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教育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内的教育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内的教育问题范文1

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体育意识

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应该贯穿起来,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真人”。学校体育在修身、育德方面,具有特殊功能,学校体育必须从单纯的健身和传技中解脱出来,突出人文性;而且,它也不只是封闭式或阶段式的教育,它应该是一个过程,终身体育的最终实现才是目的。因此,它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终身体育密切衔接。这种衔接,首先是让学生接受体育,因此,国家应大力提倡和发展国民体育、大众体育、社区体育,创造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使国民从小就接受到体育文化的熏陶。学校体育应该成这样一个过程:体育情感态度的培养——体育技能技巧的训练——体育知识原理的掌握——自主体育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终身享受体育。这一过程明确了学生的体育接受首先是一种情感的接受,因此,学校体育不仅要考虑教什么,更应该考虑学生愿意接受什么,现实生活当中需要什么。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社会即学校”。把学校体育延伸到大自然中去,延伸到生活中去,延伸到社会中去,使学校体育与国民体育、社区体育、家庭体育充分衔接起来,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体育意识,使学生终身接受体育、享受体育,享受和谐的生活。

确立多元化的学校体育价值体系,构建新的体育教育评估系统

国内的教育问题范文2

在我国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和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仍将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文章通过对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进行了全面的检索,从文章数量、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三个层面进行了内容分析,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尝试提出了国内外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点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 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内容分析法;研究现状;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12—0047—08

引 言

目前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趋势。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深化,信息技术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也如火如荼,并逐渐成为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为了更清晰地探明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文章尝试对2002-2011年国内外期刊论文数据库中有关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并试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一、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界定

当前,国内关于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尚未有统一规范的表述。焦建利等在分析教师专业发展概念、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对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以技术,尤其是以信息技术为环境、手段、途径、方式和方法,促使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技能、职业态度等方面不断完善的系统的、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其目标在于帮助教师适应信息化教学,促进教师发展,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1]在概念的界定基础上我们认为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延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改善,具体包括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教师远程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1. 研究样本的选择

国外文章选择的研究样本为学术论文,以数据库的地位和权威性为参考,最终确定的外文数据库包括Elsevier Science Direct、Springer Link、Wiley Inter Science和EBSCO等四家国外知名数据库。因此,首先以国外文章这四个外文数据库为研究范畴,时间跨度为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分别以检索项“Article titles”和检索词“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eacher training”、“teacher education”、“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等检索方式进行检索;然后在结果中筛选出与技术相关的文章,其中技术类的关键词包括网络、在线论坛、Moodle平台、电子书、多媒体、交互电视等;最后剔除无关样本,共获得有效样本文章115篇。

国内文章的选择是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样本来源进行检索,检索词包括“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化”、“技术支持教师教育”、“技术支持教师培训”、“教育技术能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等;时间是2002-2011;匹配方式是模糊,剔除会议报道等无关样本,共获得有效文章样本204篇。

2. 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开展研究。内容分析法就是对明显的传播内容作客观而有系统地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2]这种研究方法被大量用于分析文本材料,预测某一领域的发展趋势。文献分析法是按照研究课题的需要,对教育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进而探索教育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文章结合这两种研究方法开展本主题的分析研究工作,在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辅以文献分析,力求研究的结果更加真实全面。本研究的数据统计、分析和图表的生成均使用Microsoft EXCEL2007软件。

3. 研究类目与分析单元

国外研究现状的分析主要从文章数量、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关于研究主题的分析类目主要以焦建利对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分类为参考。在此基础上,根据研究文献的研究内容,对其进行归类、合并,并请两位专家对分析类目进行了评判,最终将研究主题的分析类目分为网络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媒体技术和工具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教师心理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研究、混合式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和教师信息与传播技术(ICT)能力研究等六个维度。

对国内研究现状的梳理主要从文章数量、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研究主题分析单元的划分过程与国外一样,通过对样本文章研究内容的分析和归类,最终将研究主题分为网络环境下的教师教育研究、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Web2.0工具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反思研究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研究等六个方面。

三、国内外技术支持教师

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分析

1. 国外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分析

(1)文章数量分析

(2)研究主题分析

① 网络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在线讨论在教师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在线学习社区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网站支持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虚拟网络教室面对面培训研究、远程教师培训中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及教师在线学习专业发展课程的效果研究等。例如,Kathleen Roskos等依据“人是如何学习的”设计了三个在线教师专业发展模块,每个模块的学习框架都包含知识类型、认知需求层次、交互层次以及感官细节等内容,并且模块内容强调陈述性知识(事实和概念)和低层次的认知需求(记忆和理解)[6]。Catalin-Cosmin Glava和Adina-Elena Glava将在线学习平台BSCW(Basic Smart, Cooperate Worldwide)作为虚拟教室来为职前教师进行培训,这种方式为职前教师提高学习技能、改善个人协作能力和学习任务设计能力提供了锻炼的机遇。[7]此外,Ditte Lockhorst等对远程教师培训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技术环境对培训结果并没有产生显著性的影响,而任务教学(预先设计的结构、个人角色和任务自身的驱动力)和小组活动过程对教师在线协作学习都有着明显的影响。[8]

