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的理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技术创新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技术创新的理解

技术创新的理解范文1

目前,全球经济有所复苏,许多西方的IT发包企业的外包战略,以及对接包企业的能力要求,和接包企业的合作方式也有所改变。中国IT接包企业已经成为全球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在以下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高层管理团队的全球化经营理念、运营管理效率和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因此,中国IT接包企业要想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分割欧美市场不仅需要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国际竞争力,更需要调高创新能力。本文着重从IT外包合作中的知识共享及其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评述,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IT外包合作的发展历程

IT外包服务(IT Outsourcing),就是客户将全部或部分IT工作包给专业性公司完成的服务模式[1]。IT外包合作的理论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80-1990是第一个阶段,1990―2000是第二个阶段,2000年以后进入第三个阶段。在三个阶段,IT外包合作的概念定义、战略目的、治理机制以及主要的研究理论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性[2]。IT外包的概念从外包发展到战略外包、随后发展到转型外包[3~5]。基于交易成本理论,企业可以利用外部的低成本的人力、物质资本进行非核心业务的生产[6]。但是近来学者认为有必要考虑外包过程中的隐性成本,隐性成本与双方的合作程度和合作差异相关[7]。基于交易成本理论,IT外包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例如产品质量、供应商行为和企业绩效的不确定[8],同时还有可能造成对供应商的依赖。另外,交易成本理论也提供了任务不确定性和专有性对外包合作的影响的研究视角。在全球竞争加剧的环境下,企业期望通过获取其他企业的资源来构建核心能力[9]。因此,基于RBV,学者进行了外包的相关研究[10]。基于RBV的相关研究,IT外包可以为企业提供获取外部服务和人力资源的机会。特别是,在IT外包中,新兴国家可以为西方国家提供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专业技术人力资源。基于制度理论,企业可以作为追随者观察进入新的外包市场是否可以为企业带来效益[11],这样可以降低企业进入新市场的风险。企业可以利用制度设计拥有和控制有价值的资源[12]。

二、IT外包合作中的知识共享研究

IT外包是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产品的知识投入、高度依赖于知识技能输出、与客户之间的高度互动是IT外包的主要特征。因此,从组织间学习理论的角度出发,基于IT外包合作的知识共享也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Blumenberg(2009)[13]等指出,知识共享对外包合作的成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IT外包合作中双方的目标不同,因此知识投入、知识共享的动机和意愿也不同[14]。发包方希望获取互补性的技术知识,以实现战略转型和技术升级,同时也期望获取对方的市场知识,以及产品的流程与程序相关的知识,更好地控制产品的质量。而接包方希望获取对方的先进的技术知识,包括结构设计、流程设计、数据准备、软件安装和测试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产品研发和设计能力,同时也希望获取先进的组织管理知识。传统上,西方企业经常转移技术和管理知识给其分公司。相反,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企业将分公司分布在西方的发达国家,已经从其分公司获取技术和市场知识[15]。

综合上面的分析,影响IT外包合作知识共享效率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一是IT外包合作成员之间的共享意愿。Hrong and Chen(2007)[16]认为过去发包方由于担心接包方成为潜在的竞争对手,不愿意将知识共享,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认为知识共享可以使发包方降低产品质量监督成本,也可以促使双方的长期合作。二是知识属性,即知识属性将会影响知识转移的效率[17]。Polanyi(1996)[18]将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那些可以被编码处理的知识,而隐性知识则隐藏在个人的头脑之中,根植于每个人的行动及经验之中[19]。知识的新颖程度也会影响知识共享的效率。应用学习指的是通过相近的搜索、实验性的改进、现有惯例的选择和重新利用进行学习。而探索学习指的是剧烈的变异和新的试验性学习。外包合作过程中,应用知识和探索知识的属性会影响知识的共享效率。三是知识共享的情境因素。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会影响知识共享的效率。发包方的技术工程师的技术指导,以及接包方的桥梁工程师有利于合作双方之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隐性知识才能达到有效地转移。

三、知识共享与创新能力

IT接包方主要应具备三方面的能力:发包方特定能力、流程管理能力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发包方特定能力指的是与接包方具有的了解发包方短期、长期的相关的组织惯例和资源分配方式。接包方应了解发包方的商业战略,并且与发包方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机制。接包方应该具有技术知识、市场知识和发包方的运作环境的相关知识。流程管理能力反映接包企业在系统架构和软件设计方面的技术能力、技巧和资源,主要包括软件设计和构建能力、投入评估能力、资源调度能力,通过CMM和CMMI的资质认证可以体现接包企业的相关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反映企业在招聘、培训、指导和工作分配以及绩效考核等方面的技巧。多个任务和项目的轮岗、个体职业生涯规划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是这方面能力的具体表现。

合作过程中环境动态性、合作关系的氛围和发包方的战略会影响发包方不断调整合作策略,从而导致接包方必须提高相应的能力以满足发包方的需求。环境动态性包括全球化、市场动态性和正统性三个方面。发包方的全球化战略会促使接包方提高组织设计能力,以完成合同规定的服务。同时,全球化战略会促使接包方提高市场领先能力。接包方必须将市场动态性、商业环境和内部优劣势结合才能满足发包方的要求。市场动态性会促使接包方提高市场领先能力。接包方必须将市场知识与内部知识整合,同时应具有企业家创新精神,实行必要的创新活动。正统性体现在市场、国际法律和IT行业标准。接包方必须具备调整组织结构和流程以适应组织再造的能力[20]。合作氛围包括创新和采购战略两个方面。发包方的创新性要求接包方必须具备流程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接包方必须提供创新的方案以满足发包方日益变化的流程需求。其次,接包方需要开发技术以满足发包方新的需求。采购战略会促使接包方提高市场领先能力。发包方的战略包括系统架构和柔性两个方面。系统架构需要接包方具有三方面的能力。第一,接包方应该具备架构能力。接包方的IT系统架构需要为发包方提供标准化、合理应用和有效交流的平台。第二,流程再造能力。在“端对端”服务过程中,接包方需要通过流程再造以校准服务流程。第三,治理能力。发包方的柔性战略要求接包方具备商业管理、采购和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柔性能力,从而达到发包方的发展需求。

合作过程中接包方可以通过显性的资源投入或者隐性的干中学来进行知识获取,进而提高创新能力。双方可以以资源投入将显性知识进行构建、编码和共享。同时双方可以投入时间和资源,以操作手册、计划制订和项目管理软件的方式,进行集体讨论、绩效评估以及知识编码和共享。合作过程中,接包方还可以通过多次重复的“干中学”积累相关的经验,获取相关的知识。接包方的高层管理人员的海外工作经验可以快速了解发包方的文化,从而调整发包方的程序以适应中国情境。设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可以促进双方知识共享。

