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护理方法和技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生儿的护理方法和技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生儿的护理方法和技巧

新生儿的护理方法和技巧范文1

[关键词] 新生儿;筛查采血;穿刺法;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c)-0169-02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控制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将新生儿疾病筛查列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主要事项之一。根据母婴保健法,新生儿出生并正常哺乳72 h后取足跟血三滴检查,标本要求收集3个血斑。采取新生的血标本是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第一步,也是筛查工作最基本、最关键的一步。在筛查采血过程中,护理人员的穿刺技巧,穿刺方法不同针刺足跟后血流也有差异,而进针部位的偏差以及进针深度的不同也会影响血液的流出[1-3]。故经常出现采血不足,采血困难,而不得不二次扎针,给新生儿造成局部皮肤损伤,增加了新生儿的痛苦,家长心理上也难于接受。在采血过程中针对一些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可明显提高标本采集的合格率,同时也可以减少足底采血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笔者在亲身参与中观察553例新生儿足底采血并总结足底穿刺及护理方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2年6月26日~2013年1月29日共筛查新生儿553例,血样本采集对象均为在本院分娩的全部活产婴儿。其中,女婴279例,男婴274例,体重2200~3950 g。将553例新生儿分为两组,第一组163例,第二组390例,第一组用直刺法采血,第二组用斜刺法采血,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材料

75%酒精,棉签,一次性采血针,由筛查中心提供的采血滤纸,橡胶带。

1.3 采血时间

采血在新生儿出生后72 h,并吃足6次母乳,新生儿足底采血必需在充分哺乳和沐浴后进行。因为哺乳可以增加循环血量,而沐浴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1.4 穿刺方法

直刺法:操作者可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左足(或右足),现以左足为例,采血点的选择:正常采血点应为新生儿左足外侧足踝前缘向足底外侧缘作垂直线,此线与足底外缘交界点为采血点。操作者左手握住新生儿左足,常规消毒皮肤,右手持采血针于穿刺点与足底呈90°垂直进针,深度为2~3 mm,右手放下采血针,取干棉签擦去第一滴血后取血。如果血流不畅可用双手大母指在穿刺点上下左右挤压,血液流出立即取血,采血完毕用干消毒棉签按压穿刺点至血止。斜刺法:穿刺点的选择及皮肤消毒处理同直刺法。采血时操作者同样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左足(或右足),左手紧握新生儿的左足,右手持采血针与皮肤呈15°~30°进针,斜刺深度应将针头全部刺入为好,不需用力挤压,血液即涌出,吸血纸可一次吸透,标本血斑合格。采血完毕用干消毒棉签按压穿刺点至血止。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5.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穿刺方法结果比较

见表1。由表1可知,直刺法163例,一针穿刺成功136例,需要第二次穿刺27例,一针穿刺成功率为83.4%,血片合格率为96.3%。斜刺法390例,一针穿刺成功372例,二次穿刺18例,斜刺法一针成功率为95.4%,血片合格率为99.7%。两组比较,穿刺成功率及血片标本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不良反应

直刺法采血困难,常因出血量少,需用力挤捏新生儿足部导致6例足底皮肤损伤,新生儿哭闹时间长。斜刺法出血快,不需重力挤压,避免了反复穿刺,无一例足底局部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88,p < 0.05)。

3 护理

3.1

般护理对策

为了使采血工作顺利进行,孕妇入院后需要做好母乳喂养宣传指导,向母亲宣传母乳喂养及早开奶的好处,指导母亲用正确的方式喂奶,叮嘱母亲在采血前要充分哺乳。母乳喂养是新生儿足跟采血的重要条件。护理人员必需掌握最佳采血时机。采血必需在充分哺乳后1 h,沐浴后立即进行,以缩短采血时间。在整个采血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新生儿的一般情况,以确保新生儿安全及采血过程顺利进行[4-5]。

3.2 针眼出血的护理

偶有针眼经常规按压出血不止者,先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以进针处为起点向上按压1~2 min,后再用简易加压包扎效果很好。也可以正确指导家属按压采血部位[6-7]。

