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测绘行业分析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测绘行业分析报告范文1
财务分析就是指企业以财务会计核算结果以及报表等相关资料作为基础数据,通过采用专门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筹资、投资、经营活动进行的分析,重点明确企业的盈利、偿债以及营运能力,作为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评价分析企业、预测企业发展状况以及做出管理决策的依据。
1.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依据
通过系统全面的财务分析,企业经营管理部门可以准确的认识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将财务分析结果作为依据,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方法与决策进行调整优化,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2.为企业投资者提供参考
企业的投资者对于企业的规模扩大与战略经营发展的预测,主要是透过财务分析结果进行判断。通过财务分析,企业的投资者可以清楚的了解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盈利能力,并分析投资企业存在的风险,进而作出投资决策。
3.为债权人提供相关信息
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并出具相关的分析报告说明,可以让企业的债权人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资金周转情况进行整体的判断与把握,并对债务资金数额、偿还期限进行决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企业的筹资活动开展。
4.为其他相关群体提供财务数据
企业的主管部门、供应商、客户出于管理或者是自身利益的需求,同样需要准确的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财务分析则是这些群体获取企业财务状况数据信息的主要渠道。
二、当前企业在财务分析方面存在的问题
1.财务分析指标的运用不合理
当前一些企业在财务分析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不合理,主要是以资产负债表以及利润表作为重点对财务状况以及成果进行评价,但如果没有相应的现金流量分析信息,在财务分析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利润虚增、虚减以及操纵经营业绩等违规行为,也难以准确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
2.财务分析对于企业经营发展服务能力不足
进行企业财务分析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财务分析作为基础与导向,对企业的权衡收益风险、实施战略发展规划提供决策支持。但是,现阶段我国部分企业未能有效的利用财务分析成果,这一方面与企业管理部门对于财务分析管理应用重视不足有关,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财务分析报告中主要侧重于对过去经营状况的反映,对于财务预算、决策分析以及财务资源配置的重视不足,导致财务分析报告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规划与控制的信息支持不足。
3.财务分析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
当前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虽然基本上已经实现了信息的管理,但是财务分析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却相对较低,数据库的整合不全面、数据挖掘、分析能力不足,造成了财务分析信息化的实施困难。将财务分析流程整体信息化,提高企业的财务数据分析能力,已经成为企业财务分析工作改革完善的重要方面。
三、企业财务分析应用完善策略
1.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对于企业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选取,应该重点在选择能全面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管理能力以及发展能力财务分析指标。对于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应该主要采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率作为评价指标。对于长期偿债能力则应该采用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和有形净值债务率进行分析。对于盈利能力分析,则应该尽可能的选择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资产收益率等进行分析。对于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则可以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以及总资产周转率进行分析。
2.提高财务报表分析水平,强化对于财务分析报表的应用
首先应该解决财务报表中数据高度综合性与信息明晰性不强的问题,除了选取常规的财务分析指标外,还应该将财务报表附注作为重要内容。通过在附注中采取增设非财务指标,解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等信息反映不全面的问题。在财务分析中,还应通过提供企业的公允价值、披露企业未来信息以及增加人力资源报告评价等作为附注,并增加对于企业的行业因素、资产并购、债务担保等重大事项的分析结果,依据对财务数据与附注的统筹分析,为企业的经营管理部门以及财务分析数据使用者提供准确、全面的财务分析数据,确保管理决策的科学合理。
