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环境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动态环境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动态环境设计

动态环境设计范文1

在如今网络信息的时代,将课程制作成微课放置于网络供学生浏览学习的方式,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结合云计算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特点,提出基于微课的移动云平台开发思路,搭建一个集微课建设、管理、应用和研究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关键词】云计算 微课 云平台 移动应用

1 微课的概述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广泛而深入的在教育领域实践推进,以微课、慕课、公开课为代表的教育技术创新应用倍受业界瞩目。微课是指时间在5~10分钟以内的小视频课程,内容短小,它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主要为了阐明一个主要问题,同时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新型学习方式,一般是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目前视频类学习平台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多数以资源库堆积的方式呈现,只是单纯的资源共享,或者课堂教学录像,没有遵循按微课的设计原则开发学习资源包,没有体现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

(2)课程视频学习网站,仅仅提供在线视频观看,没有学习辅助系统的支持,如分享笔记、学习跟踪、交流社区、在线测试等。

(3)教师与学生的关联性少,微课没有形成体系,没有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要求组织内容,教师开发微课资源和学生自主学习要保证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和知识的循序渐进。

(4)移动学习的情境缺乏,多数以传统的PC端方式呈现,移动APP学习平台比较少见,无法达到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的灵活性。

2 微课云平台设计

分析和研究基于微课的网络学习平台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把云计算相关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将立体化的学习内容通过互联网显示在移动设备上。从系统架构设计、学习过程设计、学习平台设计三个层面进行阐述,完成系统架构和系统功能设计。

2.1 系统结构设计

基于云计算构建系统结构,通过云服务实现学习资源共建共享。学习者的终端基于现有的PC端和各种移动终端设备设计的,教师借助云硬件将课程的微课资源并存储在云服务器上,学生通过有线网络、无线网络、4G等访问云服务平台获得相应的学习资源及各种学习服务。学生不仅可以在平台上获取资源,还可以充分利用平台上传、共享资源,系统自动将学习记录同步到云端服务器。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基础设施服务层(IAAS):可以利用租用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硬件的方法将硬件外包到别的地方去,如 Amazon EC2 等;云平台服务层(PAAS):采用资源虚拟化技术,学习者只需在虚拟层运行自己的软件,不必关心后台硬件的实现,实现了软硬件的分离,同时根据用户需求,动态地分配资源,实现负载均衡;软件即服务(SAAS):通过B/S模式接入,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使用远程服务器上提供的功能。

2.2 微课资源管理

微课是本平台的主要学习资料,每个微课对应一个知识点,并以教学为活动组织起来,再加上相关的测试构成一个完整的微课资源包。通过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微课资源的设计模型将学习资料标准化,教师按照微课的特点,组织课程内容,开发微课资源并上传资源,系统利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管理,包括ID序列、微课时长、关键字、所属科目、作者、描述、相关的知识点、难易度以及相关活动。

2.3 互动学习设计

学习根据任课教师或者自身兴趣选择对应的课程进行学习,可以按照教学进度提前学习微课为翻转课堂提供保障,在学习的过程上,系统提供在线笔记、在线答疑、在线测试、个性化检索、以及学习讨论区等功能,使学生全程参与学习活动,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体验学习的快乐。

2.4 学习空间设计

学习空间是每个学生的学习管理系统,包括了学生的可视化学习情况分析以及学生个人的课程库。通过学习分析技术,平台可以将学生在网上的一切行为活动记录下来,包括了学习时间、学习进度、交互以及学习时间流程、知识点掌握情况等,形成学生的学习过程档案,方便为每位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路径和知识库,以便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持。

2.5 学习过程设计

在基于微课的学习环境里,由于缺少相关的制约和监督,常常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维持。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系统引入游戏的机制,例如:完成一个微课学习任务则获得相应积分奖励,未完成则需要继续学习,每学习一个微课要消耗一定的积分,完成在线答疑、上传资源、发表有效评论可以赚取积分等。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根据积分多少设置不同的等级和勋章,勋章可以显示在每个学生的头像上,学生可以查看积分排名,积分的用途也可以加入更多社会化的元素,运用这种游戏化的激励方式能够激发学习积极性。

2.6 跨平台实现

平台基于B/S架构,服务器端采用J2EE框架技术实现,PC客户端和移动客户端APP基于响应式WEB设计,能够为不同终端的用户提供更加舒适的界面和更好的用户体验,采用HTML5移动WEB模式开发基于Android和IOS平台的APP,实现一次编译多平台运行。

3 结语

微课移动云平台基于云计算的架构,采用虚拟化、分布式处理等技术,满足在线播放视频时对服务器处理能力和并发响应能力的要求。微课学习平台构建了多样化的支持系统,包括学习空间、互动学习、自主式学习、同步笔记、同步视频、在线测试、微课讨论区、个性化的检索服务等功能,客户端基于移动终端APP提供服务,使微课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温川雪,周洪建.面向智能手机与Web平台的微课移动教学系统的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14(12).

[2]朱静宜.构建基于移动云计算的微课教学资源平台[J].计算机时代,2015(10).

[3]杜舟,王晓春.基于微课的学习平台设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7).