四、知识共享与治理机制的研究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Das and Teng(1998)[21]研究指出,组织间合作风险可以分为绩效风险和关系风险。绩效风险主要指环境导致的合作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关系风险主要指的是由于这种合作关系带来的机会主义行为。关系风险又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方能否向外包合作投入其所承诺的知识,即投入风险;其二是对方是否会不公平地使用或者窃取企业的知识,可以称之为侵占风险。另外组织间的知识转移会引起关键资产的流失或者滥用,从而降低知识的市场价值,因此知识转移的风险不容忽视。所以企业应该选择有效的控制机制来降低组织间合作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控制研究起源于组织控制理论。基于Ouchi和Jaworski[22]的观点,IT外包项目中同样存在结果控制、行为控制、宗派控制和自我控制四种模式,它们是通过大量的具体机制来实现的,例如项目计划、会议、奖惩激励、组织压力、工作任务描述。这些具体机制是识别控制模式的重要依据。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正式控制通过契约来实施。IT外包合作中,契约主要有两种类型:固定价格(fixed-price)契约和成本附加(cost-plus)契约。在固定价格契约的情形下,发包方只向承包者支付一笔固定费用;若双方签署的是成本附加契约,那么发包方在向接包方支付全部项目成本的基础上再加一笔费用。显然,成本附加契约使接包方承担了项目的全部风险,而固定支付契约则使承包者承担了项目的全部风险。

在IT外包中,正式契约固然重要,但考虑到IT外包关系的复杂性、组织和技术环境的快速变化,仅仅依靠正式合同约束双方行为是不够的。因此,在管理IT外包活动时,应该更多强调信任和灵活性的作用。IT外包中的信任有四种类型:(1)算计性信任,根据项目计算收益和惩罚;(2)基于知识的信任,基于合作双方的了解;(3)认同信任,合作双方有共同的合作目标;(4)绩效信任,基于过去成功的项目的信任。先前的研究强调发包方单方的信任对接包方的控制的影响,没有考虑双方之间的关系互动。而心理契约理论能够通过双边视角为我们提供一个对控制战略更完备的理解

五、未来的研究方向

IT外包合作不仅为接包方提供了业务,更提供了知识获取和能力提高的机会。然而这一研究领域还有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也就是未来的研究方向。(1)随着IT外包合作业务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发展到知识密集型,知识共享已经成为实现双方战略的重要途径。先前的研究强调知识共享对产品质量和运作效率的作用,而战略变化、环境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以及知识共享对战略变化、能力提升和合作稳定性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分析。(2)IT外包中从发包方的角度研究知识转移共享的治理问题,忽略了IT外包合作的战略转型的背景下,接包方在合作中的地位的重要性。因此,缺乏从合作双方整体利益的角度,来分析知识共享的治理问题。从而导致管理者难以从“双赢”和“单赢”结合的角度来考虑知识共享问题,进而影响合作关系的长期发展。(3)先前的治理机制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关系治理观点,以降低知识共享过程的风险为目标。而新的外包合作更强调知识共享效率的提高,因此,在新的知识共享方式下,先前的治理机制以及知识治理机制对知识共享的效率和外包合作成功的影响还缺乏研究。(4)目前关于IT外包合作的演化研究以理论分析为主,还缺乏相关的案例分析、仿真研究和实证研究,从而导致结论相对缺乏全面可靠的支撑,难以为理论发展和企业的具体实践提供合理的依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Willcocks L.,Kern T.IT Outsourcing as Strategic Partnering:The Case of the UKInland Revenue [J].European Journal ofInformation Systems,1998,7(1):29-45.

[2] Lacity M.C.,Khan S.A.,Willcocks,L.P. A review of the IT outsourcing litera-ture:Insights for practice[J].Journal of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2009,inpress.

[3] Hatonen J.,Eriksson T.30+ years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outsourcingCExploring the past and anticipating thefutur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2009:142-155.

[4] Varadarajan R. Outsourcing: Thinkmore expansively[J].Journal of businessresearch, 2008, in press.

[5] Gonzalez R. ,Gasco J.,Llopis J.Infor-mation systems outsourcing:A literatureanalysis[J]. 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6, 43(8):821-834.

[6] Gupta A., Seshasai S.,Mukherji S.,Ganguly A. Offshoring:the transitionfrom economic drivers toward strategicglobal partnership and 24 hour knowl-edge factors[J].Journal of ElectronicCommerce in Organizations,2007,5(2):1-23.

[7] Stringfellow A.,Teagarden M.B.,Nie W.Invisible costs in offshoring services work[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8,26 (2):164-179.

[8] Brouthers K.D.,Brouthers L.E.,Whyservice and manufacturing entry modechoices differ:The influence of transac-tion cost factors, risk and trust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3,40(59):1179-1204.

[9] Porter M..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Nations [M]. Macmillan,London,1990.

[10] Aubert B.A.,Rivard S.,Patry M..Atransaction cost model of IT outsourcing[J].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2004,41 (7):921-932.

[11] Westphal J.D.,Gulati R.,Shortell S.M..Customization or conformity? An insti-tutional and network perspective on thecontent and consequences of TQMadop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 42(2):366-394.

[12] Brito C.M..Towards an institutional the-ory of the dynamics of industrial net-works [J].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In-dus trial Marketing,2001,16 (3):150-166.

[13] Blumenberg S.,Wagner H.T., Beimborn,D. Knowledge transfer processesin IT outsourcing relationships and their impact on shared knowledge andoutsourcing performa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09: 342-352.

[14] Powell W.W.,Koput K.W.,Smith-DoerrL.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the locus of innovation: networks oflearning in biotechnology[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6:116-145.

[15] Alavi M.,Leidner,D.E. Knowledge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conceptual foundationsand research issues[J].MIS Quarterly,2001,25(1):107-132.

[16] Hrong C.,Chen W. From ContractManufacturing to Own Brand Manage-ment:The Role of Learning and CulturalHeritage Identity[J].Management andOrganization Review,4(1):109-133.

[17] Chen C.J.The determinants of knowl-edge transfer through strategic alliances[C].Academy of management Best con-ference paper, 2002:1-6.

[18] Polanyi M.The tacit dimension [M].NewYork:Macmillan,1966.

[19] Zack M. Knowledge and strategy[M].Newton,MA:Butterworth-Heinemann,1999.

[20] Tatea W.L.,Ellram L.M.Offshore ou-tsourcing of services:An evolutionaryperspectiv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Production Economics,2009,120(2):512-524.

[21] Das T.K.,Teng B.S. Resource and risk management in strategic alliance making process[J].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8,24(1):21-42.

[22]. Ouchi W. G..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Design of Organizational Control Mechanisms. Management Science,1979,25(9):833-848.

