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后现代精神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后现代精神分析范文1
【关键词】电影文化 电影批评 多元文化
电影既是一门独立、完整而成熟的艺术,也是一门积极影响社会文化各个方面的综合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影文化研究反映人文科学对电影的影响。法国理论家路易・阿尔都塞和评论家让・路易・博特利提倡的把精神分析学与意识形态理论结合起来的意识形态电影理论,英国电影研究者劳拉・马维尔将精神分析学、符号学和女权主义结合而成的女权主义电影理论都是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的新形态。
一、电影文化批评阶段
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编写的《电影通史》介绍1962年以前的无声电影、有声电影的开端,以及当前时代及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的电影、动画片、新的技术和新的浪潮。萨杜尔是第一个介绍中国电影的西方人。法国制片人罗伯特・布莱松的《关于电影机的笔记》反思了技术及其哲学与美学的含义。美国女性主义电影文化批评学者劳拉・穆尔维在《银幕》发表杂志《视觉和叙事性电影》,成为女权主义电影理论的重要文献,作者对好莱坞影片中的男性主义美学实质予以揭示,标志着女性电影理论从形象批评进入心理分析与符号学批评的更深层次。穆尔维《视觉和叙事性电影的反思》又提出女性观看者的性质问题以及位于叙事中心的女性角色对认同作用的影响问题。加拿大当代电影理论家比尔・尼柯尔斯等主编的《电影与方法》汇集50篇理论家、电影批评家和电影制作者关于总体思考、结构主义与现象家、政治因素、流派、女权主义、作者理论等文章。
法国电影文化理论在20世纪语言学转向之后进入文化理论思潮的路径中取得巨大成绩。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电影》第一卷《运动――影像》与第二卷《时间――影像》提出影像、运动与物质的同一性以及运动中能容许并存不同层次的时间性。进入80年代以后,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开始走向文化研究阶段,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安・卡普兰的《女性主义与电影》汇集1973年以来女性主义电影研究的理论、批评和实践文章,在更广泛语境中,关注社会角色、精神分析、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同性恋、后现代主义、后殖民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美国理论家斯图尔特・M・卡明斯基等的《美国电视类型》用当代文学的哲学分析工具和电影分析检视美国电视类别。
加拿大电影研究与通俗文化教授巴里・基思・格兰特的《电影类型读者》(共三卷)汇集最新电影理论与类型。新西兰保罗・克拉克的《中国电影:1949年以来的文化与政治》论述中国电影制作者、观众与政党的关系塑造了中国电影文化史。到上世纪80年代末,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则主要集中于对性别差异的比较研究,美国女性主义学者康斯坦斯・彭利的《女性主义与电影理论》汇集15篇文章,分别结合创作者与文本论述女性话语、性别差异、女性在电影中的地位等。
二、多元文化理论与批评对话
21世纪以来,电影理论从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到受西方与精神分析理论影响的意识形态批评,从受新历史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影响的电影叙事学理论到回归社会视野的文化研究,电影文化更加关注宗教、政治、经济、阶级、性别、种族等,进入多媒体新技术的“后电影时代”。美国达纳学院宗教系教授约翰・莱登的《电影作为宗教:神话、道德与仪式》论述流行电影在文化中的宗教功能,电影可以提供认识这个世界和价值观的方法。英国文化研究者菲利普・辛普森、安德鲁・厄特森与卡伦・谢泼德森的《电影理论:媒体与文化研究的批评概念》共四卷按时间顺序介绍电影研究中的批评与理论概念。
英国女性主义理论家珍妮・迈克白的《女性主义电影研究:书写电影中的女性》建构一种理论语言、文本中的女性视角与文化研究、种族、民族与后殖民主义、心理分析修正与同性恋理论。美国电影学者玛丽亚・普拉马乔里与汤姆・沃利斯的《电影:批评导论》历史地梳理与分析电影批评关注的叙述形式、布景、电影相片、实践技术、声音、流派、电影与文化、意识形态、性别等15个专题。美国哲学教授托马斯・马藤贝格与安格拉・柯伦的《电影哲学:文本与读本导论》涉及电影理论、电影本质、电影作者、叙事者、情感、社会批评与电影形式等问题。保罗・戈姆利的《新暴力电影:当代好莱坞电影中的种族与影响》以《落水狗》《陌生的日子》《拳击俱乐部》《黑客帝国》等电影作为个案研究,阐释上世纪90年代冲击“白色好莱坞电影”的新美国电影。
美国哲学家丹尼尔・富兰克林的《政治与电影:美国电影的政治文化》结合电影传媒与美国故事、工业与偏见、电影审查与法律等内容与批评,阐述美国商业电影是政治的,反映美国电影在美国社会的政治文化。英国电影学者罗纳德・伯根的《电影》《电影书》将电影当作世界上最流行的艺术媒介与跨文化跨艺术,探讨各类电影、导演风格、电影制作、电影价值等。帕梅拉・格雷斯的《宗教电影:基督教教义与圣徒文学》阐述从默片到当下宗教电影的历史、文化与批评背景。美国哲学家哈里・本肖夫与肖恩・格里芬的《美国电影:电影里表现的种族、阶级、性别与性》结合新电影文本全面概述在表现种族、阶级、性别中起作用的工业、社会文化和审美因素。美国哲学教授里查德・富默顿与戴安・杰斯科的《通过电影介绍哲学:关键文本、讨论和电影选萃》结合50部古典和当代流行电影阐释古典与当代哲学文本,提供一个独特而有效的介绍哲学的途径,收入文章涉及哲学领域包括道德、宗教哲学、哲学思想、自由意志、决定论、感知与时间哲学等。
结语
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电影成为高科技、高成本、高收益、数字化的文化产品,在视觉文化狂欢的时代背景中,电影由文化艺术品转变为文化消费品,电影文化研究也转向消解国家、民族、阶级与性别之路径。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M].李琨,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439.
