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问题及思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础教育问题及思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础教育问题及思考

基础教育问题及思考范文1

首先,农村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笔者在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经常听到有家长说,我的孩子在小学初中相当不错,只是在某学年发生了变化,现在书都读不下去了。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毋庸置疑,学校教育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我以为家庭更应该为此负责。在农村,家长最关心的是学生成绩,是分数,其他甚少关心,让孩子处在一种自由的“放养”状态。“玉经雕琢方成器”,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没有良好的习惯,是不能保证孩子在长达十余年的学习生涯中不发生变化的。家长的希望与学生的实际状况是脱节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脱节的。

其次,农村基础教育与实践脱节。在笔者看来,农村基础教育与实践脱节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基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新的教育理论主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但广大的教师面对“分数定胜负”的评价体系,在课堂上不敢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因为这会因学生自我学习而占课时,使大多的知识点讲不上,最后影响学生的总体练习与复习,这样自然会影响分数。这与我国现阶段的选拔制度的不健全与评价制度体系的不合理有很大的关系;二是基础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我们的教育,尤其在农村,是典型的“纸上谈兵”。虽然现行教材添加了很多实际问题,但依旧是在纸上推演,缺少理论和实践的有力结合。网友“神医喜来乐”认为现在的教育很失败,他说“我是六十年代的人,我们这一代人小学一二年级就自己动手制作‘麻雀枪’,三年级制作风筝电动机,四年级制作对讲耳机矿石收音机,五年级就可以组装‘单管半导体收音机’。初二我们就敢维修荧光灯电铃。现在的孩子实践能力特别差,一个高中毕业生连家庭的电灯泡都不会安装。高中的物理作业尽是‘电场与机械能’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问题,学生觉得难。为什么难?是因为凭空想象。”笔者深以为然。学生在学校除了学习书本知识之外,很少进行其它方面的学习,即便是理科方面的试验也做得少,更不要说社会实践活动了。我们总在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从哪里来?笔者认为是实践活动。学生在实际动手过程中,会对某种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随后的学习中他会想方设法弄懂并掌握它,还可能进一步学习这门功课。因此,只强调提高课堂效率而忽视课外实践活动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可取的。总之,农村基础教育与实践脱节现象严重,我们要尽可能让教育与实践相结合,让教育指导实践,让实践反哺教育。

以上农村基础教育脱节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以为是农村教育固有的局限性造成的。农村教育本身就具有先天不足之症,如经费不足,师资薄弱,硬件设施不达标等。进入新世纪,国家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05年的2.82%提高到3.59%,尽管我国教育经费有了很大增长,但相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教育投入仍然不足,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和国际相比处于较低水平。 2008年我国人均教育经费为160美元,不到2006年世界人均教育经费400美元的一半,不到经济合作组织国家人均1800美元的十分之一。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04年世界平均为4.7%,我国2009年仅为3.59%。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制约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义务教育经费这几年虽有较大增长,但目前保障还是低水平的。全国许多学校校舍紧张,普通初中大班额比例偏高。相当数量的中小学教学设备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高中阶段教育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因无明确的经费投入分担机制,许多地方的政府投入只够基本保障教职工工资,2008年全国普高投入的比例仅为52.3%。经费不足特别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这些不足之症让优质的师资和生源相对集中,使农村学校办学设施落后,使农村教育举步维艰,无法满足广大农村的需要,这严重阻碍着农村教育的发展。要解决农村教育脱节的问题除了必须解决这些不足之症之外,还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家庭学校合作

现代教育不是一家一户的小事,它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通力合作。然而在广大的农村,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一种自然状态,似乎有一种天然的隔膜,缺乏必要的沟通。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往往是被动的,往往是学生出问题后不得已而为之的活动。这样,家庭和学校缺乏必要的了解,不利于学生的教育。因此,笔者以为建立一个供家长和老师交流的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农村实际,笔者认为,办所“家长学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平台,不定期的举办讲座,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素质。也可以同步建立网络家长学校,利用QQ、MSN等聊天工具和飞信等系统让家长之间、家庭与学校之间进行互动交流。这样,把学校教育置于阳光下,打破家校之间的隔膜。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体现“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

