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校园创建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校园创建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校园创建规划

文化校园创建规划范文1

1.1校园文化的重要性

关于历史文化,可以通过建筑雕塑景观和文化长廊来体现。校园文化还可以借助绿色植物来体现。不同的文化元素提取,可以使用不同的景观设计方式和景观载体来达到设计的目的。校园文化是学校这个载体的延伸,是学校和学生之间一种无声的交流,同时校园文化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因此中学校园的景观建设要与校园文化相协调,通过景观环境的建设体现和突出校园文化,表达一种积极进取,力争上游的精神,创造和谐一致的氛围。

1.2素质场所的要求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综合地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因此素质的提高不仅要在课堂上掌握知识和技能,还体现在学生的思想、情感和智力等方面。校园环境景观给学生提供创造交流、表达、启迪等的场所,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1.3学生认知自然的要求

中学的学习特点决定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集中在校园中活动和生活,较少的时间接触和了解大自然,因此校园的环境建设要体现自然的特点,把自然搬到学校中,规划和建设与当地自然环境协调的人工自然,通过增加校园绿化树种种类,增加校园的生物多样性;优化树种配置方式,创建自然群落结构,加强校园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满足学生亲近自然、认知自然的要求

1.4校园绿化覆盖率的要求

标准化校园建设为了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要求校园绿化要保证一定的绿化覆盖率,校园绿化覆盖率要与校园的绿地率有机的结合,互相协调,使校园绿化既满足绿化覆盖率的要求,又能够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活动和交流的场所。

1.5校园安全的要求

由于校园绿化具有一定的封闭作用,因此在校园中往往会形成一定的死角,从而构成校园的安全隐患。因此校园景观环境的规划建设必须充分考虑校园安全的要求,在景观布局,绿化植被的结构上,校园灯光设施等方面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校园安全。

2中学校园生态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2.1坚持以人为本体现校园文化

中学校园的使用者是中学生,因此校园的景观设计首先要满足中学生的需求,不仅要满足学习的要求,还要关注中学生的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为中学生创造合理的交流和嬉戏的场所,突出生活中的潜移默化的素质教育。位于某一地方的中学校园的文化总是要与地方文化相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以自己身边常见、常听说的人或者事物为楷模,树立崇高的理想,以其精神为激励,鼓舞斗志。因此,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文化内涵,要结合当地的地方文化,并与校园文化相辉映,形成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突出学校的特点,促进学生对文化知识的追求,并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2.2结合景观创建生态合理校园

校园景观设计一部分是美好景观的创建,另一部分是生态环境的创造或者改造。第二部分的意义在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今天,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中学校园总是处于一个城市的绿地系统中的专用绿地范畴,在城市景观生态中,是城市景观结构的一个斑块,其作用和地位对于城市生态系统来讲不可忽视。另外,校园绿化本身又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只有构建合理的生态结构,植被群落结构和良好的植物配置,才能形成可持续的校园生态系统。因此,校园景观的创造,要充分利用生态群落理论,创建景观美好,生态合理的校园绿化环境。

2.3建立和谐的场所提高校园安全性

中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要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充分合理地利用校园有限的空间,形成搭配恰当,功能合理,结构适宜的场所,满足中学生对课堂外场所的需求。校园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并且中学生年龄比较小,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因此校园安全是景观规划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提高校园的安全性,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要考虑设计通透性的植物群落,将花灌木等低矮遮挡视线的植物退后到墙基,避免由于遮挡视线造成的视线死角。

3中学校园景观设计思考

文化校园创建规划范文2

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创卫”、“创模”、“创文”成果,努力把我校建成绿色文明示范校,提升我校办学品位,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加快和谐陈仓建设步伐。现根据《陕西省绿色文明示范校标准》,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2006年绿色文明示范校创建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创建绿色文明示范校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践“三个代表”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活动。通过创建绿色文明示范校,促进学校环境教育,增强师生绿色文明观念;扩大绿色面积,营造绿色校园,美化育人环境,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清洁、优美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校园环境,从而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我校创建绿色文明示范校工作,坚持依照标准,从实际出发,以扩大学校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和垂直绿色为重点,绿化美化净化优化校园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加强环境教育,养成文明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按照《绿色文明示范学校标准》在年内建成绿色文明示范学校,为建设一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宝鸡”做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任务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校园环境。要继续搞好学校的绿化美化工作,并通过争取上级支持和加强学校预算外经费的合理调控等形式,不断改造学校的陈旧设施。今年计划投资3万元新建草坪1块,修建花坛2块,新栽乔木10棵,补栽绿篱200株,购置盆花100盆,进一步美化校园环境。