[2]李幼燕.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21.
[3]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汉娜・阿伦特.启迪:本雅明文选[C].
后现代精神分析范文2
首先,从《饮食男女》、《喜宴》、《卧虎藏龙》到《理智与感性》、《牧马人》、《绿巨人》,李安从带有中国符号的第三世界叙事,转向了世界主义的故事讲述者。这明显是一种作为在西方的亚裔作者的叙事策略。
李安的世界主义不同于西方导演的世界主义,像贝尔托鲁齐的《末代皇帝》和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西方作者尽管讲述与己无关的中国故事,但在表述方式上植入了希区柯克式的精神分析结构方式和表现主义化的自我视角,比如《末代皇帝》有关自我成长的马斯洛式的视角,或者让一个孩子在童年有一段关于家族遭难的伤害记忆,青年时期卷入一个巨大的拯救事件,在与邪恶难决高下时,因童年的无意识记忆的唤醒而获得能量,最终以弱胜强。
但李安不一样,他在《理智与感性》等三部西方题材的片子中几乎没有什么东方“叙事”的植入,他力图拍摄一个以西方看西方的故事。这恰恰是一种亚裔式的世界主义,即把自己当作他者去看待他者。通过这一像西方人那样看西方的“非中国化”策略,李安试图消解自己的中国身份和中国特色的艺术。
《少年派》是这种“非中国化”策略的进一步推进,即以西方叙事方式讲述一个世界主义化的亚裔故事。他讲述了一个孟加拉家庭的男孩,但这个家族又因向西方迁徙的海难故事而具有世界主义时空。片中尽管有关于生存绝境和孟加拉佛教的内涵,但这一次李安植入了前卫主义的西方叙事和对佛教的精神分析式的阐释。
这就进入到李安的第二重叙事策略。电影的是在派得救之后向日本保险公司代表的陈述。显然,虽然派作了有关海难历险全程的“现实感”的重述(观众因为视觉上逼真的现实感几乎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但保险调查员不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倾向于认定这是一个海难者的幻觉或白日梦。接着派就进行第二次讲述,他进行了故事置换,将救生船上的动物置换成了人,保险调查员因此相信这才是一个现实故事,但又因过于残酷听不下去。
显而易见,未在海难现场的调查员只能以故事的性质判断现实感,即如果海上残杀和生存奇迹是发生在动物身上,他们就认定这是一个寓言故事;当同样的情节发生在人身上,他们就相信这是一个现实故事。实际上,这并非一个在叙事上的寓言故事和现实故事的区别,而是后一个故事使用了写实形式,人们总是愿意认定,一个有“现实感”和写实形式的故事就等于“现实故事”。
所谓有现实感和写实形式的故事,并不等于就是现实故事,这只是说,这个电影使用了具象和故事的形式。《少年派》在以派向保险调查员陈述不久前的往事时,实际上是在颠覆之前电影演绎的所有的“现实感”,告诉观众前面两个小时所看的故事不一定是现实故事,可能只是一个海难者的幻觉,也许现实版的经历太残酷,所以派将人的故事动物化,这在观影体验上也是成立的。即当我们在看一个动物残杀的故事时,会比听人类的自相残杀要好受一些,这是一种同类不相杀的置身度外感。
在渐渐水尽粮绝的部分,电影曾经提及派的自我意识已经进入现实感、白日梦和幻觉的界限不分的状况,因为他当时为之恐惧并挣扎的还不是身体的存活,他还在与寂寞、无人交流的精神封闭的绝境搏斗。电影至结束也未点明电影的大部分展现的是白日梦、幻觉还是现实性。
电影的末尾体现了李安的第二重叙事,即作为前卫艺术的语言策略。电影最终破坏了观众对“真实”的感觉:即前面两个小时的故事不一定是个真实故事,而是一个文本游戏。结尾部分少年派对日本保险调查员的讲述,突然使电影的“真实性”受到怀疑。电影告诉观众,前面两个小时的故事有可能是派在海难后神智不清的状况将幻觉、臆想和现实混合在一起的讲述,也许后一个没有将动物置换成人的海上相食的故事才是真实的。
李安告诉观众这部电影只是有关寓言故事和写实故事的文本游戏,日本保险员代表一般观众,他们相信以动物描述人际关系的故事只是一个“寓言”,不是真实的。在第二个故事中,派还是讲述了海上相食的角色关系,但动物置换成“人”,日本保险员相信,以人表现人物关系的故事才是真实的。结尾实际上讨论了寓言故事(以动物为角色)和写实故事(以人为角色)的文本区别,观众往往不信任寓言形式,而相信写实形式,写实形式还包括逼真的3D视觉。一般观众往往将视觉上的“逼真”和故事的“写实”误解为一种发生过的“真实”。
这没有越出美国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前卫策略,即放弃现代主义的抽象和非故事形式,让作品披上具象和故事的外衣,让一般观众欣赏视觉奇观和通俗的奇迹故事,而让高级观众看到电影中隐喻性的结构和抽象关系,这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复式作品,从《低级小说》到《黑客帝国》莫不如此,这种方式使大众和高级观众可以互不交叉的欣赏同一部作品。
一般观众可以讨论哪一个故事是真实的,以及派的得救是证明存在神迹。高级观众则看出后现代主义的文本游戏,以及有关老虎的自我/他者的双重隐喻。前卫艺术因此实现了大众性和商业社会的再生产,可以通过同时满足一般观众和高级观众,并在前卫观念和大众美学共存的前提下实现高额的票房收入,使美国电影可以从事高资本投入的艺术探索。
后现代主义之后,前卫艺术的策略是在一部作品中同时存在一般观众和高级观众的欣赏内容。《少年派》就包含了这种复式内容:(给予大众的)具象的奇观和(给予高级观众的)有关真实性探讨的双重文本。电影让一般观众欣赏具象的3D奇观和故事化的奇迹,并解读海难救赎的宗教神迹,以及最终对故事真实的猜谜。对高级观众而言,李安是要说明这不过是一个文本游戏,与现实事件是否真实无关。他想指明电影要表现的是“真实感”,而不是“现实”,而“真实”是由视觉和故事的写实主义形式决定的,我们倾向于将寓言和非写实的视觉形式看作是“非现实的”。
有关老虎的双重转喻是影片的第三重叙事,作为一种故事意义上的老虎,李安使用一种精神分析的方式讲述了少年派与虎的一种社会心理学。老虎被看作少年派的一个社会对手,影片将派与虎的心理关系分为几个阶段:1. 敌对关系,一开始派对老虎恐惧要将之驱逐;2.肉身共存的关系,派意识到老虎赶不走,必须钓鱼养虎才能保证自身存活;3. 驯化关系,在解决肉身共存后,派试图驯服虎;4. 双方的规则化,派意识到最好的共存境界是使双方的势力范围规则化;4. 心理依赖,在完成肉身共存的规则化后,派发现自己在心理上依赖虎的存在,因为虎的存在一定程度缓解了他心理上极度的寂寞和孤独;5.难友式的精神伴侣,在派和虎都进入极度饥饿和疲倦后,双方产生了一种部落式的难友情感;6. 形同陌路的虚无感,在结束海难漂泊上岸后,虎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丛林中,派感到一种极度的虚无感。虎表现出的形同陌路,让派对友情的想象破灭。
