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心理学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心理学认识

教育心理学认识范文1

Abstract:Humanistic psychology advocates that education should aim to promote change and learning, Existence of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we should study in depth the concept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education, education reform, to find new ways and new methods

关键词: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传统教育 改革

Key words: Humanism theory of learning traditional education reform

作者简介:赵维娜 硕士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人物。人本主义关注的是个人的感情、知觉、信念和意图,他们感兴趣的是自我概念的发展,即人的自我实现。体现在教学理论上,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主要观点有:

1、强调人的因素和“以学生为中心”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因素,相信学生的本性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强调在教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感、兴趣、动机、潜能等内心世界的研究,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学生充分挖掘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价值。他们主张老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内在动机和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并增强适应性

教学过程的重心是学会学习。在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信息和个人成长,这些将使他们更加建设性地对付“现实世界”。而这根本不是凭借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就能实现的。传授教学,只是教给学生一些一成不变的很快就会陈旧过时的事实材料,并不会帮学生学会学习,因而使学生不能有效地对付社会变动的严峻挑战。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学会如何学习的人”,“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从而成为能顺应社会要求的“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3主张意义学习及自发的经验学习

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提倡对知识的灵活理解,而不是消极地接受。在这种学习中,要求学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行安排适合自己的情境;提出自己的问题,确定自己的学习进程;关心自己的选择结果。

4、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

罗杰斯认为学生是处于学习过程中心的人,只有他自己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已作出了最大努力,才能发现哪些方面失败了,哪些方面意义深远。自我评价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本质就是使学生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因而能使学生更加主动,更加有效和更加持久,意义学习就自然而然出现了。

二、我们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模式

我国现行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授教式教育,以书本知识为主要内容,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教师活动为中心,通过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以“灌”为主,教师独占讲台,课程成为传授知识的唯一阵地,这种单一的方式否定了人作为知识主体对客观存在能动认识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

2、教育目标

在传统教育理论中,能力基本上局限于认知方面,主要是思维活动方面。对学生学知识的要求只是上课能听懂,课后能消化,考试出成绩。使学生养成了跟着教师走的依赖心理,一旦脱离了教师走上社会,在遇到实际问题而没有所学的现成知识时,就会束手无策

3、教育评价

分数成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指标,造成学生片面追求分数,而忽视了道德提升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造成了许多“高分低能”的怪才。另外,学生从小到大都是在“外部评价”尤其是教师的评价中长大的,因此习惯于凡事都要教师说“好”心里才踏实,离开教师的评价许多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从而自我认同能力低下。

三、人本心理学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1、以人为本,培养学习者的创造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和兴趣,揭示人的本质特征,人的内在情感,潜在智能、目的、爱好等等。我们的教育应以人为本,应构建生活情境相结合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追求进步与发展的权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应该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成为知识和社会文明的再创造者,而不单纯是知识的消极接受者。

2、启发意义学习,着眼于学生的自我实现与自我发展

意义学习提倡对知识的灵活理解,而不是消极地接受。这种学习要求学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行安排适合自己的情境;提出自己的问题,确定自己的学习进程;关心自己的选择结果。在没有任何强制的环境下,启发学生学会学习,而意义学习正是以学生为主体,自己计划、实施及评鉴自己的学习活动,按照个人主动学习的过程来发展个人的学习技能,实现个人目的或需要。

3、更换角色,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倡导互动方式的多边性教学方法

人本主义认为理想的教师角色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正确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经验的有效途径。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创造情境,培养和发展学生自我指导的能力。而互动的多边性教学方法正符合了以上的教学情境,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和双向活动,而是强调一种多边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多边互动,从而使教学在单向、双向迈向多向交流多重互动作用中,形成一个立体型的信息交流网络。这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特长,而且充分利用了成人学习者的现有经验,将其经验视为永不枯竭的教育资源。

