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范文1
1.前言
1.1课程资源概念的研究
课程资源开发的思想源于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其主要思想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弊端,要求以地方、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实现课程决策民主化[1]。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提及了课程资源的概念,并强调了对校内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2体育课程资源概念的界定
体育课程资源顾名思义是课程资源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体育课程资源是对课程资源的丰富过程。吴刚平[3]指出:“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因素的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王兴波等[4]指出:“凡是能达成课程目标的一切载体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因此,体育课程资源是指通过体育工作者加工改造而为体育课程服务,能够实现教育目的一切相关资源。
2.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原则研究
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资料与分析得出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健康性原则
健康性原则是指开发体育课程资源过程中要考虑目标课程资源是否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就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了解体育文化三方面价值判断内容来讲,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是媒介和途径,而了解体育文化则是体育课程价值的一种延伸与拓展,达成学生的健康发展是体育课程的基石和终极目的。因此,所开发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必须是健康的,这体现在对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康发展的促进上,而身体健康又是其中的首要要求,它要求意欲开发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必须呈现出身体活动的形式。
2.2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指尽可能减少成本投入,以最小的开支,最短的时间,最小的空间取得最佳的体育课效果。其具体包括:开支的经济性、时间的经济性、空间的经济性和学习经济性。开支的经济性,是指用最节省的经费开支取得最佳效果,尽可能开发那些不需要多少经费开支的课程资源,不应借升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而大兴土木,不计高昂的经济代价。时间的经济性,是指应尽可能开发那些对当前体育教学有现实意义的课程资源。空间的经济性,足指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尽可能就地取材,不应舍近求远,好高骛远。学习的经济性,定能开发对学生很实用的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资源。
2.3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指包括内容的开放、资源的共享、途径的简单多样。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尽可能开发有益于体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体育资源。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开放性包括空间的开放性和途径的开放性。空间的开放性,是指不论是校内的还是校外的、城市的还是农村的、中国或者外国的,只要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拭,都应加以开发;途径的开放性,是指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应局限于某一种途径或方式,而应探索多种途径或方式。这些不同的途径或方式,在开发时要尽可能地协调配合使用,以求发挥最大的功能。
2.4文化性原则
开发的资源应包含丰富的体育文化含量,突出其文化价值,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其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间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地域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极具生命力,是可供开发的重要课程资源。目前,一些条件好的学校已把溜冰、舞龙、舞狮、摔跤等民间体育项目引进体育教学及课外活动之中。学校还可以将滚铁环、抽陀螺、踢键子、跳皮筋等内容引进体育课堂,这样既降低了学校经费的开支,又丰富了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活跃了学校的文化氛围,使民间体育项目得到了开发,也使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丰富彩。
2.5区域性原则
区域性原则是指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要根据各级学校的实际,体现出学校体育传统特色、地域性特色、专业特色和民族特色,形成学校独具特色的体育课程内容。要防止无视自身的条件和特点、一轰而上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行为,那会重回到“大一统”的体育课程内容状态,抹杀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意义。
2.6适宜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是指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适于不同学段、不同水平学生的身心特点。研究首先将价值判断内容定位,然后寻找相应的、能体现这一价值内容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是从一般的意义上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研究,具体操作还要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生、心理特点和同一学段的性别特点等。
3.小结
(1)通过对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原则研究发现,其原则的制定应立足当代教育环境,深刻理解体育课程内涵,正确认识体育课程标准,重视哲学观与体育课程资源的密切联系,对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做出明确的界定。
(2)课程资源的开发的中坚力量是工作在一线的体育教师,从实践中发现,从实践中认识,要从体育课中来到体育课中去。教师作为体育课程开发的主体,要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从专业化转型为具有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体育课程开发者。
(3)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打破了单一的课程观念,提高了人们对体育的认识,通过丰富多彩,多种形式的体育教学活动,促进了学生人格和人性的健康发展。广大体育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充分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为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薛红.黑龙江冬季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探析[J].冰雪运动,2002(4):82-83.
[2] 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24-30.
[4] 王兴波,王程.审视体育课程校本资源的开发[J].教育与职业,2006(30):122.
