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

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范文1

一、工艺美术工业设计的相通之处

(一)产品设计思想的同向性。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都是具有创新性的活动,针对的物质都是产品。工业设计比工艺美术针对的范围要更广阔一些。工业设计主要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传播设计、设计管理等。其中还包括造型设计、机械设计、电路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广告设计等。工艺设计囊括了与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相关联的所有设计类型。工艺美术针对的产品是其中的类型,也是能够独立成为一体的类型。工艺美术运用了艺术化的手段,而工业设计也是运用设计的手段进行产品创新。

(二)设计工艺与艺术性的融合。工业设计针对的是不同的产品,工业设计包含的内容很多,从机械设备到普通的日用品,都属于工业设计的类别。在现代经济中,工业设计又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例如摄影、色彩学等。工业设计涉及产品的本身,也涉及产品本身带来的影响。工业设计在现代物质的发展中,具有更高的要求。而工艺美术能够在艺术性上与工业设计有本质的联系,能够给予工业设计更加现实的需求。

(三)多种资源的集中整合。工业设计要求对资源有明确的使用要求,而工艺美术能够把资源更好地进行融合。工业设计中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的资源,不同的设计需要采用不同的材料,这就要求设计的总体过程,就是资源整合的过程。多种资源整合后,产品就会出现特殊的变化,就会把产品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实现工业产品和工艺美术设计的优质结合。

二、工艺美术对工业设计的促进作用

(一)工艺美术把工业设计变得更加丰富。工艺美术是艺术性的创作,运用的艺术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而工业设计中,需要把硬性的物质变得软化些,这就需要艺术性的加工。工艺美术具有的技术特点,能够成功将工业设计变得更加具有人文理念,以设计的艺术性和美观性,加深工业设计对于产品本身的质量提升。工艺美术对于工业设计是一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工业设计转变传统方式的体验,也是工业设计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二)工业设计以工艺美术为技术升级标准。工业设计是工业生产中必要的技术手段,工业设计决定了工业产品的类型和性能。工业设计注重产品的使用性和规范性。工艺美术如果成为工业设计的技术标准,那么,工业设计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例如工艺美术美化的工业产品的外形,工艺美术将丰富的色彩设计应用在产品外观上,工艺美术将心理需求思想应用在工业设计的过程中等。工艺美术是工业设计中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良好应用,是工业设计发挥技术优势与设计优势的体现。

(三)工艺美术延展了工业设计的理念。工业设计是批量生产的产品,批量生产就会发生设计形态的一致性和相似性,而现代人喜欢的产品则是具有个性化要求的,这就要求工业设计必须要建立自由发展的空间,才能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工业设计理论创新是最为重要的尝试,没有理念的创新,就无法实现本质性的改变。工艺美术的优势就是在理念上有更加细致的要求,能够给予工业设计更加全面的技术帮助,工艺美术的优势将会在工业设计上逐步延展。工艺美术在应用过程中,也需要进行不断的技术升级,通过采用新材料和新方法,更新传统的工艺,使工艺美术在产品设计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实现工艺美术对于新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展示出工艺美术对工业设计的优势互补。

三、结语

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范文2

关键词:设计艺术;工艺美术;工业设计;研究走向

设计艺术,也即是设计(Design),是在工业革命之后由于设计、制造的分离而产生的新学科,在20世纪初就作为新式教育的学科引进到中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主要以“工艺美术”的学科名称存在下来。工艺美术是现代设计在中国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发展的产物,与西方主流的现代设计相比差异明显。

一.设计艺术的发展的两条主线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设计艺术发展主干上开始出现“工艺美术”与“工业设计”两条分支,它们是设计艺术理论领域中两种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工艺美术与工业设计的主要理论思想、主要差异也都在“设计艺术”的框架下延续了下来,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仔细探究工艺美术与工业设计的异同,对我们真正理解设计、理解现今设计的状况及走向是十分必要的。

1.工艺美术论

工艺美术的核心理论是张道一的“造物文化论”,张道一工艺美术理论的文化内涵大致上有三个源头:中国近现代的现代化过程中重视传统文化的思想,早期“图案”学科的文化品质,现代设计发展中威廉·莫里斯“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精神。

