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台和电视台区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广播电视台和电视台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广播电视台和电视台区别

广播电视台和电视台区别范文1

一、新媒体对广播电视新闻业产生的影响

网络尚未普及的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是人们获得新闻资讯的主要来源,受新地点、时间的限制,而且新闻传播趋于单向性和单一性,一旦错过时间就无法观看新闻节目,错过获得新闻资讯的机会。同时,传统新闻业的二次传播能力(比如报纸等)特别弱,严重影响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网络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广电媒体的局限,热点新闻的传播无需依靠以往口头转述方式,只需点击“转发”即可让网友们对该新闻节目或者资讯进行阅读,从而使新闻传播力增强,保障了新闻时效性。同时,新媒体的出现和应用对新闻业产生了影响,传统媒体不再具备新闻资讯传播垄断力,必然会导致广电新闻业朝着新媒体方向发展。

对于新、旧媒体下的电视新闻业而言,虽然新闻采集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二者的新闻编辑工作却存在较大的差异。由于新媒体条件下的电视编辑工作呈现出多样性特点,因此新时期广播电视编辑工作应当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相比之下新媒体更具发展潜力和空间,新闻编辑工作在新的环境下更具活力和市场发展前景。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多样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迎合受众的多样性需求。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多样化,主要是为了迎合观众需求,为广大电视观众提供高质量的新闻节目和服务,而且新闻编辑应当采集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新闻素材。第二,受众审美变化。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应当具有图像、文字以及声音等方面的美感,若编辑的新闻内容过于简单,则必然会影响节目收视率。基于此,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应当满足多数受众的审美要求,确保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编辑真实、优美。

二、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多样化发展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要想适应新时展的需求,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应当促进新闻编辑工作朝着多元化方向转变,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创新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形式。在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编辑过程中,尤其是消息类新闻应当具有时效性,必须及时向广大受众传递信息。在传统的新闻电视节目播报过程中,新闻编辑工作形式相对比较刻板,而且模式化现象非常的普遍,以致播报的新闻非常的枯燥,不利于吸引受众的眼球。基于此,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中应当借鉴现代新媒体播放形式,采用多种形式播报新闻信息,以此来有效迎合广大受众的需求,提高新闻节目的观赏度。值得一提的是,采用不同的播报形式时,应当与新闻节目的内容和性质保持一致。比如,社会新闻以及电视新闻节目,可以尝试着采用脱口秀方式或者讨论方式进行播报;对于国内外重大新闻,应当保持其严肃性,为了加深人们的印象,应当进一步增加新闻播报的深度。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编辑新闻内容和节目,不仅可以提高新闻的影响力,增加受众喜爱度,而且也为新闻节目增加了新鲜活力。

2.丰富广电新闻节目编辑内容。之所以新媒体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等产生较大的影响,主要是因为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更贴近真实生活,新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中,也可借鉴现代新媒体的内容,更多关注民生和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以此来丰富电视新闻内容。同时,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时还要针对各类现象和人们生活中的事情深入编辑,并且在报道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以确保新闻内容更加贴近受众的生活,不让广大受众产生陌生感。较之于传统的新闻内容,新媒体下的新闻内容覆盖面更为广泛,具有更强的时效性,而且更能够体现出新媒体下的电视节目内容传播速度,使其内容更加的丰富和饱满。

3.优化和拓展新闻编辑思路。新媒体受广大观众喜爱,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标题非常有趣和生动,这是传统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所不及的,新媒体下的新闻节目标题死板、格式化。在当前新媒介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中应当借鉴和汲取新媒介的优势,借鉴其多元化而又富有生命力的新闻标题形式。同时,还要广开思路,拓展新闻编辑思维,比如在新闻标题中增加一些网络用语以及时下较为流行的语言,以此来提高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吸引力。较之于新媒体下的新闻编辑,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中既要吸收多种编辑思路,又要注重新闻的真实性以及权威性。在编辑思路转换过程中,应当合理利用多种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加强与新闻之间的高度联系,切忌为了博受众眼球而盲目利用网络词汇或者流行语言,否则就是本末倒置;同时,在创新新闻编辑思路过程中,应当注意新闻节目的高质量,避免出现形式化编辑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确保标题形式与新闻内容相一致。

结束语

广播电视台和电视台区别范文2

编者按:安徽广播电视台位于合肥市,是安徽省唯一的省级电视媒体,也是中国第一座以省命名的电视台。安徽省是临江近海的内陆省份,人杰地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上不少的文化名人诞生在这里。安徽广播电视台近年来积极开拓进取,在节目内容、栏目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集时事、娱乐、影视、资讯于一体,以保证和满足观众对信息和文化的需求。现在安徽卫视已成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的强势媒体,同时也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且有影响力的节目主持人,本期我们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安徽广播电视当红的金牌主持人王小川。

王小川,男,安徽广播电视台节目主持,合肥人。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播音系,2002年供职于浙江电视台体育健康频道。2004年至今,一直主持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超级新闻场》。2005年主持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前沿访谈》栏目。2006年曾主持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八面皖风》栏目。2008年主持安徽卫视奥运火炬合肥站、黄山站传递直播活动,同年主持安徽广播电视台欧洲冠军杯足球赛大型直播节目和安徽广播电视台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直播节目。2010年主持安徽卫视《男生女生向前冲》、《周日我最大》节目。个人荣获多个奖项,2007、2008、2009连续三年获“安徽省播音主持作品”一等奖,2010年获“中国广播电视金话筒奖提名奖”,所主持的《超级新闻场》节目收视率稳居全国省级卫视同时段排名第一,2009年获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2007-2008年度电视栏目大奖,“全国上星栏目30佳”称号。王小川主持言辞犀利,幽默风趣,主持风格得到大众的认可和喜欢。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当今很多年轻人把当演员或者当一个舞台上风光无限的主持人作为人生目标去追求,那么您能不能告诉我们您的成长经历是怎么样的?您当初选择专业和学校有这样的想法吗,还是当初仅仅是喜欢这个职业?

