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街道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街道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街道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范文1

一、组织领导

成立宝安区教育系统安全大检查和“安全生产月”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郑映通

副组长:吉毅、王熙远、童尽一、李家勇、陈代刚、张德梅、陈国新、陈惠光、潘世祥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安全办。

主任:李家勇(兼)

成员:胡龙、黄承华、刘晓明、王峰岚、张建强、钟庆祥、肖波、温福华、廖柱、刘俊明、李敏壮、陆泰东、黄丽雅、叶耀范、叶志辉、吴乃胜、裴晴、黄伟堂

街道教育办(社会事务科)(以下简称街道教育部门)和学校、幼儿园(以下简称学校)要成立相应的排查整治工作和“安全生产月”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成效。

二、工作目标

通过进一步开展全区学校安全检查和“安全生产月”工作,认真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和学校安全主体责任,做到明确工作目标,强化责任意识,加强措施手段;通过对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大检查,及时发现学校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危险因素、薄弱环节、事故隐患和管理疏漏,消除各类事故隐患,严防十七大之前和中、高考期间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确保全区教育系统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三、工作内容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街道教育部门、学校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治理隐患和制度建设上,整治重点放在道路交通、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电力设施、活动安全、建筑施工、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燃气存放以及师生心理安全、校园周边治安等安全隐患上,坚决消除隐患,确保我区教育秩序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一)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学校食品卫生制度、预案的制定与执行情况;学校食堂购物索证、食品留样以及学生食堂信誉度评审创建工作情况;学校生活饮用水情况;预防禽流感和其它传染病工作情况;学校校医和食堂卫生工作人员的配置与培训情况;学校小卖部持证情况。

(二)交通安全工作

校车许可证和校车驾驶人证的办理情况;校车“大三小六”的检测情况;校车运行管理和校车驾驶人录用考核的档案建设情况;定期召开校车工作例会情况;学校周边交通秩序情况;开展创建“交通安全文明学校”情况;非法接送本校学生车辆查处情况。

(三)用电安全工作

学校电路检修制度的制订和执行情况;电工持证上岗情况;学校电路设计、电线老化、电线负荷情况;学校风扇固定、开关损坏、空调主机固定、电线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情况。

(四)消防安全工作

学校消防合格证办理情况;学校大楼、课室(功能室)安全疏散出口及通道畅通情况;室外消防水源、室内消火栓、灭火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运作正常情况;疏散楼梯应急照明灯及指示牌的完整情况;消防安全教育与演习情况;大楼避雷设施检测合格情况。

(五)防溺水工作

学校防溺水安全教育情况;校园内池塘防溺水安全设施完善情况;校园周边山塘、水库、河流等区域设立防溺水警示牌情况。

(六)网络安全工作

学校校园网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执行情况;校园网络防火墙和审计系统的设置情况;学校师生网络安全教育情况。

(七)学生公共安全教育工作

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的课程计划与落实情况;学生公共安全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进家庭”活动的开展情况。

(八)校园及周边治安维稳情况

校园周边带黑社会性质团伙入侵学校的情况;参与打架滋事的学生情况;学生带刀具、钢管等管制物品进校园的情况;学校门卫的配备与政审管理情况;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情况;学校周边黑网吧开设的情况;影响校园及周边安全稳定的其他情况(此部分内容,请按附件1要求填报)。

四、检查的方式和步骤

本次大检查采取学校自查、街道检查的方式进行,共分两个阶段和步骤。

(一)学校自查阶段(6月1日至6月5日)

各学校进行自查自纠。找隐患,查问题,认真整改,确保安全。

(二)街道督查阶段(6月6日至6月9日)

由各街道教育部门组成工作组对辖属学校的安全工作进行检查。检查要坚持检查与整改相结合,不留死角,对发现的隐患,能当场整改的必须当场整改,不能当场整改的,要按照挂牌督办的原则落实人员,限期完成。

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在督促、落实整改的同时,各街道应一并报区教育局安全办备案。

区安委会、市教育局将组织督查组对我区教育系统安全工作进行督查,请各街道和学校做好迎检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防止厌战和思想,指定专人负责此次检查工作,及时做好联系和信息反馈工作。

(二)制定计划,周密部署。各单位要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正确处理好高中考、期末考与安全排查整治的关系,严格按照部署,确保全区学校安全检查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街道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范文2

幼儿园管理 安全工作 教学秩序

幼儿园应始终把安全防范工作作为基础常抓不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通过安全教育,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通过齐抓共管,营造教职员工关心和重视安全工作的氛围,从而切实保障师幼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一、加强机构建设

成立由园长亲自牵头并担任组长,副园长任副组长,保卫干部及中层干部为组员的安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园长作为园内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从思想上鼓励教职工不断提高安全工作意识,增强大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副园长要根据幼儿园的总体部署抓好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各个组员结合岗位实际和特点,以检查发现、督促整改为重点开展工作。形成层层有人管、级级有落实、事事有人负责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安全防范

1.建立健全安全制度、职责以及应急预案

幼儿园应建立健全一系列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一是制定防火、防盗、防药物、食物中毒、防幼儿走失等五项安全防护制度;二是建立领导24小时值班制度、门禁制度、交接幼儿制度、来客登记制度、设施设备安全操作制度、水、电、气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卫生保健、食品安全等各项制度;三是完善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预防食物中毒预案、防火、防汛、防震等重大事故紧急疏散预案,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演练。

2.层层签订责任书

为确保安全工作责任的层层落实,实行层层负责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年初有计划、有部署,平时有督查、有评比,年终有总结、有奖惩。首先,幼儿园园长应逐年与各部门负责人签订安全责任书和防火责任书,使安全工作责任到人;其次,班主任应与家长签订“家长安全管理责任书”,让家长明确安全教育和监督职责;再次,幼儿园应与供货商签订食品安全卫生管理责任书,有门面房出租的情况还应与租户们签订责任书,双管齐下,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3.重视人防、技防、物防建设

人防,校卫队员24小时轮流值班。严格门禁制度,非接送时间园所大门关闭,提前接幼儿需进行临时登记,外来人员进出,实行严格的验证、登记制度,杜绝推销、闲杂人员、不法人士混入园内。召集园内青年男职工组成抢险救援突击队,定期组织抢险救援知识训练,一但发生突发事件可配合校卫队员立即实施现场援助;技防,安装视频监控技防系统,使监控网络覆盖整个园所,尤其是对大门、操场、教室、食堂、围墙等关键部位实行24小时全程视频监控,安装智能IC卡门禁系统,家长及教职工必需持卡进入园内,来访人员须先行联系确认接待科室或人员后,方可由校卫队员刷卡入内,将不安全隐患杜绝在大门外;物防,在传达室配备警棍、强光手电、钢叉、防割手套等防护器械。给重点部位配足消防器材,定期检查、充粉、更换。在每一楼层安装应急灯、安全标识。在园大门外设置隔离栏,严格执行车辆进出管理制度禁止外来车辆进入园内。