② 媒体技术和工具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及移动技术在教师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电子书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研究、Web2.0工具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研究、电子档案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和交互式电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例如,Franklin Teresa等通过一个案例研究介绍了如何将PDA技术与普通高校中的教师教育项目相整合。[9]同样,P. Sepp?l?和H. Alam?ki通过一个移动学习项目介绍了如何将移动设备应用到教师培训中。[10]由于在职教师受工作时间所限不能参加面对面的培训项目,因此,电子书成为一种在不同培训项目中整合多种培训课程的重要工具。如Laura Monica Gorghiu等介绍了信息与传播技术(ICT)与教师培训整合的一个项目——欧洲在职教师未来培训的一种方式(FISTE),项目中的课程内容和网络指导通过电子书中的桌面创作软件呈现给教师。[11]此外,Leonard A. Annetta和James Minogue对交互式电视(ITV)对其在不同教龄下初中科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开始的五年内,交互式电视作为一种工具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但对于有5-20年教龄的教师,利用交互式电视开展培训的效果随着教龄的增长呈现出了稳定的递减趋势;且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其培训效果要好于16-20年教龄的教师。[12]

③ 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教师心理研究

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除了需要信息技术和工具的支持之外,还需要教师本身在培训项目上有学习活动的参与和情感认知上的投入。有关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教师心理研究主要有:教师培训中技术工具对教师的认知和动机影响研究、教师的情感态度研究、教师心理需求研究和教师接受程度的研究等。例如,Steffen Schaal围绕数字概念图工具对职前科学教师的认知和动机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常使用可视化的数字概念图工具能够增加教师的自信程度,使之更容易接受培训的主题内容,同时能够帮助教师掌握足够多领域内的知识结构。[13]Fezile Ozdamli等对中学教师基于协作学习培训中的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教师期望学到关于如何制作视频、博客应用、展示个人研究、基于网络的教育实践和wiki在课程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14]

④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研究

有关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评价研究主要包括教师信息与传播技术能力评价量表的开发、教师教育中的形成性评价、教师培训中的政策性评价、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参与者指导评价、电子档案袋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评价和智能技术评价等。例如,Brian J.Richards在持续一年的培训项目课程中,对教师进行了一项诊断性的语言测试。这项测试主要探索教师在学习外语时所面临的语言方面的困难,并对学生显性和隐性的语法知识进行了评估。[15]而Martin Valcke等针对信息与传播技术(ICT)教师培训开展了一项政策性评价研究,研究问题包括教师培训内容与形式的有效性和学校政策与ICT教师培训的关系两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学校有关ICT方面的政策并不健全,对教师培训的关注程度不深,学校的政策与在职教师培训的实际需求出现偏差。这项研究及其评价结果为学校政策的调整提供了一定的依据。[16]

⑤ 混合式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近年来,混合式学习已被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而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混合式学习同样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Myint Swe Khine和Atputhasamy Lourdusamy,在教师教育中通过结合面对面教学、多媒体CD-ROM和在线讨论等混合方式进行了模块教学。结果发现:这种混合式学习方式得到了受培训教师的认可,并且当满足面对面培训时采用基于活动的指导、呈现的CD-ROM材料具有真实性并且与情境相关以及实施多元评价以鼓励在线参与三种情况时,会产生最佳的培训效果。[17]而Bopelo Boitshwarelo通过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研究探索了混合式学习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一是学校应该为教师在工作场所中的学习提供支持,并管理好ICT资源以方便教师使用;二是政府应该支持个人和机构接触使用ICT;三是培训者应该采用混合方法来开展优质的ICT教育实践。[18]

⑥ 教师信息与传播技术(ICT)能力研究

几十年来,世界各个国家的学校一直在寻找不同的方式来帮助教师将信息与传播技术(ICT)整合到他们的教学策略中。[19]教师ICT素养的提升已成为信息化社会教师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Jong Hye Kim等在教师培训项目中设计了教师ICT素养内容,包括信息社会、信息设备、信息处理和信息操作等四个部分。在教师培训课程中每一部分内容被分为两组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处理被认为是教师ICT素养中最重要的部分,而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应该整合到教师ICT素养培训的课程中。[20]此外,Michail Kalogiannakis对希腊全国范围内的ICT培训项目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为受培训教师提出了建议:一方面,为了跟上信息技术的步伐,教师需要广泛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另一方面,教师需要了解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和学习任务,以便使ICT资源与学习能够有效地整合,而不是作为一个附加的工具和资源。[21]

(3)研究方法分析

(2)研究主题分析

从图5中可以看出有关网络环境下的教师教育研究比较多。与国外研究相比,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已经成为了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热点。此外,有关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也是研究者关注较多的研究主题。从国内有关技术支持教师专业的研究现状来看,其研究主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网络环境下的教师教育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继续教育研究、虚拟学习社区和学习共同体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教师远程培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农远工程教师培训研究和远程教师教育的绩效评估研究。例如,程思岳从创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努力构建网络时代教师终身学习新体系的角度,论述了教师继续教育的混合性教学组织、教师继续教育混合型学习的实施以及教师继续教育混合型学习的过程性综合评价,从而探索出一条大规模、高质量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新途径。[22]随着网络化学习的推广和终身学习的深入人心,虚拟学习社区正逐步成为广大教师提升专业水平的理想平台,在这个平台下的教师可以拥有共同的目标,共享信息资源、开展协作与对话。马秀峰等论述了教师在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专业发展形式以及虚拟学习社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23]此外,闫寒冰将绩效评估引入远程教育,考察了教师教育与远程教育中的绩效评估,并从两者整合的视角探讨了远程教育绩效评估的设计原则、实施原则与管理办法。[24]

②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研究、中小学教师和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研究、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活动设计研究、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研究、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方式研究、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质量研究等。例如,何克抗教授对制定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重要意义作了分析,并对该标准的研究与制定过程、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以及标准的贯彻与实施等问题作了具体地阐述。[25]丁卫泽等以南通大学为研究样本,对教师的教育技术意识与态度、教师的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和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与评价进行调查,最后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思考及建议。[26]