2 微调义务教育阶段的评价体系

基础教育问题及思考范文2

关键词:初中语文 多媒体技术 有效教学

多媒体技术其本质是课内外教学的可行性手段之一。时下,教育系统各层次的专业人士对多媒体教学进行了广泛而积极的研讨。语文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为己任,对文本本身的语言和情感进行挖掘,在语言知识教学中进行人生教育。语文教师不仅仅是把教学作为简单的解说手段,而需要把教学与生活相交融,将其上成一种艺术。由于语文具有不同于其它任何一门学科的特殊性,这种理念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碰撞时,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技术手段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其挑战的难度远远大于其它科目。不同于数理化等多媒体教学设计可以格式化、定义化、程序化的模式,相反,我们应尽量避免这些情况在进行语文多媒体教学时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在相关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一、语文多媒体教学源于传统教学而高于传统教学

语文多媒体教学应以传统语文教学为基础,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创造新的教学情境,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效果。虽然这一观点很容易得到教育者的认同,但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要突破传统教学观念其实又不是那么简单,必须在传统的教学设计基础上有所加强与创新,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众所周知,全面、均衡地发展和提高听说读写这四项能力,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相比较而言,传统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的手段比较有限,大多靠教师的言传身教。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学生只能聆听课文朗读,看看书本上的黑白插图。在此基础上,老师接下来讲解课文,学生当然会觉得乏味。但是,如果聪明的教师制作一个课件,学生肯定会听得轻松自如,津津有味,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理想境界。

二、语文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安排应合理

1.结合多媒体教学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就是信息量大,要求设计者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静为动,把平时教师很难说清楚道明白、学生不易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真实而自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总结下来,安排教学内容多而全面、计算机技术难度高的作品并不一定是好课件,而那些设计简而优、少而精,具有准确、简洁和恰到好处的教学实用性的课件才能真正获得大家的青睐。

现实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普遍趋向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对复杂问题则绞尽脑汁,花样叠出,力图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可是课后学生却几无所获,稀里糊涂。有些教师甚至将传统教学中逐句分段分析课文的方式照搬到多媒体课件设计中,根本未能显示多媒体教学真正的优越性。作为语文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者必须明白,教学的过程并非肢解课文文本的过程,而是利用多媒体手段将课文的各知识点巧妙地串连起来,尤其是在分析课文结构、层层深入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结合传统教学方式,取长补短

我们应该明白运用多媒体教学一定要注意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方式,两者应是相辅相承,取长补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其实是不必要进入课件的,比如说教学目标、生字词及相关解释等教学任务,完全可以在熟悉课文文本的同时完成;有些需要补充介绍与讲解的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则应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做笔记。切不可一味将大容量的文字资料尽数搬上屏幕,以致于看上去密密麻麻,而当教师讲课时由于课时安排的限制,往往一读而过时,学生仍在费劲地辨认并判断所需攫取的有效信息,更未来得及做笔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声色俱佳的论述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语文多媒体教学提高了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

现代科技的出现带给教育许多的有利的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让教师有条件偷懒,认为一次性完成课件制作后,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完成好教学任务。多媒体教学给教师提供广阔的创新空间的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1.教师必须加强艺术修养

作为现代语文教师,仅仅精通专业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每制作一个课件,都要设计画面、图案、艺术字等,还要配上轻音乐,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有创新意识,更要求教师有一定的音乐素养、美术素养,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避免生搬硬套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疑惑。

2.教师应加强审美教育意识

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是不用多言的,语文教师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审美教育意识,但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我们还应该有所加强。比如:时下,语文多媒体课件制作者往往不太注意对背景的设置,也有些课件作品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曾经有一制作者在设计《爱莲说》时直接将一幅荷花图搬上屏幕作背景,花哨的背景导致打上去的文字很难辨识得清。虽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但从中也体现了语文教师在有些细节方面的审美意识不到位。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好背景,有机会请学生发表他们的意见,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审美意识。

