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课程改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课程改革范文1
关键词:高校武术;课程;改革;分析
武术是我国的传统功夫,大学生在大学课程中学习武术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养成强健的体魄,方便以后的工作。同时,学习武术知识能够提升安全感,陶冶人们的情操和修养身心。比如,我国传统武术之一的太极拳,当今社会是生活节奏比较快的社会,太极拳可以让人们静下心来,慢慢地思考和生活,因此,武术的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大有裨益的。提高武术教学质量刻不容缓,老师们应该正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学生也要从自身做起,了解在学习武术过程中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共同改进,促进武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
1高校武术课程设置的现状
新教改的实施,使得高校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注重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技能的培养,但是对于身体素质的培养,一些大学做得还不到位,使得大学体育教学只是一个空架子,徒有其表,不能充分地发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因此,各所高校应该对自己的武术教学甚至体育教学现状进行深刻的思考。下面主要从武术课时比重、选修情况以及授课内容方面分析高校武术授课的现状。
1.1武术课程在高校体育课时中的所占比重
我国教育局规定,高校在一周内至少要有一节体育课程,但是在实际的高校中,大一、大二的学生一般还是一周上一节体育课,后来由于临近毕业,学生的事情和专业课程安排比较紧,体育课程一般不会再进行,也就是说现在的很多高校的体育课时都达不到教育局的最低标准,这就降低了体育课程的作用。体育课也一般是打篮球、羽毛球或者乒乓球这一类的体育课程,武术由于学生们的了解太少,课时比国家规定的最低课时数要少很多。由于时间的限制,老师就不能进行详细系统的授课,使得学生们对武术课的反响不好,进而影响了老师们上课的积极性,周而复始,学生上课没有兴趣,老师上课没有动力,使得武术课授课的效率极低。
1.2武术课程的选修情况
在实行的新课程改革中,武术是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核心课程的,这样的课程应该是开设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两大类的,于是高校就按照要求进行课程的开设。但是,由于学生对武术的了解不深,对学习武术的兴趣不大,认为学习武术一般是男生或者是野蛮人做的事,即使是作为必修的课程,学生们在进行学习时,也不认真,只是为了应对期末考试,学习武术的兴趣不大。作为选修课,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课,选择这一门课程的人数很少,但是学生只要是选择了,就会好好地进行学习。
1.3高校武术课程的内容和授课方式
我国对武术课程的授课内容都有规定,但是我国高校在设置武术教学内容时,一般是会将比较常见的太极拳和散手作为主要的内容进行授课,对于传统武术的一些其他的传统项目则涉及很少,这就导致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比较单一,使得武术教学中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作用降低。另外,在讲课的方式上太过于死板,就是老师先做一遍动作,然后学生继续跟着学,使得武术教学失去了兴趣,学生不愿意进行武术学习。
2武术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通过对高校武术教学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高校在武术课程开设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下面我们进行具体的讲解,以便我们改革的实施。
2.1高校武术课程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校在进行武术教学中,只是对学生进行一些简单招式的传授,老师先打一套拳法,然后学生进行学习,然后再对其中的一些名词进行讲解,整个的学习过程就显得很呆板,学生根本没有兴趣进行学习。还有的老师在上课中,就是讲几个招式,剩下的时间就让学生自己进行练习,学生一般只是简单地进行练习之后,就放在一边不管了,对武术的精髓部分都没有掌握,反而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在以后的选课过程中,学生之间将上课的过程和内容进行相互的传播,越来越少的学生选择这一门课程。
2.2高校武术相关的设施配备不够完善
高校武术教学的另一个弊端就是基础设施不完善,现在许多的高校体育设施严重落伍,只有简单的篮球场、操场等,不能够满足学生日益丰富的需求。一些武术需要的基础设备和一些场地,大多数学校基本没有。学生在需要设备时,就没法得到满足,在做一些动作时,由于基础工具的缺乏,使得学生不能完成这些动作。学生在课下想要进行武术练习时,也缺乏场地,这样就使得学生们的武术能力得不到提高,武术学习一般都是课上进行,学生不能进行课下的练习,使得教学效率也大大下降。
2.3高校武术教学的价值取向不正确,教学观念落后
武术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高校进行武术课程,可以向学生们宣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得我国的武术能够得到继承和发扬,武术属于体育项目,但是又高于体育。但是我国高校在开设武术课程时,只是把它当作一门体育课程,每周进行一次上课,在课堂上,老师一般也是讲授武术的运用技巧,也就是说高校完全忽视了武术的传统文化教学,使得学生得不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教育理念完全与传播传统文化相悖。武术教学中,对学生的习俗教育和心理的教育才是武术教学的核心,很显然,在多数的高校武术课程中忽视了这一点,不利于武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3高校武术教学的改革措施
3.1将高校武术授课内容进行优化整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武术的运动有一定的形式,因此,高校在设置武术课程的内容时,要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进行内容的选择。学校也可以依据专业、性别、兴趣等进行个性化教育,将学生的兴趣作为导向,在教学的过程中,多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使得学生能够乐于对武术学习。武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们强健体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多涉及一些健身方法的传授。另外,在讲授理论知识时,要摒弃过去呆板的授课模式,选择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提高高校学生的武术理论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2高校要更新武术教学的理念和价值取向
高校在武术教学中要转变教学理念,武术不单单是一门体育课程,它更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们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将武术教学的民族性融入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在武术课堂上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
3.3提高老师的素质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高校在发展武术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提高武术老师的素质,高质量的师资是学生们能够学好武术的基础。聘请专业的武术大师到大学进行任教,另外,要组织老师和其他大学老师进行武术方面的交流,促进共同的发展。在教学中还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成为武术课堂的主人,可以让学生进行武术的创新,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老师和学生要共同努力,提高高校武术教学的质量。
4结语
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当代青年尤其是大学生是武术的传承者和创新人,因此,大学的武术教育要做好它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对武术的爱好和兴趣,帮助学生积累一定武术知识。因此,高校要了解当前本校武术教学的现状,找出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及时地做出修正,为学生的武术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武术素质。
作者:马锦梦 单位:郑州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新雷,张晓丽.浅析高校武术课程教学改革[J].体育研究与教育,2005,20(1):79-80.
