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创新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创新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初中音乐;激发;探索;实践;创新
音乐教学是人类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深有体会。那么,如何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我认为教师应该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一、教育理念要创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急需要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来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生活,音乐也不例外,因此必须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生活密切相关,进而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在设计具体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的音乐出发,让音乐和生活紧密结合,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艺术化的生活体验。
二、课堂教学要创新
以前的教学,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不敢突发奇想,抑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而如今的教学,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愉悦的氛围,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学。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积极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展示学生的创新
在音乐教学中多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可以为促进学生积极的创新而创造良好的机会。努力创造这种机会,对于激励和鞭策学生不间断的创新有着重要意义。如,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参与式、互动式、探究式等学习手段,以创新成果展示会,学做主持人、最优秀的音乐游戏评选活动等形式,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给他们以充分展示自我风采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创新的情趣。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不断给学生提供感受、表现音乐的机会,为国家培养人才,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焕萍.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北京教育,2000(05).
教学创新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创新 重要性
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的过程。如何把深奥的数学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使其在枯燥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思考,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创新教学手段。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学呢?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形式创新,凸显活动教学
数学创新教学设计是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增强数学课堂教学果,获得最大效益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从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教师应促使学生的好奇心升华为求知欲,把“教”的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渴望“学”的需要。例如,讲“生活中的图形”时,笔者引导学生到教室外细致观察,找出校园内的图形,学生置身其中,一个个几何图形的特征如此明显,而且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这些图形在生活中的原形。
(二)在数学课堂中让开放与和谐并存。开放性与和谐性是创新教学的特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来展现自己的特长,使他们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教师只是课堂中的配角,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辅助与引导,适当地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
二、多媒体技术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内容的呈现应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一)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以理论为依据,结合教学特点,以创新思维模式来引领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应创设与教学内容贴近的情境,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会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形象化、直观化、趣味化。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几何画板随意画一个三角形,量出它的三个内角并求和,然后拖动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任意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我们会发现:无论怎么变,三个内角的和总是180°,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运用假设或联想等方法来再次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这样做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同时又改变数学教学死板无趣的气氛,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多媒体集声音、图像于一体,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更容易集中精力进行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学中涉及的事物形象、过程等全部内容再现于课堂,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使难以觉察的细节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拓展了他们的能力。这样的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从作业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业与教学密不可分,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探索和实施新型的数学作业形式也是创新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应该使作业设计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让更多现实有趣和富有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作业的主要形式。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有趣性的作业。设计作业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有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让他们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快乐,并在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设计生活化的数学作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处处用到数学。为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要图方便,易批改,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创造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体验到思考的快乐和创新的成功感。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作业,引导他们动手、动脑、自主探究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得到继续拓展和延伸。
此外,数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设计多元化作业,分层作业,因材施教,真正从作业上做到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新课程改革进行得多姿多彩。
四、采取交流――互动型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
(一)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素养的培养和树立,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的认真学习。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数学课堂上,要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要结合他们的知识经验,给予他们必要的、及时的指导。同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对产生的认知冲突进行解决,对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尝试解决,使学生逐步形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从主体参与入手,让学生创新地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一种全新的学习境界,进而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初中数学教师要准确把握好创新教学的宗旨,引导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数学素养与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初中数学实施创新性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和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推动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意识是数学创新教学的基本环节,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创新性的活动,摒弃旧的传统教学模式,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晓立.巧用激励性语言,开启学生智慧――例谈“激励”在数学教学片断中的运用[J].青春岁月,2012(23).
[2]汪兰.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01).
