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范文1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这里的流动人口子女主要是指户籍在农村,并且在城市中从事生产性和服务性劳动的“农村外出就业者”的子女,年龄范围界定在6~16岁之间,即在义务教育范围内的这部分孩子。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指跟随父母进城,在城市中的各类学校学习的这部分孩子,他们又被称为“流动儿童”。
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环境影响孩子教育
1.贫困的家庭条件,直接影响孩子的教育。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对子女正常的社会化进程和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与城市正常家庭相比,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要缴纳很大一部分费用。而对于现实中的大多数流动人口家庭来讲,家长的经济收入低且不稳定,他们不仅仅要承受生存、就业的压力,也面临着子接受正常教育的经费压力。庞大的经济压力,使得农民工无法给子女同城市孩子同样的条件。
2.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会对子女的教育产生很大影响。当前,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中有很大一部分处于失学或辍学状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父母自身忙于生计,而忽视了对子女的管理;另一方面有很多父母本身的文化程度不高,受经济利益诱惑和封建小农意识、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与其花大把的钱让孩子读书,不如把孩子带在身边,帮自己挣钱,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助长了农村孩子辍学打工现象的增长。
(二)学校条件有限,孩子就学难
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就学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当地公立的学校借读;二是在流动人口自发兴办的“打工子弟学校”读书。
1.公办学校
近年来,虽然流入地政府部门对流动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开始关注,但明显地保障力度不够,对于经过努力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就学的农民工子女来说,当他们的父母把他们送进校门时,问题也就接踵而来。主要表现如下:
(1)因成绩跟不上,面临老师不公正的待遇。由于经济收入、文化背景以及教学质量等构成的城乡差别,在农民工子女进城学习过程中,学习基础差,出现成绩跟不上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致使一些对农民工子女有偏见的教师,在对待城乡孩子的态度和行为上往往会出现一些不恰当的做法。如在处理城乡学生的矛盾冲突中,偏袒城市孩子;在学习辅导上,对农民工子女缺乏耐心,相反对城市孩子给予更多的照顾等。
(2)由于教育资源本身的有限性,公立学校不可能做到全部接收。对公办学校来说,近些年来,新生入学人数和在校生的缩减趋势,使之具有了接受外来人员子女入学的条件。但是,相比于外来人员子女的数量,公办小学可接收的学生人数有限,这就致使流动人口子女被公办学校拒之门外的现象频频出现。
2.农民工子女学校
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出现是进城人口自立自救的结果。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存在给那些被排斥在公办学校之外的流动儿童提供了一个受教育的场所,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农民工子弟学校存在资金缺乏、校舍不稳定、课程设置不到位、师资力量单薄等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教育。
(三)地方政府支持不足
由于长期以来的户籍管理藩篱,流动子女很难享受到和城市孩子相同的待遇。虽然有很多流入地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法规来解决流动子女就学问题,但其实施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政府对于外来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仍然处于支持能力不足的现状。
二、造成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
(一)国家相关制度形成城市壁垒
1.长期实行与户籍制度相应的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体制。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出现与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义务教育体制密切相关。户籍制度致使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相割裂。同时与户籍制度相对应,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义务教育体制,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城市的义务教育由政府财政担负,而农村的义务教育却由农民自己买单。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义务教育体制严重影响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性。
2.政府政策管理缺位。城市外来人口子女的大量流入,使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群体结构发生了变化。在法律上,《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了流人地政府对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然而,由于没有具体的统一标准,使得上述政策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流入地政府的做法是盲目地将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推出来,并对其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致使外来人员子女教育出现很多问题。
(二)学校教育的不公平
一方面,由于公办学校资源的有限性,面对庞大的流动子女大军,城市学校只简单地以家长的经济实力作为筛选条件,直接损害了外来人员子女公平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另一方面,虽然在城市中有很多农民工子弟学校存在,但是由于其是私人办学,不管是经费,还是师资力量都很难达到规定标准。与城市子女相比,流动人口子女在接受学校教育上存在着先天性的不公平。
(三)家庭教育的有限性
长期以来,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滞后于学校教育,家长在配合学校教育上处于被动地位。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家长们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孩子的学习辅导能力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农民工进城后从事的职业大都为低层次的体力劳动,劳动报酬低且十分辛苦,父母也就没有额外的精力来管理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家长会认为孩子进了学校,教育方面就是学校的事了,而自己在教育子女上的任务就是为子女提供充分的经济上的支持。