4.强化重点部位操作人员安全检查和培训,务必持证上岗

一要加强水工、电工、锅炉工、维修工的安全操作培训,按要求检查线路、电器、上下水、锅炉、大型玩具等园舍设施设备的运行情况,定期对重点部位进行重点检修和维护,并建立各类台账;二要加强食品卫生工作。发现异常问题立即停止加工,及时上报;三要定期开展全园性安全大检查,并建立巡查台账,发现问题立即整改,解决不了的问题务必在第一时间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寻求帮助,万万不可瞒报、虚报存在安全隐患。

三、加强园所稳定

1.掌握教工思想动态

积极开展各种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对职工、家长反馈的意见和问题,园领导及时给予解决、处理,坚决杜绝教工赴省、进京集体上访或个人上访的事件或行为。

2.关注网络管理

认真贯彻上级计算机网络管理的要求,落实网络安全技术保护措施和备案登记制度,设立专职网络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封堵网上有害信息的传播,确保园内网络的安全稳定。

3.保障信息畅通

设专人负责安全重大信息的报送,及时迅速、准确反映园内有关安全稳定和教育教学的信息动态。园领导、保卫干部24小时通讯畅通,行政值班、门卫值班保持办公电话畅通。

四、加强安全教育

1.组织教工学习各项法律法规

幼儿园,应该以法律为准绳,熟悉必要的法律知识,譬如《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治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及《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治理办法》等,制定合理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明确教师安全职责、监护措施,户外活动组织安全制度,家长接送孩子安全须知等。不断强化教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要求人人熟知本岗位安全工作职责和处置火灾、水灾、地震、食物中毒、交通意外等紧急突发事件的正确方法,时刻做到防范第一,幼儿第一。

2.将安全教育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

通过开展“不和陌生人走”“不让陌生人进家”“超市里走失了”等生活常识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去体验、了解安全知识,懂得求救方法。通过开展“我是小小消防员”“遵守交通规则,争做文明出行小公民”等主题活动,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掌握自护技能。通过开展讲故事、朗诵儿歌、看电视或视频等多种方法,让幼儿认识到不注意安全产生的危险后果。通过让幼儿自己参与安全治理,让幼儿在自我服务、自我治理、监督中受益非浅,既维护了秩序,保证了安全,又锻炼了能力,培养了品质。为他们提供交流、交往的机会和环境,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充分体验生命的意义。在实践中感知、操作、领悟、建构生存安全能力。

3.密切结合家长工作,实现家园共育

家长应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加强安全知识学习,幼儿意外伤害多发生于家长和其他监护人麻痹大意的情况下,因此家长或监护人应重视对幼儿的保护,时刻把幼儿的安危放在心上。另外,家长对生命的态度以及生存安全意识直接影响孩子能力的形成。社会大环境文明程度高低,社会道德规范、法纪意识的强弱也是孩子安全自护意识形成的因素。这些都要求家长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形成良好的生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社会道德法规,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避免教育过程中孩子的知行脱节现象。

五、加强周边治理

加强与驻地派出所、街道办协调联动,对小商贩进行清理,净化园所周边环境。在园大门口设立公安部门的“未成年人保护区域”提示牌和治安报警点、治安联防岗。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它并非阶段性的,而是一件长期且艰巨的任务。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常鸣,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营造和谐,平安的温馨校园。

参考文献:

\[1\]朱选朝,王恒斌.中小学安全管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

\[2\]郑增仪.切实做好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街道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范文3

    数字信息化已经成为城市燃气管道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将城市燃气管网在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及运营管理实现综合利用的4S技术,即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监测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遥感(Remote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统称为数字化管理[2-5].城市燃气输配系统包括门站、储配站、CNG加气站、LNG接收站、用户及燃气管网等.为了实现燃气输配系统安全、合理、有序及全面的管理[6],需要相关的数据模型[7-11]集中管理.地理空间平台及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将为决策者提供具有较大保障且信任度高的数据和信息资料,最终实现完整性管理的优化.我国城市燃气管网具有埋地多年数据不真实、不全面的隐蔽性;环状管网、枝状管网相结合,高压管道、中压管网及低压管网交错的系统性;压力波动、用气调峰、事故工况、供气不稳定等动态特性.同时,还具有交错复杂、点多、线长、面广,用户多、素质参差不齐,城市环境多元化,施工作业面大,道路、车辆多等特殊性.我国城市燃气管网数字化建设存在问题,如设计思路不清晰、功能实现不完整、设计内容不全面、安全措施[8]不到位等[9],需要优化管道勘察设计线路,科学有效组织实施管道施工,实现高效率、安全可靠地运营管理[10].

    1 系统功能分析

    城市燃气管网数字化系统是结合管道设计、施工、运营过程中的资料信息,集网络化、数字化、真实三维可视化为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基于网络技术、GIS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具备功能[12]:(1)实现对各种信息的综合管理,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施工管理信息、管线数据信息、设计资料信息和其他专题信息等.(2)基于空间地理信息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决策功能.(3)基于管道建设工作流程实现数据采集、管理、和监控功能,辅助管道施工管理[13].(4)对于气站、管网资料,有基于WebGIS的信息、查询、编辑、增删、上报及报警等功能.(5)基于管道运行涉及的,如运行优化分析软件等各种专业软件和实时监控系统实现管道运营管理功能.(6)基于海量栅格/矢量数据的三维实时交互漫游可视化辅助分析决策功能,同时对事故地点、性质、规模提供抢修行车路线图、抢修方案等[14].

    2 系统方案设计

    2.1 软件选型

    (1)数据库软件.推荐选用Oracle 10G作为数据库管理软件.它具有灵活的Client/Server结构、丰富的开发工具、可靠的机制及Internet/Intranet功能等特点[15-16].(2)项目管理软件.分析项目管理软件和石油行业的特点,推荐选用P3项目管理软件.它是以计划协同跟踪控制积累为主线,专门为企业级工程项目构建的管理软件,同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运用IT技术,并涵盖现代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17].(3)GIS软件.基于B/S结构体系的WebGIS应用技术将其信息和资源在地图上以多种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实现信息的存储、处理、分析和对外.最具典型代表的是ESRI公司的ArcIMS和MapIn-fo公司的MapXtreme.基于C/S结构的应用系统要求具有较强的显示、查询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如ES-RI的ArcGIS(ArcInfo,ArcView,ArcExplore,ArcGlobe等)及MapInfo的MapInfo,MapX[18-19].分析ESRI公司和MapInfo公司的2种主流GIS产品,结合城市燃气管道数字化管理系统的体系要求,推荐使用以ESRI作为图形数据管理平台.

