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课程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闻学概论课程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闻学概论课程总结

新闻学概论课程总结范文1

近年来,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从新媒体上获取信息。新媒体是未来媒体发展的重点,是传媒市场发展的趋势和必然方向。因此,加强新媒体的研究和教学对推进新闻传播学学科进步、人才培养、产业升级乃至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国内外新媒体教育还处在发展初期,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惠州学院《新媒体概论》课程的教学定位、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建设、学习环境的改善等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分析、总结,试图找到适合《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的优秀方案,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提供现实指导。

一、《新媒体概论》课程教学定位

(一)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新媒体概论》是因新媒体新闻传播事业的勃然兴起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属于新闻传播学的分支学科。《新媒体概论》主要研究以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各类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规律。在惠州学院,《新媒体概论》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专业主干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习者了解各种新媒体的基本概念,把握各种新媒体的传播现状、效果和发展趋势,掌握各种新媒体的技术特征、信息流程以及盈利模式。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在实践中理解、掌握、深化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因此本课程除了进行理论课的教学之外,还有实践教学环节。为《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新闻网页设计与制作》等后续相关课程打好基础,为将来在新媒体传播领域中工作奠定基础。

(二)《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以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增强学习兴趣、改善教学环境、促进学科发展为指导思想和根本出发点。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基础之上,加强课程内容建设,争取把惠州学院《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成为广东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二、《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

为了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惠州学院的《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主要从教师队伍、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和学习环境等方面展开。

(一)教师队伍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应该由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主持建设,教学团队应结构合理。惠州学院《新媒体概论》课程的教学队伍由5人组成,其中教授2名,高级记者1名,副教授1名,讲师1名,学历均在硕士以上,年龄在35岁至45岁之间,且都是从事新闻传播学教学与科研的一线专业教师,是一支具备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惠州学院制订了课程团队发展规划、青年教师结对培养计划、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等,优化了课程团队。

1.引进高层次、高水平人才,优化教学团队。惠州学院建立高级人才引进机制。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引进一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课题负责人近十多年从事新媒体与网络新闻学教学与科研。担任《新媒体概论》、《传播学》、《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新闻网页设计与制作》等课程的教学,主持2013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项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微博舆论研究》。还引进一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传播学教授担任课程第一主讲,该主讲教师担任省级精品课程《传播学》的负责人,主持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项目《网络非理性舆论的社会风险研究》,对新媒体课程教学有丰富的经验。

2.促进青年教师博士化。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一名主讲教师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新闻学博士学位,选修了与《新媒体概论》密切相关的课程。该主讲教师2011年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网络公共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2年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网络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与治理研究》等都是关于新媒体的研究。通过教学结合、教研结合,深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3.鼓励教师参加学习交流和学术考察。课程主讲教师先后参加过中国新闻传播学年会、中国网络传播年会等学术会议,了解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与新媒体、网络新闻学等课程教师探讨交流教学经验。教学团队反复研究中国传媒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新媒体与网络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完善《新媒体概论》课程体系设置。

(二)教学内容建设

1.更新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惠州学院通过对国内外院校相关课程的比较分析,结合本校的教学情况,按照整体优化课程体系、有利于学习者能力培养的原则,增设了一系列增强学习者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教学环节。改革前的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没有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后增加了12个实践教学学时,总学时为42学时(见表1)。

2.调整优化课程内容,保证教学效果。关注最前沿的新媒体动态,使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保证学习者能及时获得最新、最有用的新媒体知识和技能,是《新媒体概论》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首先,惠州学院调整了教学大纲,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视频网站”、“社会化媒体”、“手机之外的移动信息传播”等内容。其次,主讲教师通过参加学术会议,把新媒体发展最新成果及行业发展动态与趋势,整理、归纳、整合为教学资源,提高课程的科学性。通过改革,《新媒体概论》的教学内容具有清晰的逻辑性、系统性,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还具有丰富的知识点和信息量,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深受学习者欢迎。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

1.“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本课程经过近五年的建设,教学方法已从最早的老师单向授课模式,变为教师授课、学习者讨论、个人和小组报告、师生互动、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多元化模式,成功地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 习者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理念。

2.“案例工作坊”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能力。《新媒体概论》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引入“案例工作坊”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是以主讲人为核心,15名左右的成员组成的小团体。结合市场需求与行业发展,主讲教师把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各种新媒体实际应用范例结合起来,让学习者围绕某个话题、案例进行讨论或实践操作,引导学习者对问题实质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与动手能力。由于该教学模式强调面对面交流、参与者的互动学习以及实践操作,所以,学习者可以获得更多通过普通讲课无法获得的思考和成长体验,可以把课堂上的体验内化成专业素养和行为态度。课程组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习者在“案例工作坊”教学过程中积极性很高,并认为自己从中获得了很大的收获。

3.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在教学中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完善了多种网络资源和PowerPoint的演示教材,充分利用教学互动平台进行师生的互动。值得一提的是,《新媒体概论》课程利用魔灯教学平台,建立了具有多媒体特性的网络课堂,开展网络教学。利用魔灯教学平台提供的论坛、测验、资源、投票、问卷调查、作业、聊天室、Blog和Wiki等丰富的课程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在线自主学习、在线作业、在线答疑、在线自测/考试、在线实时交流等教学活动。使教学理念从传统的教案设计向课程设计转型,内容设计向“资源+活动”设计转型,教学方法从传统的传授型向传授型、研究型、社区型相结合的多样化的教与学方式转型。比如主讲教师和学习者可以通过新媒体网络课堂的课程管理中的资源上传、 下载教学资源, 以达到教师与教师、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者多方位资源共享的目的。再比如,通过新媒体概论的论坛或博客,学习者可以在线提问,教师可以在线答疑,在虚拟的网络空间,突破空间的阻隔进行实时的同步交流,也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时间进行异步交流。

(四)教学条件建设

1.教材的使用与建设。本课程早期采用中科院新媒体研究专家闵大洪研究员编写的《数字媒体概要》作为教材,该教材在编写中强调学理性、实用性、工具性、前沿性、延展性、交互性的统一。但是,随着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该教材部分内容难免过时。目前,该课程使用本课程主持人周海英教授著《数字新媒体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作为课程的主教材,并选用了如下书籍作为参考教材(见表2):

2.课程相关资料建设。课程组成员密切跟踪,及时购买与本课程相关的国内外最新出版的图书、资料,并向学生推荐阅读。比如《网络社会的崛起》(纽曼尔卡斯特著,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网众传播—— 一种关于数字媒体、网络化用户和中国社会的新范式》(何威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微博—— 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喻国明、欧亚、张佰明、王斌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新媒体概论》(宫承波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出版)等研究新媒体的著作。本课程组还收集了大量文献资料,目前已有国内外新媒体传播类图书约100多种,与本学科相关期刊论文数百篇,光盘数据库文献资料也非常丰富。

课程团队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跟踪和吸收国内外有关本课程研究的最新成果。如教会学生熟练使用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硕博士论文库、传媒学术网、传播学论坛、中华传媒网、美国哥伦比亚新闻评论网等,增强了学生自主获取学术信息的能力。

3.网络教学环境建设。教学改革重点之一是学习环境的改革。当前,课程学习环境的改革主要体现为学习者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环境的建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课程团队在惠州学院的网络教学平台上搭建了《新媒体概论》的课程网站。在课程网站中,根据《新媒体概论》的教学定位、教学内容,建设了课程介绍、教学大纲、师资队伍、教学日志、电子教材、教学课件、练习与习题、参考资料目录和教学录像等基本资源,并且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及时的更新。在基本资源的建设中力求涵盖新媒体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系统介绍《新媒体概论》的相关知识,既实用又易用,能共享,为《新媒体概论》的教与学提供平台。

