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逻辑推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学逻辑推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学逻辑推理

经济学逻辑推理范文1

《宏观经济学》是普通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在经济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学习其他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以往《宏观经济学》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有效培养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宏观经济学》教学不能是知识的简单灌输,而应是培养学生掌握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后续课程的学习中,探究式教学和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的重要手段。

一、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活动,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讨论为基础,引导学生以原有知识、外部世界和生活经历为参照对象,通过思考、观察、实验、阅读、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主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规律。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讨论为手段,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经济生活实际出发,依据探索研究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研究的能力,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在探究式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取向需要教师做好角色转变,不断加强教学过程的控制力。教师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应该有目的地将自己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和促进者。

1.学生学习动力的促进者有参与的意愿是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式教学的前提,因此,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要求教师必须熟练驾驭教材,把科学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在探究式教学内容安排上要尽可能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从而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参与探究新知、掌握理论的能力。教师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的职能就是组织和监督,具体职责为合理安排探究问题、设置良好的学习情境、维持和促进学生探究兴趣等。

2.学生学习过程的协作者当学生有了探究学习的兴趣,被引导进入探究学习过程后,教师的角色就转化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协作者和积极旁观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协助。总之,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主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是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亲身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失败,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

三、探究式教学的环节

现象观察。教师挖掘出教材中适合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与将要学习的教学内容相关的现实经济现象,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发现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对现实经济现象的观察,发现经济现象背后的基本规律。猜想假设。针对所观察到的经济现象的规律性,结合经济学知识,提出符合经济现实和相关理论的基本假设。逻辑推理。围绕假设,通过演绎、推理等手段探究问题的答案,这是探究结论的提炼过程。得出结论。在逻辑推理基础上总结探究结论,得出结论的假设猜想和推理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不断地重复和试验,最终获得探究结论。结论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探究结论解释现实经济现象,一方面对探究结论进行检验,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探究学习的乐趣。

四、《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探究式教学设计

笔者以消费理论为例,简要说明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

1.现象观察现象观察是探究式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切入点,学生只有对该经济现象有切身体会才能引发探究兴趣。在消费函数理论的探究式教学中现象观察设计如下:第一,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年龄、性别、籍贯等信息;第二,写出自己本月消费金额与本月收入金额(假定来自家庭的生活费为个人收入);第三,假如月收入分别增加100元、200元、300元、400元,请学生写出不同月收入情况下的消费金额;第四,为避免泄露隐私,要求学生以纸条的方式提交自己的答案,并标注在黑板上供其他学生分析;第五,要求学生总结收入变动与消费量变动之间的关系。

2.发现问题学生通过对提供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收入与消费额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接下来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提出问题:收入与消费额之间为什么是正相关关系?当收入提高以后消费额的变动趋势是什么?除收入以外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消费额吗……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分小组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会发现,除收入因素以外,年龄、性别等因素也会影响消费额;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额也逐步提高,但消费额提高的幅度落后于收入的增加幅度。

3.猜想假设因为收入与消费额之间的关系涉及消费者这个复杂经济主体的具体行为,为避免个人差异对研究对象的干扰,教师有必要启发学生对问题作出以下假定:消费额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收入,从而避免了其他因素对消费的干扰。

4.逻辑推理根据上述一组经济数据所总结得出的收入与消费额的正相关关系,还不能称之为理论。因为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可能只是一组特殊现象,这是归纳法。归纳法尽管有助于我们从纷繁复杂的现实经济现象中找出背后的规律,但若要形成经济理论则需进一步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作出证明。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用作图、列表等方式配合逻辑推理。

5.得出结论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总结探究结论,我们可以得出消费理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研究结论,由教师在学生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给出凯恩斯的理论表述。在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方面,存在着一条基本的心理规律:在一般情况下,当人们收入增加时,他们的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增加得那样多。

6.结论应用鼓励学生运用消费理论解释现实经济现象,如分析一下家庭收入与支出的关系是否符合消费理论,进一步启发学生探索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为后续教学内容作铺垫。

五、《宏观经济学》探究式教学效果分析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言,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从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采用探究式教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突出了思维活跃、勇于探索的优点,充分激发了学习热情。

经济学逻辑推理范文2

进入20世纪之后,经济学与伦理学学科内部分化越来越细,各自都出现了许多分支学科。在此背景下,几乎同时于20世纪末期,经济学家杨小凯与伦理学家王海明分别担当起了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学科整合任务,前者建立起新兴古典经济学体系,将原来相互分离的各个经济学分支进行整合,后者通过《新伦理学》的新功利主义理论框架将原来相互分离的各个伦理学分支进行整合。他们对各自领域的整合,都体现了中国学者擅长综合创新的能力,具有某些相似的特征。本文具体选择杨小凯的《经济学》和王海明的《新伦理学》进行比较。杨小凯的《经济学》和王海明的《新伦理学》这两本书最大的成就是分别建立了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全新理论框架,改变了经济学与伦理学原来各分支学科相互分离的状况,分别为经济学和伦理学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对话平台。