派与老虎的层层递进的心理关系,只是作为一个海难的大众通俗叙事的社会主题,即这是大众能够理解的伦理议题:在绝境中的患难与共的朋友关系不一定是永恒的,将随着绝境的消失而消失。但影片还有另一层心理主题,即虎象征少年派内心的另一个自我,老虎与派不仅象征人与人的关系,同时还隐喻人内心的两极,虎也是一种自我隐喻。
派与老虎因此成为一种双重隐喻,它既指涉人与人的社会伦理,又指涉自我内部的人性两极。在通俗故事的层面上,李安讨论了有关“朋友”的相对主义伦理,以及自我内心的兽性的存在。作为一个亚裔作者,这一有关绝境后难友的形同陌路和自我的兽性的讨论,显然超越了佛教和儒家的探讨范围,在李安以往电影中也没有过。佛教从不讨论人的兽性,儒家则不涉及有关“形同陌路”的冷漠的社会情景。
但李安的叙事不仅是有关兽性和冷漠的伦理讨论,他最终指出了一种佛教意义上的“虚无感”。在海难的叙事的结尾,少年派和老虎的是派与老虎的分手,老虎头也不回地跃入丛林,对之前的患难与共的经历哪怕一丝留恋都没有。这个时刻派感到一种绝对的“虚无感”。但这种“虚无”不同于西方有关“他人即地狱”的现代主义虚无感,而是一种佛教式的“一切皆空”的虚无感。
这是影片第三重叙事的核心,这一层次是个人叙事,它在一种具象的、故事的和伦理议题的表皮,植入抽象的精神分析式的象征关系。李安借助于精神分析的方法,重新在视觉上和在现代的海难故事中阐释了佛教式的“空无”意义的虚无。这也是当代艺术的一个基本模式,即在同一部作品中,不存在纯粹的具象和抽象,在作品的表皮(视觉和故事)可以是具象的、写实的,影片的内在主题是一种抽象的哲学情景;或者外表是抽象的、反叙事的形式,但内容可以是具体的。
在当代艺术中,具象和抽象可以混合存在于一部作品,李安的电影在前卫主义、大众性和电影工业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它以精神分析的叙事方式和世界主义的故事满足了西方,以将影片视为一种文本的真实性的探讨和佛教有关“虚无”的现代阐释满足了前卫艺术,用视觉奇观和大众文学的奇迹故事满足了电影票房。
后现代精神分析范文3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第一,后现代主义极其推崇个体的主体地位,并由此确立个体的独立、自由、价值和尊严。它倡导多元化视角,重视个体和局部独立性,有利于激发个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后现代主义认为,思想、知识和真理是人们走向自由和解放过程的共享资源,反权威主义可以使人把自己的思想触角和生命体验自由地伸向所有渴求的陌生领域。这种思潮活跃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繁荣了人类的精神文化,促进了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发展,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自信、活跃思想、张扬个性、独立思考。第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现代文明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性反思,这种批判性反思有助于社会的新旧更迭,发展人类的创新思维。同时,后现代主义对现实持冷静清醒的态度,以一种颠覆性的思维方式批判、冲击着现代文明对个性的束缚、对等级制度的沉迷,它所具有的批判性和开放性意识,能够促进大学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敏锐地剖析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的负面现象。此外,后现代主义张扬个性,突出“人本位”观念,其对科学和理性的自我反思,有助于大学生关注人类自身命运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一)行为观随意,社会责任感缺失
后现代主义思潮过分强调自我,追求个性,提倡多元化和差异化,加剧了大学生的反权威意识和叛逆意识,导致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淡化,虚无主义乘虚而入。从尼采开始,…经海德格尔再到后现代主义,…都包含着一种恢复传统的努力,…但在反讽性的后现代文化氛围中,恢复传统的努力终究还是沦为社会批判与实践改造效应的精神自娱。由此可见,…从尼采到存在主义哲学,再到后现代哲学,…其实是见证了从“古典虚无主义”到“否定性虚无主义”的倒退。受这种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很容易扭曲、虚化、物化,行为习惯趋利化、随意化。
(二)政治观模糊,政治信仰错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而后现代主义倡导反权威、反主流,必然会使大学生怀疑的正确性、科学性和真理性。在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的主流意识淡化,导致他们放弃了理想的信念,政治信仰发生错位,怀疑甚至否定科学与真理,由此导致他们盲目追求政治观念的多元化,跟风西方的腐朽思想。从这一层面上来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深层次意义上的颓废,不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价值观淡化,理想信念缺失
相对主义、怀疑主义、虚无主义否定一切、解构一切,而后现代主义倾向于否认人类普遍具有的道德和良知。这导致部分大学生既不为任何高尚的行为所感动,又不鄙弃和抵制卑劣、罪恶的行径,而是消极度日,碌碌无为。同时,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逐渐抬头,导致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趋向世俗化、商品化,他们的理想信念正日渐缺失。
