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主要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艺美术主要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艺美术主要特点

工艺美术主要特点范文1

一、数码技术与工艺美术的基本属性比较

1.基本性质的比较

目前几乎所有教科书上对于工艺美术性质特征的定义是:“工艺美术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双重属性,实用性是工艺美术最基本、也是最本质的特征之一。使用功能决定形式,审美和表现需求决定内容”。从哲学层面对于工艺美术的解释是“工艺美术既是一种物质生产,也是一种精神生产,同时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从工艺美术作品属性层面的定义是“工艺美术品是技术和艺术结合的产物”。如果把这些对于工艺美术相对完整经典的描述,转移至对多媒体艺术的定义和描述,把上述概念划分定义句中的“工艺美术”一词替换为“多媒体艺术”,丝毫不会有问题。对于多媒体艺术的概念定义,同工艺美术完全一样。而当用同样的方式,区套用绘画艺术、音乐艺术等其他艺术门类时,就不可能像套用多媒体艺术概念那么严密。因此,工艺美术

同多媒体艺术有着相似的性质。

2.从自身的学术分类上的比较:

工艺美术和多媒体艺术均是自身发展相对较为完整的体系,有着自身的分类结构,如果我们从这两者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差异:

从上述属性分类对比表中不难看出,工艺美术同多媒体艺术在本质特性上的重合部分远多于相异部分,而即便是有差异部分,也多是在现代新技术影响下出现的新形式、新品种而已。两者的基本功能和基本艺术表现风格没有根本性的不同,两者基于物质(虚拟物也是物质的一种形态)与精神双重文化上的综合特 性是基本一致的。

二、多媒体艺术对于工艺美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数码技术可以提升工艺美术作品的设计效率

多媒体艺术的核心是运用数码技术,数码技术用于艺术创作于制作中的特点在于高效性、虚拟性、精确性、多资源性。在工艺美术设计与制作领域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在创意设计阶段对于预想方案进行精确预现。例如利用三维技术可以根据工艺美术品的原料,对制作的结果作预览,可以随时反复地更改预期工艺美术作品的材料、形态、色彩等表现要素,直至达到理想状态以后交付制作

利用三维技术制作工艺品预想效果图的设计模式,更可以使工艺美术的创作过程变得精确化和群体化,突破以往只是老艺人个人独自创作的文化局限性,并且能够依靠精确预示制作效果建立制作规范,而避免可能出现的因制作误差造成昂贵的材料损耗。此外,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设计,可以快速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查询各种几乎无所不包的设计资料,为设计提供高效服务。

在现代社会中,创意设计如果不能够对接社会和市场,那是没有生存空间的,借助工艺品设计效果图,可以在尚未进行材料加工制作时征询社会和市场的反馈,避免因对市场判断失误而造成的材料和人工的浪费,更可在作品尚未完成之时赢得市场推广时间。多媒体技术可以在工艺品的设计与市场之间建立一条高效的通道。

2.数码技术可以拓展工艺美术作品的展示领域和展示方式

2011上海苏富比拍卖行的年度拍卖会首次采用多媒体艺术预展被拍工艺品,收到了出奇好的效果。利用多媒体全息展示柜可以在多个地点同时展示昂贵的工艺品影像,从而让更多的客户群对于拍品有所了解,这是以往实体展示难以取得的结果。

以往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展示技术相对陈旧,受众面小,展示管理维护风险大,造成工艺美术品始终难以取得与之相称的较大社会影响力。采用多媒体艺术进行展示以后,一方面是多媒体艺术的创作过程,同时也是工艺美术品融入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有效市场手段。

目前多媒体展示艺术有物象多样的形式,并且随着技术的出现不断有新的展示演示出现。但是从对于工艺品的展示效果和基本展示目的看,大致可以分为多媒体实体工艺美术品展示形式和多媒体虚拟工艺美术品展示形式两大类。

多媒体实体工艺美术品展示形式的主要形态是在展出实体工艺品的同时,用多媒体技术渲染展示效果,并且描述工艺品的属性特点。这种形式以目前能够看见的各种多媒体互动柜台为代表。工艺品实物安放于在多媒体互动柜台中,用多媒体做背景和照明光源,营造定制的展示气氛和展示风格,可以塑造工艺品的最佳视觉效果。同时借助触摸屏技术,让观赏者可以通过点击柜台工艺品的位置,及时得到对于该工艺品的由来、作者、特点等信息。在中华艺术宫中的雕塑和绘画作品展区中使用的多媒体二维码接入介绍作品的系统,也同样可以用于工艺品的展示之中。观赏者在欣赏作品时,只要用手机对接二维码,即可得到大量的对于该作品的介绍信息。

