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

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范文1

一、加强传播学教学理念和学生对该课程教学的思想认识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由此可见,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媒体传播的现象,掌握媒体传播规律从而能熟练地把握媒体传播。因此,传播学理论课程的教学需要树立具有强烈专业关切精神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传播学在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传播学课程教学的专业针对性,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媒体传播作为一种传播现象的一般性特征和独特性特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传播学理论的一般性和媒体传播的专门性之间的关系。教师在传播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需要,依据专业的特点强化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在加强教学理念的同时,学生对学习传播学的思想认识同样重要。许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对于《传播学》课程的学习认识不够,不太重视,完全区分传播学与新闻学,认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身操作性、实践性特别强,应该加强与广播电视切合紧密的课程如《新闻学》、《节目制作》、《电视摄像》、《电视节目策划》等课程的学习,完全没有必要学习《传播学》那些既枯燥又无用的理论知识。没有充分认识到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对新闻传播的指导作用。所以许多同学知道媒体传播的一些传播现象,却并没有将其进行归纳总结,上升到规律和理论的层面,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宁树藩教授早在1994年就曾谈到他的一个想法:“新闻学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这可说是本来意义上的新闻学;一是以报纸等新闻媒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而形成起来的,无以名之。姑称之为广义新闻学。”而且指出:前者是核心,是基础,失去前者就不成其为新闻学了。1998年,李良荣教授与李晓林也曾撰文呼吁:“新闻学需要转向大众传播学”;“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必然趋势,也是必由之路”;“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对传统新闻学的一次改革”。

上述学者的观点非常明确指出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学生们在学习传播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认清传播学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之间的紧密关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们的学习态度,进而才有学习的激情和动力。

二、切合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传播学教学模式既有普遍性,也有不同专业的特殊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传播学教学更要切合该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不仅要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媒体传播现象,更要用传播学的理论进行新闻传播的实践指导。依据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据调查了解,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本科教学中,使用的传播学理论教材有很大的相似性,基本上涉及到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类型研究,主要包括传播者、传播受众、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以及效果研究等内容,而传播效果又着重介绍四大宏观社会效果,即议程设置、培养理论、知识沟假说及沉默的螺旋理论。这种安排基本上将西方传播学主要是美国的经验学派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中国学生,它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类本科教学普遍采用。然而。教学过程中,只向学生纯粹的介绍这些源于西方的传播学理论,肯定得不到学生的欢迎,传播学的知识体系往往游离于专业之外,并没有和专业紧密地结合。传播理论教学要以一般原理介绍作为重点,再结合实践。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抽象的传播学理论与具体的新闻传播现象结合,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感性化。比如,在讲解议程设置时,在学生们了解了它的本质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之后,结合新闻实例进行讲解。例如,美国轰炸伊拉克之前,大肆渲染后者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本质也是利用媒体进行议程设置,扰乱视听,推行其霸权政策。在讲解人际传播时。通过观看记者和采访对象的电视节目录像进行探讨分析,使同学们真正理解传、受双方之间的认知互动、情感互动,从而指导将来的新闻采访工作,做出有创意和深度的新闻作品。

传播学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新闻传播现象,提高新闻传播实践能力。教学过程应该将新闻传播现象与传播理论紧密结合,从一般到特殊,从理论到实践,充分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丰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激情

传播学本身理论性较强,多开于专业学习的较低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采用对于教学效果的体现是很有益的。传播学教学必须要跳出理论型课程单向教学的传统模式。不仅要将传播学理论研究成果清晰的介绍给学生,还必须充分尊重传播学自身学科性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们参与思维,进行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经调查,教学内容枯燥、抽象、难于理解,是学生们对传播学学习的普遍印象,所以在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情境,产生多样性的外部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方法之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抽象的过程、微观的现象进行模拟,瞬间的现象进行定格,是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直观、生动而易于理解。另外,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功能,可以把诸多的教学信息,由不同媒体形式进行有机组合,将与某一教学内容相关的不同层面的资讯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课堂教学信息组织表达的最优化。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同学来说,影像资料特别丰富,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优势,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简单化。如,在讲授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的内容时,播放对话、访谈类节目,借用影视的直接诱导,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进入教学内容情境之中。通过这类节目的主持人、嘉宾的非语言符号,如面部神态特写镜头,肢体动作细节描写来反映其心理活动,并通过讨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同时对著名主持人的采访技巧也有了直观的认识。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了湖南台鲁豫主持的栏目《说出你的故事》中的《白岩松约会电视》这期节目,因为主持人和嘉宾都是明星主持人,同学们参与热情非常高,讨论非常热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要想提高同学的参与热情,还可以采取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模拟,直接感受教学内容,加深体会和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将同学从枯燥的被动接受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同时可将理论直接付诸实践,使同学们学得轻松,接受愉快。如讲解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的内容时,笔者让同学上讲台模拟了“诉诸理性”和“诉诸感情”以及“警钟效果”,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同学们对教学内容记忆深刻。大众传播的教学中,针对传播热点话题,组织学生跟踪大众传媒的报道,要求学生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再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讨论。这样的互动安排,充分考虑到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一般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如笔者组织同学们就“3·14拉萨事件”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了讨论分析,效果很好。

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将传播学的教学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与新闻时事紧密结合,使同学深入教学内容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播学教学过程就会变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升。

四、与时俱进的探讨新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

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是一部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扩展自身的传播能力、不断发展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纵观人类传播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这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论断:“媒介即是讯息”,指出了媒介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电子化时代,媒介具有前所未有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媒介引起了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和模式变化,媒介改变、塑造和控制人的组合方式和形态。20世纪80年代,社会形态、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人类社会出现全球化、信息化趋势。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传播的基本形态。它突破了大众传播时代大众化、非目标性、单向、区域传播的障碍,使得传播走向个人化、目标化、双向和全球网络传播。

