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的安全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防静电的安全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防静电的安全措施范文1

Abstract:Static electricity is the oil depot station fire or explosion accident main ignition source of oil depot station, oil storage, transportation, in conveying, loading and unloading process, inevitably will produce static electricity. Therefore, in the oil, oil station safety management process, anti electrostatic hazard is a very important content of. Only in the premise of the right,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electrostatic hazards,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anti-static appropriate could nip in the bud, to minimize electrostatic hazard accident brought about the loss to the enterprise. The oil station,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oil depot electrostatic accident analysis.

[关键词]发油站 ; 油库 ; 静电事故

中图分类号: TE8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引言:当导体接近带电物体时产生的电荷分布于导体表面的现象就是静电感应,由于静电感应作用的存在,当人体接近某些敏感的仪器设备时,能造成干扰甚至损坏,工业生产中的某些粉尘,由于摩擦带电及感应带电作用的反复进行,可以出现大量的电荷积累,出现火花放电及导致爆炸事故,因此须事先采取必要的防静电措施。石油产品具有易燃、易爆、易蒸发、易渗漏、易产生和积聚静电荷的特点。作为存储、收发石油产品的能源供应便利点,加油站存在大量的油蒸气,静电是引起加油站事故的重要原因。在发油站的安全管理中,防止静电危害的产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对发油站,油库静电事故的成因进行分析,并结合静电事故的发生条件提出相应预防对策。

发油站,油库静电产生机理

加油站是储存、收发石油产品的场所,这些石油产品主要以液体的形式存在。当液相与固相之间、液相与气相之间、液相与另一不相混溶的液相之间,由于流动、搅拌、沉降、过滤、摇晃、喷射、飞溅、冲刷、灌注等接触、分离的相对运动,都会产生静电。液体介质中产生静电的形式主要有流动带电、喷射带电、冲击带电和沉降带电,这些起电方式都可以用液体介质的起电机理来加以分析。

油库、加油站等地的预防静电火灾的主要内容

人的预防:就是千方百计地防止因为违章作业、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而引起的静电火灾事故。加强职工的培训、教育工作,让职工充分认识到静电的危害性、突发性和易燃性。

物的预防:加强加油站的防静电接地检查工作,目前很多站建筑设计比较粗糙,有些站并没有设置专门的防静电接地网,留下安全隐患,必须列为重点防护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予以改造。严格按照规定做好油库、加油站接地电阻的检测工作,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要坚决给予整改。

安全管理、健全制度规范,要按照消防工作的标准要求,建立健全整套的规范标准和消防安全制度。掌握安全操作技术,规范安全作业行为。防止静电积聚在油罐、管线和油泵,必须有良好的防静电接地装置,并根据情况接成通路,不准将静电接地与其他接地连在一起。

防止静电事故的安全措施分析

1.防止爆炸性气体的形成

火灾危险场所必须采用通风装置以便通风功能良好,这样就可以及时地排出爆炸性气体以便控制气体浓度不在爆炸范围内,进而防止静电火花引起爆炸。同时对应于爆炸浓度范围还与温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把温度控制在爆炸温度范围之外也是防止静电引起爆炸的途径。对于油面空间不能采用正压通风的办法来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可采用惰性气体覆盖的方法(如氮气覆盖),或采用浮顶罐、内浮顶罐。浮顶罐或内浮顶罐虽可清楚浮盘以下的油气空间,特别是内浮顶罐浮顶上面含有比较多的可燃性气体,但浮盘上部的可燃气体发生火花放电现象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2.防止不同闪点的油品相混及控制清扫介质

不同油品或油中含有的水和空气,一旦他它们之间发生摩擦就很容易产生静电。同时,轻质油品内混合重质油品时,重质油就会吸收轻质油的蒸气而减少了容器内气体空间混合气体中油蒸气的浓度,从而致使未充满液体的空间由原来充满轻质油气体(即超过爆炸上限)转变成合乎爆炸浓度的油蒸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所以,防止不同闪点的油品相混或降低油品中的含气率和含水率。严禁使用压缩空气进行甲乙类油品的调合和清扫作业。

3.改进注油方式

改进注油方式,是有效减少静电产生的重要措施。在输送和灌装过程中,应防止油品的飞散喷溅。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从底部或上部入罐的注油管末端应设计成不易使油品飞溅的倒T形等形状或另加倒流板;或者当从上部灌装时使油品沿侧壁缓慢流下;对罐车等大型容器灌装油品时,宜从底部进油;对于电导率低于50pS/m的液体石油产品,在注油管未浸没前,初始流速不应大于1m/s,当注油管被浸没后,可逐步提高流速,但最大流速不应超过7m/s,另外还要在装油前清理干净容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发油站,油库中对于静电的产生的消除以及预防静电的产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安全问题,但是同时又比较复杂因为涉及到油品储运的许多方面,并且由于具有许多未知因素,尤其是认为的因素,所以是很难控制的,所以就必须加强对油品静电事故中人为因素的研究,从而进一步完善理论和实际措施,进而建立可靠的静电预防机制与措施。