基金项目:陕西自然科学基金(2011JQ9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K5051206008)

技术创新的理解范文2

关键词:制造业;人力资本;技术结构;技术创新

一、制造业人力资本的技术结构

技术都是由人来开发和应用的。人力资本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分层次的,人力资本拥有的技术不同,其所处的技术结构层次就不同。一般来说,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结构性稀缺度大的某一层次或几个层次的人力资本往往成为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制造行业因其自身的产业发展特点,呈现一定的技术结构特征和技术创新要求。从拥有的技术水平角度,与多数制造业的技术结构相对应,人力资本可分为三个层次(如图1),上层为尖端技术研究人才,也可称为学术型人才;中间层为应用研究人才,也可称为工程型人才;下游即生产操作的技能型人才,也可称为基础型人才。尖端技术研究人才基本属于技术导向,重视尖端技术的突破。例如军事武器的研制,有时不计成本。中间层的应用研究人才主要从事应用研究;最下层的技能型人才是实现产业化的最后环节,这两个层次的人才基本以市场为导向,注重技术转化为产品后的市场效果。

不同企业类型,有着不同的技术结构,也就需要不同层次的技术人才。当一个企业的技术结构呈现明显低高度、大宽度特征时,意味着它需要更多的基础性人才和中间应用型人才。这是当前大多数制造企业技术和人力资本结构的常态。

二、我国制造业人力资本的技术结构现状

(一)我国制造业技术结构特征

自20世纪末以来,世界制造业出现了在全球范围布局产业链的新趋势。发达国家继续保持高尖端技术的垄断地位,同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新一轮制造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我国成世界制造业大规模转移的首选之地。这主要与我国丰富并受过一定教育与训练的人力资源、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综合配套的制造业生产能力等因素密不可分。当前我国制造业技术结构分布呈现出以下特征:技术结构的高度较高,技术的宽度也较宽,同时应用型技术和基础性技术薄弱不扎实的问题日益严重。制造技术结构有较高的高度是因为我国在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高能物理、生命科学等尖端技术上有相当的水平。技术结构有较宽的宽度,是因为我国在人均国民收入较低的情况下已建立了较为全面的基础性加工工业,特别是机械装备工业体系。

但目前我国应用开发型技术创新不足、基础性技术老化问题却日显突出。技术结构不平衡,基础性技术厚度薄,应用型技术创新能力弱。宽广的基础性技术对制造业技术结构动态支撑作用越来越弱。表现为设计技术、可靠性技术、制造工艺流程、基础材料、基础机械零部件和电子元器件、基础制造装备、仪器仪表及标准体系等发展滞后,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以汽车制造业为例,虽然近两年汽车产品令人目不暇接,但绝大多数为引进品种或稍加变动的车型,真正意义的自主开发产品还没有问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基础技术不过关。比如汽车的外观设计图我们可以轻松地画出来,但每个零部件的摆放组装却达不到要求的程度。

(二)我国制造业人力资本的技术结构特征

我国制造业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本短缺且技术性结构呈现不平衡特点。

一方面表现为与制造业技术适应的人力资本金字塔结构中,学术型人才丰富而工程型和技能型人才相对缺乏(如图2)。“十一五”期间,我国专利申请总计近160万顷,但转化率不足25%,与发达国家70-80%的转化率相比存在着巨大的空间。可见我国尖端技术人才并不缺乏,仅仅是由于人力资本的技术性结构不平衡造成了尖端技术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我国的科学家和尖端技术人员,绝大部分就职于国有科研院所、大学院校,他们的科研和技术成果,又绝大部分被列为职务成果,束之高阁。

另一方面,工程型和技能型人才总体结构呈典型的“金字塔型”(如图3)。目前我国城镇企业共有1.4亿名职工,最大的部分是非技术普通劳动力;2002年7000万技术工人中,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比例仅占1.5%,高级技工占3.5%,中级技工占35%,初级工占60%以上;2005年我国统计年鉴数据表明,2005年获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有600多万,其中获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证书的比例分别为38.2%、48.8%、10.5%、2%、0.05%。与此相对应的是,西方国家劳动力人才结构呈现出“橄榄型”分布,一般情况下,初级工占15%,中级工占50%,高级工占35%甚至40%以上。国内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急需一大批既懂现代技术又操作娴熟的“能工巧匠”。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匮乏与制造企业的人才需求之间形成了巨大的缺口,并且进一步强化了基础性技术工人的稀缺度,已对制造业发展造成制约。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近的2006年第二季度全国99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中高级技能人才依然供不应求,其中,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和高级技能人员的求人倍率(即招聘职位与求职人数之比)最高,分别为2.08、1.96和1.71;据深圳2006年度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显示,深圳市的高级技师平均月收入为6234元,比硕士及以上学历者高1766元,比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也高出695元;高级技师月薪“参考价”的高位数达到22394元,低位数也有4121元;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5个等级的工资增长幅度均超过10%;“高级蓝领”的收入已经超过了硕士生。按正常产业周期来看,目前社会对这类人才的渴求,至少七八年才能缓解。

三、人力资本的技术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要求

技术是促进企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制造业在生产环节方面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中不可或缺

的环节但处于相对低端,国际竞争力偏低。提高制造业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当务之急,这就要求突破技术与人力资本瓶颈。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匹配的过程(如图4)。最初人力资本1与技术创新1匹配,后来在原有技术和人力基础上产生技术升级,必然对人力资本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战略而言,人力资本不仅要在数量上满足它,质量上保障它,更要在技术结构上契合它。人力资本技术性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的和谐发展以及人与技术相结合的组织系统各要素本身的协调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制造业产业组织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要求

我国制造业多年来的“以市场换技术”,使我国的制造业体系加工制造能力提升,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遍布全球,但核心技术依然没有获得。下一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要依赖于以技术创新为中心的产业升级。从技术变革的角度讲,制造业技术创新更是一个地区或,凭借以往的与技术积淀,实现的具有质变意义的技术突破。总结长期的引进与创新实践,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建立与自己的工业技术基础和国情特点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具体表现为技术研究吸收与开发结合、制造生产与革新并举。与此相应必然对人力资本的技术性结构进行调整。

(二)人力资本的技术性结构调整

1、夯实基础性技术,积累基础性技术人才。基础性技术是我国制造业的长远优势。世界上发达国家发展的历程表明,以机械装备工业为主体的成熟基础性技术是实现一个国家工业化的基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20世纪后半叶发达国家的基础性技术及其部门出现了衰退的迹象,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基础性技术宽度较宽、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而言,是历史赋予的机遇。充分认识劳动力素质提高和劳动力资源丰富、价廉的长期优势,培养和积累低成本和高质量相结合的人力资本,通过发展中高等职教、企业内训等多种方式提升技能水平,使越来越多的普通劳动力变为中高级技术人才,从而改善人力资本的技术结构。

2、强化应用型技术,培养、引进技术开发型人才。我国大多数制造业企业技术开发能力薄弱,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缺乏一支精干、相对稳定的力量从事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我国可以利用后发优势走劳动和资本密集的路子,加快信息技术制造业的发展,并借以改造传统制造业,提高非核心技术的竞争力,强化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相应人力资本的技术性结构也要调整。一方面通过政府的引导建立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的联系,把产、学、研紧密地连接起来,使学术性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融合。另一方面,鼓励企业采用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形式,加大研究开发资金投入;并积极从高等院校及海外留学的人才中选择有志于制造业发展的人才充实至企业的开发研究部门,增加人力资本中开发应用型人才的数量,以培养企业独立的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关满博.东亚新时代的日本经济――超越“全型”产业结构[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2、洪勇,苏敬勤.发展中国家核心产业链与核心技术链的协同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6).

3、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启动[EB/OL]..2002-10-14.

4、李毅.日本制造业自主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创新研究:经济史的启示[J].经济参考研究,2007(21).