③ 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

这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谢海波在分析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和专业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的网络工具、资源、服务及环境的研究和探索,总结出包括自主学习、交流协商、专题讨论、协作研究和评价反思等五种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并在模式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策略。[27]在信息化教育的实施和发展过程中,多元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方式。例如,杜玉霞提出了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包括以校本培训为主的长期发展模式、以县为主的区域资源整合培训模式、以网络研修为主的开放发展模式和以自主研修为主的个性发展模式,并探讨了这些模式的特点和应用方法。[28]

④ Web2.0工具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Web2.0工具的应用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借助Web2.0工具能更好地支持教师的知识建构、社会协商和实践参与,促进教师多元智能的发展。在当前已有的文献研究中,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Web2.0工具主要有Blog、Wiki、Moodle和Sakai平台。例如,阳燚等人从教育Blog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出发,对Blog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利用Blog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些新思路。[29]刘峰等对利用Moodle平台开展教师培训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与研究,并以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和青海省西城区教育局联合启动的“青海省西城区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项目”中基于Moodle平台实施的教师培训为例,对培训实施中的关键点进行了解析。[30]另外,Wiki作为一种社会性软件,因其对结构化知识的积累作用,也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逐步被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来,例如,高燕等针对现阶段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Wiki支持下的教育技术培训模型,并将其应用到高校远程支持系统的“交流中心”模块中。[31]

⑤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反思研究

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反思研究包括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和方法、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农远工程教师培训的反思、现代教育技术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和信息技术支持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等。例如,汪颖在分析农远工程教师培训系统的外部保障系统和内部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宏观层面上增强外部保障系统的理解与研究、中观层面开放学校管理、微观层面以提升教师能力为核心的优化方案是保证农远工程教师培训系统生态持续平衡发展的措施。[32]张进良等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出发,分析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提出了信息技术可以从环境建设、观念更新、培训革新、促进反思和深化研究等方面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路。[33]

⑥ 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自2004年12月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我国中小学教师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之后,有关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各类培训拉开了序幕,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有:钟晓燕等通过质性研究对重庆市北碚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作为当前促进西部农村地区教师专业发展有效途径之一的教师培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针对西部农村地区教师培训的基本框架;[34]同样,谢超以海南远程教师培训为个案,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新课程远程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资源建设和实施条件两个方面提出了改进策略。[35]

(3)研究方法分析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比较分析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可以发现,从文章数量及趋势变化上来看,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是国内外关注的一个共同主题并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从研究主题上来看,网络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和媒体技术与Web2.0工具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是国内外共同关注的两个研究趋向。而在国内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这主要是由于教育部在2004年12月下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并在2005年5月启动了“全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有关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在全国得到了大规模推广,并一度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话题。在评价研究上,相对于国外研究现状,国内相关的研究还处于理论层面,尚未在实践中深入展开。此外,由于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在研究主题上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研究取向,如国外注重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心理研究,而国内倾向于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与策略研究等。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混合研究法是国内外共同采用的研究方法,但由于各国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这些研究方法在主导研究范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前所述,研究方法并不好坏之分,我们应当深入详细地研究各种研究方法各自的特点和局限性,以及可能的各种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等,以便更好地为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问题和需要选择研究方法时提供依据。[37]

五、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1. 国内研究存在的问题

(1)技术支持高校教师与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与突破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现代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社会成员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多方面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机构的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社会重任,其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将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成败。因此,如何借助信息技术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新形势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国内有关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师层面上,对信息技术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的研究中主要围绕着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型、现状和策略等方面展开,而对网络技术、新兴媒体技术和Web2.0工具等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却研究不多。此外,职前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后备军,探索其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高师院校作为职前教师培育的重要基地和摇篮,进一步加强对职前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已迫在眉睫,探索有效地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与方法也势在必行。

(2)相关评价研究的缺失与不足

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逐步完善离不开评价的支持和参与。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是为了确保教师专业发展能够实现预期目的而进行有计划的活动。相对于国外评价研究的发展,国内关于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围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评价开展了相关理论层面的研究。而国外文章从评价量表的开发、培训项目的评估、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应用到技术支持教师培训的成本效益评估等方面都有所研究。例如Jung Insung对在线教师培训和面对面教师培训两种方式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在线教师培训比面对面培训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38]因此,如何结合技术环境下的特点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相关的评价研究是今后研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研究范式的困境与转变

从国内研究方法分析中可以看出,理论研究应用非常广泛,这种“坐而论道”、自上而下的研究方式固然有其存在的意义,但对实践的启示和指导终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由研究问题引发并造成当前的这种困境;另一方面是受中华民族传统的思辨思维习惯和方式影响,其更多开展的是理论探讨研究。而研究设计和研究过程规范性的欠缺直接导致了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的脱钩,造成了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的现象。因此,研究者应完成从满足于逻辑推理的应然走向注重案例研究的实然、从初级的描述性研究走向深层次的关系研究和过程与机制研究、从力图寻求普遍规律的实证研究走向追求理解与共情的质性研究等三种研究范式的转变。[39]

国内的教育问题范文3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62-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层面的改革以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为主要的变迁方向,以城市化、城镇化、工业化为转变浪潮。在这一过程中,大规模、大范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迁移至城市。政府相关部门和学界逐渐加大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和研究,他们分别从人力资本的个人层面、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层面、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宏观层面纷纷进行研究。当然,我们更需要看到,作为“民工潮”持续发展的结果,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已成为流动大军涌入城市后日益突出的重要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考虑到一部分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将子女带到城市,一部分农民工将子女留在家乡,因此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一般包括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频见报端,近年来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是社会各界讨论的重点,但是我们也不应忽视同为最边缘群体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远离城市文明的熏陶与教育,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作为引导他们社会化重要途径的教育手段,理应在教育理念、教育软硬件设置、师资配备等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与努力。

