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步骤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岩土工程勘察步骤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岩土工程勘察步骤

岩土工程勘察步骤范文1

关键词:岩土勘察;技术;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岩土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岩土工程勘察更是建筑工程中施工的前提工作。在一般情况下,因为工程整体的勘察任务比较严重,并且工程的勘察时间比较的短,所以,一旦问题出现的时候,岩土工程勘察都结束了,这就会给岩土勘察工程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对岩土的勘察,做好对岩土工程勘探的工作,对于整个工程活动的能够顺利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岩土工程中勘察的基本理论

岩土工程勘察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研究岩土工程勘察首先要明确其内容。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对象是工程建筑中地球表而存在的岩土体、水、热、应力等工程建筑中整个地质环境。工程建筑中的地质环境主要有:建筑地基、建筑材料和建筑环境。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任务、目的在于查明工程建筑所处场地的岩土条件,以合理分析岩土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评价。除应用较为广泛的理论,阐述各项具体的问题,论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之外,还需研究和探讨各种勘察方法机理,与环境使用的条件相配合,分析勘察的步骤、方向,对于不同勘察阶段如何进行工作部署,分析整理勘察资料,编制岩土工程报告,发现岩土工程现场存在的问题,有步骤、分阶段的处理问题,并结合各种理论,对其进行整体评价。岩土工程基本的勘察任务是为建筑工程的设计、规划、运营、施工安全提供可靠、详细的地质资料,利用地质力学知识解决工程出现的地质问题,促使建筑物同地质环境相适应,站在地质的角度,确保建筑稳定、正常、合理、安全的运行,以使地质环境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另外,若发现不利于建筑的地质条件,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

二、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主要问题

(1)勘察与设计工作分离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也越来越多的使用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存在着设计工作与勘察工作分离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实际勘察人员没有参与到设计工作中去,导致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工作时,不能很好的理解获得的勘察信息资料,这就使得设计人员不能够将勘察信息运用到设计之中,导致了资源的浪费。除此之外,目前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部门内部的交流,还是采用纸质文档的方式,这种交流方式在进行人工抄录时,很容易出现一些人为的错误,这些错误的出现,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导致设计部门的工作进度迟缓。

(2)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专业的技术人才是保证勘察质量的关键,未经正规教育和专业培训的人都来搞勘察,可能导致原始数据严重失真,对试验数据不能深入分析,或者提出不合理的建议等,这些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可能给工程安全埋下隐患,给工程造成浪费,只有让真正懂行的人员担当,才能提高勘察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工程勘察质量,使我们的工程建设真正建造在既经济,又安全的基础上,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虽然目前管理部门对勘察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审核人、审定人等人员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从业人员的素质逐渐提高,但同时应看到,市场上和原始资料质量密切相关的人员,比如现场作业的观测员、试验员、记录员、机长等人员的素质却良莠不齐,特别是有些勘察单位大量雇佣农民工,这些人员不懂勘察,又未经过专业培训和教育,就承担起开钻机、取样、测试、量测地下水位,甚至还做起了野外对土层鉴定与记录等重要工作。这样就难免会出现地层分层、原位测试、地下水位量测等诸多野外作业的不规范,难以保证勘察质量。

(3)勘察市场鱼龙混杂

目前勘察单位资质门槛偏低及行业主管部门对从业单位的监管尚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形势,造成勘察单位数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勘察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市场供大于求,而且实际工作中挂靠、层层转包的现象也屡见不鲜,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职业的业务中介,对所介绍的工程明码收取所谓的信息费。这些钻管理漏洞的少数单位搅乱了市场秩序,造成了岩土工程勘察市场相互压价,恶性竞争的混乱局面,严重制约了勘察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公平竞争。且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重工程设计,轻岩土勘察的现象。岩土工程勘察常常被有的建设单位当作是例行公事,勘察成果有时得不到充分利用,勘察人员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一些建设单位把勘察工作看成是“打几个孔,取几个样,画几张图”的简单劳动,费用越低越好,工期越短越好,由此造成勘察工作投入资金不足,时间紧迫,严重影响了勘察质量。

二、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1)实现勘察和设计之间的有机结合

目前,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勘察和设计之间的分离,因此,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实现设计和勘察之间的有机结合。勘察一体化,就是在勘察和设计之间实现计算机化,这不仅可以避免纸质文档传输过程中人力资源的浪费,还可以避免纸质文档抄录中出现的人为错误,同时还能够提高勘察工作的效率。

(2)提高勘察工作人员的自身能力素质水平

要想勘察工作质量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自身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勘察单位要定期举行相关的技术教育和培训,并且要形成制度化,使其每个工作人员的素质都可以得到提高,做到知识能力及时地更新,要有计划地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参加知识讲座,最终达到提高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深度和内涵得到全面的提高。