    2.2 总体方案架构

    城市燃气管道数字化管理系统应该包括管道勘察设计系统、管道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及管道运营管理系统等,各系统再细分成各子系统[9-10](见表1).城市燃气管道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总体方案架构见图1[20],各单位负责的管道数字化流程见图2.

    2.3 软件体系结构

    根据城市燃气管道工程特点和系统需求,建议数字化管理系统体系结构采用由C/S结构和B/S结构相结合的组合体系.由C/S模式应用系统实现数据的采集、矢量化、编辑维护以及空间数据的高级分析,由B/S模式应用系统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基于Inter-net的信息.考虑系统的灵活性、扩展性等因素以及ESRI的GIS平台软件结构模型,城市燃气管道数字化管理系统采用分层模型结构,分层设计及每层所包括的内容见图3,包括表现层、应用逻辑层及数据服务层[21].

    2.4 各子系统方案

    2.4.1 管道勘察设计系统

    将测量、地质、工艺、阴极保护、通信等各工艺环节的成果资料,以DWG、DXF、TXT等格式添加到数据库中,为施工建设阶段提供相关资料.勘察设计管理系统[22]主要包括空间信息管理、环境信息管理和勘察设计管理等子系统,系统各环节的工作流程见图4.(1)空间信息管理子系统.建立管道工程的属性信息,如识别城市的区域、房屋建筑、公共场所、街道、河流和重要交通地段信息等对象;获取数字地图或矢量化的数字图形,需要借助于卫星遥感、数字摄影、城市规划等技术;将信息转化为系统可以接受的格式和比例尺. (2)环境信息管理子系统.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建立沿线街道信息,与地图数据相关联,获取电子地图和空间信息进行地图的矢量化;结合管道沿线的用户、路道信息、公共交通、下水道路段、城市其他基础设施、境界、街道名、其他国防光纤等,建立相关地理信息库.(3)勘察设计管理子系统.实现勘察设计中的文件(图纸、文本等电子资料)管理、设计参数(管道类别、级别、公称直径、壁厚、材质、型号、设备等)管理、站场工艺,以及设计资料的统计、分析、查询.

    2.4.2 管道建设项目管理系统

    管道建设项目管理系统[23]主要是将采办时的相关技术参数、施工计划、进度、费用、质量要求、HSE、埋深、竣工等数据信息添加到数据库中,形成管道模型管理、工程采办管理及施工管理子系统,更好地为管道运营管理提供可靠资料,管道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各环节的工作流程见图5.  (1)管道模型管理子系统.实现管网、管线、管段、桩位、阀门、特征点、调压器及站场设施的空间信息管理,建立管道沿线的地形、地貌、建筑物等三维景观及搭建数字管道三维仿真系统平台.(2)工程采办管理子系统.统计管道工程中各种产品的价格,登记产品供应商、运输分包商、保险公司、清关商的资料,根据设计信息和设计参数估算物料的总量和价格,生成采办清单后,建立采办中产生的合同、定单及物料存取的信息库,包括物料及设备的型号、各项参数、编号、数量、产地、负责人等信息.(3)施工管理子系统.实现对施工进度、单位或人员、HSE、资源、竣工资料等信息的管理,完成施工前期资料的查询,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数据库,需要录入施工进展数据以及分阶段统计分析各项数据.

    2.4.3 管道运营管理系统

    管道设施管理、管道风险管理及管网管理构成城市燃气管网管道运营管理系统各子系统,还包括所有竣工信息的综合系统,系统各环节工作流程见图6[24].(1)管道设施管理子系统.对管道设施的防腐、维护、检修计划和作业进行管理,完成对QHSE文档的分类、维护、调峰量、索引和查询,接收SCADA系统提供的管道监测和运行数据,提供应急预案与指挥调度,用气量、阀门、调压控制,验收通气,巡线监督等.(2)管道风险管理子系统.它包括管道安全评估、环境评估和事故伤亡评估.(3)管网管理子系统.它包括管网数据的录入、编辑、输出,水力参数、工况模拟分析、管道数值仿真及力学分析等.

    3 系统安全策略

    城市燃气管道数字化管理系统具有系统接口多、潜在的安全风险高等特点,需要在GIS、数据库、网络等技术基础之上建立完善的安全策略[25,26].

    3.1 物理安全

    保护主机设备、网络设备、通讯线路、存储设备等硬件免受人为破坏;对于运行关键任务的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采用双机热备份进行系统的冗余;对于关键数据存储采用RAID5的磁盘阵列系统,以实现数据的容错;对于关键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配备UPS系统,以提供持续的电源保障,机房应安装防雷系统.

    3.2 网络安全

    加强用户口令的识别与验证以及用户账号的缺省限制检查.在项目总部及各项目分部局域网与广域网的连接中,根据不同的应用采用不同的接入方式.对于WWW/SMTP及MAIL服务和连接,设置硬件防火墙系统接入Internet;对于提供给各个项目分部和基层站等外部用户的有关空间数据和敏感业务数据等保密信息的远程访问,通过VPN的隧道技术实现.

    3.3 系统安全

    设置功能强大的网络版防病毒系统,实时查杀病毒,并能自动更新升级和集中管理维护.

    3.4 应用安全

    各个应用系统均要建立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与授权机制,并在关键系统中建立智能型日志,以保证对各个应用系统和数据的合法访问.

街道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范文4

众多城市已经着力开展视频监控集中管理系统的建设,即对一个城市作整体的规划和设计,从而使城市视频监控系统运行得更加高效、可靠。发挥更大范围的作用,以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实现科技强警,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系统提供联动及预案措施,以应对各种活动、事故、案件、自然灾害等进行快速处理。

只有建立合理、有效的城市视频监控管理系统,才能够使政府管理部门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及应急预案,提供科学的分析手段,实现防患于未然。对城市突发时间具备快速反应能力,提供事后查询及分析的数据、资料,为城市的应急管理体系及管理水平提供有效保障。

城市视频监控管理系统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实现一个城市乃至整个国家安全和稳定的基础。