2、抓好环境教育,增强环境意识。要开齐环境教育课,配齐环境教育课教师,通过外出培训、校内观摩交流研讨等形式培训师资。要采取各相关学科渗透环境教育内容,开展环保科普活动,举办环保知识讲座、环保知识竞赛、实验活动,成立环保兴趣小组,组织师生参加社会环保宣传等多种形式,增强师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

3、重视环境卫生工作,营造洁净美丽校园。全校教职工要把抓好学校环境卫生作为“内养良好习惯,外树美好形象”的大事来抓。学校设立环境卫生工作督查小组,统筹安排全校的环境卫生检查考评工作,组织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

要建立日常清洁、检查制度和卫生区域包抓管护制度等。各教师办公室、班级及清洁区、学校食堂、传达室、厕所、宿舍、场地等都要落实人员进行值日清扫、保洁,不留卫生死角。此外,遇到大扫除、迎检或环境整治活动,全校教职工都要落实清洁任务,保证在较短时间内学校的每个角落都有人去清扫保洁。要落实人员建立日常卫生检查和突击性卫生检查,检查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并建立适当的奖惩机制。

要继续抓好学校的绿化维护工作,如修剪、施肥、防病、除草等,有计划地增添花树品种,适时在办公区摆放盆花,美化自己的校园。

要落实人员及时做好校内垃圾的清运工作。

4、营造浓厚的校园精神文明氛围,树立正确的校园精神文化的价值导向。大学生既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又有浓厚的参与文化艺术娱乐活动的要求。学校应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利用众多的社团和各种载体,开展丰富多彩、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文化艺术活动,营造文明、现代、高品位、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氛围,巩固和发展思想阵地。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群体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

5、净化校园环境。在校园文化环境的建构中,物质文化环境是精神文化环境的基础和保障。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对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思想素质、价值观念,熏陶情感,启迪智慧等具有深刻、直观的教育意义。营造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为师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场地和经费;二是清除校园里带有糟粕的"课桌文学"、"寝室文学"等不良的文化现象。加大力度处理偷盗行为,抵制黄色书刊、影视片的侵入;三是总体规划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在绿化、美化、净化、优化校园环境方面下功夫,加强花草树木的培植和爱护。创造一种高尚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氛围,以利于陶冶学生的艺术和道德情操,让师生增强作为学校一员的光荣感和自豪感。

三、完善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制度

学校建立由党政组织及有关处室参加的创建绿色文明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完善组织网络。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xx

副组长:xx、xxx

成员:xxx、xxx、xxx、xxx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教处。

办公室主任:xxx

成员:xxx、xxx、xxx

学校创建绿色文明示范学校工作领导小组要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强化环境卫生管理,抓好师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和工作职责,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研究学校创建工作计划和创建活动方案,在年度结束时对全校的创建工作进行回顾总结。要将学校创建绿色文明示范校工作与创“安全文明学校”、开展师生评先评优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文化校园创建规划范文3

一、军队任职教育院校创建办学特色的战略分析

所谓特色,古人说“事物独胜之处曰特色,言其特别出色也”,《现代汉语词典》对“特色”的解释则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虽然解释各异,但其本质无异,说到底就是差别化。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战略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认为,企业有三种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标新立异和目标集聚。从三种战略的本质来看,都是要制造一种差异优势。作为军队任职教育院校而言,实施特色战略,就是要整合资源、集聚目标,创造出不同于其他院校的比较优势、差异优势。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创品牌,以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