3.3 局部皮肤损伤的护理

加强护理人员操作技术培训,每位护理人员都必需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尽可能做到1次成功,避免反复穿刺,减少新生儿足底皮肤损伤。选择穿刺部位时要避开瘀斑、炎症或血肿部位。如需要二次穿刺,最好选择另一侧肢体[8]。采血后有效按压穿刺部位也是预防局部血肿和瘀斑的有效护理措施之一,正确指导家属按压采血部位。局部皮肤损伤时,可常规消毒皮肤后再用无菌纱布包扎。局部皮肤水肿者可用50%硫酸镁纱布湿敷,效果很好。如果出现血肿局部组织肿胀,可立即用冷敷,但应注意冻伤。

4 讨论

加强护理人员操作技术培训及母乳喂养宣传指导,掌握正确的穿刺技巧和最佳的采血时机,是提高穿刺成功的重要条件。本科于2012年6月26日~2013年1月29日共采血553例。新生儿足底血斑中,无一例变态反应发生,如有变态反应发生可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在整个新生儿筛查采血过程中,直刺法因出血量少需反复挤捏新生儿足底,造成6例足底局部损伤。对6例足底皮肤损伤的新生儿,给予常规消毒无菌包扎处理,均自行痊愈,无后遗症发生。斜刺法出血快,无需重力挤压,血斑一次吸透。无一例足底皮肤损伤。提示,斜刺法可确保穿刺以及血标本的质量。且该法安全可靠,穿刺成功率高,避免了反复穿刺,缩短了采血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益。同时斜刺法避免了反复挤血给新生儿造成的局部皮肤损伤,减轻了新生儿的痛苦,减少了新生儿哭闹时间,增加了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穿刺以及血标本质量,新生儿疾病筛查足底采血,建议采用斜刺法。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证明,斜刺法不论在穿刺成功率或是血标本质量上都优于直刺法。斜刺法在临床应用中所展现的优点,值得广大护理工作者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裴金霞. 新生儿足底定位采血法的临床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6.

[2] 杨明艳,高芸. 介绍一种新生儿筛查采血新方法[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5.

[3] 杨玉霞. 婴幼儿静脉采血方法探讨[j]. 当代护士,2006,(8):71-72.

[4] 肖星莆. 输血技术手册[m]. 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2:20.

[5] 杨藻宸. 医用药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655-656.

新生儿的护理方法和技巧范文2

【关键词】 新生儿;床旁服务;优质护理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卫生部关于《2010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1]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 以患者满意为目标”的政策要求, 结合荆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工作实际情况和病人的需求, 适时开展了部分病区的新生儿床旁护理, 收到良好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11月产一科分娩产妇为对照组, 排除意识障碍和不愿意合作的病人, 共530例, 年龄17~40岁, 平均30岁, 孕周35~42周;其中剖宫产323例, 自然分娩207例。2012年6~11月产二科分娩产妇558例为实验组, 年龄19~43岁, 平均29岁, 孕周36~42周;其中剖宫产342例, 自然分娩216例。两组产妇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健康状况和妊娠周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方法, 仍由家属抱新生儿到产科病区固定地方进行沐浴、治疗、检查, 家属在门外隔窗相望;出院时进行集中宣教。实验组由每名分管6张病床的责任护士实施新生儿床旁护理, 与家属和产妇一起共同参与, 利用婴儿床旁护理车为新生儿进行沐浴, 抚触、游泳、预防接种、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眼保健、口腔保健、治疗, 同时对产妇及家属每天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 对新生儿护理技巧进行指导, 对家属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 住院期间家属也可在责任护士的指导下进行新生儿的护理技巧训练。

1. 3 评价方法 两组产妇在实施不同护理后, 在出院时发放医院自制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10个条目)和产科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表(10个条目), 均采用百分制, 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好, 满意度越高。陪护按住院期间每名产妇留陪一人为基数, 陪护率(由所有留陪人数-留陪基数)除以在院产妇人数计算, 陪护人数越低, 服务质量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