王小川(以下简称“川”):我的父母都是平常人,他们非常普通,可以说他们的工作、生活和艺术完全不沾边,家里就实际情况来说完全没有艺术环境的氛围,甚至对于我的父母而言,至今他们都想不通,怎么我就走上了主持这样的工作岗位。其实这与我个人的兴趣爱好有很大关系,我这个人从小热爱音乐,爱唱歌,喜欢朗诵、主持节目等活动,那个时候在班上一直是文艺积极分子,虽然喜欢但在高考前一直没想过要走主持人这条道路,一个很偶然的事件让我有了这种想法,在我上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我的一位师姐选择了艺术类院校,并成功地考取了,毫不夸张地说她给了我很大启发,让我觉得人生还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再加上本身我内心非常喜欢这一行,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去报考,没想到出奇顺利,我成功地考上了浙江传媒学院。这也许就是我进入主持行业,走上主持岗位的第一步吧。

记者:您既主持过体育类节目,又主持过一些大型娱乐节目和新闻类节目,在您看来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哪个对您来说更具有挑战性?

川:说起我做过的节目,节目不同,涉及的内容也相对较多,大致就是新闻、体育、综艺这么几类。我所做的第一个工作就是浙江电视台体育健康频道的《体育最前线》,说白了就是播体育新闻。那可是我在电视上第一次露脸,第一次说不紧张那是骗人的,而且体育新闻是直播节目,不像录播,有重来的机会,一旦出错是没法更正的。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那个时候上身僵直着播新闻,下面两条腿在那里一个劲哆嗦,自己控制不了,哈哈。不过这种情况很快就好了,因为慢慢就适应了。坦白地说足球赛事的直播是我比较喜爱的,因为主持人解说时可以以一种放松的状态来解说,不用一直端着。

2003年我选择回到家乡,因为我本身就是合肥人,对家乡还是有说不出的亲切,自然而然也就选择了安徽卫视,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做新闻节目――《超级新闻场》,就我个人而言我非常喜欢这个节目。这个节目给予主持人极大的空间自我发挥,完全不受提词器的限制。而我现在又涉足综艺类节目,对我来说是完全陌生的领域。

谈到它们之间的区别:其实我认为三者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为观众服务,只不过新闻、体育是提供信息多一些,而综艺是带给人快乐多一些。

对我来说,综艺挑战性更大,因为以前没做过,到目前为止,满打满算,我只有不到一年的综艺节目主持经验吧。其实还是个新手,太嫩了,还早着呢。而且男女主持人还是有区别的,对于女主持人而言,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外貌,漂亮的外表可以起到极大的弥补作用,哪怕她不说话,只要她在那里,观众看着就赏心悦目,容易被认可和接受。可是对于男主持人来说,这点就行不通,你必须得说出点让人信服而记得住的东西,还是要看实力的。这不存在歧视女性的意思,咱是说大实话,哈哈。所以,我觉得自己综艺方面还差得很多,还要好好努力。

记者:我知道您在2010年曾获得金话筒提名奖,能给我们讲讲您对职业是怎么规划的吗?获奖是不是您的奋斗目标之一?您觉得获奖对一个年轻主持人来说意义有那些?

川:我希望自己可以一直做到别人不让我主持了再停下,国外很多主持人都是70、80多岁,我希望自己可以像他们那样。白谦诚说过:“中国的主持人有多年轻,中国电视就有多年轻”,中国的电视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发展时间,我希望自己可以和中国电视一起成长。

说到2010年获得金话筒提名奖,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记得当时我正忙着录节目,那阵子工作上的事情特别多,工作起来都忙得顾不上吃饭,而报奖需要准备好多材料,因为太麻烦所以我当时就想放弃了。后来领导找到我说,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是一次机会应该珍惜,所以我才下决心整理材料,报了上去。哪知道,在截止的前两天,人家组委会通知,我的材料不齐,还要再提交一份台长盖过章的文件。我又去找台长,再盖章,然后用EMS快递到北京,幸运的是总算在最后时刻赶上了。

其实说实话我自己心里没抱任何希望,我把那当做一次机会,因为在我看来全国那么多优秀的主持人,哪轮得着我呢?后来具体时间我忘了,那天突然接到一个北京的固话,说“你获提名了,恭喜!”当时就蒙了,心里其实还挺开心的。

但获奖不是我的奋斗目标,之前也说了,根本没打算报评的,因为主持人做出节目一是为了观众,二是为了本职工作,怎么能是为了报奖呢?奖,只不过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肯定,在我看来,这跟领导某天在电梯里碰到你,随口说了句:“小伙子,最近节目做得还不错”差不多。对领导说完谢谢之后,我们该工作的继续工作,要是为这个就高兴得找不着北,那就是脑子不清楚了。

记者:您主持节目时言辞犀利,幽默风趣,主持风格得到大众的认可和喜欢,您认为一个主持人如何在主持中形成自己的风格,并能够在不同的节目中展示自己,使得自己在众多主持人中脱颖而出?