(四)人生观扭曲,生命意识淡薄
后现代主义强调反理想、反规矩、反约束,过分追求随心所欲,使性格偏激、有心理障碍的人以及极端个人主义者更加颓废、更加反叛,使他们对生命缺乏敬畏、对生命的意义缺乏追寻。近年来,大学生聚众吸毒频频见诸媒体,校园暴力屡禁不止,同居堕胎屡见不鲜,特别是当这些行为导致部分大学生的学业难以为继、经济捉襟见肘、情感危机四伏时,更加剧了他们消极颓废、玩世不恭的精神状态,增加了他们自杀、虐杀的行为倾向。
(五)文化观蜕变,文化艺术虚无
后现代主义倡导标新立异、颠覆经典、解构传统、反讽社会的自由精神,主张以“解构”颠覆传统本体论固有的二元对立,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取代确定性。受这种思潮的影响,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在文化艺术上的虚无,热衷于借助网络等媒体恶搞经典文学、艺术作品等。一味地颠覆经典和反传统,缺乏深刻的思考以及对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大大削薄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厚度,影响了文化艺术的生命力。
三、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大学德育的对策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由于国人,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对西方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精神实质缺乏完整的把握和深刻的认识,常常不易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积极因素,反而容易吸收一些表面的、偏激的,乃至错误的东西,加之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的不断侵蚀,如果不对后现代主义加以甄别和研究,不正确地引导和教育大学生,那么后现代主义中的积极因素就无法发挥作用,使得消极因素又乘虚而入。这样一来,后果令人担忧。由此可见,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大学生德育工作尤其重要,正确地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是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辨识新思想、开展理性评论和自我教育、提高精神追求、体现自身价值、提升社会层次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做好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大学德育工作提出了以下对策。
(一)抓住德育重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开展以正面引导为重点的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以正面引导为重点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学德育工作者需要加强正面的宣传引导,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当代大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看待国家民族的发展、执政党的建设和社会的进步,帮助大学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的成绩和不足,形成客观而不偏颇的社会认知,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开展以生命教育为重点的个性教育开展以生命教育为重点的个性教育,大学德育工作者应抓住后现代主义倡导个性发展的积极因素,引进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如大学德育工作者可以安排宽严适度的大学制度文化,组织互帮互助的团体活动,开设各种专业课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让大学生在一定的制度和群体活动中相互监督和帮助,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感悟生命的真谛。
3.开展以心理辅导为重点的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德育工作者应通过心理咨询解决部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他们努力获取劳动成果,接受警示教育,关注社会行为;引导大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学会尊重人、帮助人、关爱人,从而尊重社会、服务社会、造福社会,提高社会责任感。同时,大学德育工作者要注意心理辅导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又不能逢迎迁就;既要坚持心理疏导,又不能排除正面灌输;既要考虑针对性,又要因势利导,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二)营造良性发展环境,引进多元化德育模式
