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学生体育课堂常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学生体育课堂常规范文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三者堪称课堂教学的“金三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材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老师“教”和学生“学”的目的。然而,教无定法,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层次差别的学生,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要随之变化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就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根据体育课的特点组织教学
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常规教育。预铃响,教师要观察学生的集队情况,体委迅速集合带队、领跑、做好课前准备活动,同时也要抓好服装、精神状态、组织纪律、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的课堂常规动作变成自觉行动,在没有老师的带领下,也能有序、整齐地进行。
二、根据学校软、硬件条件组织教学
我校操场小,且班级多,供学生体育活动的空间不够大,所以基本是每一节课都有6个班同时上体育课。可供学生体育锻炼的篮球、排球、羽毛球等场地有限,供6个班的学生使用,显然是不够用的。这样,我就想到,可以适当地分散他们的活动项目,其他班在篮球、排球等场地训练时,我就可以组织我带班级的学生做一些竞技游戏、排列队形、个人特长展示(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等各种各样的活动,这样既解决了场地不够用的问题,也丰富了体育课堂上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不再觉得体育课枯燥无味。
三、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中学阶段,是生人黄金时代的开端,是人一生中非常关键而又富有特色的时期。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身心急剧地发展、变化和成熟。把握当代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上好体育课的又一关键所在。高中学生的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身高体重迅速增长、身体机能逐步健全、身体逐渐发育成熟;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记忆力达到最高峰时期,但是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感情丰富、好奇、好动、好竞争、好胜心强、男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优于女生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力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
四、教师的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
无声语言,即体态语言。体态语言是指通过举止、姿态、表情传达信息的一种非语言行为。有时体态语言比口头语言更具体、更丰富、更感人、更有教育意义。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恰到好处地运用体态语言组织教学,那么它的每个手势、每个眼神、每个动作都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效应。体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更要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即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的组织方法。“手势、眼神”具有无声的语言的作用,更具有其它组织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课堂上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都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引导性、调动性、激发性,直接关系着课堂的成功性。
中学生体育课堂常规范文2
一、抓开头,立规范
每学期的第一节课,我们基本上都是在教室上室内课,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包括上课的着装、请假制度、纪律要求、上课站队集合地点及队形、分组活动场地、器材的布置及收放、各位小骨干的职责、阴雨天体育课的安排等。教师交待清楚课的要求,学生才能够明确体育课上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到什么时间、听什么口令、看什么手势,做哪些事情。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课堂中的教育、要求,让学生明白自己在体育课堂中应该遵守的规则,以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二、从细节着手抓常规
学期刚开始,学生的课堂常规意识往往比较强,但是随着上课次数的增多,学生思想上课堂常规意识就会变得麻痹,有所放松。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地督促学生,进一步强调课堂常规对于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性,及时从小处着手,督促学生改掉不应有的纪律反弹现象。例如,在路队集合这方面。因为我们学校规定上课铃声响后,教师应把学生从教室带到教室外走廊排队后行进至操场,以及下课后排队回教室。路队中暴露出最多的问题就是队伍行进时无法对齐及有讲话吵闹等不良现象。对此,我们采用反复训练的方法,要求学生在行进时不发出声音,一有声音马上停止或者回班级重新排队。宁愿浪费上课的几分钟时间也要将路队训练好,并养成习惯。这样做或许在开学初,你的体育课会因此而拖延了教学进度,但是一个“静、齐、快”的集合、路队习惯养成了,就为今后长时间的教学打好了基础。