川:我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我们播音系的学生互相聊天或者在谈论的时候,经常把“风格”二字挂嘴边,爱说自己就是某种路线、某种风格。当时的大学老师知道后,就嗤之以鼻并教训我们:“风格”?你们现在还不配谈这两个字!当时我们还觉得老师古板教条,甚至说老师跟不上形势。

直到自己工作后才渐渐理解了老师的话,其实所谓的风格,一是需要主持人对自身有足够清醒地认识,二需要主持人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只有具备这两点,才有可能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风格这东西不具有复制性,不是简单拷贝过来的,一味的模仿是永远不会形成自己的风格。

我至今也不敢妄言自己是哪种“风格”的,只能说,我是属于某种类型的吧。就是那种,我个人觉得说话比较生动形象、挺逗、偶尔耍贫嘴那种吧。

记者:您可以给我们说说在生活中您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吗?因为我们知道很多演员或者主持人台上台下还是有很大的不同?那么您觉得自己在舞台上给人的印象与生活中有什么不同吗?

川:生活中,我是极其普通的一个人,基本上台上台下没啥大区别,从来素颜,极讨厌化妆,不是那种特爱收拾自己的人。我平时比较喜爱运动,比如足球、游泳,有时间了也爱去看电影。其他的没有什么特别的了,反正极普通啦,有空也会帮着家里买菜、做饭、洗衣服、打扫家里卫生。我生活中普通极了,和其他的平常人没什么两样,没啥说的了。

记者:您觉得作为一个合格的主持人应该具备怎么样的专业素质?一个主持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川:我个人的观点是,作为一名主持人,专业素质非常重要,首先,要有基本的专业知识,而且各方面都要有所涉猎,所以知识一定要渊博。其次,作为一个主持人反应能力要快,就是机敏过人,再一点就是心态要好,要能够做到冷静沉着、心态平稳,最后还要具备有一定的表演功底,这个也是比较重要的,因为主持人是面向观众的,是面对镜头的,是有表演成分在其中的。其实话说回来我觉得不管从事什么职业,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做人,主持人也一样,要想做一个好的主持人,首先要学会的是做人,做个善良、正直、诚恳、大度、有同情心和爱心的人。这是最最重要的。

记者:您觉得一个主持人在评论新闻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就您个人经验而言您认为什么样的语言风格才是大众喜欢和容易接受的?

川:注意评论的度,一是角度,大家知道哲学中辩证法教我们要辩证地看待问题,对于一个主持人来说,要学会运用辨证思维去看待事物,一个人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场或单方角度考虑问题,要学会换角度思考问题,这样能深入问题的根源和本质。比如现在一直被社会关注的药家鑫案,我们不能一味地感性看待问题。我们的评论不能只停留在药这个人怎么可恶、怎么泯灭人性、怎么该死,那就太浅薄了,而忘记这个人他是生活在社会中,现实生活中药之前之后类似的事件并不少,我们作为一个媒体,更应该探究的是这种事件产生的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二是评论新闻的力度,“过犹不及”,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新闻报道者,任何话都不能说满了、说绝对了,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当中,留有余地很重要。

我自己的语言风格嘛,其实总结起来就是16个字:简单易懂、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犀利准确。

记者:我们的读者很想知道,对于那些没经验但想进入主持行业当一名主持人的年轻人来说,他们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实现他们的目标,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广播电视台和电视台区别范文3

【关键词】广播电视 信息网络 同步播放 版权

【中图分类号】D913 【文献标识码】A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我国广电行业很快意识到互联网给广播电视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全国的广播电台电视台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站,通过互联网播放自己的广播电视节目。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在21世纪的飞速发展,手机电视、“微电台”等已逐渐成为广播电视新的传输平台。在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电信网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下,广播电视通过信息网络同步播放将更加普遍。

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对于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广播电视节目相关版权问题所做出的规定,主要借鉴了《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以下简称《伯尔尼公约》)《保护表演者、音像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织罗马公约》(以下简称《罗马公约》)的相关条款,而在这些国际版权条约制定之时,广播电视基本上都是通过无线模拟信号传播。在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这一“新事物”大量涌现的情况下,我国《著作权法》无法就一些相关的版权问题给出明确的答案,这必然会给著作权人、版权使用者、执法者、司法者带来困惑。本文将从这些版权问题出发,结合广电行业实际,以利益平衡的视角,探寻比较合理的答案。

一、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的法律性质

本文所称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是指依据《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设立的广播电视台,在利用传统的无线、有线、卫星、微波等手段传输广播电视节目的同时,通过信息网络同步播放广播电视节目的行为。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通过央广网或微电台播放广播节目,中央电视台通过央视网或CCTV手机电视播放电视节目。本文所称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不包括仅通过信息网络播放节目的网络电台(如猫扑网络电台、豆瓣网络电台等)及网络电视(如PPTV网络电视、风云网络电视等)的网络播放行为。

