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育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年教育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年教育的意义

青年教育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青年军人  媒介素养教育

        引言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对人们接触媒体、理解媒体和使用媒体时应当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素养的一种培养和教育。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目的是教育青年军人要有很强的媒介素养意识和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各种媒介。

        一、加强青年军人媒介素养教育的时代意义

        1、媒介素养教育是信息社会的时代要求

        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大众传播媒介已成为人们了解国内外大事的主要渠道。大众传媒重新塑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直接来自于大量媒介信息的引导,人们对外界环境所作判断的正确与否,也直接受制于媒介对这个世界反映的客观度和准确度,即使在管理严格、纪律严明的军营中也不例外。

        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与休闲娱乐功能也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置身军营的官兵接触和感知外界社会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很大程度上成为官兵建构自身思想素质和政治理想的重要影响源。当前,我国传媒在产业化、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日益深入和普遍地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当然也包括军营生活。

        2、媒介素养教育是筑牢思想防线的有效手段

        在国家安全面临新挑战、军队建设转向新战略的二十一世纪,我国十分重视信息的对抗与掌控。但是不能不承认,我国目前对卫星电视、越洋广播、互联网络的控制和屏蔽能力还很弱,与西方国家之间亦存在着出入境信息流量的逆差,形成事实上的西强东弱的局面。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中,西方的新闻媒介、文化产品日益渗透并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通过各种新型信息媒介,更影响着具有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容易接受新事物的青年军人群体。

        应对这种形势,我们可以采取两种主要措施,一是对媒介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在全球开放的舆论环境下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舆论阵地,二是在青年人、特别是军人的思想意识中建立一种强有力的“防御机制”,使他们有能力识破某些信息的“温柔外衣”下包藏的祸心,并能主动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传播我们自己的声音。

        3、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践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

        在我军建设八十多年的历程中,新闻宣传和文化建设在传播国防知识、树立军队和军人形象、宣传国防政策、培育战斗精神、鼓舞全民国防意识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上世纪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高山下的花环》、《凯旋在子夜》等文学、影视作品讴歌了时代英雄、造就了一代精神和时尚,对提升国防力量、树立国家形象和威望、唤起青年的社会责任感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大潮中,与军事和军人有关的新闻、专题以及文艺作品仍然受到社会和年轻人的欢迎,军人仍是年轻人心中的偶像和英雄。因此说,在二十一世纪,大众传媒以无处不在的影响力给军事信息传播提供了新舞台和新挑战,同样,也为我们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宣传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塑造新一代军人,提供了历史性契机。 

    

;    4、媒介素养教育是提高当代军人自我教育能力的基本保证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是通过主体对知识、信息的内化,进而改变其认知、态度和情感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解决了理想信念的确立,而媒介素养教育则能够确保青年军人在媒介信息海洋中的理性和清醒,有效地利用有用信息、摒弃垃圾信息、抵御敌对信息、传播正义信息。 

        媒介素养教育产生于大众传媒时代对传媒经验理性认知的需求,是当代人面对日益强大的传媒力量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和防范措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达成自身与现实环境以及传媒营造的拟态环境三者的协调共存。因而,从根本上说,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在性质上不同于部队针对各种主题或形势的要求而进行的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较而言,媒介素养教育侧重于受教育之后一个知识盲区的填补,一种新的认知能力的获得,一种好的思维习惯的养成。

二、对青年军人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

        抑制媒介不良影响的措施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加强对传媒的管理力度,禁堵不健康内容登堂入室,进入大众传播渠道;二是在受众中间普及媒介素养教育,让更多的受众拥有现代社会一项重要的生存本领-媒介素养,成为积极的媒介信息操控者。笔者认为,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思想认识,把青年军人媒介素养教育放到重要位置

        加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宣传和推广,整合、利用各种媒介素养教育和学习资源。笔者认为,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质教育的途径很多,不一定要设置专署机构,重要的是提高对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的科学认识,并将之结合到军事教育理念中,将具体工作融合到部队的日常教育中去,拓展政治思想教育的内涵,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教育的方法手段,分析青年军人的特点,加强教育的针对性。

        (二)更新教育内容,建立结构合理、训教一致的培养体系

        相关部门和机构必须加强方法、策略的研究,制订相应政策,形成具有军队特色的媒介素质教育体系,普及运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军事院校教育是我军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军校毕业生是我军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首先要从军校学员的培养抓起。一些院校、科研机构在新闻传媒以及心理战、舆论战理论与战法研究等方面已经有了深厚的科研和教学积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应该尽快使这些资源能很好地利用起来,建立具有军校教育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开发相关的教材以及其他教学资源。