(四)变更的学校环境。使学生很难适应
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环境、生活方式等与城里孩子有较大差别,同时流动人口工作的不稳定性,致使其子女在接受教育上也存在间断性和不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流动人口子女不仅要去适应城市学校的学习环境,还必须不断地去适应变更的学校环境,这都严重影响了孩子对学习的热情,使其跟不上学校的教学进度,心理上出现厌学、抵触情绪。因此,在以城里孩子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下,流动人口子女遭遇了适应性障碍。
三、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工作力度,解决流动子女就学问题
流动人口子女规模庞大,其教育问题关系到我国义务教育能否全面普及,关系到教育的公平和社会的公正,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应从以下几个角度解决这一问题:
1.加大就学渠道,为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顺利实施创造条件。鼓励公办学校充分利用闲置教育资源,挖掘办学潜力,使其扩大招生容量。同时鉴于城市公立学校在接受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方面的有限性,当务之急就是规范民间办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放松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审批条件,尽量简化入学审批手续,为其提供实际帮助。
2.制定相关法律制度,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纳入法制轨道。第一,应把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利用法规形式规定下来,当地政府要把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纳入本地重要工作内容,明确公办学校接受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义务和责任。第二,应在全国范围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从根本上为保护流动人口的平等权利提供法律保障,真正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权利。
3.充分发挥社会、媒体的功能,使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环境得到改善。作为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政府,必须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歧视流动人口的做法。政府可以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更多的关于流动人口的正面信息,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同时鼓励更多的社会工作者主动走进流动人口家庭,了解这个群体。从根本上给流动人口创造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真正使其子女在学校中树立信心,与城市孩子共享一片蓝天。
(二)充分发挥学校育人功能,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利
1.充分发挥学校育人功能。以公立学校为主,流入地的公立学校应切实做好接收工作,积极利用教育资源,禁止在入学手续和赞助方面对流动人口子女设置障碍。同时农民工子弟学校在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和鼓励下,应该积极争取在师资、办学条件等方面达到公立学校的标准,从而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为流动儿童创造一片新的天空。
2.教师尊重学生,帮助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氛围。流动人口子女从农村走向城市,这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这需要老师、家长等积极地给予他们心理辅导,尊重他们,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又由于流动人口子女家长本身认知的有限性,这就要求学校老师更加关注这些外来子女,在学习上给予更多的鼓励帮助,同时在生活中还应注意组织城市儿童与流动人口子女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以便他们能够真正融入班级中,在班集体中获得更健康的发展。
(三)建立良好家庭环境,保障孩子健康发展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范文2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对策
流动人口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形成于我国城市的一个社会问题,当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随着人口大规模流动,流动人口以家庭形式进入大中城市的人数越来越多,与之相应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
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1.流动人口子女失学现象严重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有超过1.2亿的流动人口,他们占中国总人口的10%,有近2000多万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这些孩子失学率高达9.3%,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正常入学。这些失学儿童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客观上不能上学;一种是主观上不愿上学。但无论如何,他们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只能从事一些低级劳动,如,男孩多从事体力劳动,女孩则从事保姆、打工妹、服务员等低级职业。这实际上是把这些孩子推向了社会的最底层,使他们一生的发展都受到影响。
2.流动人口子女就学质量无法保证
在公立学校上学的农民工子女却往往不能得到和城里孩子同样的重视。他们的成绩大多未被纳入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之中,许多教师把他们看成是可有可无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农民工子女并不受重视。因此,公立学校教学质量上的客观优势对于农民工子女而言被人为地削减了一部分,加上多数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时的基础较差,农民工子女实际上很难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3.就学后环境的适应问题
流动人口的子女能否入学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事实上,即使他们能够入学,问题也还没有完全解决,作为从乡村到城市的孩子,他们与原本就在城市出生和成长的孩子是不一样的。因此,他们会遭遇许多新问题。无论是进入城市正规小学学习的农村孩子还是进入私立学校学习的农村孩子,都面临很大的问题。