作者简介

李蓉蓉,女,硕士学位。现为广东科技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

邱林润,男,硕士学位。现为广东科技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

动态环境设计范文2

我们知道了野生动物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方面所起的极其重要的作用。野生动物物种都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它们通过食物链的关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一旦食物链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受到严重影响。青草——蝗虫——蛙(鼠)——蛇——鹰,这就是其中的一条食物链,如果人类无节制地捕猎野外的蛇,蛇就越来越少,导致森林、草地和农田的鼠害越来越猖獗,鼠害和虫害给农林牧业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生态环境就会受到严重破坏。

蛇是很有诱惑力的动物。尽管在山上、树林里、田野中,甚至于在水里,都能看到它,但不论在哪里,只要有蛇出现,就会吸引着一大群人,老的小的都会围上来看,尤其是小孩子们,更是兴奋万分。而且,不仅喜欢蛇的人要饱览一番,怕蛇的人也常常带着恐惧的心情远远地瞧着它。可见,在人们心目中,对蛇总还有几分害怕,也难免有些神秘之感。

翻开生物进化的历史,蛇在地球上的出现,比人要早得多。30多亿年以前,地面上开始有了最原始的生物。经过长期的进化,生物种类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到了距今大约3.4亿年前后,出现了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这就是爬行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动物越来越多,种类和数量都达到了最高峰,天上,水里,地面,都有它们在活动着。其别是恐龙,非常繁盛,什么角龙啦,鸭嘴龙啦,剑龙啦,霸王龙啦,形形的龙,到处都是。这是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里,兽类和鸟类的祖先也先后从爬行动物的原始种类中演变出来,鳖、鳄、蜥蜴的老祖宗也诞生了。蛇和蜥蜴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它们是近亲,蛇是从蜥蜴变来的。在蜥蜴的原始种类里面,有一部分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适应了新的环境,四肢逐渐退化,形成了一些新的特征,变成了蛇;另有一部分虽然四肢没有了,但由于没有具备蛇的特点,到现在仍然是蜥蜴。例如贵州产的脆蛇蜥和细蛇蜥,就是这一类没有足的蜥蜴。所以,蛇是爬行动物中最年轻的一个分支,也是最后登上生命舞台的适应性很强的爬行动物。

最早的蛇类化石发现在白垩纪初期的地层里,离现在大约有1.3亿年。实际上,蛇的出现比这还要早些。据推测,在距今1.5亿年前的侏罗纪,大概就已经有蛇了。毒蛇的出现要晚得多,它是从无毒蛇进化而成的,出现的时间不会早于2700年。如果地球的历史像一部放映2小时的电影,那么,要到末了5分钟,银幕上才出现蛇,最后1分钟才能看到毒蛇。

可以推测,人类的祖先古猿还在树上生活的时候,是有机会遇到树栖的蛇的。后来森林逐渐稀疏衰落,古猿被迫下地,遇到蛇或接触蛇的机会就更多了。原始人类在与各种动物的斗争中,蛇必然也是一个重要的对手。他们捕捉蛇作为食物,或者被蛇咬而发生伤亡。后一情况,在《韩非子》五蠹篇中就有所记述,认为“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在中国猿人化石的产地,曾经发现了蛇的遗骸,这也表明当时猿人与蛇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生活和生产斗争的实践,势必会在原始人类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可能由此产生对蛇的畏惧和崇敬的心情。

当原始人类从古人进化为新人的时期,便脱离了原始群居的乱婚状态,进入血族群婚的阶段,这就产生了初期的母系氏族社会。氏族是人类最早的、也是流行最广的组织。无论是在亚洲、欧洲,还是在美洲、澳洲,其古代社会几乎都曾有过这种制度。氏族是原始共产社会的基本单位。氏族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往往采用一种和它最有利害关系的自然物作为本氏族的名称或标志,这就是图腾。图腾观念的产生,往往和生产方式有着一定的联系。例如美洲海湾部落中的契卡萨人,以渔猎为生,就有野猪氏族、鸟氏族、鱼氏族及鹿氏族;摩基人部落中,有以农业为生的,就有烟草氏族和芦苇氏族。图腾不仅是氏族的徽号,也包含着原始宗教的内容。氏族成员甚至认为他们的祖先就是从图腾的那种自然物变来的,因而把这种自然物看做是保护本氏族的神灵,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就形成了图腾崇拜。图腾起着维护氏族内部团结统一的作用。在新墨西哥的鄂吉布瓦部落,其鹤氏族的成员声称他们就是鹤的子孙,是大神把他们的老祖宗由鹤变成了人的。在某些部落中,氏族成员坚决不吃作为本氏族图腾的那种动物,其所以如此,显然也是受到图腾崇拜观念的影响。

在原始部落中,以蛇作为图腾的氏族也很普遍。据摩尔根《古代社会》中的记载,在美洲印第安人里面,就有9个部落中有蛇氏族,有的甚至以响尾蛇作为氏族的图腾。在澳洲的一些原始部落中也是这样,特别是华伦姆格人,还要举行一种蛇图腾崇拜的仪式。参加这种仪式的人,用各种颜料涂抹全身,打扮成蛇的样子,模仿蛇的活动姿态扭动身体,且歌且舞,歌唱蛇的历史和威力,以祈求蛇神赐福保佑。可以说,在一切动物崇拜里面,对蛇的崇拜是最广泛的,在大多数原始氏族的中,蛇曾经占据一个突出的地位。

