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课程改革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一轮课程改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一轮课程改革范文1

笔者认为适时的“教师主体性”传承,必要的“教师讲解性”传承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传承还是需要的。传统的课程实施确实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习方式。新一轮课程改革就是要转变学生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可是,如果为了“改革”而全盘否定传统的、有意义的“教学法”,那就势必走向另一个极端。

一、适时的“教师主体性”传承。

根据教育规律,学生的“学”有其“主体性”,教师的“教”也有其“主体性”。但是,不管教师多么高明,离开了学生的主体心理的主动性,不把学生从被动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不能有效地挑战学生本初的心理的结构,使之产生个性化的调节和建构,一切都免不了落空。教师只有把学生主动的求知欲调动起来,在学生旧知识结构的边缘激起兴奋灶,促使其向新知识结构作独特的拓展,教学才可能是卓有成效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正面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主动性、个性、不可重复的创造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教师的主体性地位,所谓“师生平等对话”应当是在人格和层次上的“平等”,在学养上,不平等是客观存在的。一个合格的教师,其“主体”应该属于强势地位,学生“主体”应该属于弱势地位。

从这点意义上说,学生的主体需要教师以强势的主体性去激动。如果教师的主体性没有一定的强势,学生的主体性就不可能轻易开放,越是深层的心灵结构越是带封闭的性质,也就越需要教师的主体强势去启动。如教学古诗《枫桥夜泊》一文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一句,当学生觉得“月落”、“乌啼”、“江枫”、“渔火”与“对愁眠”的关系难以理解时,教师不应该甘于弱势主体——用“朗诵”去搪塞,而应该把自己的洞见拿出来,指出:“诗人因为怀着一种忧愁的心情躺卧在船舱难以入眠,所以对看到的‘月落’、‘江枫’和‘渔火’,听到的‘乌啼’等事物也好像染上了‘愁’的心情”这一深刻内涵。这样,学生才能身临其境地理解诗人深刻的意境,而避免出现“因为诗人看到了‘月落’、‘江枫’、‘渔火’,听到了‘乌啼’,所以,忧愁地躺卧在船舱,睡不着”的错误理解。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权威不是其职位给予的,而是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可见,权威还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于:第一,它是要教师以自己的强势主体性来树立的;第二,它不是自足的,而是相对的,在激起学生主体性的过程中发展的。显然,在探索知识的课堂,教师不是白白坐在第一席位上的“首席者”,也不是水手,而是探求真理的导航。

二、必要的“教师讲解性”传承。

新课程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重视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但也出现了另一种倾向:为了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没有具体要求,看得如何也没有检查;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满堂看”。不少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尽量“不讲”。他们认为要落实新课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教师就必须让出“讲”坛;甚至认为“讲”是素质教育的“天敌”,是语文课改的“大忌”,是走繁琐分析的老路。于是,尽量“少讲”乃至“不讲”。所以,课堂上常常是“讨论讨论”、“表演表演”,却少有学生的诵读,少有教师的课文分析,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当然就浅尝辄止。

一堂没有教师精彩讲授的语文课或许闪烁着“创新”的火花,或许场面壮观,精彩迭出。但它一定缺少深度,一定没有内涵,长此下去,语文课就会变得美得空洞,华而不实;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营养不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因此,教师并不是不能讲,不要讲,而是要“精要地讲”,尤其是学生遇到“体验性”和“探究性”问题时,就更需要教师的“讲”。

1、“讲”在“体验”难以获得时。

与文本对话,要引导对文本蕴涵的思想感情的品味,从而获得对文本内涵的深刻体验。如教学《林海》由“木材”引起“联想”部分时,学生开始只知道我国许多省市用过大兴安岭的木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桌椅、板凳……许多都是用大兴安岭的木材做的,而对它“兴国安邦”的意义体验不到,也表达不出。于是,教师:“我们看到的那些建设要用到木材?”学生:“高楼大厦、矿井铁路、桥梁隧道……”教师:“这些木材绝大部分来自大兴安岭,它对建设小康社会有什么作用?”这样,学生渐渐体验到大兴安岭“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的深刻内涵。而这一切能使国家经济腾飞、兴旺发达;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强盛了,在世界上的地位就提高了。大兴安岭为祖国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它确实具有兴国安邦的意义,学生就不难领略了。