参考文献

[1]雷玉常,董仕荣,刘一兵,焦光伟,梁吉申.油品储运场所在线静电检测仪设计[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2(01)

防静电的安全措施范文2

【关键词】空管系统;机房安全;措施

空管设备就是直接为飞行和空中交通管制提供保障的通信、导航、监视、气象以及保障这些设备正常使用的供电、传输等等的配套附属设施。而放置这些设备的建筑空间即为空管设备机房。在如今空管设备大机房模式下对设备机房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保障空管设备安全的同时也应该保障设备机房的安全。现将个人一些机房安全管理的经验总结如下,与广大同行深入交流。

1、设备机房建设的要素

机房建设涉及因素较多,一般来说可由如下一些子系统组成,即:机房装修子系统、消防子系统、空调通风子系统、布线子系统、UPS配电子系统、防雷子系统、环境监控子系统、保安子系统、设备放置子系统、照明及应急照明子系统等等。

2、设备系统机房安全的内容及安全措施

空管系统机房安全涉及的内容很多,而且是一种技术要求、投资巨大的工作,包含的主要内容如下:

2.1设备系统机房的场地环境

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尘埃等对电子设备的影响,机房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温度过高时,设备内热量散不出来,会导致频繁死机,甚至烧坏芯片;温度过低,设备运行时内部温度较高,会引起凝露,导致元器件金属生锈,出现接触不良。温度过低还会使绝缘材料变硬、变脆,拔插元件时损坏,湿度过高,在元器件或在介质材料表面形成的水膜越来越厚,造成“导电短路“和出现飞弧现象,会引起电路板胀大变形,还会使金属生锈、腐蚀而发生漏电、短路故障;湿度过低,容易造成静电电压较高,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灰尘容易覆盖在接插件、电路板及其它外部设备的接触部或传动部分,使磨擦阻力增加,设备的磨损加快,甚至发生卡死现象;导电性尘埃或绝缘尘埃落入设备,容易改变电力参数,导致短路或者接触不良。

安全措施:机房内配置中央空调、除湿器和电暖器,使机房内温度控制在18-25 ℃,湿度保持在45%-65%。(因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灵活掌握)

2.2设备机房用电安全技术的要求

影响机房电力安全的有电源、电线、开关、插座等方面的隐患,电源输出电压不稳或漏电会导致机房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加速设备老化,或者电线会引发人触电或短路,此时开关若不自动跳闸则会发生危险。插座松动、接触不良会引起打火花,容易发生危险。防静电接地地线虚接或防静电地板防静电贴面损坏都易产生危险。

安全措施:目前的机房用电主要还是220V交流电,接有双路市电,配置两路或者多路UPS,UPS选用在线双变化式三相输入单相输出型,工作模式为逆变供电,市电中断时无切换时间,三相输入有利于保持电平衡。UPS具有故障时旁路供电功能。UPS电池可提供至少2小时以上后备供电时间。同时配备两组能满足机房所有设备负荷的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在安装时一定要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电线、开关、插座等。

2.3设备机房的访问人员控制

一是出于空管工作重要性的需要,二是避免非技术人员或无关人员误碰误触设备的情况。

安全措施:设备机房门禁应该设置成电子门禁系统或指纹系统,不同工作人员还应该设置不同权限,(如:设备机房只有技术人员才有权限进入),技术人员进入机房需持自己的有效含磁卡证件,并在电脑系统中显示进入人员记录方可进入,如有无关人员进入机房作业必须有相关技术人员带领,且在技术人员的监督下方可在机房进行施工作业,本人所在内蒙空管分局设备机房门禁采用的是刷双卡(即,使用两人证件,机房门禁才可以打开,以达到互相监督的效果)。而管制机房则采用指纹方可进入。

2.4机房设备及场地的防雷、防火和防水

雷电的破坏力巨大,直击雷可能造成建筑物损坏、设备烧毁或爆炸、危害人身安全和引起火灾。感应雷也可能造成机房设备电源烧毁、损坏,影响飞行安全。内蒙古空管分局蛮汗山雷达站就发生过两次由于雷击造成雷达设备不能提供服务的安全事故,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防雷接地,在机房、供电、设备、机柜、传输等等所有和机房设备相关的系统都要做好防雷,并多检查,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雷击的风险。

火患和水患都会对机房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火患主要有明火、电力打火、设备和线路过热等。水患主要是暖气跑漏水、雨水渗漏等。