[2]王红芳.影响普通高校武术课程模式改革的主导因素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0,7(3):59-60.
[3]王焕燃,程谦.高校武术课程改革思路及具体建议研究[J].才智,2016(23):33-34.
高校课程改革范文2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等教育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目前香港有高等院校11所,其中私立2所,公立9所。香港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层次上已形成了从副学位、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到博士学位完整的体系。香港高校在进行四年制学位教育的变革中,引入成效为本的理念,保证了高水平的课程质量。
1.以培养高素质的现代人为目标,分层级实现目标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实质是选取哪些领域(学科)的知识组成一定的知识体系,从而培养人才的问题。(汤智,2003)在人才培养上,香港高等教育不仅栽培学有专长的学生,亦培养具有社会及公民责任感的市民。(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2010)由于香港地区高校定位不同,人才培养的目标各有侧重。例如,香港理工大学将自己定位为应用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致力于推进全人教育,着眼于学术知识和学生未来生活的角色。培养的毕业生应具备的才能包括:能胜任专业、具备批评思想、有效的沟通者、有创新思维的问题解决者、终身学习者、道德的领导者。又如,香港公开大学的育人目标是在学术及相关专业方面展示其专长;有终身学习的志向;善于批判性思考及分析问题,具有创意思维;善于沟通;积极在团队中作出贡献,包括担任领导角色;成为有责任的公民,随时为社会作出贡献;具备国际视野,欣赏多元文化。由此看来,香港高校的育人目标主要着眼于专业知识、积极情感的养成和人文素养三个方面。大学课程和专业应围绕大学教育的使命来设置,将育人目标直接落实到核心课程中。即教育者通过层层引导,将育人目标贯穿于专业目标、课程目标和课堂目标;而课堂、课程、专业各层级注重学科的逻辑、学生的发展及社会行业的要求,层层递进,最终达成育人目标(如图1)。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教育目标体现了课程目标。一方面,教师通过层层引导,将育人目标直接落实到专业、课程及课堂(模块)中;另一方面,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从课堂(模块)、课程及专业中达到最终的学习成效(如图2)。在专业、课程与课堂(模块)组成的系统中,每个层级的设计有助于学生理解每个专业、课程、模块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有助于学生日后就业及履行社会责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清晰地知道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以及要经历的过程。教师如同教练,帮助学生从一个站点达到另一个站点,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
2.以权变的课程体系,让学生获得全面均衡的学习经历面对多样化的社会需要、现代科学知识的飞速发展及学生自身的需求,香港地区的大学对课程体系做出了及时调整,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教资会(UGC)在2010年12月发表的《高等教育检讨报告》指出,国际化应成为所有教资会资助院校发展的重点之一,并应渗透到院校所有活动中。以“知识转移(交流)”提升高等教育界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香港高等院校的第三项核心功能。经过多年的努力,知识转移已在多个学科中扎根,包括卫生科学、社会科学、商业及经济、城市规划及环境等。以研究推进教学,为学生提供优质课程,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具有现时性、前瞻性。例如,香港理工大学提供的41个学士学位课程,其中香有的职业治疗学、眼科视光学、国际航运及物流管理学等专业居世界领先地位。多所院校根据其自身的角色定位,致力于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水平的课程与教学,从世界各地招聘优质师资,有利于营造国际化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学习经验。完善选课制,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与特色,选择课程学习内容、学习时间与学习方式的空间。香港于2012/13学年推行“3+3+4”学制,进行课程改革,在现行课程中加入一些新元素,如全人教育等。香港高等教育四年制课程包括核心课程、主修课程及选修课程,着重通识教育,兼顾学术及非学术技能和知识,通过四年制的教育,让学生得到更均衡而全面的发展。另外,大学里高质量的课程种类很多,不同课程(专业)颁发的学术资格包括副学士、高级文凭、学士、研究生修课、研究生院研究等。以学生为本,提供支持服务,加大课程体系创新力度。教资会积极收集学生对课程、专业的意见,鼓励学生参与监察及策划课程内容,协助规划及推行学与教的活动。为鼓励院校采用成效为本教育,提升学生学习质素,教资会在2006/07至2010/11学年,向各教资会资助院校额外拨款约1.08亿元。另外,2009-2012三年教资会共拔出1.31亿元教学发展补助金,以资助院校采用创新教学法,改善学生学习环境以及促进教学人员的专业发展。(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2010)
3.细化指向能力发展的课程学习目标,便于评估近年来,香港当局更加重视终身学习能力的提升。评审局受教育局长委派,进行资历架构设计,2008年5月5日正式推行。资历架构是一个七级资历级别制度,贯通主流教育、职业培训和持续进修多方面的资历,以成效为本,方便学术与职业界互相衔接。(香港教育局,2008)资历架构中对学习成效的表述涉及知识、技能与实操、态度及行为几个方面,使用行为动词,动词可测量(评),突出事/物(学习者能做到什么)、情境(提供背景与条件的短语)。例如,对于“明白营运管理的原理”这一目标,学习成效表述为“在欠缺完整资料的情况下,进行竞争力分析,并需要比较竞争对手在特点、客户资料、定价、条款及其他相关方面的不同”。我们可以通过比较香港教育局编定的资历级别第四级到第六级的通用指标,来了解成效为本在大学不同资历级别中的体现。这些通用指标涉及知识及智力技能,过程,应用能力、自主性及问责性,沟通能力、运用资讯科技及运算能力四个方面,特别强调学习者在学成后应有能力胜任的事情(如表1)。非教资会资助的本地大专院校开办的课程(专业),由评审局负责评审。评审的资历程度包括职业资历、副学位与学位及以上程度的资历,所涵盖的资历按成效来评定,并不局限于学历。资历的成效指标主要由学者制定,职业的成效标准则以业界所定的《能力标准说明》为准。我们选取银行零售业5级能力单元为范例进行说明(如表2)。《能力标准说明》揭示了各级资历下不同行业具体的成效指标。评审局的主要职责是验证学习者获得的技能、知识或经验是否达到拟定资历级别的所有或部分要求。