图腾崇拜在我国原始社会中也同样存在。在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上发现有蛙、鸟的图像;在仰韶文化的陶器上还有蛇的图像;从半坡村出土的陶器上,也看到有人头、鸟兽的图像,这些图像有些可能就是当时的氏族图腾。有趣的是,传说中的汉族祖先,亦有不少是蛇的化身。据《列子》中记载:“疱牺氏、女蜗氏、神龙(农)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山海经》里有“共工氏蛇身朱发”之说。在伏羲部落中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赤龙氏、青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等11个氏族,它们可能是以各种蛇为其图腾的氏族。我国传说中的龙,恐怕就是蛇的神化,例如古代居住于东方的夷族,他们的一个著名酋长叫做太?怠>菟邓?侨送飞呱恚?炙凳橇?怼

动态环境设计范文3

环境设计与服装造型设计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站在空间艺术的美学特征来看,环境设计和服装造型艺术都属于视觉艺术的学科,两者都是采用点、线、面、形、色、质等不同的设计元素的变化、组合与穿插,最终形成了优美的艺术形象。服装造型艺术相对于环境艺术而言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瞬间性和流动性,环境艺术倾向于静止化和恒久性。但是从两者的先天属性来看,不论是环境艺术还是服装造型艺术都是最终为人类服务的,穿在人身上的服装以及人运动所存在的空间相结合,相互依托,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因此,环境艺术和服装造型艺术是相辅相成的,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存在大量的服装造型设计的表现元素。

二、环境设计中的服装造型设计因素

(一)丰富的视觉

服装本身作为人的一种外在的包装,十分注重服装的点缀作用,如在硬朗的风衣外套上加上具有纵横线条变化的纽扣等等,这样使整件衣服看上去就有随意动态的韵律美,更加富有生机。在环境设计艺术中,融入了服装造型设计的元素,尤其是在环境设计艺术的构成手法中。在环境设计中也是如此,在中规中矩的方形建筑设计中加上弧形或者圆柱形的窗户作点缀,不仅丰富了构成元素,更丰富了空间的形象,现在不少的建筑中选择多种不规则图形的组合而成,不少星级酒店将建筑设计成L型或者S型等,甚至采用的是多种图形的不规则组合,这样看似不协调的环境设计实质在视觉上具有更大的冲击力,它摆脱了过去设计的刻板,避免了单一的造型设计,使环境更具生机与活力。

(二)活跃的色彩

在西方的教堂人完成婚礼的新郎新娘,为了表现婚礼的庄严与隆重,婚礼服的颜色总以白色主要色调,有雪白、象牙白、奶白等等;儿童天生对于颜色比较感兴趣,儿童服装造型设计在在色彩的搭配上多选用鲜艳亮丽的颜色……环境设计也融入了服装艺术设计的元素,根据空间为人类服务的作用来进行色彩的选用与搭配,如西方教堂也多以白色为主,在教堂四周选用了亮片、彩条作为装饰,淋漓尽致表现出了教堂的神圣任务和婚礼的圣洁。同样,对于公园的设计上,在色彩的搭配上充分表现公园作为休闲娱乐场所的性质,色彩主要以生态绿色为主,在大片的绿色中加入红色或者黄色作为点缀,色彩运用十分活跃;再如现代儿童医院的环境设计,也采用了儿童服装的特点,墙壁的色彩丰富且鲜艳……这些环境设计都充分地体现了服装造型设计中的色彩搭配元素。

(三)动态的空间

人们在进行服装设计是要遵循时间原则、地点原则和场合原则,这三种原则被称之为TPO原则,TPO原则决定了服装设计的内涵与原则,体现了服装造型设计的意义。因此,服装造型设计不能一成不变,任何时间和地点的变化都会改变服装设计的意义,如果在地铁站前出现一位穿着洁白婚纱的新娘,那就会贻笑大方了。同样,环境艺术设计也不能一成不变,也要依据上述的设计原则进行设计。如果在圣诞前来临前,将环境设计为嫦娥奔月,那么便是环境设计案例中的笑话了。环境设计要根据时间的需要、地点的需要和场合的需要进行构思和设计。现在不少的休闲场所在环境空间设计上非常独特,不仅在色彩上采用的是咖啡颜色表现浓厚香醇的特点,在地点设计上往往采用多层次的设计,使顾客不在一个平面上,桌位起伏不定,给顾客带来一种神秘感和新鲜感。