体育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范文2
关键词: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3-0013-02
由于贫困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农村的中小学基本体育设施和场地短缺,体育经费严重不足,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偏低。在加上长期以来,学校教育管理者和体育教师一直受“一纲一本”的
体育课程管理模式的影响。缺乏对体育课程资源的认识和了解,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淡薄,特别是农村,大量的体育素材性资源被埋没,没有很好的开发、加工、改造引入学校体育课程。造成大量有价值而有符合农村特点的体育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严重阻碍了体育课程目标的实施。因此如何加强农村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当前教育界急需解决的课题。
一、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必要性
农村体育教育现状及体育课程的改革要求开发、优化体育教育资源。即使是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其体育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但缺乏的是对体育教育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与能力,导致大量教育资源被埋没。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体育资源的结构较单一,教材成为唯一的资源。在资源的开发、内容、条件等方面也很单一,而且未能形成有机整体。从体育资源的开发主体来看,主要依靠学科专家,他们开发的资源在学术性质上可能是很好的,但就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与多样性,特别是对于农村学校来说,他们是无能为力的。因此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就必须充分发挥地方、学校和教师乃至学生、学生家长等在体育资源开发中的主体作用,从多渠道、多方位开发体育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调查发现农村学校学生体育活动的内容泛泛、形式单调,不适宜学生的需要,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并不快乐,依赖性强。而且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较少,体育活动形式基本上都是跑步或体育游戏。这不但是农村薄弱环境条件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更是没能对农村丰富的体育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意义
农村体育资源丰富,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有着很大的潜力。如果能够根据当地实际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合理地开发体育教学资源,并将其合理地加以运用,有利于促进农村体育教学任务顺利有效地完成,体现体育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单纯体育内容,让体育活动富有兴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健康的目标,使其在锻炼中感悟快乐;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知识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
二、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为了实施课程标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使学生达成体育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为目的的。因此在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遵循原则:
(一)经济性原则
贫困地区农村中学体育经费相对缺乏,所以要尽可能的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理想的效果。其中包括开支的经济性、空间的经济性。开支的经济性是指结合本地特色,尽可能的开发与利用那些不需要多少经费开支的课程资源,例如用竹竿和皮筋制成栏架,用树桩制作成“山羊”,用砖和水泥砌成乒乓球台。 用木版制作成乒乓球板。用木板制作篮球架等等。空间的经济性是指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尽可能的就地取材,不应舍近求远。我国地域宽广,地貌千姿百态,蕴涵着丰富的体育课程资源,江河湖泊可以进行水上运动,在草原可以进行骑马等。在山地,适度的斜坡上可以练习滚翻,上坡跑和下坡跑等。在竹林,可以把竹子当障碍物,发展学生灵敏性等素质。
(二)针对性原则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紧紧围绕着课程目标而设立的,针对不同的课程目标应开发与利用与之相应的课程资源。特别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体育课程,在不同的学制阶段,根据不同年龄特征,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和对运动技能的要求也不竟相同。所以在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开发适合本阶段学生年龄特征的运动项目。
(三)因地制宜原则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较大,民族多,历史悠久,各地都具有丰富的体育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特别是农村地区地域辽阔自然条件优越,体育课程资源多种多样,但相对于不同的地区、学校,可开发的体育课程资源也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应强求一律,而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发挥地域优势,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发与利用,使体育课程体现地域性特点。如多丘陵地区可以开展登山运动,多湖泊地区可以开展划船和游泳运动,利用大森林开展野外生存训练。同时还可以把各民族不同的人文资源充分利用转化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资源。如藏族的舞蹈、蒙古的摔跤等许多民族传统运动项目和民间活动项目列入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范畴中来。
三、如何进行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
农村存在着丰富的体育课程资源,面对丰富多样的资源,农村学校应该如何合理地选择和开发?首先,要做一个价值判断,哪些是学生最迫切需要的,对他们现实的发展最有价值的,这些体育资源应该得到及早优先的开发。其次,还要考虑到具体学生群体和个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要符合他们的身体状况和认知规律,有利于达成体育教学目标。