3.提高信息化技术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财务分析应引入信息化技术,结合企业的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不断完善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业务模块数据库,重点完善财务信息数据归集、数据查询、数据库挖掘、数据模型建立等几方面的应用,通过采用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分析技术,在企业的盈利分析、投资、融资、管理决策以及客户分析等方面,形成准确全面的财务分析报告,提高财务分析报告的时效性与准确性。
4.强化财务分析体系中的对于风险的分析防范能力
财务风险问题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在财务分析体系中运用相应的指标进行财务风险预警,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控制能力。重点是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现金流量指标等内容。此外,还应该对企业财务报表附注中的重大事项进行预警分析,依靠关键的预警指标、严格的管控标准,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预警能力。
四、结语
测绘行业分析报告范文2
关键词:地理信息;测绘环境;浅析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地理信息(Geographic Information)是指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它表示地表物体和环境固有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形、图象等的总称。地理信息属于三维空间信息。一般而言,我国学者定义的地理信息产业包括测绘服务业(包括工程测量和地图出版)、遥感产业、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导航定位产业等。
随着世界范围内掀起的数字城市、数字中国、数字地球等数字化建设渐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人们对城市智能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管理、突发事件处理、城市环境检测等领域的日益熟悉,地理信息测绘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对于地理信息行业来说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1测绘与地理信息产业现状的分析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经过三个阶段,一是技术跟踪与实验阶段;二是研究发展与应用阶段;三是产业形成和发展阶段。目前,由于受国际大方向发展的影响,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有着一日千里的良好变化,国人已越来越强的意识到地理信息产业对于自身的日常生活有着及其重要的关联。因此,地理信息产业近年来在我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服务业中迅速崛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萌芽于 20 世纪90 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的地理信息产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地理信息产业产值迅速增长。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2010 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已近2 万家,产值近1,000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率超过25%。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产值可达2,000 亿元。与此同时,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互联网地图市场迅速兴起。
2 营造市场健康发展环境
地理信息数据成果有其特定的生产要求和市场运作规律,它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商品,其市场运作应采取一些不同的措施并制定合适的制度与规则,诸如在市场准入、测绘资质资格认证、质量监管、价格指导、政府统一监管等方面要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与政策,并以法规形式固定下来付诸实施。
2.1 市场准入测绘资质资格制度建设
规范进入市场主体的资格,建立测绘资质资格管理制度,在测绘资格的管理制度方面,主要是建立注册测绘师制度。即对准入市场的测绘单位,必须拥有相应资质等级规定数量的注册测绘师,以强化市场主体在市场经营承接项目任务中专业技术人员的法律责任,确保测绘成果质量。注册测绘师制度必须立法。在取得资格、注册、权利与义务、法律责任等方面应有明确的规定。我国的注册测绘师制度还应考虑与国际接轨,或与其它国家双向互认的问题,为我国测绘单位走向国际测绘市场创造条件。
2.2 建立测绘监理制度
测绘监理制度是监督规范测绘工程施工行为,确保施工过程和成果质量的重要措施,是营造一个有序市场的重要方面。在项目的市场运作中,一般都采取招投标方式。一方面项目任务的发包方需要找一个具有监理资质和能力的中介机构对承包方在项目设计、技术方法、设备选型、生产过程、成果交付、合同履行等方面进全方位的监督;另方面对项目任务的承包方为有利于在技术、质量、工期方面与发包方发生纠纷时得到合理解决,需要有一个中间组织评判。再则,按照国际惯例,进行招投标的项目必须接受监理。建立对测绘项目的监督制度,有利于引导我国的测绘单位去适应国际惯例,开拓国际测绘市场。测绘监理制度要立法,明确政府主管部门责任,在监理的资质资格、监理范围、监理实施、监理的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
2.3 建立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产品政府指导性价格体系
