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年护理护理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年护理护理措施范文1
关键词:社区医院;老年病;高血压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变化,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在进入老龄社会之后往往面临不少问题,有效的老年病治疗体系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在老年病当中高血压是现代人较为常见的疾病,以为高血压具有并发症概率高、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护理措施及运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护理措施及运用进行研究可以提高社区老年人治疗意识和防范高血压并发症的意识。本次研究收集2015年1月~10月96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护理措施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其中观察组按照一般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健康教育、药物指导、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护理措施,对两组在高血压复发人数与遵循医生嘱托两个方面进行对比,现将有关措施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月~10月96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护理措施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在60~82岁,平均年龄为(68.23±2.6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62~81岁,平均年龄为(69.12±2.73)岁。所有患者都符合高血压治疗标准,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96例患者中观察组按照一般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健康教育、药物指导、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护理措施,对两组在高血压复发人数与遵循医生嘱托两个方面进行对比。
1.2.1健康教育 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的护理的过程当中,由于老年人年龄较大,记忆减退,因此必要的健康教育显得非常重要,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告知患者什么可以做,要经常保持,什么不能做,可以有效起到预防高血压的目的。指导保持居室环境清洁,空气清新,避免噪音,保证睡眠充足,早睡早起。
1.2.2饮食指导 在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治疗的过程当中,饮食健康与否与对高血压的复发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饮食习惯,是治疗高血压防止高血压复发的关键所在,在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护理当中,老年人由于年事已高,不知道在患有高血压后要注意饮食,有的老年人还抽烟喝酒对高血压治疗产生极坏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护理过当中,社区医院要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制作一个详细的食谱,告知饮食应该注意事项。高血压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要对患者大力宣教,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和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少食多餐,限制盐的摄入。
1.2.3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现代疾病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方式,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提辅助提高疾病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帮助。在社区老年高血压的治疗过程当中,很多老年人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加上身体不适,对高血压治疗产生恐惧的心理,不能理解疾病的护理措施,对有效的护理措施采取拒绝的太多,因此在实际的社会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的过程当中,社区医生要详细的告知老年患者,这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缓解患者紧张的心理,使其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态平和、轻松、稳定,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赠送健康保健手册、杂志、介绍同病病友等。
1.2.4药物指导 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当中,科学有效的药物指导对防范高血压复发,控制血压具有重要的帮助。在社区医院的护理当中,医护人员要告知患者药物对治疗和控制老年高血压具有重要的帮助。社区医院护理人员搞嘱托患者要按时服药,正确的服药,提高药物的实际效果。药物防治高血压是老年患者最重要的措施。
2 结果
对观察组与对照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之后,观察组在复发人数为15例,遵循医嘱人数为28例。对照组在复发人数为5例,遵循医嘱人数为4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复发人数和遵循医嘱人数对比上具有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1。
3 结论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变化,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在进入老龄社会之后往往面临不少问题,有效的老年病治疗体系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在老年病当中高血压是现代人较为常见的疾病,以为高血压具有并发症概率高、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1-6]。
本研究结果说明,社区老年高血压护理措施及运用采取健康教育、药物指导、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护理措施可以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唐艳萍.老年高血压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与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3,28:544-545.
[2]衣扬.老年高血压的社区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29:537-538.
[3]董翠云.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管理的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31:259-260.
[4]陈秀萍,郭B玲.老年高血压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与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3,33:244-245.
