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学品仓库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学品仓库定义范文1
2016年11月24日,第十届北京安全文化论坛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召开。此次论坛汇聚众多安全生产领域专家学者、安监和企业代表,围绕特大城市危险化学品风险控制与事故预防、企业安全培训与管理、安全生产大数据等课题交流和探讨,为安全生产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危险化学品运输和仓储安全
如何保障
“绝大多数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储存、运输等)都已经‘退城入园’,但在‘产品项目一体化’‘差异化发展’和‘两个市场’(原材料市场、成品市场)方面缺乏统筹考虑,又大大增加了危险化学品运输风险。”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研究中心专家汪卫国在第一分论坛“特大城市危险化学品风险控制与事故预防”中讲到。
目前,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管理是采取分段式的管理模式,也就是在车辆注册、检验、报废等环节对其进行必要的管理,但是在车辆行驶过程及年检之间的时间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非法改型、拼装、超载等严重违法行为都缺少有效的监管。
汪卫国介绍,由于危险品管理的特殊性,交通民警在发现危险品运输车辆特别是液体危险品、剧毒危险品运输车辆严重违法行为后,卸载没有专门的车辆、工具,扣车没有专门停车场和危险品车辆驾驶员,往往无法采取有效的处理手段。《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于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规定少、处罚力度又小,加之没有明确驾驶人员的相关义务,都增加了交通民警查处运输危险化学品违法行为的工作难度。
另外,危险化学品储存仓库分布不均,且存在缺口。我国危险品仓储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渤海湾和东南部沿海港口城市,约占总量的60%;中部大中城市约占25%;西、北部地区约占15%。然而危化品仓库仍短缺20%左右,在某些城市和化工产业发达的地区更为突出,达30%以上。特大城市危险化学品仓储需求量尤其大,导致地下仓库增速快。
据中国仓储协会危险品仓储分会的调查数据,北京地区的危化品经营单位有2 345家,生产单位有231家,使用单位有589家,经营品种达277多种,但得到监管部门许可的危化品仓库仅有两家,除了一部分企业的危化品转存临近省市外,大量的危化品都被存到地下仓库。值得担忧的是,有些地下仓库就隐藏在居民楼中,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轻则可能只是造成一场火灾,重则会造成危化品爆炸和有毒物质污染。
不仅如此,危化品仓储人才匮乏,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缺乏既懂化工又懂仓储管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汪卫国建议,危险化学品仓储专业性强,应当充分发挥特大城市吸纳人才的优势,合理布局特大城市工业用地中危险化学品仓储类用地的份额,用地域优势吸引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同时对危化品作业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持证上岗,并将其作为一项制度规定下来。
汪卫国分享了上海市推行分区域目录化清单管理的经验。上海市自2012年起,首创全国《禁止、限制和控制危险化学品目录》管理制度,先从负面清单的角度出发,对上海不同区域内、不同种类危险化学品明确禁止、限制和控制管理措施,又以正面清单为依据,规定部分危险化学品允许在外环线以内的中心城区进行工业化使用、运输和储存,并重点聚焦化学品登记报备、化工集聚区监管、动态定置管理等方面。
整体培训链条如何打造
在北京市安全文化论坛的第四个分论坛上,承办方――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安全文化促进会以“新时代企业安全培训与隐患排查的创新发展”为主题,邀请到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陈大伟就安全教育培训模式的创新进行l言。陈大伟教授一直致力于建筑施工安全研究,他介绍,大部分的伤害事故不是由于机械设备故障,而是由于不安全行为。人为什么会产生不安全行为?回答这一问题,应将关注点放在安全习惯和意识的缺失上。现实情况是,企业的安全培训仍然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是履行法定义务,忽视了对安全习惯和意识的培养。这就是为什么企业做了大量的安全培训工作,但效果不好的原因所在。如果能开展高质量的安全培训,将会突破事故频发的瓶颈,改善安全生产现状。
在演讲中,陈大伟也介绍了凸显实效的2种培训方式――体验式培训和实训式培训。体验式培训有助于工人掌握安全知识并能够激发工人参与积极性,但这种体验仅让工人知晓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对于体验后是否掌握安全知识,后续工作中能否养成好的习惯,陈大伟认为是远远不够的,目前也面临着培训效果难以持续跟踪及巩固的问题。
实训式培训针对于安全管理人员,将培训设置在施工现场,将专家现场检查结果与参与培训人员的隐患识别情况对比,并由专家进行详细讲解,提升被培训人员的能力。这种培训旨在突破体验式培训存在的不足,着力培养安全习惯和意识,乃至个人的综合素质,并为其他人树立“安全榜样”。
为了改善当下安全培训的效果,陈大伟建议,希望政府可以从政策、资金、资源方面予以企业支持,打造以培训、体验、考核为一体的整体培训链条;对于企业,要根据工程项目及工人的特点,做好培训的策划,并建立起有效的培训考评机制,确保培训发挥实际作用。
大数据如何驱动安全生产
在第三分论坛中,以 “大数据时代下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发展”为主题,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项目负责人张慧介绍了安全生产大数据技术研究及应用前景;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余树根介绍了大数据在建材行业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华企风控研究院副院长姚雯霞介绍了大数据思维下的安全风险管控;量子魔方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葛欣介绍了安全生产中的大数据应用。