        (三)优化培养环境,营造媒介素养培养的良好氛围

        在加强媒介知识普及的基础之上,在院校、部队的文化建设、日常生活中营造健康、科学的媒介信息环境。利用校园和部队营区网络资源,让基层官兵参与到媒介信息的制作和活动中。目前,随着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深入,部队官兵的信息能力有了飞速的进步,不仅部队的军事工作、日常管理工作等都可以借助计算机或网络来进行,局域网也给广大官兵提供了大量的新闻、生活和娱乐信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信息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变得模糊,浏览信息的人同时也可以信息、参与网上讨论等等。

        结束语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青年军人正处于日益复杂的大众传播媒介环境,能够在各种复杂局面面前保持军人本色、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制各种侵蚀和诱惑,是新世纪对军人提出的新考验,也是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要基础。通过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让他们了

解新闻传播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学会正确分析和判断信息真伪、识别正确与错误、有效地利用信息为学习和工作服务,树立信息安全意识、掌握信息安全技术,是全面提升部队综合战斗力的重要思想保证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童之侠,传媒素养与人文素质教育,蔡帼芬等 编,媒介素养,p127,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青年教育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校本教材编写;教师;专业发展

一、校本教材编写有利于增长青年教师的实践知识

从知识方面看,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准,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都是静态的,而只有实践性知识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与空间。教师知识的发展也主要是实践性知识的发展。实践性知识是隐于教学实践过程的,与个体的思想、行为、保持着一种‘共生’的关系,具有情景化和个人化,只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展与完善,而不能以形式化的形式或通过别人的讲授而直接获得。实践性知识是通过教师对自身的教学实践的反思而获得的。而反思正是校本课程所极力推崇的。这样校本教材编写就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提供了条件,通过反思教师可以不断地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理性的思考,从而更加合理地安排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在反思中也不断地增加实践知识的积累。

二、校本教材编写有利于提升青年教师的自主意识

传统的教师只是作为课程被动的执行者,往往是教育行政部门,课程学者、专家研制出课程,教师执行课程。教师只知教什么而不知为什么教,只知应然不知实然,教师处在极其被动的位置,他不会去反思他这种教学行为的合理性,他只知执行上级的命令和课程专家学者开发出来的文件。教师完全丧失了自身主体地位,成为课程的附庸。处在这样的被动的境地中的教师也不会去思考自己专业发展的途径、方式,也就无从谈起从课程开发中获得专业归宿感和自尊感,从而极易动摇自身的专业地位。校本教材编写强调以教师为主体就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积极性,激发了其参与校本教材编写这样作为其专业活动的主体意识。教师不再是课程的附庸品,教师带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基于实际中面对的教学情景、教育问题,积极参与到校本教材编写中来,主体意识有了极大的强化。这样教师在校本教材编写中就更能发挥其创新性、自主性、自觉性、自控性,推动校本教材编写生动活泼地进行。

三、校本教材编写有利于增强青年教师的课程意识

课程意识是教师的一种基本专业意识,属于教师在教育领域的社会意识范畴,是教师面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它包括对课程本质、课程结构与功能、特定的课程性质与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课程评价、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基本看法、核心理念、以及在课程实施中的指导思想。

明确的课程意识支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师角色方式、教师在教育中的存在方式与生活方式。校本课程以教师为主体,本着“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教师是课程的建构者、生成者,必然会使教师形成明确的课程意识。教师不是游离于课程形成之外,教师不是依附课程或者是忠实的执行者。而是面对课程,教师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角色定位,这些看法、定位融入到教师个体的“履历经验”中去,而这些东西对校本教材编写来说是极具价值的。

四、校本教材编写有利于增强青年教师参与意识和能力

在校本教材编写中,教师必须始终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充分发掘有助于自我专业发展的教育资源,寻求与他人的合作与帮助,以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在校本教材编写的活动中与课程专家进行通力合作或请他们对自己的研究等进行指导,从而在实践中获得课程开发的技能,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在校本教材编写的开始阶段,教师势必由于原来工作方式的惯性而排斥合作,但校本教材编写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强制性地要求教师与他人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在校本教材编写中也会逐渐意识到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深切感受到合作带来的成效,其态度会由被迫参与转为主动寻求合作,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也会逐渐提高,上升到新的发展阶段,并形成新的学校文化,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校本教材编写有利于提升青年教师研究意R和能力