2、“讲”在“探究”遇到困难时。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的学习方式之一,它以问题探究为主。学生通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但是,当问题深、难、宽时探究起来就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就要提供资料,适时引导、讲解指导学生推动探究的进程,获取问题的结论。如教学《我的战友》一文,在让学生探究当被烈火烧身(外表)时,他是怎么想(内心)的,有的学生说“他在想,早知道会这样,不加强伪装就好了”;有的说“他在想,快点吹冲锋号就好了”;有的说“他在想,自己死了很光荣,值得”等等。学生的探究总是在埋怨、自豪上兜圈圈,始终没有探究出当时真正的想法——“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宁愿牺牲自己,也丝毫不能暴露目标”。此时,教师可“点讲”:“当时,我们潜伏部队离敌人有多远?敌人在什么位置?大白天如果我们部队稍有动静,那可能出现什么后果?”这样,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不但自己解决了问题,更重要的是探究问题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三、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传承。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继承语文教学优秀传统”。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正是语文教学优秀传统之一。

从教师教学角度而言,“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指在新旧知识产生联系的条件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吸取前人经验和教师把自己所掌握的准确信息、科学的学习方法传递给学生。它与机械的“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后者是不管学生懂或不懂,把学生当“容器”,一概强调学生死记硬背结果。

小学生学习理解能力较差,知识积累量较少,他们的学习主要以吸取新信息为主。教师理解能力较强,知识积累量较多,所以,教师通过授课向学生传递信息是必要的。如名著名篇内容、历史典故、科普知识、作者生平等拓展性知识,在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有困难的情况下,教师可直接传递给学生。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有的学生问:桂林山水为什么这样秀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版)中的《桂林山水为什么那样秀丽》这篇文章,并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教师作适当的补充。这样,学生扩大了知识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新一轮课程改革范文2

关键词:数学家;教师;课程改革;热点;分析

热点1:数学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评价。

2005年第四期《数学通报》上记录了数学家在会议上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回顾与讨论的谈话内容。数学家们基本上都对平面几何部分的改革提出质疑,反对删掉一些内容。数学家们都认为逻辑思维能力在将来,在任何方面,无论你学法律也好,物理也好,或者学别的科学也好,都是很重要的。几何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有重大的作用,而标准中将一部分内容删掉,消减了平面几何的一些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家们还认为联系实际,讲背景,将应用,将历史,就是数学讲得不够。

分析: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国几何课程删去了大量抽象思维水平较高的知识。虽然增加了现实几何的内容来充实几何课程,但以降低对学生思维水平的要求为手段,来适应大众数学的潮流,这是否意味着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值得思考的。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比小学阶段更严重的趋势,后进生所占的比例较大,特别在初中二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并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懂了知识,获得了学习上的成功,也就会激发和增强学习动机,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则导致志向水平的提高;经常感受失败的体验,则导致志向水平的降低,如果学生经常失败,最终会导致回避退缩的反映,丧失学习的信念。现在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大众教育,就是针对这一点,把数学难度降低,尤其是几何的难度,削弱了几何种推理论证的内容,增加直观几何的内容,借助直观让学生学会推理,逐步形成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但如果过多地削弱几何中逻辑论证与推理的内容,对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会有一定的影响。正如数学家所说,逻辑思维能力对人从事各个领域都是非常重要的,初中是学生由直觉思维为主向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期,特更说明了此阶段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否应该从教学方式上改进,如借助直观逐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内容需要学生学习。标准中增加了概率统计部分,它的作用在生活中很大,如果要把这些内容加进来,别的内容不减少,肯定大部分学生接受不了,这又是几何削弱的原因之一。课改的理念之一是力求适度的光和恰当的深,但是否应把几何削弱到现在这种程度,它是否符合课改的理念也值得思考。

是否应该削弱几何也是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之争。在数学发展史上,许多数学家都十分重视直觉思维的作用。例如,笛卡儿创立解析几何和牛顿发明微积分都受益于直觉思维。“逻辑思维用于论证,直觉用于发明”,著名数学家庞加莱的这一名言对于数学创造活动中直觉思维的作用的论述是十分精辟的。但这些数学家都是具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的人,才可能有一定的创造能力。爱因斯坦曾说:“单凭传统的逻辑思维而想有所发现是困难的甚或是不可能的;但是,假如认为不必借助于逻辑思维而想有所发现,这同样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实际上,只有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巧妙地结合,才可能对创造力培养其作用。