二、文献分析

杨小凯的《经济学》将传统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贸易理论,产业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包括交易成本经济学、产权经济学、企业理论和委托理论等),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相互分离的经济学分支整合进一个统一的以专业化分工演化为核心的分析框架之中。《经济学》从论述主流经济学四层次分析框架出发,在比较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以个人的专业化选择和社会的分工组织结构选择的统一框架来解释各种经济现象,而20世纪所形成的各经济学分支都能在其统一框架中重新找到更为诱人的解释。从《经济学》出发,可以对任何经济理论模型的优劣有清醒的认识和评价。王海明的《新伦理学》整合了传统上相互分离的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并将政治哲学的核心思想整合进道德哲学,建立起一个逻辑上自洽的统一的伦理学体系,使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之间的关系非常清楚地体现在统一框架之中,原来这三门各自为政的分支学科被置于合理的位置。《新伦理学》从价值推导公理出发,论述了道德终极标准,正义理论和人道主义思想,能够为一个人从事社会问题的思考提供基础的理论框架,并能从它出发对其它伦理学和政治哲学思想进行清晰的认识和评价。《经济学》和《新伦理学》在理论体系构建上,都是从一定的前提假设出发建立起一定的公理化体系,然后在这个体系上进行推演并得出整个理论体系。两书作者都特别强调概念的清楚定义和逻辑推理的运用,既适合于对经济学和伦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也适合于对读者进行明辩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训练,这在今天的中国特别具有实用价值。《经济学》和《新伦理学》能够提供一个对于一切经济与社会问题进行认识和评价的基准坐标,从而对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和评价,并能避免很多无谓的争论。

三、结语

经济学逻辑推理范文3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理论的引介对中国改革的深化和扩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现代经济学对中国改革究竟有什么影响?这个问题在经济学界还依然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都比较极端。一种是不顾中国现实的客观条件,盲目地崇拜某种理论,包括现代经济学中的很多理论,在没有完全弄懂的情况下就把理论照搬到中国经济的改革发展中。另外一种看法则认为,现代经济学是外国人的东西,对我们中国没有用,中国的问题还是要用中国的办法来解决。

笔者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是不对的,因为在任何时期,任何一个理论,任何一个行为假设,任何一种制度,都是有边界条件的,这非常重要。就拿经济学来讲,经济学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问,为什么特殊呢?因为它与自然科学有很大不同,自然科学是实证性的、精确性的,比如造我们这栋楼、修一座桥、制导弹,都可以定位到非常精确的状态,它的参数都是可控的、可做实验的。而经济学这门社会科学,不但要研究经济现象、做实证分析,同时还要研究人的行为假设,研究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另一方面,经济学还存在很多不可控的因素,我们经常能在媒体上看到有人批评,甚至是攻击经济学和经济学家的预测性差。这里其实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这位经济学家本身就比较差,另外一个是有一些因素他无法控制,即使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但是由于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发生突变,使得他的预测不准确。

那么,是不是由此说明经济学不是一门科学呢?不是的,经济学实质上是一门实实在在的科学,可以说现代经济学的几乎所有理论都来自于现实。不过,经济学既然不能够做实验,那么它的依据靠的又是什么呢?靠的就是它的内在逻辑分析。可以说,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分析框架基本都是由以下五个步骤组成的:第一是界定经济环境,第二是设定行为假设,第三是给出制度安排,第四是选择均衡结果,最后是进行评估比较。这五步,其实也正好是普通人想把一件事情做好的基本步骤。当然,这五个步骤用在经济学领域也要看具体的问题。但是,作为一个经济学家,首先是要解释经济现象,解释经济人的行为,然后再研究人们是如何作出权衡取舍的。不过,前提是你必须有一个研究目标,你想要回答什么问题,然后你才能想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其中就有一个制度安排和目标实施的过程。当然,在这个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各种约束条件,包括参与性约束条件、激励相容约束条件。此外,现代经济学也提供了一系列的研究平台、分析工具,它们大多是借助于数学逻辑推理的,当然也有像“科斯定理”这样只是靠语言和基本逻辑推理来建立和论证所给出的经济理论的。

从本质上来讲,经济学是专门研究制度的。为什么我们需要研究制度问题?因为每一个人的目标都不一样,而信息又是不对称的,如果你作为一个企业老板,希望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让员工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又达到既定目标,这是激励相容的核心思想。而经济学就是为了解决其中的利益冲突问题,这也是我经常说的,做事情要于国于民于己于公于私,能不能达到一种辩证统一。我认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建立在三个基本制度安排之上,那就是法规治理、激励机制和社会规范,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晓之以理、导之以利和动之以情”,从国家层面来看它们分别由政府、市场和社会来实施和实现。但是,这些制度安排也有边界条件,因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人的行为是会发生变化的。所以,尤其是在信息不对称和个体自利的前提下,需要通过机制设计来解决利己与利他的融合问题。

经济学逻辑推理范文4

关键词:数学 经济学 影响

一、数学知识和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1. 数学课是各大院校必修的文化课。数学课是各大院校甚至是经济类院校主要的必修文化课,目的是要让学生接受数学学科文化思想的教育,数学可以简化经济学复杂的逻辑推理,简便经济数据的运算,在经济学的初级教程中,常常用简单明了、清晰易懂的图表形式来表示。但是市场上产品的生产涉及要素、及相关数据、和市场上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和社会市场上各家企业生产资金的调配,如果还需要考虑国外市场的需求量国际贸易和涉及汇率市场的波动,那么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将会变得更加的繁冗复杂,所以就单凭一张的图表会很难说明多于一个市场的一般均衡。换一种文字形式来表述,各个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也是用再多的文字也难以表达全面透彻和一目了然,而通过实用经济数学中的不动点理论,就可以更快速、更直接地证明了市场经济中一般均衡理论的存在。可见,在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理论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理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数学具备服务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是人类最早的一门自然科学,它是运用逻辑、思辨和推理等思维方法,加之有计算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先进技术手段的工具进入课堂,学生可以通过数学学习的实践活动切身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一些实用的基本方法,并深刻掌握加以利用。观察、实验、试验、合情推理、研究、归纳与验证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各科研究和实验中。有了这种逻辑思维能力和研究方法做铺垫,相信会为其他科学领域提供敏捷的思路和学习方法。所以它具有精确性、严密性、简单性、唯一性、完备性等特点。