进行战略分析的主要方法是“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是由波士顿咨询公司总结出来的一种管理学领域的环境分析方法,它通过分析企业优势(Strength )、劣势(Weakness )、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 ),来研究企业内外部资源协调适应的思维模式,主要用于战略分析。这种分析方法也适用于对办学特色发展战略的分析。SWOT分析法可以通过交叉匹配的办法将任职教育院校办学特色创建中的优势、劣势与环境中的机会、威胁有机结合起来,来确定任职教育院校办学特色创建的战略对策。SWOT战略分析可以组合成四种不同的战略,即SO战略、WO战略、ST、WT战略战略。SO战略是任职院校借助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把内部优势和外部机会都发挥到最大限度的战略定位的集合,它是任职教育院校最理想的一种战略类型。比如一所院校在某一学科专业方面有其优势,而这一学科专业又恰好是当前战争和军队建设急需的学科专业,那么就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制定学科发展战略,形成该学科专业的特色,以此带动整个院校的办学水平的提高。WO战略是任职院校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内部劣势以弥补自身不足的战略定位的集合。如某一任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是其他院校所不能培养的,但却为未来军事斗争准备和军队建设所必需的,这就是具有良好的外部机会,但其自身在教员队伍素质或学科专业水平方面还较为薄弱,这是它的内部劣势,那么这一院校可以选取这一领域为突破口,加强自身师资队伍和学科专业建设,从而也能在这一领域形成办学特色。ST战略是任职院校借助内部优势战胜外部威胁的战略定位的集合。如某一院校本身学科专业可能不是热门的,但它有着非常好的办学传统和学科优势,那么也可把这一学科专业做大做强,从而形成自身的局部优势。WT战略是任职院校通过克服内部劣势来应对外部威胁或不与外部威胁正面交锋的战略定位的集合,它是一种规避内部劣势和外部威胁的战略。这主要体现在差异化、错位发展方面,表现院校在办学特色创建中回避所不擅长的,扬长避短的一种特色创建战略。

二、军队任职教育院校创建办学特色的战略规划

办学特色的创建,离不开科学的战略规划。战略规划主要是在战略分析和战略选择的基础上,将确立下来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资源配置等规定下来,从而为战略实施提供依据。从一些知名院校的办学特色形成和创建的过程可以看出,实施有效的战略规划,是办学特色形成的有效前提。

近年来,我军院校也十分注重学院发展的战略规划工作,但也有一些院校的发展规划流于形式,对办学的指导作用不大。尤其是用规划来指导办学特色的创建力度还不够,办学特色的建设很大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短视性和盲目性。且在院校特色建设的过程中,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不少院校缺乏从长计议的战略规划,或者因为缺乏资金保障,或者因为领导发生更换,或者因为院校工作重点转移,许多政策措施经常人为地随意变更,不能坚持贯彻执行,导致办学特色不能继续保持与强化。

为此,任职教育院校必须注重对办学特色的战略规划。一是把发展办学特色纳入到学校总体发展的战略规划中去,把办学特色创建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全面性的工程,贯穿到学院发展建设的始终。二是专门制定办学特色创建的战略规划。把办学特色作为院校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制定单独的特色建设战略规划,以此来指导任职教育院校办学特色的创建。

三、军队任职教育院校创建办学特色的战略实施

战略规划一旦制定,战略实施是就成为了重中之重。战略实施的内容主要有制定战略实施计划、战略实施的组织保证、战略实施与校园文化、战略实施的控制与评价等。

制定任职教育院校特色战略实施计划。主要是对战略规划进行进一步细化,具体规定任职教育院校在办学特色创建过程中的实施理念、目标、步骤和方法。如在办学特色创建过程中应该树立怎样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战略实施计划最终的目标是什么?即在哪一方面或哪些方面形成特色?形成什么样的特色?如何在战略分析的基础上选择特色形成的突破口,如何进行资源的配置和制度的建设以保证特色的建成等等。一份好的战略实施计划要有时间节点,每一步骤都要设立相应的实施目标,要便于全程控制。

健全任职教育院校特色战略实施的组织制度保证。任职教育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光有战略规划远远不够,必须建立和完善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的组织及相应的制度与措施。比如,特色创建要落实到学校的各个层面,如领导层的办学理念和思路,师生层面的办学特色的共识与凝聚力,管理层的办学特色形成的有关政策制度及相关措施,从而保证办学特色的创建成为任职教育院校全员性、全面性的建设活动,始终有一个坚强的领导和明确的发展方向,得到全体师生的支持和共识,保证其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而不会因为缺乏相关制度和政策的保障而落实不力或随意更改。