(3)明确勘察工作的工作对象,规范市场行为

岩土工程的相关企业在进行工作时应该明确,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工作对象就是地基、基础以及地下工程之间的关系。同时,在进行勘察工作之前,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部门,也应明确整个勘察工作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这需要与施工队伍之间进行协商,使得设计和实际勘察工作可以紧密的结合。在实际勘察工作进行时,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找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解决。

除了要明确勘察工作的工作对象之外,还需要针对目前市场上的一些不规范行为,进行约束和制约。这不仅需要勘察单位内部自觉的约束一些不规范行为,还需要国家不断完善勘察企业的机制体制,来约束勘察行业中的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岩土工程勘察企业中,应设置专门的部门对整个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进行全程的监督,这可以有效避免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不规范行为,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收益,还可以提高勘察工作的质量。

(4)建立勘察监理制度

勘察工作如果仅仅依靠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必定显得鞭长莫及,因此积极推行勘察监理制度才是治标治本的良策。监理制度从建立至今,在我国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但目前监理制度主要是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实施,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却缺少正规的勘察监理制度,仅在部分重点工程和行业,或者在部分建设单位的要求下才实行了勘察监理。由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投资及工期,为了有效控制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对勘察工作从方案制定、野外作业到提交勘察成果进行全过程监控,防止出现勘察工作方案不合理,特别是外业工作中的弄虚作假等问题。建立和完善岩土工程勘察监理制度在当前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只有采用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当行为的发生,保证勘察质量和投资效益最大化。

(5)利用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采用先进的勘察技术

目前较为先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主要有:克里格法、多道瞬态面波勘探技术和高密度点法、回归分析法等。克里格法的使用有利于避免勘探点布置的随意性,而多道瞬态面波勘探技术和高密度点法的使用可以提高在岩土工程分析中的精确度,其他方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我们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应该注意与当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例如,我们使用计算机对勘察的结果进行处理,就比旧式的处理方法更加迅速,更重要的是它有效地保证了勘察结果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康朝勇.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4:77.

[2]宋双贝.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4:76.

[3]周亚明,吕才能.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法[J].中国西部科技,2009,03:15+23.

[4]廖林.关于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2:289.

岩土工程勘察步骤范文2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

0 引言

岩土工程勘察作为工程后续设计、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其质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当前,国内岩土工程勘察行业执行的各级规范标准种类繁多,虽然不同规范标准中关于同一问题的规定难免存在差异,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磨合,国内主要勘察行为主体在勘察技术方面观点基本达成一致。因此,勘察单位想要提升自身竞争力,就需更多地从细节上着手,创新勘察思路、优化勘察成果以及提升勘察成果实用性。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理论与经验关系、加强与设计沟通、各类等级划分以及提高经济性等方面出发,对岩土工程勘察的一些基础性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对同仁有所帮助。

1 岩土工程勘察基础技术问题

1.1 重视理论与经验的有机结合

土力学、工程地质等理论都是岩土工程勘察中常用的基本理论,而这些理论多少都带有半理论半经验的特点,特别是许多计算公式、参数取值等都来自于经验的总结。

一名优秀的岩土工程技术人员,除了要拥有丰富的现场经验外,扎实的基础理论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品格。对于每一条规律、每一个计算公式,都要深入了解其内涵、背景知识以及适用条件。而技术人员经验积累的过程可用以下3个步骤概括:“根据理论分析预测现场观测预测与现场观测结果对比分析,总结新的理论”,由此看出经验的积累与理论相互关联、紧密相连。

因此,岩土工程勘察中理论与经验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而目前许多勘察技术人员过分注重经验,相对忽略了对理论的重视,既限制了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发展,也不利于勘察技术新人的长远发展。

1.2 加强勘察与后续设计的沟通交流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中对房屋建筑工程实施详勘前所应搜集的资料作了明确要求,除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地面整平标高外,还需掌握包括拟建建筑物结构形式、规模、荷载情况等资料。勘察人员需要掌握这些资料,就是要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因为勘察成果的使用者就是设计人员,勘察人员只有在勘察前充分把握设计的意图,才能有针对地开展勘察工作,相应的勘察结果也才更实用、更高效。例如:现在较为常见的带裙房的高层建筑,勘察前必须明确结构基础形式以及连接方式。

当前,部分勘察技术人员没有认识到勘察与设计沟通交流的重要性,造成最终勘察成果针对性不强,甚至导致项目返工。在后续的勘察工作中必须加以重视。

1.3 认清各类等级划分对工作量布置的影响

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等级划分,例如:勘察等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以及建筑物安全等级等。这些等级的划分对勘察工作量的布置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前,应首先严格按照分级标准开展项目各种等级的划分,进而安全、经济、合理地确定勘察工作量的布置。