数学家说讲背景,讲应用,讲过程,讲历史,数学知识讲得就过少了,为什么强调讲历史,讲应用,讲过程,讲背景?主要是以前教师太不注意这些内容了,教师的知识面很窄,只能就数学讲数学,一点点地扩充都不行,导致学生不知道学了数学能干什么,所以才把联系实际,联系历史等提到标准中。但过多地注重这些内容,课堂上表面很热闹,教学目标确缺失了。当然背景,应用,过程和历史如何与数学知识有机的结合是很困难的,其实讲背景,讲应用等是为讲数学知识服务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更有兴趣的学习数学知识。

“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之争。数学家认为国家应注重精英教育,这当然是对的。项武义先生提到美国有一些特殊学校,其教材是完全开放式的因材施教,我们国家应赶上去。标准强调“大众教育”,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学校长期以来忽视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甚至丢弃了这些学生,但并不否定“精英教育”。课程设置中提到了校本课程,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开设一些校本课程的选修课,比如开设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选修课或成立数学活动小组等,给学生更多地选择空间。

热点2:倾听来自一线老师的声音。

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形式对咸阳地区的部分教师做了调查。调查的问题是:(1)新课程下您的教学与原来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2)新课程下数学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培训?(3)面对新课程您有哪些困难?江老师的回答做了汇总,把有代表性的回答——列举如下:

由原来的“一言堂”逐步向“互动式”“讨论式”教学过渡,但过渡的过程较慢。

新教材相对就教材而言,缺少了很多基础训练,使得部分学生思维虽然开阔了,但运算能力差了很多,在课堂上还需对新教材的内容进行补充。

课堂气氛活跃了,但是有时学生讨论的结果与所问的问题相差很远,教师在肯定学生讨论的同时,还不要忘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备课上,与原来相比详细多了,以前只要能把本节课知识讲授给学生就行了,而现在需要针对具体内容,要认真思考看怎么备课,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使学生轻松,自主地掌握知识,灵活应用这些知识,并使他们乐于学习。

从习题训练上,主张学生“一入多出”,从不同方面得到不同训练,从而得到不同收获。

以前的时间可根本就不上,现在每节实践课都和学生在一起讨论。

教材的处理不同,原来是照本宣科,现在必须多层次,多方面了解渗透。

分析:总的来说,教师的教学观念确实有了变化,逐步由关注教师向关注学生转变,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从中可以看到课堂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教师变得比以前更累了,认为运算能了削弱了,需要在课堂上补充,而且学生讨论问题离题太远,教师说既要给与肯定又要兼顾教学目标的实现。这就需要我们思考:运算能力削弱是好是坏呢?教师如何控制课堂局面呢?

问题二:新课程下数学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培训?

新课改理念的培训,使教师认识到课改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只有教师用新课改理念武装自己,可改实施的第一步才算完成。

新教材教法培训,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许多教师遇到新教材感到“老虎吃天,无法下爪”“穿新鞋走老路”为普遍现状。

信息技术培训,许多学校资源闲置,只要原因在于教师未能很好把握有关课件制作等方面的内容。

需要听有经验的教师对新课程讲一些示范课。

个别知识的更新,例如在新教材中有许多新的知识,新提法的出现,对一些教师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应对新课程中出现的某些知识,来源过程加以培训,辅导,以便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分析:关于教师培训问题确实需要培训部门的反思。我们认为:培训不能停留于表平面,不应该在家里做文章,应多于一线教师接触,看他们所需要的是什么,这样才能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问题三:面对新课程您有哪些困难?

新课程的采用固然活跃,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增长了见识,但并不能对达到全面地发展,和谐的发展的目标,许多人认为,既然内容活跃了,丰富了,那为何“分数”却降低了?

如何指导学生“小组合作”一直很迷茫,由于是大班教学,农村学生从小一直习惯接受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时,多数学生无合作意识,无责任感,无所事事,或者不是互相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而是讨论其它的事情,有时由于时间紧张,不能放开让学生交流。

教材内容设置与习题配套相脱节:考试说明与课程标准有些地方相脱节,这是教师茫然的地方。

发展性评价跟不上,考试与新教材要求不一致,过程评价把握不好。

面对新课程,只觉知识缺乏,方向把握不好:自身的知识不够用,同一个知识点旁征博引的少,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是思路不开阔。

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落后,资源匮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有些领导认识不够深刻(多媒体=新课程),广大家长也不理解,不支持。

面对新课程的学生很难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知识是零散的,学生的差异会逐渐加大。