参会专家普遍认为,大数据时代已然来临,安全生产大数据应用也在飞速发展,通过对安全生产大数据的应用和研究,将更多的数据应用在企业和政府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为打造安全生产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持。与此同时,在大数据应用的过程中,针对各业务的数据模型构建,以及大数据挖掘的信息共享与隐私保护、数据范围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化学品仓库定义范文2
关键词:化学品;物流
根据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建议》的定义,现代物流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到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现代物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环节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服务。
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简称3PL,也简称TPL)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物流领域扮演的是客户的战略同盟者的角色,从这个角度来看,第三方物流企业甚至可以说是客户的一个专职物流部门,只是这个“物流部门”更具有专业优势和管理经验。
随着经济重型化的发展趋势,现代物流产业在我国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目前,中国大约有1.6万物流服务行业公司,行业产值超过390亿元。预计到2010年中国物流行业的产值将达到12000亿元。但是,中国的货物运输成本比西方高出三倍,物流费用占货品总成本多达30%。200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高达33860万亿元,与GDP之比为18.6%,比发达国家高出近1倍。可见,中国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潜力很大。
21世纪,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标准化等物流新特征的出现,第三方物流日渐成为衡量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并在化工领域引起广泛关注。近年来,作为国家基础工业的石油化工产业飞速发展,由此也带来了对运输的进一步要求,化工物流行业整体呈高速成长态势,并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
一、化工物流设施多是伴随着化工园区建设而建设
上海早在“十五”期间就把物流作为大力培育的四大新型产业之一,制定了专项发展规划,把外高桥、浦东空港、洋山港三个口岸和西部物流园区作为建设重点。江苏省去年底出台的“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架构了14个综合物流园区和6个专业物流中心,南京也加大了禄口空港、信息港的招商力度。
二、液体化工品发展较快
我国最大的中外合资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于2005年8月1日与荷兰石油储藏运输巨头孚宝公司(Vopak)签订协议,共同投资在中国成立第一家液体化工产品物流服务公司。根据协议,孚宝将允许该合资公司使用其在中国沿海地区拥有的5座码头,这些码头的总容量超过60万立方米,同时还将把该公司目前在中国的陆路化工物流服务引人该合资企业,这标志中国液体化工品物流产业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发展重点转向化工品进口贸易
由于对国际能源市场依赖程度的提高,中国海运进口原油数量不断增大,经水路运输中转石化产品的品种和数量也有很大增加。据统计,目前,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气、化学品以及其它固体品种在内的危化品运量达3亿多吨,约占我国全部运量的1/10。在国内强劲需求的拉动下,今年上半年石油、矿石等重要能源和物资进口量依然很大,港口接卸原油7531万吨,同比增加3.6%。其中接卸进口原油6525.6万吨,同比增加3.9%.
四、化工品第三方物流发展加快,水运成为投资新热点
目前全国已有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气和散装化学品专用船舶4000多艘,约700万载重吨,占总运力10%左右。专业化码头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内有原油、成品油、液化气和散装化学品装卸作业码头约300座,吞吐能力2亿多吨,分别占沿海主要港口总泊位数和总吞吐能力的35%和1/6左右。
五、化工物流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
我国加入WTO时向国际社会承诺,三年内放开成品油零售市场,外国企业可在国内开办加油站﹔五年内放开成品油批发市场,外国公司可在国内营建油库、码头和销售网络,进行成品油批发业务。随着2005年年底物流市场的全面开放,国外物流企业加速进军中国市场,重金投入石化流通领域。以石油行业为例,外资石油公司在华业务从勘探开发向石化加工和炼化渗透,并开始强化成品油终端销售。国际三大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BP、壳牌———分别与中石油、中石化合资建立加油站,加紧布点。油库石油仓储物流业务也是其业务的重要补充。目前,除了化学品槽车没有对外开放外,外资已经在石油码头、储油库方面有了投资。外资石油公司已经构筑了比较完整的石油炼化、油品储存和终端销售的中下游石化市场业务链条。
而国内化工企业物流外包发展不快,大多数化工企业都是既经营生产、销售业务,又拥有自己的车队、仓库,制约了在第三方物流这个产业的发展步伐。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在发展物流过程中,无论是建设码头、储罐,还是建设输油管线基本上也都是依靠本企业的投资。一方面,大石化企业自办物流有其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如果过度强调自办物流,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物流属于费钱和资本密集的经营活动,运送与储存物料以及产品分销要占用大量空间、设备、人员,对计算机软硬件的依赖性也日益增大。;;;