技术创新的理解范文3

[关键词] 徐州地区;设施;连作障碍;秸秆生物技术

徐州是农业大市,日光温室是徐州地区冬季蔬菜生产的主要形式之一,常年面积20万亩以上,由于连年种植,化学肥料用量大,造成了土壤连作障碍逐年加重,加上设施内环境密闭,CO2浓度不足,冬季地温低,植株生长不良,直接影响了蔬菜生产效益的提高。随着设施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周年多茬次生产给病虫害发生提供了丰富的寄主及温暖的越冬环境条件,病虫害及生理障害发生日趋严重,有些地块甚至无法种植。传统的土壤处理方法如休耕、换土等可操作性不强,也不符合我国国情;水旱轮作的方法对水源条件不好的地块根本行不通;土壤消毒的方法在杀死有害病虫的同时也会一起杀死土壤中的有益菌群,造成土壤环境质量的下降。为解决上述技术难题,在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等有关项目资金资助下,2010年以来我们从中国农科院等单位引进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和“沃丰宝”生物菌剂,在徐州市睢宁县和贾汪区等日光温室生产基地进行了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它不仅增加了地温、提高了产量,改善了品质、降低了土壤连作障碍,同时也开辟了作物秸秆利用的新途径,较好地解决了长期以来作物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从生物菌剂的生理习性与功效、应用效果及该技术的施用要点三个方面来具体介绍秸秆生物技术在克服设施蔬菜尤其是日光温室蔬菜连作障碍的研究与应用。

一、生物菌剂的生理习性与功效

1.该菌剂为复合菌群,好氧型菌株。在分解秸秆时产生大量CO2,可提高大棚内CO2浓度4~5倍,满足蔬菜对CO2的需求,大幅度提高蔬菜产量。

2.该菌株是嗜热型的,能缓慢、均衡的释放热量。持续3~4个月提高冬季地温4~7℃,提高夜棚温1.5~2.5℃,可以满足蔬菜对地温和夜棚温的需求,促进根系的发达和产量的提高。

3.该菌剂能固氮、解磷、解钾,有效降解化肥、农药的残留,提高肥料利用率,省肥省药省投入。

4.该菌株的大量繁殖过程中,产生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等多种植物激素类物质,刺激作物生长,提高雌花节率、坐果率和单瓜重。

5.该菌剂的大量、长期使用,大大减少土壤中有害病原菌的存量,有效抑制土传真菌的发生和危害,同时寄生土壤中线虫。

6.五至七个月后,埋入土壤中的大量秸杆,被菌剂转化为腐殖质,改良了土壤,培肥了地力。

二、应用效果

1.增温效果良好

据睢宁试验点试验,在试验区和对照区各选取3个点分别放置测量地温和气温的温度计,其中地温分别为10cm、15cm、20cm,每天记录两次,从定植后开始记录到植株第七穗果出现、番茄植株打顶时为止,试验区比对照区日平均地温高2.5~3.8℃,气温高0.8~1.5℃。

2.室内CO2含量明显增加

由于在生物菌剂(肥)作用下作物秸秆的陆续分解,不断释放出CO2。因此,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棚室CO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区。据初步测量,一般日出前棚室内CO2浓度达到1200×10-6~1400×10-6,较对照区提高700×10-6~800×10-6,平均提高1倍以上。

3.植株健壮,上市早

据贾汪试验点观察,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棚室,番茄根系发达,根数、根长(粗)度较对照均明显增加,生长前中期番茄平均株高较对照高10~20cm,茎粗增加0.5~0.9cm。据睢宁试验点试验,在番茄生长中后期,应用生物反应堆技术的番茄植株在株高、第一穗果下方的茎粗、第三穗果下方的茎粗、第五穗果下方的茎粗分别比对照组高出12.4cm、0.72cm、0.61cm、0.48cm。据贾汪和睢宁两个试验点试验,应用生物反应堆技术施用生物菌剂的棚室的番茄比对照区的番茄上市时间可提早上市10~15d左右。

4.产量效益大幅提高

由于应用生物反应堆技术,一方面提高了地温和气温,提高了光合作用的原料-室内CO2含量,另一方面也改善了作物根际环境,增强了保水保肥性能,植株生长健壮,产量明显提高,平均较对照增产20%~30%,一般亩均增收可达3000~5000元。较对照区亩增收25%以上。

三、技术要点

在作物定植前将秸秆埋在栽培畦下,或在作物定植后埋在栽培畦之间,具体操作技术要点如下:

1.挖发酵沟

畦下挖发酵沟。要求于冬季日光温室蔬菜定植前在种植畦下挖沟(熟土翻向两边,在犁底层下挖。),沟宽50~80cm(一般等于畦上定植行的宽度),深25~30cm,不要超过30cm。

2.铺秸秆

生产上除用玉米秸秆外,也可以使用稻草、麦草、豆秸和食用菌下脚料等。一般越冬栽培的日光温室每畦铺秸秆30~50kg,每亩用秸秆约2500~4000kg。要求秸秆应铺满发酵沟,铺平、铺实、踩实。畦沟两头的秸秆要露出10~15cm。

技术创新的理解范文4

关键词 创新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68.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关系到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重要职责和历史任务。尽管众多文献探讨了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策略和手段,然而这些文献均是站在宏观的角度,给出的建议均比较抽象,没有把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课程的具体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因而收效有限。本文结合《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以培养“创新型”的新世纪大学生为目标,通过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作为平台,对如何实现创新型的《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活动进行探讨。

1面向“创新”的《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

1.1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性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需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去想象和推理。在进行《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时,教师可以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导弹的导航装置、计算机的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电扇遥控、电子宠物等等,这些设备里面都有一颗单片机芯片。笔者在上《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时曾经举一个例子。我们在学习模拟电子时,学习了P-N结,在P-N结的基础上构成了二极管和三极管。然后我们学习了三极管的特性,并且知道当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时形成各种形式的放大电路,然后在放大电路的基础上构成各种集成电路(芯片),如运放、稳压电源、各种CPU芯片等。这些芯片都是由半导体构成,进一步说是由由半导体构成的P-N结构组成,再进一步说是由P-N结构成的三极管组成。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维,如既然现在所有的芯片都是由半导体作为基础材料,那么这种材料的特性可能会限制芯片的使用温度和工作速度,能否寻求一种更好的可以替代半导体的材料(比如纳米材料)来制造芯片,让芯片的工作温度更高、功耗更低、速度更快?这些芯片与未来的量子计算机有什么关系?这样通过引导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1.2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

教师在进行《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时,应注意从学生的内在和外在两方面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

为了激发学生内在的创新动力,教师应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到以学生自学为中心、以指导和服务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上来。比如在上“定时器/计数器”章节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形象的解释定时器和计数器有什么不同。同时还进一步引导学生,单片机的计数器和大一时学习的数字电路基础中的定时器有什么区别?更进一步,教师还可以将《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定时器/计数器”与常用的PC机和手机中的“定时器/计数器”进行比较,单片机中的计数器与PC机中的计数器是总是对着干,比如单片机中的计数器是加法计数器,而PC机中的计数器属于减法计数器。如此等等。