1.4 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勘察经济性水平

在努力完成勘察任务的过程中,如何在满足有关勘察规范标准的基础上优化勘察方案、提升勘察效率、降低勘察成本是全体勘察人一直努力探索的问题。与此同时,对于同一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不同勘察主体完成所需成本的高低,也从侧面反映了相应主体勘察技术水平的高低。当前岩土工程勘察实践中,许多方面还是具备进一步节约成本条件的,例如:相关规范虽对桩基一般性孔深入桩端以下深度有“需同时满足3~5倍桩径且大于等于3m,而大直径桩大于等于5 m”的要求,但特殊情况下也可作变更。例如:若勘察方案所布一般性孔深60m,而控制性孔资料显示50m孔深处具备作为桩端持力层的条件,并且符合桩基设计的要求,则勘察负责人可在完善相关审批手续后将一般性勘探孔深度由60m调整为55m,相应的工作量减小、造价降低,也即经济性水平得以提高。此外,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有关所需开展土工试验项目的选取,也是另一处富有经济性余量的环节,勘察技术人员可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关注。

1.5 注重对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标准的学习

勘察主体所从事的一切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都是以各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标准为依据的,脱离了规范标准,各类勘察活动都将可能变成空泛、盲目的活动。这些规范标准中详细地阐述了勘察工作开展的目的、所需完成任务以及勘察工作的评价等问题,所有勘察技术人员应当高度重视对这些规范标准的学习研究,充分掌握各类规定条款。以便在以后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避免工作量布置不足、原状土样或原位测试数量不足、未划分抗震地段等问题的出现。此外,需要强调的是对规范标准中条文说明,技术人员应当高度重视,认真研读每个条款、准确把握条文说明中所蕴含的信息,切实提高自身专业理论水平。

2 结语

岩土工程作为服务于工程建设的一门应用科学,其研究的问题就是工程建设中提出的各类问题。本文从理论与经验关系、加强与设计沟通、各类等级划分以及提高经济性等方面出发,对岩土工程勘察的一些基础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给岩土工程技术人员有所启示,共同努力,为推动国内岩土工程勘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而奋斗。

【参考文献】

[1]金承满.初探岩土工程勘察基础技术问题[J].岩土工程界,2008,11(10):25-26.

[2]叶国琳.初探岩土工程勘察基础技术问题[J].山西建筑,2009,35(16):127-128.

[3]唐发明.分析钻探勘察技术的重要性与应用[J].建材与装饰,2008(7):296-297.

岩土工程勘察步骤范文3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好坏对于建设工程资金投入、建设周期以及安全运行等都有着直接影响。当前,由于勘察技术、评价方法以及管理模式的多样性,使得勘察结果数值偏差较大从而呈现出离散性,进而增加了对勘察工作中关键环节质量把控的难度。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从宏观层面对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阐述,以此来抛砖引玉,促进勘察技术人员重视勘察过程控制,努力提升勘察工作整体质量。

【关键词】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管理;要点控制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好坏对于建设工程资金投入、建设周期以及安全运行等都有着直接影响。当前,由于勘察技术、评价方法以及管理模式的多样性,使得勘察结果数值偏差较大从而呈现出离散性,进而增加了对勘察工作中关键环节质量把控的难度。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从宏观层面对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阐述,以此来抛砖引玉,促进勘察技术人员重视勘察过程控制,努力提升勘察工作整体质量。

1岩土工程勘察各环节质量控制

1.1岩土工程勘察前期质量控制岩土工程勘察前期质量的控制点应当放在对勘察单位综合勘察能力的考察上。勘察单位综合勘察能力包含对单位资质、勘察设备配备、人员技术能力以及单位内部质量管理水平等项目的衡量,可以细分为以下4项加以阐述:(1)规范标准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应配备包括国标、行标、地方法规以及企业内部规程等在内的完整勘察规范标准资料;此外,现场施工人员还应配备操作规范、使用说明等工具书以及质量管理文件。(2)人员技术能力:技术人员与操作人员是勘察活动的主体,这些人员的知识水平、工作经验直接影响着后续勘察工作的质量水平。因此,勘察单位应当注重对人员技术能力的培养,建立完善的学习培养制度,努力打造优秀的技术梯队,确保人才的连贯性。(3)设备配备情况:勘察单位应当在各类勘察设备配备数量、性能水平等基础上明确自身勘察测试试验的能力,结合单位承揽工程的侧重点与未来工作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对勘察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确保单位的可持续发展。(4)内部质量管理水平:勘察单位内部建立有完善的质量内部控制制度,并配有详细的实施细则,这对于提高工程勘察质量也有着重要影响。