4、改革评价,建立促进性自我评价方法

长期盛行的以分数为指标的外部评价忽视教育本身的特点和学习者的心理特征,已不适应并严重阻碍了教育的发展。促进性内部评价方法,即自我评价法,既是学习过程的出发点,又是学习过程的归宿。学习者可以根据现实需要以及自我学习状况的差距,进行横向评价或纵向评价,对自身的能力、重要性和价值有一个比较清楚认知,然后发现不足,调整学习方式,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这样一种评价方式有利于学习者从一般受教到自我导向学习或自我组织学习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 高觉敷:《西方心理学的新进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教育心理学认识范文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3-0101-02

收稿日期:2011-12-29

作者简介:李丽华(1956-),女,辽宁辽阳人,副教授,从事教育与心理学研究;林秀彬(1987-),女,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应用心理学研究。 一、人本主义的师生关系观点

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或者教育气氛)对于学生学习、成长的作用与意义[1]。人本主义的教学观强调情感与认知共同发展,称为“全人”的教育观。师生关系本身也被纳入教育的目标当中。因为人本主义的教育观最基本的理论起点就是“能教给其他人的东西都不重要……能对行为起到重要影响的唯一学习是自我发现、自我挖掘的学习[2]”。从这个角度来看,人本主义的教育理论更加倾向于“树人”。也正因如此,“师生关系”在人本主义的教育教学观点中才如此重要,因为这种关系本身就是自我发现与自我挖掘的重要工具。

因为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并且这种需要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3],人本主义的教育观点中,教师在教学中充当的是促进者、引导者、参与者而非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作用仅限于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充足资料的、安全的、充满真诚的关心和理解的空间,至于学习那是学生自己的事[4]。这里所说的安全的空间不仅仅是限于生命安全能够得以保障,还包括对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以及对于知识好奇心的保护,甚至是对于爱的需要的满足以及对于自尊需要的满足的安全空间。我们知道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发生交互作用的。这一点早在《礼记》当中就有精辟的阐述――“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对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总之,在人本主义框架下,师生关系就是教育的全部。因此,如何建构师生关系在这一理论中是被反复强调的,并且其研究也有了相当多的成果。

二、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与意义

所谓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尊重、民主、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与学的双方在相互的尊重、民主、信任和合作中得以发展,师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生命价值的实践与体验,并逐步完善健康的人格。在这种关系中,让学生感受到自主的尊严,体验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1.良好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与传统的教育思想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借助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来讨论一下师生关系的意义。

中国人对于教师责任问题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经有了基本的共识,以至到了唐代,有了韩愈精到的概括――“传道、授业、解惑”。然而在“第三势力”的浪潮席卷下,这些反而显得不是那么的重要,因为学习本身是不学而能的,包含在人类的本能当中。因此,教育的内容(人本主义者甚至不愿使用教育一词,因为这个词汇本身蕴涵了让人对学习的误解[4])并非学生学习的重点,真正的学习往往建立在与教师的关系当中。罗杰斯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述:“这种学习……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计划、视听设备,不在于他采用何种程序教学,不在于他的讲授和演示,不在于图书的丰富,虽然它们可以被用来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但是它们不是促进教与学的关键所在。促进教与学的关键乃是教师和学生关系的某些态度品质[5]。”

2.良好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更具有重要意义。人本主义的心理治疗理论认为,心理问题的产生源于需要没有得到满足[1],而除了生存需要之外,任何发展性需要都必须是在关系中,或者说至少需要一定的关系作为支持,才能得到满足。如此,关系的质量本身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如罗杰斯所述,人的潜能具有充分大的空间[6],那么,只要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人就会健康成长与发展,这个环境被罗杰斯称为“心理常态氛围”,这个氛围对人的要求就是真诚一致、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和同理心。只要做到这三点,学生就能在学校营造的“心理常态氛围”环境下健康成长,而不担心出现偏差或者说“异化”。学生也就会自然而然地成长为健全的人。