电脑软件中有模板设定和自定义设置两种,操作熟练的制作者还可以从网上下载更多的图片背景,所以制作者的选择空间很大。一般来讲,背景设置的格调应与课文文本内容相呼应。如:设计《爸爸的花儿落了》的背景,可以采用最简单的紫色系列作为背景色来衬托作者因爸爸去世而表现出的平静而成熟;制作《木兰诗》等文言文课件时,应选用使课件整体呈现古典沉稳风格的底色;另外,在设置背景时需要根据教学步骤选择相应的背景,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各页的背景风格反差太大,应尽量保持课件的整体风格的一致性。

基础教育问题及思考范文3

【关键词】语文 多媒体 教学

多媒体技术其本质是课内外教学的可行性手段之一。时下,教育系统各层次的专业人士对多媒体教学进行了广泛而积极的研讨。语文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为己任,对文本本身的语言和情感进行挖掘,在语言知识教学中进行人生教育。语文教师不仅仅是把教学作为简单的解说手段,而需要把教学与生活相交融,将其上成一种艺术。由于语文具有不同于其它任何一门学科的特殊性,这种理念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碰撞时,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技术手段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其挑战的难度远远大于其它科目。不同于数理化等多媒体教学设计可以格式化、定义化、程序化的模式,相反,我们应尽量避免这些情况在进行语文多媒体教学时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在相关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一、语文多媒体教学源于传统教学而高于传统教学

语文多媒体教学应以传统语文教学为基础,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创造新的教学情境,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效果。虽然这一观点很容易得到教育者的认同,但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要突破传统教学观念其实又不是那么简单,必须在传统的教学设计基础上有所加强与创新,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众所周知,全面、均衡地发展和提高听说读写这四项能力,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相比较而言,传统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的手段比较有限,大多靠教师的言传身教。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学生只能聆听课文朗读,看看书本上的黑白插图。在此基础上,老师接下来讲解课文,学生当然会觉得乏味。但是,如果聪明的教师制作一个课件,学生肯定会听得轻松自如,津津有味,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理想境界。

二、语文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安排应合理

1.结合多媒体教学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就是信息量大,要求设计者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静为动,把平时教师很难说清楚道明白、学生不易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真实而自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总结下来,安排教学内容多而全面、计算机技术难度高的作品并不一定是好课件,而那些设计简而优、少而精,具有准确、简洁和恰到好处的教学实用性的课件才能真正获得大家的青睐。

现实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普遍趋向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对复杂问题则绞尽脑汁,花样叠出,力图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可是课后学生却几无所获,稀里糊涂。有些教师甚至将传统教学中逐句分段分析课文的方式照搬到多媒体课件设计中,根本未能显示多媒体教学真正的优越性。作为语文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者必须明白,教学的过程并非肢解课文文本的过程,而是利用多媒体手段将课文的各知识点巧妙地串连起来,尤其是在分析课文结构、层层深入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结合传统教学方式,取长补短

我们应该明白运用多媒体教学一定要注意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方式,两者应是相辅相承,取长补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其实是不必要进入课件的,比如说教学目标、生字词及相关解释等教学任务,完全可以在熟悉课文文本的同时完成;有些需要补充介绍与讲解的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则应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做笔记。切不可一味将大容量的文字资料尽数搬上屏幕,以致于看上去密密麻麻,而当教师讲课时由于课时安排的限制,往往一读而过时,学生仍在费劲地辨认并判断所需攫取的有效信息,更未来得及做笔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声色俱佳的论述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语文多媒体教学提高了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

现代科技的出现带给教育许多的有利的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让教师有条件偷懒,认为一次性完成课件制作后,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完成好教学任务。多媒体教学给教师提供广阔的创新空间的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1.教师必须加强艺术修养