为了激发学生外在的创新动力,教师在教授《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与考研、就业等结合起来。比如现有的《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材内容安排中,对并口扩展和RS232串口总线讲得多,对I2C总线、CAN总线及USB接口技术却很少涉及。然而现在企业里面对I2C总线、CAN总线及USB接口的开发和应用比较多。为此教师可在课堂上适当向学生补充当前企业和社会使用比较热门的硬件接口和软件编程技术。教师需要收集一些与《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相关公司企业的招聘信息,然后引导学生,告诉学生学好了《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一定会找到相应的岗位。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动力自然就具备了。同时可通过历届电子设计大赛中的优秀作品及创作者的介绍,或者成功校友的一些经历作为动力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和创新动力。

1.3培养学生创新毅力

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毅力,教师在讲解《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时,可以列举一些例子。比如第一台计算机是机械计算机,是一种系列齿轮组成的装置,它需要使用种钥匙旋紧发条后才能转动,只能够做加法和减法,功能非常弱小,而且无法普及使用,怎么办?需要一颗永不放弃的恒心继续创新。于是人们又发明了电子管计算机,但是电子管计算机体积庞大,而且速度太低,还是无法普及,怎么办?于是晶体管计算机又被发明了。晶体管比电子管小很多,不需要暖机时间、消耗能量较少、处理更迅速、更可靠,但是由于晶体管计算机价格太昂贵,主要用于商业、大学教学和政府机(下转第86页)(上接第80页)关,还是无法普及使用,怎么办?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计算机又被发明了,包括现在的PC机、服务器、单片机、DSP和手机等,都属于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可是人们还没有停止探索创新的步伐,功耗更低、速度更高的量子计算机正在研究和实验中。

另外,教师在讲解《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时,可通过加强学生在动手能力上的培养,以增强他们的创新毅力。有科研课题的老师,尽量让学生参与,编写一些简单的程序模块,焊接一些简单的芯片和分离元件,让学生不要怕幸苦、不要担心失败。哪怕只是跑腿买元器件、画原理图和PCB图等,学生也能从中得到很大的收获。通过这些具体的动手,让学生不断的尝试,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毅力。

2结语

通过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作为平台,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从引导学生打好基础、形成创新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和培养学生创新毅力等角度多方面出发,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增加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所培养的学生在课外科技活动、开放实验室课题、电子设计竞赛、毕业设计中具备了创新意识,并多次在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挑战杯、节能减排比赛中获得奖项,取得一定效果。

基金项目:2014年,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4126):以“人人卓越”为目标的《单片机原理与通信接口》教学改革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陈永明.浅谈单片机教学方式改革[J].通讯世界,2015(2):239-240.

[2] 白璐,田晓柱,牛炳韬,冯虎元.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5,34(4):161-164.

技术创新的理解范文5

关键词:结构洞;内向型开放式创新;技术吸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

一、 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1. 结构洞与企业技术能力之间的关系。“技术能力”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用于国家层面(主要是发展中国家)。随着技术创新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对象由国家层面扩展到区域层面、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企业技术能力”也就应运而生。Figueiredo(2008)认为技术能力是企业创造和管理技术变革所需的全部资源。Kim(1997)将技术能力划分为仿制能力、创造性模仿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傅家骥(1998)认为技术能力包括生产能力、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赵晓庆和许庆瑞(2002)指出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能力包括技术仿制能力、技术创造性模仿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本文认为,企业的技术能力是指企业对产业技术知识进行获取、学习、运用、升级、更新以及开发全新技术知识和技术标准的能力。因此,企业的技术能力主要体现在技术知识的获取吸收和新技术的创新能力两方面。

“结构洞”是指社会网络中的“洞隙”,这些“洞隙”的存在导致网络中的行为主体之间不能直接建立连接或者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出现中断(Burt,1992)。结构洞作为一种静态的社会资本,能够使网络中的聚焦节点在获取资源和利益方面占有先天的竞争优势,这些竞争优势具体表现在结构洞为其“占据者”带来的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一方面,占据结构洞的网络节点企业由于处于网络中信息枢纽的位置,所以更有可能获取更棒的新创意、更多的异质性信息、更有效的技术能力提升途径(Gargiulo et al.,2009)。另一方面,“结构洞”企业可以凭借自身的“中介”地位和信息优势,操纵其他互不相连的两家企业之间的信息流动,迫使它们让步或者竞争(Burt,1997)。笔者认为,外部网络的结构洞不仅有利于产品和服务的快速创新,而且还能够推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市场推广,从而促进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la:预期结构洞对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假设lb:预期结构洞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2. 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及其中介作用。在创新网络中,企业的创新活动不仅依赖于自身的研发工作,还可以将外部创新资源引入到企业内部并加以利用,即开展内向型开放式创新(Chesbrough,H.W. & Crowther .A. K.,2006)。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分为整合和获取两种类型(Dahlander & Gann,2010)。整合是指在外部市场购买技术知识、市场信息或者接受相关的技术授权。获取是指企业从外部创新源免费获得相关的技术信息和知识。笔者认为,在外部创新网络中,企业有目的地识别、引进和利用外部技术知识,开发新知识、新技术,将会有利于企业获取技术创新所需的稀缺资源,从而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a:预期整合在结构洞与技术吸收能力的关系中扮演中介变量角色;

假设2b:预期整合在结构洞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中扮演中介变量角色;

假设2c:预期获取在结构洞与技术吸收能力的关系中扮演中介变量角色;

假设2d:预期获取在结构洞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中扮演中介变量角色。

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二、 研究设计

1.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数据收集包括两个阶段:预调研阶段(2014年7月)和正式调研阶段(2014年8月~2014年10月)。本次调研一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37份,有效问卷206份,回收率79%,有效率68.7%。

2. 变量测量。

(1)因变量:企业技术能力。“技术吸收能力”包括2个题项:①贵公司能够快速有效地将外部知识消化为公司内部的知识;②贵公司能够及时地将转化后的技术创新知识整合并加以利用。“技术创新能力”包括2个题项:①贵公司独立研究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有很大提升;②贵公司新产品开发的成功率更高。

(2)自变量:结构洞。学者们通常用“控制信息流的能力”来测度结构洞。“创新网络结构洞”包括2个题项:(1)创新网络内的其他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必须经过贵公司;(2)贵公司在外部创新网络内拥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3)中介变量:内向型开放式创新。“整合”包括2个题项:①贵公司经常从外部市场购买市场信息;②贵公司经常从外部市场接受技术授权。“获取”包括2个题项:①贵公司能够从外部及时免费地获取市场信息;②贵公司能够从外部及时免费地获取改进技术水平的信息。

(4)控制变量。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本文将企业规模、企业年龄和企业家精神作为控制变量处理。本次调查均采用Likert7分量表。

三、 实证分析和假设检验

1. 信度、效度与相关系数分析。本项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检验变量测量的信度与效度。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各题项都落在预设的因子上,并且因子载荷均在0.7以上,表示变量测量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与区分效度。结构洞、整合、获取的Cronbach's α系数略低(分别为0.793、0.791、0.785),但仍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技术吸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在0.8以上(分别为0.813、0.836)。上述分析表明本项研究的变量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适宜进一步做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2. 回归分析及假设检验。在检验变量是否具有中介效应时,我们采用温忠麟等人(2004)所建议的方法来检验分析。实证分析结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检验的是整合在结构洞与技术能力关系之间的中介效应。模型1是被解释变量(技术吸收能力)对控制变量的回归。模型2是被解释变量(技术吸收能力)同时对控制变量和自变量(结构洞)做回归(回归系数显著,p

