难有效缓解疼痛,并且容易因长期卧床而导致褥疮、肺炎等并发症。近年来出现了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等新的微创治疗技术;但传统椎体成形术会引起骨水泥渗漏导致脊髓和神经根损伤[1],同时骨折的高度难以有效恢复,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存在着球囊破裂骨水泥渗漏和扩张定向较差导致椎体高度难以有效恢复的缺点[2],明显影响治疗效果。2004年9月至2008年12月,我院采用以色列研制的Sky骨膨胀系统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230例共262个椎体,术前、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无发生相关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30例262个椎体,男98例108个椎体,女132例154个椎体,年龄53~98岁,平均(75.5±12.6)岁。其中胸椎102个,腰椎160个;双椎体注射者32例,单椎体注射者198例。均为单侧注射。术前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肺炎、前列腺良性肥大等各种全身性疾病者60例,占26.1%。所有患者术前均有明显的腰背部疼痛,无下肢放射痛等神经根受压症状,经规则药物、物理治疗等均无明显改善,术前VAS疼痛评分为平均(7.2±1.5)分,X线摄片证实胸腰椎压缩性骨折,MRI、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等确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1.2 手术方法

230例患者均采用俯卧位,腹部悬空。C型臂X线机透视下根据椎弓根的位置确定皮肤进针点,并标记。于标记处用1%利多卡因局麻浸润至骨膜,于一侧椎弓根影的外上缘约2mm由后上向前下穿刺,于椎弓根后外侧进入椎体约2 mm,插入克氏针,距离椎体前壁3 mm即停止,取出针管,将扩张器和手术套管一起经克氏针分离组织,建立手术通道。然后取出扩张器,经手术套管和克氏针,将空心钻头钟摆式旋入椎体内,取出钻头和克氏针。确定椎体通道的长度满足Sky成形器膨胀后的长度要求(至少20 mm)。已装在安装手柄上的Sky成形器置入椎体通道内。旋转安装手柄的把手逐段膨胀Sky成形器,直至完全膨胀,膨胀完成后,逆时针方向旋转安装手柄的把手,回缩、拉直并取出成形器。将预先调配好的显影骨水泥注入骨水泥推杆中备用,在持续透视监控下缓慢将处于牙膏状的骨水泥注入椎体空腔内,直至椎体后壁2mm即停止注射。待骨水泥凝固后,拔出套管,观察10min,如生命体征平稳则结束手术。术中应协助患者保持稳定,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者双下肢感觉、运动有无异常变化,并随时呼唤患者,向医生反馈患者的感受。术后次日允许患者下地行走,指导腰背肌锻炼。

1.3 治疗效果

23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约为(40±12)min,平均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3.3±0.8)mL,术中未发现骨水泥向椎体后方渗漏,无脊髓及神经根受损症状和体征,无静脉栓塞等并发症。所有患者疼痛得到缓解,VAS疼痛评分由术前的平均(7.2±1.5)分降至术后的平均(1.5±0.4)分。X线复查显示伤椎的高度均有改善,骨水泥滞留在Sky膨胀成形器所膨胀的区域内,无骨水泥影超过椎体后缘者,椎体前后壁比值由术前的(57.4±4.3)%恢复到术后的(81.0±3.5)%,后凸Cobb角由术前的(21.8±5.3)°矫正至术后的(9.2±4.8)°,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本组均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部疼痛症状明显,长期影响生活质量,故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效果的期望值较高,我们针对患者的这特殊心态,详细指导术前检查,耐心讲解手术的目的及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同时由于应用Sky骨膨胀系统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一项新技术,患者及家属的相关知识缺乏,顾虑较大,我们通过图片及X线片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该手术的基本过程,介绍该技术的优点和安全性以及可能发生的意外和骨水泥外漏的危险等,必要时请已做过该手术的患者现身说法介绍术中的感受及术后的效果,使患者及家属能客观、全面地认识该技术,消除顾虑及担忧,从而树立信心。本组230例患者均能愉快地接受手术。

2.1.2 手术耐受训练 术前根据患者俯卧位耐受时间的测定适当地进行卧位耐受训练,为手术的选择提供依据。本组患者俯卧位耐受时间均大于1 h,因此,根据患者的耐受训练结果及患者的全身状况,所有患者均采用局麻俯卧位手术。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的观察 术后6h内进行心电监护,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根据患者身体的一般情况适当给予吸氧。