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作为一项生产活动要计算成本消耗;而进入市场,还应加上利润和税金形成价格。价格的内涵不仅要确保工程产品的价值补偿,而且使测绘单位有一定利润,以能形成资金积累而扩大再生产。还要包括上缴国家的税金。为保护测绘单位和用户的合法权益,防止不正当竞争,确保测绘工程产品质量,测绘工程产品合同价格可在本价格的基础上上下浮动10%。任何压低价格的行为,应视为不正当竞争,并将造成产品的粗制滥造,质量得不到保证,从而给应用造成严重后果。当然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产品的价格应随着技术的进步,国家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测绘与地理信息市场变化发展的需要。
2.4 税收政策
当前,测绘与地理信息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进入市场的一部分市场主体,过去是国有事业单位,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要求转型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或完全改制为民营股份制企业,它们对新体制还应有一个适应期,加之地理信息产业本身属于朝阳产业,需要政府的政策扶助。政府在税收方面,如所得税可在一定时间段内给予减免优惠,则将有利于这些单位减轻压力,尽早适应新的测绘与地理信息市场环境,增强自主发展的能力。
3 加强对市场的统一监管
政府加强对测绘与地理信息市场的统一监管,主要通过法律、经济、行政手段,维护市场正常秩序,遵循市场规则,对市场主体及其经济行为给予指导、监督,包括执行违规处罚。
3.1 建立并不断完善测绘与地理信息市场法律体系
国家在用法律制度规范市场主体,维护公平竞争以及诚信原则等方面,已出台了诸如《公司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价格法》、《测绘法》等一系列法律,当前,还需针对测绘与地理信息的特点及市场规律,依据《行政许可法》对市场准入,测绘单位的资质资格管理方面进行立法。在执法管理方面,政府各有关主管部门,如测绘、工商、司法、质检、保密等部门应联合执法,强化监管力度,严格查处未经登记注册、违法违规的经营者。
3.2 对价格实行控制性管理,维护市场健康发展
价格是市场管理重要的经济手段之一。根据测绘与地理信息产品的特性,国家应制定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产品的政府指导价。对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产品的政府指导价实行控制性管理,主要是规范和监督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中的正确定价行为,防止恶性降价竞争,或人为的价格攀升,损害甲乙方的合法利益,以致危及产品质量。维护市场正常、健康地发展。
3.3 运用行政手段,管好测绘与地理信息市场
为维护测绘与地理信息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行政性的市场管理手段也是不可缺少的。它是指:强化市场管理机构,做好市场调查研究,建立市场监测信息网络,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对行政管理范围内的市场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严格依法行政,杜绝,管好市场。通过10—20年的努力,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测绘与地理信息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对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推动测绘事业和地理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以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家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4 结束语
测绘及地理信息市场伴随着国家经济和信息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的需求营运而生,同时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而获得很大程度的提高,我们国家的测绘及地理信息市场目前还在最初的阶段,秩序非常混乱,需要经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才能够使得其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平华,路文科,刘永宏.论测绘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J].安徽地质 ,2009,12(4).
测绘行业分析报告范文3
【关键字】核电项目 前期工程 项目管理
一、引言
发展核电是国家实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国内技术能力的增长和基础产业能力的提升,使核电成为最现实可行的有限化石能源的可替代能源。核电的技术成熟性、良好的经济前景以及国内充足的可贷资金,使规模发展核电的需要与可能得到统一。
核电项目前期工作是启动核电的第一步,是直接影响核电工程最终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工程安全和质量控制的第一道防线,也是项目投资控制的重要阶段,对核电站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可分为以下几个大的阶段,即:前期准备、土建、安装、调试、运行、退役等六个阶段。在我国,比较公认的是将核岛底板浇罐第一罐混凝土(First Concrete Dull,简称FCD)之前的所有前期准备工作通称为核电项目前期工作。核电项目的前期工作从厂址普选开始,经过初步可行性研究、项目申请、可行性研究、项目核准和厂址准备等几个阶段工作后,就基本具备了项目开工的条件。 开展好核电项目的前期工作,是核电站建设的必要条件。
二、核电项目前期工作的内容和特点
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内容大体可分三大类别,即项目核准及行政许可、厂址工程准备和主体工程准备。