安全措施:雷击一般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感应雷是电子设备损坏的主要原因。现代整体防雷体系总结为DBSG。即分流(Dividing)、均压(Bonding)、接地(Grouding)、屏蔽(Shielding)四个环节。设备机房接地要良好,进出机房线路均选用屏蔽线缆,室外天线、天馈线及设备、机柜、供电、传输等等所有和机房设备相关的系统都要做好防雷接地,并安装避雷器。还要多检查(尤其在雷雨季节),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雷击的风险。

机房建设装修时,各部位均采用了耐火材料。机房设为一个气体灭火系统保护区,在保护区的所有出口处外侧设置声光报警器、紧急启动/停动按钮、气体释放灯,保护区内设置声报警器。气体灭火系统的药剂储瓶及启动设备设置在保护区配套的气体灭火储瓶内。将智能感烟、感温探测器、声报警器紧急启动/停动按钮、气体释放灯接入气体灭控制器接在设置24h有人值班的值班室内与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并网。机房并配备手持的二氧化碳灭火瓶。

在雨季或冰雪融化之时要多注意机房房顶、拐角、铺有电线电缆的地沟,防止有水进入线路影响设备安全。

2.5设备的静电防护

静电对电子设备的主要危害是由于静电噪声对电子线路的干扰,引起电位的瞬时改变,导致存储器中的信息丢失或误码,烧坏电路板件中电阻、电容等小部件,静电还会使电子设备的运转出故障。给飞行安全造成隐患。

安全措施:每一台设备都要配备防静电环,且在进行设备操作时必须佩带。

防静电的安全措施范文3

在安全生产中.电气安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触电伤害作为现场工作人员的四大伤害之一,其在18种工伤分类中占据第四位,是指电流通过人体而产生的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热效应及生理效应而导致的伤害。尤其在潮湿地区或进入夏季,气候炎热潮湿.触电伤害容易发生。为防止触电伤害事故,必须加强用电安垒管理。施工现场的电气系统本身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体系,加强电气安全管理,就应从“人一机一环境”综合考虑,并注意电气的系统性、完整性。

1电气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1.1完善制度,健垒用电手续

为确保生产和基建任务顺利进行,防止电气伤害事故,落实电气安全管理制度,必须认真执行电气安全技术规程,严格执行电业系统规定的“两票三制”,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纠正存在的问题。由于生产基建、设备检修、新设备试车等多项工作.设备停送电频繁。如这些环节协调失误.就可能发生事故。为避免因停送电不协调导致事故的发生,应该拟定“设备检修停送电联系规定”。凡供电由电气作业人员直接控制的传动机械设备停电时,必须由工程项目负责人填写“联系单”,持单并由设备操作工签字同意,再由值班电工签字方能进行停电操作,停电后,经验电、装设按地线、悬挂标志牌,将联系单交工程项目负责人保存,即可开始设备检修等工作。工程项目完毕,再经有关人员签字,经检查确认安全,方可送电。

1.2加强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在电气现场工作中,为了减少电气伤害事故,确保电气安全,必须确保电气作业人员的安垒。

首先,电气作业人员必须经医生检查身体.并证实确无妨碍电气工作的疾病,经过专业培训,具备必要的用电安全知识并且考核合格,持有上级部门颁发的电工作业操作证,才能担任电气作业和电气作业监护人工作,其次,电气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定》,按章操作。在易爆场所的电气设备和线路的运行,必须按照《爆炸性环境防爆电气设备选用标准》执行;同时,电气作业人员作业时,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必须熟悉触电急救方法。当电气工作人员在工作,尤其是在危险区域进行工作时,监护人员应随时提醒.注意安全,禁止大声怪叫,以免引起错觉而引起事故。当气候条件恶劣时,应停止户外电气作业,不得已而紧急抢修的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在雷雨天气需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巡视人员应穿绝缘靴,并不得靠近壁雷装置。

1.3确保设备安垒要防止发生电气伤害事故,电气设备本身的安全是前提条件。如果电气设备本身不安全,也就谈不上电气安全。因此,任何一家企业,要想杜绝电气伤害事故发生,首先要做到使用的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要想做到电气设备安全可靠,必须做到以下要求:

电气设备必须经过安全认证,具有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

要有备用电源,尤其是停电能造成重大危险后果的场所,必须按规定配备自动切换的双路供电电源或备用发电机组、保安电源,

做好防触电工作,防止人体直接、间接和跨步电压触电(电击、电伤),可采取以下措施:接零、接地保护系统,漏电保护,绝缘保护,电气隔离,安全电压,屏护和安垒距离,连锁保护,