1.宣扬校园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思想环境高校要积极扩展主流文化阵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以、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为核心,以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为重点,以八荣八耻等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为总体目标,开展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课余活动,改变大学生单一、固化的学习生活模式,把道德教育、心智发展、心理健康、创新精神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健康向上的思想环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倡导平等对话,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高校要不拘泥于传统,发挥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个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能动作用。在实际运用中,高校要创新德育模式,引进师生平等对话,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兴媒体在大学生思想生活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优化师生交互方式,通过…QQ、微信、博客等网络媒体加强师生互动,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灵活、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3.创新信息载体,提升大学德育教育的内涵和水平高校要创新信息载体,开通多元化信息渠道,不但要通过传统的课堂教育传递信息数据,还要利用网络、媒体、微博、微信等现代化信息传播途径,传递信息数据。如高校可以开设思政博客、微博、论坛交流、专刊分析、专题园地,开展社会实践、辩论赛、思辨论文等活动,开设心理辅导、思想分析乃至精神分析座谈等课程,提高各种媒介、载体的主流引导水平,使大学生在可读、可视、可听、可学、可参与、可互动的多元化方式中得到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
四、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变革的主力军,但也是受各种时代思潮影响的易感主体,对后现代主义这种新兴社会思潮的“去糙取精”,首先大学德育工作者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加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力度,发挥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主流舆论导向,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文德育模式,主张理解、尊重、平等、对话和关怀,全面实施心理、政治、思想、道德、法治等教育,培养大学生行为的坚毅性,使大学生注意言辞、规范行为、严于律己、遵守社会公德,进而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成为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
作者:陈舒英 单位:福建省莆田学院教务处
参考文献:
[1]季相林.追思后现代及后现代哲学[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2]邹诗鹏.现时代虚无主义信仰处境的基本分析[J].江海学刊,2008,(2).
[3]刘影春,王坤.后现代视域下的高校德育新情景构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
[4]郝永康,兰涵旗.浅析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J].考试周刊,2007,(29).
后现代精神分析范文4
[关键字] 后现代主义; 网络语; 特征分析
一、引言
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在批判现代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福柯、德雷泽、利奥塔和博德里阿以及美国哲学家罗蒂等人把北美关于后现代文化形式的讨论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形成了“后现代主义哲学”。之后,该思潮虽在学界褒贬不一,却在学界掀起一股研究热潮。
二、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转向
(一)西方哲学四大转向
西方哲学的经历了四次转向:毕因论、认识论、语言论、后现代转向。毕因论解决“存在是什么?”“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之后,在毕因论的解释力不足的情况下,哲学转向了认识论,旨在解决“人是怎么样认知到存在的?”“我们有何认知能力?”等问题,第一次把“人”这个认知主体引出来,从探讨单一探讨客观转向探讨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随后,出现了哲学第三转向语言论,任何哲学上的问题都可归结于语言中的问题,因此,哲学家认为对语言进行系统分析至关重要,之后就出现了日常语言学派和形式语言学派。这就是海德格尔著名的“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只有思维、存在被理解、谈论时,才真正的“存在”。这个阶段,认知主体的语言也成为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当哲学进入20世纪50-60年代,一批学者开始反思语言哲学之不足,批判理性化之缺陷,沿着1953年维特根斯坦所提出的“语言游戏论”、“家族相似性”、“意义用法论”、“意义不确定性”等,提出一系列批判中心主义,抛弃绝对真理等观点。随之出现的“后现代主义”理论浩浩荡荡席卷哲学界。
(二)后现代主义的显著特征