多媒体虚拟工艺美术品展示形式的主要特点是展示形式中以虚拟的工艺品影像替代实体工艺品,以便能够得到在更加宽广的范围内,更加多样的条件下,更短的时间内展示工艺品。所有出现于屏幕中的多媒体工艺品形象均可视作为虚拟展示形式。因多媒体虚拟工艺美术品展示形式主要考虑效果的真实性,所以目前多以全息展示方式为主,能够见到的如:多媒体全息虚像展示方式和金字塔多媒体全息展示方式。这两种展示方式均可以以立体方式呈现工艺品,视觉效果接近观察立体实物。

随着多媒体艺术的发展,源于游戏艺术体验性特点在工艺品展示中也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

3.可以完善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观念

从来也没有任何一种艺术门类能够有如多媒体艺术那样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发展能量,这源于由技术和文化的发展而带来的庞大社会需求,源于多媒体艺术形式契合了当代的社会精神。同样,传统工艺美术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是否有社会需求,传统工艺美术的辉煌在于其自身能否满足这种社会需求,是否能够同步于现代精神。

像多媒体艺术一样,社会对于工艺美术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当代人们的精神观念,我们如果不能客观审议社会观念,不能根据社会观念更新和完善工艺美术的形式和内容,那工艺美术的发展之路会举步维艰,会使工艺品流于类似于恐龙蛋的古董文物化,仅仅是投资收藏对象,而不是有实用功能和审美欣赏功能的作品。未来5年以后,玩电子游戏长大的一代将成为社会的主体和中坚,他们的观念也许将决定工艺美术的走向。

工艺美术主要特点范文2

关键词:师范美院设计应用类美术课程设计

人类从开始懂得用教育发展自己以来,经历了艰难而沉重的跋涉。如今,人类自身的发展也日益显示出美术教育的隐性价值。而高校美术教育的关键是使美术所包含的相关各科相互联系,相互融合,通力合作。因此,我们需要构建新的高校美术课程体系。

美术课程的设计,通常是指学校设置美术课程类型和对不同的美术类型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进程、评价等设计的总体方案。美术系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课程编制理论,即“以美为魂,以术为本”,使美术人才培养目标的脉络逐渐清晰,即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基础美术理论,培养学生熟练地应用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

随着社会进步,美术课程编制也有所发展,不再只拘泥于传统国画、油画、书法、中外美术史、教育学、实习等课程,还设置有工艺、版画、创作与写生、染织、动画、考察等课程。由此来看,美术课程的编写逐渐从单一的绘画向多门类发展。高校美术的课程可以分类为师范、美院、设计应用类美术课程设计三个大方面。以下几点是笔者对高校美术教育课程设计的一些思考。

一、师范类美术教育课程的设计

随着网络运用与普及,美术学科教育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与技能传授,而是传递美术文化与育人相统一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还具有促进感知力、观察力、表现力的发展,开发右脑思维与创造力发展的多种教育功能。因此,师范院校是为普通美术教育输送美术教师的摇篮,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教育有着杠杆性作用。

高师院校承担着高中和中等师范学校的师资的培养,因此,做一个热爱美术教育事业、甘当人梯的普通老师是师范类高校的教育目标。其次,其专业设置面广,无论是国画或是西画,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无论是工艺还是实习等均为必修课,其目的是使师范生根据教学目的及其特点,全面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高师课程设置应该以各门美术技能专业为主,与教育学、心理学、中外美术史等相结合,形成立体交叉的思维、教育模式。以下是几所师范美术系的课程设置对比:

由此得出结论:高师教育是以多门课程为基础,技法课和理论课相结合,与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相互结合、渗透、融会的一种学科。

二、美院类美术课程设计

有史以来,各类美术人才的培养基本上是在师傅带徒弟的传授中进行,所以它的发展是缓慢的。随着社会进步,改变了美术发展缓慢的轨迹,产生了规模更大的皇家美术教育机构——画院,即现代美院的前身。

自东汉时期洛阳鸿都门学创办,到五代十国的南唐画院和西蜀画院,以及宋代的翰林图画院的兴起,画院规模已经很大,人才众多。清代由于西画家进入中国,透视、结构、色彩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美院课程设置的发展。与此同时,外国的美院教育也有所发展,1498年的达·芬奇学院,1562年的佛罗伦萨绘画学院,1648年的法兰西皇家绘画雕刻学院,都最早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组织形式,成为各国美院的楷模。

在课程设计上,美院主要特点是课程设置的专业性,从入校开始就明确了油画系或国画系,四年专攻一个专业。美术院校注重的是美术技巧的培养和训练,培养的是专才。以下是美院的课程设置的对比:

专业美术教育是国家专业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上表可以看出,课程设置主张学生专攻一个学科,相关的鉴赏课、史论课等开设的很少,相对于师范,缺少了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美院追求的是在某个画种方面有独特的研究和创造,或在某一个领域的理论有独特的见解,所以美院的课程设置也应该与之相适应,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使学生在未来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