当今,绝大多数企业的资源都严重不足,提高资源利用率便成为企业生存的前提。随着市场竞争的激化和社会分工的细化,有的化工企业已认识到第三方物流的重要性,并且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将物流业务外包出去。目前,国内大多数化学品物流仓储企业缺乏服务整体协调规划以及整体策划能力,这在相当程度上牺牲了社会效益。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要走专业化、规模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专业化。化学品物流进入门槛较高,主要是技术专业性高。经营化工物流必须有专业的技术、设施、管理团队和操作队伍,否则,将导致严重的安全、环保问题,威胁物流产品乃至企业的安全。以中国石化旗下的胜利油田为例,其在物流人才、物资采购仓储供应方面有着非常强的资本与实力,采购、质检、仓储、配送设施配套齐全,物流规模与实力在国内也名列前茅。胜利油田十分注重以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提升物流技术、物资管理水平,推进油田物流的现代化。2001年建立起了国内石油石化行业首家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的油田物资采购供应与管理电子商务平台,2004年ERP物装模块的成功开发与运行,使整个油田基本实现了物资采购供应与管理的现代化。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在内与油田财务结算系统、60多家二级单位连接,在外与国内外数千家供货厂商连接,具备网上物资计划申报、采购、配送、供应商管理、信息、售后服务等功能,实现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极大地提高了采购供应速度与效率。
规模化。化学品物流需求规模大,资本投入多,很多大型石化企业的储运设施投资规模都在数亿元乃至十数亿以上。要使国内物流业早日赶上发达国家水平,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应对WTO的挑战,必须进一步加大物流市场的宏观管理和调控,为现代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货运企业资质等级评定为契机,严格评定企业经营资质,淘汰一批不适应市场需求的运输经营业户,特别是要改变目前物流企业“多、小、散、弱”的局面,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规范物流业发展的主体条件。同时,应向国际先进物流企业看齐,借鉴先进经验与技术,从而实现与国际接轨。
可持续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化工物流由于涉及社会、企业、人民等的安全、环保问题,不仅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和利益相关群体的监督,同时也受到政府甚至国际组织有关法令、条约的约束和规范。物流作为化学工业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全球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物流企业所能做的就是要不断完善自身,以适应企业的专业化、个性化需求。
化工物流企业应有社会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国际上,HSE(健康、安全和环保)管理体系是石化行业通用的管理方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还专门颁发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把过去分散在消防局、公路局、交通委员会的审批权限集中起来,对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仓储企业进行认证。
化工物流与普通货物物流相比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等特性,因此,化学品生产、仓储、运输的特殊性使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化学品仓库定义范文3
关键词: 保养 回收利用 运用
中图分类号:U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a)-0070-01
据不完全统计,硅片生产企业的设备故障中有70%以上都是有机械设备的不良而造成的,要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就必须对容易磨损的部件进行,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巡检力度,增加对剂、油的管理制度。例如:硅片企业设备中的切断机、磨面机,由于长时间不间断的运转,再加上冷却水量又大,如果巡检力度不强,巡检不到位,就会造成油路系统的堵塞,导轨、丝杆、滑块,等等各个传动机构的生锈,加快对其磨损,从而造成机械设备不能正常运转。
因此,机械设备油性能的高低和供油系统是否畅通,将决定机械设备能否高校运转,也会对企业的成本造成不通程度的影响,下面就对油的观念介绍以下几点。
1 设备的定义
设备就是想部位供给剂的一系列给油脂、排油脂及其附属装置的总称。各种生产设备都需要定期、定时的处理,以前的方式是根据机器设备的需要进行人工加油,就是我们所说的用黄油枪打黄油,而现代的生产设备可分为人工、自动、半自动等方式注油,像把硅锭切成长方体的开方机、切断机就是全自动的供油方式,而清洗硅片的半自动清洗机就是人工手动注油。
2 机械设备油的运用
不同的机械设备对油的要求都不一样。
(1)把硅料铸锭成方块的铸锭炉,由于设备具有高温度、高风险、高能耗的特点,所以在用油方面也具有很高的要求,一般用高性能,高耐磨,耐高温的脂,和真空泵专用油。半自动清洗机由于没有自动的供油设施,并且又是用水、用化学品多的设备,机器的不锈钢材料由于长时间在化学品(草酸、柠檬酸)的浸泡下,不定期就有地方渗漏,导致滑丝杆的损坏,所以要用防腐蚀、耐水的脂,而切断机,磨面机有自动的供油设施,一般用46#抗磨型油即可。
(2)由于生产硅片的企业都是一天24小时不间断的生产,所以要特别留意油泵的油位、供油系统是否畅通,发现不正常的现象要及时检查,并找到原由,排除故障。
(3)发现油、脂在设备中变质或混入其他杂质,要及时更换,并严格执行四季的换油工作。
(4)要选择质量过硬的油品,而且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的具体要求进行添加,否则就会出现不可预料的后果。例如:在2012年6月份,磨面生产车间刚买回一桶46#抗磨型油,当时维修工也没有仔细检查,加入设备(磨面机)油泵当中,前3天还没有什么异常,到第5天巡检时就发现油泵里有很多的沉淀物,打开一看,油泵管路全部堵死,根本无法供油出去,再检查机器的导轨、丝杆,全部生锈,结果查其中缘由发现是油质量问题。