分析:很多教师认为新课程固然好,但学生的考试成绩大不如从前好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认为,首先教师长期束缚在以分数来评价学生这一单一的评价体系观念下,教师必然对学生分数的降低感到不习惯,因此产生了疑惑——这样的课程算是好课程吗?其实,学生的分数降低间接的也反映了新课程的明智,以前学生的分数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大都在死记硬背,大量演练同一个类型题,学生每天除了做题之外,就没有其它的活动,这种情况下的“教育”分数能不高吗?相反,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必然对一些问题的死记硬背减少了,大量重复性练习找不到了,必然“导致”学生的分数降低。这样留给学生的空间就多了,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带着问题去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我们不应该完全否定“分数”。分数是实力体现之一。这里面就要提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问题。应试教育的核心是怎样在考试中得高分,并以此作为其它的先决条件。素质教育并不排斥高分。如果说素质全面的,健康发展的,分数就一定低,这也是不符合逻辑的。相反,素质全面地,健康发展的,分数也一定高。当然是不是应当高到应试教育那种程度,倒不一定。应试教育的关键误区是把“如何应付考试”当成了教育的核心,把考试成绩当作衡量人的唯一标准,在这个指挥棒的驱使下,人们无法重视素质的全面,健康的发展,使得孩子的许多素质被扭曲了。

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首先要有一个估测: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别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学生一个人不能独立解决的,并能做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有合作的价值。具体操作中至少应注意这样几点:第一,分工明确。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发材料,做试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都有不同的学生承担,是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使每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是小组中不可缺的一分子,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中的主人。第二,建立机制。必须有意识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会倾听,尊重卸任的意见,从而使足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第三,适时引导。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想多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中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拔,引导等形式,保证合作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很多教师的知识匮乏,停留于原来的知识体系和教育理念中,在与一线教师的交谈中,有些老师这样讲,他们没时间充电,新课程的理念很好,但在实施中确不像想象中这么容易,由于考试评价与新课程要求不一致,教师既要讲新教材,又要讲老教材,弄得教师不知所措,比以前更累了。照样给学生留大量作业,教师每天都在批改作业中度过。因此教师没时间去丰富自己的知识,我们提一线教师呼吁:新课程的评价一定要跟得上,否则新课程就是空谈。

农村学校资源短缺,尤其是互联网。使得农村与城市的教学质量距离拉大,教育不公平。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有两个途径。一是实施信息技术资源带动策略,通过网络共享优质资源,让城市中优质的学校富裕的资源转给农村学校,缓解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短缺问题,推动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缩小城乡差距。二是由政府解决,政府已经在对贫困地区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我们相信:政府也会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教育资源短缺问题,实现农村与城市教育投入的公平。当然网络带来的弊端也不小,因为很多学生还没有抵制诱惑的能力,不能很好的利用互联网,教师要加以引导来突现网络的作用。很多学生接触了网络,就很少看书,而书是获取知识的最好途径之一,读好书对学生是终生受益的。

新课程主张多媒体教学。我们认为,多媒体知识教学的辅助手段,选不选用多媒体要看教学内容。尤其是数学这门学科,有些直观的内容用多媒体还是不错的,但有的内容诸如让学生思考体会的问题不是很适合多媒体教学的,而且现在对多媒体教学存在一个误区,每次空开课或者竞赛课的时候,总是让教师做课件等,认为多媒体教学才是好的教学方式,对新课程的理解却是有些偏差。

新一轮课程改革范文3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与开发;实践性教学模块。

为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对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与开发。课程整合指的是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做系统的考察与操作,即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研究教学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成分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由于课程整合是一个“过程”,所以它的实践形式就是一种教学模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依托和丰富的存在形式。

一、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与构建。

(一)“以岗为纲”,设置和构建专业课程。

“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的教育思想是一种新的职业观。在常规教学中,大多以大纲规定的目标为尺度衡量教学效果的好与差,所以“以纲为本”的教育思想一直限制着教育者的思维。“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的思想与其相反,它站在职业岗位的角度“以岗为纲”,通过对岗位的共性与个性的研究,制定出与岗位专业技能、专业理论、文化素质完全一致的教学纲目,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深受一线岗位的欢迎。