在中国近现代的现代化过程中,重视传统文化与主张全盘西化两种针锋相对的思想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张道一的设计理论无疑更倾向于前者。从世界范围的现代设计发展来看,与中国工艺美术最有思想渊源的是英国威廉·莫里斯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他的核心理念一直指引着现代设计的发展,即艺术要为大众服务,艺术要用来改造机器生产。中国的工艺美术无疑延续了这一思想。艺术的社会责任,艺术要用来改善人们的生活,一直都是工艺美术先驱者们的理想。并且在艺术的终极目标下,手工时代的设计与工业时代的设计是相通的。设计艺术总是艺术与技术(工艺)的结合,不论是现代技术还是手工艺技术都只是设计的表面形式,其内在的目标是不变的。

2.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最核心的理论是柳冠中的“设计文化论”,其文化的含义包括文明、工业体制、生存方式等等广泛的领域,它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精神文明,又似乎指向了一种统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思维能力。它既是一种文化,又是一种方法,指向目标的“文化论”与指向过程的“方法论”都统一在了其中。

以理性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中心,从文化的角度解决社会、经济问题,这些正是柳冠中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设计文化论”的主要内容。柳冠中的设计理论也正是文化与技术的统一体,是“文化论”与“方法论”的统一体。

柳冠中工业设计理论的“文化”是文化与技术的统一,是“文化论”与“方法论”的统一,它既具有认识的能力,也具有实践的能力,它主要是一种思维与观念。

二.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比较

工艺美术的“文化”主要是“造物”所体现出的审美趣向、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内容。它重视历史、重视传统、重视民间、重视艺术。工业设计的“文化”则是包括器物层次、组织层次和精神层次的整体文化体系,行为方式是文化体系的中心。

工艺美术与工业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设计艺术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主要思想。它们的差异构成了中国设计艺术理论的丰富性、多样性;它们的共通之处则构成了中国设计艺术理论发展的主要特征。

工艺美术与工业设计都强调现代设计观念,反对纯美术观念对设计领域的侵蚀。不管是以张道一为代表的工艺美术的自我革新,还是以尹定邦、柳冠中为代表的工业设计的兴起,其主要的目标都在于此。

工艺美术的典型理论是“造物的文化论”,其“文化”是立足于本土、立足于传统、立足于生活的,技术、工艺是它的表现手段,艺术是它的存在形式。

工业设计的典型理论是“设计文化论”(设计事理学),其“文化”是文化与技术的统一,是“文化论”与“方法论”的统一,它既具有认识的能力,也具有实践的能力,它主要是一种思维与观念。

三.现今理论研究的趋势

在理论框架逐渐确立、知识体系逐渐完整的基础上,现今设计理论研究的一个显著倾向就是,对与设计实践密切相关的设计应用理论形成热点的专题研究,如感性工学、设计管理、设计中的符号学研究等等。还有对使用者认知的研究,设计实例的分析,研究设计教育流程的模型,设计管理的研究,设计管理的应用,设计中应用的方法,设计调查的方法,概念设计的方法,设计评估方法,工程中人类学的应用等。

近年来感性工学方面的研究以人的认知、感性为中心,试图从工程、技术的角度将这些捉摸不定的个人感受定性化、乃至定量化。由于有工程技术与数学模型作支撑,这类研究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当代设计理论的发展脉络大致如下:设计哲学—设计概论—设计体系—重点专题。此外,在这条主干上,还有横向上的两个层面的理论研究:也即是设计哲学层面上对设计本质、设计体系的宏观建构;与设计“知识”层面上对设计框架中子体系、子学科的充实与完善。前者着眼于从哲学、历史、社会的大视野去定义设计、规划设计、发展设计,后者则着眼于在具体的理论范畴、逻辑论证中去解释设计、分析设计、实践设计。

四.结论、当代设计艺术的反思

80、90年代的设计理论,其主题主要集中在设计的“文化”意义上,主要作用在于“思想”的启蒙。在当下,设计理论逐渐形成体系,各种设计(艺术)的“概论”络绎不绝的出版发行,相应的各种设计丛书纷纷出版。理论研究慢慢向“学术”的方向转变,即在“思想”大致划出的框架中作精细、规范、严谨的“学术”构建。尽管在设计理论研究的大方向上仍然存在不同的理解,但关于设计概念的内涵、外延及不同理解的区别已不构成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提倡创新、提倡成果转化的大环境下,设计理论如何指导、应用于具体的实践环节成为了首要的内容。