三、抓好学生听课常规
由于体育课大多以室外课的形式进行,所以体育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纪律状况更加决定着上课的学习效率。假如教师在队前讲,学生在队中讲;教师在做示范,学生在玩闹,那即使教师上课态度再好,讲解示范的次数再多,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就会:
1.突然停下来,故意不讲话,让课堂出现一片“空白”。
2.故意找那些听课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回答问题。
3.集体做集中注意力的游戏,如喊口令、叫号站位等。
通过以上措施将学生的注意力牵引到教师身上,让学生的精神状态重新回到课的正题上来。
四、抓好课堂安全
体育课上经常会开展跑、跳、投活动,教师稍不留神,学生就有可能出现摔倒、碰撞等现象,从而出现擦伤、挫伤、扭伤等伤害事故,如何在体育课堂上尽量避免这样的事故发生呢?首先,规划好场地。比如,进行投掷练习,学生只能站在进行投掷的一方,投掷区对面绝对不能站人;进行50米跑时,学生跑到终点后需从跑道两侧绕回,不能从跑道上直接折回;等等。其次,设立安全监督员。安全监督员负责协助教师检查器材的安全性能,负责检查活动前场地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负责维持学生活动的纪律和秩序。
五、合理安排各阶段组织教学
体育课堂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保证教学任务的达成。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身心各方面充足准备地走入课堂教学的流程,和教师一起顺利地完成全课。因此,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体育课从一般情况来看,教学过程大致可以粗略地分成开始、准备、基本和结束这几个主要的阶段。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虎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做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采用趣味游戏,如“请你跟我这样做”“反口令训练法”等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课的重要部分,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示范形象,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习兴趣;课堂结束时,学生的情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意念放松等,同时,做好课堂小结。
六、善于运用无声语言
教师在体育课的常规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的方法。“手势、眼神”是无声的语言,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力容易分散,开小差时,教师用眼神暗示,就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语言激励要以表扬性、勉励性的语言为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度。
中学生体育课堂常规范文3
【关键词】 职业高中 体育课 随感
“教不好语文、数学,你就带几节体育课吧!”这是我在农村中学时听到过的令自己至今难忘的一句话。确实,不负责任的“放羊式”体育课谁都能上! 但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认真抓好学校体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要上好一节体育课绝非易事,尤其是职业高中学生的体育课更难。我们处于职业学校的体育教育者,有必要探索出一条正确开展职业高中体育课教学的新思路,为职教事业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
一、探寻自卑根源,为学生找回自信
职业高中学生的显著特点是对什么都不在乎,自尊、缺少自信。由于初中文化成绩差,在众多人的白眼、讽刺、呵斥声中,他们早已习惯、麻木了。这是体育课难上的原因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人认为选择的教学内容开始可以是简单的,“够一够-摸得着”的。对于那些动作要领掌握较快、同学,教师要抓住时机,进行赏识教育。而对于那些动作要领掌握较慢的同学,也要运用激励式教育,让他们慢慢地由“不会”到“会一点”到“会”,逐步克服自卑心理,提高并找回自信心。
二、搞好师长关系,拉近师生距离
职业高中学生由于家庭或自身原因,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逆反心理,无论你安排什么内容,都不合乎他的意思,这是“课难上”的另一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搞好师长关系,拉近师生距离非常重要,对比较“出尖”的学生可以进行个别谈话,聊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关心他们,让他们对老师产生好感,拉近情感距离。
三、强化课堂纪律,规范学生行为
在职业高中学生中,自由主义、散漫现象很普遍。没有一个严格的纪律去约束学生的行为,不论多么优秀的教师,也难以上好体育课。本人“随感三”就是要严明上课纪律,尊重关爱学生。两者是“一对兄弟”。作为职业中学的体育课,如果不在严明上课纪律上下功夫,课的确很难上。在教学中一旦在纪律要求上放松了,结果是“管不了”,课也上不下去了。即使想“收”也收不回来。鉴于此,在第一次上课时,首先讲解课堂纪律、教学要求。
并特别注意处理好随后出现的第一次违纪行为,果断、彻底地给予“惩戒”,从而逐步形成既有规矩,但又不失宽松的课堂气氛。对于出现的违纪行为,不要急于解决,可以放在课堂结束时进行处理。
四、教学内容与手段“时髦”化,让学生乐此不疲
单调的教学内容和呆板的教学手段,通常造成课堂死气沉沉,学生不感兴趣。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下工夫,激发学生兴趣,是我上好课的绝招。我把大脚板走路、秧歌舞、齐心协力、“四人五足”等拓展内容运用到课堂中,让学生感觉到每一次课都有新鲜的内容,兴趣不减。如把男、女混合到一起,去打篮球,利用学生少男少女的“异性效应”原理,男女学生都很想表现自己,特别注意自己的行为,同时也活跃了大家的情绪。游戏更是我常用的方法之一,把游戏作为准备活动的重要部分,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转贴于