只要教师能提供这样一种关系:真诚地与学生交流,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同情学生的处境和感受,这样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然,这只是人本主义的假设,不排除它不合理的地方,但是的的确确有无数的心理问题通过这种方法得到了解决[7]。无论这样的假设是否完全符合现实的教育,但是关系的重要意义已被国内外相关研究证明是成立的。

三、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真诚一致”是师生心灵识别的试金石

教师要在教书育人中尽职尽责,以真诚一致的态度对待每一名学生,既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也不粉饰自己的缺点,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并降低学生内心的防御和抵触感。任何教师都不愿意表现出对学生态度的差异,然而,遗憾的是教师尽管不去表露对部分学生的偏爱,但是其态度仍然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这样就会引起一些学生的反感。接下来可能出现学生成绩下降、上课不认真听讲、故意捣乱等行为。教师不知道其所以然,盲目地给学生的某些消极行为贴上“品行问题”的标签,其结果不仅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还会影响其社会化的进程和良好习惯的养成,甚至影响人格的形成,等等。

事实上,这些问题都是“真诚一致”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在学生面前要勇于承认自己在知识、水平、能力等方面的局限性,不必遮遮掩掩,要坦诚相告。当自己出现错误时,就在学生面前改正,这不仅不会损害老师的形象,反而会赢得学生的信任,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增强学习的信心,发挥潜能,增强效能感。

例如,在教育教学中学生表现出不适宜的行为。教师一定要表达真诚的态度,如“这样的行为在此时此地是不合适的,我不希望这样的行为发生在你身上,因为我很难喜欢这样的行为,可是我还是想喜欢你。”这样的表达是真实的,学生听到教师这种不是批评的批评,他会容易接受这种真诚的建议。真诚一致的意义就在于此。

2.“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是师生心灵交流的催化剂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重要工具之一。其在教育学背景下的意义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能无条件地加以接纳,相信学生自己有能力进行有效的自我学习。人本主义认为,人的心理问题来源于价值的条件化,即孩子的价值仅仅表现在当他们做了“正确的”事的时候,如果“犯错”就是无价值的。于是孩子自己也形成了类似的观点,只有做的事情符合他人期待才是有价值的表现。于是在这样的预期下,孩子的行为变得“规范”了起来,可怕的是他们同时出现了自我概念不清,目的感、主动性缺失,自尊、信任、安全感不足等问题。这类问题的具体表现往往是:孩子为了得到关注和赞扬去学习,或者是为了得到关注采取异常行为。因为只要学习好,排名靠前,老师和家长就会关注孩子;反之则是责骂和忽视。如果无法在学习当中得到正向的关注,那么就去做一些教师和家长不允许从事的行为,虽然过程痛苦,但是依然得到了关注。但是无论哪种行为都影响到了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则可以解决这类问题。人本主义的理论认为,接纳和关怀的环境是治疗起效的决定性因素,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恰好为这样的环境提供了基本的保障。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应该是针对人而非人的行为,并且是毫无批判的、全盘接纳学生的优点、缺点以及观点等等。当然接纳不意味完全赞成,对于学生的不当观点或者缺点,还是要予以指出,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关注学生这个独立于问题之外的个体。我们经常用“问题学生”来标注某位学生。但是我们要知道,问题并非是学生这个个体的全部,而仅仅是个体当前要解决的事件。因此,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对象是学生本人,而非学生个体外在的行为、语言、态度等等。也正是由于对学生本身的关注,才能使得学生摆脱价值条件化的束缚(因为关注源于关注本身,而非行为),发展出独立的人格和属于自己的动机。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操作起来并不困难,只需要表达出来对于学生的关注即可,这样的表达甚至只需要在没有评价语句的对学生平时行为的直陈当中。例如,“我可以看到你最近在学习当中更加认真,但是似乎你最近遭遇了一些麻烦是么?”“我感觉你最近做了不少的事情,似乎有一些感想,愿意跟我分享一下么?”“我觉得你应该比现在做的更好,能告诉我是什么阻止了你继续前进么?”这样表述是向学生传递一种关爱与信任的信息,仿佛在对学生说“不要担心,不管你怎样我都会爱你,支持你”,让学生感到教师正在关注他,同时也指出了他的不足,学生不会感到任何压力,在这种充满爱和信任的氛围中提升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他们自我调节的能量,从而出现可预期的改变。