4.为课程达到育人目标提供质量保证,保证院校颁授的学术资格香港特别行政区借鉴并改造了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实行政府主导,通过非官方机构“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GC)、“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CAAVQ)对高校进行约束、监督、评估,以保证高等教育有序发展。教资会在2007年成立了其辖下的半独立机构——质素保证局(OAC),负责各高等院校的质素⑤核证,以确保其资助院校所提供的学士及深造学位课程的质素。香港院校亦成立了“联校素质检讨委员会”,负责监察自负盈亏的副学位课程的质素,这些院校拥有自我评审的资格。从质量保证实践来看,各院校大多对全过程进行监控,要求全体人员参与,以此推进质量保证执行。各院校按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提出的质素保证过程进行检讨,在学校日常的教与学过程中加以强化,(卢建红,2005)在此基础上建立层层监控的内部质素保证体系。作为私立的香港公开大学,为确保教育质量,组织了课程保证质量的三个统筹团体:校内认可委员会、校外评审及认可委员会以及课程成绩小组。这些委员会担当三方面的管理角色:专业开设及审定、课程开发及审定、评估。(张伟远等,2004)在课程质量管理上有课程发展小组、朋辈顾问组、校外课程评审员进行监督与评审。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负责资历架构下资历的质量保证工作,以及资历名册的管理工作。资历架构下“四阶段质素保证程序”为营办者及其课程评审提供了参照。四个阶段分别为初步评估、课程甄审、学科范围评审及定期覆审。其中,课程甄审全面评估课程的策划及管理、课程纲要、教学安排及评核方法等,以确保课程能达到其目标及拟定的学习成效。课程覆审是在已通过课程甄审的课程有效期届满前为课程进行的再评审。(香港教育局,2008)
二、对开放大学课程建设的启示
在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战略转型的进程中,我们面临很多挑战。亟需考虑的问题是,我们提供的教育能否为学习者“增值”?如果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适用型人才,那么作为人才培养主要途径和载体的课程应当如何设计、组织与实施呢?适应社会职业需要,以成效为本的课程建设至关重要。香港地区高校课程的发展实践给我们带来如下启示:
1.全球化背景下要确保国际竞争力,深化课程目标,丰富课程内容,满足人的可持续发展需求香港主要承袭了英国式的教育,近年也吸收了欧美国家的教育因素,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比较关注学生作为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香港教资会在《展望香港高等教育体系》报告中明确指出,大学除了传授学术、学科或专业知识外,还有一项重大使命,就是要好好为世界作出贡献。近年来,MOOC以多学科交叉文化冲击着中国在线教育市场,文化变革与课程改革已不可避免。教育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真正从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发展的利益出发,站在世界前沿及民族文化的制高点,在设置课程目标时体现国际共同的价值理念。开放大学要充分利用在线课程的优势,以全球化眼光构建终身教育课程体系,重视增强学习者的职业适应能力,着眼于培养具有人类整体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以及全人类视野的公民。香港高校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逐渐与欧美大学接轨并保持同步。21世纪以来,香港高等院校根据其国际定位,设置了一系列国际认可的课程,增设的内容吸收了国际社会最新的研究成果及不同国家的案例。对于开放大学而言,我们可以考虑为现存的课程增添跨文化和国际领域的内容,包括理解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公民教育、和平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创造性教育等,为学习者进入多样性的工作和全球化环境作准备。(章玳等,2013)
2.改变以知识为本的课程设计,重视成效为本的课程设计,课程结构按呈现的意义及能力进行安排从现代课程理论来看,知识为本的课程注重知识的传授,关注学习者的智力发展,关注学业成绩,有助于学习者获得系统的文化知识;成效为本的课程旨在促进学生掌握学习,关注学习者的能力与素质,有助于学习者可持续发展。开放大学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应以目标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从“职业-课程-专业”三个层面进行课程设计,以适应社会(行业)和学习者的需求。香港的资历架构有助于主流教育与职业及持续教育的沟通,启发我们可以从终身教育的视角来审视专业与课程设置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打破先专业后课程的固定模式,从课程到专业,以课程来组建专业。建立课程级别,打通学位课程与非学位课程的限制,使学习者在完成所要求的学分之后,不仅可以获得学分证书,还可以通过进一步学习申请获得学位。课程结构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方式,指向学生的素质生成过程。课程学分要便于课程与课程组的转换。为学习者提供的课程既要有突出基础性和均衡性的必修课程,也应增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选修课程。努力突破学科与专业界限,打破必修与选修界限,通过一些职业与学术课程的有机融合实现课程结构的整合。
3.课程组织与实施中加强引导,教师通过有效组织和呈现意义,使学生积极投入,确保成功率课程组织与实施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是客观上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如果我们将实践只停留在教学层面,那么要在教学层面上实现成效为本几乎是不可能的。从香港地区成效为本的课程发展实践看,教师的引领至关重要。教师既要强化课程意识,实现从教学意识到课程意识的转变;还要具备一定的课程能力,因为课程能力直接影响着课程与教学实践的成效。远程教育教师的课程能力主要体现在课程设计、课程组织与课程管理等方面。从目前广播电视大学的课程实践来看,很多教师缺乏课程设计的能力,疏于课程组织与管理,这种情况亟需改变。要在课程组织与实施层面达到“成效为本”,教师必须是一个“有效”的教师。教师要把自己看作是学生的对话者,赋权予学生,使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自组织”者,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确定学习目标。目标设置要分层分级,清晰明了;目标阐述应有可操作性,不仅要说明所涉及的知识,也要指明针对内容表现的能力和行为,并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方式来表述目标。在面向学习过程进行课程设计的基础上,教师应鼓励学生从对课程内容的静态学习转变为对学习活动的实施与评价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与支持平台,让学生自行选择学习内容及方式。在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增强时间与效益观,明晓成效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上传多少资源,而在于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达到最大化的发展,确保学生的成功率。