在项目核准及行政许可事项中,需要专家、行业管理部门和政府主管部门审评审批的报告有厂址普选报告、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安全分析报告和环境影响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初设阶段的初步安全分析报告和环境影响报告等。需要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事项有项目用地、用海、用林、用水等。
在厂址工程准备方面,主要工作内容有厂址规划及“五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通暖、通讯、场平)的设计与施工,及其配套设施建设。
在主体工程准备方面,主要工作内容有主体工程及主工艺的设计、主设备采购、负挖工程及主体工程配套设施建设等。
这些工作,牵扯到众多管理部门和任务承担单位,从勘查、测绘、设计、施工、调查到分析计算论证,专业领域极广。
工作的复杂性、政策性、时效性和彼此的逻辑关系,构成了该项工作的显著特点。工作中,业主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共同促进项目核准立项。项目前期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 前期工作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核电项目投资大,经济效益好,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缓解电力供应,同时要动用地方大量资源。因此,核电立项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项目用地、用水、用林、用海、采矿都需要得到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的批准。因此前期工作需要得到政府各级和各职能部门的支持。
2. 前期工作需要专业设计院的积极配合。
前期工作从规划、设计与现场施工,都离不开专业设计院参与。因此,专业设计院的选择和通力配合,是保证各种专业工作的质量和进度的基础。各项专业工作之间,逻辑关系和进度上的配合都需要业主协调和掌握,与设计院的合同关系是重要的,但仅仅凭经济合同并不能保证工作就一定到位。获得设计院的积极配合,从设计院的工作中产生效益和赢得时间,考验着业主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艺术。
3. 前期工作需要当地群众的充分理解。
前期工作中各种资源的应用,都直接影响到承包人的直接利益和生活环境的改变,特别是需要拆迁的村镇,对百姓的生活影响更大。执行好政策,得到群众的充分理解是保证和谐稳定建设环境的必要条件。
三、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审批程序和工程准备
核电项目前期工作主要包括厂址普选、项目核准及行政许可、厂址及主体工程准备、设计和主设备采购、申请开工。上述几项工作逻辑关系明显,时间上有所交叉,最后几个阶段要横跨比较长的时间。
1、厂址普选
根据《核电厂厂址选择安全规定》(HAF101)及相关导则(HAD101/01-12)普查某地区(省),提出多个可供比选区域,初步描述建厂条件优缺点,确定可接受的(核安全)适宜(技术经济)厂址。
业主需委托有资质的设计院承担,厂址选择报告需上报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核安全监管部门,并由专业性权威部门进行审查,审查意见书可作为核电厂址纳入国家规划的技术支持性文件。
2、项目核准及行政许可
按照管理程序,业主需要开展初步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编写和可行性研究工作,并获得专业性权威部门或政府委托部门的评审。在此基础上,业主行政主管部门和厂址所在省发改委正式上报项目申请报告,申请国务院进行项目核准。
项目申请报告则是前期各项研究报告的归纳。正式向国家提出项目申请,重点要阐明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战略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项目选址及土地利用、资源开发、征地拆迁、移民安置、环境与生态影响分析、经济与社会影响分析等。
所有报告,都需要政府委托的权威部门进行评估,并报国家核安全局,环保总局、卫生部、国防科工委、国家发改委等行业主管部门审查,最终由国务院核准立项。
3、厂址工程及主体工程准备
本阶段主要工作任务是FCD(第一罐混凝土日期)前所必需的物项准备,按着时间顺序,可以划分为厂址工程准备和主体工程准备。
在厂址工程准备中,主要完成总体及“五通一平”设计、施工及辅助工程。具体内容是总平面设计、道路工程、通水工程、施工用电工程、通讯工程、供暖工程(针对北方地区)、场地平整工程以及采石工程和海工工程等。
在主体工程准备中,除设计工作和主设备采购事项外,还有负挖工程和辅助设施建设。这些工作从设计单位选择、施工单位选择到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确定及最终验收都要按照集团公司的管理规定,分级分类进行招标,并按照程序规定的管理权限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或备案。
四、核电项目前期工作中须关注的事项
前期工作千头万绪。有条理,抓重点,守法规,重优化,降风险十分重要。根据工作实践,提出以下几个需关注的问题。
1. 咨询或聘请有经验和业绩的部门或单位,协助业主制定出前期工作网络规划图和一级进度计划,确定工作目标。
2. 选址工作中优先安排具有颠覆性因素的工作,如地质地震,取得肯定性结论后再全面展开工作,以减低风险和成本。
3. 在行政许可工作中,要尊重政府工作人员,加强各层次的沟通,争取他们对核电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4. 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妥善处置,稳定为先,尽量考虑群众合理利益。
5. 设计工作是龙头。要高度重视设计队伍选择、设计经验考察和优化设计措施。做好设计接口的协调和监察工作。
6. 严格招投标管理,特别要制定好评分标准和选好评标专家,防止出现不合理的意外情况。
7. 选择责任心强,业绩好的监理队伍,严把施工质量关。
测绘行业分析报告范文4
关键词: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市场结构;厂商行为;产业绩效;SCP分析;GPS
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6-0001-03