2.2.2 护理 因骨水泥注入椎体凝固后18 h才达到最大强度[3],故术后绝对卧床24 h,有利于压迫止血及注入椎体内的骨水泥进一步聚合反应以完全硬化、达到最大强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每3 h协助患者轴式翻身一次,防止腰部扭屈,可侧卧位。

2.2.3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骨水泥渗漏:术后6h内及下地行走第1天严密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血循环及大小便的情况,重视患者的主诉,以检查是否存在骨水泥外漏造成脊髓、神经受压等情况,一旦出现双下肢麻木或放电感等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本组无1例出现神经系统压迫症状。(2)肺栓塞:骨水泥注射时及术后6 h内易向静脉丛渗漏并沿静脉回流扩散可引起肺栓塞、血压下降、心跳停止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应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变化,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胸闷、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紫绀等情况,术中如发现有渗漏迹象立即停止注射。本组无1例静脉栓塞发生。(3)疼痛、炎症反应:骨水泥聚合产热会引起炎症反应所致发热和疼痛[4]。细心观察患者腰背部疼痛症状消失情况,必要时给予口服止痛药和静脉抗炎治疗。(4)预防穿刺部位感染:术前30 min按医嘱静脉注射抗生素,维持血中适量抗生素浓度,及时进行伤口消毒和敷料更换,观察穿刺部位渗血及有无红肿等情况,及时报告医师处理。本组术后无常规使用抗生素,每天更换伤口敷料,无1例发生穿刺部位感染。

2.2.4 康复锻炼 术后6 h开始在床上练习深呼吸、自主翻身、直腿抬高及抗阻力伸膝运动,以增强脊柱活动适应能力及锻炼股四头肌力量。术后24 h在护士的协助下以腰围护腰可坐起、床边站立,如无不适可搀扶行走,最后自由活动。在此过程严防跌倒。但卧床时间超过1个月或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应适当延长下地时间。本组患者均在术后次日下地行走。

2.2.5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促进钙吸收,避免体力劳动及剧烈活动。如病情允许可适当练习太极拳等适宜运动,以增强平衡能力,降低骨折发生的危险[5]。派发相关疾病健康小册子,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骨质疏松的相关保健知识、饮食指导和用药常识,做好健康宣教。指导家属在家庭护理过程中注意防滑,防止跌倒等意外的发生。术后佩戴腰围1个月。

3 讨论

应用Sky骨膨胀系统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创伤小、短期内有效恢复骨折椎体的高度、缓解疼痛、可缩短卧床时间等优点,同时还可以防止骨水泥的渗漏和静脉栓塞的发生,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措施。

而对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老年患者,术前认真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耐受训练是检测患者能否耐受该手术的关键。同时术后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由于老年人思想顾虑多,配合能力差,全身合并症的可能性大,因此要求护理要更加耐心、细致、规范。由于我们加强了术前术后的护理,本组患者均能安全、顺利接受手术,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Hide I G,Gangi A.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history, technique and current perspectives[J] . Clinical Radiology, 2004,59:461467.

[2] Ohlin A,Johnell O. Vertebroplasty and kyphoplasty in the fractured osteoporotic spine[J].Clin Calcium,2004,14:6569.

[3] 王旭,邓月兴,魏明霞,等.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14例[J]. 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0):20.

骨质疏松健康宣教总结范文3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护理

中图分类号:R562 文献标识码:A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特点是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及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或凌晨发作、加剧。由于疾病反复发作,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但是,只要进行适当的治疗,加强预防,则症状可以消失,并保持长期相对稳定。因此,要加强哮喘的预防及护理,从而使患者能长期合理、有效地治疗,达到没有哮喘症状或仅有轻微哮喘症状的目标。

1 支气管哮喘病因与病理

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宿主因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遗传因素在很多患者身上都可以体现出来,比如绝大多数患者的亲人(有血缘关系、近三代人)当中,都可以追溯到有哮喘(反复咳嗽、喘息)或其他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病史。大多数哮喘患者属于过敏体质,本身可能伴有过敏性鼻炎和/特应性皮炎,或者对常见的经空气传播的变应原(螨虫、花粉、宠物、霉菌等)、某些食物(坚果、牛奶、花生、海鲜类等)、药物过敏等。哮喘的发病机制包括: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包括:变态反应、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气道神经调节失常、遗传机制、呼吸道病毒感染、神经信号转导机制和气道重构及其相互作用等。哮喘患者的支气管狭窄与正常人支气管的差异。哮喘急性发作是指喘息、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常有呼吸困难,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刺激物或呼吸道感染诱发。其程度轻重不一,病情加重,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偶尔可在数分钟内即危及生命,故应对病情作出正确评估,以便给予及时有效的紧急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休息时即气短、端坐呼吸、讲话单个字、大汗淋漓、呼吸次数超过每分钟30次、心率超过每分钟120次、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气雾剂)后作用持续时间小于2小时、未吸氧时动脉氧分压低于60mmHg或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大于45mmHg或氧饱和度不超过90%等,这些症状或辅助检查指标只要符合一项或一项以上,就说明患者病情严重,需高度重视,应尽快开始快速、有效的治疗。