“平安城市”数字视频集中管理系统化科技手段为直接战斗力,整合各种资源以适应城市应急保障制度,是打造“平安城市”的必行之路。

第二章“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系统”需求分析

2.1“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系统”需求

a)建设社会治安视频监控联网系统,构建省厅市局区分(县)局派出所多级视频监控图像传输联网的社会治安动态视频信息综合管理的数字平台

b).对商业区道路路口监控:通过设置在各主要路口的监控点,对整个道路的交通情况、人员流动情况以及治安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从而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各监控现场的实际情况,有效的预防各类案件的发生,并对各个监控点进行全程的录像,从而为日后的事件取证提供一个有力的依据。

c)对城市道路卡口的监控:通过设置在城市道路卡口的监控点,实时的监控车辆出入情况,为特殊情况下的围堵创造一个条件,从而为平安城市的建设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

d)对娱乐场所监控:通过设置在个娱乐场所的监控设备,实时的了解个娱乐场所内的实际治安情况,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并且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有效的了解事发现场的实际情况,从而为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提供第一手的现场资料,并为突发事件的事后复核提供一个有效的依据。

e)对其它重要治安点的监控:对于各级政府部门、行政部门、各级行业的主管部门等重要防范区域,通过设置在其主要重要部位的前端监控点的实时监控,为其的日常工作创造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从而为“平安城市”的构建创造一个坚实的基础。

f)对各社会单位的安防管理:社会治安监控系统需要涵盖社会众多场景和领域,包括:1)金融、文博、涉抢防爆和剧毒化学等重点单位;2)关系国计民生的水、电、气、核电站等重点部位;3)公共复杂场所、治安复杂区域、大型广场、民用街区、居民住宅小区;4)大型活动的现场;5)各类学校、幼儿园等,从而创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平安城市”。

g)对原有监控系统的接入:合理有效的利用各监控现场原有的监控系统,并通过相关的方式方法实现统一管理平台下的联网运行,从而为平安城市的具体操作提供一个殷实的经济基础,在有限的资金预算范围内发挥联网安防系统的最大性能,从而为平安城市的建设提供一个更有力的“技防”支持。

2.2“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系统”需求分析

结合上述的“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需求的描述,整个“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必须具备如下的特征。

第一:“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必须具备如下系统组成特性,包括:1)必须具有强大的接入能力,以实现大规模、大范围的监控点覆盖;2)必须支持灵活的接入方式,以适应各个监控点网络传输条件的差异性;3)必须能够整合已有的、分散的各个监控网络,以保证最大程度的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投资;4)必须具有集中管控功能,以保证整个系统可控制、易管理。

第二,“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系统”需要完成各类应用的整合与调用,包括:1)监控图像的录制、存储与点播;2)已有报警系统的视频联动改造;3)与110、119等报警系统的联动;4)GIS系统的融合;5)GPS系统的结合;6)图像识别、移动侦测等。这要求系统必须具备灵活的扩展能力和强大的整合能力。

第三,“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系统”需要结合分级、分层、分权的管理机制进行图像资源的合理化调用,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用户对图像资源的使用权限、优先次序是不同的。这要求系统必须支持分层组网架构,且具有灵活的用户管理能力。

第四,作为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系统”需要保证资源的保密性、运行的稳定性,因此系统必须具备可靠、强大的安全特性

综上所述,通过“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的建立,能够。。。。。。

第三章“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系统组建分析

3.1系统构建分析

3.1.1系统构建面临的问题

3.1.1.1地形地貌:“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系统”最终是一个跨地域、跨行业、跨应用的立体的、全方位的一个综合性治安防控网络,其各基层单位、各现场监控点所处的地理位置是离散分布的,而且区域跨度较大,因而采用什么样的技术、产品来构建既定功能的安防系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3.1.1.2建设规划:“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的规模化决定了其不可能所有需要监控的现场系统一次性全部安装到位,在建设规划中,通常会将整个基础建设分为若干个阶段,根据规划,逐个的对各个阶段的基础设施进行安防项目的建设,因而如何将后续阶段的安防系统无缝的合并到已有的系统中,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3.1.1.3建设预算:建设一个完善的安防系统,不能建立在无限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如何在有限的建设预算内,实现我们既定要求功能的系统,并且建设完成后的系统能够与“平安城市”的发展趋势相吻合,这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3.1.1.4管理要求:一个完善的安防系统包含了若干个不同功能的子系统,如何将多个独立控制的子系统统一在一个平台上,为日常的管理过程提供一个可操作性更强的方式,这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3.1.2解决方案

从前面的需求分析、系统构建面临的问题分析来看,“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将涉及非常广泛的视频监控技术领域,包括早期的模拟监控到后来的数字监控、网络监控以及现在的智能监控。而作为整个系统的传输、控制以及管理中心的监控平台,必须采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三者融合的新一代视频监控技术。

首先,它必须是一个数字化的监控平台。

模拟监控技术起源于90年代初及以前,图像的传输、显示以及存储均依赖于模拟信号处理技术,它具有传输距离有限、信号易受干扰、应用不灵活、无法集中管理等特点,因此仅适合接入端的信号采集或局部联网应用。尽管视频光端机的出现解决了模拟监控信号的传输距离等问题,但又带来线路成本高、浪费资源等缺点,而且仍然没有解决应用不灵活、无法集中管理的问题。

而数字监控技术通过不断发展的高效视频编解码压缩技术(如H.264),可以在已有的各类数字传输网络上以非常低的带宽占用实现远距离传输,而且可通过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实现灵活、丰富、广泛的多媒体应用,对图像的观看可以利用计算机、监视器等各种手段。另外,随着数字信号处理和嵌入式设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类数字编解码设备的成本会越来越低廉、功能会越来越丰富。

其次,它必须是一个网络化的监控平台。

早期的数字监控系统具有本地化特征,由视频编码器或DVR(硬盘录像机)构成的整个系统类似于一个个信息孤岛,用户需要在PC机上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或通过IE浏览器分别登录这些孤岛,才能完成图像的观看与控制。一方面,操作不方便、应用很不灵活;另一方面,无法集中管理与控制这些孤岛。而网络监控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以往现状,它以网络化的信号传输与控制为依托,以数字化的视频压缩、传输、存储和播放为核心,通过设立中心监控平台实现对系统内所有视频编解码器及DVR等设备的集中管理与控制,用户仅需通过IE浏览器登录中心监控平台,即可实现全网中各个监控点的控制和图像的调用与浏览。中心监控平台与视频编解码器及DVR等设备间的通信完全依赖于网络化的协议机制。中心监控平台的实现既可以采用简单的PC或服务器。

最后,它必须是一个智能化的监控平台。

单纯的数字化、网络化视频监控技术仅仅解决了传输与控制的问题,而要实现真正的综合治安防控还必须依赖智能化的监控平台技术。智能化的监控平台以网络化传输、数字化处理为基础,以各类功能与应用的整合与集成为核心,实现单纯的图像监控向报警联动、GIS、GPS、流媒体、图像识别以及移动侦测等应用领域的广泛拓展与延伸。

3.2系统应用技术分析

在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的组建过程中,其整个系统的建设载体是网络,在最早的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由于所采用的压缩技术、网络及网络安全性等多方面原因,曾造成数字化安防系统会严重影响网络运行的不良影响。在数字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上述的疑屡早已得了解决,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3.2.1数字压缩技术的分析:H.264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共同提出的继MPEG4之后的新一代数字视频压缩格式,它即保留了以往压缩技术的优点和精华又具有其他压缩技术无法比拟的许多优点,代表了当前业界最先进的视频压缩技术。它具有如下特点。