1.在教学上对岗位能力四要素的要求是不同的,对知识与素养的要求是了解,然后再理解,对一般能力的要求是掌握,而对职业能力的要求是熟练掌握。

2.正确处理基本素质、一般能力与职业能力三者的关系。从短期看,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主要来自职业技能。但从长期发展看,知识与素质教育是基础,是基本功,基础不牢,专业难精。一般能力,尤其是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毕业生成长的关键能力。因此,必须长短兼顾,正确处理这三者的关系。

3.国贸专业主干课程体系设置应以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综合职业能力是由基本素质能力、业务能力、协调能力、谈判能力、交际能力、口才能力、应变能力及处理法律纠纷能力等合成。合成过程是通过每一门课程内容教学得以完成,但课程本身具有缺乏弹性的特征,即课程有自身的学科知识体系且存在时滞性,须将课程的“刚性”尽可能柔性化,增强课程的灵活性。课程的取舍或更新,都要依据职业技能、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来确定。课程整合不是一个简单拼凑过程,而是要从基础和专业课程中寻求其内在结构、内容等方面的异同点,严格以职业能力或岗位能力为主线进行整合,遵循各课程间递进式关系,循序渐进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专业技能课程体系。

(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设置的思路。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应以国际贸易行业的岗位对人才的知识与素质,一般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要求来确定,主要包括四大模块:即11国际商务英语,含商贸英语、商务英文函电、英语口语等;21国际市场营销,含市场调研与预测、营销策划、推销理论与技巧、商务谈判、经营管理等;31电子商务,含计算机操作技能、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电子单证交换技能等;41国际贸易业务技能,含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报检、报关实务、国际货运与保险、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等。这四大模块中各有众多的课程组合,而前面三个模块的课程都是为后一个模块打基础或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业务素质服务的。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避免各模块各门课程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要保证国际贸易专业骨干课程的教学不受冲击和挤占,这就必须对各模块的课程进行整合,打破原学科的系统性,避免各课程内容的重复。可将相关联的课程整合为一门课,例如,“推销技巧”与“商务谈判”就可整合为一门课,电子商务的几门课可整合为一或两门课。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中的“国际金融”课,可采取开讲座的方式,只侧重讲解与外贸紧密相关的内容。“国际商法”课程要打破原学科体系的框框,专讲其他专业课未涉及到的国际贸易法律知识,例如,WTO规则,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有关托收、信用证的国际惯例等,相关课程已涉及到了,没有必要重复开设,可采取专题讲座方式讲授一些与国际贸易业务紧密相关的国际法律知识,这既节省大量课时,又达到扩展学生掌握国际贸易有关的法律知识的效果。又例如,“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同样需要与“国际贸易实务”进行整合,删除与“国际贸易实务”重复的内容,专讲各种业务单证知识和单证制作的技能,把教学重点放到指导学生缮制业务单证的训练,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从事单证业务打下扎实的功底。另外,其他的课程也都可考虑进行必要的整合。至于如何对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进行整合,是一项具体而系统的工作,需要分别做出详尽的方案,这里不再赘述。

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开发。

依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和“以岗为纲”的教学要求,为适应市场对各种专业人才必须持证上岗的需要,国际贸易行业先后出台了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跟单员及单证员等资格证考试制度,凭有关机构认可发放的资格证书才能持证应聘上岗的普遍做法,应指导学生积极应试,并通过相关的资格证的考试,这是应用型高校应尽的职责。专业资格证通过率的高低,这是评价一个应用型专业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为此,针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毕业前普遍要求参加有关资格证的考试,学校应组织开发有关资格证考试的“报关员资格证应试辅导教材”、“报检员资格证应试辅导教材”及“单证员资格证应试辅导教材”等的编写和组织辅导工作,并使这些教材能有效发挥指导学生应试,大幅度提高考试的通过率。这是国贸专业教师的当务之急,是学院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市场培养大批的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急需。

三、加大实践性教学比重,采用“四模块”实践教学模式。

加大实践性教学比重是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的关键。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实施来实现,课程体系由模块构成。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笔者认为国际贸易专业应配置如下四个实践性教学模块:

1.课程认识实习模块,巩固基础知识。

课程实习安排在各门专业课程内和学年中的寒暑假,主要是指专业课程内(也包括专业基础课)的实践环节,目的是使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巩固所学过的知识,把理论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例如:当讲述国际贸易政策,特别是进出口商品政策中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时,为了更好地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加入WTO前后的关税变化,说明当前国际经济中“关税壁垒”日益弱化的特征,而非关税壁垒,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收集有关中国企业“反倾销”、“绿色壁垒”等情况的相关数据,分析目前中国企业面临的“非关税壁垒”的现状,并尝试提出一些对策。经过这样的训练,理论已经完全转化为生动的实践教学,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而且学会如何用经济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校内实习基地模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拟实习环境。

