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础教育问题及思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础教育问题及思考范文1
首先,农村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笔者在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经常听到有家长说,我的孩子在小学初中相当不错,只是在某学年发生了变化,现在书都读不下去了。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毋庸置疑,学校教育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我以为家庭更应该为此负责。在农村,家长最关心的是学生成绩,是分数,其他甚少关心,让孩子处在一种自由的“放养”状态。“玉经雕琢方成器”,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没有良好的习惯,是不能保证孩子在长达十余年的学习生涯中不发生变化的。家长的希望与学生的实际状况是脱节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脱节的。
其次,农村基础教育与实践脱节。在笔者看来,农村基础教育与实践脱节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基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新的教育理论主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但广大的教师面对“分数定胜负”的评价体系,在课堂上不敢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因为这会因学生自我学习而占课时,使大多的知识点讲不上,最后影响学生的总体练习与复习,这样自然会影响分数。这与我国现阶段的选拔制度的不健全与评价制度体系的不合理有很大的关系;二是基础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我们的教育,尤其在农村,是典型的“纸上谈兵”。虽然现行教材添加了很多实际问题,但依旧是在纸上推演,缺少理论和实践的有力结合。网友“神医喜来乐”认为现在的教育很失败,他说“我是六十年代的人,我们这一代人小学一二年级就自己动手制作‘麻雀枪’,三年级制作风筝电动机,四年级制作对讲耳机矿石收音机,五年级就可以组装‘单管半导体收音机’。初二我们就敢维修荧光灯电铃。现在的孩子实践能力特别差,一个高中毕业生连家庭的电灯泡都不会安装。高中的物理作业尽是‘电场与机械能’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问题,学生觉得难。为什么难?是因为凭空想象。”笔者深以为然。学生在学校除了学习书本知识之外,很少进行其它方面的学习,即便是理科方面的试验也做得少,更不要说社会实践活动了。我们总在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从哪里来?笔者认为是实践活动。学生在实际动手过程中,会对某种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随后的学习中他会想方设法弄懂并掌握它,还可能进一步学习这门功课。因此,只强调提高课堂效率而忽视课外实践活动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可取的。总之,农村基础教育与实践脱节现象严重,我们要尽可能让教育与实践相结合,让教育指导实践,让实践反哺教育。
以上农村基础教育脱节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以为是农村教育固有的局限性造成的。农村教育本身就具有先天不足之症,如经费不足,师资薄弱,硬件设施不达标等。进入新世纪,国家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05年的2.82%提高到3.59%,尽管我国教育经费有了很大增长,但相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教育投入仍然不足,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和国际相比处于较低水平。 2008年我国人均教育经费为160美元,不到2006年世界人均教育经费400美元的一半,不到经济合作组织国家人均1800美元的十分之一。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04年世界平均为4.7%,我国2009年仅为3.59%。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制约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义务教育经费这几年虽有较大增长,但目前保障还是低水平的。全国许多学校校舍紧张,普通初中大班额比例偏高。相当数量的中小学教学设备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高中阶段教育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因无明确的经费投入分担机制,许多地方的政府投入只够基本保障教职工工资,2008年全国普高投入的比例仅为52.3%。经费不足特别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这些不足之症让优质的师资和生源相对集中,使农村学校办学设施落后,使农村教育举步维艰,无法满足广大农村的需要,这严重阻碍着农村教育的发展。要解决农村教育脱节的问题除了必须解决这些不足之症之外,还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家庭学校合作
现代教育不是一家一户的小事,它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通力合作。然而在广大的农村,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一种自然状态,似乎有一种天然的隔膜,缺乏必要的沟通。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往往是被动的,往往是学生出问题后不得已而为之的活动。这样,家庭和学校缺乏必要的了解,不利于学生的教育。因此,笔者以为建立一个供家长和老师交流的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农村实际,笔者认为,办所“家长学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平台,不定期的举办讲座,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素质。也可以同步建立网络家长学校,利用QQ、MSN等聊天工具和飞信等系统让家长之间、家庭与学校之间进行互动交流。这样,把学校教育置于阳光下,打破家校之间的隔膜。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体现“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
2 微调义务教育阶段的评价体系
基础教育问题及思考范文2
关键词:初中语文 多媒体技术 有效教学