4.课程评估应与课程目标相一致,细化学生能力形成水平,重视对学生发展有意义的结果课程评估是保证成效为本课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我们要超越工业文明时代的评估理念和评估模式,建立系统科学的课程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评估标准应当遵循适当性、有效性、可行性和精确性的原则,应考虑人才培养总目标与课程目标是否一致;从课程模块(项目)到课程再到专业,层级之间学习内容的逻辑性、连贯性、成效性如何;教师是否能够根据课程目标对学习者进行有效地引导;学习支持服务是否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要从重视对“课程知识”的评估,转为对“岗位职能”和“职业素质”的评估。对成人学习者来说,应尽可能地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如技能测试、直接观察、考察原有的学习证据等,对其输出结果——学习能力与素质进行评估。根据增值的概念,教师应在入学和毕业时对学生分别进行测试,以衡量他们就读期间在技能和其他方面的进步。评估者要考虑专业的性质、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差异,合理选择评估内容,保证评估目标与课程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课程评估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自身的要求,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评估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评估指标对课程建设的引导作用,又要处理好可量化与不可量化的关系。
高校课程改革范文3
关键词:高校旅游管理课程改革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行业也随着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处于快速发展之中的我国旅游行业急需大量的旅游管理人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培养高质量旅游管理人才的主力军,已经为旅游行业培养了大批人才。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还有较大差距,难以适应旅游行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的要求。鉴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性与实践性较强,我们应当依据旅游市场的需求,深入认识旅游高等教育的特点与规律,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改革,让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当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符合企业用人需要
当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与设置原则,没有规范与系统的理论依据。课程设置上未能充分结合旅游企业对人才在知识与能力、素质等方面的需要,难以充分体现出地方旅游特色与发展需要。
2.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向企业提供的是管理人才,但企业的管理人员不可能从应届毕业生中产生,这就导致了供需之间形成严重错位。一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在实践能力、专业理论水平上都有欠缺,难以符合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
3.实践教学普遍较为薄弱
目前,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践教学课程明显不足,导致实践与理论出现严重脱节,课程体系未能实现整体优化,选修课所占比重过低,学生缺乏自主选课权利,而且课程内容重复,内容陈旧过时,与旅游管理的实际需要差距甚大,课程前后次序的安排不尽合理。
二、实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1.结合实际调整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一直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高等学校要培养合格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一定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坚持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辩证统一,面向旅游单位,培养具备扎实基础知识、较强操作能力、良好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的专业化人才。鉴于旅游教育是一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因而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管理人才的内涵,要让学生理解: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管理人员,首先必须要熟悉基层工作,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在工作之初不要有不切实际、盲目攀比的心态。所以,在课程设置上要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型特点,从而有利于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既给学生奠定扎实而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能让学生拥有较强的实践技能,以满足用人单位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
2.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
一是要将课程的知识体系与理论体系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也就是要将最新的科学知识引入课程,经过时间的考验,作为成熟的科学知识后,再为课程所选择。凡是存在争议的思想与观点、不成熟的理论等,都不能引入到课程中。二是要对各门课程进行最佳组合与系统优化。专业课程中,先开什么课程、后开什么课程,都要符合教育发展与学生心理成长的规律。当前,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安排,基本都是一年级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二年级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专业课程,到了三、四年级再学习基本操作,呈现出由深入浅的状态,这并不符合本科教学的客观规律,对此一定要进行改革,也就是在一年级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二年级学习基本操作并进行实践,三、四年级则要结合实践学习专业理论,并开展管理培训,还要在相应阶段颁发行业证书形式。如此,由浅入深、从实践到理论,不但可以防止学习理论过程中的大而空,又能防止学生越学越没兴趣现象的出现。当然,在课程设置中还要注意到专业的发展趋势及学科动向。因为专业在不断发展变化,部分课程可能会逐渐失去原有的作用,而一些未设置课程也有可能成为该专业课程,这就要求及时对课程设置做出恰当调整,从而使整体课程体系保持合理化、科学化。
3.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