1.低码流(LowBitRate):和MPEG2和MPEG4ASP等压缩技术相比,在同等图像质量下,采用H.264技术压缩后的数据量只有MPEG2的1/8,MPEG4的1/3。显然,H.264压缩技术的采用解决了视频流在网络传输中占用带宽高的问题,H.264压缩技术的理论传输带宽占用值仅为125Kbps。

2.高质量的图象:H.264能提供连续、流畅的高质量图象。

3.容错能力强:H.264提供了解决在不稳定网络环境下容易发生的丢包等错误的必要工具。

4.网络适应性强:H.264提供了网络适应层(NetworkAdaptationLayer),使得H.264的文件能容易地在不同网络上传输(例如互联网,CDMA,GPRS,WCDMA,CDMA2000等)。

3.2.2传输载体的分析:VPN(VirtualPrivateNetwork)即“虚拟专用网”,是一种成熟的网络安全技术,它通过在网络层使用专门的加密和认证算法,在公共的网络(Internet)上构建起用户自己的安全通道。VPN在实现如同专线一样传输效果的同时,还可以为用户带来更高的安全性、更大的网络带宽和更低的网络构建与运行费用。目前VPN技术已经在全社会各行业广泛使用,

3.2.3网络安全性的分析:网络安全保密可以通过密码技术来实现。密码技术是目前实现网络安全的最有效的技术之一。实际上,数据加密作为一项基本技术已经成为网络通信安全的基础。一个网络系统经过加密后进行通信,不但可以防止非授权用户的搭线窃听和入网,而且也是对付黑客软件的有效方法。

根据密码算法所使用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是否相同、能否由加密过程推导出解密过程(或相反),可将密码体制分成对称密码体制和非对称密码体制。

1、对称密码体制是加解密双方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解密,最著名的对称密码算法就是DES及其变形3DES。对称密码算法的优点是有很强的保密强度和较快的运算速度,缺点是加解密密钥相同,要求密钥必须通过安全的途径交互,因此产生了密钥管理的问题;

2、非对称密码体制是加解密双方使用不同的密钥进行加解密,并且两个密钥之间几乎不可能相互推导。最著名的非对称算法就是RSA算法。它的优点是密钥管理简单,适应了网络的开放性要求,缺点是算法复杂,运算速度较慢。

这两种密码体制的优缺点都是很明显的,在很多场合下都是需要将两种密码算法结合起来使用。譬如先通过使用非对称密码算法认证对方的身份并协商出一个只有双方掌握的密钥,然后由这个密钥来加密保护真正的数据通信。

VPN系统的技术实现是基于IPSec标准的第三层隧道协议。相对于以PPTP,L2TP等为代表的二层隧道协议,第三层协议更加安全,更加容易扩展,效率也更高。

IPSec是一组开放协议的总称,它给出了应用于IP层上网络数据安全的一整套体系结构,包括网络安全协议:AuthenticationHeader(AH)协议、EncapsulatingSecurityPayload(ESP)协议,密钥交换协议:InternetKeyExchange(IKE)协议,用于验证及加密的一些算法等,用以提供访问控制(AccessControl)、数据起源的验证(dataoriginauthentication)、数据内容的机密性(Confidentiality)、抗重播保护(Anti-replay)、无连接的完整性验证(connectionlessintegrity)、以及有限的数据流完整性验证(aformofpartialsequenceintegrity)等服务。

3.2.4综述:从技术的先进性、运行的可靠性、网络的安全性、操作的适用性、系统的扩展性和建设的可行性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建设以内/外报警监控网络为依托的远程报警监控信息平台,是构建以科技为支撑的城市现代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在技术实现上的择优选择。

第四章技术方案

4.1设计依据:

本方案的设计根据甲方常规要求,并符合以下设计规范要求:

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SOl98—94《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A/T74—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B32/T367—1999《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评估标准》;

相关产品厂商技术手册;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社会公共安全设计标准”

4.2设计规划

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是集安全防范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视频传输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一体的庞大系统。它是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城市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体系,系统采取独立建网,资源共用、联网运行、信息共享的建设方式和自下而上、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建设步骤,用两年时间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网络包括两方面的建设内容。第一是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网,主要涉及有公安机关市、县、所三级报警监控中心建设;三口(城际间出入口、重点路口、治安卡口)三区(案件高发区、商业中心区、金融集中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公共场所、隧道桥梁、交通要道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第二是社会报警监控技防网,主要包括风险单位、要害部门、娱乐场所、居民小区等,并接入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同时,扶持有经济技术实力的专业报警监控服务运营企业,通过两网融合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完成对整个城市的视频监控覆盖。

4.3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结构图

根据实际的管理及使用情况,整个“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分为三级结构、逐级管理、独立运行。一级中心市级管理中心平台、二级中心县级服务平台、三级中心派出所级服务平台。

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中,以不同的功能、地域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在每个区域中,设置一个控制中心(弱电机房、区域值班室、或多媒体箱),各个区域内的视频监控点通过同轴电缆或光传输方式将视频信号进行汇总,然后进入到各派出所中的矩阵型数字硬盘录像机中,在市局总控中心和县局二级中心内,设置IP数字矩阵切换控制主机、网络集群管理平台,通过TCP/IP网络,将各派出所内的矩阵型数字硬盘录像系统和总控中心及二级中心内的IP数字矩阵切换控制主机和网络集群管理平接在一起,依托于IP数字矩阵的视频还原功能、IP数字矩阵的控制管理功能,从而实现各县局二级中心和市局总控中心对于各监控现场中各前端监控点的全方位监视功能。对于防盗报警系统,采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解决思路,各报警探测点采用多线制或总线制的方式传送到各分控区域内的控制中心中接入到区域报警管理主机中,区域管理主机通过IP转换设备将各类信息数字化后传送到总控中心内的综合安防管理平台中,依托于直观的多媒体显示方式,将各类报警信息实时的显示出来,同时依托于网络,在综合安防管理平台上,对各分控区域内的报警设备的状态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借助与综合安防管理平台,依据约定的相关协议,实现防盗报警系统和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之间的智能联动。

其中社区警务室需要与其所在的派出所通过光纤实现百兆光纤联网(新建),派出所至县局二级中心利用现有的TCP/IP专网联网,县局二级中心和市局总控中心利用现有的TCP/IP专网联网。所有监控点通过光纤、光端机或者同轴电缆以模拟图像的方式分别接入监控分中心的监控主机,所有监控图像不直接接入分局监控中心,而是通过现有的派出所——分局的百兆光纤网已数字化图像接入分局监控中心,分局监控中心通过网络可以调看各派出所所有监控图像中的任一路图像。非公安的监控中心,采用光端机进行光纤复用,将多路图像信号以模拟图像的方式传输到派出所或社区警务室,再由派出所或社区警务室将图像进行数字化。