2 结果

实施新生儿床旁服务以来, 两组进行护理服务质量比较:见表1 。患者满意度、陪伴率、健康教育知晓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 1 新生儿床旁护理的开展密切了护患关系, 有效降低了家属陪伴率, 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患者的满意度是现代医院质量管理的金标准, 是评价护理质量及改进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指标[2]。母婴床旁护理来源于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监护[3], 其实质是指产妇在住院期间母婴所享受的一切护理均有护理人员在产妇床边进行[4]。有研究报道[5], 母婴同室病房的护理人员, 在新生儿的护理方面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造成了人力资源配置的相对不足, 往往需要多名家属与护士协助进行相关的一些基础护理, 易造成家属陪伴多, 病房不易管理。床旁护理使护士主动落实母婴两方面的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 并在产妇的直视下进行, 家属和产妇都非常的放心, 大大减轻了家属育儿的精神负担, 减少了家属分工照顾母婴的工作, 降低了家属的陪伴人数(见表1)。新生儿床旁护理开展的过程中使责任护士每天与产妇及新生儿近距离的交流、指导, 能够更直接更客观的了解产妇及新生儿心理变化和需求, 能够及时对护理方式方法及措施进行调整, 体现出对母婴的关怀, 给产妇及家属一种依赖、亲切感和安全感, 满意度有明显的增高(见表1)。 而分娩后产妇对即将承担母亲角色的不适应, 对各种生活难题心里准备不充分, 均可造成产妇心理压力, 诱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6], 增加家庭矛盾及负担。而床旁服务使护士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母婴护理的一对一的交流指导, 便于产妇及家属在住院期间掌握新生儿喂养、换尿片、新生儿黄疸观察等多方面的新生儿护理技巧及健康教育知识(见表1), 可减少家庭矛盾及产后抑郁症发生, 让产妇及家属更快的适应角色转变, 提高他们的满意度。

3. 2 新生儿床旁护理的开展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 保证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新生儿床旁服务的开展对护士的要求较高, 在临床工作中, 需要护士的综合能力强, 善于沟通, 专科水平扎实, 知识面广, 能够及时解答产妇及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 常由品质良好的护士来担当。因此, 该服务模式时时刻刻对护理人员提出挑战, 在工作中需不停的对自己知识进行充实与更新, 来适应工作, 满足产妇及家属需要。通过对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服务[7], 责任护士能够发现孕产妇及新生儿一些异常状况, 及时进行处理, 方便病情的观察, 同时避免了家属抱新生儿四处进行“沐浴、新筛、预防接种、行为测定”等项目检查时可能出现的应急事件的发生。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做好基础护理是关键[8],而新生儿床旁服务是以落实基础护理为主, 使患者看得见、体会得到的实事, 大大减轻了家属的负担,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形成了护患之间良性互动的双赢局面, 奠定优质护理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印发《2011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卫医政【2011】23号:6-7.

[2] 朱丽芹.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创建与实施.护理管理杂志, 2010,16(33):4059-4061.

[3] 俞康民. 产科新模式-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监护.北京: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 2009.

[4] 王玉玲.母婴床旁护理务实手册.青岛:青岛出版社, 2010:1.

[5] 马迪, 姜梅, 何仲.产科母婴同室病房护理工时调查与分析. 中国护理管理, 2012,12(4):54-55.

[6] 费喜之.产后抑郁症的病因分析及其护理干预.山西医药杂志, 2010,6(39):581.