模型3是中介变量(整合)对解释变量(结构洞)做回归(回归系数显著,p

表1的模型5是被解释变量(技术创新能力)对控制变量的回归。模型6是被解释变量(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对控制变量和自变量(结构洞)做回归(回归系数显著,p

模型7是中介变量(整合)对解释变量(结构洞)做回归(回归系数显著,p

表2检验的是获取在结构洞与技术能力关系之间的中介效应。模型1和模型2表明结构洞对技术吸收能力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模型3是中介变量(获取)对解释变量(结构洞)做回归(回归系数显著,p

表2的模型5和模型6表明结构洞对技术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模型7是中介变量(获取)对解释变量(结构洞)做回归(回归系数显著,p

四、 结论

本项研究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创新网络结构洞是否以及如何作用于企业的技术能力这两个问题,重点探讨了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在结构洞与企业技术能力的关系之间所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

结构洞是信息流动的缺口,结构洞的联结方式使后发企业排除了冗余信息,减少了因冗余信息而带来的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占据结构洞,获取更多非冗余性的技术知识和多样化的创新资源,提升自身的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同时,结构洞赋予了企业快速获取新信息的能力,使企业能够及时接触各类市场信息,敏锐感知潜在的机会和风险,提升技术创新绩效。因此,创新网络的结构洞对企业的技术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同时,结构洞通过整合和获取作用于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以往的相关研究深入挖掘了创新网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不少学者也针对结构洞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大多还停留在外部创新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方面,而对两者关系之间的具体作用机制甚少关注,两者或者正相关或者负相关或者曲线相关等等各种关系的内部影响机制是一个神秘的“黑匣子”。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可以为企业带来技术创新中最重要的资源,即技术资源。拥有创新网络结构洞的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通过开展内向型开放式创新(整合、获取),从外部环境中获取技术创新所需的技术资源、市场信息、资本支持等关键资源甚至稀缺资源,弥补企业技术资源和市场能力的先天不足,降低技术开发和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夯实企业的创新基础,提升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从而推动企业加速创新。

参考文献:

[1]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5):614-621.

[2] Kim.L.,Lmiitation to innovation:the Dynamics of Korea's Technological Learning,Boston,Masschustetts: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7:124-154.

[3] 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314-340.

[4] 赵晓庆,许庆瑞.企业技术能力演化的轨迹[J].科研管理,2002,(1):70-76.

[5] Burt, R.S.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 ucture of competition,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的创新驱动战略研究”(项目号:11&ZD004)。

技术创新的理解范文6

关键词:节约集约用地;国家试点;双向约束;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2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1)05-0064-06

A Study on Innovation of Land Management System under Constraintsof Urban Land Intensification―A Case of Hefei

LI Xue-ming, SHI Lei

(Management Schoo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China)

Abstract:In connection with the contradiction of land supply and demand,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research were used in this paper. ‘Two-way constraint mechanism’ which used in urban land intensive and conservation wa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empirical findings, the new strategies were proposed for conservation and intensive use of urban land.

Key words:intensive and conservation use; national experiment unit; two-way constraint mechanism; policy innovation

1 引言

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已成为地方政府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障碍。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按照到2020年18亿亩耕地不可减少的“红线”估算,每年可供占用的土地面积仅为200万亩,不足建设用地需求面积的1/6。此外,土地利用方面还存在着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土地低效利用和区域生态空间破碎化并存的现象。现实的压力决定了土地利用不能再走粗放式的老路,寻求在节约集约利用约束条件下的土地发展新模式,对于解决当前中国土地利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内涵

西方学界很早就意识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有益于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并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这一问题予以阐述。1867年,马克思注意到农村集约耕作中存在着报酬递增的规律性,“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于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1];而级差地租的存在,则促使土地利用者在空间上寻找最合理的节约集约用地方式,“地价昂贵的第一个后果便是,使人们不得不高度集约使用土地”[2];伴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经济学家开始从土地产权配置的角度来研究此问题[3];20世纪70年代以来,城市规划学则进一步分析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经济效益间更加复杂的内在联系:Arnott和Lewis从微观行为理论出发,研究了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因素,发现在城市用地扩展中,投资密度(土地集约水平的重要指标)与资本的利率成反比,与地租的预期变化方向成正比[4];Brueckner利用居民效用最大化理论,扩展了城镇土地利用结构的均衡模型,证明土地集约程度的重要指标―建筑物层高从中心城市的CBD向递减,且大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高于小城市[5];Stern从城市发展的历史路径依赖特征出发,对不同形式的城市人口密度函数进行了估计,发现距离中心城市的远近是解释人口密度的重要因素[6];西方学界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出现了田园城市、卫星城镇、带型城市、现代城市等多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模式,并最终形成了较为成熟和完整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理论―“精明增长(Smart Growth)”。

以这些理论为基础,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学者结合中国实践经验,以地理科学、土地科学、城市科学等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在中国情境下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问题。曹建海认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一个相对性概念,相对于中国传统的粗放用地模式,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土地利用集约度,因此,不应寻找最高的土地利用强度,而应寻找最优集约度,使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7];毛蒋兴认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应当引入“土地有效利用”的概念,原因在于土地利用效率在经济学中有一定的计量标准,达不到或者超过这个标准,都会导致土地利用效率的损失[8];部分学者从不同空间尺度出发,认为中国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应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9]。可以发现,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

虽然迄今为止,学术界关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内涵尚未达成共识[10],不难发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基本内涵应当是:对有限的土地资源,依靠科学的规划、先进的管理,通过集中投入有效的资源、劳动和技术(设备),以环境消耗最小化为原则,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综合效益最大化;其中,节约用地强调用地效果,主要是从保护土地资源出发,通过政策、措施或技术手段,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对具有自然价值的土地造成不可逆的消耗;集约用地则强调用地方式,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等措施,从而使土地利用强度和效率达到一个合理的水平。一般而言,集约用地必然导致节约用地,集约用地是节约用地的主要手段。

3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实践

中国政府自改革开放以后,一直在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模式。1984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率先开展了土地利用类型的研究,并完成了全国1∶100万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制工作;1986年8月1日,国家土地管理局正式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管理,但当时的法律法规严重滞后,没有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法制作保证,对规划引导用地的要求只是一纸空文,集约用地的思想,只能依赖与当时生产方式相对应的建设用地定额指标体系进行管理;1998年以后,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及其后续的规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用途管制、耕地保护、建设用地管理以及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基本规范;2008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通知》要求: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长效机制,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此后,国土资源部专门召开研讨会,研究全国范围内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问题,确定长沙黎托片、合肥市和广东省为全国的区域、城市和省级层面的节约集约试点单位,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开发区土地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工作。

在2008年确定的节约集约试点单位中,合肥市是唯一的国家试点市。作为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率快速提升的省会城市,合肥市土地供求差距不断扩大。为此,探索节约集约用地对于合肥市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两年多较为系统的探索与实践中,合肥市在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模式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总结了大量的经验,为全国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4 合肥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市的制度创新及成效

4.1 合肥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统计,合肥市行政辖区总面积705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562万亩,按照户籍人口计算,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2亩,严格保护耕地等农用地资源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非常必要。

