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类就业方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历史学类就业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历史学类就业方向

历史学类就业方向范文1

关键词:沈阳大学;历史学;应用型人才培养

本文为沈阳大学专项教改课题《基于转型发展战略部署下的历史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阶段性成果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所从事的专业生产和专业实践相结合,并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效益的技术或专业人才。[1]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别于传统高校教育的学术型人才培养。越来越多的普通本科院校,尤其是诸多地方高校将办学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并确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使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多规格和多类型需求。本文以沈阳大学历史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为依托,探究地方高校历史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依据

沈阳大学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主要依据。沈阳大学作为沈阳市属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培养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中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把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相结合、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

历史学专业作为基础性人文学科,就业面相对狭窄。随着招生扩大带来的后果,历史学研究型和学术型人才需求基本饱和。这对于基础薄弱、教育资源不足、教育教学层次较低的地方高校来说,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要求,在夯实学生专业知识基础上,突出技能培养和实践教学,培养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必然之路。

2 沈阳大学历史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沈阳大学历史学专业以服务地方为基本理念,把握师范类人才培养的主旨,结合历史学专业的发展和就业前景,在对地方人才需求规格和层次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1.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教学的科学指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2]沈阳大学历史学专业在历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修改和完善中,立足专业现状,结合师资队伍和生源特点,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同行业论证的基础上,突出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对课程结构、课时分布、学分分布等方面不断优化。

以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为例,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设置了有关地方历史文化的系列课程和实践系列课程。在两大通史的基础上,注重知识的分布拓展和实效。在通识教育课程中,突出英语听说训练,将大学英语分为听说和读写两个部分,并增加了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训练等课程,对学生就业亟需的相关知识和能力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养。

2.强化教师技能和素养的培养

沈阳大学历史学专业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师范性。在学生教师技能培养方面,主要包括公共技能和专业技能两个方面。在公共技能培养中,侧重培养学生的板书和说课能力;在专业技能培养中,制定了专门的专业技能训练大纲,有针对性培养学生教师职业素养,如《中学历史教学法》、《中学历史教师技能训练》等课程。这对学生到中学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3.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沈阳大学历史学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四个部分。第一,理论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部分专业理论课在课程内容设计中包含了具有较强实效性的实践教学形式。例如,《辽沈文物考察》课程中设计了参观新乐遗址和清代福陵等内容,《奉系军阀简史》课程中设计了参观张氏帅府和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等内容,《明清政治制度文化史》课程中设计了参观沈阳故宫和清代昭陵等内容。第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沈阳大学历史学专业现已和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档案馆、抚顺清永陵、沈阳市培英中学、沈阳市杏坛中学、沈阳市满族中学、沈阳市127中学、沈阳市95中学等签订了实习实践基地协议,将这些单位作为历史专业学生考察和实习的基地。第三,加强专业实践。为了加强历史学专业能力的培养,历史学专业设置了社会调查、口述调查训练、承德专业实习、田野考察等专业集中实践活动。第四,加强教学能力训练。将教育见习和教学实习同时纳入培养方案,并将教育实习从原来的1个月时间延长为1个学期。由学校在第七学期统一组织为期十八周的教育实习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

4.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应用型地方高校之所以有别于研究型高校,在于其以教学为主,因此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其应用型人才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沈阳大学历史学专业的教学中,创新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是其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方法。历史专业在专业选修课中率先尝试利用慕课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突出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沈阳大学历史学专业通过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规定,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突出实践教学和学生技能培养,拓展学生就业和发展口径,有效缓解了招生难、就业难的问题,为历史学专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这对地方高校历史学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晔,林铿,孙忠梅.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2(4).

[2]赵金辉.新建普通本科高校历史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9).

历史学类就业方向范文2

【关键词】文化自觉意识 历史教育 文科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01-02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认识了解,对文化规律纪律正确准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担当担任。[1]中学生处于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重要阶段,而作为一个文科生,是否能够能形成对历史学习的自觉意识,能否形成对自己的发展诉求、对社会的文化期许、对国家的信心建立是中学教育的一个需要经常思考的问题。本文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中学历史教育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一、文化自觉意识的内涵

文化自觉,是1997年由先生提出、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和发展逐步成熟起来的一种学术理论。从存在论来看,文化自觉其实是人的自觉,人的自我觉悟、自我觉醒,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从价值论来看,文化自觉即是价值的自觉,是人对价值的追求和选择。[2]对于高中生、尤其是文科生而言,因当在文科学习中主动积累历史文化知识,并且在不断的实践运用中明确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存在状况、现实使命和未来走向,并根据自己的规划确立自己今后在文化事业中的发展目标。

二、历史教育对培养文科生文化自觉意识的意义

文化的自觉历史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世界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历程和各国探索具有自身特色文化发展道路的历程,便是文化逐渐走向自觉的过程。在当代,一个不能理性认识本国和世界历史的人是不能具备现代化精神的、是难以拥有独立人格的、是无法把握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方向的。因此,中学历史作为基础教育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精神文明、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对于文科生而言,历史则更是在塑造独立人格、培养高尚情操、树立长远眼光和分析问题的态度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今,人类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作为新媒体的直接体验者和推广者,中学生从网络中获取了大量有关自身群体文化、社会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政治形势等信息。而且中学文科生较之理科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的阅读量更大,在加上文科学习的倾向性,使得他们对于此类文化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和发散能力,加之与丰富的网络信息相互刺激,使得文科生更加容易形成文化的自觉意识。文科学生一旦形成文化自觉意识,就能够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3]