3.“同理心”是师生心灵融合的粘合剂

同理心也被称为共情式的理解。需要与平时所说的理解做区分的部分是这里的同理心并非是按照教师的原本经验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是对于学生行为设身处地的理解,从个性形成一直到问题行为的内在原因。例如:不写作业的行为可能是因为多次无法完成,伤害到了自尊心而索性放弃;还可能因为将对学习的恐惧泛化到了作业上面;亦或是因为孩子家庭中父母关系不和睦,被父母忽视太久了借此引起老师的注意。这样的同理心可能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与理解。经常在学生犯错误之后,教师采取包含惩罚在内的一系列的行为塑造技术,但是即便是达到了目的,事实上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近乎一场浩劫。

在教育教学中,同理心要求教师不能按照自己原有的经验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是以平等、平和的态度理解学生当下的认知反应和情绪变化及其原因。例如,教师根据某位学生学习成绩差,就评价说“因为他是学困生,所以不写作业是正常的”。这位教师没有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和理解学生当下心理与及其问题行为产生的内在原因,而是按照自己以往的经验去推论问题产生的原因,因此学生感到老师不能理解自己并经常为此被无故指责,师生之间就会产生对立。师生关系紧张,就给教育教学带来负面的影响。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如果应用同理心的方式理解学生,其结果则会有所不同。同理心的着眼点是探寻学生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除了表面的获益还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例如,我们来分析一下出现“学生不愿意学习”这个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否有来自学生家庭的特殊原因;是否有来自以往教育的原因;是否有来自学校的原因;是否不喜欢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及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等等。这些原因都还只是猜测,实际的原因永远要超越我们已经知道的。只有认真倾听了学生自己的故事才能理解学生的行为;只有去理解行为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动机,同情学生的行为和内心世界才能够真正理解和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教育心理学认识范文3

01

有人说,一个学生就是一首诗,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爱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的真爱,爱得深,爱得严。感动着他们的感动,痛苦着他们的痛苦,收获着他们的收获,成功着他们的成功,在学生心灵的沃土根植美好和梦想。

(一)、用亲和之心架设教育之桥

我经常这样扪心自问: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经验?终于,我发现,这些都是一名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但更重要的是有爱心,是穿越心灵的无私的真爱。师爱,发自内心深处的真爱,是师德的老师的体贴,关爱使他们感到舒畅、亲切,一句恰如其分的赞扬和关心远远胜过冷冰冰的指责,这就是亲和力的作用。

教育是育人的伟业,用真心触动他们的心弦,也同样收获他们真诚的爱。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能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能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心,就是为师者赤诚的真心,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滋润学子心田。师德,决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无私精神的体现,一种不息的师魂!

(二)、用无私之心铺就事业之路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博大无私、宽广无边的,也是无微不至的。教师,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可以感染家长,树立威

信,真诚沟通;可以感染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努力;我们更可以感动社会,爱岗敬业。

(三)、用研究者之心搭建教学之梯

在学校“科研兴校,内涵发展”思想的引领下,成为研究者、作研究型教师成为我的事业追求。我认真钻研,努力实践,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实效,

(四)、言传身教、严格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催化剂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道德品质、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生活态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灵。正因为言传身教这种特殊的育人效用,使为人师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和途径。因此培养人才的素质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首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简单的一句话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教师展示的不仅是丰富的科学知识、严谨的教学风范、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且还有教师的个性及心理素质。

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学生尽收眼底,因而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的优良品质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教书”同时起着“育人”的良好作用。其次还要严以自律,严格要求,以身作则,作身先士卒的垂范。另外还要关心热爱学生,课后倾听学生的声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爱是人类的情感之一,情感就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及情绪体验,它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巨大的作用。