(5)要定期进行系统的清洗工作
由于全自动的供油系统一天24小时在不间断的工作,再加上车间的粉尘量很大,难免会造成油路的堵塞,还有其他杂质和沉淀物的日益增多造成的堵塞。
3 油的放置和保管
油由于长时间的放置或放在环境不好的地方,就会引起油的变质,从而导致整桶油的保费,增加企业的投资成本。
(1)企业要配置专门的管理人员来负责机械设备的,每一种油都应有专用的油容器,切在容器上注明油的名称和型号,以防混饶,容器如果长时间的不用,就要用不易脱落的纤维棉沙或干净抹布擦干后保存、密封。因为如果油进入纤维、大量粉尘就会引起不良的后果。
(2)要专门建立存放油的仓库,同时要保持仓库整洁,干净。
(3)为了使油在运输和分配环节上得到最大程度的简化、合理,要尽量统一油的油品品种,尽量减少油的品种数量。
(4)若有油显著的异常、消耗量变化时,应及时调查分析,以决定油是否报废或降级。
4 定期的维护、保养、预防是企业生产设备工作轴心
定期的维护保养是增强、提高机械设备寿命的核心,也是对设备系统性能的一次提高。
(1)提高员工对机械设备的意识
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是每一个企业的重头戏,而设备的完好率、高效率又是提高生产率的保障,设备的系统又是设备运转完好率的核心,因此,要提高员工对的意识,发现问题,要在第一时间维修人员或专业人士。
(2)要降低企业的成本
配置专业员,建立完善的档案,划分责任区,根据每台设备的机械特点进行合理的。以设备的安全、高效率运行为目标。
(3)企业机械设备故障的预防和空转
根据生产设备故障发生的特点,对各个设备工作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加以收集、整理、和综合分析,总结故障排除的经验,更完善的对设备加以修复或改造,有效的控制故障的发生。
(4)维护、保养可以使机械设备得到从分的利用
在设备的当中,一定要定保养时间、定保养内容、定维护人员、定油品数量、定油的品质,要做到点面俱到,并要求岗位人员以图表的方式记录相应的内容,在设备比较集中的地方可以设立油中转站,配置和完善相关的用、工具等等。
(5)加强对放置油地方的环境治理,提高油的放置环境。
5 报废油的可持续利用
所有的报废油都应妥善的收藏和保管,不得任意丢弃,否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同时还会严重污染环境。对报废的油进行“沉淀作用”,还可以持续利用,比如说:硅片生产设备中注入剂、油性能要求严格的(双面膜床,高性能测深仪,分选机等),如果轻微变质或报废,还可以用在对丝杆、滑块、导轨要求不高的设备当中(切断机、半自动清洗机等)。
参考文献
化学品仓库定义范文4
关键词:安全生产 信息系统 功能框架
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为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运用现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服务于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建立高效、快捷、运行可靠的信息系统, 及时掌握企业安全生产动态, 提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水平, 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已势在必行。
1、指导思想
加大信息技术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体现过程管理、系统管理理念和PDCA循环管理思想,涵盖安全管理的所有要素和业务流程;以岗位达标为主线,明确岗位职责,以绩效考核为手段,强化内部管理,严格责任的履行;构建监督检查体系,规范安全检查方案,提高安全检查的质量和效率,有效防范安全风险。
2、建设目标
以“适用为主、易用为先”为原则。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做到“基础数据标准化、安全职责明确化、监督检查有效化、现场管控智能化、业务管理规范化、工作记录详实化、考核评价自动化、监督管控全程化、工作改进持续化、文化建设常态化”。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痕迹化、常态化、网格化、便捷化、精细化、有效化”,促进安全管理上水平。
3、系统功能框架
围绕建设目标,系统设计了28个功能模块,来实现以上建设目标:
3.1日常管理模块。包含:公告通知、流程审批、待办任务、安全警告、沟通协作管理、通讯录管理。
3.2方针计划目标。主要包括:安全方针、规划、计划、目标、方案及完成情况等工作报告;安全投入费用管理的相关内容,形成相应项目投入的年报表统计。
3.3危险源管理。主要包括:危险源台账、重点危险源台账、危险源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并形成危险源情况汇总报表;危险源管理模块中危险源清单应与安全检查模块在后台形成关联,实现对危险源状态的检查,使安全检查更具有针对性。
3.4法律法规管理。主要包括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规章,以及企业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岗位标准等文件,供员工随时查阅。
3.5安全机构和职责。主要包括:安全委员会、领导小组、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名单及职责,其中包含各类安全管理人员的学历别、年龄别、专业特长别等统计图表,以及委员会、领导小组会议纪要文件。
3.6安全培训教育。主要包括:各单位安全培训计划及结果的台账、通过计划到期提醒;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所持证书复审到期提醒、录入;新员工安全三级教育、转复岗员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情况录入。
3.7协商沟通。主要包括参与、协商和沟通的情况录入。
3.8“三同时”。主要包括建设项目作业、施工安全管理,每个项目在设计、施工、验收阶段提交相应文件材料。
3.9车间和班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班组人员档案台账、班组安全活动记录、验收申请表录入情况及班组评分表录入情况,班组安全活动通过计划到期提醒。
3.10相关方管理。主要包括相关方台账及相关方安全告知记录和相关方安全协议。
3.11安全标识管理。主要指安全标识清单。
3.12设备设施安全基础管理。主要包括:设备设施及相关附属装置、仪器仪表台账,包含安全装置、特种设备、防雷设施、工业梯台、空压真空和通风空调系统等,各类设备检验保养的周期及提醒间隔。