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是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与服务型IT产业,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公认的未来三大无线通信产业(移动通信、无线互联网、卫星导航)与民生工程之一,是继蜂窝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的全球发展最快的信息产业,并已成为第三个IT经济新的增长点。
卫星导航应用是指利用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位置、速度及时间信息对目标进行定位、导航和监管,具有多领域、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提供导航、定位和授时信息服务的特点。从应用的角度看,卫星导航在信息、交通、安防、农业、渔业、防灾救灾、环境监测等方面具有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卫星导航应用市场非常活跃,备受国际大公司的青睐,发展动力强劲,产业链也比较长,不但涉及软件、地理信息资源,还涉及制造业(芯片和导航仪等)。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这一产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设立了产业化专项,支持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的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也启动了多个项目,支持卫星导航应用技术标准化和产业示范。
卫星导航应用领域在产品与技术服务的发展方向上,可以划分为多种细分市场:提供与位置相关数据和数字地图服务的地理信息数据供应商和地图供应商;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基础,提供基于位置的相关信息综合服务的服务运营商;提品、技术和系统集成服务的产品供应商和服务系统集成商。卫星导航应用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层次分明的价值链的分化与完善,标志着这个极具生命力的产业正走向成熟。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通信网络的完善,移动通信技术如第三代移动通信(3G)、蓝牙、无线局域网(WLAN)等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嵌入式移动芯片、嵌入式操作系统及移动数据库技术发展等,都为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中国许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在卫星导航应用技术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企业已经成为产业的主体,企业不但是各类接收硬件和软件系统研制、导航电子地图生产的主体,而且参与长期以来由科研部门主导的标准的制定工作。正在形成的大型卫星导航应用企业和产业链的发展,将对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市场结构
以GPS为代表的卫星导航(GNSS)应用产业已逐步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其发展趋势仍强于其它行业,预计今后数年内仍然可能以超过26%的年平均增长率往前发展。正如ABI统计和预测的那样,全球GPS市场在2006年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总产值将超过250亿美元。
从上表看,专业应用类已经不再是市场应用的主体,最大专业市场军用领域也不到市场总量的8%,而且各专业领域中除机械控制外其他各类均增长缓慢。在消费应用领域中,车辆导航与跟踪仍然是主流市场,而一直被视为杀手级应用的LBS信息服务市场由于受到3G建设进展缓慢的影响,尚未出现人们预期的井喷增长。
从中国卫星导航应用市场来看,2005年总产值才突破100亿元人民币,仅仅占全球的6.9%,这和中国经济总量、人口总量、汽车总量、手机总量所占比例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其增长速度还是相当可观,较2004年产值增长超过70%。
GPS卫星导航系统最初的目的是为军事服务,由美国国防部负责出资筹建并全权控制,旨在为所有具有适当装备的军民用户提供精确的导航和位置信息。随着民用市场需求的大量增长和开发,GPS不仅从军用扩展到测绘制图、航空航天等专业应用领域,进而逐步扩展到各种消费应用。如今消费应用领域的产值已经远远超过了专业应用,并且其总量和比例还在继续扩大。目前消费应用主要集中在车载应用市场,在未来的3~5年,其主体将逐步过渡到手机应用市场。根据GPS World统计,GPS的应用已经超过500种。
中国已经进入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的高速发展时期,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现广泛应用于中国的农林业、水利、交通、航空、测绘、安全防范、军事、电力、通讯、城市管理等各部门,新的应用伴随各行业发展还在不断涌现。
二、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厂商行为
1986年中国首批引进专用GPS设备,奏响了中国产业应用的序曲。1995年底,“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成立,有一百六十多个企事业单位、二百八十多名代表参加大会,标志着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开始起步。1997年中国开始研究并制定“开发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具体措施;起草了中国第一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规划。2002年是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史上最关键的转折之年:国家发改委率先列专项支持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发展;此后一二年间科技部、国防科工委均出重拳支持民用产业化发展;国家积极展开与美、俄、欧各套系统的国际合作;中国的北斗一号导航卫星系统投入实验运行;中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在积极的筹建之中。从此结束了民营企业在市场上单打独斗的弱势局面,开创了国家宏观计划多管齐下、积极引导、大力支持产业发展的新天地。