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范文2

认为别人该知道传播学的想法是霸道的,因为即使学了传播学的学生在做毕业论文时,完全是一头雾水。曾经有学生在毕业论文答辩完毕的当天,诚实地对我说:“老师,您别看我要毕业了,那个传播学我就不知道讲了些什么。”对一个学科来说,这不算好状况。外界对传播学很生分也就罢了,传播学内部人士对传播学是什么不太明了也无兴趣,让人不得不深思。造成生分状况的根本原因来自本学科建设的缓慢。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这都是很现实的基本问题,而在我国目前更突出一些。从传播学的学生到传播学的教师,我积累了很多的感触。传播学教育,尤其针对本科生的传播学教育,目前最迫切需要改变的是教材建设。教材的改变需要从三点入手:第一点,全面消化欧洲批判学派和美国经验学派的现有研究成果。第一点是前提,打个不贴切的比喻,好比是动物过冬储备的脂肪。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传播思想各种文化都有论及,但不是每种文化都生长了传播学,传播学所探讨的问题又是每种走入现代的文化所共同面对的。所以我们必须引进先行者的成果。第二点,教材的编写宜体现这样的目标:推动学生思考他们自己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价值,思考自己生活其中的历史和文化,审视自己所处的时代。第三点,教材要有很强的中国味道。这种味道是从教材内容里清清淡淡散发出来的,没有堆砌的痕迹。如果本科生传播学教材在这三点上真正做到了突破,所培养出来的本科生在学科素养上会得到很大改观,传播学的本土化可以说是落到它该落的地方了。假以时日,一个老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为学生高度接受之后,按传播学原理,它的效应可以放大,以一及十,能够为传播学营造继续生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传播学教师可以参照的教材很多。国外译介的传播学教材偏重欧美,其中又以美国为多,其他国家的很少。这些教材基本上是大众传播的著作。而大众传播只是传播学的最醒目领域,不是唯一的,甚至可能不是对人类的命运来说最至关重要的领域。这种局面与我国的新闻学教育现状有关系。我国的传播学学科都作为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科目,不可能像国外有严格区分的新闻学专业和传播学专业,传播学作为新闻学学生的理论课而存在。

即便大众传播学,所译介和本国编写的教材也多有偏颇,重在美国,忽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果。近两三年所翻译的美国传播学教材中增加了欧洲学者们的理论成果部分,但篇幅不是很多。欧洲国家中英国的教材因对通俗文化的研究被介绍进来,但不像美国那样系统且更新及时。美国传播学教材中小约翰的《传播理论》,功底扎实、理论高屋建瓴,鲜有别人能超越,不过,那本书本来不是本科生教材。这种局面造成了即便在大众传播学方面,也是缺胳膊少腿的:大众传播学教育基本上在用经验学派这一条腿走路。联系到传播学的费廷斯格的认知不和谐理论,一个瘸子走路的样子在人的心里引起的感觉是不舒服的。这里没有笑话残疾人的意思,但一条腿的现状会让学生们不理解:美国的月亮真的那么圆吗?如果不是,为什么从头到尾都在讲美国?

我国编著的传播学教材目前体现了译介的两大缺陷:第一,狭隘地集中在大众传播领域。第二,消化了大众传播学的经验学派一派的理论,对批判学派的理论还处于初步整合的阶段。不过,老师们都普遍意识到了这两大缺陷,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政治传播、跨文化传播和健康传播的国外专著和教材都陆续译介了进来,同时许多人都在致力于消化批判学派的成果,相信高度整合的传播学教材不久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由于不同的理论取向,英国和美国的传播学教材非常不同。英国教材重在揭示我们所经历的但不常深思的另外一面,把传播问题放到宏观的社会结构和人类历史、文化之中,又高又远,庞大壮观,眼光却是怀疑和批判的。这样的教材接受起来肯定艰涩一些。美国的本科生教材编写的都很浅显,但并不意味着不教给学生另外一种看待日常生活的眼光,它们也会给人“原来可以这样想”的感觉,但它们往往集中挖掘一个问题而略了其他,好比挖井,上了瘾一般挖得深了又深。这样,两个国家的教材视野都能激发联想,启发学生思考许多问题。这些教材在体例上没有像我国那样分割成第一节、第二节和各节中的一二三四,在许多我们看来很关键的问题,甚至没有给出严格的定义,而是给学生很宽泛的一个概念,论述也很灵活。我很长时间很奇怪,事后回想起所读过的教材,印象深刻的观点和事例为什么是这些教材里的,而不是来自体例严格用语严谨的国内教材?后来我总结了一下,归功于这些教材所体现的教育价值观,而这价值本是人作为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所应该拥有的,它理当是所有学科所共同追求的,带有一定普适性。众所周知,今天大学生的培养和10年前相比,社会环境都大不相同了。10年前我们可以毕业之后选择另一个行业就业,一切重新开始都来得及。如今学生们在填写高考志愿时,往往意味着选择了今后从事的行业。现在的毕业生规模和国家的产业结构导致学生们在填写志愿时要非常慎重:一定要照顾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否则不仅读书时读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毕业后还要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职业。新闻专业的学生们少不了无奈之余放弃了心爱的专业而来的,但很多都是本着自己的兴趣而做出的选择。前面说过,我国的传播学理论基本上是给新闻专业的学生讲授,如果认为新闻学不需要太多理论,实在是谬见大矣。新闻学教育重在传授给学生新闻的制作细节和制作过程,它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为新闻媒介组织输送采编人才。而这种技巧的培养是有前提的:它也必须遵循教育的基本目标――培养能够完整认识自己的人,明白自己活在世上的价值在哪里。这个教育目标对新闻专业的学生很重要。搞新闻的尤其特殊,因为每个新闻人较之其他职业的人,所经历的乃是双重的人生:他/她自己的和他/她每次采访所构成的人生。他/她总要经历显著的、异常的、紧迫的、重要的那些人和事,还要体会时间爆炸的感觉:仿佛历史的旁边就站着自己。新闻人的职业人生和他/她的自我之间存在着紧张,这紧张交集在一个个体之内,本身就是一个传播学问题。传播学需要借鉴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充实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的内容,并且要和学生们以后要经历的职场生涯密切联系起来讲授。这些内容不仅帮助学生们看清自己,也深入思考自己和社会的关系。这合乎传播学的社会科学性质,它所要求的审视的眼光,首先就是审视自己。其次,激发学生思考自己所处的历史、文化和时代。许多传播问题说到底是文化的问题,而文化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植根于历史之中,充溢在吃喝拉撒的行为里。再往深里讲,传播问题是我们的心灵问题。文化里隐藏着和再生着我们的心灵问题。历史和文化中免不了让人伤心的教训和让人击掌叫好的经验,有时一则小消息的采写蕴含的意味就很多。就大众传播来说,自旧上海《申报》以来,媒介领域有太多东西可以为传播学教材所用。晚清以来,我国跌宕的历史也能为大众传播提供足够多的旁证素材。传播学更是一门积极观照现实社会的学科。网络普及开来后,整个社会在对新一轮信息革命的适应中,遭遇到许多问题,至今仍然在摸索中。传播学教材必须体现本学科对新传播阶段的摸索,这有一定前沿性,对学生来说是必须的,教师必须帮助学生仔细地观察这个社会上与本学科有关的主导领域。