三、影响文科生文化自觉意识形成的因素

(一)对文科方向的选择

高中生在进行学科方向选择时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我们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在文科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过程中,无论个人对选择文科报以或功利或随意的动机,理科成绩不理想似乎都会成为他们选择学业方向的最终决定因素。由此可以看出文科生在文化选择上普遍相对被动,文科生对于社会科学的态度由“兴趣”自主转变为“探究”的情况比较少,大部分学生的文科意识乃至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都是靠后期的文科教育和训练而逐步实现。这其中,历史教育担当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身经历和兴趣是决定中学生对某门课程学习态度的主要原因。建构主义学说认为,人的学习是基于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来实现知识的新的建构。在历史教学中,自身兴趣和历史素养往往成为文科生取得历史学习成果先机,而这些学生也成为在文科学习中最先获得开启文化自觉之门钥匙的人。然而对于多数文科生而言,选择文科本就是一个无奈且被动的过程,更遑论对历史及文化的自我感知和探索动力了。因此,通过结合历史的学科特点分析及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主体对历史文化的初始选择观念,是排除一系列教学因素之后,影响学生文化自觉意识形成的根本原因。

(二)对自身形象的塑造

文化自觉意识首先体现为对人的关注。人物贯穿于文科生历史学习的始终,因此相较于理科生,文科生更容易较早确立自己的崇拜对象。根据美国教育家皮亚杰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高中生(17~18岁)处于自我同一性形成的最终关键阶段,如何确立自己在群体中的形象,如何实自我审视和他人评价的统一,在高中生迈向成人阶段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个阶段中,崇拜对象无疑是高中生评价自己、规划自己的重要的参考,通过了解崇拜对象的生平事迹,善于接纳和思考的高中生必定会从中汲取到一些信息,这些信息在高中生之后的学习生活中产生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影响。

(三)对多元信息的把握

对于文科生而言,各类有关历史的影视作品是增长见闻、扩充知识的良好途径。尤其在国家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类影视的制作、传播和再传播不再是少部分专业人士的专利,信息资源的普及和人民欣赏要求的提高也使得社会观念逐渐变得更加多样,以往看似观点鲜明、内容严肃的历史题材影视所传达的内容也随着这种风潮而改变。对于善于利用网络资源的高中文科生而言,除去在课堂时间观看的纪录片或者历史影视资料以外,在课余时间则可以通过网络观看多种国别、各个时代、各类严谨程度和面向各种群体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因此,是否能够有意识的选择有历史学习价值的影视,是否能够区分影视和史实之间的距离,是否能够在影视中发现并思考问题,是能够反映文科生文化素养和自觉意识的一个侧面检验方式。

(四)对历史知识的管理

文化自觉意识体现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各种信息的概括能力和对各国文化的把握能力。在信息资源空前丰富的今天,青少年应当具备一定的对信息的筛选、理解、接受、使用能力,学会对获取的知识进行管理,从而保证有效的积累和合理的应用。更为重要的是要端正接纳新知识的态度,用客观的态度看待获取的信息,避免来者不拒和全盘否定等错误观念。事实上,高中文科生在文化自觉意识形成的初步阶段对于此类问题仍然表现的相对被动,学习历史对他们而言获取的更多是“方法”本身而不是真正的方法。到了第二阶段,即高二正式分科之后,程度较好的文科生在分析当代国际问题时,会逐渐认识到历史因素只是考虑问题的一个方面,不能生搬硬套,陷入形而上的错误。对于文科生而言,获取这种能力是文科学习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五)对学科价值的判断

当今文科学生基本都有一定的实践精神,能够有意识的将自己的学校生活同社会生活链接,通过提高文科科目学习能力从而积累对社会问题的处理能力。首先表现为有一定的前沿思维,能够主动规划全球化形势下自己应当具备的素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其次是有一定的自觉意识,认为个人的文化素质同社会的文化风气是紧密相关的,自己有权利且有义务为此发挥积极的作用。

同样的,一些相对消极和非常消极的想法也广泛存在于文科生的思维当中,不少文科生基本或者完全否定了进一步学习历史的必要性,乃至历史的现实实用价值、高考择选专业的方向和未来的就业前景。这些想法不仅存在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当中,部分“好学生”同样有此类疑惑。

事实上我们不难估计这种现状产生的原因。

首先,这源自于历史的学科性质,历史学习注重思维和积累,历史素养也不是一种通过大量练习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的“技能”,所以历史就成为了文综中的一块“难啃的骨头”。如今教育改革后部分可自行选择除了语、数、英之外的科目,历史因为不容易拿分便往往被寻求高考分数保障的学生和家长放弃,这之后历史学习的唯一价值似乎就成了通关考试的培训,在考试结束后就彻底失去学习的价值。