三、设计应用类美术课程设计

设计应用类美术简称工艺美术教育,由于流传方式单一,很难形成教育规模。由于工艺美术与经济密切相关,而工艺美术的发展要依赖于工艺美术教育,所以说,高校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间接地影响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的课程设计对于高校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工艺美术教育是面向现实生活的设计教育,其范围之广,加大了高校的课程设置的难度,它大到飞机、整个城市的设计,小到商标、纽扣的设计。工艺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设计人才。以下是两组关于大学工艺美术课程的课程设置表格:

我国的现代设计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高等设计院校培养的学生的设计作品中应该体现出更高的文化修养。设计课程应与市场相适应。现在,国内的设计教育与市场出现脱节的情况,忽略了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加强理论课、选修课的教育,重视交叉学科和电脑的教育,是我国课程设计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课程设计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必然存在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实际问题入手,以解决在教学中的普遍问题为立足点。新课程教学法必须是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发展和获得广泛认同的教学法,必须结合课程改革中的具体问题,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思考,高等美术院校的美术课程设计要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编写不同的教材,做到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工艺美术主要特点范文3

通常情况下,只有极具年头的明清时期的老红木家具,才能顺利进入拍卖会,而能进入拍卖会的当代新产的红木家具,则凤毛麟角。丰硕紫檀通过创新,制造的当代红木家具能通过重重筛选,登上拍卖会的平台,且是业内最著名的保利拍卖会,这本身就在向红木行业释放一个信号:拍卖会非常欢迎具有独特艺术感官、创新工艺的现代红木家具。这个明确的信号,毫无疑问引起了红木同行的广泛关注。

众所周知,现代产的红木家具之所以不能大量走向拍卖会,是因为现代红木家的文化价值、工艺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很难达到拍卖会的标准。尤其是收藏价值,更无法和从明清时期“穿越”到当代的老红木家具媲美。这就意味着,现代红木家具,若想跻身艺术界的最高卖场――拍卖会,必须在工艺价值、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上狠下功夫。

事实上,当代红木家具的厂商们,有很多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进行创新,力求赋予新时代红木家具以新的艺术形态和文化内涵,从而与时俱进,更好地满足当代顾客的需求。而丰硕紫檀,无疑是追求创新设计的红木企业中的佼佼者。保利拍卖会所看重丰硕紫檀的地方,正是其设计与创新的完美结合――将光影木雕的艺术效果与京剧文化、红木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从工艺价值来说,光影木雕的主要特点是在光亮如镜的紫檀板面上用凝练、质朴的丝状刻痕表达出画面的内容,相比传统的雕刻技艺,更加细致入微,甚至人物的一个睫毛也能雕刻得活灵活现;从艺术价值来说,光影木雕所雕刻的画面内容极具质感,栩栩如生,并且能在不同的光线条件和观赏角度下有细腻而生动的变化,从而达到移步易景的奇幻艺术效果;从文化价值来说,丰硕光影木雕突破了传统木雕的题材限制,可以不受约束地表现油画摄影及中国画等艺术作品的风貌,例如本次保利拍卖会上的拍品――光影木雕京剧脸谱椅,其椅背上雕刻着京剧中的女性脸谱,从而令现代红木家具承载着京剧文化这一新的文化内涵。

另一组拍品光影莲花禅椅,其椅背的莲花图案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表达了制作者对艺术工艺和人文精神的理解,抒发了对世间万物和主观世界的深入理解。每张莲花禅椅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时隐时现变幻游离的莲花图案,似人生的轮回过程,色空、枯荣、兴衰、圆缺、清浊的转换都在刹那之间。此莲花禅椅获得了工艺美术界2011年5月海峡工艺美术最高奖项“百花奖”的特别金奖。家具款式由吴丰硕设计制作,靠背光影木雕由胡裕庆雕刻制作,两位都是苏作紫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正是因为光影木雕红木家具具有新式的艺术特点,难怪很多专家一致认为这是木雕王国里的一朵奇葩,必将对中国木雕技艺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工艺美术主要特点范文4

关键词:包豪斯;职业院校;设计;实践;作坊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12-2485(2013)06-014-004

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被誉为是现代设计的发源地,著名建筑设计师格罗皮乌斯是包豪斯的奠基人和创始人。它虽于1933年关闭,但在其存在的短短的十四年中,对现代设计的教育理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历程就是现代设计诞生的历程,它创建了现代设计的教育理念,取得了在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无可辩驳的卓越成就,且在艺术和机械技术这两个相差甚远的门类间搭建了桥梁。包豪斯成为现代设计史中被怀念及不断重复的一个词汇,成为了一段传奇,它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并开创了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人而不是产品”的新思想,这在教育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包豪斯是由两所中专合并成的一所中级设计学校,它建立了自己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包豪斯体系,其主要特征是: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陈规;将手工艺同机器生产结合;强调各类艺术间的交流融合;学生既要有动手能力,又要有理论素养;将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挂钩。它的宗旨是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提倡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良好原则,对今天我们职业艺术设计教育有深刻的启示。