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要倡导实践教学。为此,要专门设置实践实训环节的课程板块,不仅要强调专业培养,更要注重素质的培养,以拓展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旅游行业十分看中从业者的经验,要求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与综合素质都能得到提高,因此旅游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实践性,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一来,一方面有助于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提高其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校出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这就是旅游管理专业实现其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课程体系设计之中,要协调好专业课与实习实训课之间的关系,将实践教学环节真正纳入到整个课程体系之中,通过加强实践调查与增加模拟教学等途径,有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比如在酒店管理、餐饮管理、客房管理、导游学、中国旅游地理等课程中,均应将实践学时安排在课程的总课时当中,而且实践时间应当占该课程学时的一半以上。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要通过多种渠道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并将学生的实习时间进行累积,计入学分,从而使大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能对旅游行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促进理论学习的针对性。
高校课程改革范文4
关键词:高校;课程改革;问题
一、高校课程教学研究的针对性问题。
尽管对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有一定的共识,比如在课程内容上强调拓宽专业口径、强化学科基础,同时优化课程结构,文理工科相互渗透,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增加选修课比重等。但不可否认的是,面对类型及层次多样化的各类高等学校,课程教学研究的针对性不足,对类型不同、人才培养层次不同的学校在课程体系的构建缺乏具体针对性的研究与指导。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高校课程教学体系与高校的整体办学定位是密不可分的。这里就涉及到高校的办学定位。高校的办学定位决定了其课程教学的体系,而课程教学体系从本质上反应了高校的办学定位目标。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及研究教学型大学、综合型大学、文科及理工科的专科型大学在学校整体课程设置理念,课程结构、课程目标取向上都是有所不同的。例如,综合性大学的课程体系、偏向社会科学的文科课程从课程总体设置上趋向于更加重视通识性课,而依托具体行业举办的专科学校课程体系、偏向自然科学的理工科课程在注重基础性课程的同时更重视优势学科特色课程的发展,其课程组织形式上,目前提出的高校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正是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在课程改革中的体现。同时,不同学历层次教育的课程体系也有所不同,以近年来在我国部分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中推行的准导师制、课题研修制为例,在部分985高校开展本科生研究性教学,让本科生在导师指引下开展学术研究,使其体验学术创造过程,积累科研经历。反映了我国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课程由常规教学向研究性教学发展的取向。而相关研究显示,传统的欧洲大学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也在改变,在以往欧洲高校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博士生被认为是比较成熟的研究者而较少为其提供系统课程,近年来该模式已有从非课程化到课程化的转变趋势。3总之,对于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学历层次甚至不同学科的教育教学我们都应该以不同的课程观来加以区分对待,避免对高校课程教学的泛化研究。
二、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性问题。
这实际涉及到的是专业课程结构中核心课程建构的问题,也是高校整个课程改革的核心。长期以来,我国众多高校中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对具体学科专业知识的缺乏,专业学科教学及研究人员在教育理论知识及教学实践经验方面的欠缺,专门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人员与从事专业教育教学研究的人员及教学管理者之间缺乏密切的交流与合作等问题,导致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两张皮”相脱离的局面。要应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还是应该立足于专业学科教学,加强对专业学科教学及其课程建设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提高专业教学人员的教育理论素养,建立和完善对专业教学人员的教学研究激励制度,如鼓励同一专业学科之间的教员组成教研团队,不同交叉学科的教员之间形成教学与科研团组等方式来探索新的专业教学模式。激励制度依托于绩效管理。在学校的绩效管理中切实重视课程评价。这种评价应该从高校外部与内部同时开展。面对近年来外界对高校教育质量的质疑声,教育行政部门逐渐认识到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性直接指向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更加重视高校的课程教学改革。近年来在高校全面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等工作便是外部评价主体——政府,以评价方式促进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尽管其中涉及到的评价方式与指标体系有待改进和完善,评价模式受到广泛争议,但重视课程教学的改革方向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相对于课程教学改革的外部评价,学校内部的自身评价体系则是问题解决的关键所在。学校对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价应该更多的关注他在教学实践领域,尤其是对学科课程建设及教学法方面的创新所做的工作,而不是仅仅看重他在本专业的科学成就。在评价方式上更加重视同行的课堂教学评价而不仅仅是科研成果数量指标,将学科建设中的教学研究与的科学研究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彻底改变学科建设中重科研轻教研的局面。
三、关于课程选修制的问题。