校内实习一般安排在三年制的第三到五学期,目的是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研究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可以分为:

(1)课程实训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市场调研实训、国际市场营销实训、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报关实务实训、外贸单证实训、电子商务实训等。在《外贸单证实务》与《报关实务》课程中,会有很多进出口贸易的单据,教师在教学中尽量收集企业常用的单据类型提供给学生,使学生获得逼真的实训效果。同时,尽可能贴近业务和实际,收集实际的案例,这样不仅使学生有亲切感,而且非常实用,让学生学得踏实。

(2)考证实训项目。结合“双证书”制,要求学生获得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关的报关员、单证员、报检员等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对国贸专业的学生进行为期2周的考证实训,一方面利于提高学生的考证通过率,另一方面普遍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专业综合实训。《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是集本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基本技能、职业素养于一体的综合实训课程。利用外贸综合业务实训计算机模拟软件系统,对毕业班学生进行为期2周的综合训练,其中涵盖了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报检、报关实务、单证实务、托运与投保、国际货款结算等多项专业技能。通过对整个业务流程的运作和全套单据的制作,让学生掌握从分析市场环境开始,到完成市场开拓,同外商建立起业务关系的整个流程。具体以进出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以具体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为背景,针对进出口贸易中业务函电的草拟、进出口商品成本核算、出口报价与还价、交易条件的磋商、进出口合同的订立、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验通关、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单证的缮制、审单付汇,验货收货等主要业务为序进行训练。同时,在实训中要求学生通过因特网去寻找出口的商品和客户,自己设计产品目录、宣传网页和出口营销方案。通过这样集中的训练,学生对三年的专业知识有了系统的认识,强化了前面学过的知识,又通过这种模拟训练,培养了学生在未来实际工作中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既具备上岗就可以较好地上手工作,又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3.校外实习基地模块,为学生提供全真的实践。

实习基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协议式的,主要是同外贸企业或工商企业订立实习协议;另一种是非协议式的,主要是到一些政府的职能部门,如海关、商检局、商务局、港务局、国税局等。一方面,建立几个稳定的协议式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和外贸企业架起了一座共同发展的桥梁,既便于学生对即将从事的工作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也便于外贸企业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另一方面,也充分利用非协议式的实习基地,如组织或鼓励学生参观港口、码头、仓库、生产车间,让学生看到真正的货轮、火车车皮、大型拖车、集装箱、堆场、货物包装方式、海关监管场地等实物。鼓励学生直接找船运公司、保险公司、海关和检验检疫局咨询相关问题。超级秘书网

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也可归入这一模块。毕业实习的考核主要依据学生的实结,实习单位的实习鉴定意见及指导老师的不定期抽查结果加以确定。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三年制的第六学期进行,由专业老师负责论文的指导、答辩和成绩考核。

新一轮课程改革范文4

一、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

(一)延续性和继承性

当前的课程改革是我国建国以后的第八次课程改革,是对前面所进行的课程改革的延续和继承。我国曾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取得了明显成就。最后一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行的体系。这次课改在一些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比如增加了“选修课”和“活动课”;引入了地方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和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这些成绩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但是,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建设,不断创新的,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和需要。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在吸收了前几次课程改革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弊端而进行和开展的,因此,相对于前几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说,本次课程改革是历次课程改革的一种延续,是课程完善过程的一个阶段,具有延续性和继承性。

(二)时代性和发展性

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新时代的要求。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的综合素质。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因此,21世纪将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

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科技的日新月异,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能迅速作出反应,增加一些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的新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求教育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更好地面对新的挑战。确立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发展的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素质,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面对时代和未来的挑战,根据“全教会”的精神,审视现行基础教育的课程,我们发现,确实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部分课程内容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脱离生活;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重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缺乏灵活性等等。

因此,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的时代呼唤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

2、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体现了时代特征。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确定了这样一些策略: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倡导建构主义的学习;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这些理念和策略的提出,无不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三)综合性和开放性

我国以前的课程计划在课程的分科性、统一性和持续性方面考虑得比较充分,而对综合性,选择性与均衡性方面关注得不够,因此,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依据国际课程发展趋势,课程现代化的要求以及我国的国情和教育传统,重建新的课程结构,需要特别关注基础教育课程的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