新生儿的护理方法和技巧范文3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340例产妇均为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将这些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有160例产妇,其平均年龄为(27.4±2.4)岁,其中有67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有93例经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其住院天数为(5.5±2.3)天,其新生儿的体重为(3.4±1.2)g,其新生儿的胎龄为(40.1±1.3)周。观察组有180例产妇,其平均年龄为(27.5±2.6)岁,其中有74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有106例经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其住院天数为(5.8±2.6)天,其新生儿的体重为(3.3±1.5)g,其新生儿的胎龄为(40.3±1.5)周。两组产妇的年龄、分娩方式、产后住院天数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为对照组产妇的新生儿采用母婴分离的方式进行常规护理,由护理人员对其新生儿进行体温、呼吸监测、更换尿布、测量体重、洗澡、臀部护理及喂养等操作,不要求产妇或其家属参与对新生儿的护理。为观察组产妇的新生儿采取母婴同室的形式进行护理,将其与新生儿安排在同一病房,在为其新生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求产妇或其家属共同完成所有的护理操作,以提高产妇护理新生儿的能力。护理人员应通过发放资料、现场讲解等方法对产妇及其家属讲解护理新生儿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并促使产妇尽早开奶,以提高其新生儿的母乳喂养率。在产妇为其新生儿更换尿布、进行沐浴、脐部护理及臀部护理时,护士从旁进行指导,纠正其错误的做法。若产妇发生乳汁分泌不足、扁平等情况,护理人员应为其进行关于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并列举一些为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获得理想效果的案例,让其认识到为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增强其进行母乳喂养的信心。若产妇出现紧张、不安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帮助其更快地完成母亲角色的转换。在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期间,应嘱其密切观察新生儿的体温、呼吸及体重的变化,以免发生意外情况。

1.3评价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产妇护理新生儿的能力、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对母亲角色的适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两组产妇发生紧张情绪的程度,将其紧张情绪分为“不紧张”、“轻度紧张”及“重度紧张”。将两组产妇对母亲角色的适应性分为“适应”和“不适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以(例,%)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对照组产妇相比,观察组产妇发生紧张情绪的程度较低,护理新生儿的能力、对母亲角色的适应性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新生儿的护理方法和技巧范文4

抚触即按摩,源于英文Touch,是经过科学指导的、有技巧的抚触,是通过抚触者双手对新生儿的皮肤和部位进行有序、有手法技巧的抚触,通过对新生儿皮肤感官温和刺激促使婴儿健康发育。抚触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正逐渐被临床护理所重视。我科新生儿抚触自2016年1月开展,1月-10月共对998例新生儿进行抚触,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1.新生儿抚触的方法

1.1 人员培训

选拔临床经验工作并富有爱心的护理骨干,经过中华护理协会新生儿抚触技术专业课程培训上岗。

1.2 准备

室温26°C~28°C,房间内温暖,安静,温馨,柔软舒适的抚触台、柔和的音乐。抚触者温和亲切洗净双手,修剪指甲,双手涂润肤油以滋润新生儿皮肤,减少皮肤间的摩擦刺激。

1.3抚触时间

新生儿出生24小时沐浴后进行首次抚触,以后每天上午沐浴后进行,每次15分钟。

1.4步骤

抚触前先将按摩油倒在掌心(千万不要直接倾倒在宝宝的皮肤上),并将手搓热,按摩时要随时保持双手的温热。①头面部(舒缓脸部紧绷)取适量婴儿油或润肤乳液,用两拇指腹由额头的中央至太阳穴,两拇指从额部中央向两侧颈部滑动,让上下唇成微笑状,两拇指从前额发迹抚向后脑,然后中指移向两耳乳突后停顿。宝宝头顶天灵处的头骨因为没有闭合,不能碰,指头经过时必须翘起来避开。②胸部(顺畅呼吸循环)双手交叉放在两侧肋源(正对腋下肋骨边缘处)四指合并右手向上滑至宝宝右肩,复原,左手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注意,四指经过时要分开,避开宝宝的。两手交叉做,在胸前划一个大的交叉。③手部(增加灵活反应)将婴儿双手下垂,用一只手捏住其胳膊,从上臂到手腕轻轻挤捏,然后用手指按摩手腕。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另一只手。双手夹住小手臂,上下搓滚,并轻拈婴儿的手腕和小手。在确保手部不受伤的前提下,用拇指导从手掌心按摩至手指。④腹部(有助于胃肠活动)两手依次从婴儿的右下腹向左下腹顺时针方向划半圈,用右手从婴儿的右腹至右下腹画一英文字母“I”,由上腹部导左下腹划一个倒置的“L”,两从右下腹部再至左下腹部划一个倒置的”U”,做这个动作时,再送爱的语调向婴儿说:“我爱你”婴儿会很喜欢的。⑤腿部(增加运动调节功能)按摩婴儿的大腿,膝部,小腿及裸部,然后按摩脚裸及足部,双手夹住小腿,上下搓,交轻拈宝宝的脚裸和脚掌,在确保脚裸部首伤害的前提下,用拇指从脚后侧后跟按摩至脚趾。⑥背部(舒缓背部肌肉)用自己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对着宝宝的脊柱,其余两指分别对着脊柱两边凸起处,双手交替向下划至尾骨,双手四指指向宝宝背部两侧,以拇指处手掌轻轻地由宝宝脊柱向两侧滑行。