除了建设《新媒体概论》课程的基本资源之外,还建立了课程的立体化拓展资源。拓展资源包括:图书资源库、多媒体素材库、视频讲座库、案例库等。在多媒体素材库中收集了中华传媒网、人民网传媒频道、新浪传媒、紫金网、中国新闻学评论等传媒学术网和传媒体资讯网,每一个条目设有网站名称、网站截图、网站链接、网站介绍。学习者可以通过这些网站了解传媒体资讯、学术动态以及前沿的学术观点,丰富自己的传媒知识。视频讲座库收集了新媒体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共20场,便于学习者领略传媒领域专家学者的风采,了解传媒热点话题。图书资源库收集了40多本传媒书籍,每一条目设有书名、网络购书链接、内容简介、内容目录、作者介绍等关键信息,为学习者拓展知识面提供参考。

三、课程建设成效

从2008年以来,惠州学院在广播电视学专业开设了《新媒体概论》课程。经过五年的探索,课程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明确了课程定位,完善了教学体系,改进了教学方法,改善了学习环境,培养了一支教学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2012年5月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化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系列专题研讨会上,惠州学院的《新媒体概论》课程获同行专家、学校、学习者、社会等方面的高度赞誉,提交的教学改革论文《新媒体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被评为优秀论文。2012年《新媒体概论》被评为院级重点课程,2013年被评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被学院推荐为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学机构、教学团队、学习者坚持不懈、共同努力,才能造就真正的优秀学习者以及惠及相关的教师和社会人士,从而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 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教高[2003]1号.

[2] 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Z].教高[2012]2号 .

新闻学概论课程总结范文2

【关键词】全媒型人才;国外高校;启示

一、我国高校培养全媒型人才的现状

(一)当下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就业面临的困难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点的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时代推动了传统媒体生态环境的改变,使得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这也直接导致他们在人才需求上发生变化。然而,高校在面对媒介融合时所培养的人才却存在新旧断层的问题,导致许多新闻学专业的学生面临“就业难”的局面,高校培养全媒型人才迫在眉睫。

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使得新闻媒体开始需要全能型人才,即同时掌握采、写、编、拍、摄、录等技能的人才。然而我国新闻学专业长期以来都是根据媒介类型来划分专业方向,这么做的后果就是单一人才掌握单一技能。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广播电视专业型记者以及编辑人才,他们所学的技能主要适用于广播电视的采编播工作等。而全媒体时代下则要求记者灵活运用新媒体,如微信、微博,第一时间能将采、写、摄、录、编一起完成,并且能将不同媒介上的新闻做出适当修改移植到其他的媒介上。但是我们的学生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即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严重失衡,这一问题在全媒体时代下更被放大。可以说学生在全媒体时代下就业难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技术难,掌握的技术实际操作能力薄弱;二是思维方式难,目前很多学生还在用传统媒体的思维方式,和全媒体的思维方式相违背;三是采访、沟通难,很多学生不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导致进入社会在面对采访对象时,无法快速进入采访重点;四是体能难,全媒型人才一定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的困难,从深层次看,这些也是高校在制订全媒型人才培养方案时所要解决的。

(二)高校全媒型新闻人才培养面临突出问题

“全媒体”具有渠道平台化、内容集成化、机制流程化以及消费生产相结合等特征,它给当今教育带来了巨大影响。教育部就提出,希望中国高等院校能够培养出“创新型”“应用型”及“复合型”人才,各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及专业也都意识到培养全媒型人才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为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做出了许多调整。如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的新闻采编专业就创办了学院的校报和门户网站,然后用全媒体开设了学院官方的手机报、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实训平台,安排学生负责日常的维护工作,以此来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考核形式则采取“以件计绩”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加学生灵活运用全媒体的能力,此举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响应。但是高校培养的人才和业界使用人才仍旧存在断档,具体表现如下:

(1)高校全媒型人才培养只是“媒体全”,而非“全媒体”。现在高校在培养全媒型人才的课程设置上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将新闻专业基础课与几门数字技术核心课程做简单地叠加,而非做到让学生将理论与技术相结合;二是没有自成体系的全媒体教材,所用的都是相关课程教材拼凑起来的。这就导致学生在实际动手中在不同层面出现了不同的问题,首先就内容层面来说,学生在新闻内容的选择上大多重复选择,而无法做到将相关有效信息相融合;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学生又缺乏将各大媒介整合运用的能力;而从受众层面上来说,学生普遍缺乏从用户角度去思考问题,没有受众意识。这也是为什么目前高校为培养全媒型人才所搭建的全媒体实验、实训平台只能称之为“媒体全”,而非“全媒体”。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不能只是做简单的加法,而应将传统新闻学的课程与新媒体课程相融合。因此,全媒体的课程设置结构及布局的重点在于“融”,形成“融媒体”。

(2)高校全媒型人才培养难以兼顾“全”与“精”。我国传统新闻传播学的课程是根据媒体分类来设置的,专业类别涉及新闻(纸媒)采写、编辑、广告、网页与网站以及新媒体等。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这些媒体之间都有了交互性,打破了传统媒体之间的隔阂,高校在培养全媒型人才的课程设置上开始重视培养学生技能的“全”,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又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即虽然培养了“全”,但却难做到“精”。所有高校都有一个相同点,即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有一前提限定:教学总学时是确定的,不可变动。所以当增加某一个专业的课程学时时,势必导致其他的课程学时减少,但若是将已有课程做“组合”,空出多余学时,加入新媒体、技术、创意等课程,依旧存在问题,因为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会导致学生什么技能都只学一点皮毛,无法深入学到“精”,而且还会导致最基础的新闻学理论知识受到削弱。所以在有限的学时内,兼顾学生学习的“全”与“精”变得尤为重要。

(3)高校全媒型师资团队不健全。“术业有专攻”是目前我国高校师资团队的普遍共性,少有全能型的教师,在新闻学科也是如此。为了培养全媒型人才,高校所需的优秀教师是同时兼备新闻传播学理论与全媒体实践操作经验的,但这种教师资源正是高校所匮乏的,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当下国内高校把教师的学历和科研成果作为主要聘用门槛,对教师的实践能力与教学能力反倒有所忽视;二是教师知识结构过于单一,教师所教学科之间界限分明。由于我国在培养全媒型人才方面还处于摸索期,对全媒体教育缺乏实际经验,高校在做出相应举措的同时还应多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案例,及时调整自身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若是无法解决师资问题,只会导致全媒型人才培养变得停滞不前。

(4)我国高校全媒型人才培养滞后于相关媒体实践。人才短板问题一直处在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美国12所在新闻界拥有极高影响力的高校曾一同研究出在全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五种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通识能力以及基本的职业道德。可以说,具备这五种能力才是一个合格的全媒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开设基础的新闻学理论课程之外,还要开设新媒体实践课、通识课以及就业指导等课程。当然,目前我国高校在培养全媒型人才上还存在诸多不足,各高校可以通过借鉴国外高校培养全媒型人才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以便更快地摸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模式。

二、国外高校培养全媒型人才的成功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曾到美国做访问学者,她在访问结束后总结出“培养全媒型人才”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高层次的管理人才,能够整合并利用全媒体策划最具影响力的传播方式;二是全能型的编辑记者,能够将多种技术工具相互运用。前者通过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磨练出来,并不能在有限的培训期培养出来;而后者是指拥有全面技术的人才,这恰恰是我们可以通过系统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

(一)教育理念的创新

先M的教育理念是发展的前提。国外高校的全媒型人才培养机制首先是观念的创新。顺应时展,才能使得全媒型人才培养走上正确的道路。培养全媒型人才需要具备高瞻远瞩的视角,除精通自身专业知识外,还需要了解其他媒体的特点及其运作流程,这样才能完成全媒体间的完好对接,像剂一样保证整体的良好运转。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全媒型人才时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培养他们的耐心、恒心,还有彼此间合作的能力,而拥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则是全媒型人才所必备的。