从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整体来看,从事该行业的企业超过1000家,成立时间大多集中在2000年左右,大多数为人数在50人以下的小企业,只有少数企业人数超过100人,企业的年营业额在1000万以上的企业约占总数的15%。从人员结构来看,中国直接从事卫星导航应用行业的人数约为十多万人,其中技术开发人员最多,占39%左右,其次为市场营销人员,约为12%,技术服务人员约8%。从地域分布来看,企业绝大多数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技术资源集中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其中北京、广东、上海、西安等省市最集中。从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来看,目前政府辅助推动产业发展为主,主要投资来源还是民营企业。据初步统计,社会总投资累计已超过100亿元,2005年总产值超过100亿元,除了国外名品牌产品商有较丰厚的利润外,大多数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目前,卫星导航应用产业还处于导入期,市场竞争局面比较混乱,需要政府积极引导。
三、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绩效
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是以前装市场的兴起为进入产业期,而个人导航产业元年的到来会真正步入产业化发展时期。相对于汽车导航仪而言,便携个人导航仪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更为重要的是价格,在这方面市场已经做好了准备和铺垫,2006年一年间便出现了30~40万台的市场空间,而且2000元左右的个人导航仪已经涉足市场,在2009年10月,不少大厂商更是将部分个人导航仪产品的价格降至1000元以下,这确实是一种了不起的进步。有几个数据值得研究:其一是2006年国际汽车市场生产量,美国为1400万辆,欧洲750万辆,中国720万辆,日本400万辆,而汽车导航仪的装车数量,美国为750万台左右,欧洲约为360万台,中国前后装加在一起仅有30万台,而日本则接近400万台。从汽车导航仪装车比例来看,有三点值得注意:其一是中国的汽车导航仪市场发展急需快马加鞭;其二是2006年中国的汽车社会总持有量已经超过3800万辆,私家车数量超过2000万辆,随着前装市场掀起的波涛,后装市场会很快出现浪涌,由于基数庞大,其市场潜力巨大;其三是2006年中国的移动电话总用户数已超过4.6亿户,一旦定位手机市场启动个人导航仪业务,则势不可挡。
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累计已获得各类投资达100亿元以上,其中对产业发展贡献最大的是历年国内民间资金的投入。2006年中国的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销售额超过了100亿元。深入企业细部来看,全国近千家企业除了其中几十家从事国外品牌产品销售的公司均有较大的盈利、收入颇丰外,其余90%以上的企业,无论是从事地图软件和生产,还是进行终端设备制造,无论是从事系统集成,还是进行营运服务,基本上都是大面积亏损,盈利的企业是极少数。整个产业虽然小有规模,但在经济上仍处在高投入、低产出的爬坡阶段,近期还不可能很快转入良性循环。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从零开始起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经发展到今日初具规模,虽然目前它仍处于产业化发展的导入期,距离产业链完整形成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但它毕竟以独立的产业形态,展现在国人和世人面前。
影响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绩效的因素有多个方面。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在某种程度上“整体性缺失”,中国在该产业管理规划、政策法规、价值链条、市场推动、产品研制、服务经营,以及名牌战略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严重缺失;中国卫星导航应用关键核心技术匮乏和主流模块与中高档整机严重依赖进口;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没有整体性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详细调查评估,情况不明,家底不清,使得行业和企业成为“盲人走夜路”。
参考文献
[1]白树强.产业组织[R].2009.
[2]中国卫星导航产业投资与发展分析报告[R].2008.
[3]过静B,杨东凯,等.GNSS技术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R].2007.
[4]冯海晴,王丽,等.(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市场)研究报告[R].2007.
[5]肖雄兵,姚欣彤,等.2006年中国卫星导航车辆应用发展研究报告[R].2007.
[6]曹冲,黄云康,等.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2006年度报告[R].2007.
测绘行业分析报告范文5
一、形成健全完善的房产档案信息利用制度
房地产档案是权利人和房产之间权利关系的原始凭证,具有极强的法律证据价值,客观上要求形成严格规范的工作制度来保证档案信息利用的合法、严谨、真实、准确。
完善档案利用法规体系。房产档案的利用工作不同于其他类型档案信息的利用,不仅涉及到档案信息的利用,还涉及到个人信息的保护,因此要形成一套完善的法规体系作为制度建设的基础。房地产档案管理部门要根据《物权法》、《房屋权属登记信息查询暂行办法》、《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等法律规定,保护好房屋产权人的个人信息和所有权信息,只公开房屋的基本信息。同时,还要依据《档案法》、《档案管理条例》等档案工作法规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档案利用法规体系。具体来说,要明确房地产档案的开放范围、公众的利用方法和手段、必要的审批手续等内容,确保档案工作人员在开展利用服务过程中有法可依,全面满足档案利用者的信息需求。