做好电气设备的防火防爆工作:消除电气引燃源。为防止电气设备、线路因过载、短路等故障,产生引燃温度、引起电气火灾,除按常规设置过载、过电流、短路等电气保护装置外,可装设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或自动切断电源的漏电保护器。根据燃、爆介质的类、级、组和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类、级、范围,配置相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防爆等级电气设备(包括线路导线、接地装置),防爆电气设备的配置、维护应符合整体防爆要求。还应采取必要的隔离、连锁保护装置、防静电等措旋;要有安全距离,一般电气设备与爆炸危险场所间的安垒距离,采用消防规范规定的防火间距,注意通风,电气设备通风系统的进气不应含有爆炸危险物质或其他有害物质,废气不应排人爆炸危险环境,通风系统必须用非燃材料制成,电气建筑物、电气灭火、消防电源、消防报警和控制等对策,一般由消防行政部门按消防规范要求提出;

要有防静电措施。为预防静电妨碍生产,影响产品质量、引起静电电击和火灾爆炸,从消除、减弱静电的产生和积累着手,采取的主要对策有:工艺控制,即从工艺流程、材料选择、设备结构和操作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减少、避免静电荷的产生和积累,要防泄漏,生产设备和管道应采用静电导体,存在静电引起爆炸和静电影响生产的场所,其生产装置(设备和装置外壳、管道、支架、构件、部件等)都必须接地,采用静电消除器进行中和,减少静电非导体的静电,采取屏蔽措施,有可靠接地的屏蔽装置。

1.4科学处理事故、减小危害

对已造成触电事故的人员进行正确实施科学救护,是降低事故伤害程度的关键。一旦发生电气伤害事故,必须沉着应对,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施救。

1.4.1及时、正确地脱离电源

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以下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销,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插销,断开电源,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没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销,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斧头切断电线.断开电源,或用干木板等绝缘物插到触电者身下,以隔断电流-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拉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如果触电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又没有紧缠在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离电源。但因触电者的身体是带电的,其鞋的绝缘也可能遭到破坏。救护人不得接触触电者的皮肤,也不能抓他的鞋。

对于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立即通知有关部门断电,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开关.抛掷金属线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注意抛掷金属线之前,先将金属线的一端可靠接地,然后抛掷另一端,注意抛掷的一端不可触及触电者和其他人。

防静电的安全措施范文4

Tian Ying

(Tianjin Fire Detachment,Tianjin 300300,China)

摘要: 本文根据易燃易爆场所的火灾现状,分析易燃易爆场所的火灾特点、发生规律,探讨其火灾形成原因,探讨科学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的防火防爆对策。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ire in flammable and explosive place, analyzed the fire characteristics and occurrence regularity in flammable and explosive place, discussed the formation reasons, and explored scientific reasonable and operable measures of fire and explosion.

关键词: 消防 易燃易爆 火灾原因 对策

Key words: fire control; flammable and combustible; cause of fire;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320-02

0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储存场所大量增加,由于这些场所火灾载荷大,火灾发生后扑救困难,损失严重,加之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基础设施不健全,我国易燃易爆场所的火灾形势比较严峻。因此,研究易燃易爆场所火灾及爆炸事故的特点和发生规律,为制定完善的消防安全对策、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制定合理的灭火预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易燃易爆场所火灾原因分析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易燃易爆场所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越来越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电气点火源电气点火源引起的火灾主要由电火花和静电火花造成。电气设备本身缺乏防爆措施,未采用接地装置等原因易产生电火花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设备、物体和人体上积累静电,其放电时也易引燃易燃蒸气、粉尘和纤维而导致火灾爆炸。

1.2 化学作用由于对化工生产的控制失灵或化学物质与其它物质发生作用,以及非稳定的化合物进行分解等产生过多的化学热往往导致起火。

1.3 摩擦生热起火发热的轴承、失调或已损坏的部件、原料堵塞或卡住,以及动力驱动装置和传输装置的不良配合都能造成摩擦起火。

1.4 人为原因在易燃易爆场所的生产中,由于操作人员思想麻痹、用火不慎造成的火灾事故占相当大的比例。此外,在禁火区玩火、在生产场所用放火方式进行破坏等也往往容易引起火灾。

1.5 其他原因制度不健全、工艺设计和技术有缺陷、设备缺乏检查和维修保养、化学危险品处理不当等原因。

2消防安全对策

当点火源、可燃物和氧气达到一定浓度时,才能发生燃烧。因此,防火的出发点是将三者隔离开或者使氧气不能达到点燃所需的浓度、点火源的点火控制在点火范围内。

2.1 易燃易爆物质的控制①改进生产工艺。以燃烧爆炸危险性小的物质代替燃烧爆炸危险性大的物质是改进生产工艺的有效方法。②防止可燃物料泄漏。易燃易爆场所中有些液态物料具有流动性、气态物料和粉尘具有扩散性,因此密封不好或误操作易出现跑、冒、滴、漏现象。在实际中应采取以下措施:a)设置完备的检测报警系统,并尽可能与生产调节系统和处理装置联锁。b)在可能泄漏的部位,设置可燃气体检测仪,以便及时监测物料泄漏情况。③密闭和通风措施。为了防止易燃气体、蒸汽或可燃粉尘泄漏与空气形成可燃体系,设备应该密闭。对于某些无法密闭的装置,设置良好的通风除尘装置可有效地降低空气中可燃物的含量。④惰性介质保护。存有易燃易爆物料的系统、场所加入惰性气体,可降低可燃气及氧气的浓度,从而降低或消除燃烧爆炸的危险性。