(一)从学生的身体现状出发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学生是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导向,开发出来的体育课程资源都是为学生服务的,从开发出来的体育资源的有效性出发,把学生身体发展作为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的途径,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对学生的各方面的身体素质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分析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否能接受新开发的体育课程资源。不同班级的学生的身体状况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必须对此进行考虑,这不仅影响到开发课程资源的内容选择,还直接关系到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第二,对学生的普遍兴趣以及他们感兴趣的各种体育活动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从学生兴趣着眼开发出来的体育课程资源,是学生自己的课程资源,他们最愿意参与进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体育课程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最适合他们的。所以,在开发课程资源时,我们要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努力寻找学生的兴趣所在,力求开发出来的体育课程资源是“学生化”的体育课程资源。
(二)从体育师资条件出发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师资条件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瓶颈,同时也是开发课程资源的一个瓶颈,它将极大地制约体育课程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有一些体育课程资源学生需求强烈,而且也非常感兴趣,但是限于师资的水平和特点,教师没有能力去开发,或是开发出来效果不好。因此体育课程开发要从学校现有的师资情况出发,教师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在哪方面有专长、特长,这样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时教师们才能游刃有余。对学校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实际而有效的开发课程资源的做法。
(三)从学校的体育传统项目出发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学校的体育传统项目是学校体育资源的优势项目,学校在这个项目上有一定的优势,这种优势既可以是精神文化等软件方面的,也可以是体育设施设备等硬件方面的。总之,要充分利用好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优势项目,这也是对学校进一步形成和深化学校办学特色的促进。
五、农村四、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
由农村学校现有条件出发,对农村丰富的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积极有效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可开发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一)人力资源的开发
学校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体育教师和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中,除了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外,更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代中学生视野开阔,模仿能力强,只要能调节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学活动质量会得到相应的保证。特别是学生当中的特长生,他们在学生当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发挥他们的才能,实际是开发了一部分人力资源。另外,注意开发和利用班主任或有体育特长的教师,请他们任课外活动的指导者,教学效果也会不错,这也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一种途径。
(二)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
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是实施体育课程整合优化的保证,场地、器材无法保证,体育教学肯定受影响。从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包括:第一,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第二,制作简易器材;第三,改造场地器材;提高场地利用价值;第四,合理布局学校场地器材;第五,合理使用场地器材,保证教学活动的科学、合理、安全。
(三)运动项目智力开发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提出,各地可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材。a.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现有运动项目资源十分丰富,要大力开发,以适应和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各地学校和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情况,加强对运动项目的改造工作,这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方面。所谓的运动项目改造,主要是指简化规则,简化技术,修改内容,降低难度要求等。b.新兴运动项目的开发:野外活动、健美、攀岩、休闲体育活动等都是新兴运动项目,可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加以选用。
(四)课外体育资源的开发
课外体育资源指体育课之外的时间,按照各校的实际情况开设的不同的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小规模、小范围、短时间的体育活动,以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练习内容可小组统一,也可学生自选内容。
五、结束语
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但并非所有体育课程资源都有必要加以开发和利用,只有具有教育价值和课程意义的体育资源才有开发和利用的价值。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利用学生在现有条件广泛运用的前提下,更有效、更主动地学习。盲目地开发和利用体育资源,只会使其成为教师和学生的负担,不但不能促进教学,反而会阻碍教学。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者在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时要走出教材的狭隘视野,广开思路,因地制宜,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使其真正成为体育教学的素材和条件,更好的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吴本连.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之我见[J],体育教学,2005(3).