多媒体技术其本质是课内外教学的可行性手段之一。时下,教育系统各层次的专业人士对多媒体教学进行了广泛而积极的研讨。语文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为己任,对文本本身的语言和情感进行挖掘,在语言知识教学中进行人生教育。语文教师不仅仅是把教学作为简单的解说手段,而需要把教学与生活相交融,将其上成一种艺术。由于语文具有不同于其它任何一门学科的特殊性,这种理念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碰撞时,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技术手段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其挑战的难度远远大于其它科目。不同于数理化等多媒体教学设计可以格式化、定义化、程序化的模式,相反,我们应尽量避免这些情况在进行语文多媒体教学时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在相关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一、语文多媒体教学源于传统教学而高于传统教学
语文多媒体教学应以传统语文教学为基础,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创造新的教学情境,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效果。虽然这一观点很容易得到教育者的认同,但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要突破传统教学观念其实又不是那么简单,必须在传统的教学设计基础上有所加强与创新,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众所周知,全面、均衡地发展和提高听说读写这四项能力,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相比较而言,传统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的手段比较有限,大多靠教师的言传身教。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学生只能聆听课文朗读,看看书本上的黑白插图。在此基础上,老师接下来讲解课文,学生当然会觉得乏味。但是,如果聪明的教师制作一个课件,学生肯定会听得轻松自如,津津有味,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理想境界。
二、语文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安排应合理
1.结合多媒体教学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就是信息量大,要求设计者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静为动,把平时教师很难说清楚道明白、学生不易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真实而自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总结下来,安排教学内容多而全面、计算机技术难度高的作品并不一定是好课件,而那些设计简而优、少而精,具有准确、简洁和恰到好处的教学实用性的课件才能真正获得大家的青睐。
现实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普遍趋向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对复杂问题则绞尽脑汁,花样叠出,力图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可是课后学生却几无所获,稀里糊涂。有些教师甚至将传统教学中逐句分段分析课文的方式照搬到多媒体课件设计中,根本未能显示多媒体教学真正的优越性。作为语文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者必须明白,教学的过程并非肢解课文文本的过程,而是利用多媒体手段将课文的各知识点巧妙地串连起来,尤其是在分析课文结构、层层深入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结合传统教学方式,取长补短
我们应该明白运用多媒体教学一定要注意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方式,两者应是相辅相承,取长补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其实是不必要进入课件的,比如说教学目标、生字词及相关解释等教学任务,完全可以在熟悉课文文本的同时完成;有些需要补充介绍与讲解的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则应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做笔记。切不可一味将大容量的文字资料尽数搬上屏幕,以致于看上去密密麻麻,而当教师讲课时由于课时安排的限制,往往一读而过时,学生仍在费劲地辨认并判断所需攫取的有效信息,更未来得及做笔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声色俱佳的论述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语文多媒体教学提高了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
现代科技的出现带给教育许多的有利的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让教师有条件偷懒,认为一次性完成课件制作后,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完成好教学任务。多媒体教学给教师提供广阔的创新空间的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1.教师必须加强艺术修养
作为现代语文教师,仅仅精通专业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每制作一个课件,都要设计画面、图案、艺术字等,还要配上轻音乐,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有创新意识,更要求教师有一定的音乐素养、美术素养,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避免生搬硬套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疑惑。
2.教师应加强审美教育意识
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是不用多言的,语文教师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审美教育意识,但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我们还应该有所加强。比如:时下,语文多媒体课件制作者往往不太注意对背景的设置,也有些课件作品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曾经有一制作者在设计《爱莲说》时直接将一幅荷花图搬上屏幕作背景,花哨的背景导致打上去的文字很难辨识得清。虽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但从中也体现了语文教师在有些细节方面的审美意识不到位。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好背景,有机会请学生发表他们的意见,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审美意识。
电脑软件中有模板设定和自定义设置两种,操作熟练的制作者还可以从网上下载更多的图片背景,所以制作者的选择空间很大。一般来讲,背景设置的格调应与课文文本内容相呼应。如:设计《爸爸的花儿落了》的背景,可以采用最简单的紫色系列作为背景色来衬托作者因爸爸去世而表现出的平静而成熟;制作《木兰诗》等文言文课件时,应选用使课件整体呈现古典沉稳风格的底色;另外,在设置背景时需要根据教学步骤选择相应的背景,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各页的背景风格反差太大,应尽量保持课件的整体风格的一致性。