1.2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质量控制(1)勘察纲要编写:作为指导勘察工作具体实施的纲领性文件,岩土工程勘察纲要的质量尤为重要。需要重点把握其有关勘察过程的计划、实施、组织运行过程每项规定的准确合理性,确保勘察工作能够实现既定的目标、达到预期的效果。(2)勘察正式作业前准备工作:勘察正式作业前准备工作包括项目组织机构人员配备是否合理、勘察设备是否与项目特点相适应、规范标准文件等是否配备完整、前期资料搜集是否充分等多项内容。(3)勘察外业工作:外业勘察工作重点把握勘察工作是否满足勘察纲要的具体要求,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大背景下也可能动地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勘察纲要进行部分微调。(4)测绘、化验项目的确定:勘察过程中,通过测绘可以获得具体的勘察基础性资料,而辅以必要的化验测试,则可以将定性的勘察成果定量化,这项工作也是勘察工作中重要的一环。(5)勘察报告编写: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最终将以勘察报告的形式加以体现,它通过对勘察资料的汇总整理、统计分析而给出最终的勘察评价。勘察报告需给出包括各层岩土参数值、基础设计方案等在内的各项成果,无论工程大小,其内容都必须全面、准确。

1.3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分项质量控制该节讨论的对象是传统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以及施工图勘察各分项中的子项工程。岩土工程勘察中有关分项质量的控制主要针对整个勘察过程中潜在薄弱分项实施重点监控。例如为了检测粘性土化学组成而送到实验室的土样都要求能达到I级标准,而送到实验室的许多土样都难以达到这种标准。因此,有必要对勘察外业土样采取质量实行严格控制,明确常见的土样质量影响因素(如取样桶口卷曲变形、取样器口部损坏、采样不充盈或过于压密等),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预防,从源头上提高采取土样质量。

1.4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成果质量控制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是所有勘察工作的汇总,若该环节质量未能控制住,整个勘察工作将会前功尽弃,因此,需要特别重视对该环节的质量控制。对于岩土工程勘察中成果的控制,不仅是指要保证勘察成果必须基于真实可靠的现场一手勘察资料、现场原位检测以及实验室试验结果等,而且还要能够结合成果整理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从侧面验证前面各项勘察工作的准确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若在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整理过程中遇到单层岩土统计值超出规范规定的特定区间的情况,就需要从土层划分角度查找症结,考虑土层划分是否存在不合理,很有可能错将两个相互关联却又存在区别的土层合并在了同一层次,这需要及时加以纠正。类似的,对于勘察成果中的所有内容都要进行系统分析、审核,从理论与实践两条线出发,分析可能存在的质量方面问题并加以及时纠正处理。

2结语

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设计、施工正常开展的基础性工作,其质量的好坏对于建设工程资金投入、建设周期以及安全运行等都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从宏观层面对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阐述,以此来抛砖引玉,促进勘察技术人员重视勘察过程控制,努力提升勘察工作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吴茂盛,艾云峰,孟吉泽,等.岩土工程勘察中的质量控制探讨[J].吉林地质,2014,33(1):118-120.

[2]王宗文,尤苏南.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要点分析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3,(3):64-68.

[3]全晓红,梅保.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要点[J].土工基础,2014,27(4):111-113.

[4]胡金平.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过程的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2(6):247-248.

岩土工程勘察步骤范文4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

一般岩土工程信息,包括地形地貌、地下水位置、断层、底层界面以及各种物探、化探资料,均是直接从野外测量或用于某一工程设计,在工程完成后,这些资料即被置之一旁,即使日后再被利用也只是一些离散数据,技术人员很难直接利用其再去分析工程地质参数的分布规律。且传统的岩土工程资料分析及解释往往局限于静态的、二维的表达,直观性较差,不能很好地揭示空间变化的规律,不能满足工程的空间分析要求。因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勘察技术手段的完善,如何有效地采集、存储、管理、利用、交流各岩土工程勘察项目中的基础数据,成为当今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对此略谈己见。

1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概述

所谓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即是应用现代测绘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及CAD技术,通过计算机及其软件,把一个工程项目的所有信息(勘察、设计、进度、计划、变更等数据)有机地集成起来,建立综合的计算机辅助信息流程,使勘察设计的技术手段从手工方式向现代化CAD技术转变,作到数据采集信息化、勘察资料处理数字化、硬件系统网络化、图文处理自动化,逐步形成和建立适应多专业、多工种生产的高效益、高柔性、智能化的工程勘察设计体系。该技术体系用系统工程观点,把勘察、设计的图纸、图像、表格、文字等以数字化形式存贮,供各专业设计使用,达到快速、高效、准确的应用勘察成果目的,大幅度降低由于勘察成果的低效使用引起的设计变更,及其他工程质量问题,有效的节约社会成本资源。