除了正常新生儿做抚触,还对早产儿做抚触。做每步动作时用柔和的语调和鼓励性的语言和新生儿沟通交流,要求抚触动作轻柔、力度适中并与宝宝进行目光交流。做背部抚触时帮助宝宝抬头爬行,每天记录宝宝抚触时的表现情况,如宝宝每天的体重、吸吮及睡眠情况、反应灵敏度、胎粪排泄和黄疸消退情况[1]。

2.抚触效果

98%新生儿抚触前哭闹、摄奶量少,经过适当抚触后睡得安稳、易饥饿、摄奶量明显增加,生长发育好。产妇经过抚触与新生儿互动、交流身心也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促进了母乳喂养的成功。

3.体会

皮肤是最大的感官器官,是神经系统的外在感受器,这种触觉感受器可将感受到的刺激通过传入神经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对这些冲动进行分析、判断,而做出相应的支持。因此可通过充分的抚触,传递触觉、视觉、听觉、动觉、平衡觉的综合信息。(1)促进婴儿智能发育,增进食物消化吸收,调节婴儿睡眠节律,提高婴儿免疫力[2]。(2)通过抚触这种非语言的感情交流方式增强新妈妈与宝宝之间的亲密接触。(3)抚触可以促进新生儿的淋巴系统,增强新生儿的免疫力,应激力和智力。(3)抚触可以减少婴儿的哭闹,增强睡眠,提高孩子的智商和情商,更能促进家人与孩子亲情交流(4)通过抚触保持了宝宝皮肤的清洁和弹性,尤其对生病的婴儿可以减轻疼痛和不适感觉,缩短治疗过程。(5)抚触能改善早产儿的生理功能,更有效地促进其生长发育。

护士给予产妇进行新生儿抚触指导,拉近了护士与产妇沟通的距离,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同时,对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极大的帮助。可以说新生儿抚触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非常的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新生儿的护理方法和技巧范文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6-0076-01

【摘 要】目的 探讨孕期健康教育的内容及孕期健康教育对孕妇在孕期、产时及母乳喂养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400例,其中200例经过孕妇学校的培训为观察组,未参加孕期培训的2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剖宫产率、经阴道分娩率、母乳分泌时间、新生儿护理及喂养知识。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降低,初乳分泌比对照组显著提前。结论 孕期健康教育能提高经阴道分娩率,促进支持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使年轻的爸爸、妈妈正确掌握护理新生儿的方法及技巧。

【关键词】健康教育 母乳喂养 新生儿护理 孕期培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2月-8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400例,其中参加孕期培训200例,未参加孕期培训200例,两组间孕妇年龄、孕周、身高、体重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健康教育的内容

1.2.1 孕期管理 不论是否选择在该院分娩,鼓励她们参加该院孕期培训。培训内容:孕期营养指导、分娩方式的选择、如何缓解精神压力、如何预防孕期糖尿病、孕期姿势、如何稳定孕妇血压、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培训方法:授课、操作示范、互动、个体指导。

1.2.1.1 孕期营养指导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准妈妈唯恐胎儿营养不足,摄入过多营养不仅使自己体重超标身材走形,还会对自己和宝宝的健康带来诸多问题。因此,合理的饮食结构可降低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骨关节炎、血栓形成、产后抑郁症等。

1.2.1.2 分娩知识的宣教 给孕妇讲解分娩机制、分娩过程及产生疼痛的原因、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及规律,讲解分娩过程中的放松技巧,以减轻疼痛。