[2] 朱万银.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体育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范文3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 人力资源 资源开发 原则与途径
“健康第一”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宗旨,因此,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应当是健身的知识和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人类的健身手段与方法十分丰富,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发展。目前,除竞技体育外,社会上还有许多广大青少年喜爱的新兴体育项目、娱乐体育、休闲体育、民间和民族体育的内容,如各种时尚的健美操、健身舞、民族舞、街舞、软式排球、气排球、轮滑、攀岩(人工)、飞盘,以及有特色的体育项目等,有的体育教师还动脑筋想办法,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创造出不少既令学生喜欢又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锻炼方法。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开发还应当包括对常见的竞技体育项目的改造和利用,不少竞技体育项目,只要我们降低技术要求或器械标准,突出其健身与娱乐的功能,就会成为学生喜爱的好教材。在现代社会里,人们普遍关注自己的健康,因此,各种媒体都注重报道一些关于健身、保健方面的新知识、新观点、新方法。这些知识的来源是非常丰富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选用一本好的教材外,教师还应当通过各种书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广泛搜集有关材料,及时补充一些新的教学内容。
1.《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人力资源开发
体育课程人力资源可以理解为介入该课程并对课程的实施起积极作用的人力来源。课改要求体育课程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人力资源不但包括校内的体育教师、学校有关领导、班主任、学生等,而且包括校外的有关专家、教练员、社区体育指导员、家长等。这些人都可能对体育课程的实施起到积极的作用。以往,除了体育教师,很少有人会直接介入体育课程的实施工作。然而,开放式的体育课程,由于时间和空间的拓展,内容与方法的多样化,需要多方人力的介入才能得到较好的实施。为了更好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校内,需要校领导、教务管理人员、班主任和学生积极介入学校体育工作。体育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仅靠体育教师的力量往往是不够的,在必要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考虑聘请校外的有关专家、教练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担任部分的教学工作。有的学校还提倡校内外体育人力资源的相互流动,不但提倡在需要时可灵活聘请校外人员担任教学工作,而且提倡在允许的情况下让体育教师走出校门,担任社区体育的指导工作,参加各种业务进修,以此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体育教师既是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又是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素材资源的载体。因此,充分挖掘体育教师的潜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人力资源开发最重要的环节。在课改的进程中,体育教师应当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即从原来的课程执行者转变为决策者,从一个“教书匠”变为一个课程的研究者。角色的转换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应当为体育教师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机会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技术,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体育教师自身也应当加强学习,积极思考,参与教学研究,在改革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以适应课程改革形势的发展。
2.《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与途径
当我们建立了新的课程观后,我们的视野将扩大,将会发现体育课程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可以说,一切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资源都可成为本课程的资源。但事实上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资源都加以开发和利用,因而应当根据资源的优劣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2.1《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2.1.1学生的健身性原则
“健康第一”是学校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首要目标。因此,我们在开发课程资源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健身性原则。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在他们发育成长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体能发展敏感期。所以,我们在选择素材资源时,应当根据不同阶段学生身体发展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加以选择,保证这些素材能真正起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的作用。
2.1.2学生的兴趣性原则
兴趣是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动力,学生只有对教学的内容、方法、环境产生兴趣,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在开发体育课程素材资源时,切忌选择那些技术要求太高,学生根本学不会,或枯燥无味的素材。青少年活泼好动,我们应当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选择他们喜爱和欢迎的运动素材。
2.1.3学生的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是指在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时,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在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发现很多很好的课程资源,但是否能够很好地利用,还要看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如学校的场地器材、财力和环境等是否具备应有的条件,体育教师是否具备开发的能力,学生是否具备应有的基础,甚至还要考虑到能不能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等。
2.2《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是新概念,它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崭新的课题。然而,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不能靠闭门造车,更不能盲目进行,而应当经过广泛的调查分析,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实证,用实践来检验所选用资源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只有通过这些途径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2.2.1调查研究
在我国辽阔的大地上,各省、市、自治区,甚至每所学校所在的社区,都客观存在着许多可开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但这些资源如不去发现、挖掘,就谈不上利用。因此,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充分掌握可利用资源的实际情况,再经过比较分析,从中选择最佳的资源加以利用。
2.2.2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必经途径,只有通过教学实践的验证,才能证实所开发的资源是否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是否受学生的欢迎。因此,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应当提倡采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以实验的结果证实所选择的资源的有效性,并从中选择最佳的资源加以利用。
2.2.3交流推广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当今《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一个新亮点。近年来,不少地方和学校在这一工作上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经验,他们在素材资源的特色化上,在社区条件资源的利用上,以及在人力、财力资源的开发上,都打破了原有旧课程的框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们的好经验是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的。因此,在开发课程资源的工作中应提倡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做到信息资源的共享。
以上三项工作,可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或学区教研部门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开展,也可由各学校体育教研室在学校的支持下展开研究开发,甚至还可以由有热情、有能力的体育教师独立进行开发。总之,应广泛发动各方面力量开发和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资源,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更加生动活泼,深受学生的喜欢,并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3.结语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是指形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根据资源的功能特点,可把《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分为素材资源和条件资源两大类。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高。要实施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地方、学校和体育教师必须积极开发本课程的资源;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首先要更新观念,打破原有课程的框框,将课程视为开放系统,拓展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全面开发和利用素材资源和条件资源;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按照健身性、兴趣性和适应性等原则进行选择,选取最佳的资源加以利用。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主要有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交流推广等。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6.