(二)培养模式的创新

总结国外高校培养全媒型人才的机制和模式,对我国全媒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跨学科培养以及课程的综合化。如美国就将自然教育课程与人文科技课程相结合,形成一系列新的课程设置,英国也有类似的跨学科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旨在让学生掌握创造方法的同时具备创造能力。通过这种全新的综合化课程,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以及良好的社交能力,这正是全媒型人才所需要的。

(2)牢记“全媒体表现”是根本,即在功能上不断向“多栖”转变。以新闻专业学生为例,在日常采访过程中,不仅要灵活掌握最基本的采访设备如相机、录音笔、电脑等,还需学会如何摄像与剪片;而在采写的方式上,则要学会灵活运用新媒体,如微信、微博等,做到第一时间第一手新闻,同时要明确地选择合适的媒体,如报网结合,使其有效地通过纸媒、网络或是移动端来“融合信息”。学生应不断加强“全媒体”理念,除对所采访新闻做出专业的价值判断外,还要考虑该新闻的传播效果、传播途径以及传播效果如何叠加。

(3)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学的方式不仅仅是单一授课这一种,应采取多种形式的授课方式。开设讲堂就是有效手法之一,邀请在学术或业务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专家学者来校开设讲座课堂,或是邀请编辑记者到校和学生做近距离交流,通过分享自身实际经验来解答学生们的疑惑。加强与新闻人才培养单位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他们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进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4)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全媒型人才培养新平台。国际上全球化进程正日益加速,不仅在经济领域,文化、教育都涉及其中,对人才的需求也开始走向全球化,这就导致教育也要向国际化倾斜。目前,美、英、日、法等国已经开始加快教育国际化的步伐。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国际化已经处于各国发展战略的优先地位,在此基础上,要想培养全媒型创新人才必须搭建一个跨国界、跨学科的先进平台,做到国际间优秀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才能促进人才的成长。

三、我国高校全媒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路径

(一)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正如宾夕法尼亚大学一位教授所说,“没有哪一个领域像新闻传播学一样如此认真对待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我们的课程必须紧跟最新技术的发展。”全媒体时代下,全媒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必须重新构建,不能再是以单一媒介为中心设置课程的模式。具体来说需涵盖以下四个模块的内容:

(1)基础理论知识模块。每一门学科都有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作为基础性支撑,新闻学也不例外。新闻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是每一位新闻学专业的学生都必须掌握的,这一点不会随媒介技术的提高或媒介形势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在设置全媒型人才的课程上,传播学概论这类的基础理论课程应保留,还有如新闻史、新闻评论、媒体营销等。但是课程内容上应做出调整,而非一成不变,调整是依据全媒体的特点而做出的,譬如有传播学概论,就应该增加新媒体传播课程;新闻评论课程则是应该增加新媒体UGC(用户生成内容)评论的相关课程;还有对应媒体营销类的课程,增加新媒体经营、管理与营销等课程。

(2)全媒体信息采集技能模块。记者在传统媒体中的职能是新闻采访与写作,全媒体时代下,对记者的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新闻采写外,还要求能够对信息进行二次加工与处理,这就需要有使用全媒体的技能。所以在课程设置上,保留原有的新闻采写基础课,还需增加摄影、摄像、两微一端等应用型课程,以及更多技术性的课程,如用来处理图片的PS软件、用来制作网页的Dreamweaver软件以及视音频剪辑软件等。

(3)全媒体编辑技能模块。全媒体时代下,合格的新闻编辑不仅要具备基础的新闻编辑能力,还要有敏锐的新闻敏感度以及新媒体使用功底,以便完成符合用户习惯的新闻编辑及原创内容生产的双重任务。所以高校在培养“全能型记者”的同时对培养“全能型编辑”应给予同等重视。那么,在课程设置上,除新闻编辑(报纸编辑)等基础课程保留不变外,需增设微博、微信运营编辑、网络编辑、电视新闻编辑、电子杂志编辑、手机报编辑等应用型课程。

(4)拓展课程模块。该板块的课程主要以通识类和新媒体课程为主。从事新闻的工作者,需要对新闻具有基本的辨识能力,无论报道新闻的媒介如何更替,通识教育是不变的。高校之间所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并不相同,这是由于各新闻院校对通识教育的定位不同所导致的。新媒体课程的开设比较特别,这是由于人才使用的迫切需求倒逼高校开设新媒体操作类课程,譬如可以开设“微新闻”“媒介融合”“网络舆情与危机处理”等课程。

(二)创建全媒体实训平台是人才培养的条件

高校新闻专业的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严重失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全媒体时代,新闻教育的形式也变得多样化,要解决学生操作能力差的现象,需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可以实验、实训的平台。高校能够搭建自己的全媒体实训平台依靠的是云计算技术的推广及应用,一个完整的全媒体实训平台的架构应该包括前端、中端、后端、末端四大平台,前端平台用来汇总新闻数据线索,涵盖出现在所有全媒体上的;后端平台负责新闻,渠道包括电视直播、网络直播以及手机移动客户端的等;中端平台用于编辑新闻,最后末端平台则是用来存储所有的新闻。利用这四大平台,全面提升学生在全媒体中多领域、多媒介的操作能力,培养他们成为拥有全媒体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此外,全媒体实训平台的最大优势在于无须借助高昂价格的硬件设施即可实现,这大大提高了高校创建全媒体实训平台的可能性与普适性。

(三)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双师型”教师团队是培养全媒型人才的关键。正所谓师资队伍的水平是培养人才的奠基石,“双师型”教师团队是指一支跨媒体、跨专业、跨学科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全媒体时代下,新媒体发展迅猛且技术更新迅速,导致许多教师未能及r转型跟上传媒一线的转变节奏,致使新闻学的课程内容、教育方式都与实际需求形成断档。高校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组织教师参与到媒体实践中,通过实际案例来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二是可以将学校已有的师资力量进行优化,将相关联专业的教师进行合理有效的资源重组。三是将媒体的资深从业人员引进课堂,构建业界与学界的长效互动机制。

教育应走在时展的最前沿。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学生,核心内容在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发展应当是集先进性、思想性和相对稳定性于一体的,全媒体时代下,高校培养全媒型人才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罗鑫.什么是全媒体[J].中国记者,2010(3).

[2]Burton R.Clark:Places of inquiry:Research and advanced education in modern universitie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5 NO.6th chapter.

[3]Nicolas Margas,Paul Fontayne and Philippe C.Brunel:Influences of classmates'ability level on physical self-evaluations,Available online 19 September 2005.

[4]J.C.Dufour,M.Cuggia,G.Soula,M.Spector and F.Kohler: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distance learning with digital video in the French-speaking Virtual Medical University,Available online 28 February 2007.

[5]新华社新闻研究所课题组.中国传媒全媒体发展研究报告[J].科技传播,2010(2).

[6]Carl B.Becker:Higher education in Japan: Facts and implications,Institute of Philosophy[M].Tsukuba University,Tsukuba City,Japan 305.

[7]刘丽君,李斌,郑焱,霍灵瑜.美国一流大学理工创业教育与我国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9(5).

[8]翟向阳,崔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

[9]王艳华,尤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及协同发展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3(7).

[10]姚君喜,刘春娟.全媒体概念辨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6).

[11]吕道宁.解读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模式――访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社长、总编辑郑强[J].青年记者,2010(13).

[12]朱金平.时代呼唤全媒型人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蔡雯访谈录[J].军事记者,2010(3).