1.2.1.3 孕期姿势 孕期重要的是避免背部弯曲。另外,为避免一些不良症状发生,可采用提肛动作,轻轻吸气,并用力缩紧,直到再也使不出劲为止,稍待片刻,然后逐渐放开。每日若能坚持作2-4次,对阴道分娩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帮助。

1.2.1.4 新生儿护理 包括换尿片、洗澡、保暖、大小便观察、常见症状及简单的处理。

1.2.1.5 母乳喂养指导 包括喂养姿势、婴儿含接方法、早接触、早吸吮,母婴同室的重要性,宣传母乳喂养对产妇及婴儿的好处,尽可能树立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1.2.1.6 如何合理坐“月子” 指导孕妇在生孩子以后科学地、合理的坐月子的方法。包括:饮食、活动、休息等。

1.2.2 对两组产妇剖宫产率、初乳分泌时间、母乳喂养成功率、新生儿护理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分娩方式的比较 (见表1)。

2.2 观察组比对照组初乳分泌时间提前

2.3 观察组普遍比对照组更会护理新生儿。

3 讨论

3.1 孕期健康教育提高自然分娩率,使产妇了解到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利弊,掌握分娩技巧,使孕妇认识到分娩是一个正常、自然、健康的生理过程,产妇和胎儿都具有完成分娩的能力,从而促进了自然分娩。

3.2 孕期健康教育促进了母乳喂养,孕期孕妇了解母乳分泌的早晚与婴儿早接触、早吸吮有密切的关系,了解初乳对婴儿的重要性,母乳喂养对母亲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好处,母乳是建立母婴对婴儿的智商、情商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3.3 孕期健康教育使孕妇及家属提前掌握了一些新生儿的护理知识,不至于宝宝出生后措手不及,不知如何护理、如何喂养,同时,也给病房的宣教工作打下了基础。

3.4 孕期健康教育灌输了一些新的知识,使产妇及家属懂得如何合理的坐“月子”,对产妇的身心愉悦,新生儿

的健康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新生儿的护理方法和技巧范文6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进行产检和生产的初产妇200例,随机进行分组。常规组100例,年龄22~38岁,平均(29.50±1.50)岁。文化程度初中至研究生。试验组100例,年龄23~39岁,平均(29.50±2.00)岁。文化程度初中至研究生。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干预方法

①常规组100例进行常规的优质护理服务,依据患者情况均给予传统的产科护理干预措施;试验组100例进行系统化个性化围生期健康教育配合产科优质护理服务。

②制定孕产妇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规定各阶段健康教育内容、方式及各种护理问题的干预措施,并将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应用于健康教育中。护士与患者充分交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价,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根据孕产妇的特点、需求反复进行讲解、评估、教育,不断修订健康教育计划,将健康教育贯穿于孕晚期直至产褥期。

③各阶段健康教育内容:孕期营养与运动、体重控制方法、母乳喂养知识、产房环境介绍、模拟产程演示、产前心理疏导、待产注意事项、入院须知、利于自然分娩的孕期准备、孕期合并症护理要点、剖宫产的术前准备等;临产后导乐助产士讲解产程过程,产程中饮食与休息,指导缓解产痛的方法、用力技巧、陪产家属支持方法;分娩后讲解并协助早开奶,早吸吮,皮肤接触,讲解产后生理变化和注意事项,饮食与运动,促进子宫复旧的方法,产后康复操。讲解新生儿护理知识,沐浴、抚触、喂养和观察评估,新生儿安全须知,疫苗接种。指导母乳喂养,护理,出院后护理问题咨询求助方式;产妇出院后电话或上门随访,指导坐月子的注意事项,伤口护理,喂养指导等。

1.3评价方法

患者满意度采用天津市护理质控中心2013版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满分100分;母婴健康知识知晓率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知晓率调查表,内容包括产褥期生理变化,产后康复,饮食和休息,新生儿生理和新生儿护理技巧,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新生儿预防接种等方面,总分100分。以上两种问卷均发放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100.0%。自然分娩率、合并症发生比例、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实际发生百分比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11.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患者满意度、自然分娩率、合并症发生比例、母婴健康知识知晓率、母乳喂养成功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不良事件发生。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