基础教育问题及思考范文3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G182.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1-0056-01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重在理解,通过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训练。初中物理教学产生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物理学习所取得的成果。同时,在初中物理启蒙教育学习过程中也会发现很多的问题。
一、应建立起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它是求知的动力,也是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学生在从事一件感兴趣的活动时,身心都需要得到不断的满足和发展,同时就会产生愉快、满意,富有生机的情绪,这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这种现象还可以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自主性和积极性的一种核心因素。而物理本身就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所以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利用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时去检验所学的知识和探索发现的规律。只有建立起浓厚的兴趣才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前提。
(一)加强实验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重要手段。
当前,有很多学校并不重视物理实验课的发展,其实初中学生普遍对实验课都很感兴趣。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实验课也是学好物理课的必备条件之一,它可以用来引导学生对事物的观察、感知、思考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对学习物理知识所产生的浓厚兴趣。在实验教学课上要保持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充满想像,然后通过学生自己做实验、观察、来培养学生对实验过程的归纳和总结。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有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方法、操作过程、实验结果等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向往。在实践中,兴趣对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兴趣也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就要优化教学方法,采取不同的启发式教学来引导学生,给学生广阔的参与教学活动的空间,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的发挥能动性,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比如通过演示“冷水使热水沸腾”、“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一些小实验,就会引起学生的疑问,从而激发起他们浓厚的求知欲望。在课堂上利用这些有趣的事例和有趣的实验来为学生设计问题,促使学生产生一个认知的驱动力,从而活跃思维,增加积极性。同时,这种发散思维也可以起到一个很大的作用,所以实验教学给学生带来的乐趣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三)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也是有效培养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学生接受新知识,理解新内容。同时,学习物理知识也不能脱离事物而随意的推理,要从具体事物所体现出的现象中去探寻其背后的规律,只有弄清了现象与规律间的必然联系,才能正确理解所学的物理规律。
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学习方法的指引,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有效的知识点,还可以对开拓思维和提高学习能力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物理学科中的启蒙教育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分析观察得出的结论,在进行物理学习中要从实验出发,在第一个实验开始就要把学生的观察引向正确的联想当中,在提高观察的正确性,还要指导学生重视实验操作,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步骤怎样进行等,最后得出什幺样结论,这样会使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更加深刻,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一)要培养学生有预习的习惯。
学习物理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提前做好预习,它对学习物理非常重要。学生在阅读能力较弱的一项中,教师就要进行了充分的训练和指导,让学生有步骤的在阅读和思考这两方面加以提高,阅读时要熟悉教材,了解内容,对内容产生疑问,边读边思考,思考不懂的问题,向教师提出疑问。
(二)加强有效的练习。
学生在思考时所提出的问题,结合归纳所学的知识可以养成动脑分析的良好习惯,教师加强学生练习的过程也是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水平的重要环节。在初中课堂上,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练习题时,还要做好科学思维方法的示范教程,体现出导向作用,可以引导学生有分析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因此,教师指导学生有效的练习,是培养他们学好物理的方法之一。
(三)提高学生课后总结的习惯。
初中学生对于课后总结归纳的能力较单薄,主要还是依靠教师来帮助学生揭示知识的有效规律,总结各章结的知识要点,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必须提高总结课堂知识的能力,增强理解和认识。
三、结合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
学好物理是对学生未来进一步学习发展和从事工业化生产,可以起到极大的作用和影响,所以物理教材就是学生手中最有效的武器。