本文主要分析了包豪斯模式对现代设计教育发展的开创性作用以及其教学体系对设计院系的促进作用,并综合评述了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作者以教学过程中实践为依托来介绍包豪斯模式对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中的拓展性引导作用,以期为我国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1 包豪斯“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教育模式

1.1 “包豪斯”教育体系

工业革命大工业生产时期出现了“技术与艺术相对峙”的状况,针对当时现状,包豪斯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提出了“艺术与技术新统一” 的口号,这一理论逐渐演变为包豪斯教育思想的核心,与传统教育体系相比,它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创造能力与设计素质的培养。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包豪斯开创了类似“三大构成”的基础课、工艺技术课、专业设计课、理论课及与建筑有关的工程课等现代设计教育的相关课程,由此也确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目前世界上各个设计教育单位,乃至艺术教育院校通行的“基础课”,就是包豪斯首创的,这个基础课把对平面和立体结构的研究,材料的研究,色彩的研究三方面独立起来,使设计教育第一次比较牢固的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上。

1.2“包豪斯”教育制度

包豪斯广泛采用工作室体制进行教育,“工厂学徒制”是包豪斯教育制度的主要特点,它在教育中舍弃了传统美术院校的单纯性美术教育法,而着重传授工艺的技艺。为此它取消了“老师”、“学生”这类正式称呼,采用“师傅”、“技工”与“学弟”的称呼,使老师与学生能够在一起共同劳动与创作。新生要上半年预科学习“基本造型”、“材料研究”、“工厂原理与实习’等课程。然后,校方按预科学习时学生表现出来的专长把他们分别送到适合干他们的学校实习工厂中,进行三年的“学徒制”教育,三年后合格者发给“技工毕业证书”。

毕业后,学生必须仍在包豪斯内从事职业工作,如建筑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在建筑工地实习,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则可以直接进入“包豪斯建筑研究部”继续接受实际与设计方面的高级训练,经过考核通过者才能得到正式“包豪斯文凭”。为了进行实习,包豪斯设立了各种工厂,魏玛时期设立过木工、编织、陶瓷等实习工厂。1925年之前,魏玛包豪斯的每一门设计课由一位造型教师与一位技术教师共同教授,既传授了设计与美术,又传授了技艺与工作方法,效果很好。

1.3“包豪斯”设计教育理念

《包豪斯宣言》指出:“艺术不再是一个专门的职业,艺术家和工匠艺人之间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艺术家是一个随心所欲的工艺匠人,上帝赐予的灵感使他的作品变成了艺术。然而工艺技术真正的创造力、想象力的源泉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包豪斯既是美术学院,又是工艺装饰艺术学院,而且具备更为广泛和现代的精神,它是一座具有巨大精神意义的完整的艺术文化教学中心。包豪斯的设计教育理念包含以下三个方面: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非产品;设计者的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也就是后来在众多理念中被首推的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理念。

2 包豪斯对设计教育的影响

包豪斯设计学院对现代设计产生的影响非常深远:从具体的影响来说,它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首创了各个艺术教育院校通行的基础课;从长远来看,它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观念基础,建立了现代主义设计的欧洲体系原则。

2.1 对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启迪

包豪斯以其灵活性和实用性直接影响了工艺美术教育,它在素描教学和设计基础教学方面逐渐融入了结构素描及构成设计的概念,并为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导入了崭新的设计观念,。

包豪斯首先提出了构成设计和构成教学的设想。构成设计是艺术设计理论、实践学习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构成教学也突破了设计基础教学完全依赖写生变化的传统模式,体现了现代设计简洁语汇的基本构成法则。通过结构教育,培养了学生的感知和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对形式感的认识。包豪斯构成课程也成为中国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

2.2 包豪斯和中国设计教育的渊源

工艺美术是最早受到包豪斯影响的领域之一,1942年成立的圣约翰大学建筑系,就引进包豪斯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强调实用、技术、经济和现代美学思想,成为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摇篮。它的影响不仅反映在圣约翰大学建筑系的人才培养上,也反映在一系列建筑作品上,包括上海大都市计划的制订。1951年,圣约翰大学解散,各系并入相关院校,包豪斯的教育思想和设计理论在同济大学得到延续。

后来包豪斯的教育思想和设计理论被当成西方资本主义的东西遭到批判,包豪斯的教育思想在中国逐渐被淡化。现阶段,我国设计教育尚处起步阶段, 因此需要健全而实际的理论指导,否则与迅速发展的经济、文化形式极不相适,包豪斯教育模式的推广有利于中国设计教育更快的发展。