2 环境护理

环境中的过敏原是引起气道反应的主要因素,因此,应避免接触一切可疑变应原,有明确过敏原者,应尽快脱离。

(1)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流通,温、湿度适宜。

(2)室内不宜放置花草,不养宠物,不喷洒香水及空气清新剂。

(3)不用羽绒制品、羊毛毯、地毯等。经常清洗床上用品。

3 饮食护理

忌食易致过敏的食物,如鱼、虾、蟹、蛋类、乳制品等。发作期宜进食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足够热量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进食硬、冷、油腻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以补充水分,稀释痰液。

4 病情观察

哮喘常在夜间发作,故夜间应加强对哮喘患者的观察,注意哮喘发作的前驱症状。多数患者发作前有一些先兆症状,如咳嗽、连续打喷嚏、呼吸加快、鼻及眼睑发痒、咽痒、流泪、流速值下降等。一旦出现症状,应立即按哮喘治疗原则用药,对于控制哮喘发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 用药护理

5.1 正确使用定量雾化吸入器

先打开盖子,摇匀药液;然后在深呼气末含住吸入器的喷嘴,头稍后倾,在开始吸气的同时按压吸入器喷药;在缓慢吸气末屏气10秒,使药物较小的雾粒沉降在气道远端,然后缓慢呼气。休息3分钟后可再重复1次。间隔一定的时间是为了使“第1喷”的药物起效后,再次喷入的药物,能够到达更远端的气道。对不易掌握定量雾化吸入器的吸入方法的儿童或重症患者,可在吸入器上加储药罐,简化操作。首先将吸入器和储药罐连接好,然后口含储药罐的吸嘴,按动吸入器,将药物喷入储药罐后呼气,然后缓慢吸气至吸气末屏气10秒。气雾剂可以在储药罐中悬浮3~5秒,所以,药物进储药罐后应及时吸入,否则将影响疗效。喷药后立即洗脸、用清水充分漱口,避免喷药后引起的干咳和可能引起的口咽部念珠菌感染。

5.2口服给药

适用于中度哮喘发作、慢性持续哮喘吸入大剂量吸入激素联合治疗无效的患者和作为静脉应用激素治疗后的序贯治疗。一般使用半衰期较短的激素(如泼尼松、泼尼松龙或甲泼尼龙等)。对于激素依赖型哮喘,可采用每天或隔天清晨顿服给药的方式,以减少外源性激素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泼尼松的维持剂量最好每天≤10 mg。长期口服激素可以引起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糖尿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肥胖症、白内障、青光眼、皮肤菲薄导致皮纹和瘀癍、肌无力。对于伴有结核病、寄生虫感染、骨质疏松、青光眼、糖尿病、严重忧郁或消化性溃疡的哮喘患者,全身给予激素治疗时应慎重并应密切随访。长期甚至短期全身使用激素的哮喘患者可感染致命的疱疹病毒应引起重视,尽量避免这些患者暴露于疱疹病毒是必要的。

5.3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

讲解哮喘的基本知识,使患者及其家属明白,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方法是立即使患者脱离变应原接触,帮助患者寻找并尽量避开变应原。指导患者识别哮喘发作的先兆和先兆加重的征象,学会发作时的紧急自我处理方法。嘱患者随身携带支气管舒张气雾剂,出现哮喘发作先兆时,立即吸入并保持平静,以减轻哮喘的发作。

骨质疏松健康宣教总结范文4

1 跌倒的相关因素

1.1环境因素:病区环境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因素,当个体功能下降时,环境因素所引起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1】。老年人住院后由于对新的环境不熟悉、病房内卫生间、厕所缺少扶手、地面的湿滑、设备的摆放、床的高低、床脚刹制未固定等,对陌生环境有害怕感,不适应感都有可能成为老年病人跌倒的潜在危险因素。