4.4系统结构说明:

4.3.1各派出所监控子系统

派出所中心负责浏览本级平台设备的图像,如其辖区重点单位、要害部门、主要出城卡点,主要社区等等。

在发生报警时,派出所中心接收由二级平台转发过来的报警信息,值班警员根据现场报警信息和事件发生地图像复核报警的真伪,并根据事件的性质出警。同时值班警员通过现场摄像机可观察社会面的情况。

4.3.1.1前端监控点:摄像部分是监控系统的前沿部分,是整个系统的“眼睛”。根据整个治安电子防控工程建设的要求,对于一般监控点,为满足24小时监控需要采用红外摄像机,个别交通治安枢纽要道以及监控范围较广的场所则采用一体化智能快球。

全方位监控点:采用彩色/黑白一体化智能室外球型摄像机(注意:建议选用水平转动速度在1800/S以上的变速高速智能快球),分辨率480线以上,270倍变焦,水平转动速度在0-150/S变速,128个预置位;可以在白天或光线好的情况下输出彩色图像,在光照不好或晚上星光的情况下自动转换为黑白图像,从而在不同情况下,在控制中心均能够看的清楚现场情况;根据一体化智能球型摄像机监控的具体场景,能够依托智能球机的预置位功能,设置若干个预置点,从而在有情况发生时,能快速的将摄像机切换到事发现场,从而及时了解现场发生的情况。

4.3.1.2传输系统:基于各摄像点的分散以及复杂的地形,我们采用汇接局集中传输的模式来对前端绝大部分摄像点进行视频与控制信号的传输,即在各个社区监控中心范围内,以小片区域(半径不大于400米的圆形区域)划分各个摄像点,把就近的几个摄像机的视频点通过同轴电缆集中传输到某个汇接局,然后在汇接局,通过一路或者多路数字单模光端机,把附近区域的摄像点通过光纤集中统一传输到相应的社区监控中心或派出所监控中心。这样一来,不但节省了整体系统的建设成本,而且集中传输模式便于管理与维护,考虑光纤传输的特点,视频图像质量及稳定性均达到视频点对点的传输要求和优势。

4.3.1.3派出所监控分中心:在派出所分控中心内,根据具体的各前端监控点的数量及派出所分控中心内的查看及管理要求,设置矩阵型数字硬盘录像系统,各前端监控点的信号(视频信号、报警信号)进入控制室后接入到矩阵型数字硬盘录像系统中,同时输出显示到相关的显示设备上,从而完成现场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的系统组建。

4.3.1.4防雷系统:作为“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其负责了整个城市治安防范的功能,因而其自身的安全性也成为一个新的、重要的问题。现代的安防监控产品均系微电子化产品,这些监控设备具有高密度、高速度、低电压和低功耗等特性。其对各种诸如雷电过电压、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静电放电、电磁辐射等电磁干扰非常敏感,这就使得监控系统设备极易遭受雷击/过电压破坏,其后果可能会使整个监控系统运行失灵,并造成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和安全方面的风险。为了能够准确、有效地提供安防监控系统的防雷解决方案,我们首先应准确了解安防监控系统的系统构成,进而,准确分析安防监控系统遭受雷击损害的主要原因以及可能的雷击过电压的入侵途径。在此基础上,选用合适的防雷保护装置,研究和探讨信号、电源线路的合理布放,明确屏蔽及接地方式,方可给出准确的、系统的防雷解决方案。有效提高安防监控系统的抗雷击过电压干扰能力,优化系统的整体防雷水平。

安防监控系统遭受雷击损害的主要原因

直击雷

A、雷电直接击中露天的摄像机上,直接损毁设备;

B、雷电直接击在线缆上,造成线缆熔断、损坏。

雷电侵入波

安防监控系统的电源线、信号传输线或进入监控室的其它金属线缆遭到雷击或被雷电感应时,雷电波沿这些金属导线/导体侵入设备,导致高电位差使设备损坏。

电磁感应

当附近区域有雷击闪络时,在雷击落实通道周围会产生强大的瞬变电磁场。处在电磁场中的监控设备和传输线路会感应出较大的电动势,以致损坏、损毁设备。静电感应:当有带电的雷云出现时,在雷云下面的建筑物和传输线路上会感应出与雷云相反的束缚电荷。这种感应电荷在低压架空线路上可达100kV静电电位,信号线路上可40-60kV静电电位,一旦雷云放电后,束缚电荷迅速扩散,即引起感应雷击。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引发的雷击现象均称为感应雷,又称二次雷。它对设备的损害没有直击雷来的猛烈,但它要比直击雷发生的机率大得多,有统计显示,感应雷击约占现代雷击事故的80%以上。

地电位反击

直击雷防护装置(避雷针)在引导强大的雷电流流入大地时,在它的引下线、接地体以及与它们相连接的金属导体上产生非常高的瞬时电压,对周围与它们*得近却又没与它们连接的金属物体、设备、线路、人体之间产生巨大的电位差,这个电位差引起的电击就是地电位反击。这种反击不仅足以损坏电器和设备,也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火灾爆炸事故。

结合上述的分析,对于各现场所辖的室外监控点,考虑到其均在室外工作,从系统的稳定及安全角度考虑,在本设计方案中,对于每一个室外监控点,均考虑防雷处理,并且在前端及控制中心内,实行双向防雷处理。对于一体化球型监控点,从防雷的严密性角度考虑,对其实行三重防雷处理,一是对其供电线路进行防雷处理、二是对其视频传输部分进行防雷处理、三是对球型摄像机的485控制线路进行防雷处理;对于固定监控点,对其实行两重防雷处理,一是供电线路的防雷处理、二是视频传输线路的防雷处理,从而为整个系统的稳定工作提供一个有力的保障。

防雷手段

A、同轴电缆传输监控系统:雷电防护重点在于传输电缆的两端线路接口防护及传输电缆自身的保护;

B、双绞线传输监控系统:雷电防护重点在于,前端及终端的电源防护及双绞线接口防护;

C、光缆传输监控系统:雷电防护重点在于,前端及终端的电源防护及光缆自身屏蔽铠层及加强筋的防护;

4.3.1.5供电系统:摄像机的常用电源伏值为12V或24V的低压交直流电源,线路的压降损耗比较明显,因此应尽量避免线路远距离传输,而导致压降过大,造成摄象机的工作性能不稳定或图像质量受到影响。由于快球一体化摄像机消耗的电流较大,应采用直接220VAC供电到前端摄像机处,然后再使用变压设备降低到工作电压24VAC供电。