规范利用工作的流程。规章制度的关键在于落实,在房地产档案的利用过程中,要有明确严格的工作程序,防止发生作假、出假证明的现象发生,从根本上堵塞管理漏洞。一般来说,在利用中要经过专人调档、手工填写、经办签字、印鉴归口、领导审核的基本程序。在工作过程中,涉及到的表格、单据等要执行统一的标准格式,由指定的保密印刷厂制作,为了确保严肃性,还必须设存根和流水号,做好相关登记,确保有据可查。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这些工作部分实现电子化,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完善利用安全设施。房地产档案的利用需求往往都与经济利益有关,因此在利用过程中要确保档案信息作用发挥的同时,保证档案的安全。要提供专用的场地进行查阅,为确保档案的安全应该安装摄像头等监控设施,防止利用者在利用过程中发生破坏行为。配备利用设施,包括复印机、打印机、桌椅等,营造良好的利用氛围,防止涂改、损毁档案原件的情况发生。在提供原件利用时,要指派专人调阅,陪同查阅。对司法、纪检等部门办案必须调阅限制利用的档案,应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同意方可调阅。
二、实现房产档案信息管理现代化
档案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以便于利用为目标,同样房产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是以便于利用为目标。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势必促进房产档案高效便捷地开展。
加快标准化数据库的建设。标准化数据库建设是实现房产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档案部门要重点建设房产档案全文数据库和目录数据库,为实现房产档案数字化管理提供基础,同时也可以推进以房产信息为基础的二次信息加工工作的开展,为利用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与其他部门协同,整合原有的房产登记交易、商品房预售合同备案、房产地理信息系统,建立统一的住房信息平台和统一的房屋登记模式。标准化是数据库建设的基本要求。通过对元数据的规范,可以确保不同地域、不同部门形成的数据库实现关联,为全国联网提供基础。
加快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系统以数据库为基础,同时通过功能整合实现数据库作用的最大化。具体到房产信息系统来说,就是要通过数据中心、共享平台及网络服务建设,使城市规划的宏观信息、基础地理信息与房地产相关的产权信息、交易信息、金融信息、税务信息、土地信息等建立起直接关联,实现共享数据。档案管理部门要积极参与信息系统的研发,将档案信息利用功能作为系统信息输出模块来进行开发,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摸清在政府信息公开化、物权意识不断加强的社会背景下房产档案信息利用的规律,确保系统功能的健全和效用的最大化。
加快信息加工系统的建设。档案部门在满足公众对房产信息需求的同时,还要立足自身信息资源优势,开展房产档案信息的加工,定期公布交易信息统计情况,组织力量进行数据分析,形成针对房地产市场的信息汇编和分析报告,满足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信息需求,为政府进行调控提供正确严谨的信息支持,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档案工作人员队伍
房产档案是具有很强专业性的档案。在房产档案的利用过程中,不仅涉及档案学相关知识,还涉及法律、测绘、建筑等多种学科,客观上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
首先,档案工作者要具有较强的职业敏感。近年来,一方面国家和地方不断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另一方面,伴随着城镇化发展的加快,房地产市场发展依然迅猛。在这种背景下,房产档案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档案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这些政策,掌握房产档案利用的趋势和规律,特别是对敏感的拆迁等工作有涉及的档案,做好预想预测,对现有管理系统进行调整完善,确保利用工作的开展既符合法规政策,又满足公众信息需求。
其次,档案工作者要主动改变服务理念。走出房产档案被动利用的传统,在充分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主动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平台,创造出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借助互联网拓宽档案利用的渠道,向公众介绍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情况和房地产政策法规,公布查询利用程序和收费标准。伴随着房产档案信息系统功能的完善,逐步提供数字化信息服务,使用户可以通过房产档案管理系统自主查阅所需信息,档案的利用过程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减少对档案实物的利用破坏。
再次,档案工作者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档案工作人员要自觉打破工作界限,主动与产权、交易、测绘等业务科室保持业务联系,加强对相关知识、政策等的了解,确保在利用过程中给予利用者正确的帮助和引导。对档案工作人员知识结构的调整,一方面要发挥“内力”,加强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借助“外力”,引进高素质的人才充实档案工作队伍,为房地产档案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实现房地产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测绘行业分析报告范文6
【关键词】城市供水 水质信息管理系统 安全性设计