广播电视节目通常由若干素材制作而成,这些素材中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作品、戏剧作品、曲艺作品、舞蹈作品、杂技作品、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等等。对于这些作品的著作权人而言,他们享有“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著作权。如果把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定性为“信息网络传播”行为,那么,广播电视台不仅要得到前述著作权人有关“广播权”的授权,而且要得到其有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授权;如果把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定性为“广播”行为,那么,广播电视台取得前述著作权人有关“广播权”的授权即可。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如何定性,不仅关系到节目素材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而且关系到广播电视对作品的传播。

1.能否定性为“信息网络传播”行为

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的本质就是将数字化的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利用信息网络进行传播,毫无疑问是一种通过信息网络进行传播的行为,那么,我们能否据此把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定性为《著作权法》所规制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第十条对“信息网络传播权”进行了定义,“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从该定义中不难发现,版权法上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必须具备“交互性”的特征,公众对于获得作品的时间与地点必须具有可选择性。而在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过程中,公众不能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而是与收听收看传统广播电视一样,播什么就听什么、看什么,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具有典型的“非交互性”,因此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不能定性为版权法意义上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

2.能否定性为“广播”行为

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第十条对“广播权”进行了定义,“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由此可见,“广播”行为的具体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狭义的“广播”(即通过传统无线方式传播);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同步传播前述狭义的“广播”(不包括直接以有线方式传播作品的行为);通过扩音器等工具传播前述狭义的“广播”。我们能否将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归入上述第二种情况,从而将其定性为“广播”行为呢?

我国《著作权法》对“广播权”的界定来源于《伯尔尼公约》第十一条之二第1款,《伯尔尼公约》相关条款制订时,有线传播与无线传播特指通过有线广播电视、无线广播电视的传播,其对“有线传播”“转播”的界定显然不涵盖互联网、电信网上的传播行为。如果仅从这种“历史解释”出发来理解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显然不能将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归入上述第二种“广播”行为。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我国《著作权法》在定义“信息网络传播权”时也使用了“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的表述,但却没有将“有线或者无线方式”限定于互联网或电信网,这里的“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甚至可以涵盖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只要具备“交互式”特点,就构成“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由此看来,我国《著作权法》中“有线方式”“无线方式”的表述已经不仅涵盖有线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无线广播电视传输网络,而且涵盖计算机互联网、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等信息网络。因此,我国《著作权法》中“有线传播”“转播”(无线同步传播)宜理解为可以涵盖各种网络上的有线、无线传播。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是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同步传播广播电视(即前述狭义的“广播”)的行为,符合我国《著作权法》对“广播”行为的界定,因此可以将其界定为“广播”行为。

除此之外,“网络同步播放是传统意义上的广播在网络空间的延伸,两者有着许多共同之处,最为明显的体现在它们是由同一信息源在同一时间向公众中的成员传送同一节目的行为。实际上,网络同步播放只不过是改变了广播信号的承载和传播形式,它所播送的内容仍然是广播组织以无线信号方式所播送的广播节目。”① 把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定性为“广播”行为,也更符合客观实际。

从其他国家的立法来看,英国于2003年颁布的《版权及相关权法令》第4(1A)条款明确规定,广播不包括任何互联网传输情形,除非:(1)互联网传输和其他方式的传播行为同步进行;(2)对现场事件的实时传输;(3)传输已录制的图像或者声音构成了传输者所提供的某一节目的组成部分,而该节目是被该传输者在其确定的时间内进行传输。根据这一规定,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在英国应被视为“广播”,与无线广播享有同样的法律地位。对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做出这样的界定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值得我国在修订法律或解释法律时吸取借鉴。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是一种“广播”行为,广播电台电视台在通过这种广播行为传播各种作品时,无需从作品的著作权人那里取得“信息网络传播权”,只要享有“广播权”就可以合法地实施这种“广播”行为。

二、网络同步播放中广播组织作为邻接权人的权利

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第四十五条对“广播组织权”做出了如下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有权禁止未经其许可的下列行为:(1)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转播;(2)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及复制音像载体。”未经广播组织的许可,其他组织在信息网络上同步播放广播电视节目,是否可以定性为上述规定中的“转播”行为,是否构成对“广播组织权”的侵犯?

根据《罗马公约》第三条的解释,转播是指一个广播组织的节目被另一个广播组织同时广播。根据这个定义,转播只能发生在不同的广播组织之间,不包含非广播组织转播广播组织播放的广播、电视的情况;转播只能通过无线电磁波的形式进行传输,不包含信息网络传输的情况。《罗马公约》对“转播”(rebroadcast)做出的这个定义被国际版权界广泛接受。如果据此来解释我国《著作权法》中“转播”的概念,那么,其他组织未经广播电台电视台许可就通过信息网络同步播放广播电视的行为不构成对“广播组织权”的侵犯,广播电台电视台就此无法得到法律的救济。

随着三网融合的飞速发展,通过互联网、电信网传播广播、电视节目的情况逐渐增多,在网络上盗播广播、电视信号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这对广播组织的危害非常大,因为信息网络的传播能力远胜于“转播”和“录制复制音视频载体”,如果不赋予广播组织许可或禁止网络传播其播放的广播、电视的邻接权,广播组织所拥有的权利便会成为一纸空文。如果说当初各国著作权立法纷纷创设“广播组织权”是为了保护广播组织以制止第三方对其节目信号的非法盗用,就有必要与时俱进,把对广播组织权的保护延伸到通过信息网络盗用广播电视信号的行为。