1.综合性。传统的课程主要是按照学科来确定的,各门学科有其独立的,严密的学科范围和体系。现代科学的发展逐渐打破了学科壁垒森严,相互割裂的状态,科学知识综合化和一体化的趋势明显加强。科学的这种发展趋势一方面要求现代人具有一种综合的科学素质和全面认识能力,另一方面要求课程内容实现综合化。为此,本次课程改革中,注意矫正传统的不合理的学科分类,重视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按照科学综合发展的本来面貌提供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利于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主要通过开发和设置综合课程的方式体现出来。

当然,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的发展并不一概地否定分科,而是反对那种认为完整的事物可以通过孤立地研究其中的每一部分而得以把握的陈旧观念。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做到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尤其在小学阶段,综合学科和综合活动所占比重应超出分科学科。.

2、开放性。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课程内容既要继承人类历史积累的正确的、合理的知识,又要剔除旧的、已过时的、不合理的知识,同时,还必须及时吸纳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和新知识。国外就有一些将教材或教师用书以活页形式呈现的做法,以便随时增添,修改,调整教学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当今课程设置的开放性。

另一方面,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积极改变仅依靠教科书开展教学的做法,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要积极创造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

(四)自主性和互动性

1自主性。《纲要》指出,中国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发挥每一所学校的主体性。只有当每一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而不是课程改革的被动执行者、实施者时,课程改革才有希望。因此,在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的规定上也有了较大的弹性。学校和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以及本校的条件,自主决定课程的广度和深度,通过选择并设置有关课程来创造和形成本校的校园文化特色。

传统的课程主要是按每门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形成的,逻辑性强的学科如数学是按逻辑要求来排列的,时序性强的学科如历史则是按时序来排列的。这些做法都是以具体学科本身的特点为出发点,没有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条件、需要和兴趣。现代学校课程除了以学科为本的结构形式外,还可提供个别化,处方化的课程形式,构成多种可能的组合,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如能力,需求,兴趣以及已有的知识基础)来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组合。对于教师来说,这也有利于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2、互动性。《纲要》中提出了体现时代要求的新课程的目标,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等等,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中国的学生遵守纪律,课堂秩序良好是很多国家难以比拟的,而在新的课程目标的要求下,我国的课堂教学必须讲求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

二、教师培训中心面临的新任务:

师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搞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是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作为教师培训中心,在当前的课程改革过程中,也面临着新的任务,那就是加强教师培训,加速教师角色的转换----由传统型教师走向现代型教师,为实施新课程作好师资准备。

(一)认识到位,重抓落实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新课程师资培训的重要性,切实做好新课程实验和逐步推广的师资培训的规划工作,确保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并适当超前。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内容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首先培训中心的教师要确立正确的新的观念,并将这些观念传递给广大的中小学教师,从而为新课程的大范围实验和推广奠定基础,要将新课程培训作为正在实施的“继续教育工程”中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观念更新,形式多样。

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创新的过程,课程思想的创新,课程内容的更新,课程结构的调整,最终都得靠人来实施。培训中心的教师首先应深入领会课程改革新思想,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例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认识到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课程功能观等等,按实施新课程的要求,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方式上,要采取多种形式,倡导培训者和教师的平等交流、对话,了解他们的疑惑和困难,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深入地讨论,使他们能全身心的参与到培训中来,使培训工作收到实效。

(三)结合实际,加强实践。

新一轮课程改革范文5

关键词:课程改革 观念 角色 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 以下简称《纲要》, 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的时代。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教师和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应具有怎样的课程观念? 在教学中如何实现角色转变?探讨这些问题,对于课程改革的走向和课程改革的成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课程观念的更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了在传统教育基础上的新的跨越,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新的教育形势和新的课程任务,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那麽教师需要构建怎样的课程观念才能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呢?