其次,困难的就业前景遏制了学生在高中毕业后进一步学习历史的想法。同样,历史学科的性质决定了以历史为专业的学生就业后无法为需要快速建设的社会创造高能效的贡献,因此在同等学历背景下,历史生很难获取与自身成才代价所同等的社会回报。文、史、哲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现实影响了学生和家长的报考选择,此类学生因就业压力过大产生的极端负面心理和行为也成为了教育和心理研究者的关注的课题。甚至有学者建议大学不应将历史作为本科的学习科目,青年人也不应把历史作为自己的谋生之路。更有学者提出合理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在保证经济来源的前提下把历史作为一个终身爱好来进行研究。

种种现实使得本就以“通识”为目标的中学历史教育变得更加专注于考试成绩,而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教育也往往被课本的编写、教师的能力和学校的安排所束缚,在这三种因素当中,教师和学校是相对灵活的因素。由于学生的主观感受绝大程度影响了他们对于一门科目的学习态度和认识水平,所以,历史教育者应当合理探究学生学习心理,认识到学生对于历史学习有哪些对分数之外的要求,并且结合学生的接受程度来制定培养计划,让学生从作为一个文科生的自觉逐渐建立起对文化的自觉。

四、对历史教育在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的实施建议

当代历史教育对于社会文化建设的任务首先在于教育学生反思人类社会几千年文化的得失,从而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全球化和信息化带给人类社会的挑战和任务。而作为一个以文化社会科学为主要学业方向的学生,历史学习的作用则更为面对文化冲突、文化转型时的态度和选择。

中学生的历史学习不应局限于传统意识里的水平,那些对人文社会科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和那些有着懵懂文化意识的学生,教育就应该更进一步,在他们萌生文化自觉意识之初就应当把握珍惜的发展机会,尽力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减少阻力、创造机会,打造属于文科生自己的学习空间,而非是效率和直接利益催动的社会发展基本需求所挤压。对于文科生而言,因当在文科学习中不断积累历史文化知识,并且在不断的实践运用中明确其文化存在状况、现实使命和未来走向。学生一旦形成文化自觉意识,就能够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当今社会的发节奏已经决定了学校不再是一个与社会隔绝的知识传递机构,而更应该是一个与社会不断保持连接、发生互动的重要关系点。中学教育也不应再仅以通识为教育目标,而因在学生对社会和自我产生初步同一性定为之初就应该开始为他们搭建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唯有不断的反思和进步,我国的文化才可以在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下生存,唯有教育的积极作为,我国文化人才才可以推动我国的文化事业继续向前不断发展,不断迈进。

参考文献:

[1]杜开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张冉.文化自觉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

[3]郑卫中.试论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北京,2013:210

历史学类就业方向范文3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实施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0-0277-02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形式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的新机制,淮阴师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从2010级起试行本科生导师制。所谓本科生导师制,就是在实行班级制和辅导员制的同时,聘请有经验的教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本科生指导老师的制度。导师们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制订成才计划,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促使学生全面快速成长。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模式

历史学院现有教师32名,7名管理人员,25名专职教师。2010级新生175人,实行全程导师制,每名导师负责5~6名学生。本科生导师的聘任实行双向选择,由学院本科生导师工作领导小组根据2010级学生志愿在新生入学后一个月内为其指定,原则上由历史学院教师担任。待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导师人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微调,由学院本科生导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落实。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选拔

为了确保本科生导师作用的发挥,历史学院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教师的专长、业务水平以及投入时间的情况安排了本科生导师,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本科生导师首先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年终教学评价中不合格的教师不得聘任为本科生导师;原则上导师应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位或中级以上职称的历史学院现任教师。(2)本科生导师必须能够熟悉学校的教学管理、培养方案及相关方面的规章制度。(3)本科生导师必须能够重视学生的思想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激发学生立志成才。

三、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过程

自2010年9月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以来,历史学院进行了下面的工作:(1)制定了本科生导师的职责,组织本科生导师和学生共同学习,以便导师明确自身的职责,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接受导师的指导,同时促进本科生导师和辅导员教师工作的沟通交流。(2)组织本科生导师学习学校的教学管理文件、培养方案及相关方面的规章制度,同时组织教师学学生学习守则,以便本科生导师能够更好地指导本科生进行专业学习、选课、学业辅导和生活辅导。(3)每学期初由本科生导师制订工作计划,并在全体教师会上宣读,学院本科生导师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本科生导师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期末本科生导师要进行工作汇报。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以来,历史学院本科生导师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针对学生的专业成绩情况,在与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各位本科生导师分别组织进行了专业学习经验交流会、专业技能培训及竞赛活动、专业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等。(2)做好学习困难、生活困难和心理困难等特殊学生的工作。利用课余时间,与特殊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并帮助他们正确看待自己的现状,确定努力的方向。(3)引导学生制定每学期的学习计划,并在期末进行自我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年的规划。(4)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