五、关注课堂细节,调控上课节奏
职业高中学生课堂学习气氛是比较差的,教师在课堂上必须用目光去注视着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感觉老师是时刻在看着自己。当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学习情绪低落时,要及时的去调控,可以用比赛、游戏等手段把学生注意力重新集中起来,调节好每节课的气氛。
六、注重选项教学,充分展示学生个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高中学生,让自己去选择学习内容,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因为所选择的学习内容是他们感兴趣的,这样,他们就会尽可能地去学练,在学练中发挥他们的个性特点。
七、考勤、考核制度化,让学生体会过程与结果的高度统一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规范过程与结果的考核机制,使学生习惯于体育课堂常规,懂得成功的取得是靠过程的努力得来,这样学生才能适应教师的教学意图,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有章有节地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这种过程与结果的考核制度落实情况存在明显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学生的不规范行为,给教学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搞好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必须靠广大体育教师有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要求上进的敬业精神来维持。在学生体育课中,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是完全可以引导学生把体育课上好的。因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愿这“七点随感”能给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的同行们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ISBN7-107-07070-3/G1377 P223-P244
[2]祝蓓里丁忠元《体育心理学》ISBN7-5617-0627-8/G288 P242-P271
中学生体育课堂常规范文4
关键词:体育教学 问题行为 情感
一、问题提出
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形,从而干扰教师的预先设计与构思。如学生上课穿牛仔裤和皮鞋、吃口香糖、配戴饰品、练习中讲废话、与同学吵架以及一些突发事件等,遇到上述问题,会使很多教师感到尴尬、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应对。如果教师采用过激的手段和不理智方法,结果会损害师生间情感,影响课堂教学。
二、原因分析
1.自我意识。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是依据自己本身的探求和反思导向发现自己的时期。他们知道别人对自己的是非评价,从中产生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尊心等,但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薄弱。如追求时尚——表现在课堂上要穿好的、有品牌的运动服,认为学校统一发的运动服穿着不舒服,在外观上更是不够好看,比不上耐克、阿的达斯、李宁等名牌服装好,于是做出了与体育课常规要求不相符的事。
2.情绪、情感。青春期的学生开始变得多愁善感,情绪体验强烈且不深刻及两极性显明。教师一次善意的批评都会使他们思绪万千,无限感慨,甚至是怨恨,特别是在公众场合。如情绪高涨时踢球、打球、跑步,觉得干什么都行,做什么事都顺手;当情绪低落时,就什么都不顺,没兴趣,觉得无聊,练习中碰到有难度、有危险、脏的累的教学内容就在旁边做“观众”,女生会以例假为由向教师请假,很多意志不坚强的学生遇到测试就以“反正我不及格”等语言,放弃了考核测试机会。
3.同伴关系。初中学生间关系成“横向”结合外,还组成若干非正式小团体,特别是性别小团体,如哥们、姐妹们等。他们平时学习、生活、锻炼中经常三五成对在一起,生活中琐事和学习中问题都是他们涉及和议论的话题。不可避免将一些问题带入体育课堂中。
4.个性。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其核心是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初中学生的性格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日益接近成人,对周围有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性格逐渐定型。
体育课堂中问题行为大多是个性缺陷的学生,如狭隘、偏激、暴躁、敌对、孤僻等。教师在处理此类学生时,如果不注意克制自己情绪和冷静分析问题、动用合理策略,难免会激发学生间、师生间的矛盾,进而影响师生情感。 转贴于
三、处理策略
1.积极关注。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出现了问题行为,教师首先做的就是关注他,直至给予相应的信号刺激或反馈。重点关注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言行。如,教师讲解时他听吗?示范时他观察吗?组织练习时他认真参与积极练习吗?关注学生,即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能及时教育和处理,并有说服、劝导的充分而正当理由。我们教师坚决摒弃没有根据地乱猜疑和批评。教师的关注让学生感到虽然自己在课堂中犯了错,甚至违了纪,应当接受批评和教育,却是在教师充满温暖、亲切和关爱的氛围中进行的。
2.适时接触。课堂中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要注意与学生的第一次交锋,即第一次接触。体育课堂是学生掌握动作技能、尝试运动成败、满足运动需要、进行情感交流、展示自我的平台。特别是男女生合班教学情况下,学生在同学、异性前显得要“面子”、自尊心强、不屈服,此时若当场训斥、责备,学生的情绪会低沉、不安、害怕,有的更是愤怒、敌对。所以在处理问题时要注意隐蔽性和即时性,选择好时机。可在整个教学组织、示范讲解、指导纠正、教学比赛过程中渗透。如学生在练习跳箱时,便可在保护和帮助中对他暗示提醒或简要交流。如此方法,学生肯定能接受,而不会表现出厌恶、拒绝、对抗。