我读美国的传播学教材,发现一向称“我们地球”而非“我们美国”的美国学者们在编写教材时,除了跨文化传播,大众传播教材都相当地“我们美国”。拿电影的发明来说,对爱迪生的贡献写得很仔细,对欧洲发明家的贡献一句带过。对本国的传播理论条分缕析,其他国家包括欧洲那些国家的简单介绍完事。我们的日常生活本来已经被高度美国化了,课堂也要被美国化吗?从穿的衣服、吃的食品、看的电影、听的歌曲到图书馆里能够借阅的传播学教材,学生们还能看到另外的世界吗?我国本来有丰富的传播资源,目前缺乏的是传播学的本土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课堂上动辄“美国”。韩剧之热并非韩国文化在热,而是韩剧中体现的价值观和国人的心灵构成了共通的意义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我国丰富的传统传播资源。传播学没有在我国本土化,并不意味着我国没有传播思想。中国的传播学教材必须散发中国的味道,而不是动辄“美国”。这是为什么我认为传播学教材的编写目标以激发学生思考自己所处的历史、文化和时代的缘故,这样的目标与传播学本土化不仅没有冲突,且是必须的。

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范文3

关键词:政治传播,定义,术语

中图分类号:H083;N04;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4)06-0051-04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Definition

GUO Jian

Abstract:The definition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n China is not clear and without a uniform cognition. Though comparing definitions from western and China, this article suggests a relativebest one.

Keyword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definition, term

引 言

早在1922年,西方著名的传播学家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就意识到政治家可以利用传媒来构建、制造和引导公共舆论,当时西方政客们游走在政治和传媒之间,利用其权力或者财力控制媒体的报道。这对于民主政治来说是好是坏呢?在这样的疑问下,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有必要研究政治与传媒的关系,布莱恩・麦克奈尔(Brain Mcnair)就是其中之一。他意识到媒体的报道受到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共同影响:前者包括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的偏见、媒体集团资方的干涉等等;后者即政治传播的各项活动<sup>[1]</sup>。而“政治传播”(political communication)也随之成为一个新的术语引起西方社会的广泛关注。

由此可见,对“政治传播”这个术语本身的定义如何界定是重要问题。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西方各大知名媒体纷纷“抢滩”中国,急于让中国媒体“大开眼界”,一窝蜂似的把西方的新理论、新概念搬到中国。而随着中国的业界和学界逐渐成熟,开始反过来冷静地审视西方媒体及其传播理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传播理论的呼声高涨。“政治传播研究在中国已经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那种仅仅翻译和解析西方政治传播理论的研究已经无法满足现实政治生活的需要。”<sup>[2]</sup>另一方面,政治传播研究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各国政府都将政治传播提升到战略研究的高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政治传播”这个术语的定义演变过程进行梳理,是十分必要的。

一 西方“政治传播”定义的发展

西方的政治传播研究者很少对“政治传播”定义做出明确的界定。目前,西方对“政治传播”定义的研究有两种趋向:即政治学本位和传播学本位。

从政治学本位出发的“政治传播”的定义主要有:

费根(Fagen)在其著作Politics and Communication中认为“政治传播”是政治系统内及政治系统与其环境间的任何传播行为,因而建议研究传播网络(组织、团体、大众媒介、特殊管道等)及传播形态的经济、社会决定因素<sup>[3]</sup>。

美国的政治传播学者丹・尼谋(Dan Nimmo)和凯思・桑德斯(K.R.Sanders)在其著作《政治传播手册》的导论中指出:政治传播是政治家、政府组织与公民三个环节中的中介或渠道 [3]。

20世纪60年代,卡尔・沃尔夫冈・多伊奇(Karl Wolfgone Deutsch)的《政府的神经:政治传播及控制的模式》(The Nerves of Government: Models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等一批政治传播研究专著的出版,标志着西方政治传播学学科体系建构的开始[3]。

登顿(Denton)和伍德沃(Woodward)提出的“政治传播”定义为一种讨论活动,是关于公共资源、政府权威和政府裁决行为的公共讨论与评价 [3]。

美国作家多丽丝・格雷伯(Doris Graber)提出的“政治传播”定义为:“政治传播是包括修辞、肢体语言等辅助语言学符号以及联合抵制与抗议等政治行动。”[3]

这一类定义往往将政治传播活动归类于政治活动的一种,应用政治学的相关理论对政治活动予以分析,显而易见这是不够全面的。

而从传播学本位角度来界定“政治传播”定义的代表是查菲(Chaffey),他提出政治传播就是传播活动在政治活动中所扮演的某种角色 <sup>[4]</sup>。

再如阿尔蒙(Almon)和波尔(Bohr)认为政治传播是一种可以改变政治文化与政治结构的系统功能 [4]。

美国学者布赖恩・麦克奈尔(Brain Mcnair)将政治传播活动概括为三方面:第一,全部有党派人士与政治活动家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各种传播活动;第二,全部无党派人士针对有党派人士的传播活动;第三,关于政治家、党派人士及无党派人士政治行动的新闻报道、时事评论或其他形式的政治讨论的集合。[5]麦克奈尔在其著作《政治传播学引论》中提出政治传播讲的是“关于政治的有目的的传播”。也就是说,实际上麦克奈尔将政治传播看作是人类社会中政治与传播的本质性融合,它立足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政治生活。