近些年来,国际上一直在积极考虑将广播组织邻接权的保护延伸到信息网络,目前已形成《关于保护广播组织的草案》。该草案规定广播组织享有的权利包括:“授权以任何方式转播其广播节目的专有权;禁止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利用擅自制作的录制品向公众提供其广播节目,使公众中的成员可以在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该广播节目的行为。”②本文认为,我国《著作权法》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将“转播”做扩张解释,广播组织权的内涵应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做必要的延伸扩展。

综上所述,未经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许可,其他组织在信息网络上同步播放广播电视节目,构成对“广播组织权”的侵犯,广播电台电视台有权制止这种侵权行为。

三、“准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的版权问题

1.“准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的界定

本文所称“准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是指与“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相类似但又有细微差别的行为,具体指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广播回听、电视回看(时移电视)功能的行为。例如央视网提供的对中央电视台电视节目的回看功能、央广网提供的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节目的回听功能。这种行为与“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有着高度的相似性:首先,二者都是广播组织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传统广播电视节目的行为;其次,二者都是为了使公众能够更加便利地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第三,二者都不直接以盈利为目的;第四,二者都是将传统广播电视节目直接上传网络,未改变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对各种素材作品的使用方式。这种行为与“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仅有一点差异:前者可以使公众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时间,而后者仅仅是增加了公众“非交互式”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渠道。鉴于二者的紧密关联,本文将二者放在一起进行探讨。

2.广电节目网络回放与一般音视频点播行为的区别

从表面上看来,广电节目网络回放与一般音视频点播行为都符合《著作权法》对“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的界定:“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然而,二者却有本质上的差异:首先,前者在网络上传播的是完整的广播电视节目,后者通常传播的并不是广播电视节目;其次,前者是为了使公众更加便利地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后者是为了使公众更加便利地获取各种音视频素材;第三,前者未改变传统广播电视节目中对各种素材作品的使用方式,后者直接通过网络交互的方式传播各种音视频素材。由此观之,广电节目网络回放不宜与一般的音视频点播行为相混淆,直接简单地将其界定为版权法上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并不符合客观实际。

3.“准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的法律适用

如前所述,广电节目网络回放是一种“准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信息网络音视频点播行为。因此,在解决广电节目网络回放版权问题时应参照“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的规则来执行。也就是说,广电节目网络回放也是一种“广播”行为,广播电台电视台在通过这种广播行为传播各种作品时,无需从作品的著作权人那里取得“信息网络传播权”,只要享有“广播权”就可以合法地实施这种“广播”行为。

另外,本文建议把“准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界定为“广播”行为而不是“信息网络传播”行为,除了前述理论上的原因,还有不可回避的现实原因。如果把广电节目网络回放定性为“信息网络传播”行为,那么广播电视台不仅要得到素材作品著作权人有关“广播权”的授权,而且要得到其有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授权。然而,广播电视台为制作节目而使用的作品范围广泛、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且广播电视节目时效性极强,节目制作周期非常短,广播电视台在使用素材作品制作节目前一一找到作品的权利人取得授权显然不可能,那么广播电视台就只能通过法定许可制度解决节目素材作品的版权问题。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取得“广播权”授权有可能通过法定许可制度来实现,但取得“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却不可能用这种方式来实现。要求广播电视台在使用素材作品制作节目前,一一找到作品的权利人取得“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实在是勉为其难,而立法的宗旨应是顺应社会生活发展趋势,促进权利保护和资源的有序顺畅流动。事实上,广播电视台为了给公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提供新的便利,而通过信息网络提供回听回看服务,仅仅是增加了传统广播电视的传输方式,并不会给节目素材的著作权人带来任何损害,从知识产权利益平衡的角度来看,版权问题不应该成为阻碍新技术给公众创造福祉的桎梏。

综上所述,从理论与现实两方面来看,把广电节目网络回放这种“准广播电视网络同步播放行为”界定为“广播”行为,并适用相应的法律规范,具有较强的合理性。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注 释

广播电视台和电视台区别范文4

一、电视宣传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一)忽视电视档案的多次开发

许多档案往往只侧重于某个主题的素材应用,其实,许多声像档案都具有多重开发的可能,换一个角度,换一个主题,就会有更丰富的声像素材进入编辑视野,而且这些电视档案多是电视台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形成的工作成果,如果只用于一个主题,未免太过浪费。因此,根据主题,重新定位,多次开发,不仅有现实意义,也有经济效益。

(二)管理人才的缺乏

电视档案管理并非是一种普通的资料管理,它对其管理者具有特殊的技能要求,管理者必须具备多个方面的技能,他既要熟悉编辑技术流程,又要具有档案管理的专业技巧,要善于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分门别类,编研开发。而电视台作为档案资料的最终持有者,更应该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管理培训,在人员上规范管理制度,保证管理质量。

(三)忽视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

电子技术的蓬勃兴起,为各种资源的管理提供了便捷的手段。因此,运用先进的软件,对自身资源进行有效地管理,开发出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软件,建立起强有力的档案收集、整理、立卷、归档、保存、查询、开发与利用的组织管理机制和运行网络系统,是每个城市台今后面对的重要课题。