古人云:“精通琴棋书画”,作为现代语文教师,仅仅精通专业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每制作一个课件,都要设计画面、图案、艺术字等,还要配上轻音乐,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有创新意识,更要求教师有一定的音乐素养、美术素养,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避免生搬硬套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疑惑。

2.教师应加强审美教育意识

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是不用多言的,语文教师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审美教育意识,但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我们还应该有所加强。比如:时下,语文多媒体课件制作者往往不太注意对背景的设置,也有些课件作品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曾经有一制作者在设计《爱莲说》时直接将一幅荷花图搬上屏幕作背景,花哨的背景导致打上去的文字很难辨识得清。虽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但从中也体现了语文教师在有些细节方面的审美意识不到位。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好背景,有机会请学生发表他们的意见,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审美意识。

电脑软件中有模板设定和自定义设置两种,操作熟练的制作者还可以从网上下载更多的图片背景,所以制作者的选择空间很大。一般来讲,背景设置的格调应与课文文本内容相呼应。如:设计《爸爸的花儿落了》的背景,可以采用最简单的紫色系列作为背景色来衬托作者因爸爸去世而表现出的平静而成熟;制作《木兰诗》等文言文课件时,应选用使课件整体呈现古典沉稳风格的底色;另外,在设置背景时需要根据教学步骤选择相应的背景,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各页的背景风格反差太大,应尽量保持课件的整体风格的一致性。

在语文多媒体教学领域里,我们如果只满足于现有的专业知识而忽略钻研业务,培养综合艺术修养,何以能强调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大浪淘沙,终究不能在教育领域取得真正的成绩。

语文多媒体课件为专业教师提供了一位可以信赖的帮手,但这个成效并非一蹴而就的,在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的同时,我们只有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至无穷”的螺旋式上升的符合认识规律的道路,勇于进取,不断探索,扬利去弊,才能让多媒体这朵奇葩在语文园地里开花结果,让语文多媒体教学折射出多彩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闫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基础教育问题及思考范文4

[关键词]初中语文 多媒体 教学手段 利弊

多媒体教学作为当今教学手段中运用最为广泛的现代信息手段,在初中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教学成效的提升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进入到中学语文课堂,在带来众多好处的同时,一定的磨合也是必然存在的。在应用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新情况。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语文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采取的通常是口头说教的模式,这种形式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没有什么吸引了,很容易产生疲劳甚至厌倦的感觉,不利于教学。而多媒体手段的引入则可以缓解这种情况,可以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受,原来空洞的语言被形象化的影音展示所取代。这种活泼的形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充满活力。

2.丰富了课堂教学信息

我们的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传统的授课方式,采取板书形式,所能承载的内容和信息也是有限的。很多时候,一些必要的信息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不能完全展现出来。投影仪、挂图及实物模型等在提供辅助信息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多媒体教学也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问题。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演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展示出大量的信息与内容,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许多书写或者讲述起来比较耗费时间的信息,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课件展示马上呈现在学生面前,而且更为生动和形象,学生理解起来也更为容易,课堂信息量更大,极大地丰富教学过程。

3.有效营造语文学习情境

作为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而言,在很多时候是需要一定的教学情境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往往蕴含了丰富的教学情感。学生在体会文章的情感时,如果能有一定的情境,可以更加容易的进入。借助多媒体手段的辅助,通过一些视频短片的展示,可以带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情感冲击也会更为明显。有时也可以借助音乐背景来烘托渲染氛围,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与不足之处

多媒体教学优势很多,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缺陷或不足能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如果不懂得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应用多媒体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

1.多媒体运用机械,牵制教师的教学思维

多媒体进入课堂并不是意味着传统教学媒体(录音机、投影仪等)的完全放弃,两者应该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应该搭配使用,多媒体发挥的作用恰到好处。有些课堂内容的讲解,我们可以脱离多媒体,在普通教室来展开教学。应用多媒体的那种平面效果比不上真实的教室来得有效实在,这时,多媒体的应用无异于画蛇添足。有些教师为了体现现代化教学程度,喜欢整体运用成品教学课件,一味的依赖多媒体教学,直接从教学网站上面下载,没有考虑到学生具体情况,不加选择的在课堂上演示。这样的做法看似提高了课堂的现代化程度,实际上是限制了教师教学思维的发挥与拓展。所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应该是合理有效,能起到特别的作用的,而不是无论何时都一味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造成画蛇添足的后果。