四、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效果

经过一年来的实践,与2007级、2008级、2009级学生相比,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2010级新生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了,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对自己的人生方向也有了明确的认识,具体表现如下:(1)学习方面。相较于以往,2010级新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不及格人数大幅度降低,积点分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全国英语四级考试中,过关率达到了90%。(2)社会实践方面。2010级新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利用专业特长为淮阴师院其他学院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到社区开展心理服务活动,获得好评。旅游管理学生到纪念馆、故居等进行义务讲解。历史师范班则利用周末和假期深入农村,义务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获得社会良好反响。(3)积极谋划人生。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学生能够制订自己的学期计划、学年计划和人生规划,并且能够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计划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如一些学生主动报名参加社会工作师的资格考试,各种各样的考证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一些学生则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去上海、南京等城市去上雅思、托福等辅导班,为自己在未来就业道路上增加筹码。(4)师生交流方面。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使得师生交流更加密切多样化。以前,学生只能利用课间短暂的时间与老师交谈,现在学生定期与导师们见面谈话,平时则电话、短信联系紧密,QQ、E-mail互动频繁,师生关系也倍加融洽。

五、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效果的思考及存在的问题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后,历史学院2010级学生精神面貌出现极大改观,学习成绩稳步上升,专业定位较准和心态良好,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以下因素:(1)导师制能较好实现因材施教。实行导师制后,导师可以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因材施教,避免了班级授课制的“一拉平”弊病,从而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科学地培养。(2)导师制能较好促进专业学习。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不少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同时,导师言行中反映出对本专业的热爱和执著,能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学生也能通过参与导学活动更深入具体地了解本专业学习的重要性,从而端正学习思想,提高学习积极性;而导师对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也使不少学生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生帮助更大。

一年来,历史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1)师生比偏低。历史学院仅在2010级中实行导师制,师生比大概在1∶5~1∶6之间,以后将陆续推广到全院四个年级800多学生中,届时导师数量严重不足,师生比将达到1∶30左右,导师们将无法和学生进行充分交流,也没有时间对所带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导师制作用的发挥将有所抑制。而个别导师教学工作量大,对导师工作的投入很不充分,导师工作也流于形式。(2)学生和导师互动意识淡薄。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历史学院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更习惯于洗耳恭听,老师更习惯于谆谆教诲,天长日久,老师与学生难以建立双向互动关系。(3)考核指标难以量化,激励措施不足。在历史学院导师制实施方案中,有关考核办法的规定内容难以量化,而且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影响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因此,对导师工作的考核,只能相对进行评估,有时可能有失公允,同时也存在激励措施不足问题。与承担教学与科研相比,历史学院本科生导师的报酬偏低,义务工作的成分更多一些,对于表现突出的优秀导师,学院更多时候只能是精神鼓励。

六、对策与建议

1.强化本科生导师的遴选。遴选本科生导师时,不仅要从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等方面作出规定,还可以在教师学历标准及业务素质达到同等标准下,更多的侧重于教师的政治水平、师德素养、人格魅力等方面作为选拔标准,把真正关爱学生、热爱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并能够有效贯彻执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教师选出来充实到本科生导师队伍中。

2.打破传统观念,加强师生互动。勇于打破高校目前存在的师道尊严、师教生学的传统观念,老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时时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状况从学生那里汲取新的灵感和挑战;而学生不仅要听从老师的教诲,更要在实践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时时反馈给导师,通过双方良性的互动以达到教学相长。

3.有必要利用庞大的退休教师队伍来解决导师队伍不足的难题。退休教师相对来说时间比较充裕,对教师职业具有深厚的感情,并且通常他们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学生沟通经验,可以对学生的学业、思想及心理等方面给予全面的关心和指导,帮助学生及早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利用好退休教师队伍,一方面将极大地丰富指导方式,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各方面的学术气氛、思想、治学态度和方法的陶冶,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4.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高校应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指导和监督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运行。把导师的工作和报酬、职称评聘或职务晋升结合起来,导师在受聘期间,应享受导师津贴,导师工作应按指导学生的数量和质量直接计入教学工作量,同教学工作量一样享受校内津贴等福利制度。对于成绩突出的导师应在年度评优、在职进修、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学生的表现要与课外创新学分、三好测评、奖学金评定、入党、免试研究生等挂钩,充分调动导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本科生导师制是顺应时展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历史学院一年来的实践表明,本科生导师制还有很多工作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相信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化,本科生导师制在历史学院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对历史学院的本科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起到更加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曾凡东,卢秉利,燕霞.本科生导师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及构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96.

[2]刘春丽,黄才国,冯伟华,等.本科生导师工作之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2):235.

[3]朱江.试析本科生导师制度及实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43.