(五)、根据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启迪学生心灵

现在的学生究竟有哪些特点?这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一定要突出时代性,适应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适合于学生心理特点的措施加以诱导,使学生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点,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针对学生的特点多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把学生吸引到正面来,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如经常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

教书和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人类社会教育过程中所共有的特征,也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教学活动不是随意性的,而是根据一定社会所确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务的要求,教师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

所以,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书和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条最基本的教育规律。将教书和育人割裂,只顾教书,不管育人,这不仅是淡忘了自己的社会角色,缺乏职业道德,而且是对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教师神圣职责的亵读。每个教师都要遵循教育规律,不仅要做好专业知识的传播者,还要自觉当好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心灵的塑造者,才不愧为合格的人民教师。

02

中国古人讲求“在其位,谋其政”,美国作家爱默生认为“责任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价值,它具有崇高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居于高的地位”。唐朝人韩愈将“师者”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层次宿求上。对于本人来讲,教书育人是太阳底下最为光荣神圣的职业,属于“快乐大本营”的范畴。韩非子讲得好: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如今也贬义褒用,被诠释为爱岗敬业,失却青春岁月的同时,收获责任意识。于是,我时常把责任心的缺失看作是为师从教的失败,此所谓“教育兴亡,匹夫有责”。

记得先生有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凡是我双脚踏过的地方都散发着玫瑰的芬芳。《红楼梦》中有警句: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桃红又是一年春。屈指算来,我从事教书育人工作已将近一年矣,如果说经历是人生的财富,那么我和我的学生们一起走过的日日夜夜是我莫大的幸福。隔行如隔山。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必须对自己从事职业的重要性有独到的年感悟和认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多建一所学校,就会少建几所监狱。而作为受教育者的广大学生则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记得自我们小的时候,就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烂熟于心,于“子不教,父之过;教不学,师之惰”刻骨铭心,沉浸在“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的无尽意境中,陶醉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质朴古训中。

其实,这都折射了教书育人所扮演角色的举足轻重,凸显了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所承载的价值取向对于这个社会是多么不可或缺。传承文明,开拓创新,正是对教育本身及其身体力行者的解读。我自豪,因为我是人民教师这个特殊而光荣的群体中一分子。

诗人但丁说:“爱是美德的种子。”歌曲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作为一个老师,要有“杜鹃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的执着坚忍,具备“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的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

我们要善于和物欲横流、追腥逐臭的世俗潮流远距离,和三尺讲台近距离,与广大学生零距离。我们要学会用爱心和真诚在老师和同学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桥梁,打造一个互动平台。爱心温暖人心,真诚消融坚冰。理解—谅解—化解—和解,展现的是师生关系间和谐良性的发展轨迹。童年,总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爱心守望,真诚同行,是我的默默追求。

三毛有诗云:平凡简单,安于平凡真不简单。选择了三尺讲台,就等于嫁给了寂寞。先人以“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来励志。不错的。都说寻芳路上花如锦,可“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远常在险远”。作为一个国语老师,“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是我的座右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读书是我生活的一半,想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我总是莞尔一笑,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作为教书育人的载体和主体,必须胸有丘壑,正所谓“家中有粮,心中不慌”。

我见证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孤寂落寞,品尝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艰辛痛楚,也和我的学生共同领略分享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激动喜悦。为人师表,提倡师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对无数像我这样的国语老师矢志不移所欲求人格理想的诗意描摹。安贫乐道,独善其身,正是一个教书匠修身养性、超越自我的标尺杠杆。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育人是我生命的另一部分。首先,我会让学生们逐渐通晓“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真谛,培养他们学好用好国文的兴趣,让他们珍惜大好时光,懂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哲理;其次,我会创新教学方式,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娓娓道来,融入到他们脑海中,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的理念汇入教诲孩子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日常生活中,把“和而不同”延伸到学生们接物待人的行为准则中,以“旧雨三年精化碧,孤灯五夜眼常青”引导同学门勤奋刻苦。