中学生体育课堂常规范文5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才兼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055-01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师都要在课堂教学中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做到课堂教学与德育工作相互渗透。
体育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许有的教师会认为,体育课只是带领学生参加一些户外活动,锻炼身体,这是教学任务,所以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的甚至认为德育是领导和班主任的事情,这是不对的。体育和其他学科一样,同样可以与德育渗透,做到教书育人并举。
一、结合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途径,课堂常规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是课堂教学的法规之一。在体育教学中,利用教学主要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思想品质。
首先,坚持每堂课的师生问好仪式,培养尊师爱生的意识和师生间的亲切感。关心学生,是师德的重要表现,师生之间互相理解,感情相融,尽量缩小心理上的距离,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其次,严格队列训练,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在训练中,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做动作时,要时刻想着大家是一个整体,按照口令做到步调一致、精神抖擞,如果一个人的动作错了,就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的精神面貌。通过这一常规要求,我们不仅有针对性地培养了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做到动作整齐一致,既达到了体育课的要求,又使学生在一个严而有度的良好环境中上好体育课。
二、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体育课是以形式多样的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堂,因其相对的特殊性,必须有严格的规范要求,才能使体育活动得以顺利实施。把体育课堂常规落实到每一节体育课中,可以培养学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习惯,有利于体育活动的开展。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当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的思想性,结合学生特点确定德育渗透的具体任务,制订相应措施,以确保德育渗透任务的完成。中学体育教材中,有思想教育性很强的内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认真钻研教材,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种教育因素,在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渗透。
因此体育教师可以努力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通过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因素向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三、结合组织教学法进行德育渗透
合理地选择和选用组织教学法,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非常重要。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必须用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去克服一切困难,才能完成各种练习任务,这需要教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才能逐步得到培养和发展。
在球类项目的教学中,结合其集体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应变能力,团结合作,充分发挥集体力量,让学生感受到球类比赛的胜负是靠集体力量和相互之间的密切配合,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结合学生表现进行德育渗透
体育课是在动态中进行的,具有活动范围大、组织工作复杂,干扰因素与偶发事件多的特点,因而教学难度大。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存在个性差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因势利导,及时点评,以达到育人的目的。
体育教学过程中时常伴有偶发事件的发生,教师应及时、充分地利用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
五、结合榜样力量进行德育渗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现在的中学生对名人榜样非常崇拜,体育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介绍我国体育健儿如姚明、刘翔等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所取得的新成绩来教育学生。也可以介绍团体的力量,如当中国女排在奥运会中重振雄风凭中国人特有的志气,再次获得冠军,为祖国争得荣誉时;当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时候,都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更热爱自己的国家。
此外,学生的榜样作用也不容忽视:每年全校都有评选各类积极分子,而体育积极分子也应占学生数的一定比例,这对推动学校的体育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中学生体育课堂常规范文6