老年护理护理措施范文2
随着老年人口及所占比例的不断增加,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人口老龄化既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使老年护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老年群体患者具有慢性疾病多,同时伴有心理疾病等特点。而随着“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医学模式的逐渐深入,人性化的服务模式在护理工作中日渐凸现,老年护理尤为突出,现代护理管理理论认为,服务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人的需要,逻辑终点是为人服务[1]。因此,探讨老年护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对如何做好老年护理,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是势在必行。
1 我国老年护理现状
1.1 我国逐步进入老年化社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科技进步、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越来越高。1990年以来,我国老龄人口以平均每年3.32%的速度增长, 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1.3亿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0.09% ,全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据推测,到2025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20.00% ,而到2050年将达到25.50%[1]。老龄人口的增加将给健康护理带来巨大的压力。
1.2老龄化社会对护理需求增加:老龄人口患慢性疾病的可能性较高[2],从而使其住院率增加,对医疗护理的需求和费用的支出也随之增加。我院老年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老年患者162例,男129例,女33例,年龄58-96岁,平均77岁。其中冠心病61例,糖尿病33例,脑腔梗35例。在老年患者中,因为多种疾病的互相作用以及同时伴有心理问题使对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评价,护理计划和实施显得更为复杂。而近几年,注册护士,非注册护士,护工数量减少成为突出问题注册护士的减少与老年患者护理的复杂性增加,护士入学率下降,护士对职业的满意度下降,女性有更多的职业选择,护理范围扩大到社区、急救,个体诊所不断增设也增加了对护士的需求量。
1.3关于老年知识的缺乏制约老年护理的发展:造成老年知识的缺乏主要原因是合格的老年教育机构太少,受过专业训练,能够给老年人提供专业护理或掌握临床训练进展,具备职业水平的护士非常少。老年知识的缺乏可以导致护士与老年人在沟通上的误区,从而影响护理质量。目前,我国的许多高等院校虽然都已适当调整了课程设置,增设了老年护理学以及相关的人文学科,但专科护士的培养仍是一项空白,几乎没有专门的老年护理人才。
1.4 老年护理控制评估体系不明确目前,老年人需要接受何种医疗或护理服务,没有严格明确的标准。造成不能根据老年人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级分流,以至综合医院、康复院、护理院、敬老院、社区护理界限不清、职责不明,造成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中资源的浪费。
2应对措施
2.1 加速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提高护理人员素质: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在护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护理需求的变化,培养具有较高水平和老年护理专长、能独立解决老年专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的老年专科护士[3]。同时,改善工作环境,通过提高工作满意度而对护理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稳定并发展护理队伍,构建职业阶梯,根据岗位不同,向护士提出要求,建立引导护士发展的机制,让护士踏实在临床工作。
2.2 重视心理疏导:随着老龄人口增多,护理工作不仅要提供疾病护理,同时必须提供心理护理。全面了解病人身心状况,针对老年病人的共性与个性,做好心理护理[4]。对老年人和老年病人单独强调药物治疗往往不够,而要把这些与心理援助有机结合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讲,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比身体护理更为重要,尤其在现代医学模式下,护理工作日益重要,护理功能日益扩大,护理工作不仅要提供疾病护理还应重视心理护理,才能取得最佳效果[5]。依据老年护理的目标,以人为本,促使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达到最佳水平;促进、保持或者恢复健康,包括精神健康;防止和尽量减少急慢性疾病造成的失能;在临终过程中帮助维持老年人的生命,维持其尊严、减轻其痛苦。
2.3增加老年护理的器材与设施:老年护理的主要需求是对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帮助,老年人常需要先进的护理器材和设施。如各种助行器、可推、坐、洗澡、排便的多功能轮椅,。特别是对一些老年多发病,如脑血管病、高血压、痴呆以及老年人特有的症状如骨折、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等护理理论和技术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4 建立健全老年护理系统:建立合理的老年保健评估制度,目前可以建立一个各级综合医院、康复医院、护理医院的老年患者的出入院的相应的标准,界定老年保健、医疗、康复、护理各项服务之间的界限,以提供更为全面、系统、规范的护理服务。同时注意合理利用社区资源,通过社区资源的优化机制,加上政府的专项资助和扶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又可解决医疗服务人员配备不全的问题[6]。
总之,维护老年人的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为老年人提供更为全面、系统、规范的护理服务是需要护理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及努力方向。广大老年护理工作者应不断努力,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为老年病人提供体贴入微、技术娴熟、体现人间关爱的护理服务,以最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相信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老年护理将有更快速的发展和完善,健康老龄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 殷磊.老年护理学[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9):644-645