历史学类就业方向范文4

这些理念,实际上就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是我们在当前及今后搞好教学工作重要的指导思想。

历史学科的性质是对人类历史进程的认识和解释,历史学习的性质则是学生对过往的人类社会的把握、理解和认识。所以学生心中的历史如何生成,他们对历史怎样认识,就是历史教学要解决的主要任务,历史科的教学实验和方法的探索,应围绕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来进行。

在当代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探索,具有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一、以探究问题为目的

没有问题是谈不上学习和研究的,有人曾说:正是问题才把只不过是小碎石的东西变成了历史的证据。然而,以往的历史教学往往是固定式的,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产生真正的探究性问题,或只有肤浅的问题,要不然就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如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重复)。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应该是为了探究问题而设计的,都要给学生机会去了解事情的基本情况,使学生去深入探讨。

二、以思维训练为核心

历史学习不应该是促成思想固化的过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讲,历史本身和历史学科都不是限定在某一种僵化的模式中。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需要发散式的思维、复合式的思维,需要广阔的、全面的、客观的、辨证的、变化的、发展的视野,尤其是对历史上因果关系的思考,是对人的思维水平的检验。学生学习历史,像学习数学一样,也是思维的训练和强化,是思考的过程,是获得思维成就的经历,是积累经验的机会。所以,任何教学方法都要以激话、调动、启发学生的思维为主,促动学生历史思维的活跃发展。

三、以学生参与为形式

使学生参与教学,而且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是使教学得以真正展开的关键性问题。只有让学生投身其中,从做中学,才会激发动机,引起兴趣;才能使学生思想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体验到挫折感与成功感;才能看出学生的鉴别力、理解力、创造力;才能使学生多与教师、同学交流,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重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四、以史料运用为条件

人们认识历史的前提是获取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主要是文字材料),获取史料的过程也是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的过程。在对历史信息进行处理时,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储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学习历史的本来意义,甚至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对学历史感到厌倦。所以,要改变历史学习是对现成知识的记忆这种传统的模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使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得以统一,而不是分离。我们提倡把学习历史看作是在研究和认识历史,这就要训练学生去掌握和理解历史的信息,注重史料的作用,通过对史料的汇集、整理、辨析、推论,把史料作为证据,用以解决历史的问题。

五、以周密设计为准备

任何教学方法的运用,都不是随意的,甚至不是随机的,都要有事先的准备和安排,有具体的目标,有明确的设计思想,体现出一定的教学观念。方法的实施,是有步骤的,而且要有回旋的余地。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教师以认真的和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家巴班斯基曾提倡最优化教学,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他认为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材难易程度、全班学生的程度、各种教学方法的效用和长短处、教师本人的特点和能力等,这些都需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和计划。

六、以教师引导为助动

以往的历史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唱主角戏的,好像教室这个舞台是为教师搭建的。现在我们倡导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但并不是说教师只是一名“场记”了,不再起重要作用。反之,教师的作用更为重要,他要像导演一样,要对教学进行引导、组织、控制,并随时诊断教学,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教师与学生的最基本的关系是教学上的朋友。朋友是有共同的爱好和志向的,是互相了解对方的,是互动的,是有交情的,朋友之间的交往是不能靠主观臆想的。所以,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

在素质教育观念的指引下,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大有可为的,我们的教师可以从三个方向上对历史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一是移植,即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移植到历史课堂教学中,例如讨论、辩论、论坛、模拟、角色扮演,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法等。二是改造,即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造,赋予新的活力,例如对传统的讲述、讲解、讲读、问答、演示等方法,加以创新,突破

历史学类就业方向范文5

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各国通过政策的不断调整使经济回升并达到正常发展水平的一段过渡性时期。伴随着金融风暴的来袭,我国经济出现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下降及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的现象。尽管如此,中国政府迎难而上采取种种措施对我国经济发展策略作出及时调整,使得国内经济在金融危机发生后也仍然能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对于我国的产业发展而言,金融危机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机遇而非挑战。因此,在全球产业调整的背景之下,必须抓住机遇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图1反映的是2005年至2012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的演变示意图,从演变趋势来看,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由2005年的12.4%下降至2012年的10.1%,减少了2.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由42.9%上升至2007年的49.2%。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开始显现,2008年起,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开始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2012年第二产业比重已减少至45.3%;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在2005年前后一直维持在40%左右,2009年第三产业比重比2008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随后呈稳步增长态势。至2012年,第三产业比重已达到44.6%,仅低于2012年第二产业比重0.7个百分点。总之,第一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逐年降低的走势,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下降,第三产业贡献率则自金融危机爆发起逐年上升,至2012年已接近第二产业贡献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一道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继续优化工业结构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取得突破,提高服务业对国家经济的贡献率。[1]

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为政策导向,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服务业大发展的战略部署。具体来看,我国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在现代农业的发展方面坚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1)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鼓励大宗农产品发展,促进设施农业、畜牧业、水产健康养殖及林业的发展。(2)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品种;加强高效栽培等领域的科技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发展农业信息技术。(3)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其次,通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其中包括:(1)改造提升制造业,重点发展方向包括装备制造、船舶、汽车、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轻工、纺织,并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产品开发能力,促进信息化改造升级。(2)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3)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海洋油气、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产业,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最后,推动服务业的大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要求拓宽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加快发展生产业和生活业,生产业包括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推动农产品、大宗矿产品和重要工业品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业、信息服务业等;规范提升商务服务业,发展管理咨询、市场调查等专业服务、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财务顾问等企业管理服务及人才推荐等人力资源服务。[2]生活业的发展重点在于商贸服务业、特色化旅游业、以社区为重要依托的家庭服务业以及全面发展体育产业。