[13]滕岳,纪会卿.YMG全媒体融合的经验――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经验总结之融合篇[J].中国传媒科技,2009(3).

新闻学概论课程总结范文3

关键词:大学;新闻传播理论;教学方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076-02

一、新闻传播理论教学目标

新闻是一种媒介,这个媒介是党和国家的舆论阵地,是政府与人民沟通的桥梁。因此,新闻不仅要有必要的亲民心态,还要有其远见的卓识和宽大的气度胸怀。在大学新闻理论教学中,教师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不仅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让学生成为深度理论知识和创新见解的新闻人才,这也是新闻理论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让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这是我们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笔者以为,新闻传播理论教学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学会发现:问题意识培养。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首先就要具备丰富的生活实际经验,要广见闻,善思考。在观察生活中,擅于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就是发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渴望和对新闻工作的追求。在大学新闻传播理论教学中,教师不再只是一个知识的“灌输者”,而是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且逐渐地形成一种自主分析能力。基于此,我们可以将新闻传播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实习前的教学,主要讲解基本原理,教导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注重观察和分析,发现问题,然后在实习过程中自我解决,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在实习结束后将问题带回到课堂上,由全体师生共同讨论探究,通过归纳和提炼,总结出这一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

2.学会思考:逻辑能力培养。作为一名未来的“新闻人”,还必须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的学生不一定非要成为专业的社会学家,但是一定得具备丰富的社会经验,成为一名真正的社会工作者。目前的大学教育中,教师仍然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知识传授上,严重忽视了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思想力,使得学生缺乏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缺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众所周知,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有对生活的渴望,对社会时事思考的热情,因此,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要针对这方面教学的缺失,予以重视和弥补,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充分利用近期发生的社会新闻事件,让学生参与到思考中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研究能力。

3.学会创造:行动能力培养。在新闻传播理论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创造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去创作,去思考,去研究。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发挥,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种自由、轻松、和谐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够做到大胆创新、畅所欲言。我们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充分发挥创新精神。教师不能再坚持“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了,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地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她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她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充分地开动脑筋、发散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做到理论才非空谈,行动才有灵魂。

二、新闻传播理论教学模式探索

大学新闻传播理论教学模式的探索,可以围绕如何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来进行,可以利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比如,研究型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等,非常适合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需要。

1.研究型教学模式。提高大学新闻传播理论教学质量的首要前提就是要营造出一个有浓郁学术研究的学习氛围,如果理论没有生机,没有生命力了,那么其学术发展也就终止了,所以我们要挖掘出理论的灵魂,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具体步骤是问题―研究―交流―互动―结论,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做到与时俱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研究内容要与时俱进,我们要引入国内外最新的新闻动态和教学课题,以供学生进行创新性研究;第二,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增加新媒体和新闻传播业界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机制等相关内容;第三,教材改变要与时俱进,教材编写要充分地结合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和要求。

互动研究是一种高效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互动,可以帮助他们互相整合信息与资源,增进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他们的友谊。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又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难题,让学生和学生共同交流,做到教学相长。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大学生并不是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肤浅和懈怠,他们对很多事情都有独到的看法,也有自己的思维,他们渴望自己的想法得到他人的肯定,他们急切地希望和教师之间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而教师若只把他们当成还没长大的孩子,没有为他们提供想象和研究的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研究能力的提高。

2.案例教学模式。新闻传播理论课程是一门比较枯燥生涩的课程,就其课程本身而言,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我们需要运用案例教学模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模式的步骤是典型案例―课堂研究―互相交流―归纳总结,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讲解,引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并且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现实问题的解释中。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以教材为蓝本,节选出每章节中的重点和难点,利用案例教学法针对这些重难点进行重点讲解,比如说在本体理论中,教师就可以选取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的相关视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会了解到其中的理论知识。又如,在传播主体理论―新闻记者研究中,可以找出那些涉及到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相关案例,再比如,在教学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一章中,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虚假新闻”作为案例。学生通过案例联想学习内容,大致可以总结出新闻工作的基本特点和传播规律。

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我们应注意几点,案例的选择必须是和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而且还要贴近于生活实际,这样的案例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发挥其强大的教学效果。怎样才能使理论教学课堂走进生活化呢?一方面我们要让学生去媒介锻炼,在实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新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带回课堂进行研讨,这也为后面的新闻学原理和新闻法规等课程打下基础,充分发挥本课程对其他课程的延伸影响力;另一方面专业教师也定期到新闻单位一线学习、调研,这样教师的教学也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教师的教授不再是空谈理论,而是结合真实的案例,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此外,我们还邀请新闻单位记者、编辑定期为学生授课,讲解新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启发学生分析与讨论。

新闻传播理论教学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息息相关,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注重实现多学科的融合和渗透,让新闻传播理论教学走向多元化,进一步推动新闻传播理论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天际.从新闻学教学谈高校实践教学方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09).

[2]金石.新闻理论教材解析与规范的思考――以新闻学概论与新闻理论为例[J].东南传播,2010,(03).

[3]郭赫男.新闻理论的课堂及其实践教学探究[J].新闻知识,2009,(03).

新闻学概论课程总结范文4

【关键词】融合新闻;媒介融合;新闻教育;课程改革;安南伯格新闻系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一、方兴未艾:美国新闻传播院校媒介融合课程开设的现状

最近几年来,在美国新闻和大众传播教育领域关于媒介融合课程的讨论很多。早在2001年,美国新闻和大众传播教育者协会(AEJMC)就建议新闻传播项目(programs[1])紧跟业界的媒介融合实践,跨越单一媒介平台推出相应的课程[2]。2001-2003年间的AEJMC的3次年会光就媒介融合议题就共举行了14个讨论会(panels)。

关于媒介融合,美国很多新闻传播院校近年来都已从单纯的研讨阶段进入了实验阶段。据2003年对美国300所新闻传播院校的调查,约有50%的院校已经根据媒介融合对课程作了不同程度的改革。[3]

而同年对美国46所第一梯队的新闻院系的调查发现,有多达85%的院系已经开始推出媒介融合的相关课程[4]。

到2005年,根据美国佐治亚大学Lee B. Backer的调查,美国有458所大学开设了新闻传播项目,当年毕业了48750名本科生和3500名硕士生;从就业上看,2005年,与网络新闻相关的工作年薪起薪是32000美元,日报起薪是28000美元,电视是23000美元,广播是26000美元;80%的毕业生相信20年内,大部分人都会从因特网获得信息[5]。

二、美国新闻传播院系开设媒介融合课程的动因

(一)业界需求:开设媒介融合课程的外部压力

尽管对于究竟什么是媒介融合美国学界业界尚莫衷一是,但这并没有阻碍业界对媒介融合实践的蓬勃开展。主流报纸媒体,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华尔街日报》等的“只管做”(just do it)的方式,以及其他中小报纸,如《Tampa 论坛报》和《Bakersfield加利福尼亚人报》等从小处着手稳健成长的方式为其他媒体的融合实践树立了榜样。媒介融合的丰富实践增加了新闻媒体对媒介融合人才的需求,这一方面虽可以通过培训现有从业人员得以解决,但根本上必然要依靠新闻传播院系大规模的人才培养。

有不少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早在2003年,美国媒介融合研究者Huang 等人在对媒体从业人员所作了调查,发现有78%的受调查者“同意”或者“强烈同意”新闻专业学生无论什么方向,都应该掌握多种技能,包括写作、编辑、电视制作、数字摄影摄像和网页设计等[6]。

另Bruce等人对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新闻机构《Tampa 论坛报》“融合新闻中心” 的从业人员作了深度访谈,访谈者认为,第一,在该中心工作,从业人员必须首先要有一门技能特别精,但同时又能胜任其他工作,即一专多能。其次,他们强调新闻写作与报道对各种平台中的基础作用;第三,对新技术有着很强适应能力和协作能力;第四,跨平台的人际交流能力;第五,具有融合新闻跨平台的工作经历[7]。