1.2生理因素:住院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的生理功能发生变化,其个体感觉、前庭、视觉、传导神经和中枢整合能力明显降低,老年人位置感受器敏感性减退,也可出现平衡觉失调,如走路不协调、站立不稳、肌力减退、关节灵活性减退、行走速度和步态异常等,易发生跌倒。另外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质疏松和代偿性骨质增生,易引起跌倒。女性跌倒的几率为男性的2倍【2】。

1.3药物因素:老年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受机体退化的影响,容易出现反应迟缓,认知能力下降等不良反应,导致跌倒增加。如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后,常因变动过快而发生性低血压;心衰患者长期服用利尿剂,夜尿增多,频繁起床,尿量增多后易发生电解质紊乱,出现低血钾、低钠等易跌倒的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服用扩血管药物等均可通过影响神志、精神、步态、血压等增加跌倒危险;服用止痛、镇静安眠药也是跌倒的因素之一。

1.4心理因素:自信心和情绪也是影响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心理因素,一方面老年人个性好强,常有不服老和不愿麻烦别人的心理,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要自己去做,这会增加跌倒的机会,另一方面害怕跌倒的心理又限制了老年人的活动,降低了活动能力,导致功能缺陷跌倒的危险随之升高。沮丧和焦虑心理可减低老年人对自身及环境及其他人的注意力、不易发现危险情况,从而发生跌倒的机会。

1.5跌倒与改变因素:跌倒与改变有关,如如厕时起来跌倒,起床或者从椅子上起来时跌倒,长时间步行后坐下时坐空跌倒,老年人关节僵硬,屈膝不便起床及九坐后立即行走,的突然改变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发生头昏,站立不稳而跌倒。

1.6其他因素:我科绝大多数都是年轻护士,工作经验相对较少,对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认识不足,宣教不到位等也可引起意外跌倒危险。如在值夜班时,一般只有1-2名当值护士,但需要承担整个病区40-50名患者的治疗护理和病区病情观察重任,不能及时发现和满足病人的服务需求。因此,由于护士人力资源不足也是造成老年人住院患者跌倒的一个重要因素。

2 跌倒的护理对策

2.1评估危险因素,确立高危人群,患者入院后在对其入院评估时同时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评估,以确立是否为高危患者,再针对患者个体需求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加强安全管理。对高龄体弱能活动,以往有跌倒病史,定向障碍,自主活动受限,服用降压药、强心利尿药、血管扩张剂、止痛镇静剂,视力下降,排尿排便频繁,久病下床,心律失常及随时有晕厥肯能的患者等均需纳入跌倒高危患者进行管理,并每班交接追踪,重点预防。

2.2入院健康宣教:要重视入院健康宣教,包括环境、安全宣教,药物和疾病宣教,气候宣教等。让住院病人尽快熟悉住院环境,扶助患者亲临各处环境,给予提醒安全防范之处,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告知用药的注意事项,用药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对患者及陪护人员做好安全指导。如起床或变动时勿用力过猛,蹲下及站起来时要动作缓慢,起床时要做到3分钟,即醒后1分钟起床,起床后在床边坐一分钟再站立,站立后一分钟再缓慢行走,对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或年老体弱者不要单独外出,嘱其家人陪护,让病人掌获自己有哪些跌倒倾向,给予预见性的指导,有助于减少跌倒的发生。

2.3提供安全就医环境:病人入院后告知患者或家属,患者有跌倒的因素,并签预防跌倒告知单,患者床头温馨提示放置“防跌倒”红色警示标识,日常用物及呼叫铃放置于患者触手可及处,告知患者需要协助时随时按铃通知护士。病房及走廊光线要充足,夜间用光线柔和的照明灯,地面平整干燥无障碍物,病床高度适宜有床栏,床腿刹制固定好防止移动,洗手间厕所有扶手,湿拖地面时放置写有“小心路滑,防跌倒”的醒目标志,使患者能提高警惕。

2.4心理护理:经常与患者及家属交谈,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对于不愿求助的老年患者,应让其认识自身的生理变化及跌倒的危险因素,发现困难及时求助护士,对有跌倒恐惧心理的患者要帮助其了解如何预防跌倒的知识,克服恐惧心理。

2.5建立住院患者跌倒应急预案:当患者发生跌倒时,当班护士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检查伤情,初步判断摔伤原因及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将跌倒危害降至最低限度。并填报不良事件报告表,全科护理人员讨论原因,吸取教训,制定跌倒措施,并向护理部报告。