一、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

留守儿童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一张于1994年提出,主要指父母在国外工作、学习而被留在国内的孩子。其定义是从父母是否出国的角度来界定的,在今天外出务工潮的社会大背景下,它指的更多是父母在城市工作、学习而被留在农村的孩子。应该看到,“留守儿童”的定义忽视了留守儿童年龄、留守时间长短、外出父母存缺等外延的严格限定,究竟父母双方都外出的孩子是留守儿童,还是父母中有一方外出的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的时间长度究竟以多长的时间跨度为计算标准?当然还有学界争论最多的关于留守儿童年龄的界定,绝大多数研究并未明确讨论这个问题。只是直接将研究对象限定在义务教育年龄段,而对学前儿童和15至18周岁青少年没有给予关注。甚至一些研究因为“儿童”这一定义众说纷纭而放弃“儿童”内涵层面的严谨考察,而使这一学术问题一直搁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的规定是0-18岁,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规定是0-18岁,医学界以0-14岁的儿童为儿科的研究对象,中国的儿童组织少先队的队员年龄在14岁以下,而共青团员的入团年龄为14岁以上。考虑到社会和人们公认儿童的年龄段为0-12岁,因为此类人群都是正处学龄前和小学阶段,且年龄比较幼小,一些儿童活动也都是针对这个年龄段的人群的。因此,本文讨论的留守儿童主要是12岁及12岁以下,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一年及一年以上的而被留在农村,而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具有农村户籍的儿童。

二、留守儿童的数量

目前我国农民工留守子女的规模十分庞大,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流动儿童共有1982万人,其中以小学阶段适龄儿童为主。而根据2009年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的调研报告显示,2008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约为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4000多万人。由于目前有关留守儿童的各种信息,基本是建立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基础之上的。但是,最近5年来,全国流动人口变动非常大,留守儿童的有关情况在最近几年中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段成荣对国家人口计生委2006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调查资料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一些有关留守儿童的权威资料: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我国人口中0-14周岁人口为26478万人,按留守儿童占16.53%的比重推算,全国0-14周岁留守儿童数量为4377万人,比2000年增长了近2100万。其中,6-14周岁的学龄儿童占全部留守儿童的57.9%,人数达到2535万人。0-5周岁的学龄前留守儿童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占42.2%,人数达到1843万人。而以往的研究往往关注6-14岁留守儿童,对学龄前的留守儿童较少关注。而段成荣推测,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为4015万人,是留守儿童的绝对主体。所以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比例高20.2%。也就是说,农村每5个儿童中就有一个是留守儿童。这一数据是相当惊人的,要看到儿童阶段是人生命过程形成基本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留守儿童的成长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较早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系统理论研究的是蒋忠、柏跃斌《“民工潮”下的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其思考》一文。该文中提出了关于流动人口中单独外出的打工者,将妻儿安置在家中,由于父母异地而居,家庭教育总量减少,遇事缺乏商量,父亲对孩子的引导教育作用削弱。其研究结果表明孩子的学习成绩与父母的缺位有直接关联。

目前学界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逐渐深入,主要是留守儿童父母缺位在其社会化过程中造成的影响问题。

(1)监护缺位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有的由祖辈抚养,有的是由父母一方监护,更有甚者,是由叔辈、邻居或亲朋好友监护。父母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父母的作用不能被其他监护者取代,在父母双方或一方的缺位势必给儿童社会化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父母外出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减少,这会影响家庭在子女教育上作用的发挥。而且父母的外出使留守儿童被迫承担更多的家务,有时甚至需要自己做饭,与此同时,留守儿童的学习时间相对减少。此外,儿童期心理不成熟、自控能力差等特质在父母缺位的状态下更加明显。有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中逃学、厌学、辍学、纪律差、迷恋网吧的现象比一般儿童严重。一些家长在外务工,被迫将孩子留在家里,对自己的子女心生愧疚,于是,通过给孩子寄钱来补偿自己对孩子的照顾不周,而这些孩子在花钱方面又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容易误入歧途。祖辈类型的监护人往往只把孩子的人身安全和“吃饱穿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认为只要孩子平安就可以向孩子的父母有所交代。而其他类型的监护人在管教孩子问题上,感到无能为力,对别人的孩子在管教上“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孩子的不妥当行为“有的不好管,有的管不住”。

2、心理和道德问题。齐美尔认为,“个体通过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获得一个特定的社会位置,并在他人对自我行为的期

许中成就自己本身。”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角色定位对儿童性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父母的长期外出,使得留守儿童缺乏合理的、合适的亲子互动机会,他们对父母的遵从感和信任度降低,容易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无助感。长期无法排遣的孤独感与无助感会严重影响儿童性格的形成,使其变得内向、抑郁、自卑、敏感和脆弱。外显的行为就是不愿与别人交流。遇到事情也会有一些过激的表现。另外,内心还会缺少安全感。总的来说,学界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心理承受力弱、意志力不强、缺乏安全感和家庭归属感;自卑闭锁、自暴自弃、沉默寡言、悲观失望、孤僻寂寞;任性冲动、脾气暴躁、情绪焦虑、态度冷漠、性格内向、神经过敏,有的充满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对父母打工不理解而充满怨恨。虽然,也有少数孩子在父母出外打工后,变得更加坚强、自信,自理能力增强,而且能够理解父母的做法,把对父母的思念、感激变为学习的动力,自觉上进,表现良好。但大多数孩子在父母外出后都表现出一些心理问题,年龄越小的孩子表现越突出,女生比男生突出。