(一)多元化的课程目标观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整合,构建了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共同框架。如何把新课程的目标框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这就要求教师确立多元化的课程目标观。

1. 要精选对学生的终生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努力体现教育内容的现代化以及与社会经济、学生生活的联系,强调实践与探究,同时提供广博的科学知识背景。

2. 要重视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论教育。任何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的获得都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与方法论。所以教学中,要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培养用科学方法进行思维的能力。

3. 要使认知与情意达到统一。因为学习过程是以人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新课程目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二)多样化的课程结构观

课程结构是否合理、能否贯彻课程目标的意图,将影响课程目标的完成。因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纲要》采用必修与选修、分科与综合、学科与活动、普教与职教、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多样化的课程结构。这就要求教师一专多能,博学多识,具备复合课程的教学能力。

(三)实用化、现代化的课程内容观

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结构的优化,最终要落实到课程内容上,新课程“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第一个问题中我们已经谈到要适应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观念。但在更新观念的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角色的转变。如何转变,我认为以下三个方面最为重要。

(一)由知识传授者转化为素质培养者

上世纪70 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未来教师角色作过这样的描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

(二)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进行。所谓“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所谓“安全”,就是不对学生的独特想法进行批评和挑剔,以使其消除对批评的顾虑,获得安全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使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为学生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自由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及时机敏地捕捉能够引发学生思考、争辩与探讨的信息,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异想天开”、“与众不同”等特点,引向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利用,引向对新问题出现的促进和对新知识的渴求,使学生获取知识经历一个更为充分更加丰富的过程,获得更多更深的体验与感受。给学生一片自由而安全的天空并适时引导,是对学生主体精神的呼唤,是对学生思维灵感的开发,是对学生创造欲望的保护。

(三)由教书者转化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霍姆林斯基是世界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教育和管理,不断地朝着教育的思想前进。霍姆林斯基的成功,走的是一条边研究边教学的道路。教学需要研究,研究可以促进教学。通过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促进教师的成长,特别是教学反思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师由于缺乏一定理论的指导,在教育教学与研究的分离状态, 显然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观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具有自主性在教学内容上, 有权依据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对课程计划、教科书与教参进行选择、增胭和修改应该对教材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教育教学方式上,有权采用最适合学生主动发展的策略在教育教学评价上,鼓励教师深人学生,解他们身心发展不同阶段的要求,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关注个体差异,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我发展的最佳道路。凡此种种,都需要教师不能甘心只做一个“教书匠” ,而要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更为重要的是, 教师还要顺应世界教师角色转变的发展趋势,走教师专业化的道路。要实现这一目标,唯一的办法就是,一边教学,一边不断加强学习与研究,与新课程和学生一同成长。这样一来, 教师将变得更加自主、自尊、自信和自豪。教师的形象将不再是一个带有贬义的“教书匠’,而是换发着时代光彩和人格魅力的专业工作者。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郭,张华. 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念[J].教师之友,2002 (2)

[2]李建平.新课程新创意[J].教育发展研究,2002 (2)

新一轮课程改革范文6

一、课程资源的涵义

课程资源,就是可能进入课程活动的直接成为课程活动的内容或支持课程活动进行的物质和非物质的一切。课程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资源。综合两种观点,可以将课程资源视为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的全而发展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任何课程目标顺利实现的必要条件。

课程资源具有丰富多样性,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来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网络课程资源;依据功能特点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根据性质,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根据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根据存在方式分为显性资源和隐形资源。

二、在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中融入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基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课程改革时代。《纲要》指出: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强调课程即教师教师必须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和整合者。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唤醒、修正、拓宽教师的课程意识。要全面实施新课程,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课程意识,重新定位和理解自身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如何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能适应这一轮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师队伍,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纲要》明确指出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公共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为培养未来教师的职业素质所开设的必修课程,是涵养学生教育理念,教人为师的学科,它在我国职前教师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开设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高师生今后教书育人的效果。因此,在公共教育学的课程教学中必须增强教育教学改革的责任感,要及时反映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依据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

三、在高师公共教育学中融入课程资源开发的教学实践

1.在课程相关教学内容中穿插课程资源开发

公共教育学的教材是教育理论知识、技能与经验的载体,其本身就是一种主要的课程资源形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了很多的版本,但是基本的内容主要还是围绕四大块来进行,即教育基本理论、教学论、德育论、管理论。这些内容很多都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提出的课程资源开发新理念相关,所以应该在教学中适当地将其补充进去,使得高师毕业生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

例如在讲第七章教学理论中教学设计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要求学生在进行备课时首先要备教材。受传统认识课程即教材的影响,很多学生往往会把教材看作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教材所提供的材料成为学生学习的惟一内容。

2.在课程教学中增加课程资源开发的专题

高师公共教育学的教学内容中涉及到课程论的章节,在这一章内容的教学中,可以将与课程资源开发与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零散的课程资源开发新理念综合起来。

3.改革教学方式,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渗透课程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