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课程管理的历史早已证明,缺乏弹性的单一必修课课程体系与盲目放任的自由选修课程均不利于高校人才的培养,单一的必修课课程体系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最终使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缺乏创造性。而自由放任的选修课制度则容易造成学生盲目学习,其接受的课程体系支离破碎,缺乏系统性。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将两种制度优势发挥出来。以美国哈佛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课程体系”为例,该体系既保留了各学科核心课程作为必修课,同时以相应交叉学科知识为基础设立限定选修课,学生只有先满足了这两类课程的学分要求后才能选修范围及内容更加宽泛丰富的自由选修课。当然,实施这种课程体系首先要求学校具备极其丰富的课程资源作为条件保障。然而我国众多高校的现实情况是在师资条件和课程领域都达不到满足学生多样化课程选修的要求。有研究显示,以实力较强的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与浙江大学为例,自2000年北京大学在数学与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哲学与心理学类、历史学类、语言学、文学与艺术类共五个领域开设了超过300门的通识教育课程。浙江大学自2006年开始以通识教育课程、大类课程、专业课程组成全新的课程体系,其中通识教育课程达到293门,大类课程达到253门,两者合计超过500门课程。4但与美国一些高校上千门课程的 庞大体系相比课程资源仍显不足。我们应该立足本国实际,结合我国部分地区高校布局结构集中的特点,采取校际联合、资源共享的方式,将同一区域内各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优化整合,以扩大选修课的覆盖面和受众面、积极开设开放式公开课等授课方式为突破口,做到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内流动共享,同时采取校际间选修课学分互认制度,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聚集和优质课程辐射的作用,使课程资源从校本管理转化为区域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潘愗元 王伟廉. 高等教育学[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
[2]刘剑虹 汪贤泽 .建国五十年高校课程理论研究概述与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2.1
[3]沈文钦 王东芳. 从欧洲模式到美国模式:欧洲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趋势[J]. 外国教
育研究,2010.8
[4]欧阳文.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视野下的大学课程变革[J]. 江苏高教,2007.3
[5]王根顺 史学正. 论高等学校课程的哲学基础. [J] 高等理科教育,2005.2
高校课程改革范文5
The Reform of College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 in the New Era
YU Xiaodan
(Liuzhou Railway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Liuzhou, Guangxi 545616)
Abstract In the new period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in China's market unprecedented, and thus also lead to more and more college graduates facing employment pressure, even confused, blind employment ideas, and these adverse effects will caused the deviation of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or even impede their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Therefore, in terms of the University,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for students teaching work is the current teaching content should be carried out, it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Key words new period; college career guidance; course reform
0 引言
人力资源是推动国家发展的一项无形资源,也是不可或缺的资源,而目前社会人力资源的构成主要是以高校大学生为主,但是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人力资源已经出现过剩问题,所以如何提升自身人才资源的能力和素质也是很多高校研究的重点所在。特别是在新时期中,发挥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优势,同时体现出课程的改革性和完善性,对于高校人才的竞争力提升与社会发展都将带来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而在此,笔者将通过本文,就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方面,展开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同时提出个人的意见与思考。
1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简介
对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而言,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能够就自身条件,找到合适满意的工作,而其中的重点在于就业指导教师需要强化毕业生与就业单位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同时就业课程可以包含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就业技巧以及就业心态等诸多教学,同时就业课程指导时应当让学生不断获得目前时代的最新动向,最后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进而以正确的理论结合实践方法,对学生进行就业引导,同时迅速发现和解决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让学生能够高效就业。
2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社会意义
对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社会意义,主要可以体现在社会就业问题的有效缓解作用。即如目前社会现状表现为毕业生人数正在逐年上升,就业困难的问题也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问题也表现出日益严峻的趋势,另外,很多高校毕业生首份工作的时间往往较短,而且具有频繁跳槽的问题。所以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就业指导也是目前高校教育所缺失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意义可以划分为社会、个人以及高校本身三个方面。而社会价值的体现是比较重要的,特别是在目前社会物质需求日益增长,很多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将会对社会文化动向产生重要影响,就业课程指导本身则可以让学生快速了解社会需求,然后结合自身的能力和知识水平,选择一份符合自身条件的工作,而且能够让学生形成准确的定位,进而也降低进入社会盲目就业择业的问题。