所谓“现代”,按照后现代主义者和哈贝马斯等人的共同理解,从历史时期上讲是从文艺复兴开始,经启蒙运动到20世纪的50年代,实际上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从产生、发展而走向现代化的过程。“现代化过程”它是一个商品化、城市化、官僚机构化和理性化的过程,它是一个充满发明、革新和活力的过程。现代性体现的是理性和启蒙的精神,它相信社会的进步、发展,相信人性的不断完善,它更多地强调一种意识形态,一种思维方法。所谓“现代主义哲学”,是指从笛卡尔开始的理性主义哲学、启蒙运动,19世纪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哲学,孔德的实证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等。
“后现代”这一术语首先是奥尼斯于1934 年在《1882 ~ 1923年西班牙、拉美诗选》中提到,后经其他学者汤恩比和“后现代哲学之父”利奥塔分别于各自1947 年的《历史研究》和1979年的《后现代状态》提及该术语,之后这一思潮就跻身研究热门之列。“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在批判现代性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当代哲学思维的一次重大转向。它是一种“后”现代性,也是一种“非”现代性,是对现代性的批判,也是对现代性的继续。因此,好多学者也认为后现代性其实是现代性的延续。后现代主义的显著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解构性
德里达对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他认为,传统的形而上学是以二元论为前提的,将许多概念对立起来,比如是与非、物质与心灵、存在与虚无等,并给予前一项以优越性,强调统一性,中心性。而德里达批判传统的这种“逻各斯中心主义”,他主张用“差异”原则取代“中心”概念。“解构”即打破“结构”,而并非要破坏,毁灭秩序,而是要防止秩序包括思想、文化、道德体系的极端化。
2.去中心性
德勒泽认为,传统的形而上学是一种纵向的思维方式,各种知识按照系统的等级体系原则组织起来,这些概念体系是中心化的、统一的、等级制的。而后现代主义主张一种横向思维方式,认为要消除二元对立的逻辑,使概念多元化,分散到非中心化的系统中,实现多样性,处于一种分散的、开放的、流动的状态。
3.差异性
差异性是相对于传统哲学中的“理性”概念而提出的。后现代主义认为传统哲学是源于理性的哲学,如启蒙运动时代的理性,强调一种统一的、总体化、极权化的理论模式,这些理性是强制性的、压迫性的。后现代主义因此试图建立一种差异的、零散的、自由的、无限性的理论。
4.个体性
西方哲学在经历了认识论转向后,就将人的主体性提高到空前的地位。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提出了身心二分的二元论,确立了精神性主体的存在,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又把人的主体性上升到新的高度。这些哲学家都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宣扬人的地位、人的价值。后现代主义者福柯提出“人的死亡”来反对主体性哲学思想,海德格尔认为人不应该是存在者的主人,一切存在者的存在的显现出来并不是由人决定的,而是存在决定的。福柯还认为,主体性哲学把主体变成了共相,使个体性服从定义真理和科学的普遍价值,服从普遍的行为规范,使个体失去自由。因此,他强调个体注重自我关切,自我修养,自由选择生活风格。
三、网络用语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方各面。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具有虚拟性和开放性。网络作为一个开放式的空间, 本身并没有门槛,它对交流主体的入门要求很低, 只要会浏览信息,进行简单打字操作,这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常识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一席之地,它相对于传统媒体渠道更具自由性、灵活性,为人们自由发表意见,张扬个性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平台。在网络社会中,每个人都可以就每一条新闻、消息发表自己的意见。随着网络平台的迅速发展,各种社交团体、专业化的交流网站纷纷建立,许多兴趣爱好相投的人聚集在某一社区,形成群体特殊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而这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又在群体发展过程中不断得以强化,并得到广泛传播。相对之下,主流文化则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被消解和解构。随之出现的网络用语,作为一种在网络上流行的非正式语言,更多地体现出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语言特征。
(一)解构传统,标新立异
网络用语已经极大了颠覆了传统的正统,语言秩序,语言规则。许多词语已经突破传统的搭配框架,消解了传统的字面涵义,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呈现于人们生活中,流行于无所不在的网络世界。如,“哥抽的是寂寞”、“神马”、“楼主”、“酱紫”、“驴友”……这些词已经解构了传统的字义,有些搭配也不符合正统的语法结构,正符合后现代主义的解构性。还有一些网络用语如“886”、“2B”、“OMG”,还有林书豪引起的造词热潮也带给我们好多新词,如“linsanity(林来疯)”、“Lincredible(林以置信)”、“linbama(林巴马)”等,通过谐音等手段,消解了数字、字母传统的意义,以一种诙谐、大众化的方式形成了全新的网络用语涵义。
(二)去除中心,倡导多元
传统西方哲学主张二元对立,并认为二元的中心为理性、真理、永恒、存在、绝对等,而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哲学,更主张一种去中心性,一种多元化,一种分散的开放的状态。其实,多元化是后现代主义“去中心性”倡导下必然带来的哲学思维。网络世界,作为一个平民化、没有绝对权威的交流平台,产生的自然是一种多元的、开放性的语言。因此,随着网络语言的广泛传播,一些热词新词也不仅仅流行于网络这种中心交流媒体中,更被广泛运用到多种场合,包括各种正式或者非正式场合,形成一种非主流、主流文化和语言交错互融的多元格局。如网络用语“高富帅”就出现在某大学校长开学典礼的致辞当中“希望同学们做一个“高在人品、富在才学、帅在行为”的“高富帅”。这都是网络用语后现代特征的体现。