2.2 着火源的控制为防止火灾或爆炸事故发生,控制或消除着火源是消除火灾的一个重要措施。在易燃易爆场所中,引起火灾或爆炸发生的能源主要有四种类型,即化学点火源(如明火、化学反应热)、电气点火源(如电火花、静电火花、雷电)、高温点火源(如高温表面、热辐射)、冲击点火源(如摩擦撞击与绝热压缩)等。从近年来易燃易爆场所发生火灾的案例来看,其中电气点火源引发的火灾占大部分。下面重点介绍电气点火源的控制措施。

2.2.1 消除电火花电火花是一种电能转变为热能的常见引火源。电火花的温度很高,在易燃易爆场所内,电火花能点燃可燃气、蒸汽或粉尘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

①根据具体情况,应首先考虑把电气设备安装在危险场所以外或隔离,并尽量少用便携式电气设备。②电气设备应采用可靠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小于3 Ω。

2.2.2 消除静电火花近几年来,不少化工企业的油罐、生产过程中都曾因静电发生过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这是由于大多数易燃易爆场所的化工物料大多具有带电性。因此,需要采取合理措施消除静电危害。

①静电接地。接地可以将带电体上的静电荷通过接地装置或接地体,较迅速地引入大地,从而消除了静电荷在带电体上的积聚。②泄漏法。泄漏主要是通过改善消散条件,使静电尽快消散。一般采用增加空气湿度、加抗静电添加剂等措施。③采用静电消除器。当带电物体的附近安装静电消除器时,静电消除器产生的与带电物体极性相反的离子便向带电物体移动,并与带电物体的电荷进行中和,从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④工艺控制法。工艺控制法就是从工艺流程、设备结构、材料选择和操作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限制静电的产生或控制静电的积累,使之达不到危险的程度。

2.2.3 防雷电①采用防雷保护装置。完整的一套防雷装置都是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防雷装置所用的金属材料应有足够的截面,还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耐腐蚀性以及足够的热稳定性,以承受雷电流的破坏作用。②进行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程序。

2.3 动火检修作业的安全措施在检修场所,可燃物、助燃物以及点火源等引起火灾的三要素随时可能具备。因此,在易燃易爆场所动火检修的火灾、爆炸危险性极大,重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屡见不鲜。对易燃易爆场所设备检修中的动火作业,研究和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才能有效地避免和减少火灾爆炸事故。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符合下列要求:①动火检修之前应对化学危险品浓度进行检测、分析,并制定施工计划和作业程序,明确监护人,准备适当的灭火器材;②金属焊割作业动火执行人必须由经过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持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合格证的电焊工担任;③进入容器、设备内作业需要照明时,使用独立电源或安全隔离变压器电源24 V以下的安全电压的照明灯;④动火时应注意火星飞溅方向,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做成的挡板控制火星飞溅方向,防止火星落入危险区域;⑤如在动火中遇到生产装置紧急排空或设备、管道突然破裂有可燃物外泄时,监护人应立即下令停止动火,待恢复正常,重新分析合格并经原批准部门同意后,方可重新动火。

2.4 设置防火防爆安全装置防火防爆安全装置是指生产系统中为预防事故所设置的各种检测、控制、联锁、保护、报警等仪器、仪表、装置的总称。一般按照其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①各种检测仪器,如压力表、流量计、超限报警装置等;②安全阀、爆破片、呼吸阀、放空管等防爆泄压装置;③防火控制和隔绝装置,如阻火器、安全液封、固定式火灾报警装置;④事故通讯、信号及流散照明设施;⑤紧急制动、联锁装置,如紧急切断阀、止逆阀、安全联锁装置等;⑥防护装置和设施,如电气设备过载保护装置、防静电装置、防雷装置等。

目前,在我国运用于防爆区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下简称“防爆型系统”)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系统的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均为本质安全防爆型,置于防爆区;本质安全回路中的安全栅装在防爆接口内,置于安全区。目前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生产厂家在防爆型系统中使用此类型的居多。另一种系统的主要特点是:探测器采用本质安全和隔爆复合的防爆设计方式,本质安全回路中的安全栅装在探测器的隔爆腔内,探测器可直接挂接到置于安全区的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探测总线上;手动报警按钮则采用隔爆的防爆设计方式,两者均置于防爆区。与第一种系统相比,省去了防爆接口。比较两种类型的防爆型系统。前一种系统成本较低,但系统结构复杂,现场布线、施工工作量大。后一种系统结构简单,但产品成本较高,总投资大。