校本教材编写背后所蕴含的理念,是把课程开发的权力还给教师,让教师从事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是课程的执行者,同时还应该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要在校本教材编写中培养一定的教育研究素养。当然教师进行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工作,不可能也不需要像专家那样,恪守严格的研究规范与操作程序。基于客观现实条件,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进行教育行动研究是比较适当的。在今天,教师成为研究者是国际教师教育的一致要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校本课程的开发无疑为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更为直接的舞台。借用英国著名课程学者斯滕豪斯的一句名言来表达便是:“每个课堂就是一个实验室”,“每个教师都是一个研究者”。

六、校本教材编写有利于提升青年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

校本教材编写向广大教师展现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教师面对新的课程与教学理念,势必要对其教学观念和行为进行反思。校本教材编写过程使得教师具有一个更为开放的思维系统,能够改变其不合时宜的观念;并使教师具有更强的批判性反思能力,更多地去发现和探寻新的信念和思维方式,在对己有经验的反思中获得自身专业发展。校本教材编写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审视、分析所探究的问题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各种尝试,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这一过程通常又称为反思性实践。反思性实践要求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不断积累详实的课题研究进程方面的实践资料,并经常把理论或以认识为基础的经验同实践联系起来,立足于自我之外,从多角度、批判性地考察自己为解决问题而展开的教育教学行动及情境,反思研究策略的有效性和教育教学行为的优缺点。在校本教材编写中,倡导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进行有效的反思,对于教师确立正确、有效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其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青年教育的意义范文3

教师首要的素养:一颗热爱之心。一颗对教育的热爱之心、对学生的热爱之心、对同事的热爱之心、对家长的热爱之心,对学问的热爱之心、对教研的热爱之心。夸美纽斯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最基础的学科,语文教师所从事的职业也就更加显得是那样的璀璨辉煌。语文教师既是传授民族语言文字的神圣导师,也是承传祖国璀璨文化的光荣使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母语教师,不但文明难以传承,而且恐怕连生存都有困难。语文教师这个工作岗位的重要意义和社会价值,仅此可见一斑。既然选择了语文教师这个职业,就应该义无返顾,下决心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献给语文教育的壮丽事业。古人云:“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只有真正有了爱的人,才有可能真正当好一名称职的语文教师。

其次,大胆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当然也是广大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培育创新精神的人,自己首先就得具有创新精神。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熟悉几十种专业的工作人员,但是没有——我对此深信不疑——比教师富有求知精神,不满足现状、更充满创造思想的人。”创新精神的内涵很丰富: 1、创新欲望和大无畏精神。2、科学的师生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只是师生关系,还是朋友、合作者、伙伴关系。3、崭新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探索,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和创新的场所,让学生变“被动式”吸收为“主动式”探求,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的学习行为变得自觉自愿,学习与创新的潜能得到开发。

第三,全面的知识素质。一个语文教师要教到老、学到老,使知识之“树”常青不老。1、深厚的专业知识,语言、文学是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基本的专业知识:语言学系列、文学系列、文章学系列、文艺理论系列。2、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普通教育学,教育哲学、教育生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等。教学方面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教学论、语文教学法、素质教育理论,还有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

3、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理论知识,它是科学的世界和方法论,是教师改造主观世界,教书育人的根本指导思想;广博的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以及方法论知识;必要的艺术素养,如影视、戏剧、音乐、美术等。4、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斯涅克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既表明了语文学科及其广泛的综合性,又说明了语文与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语文教师深入生活、熟悉生活,积累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做到点上深入,重视生活;面上拓展,开阔视野。