[2]刘晋.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研究.园丁工程体育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90-396.
体育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范文4
STS教育起源于科学教育改革中的一种新的构想,其主要目的是塑造公民成为拥有科学素质人才。STS教育要求体育专业硕士具备双重的背景,文理兼修的同时还要追求科学技术和为社会服务,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强调学术性和职业性相结合,注重体育硕士的教育特点,为体育行业塑造高水平的实用型、实践性人才,是保障其培养的人才实现“高”与“用”的质量的重要方式。
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只是停留在探讨STS教育与体育教育融合的意义及其渗透观念上,缺乏模型化的系统及可行的操作性研究。同时,相关研究尚未能涉及体育硕士的课程教学改革问题。为了推进体育硕士专业的教学、训练、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在与社会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改善与发展,本文将STS教育与体育硕士课程改革相结合,构建起一个科学、社会、人文化的与社会需求相对匹配的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以这六所高校为调查对象,对其体育硕士课程设置及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报纸、文献、书籍等途径,收集整理STS课程设置的相关材料及理论,为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保障。
2、调查法
通过此法,搜集整理辽宁省内的具有体育硕士授予权的单位所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及教学实施方法进行横向比较,了解当前教学中存在的短板,以便在后期的教改中借鉴STS教育理念扬长避短。
三、分析与讨论
(一)辽宁省高校体育硕士课程现状分析
目前,辽宁省招收体育硕士有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东北大学,沈阳体育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大学六所高校。《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明确指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是为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入学考试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考核;人才培养重提升研究生运用所学的理论与方法去解决体育职业领域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重与体育领域职业实际工作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其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主要有:公共课程(10学分)、专业核心领域课程(12-15学分),主要是理论课程、教学实践课程(8学分),即教学实习、选修课程(6学分),其中理论课占绝大部分。调查6所高校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方案,发现很多院校仍然按照以前三年制研究生的培养方式,理论课程的学习作为培养体育硕士研究生的重心,缺少实践型课程,没有严格按照培养目标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因而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不够匹配、课程结构比例的设置欠合理、基础知识更新周期较长、缺少设置术科技能和实践课程、学科间的交流匮乏、缺少交流平台等问题。
(二)高校体育硕士STS课程改革体系构建
1、高校体育硕士STS课程制定和改革原则
首先,高校体育硕士STS课程制定和改革过程中在指导思想上应立足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硕士研究生群体作为我国今后的高层次知识分子,其科学素养水平关乎我国公民整体科学素养的高低。对高校体育硕士来说,STS教育不仅强调知识的传授,还关注精神上的教育与塑造。高校体育硕士课程改革要以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STS教育的实践,全面提升高校体育硕士的科学素养水平。
其次,高校体育硕士STS课程制定和改革过程中应弘扬科学人文精神,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融。只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彰显STS课程的优势,进一步推进体育高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社会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有效融合,保证两者协调发展。
2、高校体育硕士STS课程目标设置
针对体育硕士课程目标发展过程中的始终处于首位“增强体质目标”提出不同观点,确定了体育课程的首要目标是“传授体育技术技能知识,使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活动达到学习和掌握体育运动技术技能知识的目标。”在立足首要目标基础上认为:“体育课程目标应该定位于通过体育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体育基础理论知识、能够掌握和运用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技能、并具有在运动中保护自我、安全运动的能力。”在教育目标上,由以前注重培养个体认知的发展、知识的吸收朝向包括认知、情感、态度在内的公民“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各子目标制定还应根据具体的专业方向及拟设课程而制定,如:运动训练方向体育硕士的课程子目标就是通过课程的学习,能综合掌握体育训练相关知识,并可以熟练应用于实践,成为具有一定探索精神的,掌握高水平指导方法的专门指导者。
3、高校体育硕士STS课程内容构建