参考文献:

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范文3

关键词:现代设计;传统工艺美术;目的性

一、工艺美术是建立在实用功能基础上加上美感装饰而形成的艺术

工艺美术,又可称为实用工艺,一般是指在造型和外观上具有审美价值,与人类的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相关的艺术。它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和欣赏性。从用途上分,有生活日用品和装饰欣赏品;从制作上分,有手工制作和机器生产,包括现代电子生产;从材料分,有陶瓷、金工、木工、漆器、染织等。工艺美术既是一种物质生产,也是一种精神生产,具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双重属性,并直接为人们的生活服务。这是它在艺术领域中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根本点。它包括设计和制作两个过程,即它不只是纸面上的美的图案,而且要通过工艺材料,制成具体的物质成品。正是对于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美术加工,所以它的物质功能是第一的、基本的,美观则是第二的、从属的。

实用工艺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种类之一。实用工艺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以至于它甚至成为上古史断代的重要依据,如一般将上古史划分为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近年来,我国台湾一些学者提出,鉴于玉器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重要地位,在中华文化史上还应增加一个“玉器时代”。早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祖先就开始用兽皮、兽骨、象牙、羽毛来装饰自己。到新石器时代大量出现的彩陶,品种多样,造型各异,在材料选择、成型技术和艺术加工等方面,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体现了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有些出土的彩陶至今仍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设计实用工艺美术品要考虑使用方便,甚至考虑到实用工艺美术品的使用环境。如设计灯具时,就应当从房间的整体环境来考虑;设计不锈钢组合餐具时,也必须考虑到家庭日常用餐和小型家庭宴会等多种用途的需要。所谓经济,是指实用工艺美术品与其他艺术品不同,它本身还是商品,需要通过市场来销售,因而必须尽可能地省工省料、降低成本,才能适应人们的消费水平,满足人民群众衣、食、住、用等多方面的需要。所谓美观,是指工艺美术品应当尽可能做到造型美、装饰美、色彩美和材料美,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在具有实用功能的同时也具有审美功能。

二、现代设计立足于创造视觉上的美感

现代设计,已经与传统的工艺美术有了根本的区别。从狭义上讲,现代设计也被称作工业设计或工业美术,是从传统的工艺美术事业中发展起来的。“它是工业革命后,从包豪斯到现在国际上广泛兴起的一门交叉性应用学科,既区别于手工业品制作也不同于纯艺术品创作,它是在现代大工业生产基础上产生的工业产品创新的社会实践形态。”优秀的设计作品总是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无论这种创造性或突破是来自技术还是功能、造型、审美等方面,它都会在人的感官感觉、生产生活中留下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网络视觉艺术在人类智慧驱动下,层出不穷地展示着自己独特的魅力,为人们提供一个丰富的视觉享受空间。如在一些网站,可以看到一幅名为“点击夜空欣赏烟花”的视觉艺术作品,通过鼠标点击天空,可以出现礼花腾空炸响、烟花缤纷四射的壮观场面。形式的创造性设想,为网络的视觉艺术符号的形成寻找到一个个突破口,这些符号意味的形成也将精彩纷呈地传达给受众。它在表达一定信息的同时,迎合着受众的视觉与审美心理,使得受众与这些网络视觉艺术符号顺畅地交流与对话。

三、相对工艺美术而言,社会的发展赋予了现代设计更多更广泛的内容

现代设计或工业设计的本质,是针对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必须通过设计才能在产品中体现出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使产品既能够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实用功能),又能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审美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设计或工业设计这门新兴的学科,将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总体上讲,现代设计或工业设计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产品设计。从家具、餐具、服装等日常生活用品到汽车、飞机、电脑等高新技术产品,都属于产品设计的范畴。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将造型艺术与工业产品结合起来,使得工业产品艺术化。产品设计或称作狭义的工业产品设计,其本质是追求功效与审美、功能与形式、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第二,环境设计。是指人类对各种自然环境因素和人工环境因素加以改造和组织,对物质环境进行空间设计,使之符合人的行为需要和审美需要。它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包括很多的方面。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划分为“室内”和“室外”两个大块。在室内方面,环境艺术设计又可以分为“室内陈设设计”“室内灯光设计”等很多方向,同样在室外方面也可以分为“园林艺术设计”“城市景观设计”等多个方向。造型、光色、比例、质地等形式美,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词汇,功能、声音、温度、气味甚至是空气流向,都是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到的。这也正是这门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类型的地方,它集视觉、听觉、嗅觉为一身,将动态美和静态美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这样来看,“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不折不扣的“综合创造”。