四、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一些建议

首先、以学校为中心,对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问题做出全面、系统、客观的分析,以寻找问题的症结。可以尝试让学生过一种家庭式的学校生活,多筹建一些寄宿制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中管理。建立留守生档案,这样班主任老师不仅可以进行跟踪教育,还可以与学生家长保持信息畅通。

其次、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应充分重视监护人的选定问题。如果夫妻双方都外出工作。应尽可能把子女寄养在有一定学习环境,并且有一定责任感的亲朋好友处或者选择住校。最好父母中能够留一位在家与孩子共同生活,保持家庭教育的持续性和完整性,这样家长也可以跟学校经常保持联系,共同承担起教育儿童的责任。如父母双方都外出,则要改善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要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为留守儿童建立一个温馨的农村社区。充分利用志愿者资源,比如组织当地一些受教育程度较高、有社会责任心的人员参与留守儿童的监护、教育等工作。

最后、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制度层面的改革。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改变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现状,这才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举措。

农民工是游离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以农民身份在城市的制度空隙中寻找狭窄生活空间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城市中就业不稳定、收入较低和社会地位低下的群体,在城市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他们作为国家的公民,有权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和福利,其子女也应平等享有和城里孩子一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应该看到,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需要我们从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调整、政治体制改革的大局出发,依靠政府、社会、人三方面的因素良性互动、协调运作形成的合力,努力破除体制障碍和制度桎梏,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2005(1):29-31

[2]一张:留守儿童,望,1994(45):37

[3]廖其发:《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245-275

国内的教育问题范文4

材料1,引述20*年*满分高考作文《他们》,作为入题,引出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的问题。本条材料隐含全部给定资料和本次申论考试的主题——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

材料2,含有事实材料和对事实的理论分析,主要分析了农民子女接受教育难问题的两点成因:一是户籍制度的限制,二是相关政策没有充分落实。

最后进一步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深层根源——我国属于城乡二元结构社会。是作答第二大题第1小题分析教育不平等原因的依据。

材料3,介绍了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趋势、适龄儿童少年人数庞大,说明了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产生的背景,指出了这类学校“屡禁不止”、“越禁越多”的根源在于“市场需求”,在于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公办学校出于自身难处和地方保护考虑,设立一系列限制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门槛。为事实性材料,是作答第二题教育权利不平等原因分析和撰写文章的依据性资料。

材料4,广州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情况,包括数据和分析。说明尽管国家政策鼓励将外来人员子女逐步纳入公办学校,但政策落实不能一步到位,是一项需要逐步推进的工程。对确定文章立意有一定启发作用,属于事实性参考资料。

材料5,包括事实与理论两类资料。介绍了流动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三种主要形式:一是在公办中小学借读,二是在民办私立学校就学,三是在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就读。从理论上阐述了教育平等的内涵、意义,暗含着教育不平等的原因、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则思路和方向、目标。是理论与事实混合型材料,是作答第一题辨析C选项的依据,也是撰写文章的参考。

材料6,集中说明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存在的问题,包括师资、管理、设施、安全方面,指出问题危害在于教育质量难保证。在问题说明中夹杂着收费低廉、降低办学标准等原因成分。对应第二大题第2小题。

材料7,介绍美国保护迁移居民受教育的情况,指出美国做法的特点是通过保护迁移权来保护迁移和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权。是作答资料辨析题的依据。作为一个例证,与中国的情况相参照,可作为一条论据,来证明对于本地居民教育权利实行地方保护具有狭隘性,需要国家层面法律手段的调整,政府和法院发挥作用,对地方政府的狭隘保护、居民争夺教育利益的行为进行双向规范,以维护教育公平。关于居民为获取教育利益而进行不合理迁移,可提出国内的高考移民作为论据。对启发文章写作的思路具有参考作用,但与流动人口的教育问题联系不是太紧密。

材料8,指出国务院文件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了流入地政府在流动儿童教育中的责任,解决了流入地与流出地政府谁负责的问题。揭示了教育不公平的根本原因,即与户籍挂钩的教育制度,以及狭隘的地方利益考虑。启示了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根本途径:改革财政拨款与户籍挂钩的教育经费支出模式,进而改革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由于这种制度层面的改革在中国现实条件下很难实现,只可作为对策思路的参考。

材料9,介绍了两种建立健全财政拨款制度、合理分担公共教育经费的建议,但不具备很强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有针对性且可行的意见:在目前教育制度尚无法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对于打工子弟学校不能简单采取取缔的态度,指导、监督、提供业务帮助才是上策。最后,对问题进行了延伸分析,指出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之后的高中教育、高考和就业问题,避免农民工子女“边缘化”,需要社会参与,进行系统性和制度性的规划、建设。可作为文章写作的参考材料。延伸性论题具有深化主题的作用,可在文章结尾提出。

材料10,实际包含了四条材料:中央部委办《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主要内容,十七大报告有关内容,*市《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主要内容,武汉市对流动人口子女实行与城市学生同等待遇的政策。实质性启示在于武汉市的做法具有可资借鉴的意义,说明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政府的作为重在落实、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保证流动人口子女纳入公办学校就读。可作为拟定文章对策的参考,提出以武汉为典范,强化政府责任感和执行力,使城市中的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主流,平等接受教育。