(四)宣传档案管理理念的滞后

广电媒体宣传档案、节目资料在数字化时代的延伸和扩展。在广播电台、电视台,“节目”长期以来被视为宣传档案来进行收藏和保管。把“节目”作为资料来管理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导致的后果是:对“节目”———这一广播电视特有产物的管理更加混乱,档案部门、资料部门、制作播出部门都想管理,实际陷入无政府状态。把分别属于不同部门、不同频率单位,甚至散落在编辑记者个人手中的节目、采访记录、录音素材等等一系列与节目内容有关的信息数字化转储后,作为媒体资产全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才能保证将已播出的、分散的、零碎的节目及其衍生资源收全、收齐,将无序变为有序。

(五)在当今的信息社会、网络社会需要信息技术与文化

内容的交融汇合技术是手段,内容是核心。在当今时代里内容为王,电视台即是内容生产大户。媒体资产这一新兴的数字化内容将会借助现代先进技术手段,使之成为内容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闻宣传行业里,宣传档案所涉及的又轻重不一。对于为数众多的各个纸质媒介而言,例如报社、杂志社、通讯社,其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料等,都是当今信息社会以及网络社会所不可忽视的数字资产。对于广电系统来说,大量数字化的音频、视频内容就是资产。当今社会是信息、网络社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信息及网络的重要性,而数字化内容更是需要网络社会强有力的支持,需要各种各样有价值的内容来支撑,空洞、没有内容的网络便是短命的泡沫。

二、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对策

宣传档案也被称之为媒体资产。媒体资产就是以媒体产业产品为形式的知识性的财产。媒体资产就是具有保留价值的音频、视频、资料、数据、文本、图片等。现代媒体资产都以数字形式保存在计算机或网络中,在交互式服务中转化成财富。[1]所以,针对以上的不足,笔者认为,要建立健全城市台电视档案的管理,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要在思想上增强档案管理意识,既重视声像档案的拍摄与制作结果,也要重视拍摄过程中有价值资料的保存和整理,形成声像资料及时上交档案管理机构的机制,避免档案资料流入个人手中白白浪费,因此,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是首当其冲的改革。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一)认清先行城市台区域化的发展方向,以此指导档案管理“规模化经营是城市广播电视台的发展趋势,但是,也有一些城市台却逆势而行,……条块分割的结果必将导致有限资源的分散与浪费,这对原本规模就不大、实力就不强的城市台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陷阱。”[2]从规模和经济实力上来说,现在地方城市台的发展面对的是主流媒体和品牌媒体的强力竞争,主流媒体和品牌媒体在广告资源上的抢占,不断蚕食地方城市台的市场份额,压缩城市台的生存空间,在这种形式下,区域台的发展模式将成为地方城市台的重要出路,这需要不同地区的城市台之间加强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整体竞争力。其次,提防城市台也需要和本地的各种媒体机构,如网络公司、平面媒体、报刊杂志加强互动。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必须将单一城市台的电视档案管理升级为跨区域,跨类别的共享管理,形成区域性的档案信息资源体系。要应用快捷的网络服务,实现与地方网络的无缝对接,实现资源传播范围的扩大化。从而满足现代社会对声像资料的需求。“在利用网络媒体方面,可以通过网站节目信息,开设聊天室、BBS,以拓展观众参与渠道。要想成功地塑造具有鲜明个性特征、清晰的形象识别系统的广播电视品牌形象。”[3]

(二)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如今,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为标志的网络时代正在不断席卷全球,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及生产方式,也改变了存储、传递、利用信息的方式。[4]现代电子软件技术发展迅猛,它为电视台的声像档案保存提供了技术支持,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引进为广播电视档案提供了新的形态。目前,有一些广播电视媒体已经建立办公网络系统和多媒体采编系统,这为开发声像档案的采集、检索和应用系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上所述皆为管理软件的数字化,在实现了软件数字化以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完成档案存储从信息化到数字化的转变。先行的电视台声像档案保存方式,一般还是以磁带为主,城市电视台建立起资料庞大的带库,但是磁带保存的缺点也是明显可见的,磁带的保存具有时间期限,超过一定时间,磁带的质量就会下降,直接影响到档案的保存质量,如影像模糊,声音撕裂等。所以,广电系统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实现档案信息存储的数字化,以数字记录的方式将磁带的资料转移到光盘、磁盘各种较为持久的载体上。对于已经损害的珍贵磁带信息,要进行修复抢救。当然,数字化的存储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存储越多的档案信息,磁盘空间的占用也越大,成本也越高,所以,核算存储成本是数字化档案存储必须解决的问题。其次,需要专业人员对声像档案进行甄别整理,才能最大限度,最合理地压缩存储空间,实现效率存储。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如上所述,不管是进行区域化资源共享和存储,还是实现数字化存储,都需要相关从业人员来进行操作。目前,在一些地方台中,档案管理人员还是相对缺乏的,有许多管理人员甚至直接就是台办公室,或者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缺乏正确的管理技巧和管理意识。因此,“提高认识,加强新闻宣传报道档案工作的依法管理。做好新闻宣传报道档案工作,既是广播电视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新闻宣传报道档案管理者的法定义务。”[5]广播电视声像档案的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很专业的行业,它需要从业人员从根本上认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掌握先进的资料收集、整理、立卷、归档、查询、调用等技巧,掌握先进的软件操作技能。注重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选拔一些政治文化素质高,事业心强的同志,在抓好档案工作的同时,加强其学习培训,使之能够胜任新闻宣传报道档案工作的各项要求。