(三)建构差异,寻求自由
差异性是相对于传统哲学中的“理性”概念而提出的。后现代主义认为传统哲学是源于理性的哲学,如启蒙运动时代的理性,强调一种统一的、总体化、极权化的理论模式,这些理性是强制性的、压迫性的。后现代主义因此试图建立一种差异的、零散的、自由的、无限性的理论。在网络世界中,交流主体只是进行一种语言书面形式类的符号化的交流,而不是一种面对面的交流。这样,每个交流主体都散布于世界各地,以匿名者的身份存在,人们无需过多担心言论不当引起的后果。如此,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平台就得以建立, 人们可以平等地各抒己见,高谈阔论,极尽释放自己最真实、最个性的意愿和看法。因此,在网络语言中,世界各地的语言文化很容易得以混合搭配,交流主体可自由新颖地进行其意愿表达,如“思密达”,“I 服了U”,“no zuo no die”。现在,人们对这些表达已经司空见惯了。这些新颖的搭配使用,都是其自由风格的体现,它寻求意义的创新表达。这些表达都丰富了我们的语言,使表达更加亲切化、娱乐化。形象化。
(四)宣扬个体,讲究特性
后现代思潮之下,每一个个体是自由的,从少数精英到普通大众都有其独立的话语权。传统至上而下(社会精英到普通大众)的意识形态俨然不是唯一的话语方式,任何个体的语言、说话方式都可能被广泛使用,网络用语中许多来自某一个体或者团体的热词新词的流行就是强力的表现。如淘宝卖家的“亲,包邮吗?”已经代替“你好”成为一种流行的淘宝体;某明星的一句“且行且珍惜”也被改编为多种版本,运用于各种话语领域之中。“草莓族”、“追星族”、“月光族”、“追星族”、“闪婚族”这些热潮词语之下,都是个体的特性充分彰显。这都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宣扬个性的特征。
四、结语
人们对网络用语尽管褒贬不一,却不可否认生活中多数日常用语也已经被网络化。网络用语,或正式或不规范或游戏化,都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们的语言,重写着现代人的词典。这正是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一种意识形态体现,彰显着后现代主义具有的“解构性、去中心性、差异性、个体性”等特征,它是反权威的,是多元的,是开放的,是一种势不可挡的思想。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后现代倡导的“解构性、去中心性、多元性、不稳定性”可能会导致另一种极端,即非理性主义、无政府主义、过分零散化等弊端。因此,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作为每一个网络媒体交流参与者,都应当合理利用该平台,彰显网络用语后现代性特征的同时,正确对待这种思潮,以防走向极端。
参考文献:
[1]陈嘉映. (2003). 语言哲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胡辉华. (1999). 试论哈贝马斯对后现代主义的分析. 研究,(4),72-78.
[3]王寅. (2012). 哲学的第四转向:后现代主义. 外国语文,28(2),9-15.
[4]王寅. (2012). 后现代哲学视野下的语言学前沿――体验人本观与认知语言学.外国语,35(6),17-26.
[5]杨耕. (2003).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关系的再思考. 文史哲,(4),80-85.
[6]张云龙. (2009). 交往与共识何以可能. 江苏社会科学,(6),45-49.
后现代精神分析范文5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网站,视觉文化
一、引言
在知识表征的诸多样式中,网站视觉表征无疑占有重要的地位。总结诸多共性:首先,知识可视化的显著特点就是对传统上以纯文本加少量图片充斥的教学内容进行改进,采用表格、韦恩图、思维导图、知识地图等方法加以表征实现,能够充分调动阅读者视觉感官的积极性和认识上的直觉性,激发阅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和思考。其次,网站视觉表征在表征方法上更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既可以按照线性的方式组织材料,也可以用非线性的表达展开。再次,视觉表征运用新技术手段来丰富知识表征的样式,借鉴视觉文化的分析手法开发视觉表征的内容,用视觉表征的手法传播视觉文化,不仅能够实现技术手段和文化内涵的相互促进,而且还能在丰富知识表征手段的同时传承民族的文化精华和思想意识形态。
“视觉文化研究”是近几年在西方学术届颇受关注的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这一研究针对着现代和后现代时代的文化表征,以后结构主义和精神分析为主导框架网站设计论文,围绕着“视觉性”的问题,对现代世界的主体构建、文化表征的运作以及视觉实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揭示了人类文化行为尤其是视觉文化中看与被看的辨证法。【1】正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笔者通过对国内外教育技术网站进行对比分析,从界面和知识内容两个维度的解读中探索中外视觉文化的表现规律有何异同,教育和政治、经济的关系,认知与话语权是如何相互依存等等问题,进而促进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知识更好的表征、交流和传播,增强文化自觉意识与自主精神,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二、国内外教育技术网站的视觉文化特征
后现代精神分析范文6
“为什么要使用‘回归’二字?我觉得美感从未离开过我们的艺术。”