因此综合考虑合理利用现有通信配电线路管道、道路用电的配电资源、工程施工、取电的便利等因素,本方案考虑采用分布式就近分片集中供电模式:分布式就近分片集中供电模式。片区大小可以是一个监控点,也可以是靠近的几个监控点组成,片区汇聚点具置及覆盖区域(即多少监控点)依据现场查勘来定。原道路配电、公共照明有冗余的点,并能负荷片区设备用电的,可以和片区共用一个电源源点,并加装独立的空气开关,进行用电的分配隔离,通过管道和电缆将电源分别引到摄像机等前端设备。如果没有冗余的配电取电点,需要另行敷设专门的供电线路,加装配电箱、空气开关,再将电源线缆引到前端摄像机使用。

因治安监控系统管理面积大,较分散,所以前端设备供电可能会迁涉到相关部门,需要很好的协条与配合。另外,取电工作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必须由相关部分做相应论证工作,以保证前端设备工作的可靠性。

4.3.1.6接地系统

4.3.2县(市、区)局指挥中心

在县(市、区)控制中心内,依据整个系统的功能要求和管理要求,设置HG2116-D00系列IP数字矩阵切换控制主机(目前单台IP数字矩阵切换控制主机的最大输出路数是24路,如果中心需建立的屏幕墙显示的窗口超过24路,可采用IP数字矩阵主机多台叠堆的结构)、VideoManager网络集群控制管理平台,SIMS1000SE综合安防集成管理平台,各IP数字矩阵主机和各管理平台接入到以太网中,从而与各现场安防子系统组成一个完整的安防系统。

其负责本级平台设备的管理和分配,如辖区重点单位、要害部门摄像机,辖区出城卡点,主要社区等等。

在发生报警时,向报警点辖区派出所发送报警信息,同时在本级平台对报警进行复核,确认报警真实后向市局平台发送报警信息和图像信息。

4.3.3市公安局总控中心

在市公安局总控中心内,依据整个系统的功能要求和管理要求,设置HG2116-D00系列IP数字矩阵切换控制主机(目前单台IP数字矩阵切换控制主机的最大输出路数是24路,如果中心需建立的屏幕墙显示的窗口超过24路,可采用IP数字矩阵主机多台叠堆的结构)、VideoManager网络集群控制管理平台,SIMS1000SE综合安防集成管理平台,各IP数字矩阵主机和各管理平台接入到以太网中,从而与各现场安防子系统组成一个完整的安防系统。

其负责直接连接到本级平台设备的管理和分配,如市交警道路监控、市重点单位、要害部门、高速公路出入口、国道收费口、治安卡点、主要社区监控点的图像等。在发生报警时,接收来自分局级平台的报警和图像信息。

4.3.4网络客户端系统

在相关领导的办公电脑上,安装相关的专用电子地图版客户端软件,即可组成网络客户端系统。依据不同的使用习惯,INANTER提供了另外两种的客户端控制模式:IE浏览器和专用4画面客户端,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4.3.5系统工作流程

报警触发:报警触发源位于各前端报警和监控系统(点)。报警触发后,报警信息和现场图像信息首先传输到派出所、所属分局中心平台。在分局中心进行报警复核,如果确实发生报警,分局根据现场报警的级别按照事先预定的工作流程处理报警,同时根据事件的性质决定是否向市局中心转发图像。

预案形成:市局、分局将根据需要制定预案,并提供预案触发条件。这些预案将以软件的方式存储在市局、分局平台中。

报警点地理信息定位(GIS):在城市远程视频监控报警信息服务系统中的一、二级管理平台均安装有城市电子地图GIS系统。在发生报警时,系统会自动提示报警点的地理位置。

用户管理:系统对登录系统的用户施行分级管理。每一级管理平台负责对其下属的用户进行管理,分配浏览、回放以及报警响应权限,中央管理中心具有最高权限。

登陆用户验证:各级管理平台平台将根据其身份确认是否允许登陆,在确认无误后将为这个用户颁发数字签名,并在平台内所有管理中心。

管理员验证:一、二级平台管理员首先通过活体指纹验证,通过后再进行用户名和密码验证,在中央管理平台上建立管理员认证中心。

超级管理员认证:在中央管理平台设置三个超级管理员。一个超级管理员的所有的操作必须同时由另外2个超级管理员同时签署方能生效。

4.5系统整体功能描述

1、采用先进、成熟的网络视频技术,可以实现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和所有监控报警单位的视频报警联网,并为入网客户提供远程可视化管理服务。

2、系统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建设方法。点是重点路口、单位、区域;线是重点行业、街道、线路;面是派出所辖区域,实现全市联网。

3、视频图像经数字化压缩通过ADSL传输与采取光纤模拟信号接入方式相比较,资金投入将大大降低,信息共享水平却大大提升。

4、多种功能融为一体,通过将视频报警、远程管理、图像传输以及语音对讲功能融为一体,实现了自动电子巡检,随时发现设备故障,能及时提供远程技术支持。

5、视频复核,通过对用户报警进行远程视频复核,保卫部门、派出所、分局、市局四级直通联动报警,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报警误报率。

6、安全可靠,系统实施内网、外网严格物理隔离,视频信号在省厅落地上传,在确保公安信息网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内外网视频资源共享。

7、资源共享,被授权的政府其它相关部门可以共享平台内已有的资源,不必再建立自己独立的视频监视网络。

8、提供可视化基础,为城市应急系统提供可视化基础,是未来城市应急平台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9、网络运行实行专业化管理,系统可实现无限制扩展,管理软件依据实际需求可升级换代,能确保系统在技术上始终处于领先状态。

10、所有信息均以数字化数据形式通过以太网络传输,有效利用了TCP/IP网络资源,大大降低了系统布线的工作量及系统维护量,系统既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又可充分节约投资成本;

11、分布式多级控制结构,整个系统具有组网灵活、扩充便利的显著特点,不仅符合现代控制理论,且具有强大的发展和升级潜力;

12、系统既涵盖了传统安防系统的所有功能,又具备传统安防系统无法比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多媒体可视窗口显示效果以及直观简便的操控能力;

13、引入全新的数字矩阵监控概念,将所有通过以太网相连的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各个控制子系统虚拟成一个结构灵活、组合方便、功能完整的大型矩阵控制系统,可以任意在网络内的任一场所建立多个总控管理中心、分控管理中心,并可完全与模拟监控系统一样在每个管理中心建立切换显示的屏幕墙;

14、安防系统的各种信息均采用网络传输、数字化形式存储,各种信息通过内部局域网络共享,因此非常便于用户进行综合管理系统的进一步集成;

15、采用纯数字结构,符合信息化数字安防建设的发展要求,适应新形势下社会需求;

16、系统浓缩了多项现代科技精华,这种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系统体系结构;