广播电视台和电视台区别范文5

关键词广播电视;播出控制;维护与管理

在广播电视行业的整体进行进步时,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群众,一定要进行无线信号的传输与接收的工作,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行业整体的不断进步。在对无线的信号进行接收与传输的过程中,一定要在相关的科学方式的基础之上把相关的科学方法当作信息传播的具体载体。从我国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科学技术的整体程度正在持续的加强,广播电视在播放中的播出控制方法也越来越先进和完善起来,这种播出控制的方法实际应用在广播电视的行业内部之后,逐渐的使广播电视的播出控制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与优化,进一步提升了广播电视的整体进步环境。在广播电视行业的运行过程之中还要加强实际的维护与管理,这样可以更加加强广播电视播出控制方法的实际使用效果。

1广播电视行业内部的播出控制方法概述

1.1播出控制的系统整体结构

在广播电视行业的运行过程之中,由于受到电视播出控制技术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整体的系统,也就是播出控制系统。一般情况下来说,播出控制系统都是由数量不一的子系统来组成的,其中包括数据储存系统、整体控制系统、分别控制系统以及远程监督控制系统等等。播出控制系统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总体控制系统,这一系统最为主要的目的是接收电视台播出节目过程中的信号和前端回传的信号,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度,对电视节目的播出做出根本的保障。总而言之,总体控制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是对不同的信号进行收集并且整合的重要系统。关于分别控制系统的方面,这个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主要的组成部分有自动播出控制的软件以及音频视频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对电视节目的播出做出有力的保障。最后远程监督控制系统的实际运用是将与播出控制相关联无线信号以及硬件设备进行实时的维护和监督控制。在广播电视行业运行的过程中通过使用播出控制系统,可以加强广播电视节目的实际效果,并且为广播电视节目的顺利播出做出了更好的保障。

1.2播出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体的作用

在广播电视行业的实际运行过程中运用播放控制的方法,直接对播出控制系统的安全程度以及实际的可靠性做出了硬性的要求,为了更好的满足安全性的需要,一定要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播出控制技术的实例利用力度。播出控制系统整体的每一个小部分都很大程度上利用了新型的电子技术,播出控制系统的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总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面,要采取分布式多矩阵的架构。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有很大一部分的广播电视台内部的播出控制系统都包括了输入矩阵以及输出矩阵、总体控制矩阵以及镜像的播出控制矩阵等等,这样可以形成较为独立的环形结构,这样可以更好的发挥出每一个矩阵的实际应用功能,可以将不用的无线信号进行区别以及分类。

2播出控制技术的维护与管理方式

2.1在日常应用播出控制技术的过程中加强管理的实际力度

在实际进行广播电视运行过程之中的播出控制的维护以及管理时,一定要进一步加强管理的力度,这可以从根本层面加强广播电视播出控制技术的实际运用,并且使得广播电视行业整体得到更好的进步。在平日实际进行播出控制技术的维护与管理过程之中,一定要加强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实际进行广播电视播出控制的管理过程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分析该广播电视台的实际情况,从而科学合理的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方案,该方案所必须包括的制度有对节目顺利播放的保障制度、相关的责任制度以及播出控制的监测与维修制度等等,从事播出控制技术维修与管理的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以管理的方案为唯一的标准,并且明确相关的职责,从而进一步的加强播出控制技术维护与管理的实际效果。除此之外,从事播出控制维护以及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对播出控制硬件设备等进行全面的检验,如果有相关的设备出现故障要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处理,这样可以使得广播电视的播出控制技术在运行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正因如此,进一步加强播出控制技术日常方面的管理,可以进一步使得广播电视新型技术获得更加科学合理的使用,进一步加强了广播电视行业整体的进步。

2.2进一步对广播电视播出控制技术的维护与管理工作进行创新与完善

在实际进行对广播电视的播出控制进行日常的维护与管理的时候,对控制技术进行维护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广播电视的播放控制技术的维护管理工作的实际程度,必须要进一步的对维护的方法进行创新与完善,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之中一定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培养,从而进一步的丰富工作人员的基本理论,加强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此同时,要加强对播出控制系统进行管理的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这样可以进一步保障广播电视播出控制技术运行过程中的稳定。

3结论

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受到广播电视行业整体的进步的影响使得生活更加的多样化,并且对于不同类型的人们的需要广播电视行业都可以进行满足,所以说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广播电视行业整体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从我国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正在得到十分迅速的进步,在广播电视的行业内部新型的播出控制技术正在被更加普遍的运用,这从根本方面推进了广播电视行业整体的进步。在实际进行使用的过程之中,为了更好的将播出控制技术的实际优点全面的体现出来,就一定要加强对播出控制技术的维护与日常的管理,这样可以更加有效的对广播电视的整体播出控制程度进行提升,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行业整体的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奥娜,俱明涛.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的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7(7):217.

[2]温世林.县级广播电视台安全播出系统技术维护管理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7(13):207-208.