文化校园创建规划范文4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文明校园为主题,以不断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任务,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创建文明城市打下扎实的基础。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工作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构建文明、和谐、可持续的育人环境。

二、活动重点与创建目标

学校文明创建要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净化美化校容,建设文明环境;二是规范语言行为,培养文明学生;三是突出整治重点,加强学校环境治理。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的引导下,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为主要内容,教育引导全校师生认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一个文明的现代人,使学校的精神文明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校园文化氛围健康向上。

三、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1、组织机构:成立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xx

副组长:陈xx

成 员:晏xx

吕xx 各班班主任

由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确定负责人员和工作人员,重点和要害部门还要将责任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2、工作职责:安全文明校园建设办公室下设学生工作组、校园环境组、作风建设组、校园治安组、班级宣传落实组。

学生文明监督小组:负责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安排落实学生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活动。

文明宿舍监督小组:负责学生宿舍的管理工作。

校园环境组:负责校园的绿化、美化工作及校园的环境建设和环境卫生,督查教室、实验室、办公室等室内环境建设和卫生工作;

作风建设组:检查、监督文明公约的践行情况等;

校园治安组:负责校园秩序整顿和安全保卫工作;

班主任宣传落实组:负责该班级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宣传工作,营造舆论氛围;负责督查班级学生活动的落实情况等。

四、工作要求

1、思想重视,注重实效。树立育人为本的观点和注重实效的观念,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作为学校及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任务,并与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等工作结合起来,注重活动实效,进一步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2、条块整合,形成合力。认真做好创建活动的组织、实施、检查、指导和考核、评比工作;定期沟通,加强配合,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推动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3、规划引领,建全机制。根据学校的特点,制订规划;建立安全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校园安全文明建设工作责任追究机制;认真调查、排摸可能影响师生安全和校园文明方面存在的问题,列出工作日程和工作职责,做到工作层面上抓落实。

4、增加投入,构建体系。要以增强物质装备为抓手加大投入,除保证各项原有投资渠道的经费投入以外,对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中其他必要的经费给予满足。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校内、外有机结合。要以内容健康、格调高雅、丰富多彩为基本要求的校园文化生活为载体,切实提高师生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文明修养和民主法制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改善学校育人环境,实现以“良好的校园秩序”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为主要标志的校园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

6、加大督促力度,定期检查评比。我校对各部门的安全和文明指标定期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责任人见面并与学期评优、评先等挂钩,以调动全校教职员工做好安全和文明工作的积极性,使我校的校园文明创建工作呈现出“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五、主要内容

(一)、师生道德建设: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健全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干部、教师及学生的法纪教育,开展优秀教师评选活动并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二)、校园文化建设

1、通过各种有形和无形载体树立学校总体形象,规范学校性质、特色、总体情况的表述。在校园显著位置宣传、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学生守则,并运用宣传栏、文化墙、校园网等多种形式宣传“八礼四仪”,在教室内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八礼四仪”内容宣传,努力使全校形成“树一流意识、做一流工作”的共识。

2、加强学校宣传力度和管理,通过学校广播、板报等进行宣传,并对作出成绩的师生给予表彰和奖励;规范校园内宣传横幅和展板、宣传橱窗的管理。

3、坚持开展团体辅导和个别心理辅导活动,坚持正确引导、健康向上、文明高雅、寓教于乐的原则,有计划地开展文体娱乐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校园环境建设

1、加强学校校容校貌及周边环境建设,不断绿化美化校园及周边环境。

社会教育内容:爱护市容卫生、不破坏花草树木、不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不往车外扔垃圾、不往屋外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吐口香糖等。

校内教育内容:干净有序、整洁有序、亮丽有序、安全有序、维护有序和内务有序等六方面内容,对学生在个人卫生、课室摆放、教室卫生、饮食卫生、清洁与维护工作,宿舍内务等方面提出有序的要求:每位同学要做到不乱丢一张纸屑,不乱扔一块果皮;课室桌椅要整齐,教室地面和窗户要干净亮丽,做到“八面净”即地面、墙面、天花板面、玻璃窗面、黑板面、讲台面、走廊面和公布栏面整洁干净等。