教学创新的重要性范文3
创新教育是全新的领域,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责任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正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给大学生发展带来的弊端,探寻当今教育体系中不利于创新精神培养的因素,进而寻求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更有效途径,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中心问题。
一、创新精神不足给学生后续发展带来的弊端
(一)忽?差异性与多样性,抹杀学生的个性发展
毋庸置疑,推进素质教育使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但放眼中国高等教育,应试教育仍占据重要市场。这一方面源于中学应试教育的强大惯性,另一方面高等学校自身也难咎其责。许多领导更喜欢将素质教育当作一句漂亮的口号。不可否认,这种步调一致、标准答案式的模式在培养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方面有一定成效。但同时应试教育更易于把学生训练为机械的、被动的答题机器成为缺乏独立思维能力、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庸才”。在学习方法上,应试教育既忽视了人才个体在性情禀赋、趣味爱好和接受程度上的差异性,忽视了人才个体发展的多样性。而人才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恰恰是创新教育的根基,创新人才的产生正是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结果。应试教育还直接波及家
庭与社会教育,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应试教育的感染带。更为严重的是,应试教育强行把一些不符合一定标准的受教育者淘汰出去,使他们丧失自信与自尊。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被教条地扼杀在摇篮里人才的发展失去了其个性特征,高等教育失去了新鲜的活力。
(二)缺乏钻研精神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我国人才市场上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难寻职业,毕业即失业,另一方面,数以百万计的中学生渴望踏进大学的门槛。社会学家惊呼,未来社会最不稳定的因素是无业的大学生。当然大学生不能就业具有更深刻的社会原因,但高等教育无疑在其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从表层看,大学生不能就业是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的变迁造成人才的相对过剩。
但是如果我们从大学教育的角度深入探寻不难发现,这主要是由于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和过强的共性制约所造成的,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缺乏恰恰是它的突出表现。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知识化进程的加快,职业变更的频繁,单纯由书本知识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已很难适应社会的变革。因此,人才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低,而这正是我们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援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对培养和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的最好诠释。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在高等教育中强化培养创新精神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寻找科学的途径和方法,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在教学诸环境下审视反思,锐于改革,根据院校的自身特点寻找到一条合理的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办学新模式。
(一)确立以创新实践活动为重点的新途径这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手段
1.应确立新型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使高校教师和学生形成巨大的时空差距,教师与学生似乎处于两个不同的世界,教师与学生很少进行交流与沟通。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培养,增强其服务意识提高其职业素质。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之中去,了解自己的服务对象从学习生活各方面关心他们。同时,学生应该走到教师身边,不但学习教师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他们的为人。师生新型关系的确立,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实施创新教育,学生可以更直接地创新学习。
2.应建立各种实践活动
知识掌握程度和创新能力水平最终都要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来检验。因此实践活动,特别是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技能及实现创造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桥梁,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关键环节。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创新实践活动多种多样,如参加模拟大赛等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都可以进行。教师教学中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注意选择和发现具有优良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学生,并对其提供优越的创新条件和环境,加强其个性培养,升华其创新水平。高等学校应进一步完善学分制设立“创新学分”,推进外语、计算机、数理化等基础学科的分层次教学,扩大文理交叉强化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增加以强化文化素质教育为目的的选修课的种类和数量,组织重点培养创新人才的教改实验班,真正使创新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教学创新的重要性范文4
(盘县火铺镇沙淤小学贵州盘县561600)
【摘要】教学创新,也是我们每个体育老师所要思考的,只要我们多尝试、多实践、多用心,敢于突破常规,从学生、教材、组织、老师自身等方面来考虑,来探究,崭新的体育课就在你的面前。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实践;创新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形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挖掘教学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技术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目前小学体育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变换队形提升创新欲望
小学生好奇心强,我们应保护好这种好奇心,所以我从简单的、平淡的集合队形入手,用不断变换队形的方法,来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培养创新意识。体育课集合队形一般常规采用4列横队,时间一长,学生觉得单调。为此我引导学生去想一想,在集合队形上能否变化一下,于是,同学们很高兴,个个想办法、出主意,每次课后根据学生提出确定下次课的队形,这样,每节课都有新的花样,而且这样一来,学生兴致高、集合快、精神面貌大大好转,学生们早早的排好队在等待老师的到来。对创新也充满了信心,对体育课的关注大大提高。
二、精心的组织分组的变化
在教学中可以从改变教学的分组形式入手,通过学习小组形式的重新组合,来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兴趣,具体的方法有:
(一)自由组合的分组。在教学中,改变过去一般按男女学生高矮的分四组的形式,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八个小组。目的是让兴趣一致、关系良好的学生结合在一起,营造一种愉快、和谐、团结互助的课堂气氛,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奋斗目标,有利于学习和体育竞赛的顺利进行。
(二)互帮互学的分组。教师根据学生身体素质优劣情况和对体育动作、技能掌握的程度,调节各小组人员的组合,使各小组都适当安排一部分好的学生和稍差的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组员间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习质量,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如在跳绳的练习中,组员之间互相帮助,好的学生在技术上对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充当小老师,让差的学生学有榜样、学有目标,提高他们的体育成绩。
(三)分层次教学的分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男女八个小组。结合因材施教和从实际出发的教学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目标,实行因材施教。
三、教学情景的设置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认知和情感变化的规律,进行生动活泼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以迎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的需要。因此,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如在游戏练习中,将"障碍接力"改变为"小八路送情报"这一情景游戏,将游戏内容故事化。将游戏过程的各个障碍改为为绕过"敌人的哨岗"、跳过"小河"、爬过"山坡"、最后奔跑到"目的地"等,使学生在练习中置身于故事情景之中,身临其境的练习使他们兴致高涨,乐趣无穷,既学会了动作,又培养了克服困难的精神。
四、兼顾分层教学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因为身体素质的不同一节课中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在教学中,结合分层次分组,尝试了分层次教学的实践。目的就是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教学中,先按学生水平的差异分好层次,再因人而异地制定学习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各自不同的要求和教学方法,有效地解决课堂上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优的发展,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如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中,将学生按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高低分为男女各四个小组,各分为a组(素质好)、b组(素质中上)、c组(素质中)、d组(素质差)。练习中,"横杆"的高度根据各小组学生层次的不同而调节。这样,使到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各自的要求,获得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五、评价要细化
教学创新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 创新;思维能力;小学数学;重要性;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理论性太强,而小学生理解能力和自我分析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鉴于这些客观的影响因素,只有数学教师认真分析新教材的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才能有针对性的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好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何科学的进行操作,还需要我们进一步作出比较详细的分析与研究,下面我们就简要的进行论述.