[2]Wolff JL, Starfield B, Anderson G. Prevalence, expenditures, andcomp lications of multip le chronic conditions in the elderly[ J ]. JA2MA, 2002, 162 (20) : 226922276
[3]刘忆普,张建平,黄敏. 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对老年护理之启示[ J ]. 护理杂志, 2003, 20 (2) : 95
[4]李占江,马辛.老年心身疾病防治应注意的心理问题.实用老年医,2003,17(2):73
[5]张多来.人口老龄化及老年护理伦理思考.衡阳医学院报,2000,4(1):47
老年护理护理措施范文3
[关键词] 老年性糖尿病;低血糖症;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10(b)-077-02
老年糖尿病是老年人内分泌代谢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种。由于老年糖尿病具有心脑并发症多,并且低血糖发生率较高。低血糖症发生与糖尿病患者饮食不当、运动过度、口服磺脲类药物及胰岛素应用不当等原因[1]。低血糖反应危害极大,诱发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等加重原发的心脑疾病,引起临床高度重视。为了能够提高老年性糖尿病低血糖症的护理措施,对48例老年性糖尿病低血糖症的护理进行总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来自2008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老年性糖尿病低血糖症48例。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3.6岁。合并高血压16例,脑血管病19例,冠心病28例。用胰岛素治疗18例,口服降糖药3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WHO 1997年糖尿病诊断标准。
1.2低血糖诊断标准
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心悸、乏力、饥饿、肢体软弱无力、出汗等植物神经兴奋症状,严重低血糖可以出现意识障碍。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规检测三餐前后、睡前及凌晨0点、3点手指血糖或出现上述临床症状时,血糖低于2.7 mmol/L仍判断为低血糖症。
1.3护理措施
1.3.1生命体征检测对出现低血糖患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及意识障碍和瞳孔变化,同时做好详细的护理记录。
1.3.2监测血糖在应用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时,严密监测血糖,用血糖仪常规测患者三餐前后、睡前及凌晨0点、3点手指血糖;对发生低血糖患者应随时抽取血标本,观察血糖动态变化。
1.3.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沟通交流,掌握患者心理动态,详细向患者讲解低血糖是可防可治的,只要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可以减少或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消除患者紧张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念,激励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坚持治疗,也尽可能减少导致低血糖的相关因素。
1.3.4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应加强糖尿病健康知识的教育,让患者也了解低血糖的有关知识。在用药上,老年人应尽量避免使用比较强的降糖药物,如胰岛素、优降糖。也不能强求血糖控制过严格。应告知患者,低血糖的临床症状,如出现心慌、心悸、饥饿、出汗等植物神经兴奋症状,应防止血糖进一步下降,立即进食,并向医生汇报调整治疗方案。
1.3.5饮食计划饮食无计划、无规律是导致低血糖的非常重要原因[2]。如进食时间错后,进食时间不定时,进食明显减少;因需要进行静脉抽血等检查需要晨起空腹导致进食延迟;患者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导致食物摄入减少。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制定详细周到的饮食计划是非常必要的[3],患者的进食和降糖药物保持平衡状态。如果患者因种种原因进食量减少、延迟进食或不能进食物,应该减少降糖药物及胰岛素的用量。
1.3.6合理运动适当的运动对老年糖尿病非常必要[4],可以降低血糖、改善全身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不合理的运动包括运动时间不合理、运动的强度大都能够使葡萄糖的消耗增加均易导致低血糖发生。空腹不宜运动,运动应在饭后1h进行。注射胰岛素后1 h左右不宜参加运动,因为运动可促进胰岛素吸收,增加血糖消耗,易发生低血糖。剧烈运动或餐前运动由于这个时段的血糖相对较低,更容易导致低血糖发生[5]。对老年糖尿病采取清晨锻炼时应少量摄入食物;对运动强度应有计划和运动量固定,切忌运动量忽高忽低,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1.3.7胰岛素的使用胰岛素是老年糖尿病常常应用到的,应用不正确非常容易发生低血糖。依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胰岛素剂型、合理的胰岛素剂量,胰岛素应在患者进餐前15~30 min采取皮下组织注射[6]。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进食量减少或活动量增加时,根据医嘱降低胰岛素注射剂量。
2结果
本组病例明确低血糖后,对于可进食者,立即给予碳水化合物和果汁糖水;对出现意识障碍或胃肠道疾病不能摄入食物,立即静脉注射25%~50%葡萄糖注射液20~40 ml,必要时继续予10%葡萄糖注射液维持静脉滴注。全部病例均于治疗后血糖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3讨论
对老年性糖尿病患者应加强护理,加强沟通;让患者充分认识糖尿病,掌握糖尿病及治疗知识;合理调节饮食;适当运动;正确应用降糖药物及胰岛素能够有效的避免和防止低血糖症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志梅.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症[J].实用老年医学,2003,17(1):1022.
[2]王惠平.老年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J].陕西医药杂志,2005,34(7):8963.
[3]喻明.应用动态皿糖监测系统评估测糖尿病患者日内及血糖波动幅度[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2(3):2864.
[4]张家庆.低血糖诊断的新进展[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95,15(2):895.
[5]余江平,周捷.老年低血糖症14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2,2(1):516.