2.多媒体应用过滥,忽视师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老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影响很大,当学生觉得这个老师素养高、知识渊博,自然会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和崇拜之情。多媒体的出现,我们有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不是自己板书,所有的课堂教学内容不是从教师脑中自然流出来,而是直接出现在课件中,老师的讲述跟课件上的内容一字不差。这样的话,老师就如同一个放映员一般,将做好的课件放给学生看,长此以往,学生会觉得老师作用不大,失去对老师的信任感和崇拜。学生这种观念一旦形成,老师的威信就大大下降,人格魅力就大打折扣,这样对教学是不利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的是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密切结合,以一种最合适的方式大大出现,来进行初中语文教学。老师并不是一个操作多媒体课件的放映机,只是将课件内容放给学生看,而应该是多媒体只是一个辅助,在展示一些语文内容的同时,通过教师的讲述,学生能理解得更为透彻。

3.多媒体运用不够自主,缺乏教学针对成效

目前,多媒体教学还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教师对多媒体的应用并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据调查,教师在使用很多媒体上课时,因操作不当而又不懂处理导致课堂教学终止的现象很普遍,比例达到30%。部分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自主设计教学课件的能力不强,光靠下载等途径,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无法兼顾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教学工作的实际,针对性不强。

基础教育问题及思考范文5

        【关键词】基础教育;债务;防范化解

 

        近年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债务问题日趋严重,研究并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促进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债务形成的原因

        1.1 农村基础教育财政制度缺陷是产生农村基础教育债务的根本原因。这是因为,(1)教育事业规划与资金需求预算分离。在现实中,教育事业规划经常以学校新建和扩建为主要内容,但往往不包括资金需求计划。这一方面可能会脱离地方财政现实,另一方面可能在地方财政资金短缺的情况下造成建设在先、投入在后的格局,从而产生大量债务;(2)政府和学校二者缺乏教育投入行为的问责性。一方面,大量教育债务的产生在于地方政府未能兑现其资金投入的承诺。另一方面,对于学校自我筹资的行为缺乏规范,缺乏对于建设规划和资金筹措方案的严格审查,特别是部分学校追求超过地方现实的高标准建设,因此导致的债务最后难以问责。

        1.2 对学校举债行为缺乏有效的制约措施是导致学校债务产生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由于对学校举债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制约措施,部分学校在教育经费短缺的情况下,为了搞学校建设、给职工发福利等,不惜通过高息举债、违规举债等不正当渠道来进行。

        1.3 基建投入缺乏保障是导致农村学校债务不断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农村地区长期以来依靠农民和乡村政府集资建学校,学校基建投入没有规范化地纳入公共财政体制,这是学校债务出现的重要原因。

        1.4 金融制度不健全,银行盲目放贷。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金融制度不健全,银行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积极地向学校提供贷款,但由于银行部门缺乏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没有对学校的偿还能力做出风险评估,导致贷款审核不严、不规范,特别是部分学校,为了在短时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而向银行申请巨额贷款,贷款额度远远超过了学校的偿还能力。

        2.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债务的危害

        2.1 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有些学校,经常出现债主临门、封门等现象,严重扰乱了学校秩序。许多学校领导为了躲债或还债,日夜奔忙,占用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难以搞好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2.2 构成了教育乱收费的新诱因。在没有其它收入来源的情况下,为了偿还债务,维持学校正常运转,部分欠债学校有可能不得已而为之,通过向学生乱收费来寻找制度外的收入。学校的乱收费行为常常会造成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损坏学校和政府的声誉。