3.13消防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建(构)筑物台账;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台账,包含仓库、堆场等建筑;消防设施和器材的台账。
3.14危险物品管理。主要包括:危险化学品、剧、放射源台账、领用台账;具体规定各类危化品维保的周期及提醒间隔。
3.15危险作业管理。包含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断路作业风险分析、破土作业、吊装作业、盲板抽堵危险作业的审批流程,根据不同的危险作业级别指定相应审批层级。
3.16交通安全基础管理。主要指机动车辆及驾驶员台账。
3.17职业危害作业管理。主要包括:职业危害作业人员台账;明确职业健康监护的周期和提醒间隔;职业危害场所台账;明确职业危害场所定期检测的周期和提醒间隔;劳保防护用品台账及发放记录。
3.18应急准备和响应。主要包括:应急预案清单;现场处置方案清单;演练计划及演练评审清单。
3.19事件、事故管理。主要包括事件、事故相关资料。事故报告要包括事故初报、事故续报、事故调查报告、事故处理、处理证明等。
3.20现场安全检查。运用“PDCA”(戴明循环)作为安全检查的指导思想,形成多级别、多频度的各类安全检查方案。系统按照检查方案自动生成检查工单,驱动相关的安全检查,录入检查结果、问题项、专项工作检查结果、隐患信息等。
3.21安全绩效考评。依据《岗位达标手持》和《达标准则》,根据培训情况、安全管理工作情况、现场管控情况,以及发现的隐患考评责任信息,进行岗位达标评价。根据安全管理工作情况、现场管控情况,以及发现的隐患考评责任信息,进行各级机构和职工的绩效考评。
3.22安全体系评审。按时组织安全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发现问题,进行问题项处理流程。
3.23报表查询。支持用户按照多种方式进行各类数据的检索、查询和统计分析。提供多种查询工具,实现数据机动灵活的各种组合查询统计方式。
3.24安全文化。面向所有员工,建设安全文化栏目。宣传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的成绩,展现安全生产工作的精神风貌,为职工提供一个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知识学习的平台;同时,全体员工通过微信可以与安全文化网站建立互动。鼓励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弘扬安全文化,营造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加强职工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安全意识,强化自我管理,有效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3.25地理图形。通过地图直观展现设施分布,实时反映设备设施的管控状态 ,及时提醒管理人员重点关注存在隐患的设备设施。
3.26系统集成。实现消防设施、危险源、治安巡更的RFID电子标签管理,并集成到系统中,另外对消防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红外报警系统、特殊气体检测系统、一卡通系统(包括门禁和停车场管理)、基础数据管理平台、短信和即时通讯平台进行集成,实现数据自动实时采集,报警信息及时发送。
3.27系统设置。包含: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系统参数管理等。主要用于对访问人员的管理和权限分配,并对系统中各模块参数配置进行维护。
化学品仓库定义范文5
关键词:绿色建筑 , 设计原则 ,设计要点
Abstract: construction as an important economic life of human activities, the more time given strong mission. The concept of life to the green building is to make the building have health and regeneration of mechanism, make a building and ecological system is connected, thus provide people with a comfortable and sustainable living and working environmen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inciple of green building design and key points.
Keywords: green architecture, design principle, design essentials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当环境问题危及国计民生的时候, 人们才开始反省自己在改造生存环境的同时打破了自然界的平衡。现在国际社会开始进行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号召大家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建筑作为人类经济生活的重要活动, 更被时代赋予了强烈的使命。把绿色生命的概念赋予建筑是为了让建筑有健康和再生的机理, 使建筑与生态系统联系起来, 从而为人们提供舒适并可持续的生活工作环境。
只有健康的才能再生, 绿色建筑是很具体的东西, 基本上包括四个特征, 第一节约资源, 第二利用可再生资源, 第三材料循环再利用和再生, 第四避免向外界环境排放有毒有害的污染物, 这是四个基本的原则。我们国家公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 把绿色建筑定义为: 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这是绿色建筑评估规定的定义, 显然“四节一环保”是构建绿色建筑的核心技术, 是我国绿色建筑事业的根本发展方向。
一、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1、生态性原则
所谓的生态性原则,就是指建构绿色建筑人文理念要以现代生态科学为前提,所提出的人文理念必须体现尊重自然、尊重生态规律和维护我国及全球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客观要求。绿色建筑首先要遵循的是生态性原则,即适应自然条件,保护自然环境。通过蓄热等措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并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利能、海洋能、生物能等,减少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尽可能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