三、服装艺术设计因素对环境设计的作用

环境设计在空间设计、构成设计和色彩设计上都融入了服装造型艺术的表现元素,服装造型艺术表现元素对于环境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环境设计运用于服务人类的实际生活中之后,与服装造型艺术一起搭配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年轻的护士身穿白色的套装与医院通透的环境设计更加体现出医院病房的窗明几净;色彩鲜明且款式简单的运动服饰与色调明快光线充足的健身房搭配更加的凸显了健身房的生机与活力;黑色西装与浅灰色的粗线条的办公室设计相搭配形成了严肃快节奏高效率的办公环境……因此,服装造型艺术对于环境设计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当环境艺术与服装相结合之后,更加能彰显环境设计的功能性与目的性。无论是环境设计还是服装设计都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它们都是人性化的设计,环境为服装设计奠定广阔的背景,因此环境设计中必须考虑服装造型设计的元素,结合服装设计中的色彩、空间构成及视觉组合等等,坚持时间、地点和场合的原则,考虑环境的设计功能定位,根据上述因素进行设计与创造,最终环境设计的成果与服装造型相互依托、相互映衬,构建完整和谐的艺术整体形象。

四、结语

动态环境设计范文4

关键词:生产性;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岗位职业能力

环境设计专业的教育构架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必须紧跟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对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充分的研究与学习、吸收,在教学实践验证中不断提升环境设计专业的“高层次、多维度、宽口径、多平台”的人才培养质量。而且环境设计专业的建设发展应以学科科研建设为根本性引领,以“学科科研驱动专业构建”“教师研究促进专业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工程实践”这三大专业建设思路为主旨,强调本专业与其交叉专业的融通式共同建构,从而凸显其专业建设雄厚而宽广的学科知识系统。

一、岗位职业能力与课程系统精准对接

环境设计专业的整体构建应体现开放融通的学科特点,强调创新能力培养、对接职业技能标准的环境设计课程知识体系,深化以“理性教学、夯实基础、鼓励创新、整体设计”为主题的1~4年级的精细化本科教学改革方案。整合课程、精炼主干、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即形成以“现代室内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小型建筑设计”三大设计课程群为主干核心,技术类和人文类课程为两翼的“一核梢怼绷⑻迨健⒀芯啃汀⑹导化的知识框架体系。其次,须积极探索分阶段和多层次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突出设计实践教学的主导地位,启发学生掌握“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设计理论链接设计案例操作”的专业认识规律,籍此形成由认知实践、工程实践到真实项目设计、毕业设计的完整实践学习过程。另外,还须积极建设制度化的国际联合教学平台并开展校内跨专业的课程设计、校企合作交流设计,综合塑造“景观设计、室内设计、施工设计”三大职业岗位群,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内生性培养。通过设计课程教学、设计工作坊课程、企业赞助课程、竞赛课题导入课程、校际联合毕业设计课程等多种形式,加强实践性教学的力度和厚度。在环境设计专业建设过程中,亦可延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职业界人士为环境设计专业师生提供最前沿、最实用、最经典的学术讲座,以建构浓厚的“学术型、研讨型、实战型”设计教学氛围与人才培养机制。

在制定专业课程系统、综合素质培养与多方面能力训练方案的过程中,可在参考国家重点院校相关课程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多轮式深化研讨,充分论证与修订完善环境设计专业吻合社会人才需求要点的动态式培养计划,以更好地体现“应用型、高素质、重复合、促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促进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综合提升,推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质量与三大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的精准对接(见表1)。具体的建设措施包括推进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全面转向具有互动特征的、师生开放探讨的研究型教学,加强实验性、主题性课程的建设,深化毕业设计及设计报告的质量管理以及学生设计工作室建设等措施,积极推行“实验设计工作坊”“设计创新孵化器”等创新拔尖人才的培育机制,开辟第二课堂,培养专业拔尖的学生,且进一步通过教学设施的重构、实践基地及企业导师的拓展,为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营造综合的工作模拟氛围,帮助其自主创业。

二、支撑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条件

(一)构建一支富有“创造力、研究力、实践力”多元化结构的教师团队

环境设计专业师资应具有多元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高素质特色,“自强不息、努力拼搏、追求卓越”应是教学团队成员所共同推举的大学精神和教学文化,即不仅追求设计理论研究的品性,更加注重设计实践底蕴的同步操作。而且必须形成一支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专业梯队,专业教师亦应具有较高的教学及学术研究水平、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系统的研究成果,能以高度的责任心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认真实施,为培养优质的应用型环境设计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应持续不断地培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积极鼓励他们参与社会项目的设计,或采取与企业合作等方式,将其设计实践的经验、体会融入课堂,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并积极摸索出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平台国际化、师资队伍多元化、优秀生卓越培养持续化等一系列教改措施,探索建构出一个科学、合理、系统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群。

(二)搭设一个富有成效的“三位一体”式专业发展支持架构与系统平台

1.教学改革支持

(1)学校层面可通过招生就业渠道、实习渠道调研用人单位和实习单位意见,并召开相关工作研讨会,反馈至环境设计专业的职前培养;学校须鼓励环境设计专业进行深度的行业和社会调研;应适时组织召开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组织商讨人才培养的修订,邀请学科专家、行业专家参与相关讨论,聘请相关专家审定修订后的人才培养动态方案等等。

(2)积极改革教学内容,加强高水平课程建设。以精品课程、MOOC课程、微视频课程等教学资源建设为龙头,鼓励环境设计专业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加强课程资源数据库建设,比如展开校级精品课程立项建设,积极鼓励其申报国家、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并予以资助。