老年护理护理措施范文4
关键词:内科老年病人 心理问题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26-02
1 内科老年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原则
1.1 焦虑不安。这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每个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以首次住院的患者入院第一周最为明显。他们对自己所患何病,严重程度,何时才能治好等还不清楚,因此焦虑不安,表现为烦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
护理原则:解释—支持—放松训练。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认真的解释,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特殊情况除外如癌症患者等),指出焦虑不安产生的原因及不利影响,并进行放松训练(自我按摩,简易保健操等)。患者均能接纳护士的意见,在较短的时间里消除或减轻这种心理,睡眠及饮食状况会有明显改善。
1.2 孤独寂寞。主要出现在住院时间较长缺少亲人陪护的病人。这类病人多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很少言语,其它病人亦不愿同其交往,加之很少有人前来探视,病人感到非常孤独,十分寂寞,表现为无所事是,情绪低沉,常常卧床等。
护理原则:建立与病友进行感情交流的渠道是消除孤独寂寞的最好方法。这类病人虽表面沉寂,但内心情感丰富。在护理上要主动与病人接触,交流思想,首先成为病人交往的对象,然后帮助病人与其它病友建立交流的通道,还可引导病人参加一些切实可行的活动,如读书、下棋、打太极拳等。
1.3 悲观消极。人到老年自然就有一种日落黄昏的感觉,这种脆弱的心理在患病后得到负性增强,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认为自己没用了,还要给别人增加负担,所以求治的主动性不高,往往被动配合治疗。主要见于平素自尊心和独立性较强且病情较重的病人。
护理原则:关心—支持—鼓励。病人这一心理产生的基础是不敢面对现实,其实是一种逃避行为。针对这种情况要取得家属的配合,主动关心病人,使病人认识到亲人们爱他(她),盼望他(她)能早日康复,讲解主动配合治疗的意义,在精神上要首先战胜自己。对病人每一点认识的提高和精神的振作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应该指出的是,家属的关心与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1.4 恐惧紧张。主要见于病情加重或癌症病人,认为病入膏育,正向死亡靠近,与求生的本能形成强烈冲突,因此产生恐惧紧张。
对这类病人要给以更多的同情,护理要更加细心,服务周到,言行要谨慎,不要让病人感觉到病情危重,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同时向病人讲明病情波动是常见的,可以减轻恐惧心理。
1.5 疑病。在老年病人中较为多见,此类病人多具有固执、吝啬、谨慎小心和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的性格特点。表现为过分关心自己的健康,如有一点不适,就怀疑自己是否患有何种疾病。
护理原则:有充分依据的适度保证—疏导—解释。
1.6 情绪不稳。多见于具有易激惹,性格急躁,爱挑剔等特点的病人,对自身疾病所致的不适及稍不如意的事情都要发泄出来,对象常常是护士或陪护人员。
对此类病人要理解,宽容和忍让,同时进行开导,给以周到的服务去感动病人,使其改变态度。
护理原则:向病人讲解活动的重要性,鼓励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减少不必要的帮助,根据病情制定每日活动计划。
2 内科老年病人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措施
2.1 语言性沟通。
2.1.1 劝说开导。《素问·汤液·醴论》曰:“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也。”历代名医一再提倡“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故护理人员应“视人犹已”,满腔热情对待病人,要主动找病人交谈,对思想不暴露的患者要有耐心,关心同情和体谅病人,把患者的痛苦视为亲人甚至是自己的痛苦,“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病人悲观失望时,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地鼓励病人,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威力,诱导鼓励患者,使其提高机体对情感刺激的耐受性,以促使脏腑功能的协调,有利于疾病早日康复。
2.1.2 交心谈心。可以通过交心谈心的方式,接近患者,闲谈,聊天,拉家常,“问者不觉烦,病者不觉厌”,这样可以详细了解病人得病的根本原因,疾病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病人在患病前后的心理状态,尤其是疾病发生以后的思想情绪的急剧变化,可以进一步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知识基础,以及对疾病的认识,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对疾病的态度,是紧张害怕、恐惧还是乐观,有没有战胜疾病的坚强意志,同时还可以了解病人家属的思想状况,想法,要求及存在的实际困难。这样,就能有效地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消除消极因素,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为治疗疾病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2.2 非语言性沟通。
2.2.1 移情。移情就是注意力的转移。通过语言、行动等方式,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精神内守状态,移易精气,变利气血,调动人体自身的祛除病邪的能力。有些人患病后,往往将注意力经常集中在疾病上面,怕病情变重,怕不易治愈,怕因病影响工作、劳动、学习和生活,整天围绕着疾病胡思乱想,陷入苦闷,烦恼和忧愁之中,甚至紧张、惶惶不可终日。对于这类病人,护理中可采取诱导的方法转移注意力,转内病为外病,转心病为腿病,以不治为乃治,每每收到不药而愈的疗效。正如清代医家吴尚先的《理瀹骈文》中所说,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心曲消愁,有胜于服药也。
2.2.2 相制。相制,即是以一种情志抑制另一种情志,达到淡化甚至消除不良情志,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的一种精神疗法。如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对忧伤的患者给予更多的照顾,关心他们的生活,以真诚的态度聆听他们的烦恼的诉说,并且有意识地多说些令人愉快的事或笑话,让其听听相声,看看喜剧,保持一种愉快的情绪,以制约忧伤之情,这正是中医学中独特的情志治疗方法——“喜胜忧”的思想体现。