2、以人为本原则
人是社会的主体,不能以降低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在绿色建筑中强调舒适不是以牺牲建筑生态性为前提,而是在环保节能的基础上强调人的主观舒适度,譬如在建筑上应用新型的建筑节能材料,通过提高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性能,利用太阳能冬季取暖,夏季降温,通过遮阳设施来防止夏季过热,最终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达到很好的效果。
3、合理选址原则:
绿色建筑强调要因地制宜,不能照搬肓从,任何一个区域规划、城市建设或者单体建筑项目,都必须建立在对特定地方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其中包括地域气候特征、地理因素、地方文化与风俗、建筑机理特征、有利于环境持续性的各种能源分布等等。例如位于美国匹兹堡市郊区的熊溪河畔,由F•L•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充分的整合地形、风景等因素,创造出了一个非常优美和谐的环境。
4、整体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还强调整体设计思想,结合气候、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不能仅仅着眼于局部而不顾整体。例如,热带地区如果使用保温材料和蓄热墙体就毫无意义。对于寒冷地区,如果窗户的热性能很差,用再昂贵的墙体保温材料也不会达到节能的效果。由此可见,整体设计将对建筑的节能以及舒适性产生巨大的影响。
5、和谐原则
即关注建筑整个生命周期。建筑作为人类行为的一种影响存在结果,由于其空间选择、建造过程和使用拆除的全寿命过程存在着消耗、扰动以及影响的实际作用,因此关注它的生命周期,不仅使它在使用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的空间,而且在拆除后对环境的影响很小,拆除材料也可以进一步循环利用。
6、经济原则
绿色建筑的建造、使用、维护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系统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组织体系问题。在建设时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环保、最利于人居住的环境是每个单位、每个居民的愿望。因此,我们要推动经济型节能材料的发展,使建筑更加环保、更加节约资源、
二、绿色建筑的设计要点
1、规划设计技术要点
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涉及到的有规划、建筑、给排水、电气、暖通等众多专业,是一个全系统的设计。在规划时要充分了解建筑周围的环境,进行合理有效地规划。
在室外环境方面,应该种植适应性较强、绿化效果好的植物,这样不仅可以对环境起很好的绿化作用,还可以节省大量的植物维护成本,除此之外,还要采取减少建筑外立墙和室外照明引起的光污染、采用雨水回渗等措施减少室外环境对建筑的不利影响。
在室内环境方面,要创造良好的通风、光、声及空气环境,对通风要求较高的建筑要尽量保证每栋建筑物都有一定的迎风面,通过建筑形体设计、朝向、建筑群的布局等,根据当地风玫瑰来取得最大的自然通风,获得较好的通风效果;通过对天窗、窗户、照明系统等的合理布置,使室内达到最佳的采光效果;通过对建筑进行动静区进行平面布置和空间划分,合理选用具有隔音效果的建筑材料都可以很好地保证声环境。
在节水方面,绿色建筑要实现节水目标,就需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即将废水、雨水回用,将水环境系统由原来的“供给——排放”模式进行技术改进,增添必要的贮存和处理设施,形成“供给——排放——贮存——处理——回用”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合理地利用水资源。
在节能与能源利用方面,首先要降低能耗,通过合理地布置环境减少能量的消耗,还要适当地能量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系统,进行能源回收等,当然,我们要尽可能开发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等。
由于早期规划的不规范、杂乱无章等问题,现在我们国家提出了一个新的话题——建筑一体化。在规划、建筑方案之初就必须与给排水、电气等专业密切配合,准确计算出建筑物所需的各种建筑材料,合理确定建筑物的体型及屋面形式,为光热、光电集热构件的安装提供合理安全的初始条件,使其融入建筑,成为建筑物的构成元素,使它们成为绿色建筑的亮点。
化学品仓库定义范文6
一、酒店运营的风险因素
(一)物质风险因素
物质风险因素又称物理风险因素,是指有形的,并能直接影响事物物理功能的因素。即某一标的本身所具有的足以引起或增加损失机会和损失幅度的客观原因和条件。酒店拥有庞大的建筑物甚至建筑群,且设施设备种类、数量繁多,相应地存在着诸多的物质风险因素,且这些物质风险因素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特点,管理稍有不善就会引发酒店的实物资产损失。比如火灾就是酒店频发的风险事故,且破坏性极大。我们以火灾为例来分析酒店存在的物质风险因素:第一,可燃物多。大部分酒店的内部装饰材料大量采用可燃木料和塑料制品,室内陈设的家具、卧具、地毯及窗帘等均是可燃物质,同时塑胶燃烧时会产生高温、浓烟及有毒气体,加大救火难度。第二,空调设备多,管道、竖井多。这些将造成火势快速蔓延,而空调管道穿过楼板和墙壁,破坏原有的防火阻隔,加上电梯井、垃圾井、电缆井等,贯穿全部楼层,实际上形成了座座烟囱,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将沿着这些孔洞和竖井迅速向上蔓延,危及全楼。第三,出入口少,疏散困难。酒店通道狭窄,出人口少,顾客对内部的通道又不熟悉,发生火灾时,往往惊慌失措迷失方向,拥塞在通道上造成混乱,给疏散及施救带来很大困难,更甚者,有些酒店为防止盗窃,往往将这些逃生路径锁死,所以一旦发生火灾,造成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失,惨不堪言。第四,客流量大,火灾危险因素多。酒店的住客复杂且流动性大,某些住客防火安全意识不强,随处遗下火种(如烟头、火柴等),这些均增大了酒店的火灾危险性。第五,维修施工多。酒店为了维护声誉及满足客户要求,客房及餐厅等必须经常进行内部装修和设备维修,在装修或维修设备时,要使用易燃液体稀释油漆或用易燃的化学粘结剂粘贴地面和墙面的装饰材料,这些液体及化学品会产生易燃蒸气,如遇到明火,会马上燃烧,在维修安装设备动用明火时,因管道传热或火星掉落在可燃物上以及缝隙、夹层、垃圾井中,也会引起火灾,且不易发现。