体育课程内容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主要媒介,所以在安排课程内容的时候,首先要重视课程内容的教育性,其中涵盖对学生的心理、运动、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其次,具有系统性。一是课程内容自身具有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内容之间、技术之间、项目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由此组成课程内容的内在结构;二是体育课程内容依据学生各个年龄段的生长发育特点、教育目标、教学环境条件以及体育课程内容的客观规律特点,为各类高校安排恰当的体育课程内容。再次,具有运动实践性。体育课程内容的另一突出特点就是运动实践性,身体练习是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体育实践活动和课程内容紧密相关。最后,具有社会性。集体活动是体育课程内容实施的主要形式,在运动、训练和竞赛、游戏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构成开放式人际交流模式。
4、高校体育硕士STS课程实施细则
研究体育课程实施的主体中,体育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承担着体育课教学的实施,体育课程内容的传授的角色,是课程与学生之间的媒介。体育教师的工作质量高低决定了课程实施的成功与否。教师是体育课程的研究者、建构者、领导者、传递者和学习者。因此,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有利于践行STS体育课程的实施。
环境是高校体育硕士课程实施的保障,本论文中课程实施的环境主要是指学校教学活动的场所、各类场地器材、学生和老师的人际关系以及校风班风等。体育课程实施的环境根据环境的属性可以分为体育课程实施的软环境和硬环境。硬环境是指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对课程产生影响的物质要素的总和,包括体育场馆、器材设施、教材、多媒体、地理环境、体育经费等因素。软环境则是指体育课程实施所处的制度环境、理论环境和人的环境。适宜的体育教学环境是培养高水平体育专业人才的物质基础。
5、高校体育硕士STS课程教学反馈系统
第一,构建体育课程评价的元评价模式。首先,对体育教师评价的环节是不可缺少的,其中,主要的方式是施教评价,也就是对体育教师的授课状况评价。施教评价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反馈、教学效果、教学态度等。其次,对学生体育课程学业成绩进行评价,可以结合体育课程目标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技术动作、保健知识的掌握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价。主要有情感态度(运动参与、学习兴趣、合作交往、情绪调节)、技术技能、理论知识、体质健康、知识认知和硬件环境等。
第二,创设多元化的体育课程评价主体机制。强化体育评价主体的专业素质,建立高水平评价队伍,一是要提高课程评价主体的业务水平,即在对体育课程评价方法的应用、评价的认知、评价标准的解读、评价尺度的掌控等方面提供培训,提高评价水平;二是成立第三方评价机构,即组建相应的体育课程评价主体队伍,评价人员应该由专门的人才构成,而不是临时组建评价人员,评价完又随即解散。
四、结论
(1)辽宁省高校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大部分仍然按照以前三年制研究生的培养方式,理论课程的学习作为培养体育硕士研究生的重心,缺少实践型课程。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不够匹配、课程结构比例的设置欠合理、基础知识更新周期较长、缺少设置术科技能和实践课程、学科间的交流匮乏、缺少交流平台等问题。
体育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范文5
课程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课程资源是课程直接的来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果主要依托学校和教师是远远不够的,根据新课程的具体理念要求设置多样的体育课程模块,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而作为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对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
二、农村体育设施的现状
农村小学面临学生多、校运动场地不足和体育器材缺乏,是教育界及其社会公认的事实,教育经费紧缺,多数农村小学没有一套完整的体育设备器材,有的学校连篮球场也没有,还有的学校连球也没有几个,对于学校正常地贯彻实施体育教学计划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开发与利用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完成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和实施迫在眉及。
三、现阶段体育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
在广大的农村小学,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实施课程单一体制管理的原理,长期以来教师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备课的主要依据是能够发挥“指挥棒”作用的教材相应的教学参考书,更有甚者的就是轻视体育教学活动在学校课程中的作用,无计划,无目标地胡乱安排体育教学,严重伤害了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也因此体育教师的备课基本是没有,即使有也是摆摆样子或者应付检查,达不到真正备课的目的和效果,也就更谈不上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开发与利用农村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一)开发新型体育课程资源
1.因陋就简,制作简易器材