2.3 对我国设计教育的引领作用

世界各国的现代设计教育发展各有千秋,美国的现代设计由于包豪斯精英们的参与而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综合性大学中均设有设计系或设计专业,培养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设计人才。我国的设计教育自20世纪50年代起设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随后全国的地方性艺术院校纷纷设立了实用美术专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以及社会和市场的迫切需求,设计教育在近几年得到了巨大发展。

3 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现象

3.1 注重理论,轻视实践

我国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多数学校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轻实践能力的训练;课堂教学时数多、学生自学时间少,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学生缺乏开拓设计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尤其是缺乏实战经验。

艺术设计专业形成以理论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每门课程都力求完整、系统,这样就导致课程之间内容重复,总量膨胀,自主支配的时间少。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环节设置的层面过低,实习实践多流于形式。

3.2 教育内容和观念陈旧

目前,国内艺术类职业院校主要沿用工艺美术或美术教育模式进行艺术设计教育。多数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很少进行调整,这与艺术设计自身的特点相悖,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艺术设计专业的前沿性和交叉性,它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综合的、交叉的、边缘性学科,涉及众多的知识领域。

学校的教学重点不仅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而且要把教学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目前设计院校课程体系欠合理,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和手段较落后,缺乏启发式教学和对话研讨等现象均对职业院校专业的科学规划存在较大的限制。

3.3 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脱节

一些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没有企业的介入,或对企业的需求知之甚少。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与企业实际需求的专业技能存在脱节,以至于企业对学生不认可。造成尴尬局面:社会需求量很大,培养的毕业生很多,但是双方都在望眼欲穿。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不够健全,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不能很好适应市场需要。

设计专业的学生都应该拥有与企业合作的机会,但是我国设计院校实训设备的现实情况基本没有实现,不可能让学生在工作室完成高精度的产品模型。如果到模具厂加工,其费用对于学生而言难以承受。因此,大多数毕业生的毕业设计选题还不能与实际项目接轨,大多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某个虚拟课题,而且其焦点仅仅落在“概念设计”上。

3.4 教学设施条件不完善

近十几年设计专业的飞速发展,使得教学设备的添置和更新无法跟得上专业的发展。而现有的教学设备已经远远的不能满足正常的设计教学的要求。所以,无法避免的出现了一些教育质量的脱节。

4 包豪斯模式在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中的优势

实践课是艺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职业院校针对学生实践的问题,可以以本校资源为依托开展一些必要的工作。比如:设计办学产业化,教学实践应而向市场。设计专业应该建立自己的校办设计公司,使学生能直接面对社会、面对市场,很好的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迅速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检验并提高。这也正是包豪斯模式大力提倡的,包豪斯注重基础课的理论与实践并举,培养学生“做中求学”的实际操作能力,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在当时传统的学院派看来十分另类,但非常适合现代职业院校的协调发展。

4.1 以我校为例谈设计专业产学研的结合

包豪斯认为实行产学研结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更能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复合型的人才在一个与市场完全脱节的环境中是难以实现的,应该把企业与学校结合起来。在日常教学中应积极与社会行业、企业联系,使学生的作业同时又是企业的项目和产品,使学生能够体验生产与设计的关联。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关系,有利于设计专业实践教学需求的实现。

职业院校或者是技工院校,实训设备齐全,可以更好的解决此问题。以我校为例,应用设计系设有模具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平面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负责设计产品的外观,模具专业的学生负责建模和生产,学校有专门的实训车间可以生产产品,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负责产品的外包装和宣传海报等后期推广工作。这样就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整体运作模式,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这一模式的运转,从而实现了学校、学生、企业的共赢。

4.2 以技术为依托的工作室模式

工作室与一般的授课型教室不同,它的目的是将学生在普通教室中习得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设计作品。强调学生们亲自动手完成作品成为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艺术是不可教授的,但与生产密切相关的设计则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技术,而技术通过学习是可以掌握的。这种“技艺结合”的观念应该将工作室模式带入到了设计教学之中。正因如此,一般学校中通用的“教师”与“学生”在包豪斯被冠名为带有明显手工业色彩的“师傅”与“学徒”。这种作坊式的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发挥职业院校的技术优势,才能实现设计真正为生活服务的最终目的。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培养,我校应用设计系采用技师研修室的方式,该研修室配备苹果机房,有专门生产加工的实训车间,整体参与跟踪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研修室和实训车间给学生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学习实践的环境,实现了设计与生产的一条龙教学。当前浙江模具产业发展迅猛,职业院校也逐渐实现了只有企业才具有的从产品设计到开模直至加工生产的实践平台。