合肥市城镇市辖区面积83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416平方公里。2007年,合肥市开展闲置土地清理,当年清理土地1600亩;2009年,再次清理闲置土地6700余亩,批而未用土地7000余亩;2010年,合肥市开展工业用地潜力调查,其中某国家级开发区工业用地总面积12.21平方公里,平均投资强度为220.22万元/亩,闲置面积713.81亩;低效面积3911.17亩,占总量的25%。另外,合肥全市共有城中村358个,总占地7.9万亩,除去30%的安置用地,还有约5.5万亩潜力。由此,节约集约利用城镇存量建设用地,非常重要。

合肥市农村居民点布局松散,土地浪费现象严重。全市特别是三县农村居民点宏观上布局松散,微观上缺乏统一规划,空隙地多,人均用地规模偏高。2009年末,全市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面积达231平方米,远高于《村镇规划标准》中相应的最高人均用地标准(120~150平方米/人)。据统计,合肥市农村现有70.74万个住户,农村宅基地占地96万亩,人均0.4亩,户均1.35亩,其中约70万人(约合21.4万个住户)已经有1年以上不在农村居住。按照农村居民平均每户拥有住宅面积128平方米计算,实际农村空置住房面积达2739万平方米,浪费严重。如果按照人均综合占地100平方米规划,全市可退宅还耕60多万亩。由此,节约集约利用农村建设用地,非常必要。

伴随着合肥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人多地少的矛盾还会进一步加剧。在市区增量土地的供应方面,也存在着制约因素。从供给数量上看,城市建设用地增长潜力有限。难以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面积占市辖区增量土地总面积的68.9%。不考虑基本农田的保护要求,可以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农用地、居民点与工矿用地、闲置的荒草地与裸土地和其他可用于城市建设的土地面积只占市辖区增量土地总面积的31.1%。从布局上看,西北部分布有饮用水源―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可利用的土地需要作为生态环保用地;东部分布大型铁路编组站,受其分割,土地难以成片开发使用;西南部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增量土地资源较少,仅占6%,尚要在较高的土地利用水平基础上挖掘利用潜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保障合肥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的必由途径。

4.2 合肥市节约集约用地的制度创新

合肥市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主要通过建立“双向约束”机制、调整城镇体系布局、集约建设开发园区、集中改造城中村、规模推进土地整理和紧凑开发滨湖新区等创新手段,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目标。

4.2.1 建立“双向约束”机制

“双向约束”机制是合肥市在土地节约集约用地探索过程中所实施的一种全新机制。它的核心内容是在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和使用的全过程以合同方式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实现建设项目用地长效管理和过程管理。在以往土地的使用过程中,地方政府在土地利用问题上存在着博弈支付,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土地利用上也存在着博弈支付,项目用地之间在排他性产权未界定情况下在土地利用上同样存在着博弈支付,在排他性产权尚未建立的条件下,地方政府和企业以较低成本掠夺土地等生产要素,增加了土地利用的社会边际成本,使得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降低。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和一个希望赚取稳定效用的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双向约束”机制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11]。

在市场经济体系下,经济主体间的关系基于对双方都有约束力的契约与合同上,主体的经济行为受严格的市场法规的约束与调节,可有效地降低交易费用,形成代价最小的规范性的经济行为方式。契约与合同以责、权、利三者清晰的划定为内涵,经济主体既受法律保护,也受法律约束,从某种意义上讲,回归到公共意志中去,最终保护的是公众的利益。“双向约束”机制体现了现代政府以效率和公平为基本目标的治理理念,强调现代政府服务理念和现代企业节约集约用地的社会责任。政府要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更平等地面对社会其他主体,充分显示了政府与投资者之间的公开平等的契约关系,展现了现代服务型政府与土地利用者和谐的委托关系,为实现双方互利共羸奠定了坚实基础。“双向约束”的具体措施包括:

对政府和项目建设单位双方都制定约束制度,平等共羸。“双向约束”机制最核心的是“约束的双向性”。对建设项目设立投资强度、产出额度、上缴税收、就业规模等指标,明确项目建设周期和具体方式,建立建设履约保证金、验收考核、项目退出等约束制度。对政府部门实行并联审批、缺席默认、限时办结等一系列的约束机制,对重大项目,实行集中调度制和行政领衔督办制。

政府负责净地阳光供应、降低成本。为真正落实“双向约束”机制,合肥市所有待供土地均为“净地”,凡不是“净地”的,不予上市供应。各类用地均在市场上实行阳光供应,工业项目的业主可以就用地规模和用地方式等与土地管理委员会直接进行面对面沟通。既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原土地使用者的利益,又给投资者吃了“定心丸”,使他们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对一些大型用地项目实行“统一规划、分块供应”。这其中,土地管理委员会集体决策机制的实施,在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实施上,发挥了有效的“源头”控制作用。

建立全方位跟踪服务与监管控制。在每一个项目前期招商阶段,多个部门即介入服务。在土地上市之初,就以文字及要约的方式将土地的供应条件写进土地供应文件内,包括约束项目单位的产业类型、建设工期、投资强度、用地规模和税收等及约束政府部门的服务质量、服务效率、供地方式等;在依法依程序完成相关手续后,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过程中,严格按照土地供应文件的要求起草合同,并将“双向约束”的内容写进合同里,作为合同履行的必要义务,同时,也将违约责任写进合同,这样就使得“双向约束”的内容通过合同形式受法律约束和保护;在项目的每一阶段及项目全部完成后,对于双方不能按照合同约定事宜执行双向约束要求的,都有一定的举措作为罚则。若用地方不能履行约定义务,供地方可以采取提高土地成本、行政罚款直至收回土地的强力措施;若供地方不能履行约定义务,用地方可以采取向上级投诉及人民法院的多种有效方法。

4.2.2 调整城镇体系布局

改变以往中心城区单中心和城镇分散无序粗放的发展模式。以城市公共交通和产业布局为发展轴,促进设施共享、要素集聚、用地节约集约,构建多中心、组团式、紧凑型融合协调的发展模式,实现主城区、新区、组团、重点镇协调紧凑发展的目标。

4.2.3 集约建设开发园区

严格禁止开发区内项目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序蔓延,逐步释放开发区的“发展空间”;通过完善用地指标项目管理制度、实施用地评估控制、改革计划分配等手段,使开发区内土地利用的效益大幅提高。

4.2.4 集中改造城中村

以城市规划为依据,以空间形态改造为重点,突破零散的土地使用权限制,对城中村集中连片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坚持统一规划、阳光操作、综合改造,配套建设,为城市提供了大量基础设施用地,并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奠定基础。

4.2.5 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理

将土地整理、宅基地整理、新村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四位一体”结合起来,科学谋划土地整理工作程序,整合支农项目资金,统一实施,规模经营,从而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4.2.6 紧凑式开发滨湖新区