可以说,无论是从政治学的角度还是从传播学的角度给“政治传播”下定义,西方学界都是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对“政治传播”介入合理的本质要素。但是反观这些定义,恰恰缺乏将政治学和传播学二者进行有效“融合”。这也是中国对政治传播进行研究时特别注意之处。

二 中国“政治传播”定义的发展

认识和了解“政治传播”定义在中国的发展脉络很有必要。一方面,通过其定义演变使我们对中国政治传播的发展阶段和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中国政治传播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从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及学术著作的出版情况看,政治传播相关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2000年开始蓬勃发展,目前能够显示政治传播研究在中国发展状况的专著都是在2005年左右出版的。笔者通过阅读国内相关的政治传播研究专著发现,相对而言,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是较早研究政治传播的;而上海交通大学的谢岳是作为政治学研究者研究政治传播并且产出成果最早的学者,其代表作是《大众媒介与民主政治》和《当代中国政治沟通》;《政治体系中的信息沟通――政治传播学的分析视角》是目前较为系统全面的政治传播研究专著;其他还有周鸿铎的《政治传播学》、张昆的《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彭芸先后出版的《政治传播:理论与实务》《新闻媒介与政治》《政治广告与选举》等著作。

受到西方政治传播研究的影响,中国对“政治传播”的定义研究也分为两类[5]:

一类是从政治学的角度把政治传播看作一种政治活动,从这个角度给“政治传播”下定义的有:

祝基滢在其1983年出版的《政治传播学》中提出:“理想的政治传播是一种政治符号的共识(共同解释)。”<sup>[5]</sup>

2005年李书元在《政治体系中的信息沟通――政治传播学的分析视角》中提出:“政治传播是由政治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的政治信息的传递与处理过程。”[6]他认为传播与政治是同时诞生的,并且政治传播与传播学产生的背景在许多方面是相同的。

2009年荆学民和施惠玲在《政治与传播的视界融合:政治传播研究五个基本理论问题辨析》一文中提出:“政治传播是特定共同体中政治信息扩散和被接受的过程。”[4]

百度百科给出的“政治传播”是指:存在于政治行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以达到待定目的和取得特定效果为价值取向的、以符号和媒介为途径的使政治信息得以流动的过程[7]。

另一类是从传播学的角度把政治传播看作一种传播活动,从这个角度给“政治传播”下定义的有:

2004年学者郎劲松和侯月娟在文章中提出:“政治传播是由政府和其他的政治参与者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符号,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向受众目标传输政治信息,继而影响其政治态度、信念与行为的传播过程。”[8]

2007年鞠丽华在其文章《政治传播的三种模式的解读与启示》中提出:“政治传播是一定的政治传播主体(民众、政治家、政府或政府组织)运用有意义的符号,通过大众媒介与政治传播的对象之间进行的政治信息传递、接受和反馈的行为与过程。”[9]

1991年著名传播学者邵培仁出版了《政治传播学》一书,他在书中提出的“政治传播”定义为:“政治传播者通过多通道、多媒体、多符号传播政治信息,以推动政治过程、影响受传者的态度与行为的一种对策。”[10]他认为政治的喉舌和特定利益集团的工具是互动行为、过程与相应规范策略的集合。

宣传舆论学大辞典对“政治传播”的定义是:“政治传播是大众传播的一项内容,以宣传、教育、辩论、广告等方式报道国务活动、党政方针、选举与竞选、政治民主化和现代化、政治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等内容。”[11]

通过阅读政治传播的相关文献,笔者发现目前中国对“政治传播”这一术语的概念界定其实并不明晰,缺乏统一的认知,甚至出现将“政治传播”和“政治传播学”混淆使用的情况。比如西方使用political communication study,中国学界一般将其译为“政治传播研究”,而不是译为“政治传播学”。甚至有人提出“在很多种情况下,使用‘政治传播学’的称谓不过是为了符合国内研究者的习惯,大可不必深究”这样的错误论断。于是才有荆学民和刘胜君撰文《政治传播研究中的几个核心命题辨正》[12]来辨正政治统摄传播、传媒政治、传播政治经济学等几个政治传播研究中易混淆不清的概念。

三 结 语

总而言之,“政治”和“传播”二者本身的广义性使得界定“政治传播”这一术语产生困难。从总体上看,政治传播中政治是基础,传播是着力点, 首先需要对政治的研究下足功夫,从传播反推到基础的政治本身[13]。当前的政治传播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是政治传播研究的主导理论,如何建设好社会主义事业、管理好国家,是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终极目标。

从这个角度来看,笔者认为由荆学民和施惠玲在《政治与传播的视界融合:政治传播研究五个基本理论问题辨析》一文中提出的“政治传播是特定共同体中政治信息扩散和被接受的过程”这一定义目前能够比较准确地界定“政治传播”这一术语。原因有三方面:

(1)该定义突破了传统上仅从政治和传播二者关系上出发的局限,而是分别解构“政治”与“传播”,从“政治”的本质中探求其传播的要素,从“传播”的内容中探求其政治的要素。“政治信息”限定政治传播的过程中所传递的信息必须是与政治相关的;“扩散和被接受”限定传递的政治信息是需要扩散然后被受众所接受的。正如荆学民和施惠玲在文章中提到要从政治学与传播学的“视界融合”的高度来界定和把握“政治传播”范畴,“政治”与“传播”二者有机结合构成完整的“政治传播”概念[4]。

(2)如果辩证地分析这一定义,也是符合哲学逻辑的。一方面,政治本身需要传播活动作为宣传手段,比如一战和二战都是通过某些战时特殊的传播方式来鼓舞士兵斗志。“战时宣传和施政宣传研究导致了宣传学和传播学的诞生,而政治宣传分析是政治传播研究的前身。”[14]另外,中国儒家治国思想之核心理念也是将政治思想与传播活动结合起来,借助各种传播活动实现统治者对百姓潜移默化一般的“洗脑”,从而实现统治者的政治目的以及维护社会秩序。反之,传播活动也受到政治的影响和干预。所以在阶级社会,一切阶级都把传播活动作为实现其政治和经济利益的手段。