2.6护士加强巡视,做好安全防范:加强年轻护士培训,提高对跌倒的干预意识,增强护士责任心,合理排班,严格按照等级护理要求巡视病房,特别是加强薄弱时段的有效巡视,对高度跌倒危险性的患者给予保护,主动关心病人的起居饮食,落实安全防护用具,为每个患者拉好床栏,睡眠翻身幅度较大或身材高大肥胖患者应在床旁再加用椅子防护。如发现患者睡近床边缘时,要及时护栏,告知跌倒隐患,做好病人生理护理,减少因护士人力不足时对患者照顾不周而带来的隐患。

3 结果

住院老年病人跌倒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随时发生无限定模式和地点。对意外跌倒患者的原因分析,发现患者的原发疾病、环境、药物因素及患者知识缺乏,年轻护士对跌倒的认知不足等都与跌倒有关,通过护理管理对策在住院老年患者意外跌倒的应用,有97%的住院老年患者不同程度地掌握了跌倒的危险性相关因素以及预防措施,使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障碍降到最低,维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骨质疏松健康宣教总结范文5

方法:将忍冬藤30g、络石藤30g、鸡血藤30g、海风藤30g等中药湿研匀加入并搅拌,使其溶胀,调ph至7~10,搅拌,制得以上药物的汤剂,汤剂口服,每日早晚各一次,药渣外敷于患处1小时,7天一个疗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结果:

187例患者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关节炎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效果显著。

结论:我们所采用的中药方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建议临床医师将本方法应用与临床。

关键词:中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口服加外敷效果显著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62-02

骨性关节炎(O steoarthritis,OA)又称骨关节病,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畸形为特点的骨关节病。全身关节都可以发生骨性关节炎,尤其是膝关节,据文献报道其发病率约占骨关节炎患者的41%[1]。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因而老年OA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是老年人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2]。我科于2010年1月~2012年1月采用中药熏洗的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87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都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治疗方法和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87例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160例,年龄39~76岁,平均57.5岁。单膝病变62例,双膝病变125例。所有病例经X线摄片检查,均提示有不同程度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或内外侧宽度不等。

2治疗方法

2.1中药口服加药渣外敷。药物组成:以忍冬藤30g、络石藤30g、鸡血藤30g、海风藤30g、青风藤30g、稀碱草30g、木瓜10g、伸筋草30g、杜仲15g、黄芪30g、雷公屯30g、甘草10g为原料,先将忍冬藤、络石藤、鸡血藤加有机溶剂溶解,另取缓冲液,加热至40~80℃并保持恒温,将所制备的有机溶液匀速注入不断搅拌下的缓冲液中,待有机溶剂挥尽后超声处理10~60min;再把海风藤、青风藤、稀碱草、木瓜、伸筋草、杜仲、黄芪、雷公屯、甘草湿研匀加入并搅拌,使其溶胀,调ph至7~10,搅拌,制得以上药物的汤剂,汤剂口服,每日早晚各一次,药渣外敷于患处1小时,7天一个疗程。疗效显著。

2.2疗效观察。

2.2.1疗效标准。综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3]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和中医痹病治愈好转标准制定,①治愈:疼痛等临床症状消失,畸形矫正,关节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②好转:疼痛等症状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畸形基本矫正,关节功能有改善;③无效:治疗后疼痛等症状、关节畸形和活动受限无明显变化。

2.2.2治疗结果。经过中药口服加外敷治疗7d后,临床痊愈117例(62.57%),好转67例(35.83%),无效2例(是因为药渣外过程中局部皮肤过敏严重而中断治疗)(1.07%),总有效率98.93%。

3结论

骨关节炎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变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等。它是一种由于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引起的关节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包括关节畸形)的中老年常见疾病。我们所说的骨刺、骨质增生、罗圈腿、颈椎病、髌骨软化、腰椎病,比如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所引起的间盘突出都属于骨关节炎的范畴。并由此引起关节疼痛、僵直畸形和功能障碍[4]。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用药物治疗,不足之处很多。比如:改善症状的药物:镇痛剂如对已酰氨基酚有镇痛作用,但抗炎作用弱。糖皮质激素:不宜全身用药,仅在对其他治疗无效,关节有急性炎症发作表现或有关节周围滑膜炎,肌肤炎等可给予关节腔内或病变部位局部注射。不宜反复使用。我们把中草药制成膏剂或汤,然后用离子导入,同时辅助推拿按摩的理疗方法。无毒、无害、副作用小、经济有效实惠,易于被广大患者采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同时我们应该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知识宣教,让肥胖患者注意控制体重或减肥。因为肥胖也是本病发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在本组187例患者中,肥胖患者占了67例,故中老年朋友应控制体重,防止肥胖。避免长时间站立及长距离行走。因为长时间站立及长距离行走会增加关节承受力及加速关节退

