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保健的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前儿童健康保健的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前儿童健康保健的内容

学前儿童健康保健的内容范文1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各成长期实施保健的效果。方法: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登记在册并建立档案的社区儿童250例,按照其是否遵照各成长期体检要求,分为非规律儿保组52例和规律儿保组198例,统计分析并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规律儿保的儿童在身高体重方面均优于非规律儿保组。各成长期的儿童保健效果有所差异,学龄前期的差异最小,差异最为明显的是新生儿期和婴儿期的生长发育。结论:保健过程中应依据不同时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形式、方法、途径来实施。

【关键词】成长期 保健 指导

儿童问题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通关注的问题之一,“儿童优先”已是现代全球性道德观念和维护人类健康、发展的行为准则。我国人口的三分之一是儿童,其身心健康发展与否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儿童保健作为一个专门研究儿童各成长期的健康管理、生长发育等的工作[1],目前在我国境内以社区为单位被广泛推广,根据各年龄期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针对性的采取适宜技术,实施有效的保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目的。本社区儿保工作中对儿童各成长期的保健进行了针对性的指导,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登记在册并建立档案的社区儿童250例,按照其是否遵照各成长期体检要求[2],分为非规律儿保组(对照组)和规律儿保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2例,观察组198组,两组儿童年龄、性别、家庭状况等一般资料差异不存在显著性。

1.2 分期及体检要求: 将儿童成长进行分期:新生儿期(出生一个月内)、婴儿期(出生1个月至1年)、幼儿期(出生1年至3年)、学龄前期(出生3年以上,还未入小学)。根据各成长期的特点进行儿保指导。

儿童保健对不同年龄体检次数的要求:新生儿每年3次正常访视,1岁内体检每年4次,1岁至3岁婴幼儿每年体检2次,3岁至7岁儿童每年体检1次。入小学前共体检12次。

1.2.1 新生儿期: 新生儿出生后一般由专职的儿保医生或护士进行3次家庭访视:(1)产后三天内进行初访,了解新生儿的基本状况,是否存在畸形、产伤、血肿,有无出血状况;观察新生儿黄疸、脐带情况,皮肤皱褶处如腹股沟、颈、腋等处是否出现感染;测量新生儿的体重,了解体重的生理性下降幅度。初访中发现异常应及时诊治,并针对个体情况对新生儿的喂养及合理进行指导。(2)新生儿出生半个月时进行第二次访视,了解初访的喂养及护理指导落实的状况;观察脐带脱落状况;再次测量新生儿体重,了解体重回升状况;进行预防性的维生素D给予。(3)满月时再次访视,对新生儿体重再次测量,对于生长发育状况较差的新生儿进行全面性的体检,找出原因。体重增长低于500克的列入体弱儿并转入儿童保健科。另外对于低出生体重的婴儿和早产儿,应适当增加访视次数和内容并专案管理。

1.2.2 婴儿期: 婴儿期时的生长发育最快,因此,比成人对蛋白质和热量需要相对要高,但还未拥有完善的消化功能,此时期最易出现喂养问题和营养失衡。儿保医生在体检时(每年至少4次)应对婴儿的营养状况和喂养进行详细的询问,了解婴儿的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并对其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进行评估,针对性的指导家长进行合理喂养,强调母乳喂养的好处,指导家长对婴儿进行辅食的科学添加及户外适量活动,促进婴儿的感知觉发育,并使基础免疫程序按计划完成,防止各种营养性疾病的发生。有条件的地方还可组织家长进行经验交流,促进婴儿期的保健良好进行。

1.2.3 幼儿期: 幼儿期社会心理发育最迅速,儿童的动作和语言能力增强,神经发育较快,易对新鲜性事物产生兴趣,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容易转移,因此除合理供给膳食营养外,还应指导家长通过互动性游戏对婴儿进行以感知觉及语言、运动为主的早期教育。儿保医生可通过半年一次的体检对儿童的行为发育进行评估检查,以了解其在语言、运动、社交等方面的能力是否达到同龄水平;并在每次儿保体检时指导家长了解幼儿期的儿童行为发育进程(如1岁零3个月行走平稳,2岁左右能用2~5个词组成一句话等),引导家长技巧性的对儿童进行鼓励、引导,促进其动作、语言发育,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

2.2.4 学龄前: 学龄前儿童由于已经超过3岁,体格发育达到稳定增长,智力也在不断完善,语言、思维、记忆及想象力等继续发展,独立活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与社会接触增多,此时教育应转为行为指导方式,保健的重点也转向传染病的防治和意外伤害的预防。儿保医生定期到幼儿园对儿童健康保健进行督导,教导儿童掌握正确的生活习惯和自我保护方法、意识;指导老师掌握基本的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以及各种传染病和季节性疾病的预防及病发隔离措施;指导后勤人员掌握各类卫生清洁及消毒措施。

2 结果

各成长期的儿童保健效果有所差异,学龄前期的差异最小,差异最为明显的是新生儿期和婴儿期的生长发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0~6岁儿童身高、体重参考值及评价标准》:观察组192例中发育迟缓1例,身高高出正常水平3例;对照组发育迟缓2例,身高超出正常水平1例。规律儿保的儿童在身高体重方面均优于非规律儿保组(见表1)。

3 讨论

各成长期的儿童保健效果存在差异,反映了初为父母的家长相对缺乏对新生儿的教、养经验,婴幼儿养育知识匮乏,通过社区儿保的开展可以迅速补充他们的育儿技巧和知识,促进婴幼儿的健康的成长发育[3]。而当儿童成长达到学龄前期时,家长和儿童经由社会的接触和周围人员的指导已掌握了一定程度的常识,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儿保方式和质量需要改善。

儿童保健内容应与儿童各成长期的需要及目标相符,结合其生活和身心发展状况、接受能力,并且工作中将家长与儿童并重,尤其是新生儿和婴儿期,家长是受教育和传导的双重身份,对其指导要从其被动接受引导到主动接受进而达到自主学习。而各成长期的儿童的接受或认知能力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保健过程中应依据不同时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形式、方法、途径来实施。

参考文献

[1] 白雪莲,刘新萍,谢钰.石河子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健康教育实践与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292):22-23.

[2] 秋利.社区护理[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