(3)从术语学角度来看,定义是指事物的本质属性或概念的内涵和界限的确切的逻辑规定。任何事物的定义都是由被定义的概念和定义的概念组成的,其中定义的概念是被定义的对象最近的“属”加“种差”(概念=属+种差)。荆学民和施惠玲提出的“政治传播”定义符合术语学这个逻辑规定,具体而言,“种差”即为“特定共同体中政治信息扩散和被接受”,而“属”概念即为“过程”。

参考文献

[1] Mcnair B.政治传播学引论[M]. 殷祺,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2] 荆学民.论中国特色政治传播战略研究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J].现代传播,2012(2):62-66.

[3] 郑一卉.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百年回望[J].武汉大学学报,2005(3):380-384.

[4] 荆学民,施惠玲.政治与传播的视界融合:政治传播研究五个基本理论问题辨析[J].现代传播,2009(4):18-22.

[5] 孙帅.中国政治传播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重庆社会科学,2011(1):106-112.

[6] 李元书.政治体系中的信息沟通――政治传播学的分析视角[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7] 百度百科.政治传播学[EB/OL].( 2009-04-11)[2013-11-18].http://.

[8] 郎劲松,侯月娟.现代政治传播与新闻制度[J].现代传播,2004(3):34-37.

[9] 鞠丽华.政治传播三种模式的解读及启示[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3):92-95.

[10] 邵培仁.政治传播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11] 刘建明,王泰玄,谷长岭,等.宣传舆论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

[12] 荆学民,刘胜君.政治传播研究中的几个核心命题辨正[J].现代传播,2013(7):14-18.

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范文4

 

广告学专业现被列为“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下的三级学科属于传播学(二级)领域即广告学是传播领域中的学科,广告学所研宄的广告理论与广告实践是属于信息传播理论与信息传播实践的研宄。这种学科定位“规定了广告学的学科性质——信息传播而忽略了广告的营销本质规定性它没有反映广告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特征抹杀了广告的经济性和文艺性等重要属性。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刘凡认为:广告学专业学科定位不准确应将广告学专业上升为一级学科鼓励更多高校设置广告学专业,加大对广告人才培养的投入,为广告业输送更多的高级人才。”〔4〕

 

目前我国开设广告专业的院校己达上百所国内开办广告学专业的高校,按不同的系科依据自身专业优势确定了各自不同的专业培养方向。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综合性大学依托自身学科优势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新需求调整和创新了广告学专业方向丰富了广告学的培养层次据中广协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有60%的广告专业是设在综合性大学之中,经过短短的几年发展,这些大学正逐渐突显出自己的办学优势与专业方向特色。

 

一、广告学专业是多学科的集成

 

高校广告学专业现己摆脱幼稚阶段逐渐向规模化、多元化、高层次发展并逐步向门类较为齐全、设施完善、培养体系健全过渡。广告理论研宄也向科学化、系统化提升,并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如今广告学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以巨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吸收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多种学科成果,形成了一门能够推动商品经济发展的学科体系

 

(一)广告学脱胎于经济学和市场学。经济学和市场学中揭示的许多规律广告活动必须遵守,广告现象又是市场经济中存在的重要现象它服务于市场经济,推动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学和市场学的研宄成果可直接用于广告学,而广告学理论的发展又影响到经济学和市场学的理论演变。

 

(二)广告和公共关系都是运用一定的传播媒介,宣传自身、树立形象。它们既相互联系又有一定区别各自具有本学科存在的质的差异性和规定性„广告不断地吸收公共关系的理论思想来调整、修正、完善传统的广告活动。

 

(三)有学者指出“学术界对广告学的研宄基本上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广告学所涉及的信息传播原理去研宄广告活动的内在规律二是从广告与市场的关系中去研宄广告的外在因素。无论是从哪个角度研宄广告学,都应把广告放在整个社会这个大系统中去考察与分析,以便从全新的角度(人、社会、广告)去进行系统的研宄。

 

(四)广告学与传播学的联系最为密切甚至在许多研宄成果中,都把广告学视为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广告学不同于传播学广告学以广告现象为自己研宄的出发点,传播学以信息传播为自己研宄的出发点;广告的目的是通过传播广告信息而诱导社会公众传播学中信息传递的目的是与公众进行交流;广告讲宄突出重点信息强化形象,可以采用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形象塑造和文案设计,传播讲宄的是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广告追求广告效果,注重投入产出效应,而传播学追求的是信息到位在约束机制上,广告信息传播受到广告法规的限制和保护,广告信息一旦失真、失误要受法律制裁一般的信息传播大多不受到什么约束即使失真、失误往往并不负任何责任,法律也并不追宄。

 

(五)广告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经济活动和传播活动的综合,在其活动中必然要求以管理行为来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广告学借助于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广告以达到完善广告学的理论体系并指导广告实务。

 

二、创新广告学专业方向细分

 

目前我国广告学专业‘一元化办学模式不符合多元性广告业人才需求现实也不符合高科技与信息化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应努力在多元化的专业类型与多元化的专业需求之间寻找对应的契合点建立起符合和适应多方面实际与需求的多元化广告学教育培养模式。要依据各自的优势与特点,作好专业定位,建立几种主要的广告学专业模式”3〕虽然我国高校开办广告学专业己超过一百多所,目前都尚未明确提出专业方向细分但是由于各校背景不同生源、师资、历史等原因客观上也形成了细分态势,这些情况从其教学计划中就可看出端悅例如:全国广告学本科专业开办最早的厦门大学的广告学专业是为广告公司、新闻媒介、广告行政管理部门或企事业培养从事广告经营、管理和实际公关工作为主的广告专业人才;北京广播学院广告学专业是以广播电视广告创意为特长复旦大学广告学专业主要培养广告策划与管理的专门人才。

 