3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开展目前存在的问题
3.1 学生方面的因素
学生方面的因素主要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职业目标不明晰、就业期望过高以及就业缺乏准备。就第一方面来说,职业生涯开始时期是学生价值定位的关键时期,学生在这段时期应当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需求确定自身发展的方向,从而不断发展自身,以满足就业以及市场的需求。但是由于社会、家庭以及自身原因的多重影响,很多学生的职业目标不确定,所以根本不能确定自身的缺点,就业意识薄弱,从而导致就业之后往往没有足够的兴趣和热情发展自身。第二方面,就业期望过高主要可以体现在很多学生择业不理性,没有切合实际的对自身特点进行分析,在求职过程中只考虑自身利益和需求,看重求职企业的条件,如企业的规模、所处位置、工作环境、企业待遇以及相应福利。对于很多工作量较大的一线岗位往往选择忽视,而且对于偏远、条件艰难的区域,更是避之不及。学生在择业时眼高手低,进而导致求职失败率升高;最后一方面,很多高校毕业生往往在就业期间缺乏充分的准备,没有针对企业的用人需求进行自身建设,从而导致就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而且对目前社会就业形势不了解,就业选择比较单一,并且求职前简历准备过于简单,没有在求职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和能力,从而导致求职面试失败。
3.2 教师方面因素
对于目前很多高校而言,由于招生人数逐年上升,对师资的要求也在日益增加,所以也需要更多的教师进行就业辅导。但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都是“双肩挑”兼任职业指导课教学的,除了高校招生就业处的教师外,大部分都是辅导员。辅导员是专职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教师,年轻且没有社会经验,对当前的就业政策难以掌握。并且专业素质缺乏,后期培训不足,进而导致很多教师课程教学内容浅显且方式单一,缺少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系统化、科学化的指导和帮助。
4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开展的原则
4.1 导向性
对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而言,最重要的开展原则是对学生具有引导效果,这也是就业指导课程开展的初衷,特别是针对很多毕业生本身存在并不正确的就业思想,更需要对他们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特别是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就业思想,端正就业思路,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就业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最后在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学习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4.2 创新性
与传统课程比较而言,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要求课程本身具备足够的创新性,主要可以体现在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创新,让学生能够产生学习的兴趣以及意识。即如在一般的就业指导课程中加入案例教学、实习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认知,调动学生的眼手脑配合学习,从而体现出就业指导课程的创新和改革。
4.3 切实性
对于就业指导课程而言,其本身的教学应当结合目前实际就业情况,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需要首先调查目前的市场需求以及动向,另外结合目前的就业前景以及政府的政策,例如就业补助政策,还有目前市场的一些热门、冷门行业,最后为不同学生的就业需求以及就业方向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更加符合高校就业指导的最终目标。
4.4 科学性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来说,科学性也是课程开展需要遵循的要点之一,特别是教师开展指导课程时,还应当具备足够的科学性,即教学除了需要一般的理论教学还需要结合相应的实践教学,例如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然后结合目前的市场规则,采用实战模拟,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工作经验。
5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方案
5.1 提升大学生的个人素养
随着目前行业技术的不断提升,行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也日益巨大,而作为一个优秀人才,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相应的优势,则应当提升大学生的个人素养,而就业指导课程则应当体现出对学生的个人素养培养。而正确的教学方法应当是首先让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自理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然后让学生学会自主择业,同时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社会生活技能,而且还需要对学生开展相应的指导,鼓励他们科学规划自身就业目标和方向,从而达到完善个人素养的目的。
5.2 强化专业教师的培训
对于高校而言,还应当培养出一个专业化、高素质、高效率的教书队伍,需要对目前在岗教师持续进行系统培训,考取职业指导师相关证书,掌握就业指导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时还应当采用多种途径择选出更加优秀的教师,例如通过社会培训,还可以进行校企合作,让教师进入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且根据教师的专业以及学历进行相应的培训,强化教师的服务思想以及服务能力形成,从而达到以学生为主的服务教育理念。
5.3 调整就业课程教学方法
对于就业指导课程来说,本身属于实践性与互动性的科目,而对于以往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缺失的问题,还有学习过于被动的问题,这些都可以通过调整目前就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即如调整课程教学为启发性的项目教学,探索性的讨论教学以及动手性的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重新恢复学习的兴趣,并且教学方法还可以强化互动效果,例如推行小组讨论教学,角色代入教学等等,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到社会中进行相应的就业调查,并且结合调查开展相应的课程模拟教学,进而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就业中,也是学生“学以致用”的一种表现。
5.4 强化因材施教的教学