变。补钙,应以食补为基础,要注意营养的平衡,多食奶制品、豆制品、蔬菜及紫菜、海带、鱼、虾等海鲜类。同时应多晒太阳及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吸收坚持适量体育锻炼,防止骨质疏松。注意关节保暖,关节受凉常诱发本病的发生[5]。

参考文献

[1]赵锦松,李小霞.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J].保健医学杂志,2010,3(7):135-137

[2]张勇胜.温阳化痰活血汤治疗膝骨关节炎43例[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9,21(2):20-21

[3]石印玉,徐荣善,陈友红.养血软坚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报告[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2(4):33-36

骨质疏松健康宣教总结范文6

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12月我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静脉输液1 586例,出现药物外渗35例;针眼出血13例;血回流堵塞针头10例;回家途中出现不适3例;延时观察皮试结果11例。

1. 1输液安全隐患因素

1. 1. 1社会因素:我国现有国情为独居老人多,无人陪伴,通常一个人前来就诊。护士不仅要进行输液操作,还要应对老年人的生活护理,影响工作的连续性和操作准确度。医生及患者偏好输液这种治疗方式,管理制度不完善,要求不严,激励机制欠缺等。

1. 1. 2护理人员因素:人员配制不足,护理人员不足,排班不合理,搭配不当,对患者的呼唤没有及时应答,没有及时更换液体,引发回血,使患者不满情绪明显增强;患者多,时常出现多个输液人员同时拔针,护士没有时间帮助有困难的老年人按压针眼,导致出血,引起患者的指责;按规定患者输液结束后,需留院观察半个小时,因护士无暇认真交代,导致患者直接离去,途中出现不良反应,引起纠纷等。少部分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护理技术不达标,造成操作失当,违反操作规程,静脉穿刺失误或固定不佳,也会导致药物外渗等。

1. 1. 3老年患者因素: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机体衰老,肌肉、关节、平衡、运动能力下降,容易摔倒,骨质疏松易出现骨折;感觉功能下降,包括视力、听力、体表的冷热、疼痛等感知功能下降,容易出现听不清、听错名宇,自我观察是否有渗出、输液的速度及进程能力差;男性患者前列腺增生尿频、尿急、反复上卫生间次数多;有的老年人患有轻度精神障碍(如脑梗、中风后遗症、阿尔默海茨综合征等),性情偏执、好激动、多疑;还有的老年人患有基础病,长期使用多种药品,容易忽略配伍禁忌与相互拮抗作用;甚至还有不少老年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突发意外可能性大等。

2安全隐患相应的对策

2. 1注重科学管理,重视护理人员的配制:适当增加护士力量,实行弹性排班,增加高峰期上班人数。规范护理操作,增强考核力度,将护士的工作业绩与绩效和晋升挂钩。

2. 2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实施护理,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相关知识要多了解,多掌握,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安排专人巡视观察输液速度、渗出、有无不良反应,协助行动不便的老人如厕、按压拔针部位等。

2. 3重视个人修养,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贯彻落实三好一满意精神,弘扬中华传统,尊老敬老,语言文明,态度亲切。

2. 4提高业务水平,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利用下午等相对空闲时间组织业务学习,护士不仅要掌握输液的相关理论和技能,还要掌握药物的性能、配伍禁忌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组织护士学习老年人常见疾病的观察,输液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及急救方法,确保抢救药品齐全,抢救设施保存完好。

2. 5运用沟通技巧,提高与老年人的沟通质量:主动与患者进行交谈、沟通,耐心倾听老年人的诉说,了解患者的认知能力,请同时输液的患者对老年人给予关注与帮助。由于护士力量有限,交代老年患者(80岁以上)及残障老人尽量有亲属陪伴。

2. 6开展健康宣教,争取老年人的理解与配合:对老年人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明确用药目的,对输液的注意事项进行充分而又详细地了解,观察用药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工作中落实各项告知制度,要有耐心,详细告知皮试时间、输液瓶数、输液滴数、药物的不良反应、避免液体渗漏等,让患者心中有数。

3结果

通过全面细致的护理措施,提高了社区输液厅老年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服务满意度。

4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