课程资源的开发可极大地拓展现有狭窄的教育内容。我们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生活经验、项目特点,发动学生开动脑筋和学生共同自制一些器材,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多方面需求。比如,用废旧轮胎作为秋千的底座;用废旧的铁丝做成滚动铁环;用废旧的胶带和报纸做成纸足球;用废旧的足球、篮球、棉纱和沙子制作实心球等,让我们的学生感受民族体育运动的魅力。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师和学生应该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努力开发体育器材资源。
2.努力挖掘与乡土资源相结合的新兴项目,彰显农村特色
由于城乡差别的存在,农村学校体育应结合本乡土体育游戏和活动器材,促使农村学校体育激进发展。比如说,地处山区的学校可以经常开展定向越野活动,也可以开展野外生存挑战项目;结合生活习惯开展的三门球活动,踩高跷、跳绳练习,还有力量对抗练习等。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动员学校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学校制订教研制度和投入一定资金,因地制宜构建农村学校的体育文化氛围。
3.要提高传统体育项目的实用性
依据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风靡一时,各种特色课程资源的展示,拓宽了体育教师的眼界,激发了教师们的创新思维,所开展的传统竞技运动项目多是学生比较有兴趣的运动,如开发废旧报纸使用系列教材,编排健美操与舞蹈教材,以及跳绳与踢毽子等民间传统游戏。此类运动项目开发多以学生的兴趣为主,运动技能要求不高,活动过程运动负荷不大,对小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
(二)开发体育教师中的课程资源
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资源的重要开发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是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因此,体育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从知识到能力,从情感到态度,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推及到教育的各个层面。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应该学会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用富有感情的体态感染学生创设热情奔放的课堂氛围熏陶学生。教师能力提升,素质的提高和潜力的展现,可以使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获得最直接效益,也是所有资源中对学生来说最为明显的。
(三)确定一个健康教育的形式与平台
1.利用一分钟健康行动渗透“健康观”
用一堂课来讲授健康知识,不合乎体育课程标准要求,如果不确定一个健康教育的形式与平台,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就不知道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一分钟健康行动,在运动技术教学中渗透健康知识和行为,就是一个较好的教学尝试。健康知识和行为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季节的特征进行适当安排,形式灵活多样,针对性、实用性强,形成体育课中有特色的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可以对学生起到较好的健康教育效果。
2.利用体育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利用体育课堂身体活动的平台,通过体育活动的良性刺激和运动思维,扩大学生大脑的思维空间,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如果能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学生喜爱的电视或游戏为题材,在体育课上进行游戏化、情景化的课题单元教学,就能将学生吸引到体育活动中,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
五、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随着国家对体育和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深入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农村学校的体育工作环境会越来越好,我们的青少年和儿童会得到更加健康的成长!
(二)建议
体育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范文6
体育课程设置“轻向化”的内涵及意义
本研究主张弱化以往高校体育课程的竞技因素,建议对传统竞技体育项目进行过渡性改造,同时引入“轻体育”项目,以满足学生锻炼的个性需求、激发上课的兴趣、促进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本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解决得好会对高校体育产生革命性影响,尤其在突破高校体育改革瓶颈、确保毕业生与社会顺利接轨、促进课堂教学更加和谐、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以人为本”视阈下高校体育课程体系“轻向化”发展构想
(一)改造原有体育课程体系,实现传统竞技体育项目“软式化”过渡竞技运动项目“软式化”,就是通过主动的变革来适当降低竞争性、提高趣味性,使运动项目最终成为具有广泛流行地域和众多直接参与活动人口的、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并具有广泛社会适应性的运动文化方式[2]。对渤海大学原有“专项式”公共体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造,将已经开设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健美操、武术八个运动项目,分别采用项目自身改造和改造、项目之间相互渗透和交融等途径,在保持原有项目竞技性的同时,朝着轻松化、简单化和普及型的方向发展,实现传统竞技体育项目的“软式化”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