2.5 加强消防管理从近年来易燃易爆场所火灾或爆炸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易燃易爆物品自燃、用火不慎、违章操作等原因引起的火灾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主要是由于易燃易爆场所的安全管理存在漏洞造成的,此类原因造成的火灾是完全可以减少甚至杜绝的。因此,消防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对易燃易爆物品及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主要应遵守以下原则:①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部门或个人,必须按照物品的性能、燃点进行分类、单独存放和管理;②必须按实际用量计划采购、库存、不准超量长期存放;③使用、管理易燃、易爆物品的人员必须掌握物品的特性、使用、保管方法;④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必须牢固、密封,容器不得破损、变型、泄漏,要定期检查维修;⑤使用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部位必须通风、清洁、通道通畅、配电线路性能良好、接头牢固、隔离火源及其它可燃物;⑥使用剩余部分必须收回妥善保管,残渣、残液不得随意倾倒,集中安全处理;⑦不准在室内用汽油清洗设备或其它器具;在清洗中不准接触火源;清洗场所不准明火作业;⑧对不按规定使用、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要视情节给予教育、处罚、限期整改。

3结语

本文在对近年来易燃易爆场所火灾事故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探求易燃易爆场所火灾发生的原因,据此提出了从易燃易爆物质的控制、着火源的控制、动火检修作业的安全措施、设置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加强消防管理等减少易燃易爆场所火灾发生的消防安全对策。

参考文献:

[1]于水军,潘荣锟,余明高等.2005年全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6,25(6):452-455.

[2]吴建龙.易燃易爆场所的隐形杀手[J].劳动安全与健康,2001,(9):10.

[3]郑双忠,陈宝智,吴穹等.易燃易爆企业火灾危险性评价及对策[J].东北大学学报,2001,22(6):34-37.

[4]吕化佳.易燃易爆场所静电的预防和消除[J].工业企业技术,1997,(5):126-128.

防静电的安全措施范文5

【摘要】电气接地是电气安全技术工作之一。接地是否合理,不仅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关系到国家财产和人身的安全。因此,正确地选择接地方式及安装方法,也是电气工作的任务。本论文概括介绍智能化接地系统的方式,并对电气设备接地保护类型进行介绍,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电气接地;电力系统;智能化接地;保护类型

1 电气接地的基本概念

接地是最古老的电气安全措施。所谓接地,就是把设备的某一部分通过接地装置同大地紧密连接起来。到目前为止,接地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电气安全措施之一。不论是强电设备还是弱电设备,不论是高压设备还是低压设备,不论是固定式设备还是移动式设备,不论是生产用设备还是生活用设备,也不论是发电厂还是用户,都采用不同方式,不同用途的接地措施。

接地装置

电气设备的任何部分与土壤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体或金属体组,称为接地体或接地极。连接于接地体与电气设备之间的金属导线,称为接地线。接地线和接地体合称为接地装置。

接地和接零

电气设备按其不同的作用,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重复接地和接零。

1.1 工作接地

在正常或事故情况下,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可靠运行而必须在电力系统中某一点进行接地,称为工作接地。这种接地可直接接地或经特殊装置接地。

1.2 保护接地

为防止因绝缘损坏而遭受触电的危险,将与电气设备带电部分相绝缘的金属外壳或构架同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连接,称为保护接地。

1.3 重复接地

将零线上的一点或多点与地再次作金属的连接,称为重复接地。

1.4 接零

将与带电部分相绝缘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的零线相连接,称为接零。

2 在智能化建筑楼宇中, 常见的电气接地系统有以下几种类型

2.1 TN-C系统

TN-C系统被称之为三相四线系统,该系统中性线N与保护接地PE合二为一,通称PEN线。这种接地系统虽对接地故障灵敏度高,线路经济简单,但它只适合用于三相负荷较平衡的场所。智能化大楼内,单相负荷所占比重较大,难以实现三相负荷平衡,PEN线的不平衡电流加上线路中存在着的由于荧光灯、晶闸管(可控硅)等设备引起的高次谐波电流,在非故障情况下,会在中性线N上叠加,使中性线N电压波动,且电流时大时小极不稳定,造成中性点接地电位不稳定漂移。不但会使设备外壳(与PEN线连接)带电,对人不安全,而且也无法取到一个合适的电位基准点,精密电子设备无法准确可靠运行。所以TN-C接地系统不能作为智能化建筑的接地系统。