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看似一个教育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之前,先要弄清问题的症结所在。
1.户籍制度是流动人口子女无法正常接受教育的主要原因
由于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不同地域生活和工作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机会。目前,农民工子女上学遇到很大的障碍,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城市户口,于是流入地政府往往把这些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推到他们户口所在地。如果户籍制度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这些孩子即使能够暂时在城市公立学校上学,但是在升学时还会遇到障碍,无法彻底摆脱“边缘人”的尴尬境地。
2.教育经费短缺是影响流动人口子女无法正常接受义务教育的又一重要因素
长期以来,教育经费不足是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政府部门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断增加教育投入,但是仍然无法兑现在教育投入方面做出的承诺。在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教育系统之所以能够继续维持,在于从民间获得了一定的资源补偿。
3.接受教育的不公平
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这句话说起来显得很平等,但具体到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际遇可能却大不相同。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强,每年数亿流动人口大军身后就是成千上万流动的学龄儿童,他们随着父母成了流动大军殊的群体。由于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即义务教育阶段费用主要由地方政府负担。流动儿童少年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无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财政负担的教育经费,而且流入地政府也没有落实外来人口子女教育的资金及任务。因此,对于流动儿童少年的入学问题,流入地政府总是以此为理由而拒不负担主要责任,造成流动子女入学难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1.必须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为流动人口子女上学扫清制度障碍
从根本上说,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上学问题是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及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当前必须立足于城乡统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法律制度,消除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歧视。建立城乡一体和公平的义务教育机制,为千千万万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创造条件。
2.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加大政府教育拨款,提高教育的公平与效率
“借读费”“赞助费”以及其他不合理的收费一直是农民工反映强烈的问题。大批外地农民工进城农劳动,不仅为当地创造了财富,提供了税收,并推动了整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他们有权享受当地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农民工在现实社会中仍然是城市的低收入阶层,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本应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扶助,享受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不应向这些社会弱势群体实行歧视性收费。因此,流入地政府必须制订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减免有关费用,做到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
3.流入地政府应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范文3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心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08)09-0015-02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其中有不少民工携老带幼,并把子女安排在自己务工的就近学校学习。家庭式流动使许多正值学龄的子女加入到流动人口中来。他们随着父母远离家乡,生活的重压、学业的挫折、不公平的歧视,使许多流动人口子女过早地告别了童年的欢乐时光,他们的心理经常处于动荡、紧张、困惑与迷茫之中。
一、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应该说,多数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发展是健康的,心理状况是良好的。然而,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导致他们心理发展水平不一致,再加上他们随着父母不停地变换学习、生活环境。流动人口子女们在这样的一种学习和生活环境之下,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以本市某小学为例,流动人口子女已占全校学生总数的35%。这些流动人口子女刚转学到校时,往往表现出与当地学生不同的特征。他们更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是在学习上勤奋学习,成绩优秀,一种是调皮捣乱,“野性难驯”。他们的性格发展也呈现了不稳定的特征,一部分孩子表现积极,急于在新环境、新同学中得到认可,而另一部分孩子则性格消极内向,孤僻忧郁,不善与人交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管是过于积极的,还是内向消极的,都偏离了孩子天真活泼的本性。他们内心因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或多或少产生了自卑情绪,而过度的攻击性还包含着强烈的自卑感,这些极端的表现都是青少年因心理不成熟表现出对环境的消极对抗。
调查发现,流动人口子女主要存在以下心理问题。
1.自卑。自卑是流动人口子女心理问题的集中体现,由于流动人口子女在生活、学习等方面与本地学生的差别,使他们极易产生自卑感,因为过分看轻自己,往往表现得比较胆怯,有问题也不敢问老师,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这些无疑给他们的心灵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甚至是难以愈合的心理伤害。