青年教育的意义范文4

我们通常要对人进行思想教育的工作,所以通过进行这么久的思想政治培养之后我们发现教育仍然是效率最高、效果很好的一种方法,但是这次的受教育者是广大的社会青年。因为我们需要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利用“教”与“学”这个相互的过程。对于思想教育的作用和功能社会各界都给很多解释,上层建筑影响经济基础的建筑;有利于将大众的力量进行汇聚;良好的思想教育有助于人与人间的沟通和交流。这些解释不光阐释了思想教育对于人类发展作用还有社会和政治工作的有利影响。我们常常说“天时地利人和”所以古今中外人们都非常重视对于自己民众的思想教育。然而这不光是统治者的事情,这也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我们的思想会印象我们平时的为人处世等等。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化,所以也形成了一系列的自我特性的理论和观念,并且出现了完整的与人相处交流的原则方法。但是对于现在的中国社会来说,人际关系中不仅包含着利益还有精神层面交流,如果对于利益过于看重,那么往往陷入交往中的泥潭中。并且大量的实验研究显示思想政治教育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必要方法,对于我国来说我们习惯利用类似学校等教学机构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的时候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这将对青年职工的未来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所以由此可得学校不光可以传授专业知识,还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宣传和培养。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国家重视国民思想的建设,对于这样的教学机构来说培养人们的人文素养是其重要的任务,但是人文素养有包括个人能力和个人涵养。通过培养青年职工的爱国、集体、社会主义等,通过这种系统化的教育,我们可以不断地进行青年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2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日常工作过程中

我们常常觉得,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要从“基础抓起”,我们常说“根正苗红”这也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不断的融入到每一个基层环节,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到每一个环节之上,每一位青年职工都要进行思想教育范围的覆盖。不管在任何的工作岗位上,都要完善中国优秀文化的教育系统,我们常说“三爱”即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通过对于他们思想风培养从而促进青年职工的全面发展,立足于中国现状创建出中国的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中国来说,我们的教育分为两种类型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和公司的教育中。基础教育就是我们常见的小学、中学这个阶段,为受教育者提供基础的教育、基础的知识和基础的思想教育;而高等教育就包含了高中和大学这个学习阶段,它将为人们提供更加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深层思想的建设,这对于社会的秩序的建设、行为模式和道德的树立都有深远的作用。但是对于公司来说这并不等于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所松懈,公司可以常常开展实训和演讲等活动来对青年职工进行教育。从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发现,他们的教育基础保持在为未成年人设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榜样。对于青年职工来说,他们进入或者即将进去社会。如果我们发挥思想教育的知识的作用,并且对于他们进行教育,将“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变成青年职工的思想盔甲。这样的理念跨越了基础道德思想的标准,使它们的发展和延伸。通过上文的表述我们要确定在每一教育环节里都要有思想正式教育的出现,对于我国的教育特点来说,这也不光表现在受教育者年龄和教育方式的区别,更是对于教育、成长规律来说都是更加完整的。在我国的教育的全部环节中,对于青年职工的思想政治培养并不是一个阶段性的认为,这更需要整个教育体统的参与和支持。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衔接中表现教育作用

上文得知我们要保证在每一个教育环节中都要有思想教育的参与,在这个环节中,必须将政治工作和教育作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进行同等衔接。因为社会这新价值观念体系是任重而道远的建构工程,并非“临时抱佛脚”或者专注于一个教育阶段就能完成任务,所以我们需要在思想政治的课堂上的核心观念为切入点,帮助青年职工进行社会形态意识认同。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却是不尽相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这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特征,也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矫治体系的总结和表达。在对青年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这些并不是几个课时、基本教材就能完成的任务,这更需要长期的宣传和坚持。对于我国来说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并不代表让他们明白什么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反需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不同的关系第一,教育内容和功能的关系

青年教育的意义范文5

论文关键词:教师角色 心理困惑 教师成长

论文摘要: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批青年教师进入教学岗位,高校青年教师角色转换的问题也再度凸显。本文从教师角色和教师成长两个方面阐述了教师角色及青年教师在角色转换中的心理困惑,并相应提出教师成长的基本途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的迅速发展,青年教师的队伍日益庞大,越来越成为高校发展的生力军。但青年教师,尤其是刚刚跨进教师队伍的青年教师在教师角色转换、角色认同以及如何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都存在很多困惑。认真研究和解决这一困惑,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工作中,承担好教学研究工作,发挥自身的才智,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角色与教师角色

角色,亦称社会角色,它指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的方式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如父母、工人、农民等都是社会角色,教师也是一种社会角色。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唐朝的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对我国古代较早对教师角色行为、义务及权利比较精确的概括。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教师角色又被赋予更多的内容和意义。所谓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教师角色是教师在学校教育中,为实现与其身份地位相对应的权利和义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符合社会期望的态度与行为模式的综合。具体来说,教师是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榜样和模范公民;学生灵魂塑造者;教育科学研究人员。

二、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

在现实生活中,当某个成员在特定的职业岗位上工作时,便充当着特定的职业角色。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有时间、程度等差异,这些差异将影响一个教师的成熟和成长,最直接的将影响教育教学工作。