2、扎实细致地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和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强化安全责任制;强化信息报送制度和重大活动责任制;进一步修订完善处置突发事件的预案。对于大型文体活动,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坚持值日巡视制度;做好防火、防盗工作;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净化校园周边的社会治安环境;加强校园内车辆管理;健全门卫制度、登记制度等。

文化校园创建规划范文5

关键词:和谐校园 师生素质

充分挖掘和开发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真正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也是衡量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指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实践。

一、强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群体素质

教师职业是教师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人格的职业,是使自己、他人和社会变得更完美的职业。因此,要完成这崇高的使命,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关键。一是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组织教师观看《师德启思路》光盘,使教师树立依法执教、以德育人、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热爱学生的思想。二是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和专业技能的提高。以教研组为单位,建立帮带关系,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青蓝对,在教学方式,教学的组织实施、反馈等方面给予指导,让青年教师逐步走向成熟。三是进行教学大比武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校级公开示范研讨课,进行说课、听课、评课、打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四是发挥省、市、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作用,承担最繁重的教学任务,解决教学中最棘手的问题,引领全校教育教学活动。五是激励教师不断探索创新,达到教有所思,思有所行,记能成篇的总结过程,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积极参与和接受各种培训,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在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中,坚持以各项管理制度为先导,以礼仪教育为突破口,培养学生做文明人,注重学生个人卫生、仪表、操场清洁、文明行为、集队放学、上课纪律、勤俭节约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培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使校园处处洋溢着师生互尊,同学友爱的气氛。形成一个育人的整体,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效益。

2.开展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要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结合学校的传统与实际,建设以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校园文化,让健康、高雅、生动的文化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同时,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学会适当地调节自己,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面对生活,面对社会。

三、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氛围

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氛围是办学的高层次要求。因此,学校要结合自身优势,以美育教育为突破口,加强艺术教育,形成办学特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践。通过“歌、舞、剧、琴、诗、画、字”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兴趣爱好,陶冶学生艺术情操,积极创建特色文化氛围。学校的环境布置、绿化布局要体现学校特色;让师生了解学校特色的内涵,学习特色的有关知识,以此提高特色素养,引导特色发展,形成特色的校园文化,变学校特色为特色学校。

四、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校园环境对学生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作用,一个布局合理,生机盎然、整洁优美、宁静有序、蓬勃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必然产生巨大的影响。

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是不断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校园环境建设上,首先要打破常规一成不变的、静止的模式,赋予它丰富的生命力,在我们熟知的领域里挖掘出新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阔的空间,使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其次,要做好校园的净化、美化和绿化,时时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对校内活动场所以及绿化区域进行统一规划,力求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努力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的日趋优美必定会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品位的提升。

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次活动都渗透着文化的气息,充满着文化的符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师生们在校园文化创建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乐趣,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进而转化为强大的内驱力,在工作和学习中自我激励、自主参与、自我发展、自我超越。校园文化建设也就体现了其创建的价值,也一定会在师生自主精神的培育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可以激发师生热爱美、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的情趣,我们在创建和谐校园文化中力求体现以人为本,以发展为中心,促进师生不断进取、超越自我、团结合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史长河.试论校园文化建设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9.

[2]黄传武.学校发展规划与校园文化建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1.

文化校园创建规划范文6

一 .创建绿色学校的目标

创建绿色学校的目标:创 建 “环境优美”的校园,做到校园建筑布局合理,校园绿化怡人,校园环境整洁,校园文化浓郁,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生活,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提升学生人格,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识的学校文化氛围。具体而言,包括六大指标,即:绿美净健的生态环境、修德美性的人文环境、以生为本的课程环境、亲善宽和的人际环境、横宽纵深的信息环境、自律自善的法治环境。

二 .创建绿色学校的策略

1. 把创建绿色学校与争创品牌学校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争创品牌学校的重要组织部分,在办学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使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融入学校的总体工作中。