2.装备条件支持

(1)基础性设施建设。在实验中心建设方面,结合设计教育类的特殊性,学校应整合校内资源,创建集教学实训、教学模拟、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发等多个功能于一体的设计基础实验中心,该中心由学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为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实践能力训练服务。

(2)结合环境设计专业特质的特色性设施建设。根据环境设计专业的特点,学校统一规划、统一预算,对于重点专业方向(如室内设计方向、建筑设计方向等)特色发展的专业实验室予以支持并采取优先建设的原则,持续加强环境艺术设计实验室、建筑材料与结构设计实验室为主导的设施建设。

3.经费重点支持

对于环境设计专业建设所需的实践条件、图书资料、师资引进等费用,学校根据规划,统一预算,进行资助,对重点专业方向执行优先预算、优先资助的原则。

三、全方位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

通过加强招生宣传,提高环境设计专业在考生中的知名度,通过奖、助学金,国内外合作交流等激励措施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通过与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及环境设计企业、建筑设计企业、工程施工企业、创意文化企业、产品设计企业等合作单位采取委托订单式培养等方式持续吸引与保障优质生源,同时也可为其解决高层次设计与管理人才的紧缺问题。

(一)制度

1.激励机制回馈优秀学生

建立与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相适应的环境设计专业招生工作制度,如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对高分考生的奖励力度,凡达到省一本线被正常录取并报到入学的考生,即可获一学年学费奖励;亦积极回应考生的关切,发挥新媒体在招生宣传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优质师资吸引高质学生

建立开放、多元、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从国内外重点引进具有教授职称和博士学位的学科带头人;扶持并创造条件使相关教师晋升职称;实施学院“特聘教授岗位制度”。保证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师源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德才兼备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为吸引全国及本省的高质量优质生源提供师资保障。

3.多元渠道培育有志学生

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学术交流的渠道,了解学科前沿的研究信息,拓宽知识视野,建立长期与国内外著名院校、同类院校、专家学者的信息联系和学术交流机制,建立与行业企业紧密的合作交流机制,为学生的个性成长与共性发展提供广阔舞台。

4.师生互动关爱就业学生

通过进一步完善合理的学生成长制度机制,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加快改革与发展步伐,鼓励教师加入各类专业协会和行业协会,并兼职或担任专家评委,不仅能够提升本专业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更能为学生的就业铺设通畅的管道路径。

(二)措施

1.以实践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在切实保证基本教学要求的同时,结合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力推进设计实践教学改革,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增加提高型和创新研究型的实验性设计教学项目;在管理运行方面应建立时间、空间、内容“三维”开放的公共运行管理机制,以满足不同个性、不同水平、不同时间安排的学生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在完善“1+2+1”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教学计划的修订,优化课程组合,形成独立完整的专题设计,进行从课堂汇报、设计报告到实践成果的综合评定,由此完善环境设计实践课程的系统性,提高实验性设计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2.以课程建设为依托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加大实验性与主题性教学的力度,增设实验性艺术综合设计、时尚设计等教学专题,并逐渐向研究型课程过渡。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从高等教育学学理的层面进行课程的全面整合,确立课程标准,重组课程结构,扩充教学资源,改革课程设置,凝炼课程内容,注重原创性的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扩大现有任选课的门类,增设讲座、报告和交流课程。加强各类设计社团的体系性建设,如景观设计社团、室内设计社团等,强化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

3.以产教融合作为支点开发设计实践教育

构建实验、观摩、校内实训、考察、实习、研习相结合,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探索定岗实习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为主线,以艺术设计实验、创新和操作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完善、拓展、建设等方式,建立实验型、创新型和操作型的校内实验室,以弥补一般课堂教学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同时,鼓励师生带着专业研究问题和项目深入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和运行规律,掌握企业各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将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的岗位实际需求相结合,鼓励师生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相关调研报告,收集形成相关教学案例,取得相关专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行业资格证书。

四、环境设计专业培养实效的评估机制

评估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能否达成,关键在于“三个强化”,即强化环境设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强化专业建设的合理定位,并强调“两个突出”,即突出专业的内涵建设和突出专业特色发展。同时,构建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以推进本专业设计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设计教育质量;建立与与企业界的联系机制,依据培养目标以及产学研结合标准、人才培养对设计产业发展的适应性等对本专业办学状况进行“评价与诊断”。

本专业评估流程中的自评报告是自评工作的文字表现形式,应对照指标要求,通过举证的方式,详细说明为了达成人才培养目标所开展的各类各级评价评估方式与效果,以及教育教学实践与取得的成效,以阐释本专业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以及目标达成的程度。现场考查的主要目的是核实本专业《自评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了解《自评报告》未能反映的相关问题,对本专业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程度做出判断,并明确指出本专业存在的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通过《自评报告》与《现场考察报告》,进而输入得出本专业的《认证报告》,以全面评价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即说明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达成度以及定期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的制度、机制是否已形成,同时,必须详细阐明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持续修改过程中行业和企业的介入情况(见图2)。