在滨湖新区建设上,在区位优势较好的区域实行紧凑式开发,并引入了六大节约集约用地模式:方格网道路方式,利用方格网道路体系通达性强,土地利用率高的特点,相对其他自由式路网结构节省土地5%~15%;综合交通节地方式,按照公交都市理念,建立以BRT、轨道交通系统为骨干的快速公交系统,有效降低小汽车占用城市道路资源;立体城市开发方式,采用立体交通、人车分流,实现交通组织的平面布置向立体布置的转变,节约道路用地面积;CBD节地方式,鼓励办公、酒店、酒店式公寓等多种功能混合的综合开发项目及功能丰富的街区营造;社区中心节地方式,把社区服务单元和城市行政管理单元合二为一,采用社区中心模式,既提升设施的综合服务能力,又实现节约集约用地;基础设施走廊与城市综合管沟节地方式,结合高速公路、铁路用地形成的城市对外通道,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走廊,形成综合管廊骨干网络。

4.3 主要成效

通过实施“双向约束”机制,既保证了项目又好又快建设,又切实维护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实现了政府和投资者的“双赢”。以“滨湖世纪城”项目为例,通过与土地受让人签订“双向约束”合同,项目提前近5个月开工建设,提前一年半竣工使用,项目单位用两年时间完成了近460万平方米的开发总量(约相当于合肥市环城公园内的建筑总量),并且建筑质量优秀,人居环境良好。滨湖世纪城项目区也成为合肥市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最好的区域之一。再如总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的万达广场项目一年内建成,成为合肥房地产市场名列前茅的利税大户、品牌大户和就业大户。“双向约束”机制还把一些土地投机者拒之门外,使得宝贵的土地资源免被圈占和浪费。

通过调整城镇布局,工业项目容积率由过去的不足0.4提高到1.0以上,节地面积超过25%;居住项目由过去多层建筑为主,转变为以高层建筑为主,容积率由过去的1.3提高到2.5以上,节地面积超过30%。大型商办设施由过去的不足2.0提高到4.0以上,节地面积超过30%。

通过集约建设开发园区,工业项目容积率由过去平均不足0.4提高到0.7以上,新增工业项目容积率达到1.0以上,单位工业用地产出提高30%,节约工业用地25%,投资强度提高50%,亩均税收提高50%。现在,合肥市工业项目投资强度要求达到400万元/亩,税收要求达到30万元/亩以上。

通过城中村的改建工程,为合肥市提供了5700亩的基础设施用地,增加建筑面积4200万平方米,相当于节地面积21平方公里。

通过实施若干“规模推进”的土地整理项目,每年新增耕地约9000亩,其中村庄整治新增耕地5244亩,新增耕地率为12.54%。整理后的土地实现产业化经营和社区化管理,推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这种以土地整理科学化规范化为特色的土地整理方式被誉为“合肥模式”。

通过紧凑式开发滨湖新区,共节约用地29.16平方公里,节地率23.1%。其中,居住用地由人均24平方米减少到18平方米,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承载人口由126万人增加到170万人,可增加44万人,相当于节约居住用地10.56平方公里。

从总体上看,合肥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在全市范围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统计,2009年合肥市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总量的1%,用地量仅占全国用地量的0.002%,同时,开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以来,合肥市固定资产投资以40%比例递增,而用地量却以10%比例递减。这两组数据充分显示了土地利用效率的不断提高。合肥市成为全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典范,为全国土地管理创造了新鲜的经验。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合肥市作为全国首个土地节约集约使用试点城市,两年来的诸多探索为其他城市的土地节约集约使用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为深入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结合合肥市的工作经验,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进一步推广和完善“双向约束”机制,加强对土地开发中的操作流程管理。以精细化管理为主要措施,完善土地审批、使用、管理全过程的“双向约束”。第一,改进和完善国家土地出让制式合同,强化节约集约用地的控制。保障优质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第二,在经批准的规划总平图上应标注每幢主体工程的开工建设时序,逐步实现“一张图”管理。第三,针对具体项目设置容积率、绿地率等其他指标及开工建设要求。根据项目开工建设时序,统一规划,分期供地。细化双向约束的内容和管理体制,在计划申请阶段,即需提交用地计划预申请表、标有具置的卫星遥感图、项目分布图等材料和亩均投资强度、亩均产出等指标,增加“双向约束”的科学性。第四,重点加强对政府的约束,提高行政效能。将节约集约用地纳入各级政府考核体系,坚持投资有强度,配套有限度,建设有进度,建筑有高度,监管有力度的项目管理原则。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安排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相挂钩,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分明。建立“3+X” 并联会审模式(3为规划部门、发改委、经信委,X为针对具体项目涉及相关参会单位,主要为国税局、地税局等),合理核定用地规模,并重点对开发园区管委会和其他用地单位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用地指标挂钩。

(2)在城镇体系建设和开发园区建设中建立新的节约集约用地指标体系,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因地制宜,将用地由规划计划管理向规划计划和项目并重管理转变。分类(如交通、水利、电力、教育等)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指标体系,对于重点开发园区要分区域设定投资强度、产业政策、税收额度、就业岗位等综合控制指标。我国现行的工业项目用地指标(如投资强度、容积率等)国家标准明显偏低,应逐步提高。可通过科学的指标体系,引导用地向高效率、高附加值项目倾斜。

(3)在农村土地整理工作中开展土地发展权交易,统筹城乡发展。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开展“土地发展权交易”,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土地发展权交易”不仅能优化土地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社会总收益。还能通过市场化的指标交易,节省政府进行耕地保护、土地管理和土地开发的成本。此外,还可以使广大农村获得宝贵的农业发展资金,促进城乡之间财力的转移,也有助于乡村农业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保证广大农民真正享受土地制度创新的成果。

(4)科学制定规划,指导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利用规划必须基于对所在区域未来经济社会与土地利用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对各类土地利用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为提高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应将土地规划、城市规划、主导功能区规划和节约集约用地规划融为一起,在具体制定规划时,需要以土地产权为基础,编制节约集约用地标准分幅规划图。在农村比例尺应统一为1∶2000左右;在城市密集区,比例尺应为1∶500左右。大比例尺的规划图有助于制作精细化的开发计划。在规划依法履行公示、审查和审批环节后,公告实施,接受社会的监督。在土地管理中,严格按规划用地和管地,依据规划管理项目。

(4)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中积极探索生态阈值控制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土地利用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和生态平衡原则,要着重体现下列要求:土地开发利用的环境容量是否允许;环境资源及生物多样性是否得到保护;人口增长是否超越了土地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是否能有效避免局部地区的过度开发等等。分区、分片确定土地开发程度和模式,检验包括生态指标在内的综合成效。尝试开展以节约集约用地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的土地生态设计。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60.

[2]理查得•T•伊利,爱德华•W•莫尔豪斯.土地经济学[M].腾维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56.

[3]科斯,哈特,等著.拉斯•沃因,汉斯•韦坎德编.契约经济学[M].李凤圣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35.

[4]Arnott R J, Lewis F D. The transition of land to urban use[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9, 87(1): 161-169.

[5]Brueckner J K. The structure of urban equilibria: a unified treatment of the muth-mills model[M]. 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 1987.

[6]Stern P C, Aronson, Elliot. The effectiveness of incentives for residential energy-conservation[J]. Evaluation Review, 1986, 10

: 147-176.

[7]曹建海.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基本思路[J].中国土地,2005,(10):19-21.

[8]毛蒋兴,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述评[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6):48-52,57.

[9]谢正峰.浅议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利用[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2,(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