城市供水是城市的“血脉”,城市安全供水是保证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供水水质安全是安全供水的重要保证。供水水质信息是城市管理的基础资料和公众共享的信息资源,通过建立完善安全的城市供水水质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城市供水水质信息进行科学组织与有效利用,有利于提高城市供水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为数字化城市建设提供基础。
城市供水水质数据具有一定的性,作为水质数据的载体,城市供水水质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必须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安全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受到物理保护,免于破坏、丢失等。逻辑安全包括信息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根据国家网建设和系统安全的相关规定,本着专业性、安全性、可实施性、可管理性、可扩展性原则,结合数字化城市建设的要求,建立由物理安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安全管理五个层次组成的城市供水水质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控制体系。
一、物理安全
建立或者租用标准化机房,机房提供双电源供电并配备UPS供电,服务器配备冗余磁盘阵列,磁盘阵列采用RAID5形式组织,兼顾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采取物理隔离或者虚拟化技术,将WEB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进行隔离,降低由开放WEB服务引入的安全风险。
二、系统安全
服务器操作系统部署LINUX发行版服务器操作系统,不建议部署WINDOWS服务器版操作系统(相对于LINUX发行版系统,WINDOWS系统的漏洞相对较多,针对该系统的病毒、恶意软件及网络攻击行为较多);定期及不定期对操作系统进行漏洞修补,降低潜在的系统风险;定期做好操作系统及水质信息数据库的备份,以便在出现问题后能够迅速恢复现场。
三、网络安全
在主交换机或路由器之前配备专业硬件防火墙,在操作系统内安装专业防火墙软件及安全软件,防范网络攻击行为,降低病毒等恶意软件的危害。身份识别是验证通信双方身份的有效手段,用户向城市供水水质信息管理系统服务器请求服务时,要出示自己的身份证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或者插入硬件秘钥,系统随即核对用户的身份信息。在该系统中,数据信息、权限管理、业务及流程等系统模块具有多层次、跨地域的特点,情况十分复杂,系统采用多种身份识别技术,其中用户名、密码与随机验证码相结合的验证方式是主要形式,而基于硬件秘钥的身份验证作为辅助验证方式。
四、应用安全
存取控制可以防止非法用户进入系统及防止合法用户对系统资源的非法使用。在城市供水水质信息管理系统中,采取存取权限控制的方式为网络资源的使用制订一套规则:一是定义哪些用户可以访问哪些资源,二是定义各类用户对不同资源具备的哪些访问权限。系统中的业务管理、任务调配、用户管理、工作控制、审批管理等都是极其敏感的业务流程,通过存取权限控制,可以在资源访问方面对这些敏感业务进行有效保护。
五、安全管理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采取人防加技防的全方位防控体系,明确系统运行各环节职责及责任人。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定位问题源头,及时改正。定期开展系统压力测试,及时发现系统未知问题,并加以解决。定期对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进行的漏洞检测,发现漏洞并在攻击、破坏发生前修补漏洞,同时,实时监控网络数据包,发现非法行为,自动启动城市供水水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安全报警机制,通知系统管理员或安全管理员。并根据预先定义的安全策略对非法行为记录全部会话、保留犯罪现场、切断连接、提交完整的日志和分析报告。当发现攻击或非法行为时,除上述安全策略定义的响应外,还可以远程重新设置路由器、防火墙的安全配置,重新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周而复始地对网络进行安全检测、监控和响应。
六、其他安全措施
跟踪监控和信息过滤:城市供水水质信息管理管理系统不断地收集和积累有关的安全事件记录加以分析,有选择地对其中的某些节点或用户进行跟踪监控,以便发现可能产生的破坏,并不定期向系统各节点发送有关消息(一般是有害节点的IP地址),其它节点根据这些消息,更新各自的路由过滤列表,通过信息过滤机制,拒绝接收来自过滤列表上IP地址的信息,以杜绝网上的某些节点产生的信息垃圾或不良行为对用户进行信息干扰和信息轰炸。
数字签名:用RSA等公开密钥算法,生成一对公钥和私钥。信息发送需用发送者私人密钥加密信息,即签名,信息的接收者利用信息发送者的公钥对签名信息解密,以验证发送者身份。信息加密是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途径,以密文方式在相对安全的信道上传递信息,可以让用户比较放心地使用网络。通信的安全性主要依靠加密技术,包括在网络OSI参考模型的多个逻辑层次上对信息的加密和对信道的加密,来保证通信中信息的安全性和通信线路的安全性。在城市供水水质信息管理系统中,各级网络之间的通信,根据信息的重要性都具备安全通信的功能。系统没有绝对的安全,应该在安全性和可用性上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对系统、数据库、应用等的数据备份尤为重要,当因某种因素系统被破坏、应用错误、数据丢失时,可以通过数据存储管理进行及时恢复,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七、结束语
通过一系列的安全性设计,有效地保证了城市供水水质信息的安全,使城市供水企业和城市供水主管部门能够便捷、安全地实现对供水水质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通过对水质数据的大数据分析,掌握城市供水水质的变化趋势,为城市供水行业规划设计、工艺改进、运行维护、应急处理的科学决策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