由此看来,随着业界媒介融合趋势的推进,对新一代新闻工作者,即融合新闻工作者(converged journalists)的需求已经出现,而且正呈增长趋势。对于业界而言,雇佣具有跨平台工作能力的毕业生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投入产出比;作为毕业生,具有以上能力也无疑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职场中获得优势。

(二)维护组织“合法性”:开设媒介融合课程的内在动力

组织理论和课程改革的研究成果都认为,各种组织都试图通过变革来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和压力(无论是实际存在的还是主观上认为的压力)。在新媒体环境的压力下,作为组织,新闻和大众传播院系也必须通过变革――引入媒介融合课程――来应对外部压力,适应外部环境。

另一方面,除了应对外部压力外,新闻传播院系还需要通过变革来维护自己的存在的合法性(legitimacy),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中其他组织的变化,在文化上继续获得公众、客户和其他专业人士的承认和认同。这种认同在充满不确定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它是院系获得更多外部资源的必要条件[8]。

也许正是因为认识到这一点,美国学界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已经日益认识到媒介融合教学的重要性,并为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如Huang 等人的研究指出媒介融合存在四种层次:公司融合(corporate merger or alliance)、新闻形式/技术融合(form/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新闻内容融合(content convergence)、以及新闻从业者角色融合(role convergence)。其中新闻从业者的角色融合必然要求院校新闻传播教学的融合。

专业院系教学人员也开始倾向于支持媒介融合课程改革。根据前述Huang的调查,在全美新闻传播教师当中,对“鉴于业界的平台融合趋势,新闻专业是否要进行相应的重组?”这一问题,有56%的教授表示赞同和非常赞同(另有22%表示难以确定;另外22%表示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

在Huang对教师的调查中,“灵活性”是一个在“关于如何培养未来记者的意见和建议”中频繁出现的词,如一个教授写到:

“我们不能只为‘眼前’而教。我们必须为学生四年后的毕业做好准备;而且,我们感觉到有责任让学生了解和学习跨媒体制作,这样他们在毕业后选择工作时能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在确定具体的工作后,他们都能将这些技巧应用于自己熟捻的专业”。

(三)三种不同的媒介融合课程改革路径

美国新闻学者Wilson Lowrey在媒介融合课程改革的力度上将美国新闻传播院校可以分为三类:坚守者(static)、改良者(supplementary)和变革者(re aligned)[9]。

坚守者认为目前的业界媒介融合现象仅仅是表面的,而新闻的基本原则和做法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因此坚持原有课程不变,继续根据单一媒介类型培训学生,而将跨媒介训练放在次要位置;变革者则全面拥抱媒介融合,对现有课程从整体上作了革命性的改造。改良者则处于以上两个极端之间,既坚持原有的按媒介类型而分设的系别(tracks)和课程(curricula),但同时也增加了媒介融合的相关课程(courses)或专业(sequence)。

Wilson Lowrey认为,以上三种类型的院校中,坚守者最少,变革者最多,而改良者的数量则正在增加。另外,以上三种类型既同时存在不同院系中,也可以作为线性发展存在于一个院系融合课程的不同发展时期。

三、选择南加州大学新闻系作为研究案例的原因

如前所述,根据Huang的调查,为了应对新媒体的挑战,美国有一半左右的新闻传播院系都在不同层度上采取了某些措施,其中在美国学界讨论较多的包括南加州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密苏里大学、西北大学、堪萨斯大学和佛罗里达大学等的新闻传播院系等。它们的模式既有共性也有各院系因地制宜的个性。考虑到本文的目的是为我国新闻传播院系的媒介融合课程改革提供参考,本文抽选出美国南加州大学新闻系作为分析案例,这是因为:

首先,虽然我国目前关于新闻传播教育的论文已有不少,但具体到关于媒介融合课程改革的深度研究不多,大多数研究都较为宏观[10],而该案例内容丰富全面,能为我们提供微观和深层的信息,从而对我国媒介融合课程改革的具体操作更有参考意义。

其次,媒介融合仍是一个年轻而亟待研究的领域,媒介融合课程建设尤其如此。在目前阶段,媒介融合课程建设因为缺少足够的实践,相应的理论仍比较贫乏。而理论来源于实践,因此笔者认为,此阶段我们需要跟踪和深入了解发达国家同行的具体实践,并对之进行“深描,”从而能为我国新闻院系参考和仿效。

第三,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一种,案例研究(case study)与实验研究、问卷调查以及文本分析不同,它追求对一个单独事例(case)的深入的、历时的和系统的描述,其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导致某些现象之所以发生的背后的各种因素,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第四、作为案例,南加大新闻系的媒介融合课程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具有典型性,其媒介融合课程改革经历了从小到大、从不足到完善的一个完整的试错过程,堪称研究美国新闻院系媒介融合课程改革来龙去脉的“完美”案例。它所遇到与克服的问题都很可能是我国同行们在自己的实践中同样会碰到的问题,如:其首先从一门相关课程开始渐进发展,但后来却激进地将网络新闻与纸质以及广电新闻置于并行地位因而难以为继,以及其对融合新闻报道的具体教学方式的摸索(如,是同时使用多媒体报道同一新闻的不同方面,还是分别用不同媒体重复报道同一新闻等)等等。

四、摸着石头过河―南加大新闻系媒介融合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教训[11]

美国南加州大学新闻系[12]隶属于该校安南伯格传播学院(USC Annenberg School for Communication)。该院是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和研究的知名院系之一,在教学和研究上素有创新的传统。著名传其中播学者埃弗里特•罗杰斯(Everett M.Rogers)就曾任该学院的教授;2003年,美国著名网络传播学者曼纽尔•卡斯特尔(Manuel Castell)也开始在此任教。

(一)早期:实验性的新媒体课(courses)

早在因特网还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1994年,南加大新闻系就开设了一门实验性的新媒体课程。这是一门同时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3个学分的选修课,主要内容涉及上网技巧和如何使用HTML语言以及Photoshop等软件搭建网站。

这一实验课程后来扩展成《网络出版概论(J412)》课 (J412 Introduction to Online Publishing),其授课大纲主要集中讲授数字出版技术。该课程受到了一些学生的欢迎。每学期,学院近400名学生中有30名选修。选修该课程的学生毕业后,有的找到了起薪44000美元一年的网络工作,而当时纸质和广电媒体的普遍起薪是22000美元一年。

后来,鉴于学生对新媒体的浓厚兴趣,新闻系对J412层次的课程进行了扩张,使其内容更加高级,包括两门新课:《网络出版中的多媒体和图表制作》(Multimedia and Graphics in Online Publishing)研讨课(seminar)和 《多媒体报道》(Multimedia Reporting)。

(二)中期:截然分割的媒介融合课程 (curriculum)

2001年,新闻系新系主任Michael Parks上任后认为学院的新媒体课程不能适应新世纪的要求,因而决定改革。当时由于学界和业界对媒介融合尚无统一和稳定的定义,新闻系在引入媒介融合课程的时机和内容的取舍上有三个选择:

1. 设置一门新媒体综合课,必修;

2. 设置一门新媒体概论课,必修,同时开设高级选修课;

3. 在基础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中设置与纸质媒体和广电媒体平起平坐的新媒体课,要求本科生和研究生必修,而且学生一进入学校就开始跨媒体学习。经过权衡,新闻系最终选择了以上第三种方案,课程安排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课程设置上,南加大新闻系对同一新闻技能课程,如《新闻写作》,根据纸质、广电和网络媒体分别开设,这样实际上就形成了《纸质媒体新闻写作》、《广电媒体新闻写作》和《网络媒体新闻写作》三门平行的课程。