广播电视台和电视台区别范文6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电视媒体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各大电视台的竞争日趋激烈。县级电视台作为地方基层电视台,其在地方拥有着较大数量的受众群体,同时也是我国数量较大的电视传媒机构,其在基层政治宣传工作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给地方政府政策的实施带来了较大的便利。但由于我国目前电视媒体发展状况的制约,我国的县级电视台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较大的资金问题,而资金又关系到了电视台的设备问题,因此县级电视台的制作和播出水平较低,这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本文即是对县级电视台数字制作播出网络的升级和改造工作进行的分析,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 制作播出网络 升级改造

自从我国普及电视以来,电视媒体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从2009年开始,我国一些大型电视台逐步推广高清数字电视业务,为老百姓送去了更加高质量的电视节目,进一步增加了群众的娱乐生活质量。但县级电视台高清数字改造还面临着较多的问题,这直接影响着群众收看电视节目的质量。

1 电视台制作播出网络的概念

随着高清电视节目的推广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电视媒体技术也得到了根本性的提高,同时运用网络化的制作和播出技术也使得电视节目的质量得到了根本的提升。但随之而来的,高质量的节目就会造成高投入成本,在运行的过程中也需要高新科技设备的支持,否则很难达到既定标准,从而影响电视节目的质量。传统的电视媒体在播放节目时采用的是手动切换的方式,这种方式会消耗大量的人工,为相关工作人员增加了劳动量。但现代网络播出系统是采用自动切换方式,利用计算机内已设定的系统进行播放,这样就可以提高电视台的工作效率,并且保证电视质量。

2 县级电视台数字制作播出网络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资金问题

县级电视台从节目质量、收视率、广告收益等很多方面与上级台相比有很大差距,其在赞助商和政府资金支持上更为欠缺,这主要与当地政府和经济发展问题直接相关。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县级台实施自收自支管理模式,电视台的开支单靠广告收入以及有线电视收入非常困难。台网分设后的县级台生存更是难以为继。因此,县级电视台的资金缺乏直接影响了设备的更新和升级。

2.2 政府支持问题

县级电视台作为地方政府宣传工作的核心工具,其对政府法令法规的实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应给予县级电视台较大的支持。但从目前我国大部门县级地区电视台的发展来看,政府各项支出一般都是负重前行,地方债务更是出现隐性危机,因此支持力度较弱,无法形成有效的帮扶机制。

2.3 自身发展问题

县级电视台在发展过程中,自身内部管理、人员素质等都直接或间接的对电视台的数字网络构建造成了阻碍。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工作人员由于长时间适应模拟操作播出模式,对于新型数字制播系统了解不足,没有足够熟练的操作技巧。同时,在维护各类新型数字化设备方面的能力也略显不足,只得依靠设备厂家进行设备维护,造成了大量资金的浪费。

3 县级电视台制作播出网络的升级与改造

3.1 增加拨款和赞助力度

想要对县级电视台的制作播出网络进行优化提升,首先就必须要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因为县级台更多是地方政府与当地人民的利益代表;其次是积极争取上级财政的支持,各省每年都有文化事业专项经费拨付地方;还有就是电视台自身还需通过创优自办栏目,提升收视率,加大与网络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等措施手段提升广告收益。这样就可以使县级电视台的资金得以提高,利用资金对数字网络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提高县级电视台的设备质量。

3.2 制作播出网络的更新与升级。

对于新型高清数字电视网络来说,其主要依托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有实力的县级台可采用大洋、索贝、新奥特等公司产品,他们拥有业内领先水平和雄厚的技术实力,但价格不菲,且各自有独立知识产权,软硬件多有加密设置。资金实力不足的台站可自行改造升级,升级改造原理大同小异,基本都是对采、编、播三部分设备进行高清设备改造(实在没有实力的可更新为标清设备),然后用以太网进行系统连接,有条件的可实现硬盘存储阵列实时存储,这将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播出质量,设备更新升级关键要把握先进性、兼容性、可拓展性、安全性、实用性以及高效优质的售后服务。

3.3 培养人员素质

人员素质对于提升高清数字网络的升级和改造也有着决定性的意义,首先,提高人员素质可以让县级电视台的员工熟练掌握新型电视制作和播出设备的操作技巧,同时也可以完善在这方面的知识。在提升员工素质的同时,也可以使县级电视台的网络技术更加完善,能够设计出更加合理的制作模式,提升节目的可看性,保证节目的整体质量。所以各县级电视台应该举行定期的技能知识培训,通过讲座等方式,提升员工的个人能力。

3.4 展开互助合作

各县级电视台之间的竞争力较小,因其只对本地区内的政策及节目进行播出,与大型电视台有一定的区别。因此首先各县级电视台之间应该建立其良好的互助合作管理,并形成定期交流学习的模式。其次是与网络等新兴媒体加强融合,比如开设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以此来把握舆论导向、抢占话语权,同时还需拓展自身广告利润空间,做到取长补短。

4 结语

县级电视台是电视媒体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高清数字电视网络发展的今天,县级电视台也应该加快优化和改革的步伐,同时地方政府应大力支持县级电视台的改革,以确保当地群众收看到质量较高的电视节目。

参考文献

[1]孙东升.节目制作中的数字化技术优势与应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3(09).

[2]吴新宇.浅谈电视台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9).

[3]王文晓.县级电视台数字化制作与播出[J].新闻传播,2009(08).

[4]高武.县级电视台制作播出设备的升级改造之我见[J].科技信息,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