第三,我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注重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促进他们共同提高。这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于潜移默化中增长了孩子们才干,扩展了他们的视野,增加了他们的智慧。同时,锻炼了自己的本领,出现了

教育心理学认识范文4

    第一节 对学校教育的心理学认识

    一、教育与学校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必须从促使个体心理发展入手。

    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系统地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一切方面。

    学校教育特指在课堂情景中主要通过上课完成的教育。

    二、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影响:

    学校教育过程的核心或实质就是塑造或改变学生的个体经验组织或认知结构。

    ㈠影响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个体的社会化:指个体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以及适应社会能力的过程。

    ㈡影响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

    现代教育的两条基本发展趋势:①终身教育;②自我教育三、教学与课:

    ㈠什么是教学:指企求诱导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工作制度。

    ㈡什么是课:是教学的基本单位,指在一定时间内,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达到教育目的。它包括三个要素:一段时间、教师和学生、师生相互作用。

教育心理学认识范文5

关键词:社会认知方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2-0066-02

任何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都有其认知根源,不健康的心理常常来源于不健康的认知。近年来,引起全社会关注与议论的马加爵、李启铭、药家鑫等在校大学生的恶性犯罪案件,进一步昭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系统中的认知教育,特别是社会认知教育的缺位和低效。社会认知是人类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社会行为的基础,包含对个人的认知、权威、友谊、冲突、合作等双边关系的认知以及社会结构和社会角色的认知。它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心理过程,往往是各种社会行为的动机源。笔者认为,从根本上预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对大学生的社会认知方式进行重装和升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在于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方式。

一、社会认知方式的形成与发展

所谓社会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对与自我有关的各种社会信息的加工方法与形式,是一个人思想观点、思维方式、是非标准和基本信念等在处理各种社会问题过程中的集中体现。这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外显信息加工和内隐信息加工。外显信息加工是指个体在有意识状态下进行的加工,它能被人觉察,容易获得反思与自省;内隐信息加工是指个体隐性的、自动化的加工,它虽是个体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却是人们社会信息加工最主要的形式。

人的社会认知方式是在其自我图式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我图式是关于自我认知的类化,它来自过去的经验,并能组织、引导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加工过程。它既包括对自己经历过的,与自我有关的具体事件和情境的表征,也包括自己和他人对自己行为的事后评价,以及重复出现的分类基础上产生的更一般性的表征。个人的自我图式一经建立,就会发挥对社会信息的作用。它将决定信息是否被注意,怎样被建构,给予多大的重视和将引起什么样的反应。因此,自我图式本质上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质和行为信息的载体,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社会认知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社会认知方式在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提议。在勒温的“生活空间”理论中可以找到他的雏形[1]。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贝克(Beck)在对情感失常和异常的患者进行长期观察的过程中发现,社会认知因素是造成这些病症的关键所在[2]。心理治疗专家埃理斯提出的ABC理论进一步证实社会认知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按照他的观点,有心理困扰的大学生是因为他们心中有许多非理性的想法,经常受这些想法困扰,容易形成自我挫败的行为模式,而这些非理性想法其实质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不正确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3]。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不正确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可以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第一,它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信息的选择。当代社会,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成长都面临着海量的信息,正确地筛选与分析信息是社会信息加工的基础,但现实生活中却发现大学生的信息选择存在如下特点,即符合主体意愿的信息会被其选择甚至放大,而不符合主体意愿的信息则往往被其忽略甚至拒绝。第二,它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信息的评价。社会认知方式具有评价性,面对同样的信息,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会做出不同的解释和评价。例如,同样是交通肇事,大部分人想到的是救人性命,但药家鑫交通肇事后首先对被害人做出的评价是,农村人很麻烦,为杜绝后患不如故意致死省事。第三,它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信息的情感体验。社会信息情感作为一种持久的、稳定的反映社会信息本质需求关系的内心体验,一旦形成便产生极大的情感效能,这种效能不仅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兴趣度、鉴赏度和使用度,更让社会认知方式具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4]。第四,它影响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人格发展。不同的社会认知方式,也会导致不同的行为方式,而行为方式的固定化和自动化,则会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有的人开朗、乐观,凡事都爱往好处想;有的人悲观、厌世,总感到别人和自己过不去;有的人自信、坚强,即使身处逆境也勇往直前;有的人消极、懦弱,总是瞻前顾后、杞人忧天。