(一)现代物理教材安排得科学严谨,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内容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编排形式及内容的安排很贴切于学生实际的要求,课题的引入通俗易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也较容易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现代教材中还包含了一些最基本的物理概念、定律和基本的实验技能与方法,只要教师可以充分的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分析课本,学生就会对课本内容的印象深刻,从而也发挥学习的能动性。同时,物理学是从实践和实验中发展起来的,教材中用实验得出结论正是学习物理最基本的方法,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一般都是很简单便于操作的也是便于观察的。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教材中每讲到一个概念和规律都会注重把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起来,这个效果也是很明显的。教师易传授,学生也易懂。
(三)还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操作技能的训练,教材大纲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的能力并应用于物理知识。
四、物理思想教学的方法
物理思想教学是物理学的灵魂所在。能把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解决好,仅靠扎实的物理知识,过硬的分析综合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科学的、丰富的物理思想,初中物理教学中让学生知道物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方向,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式。例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理想化的科学假想推理思想的理论等,都是有利于对今后学好物理的关键所在。
基础教育问题及思考范文4
[关键词]初中语文 多媒体 教学手段 利弊
多媒体教学作为当今教学手段中运用最为广泛的现代信息手段,在初中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教学成效的提升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进入到中学语文课堂,在带来众多好处的同时,一定的磨合也是必然存在的。在应用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新情况。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语文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采取的通常是口头说教的模式,这种形式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没有什么吸引了,很容易产生疲劳甚至厌倦的感觉,不利于教学。而多媒体手段的引入则可以缓解这种情况,可以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受,原来空洞的语言被形象化的影音展示所取代。这种活泼的形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充满活力。
2.丰富了课堂教学信息
我们的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传统的授课方式,采取板书形式,所能承载的内容和信息也是有限的。很多时候,一些必要的信息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不能完全展现出来。投影仪、挂图及实物模型等在提供辅助信息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多媒体教学也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问题。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演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展示出大量的信息与内容,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许多书写或者讲述起来比较耗费时间的信息,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课件展示马上呈现在学生面前,而且更为生动和形象,学生理解起来也更为容易,课堂信息量更大,极大地丰富教学过程。
3.有效营造语文学习情境
作为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而言,在很多时候是需要一定的教学情境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往往蕴含了丰富的教学情感。学生在体会文章的情感时,如果能有一定的情境,可以更加容易的进入。借助多媒体手段的辅助,通过一些视频短片的展示,可以带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情感冲击也会更为明显。有时也可以借助音乐背景来烘托渲染氛围,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与不足之处
多媒体教学优势很多,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缺陷或不足能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如果不懂得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应用多媒体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
1.多媒体运用机械,牵制教师的教学思维
多媒体进入课堂并不是意味着传统教学媒体(录音机、投影仪等)的完全放弃,两者应该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应该搭配使用,多媒体发挥的作用恰到好处。有些课堂内容的讲解,我们可以脱离多媒体,在普通教室来展开教学。应用多媒体的那种平面效果比不上真实的教室来得有效实在,这时,多媒体的应用无异于画蛇添足。有些教师为了体现现代化教学程度,喜欢整体运用成品教学课件,一味的依赖多媒体教学,直接从教学网站上面下载,没有考虑到学生具体情况,不加选择的在课堂上演示。这样的做法看似提高了课堂的现代化程度,实际上是限制了教师教学思维的发挥与拓展。所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应该是合理有效,能起到特别的作用的,而不是无论何时都一味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造成画蛇添足的后果。
2.多媒体应用过滥,忽视师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老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影响很大,当学生觉得这个老师素养高、知识渊博,自然会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和崇拜之情。多媒体的出现,我们有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不是自己板书,所有的课堂教学内容不是从教师脑中自然流出来,而是直接出现在课件中,老师的讲述跟课件上的内容一字不差。这样的话,老师就如同一个放映员一般,将做好的课件放给学生看,长此以往,学生会觉得老师作用不大,失去对老师的信任感和崇拜。学生这种观念一旦形成,老师的威信就大大下降,人格魅力就大打折扣,这样对教学是不利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的是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密切结合,以一种最合适的方式大大出现,来进行初中语文教学。老师并不是一个操作多媒体课件的放映机,只是将课件内容放给学生看,而应该是多媒体只是一个辅助,在展示一些语文内容的同时,通过教师的讲述,学生能理解得更为透彻。