2.孤僻。当他们远离家乡的同时,他们也远离了自己的伙伴,心灵上缺少和谐的交流。在接受新环境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他们渴望交流,渴望帮助,渴望被人呵护,但是父母们为了生活忙于奔波,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心里在想些什么。陌生的学校、陌生的老师和陌生的同学,再加上极度的自卑和趋于自我保护的自尊又使他们不愿启齿求助,于是只能默默地忍耐,独自承受着生活、学习的种种考验。心理上的自我封闭,行为上的自我孤立,使他们渐渐脱离了集体的温暖,形成了孤僻的性格。
3.缺乏自控能力。自己控制不住自己,这是许多流动人口子女的共性心理问题。这跟家庭教育不无关系,父母的言行举止、教养方式、教育观念都会对子女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放纵式的家庭教育,放任自流,容易使孩子养成散漫、毫无约束的个性,使其不愿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加以克制;造成他们做事情虎头蛇尾,甚至半途而废;处理事情感情用事,喜欢用“拳头”来解决问题;上课随便说话,做小动作;经常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差。
4.行为偏激。他们对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感到不满,容易与人结怨;他们对压力的应付能力不强,一般的反应都是直接而剧烈的。他们往往按照个人的好恶论人论事,不顾后果地莽撞行动,常常会干出一些傻事;甚至会被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利用,干出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事。
心理的缺失往往造成流动人口子女自我认同感差,自我评价值低,不能辨证地看待自身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理想状况较差,很多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学习没有动力。人际关系紧张,一部分学生没有正确的交友原则,不能恰当处理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显示出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紧张。因此,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二、流动人口子女心理问题的主要成因
1.缺乏辅导,学习被动
由于跟随父母长期流动,造成了流动人口子女知识上的断层,他们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很不稳定,不断变化的学习环境和教材使他们无所适从,从而导致他们学习成绩快速滑坡,对学习丧失兴趣和信心,最终产生怕学、厌学的情绪。从家庭情况来看,由于家长的自身素质较低,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不能辅导孩子的功课,但对孩子的期望却偏高。过高的要求无形中成了流动学生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当他们发觉自己的目标很难达到时,就会出现感情淡漠、不求上进、自暴自弃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2.缺乏沟通,交往受阻
流动人口子女在与人交往中,大部分能与人和睦相处,也乐于与本地学生交朋友,但由于其父母亲大多社会地位较低,有部分本地学生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跟他们交往。这不但把偏见、等级观念等过早传输给了自己的孩子,不利于孩子成长,同时也对流动人口子女造成了心理伤害,使他们不能主动大方地和别人交往,容易走极端。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确立平等教育意识
调查发现,流动人口子女更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注,渴望从老师那儿得到更多的关爱。他们比当地学生更迫切需要和教师建立友好的关系。对于流动人口子女来说,教学环境的改变,教材的差异,课程进度和难度的差异,教学方法的不同都影响着其学习的效果。同时,客观上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及“借读”的身份,以及在评奖、评优中可能受到的偏见,给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影响这些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作为学校,在教育活动中确立真正的平等教育意识非常重要。同时,流动人口子女面临着一个文化适应的问题,往往心理压力大,自卑感强,要求老师、同学对他们一视同仁。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不同的学生以平等地对待,以达到教育过程的平等。
2.建立档案,做到有的放矢
学校只有掌握了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状况,才能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洞悉其心理的变化,并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纠正不良的心理状态。因此,学校要建立流动人口子女档案,对他们的学习态度、动机、精神状况、思想表现、智力情况等较为突出的不良性格及情绪特征随时观察,在此基础上,制订转化计划,选择恰当、灵活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如对学习上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可以暂时放松要求,采取“多表扬,少批评”的方法,努力使他们从失败中走向成功,在成功中树立信心;对自我封闭的学生,则可采用“以心换心”的方法,积极主动地走进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逐渐开启心灵之门。对于学校来讲,要经常开展心理卫生讲座和咨询,可以设置心理信箱、心理热线、心理咨询室,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这类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家校联系,营造育人氛围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主阵地。家长应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的期望容易造成子女过大的压力,而过低的期望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家长应该根据子女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度的期望。与此同时,家长还须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多抽出时间来辅导孩子的功课以及和他们交流思想。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另外也要经常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与表现。学校可通过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邀请专家向家长举行专题讲座,介绍好的家庭教育经验,改善家庭教育环境。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总结。让我们怀着满腔热情,用爱心和耐心去关心和帮助他们,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心灵,使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玉红.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综述.教育探索,2004,(2):50~53.