三、社会认知方式的升华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化

(一)从社会认知方式的角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装

在人特别是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社会认知方式的水平和成熟度往往是制约心理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为大学生的大脑不断地重装操作系统,使其了解社会认知方式的作用及其心理过程和运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自觉地进行自我心理素质训练。

对于前者,实际上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一种普惠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属于知识层面,采用大规模的班级集体授课形式是有效的,重点调整原有的社会认知方式中外显的信息加工过程。首先,在这类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信息加工习惯是前提。所谓的信息加工习惯,不仅包括有效满足自身获得信息的需要,也包含对信息加工的积极情感体验。其次,要帮助大学生提高信息加工的自我调节能力。教师不仅要讲授基本的处理社会信息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教会大学生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合理的情绪管理能力。第三,要培育大学生良好的信息加工品质,主要是指大学生信息加工要目的明确、动机纯正,具有健康的倾向性。

对于后者,实际上是针对各种有心理困扰即认知失真的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养成教育,属于实践层面,目的在于改变嵌入在社会认知方式中那部分内隐信息加工的过程,采用个别或团体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是有效的。由于认知失真具有无意识性、自动性、功能性,所以克服认知失真首先要使无意识意识化。一般而言,要做到这一点,第一步要实现表面的顿悟。这种顿悟虽然不能导致人格的改变,但却可以使之了解到自己的社会认知方式有问题,以及这种问题对他生活产生的困扰。在此基础上,帮助大学生进行三个层次的洞察。即了解我们会在生活中选择某些事件来困扰自己;了解我们最初获得非理性信念的方式,以及如何选定并保持这些信念;了解要改变我们的社会认知方式,不需要神奇的方法,只需要乐于去行动、去练习。著名心理学家埃里斯发明了许多卓有成效的训练方法,如“驳斥非理性信念”、“改变自我告知内容”和“幽默的使用”等。

(二)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对大学生社会认知方式升级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对大学生社会认知方式进行重构、优化和升级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能力。心理健康层面上的社会认知方式着重凸显三个特点,即积极性、客观性和灵活性。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都会积极地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而心理不健康的人则往往恰恰相反。贝克在对忧郁症的研究中发现,有忧郁倾向的人较容易使用自我责备和自我反对的图式,虽然在生活的许多层面上,他们都能采取理性和逻辑的态度,可在评估自己和自己的未来时,却倾向于做出悲观的、不合逻辑的推论[2]。事实上,在生活中,常见一些学生一次失恋或者考试不理想就对自己全盘否定,这种 “举证谬误”――在未拥有充分证据之前就骤下结论或“选择性萃取信息”――只注意到符合其自我失败图式的相关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的方式来思考问题,这种方式实际上就是社会认知方式的消极表现。改变这种消极表现的关键在于让大学生养成表达有正向自我概念的社会认知评价。

客观地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在现实生活中,由认知的选择性而带来的心理过滤,往往使人很难做到客观、全面。特别是对阅世不深、生活单一、受到的正面鼓励多、遇到的挫折少的大学生来说,把想象当事实、好高骛远、绝对化思维的情况更为普遍。在学校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同学,他(她)们总感到自己吃亏,总觉得别人在欺负自己,所以总是牢骚满腹,对同学充满敌意。事实上,这完全是认知失真导致的错误结论。然而就是这种错误结论引发的片面认识,使很多同学终日无心学习、郁郁寡欢,甚至最终走上自杀或杀人的道路。