4.5系统分项功能描述

4.5.1派出所控制中心

4.5.1.1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矩阵型数字硬盘录像系统)

硬盘录像功能

■视频和音频的实时显示、记录和网络传输一个系统主机可同时处理最多36路音视频源,可同时实时显示/记录/回放,并可同时通过各种网络进行传输。

■灵活方便的录像资料回放工具系统支持按摄像机通道、驱动器、录像文件类型、按时间等多种条件进行录像文件的模糊查询。系统内嵌一个独特的播放列表式录像文件播放器,用户可以将一批需要回放的录像文件一次性添加至当前播放列表中,进行顺序播放或任意点击播放。

■抓拍、打印功能系统实时监控图像和录像资料回放时可在线抓帧存储,并可直接浏览或输出打印成照片,便于提供证据。

■报警提前预录在报警发生时(图像动态侦测或外部报警),系统不仅能对报警发生后一段时间的现场情况进行录像,还能将报警发生前一段时间的报警现场图像记录下来,预录时间10秒到3分钟可调,确保报警现场录像资料的完整性。

多种报警系统接入与多媒体管理功能

■多媒体报警管理功能外部报警支持手动和按时段自动撤布防等形式,支持中文详细报警信息显示与报警电子地图及多媒体音响语音提示等,报警生成历史记录并可随时查询。

■多种报警联动输出控制形式报警联动录像、报警切换单画面、报警自动调用外部连接快球预置位、报警弹出电子地图、报警联动控制外部连接矩阵自动切换、报警信息与对应联动摄像机图像向指定IP客户端上传或转发、报警联动输出打开外部灯光等一系列复杂联动动作。

■报警联动输出的自动/手动控制功能对于外接的ACP16-16报警控制器,系统支持输出继电器的报警联动自动控制与手动控制的功能。

■视频会议功能任意客户端、DVR、数字矩阵、VideoManager管理软件之间均可作为一个主/分会场发起或加入视频会议中。

数字矩阵切换功能

灵活的矩阵模式控制功能能够以摄像机名称列表和电子地图中摄像机图标的方式灵活的实现模拟矩阵系统所特有的功能:

在单个监视器任意调看任意摄像机图像

将系统中任意个摄像机编成任意个序列,可以很方便地在任意一个指定的监视器上顺序切换

全方位摄像机的全功能控制,支持串口接入PELCO-P协议的快球控制键盘进行变速控制。

实现多种画面分割形式的模拟视频输出显示功能系统不仅允许多画面序列调看,实现多路图像多画面分割形式同时显示在一个监视器上,还可以进行多画面群组切换,实现多个序列以多画面分割的形式在一个监视器上自动群组地切换。

基于对图像的数字处理可以在实现视频切换的同时,对图像进行很多处理,比如叠加字符、叠加图像,区域遮盖等。

多媒体可视窗口与智能化综合控制功能

综合的多媒体控制管理功能,操作简便、直观、灵活依托于多媒体操作窗口,仅需用鼠标简单的点击界面中的按钮、快捷工具、中文名称或电子地图上的图标,即可以直观的进行摄像机的调看、控制、模拟矩阵系统的切换和控制等。

多层电子地图系统支持多层电子地图控制管理的功能,可设置若干级主图和子图,支持各级地图中的关联点跳转操作。

高度集成的智能化功能MatrixDecode(即MD)数字矩阵切换控制系统,依托硬盘录像系统本身完善的智能联动功能,能够实现报警后电子地图的自动弹出功能、报警后关联图像的屏幕墙全屏显示功能、报警关联通道的自动联动录像功能等。

4.5.1.2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嵌入式数字硬盘录像系统)

硬盘录像功能

■视频和音频的实时显示、记录和网络传输一个系统主机可同时处理最多16路音视频源,可同时实时显示/记录/回放,并可同时通过各种网络进行传输。

■灵活方便的录像资料回放工具系统支持按摄像机通道、驱动器、录像文件类型、按时间等多种条件进行录像文件的模糊查询。

■报警提前预录在报警发生时(图像动态侦测或外部报警),系统不仅能对报警发生后一段时间的现场情况进行录像,还能将报警发生前一段时间的报警现场图像记录下来,预录时间10秒到3分钟可调,确保报警现场录像资料的完整性。

■多种报警联动输出控制形式报警联动录像、报警切换单画面、报警自动调用外部连接快球预置位、报警信息与对应联动摄像机图像向指定IP客户端上传或转发、报警联动输出打开外部灯光等一系列复杂联动动作。

■视频会议功能任意客户端、DVR、数字矩阵、VideoManager管理软件之间均可作为一个主/分会场发起或加入视频会议中。

实现多种画面分割形式的模拟视频输出显示功能系统可以实现多路图像多画面分割形式同时显示在一个监视器上,还可以进行多画面序列切换。

基于对图像的数字处理可以在实现视频切换的同时,对图像进行很多处理,比如叠加字符等。

4.5.2分局控制中心管理系统

4.5.2.1系统功能描述(IP数字矩阵功能描述)

显示、录像与回放功能

采用纯硬件解压缩结构,一台矩阵完成最多24路网络视频和音频的实时显示

支持手动和自动录像模式

支持本机与远程DVR主机录像文件回放

支持远程回放,可按通道、现场监控主机名等多种形式检索

报警接收与多媒体管理功能

报警多媒体管理功能

支持中文详细报警信息显示与报警电子地图

多媒体音响声音提示

报警生成历史记录并可按时间、报警主机、报警防区分类或交叉查询

报警联动功能

收到报警后声音或语音提示

收到报警后弹出电子地图

收到报警后在指定监视器上自动弹出前端报警现场图像

报警自动调用外部连接快球预置位

收到报警后将报警信息向指定IP的DVR转发

数字矩阵切换功能

能够以摄像机名称列表和电子地图中摄像机图标的方式灵活的实现模拟矩阵系统所特有的功能

在单个监视器任意调看任意摄像机图像

将网络中前端数字主机连接的任意个摄像机编成任意个序列,可以很方便地在任意一个指定的监视器上顺序切换单个序列

多画面序列调看,实现多路图像同时多个监视器上一次性调看显示。

多画面群组切换,实现多个序列在多个监视器上自动群组地切换显示。

全方位摄像机的全功能控制,支持串口接入快球控制键盘控制

多媒体可视窗口与智能综合控制功能

综合的多媒体控制管理功能,操作简便、直观、灵活

系统支持多层电子地图控制管理的功能,可设置若干级主图和子图,支持各级地图中的关联点跳转操作。

在软件界面上打开单个窗口进行图像调看,并可方便地控制全方位摄像机的各种动作。

在矩阵连接的VGA显示器上以多画面分割窗口全屏显示所有矩阵监视器输出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