2.2 TN-C-S系统

TN-C-S系统由两个接地系统组成,第一部分是TN-C系统,第二部分是TN-S系统,分界面在N线与PE线的连接点。该系统一般用在建筑物的供电由区域变电所引来的场所,进户之前采用TN-C系统,进户处做重复接地,进户后变成TN-S系统。TN-S系统的特点是:中性线N与保护接地线PE在进户时共同接地后,不能再有任何电气连接。该系统中,中性线N常会带电,保护接地线PE没有电的来源。PE线连接的设备外壳及金属构件在系统正常运行时,始终不会带电.因此TN-S接地系统明显提高了人及物的安全性.同时只要我们采取接地引线,各自都从接地体一点引出,及选择正确的接地电阻值使电子设备共同获得一个等电位基准点等措施,所以TN-C-S系统可以作为智能型建筑物的一种接地系统。

2.3 TN-S系统

TN-S是一个三相四线加PE线的接地系统。通常建筑物内设有独立变配电所时进线采用该系统。TN-S系统的特点是,中性线N与保护接地线PE除在变压器中性点共同接地外,两线不再有任何的电气连接。中性线N是带电的,而PE线不带电。该接地系统完全具备安全和可靠的基准电位。只要象TN-C-S接地系统,采取同样的技术措施,TN-S系统可以用作智能建筑物的接地系统。

2.4 TT系统

通常称TT系统为三相四线接地系统。该系统常用于建筑物供电来自公共电网的地方。TT系统的特点是中性线N与保护接地线PE无一点电气连接,即中性点接地与PE线接地是分开的。该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不管三相负荷平衡不平衡,在中性线N带电情况下,PE线不会带电。只有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保护接地灵敏度低,故障不能及时切断,设备外壳才可能带电。正常运行时的TT系统类似于TN-S系统,也能获得人与物的安全性和取得合格的基准接地电位。随着大容量的漏电保护器的出现,该系统也会越来越作为智能型建筑物的接地系统。

2.5 IT系统

IT系统是三相三线式接地系统,该系统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阻抗接地,无中性线N,只有线电压(380V),无相压压(220V),保护接地线PE各自独立接地。该系统的优点是当一相接地时,不会使外壳带有较大的故障电流,系统可以照常运行。缺点是不能配出中性线N。因此它是不适用于拥有大量单相设备的智能化大楼的。

在智能化楼宇内,要求保护接地的设备非常多,有强电设备,弱电设备,以及一些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导电设备与构件,均必须采用有效的保护接地。如果采用TN-C系统,将TN-C系统中的N线同时用做接地线;或在TN-S系统中将N线与PE线接在一起,再连接到底板上去;再或不设置电子设备的直流接地引线,而将直流接地直接接到PE线上;有的干脆把N线、PE线、直流接地线混接在一起。以上这些做法都是不符合接地要求的,且是错误的。前面已经分析过,在智能化大楼内,单相用电设备较多,单相负荷比重较大,三相负荷通常是不平衡的,因此在中性线N中带有随机电流。另外,由于大量采用荧光灯照明,其所产生的三次谐波叠加在N线上,加大了N线上的电流量,如果将N线接到设备外壳上,会造成电击或火灾事故;如果在TN-S系统中将N线与PE线连在一起再接到设备外壳上,那么危险更大,凡是接到PE线上的设备,外壳均带电;会扩大电击事故的范围;如果将N线、PE线、直流接地线均接在一起除会发生上述的危险外,电子设备将会受到干扰而无法工作。因此智能建筑应设置电子设备的直流接地,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及普通建筑也应具备的防雷保护接地。此外,由于智能建筑内多设有具有防静电要求的程控交换机房,计算机房,消防及火灾报警监控室,以及大量易受电磁波干扰的精密电子仪器设备,所以在智能化楼宇的设计和施工中,还应考虑防静电接地和屏蔽接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润先《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防静电的安全措施范文6

【关键词】建筑电气;电气安全性;安全性;改进对策;

1 建筑电气工程安全的主要危险因素

1.1 触电危险

触电危险是指由于工程人员在电气设备的设计、安装上的疏忽,以及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疏于维护或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或线路等出现的过热、绝缘失效以及PE线断线等故障,从而对用户或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的威胁。

1.2 电气火灾或爆炸

电气火灾危险指的是由于设计过程或运行中存在的不合理、不规范的操作,造成供电系统中出现的运行短路、过载、铁芯短路、发热等故障,从而导致局部系统过热,带来严重的火灾,甚至爆炸的隐患。

1.3 静电危害

静电维护则是由于系统缺乏必要的检修与维护,或是接地、跨接装置不完善,以及工作人员的静电防护不合格等问题造成的静电或静电火花危害。

1.4 雷电危害

雷电危害指的是由于电气系统中缺乏必要的防雷措施,或者是在防雷装置的设计施工中存在缺陷等因素,导致建筑在雷电环境下存在安全隐患。

1.5 电磁维护

电磁维护是指由于高频设备参数调整不当,屏蔽设备缺陷,或外界环境因素导致人体长期处于电磁场照射下,给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的危害。