[2]甘柏花.公办学校流动人口子女心理问题探讨.教育与“三农”,2006,(3):16~17.
[3] 李伟良.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3.
[4] 胡进.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教育科学研究,2002,(11):52~53.
[5] 张清霞,王赛男,王倩倩,高峰强.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6):13~16.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范文4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公立学校
一、提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日益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不断地涌入城市,这既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伴随着他们的是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环境的改变,由此引发的问题有很多很多,而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流动儿童随父母进入城市,教育问题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可以说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劳动力流动的副产品之一。中国的义务教育体制没有针对时代的变化,仍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传统模式。其结果导致了流动儿童的户籍所在地和居住地两方在这一问题上的无能为力。大量的适龄儿童面临失学的窘境。公立学校高额的借读费让农民工望而却步;“打工子弟学校”的合理性、合法性的争论仍在继续。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出路在哪里?谁来保障这些“流动花朵”的教育需求?同在蓝天下,共同进步成长。流动儿童何时才能获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如果我们承认农民进城是社会发展之必然,城市发展之必需,就应该承认民工子弟读书之合情合理;如果承认国家实行的义务教育是面向所有中小学生,就应该承认民工子弟不论走到哪里,都有权利沐浴在义务教育的阳光之下。”
二、现状描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农村人口向城市尤其是沿海大城市大规模的迁徙。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流动人口的总数已经达到1.2亿。到2005年底,中国农村有1.4亿农民离开农村进入了城市,其中有1亿人在城市打工。[2]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是伴随着工业化而发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农民的外出务工提供了可能。随着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的特点日益明显。
流动人口的规模逐渐扩大。由于农村的耕地面积不断的减少,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农村中仅有的那么一点收入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了,他们基本的经济保障无法得到满足。同时,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直接导致了城乡经济的差距。由于两方面的作用,正好形成了推力和拉力,促使了大量的农民不断的涌进城市,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同时流动人口日渐趋向于迁移长期化、家庭化。随着儿童跟随父母在城市居住的人数不断增长,他们的教育成为了一个必须要考虑的社会问题。流动儿童少年的教育问题十分严峻。总体上讲,失学情况严重,就学问题突出。
(一)流动儿童少年失学辍学情况严重
当前,处于学龄阶段的农民工子女中有相当一部分处于失学或辍学状态。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民工自身忙于生计,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管理。有些农民工本身的文化素质不高,认为读书无用,对子女的教育不抱希望。此外,造成失学辍学的原因还有经济方面的因素。部分学校高昂的学费使农民工子女望而却步。由于流动人口的流动性而造成的居无定所,常常导致那些孩子无法在一个地方完整地完成学业。流入地的地方部门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不够重视,无法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就学条件,直接导致了流动儿童少年失学问题日益严重。流动儿童少年失学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农民工为城市、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但他们的子女却无权享受到在城市里国家提供的义务教育资源。数以百万计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不仅是每个家庭的损失,同时意味着每年都会增加百万以上的文盲,这对整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提高非常不利。
(二)流动儿童少年就学问题突出
流动儿童少年在流入地就学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在公立的中小学借读;在流动人口自发兴办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虽然流入地政府部门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开始关注,但明显地保障力度不够,具体表现就是在上述两种就学途径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在公立中小学借读。流入地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应相对较好。所以农民工都希望可以将自己的子女送进公办学校来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但有诸多限制:在入学这一环节上,各地的公立学校都不同程度地设立相关规定,来提高接收流动人口子女的门槛。而且因为教育资源本身的有限性,公立学校不可能做到全部接收,往往还要求流动人口子女交纳高昂的借读费、赞助费等。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流动人口的子女容易受到歧视。这种状况可以理解为社会排异现象,城市里的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接受与他们有显著差别的儿童。和城市居民的子女相比较,流动人口的子女在基础、语言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而普遍感到自卑,存在着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他们很容易感受到与身边城里孩子之间的差别,内心世界感受到强烈的不平等,因而会产生对抗情绪,所以在城市公立学校就学的流动人口子女往往心理教育更为重要。
2.在流动人口自发兴办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流动人口自办的打工子弟学校的费用较低,但办学规模参差不齐,总体上说教学质量不高,而且几乎所有的打工子弟学校都没有得到政府的承认,也就是所谓的“非法办学”。由于学校的地位没有得到政府的认可,因而学生即使完成学业,也无法取得毕业证书。打工子弟学校大都位于城乡结合部;条件简陋,大多租借废弃厂房作为校舍,缺乏必要的设施和安全保障;师资匮乏,且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但就是这样条件的学校,仍深受绝大多数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欢迎。他们知道“与其失学,不如条件恶劣地求学。”打工子弟学校对学生入学没有限制,收费相对于公立学校非常低,学生来去自由,符合流动人口的特点,因而,打工子弟学校解决了农民工心头的一件大事。可以说,打工子弟学校是以体制外的形式解决体制内的问题。