第三,视觉设计。是指人们为了传递信息或使用标记所进行的视觉形象设计。从狭义上讲,视觉设计又被称作平面设计。视觉设计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装帧设计、印刷设计、包装设计、展示陈列设计、视觉形象设计、广告设计等。尤其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视觉设计已经不再局限于平面设计,而是充分调动了光、色、文字、图形、运动等多种手段,扩展到电视、计算机等领域。1960年开始在西方流行的术语“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随着改革开放传入我国,逐渐取代了表述极不准确的“装潢设计”。其实,从这时起视觉传达设计已经发展成为包含多个专业的学科类型,当时肯定没有人意识到其后影像和计算机等技术发展得这样快,只是觉得Graphic Design(平面设计)这个术语和其代表的设计内容已不能涵盖新出现的影像、电子读物、多媒体等一些新的信息传达媒体的设计。设计既要符合审美性,又要具有实用性,替人设想、以人为本,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需要而不仅仅是装饰、装潢。

总之,将传统工艺美术中的设计元素融入到现代产品的设计中不单单是提升产品价值,促进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催化剂,更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必经之路。倘若我们没能重视起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设计元素,在设计上始终处于对西方的模仿甚至照搬上,那么我们的工业设计事业将永远落后于世界,我们的文化也很有可能在世界文化的冲击下消逝,到那时,我们留给后人的只能是五千年的忧伤。

参考文献:

[1]杭?间,何?洁,靳埭强主编.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范文4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 现代设计 区别 共性

传统工艺美术是我国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用自身的工艺技术对各种不同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所创造出来的人工造物的统称。传统工艺是我国民族造型艺术史上重要一部分,不仅具有工艺美术的本质特征,还向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所具有的鲜明特色。工艺美术在形式和内涵上始终保持着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于一身,其高超的工艺技术、鲜明的特色风格、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为我国民族文化发展谱写了灿烂的徽章。

现代设计是指工业革命以后,具有审美性和功能性的设计活动。现代设计的最终目标就是设计出审美性与功能性于一身的设计作品。人类史上的设计发展可以追溯到制造出的第一件产品。但是现代设计真正开始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新文化、新思想的出现,推动着现代设计的蓬勃发展。荷兰风格派运动、构成主义运动以及包豪斯设计学院的设计运动等,都是推动现代设计产生的有利源泉。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共性。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吸收了传统文化中的内涵与精髓。而现代设计的产生更多地受到工业革命以后新思想和新文化的带动,体现的是新时代的精神与文化。现代设计离不开传统工艺文化,传统工艺文化业需要现代设计理论支撑。本文主要从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论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区别与共性

从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区别来看,首先,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注重的是功能美,而现代设计则注重技艺美;传统工艺美术主要针对的是手工艺制品,现代设计主要针对的是工艺产品;传统工艺美术体现的事人文思想,现代艺术设计体现的设计理念。如果说传统工艺美术是艺术与技术的融合,那么现代设计就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其次,传统工艺美术的内容囊括了服装、染织、装潢、陶艺等工艺,而现代设计囊括了工业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室内设计、包装设计等。再次,传统工艺美术针对的是一些手工艺制品,而现代设计生产的是工业产品。前者传达的是人文思想,后者传达的是现代设计理念。

从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共性来看,首先,无论是传统工艺美术还是现代设计,二者在平面构成上有一致的形式法则。例如对比、夸张、象征等,这些都是二者平面构成上的基本理念。其次,二者在色彩构成方面也有着很大的相似,都遵循色调、透明度、纯度、色彩混合、色彩冷暖等用色规律进行,内容的研究和作品的用色都保持一致。再次,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技艺手法与现代设计中的立体构成设计手法,都是在研究三维空间中如何进行立体造型的。二者都是按照一定的造型原则赋予立体形态的美感,都是将一个形体分割成组合形体抑或将组合形体分割成单个形体。我们知道,任何一种物质形态都可以还原到点、线、面。相反,点、线、面又可以组合成任何形体。