2当前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存在的不足

当前,随着3S技术的发展与集成,促使岩土工程勘察进入到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勘察设计一体化产业体系,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已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中,功能日益完善,但由于种种因素,一部分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数据的数字化程度相对较低,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部门长期的条块分割,勘察、设计分散作业,加之岩土工程规范制定和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的滞后,以及专业设置过细,岩土工程本身的特殊性等原因,设计与勘察之间脱钩多;设计人员也因知识的局限,很难深层次理解岩土工程勘察信息,因而勘察成果在设计中的转化率较低,造成许多不应有的浪费和损失;数字化地图与数字化设计系统间接口不匹配,不同软件之间数据的传递不够贯通;勘察信息数字化程度低,勘察部门最终提交的勘察报告中以图纸、表格、文字等形式为主,内容上定性描述较多,既造成设计人员对勘察信息难于准确理解,又造成对勘察信息处理、利用上的困难。如上问题的存在,原因概括起来主要为:一是施工现场环境恶劣。勘察工程施工现场多为粉尘、泥浆等不适合高精密电子仪器作业的恶劣环境,客观上限制了PDA、笔记本电脑及精密电子设备的应用。二是部分单位采用的传统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软件功能单一。一些单位在勘察数据的统计处理及制表制图方面功能比较完备,但与CAD设计软件的接口匹配性低,影响了设计CAD的系统效率,有的更未引入GIS系统,使每个岩土勘察项目成为孤立的项目单元,料缺乏共享性,没有相互印证的作用,无法对较大规模的区域内的构造进行总体评估。三是由于室内资料整理缺乏专业人才,影响了后期资料的整理工作,结果往往是工程结束后,技术人员将资料装盒归档后即束之高阁,导致很多项目的宝贵资料失去了与相邻项目的资料进行对比的价值,技术人员对于计算机的处理水平,尤其是在GIS和数据库方面的操作水平有待提高。

3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的实现

由上述可见,目前岩土工程中勘察与设计分离、设计软件功能不完善等问题较为突出,而要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建立一体化的体系。所谓一体化,即是将一些分散而多种多样的要素或者单元合并组合成为一个更加晚上或者协调的整体,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中,一体化通常认为是将不同的学科结合起来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有助于建立一种全新的分析过程。岩土工程勘察一体化系统主要设计地理信息系统(GIS)、计算机图形、数据库、地质学、地质统计学、地质建模、AutoCAD及Word自动化等,其特点是勘察、设计各环节使用计算机作业,勘察阶段为设计阶段,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以及各专业工种间提供接口数据文件以使数据传递流畅。而要实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一体化,首先应该实现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是实现一体化的先决条件。要实现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具体如下:

3.1分析岩土工程勘察对象的基本特征

岩土工程勘察对象构造的规模、起因、结构、形态差别较大,但所有复杂的地质构造都能抽象为点、线、面、体四种元素的集合。任何地质对象在空间上都占有一定的范围及位置,有一定的形态和性质特征,且与其他地质对象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联系。因此,地质对象的基本特征可归结为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空间关系特征三个方面。

3.2 分析岩土工程勘察建模的依据

岩土工程地质模型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精炼和图示化。建模最基本的依据是观点及理论基础。这里推崇岩体岩土工程力学,其核心观点就是岩体,结构面起主导作用,软弱岩层(软岩)起着起始变形与突破的作用。结构面类型较多,性状复杂,不仅有软硬之分,还有大小之分和分布上的随机性。

3.3 明确岩土工程勘察建模的过程

一是工程变量预测。岩土工程地质建模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预测一个或多个工程地质变量的空间变化。在工程地质中,变量则是地层、构造、断层等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在污染评价中,变量是土壤或地下水的污染程度;在矿产评价中,变量是矿石品位;在地下水研究中,变量是水动力参数,如水流速度。对某些研究区域的相关地质变量由于不可能进行连续的量测,往往取一些有代表性的点,然后再利用各种不同的预测技术,来推测出整个研究区域的该地质变量的空间变化规律。二是岩土工程地质特征解释。一般包含条件化及离散化两方面,即以岩性或岩土类型等控制特征为条件,将工程地质信息进行离散化,从而确定工程地质边界和相关特征描述。

3.4 基于GIS的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技术的实现

一是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的概念模型设计。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管理作为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的一项基础工作,是一个数据密集、处理复杂的数据库应用问题,为了能获得反映信息世界的概念性数据模型,将与实体和联系相关的功能与行为剥离出来,仅从现实世界中实体的数据侧面来建立模型即研究数据对象与属性及其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对应的数据库表结构。二是数据库建立实现。岩土工程一体化系统的数据有三类: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系统生成的中间数据及最终数据。原始数据由测点数据组成,而测点数据又由测点几何属性数据(位置)和测点信息属性数据;中间数据包括根据原始数据系统自动生成的地层层面等值线模型、三维表面模型、剖面模型等,根据这些模型可以生成用户需要的各种图件,还可以进行各种信息查询操作;最终数据种类繁多,主要是根用户需要由中间数据生成,包括图形资料和文档资料(如地质勘察报告等)。

参考文献

【1】张寒冰.我国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的应用分析【J】.民营科技,2011(10):45.