以理工类为主的重点大学依托的是强大的科技优势鉴于学校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较好的自然科学和坚实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基础,那么就应当以此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广告理论、实践与艺术思维为引导,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子媒体与产业对广告制作人才需求为主的广告学(电子广告学)专业方向。凸现广告学专业与电子媒体为融合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知识,即“文、理、工”交叉融合的专业特色据国家2003年统计报告,中国电子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88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增长34%,该产业对中国GDP的贡献率为8%~10%,出口额超过1200亿,占中国全部出口的30%,己成为中国工业第一大产业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三面对如此巨大的产业与就业需求我们用以往的专业目标和培养模式很难适应当前科技产业迅猛发展与需求,应该增设和定位以大科技为产业对象的广告学专业方向培养以电子科技行业为主的广告行家。据此应强化或突出科技基本理论与实践方面课程掌握一般广告学理论和技术并学习声波、光波、电波等电子手段传播形式以及现代广告讯息为标志的电子广告等媒介原理也要学习并熟悉广告的电子设计与制作技术。能够为以计算机、电子媒体、移动等电子信息产业及相关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企业或商品进行广告策划、创意、制作,使之逐步成为中国科技广告的原创型大师级人才。

 

三、创新广告学专业方向模式

 

从全国院校对广告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国内高校艺术型与策划型的广告人才相对偏多,而以计算机为基础结合现代高科技为手段的广告学(电子广告学)专业人才十分缺少,这与以往广告学专业的招生机制不无关系。

 

广告学(电子广告学)专业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技术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广告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运用广告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科技领域实际问题的基本能九广告学(电子广告学)专业培养计划既需要设置系统广博的知识结构又需要丰富的阅历与经验平台的构建,同时要有加强高、精、尖研宄型和管理型以及应用型培养意识。一方面增设研宄和管理方面的课程可提高办学层次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做好知识储蓄。另一方面,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用型人才往往需求量大又是广告各行业中的主力军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应用性加强实践环节,建立模拟广告公司实验室,组织学习广告运作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重视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面向市场得到实际的锻炼。

 

按照教育部学科培养规定,教学计划按其性质分为四大类即自然科学基础、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这里还包括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性选修课。要强调四大类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这里自然科学基础和公共基础课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规定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课程,因此重点将广告学专业(电子广告学)基础课与专业课程设计为三个方向的板块构想^这三个层次的知识构架,必须循序渐逃比例适当,处理好专业知识与基础知识‘专”与‘博”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

 

广告学(电子广告学)专业方向基础课与专业课程应以国内院校广告专业课程体系为主吸收先进与合理的课程设计,设计构成为:营销与传播板块、广告学基本理论板块、电子广告实务三大板块。这种专业板块课程的安排直观反映了工科院校广告学科与计算机科学体系结合的现代广告学(电子广告学)专业特色模式。

 

(一)营销与传播板块:营销与传播学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学科,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唐。E舒尔茨将其合二为一出版了《整合行销传播》,在世界范围内提升了广告学专业定位当然IMC并不是将各种传播工具简单相加用舒尔茨自己的话说就是‘行销即传播”。IMC己成为当代广告学人的必修课程,是广告学学科的框架支撑,并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贯穿传播即营销营销即传播的理念。设置传播沟通与营销促进课程,能使学生始终强化产品——市场——消费者意识观念所有的传播与营销都必须符合一定的经济范畴,更要依据社会发展规律去运作因此在构筑营销与传播板块同时,还将社会学和经济学划并为一个板块营销与传播板块可以说是广告学专业的必选课程因此也是广告学(电子广告学)专业的重要构成

 

(二)广告学基本理论板块:这一板块是广告学(电子广告学)专业的主干课程部分。主要以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专业铺垫,是结合广告实务与运行原贝IJ、观念、方法及广告机制而构建的理论体系。一方面注重广告学的基本范畴、性质、规律和原则的传授;另一方面注重实用广告学课程和实践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应用性课程的设立。广告学课程涉及的相关学科较多,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和运作模式这些课程是广告专业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也是专业教育的最基本的设置。

 

面素质教育的同时,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坚持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专业、传统与现代、科学与艺具有共性、个性相结合的限制性选修课是要求广告学专业学生必须选修的专业选修课。我们也为学生设计了在培养原则的指导下获得个性发展的方案内容包括本专业范围内未能列入必修的较重要的专门化知识和技能以及与本专业关系密切相关的学科知i识同时充分发挥传播学系实验室优势作甩传播学系现有影视实验室、录音合成实验室、动画实验室、多媒体实验室,学生在这些实验室里了解各种媒介的操作原理及基本技术进行市场调查数据处理和广告创意设计今后还将建立广告公司运作仿真试验室。广告学专业应用性强动手能力要求高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实习环节和课程设计十分重要。实习包括认识实习,广告创意实习和毕业的三个实习环节要求每次实习后,必须拿出文字报告或作品作为实习的成绩。

 

四、结语

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范文5

论文摘要: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对地方高校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地方高校的新闻教育改革必须坚持与新闻实践相融合、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与国际社会相融合,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新闻人才。

自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新闻类专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1999年,全国60余所高校设有新闻类院(系)及专业,其中专业点超过100个;2002年,新闻传播学的专业点总数达323个;2004年年底,全国开设新闻、传播、公关、广告学院(系)及专业的高校有470余所,学生总数是1999年的7倍多。目前,中国已有近500所高校建立了新闻传播学院或新闻传播系,新闻传播教学点(专业点)近900个,在校学生超过15万人。这种急速升温的现象使中国的新闻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度、大规模、多元化发展的时代。面对新闻传播教育的迅猛发展和新闻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尤其是当今新媒体不断涌现、媒介融合渐成趋势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院校新闻教育的出路在哪里?地方院校培养的新闻人才怎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笔者认为,地方高校的新闻教育改革应该遵循三个方向性原则,即与新闻实践相融合、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与国际社会相融合。