三、原因透析
大量的流动儿童少年丧失了受教育的权利,或是失去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这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影响流动人口进城子女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们认识上的问题,又有长期以来形成的体制矛盾。
(一)我国的义务教育实行的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义务教育主要由户口所在地的地方政府承担
各流入地往往习惯于把外来人口当作体制外人口来认识和考虑,外来人口的学龄子女也就当然地被当作本地义务教育体制外的求学对象。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无法享受这些基本的生活待遇。流动人口子女既无法享受与城市同龄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同时也被排斥于乡村教育体系之外,成为被“边缘化”的一个庞大群体。
(二)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地区偏见和观念上的障碍等原因,许多城市公立学校在招收流动人口子女时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经费问题也成为公立学校招收流动人口子女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打工子弟学校是体制外的产物,但其在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所起的作用却是相当大的。由于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批准,这些只能是半地下地进行办学。资金来源匮乏,校舍设备简陋,师资力量较弱,教学质量不高,这些都限制了打工子弟学校的发展。打工子弟学校急需解决正规化的问题,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三)家庭是儿童基础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直接决定了儿童的教育水平
流动人口家庭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应负有很大责任。许多农民工的教育意识落后,注重眼前利益,认为读书无用。迫于经济压力,微薄的收入仅仅能满足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对于那些高额的借读费等却只能望而止步,从而这些流动人口子女丧失了最基本的受教育的权利。
(四)大多数流动人口子女都是从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地区迁移到发达地区,由于年纪尚小,他们很难迅速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去
在城市里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学校中老师同学的另眼相看,使得农民工子女感受到了强烈的不平等,很容易形成自卑、厌学的情绪。同时,他们还肩负着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往往家长只重视对子女物质要求的满足,而忽视了精神、心理等方面的交流。有时父母强烈的望子成龙的心态极易造成子女的愧疚感和负罪感,对子女的成长不利。
四、政策建议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现在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这涉及到受教育权的公平性,对整个社会的公平产生影响。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力量协调解决。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上学困难问题,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上,困难是多方面的,难以在短时期内彻底解决。
(一)从体制上进行革新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户籍管理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城乡不合理体制必须加以改革。这是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流动人口的身份、就业、生活等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也是受此影响的结果。只有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才能为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扫清制度障碍。
(二)在政策上给予倾斜
各地政府要转变观念,提高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认识。要认识到进城流动人口为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政府有责任承担他们的子女的义务教育。流动人口应该享有宪法赋予的国家文明和城市文明的正常权利。从整个社会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角度,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流动人口子女进城上学,并为他们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在政策制定上,应多考虑到这部分人的利益。
(三)公立学校为主,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学
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流入地的公立学校必须切实做好接收工作,积极利用教育资源。禁止在入学手续和赞助方面对流动人口子女设置障碍。主管部门要在经费上予以支持。可以考虑“经费跟着学生走”的原则[4],避免滥用“自由裁量权”。由于经济力量有限,国家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始终存在不足,公立学校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接纳流动人口子女,这时出现的打工子弟学校正符合了这一要求,但由于其硬件设施等不符合要求而处在相当困难的境地。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适当地降低办学条件的门槛,给予打工子弟学校更多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其发展,争取使他们能达到公立学校的标准。同时,其他社会力量应该积极发挥作用,帮助那些经济困难的流动人口子女完成学业。
(四)重视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教育
流动人口子女从农村走向城市,这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时需要老师、家长等积极地给予他们心理辅导,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跟那些城市里的孩子们和睦相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
综上所述,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成要素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同时这也是城市健康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必要性,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之,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社会各方应携起手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对农民工及其子女,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颖.中国民工潮——关于打工族生存状况的调查报告[M].出版社,2005.