岩土工程勘察步骤范文5

关键词:岩土工程 勘察技术 分析与探讨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1.阐述岩土工程勘察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一般在建筑工程中岩土工程勘察的任务主要是对建筑工程场地及周围的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勘察,并为建筑物场地的选择、布置、地基的设计及施工提供重要的依据资料,岩土工程勘察的不到位或者失误会给整个工程带来难以弥补性及难以估量的损失。岩土勘察能让建筑工程单位了解工程场地的岩土性质、地层结构、地质、水位等情况,合理科学的岩土勘察技术能让勘察工作更得心应手,当所需勘察工程的地质及岩土情况比较复杂时就更需要一项先进科学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了,而且岩土勘察工作能对工程整个施工过程起到指导作用,有效地提高工程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2.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岩土勘察技术中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不达标

一般在其勘察综合能力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身上,技术人员对野外及室内的原有资料的分析、整理及利用能力不强,并且对这些资料不能很好地辨别其真伪和归纳,对建筑工程方面及建筑结构设计的知识了解不多,结果勘察所得的结果不能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

2.2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不够科学合理化

在岩土条件较复杂的情况下,得到的岩土难以进行试验,岩土风化、残积土等,这样就使得到的第一手资料中的参数不够科学,质量下降;对工程地下空洞、物体的分布形态、位置及深度等不明确,对于岩土体及岩土风化界面的划分不清楚,软弱结构及地质结构的判断也不够科学,并且得到的勘察资料也太过于地质化,无法去很好作为工程设计的资料参考。

3.一般使用常见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3.1岩土工程中物探技术的分析

一般在岩土工程中物探技术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岩土工程勘探及检测的重要方法,工程物探技术受到地形及场地限制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具有节省费用、时间及勘察准确的特点,这种勘查技术是在工程物理勘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统的物探方法主要有电测井法、地面直流电法等,其方法较为单一,误差比较大,效果不好,经过不断的研究进步,现在的岩土工程物探技术已发展到了半定量和定量分析,得到的岩土力学参数能直接应用在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当中,并有效地解决了很多传统勘探技术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这里就主要介绍几种现代岩土工程物探技术。

3.1.1运用探地雷达技术进行勘察

这种技术是运用超高频脉冲电磁波并探测地下介质分布情况的地球物理勘察技术。主要是依据地下介质的不连续性对地下目标进行探测的,这种技术具有高工作效率、操作方便、分辨率高、无破坏性等优点,在探测浅层岩土情况上,是传统勘探技术所无法比拟的。

3.1.2运用CT技术进行探测勘察

CT技术被称为地震波层析成像技术,是运用不同方向地震波的走势对地质内部结构进行探测且成像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它能运用适当的激发点及接收点对不同的地质进行探测获取地震波,根据波动的走势来反映不同地质的弹性波速,并最终获得该地质的分布图像。

3.1.3运用TSP勘察技术进行勘察

这种技术被称为隧道地震勘察技术,是有软件及硬件组成经过优化的测量系统,所运用的是深度偏移成像的方法。这种技术所具有的特点是抗干扰能力强、分辨率高、勘测距离远及对施工影响少的特点,具体应用是运用灵敏度高的震检波接收器来收集隧道侧壁激发点所发出的地震波,然后经过数据的处理及解释,结合实际的地质情况,对影响施工的岩石破碎带及断层进行探测。现在世界上所运用的隧道地震勘探技术是TSP202及TSP203系统,这两种技术,我国均有引进,并且发展及应用情况良好,这种物理勘察技术,在预报的准确性及解释精度上有着强烈的优势,其应用前景被看好。

3.2运用GIS勘察系统进行勘察

这种勘察系统也被称为地理信息系统,是集制图、数据库及空间分析能力为一体的岩土勘察技术,它是通过与原有的项目数据进行对比当前的项目数据,从而对当前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印证,从而甄别出数据偏离较大的错误数据,而且可以对工程工作的前期分层中的漏洞进行分析处理。这种勘察方法能够对工程地质数据或资料的输入及存储进行可视化的动态检索或查询,它增强了GIS专业的适用性,并能快速准确及方便的实现对地质领域的数据处理、空间数据的分析及多头成果的表达。GIS技术原来应用较多的领域是煤矿领域的地质探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GIS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被应用到了岩土工程的勘查中,这种技术的应用有其必然性及可行性的,带来了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实现了地理信息资源的共享。