        2.3 可能诱发财政、金融风险。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县级教育负债率相当高,如果再与其它债务迭加,县级聚集的债务数额将是惊人的。从政府看,未来债务将有向政府集聚的趋势,可能造成财政风险。从银行看,大量教育贷款无法收回,银行会形成数额巨大的坏账、死账,这会产生金融风险。这种基础教育债务导致的财政、金融风险会对我国经济安全构成严峻挑战。

        2.4影响了农村各项改革的顺利开展,危害了社会安全。农村基础教育债务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破坏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还会诱发教育乱收费,这无疑会危害农民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加重农民负担,最终抵消国家各项农村改革的成果,破坏农村的社会稳定。

        3.防范和化解农村基础教育债务的对策与建议

        要彻底、有效地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债务问题,必须双管齐下,同时采取以下两方面措施。

基础教育问题及思考范文6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兴趣;师生关系;多媒体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一个人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去学习、探索、实践,和探索过程中情感体验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掌握各种各样的知识。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激发。语文教学在初中有许多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后,作者介绍了几种。

(一)导入激趣

导入,俗称开场白,是教师为在课堂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一个简洁的语言教学。生动、新颖的导入,可以刺激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奠定一个好的基础研究的新的教训。相反,缺乏导入或导入枯燥无聊,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他们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高度重视的设计导入。导入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有很多,比如音乐导入,导入故事,问题导入法,等,只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导入,给学生一个小说,一个学习的冲动,可以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感觉中国主题的独特魅力。

(二)竞赛激趣

初中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依照学生的心理特点,竞争会导致学生的大脑某些部位的紧张,使他们很快兴奋。初中语文教学,教师应引入竞争机制,根据教学内容,组织一些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

(三)成功激趣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学生的需求尤其强劲。初中语文教学教师应该合理利用成功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是不同的,无论正确与否,老师对学生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及时给敢提问学生的赞美,让他们享受成功的乐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有成功的感觉,信心和兴趣,对自己也会更主动,更积极和更关注学习语文。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老师和W生之间的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接触关系,形成互动的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相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紧张,缺乏沟通和接触,会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教师必须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首先,改变他们的角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传统的教学,教师主导课堂的身置,控制类,学生只能被动,学习效果自然不好,更不用说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教师必须改变他们的角色,改变了课堂为导演,学生主体地位的阶级,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和解决问题。其次,要爱学生。“爱”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老师应该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真诚对待学生,用心灵感受,情感赢得了情感,消除学生“恐惧感”,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再次,我们需要尊重学生。尊重是一种平等的人,是一种宽容,是一个问题。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独立意识,但也使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建立和健全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特别是对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错误和缺点,被批评,纠正,毫不犹豫地引导他们。这是对他们最好的帮助和尊重。总之,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教师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充分发扬民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把爱带进教室,尊重带进教室,给学生温暖,从而形成了平等、民主、宽容、相互理解、尊重个性欢快的气氛,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进入教室,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将课堂带入了新的境界。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抽象的教学内容的体现,也可以努力,节省教学时间,实现知识教育素质教育转变。因此,教师应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不仅是许多复杂的讲解,描述的内容,有很多抽象的知识,教师的口头解释,学生不容易理解。老师可能会引入多媒体语言教室,以其独特的视觉形象,加深学生的理解学习内容,多种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教学化繁为简,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如《斑羚飞渡》一文中最激动人心的场景是:老斑羚用自己的身体为小斑羚做“踏板”,用自己的生命成就小斑羚的生存。这是文本关键的情节描述,描写比较复杂,如果只有通过教师的口头描述,无法解释清楚。我会让学生通读全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文章的内容,然后使用Flas显示悲壮的场景。小斑羚连续不断的成功飞渡伴随着老斑羚在令人心碎的咩咩声中跌落深谷,学生的心灵为老斑羚们无私的牺牲精神所折服,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我们要正确认识其优缺点,根据教学内容,把握时机,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其优势,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俊峰.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J].语文学刊,2012(14):162.

[2]苏海珍.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J].新课程(教师),201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