总体看来,后金融危机时代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呈现出淘汰性、转型性、科技性、信息性、特色性和前沿性的特点。淘汰性表现在产业结构中的落后产能方面。2013年7月,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下达2013年19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的通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了2013年包括炼钢、炼铁、铜(含再生铜)冶炼、造纸、制革化纤等在内的19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名单。[3]转型性的特征是指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通过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来提高内部竞争力。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以科技化和信息化为手段进行提升改造,即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科技性和信息性的特点。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旅游业特色化等体现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特色性,也是产业自身特色的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的基础上而具备前沿性特点,它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方向并对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的引领作用。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的总体态势

后金融危机时代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产业结构的调整决定着劳动者的就业结构及变化。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自然形式和就业容量取决于社会各产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从全国劳动力总体情况来看,我国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与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严重失衡。图2为近七年来我国就业人口构成比例示意图,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由2005年的44.8%下降到2012年的33.6%,下降了1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23.8%上升至30.3%,上升了6.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31.4%上升至36.1%,上升了4.7个百分点。后金融危机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一产业就业容量不断缩小,第二产业就业容量呈曲线变动趋势,第三产业就业容量则逐年扩大。然而,与三次产业的产值相比,我国就业人口的产业分布很不合理。第一产业的产值比例已经下降到2012年的10.1%,但是就业人口却仍然占33.6%。这说明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较多,劳动生产率较低。形成明显对比的是,第二产业的产值所占比例高达45.3%,高出第一产业产业35.2个百分点,而就业人员比重却低于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仅占30.3%,可见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这与这一时期国企改革以及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有很大的关系。第三产业的产值比例为44.6%,虽与就业人口的比例之间的偏差相对较小,但仍存在供需不对称的问题,也可称为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5-2012年度教育统计数据作为全国就业人员的一大主体,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全国大学毕业生规模进一步增大,给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中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由2005年的338万迅速增加至2013年的699万人。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高校毕业生增加了361万人。如图3所示,教育部所统计的数据显示无论是普通本科毕业生、普通硕士毕业生还是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其中,普通本科毕业生人数由2005年146.6万人增长为2012年303.8万人,普通硕士毕业生由16.2万人发展为2012年43.5万人。所以,在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步调不断加快的背景之下,从高校视角出发促进毕业生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协调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根本途径。尽管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成持续上涨趋势,而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如图4所示,2005至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截止毕业当年8月31日)并未同人数增长的走势保持一致,而是呈现出V型曲线,即在2007年到达最低点并随后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联合编著的《全国大学生就业状况》中,编者依据教育部所统计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统计数据为基础,按照一定计算方法,得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总体状况。图5为2005至2010年高校毕业生、本科毕业生以及硕士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演变图。与图4所示虽然存在一定出入,却一致显示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局势有所好转。实际上,具体到不同学历类型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情况则各异。据图5走势图所显示,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呈曲线微增长的态势,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走势基本保持一致。硕士生的初次就业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且2010年的初次就业率低于2005年初次就业率8.7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表明,本科毕业生与高校总体毕业生就业形势基本保持一致,而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则令人堪忧。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背景之下,高校毕业生总体的初次就业率有所好转,不过与大幅度增加的毕业生人口基数相比,小幅度提升的初次就业率并不能减缓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局面。随着待就业人数的逐年累积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依然是当前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分学科就业分析

依据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毕业生的就业结构以实现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一致是高校改善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就业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与毕业生专业知识技能、素质等不相适应且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继而引发就业供需矛盾。学科专业、素质、分布、区域、性别等均构成就业供需矛盾中的子矛盾。其中,学科专业供需矛盾是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项重要因素,是指由于高校所供给人才的专业结构及数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出现错位或互不匹配而导致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并存的矛盾,在现实中主要体现为不同学科毕业生就业率的差异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决定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的变化。据相关研究表明,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二者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及联动发展的关系,一方面,产业结构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具有一定制约性,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的优化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二者互动互联的吻合程度取决于高等教育对市场需求变化反应的灵敏度。[4]即假设学科结构跟不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则会阻碍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相反,若学科结构过度超前,则会导致教育过度。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的发生均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构成的严峻的挑战。

(一)本科毕业生分学科就业走势分析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所统计的数据,图6为2005-2010年不同学科的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走势图。其中,初次就业率上升趋势较明显的学科包括管理学、工学、经济学、文学;教育学、医学、农学和法学呈曲线波动,变化幅度较小;而理学、哲学、历史学和军事学则呈现出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的趋势。2010年本科毕业生分学科初次就业率排名依次为军事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农学、文学、理学、教育学、医学、法学、历史学、哲学。图7是依据麦克思研究院的2009至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提取出2007至2012届不同学科的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其中,哲学、历史学和军事学三门学科由于样本不足而未能获得数据。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届和2009届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与2007届相比出现整体下滑趋势,2010、2011及2012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逐渐呈现回升趋势。至2012年,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依次为管理学、工学、经济学、教育学、医学、农学、理学、文学和法学。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关于分学科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和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对比发现,二者在2009年与2010年的学科就业走势方面基本一致。考虑到就业率的统计时间等因素,将二者数据结合进行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我国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逐渐回升并保持基本稳定;哲学和历史学在所有学科中就业率最低;2012年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低于90%的学科包括农学、理学、文学和法学。