没错,作为艺术本质的美感一直没有离开,尤其在西方。纵观西方艺术近百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所谓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当代艺术,各种不同风格派别的兴衰起伏,其实就是艺术家们对于视觉形象的选择标准,是变革中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经济模式带来的大众审美价值取向的变化过程。在这里,马克思朴素的螺旋上升哲学观依旧是普适的――审美价值会轮回到视觉美的本质上,但绝不是最初的那个原点。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恰逢草场地摄影季的开幕。如今,摄影已经正式跻身于当代艺术行列,成为当代艺术毋庸置疑的表达方式之一,并且挤占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可曾想到,19世纪中叶,正是这一奇异的可复制的机械的发明,给维系了上千年的艺术创作和审美趣味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们对于视觉美感的追寻也从此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这里还是要提一下本雅明那本被艺术小青年传颂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他预言:机械复制的摄影与电影的出现,将改变艺术存在形式乃至整个社会的审美价值取向,使艺术向现代与后现代迈进。机械复制(摄影、电影)在于把文化从“可听”
“可读”转变成“视觉”,完全改变了文化存在和传播的时间和空间关系。而之后1 00年的历史,是传统美感从创作方式、探索领域和观赏心理上的不断突破的历史,也是美感多样化的历史。
自然的仿真
1839年,法国的路易斯,雅克,曼德,达盖尔(Louis-lacques―Mande Ddguerre)发明了银版摄影术。摄影的出现使得过去从事绘画业的人大量失业,而欧洲传统的以透视为基础的绘画体系在更加逼真而简易的摄影术面前失去商业性――这仅仅是从社会的大潮流来看。因此,我们现代艺术的始祖,以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f)为代表的印象派登场。印象派崇尚科学――尤其光学的启发作为最重要的创作方式,他们依据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调配颜色,在绘画中注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一反传统绘画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对于传统美感的逆转,印象派贡献了独特的绘画和观赏方法。而之后的新印象派等等是对这种方法的登峰造极。
心理的宣泄
后印象主义者不赞同印象主义画家在描绘大自然时所采取的“谄媚”态度。他们认为艺术之所以有别于复制在于其所描述的形象要饱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因此尝试对色彩及形体表现性因素的自觉运用。塞尚认为:
“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诸种关系的和谐。”
在塞尚思想的引导下,对于艺术的美感的阐释走入更主观的方式,之后的野兽派画家热衷鲜艳、浓重的色彩,甚至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而超现实主义则是直接来源于更加激进前卫的“达达”运动,同时吸收象征主义的遗产,将美感与现实彻底分割开来,否认理性的作用,将精神分析学和下意识心理学奉为创作之主导,在此艺术本身的美感已经脱离视觉,走入心智探索的领域。
自由的挥洒
“在我看来,艺术家的工作是表现内在世界――换句话说是表现活力、
运动以及其他的内在力量。现代主义艺术家的着眼点是表现情感,而不是图解社会。”偶发艺术对现代艺术向后现代艺术过渡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后现代艺术对于美感产生的方式带来突破。艺术的创作过程比事先的构思重要,体验时间流逝胜于观看静止和持久的物体,力图表达瞬间即逝的短暂的存在(beina),比如美国艺术家波洛克在创作中随意的滴溅泼洒颜料的偶然性,虽然是技法上的突破,但在艺术理念上对后现代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
智慧的游戏
“后现代艺术之父”杜尚给后人最大的启示是把艺术赋予智慧和深刻的思想,他嘲笑了传统,也嘲笑了他之前的艺术风格中所有的规则、规范,拘谨和匠气,呼唤一个新的富有自由创作精神的时代之到来。杜尚用种种看来并不具有美感的作品暗示人们,艺术的价值在于思想,只要有思想,任何物质产品都可以成为艺术品,这种将艺术创造提升到哲学层面的思考客观上取消了传统意义上的审美和视觉愉悦,从此之后的艺术出现一条被反叛和解构领导的交叉小径。
进入60年代以后,这种智慧的艺术最终走向以观念为主线和主体的艺术,极少主义、偶发艺术、激浪派等等派别和风格把艺术推到极端。这些观念为主体的艺术不仅取消画面形象,色彩结构的传统因素,而且也取消了绘画本身。美国画家莱因哈特和法国画家伊夫,克莱因自认为他们是在创作最后物质性绘画作品,此后的绘画艺术必将演化成纯精神的产物。因此6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许多艺术家纷纷放弃绘画艺术创作,企图在其他领域寻求出路。所有这些运动和流派的实验,最终都突破了艺术的传统界限,反对传统的绘画方法和主题,无怪乎理论家惊呼“艺术已经终结”。
便捷的消费
如果传统美感真的死于非命,那么凶手不仅仅是机械技术、现代工业和科学。20世纪末汹涌而来的商业文明促成了视觉美感的另一次巨大逆转。“我认为每幅画都应该是同样大小,同样色彩,如此一来,它们全都可以交互替换,没有人会认为他们拥有的画作比较好或比较差。而如果一幅‘母画’是佳作,它们全都会是佳作。”安迪,沃霍尔在一个最容易导致与虚无的消费时代里,一针见血地抓住了时代的本质,并在符号的层面进行了透彻的审美呈现。波普艺术抹平了艺术的阶级差别,与这个产业化的世界的消费主义携起手来,创作了针对未来的,在投机时代最便捷有效的艺术。而原本私人化、高尚性、思辨意味的视觉美感,成为经济化大同社会中最快捷的消费品。
反叛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