2. 把创建绿色学校与德育工作、课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坚持以德育和校本课程作为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支柱,以创建绿色学校夯实德育工作,促进校本课程建设,引导学生在思想、道德、身心、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3. 把创建绿色学校与学校特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坚持把学校的特色教育作为创建绿色学校的有机补充,给特色教育予绿色的生命,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充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 .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

我校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分四步实施:

2010-2010 年创建镇绿色学校;

2010 年创建市绿色学校;

2012-2013 年创建省绿色学校;

四 .创建绿色学校的实施方案

1. 构建组织网络

成立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王金国 (校长 )

副组长:罗砚平 (副校长,分管德育)

徐先发 (副校长,分管教学、工会 )

刘教平 (副校长,分管后勤)

成 员:王发军 (办公室主任 ) 张林峰 (教导处主任 )

何正强 (总务处主任 ) 杨会平(政教处副主任 )

具体分工:

办公室:负责制定环境教育规划和计划、总结

政教处:负责管理和宣传教育,学生环保行为规范

教导处:负责环保教学,落实学科渗透,汇编校本环境教育教材

总务处:负责校园环境规划和建设,实现校园垃圾分类、校园绿化,学校节能、节水、节电及节约其他资源的具体工作。

团委:负责开展系列活动

年级组、教研组:负责教师的培训、组织师生学习、进行课题研究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兼任。设立环境保护教研室,由各学科教师、环保小组全体成员等组成。同时聘请镇城建同志为校外环境教育辅导员。

2. 提供保障措施

( 1)课程保障

学校将“绿色教育”纳入课程建设中,并确保在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中得到体现。另外,将重点建设“绿色教育”的校本课程。

( 2)经费保障

必要的经费投入是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保障,学校拟将创建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以确保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

( 3)控制、处理污染源

重点控制化学实验室的废气、废液,对校园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 4)其他保障

学校将在每学期开设两节以上的环境教育课,进行校领导、全体教师的环境教育培训,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积极创造条件选送相关人员参加县、市举办的各类培训进修。

4. 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

( 1)校园:内外环境优美,给人以赏心悦目、生机勃勃、清净舒适的感觉。

( 2)家园:培养师生“爱校如家”的意识。注重教室、办公室、各功能室的基本建设。整个学校整洁美观、环境幽雅,使师生倍感家庭的亲切和温馨。

( 3)学园:学校是学习的场所,不仅要营造优美的环境,更要有人文气息,使学校成为学园,成为文化氛围浓厚的学校。

( 4)乐园:学习是艰苦的劳动,需要适时调节,要建设好健身娱乐等活动场地,供师生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之余感到身心愉悦。

5. 创建和谐的人文环境

( 1)努力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育人环境,引导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体现主人风范。

( 2)以培养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营造良好学风、校风为宗旨,开展以“文明、健康、温馨”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和“追求卓越,创造未来”为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

( 3)通过系列化的主题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教育意识和理性思考水平。

( 4)创设舞台,利用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合唱队和其它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 5)充分利用网络、黑板报、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形式,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6. 开发“绿色教育”课程

根据有关部门要求,结合我校的办学宗旨,运用系统观点,分解教育目标,使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植根于“课程开发”和“学科建设”上。

基础型课程:为了帮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学习心理,我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与实践技能,我校开设“社会综合实践”课。

拓展型课程:充分挖掘学校教育资源,开设包括“绿色教育”在内的拓展型课程。

研究性课程:通过教师选题、双向选择(教师、学生分别选题)和自主选题三个阶段,结合课程资源进行二度创新。

五 .创建绿色学校效果预测

通过“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在以下六个方面达到良好的效果:

1. 环保意识方面:师生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使环保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

2. 环保行动方面:通过“绿色教育”,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使师生的环境意识和校园的环境质量达到新的层次。

3. 人文精神方面:“绿色”不仅指环境绿化、学生环保意识、环保行为的培养,还包括团结协作、民主平等、宽松和谐氛围的建立。

4. 环境教育课程化方面:课程化的教育才能持久有效,这是“绿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学校通过创建活动,将有关“绿色教育”的内容加以整合,使这项工作达到课程化的要求。

5. 环境信息资料库方面:通过网上搜寻、报刊参阅、实践积累等方式,建立环境教育信息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