健康的社会认知方式应该具有灵活性。由于知觉的恒常性,许多现象习以为常后,就会成为一种“成见”,一种“刻板印象”。这种“成见”和“刻板印象”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种独断专横的内心指令,使本来只是一种愿望的事情,表现为“应该”、“必须”等不留余地的要求。在许多大学生的心目中,存在着大量这样的“应该”和“必须”。例如:“我必须得到所有人的喜爱”,“我应该做好所有事情”,“他说他爱我,他就应该知道我在想什么”等。在这种专横的“必须”要求下,许多大学生不知不觉地形成强迫性人格,从而丧失了自我发展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美]Jerry M.Burger;陈会昌译.人格心理学[M].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19-120.

[2]Beck A.T.Cognitive Therapy and Emotional Disor-

ders[M].New York:American Library.1979:200-203.

[3]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1:234.

教育心理学认识范文6

一、应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素质教育

目前,我国已从过去“闭关自守”的地域性封闭中走出,迈向了面向全球化开放的崭新轨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教育界。中学教育也不例外,教育对象也有了新的变化――不是从前的“墨守成规、逆来顺受”的书呆子式的学生,而是“有棱有角,有点霸气”的时尚儿。教师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用大喊三声,就镇住了”的简单粗暴的家长式的教育方式来对待学生,而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年龄特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了解尊重学生心理活动的基础上,采取“顺藤摸瓜”有理有节的愉悦式的方法进行教育。让学生在适意舒坦的气氛中学习,受到教益、启迪。简言之,就是要根据学生的认识、学习、行为等的规律去做工作,促其产生自觉、自律的潜在学习心理,方能事半功倍,持久生效。

二、应在尊重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进行素质教育

中学时期的学生朝气蓬勃,求知欲强,洋溢着开拓进取的气息,最厌恶老生常谈、干巴巴的说教及消磨时间的繁重课业负担。此时,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生理方面的承受能力问题。教学时,应该熟悉教材,尽力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同时锤炼语言、说话艺术,尽量做到说文讲课解义释意之精当、事例切题生动可感。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严格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原则。教师的“原始职责”就是充分地指导、帮助学生挖掘出上述学习“要素”,使他们乐意学习,情愿接受教育,如此,效果就会有显著的不同了。

三、应针对学生伙伴归属心理进行素质教育

中学时代的学生“伙伴归属意识”或朋友聚集意念很强,在一起时常常喜欢有较统一的举动,戴同样的服式鞋帽,做同样的游戏等,甚至出现类似于“小团伙、哥儿们义气”等现象,这都是他们伙伴归属心理的自然流露。若花点时间了解他们的心理特质就不会认为他们在一起就是搞“小团伙”与教师对抗或斥责为“哥儿们义气”作祟,要加强师生心灵的沟通、感情交流,做出切合实际的判断,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和障碍。同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可请法制干部进行法制讲座,还可邀请与他们同龄的在押“少年犯”来“现身说法”。

四、应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素质教育

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中常出现这样的“热”、那样的“族”,诸如迷恋网吧、玩游戏、看武打言情小说、集邮票、追星等行为。教师若一律简单地不加分析引导就斥责为不务正业,妨碍学习,对学生是不公平的。因为此期间的学生有喜欢收集纪念物品和崇尚偶像的热切愿望,是好奇、兴趣、欲望所涌动之时,不能一味责怪他们。只要不是“丧志”,便可放心。当然,为了朝“德智体美劳”兴趣方面引导,可举办名人伟人、文学名著、科普知识等讲座,参观各种博物馆、展览馆,组织春游、秋游,领略祖国风光,收集动植物标本等,陶冶他们的情操,增长他们的课外知识。这一系列的课外、户外活动会大大促进学生的兴趣爱好朝“素质教育”的要求方面发展,将减少低级趣味的萌发率,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五、应针对学生性心理、生理特点进行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