3.多媒体运用不够自主,缺乏教学针对成效
目前,多媒体教学还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教师对多媒体的应用并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据调查,教师在使用很多媒体上课时,因操作不当而又不懂处理导致课堂教学终止的现象很普遍,比例达到30%。部分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自主设计教学课件的能力不强,光靠下载等途径,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无法兼顾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教学工作的实际,针对性不强。
基础教育问题及思考范文5
【关键词】农村中学 教学体验 思考分析 方法对策
一、分析教学现状
活的灵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样,从教育问题出发,就是从教育实际出发。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我们应该认真分析,找到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途径与策略。
1. 分析学生
分析学生就是我们教学备课过程中"备学生"的一个环节。学生是施教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施教对象进行整体全面的分析,然后针对实际的状况进行教学,这样教师就可以做到教学过程中有的放失。初中英语教师面临的教学任务既是对学生更进一层的英语基础教学又是对其最基础学习的查缺补漏,面对农村小学升上中学的生学,后者显得更为艰巨。其在小学阶段,虽接触过英语但大部分学生并未掌握最基础阶段的英语知识,特别是听、说能力。这对我们进行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带来困难。所以,针对农村中学的学生,我们在教学期间应该先走进学生的课堂,也就是让自己适应学生,而后,我们要把学生转入我们的课堂,即让学生的学习习惯跟着教师的步骤前进。最后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成最好的统一。
2.分析教材
当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风吹遍了全国中小学之时,我们教师面对着新的教学任务。《新目标英语》教材的语言教育理念是:知识用于行动强调"语言应用",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发展"学习策略"。在农村的课堂上,我们没有丰富多彩的媒体教学,课本就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在课堂上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课本的主题。初中英语从原来的冀教版到今天的新目标,在教材上有很大的区别,冀教版是以dialogue的形式穿插着教学内容,其语言的显现度较大。而新目标却以topic的形式贯穿整个单元,从课文上看感觉教学内容少乎甚少,似乎没有讲课的资源。但从其教材设置,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出该教材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应用能力。该教材分section A 和 section B两部分:在section A部分,先导入单元主题和目标语言句型, section B 部分即是目标语言的操练和运用,教材的规划留给学生一个更阔的课堂平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和指导者,而参与者是学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要求。
二、转变教学观念
在应试教育的形势下,我们的教学模式走进"灌鸭式"的状态,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把知识强压灌输给学生。而学生为了得到教师和家长对自己在校学习所获的肯定,使自己一直处于压力紧张的状态下学习。新的《英语新课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做了明确的规定,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策略和文化"等五个方面。因此,在新课改的形势下,要保持教学效果,就要结合新的教学目标,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在中国教育历史中,"应试"一直是教育的门槛。可学习的宗旨不在于应试,而在于知识的应用和创新。为了适应新课改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本人注重以下:
1.做到以"育人为本,育书为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教师不仅是传授学生文化知识,更关注的应是学生健全价格的培养,强调的是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要以学生形成积极进取乐观的人生态度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不仅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更要强调学生获得知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新一代中学生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青少年。
2.融合师生关系,提倡课堂和谐。
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影响学生课堂活动的效率。初中的学生还未养成在高昂的情绪和饱满的精神中听课的本领,他们易于受教师的影响,即对某老师信任、尊敬,则对此学科有较强的兴趣;反之则上课易走神,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教师要放弃课上"我说了算的权威",要树立"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念,彻底改变那种板着面孔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局面。要变教师的单向传授为师生共同进行学习和双向交流,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创新教学方法
有效的方法能让我们做事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教学上,最好的方法是激发学习者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必将巧妙地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化的教学理论相结合。精心选取与本课相符合的教学内容。在生动活泼,声情并貌的氛围中呈现新的教学内容,并以旧代新,吸引学生兴趣。本人具体做法如下:
1、创造语言学习环境。