一、与新闻实践相融合

就目前不少地方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情况来看,学生学习了不少知识,却不知如何将这些知识融合在一起,更不知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而在传媒人才市场上,“有实践经验者,有较强的组织和策划能力者优先考虑”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他们不仅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学历、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因此,地方院校在教学上应改变过分依赖理论教学的传统模式,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理论教学过去一直是新闻专业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等新技术的发展,传播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新技术的发展带动传播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对新闻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要求、素质培养等必须有新的思路,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在理论知识教学和专业教育中,知识并不是教育的中心,培养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而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是离不开实践的。学生只有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才能充分吸收所学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也才能得到切实提高。只有注重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凭借已经获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去扩展、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并能有效驾驭和运用知识,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不仅如此,由于新闻学专业实践性强,在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改革学生成绩的评定方法。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量化学生的学习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因此,必须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给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评定合适的分数,以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改变那种“只重期未笔试成绩、轻实验成绩”的做法,对实践性强的课程应加大实验成绩的比例,成绩向体现创作能力的实验倾斜。

二、与信息技术相融合

传播科技在传媒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大,这不但带来了传播心态、传播方式、传播手段的变化,而且带来了传播内容、传播理念、传播机制的变化。在媒介融合中,新媒体冲击下的传统媒体要在媒体格局变化中继续生存和发展,就要借鉴和应用新的媒体技术来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如办网站、办网络视频、办手机视频等。而新媒体也借助传统媒体提高了信息和市场的资源,不断拓展业务、扩大市场、壮大实力,出现了新老媒体相互融合的局面。媒体融合势必成为未来传媒业的主流,因此,培养新一代的“媒体融合”人才便是重中之重。地方院校应该注意和跟踪媒介发展步伐,加强对媒介融合的理论研究,寻找适应这种变化的新策略和新方法。为此,应基于中国传统媒体的发展轨迹,并结合先进的IT技术平台,以互动和动态化媒体实践为教学基本思路,使新闻专业的学生在采编及录制新闻的时候,具备突破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能同时适应不同媒体的需要。要让学生注意研究新科技、掌握新科技、运用新科技,深入研究新媒体和新技术给传媒业的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新变化和新机遇,并善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

具体来说,地方高校的新闻教育要高度关注与技术的结合,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建立多功能、跨媒体、可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今天的新闻教育机构的实践平台已经不仅仅是信息采集工具和编辑工具的简单集成,而是具有多元设备、多元功能、多元扩展空间的教学与科研的基础设施。二是建立与社会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联系通道,了解相关技术动态,把握技术趋势,熟悉技术思维,拓展技术应用。三是选择具有科学技术背景的教师充实师资队伍。由他们形成对提高师资队伍科学技术素质、对课程建设科学技术含量的带动,跳出仅凭高学历选用教师的框框,把真正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当中。

转贴于

三、与国际社会相融合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传播学院成立于2003年,是一所具有国际特色、面向全国的新型新闻传播学院。该学院秉承“国际本土化,本土国际化”的办学宗旨,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新闻专业人才为目标,创立了独特的模块化的新闻传播课程体系,构建了布局合理的新闻传播学科体系。在该院的教师队伍中,58%的教师具有海外媒体工作背景,54%的教师具有10年以上的业务经验。在教学上,学院强化人文素质和新闻传播实务能力与技能训练,注重国际传播能力培养。该院率先在全国新闻院校本科教育中推行四年不间断的双语系列专业教程。品德高尚、现代传播手段应用熟练、中英语采写编播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是该院毕业生的特色。经过几年的发展,长江新闻传播学院成为国内重要的双语新闻人才的培养基地。

长江新闻传播学院的成功之路特别是它在确定培养目标方面的独到之处值得地方院校新闻教育工作者深思。虽然大多数地方高校不具备长江新闻传播学院得天独厚的办学条件,但只要善于用国际化视野发现自身特色,科学确定培养目标,同样能够独树一帜,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新闻人才。

首先,地方高校应该建设科学的课程体系。课程是锻造人才的“模具”,它关系到人的知识体系的建造。而知识体系对一个人的品质、胸怀、眼界、思维方式和专业能力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地方高校在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上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即通识教育、专门学科基础教育和新闻传播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是指构成人类文明基础知识体系和价值认知体系的教育,目的是实现对未来新闻专业人员生命潜能的全面开发和健全的精神品格的塑造。专门学科基础教育是指新闻传播学科之外的一门专业学科相对完整的知识系统的教育,这在今天传媒专业化分工日渐精细的趋势下尤其被重视。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是专业工作的思维与方法及专业工作技能的培训教育。从新闻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上看,专门学科基础教育体系的引入和跨媒体工作能力教育体系的建设是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两个重点。因为在媒介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媒体需要的是拥有各种专业知识背景和具有跨媒体工作能力的现代新闻人。其次,强化外语能力。21世纪的新闻传播将随着国际社会相互联系的密切程度的提高和网络技术应用的普及程度的提高,加快其国际化趋势。因此,地方院校培养的新闻专业人才要想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胜出,就必须能够熟练运用至少一门外语,因为这种能力直接关系着新闻工作者的信息采集能力、对国际社会的专业表达能力和与多元文化的专业沟通能力。

总之,地方院校的新闻教育要想使其培养的产品——大学毕业生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在物质上舍得投入,在师资队伍上要不拘一格选人才,在课程体系上要具有国际化的战略眼光,坚持做到与新闻实践、与信息技术、与国际社会相融合。

参考文献:

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范文6

快速攀升的数字,接踵出现的专业点,都分明透露出这样一种气息:新闻传播专业是热门专业!新闻传播教育在急剧升温!作为一名在报纸和电视新闻一线工作20余年而新转至教育岗位的新闻人,笔者深深感到:新闻传播院系及新闻学科专业不断增扩、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这种超常规发展的繁荣表象下,有很多值得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并应设法加以改进的问题。

“隔岸观火”式的教学形式

目前,许多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在教学体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存有许多问题。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就是新闻教学内容与新闻实践工作需要的不相适应,也就是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对此,无论是新闻业界还是学界都已认识到它的严重性。