第六,厨房用火不慎易引起火灾。厨房用火多,若可燃气体的管道漏气,操作不当或烹调菜肴、油炸食品时不小心,都容易引起火灾,在中式的厨房中,这种现象是比较普遍,油污积在抽油烟机罩上及排气管内,当炉灶的火焰上升过高,触及这些油污时,便会马上引起火灾,并迅速蔓延到整个排风系统。从国内外酒店火灾的实例来看,乱丢烟头、火柴以及电气事故,厨房用火不慎等是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而客房、厨房、餐厅则是主要的失火场所。另外,从小范围看,酒店建筑物的质量、各种设施设备的质量、食物酒水质量等都是潜在的物质风险因素,都有可能对酒店顾客及员工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从大范围看,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恶劣天气等造成社会成灾,因疾病传染导致成批人员死亡等,这些不可抗力因素都可能给酒店经营带来巨大的损失,理论上讲均属于酒店的物质风险因素。我们再以酒店基本设备系统为例来归纳酒店常见的物质风险因素(如表1所示)。
(二)道德风险因素
道德风险因素是与人的品德修养有关的无形因素,即由于个人的不诚实、不正直或不轨企图促使风险事故发生,以致引起社会财富损毁或人身伤亡的原因和条件。如欺诈、纵火、盗窃、抢劫、贪污等。由于酒店是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消费的公共场所,客流量大,就其每天所接待的不同的客人而言,一是客人来自四面八方,涉及各种各样的人员,如有来自国内外的政府官员、商人、职员、记者、教师、学生等等;二是投宿的目的不一样,有开会学习的,有旅游度假的,有考察讲学的,有经商贸易的,有探亲访友的,甚至有搞破坏或诈骗的犯罪分子,不同目的的客人对酒店都有不同的要求;三是人员流动性大,客源情况变化快等。所以单从安全风险上说,它不仅涉及到治安、消费、卫生、交通、警卫以及员工健康安全等,外国客人的安全管理还涉及到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多种工作。因此,酒店的安全工作呈现出复杂化和多样化特点,而这些安全领域的风险因素就是酒店的道德风险因素。总体来说,酒店的到的风险因素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酒店内部职员。由于酒店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内部职员人数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从最高层的总经理到最基层的服务员,从一线的前厅、餐饮、客房、娱乐部门到二线的财务、工程、采购、后勤部门,众多人员中难免存在道德危险因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酒店的财务部门和采购部门。第二,酒店顾客。现代酒店就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形形的顾客中除了可能存在的少数不法分子外,还有部分客人的诚信度和诚实品质同样值得怀疑。第三,除员工和顾客外的第三者。正由于酒店属于公共服务场所,几乎所有人员都可以无限制出人,加之酒店还经常承办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大中小型活动及会议,流动人员大,难于监督和控制。
(三)心理风险因素
心理风险因素是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的无形因素。它是人们主观上的疏忽或过失,以致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扩大损失程度的原因和条件。比如仓库值班人员未尽职守,增加『.偷窃风险的发生,锅炉工忽视了及时给锅炉加水,增加了发生爆炸的可能。酒店的财务风险、市场风险和法律责任风险大部分都属于心理风险因素,心理风险因素是酒店经营中最主要的风险因素。简单地说,我们可以把酒店心理风险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类。外部因素是指外部宏观环境(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变动对酒店经营活动造成不利影响:政策方针的调整、政局不稳或战争、社会的动荡、经济的萧条等给酒店的市场销售带来明显损失;国家金融财税政策变化、社会信用程度等原因造成酒店财务上失去机会或蒙受损失;宏观信用环境差,缺乏社会化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信用风险大,再加上结算方式落后,使得企业间拖欠款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酒店的实际收益;国家或地方新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使酒店在与顾客、与员工权益上承担更多的经济责任等等。内部因素主要是指由于酒店自身经营不善、管理欠缺、决策失误而产生风险。财务方面:由于经营不善、理财不当、资本结构不合理等引起的筹资风险;在投资决策过程中,酒店由于缺乏全面准确的决策信息,造成市场预期不正确,投资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为酒店带来巨大的投资风险;由于会计方法不当,虚增当期利润,导致提前纳税,大量资金提前流出饭店而引起财务风险,或者虚减当期利润,影响饭店声誉。市场方面:由于决策失误,市场定位不准引起的巨大市场份额损失;由于市场营销方法、手段不当,营销对象偏差引起的销售收人损失等。管理方面:由于内部管理不善引起各类风险事故发生,给酒店造成财产损失;服务管理不善给顾客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需要赔偿;员工或粗心大意诱发责任事故导致各种损失等等。我们以酒店“食物中毒”事故为例来分析酒店的心理风险因素(如表2所示)。
二、酒店运营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作为一门管理学科,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学者们对风险管理出发点、目标和运用范围等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对风险管理定义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学说,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风险管理是采取一定的措施对风险进行检测评估,使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并将其控制在某一可以接受的水平上。从职能上说,风险管理就是在对风险进行观察、评估的基础上控制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对风险管理的定义可以理解为:一是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等环节;二是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控制和减少损失,提高有关单位或个人的经济利益或社会效果;三是风险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