每一种语言的学习都需要语境,有了语境学习任何语言就如同我们从小学说话一样自然。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就是缺乏英语语言环境,这就需要老师在授课时尽量用英语组织和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浓厚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这种氛围不只局限于课堂,在日常生活中本人也做好榜样,无论在校园中还是在路上碰到同学,我总会用最简单的语句打招呼:"Hi ! boy ,How are you ?""Where are you going?" "Do you have breakfast?"一段时间后,学生课外见到我,就会争先恐后地用英语打招呼,养成了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良好习惯,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老师,同时,兴趣又调节着情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表现巨大的学习热情。而在以往教学中,存在一个弊端:课堂上总是表现为我说你听,我读你跟,充数着不带感彩的句型练习,注重死记硬背,久而久之,不少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苦"的感觉,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渐渐地消退了
3、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
如:课堂中我会利用实物,游戏等教学方式给学生营造自动参与的氛围,点燃他们的心灵之火,给他们创造发展个性的机会,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同时,提倡他们主动预习,只要与课本有关的知识,他们都能非常有兴趣的查阅。总之,英语的课堂教学必须将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教一定要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组织者和指导者,才能使自己不断地探索出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将依据新课标要求灵活地应用各种教学手段精心设置教学环节,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寓教于乐,使学生真正能尝到素质教育的甜头,也能真正提高英语考试的成绩。
综上所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把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 同时,认真分析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及时反思教学效果,做到教师教有所授,学生学有所获。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和身体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
[2]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127-139
基础教育问题及思考范文6
关键词:独立学院;美术基础课;教学
随着我国本科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本科生培养模式已趋于多元化,独立学院就是按新机制和新模式举办的相对独立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美术相关专业在独立学院中是一个重要的专业组成部门,但是独立学院的学生专业课基础相对薄弱,如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培养更强的能力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独立学院美术专业教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出现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在美术专业教学定位上也有自己明确目标,本科教学应用型高校,类型介于教学研究型和教学技能型之间,即学生既要有动手绘画的能力也要有科研能力。
人才培养目标是鉴于普通本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间,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在整体优势的对比上,这种类型的人才与普通本科生相比,具有较强的动手应用能力;与高职学生相比,具有较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具有二次创新的能力。
二、独立学院美术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说教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都非常明确,但往往在美术基础教学过程中出现“画匠”型人才和“理论”型人才,学生往往缺少创新精神。我认为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具体体现如下:
1.教学理念缺乏创新
美术专业的基础课包括两门:一门是素描;一门是色彩;另一门是速写。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在美术基础课教学中重视基本功,这本无可厚非,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独立学院是依附于本部的一个二级学院,在教学理念及方法上也是继承本部的教学方式,过去建立几十年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基础课教学体系直接照搬照抄到独立学院来,其实面对现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过去教学模式已经与当今社会产生了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教学理念及模式缺乏创新,容易导致学生对绘画失去信心与兴趣,束缚学生在专业上的个性发挥。
2.基础课与创作相脱节
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具有错误的观念,认为素描、色彩、速写课只是基础课程,与创作毫不相干,以为只要打好基础,认真完成基础课的作业,能顺理成章的创作出见解独到的作品。基础课的重要性不可否认,若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只会培养出“画匠”,学生会成为人工的照相机。甚至在无形之中把基础训练与创作实践分割并对立起来,在二者之间划了一道鸿沟。到高年级需要做毕业创作时,学生往往因为平时缺乏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导致无从下手,甚至扎实的基础功底会成为束缚,只会照画现实存在物体。
3.忽视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是采用灌鸭式教学,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本来美术教育中,有很多学生是因为文化成绩不好,才转而学习美术,所以本身这些学生学习就是被动的,他们认为是为了父母而学,是为了考试而学。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果我们不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很容易厌倦,绘画的水平也难以提高。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美术学习产生喜好甚至是热爱,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的进行绘画创作。