4.3 学生与企业合作的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应该与生产相结合,国际上最负盛名的设计院校基本上分布于美国、日本、德国、荷兰和北欧。毕业设计是检验一名学生所学知识、技能的综合性平台,这些国家或地区采用学生与企业合作的形式运作毕业设计,如美国洛杉矶帕萨迪纳艺术中心设计学院和瑞典伍尔墨大学设计学院等,学生通过与企业的协作,不但为今后的就业提供契机,还为企业创造出一定的商业价值。

我系毕业生都采用答辩的方式检验学生的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中三分之二的专家都是企业和设计公司的老总或首席设计师。产品造型专业的学生必须参与一项或者多项与企业共同设计开发的产品,并通过答辩委员的综合评审才能获准毕业。通过这种培养模式,我系大多数学生都在毕业前夕与合作企业达成意向,不仅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而且增加了就业砝码。

5 总 结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设计专业作为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热门的行业之一。浙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各种产业发展均处在前沿,同时刺激着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一个新兴产业的兴起也激发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职业院校拥有设计高校不能比拟的实训设备与实践机遇,这为职业院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设计专业在职业院校的发展中如何找到更加清晰的定位是目前摆在职业教育面前的难题。想破解这些难题,需要通过技术和艺术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相融来探索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因此,参考包豪斯的教育模式和理念,为职业院校设计专业的发展指引出更加明确的方向是可行的,以此为鉴,职业院校设计专业的未来也会更加明朗。

参考文献

1 颜芳译,(英)朱迪思·卡梅尔一亚瑟编著.包豪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 阚凤岩,刘金梅,李宝伟,石磊.包豪斯设计教育理念对造型设计基础课程创新教育的启示.中国校外教育,2010(8):152.

3 毛璞.从包豪斯教育体系看中国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大众文艺,2010(3):173~174.

4冯鹏如.浅谈中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与包毫斯教育模式的比较思考.文学与艺术, 2010(4):121~122.

工艺美术主要特点范文5

一、人像摄影的要点

人摄影又叫“有像摄影”、“人物摄影”,顾名思义,是以人物为主体的摄影,这也是群众摄影最为常见的形式。家人团聚、朋友相聚、同学相聚、毕业照、婚纱照、纪念照……应有尽有,不胜枚举。打开每个家庭的影集,所见大多都是人像摄影。人像摄影的要点有五:一是神情。人像摄影虽然是静态艺术,但却要以静显动,即在动与静的交叉点上,抓住人物瞬间的神情,以瞬间表现永恒。表现神情的核心是眼神,眼睛素有“心灵的窗户”之称,也就是说,人的眼睛是其内心世界的显示屏,即使十分内心向并善于隐自己感情的人,其喜怒哀乐也会从眼睛里透出信息,人的一顾一盼,一凝一动,其眼睛中都有内心的韵律。例如,视线伸向远方,视点较高,则表露出喜悦、乐观的情绪;视线较近,视点向下,则表现深沉、思索的心态。除眼神以外,面部表情也至关重要,通常以笑容为主,这就是人们在拍照时经常喊“茄子”的道理。神情在近景与特色摄影中最为重要。二是手势。手指是人像摄影的重要形象语言,人们常说:“手是人的第二张脸。”手势在中景与近景摄影中也十分重要,一般要避免呆板的双手下垂的手势,而选择富有动感的手势。例如用“U”型手势,就富含活泼流动的韵律。三是姿态。姿态包括人的四肢、躯干、头部等身体各部位的整体姿势,它可以表现人物的心境、风度、气度。四是环境。人像摄影要注意环境的选择,以优美、清新并与人物性格、职业、志趣等密切相关的环境为宜。五是细节。人像摄影的细节也很重要,包括服饰、道具等。例如牧民的牧鞭、农民的镰刀、军人的枪等等。

二、风光摄影的要点

风光摄影的要点有六:一是画面构图要和谐统一,突出主体。二是充分表达空间。要以深远为贵,以有限的空间表现无限的意境。三是妥当地处理天空。要重在写意,追求简洁空灵,尤其要注意云彩的选择。四是有效地运用雾、烟、水、闪光等因素营造意境。例如桂林山水中的濛濛细雨,黄山的淡淡云雾等,都会有奇异的效果。五是充分运用各种镜头的特点。包括焦距镜头、广角镜头、长镜、滤色镜、附加镜等等,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与优长。六是运用线条和影调营造节奏感与韵律感。例如排排树林的垂直线、重重山峦的起伏线、河流的曲线等等,都有不同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同样,影调的浓淡也各有不同的艺术效果。