3.数学应用范围之广泛。数学对许多学科的发展都起着重大的贡献作用,如众所周知的力学、天文学、量子力学等等,当然它们在经济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所以经济数学的地位更是不可忽视,因为它将数学与经济学两个不同的领域学科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有效推动了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具体体现在:

(1)数学在经济学上应用实例

实例1:数学在经济学的影响巨大,例如举个我们最常见的数学中每个定理和公式都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函数的定义域,只有在定义域内取值才能得到相应的函数值,二者相互约束,相互制约,以至于相同的函数可能存在不同的定义域,所以有时候看着相似完全一样的关系会有可能完全不同。计量经济学是利用经济数学中的概率论知识说明:现实的许许多多的经济现象乃至生活现象总是不可能事件和必然事件之间徘徊,即事物都会以一定的概率出现,只是出现的概率都不确定,概率大小问题,但是都是符合概率论科学的,同时当经济现象大量出现时又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又符合数学中的统计学理论,这种概率论中随机性、必然性特征为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说到统计学,统计学也作为经济类、管理类、营销类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因此它的作用是可想而知的,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实际上是建立在两个数学公理基础之上的,即所有经济系统都可以看作是服从概率中连续性随机变量正太分布的随机过程,所有经济现象都可以看作是这个随机过程产生随机数据的过程。因此经济数学中的概率论也就理所应当地成了论述计量经济学最有力的理论工具。

(2)数学工具与经济思想的紧密结合。

数学本身是一种计算工具,经济学借助数学工具能更加形象地表达经济学的各种理论,特别是最近三十年,许多经济学家利用数学工具作为主要研究手段,营销学、市场经济科学、工商管理科学及工程管理科学的实验项目和研究所得均做到了简单明了、条理清晰、通俗易懂。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便是将数学理论和经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成功代表。同时建立数学模型也是经济学理论化的又一条明智路径。在经济学中建立了数学模型的地方能够保证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在经济理论的初始阶段,经济思想的产生当然非常重要,但是只有借助数学,建立了经济思想和数学模型,才能使经济思想和数学思想结合在一起,经济思想才会得到推广和延伸,数学思想得到诠释和升华;所以一定要足够重视经济学的教学和经济思想的培养,使学生具有敏锐的经济学直觉和坚实的数学思维,才能够明白相关经济数据之后的经济学原理及经济学概念,同时利用简单的数学工具表达繁琐难懂的经济原理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即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是步入经济科学的领域,成为分析、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一大有力工具。

二、经济学中更需要高数学文化素养人才

经济学逻辑推理范文5

一、对经济类数学认识的必要性

数学奔向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是当今科学发展的一个显明的趋势。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门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不断形成新的学科门类。数理语言学、数理逻辑学、定量社会学、计量历史学等学科均大量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各自领域的问题,甚至在文学中,也经常运用数学模型和矩阵论来分析作家的艺术特色,探求作品的语言特点。而数学思想体现在各个学科的现象则更是随处可见,如文艺创作的模糊性和模糊数学、绘画中的递归现象、元数学对伦理学的影响,等等。社会科学的数学化是客观的必然发展趋势,因为把数学应用于各门社会科学可以大大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率,可以使社会科学精确化,并使之提高到一个现代化的新水平,成为更加完善的科学。新的形势已经迫切需要经济类学生也具备较好的数学基础。

经济类学生的高等数学教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有许多经济类学生对数学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当然也有些学生或许是由于不愿意学习数理化而转向文科的。因此,教师应首先让学生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不能因为不是专业课程而轻视它;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考虑到经济类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弱,内容不宜太多、太难、太深;教师可以在绪论课中讲述高等数学的大致内容,尤其是这些知识的应用背景,它们所能解决的问题。比如,用导数可以方便地求解函数极值、描出函数的大致图形,用积分可以求图形的面积和体积等等。让学生能初步了解高等数学的强大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讲述数学的思想方法、思维方法,同时应强调它的应用背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述导数时,纯粹的数学概念会使学生望而却步;但如果与切线的斜率、物体运动的速度联系起来,就容易理解了;定积分最初是用来解决曲边图形的面积问题,它的思想方法是用无限细分法,将很多矩形近似替代曲边梯形,再求极限而得,思路是非常巧妙的;另外,集合论中的罗素悖论、极限论中的许多有趣的现象等都会引起学生探其究竟的兴趣。对于既有兴趣又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开设一些选修课使他们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为将来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的数学教育,应该使学生们学习的数学知识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深深铭刻于头脑中,数学精神、数学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却随时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