动态环境设计范文5

(1)居民行为要点分析。

应该了解到,人类行为是人类心理的重要反映,同时人类行为目的和人类行为动机的存在也是为了满足人类心理需求和实际需求。因为人类是居住环境的重要主体,人类心理因素和人类行为因素是具体环境设计过程中的依据与根本。从实际角度而言,居住区居民行为主要分为室内行为和室外行为两种,可利用人类文化和人类社会行为等对基础性居住区环境设计进行有效利用。

(2)居民行为特征要点分析。

居民行为在居住区环境内部的表现成丰富多样趋势,同时具备一定行为随意性和行为偶然性,但通过数次分析和调查可以得出结论,居民行为表象中,居民日常行为实质上具备相关规律性,以下是详细介绍:第一,目的性强。目的性强是整体居民行为特征中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这类居民群体中的基本方向性也相对较强,居民行为路线一般较为固定且路程距离被预订为短距离,所以此时的居住区环境设计应遵循这一居民活动特性和居民活动路线,反之则会被抄近路而破坏整个设计以至达不到预期居民区环境设计效果。第二,无目的性。无目的性居民行为特征中,居民具有无目的移动性特点,这类居民主要是指没有确定目的而随意进行区域性移动的人群,无目的性居民方向和无目的性居民路线并没有固定选择,有时最短行进路线也并不是其最佳之选。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基础性活动时间与交往行为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因为活动时间越长,其自身内部交往行为发生概率就会大大增加,所以延长无目的性随意移动居民群体的基础性活动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也是我们在进行环境设计过程中所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之一。

(3)居住区环境与环境设计。

广义而言,居住区环境群体中住宅内部环境才是核心,具体居住区建筑以居住区内环境形式存在,而住宅部分则被原定为基本外部居住环境,我们通常所说的内部环境,其居民拥有此环境的占有权,但是居民外部环境则归全体居民成员共有。居住区环境设计就是为满足居民的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为居民创造经济、实用、美观、合理、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环境设计不仅关系到技术,还关系到艺术创造的过程。

2在尊重居民行为基础上的居住区环境设计原则综述

(1)注重实际调研与分析。

居住区环境设计质量评估并不是由开发商和相关设计师所决定的,较为正确的做法是,其应由环境使用者居民来进行对应判断操作和决定操作等,此时环境设计师应该进行充分调研和实际分析,在整合主要调研结果后按照调研信息进行后续居住区环境设计。

(2)对居民区内部居民行为习性等加以重视。

居民与居住区环境关系十分密切,但此种关系要求特定人群与特定环境二者联系起来,在居民区中,居民会进行一些长期活动,活动中必然会出现一些特定活动模式和相关特定居民行为习惯等,居住区环境设计者在进行居住区环境设计过程中应该尊重特定人群行为习惯,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居住区环境设计以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居民需求。

(3)以居民需求为主进行居住区环境设计。

居民心理需求主要包括居民心理领域性、居民心理私密性、居民心理个人空间性和环境认知心理效应等,上述居民心理需求决定着最终居住区环境设计模式和环境使用方式等。换个角度而言,居住区环境设计同样影响着居民心理,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在居住区环境设计过程中应将居民心理需求放在首位,这样做出的居民区环境设计才能达到居民使用与环境的良性互动。

3居住区环境设计要点综述

(1)对空间层次序列进行合理改造。

人类心理活动与人类最终行为表现密不可分,居民日常行为活动也会对居住区环境空间造成影响,二者呈动态发展态势,所以居住区绿地空间环境设计应以当地居民行为心理因素为设计标准。传统式住宅空间层次序列发展经历了从公共空间到私密空间的转变,最为常见的例子即为,四合院的檐廊虽是交通空间,但由于使用人数较少,交通作用并不十分突出,所以成为室内外空间过渡的关键和引发交往活动的主要因素。现代居住环境中,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传统水平方向居住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下经济发展需求,此时需增加居住安全性和室内空间性能,外部环境设计过程中,应该提供一定私密性居住空间,此类空间层次要各不相同,运用此种方法便能有效加强居民之间的交流。宽敞的广场空间和通透的广场空间使得居民可以进行自由运动和休闲与激动等,广场角落、广场转角和相关过渡区等需进行细腻处理和精心布置,适时添加坐憩设施,有效利用不同结构的遮阳伞并结合植物绿化进行私密空间创造,此时的私密空间需满足符合人体尺度和围合感等要求。只有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才能使不同的活动主体各得其所。

(2)在环境空间建立时使其具备一定可识别性且建立居民归属感。

失败景观设计和毫无特色的住宅建筑使得居民感受不到环境设计所带来的魅力和美感以及惬意等,居民只能够单纯借助小区宅楼编号进行具置找寻,实际并无归属感可言。从实际角度而言,要将重新建立起居民归属感与安全感,在环境设计中应从出入口处下功夫,因为出入口位置处具有一定标志性,心理暗示作用极强,居住区居民归属感倍增的同时也会使外来者产生警觉性。小区入口设计要具备个性与特点,是空间角色转换特性尽显无疑,使居民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人”地位。在固定地点进行标志性建筑物设立,对入口道路线型、入口道路铺装等形成具有温馨、典雅气息的居民住在入口,同时可也将其当作居民休息固定停留点,可引发小区居民进行自主交往与活动,居民从进入小区到打开家门,通过个性鲜明的小区出入口、边界感强烈的庭院出入口、公共性氛围浓郁的住宅出入口,逐步强化归属感,体会到了家在一步步靠近。