[2]蔡建文.中国农民工生存纪实[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3]李玉雪.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透视[J].社会档案,2006,(8).
[4]孙晓凤.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政策问题及对策[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6,(4).
[5]史柏年.城市边缘人——进城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问题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杜越,等.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基础教育——政策与革新[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7]范国平,等.农民工城居子女读书难问题成因探析[J].黑河学刊,2006,(1).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范文5
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合法权益,促进我镇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现就加强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各相关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以积极的态度,统一领导,落实责任,统筹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
(二)对流入本镇接受义务教育并享受当地学生同等待遇的学生须符合以下条件:1、流动人口子女户籍所在地无监护条件;2、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已持有我镇居住证,或具有领取普通人员居住证条件(取得暂住证或临时居住证1年以上,有相对固定住所和稳定职业,按规定缴满基本养老保险年限且在镇辖企业务工并签订劳动合同,领取暂住证或临时居住证后无行政拘留以上处罚,违法生育等记录);3、能提供与居住证申领条件相关的证明材料,需在本镇就学的流动人口直系子女。
(三)科学规划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工作。按照“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等工作全面纳入本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当地人口增减、城市发展、产业升级和今后流动人口子女流动趋势等,科学预测今后一段时期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人数,以常住人口作为主要依据,编制中小学校布局和建设规划,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满足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基本需要。
(四)切实安排好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按照“就近入学、统筹安排”的要求,做好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工作。流动人口子女统一到居住地就近学校报名,在就近学校学额有空余的情况下予以安排入学;就近学校没有空余学额的,由镇政府统筹安排到其他学校就学。所有公办中小学都有接纳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责任和义务,在学额有空余的情况下,任何学校都不得拒收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公办学校要充分挖掘潜力,尽可能多地接受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确保接纳重点骨干企业(工业企业年产值500万元以上,三产企业交易额达5000万元以上的经营单位)就业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凡在居住地就近学校学习或经镇政府统筹安排进入其他学校就学的符合条件的义务教育阶段流动人口子女,与当地学生一样享受省统一规定的免费政策,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政府资助范围。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款捐物,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流动人口子女就学。
(五)建立流动人口适龄子女的调查和登记制度。公安派出所要重视、加强流动人口子女的登记工作,并将相关数据通报镇人民政府。各中小学要根据流动人口子女的实际情况及时制订方案,确保流动人口子女按时入学。将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接受义务教育情况纳入本镇教育事业统计年报,并不断完善。各相关单位要开展统计分析,及时掌握省外分省、省内分市县(市、区)的流动人口子女区域分布变动情况,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动态管理。
(六)加大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投入。支持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按照中小学布局与建设规划落实学校建设资金和建设用地,确保学校建设进度,满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需要。按学校实际接纳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子女学生补助每人每年200元,用于学校公用经费的不足,同步落实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流动人口子女的各项资助经费,确保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七)在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基础上,积极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依法举办非营利性的,符合基本办学要求的利用非财政性资金举办民办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加大对符合基本办学条件的民办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扶持力度,对管理规范、质量较高的民办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予以奖励。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范文6
关键词:农民工子弟 教育 公平