二、高等数学及教学的特点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性学科,经济学当中涉及到许多数学知识。因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要,数学教学质量低不仅关系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而且影响到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的掌握。根据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任务,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充分提高数学的应用性。

(一)高等数学是许多领域极为重要的基本工具。对于数学学科的工具性应有全面的认识。从狭义上看,作为公共基础课的高等数学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可以为学生学习许多后继课程中的有关内容提供服务,但仅这样理解是很不够的。高等数学中所提供的数学知识,还应当成为应用的工具和研究的工具。高等农林院校的毕业生将有相当数量直接进入企事业基层单位从事生产和管理工作。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它们对大学毕业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机会和条件。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将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和研究领域,在这里充分的数学工具将更是必不可少的。

(二)高等数学是培养理性思维能力的主要渠道。自然界是一个大的动态系统,数学本质上是理性的思维系统属于理性科学范畴。数学在形式上不同于反映物质及其运动机理的实在的技术知识。但数学的理性要求反映在数学教育中本质上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技术的训练,数学的内容一方面是为专业服务的工具,另一方面则是对学生理性素质的培养。概念和理论的高度抽象性、逻辑推理的严密度和精确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这门具有理性思维科学的基本特征。数学学科的这种特殊性将对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归纳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极大的作用。其他学科虽也有这些能力的培养作用,但均不如数学学科来得直接、持续、全面而有力。也可以这样说,数学教育在教学方面的作用是任何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

(三)应尽可能地联系经济类问题进行教学,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然,数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以掌握数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前提的,因此数学知识也必须扎实。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好数学基础教学与实际应用的关系,从时间上、侧重点上加以区别,在让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在运用上多研究培养学生善于把实际问题抽象归纳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正确的方法加以解决的能力。

三、目前经济类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计划学时带有盲目性,分类教学大纲不明确。经济类专业数学国家无统一要求也无统一大纲,对数学的要求尚处于摸索阶段。师范院校各经济类专业特点各异,内容纷繁,至今未能有一个切合各专业实际的教学大纲。一些有远见卓识的高校领导及教师尽管已经意识到当今社会发展急需培养精文智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文科专门人才,但对本专业到底应该讲什么内容、讲多少、讲到什么程度,学生能够接受到什么程度,心中无数。因而,计划学时带有盲目性。有的专业学一学期,有的一年,有的两年;周时有的专业两节,有的四节。制定计划往往以专业课为前提,夹缝安排高等数学。这样,当然难以保证高等数学课的教学质量。作为公共课,高等数学不同于外语、马列、体育,相对大纲、学时在基本趋于一致的同时,还应体现各专业特点和要求,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抓住根本。

(二)采用教材带有随意性,教材内容针对性不强。教材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目前杂陈于书橱案几的高等数学教材,林林总总,争奇斗妍,各有特色,但是也不乏有一些粗制滥造,质量不高的教材,相对于文科专业有新意、有特色的教材比较少。因而,各专业采用教材程度不同地带有某种随意性。经济类专业各种层次的要求不同,大多希望教材与相关专业贴近。但现今大部分高等数学教材其内容、形式与模式,未能脱离单纯传授数学知识的传统,加之各校自编教材日益增多,势必形成以教材牵制教学,而不管专业的需求和学生的承受力。有的经济类专业采用的却是理科高等数学教材,教师讲课只好做大的取舍,内容缺乏连贯性,讲到哪算哪,极大地影响了经济类数学的教学工作。

(三)课程设置不配套,教学内容与相关专业不衔接。经济类数学其内容包括范围很广,师范院校不同于工科院校、财经院校,有工程数学、经济数学之分,因而课程体系不配套,教学内容与专业不合拍。例如,教育类专业的教学统计课,其实质是数学、统计学与教育学的交叉,没有数学基础知识难以使教育统计课的学习达到一定的高度。但这些专业受各种因素制约,大多不开高等数学,只开教育统计,教师讲不透,学生理解不透。因而,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目的和意义不够明确,形成在许多专业上只是为了完成学业而被动地去学习教学。

(四)师资队伍缺乏稳定性,教师专业知识面不够。长期以来,从事高等数学课的教师工作量重,业务水平、职称评定都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因而导致教师队伍不够稳定,而文科数学教师受诸多因素影响,这方面矛盾更为突出。事实上,经济类数学教师所付出的心血并不比其他教师少,为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他们还需要掌握一些经济类专业最基本的知识,才能联系实际提高教学水平。这就要求切实解决经济类数学教师的实际问题,给他们创造一定的条件和环境发挥其潜力,以保证有一支相对稳定的经济类数学师资队伍。

(五)对于文科高等数学教育的宣传不够。由于历史原因,文史诸专业一进入大学,就与自然科学绝缘,而近些年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失误,大部分文科生在高中阶段数理化等课程就放弃了,从而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科盲”。虽然早在70多年前先生就提出了“文理沟通”的思想,但时至今日,尚无实践结果,这一理论思想没有在实践上得到贯彻,化为现实。所以,我们应从社会进步的需要、科技发展的需要、文化碰撞交流的需要、人们自身发展的需要诸方面去研究这一问题,从理论上到实践上都能从较深的层次上提出问题,从而指导文科高等数学教育的开展,加大宣传力度,以早日达成共识。这样必能促进经济类高等数学教育的开展。