4结束语

动态环境设计范文6

室内环境设计是人文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建筑内部空间的理性创造方法,是

一种以科学为构造基础,以艺术为形式表现,为塑造一个精神与物质并重的室内生活环境而进行的理性创造活动。室内环境设计又是一门具有极强整合性的综合学科,现代室内环境设计涉及到建筑学、社会学、民俗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结构工程学、建筑物理学以及材料学等学科领域,它要求运用多学科的知识,综合地进行多层次的空间环境设计。

室内环境设计目标的实现取决于物质和精神两个基本层面需求的实现,即一方面要合理提高室内环境的物质水准,满足使用功能;另一方面要提高室内空间的生理和心理环境质量,使人从精神上得到满足,以有限的物质条件创造尽可能多的精神价值。其中,精神层面包含设计的艺术性和个性特色两个要素。

艺术性是指塑造具有强烈审美感受的视觉环境空间,它建立在形式原理和形式要素之上,无论是室内的造型、色彩、光线和材质等要素,都必须符合美学原理的要求,以求感官和精神上的审美效果。个性特色是指塑造室内环境的性格境界,表现为空间的性格形态塑造,只有使空间透过室内形式反映出不同的个性特色或不同的格调,才能满足和表现个体和群体的特殊精神品质和性格内涵,使人们在有限的空间里获得无限的精神感受。追求人性化的生活环境是室内环境设计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事实上,室内环境设计不能以孤立的单一功能或形式为惟一目标,它既不是单纯的生活科学,也不是单纯的生活艺术,而是二者统一,是以精神建设为体,以物质建设为用,共同提高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价值。

二、室内环境设计与美学

室内环境设计与美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美学是一门科学的、富有逻辑性与指导意义的学科。中文的“美学”一词在20世纪初来源于日本(中江肇民译),是西文Aesthetics的翻译。该词的最早使用者是18世纪的鲍姆嘉通(Baumgarten),他把这个本来指感觉的希腊词语转用于指感性认识的学科。所以如果更准确地翻译,“美学”一词应该是“审美学”,指研究人们认识美、感知美的学科。室内环境设计中的艺术美学就是研究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审美学,即人们如何通过设计的作用在室内环境中认知美、感受美,也就是设计师用“美”来填补人和空间环境中所有理性与感性元素之间的沟壑。当人在室内空间环境中感知到美时,设计才是成功的。

室内环境设计的成功本质上是室内环境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两个层面的成功,然而,它们最终都要回归于精神层面的认知和肯定。这样就必须研究室内环境对人的作用,人在室内环境中认知美、感受美的一切状况。人类本体论美学就是从如何塑造人的心灵着眼,来考察审美经验和艺术现象(艺术品、艺术家、艺术史、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艺术批评),把艺术与生活、政治的外在一般论断,转变并了解为内在的过程,这就把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反映和反作用的原理真正落实到审美心理的实处。它要求探索和回答审美过程中许多复杂的具体问题,这其中也包括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过程问题。

三、室内环境设计中的艺术性

室内环境在艺术审美层面上要求在于对室内意义的创造,它表现为室内环境在物质、精神两方面对人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心理的双向交流得以实现,即人对室内环境认知和环境对人的影响,而设计就是以特定的语言来促成这种表义的过程。所以,室内环境设计师在考虑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必须思考精神功能要求(艺术感染、心理感受、视觉反映)。

室内环境设计的艺术表现是指在组织和塑造空间时,其内涵形式有两方面的属性:一种是内在涵义,另一种是外显方式。内在涵义是通过室内整体的环境氛围、室内环境心理感知、室内意境呈现出美感;外显方式是指运用形式美法则—适度、均衡、韵律、和谐,通过形式的外显方式呈现出美感。

1.室内整体环境氛围。室内整体环境氛围是室内环境呈现给人们的总体印象。不同功能、性质的空间应该具有不同的性格内容,即具有一定的个性特点。不同个性特点的空间会让人们产生不同的印象,如活泼、庄严、典雅等。在室内环境设计实践中,空间类型复杂多变,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每一个细部,都可能形成一定的氛围或是影响氛围的倾向及空间的个性。设计实践时,设计师应从空间的性质、用途、使用对象以及营销策略等方面去思索定位,以创造出不同感受的环境氛围。就像小型雅间需要亲切、温馨、典雅、轻松的气氛;宴会厅需要热烈、欢快的气氛;大型会堂则是庄严、宏伟、端庄的气氛。即使同是中餐厅,由于对象不同,其室内氛围也各不一样,如婚礼用的中餐厅,室内环境设计应具有喜庆、祥和、热烈的氛围;风味餐厅则应给人们朴实和亲切感、富有生活气息。