(一)酒店的风险管理目标
对于酒店来说,最危险的是发生事故后突然增加的巨大支出,以及因事故造成的营业中断,两者会共同导致现金流的断裂,所以任何风险管理的措施或努力,其目标应该只有一个:保证酒店的持续经营。总的来说,酒店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是保证酒店在经济社会中作为一个经营实体继续存在,即酒店企业的生存。除了生存,酒店风险管理还有其他目标,我们可以按照风险管理原理将其分成两大类:损前目标和损后目标。
1.损前目标
损前目标是指酒店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风险管理应达到的目标。基本思路是避免和减少风险事故形成的机会,包括节约经营成本、减少忧虑1、5"理,最终达到避免或减少损失的发生。我们可以把酒店风险管理的损前目标归纳为三种:(1)经济目标。要求酒店以最经济的方法预防潜在的损失。在这里我们先了解风险成本的概念,风险成本就是损失成本的事前估计值,包括期望损失、损失控制成本、损失融资成本、内部风险抑制成本以及在这些方法实施之后残余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成本。酒店企业风险成本的最小化实际上就等同于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所以当我们在考虑酒店的风险管理决策时,其目标就是酒店的风险成本最小化。酒店的风险管理人员要对各项安保计划、保险以及防损技术的费用进行财务分析,包括酒店保安部的系统安全计划、财务部的资金筹集和使用计划、工程部的设施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等等,最终的目的是使风险事故对酒店可能造成的损失成本最小,从而达到最大安全保障的目标。(2)安全系数目标。即减轻企业对潜在损失的忧虑和烦恼。在风险发生之前,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往往会造成人们12,理和精神上的压力,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损失发生前的管理目标,便可减轻和消除这种压力,从而有利于酒店企业的稳定和提高工作效率。酒店管理人员要从三个环节做好此项工作:第一,分析统计历年来酒店发生过的风险事故及原因;第二,加强管理,特别是对本酒店存在较大风险隐患的领域及风险事故频发的领域严格控制,不留死角;第三,做好风险预期,加强宣传教育,稳定人心。(3)社会责任目标。即遵守和履行社会赋予酒店的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现代酒店作为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公共服务机构,是城市功能、市政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一个酒店如果遭受损失,受损的除了酒店以及股东、债权人、客户、消费者、员工等主体之外,还牵涉到一切与之相关的人员和经济单位,比如供货商、合作旅游公司等,损失严重时,也会给地方甚至国家和社会蒙受损失。为了承担社会责任,酒店必须在安全问题上遵守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消防、卫生、监控系统必须达标,设施设备排除隐患,各种材料无公害。财务运作要合规透明,贷款抵押品要被保险等等。
2.损后目标
损后目标重在考虑最大限度地补偿和挽救损失带来的后果及其影响。无论多么完美的风险管理计划,也不能完全消除一个酒店的风险,因此,确定损失发生后的行动目标非常必要。
(1)生存目标。不管酒店发生多大的风险事故,遭受多大的风险损失,只有在损失后酒店仍能维持正常的营业,才能使酒店有机会减少损失所造成的影响,尽早恢复事故发生之前的经营状态。这是酒店在面临重大事故和危机面前的最基本目标,比如重大火灾、恶性信任危机、地方经济萧条等。维持住生存的条件是酒店恢复和发展的基础。
(2)持续经营目标。虽然酒店营业活动中断并不一定导致企业破产,但是,酒店的竞争对手却可以利用这段空当时间抢走酒店原有的市场份额,影响其市场地位。因此,酒店管理者应尽可能在损失后保证营业活动的连续性。
(3)获利能力和收益稳定目标。酒店发生损失,管理者很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损失事件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影响。因此,必须把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企业获利水平不低于预期的最低报酬率。收益的稳定性对酒店来说很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酒店树立正常发展的良好形象,风险管理应有益于保持酒店的收益稳定。
(4)发展目标。酒店必须不断地发展,以求获得长期生存,这是酒店企业遭受损失后,进行风险管理应达到的高层次目标。执行和实施酒店企业风险管理计划和方案,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损失结果,并不断地根据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拟定新的风险管理计划和方案,周而复始地执行计划、实施方案,使酒店在损失发生后能迅速地取得补偿,为酒店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5)社会责任目标。酒店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其影响大多要波及到社会上去,管理人员应设法尽可能减轻损失对其他人和整个社会的不利影响,包括员工、顾客、供货人、债权人、税务部门以及整个社会的利益,自觉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将社会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改善或保持酒店良好的公众形象,这也是酒店风险管理所必须达到的目标。
风险管理目标必须与酒店企业总目标保持一致,必须与经济社会环境和特有的酒店服务属性相一致。在确定风险管理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总目标的众多因素,否则即使在理论上已经确定目标,而在实践中却无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