四、经济类数学改革的建议

(一)改善经济类专业的数学课程体系。按照教学大纲,本科阶段数学课基本上只开设《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年级作为选修课也只开设《运筹学》。但是,这些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解决经济方面问题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再开设诸如系统分析、离散数学、最优化教程、运筹学等课程。而且,目前经济类数学教材体系不鲜明,这样容易使知识孤立起来,得不到有机的综合运用。同时,还缺少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课程体系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与实践的能力,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要尽可能地指出他们在经济中的效用性,我们目前的教材正是缺少了这一点。课程体系的内容不仅要有知识性,还应辅以方法论的思想,适当加入趣味性的数学历史小故事,让学生了解数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掌握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注重科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加强数学与经济学类学科间的联系与相互为用,重点加强数学与经济学内的整合,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二)结合经济学课程教学的专业特色。数学教学要凸现数学课程的特色,又要完成经济学课程的基本目标,还要考虑学生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因此,在掌握教学内容的深度、难度和广度时需要适度把握,精心设计。特别是要结合其他课程的教学经验,形成结合数学、经济学特色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实现学科的交叉和专业的融合。

(三)强化教学实践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兴趣和学科特点,在改革课堂讲授方法的同时,通过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辨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经济学逻辑推理范文6

并联现象中最先“成就”的那一个是结果发生的“原因”,而串联现象中最后“成就”的那一个是结果发生的“原因”。原因和条件的区别全在于出现的时间不同。在此基础上,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偶然原因和必然原因等,都可以作出合理解释。

关键词:因果关系原因和条件 内外因关系 逻辑方法

破坏分子发现炸药仓库的守护卫兵在后半夜两次交接班时警惕性较差,遂利用这一疏漏,接近仓库点燃引爆物引发仓库爆炸,使国家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破坏分子“点燃”引爆物的行为无疑是仓库“爆炸”的原因。有人认为,保卫工作的“疏漏”也是“爆炸”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还有人根据内外因原理认为,“炸药能够爆炸”(具有爆炸的性能)是内因,破坏分子“点燃”引爆物是外因。内因是根本的、决定性的原因。如果仓库内存放的只是一堆石子而没有炸药,就不会出现爆炸的结果。这一说法看似可笑,但与所说的“温度不能使石头变成小鸡”的例子是颇为类似的。

人们普遍认识到,现实中的因果关系是复杂的,存在“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等情况。人们还从不同的角度把原因分为“直接—间接、主要—次要、重要—一般、偶然—必然”等等。但由于这些划分标准没有给予严格界定,这就引起许多不必要的争议。本文试图通过对概念进行严格定义,建立起“基本因果关系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对复杂因果关系作出解释。

一、基本因果关系模型

哲学上把现象和现象之间那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做因果关系,其中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做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叫做结果。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引起”和“被引起”却有大不相同的看法,结果出现了许多复杂的因果关系表述形式。但是表述越是复杂,越容易出现模糊和混乱,给科学地认识因果关系造成困难。所以对因果关系,学界至今还没有建构起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

笔者以为,要想在因果关系研究上有所突破,应当借用数理逻辑的思想,从基本假设和定义出发,建构起“基本因果关系模型”(理论),以此为基础对复杂因果关系给予解释。

作为建构模型基础的基本假设和定义,都必须从现实世界中归纳出来。模型本身,也应当反映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因果关系。经济学研究的主体(基本单位)是个人,研究的内容是人的活动(体现了与外界的关系)。笔者从经济学得到启发,把通常所说的“事物”分解为动态的“事”和静态“物”两类。“物”是哲学研究的主体,“事”则是“物”的动态变化过程,它体现了主体“物”之间的关系。所以,“事”是由“物”参与产生的,而静态的“物”则可以独立存在。

但是为了利用人们熟知的哲学术语,我们做如下定义:

静态的“物”叫做“事物”,是哲学研究的主体,用A、B、C等表示;“事物”的变化叫做“现象”,是哲学研究的内容,用A、B等表示;“引起”用“”表示;A现象“引起”B现象,即现象A是结果B的原因,用“AB”表示。

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因果关系可以用开关的“开、关”与灯泡的“亮、灭”来表示。我们用导线把电池、开关、灯泡三个元件串联起来,构成一个简单电路,静态的开关、灯泡、电池、导线就是“事物”,开关状态的变化(开和关互变)与灯泡状态的变化(灭和亮互变)就是“现象”。“开关由关到开”与“灯泡由灭到亮”两个现象之间就具有“因果关系”。

“开关开”与“灯泡亮”(或“开关关与灯泡灭”)就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可以用符号“AB”。我们把它作为“基本因果关系”的模型。下面就以“基本因果关系”为基础,讨论现实世界中复杂的因果关系。

二、区分原因和条件

我们把与结果发生有关的所有先前情况统称为“先前因素”,探索因果关系就是要确定哪些(个)先前因素是原因,哪些先前因素是条件。

与因果现象实际发生的过程正好相反,人们在探讨因果关系时往往是先知道结果,而后才去探讨其原因,这一过程称为“执果索因”。“执果索因”中必须利用“逻辑推理”,推断哪些现象可能引起结果的出现。