有一位西方记者曾经讲到 :好记者只有忘掉新闻学院教授塞进他们大脑里的理论,忘记教授们的理论,才能找到、写出读者爱看的新闻。这话听起来有些癫狂,但也反映了新闻教育内容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反映了我们课堂上讲授的理论与新闻媒体和记者实践要求发生严重冲突。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某高校回答学生提问时多次指出,你这个问题属学院派问题,与业界差距太远。原新华社高级记者,现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也尖锐地指出:“新闻学教育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一些新闻与传播学院培养的人不会写有新闻的新闻,只会写无新闻的新闻。”(2006年11月,江苏省第七期高级新闻人才培训班)。许多媒体也普遍感到,新闻院校培养的学生写小而浅的东西还可以,写大而深的报道则不行。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总监李响先生更是认为,有些学新闻的学生写的东西空而泛,往往不得要领。甚至一条简单的口播导语都需要编辑修改多遍。

新闻教学如果不能教会学生采写新闻,那就是一种失败。近些年,很多媒体招聘记者不再一味考理论知识,而是组织应聘者集中实地进行采访,通过写(拍)新闻一比高下。2006年11月21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在北京大学举行招聘会,方式为:应届大学生应聘该报业集团采编类岗位,必须先参加该集团举办的首届大学生报纸DIY大赛,不仅优秀作品将被精选制作成报纸出版,优胜者将赢得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工作职位;入围的大学生还可赢得进入广州日报实习的机会。要求参赛者围绕大学生关心的话题,模拟编辑、设计制作半版的广州日报版面,也可以选择创作以大学生和大学生活动为中心主题的文章或摄影、插图等美术作品。全国各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均可以个人为单位参加比赛。同时,他们并没有对参赛者所学专业做出限制 (2006年11月30日中国青年报第12版)。由此可见,新闻教学必须紧紧关注新闻实践的要求和变化,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隔岸观火”式的教学形式显然与新闻实践相差太远。因此, 注重实践,强调新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除了要学生学习系统的多学科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业务技能,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学科,仅仅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自相矛盾”的教学理念

目前新闻界普遍有一种看法,就是新闻理论的研究落后于新闻实践,实践走到了理论的前面。事实的确如此。令人眼花缭乱的节目形态、不拘一格的写作形式、变化无常的媒介市场,都让一些教科书望尘莫及,无法跟上。捧着一本过了时的书给学生念,怎么能跟得上时刻都在发生变化的新闻工作?加上新闻教学理念与新闻实践之间的差异,使毕了业的学生走上新闻工作岗位以后,常常产生困惑。譬如,新闻教学一方面强调新闻工作要讲党性,一方面又教学生要借鉴西方新闻传播理念。但现实是新闻媒体要求讲党性,讲原则,顾大局,以服从党和国家的利益为己任,并经常要被“宣传计划”牵着鼻子走。自我主张、自由讨论,这种符合学术规范的理念在新闻单位绝对行不通。因此,新闻教学如何实事求是,符合我国的国情确实值得新闻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

此外,一个资深记者和一个新闻学教授或新闻学博士相比,新闻单位对资深记者更加青睐。他们认为专家学者大都是纸上谈兵,解决不了什么实际问题,有的文章既不中听更不中用。记者需要解剖事实,不能在幻觉中讨论。因而业界普遍认为,新闻是个实践性很强的活儿,学生不去动手,整天高谈一些理论,可能永远做不了好记者。

薄弱的师资、不合理的课程与刻板的教学

师资力量不充足,课程设置不合理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刻板也是当前新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新闻传播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它要求教师有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有从事新闻实践的经验。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总监李响先生作为江苏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培养对象赴美考察回来,在谈到美国的新闻人才培养及师资要求情况时说,美国的大学几乎不培养新闻学的博士,硕士也不多,新闻从业者不一定要有新闻专业经历;但对教授新闻的老师则强调一定要有职业背景,教授不需要博士、硕士学位,但一定要有20年以上的新闻工作经历(李响在江苏省新闻界庆祝第7个记者节大会上的发言,2006年11月)。也就是说它的职业背景门槛远高于学历门槛(其实,在我国的新闻界真正拥有高学历的人是少之又少,包括那些名家)。反观我们的不少院校,对学历的要求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而对职业背景却常常忽略或重视不够。特别是一些普通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点,竟然没有一个老师从事过新闻工作,甚至连一个新闻专业出身的教师也没有,原来教文学史的改教新闻史,原来教文学概论的改教新闻学概论。有些院校更是先“搭台子”再找“唱戏的”。在课程设置方面,也是问题多多。某些新闻院系,《新闻采访与写作》沦落为一门选修课,有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也不开设《电视新闻写作》或《电视解说词写作》。有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到了电视台以后,部门负责人让他写个节目策划书,他竟然一筹莫展:“老师没有教过我们呀!”满脸茫然。这些都表现出课程设置的严重不合理。也有些新闻传播专业点只重视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设置,而忽略或者无视相关课程设置的重要性。由于大多数教师没有新闻从业经历,上课时只好念教材,一味地进行概念灌输,缺少鲜活的案例。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欧阳霞老师在《新闻战线》上撰文说“连导语都不会写的新闻学博士,有相当一部分会走上新闻教育的讲台、从事新闻学术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新闻教育的悲哀”(《新闻战线》2006年第7期)。

由于新闻教学内容、理念和方法与新闻实际工作需要的严重脱节,加之近年来受诸多因素影响,不少媒体已开始虚火上升,地市以下新闻单位大多人满为患,而导致了大量新闻专业毕业生游走于传媒专业的边缘,出现了一边是高校开办新闻传播院系专业热热闹闹,一边是新闻业界甚至学界对这种现象的不断批评(李希光就曾呼吁“记协要对新闻院系的准入进行资格认定”) ;一边是新闻专业毕业生对新闻理想的单纯追求,一边是新闻单位不愿接受纯新闻专业毕业生的残酷现实。新闻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的先天不足的问题,在就业时显露得极为突出。一位媒体的招聘人员表示,现在媒体招聘人员大部分都要求应聘者有工作经验,本科毕业生虽然有一部分人很优秀,但是大部分媒体还是更欢迎“来了就能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