关键词:体育课堂 人情关怀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体育课改的最终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时刻关注课堂教学的优化和创新,必须时刻关注自己教学技能的发挥、学生技能发展与体育课堂效益之间的密切联系。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让我懂得了要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技能发展,必须让我们的体育课堂充满人情关怀和人情关爱。
一、理解――课堂实践人情味的前提,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起点
课堂不仅是建构知识的平台,也是人际交往的场所。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有强烈的欲望,有积极的情绪,有充沛的精力与体力;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使学生思维活跃,迸发思想火花,产生奇思妙想。建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营造融洽、和谐的运动环境,让学生感觉“累死”的中学体育课堂充满人情味,学生便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达成学习目标。因此,我认为在日常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开阔心胸去理解学生,然后再敞开胸怀去关爱学生,这是进行中学体育教学的首要条件。教师要利用生动亲切的语言渲染课堂气氛,“蹲下身”和学生在“同一个高度上”活动,逐步将自己融入学生中间,用心去理解学生的课堂感受和需求,给学生以人情关怀,用真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那是初二年级的一节体育课,教学内容是立定跳远和接力跑游戏。做完准备活动后,大部分学生都能按照我的要求,自由分散开练习立定跳远。突然,一名学生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李双他一次也不跳,还故意用小石子砸我们。”我问:“他为什么要砸你呢?”但我定神一想,这个李双是个很淘气的同学。“他还打了我一拳呢!”嘴快的于志鹏大声说,语气有些愤怒。当我带着怒气走向李双的时候,却看到他那若无其事的样子,真想好好批评他一顿!但我克制住了,心想:以前曾批评过他,但也不管用,为何不改变一下教育方法呢。我灵机一动,想先听听他的心里话。于是我走到他身边,抚摸着他的头,温和地对他说:“为什么不和同学们一起练习,你看他们练得多认真、多欢快啊!你怎么能用石子砸人呢?”“我不想跳,我跳不好……谁叫他们嘲笑我呢!”说话间表露出一副无所谓的神情,说完转过身去,背对着我。我愣了一下,问:“那你体育课想活动什么项目呢?”“想跑步,我50米比他们跑得快!”“跑步?行啊,一会儿就有接力跑啊!”我说。他说:“我要和他们单独PK”。他是想单独挑战其他同学,那就给他个机会吧,我说:“好!你去准备吧,一会我给你个机会!”接力跑前我专门安排了这次挑战赛,结果,李双真的跑得比其他同学快。下课时,他乐滋滋的,我抓住时机与他谈了心。后来,李双同学还真成了我的小助手呢。
你给学生一份理解和关爱,他就会对你产生依赖和信任!从而逐步接纳你,更加尊重你,进而就会喜欢上体育课,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益就会明显提高。这样的例子发生了几次,我总是把握时机,主动走近学生,与他们成为知心朋友。
二、玩耍――课堂实践人情味的重要举措,也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玩是学生的天性,中学生喜欢体育课的第一直接原因就是体育课有得玩,他们认为玩是体育课的主调。的确,体育课如果丢了这一点,学生就会不喜爱甚至讨厌上体育课。所以,我以“游戏”为“家常饭”,以“竞赛”为“家常菜”,力图让中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练、在玩中乐。
记得那是我开学上的第一节课,教材是立定跳远,我采用较为“程式”的方法进行技能教学,结果学生练得垂头丧气。课后我与同事交流,对教学方法进行了积极调整,第二堂课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同样是立定跳远课,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一上课我就问:“同学们,今天想不想做游戏?”同学们急切地回答:“想!”“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做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游戏,叫做‘剪刀、石头、布’”。我接着说:“游戏的方法是这样的:各人自己找搭档,两个同学一组,先设置好起点,然后通过猜拳‘剪刀、石头、布’来决定胜负,赢的一方双脚蹬地向前跳一次,输的一方原地双脚向上跳一次。每五次为一组,最后看谁离起点远,距离最远的将赢得全班总冠军。大家一听游戏中还要比赛,一个个跃跃欲试。一会儿各自找到了搭档,学伴间玩得既紧张又活泼。一会儿找同学测量,一会儿找老师评判。15分钟的时间转眼间就过去了,大家练得满头大汗。这时我再评价同学的跳跃动作,请做得规范和跳得远的同学出来示范和讲评……通过这一竞争性的游戏,一下子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课后,我最深的感受是:学生看似在玩,实际上做的是双脚用力蹬的立定跳远动作;形式的变换,让他们在欢快中达成了教学目标。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方法远比教师不断地讲解、示范,学生排着队不停地轮流练习要强得多。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就不断地去探索和创新。
例如:球类教材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既是发展学生技能、技巧的主要途径,也是发展学生力量、灵敏、协调等体能的重要手段。如果按常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孩子们虽能掌握部分技术动作,但学练的积极性并不高;如果以游戏的形式出现,孩子们积极参与、乐此不疲。我通过查阅资料和自我创编,把篮球的运、传、投编成两人或集体练习的游戏,并制订简单的规则,以比赛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游戏中学练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