如果几个现象必须全部出现,结果才出现,即对于结果来说(注意,是对于特定结果来说的),这些现象缺一不可,那么这些现象就称为“串联现象”;如果几个现象中只要有一个出现,结果就必然出现,那么这些现象就称为“并联现象”。“串联现象”和“并联现象”是相关现象的两类基本关系。串联和并联“混合”的现象,可在此基础上研究,本文从略)。在一个电路中,串联开关的每一个都必须“由关到开”,才会出现灯泡“由灭到亮”的结果,所以对于灯泡“由灭到亮”来说,每一个串联开关“由关到开”的现象就属于“串联现象”;类似地,并联开关只要有一个“由关到开”,即可出现灯泡“由灭到亮”的结果,所以对于灯泡“由灭到亮”的结果来说,并联开关的每一个“由关到开”的现象,就属于并联现象。

我们之所以强调“对于特定的结果来说……”,是由于对于不同的结果来说,现象之间的关系就根本不同。例如对于灯泡“由亮到灭”来说,任何一个串联开关“由开到关”都可以引起这一结果,所以对于灯泡“由亮到灭”来说,每一个串联开关“由开到关”的现象,正好属于“并联现象”。同理还可以得出,对于灯泡“由亮到灭”来说,每一个并联开关“由开到关”的现象,正好属于“串联现象”。

在强调一遍,“串联现象”和“并联现象”的划分,是在“执果索因”过程中对“可能引起”结果的现象从理论上进行的划分,而现实中究竟是哪个现象“引起”了结果的发生,则必须从其它方面入手解决。为此,我们必须引入时间因素(参数)。

我们先研究“串联现象”。假设有n个“串联现象”,我们对它们发生(成就)的时间次序进行排列,分别为第1、2、3……n个现象。由于对结果现象来说,它们中的每一个都是必要的,缺一不可。而直到第n-1个现象出现,结果都没有发生,即它们都没有“引起”结果发生,所以都不是结果发生的原因。而第n个现象一出现,结果就发生了,根据“因果关系定义”,它就应当是结果发生的“原因”,其它n-1个现象则只是因果关系发生的相关“条件”。同理,“并联现象”中任何一个现象的出现都足以引起结果的出现,所以并联现象中最先出现的那个现象就“引起”了结果现象的出现,所以它就是结果发生的“原因”。

可见,时间因素对于因果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认为,从逻辑上说,原因和条件并无区别(因为逻辑分析不考虑时间因素)。只是由于它们出现的时间次序不同,才区分出“原因”和“条件”。

三、逻辑推理与因果关系的区别

逻辑推理与因果关系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如前所述,逻辑推理与因果关系的最根本的区别是,逻辑推理不考虑时间因素,而因果关系却必须考虑时间因素。例如“父母结合”后“生出儿子”,在因果关系中,“父母结合”是原因,“生出儿子”是结果,二者不能颠倒。但从逻辑推理上说,男女结合却不一定能够生出儿子;反过来说,只要有“儿子出生”这一“条件”,则必然能够推出“父母结合”这一结论。写成逻辑推理形式,就是“因为儿子,所以父母”。由于有人把“因为……所以……”框架下的逻辑推理都看做“因果关系”,结果儿子倒成了父母的原因,闹出大笑话。从这一情况可以看出,用“因为……所以……”形式表述的关系,也可能不是因果关系。

2、逻辑推理的条件是有限的,而在任何一个因果关系中,“条件”实际上是无限的。在逻辑推理中,有时一个条件即可推出一个结论,有时多个条件才能推出一个结论。但即使多个条件推出一个结论,这些条件的个数也都是有限的。但现实中的因果关系却大不相同,与结果现象有关的条件实际上是无限(多)的,无法把它们穷举出来。例如在我们的简单电路中,导线的性能,元件的材料,以及是谁拉动了开关,他为什么要拉动等等,都是因果关系发生的相关情况。在研究中,我们只能够限定范围,对那些“不言而喻”的条件也只能“略而不提”,对那些超出界限的情况也不再研究。总之,现实中“原因和结果的关系”,要比逻辑推理中的“条件和结论的关系”复杂许多倍。

3、逻辑推理中(主要指演义推理),条件必然蕴涵结论;但在因果关系中,原因并不必然蕴涵结论,而只有在“条件”都已经具备的情况下,原因的出现才引起了结果的发生。例如在电路中,n个串联开关中,只有在前n-1个开关都发生了“由关到开”的变化之后,即在特定条件都已经“成就”之后,第n个开关“由关到开”才能够成为灯泡由灭变亮的“原因”。如果我们预先把n个开关进行编号,或者设想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但功能完全相同,最后一个发生“由关到开”变化的那个开关是红色的,那么只要前面n-1个开关中只要有一个没有发生“由关到开”的变化,那么红色开关“由关到开”的变化就并不能“引起”灯泡由灭变亮的结果。所以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个因果关系都是具体的,都是特定的原因引起了特定的结果。也许只有在实验室条件下(在实验室中可以严格限定条件),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才是确定不变的:相同的原因必然引起相同的结果,不同的原因引起不同的结果,就象人们在白开水中加入砂糖则必然使白开水变甜,而加入食盐则会使白开水变咸一样起清楚明确。通常人们认为,“同果必然有同因”,“异果必然有异因”,这一原理也只有在实验室条件下才是有效的。

4、因果关系是“现实”关系,只有在原因现象和结果现象已经发生之后,我们才说,原因A和结果B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逻辑推理”是一种“理论”推导,它不需要任何现实性做支撑,条件就必然蕴涵结论。演绎推理的逻辑结构是:

若A包含于B,并且B包含于C,则A包含于C。就象初等数学中A<B并且B<C,那么A<C一样。

但是因果关系却不具有这种传递性。即A是B的原因,并且B是C的原因,却不能得出A是C的原因。即结果原因的原因,不是结果的原因,就象西欧封建社会中的等级关系那样: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当然,也有人把原因的原因看作结果的原因,就象我的祖先的祖先,也是我的祖先一样。但如果这样理解因果关系,那么秦始皇统一中国也许就是两千多年来一切社会事件的原因,一切事物的最终原因就都是自然界本身。这样理解因果关系,就丧失了研究的意义。如果严格套用因果关系定义,可以看到这些理解并不符合因果关系定义。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由于理论必须符合现实,它才能够解释和预测现实。逻辑推理尽管是理论上的,也许正是由于它是理论上的,所以可以用于推测因果关系的可能性,并由现实予以证实和证伪。实际上人们也正是这样利用逻辑推理来探索因果关系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经常把因果关系中的“结果”与逻辑推理中的“结论”相混淆,例如有人把公安机关侦破刑事案件的结论称为“结果”。问“杀人案有结果了吗?”答曰“有,是张三谋财杀人!”这里的所谓“结果”,实际上是指找到了“杀人结果”的“原因”,它应当属于逻辑推理的“结论”而不是现实中因果关系的“结果”。再如我看到李四到医院就诊,由于就诊人都是因为有病,所以我就可以根据李四就诊推断他患了病,既由“就诊”这一条件得出了“有病”这一结论。但在平时,我们会说“因为我看见李四就诊,所以李四有病”。这样的表述,“就诊”好象成了“有病”的原因,正好颠倒了其中的因果关系。所以我们在分析“因为……所以……”这样的表述时,一定要搞清它是逻辑推理,还是因果关系。

四、复杂因果关系分析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说,有时出现“多因一果”,有时出现“一因多果”,还有时出现“多因多果”。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些情况呢?

1、“多因一果”关系分析:

从逻辑上说,多个条件得出一个结论的情况很多,但只要引入时间因素“降到”现实中来,可以看到所谓“多因”,实际上只有一个是原因,而其它因素都是条件,就象串联开关和并联开关中只有一个的变化是原因,而其它都是条件一样。还有一个简单例子是有人认为“父和母都是儿子的原因,并且不分先后次序”,即两个原因“引起”一个结果。但这是由于没有正确应用概念产生的缺陷。严格说来,原因现象和结果现象都应当是动态的,而父、母及儿子都是静态的“物”,不符合“原因”和“结果”的要求。父母的“结合”与儿子的“出生”才是动态“现象”,它们才符合因果关系定义的要求。所以正确的因果关系表述应当是,“父母结合是儿子出生的原因”,原因和结果之间仍然是“一因一果”关系。

另外,笼统地看待结果却具体地探索原因,也会出现所谓的多因一果。例如,笼统地认识社会,会得出“社会秩序混乱”这一结果,应当说这是一个非常宏观的“现象”。如果在同一层次上分析原因,应当有一个宏观的术语表示“原因”。但实际上,到现在人们甚至还没有试图用一个宏观术语来表述这一宏观原因,于是只好谈论(许多)具体原因,由于具体原因很多,实际上无法统计,人们注意到这一情况,所以认为“多因一果”情况大量存在。但如果在同一层次上认识问题,就可以认为“社会秩序混乱是人的活动造成的”。只要在同一层次认识问题,就仍然是一果一因。

还有一种复杂的因果关系“链条”(一连串的因果关系),人们往往把中间环节中出现的“结果”都作为最后结果的“原因”,于是就出现所谓的“多因一果情况”。例如,人们往往把一个人所有的“直系祖先”都看作产生这个人的“原因”。但是如前所述,把一个人的“出生”作为结果,父母的“结合”应当是原因,而祖父母的结合则是“父亲”出生的原因,外祖父母的结合则是“母亲”出生的原因……

有人认为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时,布什战胜克里而连任总统,是亿万选民投票的结果,其中每一个投布什选票的选民都是布什当选为总统这一结果的“原因”。所以是亿万原因引起了一个结果。但如果我们引入时间因素,设想每个选民在不同的时刻投票,那么决定选举结果的是其中某一个选民的选票,他的票使克里的支持者再没有反败为胜的可能,他的投票才是布什当选总统的“原因”,而此前投票的其他选民则只是这一结果出现的条件(尽管也是非常必要的条件),此后投布什选票的选民,实际上在“布什当选总统”这一结果现象中没有起到作用(如果把选票总数作为“结果”,当然每个选民都起了作用)。但在这一事件中,原因和条件的区分没有多大实际意义,所以也没人进行这一分析。

2、“一因多果”关系分析

“一因多果”的情况与“多因一果”的情况正好相反。首先,现实世界中存在连续因果关系,人们往往把最初因果关系之后,结果作为原因又引起的结果都看做最初原因的结果。例如一个(对)祖先可能有许多直系后裔,如果把每个后裔都作为“结果”,就出现“一因多果”的情况。