在新的护理模式中,护理工作已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等技能工作,而是包括了有心理护理在内的更为复杂的,具有独立性的、创造性的活动。这些创造性活动需要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来完成,有效沟通则是实施心身整体护理的关键,通过有效沟通来提高护理质量,使病人从身心两方面得到最满意的康复。
参考文献
老年护理护理措施范文5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1年11月~2014年12月期间入院治疗的老年急慢性肾盂肾炎患者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63例,年龄在52岁~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15±6.33)岁;疾病类型:急性肾盂肾炎50例,慢性肾盂肾炎44例;合并疾病:高血压44例,心脏病21例,糖尿病25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尿急、尿频、尿痛,伴有畏寒发热,腰部肾区胀痛,双肾区叩击痛;尿检结果有红细胞、自细胞、尿蛋白;所有患者均无肾囊肿、肾盂改变以及肾功能损害。
2 护理措施
2.1基础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应该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急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应该注意充足的卧床休息,肾区有明显疼痛的患者应该注意观察腰痛的部位、性质、疼痛程度以及伴随的症状等;休息时环境应该保持温湿度适宜;有高热的患者进行降温处理并做好记录;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采取屈曲位卧床休息,以减轻疼痛。如果患者有特殊情况,护理人员及时上报医生并协助进行处理。
2.2排尿障碍的护理
肾盂肾炎典型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道刺激症状。老年人耐受性差,动作迟缓,易发生尿失禁。对活动不便的患者,排尿时应有人陪伴在旁,防止意外发生。
2.3发热的护理
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对于发热的患者及时上报医生,并用温毛巾擦拭身体降温,必要时进行药物降温。出汗过多造成水流失较多,鼓励患者多饮水。
2.4用药的观察及护理
护理人员应该告知患者抗菌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按照医嘱按时服用药物,确保药物用法、用量和疗程的准确。用药过程中如果患者持续48h临床症状改善不无明显,需要对患者进行药敏试验,考虑换药或者联合用药。
2.5饮食及饮水护理
应该给予患者比较清淡而且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发热以及全身症状比较明显的患者应该给予半流质或者流质饮食;鼓励患者多适量进食,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患者急性期市应该给予清淡并且含营养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应该鼓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可以增加尿量冲洗尿路上的细菌以及炎症物质,从而减少炎症对膀胱以及尿道的刺激。
2.6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对于老年急性肾盂肾炎的患者非常重要。这种疾病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患者经常伴有恐惧、惊慌、悲观的消极情绪,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察觉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心理干预,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详细的给患者介绍疾病的发生、进展过程以及治疗方法,消除患者的顾虑,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平和的配合医生的治疗。
2.7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积极宣传预防肾盂肾炎的措施以及卫生保健,向患者讲解多饮水对肾盂肾炎的重要性,即使不口渴也需要多饮水、不憋尿、保持会的卫生清洁;待患者病情稳定之后鼓励患者适当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复发。
3 结果
3.1疗效标准
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退,尿常规、尿成渣以及尿细胞计数均转阴;
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尿常规、尿成渣以及尿细胞计数均转阴;
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等均改善不明显甚至加重。
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3.2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过治疗和护理稳定病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治愈患者63例,占67.02%,有效患者29例,占30.85%;无效患者2例,占2.13%。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9~30d,平均住院时间为(20.49±3.07)d。
老年护理护理措施范文6
关键词:中老年患者; 外科手术;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441-02
我国正在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中老年外科手术患者的例数也在逐渐的增加。而中老年患者一般具有独特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增加了难度。我院对2010年4月-2012年4月之间入院治疗的70例中老年外科手术患者进行了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自2010年4月到2012年4月这段时间内,我们一共收治了70例55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25例,年龄最大的是89岁,最小的是55岁,平均年龄是65.1岁;其中骨科病患者30例,普外科患者是20例,泌尿科患者也是20例,合并糖尿病患者2例,合并高血压病患者10例;对70例患者进行手术并成功度过了手术期,成功率达到100%。
1.2方法:在进行手术72小时之前,对70例患者进行了访视,做了详细的问卷调查,其中问诊的内容包括个人生活习惯、发病诱因、手术前的心理状态以及手术后想要得到的相关护理措施等。结果发现,对环境的不适而造成焦虑紧张的患者30例,对手术的无知而恐惧不安的患者25例,对手术后康复缺乏信心而引发忧郁悲观的患者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