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还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科学的因材施教方法,即尊重学生的心理、年龄等特点,进而将心理健康指导、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创业指导等指导教学落实,同时应当遵循全面化的就业指导教学,而且需要注重对一些弱势学生群体进行特殊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消除对就业的不安以及恐惧等问题。而对于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应当强化他们的就业态度,让他们形成踏实的就业心态,进而提升择业成功率。
高校课程改革范文6
关键词:高校;旅游专业;礼仪课程;教学改革
礼仪课是高校旅游类专业重要基础课,也是提升旅游专业毕业生赢得自尊、自信,学会宽容、懂得协作的基本素质。在旅游礼仪课程教学中,由于实践性较强,缺乏将礼仪知识与旅游服务实践的有效关联和融合,使得课程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礼仪知识与礼仪行为的养成,需要从知识体验中来内化,深化旅游礼仪课程改革,突出实践教学才能提升学生的礼仪素养。
1 从课程的合理定位中来开发知识体系
旅游礼仪与旅游业息息相关,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增强学生的礼仪职业素养和习惯。旅游礼仪知识面广,既包括礼仪理论知识,还包括礼仪行为实践,特别是在旅游类专业,所涵盖的范围更多。如人际沟通技巧与方法,酒店礼仪知识及服务能力,旅行社服务礼仪等等。由于旅游礼仪在不同岗位具有不同的礼仪规范,学生在掌握礼仪知识与行为规范时,就需要从具体的岗位职业出发,来增强对礼仪素养的领会和应用。为此,在明确旅游礼仪培养目标之后,要结合不同旅游岗位和工作任务,来优化相应的礼仪课程知识,开发不同的礼仪学习情境和教学单元。如针对旅游业岗位礼仪岗位要求,需要从深入分析旅游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工作任务等知识,从相关岗位来归纳具体的礼仪规范,并根据能力要求,对礼仪规范进行分解,引导学生从渐进学习中不断增强职业礼仪意识,将礼仪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行为习惯。
2 旅游礼仪教学内容的确定与组织
旅游礼仪涉及旅游业的各个方面,在明确旅游礼仪教学内容上,需要深入到旅行社、酒店、旅游景点等企业及单位内部,从不同工作岗位及礼仪要求上来重构礼仪教学知识,突出旅游礼仪的职业性特征。在旅游礼仪实践教学中,确立4个教学情境,再细化为24个学习子情境,涵盖旅游服务与管理岗位的所有相关基本礼仪知识,以及胜任相关职业素能的礼仪技巧和方法。比如情境1为个人礼仪,从仪容、仪表、仪态、语言礼仪等方面进行规范;情境2为社交礼仪,主要从接待、会面、联通、舞会、交通礼仪等方面进行规范;情境3为岗位礼仪,包括导游接待、带团、送团、酒店预定、餐饮接待、客房接待、康乐接待、商场购物及展览服务礼仪等内容;情境4为拓展礼仪,包括客源国礼仪、涉外礼仪、少数民族礼仪等内容。针对这些礼仪知识,在情境教学组织上,遵循学生自身能力与知识层面两条主线,分别从24个子情境营造上,推进各教学单元的有序实施。如每个教学单元都从资讯搜集、教学计划、决策导向、实施检查与评价等方面,体现“教与学”的统一。如先从个人礼仪学习上,提升个人形象,再延伸至社交礼仪,突出人际交往,再拓宽到岗位礼仪,增强岗位职业素养,最后拓展到更高层次的礼仪教学。细化来讲,初学时以个人基本礼仪习惯、素质为主要内容;渐进渗透人际沟通、交往习惯、合作等礼仪知识;进而强调对岗位礼仪素养的培养,突出礼仪习惯;最后拓宽礼仪综合素能,实现礼仪知识向行为的内化。
3 变革教学方法
礼仪课程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而不同方法的应用,要突出因材施教特征。如对于案例教学,结合旅游业典型的岗位礼仪案例,从案例讲解中来分析知识点与行为习惯的关系。比如在对客接待时导入“接待规格令合作泡汤”案例,从中来强化学生对接待中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课堂讨论法强调教学中的“分辩”意识,特别是从礼仪知识与行为转换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观察中来分辨行为是否妥帖。如在会面礼仪中,对于握手动作、点头动作、鞠躬动作、搂抱、亲吻等动作的学习,要从不同国家、不同礼仪习惯的差异性上来探讨,增强学生的礼仪意识。课堂问答法鼓励学生从思考中学习,特别是教师通过问题导向来驱动学生参与到礼仪知识的思考,从中来激发学习积极性。如在“馈赠”礼仪教学中,对于送什么样的礼物,如何去送等问题,让学生从思考分析中来体验馈赠礼仪的要点。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便于学生从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来体验不同的心理状态,来更好的掌握沟通与礼仪技巧。如在“导游讲解服务礼仪”中,让学生从导游、游客不同身份的体验中,来观摩和借鉴不同的导游讲解方式,来直观、形象、真实的体验导游礼仪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可以从多媒体引入中,通过直观的动画、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从真实的动态情境中来学习礼仪知识,来规范自身礼仪行为,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也便于学生从中感受和理解。借助于仿真教学情境,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来模拟旅游服务现场。如虚拟3D实训教室,旅行社实训室、餐厅实训室、酒吧实训室等。这些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职业礼仪技能的养成。当然,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络资源,通过微课、在线课堂等方式,对旅游礼仪知识与行为规范制作成课件,便于学生及时检索和学习。
4 强调教学评价改革
旅游礼仪教学评价的实施是推进教学实效的基本要求,当前的礼仪课程考核方法相对单一,以理论考试为主,忽视了学科实践性、应用性特点,也不利于对学生礼仪行为及职业礼仪素养的全面考查。因此,改革u价方式,首先要引入多样化考核。如理论与实践考核的分离,对理论考核以课堂提问、书面测试为主,倾向于知识的考核;实践考核要注重过程评价,特别是在实训练习、教学情境学习、工作任务驱动等方面,结合学生的表现来进行考核。再者注重考核过程与结果的融合,过程考核是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课堂学习、课下练习、平时作业表现及情境实训等环节对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表现成绩进行认定;结果考核以期末考核为主,以教师、校企合作专家团队进行,从面试提问、笔试测试及综合实践表现等方面来完成。另外,创新评价主体,突出学生自评、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的综合。在自评方面,学生对自我态度、学习进度、掌握能力等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反思能力;教师评价主要从基本知识的掌握、礼仪素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上进行观察、记录其表现,并对学生的个人素养、人际沟通及礼仪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企业评价主要从深化校企合作,引入旅游企业专业人才来对学生的礼仪意识、能力进行考核,帮助学生认清自我、正视礼仪教学,提升岗位礼仪素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