一、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了科技进步以及知识不断更新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这也成为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重要体现. 而创新人才则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同时也是企业与国家赖以发展的根本.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启蒙阶段,在这个我们通过小学数学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对于他们今后人生的发展以及国家创新型人才的贮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首先,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教学顺应教育新体制的重要体现. 在新的教育体制下,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创新思维能力作为各项综合能力的启蒙,加强对它的培养对于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纵深思考能力、横向发散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能够影响其学习水平的因素比较多,比如说教师的教学水平、学习气氛环境以及自身的学习能力,等等. 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将会大大提高分析知识、联系性学习知识以及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学习知识的能力. 因此说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最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国家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这句话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教育对国家兴亡以及民族兴衰的重要性. 纵观历史,创新在经济发展与进步中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及物质文明的发展也是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的创新. 创新的实施者是人类,因此培养人才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实现国家的持续发展,才更符合国家人才培养的计划.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在教学中运用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所谓的开放式问题就是没有固定的答案,或者是计算的路线比较多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对于发散学生们的思维,让学生从多重角度去分析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这也意味着这种问题的锻炼对于小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有着比较高的效用的. 比如说,在一个铺满了方形地板砖和有着等距离柱子的长廊里,在没有测量工具的情况下如何计算长廊的长度?老师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后让学生们展开探讨和思考,学生们往往会回答用脚步量或者是数柱子、数地板等等方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如经常进行类似问题的作答,将会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起到很大的加强性作用.
(二)通过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讨论式教学是老师在提出问题之后,由学生们分组或者整体在学生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就问题展开一系列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各抒己见,将不同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呈现出来,这对于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和相互学习从而学会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以及反思自身思维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之处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 同时,在讨论的最后,老师对每名同学或者是每个讨论小组讨论的结果再进行点评,对结论正确、全面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对结论不正确的同学进行补充、指点,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三)开展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探究式教学是将科学实验方法与教学模式完美结合所产生的一种较为科学的教学方法,近几年来在理工科类课程的教学中运用的较为广泛. 探究式教学主要是通过提出问题,然后进行研究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对于培养小学生从发现问题到寻找答案再到得出答案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辩证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这也是我们在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两种基本能力,这样才能保障创新的科学性、准确性. 此外,这种做法可以让学生们通过了解知识进而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入和全面的探讨与思考,对于提高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总结:关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以及方法,本文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具体的方法还需要我们根据教学过程中各相关主体的条件来综合性的制定. 本文旨在与教育界相关工作人士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与探讨,在此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士参与到这项课题的探讨中来,为保障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慧卿.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J]. 学苑教育, 2011(13)
教学创新的重要性范文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经济腾飞。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职责。本文探讨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开展以培养创新为目标的化学教学。
一、化学教育在培养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所谓创新,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就是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勤奋的、百折不挠的进取、探索、创造、敢于冒险的精神。创新能力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新认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巧,又训练科学方法与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化学的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充满着培养和锻炼学生上述思维品质的契机,特别是化学实验教学。化学实验是掌握化学知识的人门向导和手段,在化学实验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学生以实验事实出发形成化学概念,上升为化学规律,进而编织知识网络,构筑知识框架,是经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维过程。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获取化学知识,培养科学素质。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结合实验观察过程,激发思维活动,实现由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的飞跃。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不仅是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而且对思维方法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完善创造性思维方式,具有独到的优势。化学教育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具备的基本素质
创新教育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必须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真挚的教育情感;必须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善于启发、诱导、鼓励学生的创造活动;具有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才能和灵活的应变能力;思路开阔,不断创造性地采集信息并加工输出;教师自身应当具有远见卓识,勇于进取,在实验方法的革新、教具的创造、实验设计等方面善于创新。在教学上,教师必须深刻领悟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精髓,以让学生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创新精神为目标,根据教学环节中的重要内容,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有计划地进行创新教学活动。具体的讲:课堂教学紧扣主线,教学内容落到实处,把学生的思维导向重点,有相当的密度、广度和深度地进行课堂训练;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学过程严谨细致,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精确解释概念、理论,精辟阐述问题,重点、难点处理得当,课堂教学精彩;教学手段灵活,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教学有时代气息,使学生在新方法、新思想、新感受、新事物中汲取知识;教学生动有趣,充分展示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