总体分析

2014年*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以“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为主题,涉及宪法保障公民受教育权规定、十七大“努力实现教育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有关精神的贯彻落实,属于社会事业——教育事业建设与社会公平两大主题的交叉。材料指出国家的法律、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没有得到充分落实,暗示政府应端正认识、强化责任和执行力,保证国家法律和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实现“教育平等,维护社会公平”的要求。

给定资料虽然只有10条,但复合式材料居多,一条材料往往包括三条以上不同角度的次级材料,且字数偏多,因此材料的实际容量偏大,约7100字。与试题相联系,四道大题包括了五道小题、十个以上设问点,如第一题有A、B、C、D、E五问,第二大题第2小题有问题、成因、对策三问,题目表述很细,字数偏多,约1480字,合计试题总容量达到8600字,阅读量是很大的。

题型方面,2014—2014*申论连续三年使用“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题型,表明这已成为*申论考试的一种常态和固定题型,对此应加以重视,并研究总结其规律性。大体来看,应牢牢把握“依据材料、准确理解题目表述、分析辨别材料与题目表述的差异”这一原则,仔细比较材料与题目备选项的异同,重点是“求异”,即找出题目备选项与材料所表达意义的不同之处。

第二大题,第1小题要求分析“我国受教育权利不平等”的原因,可从宏观与具体两个层次来分析,宏观即城乡居民、流动人口与当地户籍人口之间教育权利的不平等,具体即聚焦城市流动人口受教育权的不平等,集中分析导致这一不平等的原因。从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来看,应以分析城市流动人口相对于当地人口受教育权的不平等原因为主,在字数限制较严的条件下,更应集中分析这一问题的原因。

第2小题属于常规分析和对策拟制的“三段论”问题,有关信息集中于第6条材料,对策需要针对问题来提出,如强调政府作用,扶持和督促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同时,可参照第9条材料“不宜简单取缔,指导、监督、提供业务帮助才是上策”的对策提示,进行扩展和延伸。

第三题,为公文指误并改错,应依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来对照检查和修改,难点在于需要一定的公文写作经验。

第四题,为常规作文题,可从不同角度提出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看法,以提出解决的对策为主,但文章主题必须唯一、单纯,要提出户籍、教育、财政支持教育等制度层面改革作为根本的改革措施,就不宜与具体层面的把流动人口子女纳入公办学校、扶持民办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发展等措施混合;反之,选择了后者为对策切入点,就不宜再说制度的改革。全文不仅要以对策压轴,还要做好问题解决的必要性、现实性等分析论述,为此文章必须恰当布局,合理安排各部分的结构、比例;同时对策阐述又要充分,内容充实,这就决定了对策论点不能过多、层次过于复杂。

材料9提出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两种专家建议,均属未经实践检验的理论性设想,只是参考性材料,不必纳入文章中的对策。如果准备提炼这两条建议作为对策,两相比较,“中央统一划拨专项补助经费”明显要比发放“教育券”更现实、更具有可行性,应优先选择“中央给予补贴”这条对策。

第一题参考答案:A、√B、√C、×D、×E、×

第四题范文:(1181字)

逐步推进流动人口子女“学有所教”

教育公平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焦点问题,其中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权利的不平等问题,尤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必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各级政府是实施义务教育、提供教育公共产品的责任主体,要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必须强化政府责任,落实党和国家“努力实现教育平等,维护社会公平”的有关方针政策,逐步推进流动人口子女“学有所教”。

推进流动人口子女“学有所教”,是我国社会和谐稳定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膨胀,并呈现出“家庭化”的趋势。有了家、有了孩子就有教育需求,而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教育却遭遇种种障碍:首先是户籍制度的壁垒。由于我国居民的户籍与教育等社会福利相联系,流动人口子女没有户籍就难以在当地入学,这成为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最大障碍。其次是教育资源的“瓶颈”。城市人口密集,教育资源有限,难以承受外来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压力。最后是地方利益的门槛。出于地方利益考虑,流入地政府和公办学校往往优先保证本地居民子女的教育需求,对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设置门槛,将无力负担高昂学费的农民工子弟拒之门外,使国家的有关政策很难得到真正落实。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关系到教育公平,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要实现教育平等,进而推动社会在和谐氛围中持续进步,就必须妥善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

国内的教育问题范文5

一、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研究现状

为全面分析重要研究主题,并保持研究的可比性,本文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研究进行了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为保持数据集的可比性,国内文献数据集来自CNKI,国外文献数据集来自W0S(ISIWebOfSci¬ence)。CNKI检索条件为:(1)来源:期刊、学位论文;(2)检索词:研究生培养或研究生教育;(3)检索方式:题名检索;(4)检索时问段:2000-2011年。W0S检索条件为:(1)来源:所有;(2)检索词:“p0stgraduateeducation”or“Postgraduateeducation”or“graduateeducation”;(3)检索方式:Title;(4)检索时间段:2000-2011年。

本文采用共词分析的方法分析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研究主题。共词分析是基于词对共同出现的情况对文献集研究主题进行分析的一种计量方法。两个词共同出现的次数越多,则说明其关联越强。本文采用共词分析的方法对文献关键词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共词分析结果对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研究主题进行了分析。需要说明的是后文中括号内的词代表的是文献集中所出现的关键词。