(二)硕士毕业生分学科就业率走势分析

图8为2005-2010年不同学科硕士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的走势图。与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不同,硕士毕业生分学科的初次就业率大幅度下降的趋势与硕士生的总体就业率走势一致。学科中除管理学以外,其他学科门类的硕士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出现下滑现象,仅个别学科在2010年出现小幅回升,但仍远远低于2005年的初次就业率。其中,哲学学科的初次就业率下降幅度最大,2010年就业率低于2005年22.9个百分点。其次,历史学的初次就业率仅次于哲学,下降了19.6个百分点。此外,农学、文学、法学、军事学以及理学下降幅度在10%-16%范围内。医学、教育学、经济学和工学则下降幅度控制在10%以内。2010年硕士生分学科初次就业率的排名依次为管理学、工学、经济学、军事学、理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农学、历史学和哲学。2010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低于80%的学科为教育学、医学、农学、文学、法学、哲学和历史学。尽管第一产业就业人口随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而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但从近几年各学科毕业生所占比例来看,除工学呈下降趋势、文学和管理学出现一定程度的提升外,绝大多数学科毕业生的比例构成基本维持不变。这种现象说明高校学科结构并未与产业结构相吻合,因而未能体现出高等教育对市场需求变化反应的灵敏度。不仅如此,专业设置的学术导向性造成高校人才的培养缺乏应用性和实践性。具体到学科专业内容方面,由于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专业目录的制定,使得高校专业设置缺乏自主性继而导致人才培养规格趋同,无法适应新兴产业和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并最终导致学科结构供需矛盾爆发从而影响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四、以学科结构的调整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鉴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决定着高校毕业生学科结构变化的基本特点,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应当以后金融危机时代产业结构的升级方向为依据展开学科结构的科学调整工作,把握正确导向的学科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一)预测学科发展势头,调整学科招生规模

依据三次产业发展情况,科学预测学科的发展势头,通过调整学科的招生规模促进学科结构对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发展。农业学科类发展应注重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等专业人才的培养,以高新技术科技建设现代化农业。工程类学科和自然科学类学科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主要就业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主要包含在工学和理学两大学科之中。2012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仅普通本科中的工学和理学两大学科的毕业生人数占普通本科生总数的41.4%。因此,应当稳步控制工程和自然科学类学科的规模。其次,人文学科、经济学科和社会学科对于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推动力较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一大重点要求扩大人文、社会和经济学科。然而,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哲学和历史学等学科一直是就业率最低的学科。为此,高校应对相应学科下的专业进行调整,依据学科自身特色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例如,历史学的学科专业设置学术性较强,依据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可以侧重于历史与旅游业的结合,通过历史知识促进红色旅游、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在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自身优势提升学科就业率。

(二)改造一级学科设置,拓宽二级学科内容

随着研究和服务对象的变化与发展,现有的学科结构体系下已有的部分二级学科内容已无法涵盖学科的整体范畴,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学科的前沿发展,进而无法满足相应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工学下的一级学科农业工程为例[5],农业工程下设有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以及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等四个二级学科。然而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业工程这一以及学科的地位、研究对象和服务领域等发生较大变化,不仅包括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同时发展到了生命科学产业的分支,成为一大支柱工程科学技术领域。因此,传统的二级学科体系和专业体系已无法全面反映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前沿,使学科发展受到一定限制。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改造一级学科的方式拓展二级学科的覆盖范围,将农业工程学科改造为生物系统工程,有利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三)开展重点学科建设,发展高新技术学科

重点学科建设是指高校将有限资源用于某学科以实现人才和技术上的突破,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专科建设与发展的一席之地。为此应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学科以替代传统落后专业,如纺织专业等。力争使其中部分学科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成结构合理的重点学科体系。例如,新能源学科下可进一步衍生与太阳能、风能、核能和海洋能等相关的专业,生物学科下则可衍生生物环保、生物农业等相关专业,以此促进专业与产业的对接。

(四)依托区域产业优势,发展特色学科专业

历史学类就业方向范文6

【关键词】田野调查;实践基地;小学期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高等师范院校历史学专业也在相应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重在培养人才创新能力是我们应对新课改的途径之一。《中国古代史》是历史学专业的基础课,是该专业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做好该门课程的教研教改,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对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培养专业优秀人才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本文依据课题组实践成果提出《中国古代史》教学田野实践的操作框架,为《中国古代史》的教学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模式,希望能促进《中国古代史》教学的深入探索。

1.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根据学生就业情况来看,目前高师培养历史人才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历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中学需要脱节。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具有综合文化素质,在教育教学中善于融会贯通,既能胜任分科型的历史课程,也能适应综合型的历史与社会课程,还要满足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目前高师培养出来的历史教师要么是自身知识结构偏于专深,要么是既不专也不深,与中学历史的专业要求相距甚远。