(一)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过程

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知指角色扮演者对某一角色行为规范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合适的,表现为了解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能够将教师所充当的角色与社会上其他职业角色区别开来。

角色认同阶段。指通过亲身体验接受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并用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对角色的认同不仅是认识上了解了教师角色的行为规范,而且在情感上也有所体验。对教师角色的认同,是在一个人正式充当这一角色,有了教育实践后才真正开始的。

角色信念阶段。教师角色中的社会期望与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心理需要。这时教师坚信自己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是正确的,并视其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形成了教师职业特有的自尊心和荣誉感。

(二)促进教师角色形成的主要条件

要促进教师角色的形成,首先要使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在正式成为教师前就对教师职业及相应的角色有一个较为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其次,通过榜样的行为示范,人们能够掌握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学会在不同情境中从是角色活动,处理角色冲突。再次,要促进教师角色意识的形成,新教师还要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是自身的心理需要发生变化。

三、角色转换的心理困惑

(一)教师角色意识淡薄

新教师虽然从报到那刻起,在形式上已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身分转变,但思想仍未脱离学生的意识和心态,对教师角色的认识还较为模糊,特别是有些高教新教师不是从师范院校出来,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并不是经过深思熟虑,因此也就欠缺自己的教育理念。在步入工作岗位后,由于面临新的工作、生活环境,需要逐步适应高校工作的特点,同时初为人师,在角色认知上便存在着朦胧感,没有科学地分析并理性地理解教师这个职业。

(二)教学效能感缺乏

教学效能感的概念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特定行为可能结果的判断,而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成就某种作业水平的信念。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也分为一般的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一般教育效能感指教师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教学工作能力的认可程度。

新教师刚进入高校,第一次接受教学工作任务,对教学工作的结果预期只能根据自己学生时代的相关信息来做出,有不明确、不稳定等特点。另外,由于自己的教学工作能力还没得到过验证,对自己的教学效能预期也无法做出判断,于是在教学工作中容易出现信心不足或者迷茫的情况。

(三)心理上缺少归属感

高校是人才集聚的地方,其教师结构及其组织形式与中小学的不同,教师中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等,其组织形式可以描述为“松散结合系统”。“松散结合系统”的意思是“结合在一起的成分是有责任的,但各种成分保持着其本性及可分离性的迹象”,这是韦克等人于1976年提出来的。由于高校结构及其组织形式的特殊性,使得一方面高校主要的科研、教学等硬性作业绝大都是依靠高职称的老教师来完成,另一方面在工作上许多教师都保持着自主性和独立性,而缺少交流。因此,新教师刚进入高校时找不到自己主人翁地位和身分,有时甚至觉得自己无法融入高校的集体中,感到自己作为一名新成员未被组织接纳,心理上缺少归属感。

(四)自身发展的定位不明确

人都有自我规划、自我发展和需要,特别是高校新教师,他们学历高,文化功底厚,自我发展的欲望更加强烈。但由于对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以及对高校的工作环境、教学科研工作的高要求还有很多不适应,许多新教师往往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亦不能根据所处环境相应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  四、教师成长

(一)青年教师成长的历程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等三个阶段。处于关注生存阶段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得不错?”等等。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生存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在关注学生阶段,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调查的情况看,青年教师的成长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适应期(1-2年)

刚刚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往往幻想自己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潇洒地走进课堂,一炮打响。然而,当他面对复杂的课堂教学而感到无所适从时,就产生了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急切需要获得实用的教学技能。另外,新教师毕竟都是刚刚毕业的学生,角色转换的突变,也使得他们既有初为人师的愉悦感,又有一种因接触新环境而产生的拘束感。

2.稳定期(3-5年)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的磨炼、新教师逐步适应了学校的生活节奏,对学生逐渐产生了感情,钻研教学业务的兴趣逐渐稳定,开始胜任教学工作,能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或参加相关的业务进修,表现出对教师职业较为投入、情绪较为稳定的一种心态。这一阶段,是其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关键阶段,也是其有可能成为骨干教师的苗子而初露端倪的阶段。

3.发展期(6-10年)

这一时期,大部分教师已熟练掌握了教学基本功,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开始形成初步的教学风格,渴求学习教育理论及他人经验,对教育科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有教育教学论文在报纸杂志上发表,逐步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逐渐被同行和学校领导认可。

(二)青年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观摩可分为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组织化观摩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观摩,一般来说,为培养提高新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青年教师,宜进行组织化观摩,非组织化观摩要求观摩者有相当完备的理论知识和洞察力。