二、如何处理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是相互存在、相互促进的,二者既有区别又有共性,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我们发扬传统工艺美术以及当代设计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代设计发展要立足于现代设计基础之上,同时更要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应将悠久的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生活方式、审美观念融合起来,推陈出新、贯穿古今。传统的工艺美术史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能够提高我们的修养开阔我们的视野,同时也为现代设计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创造源泉。

现代设计是工业革命之后产生的,带有浓厚的西方观念思想,这往往会对传统的工艺美术带来一种冲击。有人认为艺术设计就应该需要脱离传统的工艺美术,这是一种偏颇的观点和看法。现代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会受到人为的思想和情感的影响,需要设计者运用一定的思维创造能力进行分析和设计,并将自身的设计理念和内心的情感驾驭到设计作品之上,体现现代设计的发展走向。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并不是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否定,而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思想也不会因为现代设计的产生而消亡。相反,二者正在逐渐走向共同发展的道路。张道一先生就曾说过:“有人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对立起来,评定是非,我看是不必的。”当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关系以后,我们自然而然就不会将二者进行对立,评定它们之间的是非,而是应该将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合理的融合起来。传统工艺美术需要现代设计带动,现代设计则需要吸收传统工艺美术的精髓,科学、合理的认清楚二者之间的区别于共性,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扬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现代设计。

结语

纵观所述,传统工艺美术需要现代设计理念的支撑,而现代设计业需要传统工艺美术文化的熏陶。当代设计应该充分体会到传统工艺美术以人为本的内涵,吸收5000多年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传统文化中的功能美和装饰美融入到当代艺术设计中,使我们的设计作品更加能够突出文化艺术气息。

参考文献:

[1]陈熠.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之我见[J].大众文艺,2013(5).

[2]刘淑伟.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

[3]毛旭林.论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的异同[J].装饰,2006(10).

[4]李旭,黄蜜.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文化特征与现代设计的发展[J].包装工程,2010(10).

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范文5

一、新形势下高等院校

艺术设计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艺术设计教育市场化特征日益明显,艺术设计的人才市场需求广阔,社会各界办学风起云涌

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和繁荣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艺术设计院校的服务性、社会性、市场性越来越明显,这种本质转变要求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主管要有敏锐的洞察力,熟悉市场的驾驭力,市场开拓力,更要有全新的创造力:一是要有创新的敏锐性,二是要有创新的主动性,善于抓机遇,尽快适应社会和市场的发展趋势,不失时机地把艺术设计教育推向前进。从事属于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必须取得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艺术设计类专业,也需要根据市场需要、依照市场规律、遵循市场法则、跟踪市场动态把艺术设计专业办好、办活、办出特色。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艺术设计人才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以位于厦门经济特区的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为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至本世纪初,各种专业的设计人才供不应求,学生在毕业前就被企事业单位定聘一空,甚至多数学生在三年级时就在校外应聘兼职。部分艺术设计专业如广告装潢等的培养成本也相对较低。这样使得近年来方兴未艾的高校扩招把一部分眼光聚焦在艺术设计专业上。高等艺术院校扩大了招生的规模和专业种类,普通高校或高等职业院校也纷纷增设艺术设计专业,实力比较强的甚至还成立美术学院或艺术设计学院。据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数百所高校开设艺术设计或工业设计专业。2004年全国共招收艺术设计类专业考生20余万人,占全部招生人数的5%左右。在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上的争夺今后将更加激烈。

2.艺术设计扩招后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造成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