很明显,以上课程设置应该是一种比较急进的方式。它试图一步到位地将网络新闻、纸质新闻和广电新闻截然分开并并列起来。这对硬件和师资的要求都很高,因此新闻系花了1年半多的时间才准备好,新课程到2002年秋季正式实施。当时,尽管南加大新闻系的资源勉强可以支撑这一模式,但问题很快就出现了:

1.教学内容重复。例如《新闻写作》针对纸质、广电和网络媒体分别上课。而在基础阶段,这三种媒介之间的差异并不太能体现在《新闻写作》的教学内容上。这就导致了三门分开讲授的《新闻写作》课程内容彼此重复,浪费了教学资源;

2. 针对三种媒体分开进行的教学实践与融合新闻实质相违背。融合新闻的实质是结合新闻题材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媒介予以报道,从而获得最佳的报道效果。这要求编辑记者具备使用多媒体报道同一新闻题材的能力。以上教学,由于依不同媒体而截然分开,因此教师常常要求学生就同一新闻题材分别为纸质、广电和网络媒体报道(这类似于现在报纸、电视台、电台对同一新闻的报道,只不过学生同时扮演了三个媒体的角色),使学生觉得厌烦。这一做法人为地割裂了多媒体新闻报道的整体性。更好地做法似乎是让学生就同一新闻题材同时使用多媒体报道。当然,南加大当时基于媒体分开教学,也与当时新闻业界上没有一个成功的媒介融合模式以及媒介融合的定义仍在不断摇摆这一事实有关。

3. 对新媒体教学,学生的兴趣并没有教师所想象的那样强烈。纸质新闻专业的学生埋怨说不得不学广电新闻制作;而纸质和广电新闻专业学生都说讨厌被逼着学习网络新闻课程。新的教与学模式(合作教学和合作完成作业)尽管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独立性。

4. 2000年,美国互联网的发展遭遇泡沫,其影响降低了新闻系学生对网络新闻前途的期望。实际上,当时随着网络新闻公司的大幅裁员,网络新闻记者编辑的起薪也大幅降低,对新闻系的学生丧失了吸引力。

尽管存在着以上问题,教师也有不少牢骚,但新闻系上下基本都认为以上媒体融合课程改革的大方向是对的。

对以上问题,新闻系作了调查研究,有以下发现:

1. 由于网络新闻的定义尚不清楚,因而很难将其与纸质和广电新闻放在同等的地位来教学。而且,广电新闻因为有着自己鲜明的制作需求和独特的播放途径,因此它与网络并不十分兼容;但纸质、广播以及新闻摄影却可以和网络结合得很好。

2.从业界获得的反馈表明,业界需要基础扎实的毕业生。如有媒体单位认为技术固然很重要,但他们同时需要在关键场合不会砸场的优秀记者。

3. 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即使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英语语法、拼写、美联社(AP)新闻写作规范以及基本数学技能尚未完全过关。学生们对SAT(大学入学考试)和GRE(研究生入学考试)所考的内容似乎都忘光了,连基本的句子都写不好,基本的计算也算不清;他们对统计学和抽样方法也都似懂非懂。

而另一方面,学生一些其他的需求在以上课程中却没有得到体现,如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新闻摄影和视觉传播日益重要;数码相机的流行也意味着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得照片;博客以及公民新闻的发展势头很猛;业界对融合的定义似乎已经为技术所引导,在这个时代,把关人的角色如何保持和发挥?计算机辅助报道的重要性也日益明显等等,但是对以上各方面,教学中却没有得到体现。

(三)现在:成熟兼容的媒介融合课程模式(model)

结合以上调查发现,2003年新闻系在学校课程制度许可的框架下又对课程作了局部的改进,到2006年形成了以下沿用至今的媒介融合课程模式:

结合以往的经验教训,新闻系在新媒介融合课程的具体教学中,有以下几个侧重点:

1. 更加注意对学生的基本功训练:

(1)更加强调基本的“讲故事”的能力教学,特别是新闻导语写作,因为这在三个平台都适用;

(2)在网络新闻写作教学中,在教学前六周加强了对语法、拼写和写作规范的教学,然后进行相应的严格考试。教学还强调故事板(story boarding),数据库结构以及网络专题报道的能力。

(3)鉴于目前对“网络新闻报道”的定义尚不明确,因此在“网络新闻报道”教学内容中增加了基础数学、计算机辅助报道(CAR)以及统计学等内容。这些内容在纸质媒体中也有用武之地。

(4)继续开设Photoshop和Dreamweaver等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但鉴于新媒体软件更便宜和更傻瓜化了,因此教学更重视概念的传授而不强调对某一具体软件的使用。

2.加强了与网络新闻更兼容的科目的教学

(1) 在核心课程中减少了电视新闻的教学内容,同时继续增加摄影和广播(radio)报道的教学内容;

(2) 由于发现纸质媒体写作,特别是电讯稿(wires)的写作很适合网络新闻,因此加强了这一块,增加了每周在这方面的教学时间,以提高学生快速写作、改写和更新稿件的能力;

3. 继续加强新媒体,如学生博客、校园报刊和电视台等在媒介融合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南加大新闻系的网络新闻副教授Larry Pryor在总结该系融合新闻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新闻院系必须开设新闻课程,这有利于学生(特别是优秀学生),有利于培养教师的协同教学能力,有利于新闻院系进行新的学术研究和合作。

但是,他进一步指出,在进行融合课程改革时,对媒介融合的定义应该宽泛,而不是像南加大新闻系最开始那样将纸质、广电和网络三个平等放置。“我们认为有更加自然的课程设置方法。要避免将新闻课程改革视为零和游戏。将新媒体课程融入到已有课程中去而又不牺牲基本功是完全可能的。[14]”

他强烈建议新闻院系聘用退休摄影记者到课堂教学;结合博客进行课堂教学(或开设班级博客,或开设学生个人博客);与在新媒体应用上走在新闻传播院系之前的其他院系合作,如工程系、美术系、戏剧、舞蹈、剧院等。

他说,新闻学教师现在有很好的机会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这也是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我现在上的是核心课程,工作量很大。有时候我更愿意回到10年前更简单的工作中去,但是技术的发展却不会止步。受众也不再受制于传统媒体,我们对此必须做出反应,否则只能被忽视,被忘记。”

注释:

[1]此处的“program”相当于我国所指的“教学点”。

[2]John Pavlik, Gary Morgan and Bruce Henders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of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 2001 and Beyond (Columbia, SC: AEJMC, 2001).

[3]Huang, E., Davison, K., Shreve, S., Davis, T., Bettendorf, E., & Nair, A. (2006). Facing the Challenges of Convergence: Media Professionals' Concerns of Working Across Media Platforms. Convergence, 12(1), 83.

[4]Criado, C. A., & Kraeplin, C. (2005). The State of Convergence Journalism: United States Media and University Study. In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in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Convention.

[5]Becker, L. B., Vlad, T., Tucker, M., & Pelton, R. (2005). Annual Survey of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Graduates. Retrieved on September, 29, 2005.

[6]Huang, E., Rademakers, L., Fayemiwo, M. A., & Dunlap, L. (2004). Converged Journalism and Quality: A Case Study of The Tampa Tribune News Stories. Convergence, 10(4), 73.

[7]Bruce Garrison, & Michel Dupagne.(2003).A Case Study of Media Convergence at Media General's Tampa News Center.In.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Columbia, SC. Retrieved November 27, 2007, from com.miami.edu/car/columbia03.pdf.

[8]Lowrey,W., Daniels, G. L., & Becker, L. B.(2005). Predictors of Convergence Curricula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 60(1), 32-46.