4.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主要发展前景及趋势

目前,随着计算机的运用迅速发展及高新科技的发展不断加快,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全面走向数字化,岩土工程数字化勘察技术是指运用现代的数据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测绘技术、计算机技术及CAD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有关的信息进行集成,从而使勘察技术从传统的手工采集箱现代数字化技术转化,使整个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数据采集信息化、硬件系统网络化、资料处理的数字化及图文处理的自动化,并且数字化勘察技术对于勘察结果的反应更直观明确。相对于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浩瀚的岩土信息来说,数字化勘察技术有着明显的优点所在。在传统的勘测技术中,对所得到的数据要进行不确定性理论的分析,而且得到的计算参数不明确,数学模型不成熟,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岩土工程师经验判断及决策。另外,传统岩土工程资料的分析及解释仅限于静态及而为的表达,其直观性较差不能充分表现出空间的变化规律,并且由于勘察人员知识面的问题,对所得到的勘查信息往往理解不够准确,从这个层次上来说,对于勘察技术的数字化发展就更有必要了,岩土勘察技术的数字化发展对工程勘察来说也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结: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勘察作为建筑工程中重要组成的部分之一,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都具有着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然而在随着高新科技的迅速发展,岩土勘察工程也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方式向着先进的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发展着,其在岩土工程勘察中,人为的因素减少了,所得信息参数更为准确,地质情况更加清晰,因此,数字化勘察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2] 张云国.浅谈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发展趋势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6)

岩土工程勘察步骤范文6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发展趋势

Abstract:Survey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s an important step i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the prerequisite for engineering design. After decades of rapid development, China'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urvey technology achieves continuous improvement. Whether the survey means, survey equipment, survey technology of digital or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knowledge of the technical staff have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through researching of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rock soil engineering system, and introduc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nd theoretical basis to prospec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urvey technology. The views in the paper is for reference.

Keywords:geotechnical engineering;survey technology;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U469.6+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地质调查工作,其目的是运用各种勘察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建筑场地进行调查研究。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运用各种勘察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建筑场地进行调查研究,对修建各种建筑物的地质条件和建设对自然地质环境的影响作出分析判断;保证地基和上部结构共同工作时,地基的强度、稳定性以及不致于产生过大沉降变形的措施,分析并提出地基的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设计,施工以及必要时进行地基加固所需要的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资料。

一、岩土工程体系的现状

1.1中外现状的对比

调查研究,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等地区,岩土工程师主要是在一些咨询公司提供服务。 这些公司具有一批既有理论又有经验的工程师,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不同形式的服务,像勘察、设计、监测、监理之类。 他们主要是提供知识和信息,属于科技含量高知识密集型企业。 他们有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高质量的设备,一般设有属于第三产业的钻探或岩土工程施工力量,与属于第二产业的施工企业相比 其区别是十分明显的。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起步比较晚,岩土工程专业体制还不够完善,故目前从事这个专业的企业不定型,这是过渡时期的自然状态。 但是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迟早是会分离的。目前我国勘察行业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从业人员多,工人比例大,人员素质低。 根据国家《建筑勘察技术政策》(1996― 2010),将会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将在完善法制、规范净化市场的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鼓励有条件的单位改造成与国际接轨的高技术含量企业。

随着建国以来数十年工程实践的积累以及改革开放的巨大技术进步,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已经完全可以承担各类大型复杂工程的勘察、设计以及施工。 并且每两年评选一次优秀勘察项目, 金质奖和银质奖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未完全与国际接轨的一系列问题包括水平参差不齐、成果质量下降甚至弄虚作假。 可以预见,未来数年,随着我国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逐渐融合,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使岩土工程业务制度走向世界。

1.2国内岩土工程体系已基本形成

在建国初,我国开始引进国外的勘测技术,把只负责查明工程场地的地质、评估地质条件等等的工程地质勘察演变为岩土工程勘察, 由原来的不参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或具体办法的状态,逐渐转型为勘察工作报告中还要涉及拟定工程地基基础的合理方案、相关的注意事项、选定施工方案的理由等等工作。 因此,它既不作出指导性的建议,也不用走进基层工作中,导致其工程勘察工作范围比较狭隘,其发展也比较缓慢,“重前期轻后期”的现象令勘测工作与工程设计和工程实际施工不相符,也令勘察成效在工程整体操作流程中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但在当时国内岩土工程体系已经逐渐形成。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专业体制岩土工程在发达国家已有 40 年左右的历史。 它要求勘察与设计、施工、监测密切结合:要求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要求在获取系统准确资料的基础上, 深入论证岩土工程利用以及整治方案;要求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具体建议。因此,这种体制与工程实际更贴近,更注重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从而要求技术人员具备全面的知识,贡献出最大的力量。