艺术设计人才的市场需求热导致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扩招热,有条件的,没条件的,实力强的,实力弱的,纷纷一涌而上,招生数量急剧上升,专业也相对集中在广告装潢、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上,随着学生一届届地毕业,原来的市场需求日渐饱和,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职业待遇也大不如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市场化,如果专业设置更改的速度跟不上经济的发展,将造成毕业生所学习的专业结构与新兴产业的需求无法衔接。这样一来就造成专业结构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错位。有的高校设置专业时,不做市场调查,缺乏科学的预测和规划,学校设置专业围着老师转,有什么教师,开设什么专业,而不是围着市场转,有较大的盲目性;有些院校盲目追逐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其结果是毕业生太多,供大于求,专业人才的产出与就业岗位的需求不成比例。专业设置与就业岗位的错位日益明显。

3.信息化、工业化的社会以及新兴产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传统教育模式面临更多的考验

中国进入经济全球化的行列,世界经济将以更大的力度向开放的中国渗透。中国工业生产和从粗放型向集体型,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型转变。这种发展态势将使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众多的职业岗位,尤其是高新技术生产的部门和设计咨询服务行业相当多的职业岗位,对设计从业者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设计的应用型、技术型特征使其与新兴学科、新兴产业有着更密切的关系。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用人单位的需求往往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动而变化,但为经济服务的教学模式没有及时进行改革,有的学校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实践能力,导致毕业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差,无法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参与激烈的竞争。针对某些实践性较强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科课程,学校纸上谈兵脱离实践的教学不能不让人担忧,若不迅速地改变这种现状,势必与市场经济发展、行业对急需懂技术、动手能力强、把握流行信息、了解市场动态等多种能力人才需求的距离越拉越大。多年来是企业为毕业生提供了继高校毕业后各种能力的实践训练与培养的机会,原本理应在大学阶段完成的能力教育内容,事实上却是由大量的中小企业代替完成的。用人单位招来后还要花费相当的精力进行培训,不能马上上岗创造效益,影响了企事业单位用人的积极性。企业对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不仅是限于较高的理论水平,更要具有创新意识、品牌意识、又能在产品运作过程中解决具体问题的现代应用型人才。

4.艺术设计与纯艺术、传统工艺美术、理工学科以及新兴学科的关系也需要进一步认识和界定

艺术设计专业是工业化社会以来美术与工科及其他学科结合的产物,其实用性、技术性、商业性、边沿性的特征十分明显,但其审美的特性并没有改变。艺术设计多年在教与学上有重艺术轻技术、重设计轻工艺、“设计仅是艺术设计”的狭隘观念。要注重对理工学科以及新兴学科的交融和改造,但也不要轻视纯艺术、传统工艺美术的功能。纯艺术和传统工艺美术对于引导审美潮流、增强艺术内涵、丰富设计技法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的高校在艺术设计的教学中机械地沿用纯艺术或传统工艺美术的教学方法固然不对,但取消或削弱纯艺术或传统工艺美术的专业设置和教学也是不对的。当前,世界范围内现代性探索实践和回归传统、回归人性都成为人类的共同话题。由工业或后工业时代所带来的冷酷与僵硬越来越使人失去心灵依靠,寻找与高科技相平衡的高情感,成为设计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对传统工艺的保护和挖掘的意义日渐重要。

二、新形势下高校艺术设计教育

的专业设置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艺术设计的专业设置定位要明确,要有科学规范和办学条件保障

艺术设计的专业设置应注意培养目标、规格、层次等的定位。过于笼统和过于宽泛地冠以商业美术设计、艺术设计、广告装潢等不利于专业人才培养,把本科生和专科生按相同规格培养也不可取,有的高校把三年的专科课程简单地拉成四年本科课程或者相反,都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应根据经济社会和劳动市场对专门人才和职业劳动者的需要,以及学校教育可能提供的培养类型来设置专业。它既要从学科门类的设置出发,又要针对职业和岗位的需要,加强规范和管理,要有相对独立的办学场所,保障相应的师资、实训条件和办学经费。

2.艺术设计的专业设置要与时俱进,及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注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

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高速增长期,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社会的职业变化频繁、迅速,这就必须研究专业设置如何与时俱进,讲究时效性,及时调整,始终瞄准市场缺口,填补市场急需的空缺。对于社会急需的专业要加大招生数量,对于长线专业中专业设置不合理或老化的专业则要减少招生数量,或停止招生。