三、静物摄影的要点

静物摄影以自然或人工创造的物体为拍摄对象,如花草、果实、工艺美术品、日常生活用具等。其要点是:经常结构布局、选好物体背景、做好光线处理、发挥技术条件。

工艺美术主要特点范文6

关键词:包豪斯;构成;设计;创新思维;传统文化;媒介;土壤

中图分类号:CAO-03 文献标识码:A

今天设计教育理念和教学体系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设计教学特别是专业教学的探索也在积极进行中,而构成教学往往容易被忽视,构成教学研究和革新的成果也不多见。这种现状极大影响专业教学的进步,阻碍了整个设计教学体系的完善。因此,深入研究构成教学体系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的问题,使其适应设计教学体系发展的要求,是设计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世纪初,作为世界上第一所现代设计学院的包豪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于设计师的要求,创建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设计教育体系。开创类似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设计基础课程,构成课程作为设计基础被确立起来。这是包豪斯教学体系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包豪斯的教学特点是融合了各国前卫艺术的积极探索成果,彻底打破原来的艺术教学模式,提倡使用材质和材料来进行概念表现,鼓励教导学生对色彩,形式,材料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试验,使学生超越旧有的经验约束和视觉习惯,培养全新的,富于想象的,理性的、敏锐的视觉认识和表现能力。这些思想一直是作为构成教学的指导思想,对今天的构成教学来说仍然具有指导作用。而我国构成教学体系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不能完全体现包豪斯的构成教学思想。

我国艺术设计教学体系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逐渐建立起来的,一方面是通过对国外设计教学体系的学习和借鉴,一方面是从我国的工艺美术教学体系中转变而来,构成教学体系也是这个时期被重视和完善起来的。但与国外著名艺术、设计院校的构成教学体系相比,由于对构成课程因缺乏全面认识,对构成教育在设计教学中的定位缺乏正确认识,造成国内构成教学中出现了内容呆板、僵化、条块分割、程式化的情形,不仅不能体现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也偏离了构成教学的目的,影响了整个设计教学体系的水平提高,已经成为设计教学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例如源自包豪斯的构成教学体系,是经由日本、香港,再进入我国内地,日本人将完整的构成教学体系细化分解为平面、色彩、立体三大构成后,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的构成教学理论,我们的教学更多受日本构成模式的影响,对包豪斯的教学思想则了解不够。再者,我们相当多的学校在20多年时间里都用一样的理论、一样的教学方式以及一样的课程作业来进行教学,很少变化和发展。而且相当一部分教学者并不能贯彻构成教学对于创新思维培养的本质要求,对构成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入。

另一方面,构成教育乃至设计教育的国内基础是对于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的继承。传统工艺美术注重美感、强调装饰而不重视信息和思维的表达,教学上重视技巧而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现代设计的要求有明显差距。而我国设计院系的教师大多在学生时期是接受的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在接受现代设计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就有很多把构成课程当成技巧和造型方法训练的情况。

第三,在这种转化和改变中,我们往往把重点放在对国外先进设计观念和教学体系的学习上,容易忽视设计与文化的联系,忽视传统文化对于我国设计语言和我国设计教学体系建立的重要性。这也是在国内教学体系中最为薄弱的方面。是最需要提高的方面。这样容易使设计语言和设计教学体系徒有其表。下面从四个方面谈构成教学的发展和革新。

1、改进构成教学体系的措施

在现行设计教育体系中,以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为代表的构成课程是重要的设计基础课程,是从绘画基础到设计的重要转变阶段,也是培养创新性设计思维和设计语言的重要课程。从整个构成教学角度来看这三门课程实际上是构成教育的三个方面,这三方面课程内容紧密相连,并且互为依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构成教学体系。我们知道,在包豪斯的教学理念里,构成就是一个整体。日本人把细分并发展为三大构成,我们在学习时应看到其统一性,避免在学习三大构成出现分裂和撕裂现状。在国内一些艺术设计专业考察时,发现一些专业方向,如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方向就没有立体构成课程,虽然这些专业方向有很大区别,但是构成是一个整体的包括多个方面的构成理念,对构成课程内容不合理的大量取舍是对构成教学内容的分割和撕裂。会造成学生在专业学习和专业设计时的思维狭窄和短路。

对整个艺术设计和其他美术专业而言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学计划设计者往往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把三大构成分开到不同的学期甚至学年来进行,实际上是对构成教学过程的强行撕裂,大大削弱了构成课程的教学效果。这也放映了很多教学设计者对构成教学体系的外行。这些问题是在构成教学体系发展与创新中必须避免的。

在构成教学体系建设中,首先应重视三大构成的统一性,在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上能承前启后、互为依托和互相渗透,使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真正发挥出构成教学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在构成教学体系建设中只有抓住构成教学的本质和目的,抓住现代设计对于构成教育的根本要求,才能适应现代设计教育的要求。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设计教学改革中,“课程群”的建设便是一个值得借鉴的例子。