2 常见的建筑电气安全事故

电气事故按发生灾害的形式,可以分为人身事故、设备事故、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等;按发生事故时的电路状况,可以分为短路事故、断线事故、接地事故、漏电事故等;按事故的严重性,可以分为特大性事故、重大事故、一般事故等;按伤害的程度,可以分为死亡、重伤、轻伤三种。如果按事故的基本原因,电气事故可分为以下几类:

2.1 触电事故。人身触及带电体(或过分接近高压带电体)时,由于电流流过人体而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触电事故是由于电流能量施于人体而造成的。触电又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三种。

2.2 雷电和静电事故。局部范围内暂时失去平衡的正、负电荷,在一定条件下将电荷的能量释放出来,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或引发的其他事故。雷击常可摧毁建筑物,伤及人、畜,还可能引起火灾;静电放电的最大威胁是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也可能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2.3 射频伤害。电磁场的能量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亦即电磁场伤害。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人体因吸收辐射能量,各器官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从而引起各种疾病。除高频电磁场外,超高压的高强度工频电磁场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2.4 电路故障。电能在传递、分配、转换过程中,由于失去控制而造成的事故。线路和设备故障不但威胁人身安全,而且也会严重损坏电气设备。

以上四种电气事故,以触电事故最为常见。但无论哪种事故,都是由于各种类型的电流、电荷、电磁场的能量不适当释放或转移而造成的。

此外,还应注意消防配电线路的安全隐患。在火灾发生时,一般的电气线路往往是被切断或被烧断。为了将火灾损失减少到最少,确保消防设备得以发挥作用,一些特殊的电气线路需要经过防火设计。明确消防用电设备的动力线、控制线、接地线及火灾报警信号传输线地敷设方式。消防设备电气配线的可靠性用以确保向消防设备正常供电和有效实施人员疏散与火灾扑救。消防设备电气配线的耐火性用以确保一旦发生火灾且消防设备配电线路可能处于火场之中时能持续供电。在消防工程中,通常是结合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对消防配电线路采用耐火耐热配线措施来达到其可靠性、耐火性要求。

3 改进措施

电气安全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研究各种电气事故,研究电气事故的机理、原因、构成、特点、规律和防护措施;另一方面是研究用电气的方法解决各种安全问题,即研究运用电气监测、电气检查和电气控制的方法来评价系统的安全性或获得必要的安全条件。

3.1 增加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又称剩余电流报警系统,通过探测线路中的漏电流的大小来判断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漏电是通过探测电气线路三相电流瞬时值的矢量和(用有效值表示)。探测器的传感器为零序电流互感器,零序电流互感器探测剩余电流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即流入电路中任意一节点的复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即ΣI=0。在测量时,三相线A、B、C与中性线N一起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通过检测三相的电流矢量和,即零序电流Io,Io=IA+IB+IC。在线路与电气设备正常的情况下(对零序电流保护假定不考虑不平衡电流,无接地故障,且不考虑线路、电器设备正常工作的泄漏电流),理论上各相电流的矢量和等于零,零序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绕组无电压信号输出。当发生绝缘下降或接地故障时的各相电流的矢量和不为零,故障电流使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环形铁芯中产生磁通,二次侧绕组感应电压并输出电压信号,从而测出剩余电流。考虑电气线路的不平衡电流、线路和电气设备正常的泄漏电流,实际的电气线路都存在正常的剩余电流,只有检测到剩余电流达到报警值时才报警。

3.2 加强对防雷接地与防静电接地保护的重视

为了使雷电流安全地向大地泄放,以保护被击建筑物或电力设备而采取的接地,称为防雷接地。 静电是由于磨擦等原因而产生的积蓄电荷,要防止静电放电产生事故或影响电子设备的工作,就需要有使静电荷迅速向大地泄放的接地,称为防静电接地。

接地装置是接地体和接地线的统称。接地体的作用是使雷电流迅速流散到大地中去,因此,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要小,其长度、截面、埋设深度等都有一定的要求。接地体分人工接地体和自然接地体,无论是哪种,都要满足技术规范要求。防雷接地作用不言而喻,不接地就无法对地泄放雷电流。设计对防雷接地阻值都给出了参数,接地体和引下线完成后要测试,接闪器完成后整个系统才能测试。人工接地引线要顺直,不存在死角,引下线金属保护管要与引下线做电气连通。避雷带形成等电位可防静电危害。人工接地装置接地体问距小于5 m是为了降低接地体蔽作用,这样就可以预防电气雷电和静电事故。

3.3 过负荷保护

保护是指用电设备的负荷电流 超过额定电流的情况。长时间的过负荷,将使设备的载流部分和绝缘材料过度发热,从而使绝缘加速老化或遭受破坏。设备具有过负荷能力即具有一定的过载而又不危及安全的能力。对连续运转的电力机都要有过负荷保护。电气设备装设自动切断电流或限止电流增长的装置,例如自动空气开关和有延时的电流继电器等作为过负荷保护。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