新学年开学之际,北京的几所农民工子弟学校被拆事件却相继出现,其实这种现象多年来一直存在于全国很多地区。尤其北京的这几所农民工子弟学校被拆除或关闭后,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农民工子弟学校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一、 农民工子弟教育的困状分析
1、政策制度方面的障碍
我国的户籍制度将城市与农村划分为两个在权利、义务与社会福利保障上不对等的社会集团,造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1]与二元户籍制度对应,形成了二元教育结构和资源分配方式。当前城市的公共服务系统是为城市现有户籍统计下的城市人口服务的,当大批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后,城市公共服务系统供给难以应对大量外来人口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尤其表现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
2、 学校方面的障碍
正规的公立学校在接受农村流动儿童入学上也受到教育成本、办学经费等方面的限制。由于我国教育经费是根据生均教育成本划拨到适龄儿童户口所在地政府的,加上我国教育经费不足是客观现实,因此流入地城市在接纳流动儿童入学问题上承担着经费上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感到力不从心。[2]即使收取部分借读费,但也不足以补偿学校因招收农民工子女入学而增加的投入。南京市的一项调查表明:一个小学生实际的生均教育经费为1500/年,按政府规定借读费只能收取480元/年,多收一个流动儿童入学,学校就要多负担1000多元。[3]另外,农村流动人口子女与当地户籍人口子女就学质量存在差异。在城市的各级各类正规学校中,流动人口子女常被视作特殊学生,有些公立学校认为农民工子女学习普遍较差,对借读生的考试成绩不计入教师的业绩考核中,借读生学好学坏都与教师的教学业绩和利益没有关系,因此教师不拿这些借读生当自己的学生看,对其学习放任不管。[4]低质量的教育会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减弱农村流动人口子女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可能导致他们放弃学业。
3、家庭方面的障碍
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是在家庭互动中父母对子女生存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由于农民工区际流动往往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原有的家庭形式,包括家庭结构、家庭功能等,从而改变了原有的家庭互动模式,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并且流动人口本身就存在着被边缘化的问题,比如无法与市民一样享有同等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待遇等,这就同样导致其家庭教育的种种问题,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5]同时,因为家长文化程度低的缘故,难以胜任和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职责。由于收入微博,他们生存环境差,生活质量低,难以给子女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环境。
4、学生自身方面的障碍
农民工子女随着父母在不同城市间不停地迁移,致使孩子们身心疲惫,难以适应不断变换的新环境,加之学习基础的薄弱,学习内容的不衔接,容易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产生自卑感。由于农民工子弟多来自偏远农村,其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不能很好的融入城市生活。
二、 农民工子弟教育的发展建议
1、改革教育体制,增加流动儿童接收地教育供给
为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政府应主动承担起公共责任,改革现有义务教育体制。中央政府应做好宏观调控和监督,从整体上协调好各地区、部分的利益,做好地方教育经费的财政补贴,地方政府则要多方筹措资金,讲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到具体工作中。逐步打破城市户籍作为入学条件的限制,实行居住地原则就学政策,农民工子女可以就近在公办学校入学。另外,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取消农民工子女的“赞助费”、“借读费”等额外的不公正收费项目,因为在农民工缴纳的税款中,已包含教育行政事业性收费,不应让农民工再额外承担不合理的教育支出。[6]
2、 扶持农民工子弟学校纳入正规
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意见》指出,“流入地政府负责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要加强对以接受进城务工就业农民为主的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扶持和管理”。私人办学相对于公共办学来说,在规范性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是不能因此就将其排斥在市场经济活动之外。政府强制性的关闭农民工子弟学校,实际上是剥夺了消费者选择不同质量的商品的自由。对于农民工子弟学校存在的劣质问题,不能简单的采取手段予以取缔,政府应当做的是给予私人学校与公立学校同样的支持,同时规范其经济行为,保证基础教育的质量。
3、 发挥家庭教育和监护作用
家庭教育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童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的安全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取代的。由于农民工子弟多来自偏远农村,其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不能很好的融入城市生活。有些子女在学校经常遭受歧视,家长又整日忙于打工,子女缺乏关爱和沟通,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暴躁冷漠、戒备心强等心理问题。进城务工的农民家长必须提高家庭教育意识,摒弃“孩子可以自由成长,教育只是学校责任”的错误观念,注意与孩子及学校保持经常的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
[1][3]杜越,王立兵,周培植.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基础教育:政策与革新[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宋娟.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政策思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4]吕绍青,张守礼.城乡差别下的流动儿童教育:关于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调查[J].战略与管理,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