2、构成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培养

在建设构成课程体系中,将具有创新性的构成课程建设作为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重要方面,明确突显构成课程培养创新思维为教学目的在课程的教学方针。教学中应该通过多次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构成相结合,形成了以理论与实践、趣味与理性、发散与交叉、求同与逆向思维方法等多元多样化方法进行课程教学,以体现出构成课程创新思维的特点和规律。

从构成学的角度来看,构成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一个训练的媒介和手段。目的是为了培养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而进行的训练和引导,是为了今后的专业学习进行的基础训练,这一点是构成教育在教学中必须贯彻的。在实际的美术和设计教学中,构成教育的根本目的往往受到忽视,出现了为构成而构成的情况,讲究技巧、忽视思维教学的情况较为严重,偏离了构成教育追求创新思维的教学目的。偏离了现代社会和设计对创新性设计师的要求。影响整个设计艺术教育体系的成效和设计人才的培养。

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说是构成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他要求思维具有强大的形态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构成训练中能打破常规,开拓创新的思维形式,是各种思维形式的综合运用,具有科学思维的素质特征。要求同学在构成训练过程中,思维作多方面的运动,从不同角度展开想象,提出问题,将各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材料加以综合运用,并做各种构成形式的 创造和表现。其中包括各种思维模式,如抽象思维,灵感思维等等。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形式的协调统一是综合运用和不断辨证发展的思维过程是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独创性。

设计表现能力是构成创新的另一个重点,培养对材料、形态、质感等因素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并在运用这些因素进行表现和表达的构成训练中寻找个性化的设计语言,实际上也是创新思维在的体现。例如平面构成在二维空间中通过对基本形态的创造和画面构成的训练,是为了将来进一步研究具体设计而预先进行的纯粹意义上的训练项目。主要特点在于:可以先不考虑设计的具体功能和应用,而重点在于对形态和形式的创造体验,并不断发掘、创造新的构成形态和形式,挖掘原有形态新的理解和体验,把原有的和大众熟悉的形态和观念以新的形式和结构来组合和重构,来形成新的视觉形态。实际上是设计创新的开始,培养设计师个性设计语言的有效途径,也是构成课程训练的目的所在。将会使具体的设计具有创新性和表现力。

回到我们的构成教学中,围绕发展和创新这个目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并采用多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有效途径。而且,多元化和多维度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和实践,同时用富有想象力和创新观念的构成理论和作品来影响学生。总之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才能达到构成训练的目的。

3、现代科技发展对构成创新的意义

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对构成教育的发展和创新有重要意义。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构成创作的教学方式和思维方式。电脑的运用使构成教育出现了新方法和新思路,一方面极大的拓宽构成训练的空间,在设计上作者摆脱了对纸和笔等传统工具的限制,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冲出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出现了新的训练方式。如何发挥电脑设计的优势,为构成教育的训练和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同时又不影响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型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问题。

在构成教学中,使用电脑来进行构成训练,应该使学生一开始就清醒地认识到,电脑只是一种辅助设计手段,是一种思维训练的方式,和笔和尺子一样是一种工具,它无法代替设计者的思维活动。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认为:老师只教学生数字技术是不解决设计的根本问题的,电脑只是和纸、笔一样的设计工具。培养思维能力,加强思维表现能力,提高人文素养更为重要。在构成训练中学生要充分利用电脑强大的表现能力,虚拟空间创造力来进行构成课程的学习。在充分利用电脑技术的方便、快速、表现力极为强大的特点,利用电脑来帮助我们进行创新思考,帮助设计思维的发展。因此,电脑技术的运用对我们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是构成教学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内容。

新材料的发明和应用也是现代科技带来的创新元素。创造性的开发和运用材料是构成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创新的重要手段,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大材料应用的教学力度。对于构成训练来说,材料的掌握和熟练运用,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在专业设计上表现得更为突出,例如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没有对新材料的认识和熟练运用,就不可能设计出反应最新科技发展和现代艺术观念的优秀建筑作品来。信息时代的材料科学发展迅速,作为21世纪的构成教育,必须了解的材料科学的变化与发展,能熟练利用各种材料的性能和特征,并能创造性运用到构成练习中去。目前材料科学正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高科技含量的新材料,一个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材料,必须让学生掌握这些材料科学的发展趋势,在设计中熟练的运用它们。能够很好的运用材料进行构成训练,材料运用是构成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内容。

4、传统文化结构成教育的启示

设计是一种文化形态,设计形式是文化的表现。作为一个中国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典文化与艺术,应该有深厚的知识和独特的理解,不具备传统文化的修养,就不会有什么优秀的创意。例如大家熟知的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凭着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蕴,在世界上建筑设计史上写下浓厚一笔。靳埭强、刘小康、陈幼坚等香港设计师,如果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如果不重视传统文化对与设计的重要作用,也不可能有他们今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