4.基础课程内容和时间安排缺乏现实性和科学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设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很多高校还是固定原有的模式进行课程的安排。如工业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等等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基础课的安排上与美术学学生课程安排的一致。可以说这是时间和资源的浪费,这种传统的教学安排远远跟不上今天新形势、新产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美术学和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在课程安排需进一步的合理适当比例的区分。
三、深化独立学院美术基础课之我见
美术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艺术能力、创造能力与境界的自由有序的系统教育活动;在专业的美术教育中是一个阶段性教学范畴的概念,是美术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具有的基本技能和艺术素养的训练阶段。如此重要的阶段性训练中,却存在许多的问题,就本人所上独立学院美术基础课后提出一些拙见。
1.教师要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特别是年轻的教师不能满足于自我的成就,满足于对形式、技术上的沾沾自喜,对社会的急速发展视而不见,安于现状、心浮气躁,思想观念落后是无法满足社会对艺术教育的要求。为适应当今的社会发展美术基础课教育应该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授课,同时也应该是思想观念上的指导。
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跨专业的学习,从多个学科、多个领域指导学生,启迪学生去进行绘画创作而不是单纯的照相机式描画物体。不同的时代知识背景,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各个时期的绘画创作作品,洞察过去艺术家的思考方式和创作手法,把握人类文化的行进脉络,并从中得到启发,创造出具有各自特色的绘画作品。
美术基础课的教授是非常枯燥、辛苦的,只有教师从各个角度全面分析绘画技巧及绘画理论,也可以带来创作的快乐。这要求教师必须对基础课教学作出重新的认识,改变教学方法,努力从各个角度、学科提高自身的素质。
2.示范教学法的合理使用
示范教学法在美术基础课教学中是极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示范教学法就是让学生观看整个的绘画过程,也可以称为感知授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目的,学生观看到整个绘画的过程时,带着目的进行观察,观看的越仔细越好;再次,在示范的过程中,教师要讲解每一个步骤的目的,都要讲解清楚。
例如,在基础课程素描课的教学中,黑、白、灰关系、虚实关系的处理上只是头口上的讲述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关系的处理上必须通过实际的绘画操作,学生才能更直观的理解。在虚实处理时,我们常使用抹搽法;黑、白、灰的区别上,我们都是在动笔前先区分清楚等等。不论是绘画技术上还是头脑中的构思都要通过示范、口述教授于学生,让学生先在感知上有一定的认识。
3.注意课堂气氛的调节
反复的进行素描、色彩和速写的练习,学生常常表现出厌学的情绪,为了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热情,教师就必须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授以新颖的教学内容,比如写生对象的改变,讲授如何塑造不同材料的静物并具有质感等等。也可以采用多样的授课形式,如教师的示范与学生作品的点评相结合,甚至可以让学生看些美术大师绘画过程的录像吸取众家之长,为己所用。组织学生到户外去写生,这样也可以激发起学生的绘画激情。教师还应该正确的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放下老师的架子,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要老师课余时间多专研,很多种方法都可以帮助教师活跃教学气氛。
4.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基础绘画有了兴趣,有了专研的精神,那么枯燥的绘画也会变得有乐趣。当前的高校美术基础教学中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考生都是因为文化成绩较弱,转而学习美术,这些考生都是在短期性、突击式加上普遍性的临摹、机械地复制等单一和僵化的训练而考上大学的,造成学生对于美术基础课的认识非常狭义,只是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技能的掌握,失去了创作性。学生从内心本身来说对绘画就没有兴趣,只是机械的为了考试而画画。
美术基础课的教授是相对枯燥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例如,在材料的使用上,素描课上可以采用炭笔、铅笔甚至粉笔相结合,作出与先前不同的黑白灰对比效果;色彩课上可以教学生做肌理效果,不一定是用画笔来表现物体,也可以采用刮刀等其他的工具进行作画;速写更是可以采用面表现方法和线表现方法等等。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起学生的兴趣。
5.因材施教,加强与专业联系的针对性训练
高校中美术基础课都是安排在大一以大课的形式上,不分美术学和设计的集体一起上课,导致针对性不强。由于目前多数教学活动都是采用传统模式的训练,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经常会看到学生大二分专业后,涉及到专业课的绘画上,常常会出现创作思维被束缚的现象,无从下手,这主要是因为在大一基础课训练时没有针对性所导致。
本人经过几年的美术基础课教学得出这样的经验,针对今后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如,之后选择纯艺术的同学要求在基础课联系时,必须掌握不同材质、不同物体的绘画基础;选择环境艺术的学生主要侧重于建筑速写能力的训练,培养空间感;视觉艺术设计的同学侧重于构图与色彩搭配的训练;服装设计则侧重于人体结构和人物速写能力的训练;动画专业则侧重于人体动态和默写的能力训练等等。美术基础课的目的在于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做好铺垫。
四、结语
美术基础是其他美术专业课的源泉,素描、色彩和速写是基本功,是美术作品创作的基本保证。美术基础课虽如此重要,但是我们更应该打破素描、色彩和速写传统的授课方式,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建立起一套独有的教学方法,这将对独立学院美术专业的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万秦文加强和改进美术基础教学的思考[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6月第21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