(二)国内外研究生教育主题分析

1.国内研究主题分析

本文利用共词分析方法对国内研究生教育文献(即CNKI数据集)的研究主题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国内研究主题主要是围绕研究生、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展开,但内容上相对来说比较分散。从整体来说,可以将国内研究生教育研究分为以下几类:(1)涉及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相关研究,如其中存有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研究生教育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如关键词“影响因素”、“导师”、“课程体系”等;3)质量观研究,如“质量观”、“质量保证”等;(4)规模与质量关系研究,如“扩招”、“大众化”等;5)质量管理制度研究,如“措施”、“激励机制”、“制度建设”等;6)评估方法与管理工具研究,如“过程管理”、“ISO9000”、“质量评估”等。从研究类型来看,国内研究生教育研究涉及对不同类型研究生的教育研究(“在职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不同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医学专业”、“工程硕文献(即WOS数据集)的研究主题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国内研究相比,国外的研究相对比较集中一些,而且从具体研究主题来看,与国内不同,国外研究生教育更多地与“Education”出现在一起,而非“研究生”。这可能是因为国内外对研究生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时的出发点不同。

国外研究生教育的共词分析结果还表明,从整体来看,国外研究生教育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领域:1)与更广泛教育相关的研究,如关键词“伦理”、“教学”、“方法”等;(2)与研究生教育相关的研究,如“研究伦理”、“研究”、“跨学科教育”等;(3)与研究生教育相关的其他教育形式研究,如“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终生学习”、“erlearning”等;(4)研究生教育评估研究,如“自我评估”、“教育指标”等。从研究类型来看,国外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对医学领域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比较多。此外,还有针对不同地区的研究(“欧洲”、“英国”)。

3.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研究的比较

从上述研究领域分析可以看出:国内研究侧重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管理措施和工具研究,而国外则比较侧重于研究生教育不同方面、不同教育形式和评价研究。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1)国内外不同的研究生教育体制、不同的质量控制策略和质量观,使各自的关注点不同;(2)国内外的研究生教育处于不同的发展时期,因而对问题的关注也有所不同。

特别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国外研究中“自我评估”研究相对来说是比较突出的,而在国内的研究中大多都是评估研究(外部评估)。这一点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国内外对比研究中得以体现。在国外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中,自我评估被视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国内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仍以政府主导评价为主。

二、质量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研究

从上文分析中可以看出,国内的研究生教育研究是以质量为中心的,而国外的研究却不尽相同。为了进一步分析国外的研究现状,对比关于质量的研究内容,本文选择了影响因子比较高的国外高等教育类期刊(如表1所示)作为数据来源,检索了这些刊物自2000年以来的题录数据并通过共词分析展示其主要研究内容。

通过对期刊数据集中关键词的共词分析,可以了解2000年以来国外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限于本文研究目的,本文仅对质量研究部分的研究主题进行了分析。基于期刊数据集的共词分析结果表明,国外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研究是以评价为核心的。如对研究生的“能力”评价、对研究生教育的“教育评价”、对研究生教育的“认证”、基于“灰色系统”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等。

为了说明国内外研究主题差异,本文也采用共词分析方法对国内研究中以“质量”为中心的研究内容进行了主题分析。国内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共词分析结果表明,与国外评价研究不同,虽然也有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研究(如“质量评估”但国内研究更关注相关要素的研究,如“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招生”、“教育管理”等。虽然国内研究中也有基于质量管理的研究,如“全面质量管理”、“ISO9000标准”等,但相对较少。

三、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研究现状

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是在研究生教育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是各校围绕着使教育能满足不断更新的质量要求而开展的策划、组织、实施、检查、审核等所有管理活动的总和。将质量保障与质量管理引入到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原因就是外部质量审查(ExternalQualityScrutiny)的出现,外部质量审查包括质量审计(QualityAudit)和质量评估(QualityAssessment)。当质量评估与资助联系到一起时,高等教育机构就开始制定内部机制以维持或提高教育质量。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高校都开始转向来自工商领域的思想以建立机构内部的质量保障机制。因为该领域通过引入基于质量保障标准和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系统,已经成功地解决了提供高质量产品与服务的问题。

目前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面质量管理JSO9000标准。以及企业流程再造等在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虽然有针对研究生培养计划的质量管理研究,但更多的是针对高等教育机构的研究。利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其实质就是通过建立健全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来实施各项管理活动,即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进行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等各项与质量有关的活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实施TQM所需要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将流程再造思想应用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也就是对研究生教育管理流程的再造,其目的是减少教育管理成本,提高流程灵活性,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尽管质量保障系统以及ISO9000标准在许多机构得以应用,但相关调查却表明虽然这些机构也都认为质量保障过程是非常有用的,有利于提高效率,但却无法对其效果进行测度。

质量管理体系是在持续改进中得到完善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也应通过管理评审、自我评价、内部审核数据分析等自我完善机制,不断寻求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然而目前国内对研究生教育的自我评估研究却相对较少,而国外对自我评估的研究却已有积累,如欧盟面向自我评估文化培养的质量标准[17]、可持续自我评估、高等教育自我评估等。2008年欧盟理事会(CouncilofEurope)和认证与质量保障委员会(CAQA)共同主办了关于高等教育机构自我评估的会议,会议的议题就是高等教育机构自我评估的相关概念与方法。

产生自我评估行为的原因有多种,如外部认证或评估、机构本身进行的评估循环、战略规划、变革需求等。自我评估包括机构自我评估、部门自我评估、院系自我评估、课程/计划自我评估等。高等教育系统目前开始关注机构的自我评估。在欧盟高等教育区的调研也发现了这种趋势:成熟的质量系统从培养计划评估,转向了机构审计与评估。

四、国内外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研究的特点

通过研究生教育质量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不仅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是关注的重点,而且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生教育也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主题。国外对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多是围绕评估与认证展开的,而国内的研究却主要集中于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研究在国内外研究中,表现出相类似的研究主题,即关注全面质量管理以及ISO9000族标准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但国内研究多是理论或框架研究,而国外则多以案例研究为主,而且从时间分布上来看,国内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在对研究生教育自我评估的研究中,国际上特别关注自我评估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中的作用,注重教育机构的自主性和多样性。而且还广泛利用各种评估系统。但与此相比,国内对此问题的关注比较零散,对自我评价工具或指标的研究较少,而且高校自我评估没有得到广泛重视。