2.开展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设置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微格教学的效果在四个月后仍很明显。

3.进行专门训练

将“有效的教学策略”交给教师,其中的关键程序有:每天进行回顾;有意义地呈现新材料;有效地指导课堂作业;布置家庭作业;每周、每月都进行回顾。

4.反思教学经验

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科顿等人1993年提出了一个教师反思框架,描述了反思的过程:教师选择特定问题加以关注,并从可能的领域收集关于这一问题的资料。教师开始分析收集来的资料,形成对问题的表征,以理解这一问题。一旦对问题情境形成了明确的表征,教师就开始建立假设,以解释情境和指导行动,并且还在内心对行动的短期和长期效果加以考虑。考虑过每种行动的效果后,教师就开始实施行动计划。

布鲁巴奇等人1994年提出了四种反思的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青年教师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他们成长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高校发展的后劲。他们的师德师风和教学能力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思维方法、创造精神和人格的养成都起着重要作用。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是社会和学校的责任,也是青年教师应当积极正视的。

参考文献:

[1]王笑梅.关于青年教师成长规律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3(3).

青年教育的意义范文6

青少年德育教育是以德治国的基础

以德治国就是依靠德治的力量来实现对社会公众的治理,德治就是以道德的说服力和劝导力来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觉悟,进而引导他们的行为举止。道德说服力可以启迪民众的道德思想觉悟,激励他们的道德情感进而强化他们的道德意志,从而增强民众产生规范道德行为的动机。道德劝导力就是要在社会上形成一个良好的道德舆论和道德环境,增强民众的道德责任感,让他们充分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应该负的道德责任,一旦违反了道德的要求,他就会受到道德舆论的谴责甚至是公众的批评。舆论的谴责和公众的批评会让他产生一种羞辱感甚至是痛苦,这样以来他与别人进行交往时就很难与他人融洽相处。迫于这种压力的存在他们就会给自己施加更大的压力从而弃恶扬善,做出与道德规范相一致的行为。作为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质处于重要的形成阶段,需要有科学和系统性的引导,才能有助于他们道德品质的形成。青少年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成为现代社会主义的“四有 ”新人。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一个环节,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关于青少年德育教育自古就有“黄金非为主,德重鬼神钦”之说,这也说明了品德对一个人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人们的道德思想和观念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观念产生的转变更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作为青少年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要深入分析和研究他们在思想品德方面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采取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德育教育方法来帮助他们树立较为远大的理想,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青少年德育教育是其心理健康的客观需要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心理健康的定义是个体能够适应时刻处在发展中的环境,并且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认知能力、情绪反应以及意志行为等方面都处于积极的状态中,有正常的自我调控能力。在现实的生活中,他们能够对自我有正确的认识,对于外界的影响他们能够实现自我调控,进而保持自己的心理协调和平衡。然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30多年间,我国的经济社会取得较快的发展速度,取得较大的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然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情形却不容乐观,尤其是一些青少年产生了情感不稳定,思想行为缺乏理智而显得过于偏激;自我封闭性强而不愿意与师生相互沟通交流;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协调,导致心理发育略显滞后;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社会阅历较为浅显等等。在青少年群体中,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数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青少年犯罪的案件也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到了他们的健康成长,而且对社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效应。为了能够及时教育和挽回这些问题少年,有必要加大对其德育教育的力度,尤其是要加大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的力度。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德育教育不仅仅培养学生们的思想行为的方法,更是教师对学生心理进行干预和疏导的重要途径。因此,青少年德育教育是学生们心理健康的客观需要。

德育教育是青少年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

通过学校教育而培养出来的学生最终是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因此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就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前途和命运,同时也直接关乎我国社会主语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在我们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就必须要重视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为他们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发展就要做到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相统一和协调发展。由此看来,德育是实现青少年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一环和基础。这是因为德育教育的本质就是将社会道德传授给学生,并让他们将此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情感、意志以及行为,最终形成自身稳定的道德品质。与此同时,“德”也是我们的为人之道,也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最为基本的准则。在现代的学校教育中,我们不能顾此失彼,而是要全面平衡和协调这几种教育之间的关系。在当今社会中,无论是有多么完善的法律规章制度,都无法取代德的重要性。因此,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不仅能够实现他们自身的完善,而且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有序进行。因此在当今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要做好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就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上以战略的眼光来充分审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而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德育教育是青少年成人成才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