其二,目前高师培养的教师普遍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较低,不能适应中学历史新课程的要求,缺乏教学研究能力,有投身改革的积极性,但不知怎么做,还有些青年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没几年就成为被动的“教书匠”,与基础教育发展的大方向背道而驰。中学历史教育需求的教师是:思想活跃、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综合文化素质高、能胜任多种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重视田野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中国古代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为了搜集史料,开阔眼界,从二十岁开始,就游历祖国各地。他到过浙江会稽,看了传说中大禹召集部落首领开会的地方;到过长沙,在汨罗江边凭吊爱国诗人屈原;他到过曲阜,考察孔子讲学的遗址;他到过汉高祖的故乡,听取沛县父老讲述刘邦起兵的情况。后来,司马迁当了汉武帝的侍从官,又跟随皇帝巡行各地,还奉命到巴、蜀、昆明一带视察。这些游览和考察,不仅使司马迁获得了大量的知识,还让他从民间语言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为他的写作打下了重要的基础。田野实践中所获的真知远比书本中的重要。在信息化的今天,学生总是能轻而易举地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获得各种历史知识,在讲课前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纯“书斋式”的讲授对学生并无多大的吸引力。从学校走向社会的经历,让作为教师的我们感受到书本与实践,知识与能力之间是有着巨大距离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反思:除了给学生传授了大量知识以外,有没有从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角度考虑过问题?有没有让他们在实践中去体会和学习?有没有注重他们的情商以及与人打交道的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正是这些追问使我们开始在教学中重视田野实践的应用。我们认为:新时期的历史教学改革,就是要走出课堂,变单纯的“书斋式”课堂教学为“小课堂”与“大课堂”的有机结合,把课堂延伸、拓宽到社会中去,在田野调查中解读、分析社会历史文化问题,更新教学内容,造就新型的史学人才。

2.实践教学的实施途径

2.1改革教学内容,融入田野调查方法。历史人类学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创新史,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先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把对中国历史文献、文物的人类学解读与对中国现实社会进行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结合起来。历史人类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田野和社会,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们以司马迁写《史记》的故事鼓励学生重视田野调查,鼓励他们关注家乡历史。同时从教师亲自参与过的田野调查体验与学术研究出发,给学生们讲述绵阳平武白马藏人与古氐人的关系,凉山尔苏人保存的古礼等,用具体的事例说明田野实践在教学和研究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讲解田野调查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善于发现问题。

2.2充分利用教学实践基地,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既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的现代教育理论,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将课堂教学向课外、社会、田野延伸。在教学中我们以指导学生进行地方民族历史文化的田野调查为新的教学途径,将课堂空间拓展为社会空间,将理论拓展为实践,在社会大课堂中进行教学,实践历史人类学。 历史是丰富多彩的,而教材往往只是概括、综合的浓缩,比较枯燥无味。我们认为,现代教育更加重视教学的过程,而不过分重视教学的结果。因此需要突破传统的历史教学和研究方式,重视田野调查,实践历史人类学。我们的教学改革首先侧重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观察、分析能力。如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文物古迹和博物馆,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历史的兴趣,巩固专业思想。

绵阳师范学院位于有“中国科技城”之称的绵阳市。绵阳是一个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治水英雄大禹故里在绵阳北川,黄帝元妃嫘祖故里在绵阳盐亭。三国文化内涵也很深厚。绵阳市博物馆建立较早,收藏文物丰富,尤以汉代陶俑、漆器闻名。2007年绵阳市博物馆成为绵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的教学实践基地。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实践基地,如讲述汉代文化时带学生参观绵阳市博物馆收藏的汉代文物。2009年5月,绵阳发现大规模汉墓群,我们组织学生到考古发掘现场参观,由教学实践基地的考古发掘人员为学生们讲授汉代考古知识,学生们反映收获很大。同时我们还多次邀请绵阳市博物馆的研究人员给学生们讲授他们的田野工作及研究心得。

另外我们也引导、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地方历史文化建设工作,如参加绵阳市全国第三次文物大普查工作。2010年我们组织了一部分学生参加绵阳市盐亭县的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工作前我们与绵阳市考古队的同志一起培训学生,讲授调查前的准备工作,调查结束后又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这一过程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热情。从表象开始,学生的知识结构、探索意识、吃苦耐劳的精神层层深化,逐步养成了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在我们的教改中,文本内容和现实的、活的内容相结合,激活了历史专业,使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不断深化,促使学生科研成果的产生。近几年来,学生科研课题和毕业论文越来越与田野实践相结合,反映地方历史文化的原创性成果越来越多。

2.3充分利用教学实践基地,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为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绵阳师范学院近年来还设立了小学期。小学期主要用于学生练习三笔一话及参加社会实践、完成所学专业的田野调查。这一教育理念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学生们的第一个小学期就在一年级完成后的暑假期间,已有的教学内容没有教给学生如何进行田野调查,学生也不知道应该就什么问题进行调查。大一的学生,专业课程只有《中国古代史》、《世界上古史》、《古代汉语》等,因此我们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强调要走出课堂、进入田野。在教学中我们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品质,指导学生学习、掌握历史文化田野调查的理论、方法,有效利用小学期,开展专题采访调研活动,如指导学生开展《家乡重点文物的保护利用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家乡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与旅游开发研究》提高学生对史料和民情风俗的感性认识。小学期的调研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创新意识和品质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