其次,宏观地认识原因而微观地认识结果,则是“一因多果”的更为普遍的情况。例如把世界上“人口太多”看作原因,它当然会引起许多具体结果。因为人口有几十亿,每个人都要活动,都会引起相应的结果,于是也出现一因多果的情况。一因多果可以用宏观模型“总电闸断开”与“每个用电器停电”之间的关系表示。这显然是在不同层次上认识问题造成的。如果我们限定在同一层次上分析问题,就可以说,“总电闸断开”是原因,“全局停电”是结果,仍然是一因一果的关系。

3、“多因多果”关系分析

“多因多果”的现象,实际上是一因一果关系的复合。只要从结果中分解出单一结果,则不难在原因中分解出对应的单一原因。例如,厨师在做汤时使用了很多作料,汤的味道鲜美可口。鲜美可口的味道是由许多单一的“味道”组合而成的,我们可以把它分解为单一味道分别加以研究。我们假定该汤的味道有苦、辣、酸、甜、咸五种,再分别探讨,这五种味道是如何产生的。也许我们发现做汤前只加入了两种调味品,即食盐和五香粉。食盐是单一调味品,它产生了“咸味”;但五香粉是一种混合物,它由几种调料混合而成,只要再继续分解,就可以找出是哪种物质产生了苦味,哪种物质产生了辣味等等。于是在“物质”和“味道”之间就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

五、不同学科对因果关系的不同认识和定义

我们前面是从哲学上对因果关系进行定义的分析的,但是不同学科对因果关系往往有不同的定义和认识。最典型的就是“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和“现实中的因果关系”就大不相同。

例如,果园主人为了防止有人偷果子,故意喷洒了巨毒农药,导致偷果子的人中毒死亡。按照我们的严格分析,对“死亡”来说,“喷洒农药”、“偷果子”、“误食”是“串联现象”,最后一个现象“误食”,应当是死亡的“原因”,而“喷洒农药”、“偷果子”则是因果关系发生的相关条件。但在法律上,追查责任的标准是相关当事人的“过错”大小,由于果园主人违反了农药使用规定,主观上有过错(民事上不分故意和过失),所以就认为果园主人“喷洒农药”的行为与偷果人中毒“死亡”的结果之间“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于是判决果园主人承担主要民事责任,甚至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对付老鼠,我们可以从市场上购买一个鼠夹子,放置在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最后确实逮住了老鼠。对于这一结果来说,我们往往说,“安放”鼠夹子的行为是原因,“逮住”老鼠是结果。但这样说并不严格符合“因果关系定义”。根据我们的分析,“安放”鼠夹子时,结果并没有发生,所以不应该是引起结果的原因。最后的因素是老鼠“接触”到了夹子鼠,它才是引起结果现象发生的原因。

在法律上把有可能导致结果发生的情况都称为“原因”。例如在公路边挖沟修管道,没有作出明显标记,致使晚上骑自行车经过此处的行人摔倒。如果行人是正常行使无过错,就认为挖沟人应承担全部责任,尽管按照因果关系定义,行人的行为是原因,而挖沟只是引起结果发生的有关“条件”。

六、回到问题

利用因果关系基本模型,可以对日常生活中与因果关系有关的情况作出分析和解释。例如所谓的主要原因,是把“条件”都作为原因,根据它的重要程度所作的区分;间接原因,则是原因的原因或条件的原因而已;偶然原因是考察原因(或条件)的来源,把来源“偶然”的原因称为“偶然原因”;根本原因是探讨原因的原因,直到在特定范围内无法再继续探讨为止。有人把根本原因称为“终极原因”,但是如前所述,如果不限定范围,任何事物的终极原因都是自然界本身。所以脱离一定范围,终极原因的探讨就毫无意义。

历史学家总想探讨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这一想法是值得赞赏的。但是既然要探讨终极原因,就应当限定范围,确定探讨到什么程度为止。美国经济学家诺思就探讨到“人口的自然增长”。应当说,在社会科学的界限内,这一原因确实可以称为“终极原因”,因为再往前探讨“人口自然增长”的原因,就是人的生物属性,这就超出了社会科学的范围。笔者认为,古代中国社会的长期停滞根源于特定的地理条件,也是归结到在社会科学范围无法解释的界限为止。

还是回到我们的炸药仓库爆炸的问题上来吧!在炸药仓库爆炸事件中,根据我们已经阐述的原理,破坏分子“点燃”导火线的行为应当是原因;“炸药能够爆炸”是“不言而喻”的前提条件。保卫工作的“疏漏”,是一个持续存在的因素,所以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分析。首先,它被破坏分子发现,使他产生了引发爆炸的特定目的;其后,在破坏分子具体实施爆炸时,又被其直接利用接近仓库。从激发了破坏分子的犯罪目的看,保卫工作疏漏是条件的原因,也可以称为“间接原因”;从被破坏分子利用接近仓库的角度看,保卫工作疏漏又是仓库爆炸的直接“条件”。

“内因外因”则是以某一事物作为界限,把界限内的各种因素(条件)都称为内因,把界限外的事物都称为外因。笔者以为,把内因看成主要的、第一位的原因,也许在教育人们发挥主观努力上具有作用,但却难以对其进行严格的科学分析。用所谓“内外因关系原理”解释现实生活,则往往闹出大笑话。例如用石头去砸鸡蛋,结果当然是“鸡蛋破碎”。在“用石头砸”和“鸡蛋破碎”这两个现象中无疑存在因果关系,甚至可以说“砸”是“碎”的最直接、最主要、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而没有人把“鸡蛋本身不够坚硬”作为“鸡蛋破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