[9]Lowrey, W., Daniels, G. L., & Becker, L. B. (2005). Predictors of Convergence Curricula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 60(1), 32-46.

[10]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使用关键词“新闻教育”+ 篇名“融合”检索,仅得到9篇论文,主要是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高钢教授的研究。其中蔡文教授主要介绍了哥伦比亚大学和密苏里大学的融合课程现状;高钢则阐述了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基础元素的构建。

[11]Larry Pryor A converged curriculum: One school's hard-won lessons,省略/ojr/ stories/050224pryor

[12]南加大传播学院(Annerberg School of Communication)下面包括两个院传播学院(School of Communication)和新闻学院( School of Journalism)。为了将“小院”与“大院”分开,“小院”有时也被翻译成“系”。此处从此翻译。

新闻学概论课程总结范文5

关键词:电视节目策划 教学模式 方法 实践

《电视节目策划》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继学习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主持人训练、电视摄像、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等课程后在高年级开设的一门课程。它既要求学生对之前所学课程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更要求学生具有多学科视野和创新意识,需要具备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善于用脑的能力、想象和联想的能力以及激发创意的能力①。因此,《电视节目策划》课程的教学不能拘泥于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而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如上所说的能力做文章。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经过4年来不断的摸索,从方法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该课程进行了大胆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手能力。

方法――学生面对问题的有力武器

众所周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电视节目策划》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把问题的结论告知学生,而问题应怎么分析却是轻描淡写。事实上,问题的分析方法对于学生而言更具有指导意义。例如,在众多《电视节目策划》的教材中都谈到了节目的策划步骤,从资料搜集、受众定位到内容定位,再到确定形式形成策划文案以及对策划案的执行,学生在学完这一章节的内容后脑子里对节目策划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有了清晰的印象。但是,当他们试着完成节目策划时发现以下问题:第一,资料搜集起来后不知道该对一大堆资料如何整理,继而从中发现对策划节目有利的资料;第二,在同题竞争的环境下,不知道怎么样才能保证策划的节目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即策划节目的创意如何产生。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引入了对资料整理方法和激发创意方法的讲授与训练。

借鉴KJ法,对资料进行有效整理。KJ法是日本川喜多二郎提出的一种质量管理工具。“KJ”二字取的是川喜(KAWAJI)英文名字的第一个字母。这一方法是从错综复杂的资料和现象中,用一定的方式来整理思路、抓住问题实质、找出解决问题新途径的方法。使用KJ法一般的步骤是:(1)确定要解决的问题;(2)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时,要注意收集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所有事实、信息和见解等;(3)制作资料卡片,将收集到的资料按内容分类,并用简洁的语言文字制成卡片;(4)汇总、整理卡片,把内容相近的卡片归并在一起,并标记分类标志;(5)编制合理的关系图,把分类标记好的卡片根据相互关系排列起来并用适当的记号表示出来;(6)分析观察关系图,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首先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明白了KJ法的使用,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给学生布置问题,要求学生在各组小组长的带领下运用KJ法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到“报摘类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时,要求学生完成报摘类电视新闻节目的相关资料搜集与整理,为后边这类节目的策划打好基础。各组学生由各自的小组长进行分工,有的搜集来自受众喜好、反馈方面的信息,有的搜集当前这类节目在内容、形式方面的信息,有的搜集对这类节目有影响的来自社会大环境的信息。资料搜集完成后,由小组长主持,小组成员一起制作资料卡片,完成资料的汇总。通过这一环节,同学们发现报摘类电视新闻节目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这类节目还不能满足某些群体的特殊需要,分众化可以成为这类节目的一个创新亮点。此外,报摘类新闻节目的播报以主持人对着大屏幕上的报纸一边圈点一边解读的形式居多,这种方式缺少与受众的互动,同学们认为在播报形式上可以有其他的设计。这些通过资料整理得出的结论使同学们在策划节目时有了思路,摆脱了以往看着一大堆资料不知从何入手的困境。

运用思维导图法,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导图法是英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发明的学习方法。它基于对人脑的模拟,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画,与我们大脑处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这种通过文字围绕核心概念将想法“画出来”的方法突出了思维内容的重心和层次,强化了联想功能,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循序渐进的讲解和课堂训练使学生掌握该方法。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将此方法运用于电视节目策划的创意思考过程之中。例如,在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策划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安排了一次试验项目,要求策划一期以年轻人为受众群体,以新书推介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节目。面对和其他小组同学的同题竞争,同学们围绕“读书”画出思维导图,由“读书”联想到了交流、享受、学习、排行榜、作者、名人等众多概念,通过对这些概念的进一步联想设计节目内容的表现形式。例如,有一组学生在节目中安排了关于最近新书排行榜的介绍,并摘录了读者们对节目中推荐的书的评论;还有一组同学安排热心读者与节目主持人交流,在交流中将书的特点介绍给观众。看得出,思维导图法的使用开拓了学生的思路。

实践――学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的有效方式

针对《电视节目策划》这门课,让学生进入真实的实践情景中去做节目,以学生自己的亲身体会去把握完成节目策划文案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实际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接地培养学生的节目策划能力。但是,由于该课程要对以往所学知识加以综合运用,并且还要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这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很大的挑战,为此,我们在实践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完成以策划总监为核心的节目策划团队的组建。将学生分组是惯常的需要团队合作完成实验项目的安排方式,这种方式在实施过程中的弊端是学生总处于被动状态,被动地分到某一组,被动地接受任务,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根据学生总人数设立相应的策划总监名额,由学生自主报名担任。策划总监负责组建自己的节目策划团队和实验项目的总体运作实施。因为学生之间对各自的特长都比较了解,这样能够使每个人在节目策划和运作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特长。

设计从模仿到创新的实验项目模式。和课堂教学的设计原则一样,实践教学也应按照由简入繁、由易而难的顺序,根据培养目标,配合不同的课程内容设计不同的实践内容。也正是从这个意义说,新闻专业实践的环节和内容都要按照学生学习的接受规律和专业基本规律体现循序渐进的整体性和阶段性,才能保证每一个实践环节明确的目标和扎实有效的教学结果。②因此,在《电视节目策划》课程实验项目的设计上,我们以“发展从创新开始,创新从学习开始,学习从模仿开始”为原则,设计了完全模仿的实验项目、部分模仿的实验项目和要求有所创新的实验项目。

完全模仿的实验项目选择目前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节目为模仿范本,只要求学生通过对节目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模仿策划和模仿制作熟悉电视节目策划的整个过程。部分模仿的实验项目就好像半命题作文,由老师规定可以模仿的部分,但同时又要求在某些环节有自己的想法,这主要是让学生在熟悉策划过程的基础上积累策划实战经验。而要求有所创新的实验项目则要求学生在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上都能和目前看到的电视节目有所区别,这是学生积累实战经验基础上对其实际工作能力的有效锻炼。

作品评析,总结策划心得。在学生完成每一次实验项目后,我们会把各组学生的电视节目作品给同学们播放出来,及时对每一组学生的电视节目作品进行评析,请同学们谈完成实验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好的创意和做法,积累经验,也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反思。

综上,通过KJ法和思维导图法的学习和训练,培养了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和想象联想的能力;而实践教学中合理组建实验团队、循序渐进地安排实验项目,开展作品评析,锻炼了学生善于用脑的能力和激发创意的能力。当然,要培养学生成为媒介融合前景下合格的新闻人才,还须对《电视节目策划》课程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本文为陕西理工学院2008年教改项目研究成果之一,项目名称:影视制作课程群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研究,项目编号:XJG0839)

注 释:

①张静民:《电视节目策划与编导》,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1~75页。

②王春玲、牛炳文:《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媒体――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系统思考》,《新闻界》,2008(1)。