2.室内环境心理感知。室内环境设计不仅仅是满足使用功能,更重要的是创造一个室内生活环境,能使人在视觉上和心理上更具享受性。室内环境的心理感知和感受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指空间环境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就一般心理过程而言,人的感觉、知觉、认识、想象、思维、情感、记忆等心理过程是每个人面对特定空间环境时都会产生的心理反应,进而才会产生对室内环境的感知评价,如美感、新奇感、舒适感、恐惧感等。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信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对环境空间也必然各有其不同的心理反应和标准。研究个性心理,可以为有针对性的空间创意或设计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设计师要学会研究人的认识特征和规律,研究人的情感意志,研究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运用各种理论和手段去冲击和影响人的情感,使其升华,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如利用景物与背景的反差,反差越大,人的感知力就越强,室内环境处理上应是互相衬托、主次分明。宾馆中庭的瀑布、喷泉、上下穿梭的观光电梯、跳跃式的灯光都是因为新奇或动态的物体易被人感知,能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而产生艺术感染力的。视觉具有先决性,由于人的视觉范围的渐进性,人们对环境的印象总是由一个个的小片段组成,只有先确定流线才能决定每一个“流线片段”上的画面,由一个个画面构成一组组引人注目的风景。

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应用联想的手法来影响人的情感,以扩大人对环境的感受深度和丰富理解。如触景生情的手法,就是利用人们对环境触景生情的心理,唤起人们熟悉的潜意识心理感觉。

约翰·波特曼曾说:“如果我能把感官上的因素融会到设计中去,我将具备那种左右人们如何对环境产生反应的天赋能力,这样,我们就能创造出一种为人们所直接感觉到的和谐环境。”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对环境空间的感知是非常直接的,不需要经过太多的理性分析,因此,研究人们的心理感受对环境设计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人们对环境空间的感知能力是多层面、多角度的,包括空间尺度、比例、分隔、秩序、色彩、体量、光影等视觉元素,还包括听觉、嗅觉、触觉等其它元素。室内声场、光环境的塑造、绿色植物的清新空气、鲜花陈设品配置出的甜美温馨气息、不同界面材质触感等都构成了室内环境心理感受的要素。对于这些要素,在室内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和评价,注意相互间的统一与和谐,从而创造出空间环境的整体美感,提高室内空间的使用效益。

3.室内意境。室内环境设计是为人而设计的,人是环境存在的主体,人不仅有生理需求,更有着心理需求。在室内环境中,心理需求的满足,需要人与环境进行新的交流,从而让人体验到各种心理感受,如舒适、快乐、宁静、宏大、端庄等。因此,室内环境设计就必须创造出空间中的意境。

室内意境是室内环境所直接体现的创意构思、意图、主题,是室内环境中精神功能的高度概括,是一种蕴藏在感性形式之外的、能引起人无限深邃的思索和联想,给人以某种启示或收益的设计艺术美。

室内环境中的意境并非静止的,而是流动的,它是在一个主题下的多种美感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最能体现出意境流动感的设计。素有“壶中天地”之称的中国园林艺术就是空间流动意境创造最为典型的代表,它通过门、窗的隔、对、借来突出景点,又通过水、廊的运用来连缀景点,使其串连成为一个整体。曲径通廊、小桥流水不仅使景观在移步易景的变换之中仍然保持了一气呵成的流畅,更重要的是在展示的动态中,在四维的时空中,彰显了中国园林无尽的魅力。如何使静态的空间环境化静为动,静中有动,从而丰富空间的内涵,是室内环境设计必须追求的目标之一。

室内环境的总体意境最终是对文化的反映,也就是说,意境的本质是文化的体现。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意识所积淀下来的精华,从各个方面和层次来说,它都是设计创意灵感的重要源泉。因此,设计美的意境归根到底是从文化中产生出来的。一般将文化划分为三个层次:其一是文化情调。它是设计中最为感性直观的要素,也是表层的要素。它表现为一种模糊的、印象化的文化趣味。其二是文化心理,它是指设计中弥漫在某个群体中的不系统、不定型、自发的文化意识,如民俗习惯、信仰和崇拜等。最后是文化精神,它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一切文化领域和文化现象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文化成果。文化精神已经成为民族、社会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不断发展的动力。故宫建筑的理性精神、日本建筑的道禅色彩都属于文化精神层面的体现。

室内环境的意境是通过室内空间的布局、家具器物的样式、材料质感的搭配以及界面造型的选择等一系列环境设计来形成空间的整体美,营造出空间的意境美感,使人深深地感觉到设计内在的个性、情调、品位等内涵。它是设计师通过文化、科学、技术、生产各种系统要素整体化的联系,心理学、人体工程学、人文科学的相互渗透,以及自然因素、人和社会因素的综合,而体现出的一种社会过程。通过室内形态所表现出来的客观实在的“景”,唤起人们的愉悦之“情”,这个情景交融的过程就是室内环境设计意境美的生成过程。

此外,室内环境设计中运用最多的形式美法则包括:适度美、均衡美、韵律美及和谐美。

综上所述,室内环境设计中的艺术性关系到如何去塑造人的精神和灵魂,这是室内环境设计的宗旨,是新世纪、新时代对室内环境设计专业的要求和呼唤。只有提高室内环境设计中的艺术品质,才能为人们创造出更美、更优雅、更舒适的室内环境。

参考文献:

①许亮、董万里:《室内环境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②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