3.艺术设计的专业设置要面向未来,努力创办特色专业或品牌专业

专业设置要讲究超前性和品牌化。专业设置要重视社会对人才需求状况的预测,做好市场调查,不断调整专业,既保证专业相对的延续性、稳定性,有要是专业具有适应性、超前性:要注重研究国际新技术,特别是高科技发展的动向,注重研究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后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以未来的市场为导向,把培养能适应未来技术发展所需的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方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现代工业体系尚未健全,社会尚未重视产品美学的时候,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在国内就较早地设立了工业设计专业,并在招生方面做了较大改革,在招收艺术类考生的同时,也招收纯粹的理工生和文科生入校后参照艺术类培养。随着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不断快速前进,工业设计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经过十余年的探索,我院的工业设计走在设计教育界的前头,现在学院的工业设计已是社会的热门核心专业。近期学院拟设立生态设计专业,更是具有新兴学科、边沿学科的前瞻性。

4.艺术设计的专业设置要注意适应性 ,保证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范文6

艺术设计被引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人们对其理解还不够深入,为能够详细了解设计艺术的实质特征,我们将艺术设计与我们所熟知、较易与其发生混淆的工艺美术、工程设计、生产、艺术创作等活动进行比较,以便较容易的认识、理解。

1艺术设计与工艺美术

在中国最初关于产品设计的一系列问题均被视为工艺美术的范围。那时“艺术设计”一词还未出现,工艺美术在人们的生活及学术界影响十分深远,工艺美术就是艺术设计的代名词,许多关于艺术设计的论述,就是工艺美术的研究内容。所以,人们提及艺术设计时,仍会被一些人认为是工艺美术。因此,有必要对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的关系进行分析。首先,艺术设计的观念早已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它最初来源于工艺美术。被最早定义为艺术设计的思想是中国先秦时期《考工记》中的记载:“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译为“审视曲直,观察势态”。由于设计为生产服务,并运用于生产之中,艺术设计在当时处于萌芽状态,没有取得独立的形式,不如工艺美术的手工艺品那么受到人们关注。其次,艺术设计与工艺美术的区别有必要了解。工艺美术是一种以装饰和美化人们生活为目的的手工业,注重玩赏和情调的表达,制作的产品并不具有太多的实用功能,主要是供装饰和玩赏所用。而艺术设计是科技时代的大批量生产,属现代工业的范畴。艺术设计对产品的功能以及外形设计的十分关注,要求达到实用性和审美性的高度统一,特别强调在以产品特定功能和内部结构为基础的前提下,完成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最后,艺术设计与工艺美术亦有联系之处。从外在表现来看,两者都是强调为大众服务,都属于美的范畴,只是对美的要求不同。从内在性质上看,有些工艺美术作品具有实用美术的功能,倾向于艺术设计的特征,与艺术设计有比较密切的关联。但同时艺术设计也吸收了工艺美术的一些传统技术和设计元素,艺术设计的发展不能否定工艺美术为其奠定的基础。随着科技时代的快速发展,适应于传统经济的工艺美术,由于其技术与生产规模的滞后,生产的产品不能推广开来,发展的前景越来越不乐观,工艺美术市场退出了曾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舞台,相应地艺术设计取代了工艺美术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工艺美术”逐渐被“艺术设计”所替代,标志着艺术设计时代的到来。

2艺术设计与工程设计

由于设计概念过于宽泛,所涉及的领域众多,我们易于将艺术设计与其他领域的设计相混淆。工业产品的设计可以说是艺术设计,也可以说是工程设计,无疑给我们的研究造成了困难,我们有必要对这两种有代表性的设计形式加以区别。工程设计“着重于解决人造物中物与物的关系问题,如汽车的汽缸与活塞,发动机与传动装置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产品的内部结构、功能、传动原理、组装条件等方面,满足的是物的需要。而艺术设计满足的是人的需要,处理的是人与物的关系,是“为人设计”,不仅包含了对于产品的外观形象、结构布局、形式安排、构成因素、色彩关系等设计,还包括产品实用功能的设计。如此来说,工业产品直接为人的消费所进行的设计是艺术设计,其中蕴含着设计师的审美,品位,技术等因素的参与;工业产品中直接为物的功能、为物的下一步生产进行的设计是工程设计,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运用其中。