新闻学概论课程总结范文6

关键词:传播学导论;案例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4-0138-02

当前,我国约有800多所学校有新闻传播学教学点,《传播学导论》课程是高校所有传媒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传播学导论》源自西方,不仅理论庞杂,涉及到社会学、符号学、新闻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理论思辨性强;而且理论解释力强,但应用性不足。传播学中的许多理论对媒介对现实的影响具有穿透性的解释力,如媒介即讯息,但是理论与传播媒介的各项实际运用与操作关系甚远。在应用型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为数不少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学来无用,因而不愿多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案例教学是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对呈现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其思维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它与教授法相对立,它不仅强调教师的“教”(引导),更强调学生的“学”(研讨),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传媒情境中,通过师生间互动、平等对话和讨论,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传媒情境的思辨能力、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一种寻找理论和实践恰当结合点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尝试运用案例教学法,描述真实的传媒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学到的传播学理论思考、解释传播现象,学生的课堂反应和教学效果反响很好。本文将选取武汉公交女司机被打事件解释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现象来解释案例教学法在《传播学导论》课程中的应用过程。

一、《传播学导论》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研发案例

《传播学导论》课程的案例可以取材于人类社会中的传播现象,传媒实践中经典性的活生生的真实事件。但是,课程中所要呈现的案例,则需要教师在备课阶段进行精心的挑选,选中的案例首先要能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其次,应具备一定的时事性、新鲜性和典型性,以更好的吸引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只有选择合适的案例,才能达到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

例如,讲述大众传播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是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现象:大众传播虽然提示的是“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有很大的距离,但由于人们是根据媒体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环境和采取环境适应行动的,这些行动作用于现实环境,便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了“拟态环境”的特点,以至于人们已经很难在两者之间做出明确的区分。在当今各种媒介铺天盖地的覆盖下,这一现象太为常见了,学生们也觉不出有什么不妥之处;而且在很多现象中要想很明确的证明现实环境是由拟态环境转化的太过武断。在众多传媒现象中,笔者选定了2008年发生在武汉的一个公交女司机被打事件,本来仅仅是现实中的一个普通冲突,一个说话不礼貌的武汉公交女司机骂了车上的东北乘客,被同行的两个东北男人在公交车上打了一顿;但经由武汉经济电视台一次报道“东北打人者不是人,简直是畜生”直接引发了网络和现实中武汉人对东北人臭骂的现象,现实社会中承袭了武汉经济电视台的观点。以下简称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案例。

(二)讲课过程中呈现案例

讲课过程中,在合适的时机将准备好的案例在课程上呈现,呈现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师讲述是最常用的一种,或者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多媒体形式呈现,或者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课堂阅读,也可以提前一次课就要求学生课下搜集案例材料,上课学生陈述的方式等。不管采用哪种呈现形式,最主要的是需要把案例中的人物、事件、前因后果讲述清楚。

例如: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案例中,为了让学生通过现实现象来更好的理解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理论,采用多媒体呈现案例的方式。首先,呈现了武汉经济电视台对这一事件报道的视频,视频中首先记者对武汉司机宋汉芳在医院的镜头,在车上被两名东北男人打的镜头,采访了宋汉芳的亲人们,公交车司机对这一事件的愤慨,视频中的旁白和主持人的言论都是同一个观点,两个不是人的东北人殴打了公交车司机。然后,图片和文字呈现两名目击者对这一事件的看法:乘客“高山无语”在博客中透露:“我亲眼看见是她先出言侮辱上车的东北妹,也是她先用手推开东北妹,她以为在她的地盘、她的车上,没人敢把她怎么样,更何况她作威作福习惯了。此时东北人并没有说什么,所谓东北人等车等烦了才大打出手,完全是杜撰出来的噱头,只是东北妹说了一句‘你们的车好慢’,仅仅这一句,至少我没有听见东北人说第二句话。可司机大妈却没完没了,而且是她先动的手,一旁的东北男才这样愤怒”。该网友指出:“这个女司机不但脾气不好,而且性情暴躁,乘坐她开的车你不要企图向她问路,要是向她问路,我保证她会把你损得狗血喷头”。目击网友“记录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在博客上写道:“当时我在车的中间,听到有个女的在前面说,怎么来车这么晚。那女司机说的什么我没听清楚,但语气非常不好。因为我也是外地人,对东北口音听得非常清楚。那女司机就说了一些之类的话,后来我伸头往前面看的时候,就打起来了。”最后,文字描述这一事件的进展,2008年9月,一则武汉经济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新闻“武汉女司机被打”播出后,一些传统媒体和网站在不断转传的过程中,标题从《公交司机被打》到《东北人打武汉公交司机》,到《东北男人打武汉女公交司机》,再到《2个东北男人打1个武汉公交女司机》,一件普通的社会冲突事件,被传媒演变成不同地区籍贯人之间的冲突,网上各大论坛形成了以区域划分的武汉和东北两大PK阵营,互相攻击、谩骂,无所不用其极。大概用将近6分钟的时间呈现该案例的来龙去脉。

(三)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相互讨论

所呈现的案例,具备趣味性、实践性能很大程度的激发学生认知这一事件的兴趣,但是,对于案例中所蕴含的知识却不可能通过了解了案例就可以知晓,这时需要教师适时的提出问题,学生围绕问题,结合这一案例中的表现进行讨论,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一般情况下,教师更多的采用启发式提问方式。

例如,在前述案例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案例中,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网友记录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即现场目击者了解这件事情的渠道与武汉经济电视台的观众了解这一事情的渠道有什么不同?2.现场目击者会不会参与到网络上的武汉人与东北人的对骂,武汉经济电视台的观众会不会参与到对骂的队伍中?这两者行为的区别是什么?3.为什么会有现实社会中的一起小纠纷会发展到武汉人与东北人的对骂?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4.怎么样解释这种现象的转变?现实社会中还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5.这一原理能同样解释网上流行语“要想富做手术,做完手术告大夫”和现实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医闹现象发生的契合性吗?

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课堂讨论的环节,教师已经从传统课堂的知识的讲授者的角色转变为课堂上知识的引导者,根据学生讨论及其发言的情况适时引导,防止学生讨论的话题分散或者跑题,使学生仅仅围绕所呈现的案例进行讨论,才能较好的实现其教学目标。

(四)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并给出评价

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课堂总结。课堂总结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从案例的讨论中总结概述出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点,如前述案例中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二是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可以纳入到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期末考试和试卷分数以不同的权重参与到学生该门课程的期末成绩评定,从而更好的调动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动力。

二、《传播学导论》课程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中首先要注意的是选取的案例应具备针对性,有两层含义:第一意思是指选取的案例要具备理论的针对性,课堂上所选的案例能涉及所要讲述的理论知识点,满足教学目标的需要,而不能仅仅是为了案例而讲案例;二是教学对象的针对性,《传播学导论》课程面对各科背景的学生,理科类、文科类和艺术类都有,对于理科和文科类的学生应该鼓励他们自己搜索、总结和陈述案例,而对于艺术类的学生则需要选择事件的来龙去脉简单、清晰,篇幅不是很长,涉及的知识点不是很多的案例,从而更有效滴激发起艺术类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

其次,教学中选择的案例应具备时事性。新闻传播领域关注的就是实时发生的新事、奇事和大事。而《传播学概论》课程的学习主体一般是与媒介相关的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具备非常关注时事的专业素养。例如,讲解第三人效果假说时,2011年之前用的是芜湖蓝藻引发的水污染事件中的抢水现象,可在2011年春天日本发生地震之后在中国沿海发生的抢盐风波之后,假说案例就更换为分析民众的抢盐行为。

三、结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