二、岩土工程的特点

岩石的裂隙性和土的孔隙性是岩石和土区别于混凝土、钢材等人工材料的主要特点。

(一)岩石的裂隙性

岩石总是或稀或密、或宽或窄、或长或短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裂隙,这是岩石区别于混凝土的主要特点。 这些裂隙有的粗糙不平,有的光滑;有的平直,有的弯曲;有的充填,有的不充填;有的产状规则,有的规律性很差。裂隙的成因复杂多样,有岩浆凝固收缩形成的原生节理,有沉积间断形成的层理,有构造应力形成的构造节理,有表生作用形成的卸荷裂隙和风化裂隙,还有变质作用形成的片理、劈理等,在岩石中构成极为多样非常复杂的裂隙系统。 人们将岩石和裂隙视为一个整体称为“岩体”,将裂隙概化为“结构面”。搞清结构面的产状、参数和分布,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二)岩土的孔隙性

根据土力学解释:土是一种散体结构的材料,存在孔隙。对于饱和土是固、液两相;对于非饱和土,是固、液、气三相。 于是产生了有效压力和孔隙压力; 孔隙压力又有孔隙水压力和孔隙气压力。在饱和土中,由于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不同的加荷速率地基承载力不同;是否及时支撑,对软土基坑稳定有不同的表现;渗透系数和地层组合的差别,导致基础沉降速率的差别等等。 饱和土中的超静水压力可导致挤土效应,使桩被挤断、挤歪和上浮;地震时的超静水压力导致砂土和粉土液化。非饱和土的孔隙气压力形成基质吸力,基质吸力随着土中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因而是不稳定的。 膨胀土和黄土随湿度的增加而强度显著降低,非饱和土基坑雨季容易发生事故,花岗岩残积土边坡暴雨容易发生浅层滑坡,都和基质吸力降低有关。总之,把握好孔隙压力是岩土工程的重要环节。

三、近年来我国的岩土勘察技术取得的进展

岩土工程在本国已经有十多年的发展史,相继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有效性进展:

(1)地基处理水平大幅度提升。这几年来,为了满足岩土工程建设需求,我们不断吸取、发展各种地基处理技术的实践经验。对于地表大部分都松散,地表厚度大小变化大,地表相变较为剧烈且成分复杂的第四纪地基的处理技术已经有了凸出的表现。

(2)把勘察与设计、施工试行性的结合起来,初次形成了设计、施工、监测为一体,的岩土工程体系。

(3)我们已经达到技术要求,并能够解决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岩土工程。相关的规定、标准,标志着我国岩土工程勘察已经在实践积累下一个较为稳定的技术水平。

(4) 多样化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已经逐渐取代单一的取样、试验、报告、钻探的模式。螺旋板载荷试验、超重型动力触探、预钻式和自钻式旁压试验、 孔隙水压力测试等的创新技术相继出现,不仅提高了地基水平的评估工作,还推动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效率和精确度。 还有室内土质工程检验中的高压圃结试验、三轴压缩(剪切)试验等方法,使土力学理论与勘察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此外,在桩动力试验上也列出了规定与操作手册;土质的动力性质测验方法也不断增加:岩土测验的必要性已经嚣现重要。工程勘察系统经过巨大变革后,勘察结果文案中包含了多个重要技术要点。比如,场地稳定性的评价、在建工程的安全性的预测评定、拟建场地提出岩土工程评估等等。

四、岩土工程勘察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岩士工程勘察方法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勘察资料过于地质化。 (2)数字化地图与数字化设计系统间不够贯通。(3)勘察信息数字化程度低。 今年来数字化勘察技术被广泛应用,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是指应用当代测绘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 CAD 技术,通过计算机及其软件,把一个工程项目的所有信息(勘察、设计、进度、计划、变更等数据)有机地集成起来,建立综合的计算机辅助信息流程,使勘察设计的技术手段从手工方式向现代化 CAD 技术转变,作到数据采集信息化、勘察资料处理数字化、硬件系统网络化、图文处理自动化,逐步形成和建立适应多专业、多工种生产的高效益、高柔性、智能化的工程勘察设计体系。 该技术体系用系统工程观点,把勘察、设计的图纸、图像、表格、文字等以数字化形式存贮,供各专业设计使用。

对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实施改进, 逐步过渡到数字化勘察技术,并推广其广泛应用,这是勘察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这其中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不仅仪是因为其中还有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尚未完全攻克,而且我国目前在数字化勘察、勘探方面的专业人才也很匮乏,因此,必须加大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才的培养,并加快该技术的研究应用,以真正实现岩土工程的数字化勘察的广泛应用。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较多,且众多勘察方法、技术发展的成熟程度不尽相同,所以我们要在实际勘察设计工程中积累经验、重视有效性的发展、时刻应用新科学新技术来发展我国的工程勘察技术,把我国的勘察技术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