3艺术设计与生产

一般认为设计只是一种构思,构思的实现依靠生产来完成。“设计要通过生产制作才能获得某种使用价值,成为有一定价值取向和功能特征的产品”,由此可见,设计与生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凌继尧教授认为艺术设计与生产存在四种关系:设计适应生产;设计独立于生产,但对生产有一定的影响;设计与生产相适应,两者是统一行为;设计依赖于生产,并对生产产生重大影响,以至于设计为生产服务。生产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主流,在人类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设计都要服从于生产,设计只是生产的补充。然而,进入消费社会后,这一切有了质的变化,消费社会以消费为主,大量的产品不再如从前一样物质匮乏,生产即被销售,只有打动人,符合人的真正需要的产品才能被消费者接受,真正被销售出去。为适应这一情况,商家必须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了解,并根据市场调研得来的消费者信息,在头脑中建构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产品,等设计结束后,再开始生产。生产退后,有赖于设计,生产只是按部就班地对业已存在的构思进行具体物态化。

4艺术设计与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是个人化的情感行为,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得到情感的宣泄与精神的满足,他可以不考虑别人的主张与感受,完全表达真实的自我。艺术设计则是经济化行为,面对的是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消费者对产品的审美标准,迎合消费者对产品的精神寄望,而这限制了设计者的想象空间,使其无法随心所欲。如果说艺术创作是为己的行为,那艺术设计则是充满商业气息的为人的行为。不过,艺术设计强调艺术性,离不开艺术的本源,艺术设计仍需从艺术创作手法中吸收、借鉴,使其作为自己的设计手段。

二艺术设计的实质特征与影响力

1实质特征

“艺术设计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条件下,把产品的功能、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和一切美的构成要素有机、完美的结合起来的设计。”艺术设计在工业时代对利润的追逐下,生产出的产品缺乏对人性的关怀,机器产品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精神与审美的需要了。人们开始抵制这种冷冰冰的没有美感的工业设计产品,为了拯救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实现其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对产品外观与内涵的追求成为艺术设计竞争的核心,艺术设计直接为消费服务。艺术设计的本质特征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实用和审美的特征注明艺术设计是物质实践和精神行为二者的有机融合。实用性是设计物品作为其价值存在的首要条件,对生活本身来说,物品具有使用价值,才能满足其基本的生存需求。实用的特征不单纯指合乎人们的使用功能,艺术设计首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还需考虑经济、人、社会和环境因素,努力实现设计的“人文精神”,设计的艺术性表征。当设计蕴藉了“人文精神”“审美特征”,其文化意义即能弥散其中,设计的存在价值亦由此形成、产生。实用与审美分离的结果,正如贝伦斯所说“只遵循功能目的或者材料目的,不可能创造任何文化价值”。另外,在艺术设计中,功能和审美如何得到统一,功能如何为审美服务,功能如何帮助审美实现其价值,使功能性和审美性得到完美的结合,这要归功于科学技术与艺术的融合,科学技术为艺术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元素和先进工艺,美的元素通过艺术的形式得到体现,科学技术和艺术缺一不可,科学性与艺术性二者皆融合于设计思维之中,为设计思维提供最直接的物质和精神依托。

2对人的影响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艺术设计广泛深入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生产方式的深化,对人情感上的冷漠和人性关照的异向发展加剧,作为为人类精神服务的艺术设计,应该在经济诉求的基础上实现对人性的关注,从审美和精神双重层面实现时代精神的补偿和满足,实现对现代人、未来人的高度人文关怀。艺术设计是生产力。艺术设计活动是一种经济性的艺术活动,作为一种构思行为,“它的本质是人们对将要进行的经济活动做出艺术化的规划和筹备”,同时,艺术设计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提高人类的精神需求和审美视野。艺术设计对生产的作用,对提高效益的作用为许多国家和企业关注,他们对艺术设计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以工业设计实现国家振兴,从而实现了日本经济70年代的腾飞。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面对经济衰退,将设计作为工业前途的根本,大力发展设计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根据美国一项统计,企业产品设计产出的比例远远高于投入的比例。可见,设计对经济回报率之高。而苹果之所以成为世界品牌,成功的设计是关键,从电脑到mp3再到手机,无一不以人性化的设计、时尚的外形、超强的功能取胜,产品广受消费者追捧,苹果也成为设计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