综上所述,从国内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研究来看,一方面工商领域的全面质量管理引入到了研究生教育之中,促进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研究的发展,但多为理论分析或应用框架研究;另一方面即使从国外研究来看,实施质量管理的效果是很难加以测度的。从国内研究生教育评估来看,高校自我评估的缺乏,使我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系统仍处于不完善的状态。而且自我评估的缺乏在客观上也影响了高校在研究生教育中的独立性和多样性。

五、结论

国内的教育问题范文6

关键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对策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中规定,对会计人员资格证书进行按期年检制度。我国财经法规规定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采取学分制管理制度,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取得的学分不得少于24学分。由此可见,对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是会计法律法规的要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加强和完善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和道德的必然要求。

一、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在当前经济日益发展的阶段,会计越来越举足轻重,而会计人员作为行使会计职能的主体,其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两大基本职能的有效发挥,因此,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必不可少。具体地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教育是法律法规的要求

2013年12月30日财政部修订印发了《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3〕29号)。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财政部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的通知(财会〔2014〕6号)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只有会计人员在遵循原有的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对我国新颁布的各项准则及制度及时主动学习应用,才能保证各项新准则和制度的有效贯彻落实。

(二)继续教育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全球经济迅猛发展,财务对于企业的作用日益突出。而对财务人员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考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我国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的市场竞争,而且要面对激烈的全球竞争,要求企业必须强化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以确保会计人员能够适应新的工作内容,全面学习会计理论知识和实务,掌握必要的会计处理技巧,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使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继续教育是财会人员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们处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于财会人员来说,不仅需要掌握财会方面的知识,而且要了解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和经济方针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财会人员不被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世界各国已将终身教育理念作为新型教育体系普遍开展开来,因而,会计人员职业素质和职业教育也要与知识经济时展趋势相符合,不断优化自身知识储备结构,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建设,从而推动会计人员职业教育观念的渗入和强化。

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现状及问题

(一)对会计继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会计是一个技术性、专业性十分突出的职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从业人员只有不断储备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才能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但目前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人员对会计继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企业管理人员来说,继续教育是会计人员自我学习的过程,与单位没有必然联系,企业没有义务在制度和物质上给予支持。对一部分会计人员来说,做好单位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参加继续教育只是为了完成会计证的年检工作。

(二)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缺乏针对性

大多数培训机构只侧重于新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及相关的财经法规等内容。忽略了宏观经济、特定行业生产经营状况等方面的培训。在实际培训中,往往把不同级别的会计人员混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忽视了不同的职称级别需要不同的教育内容。背离了“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的原则。

(三)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时间较短

会计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中明确写到:会计人员每年的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应少于24小时,规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时间是一年一次,一次1-3天。据了解有的培训单位为了自身利益节约费用,培训时间集中在几个小时内完成,这与财政部门规定的时间大相径庭。

(四)管理部门对培训机构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

某些培训单位的资质、师资力量和培训内容等管理不到位。有些培训机构为了增加收益,不仅在师资、培训内容上打主意,而且代替听课、代替考试的现象严重。只要交钱,就可以完成继续教育,会计证年检也可以顺利通关。培训机构取培训之形和会计人员投机取巧的这种做法,导致了继续教育工作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

三、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认识程度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企业管理部门要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一起,重视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加大继续教育方面的投资力度,结合我国出台的各类会计准则及制度,制定出详细的继续教育内容及计划,使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政府机构应加大对继续教育政策的宣传,对企事业单位做出明确的规定,每年定时组织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作为会计人员自身来说,要积极响应国家相关规定,不断加强自身知识文化建设,随时更新知识管理体系,自觉认真地参与到继续教育中,有效提高自身素质能力,为更好地应对复杂的会计工作。

(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层次性

对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侧重点应有所区别。高级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属于经营管理型,对大中型企业的会计工作进行管理;中级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属于会计系统主管型,通常不仅要求对具体会计实务进行处理,而且要对一个小型会计系统的整个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组织指挥和协调会计系统成员之间,部门之间以及单位之间的关系;初级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属于具体业务操作型,只需对具体会计业务事项进行处理。有针对性的设置继续教育培训内容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培训需求,提高会计继续教育的效率。而在培训方式方面,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多媒体、小组交流、案例探讨、场景模拟等方式,增加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有效的提高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也能够有效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使会计人员不再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投入到继续教育中去。

(三)实行网上学习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时效性

每年财政部或税务局新颁布或修订的内容后,近期内应组织当年的继续教育培训,这样继续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较强。为解决工作和继续教育之间的冲突,可以实行网上学习制度,全年分批进行教育,会计人员可自行安排自己学习时间,这样做不仅解决了会计人员的学习和工作之间的矛盾,也实现了多层次的培训目标。

(四)构建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监督管理

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准直接影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质量,所以,对培训机构要加强监督和审核。各级财务部门设置专门的监管部门和人员。对培训机构的教学场地、师资力量、教学质量、教学现状进行监督管理。做到奖罚分明。另一方面,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培训权和考试权加以分割,在参加完一个周期培训后,由我国财政部门统一进行综合考核,同时把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情况及其成绩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年检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只有通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考试的会计人员,才算通过了本年度的继续教育。(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 许道芳.探析企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既存问题与落实策略[J].中国总会计师,2015,09: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