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专业评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闻与传播专业评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闻与传播专业评估

新闻与传播专业评估范文1

【关键词】新办;新闻传播院系;评估

【中图分类号】 G5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2-0159-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突飞猛进,整体规模已居世界第一,同时由于传媒产业的飞速发展,新闻传播教育增长更超过了其他专业,新闻传播学科的超常规发展带来的矛盾尤为突出。其中进入21世纪以来,各高校争办新闻传播院系,这些新办新闻传播院系办学条件简陋、招生过滥,已经严重影响了新闻传播教育的整体水平,需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院校的高度重视。

一、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1978年全国只有5所新闻院系,5个新闻学教学点,至2008年底我国高校设立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点达到了877个,其中新闻学267个、广播电视新闻学188个、广告学323个、编辑出版学64个、传播学31个、媒体创意4个;1978年全国新闻专业学生仅有300A左右,1983年增加到2814名,到了2009年在校新闻传播学本科生16万,加上研究生、博士生高达25万,而全国从事记者编辑工作的才20万人。而号称“天下第一大系”的燕京大学新闻系从1924年创办,到1952年院系调整并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为止,一共才培养343名毕业生,我国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已严重供大于求。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注册高校中开设新闻学及相关专业的院校约占85%,1995—1999年,新增新闻学与传播学类专业点50多个,平均每年增加10个左右;2000-2004年,新增335个,平均每年增加70个左右;2005-2006年,新增202个,平均每年增加101个。可见当前我国大部分新闻传播院系都是2000年以后开办的,由于这些新闻传播院系办学历史较短,影响力较小而容易被忽视。

受到适龄高考毕业生减少、大学就业难、学生低龄留学等因素影响,2008年以来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持续减少,2008年高考人数为1050万人,到了2011年降至933万人,这给急剧膨胀的新闻传播教育带来巨大压力,尤其在竞争中处于弱势的新办新闻传播院系,它们将面临着生存还是灭亡的压力,如何办好这些院系的新闻传播专业是一项需引起重视的紧迫任务。因此本文试图分析这些新办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二、新办新闻传播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新办新闻传播院系办学历史短,处于探索阶段,师资、教学、实习、就业等都还不成熟,发展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教学点扩张过快,招生过滥

如前所述,近年来新办新闻传播院系教学点增长速度递增,并且这些新办院系的招生能力远远超过其承受水平,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名牌高校每年每专业平均招收本科生一般不超过50.人,但新办院系动辄就招生二三百人。东北一所著名师范大学的传媒科学学院是由原来广播电视学院和信息传播与管理学院合并建成,而广播电视学院的前身是电化教育系,信息传播与管理学院的前身是图书馆学系,2007年学院已经有了教育技术学、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新闻学、图书馆学、广告学等5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多达1200人,硕士研究生也有200多人。成立于2002年7月的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含汉语言文学系、新闻与传播学系、社科德育部、中国学术研究所、民族研究所、中日朝韩关系研究中心、当代文学研究中心和媒介发展与战略传播中心八个教学和研究单位),其网站上显示在校本专科学生1494人:

(二)师资力量缺乏,课程陈旧

良好的大学教育依赖于一流的师资队伍,但新办新闻传播院系历史短,并且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起始于改革开放以后,缺乏积淀,一线教学人员较为缺乏,如始建于1984年的上海政法学院,2004年刚刚被批准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院校,2007年该校的社科系申报的新闻学专业被批准建立,但就在2007年4月,该校还在大量招聘新闻学专业教授、博士,并且注明“紧缺”。一些反映最新技术的新媒体教育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教程编写的滞后而难以开展,即使开展效果也不明显。另外,新办新闻传播院系往往从所在学校的中文系(文学院)或其他相关文科专业中独立出来,课程设置还不够全面、丰富,有些课程因师资缺乏而无法开设,或者外请教师,从而无法保证课程建设的连续性。

(三)硬件设备简陋

从学科特点看,与文学、哲学、历史等传统人文学科不同,新闻传播学与实践结合紧密,随着技术的进步,不要说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摄、录、编、播等教学环节需要重投入,就是传统的报纸也告别了“铅与火”的印刷,采用电子编排、激光照排,新闻教育走向高科技化,新闻传播成为一种具有高技术附加值的教育,新闻教育只有高投入,才能高回报。

但新闻传播专业一直被当做是普通的人文学科来建设,成为短平快的廉价教育,投资少,见效快,长期以来新闻学科资金投入少,而由于新办新闻传播院系多是非重点大学所办,这些非重点高校整体办学经费就很有限,这样有限的办学经费摊到新闻传播院系更是捉襟见肘,要拿出大笔资金来投资新闻摄影、网络编辑等方面的实验建设几乎不可能,从而限制了新闻传播院系所需要的摄录、编排等设备建设,阻碍了实践课程的教学。

新闻与传播专业评估范文2

目前,校媒合作模式已成为高校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有效路径,为新闻传播类相关专业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效率奠定了基础。分析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案例,从组织领导、实践教学、内容生产、质量评价、学术研究方面着手,构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与此同时,校媒双方应该在学生媒体实践时间、指导老师薪酬激励、设备资源共享平台方面加大条件保障建设力度。

关键词:校媒合作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新闻事业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进入繁荣时期,办学专业点逐渐增多,招生规模成倍增长。但是受传统人才培养观念影响,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理念滞后于媒体实践,普遍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约人才培养效率。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于2013年6月份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不断深化高等新闻传播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并且要求高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逐步推动新闻教学与新闻实践相结合。在此背景下,很多高校积极行动起来,与相关媒体机构建立紧密联系,构建校媒合作办学平台,探索校媒合作办学模式,以期培养出适应时展要求的高端新闻传播人才。

一、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重要意义

1.灵活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行业背景主要是各级各类媒体,随着信息与传播科技的发展,我国媒体行业出现了三种动态化发展趋势:一是传播技术现代化,视音频采录设备等更新换代速度加快,需要新闻工作者尽快学习适应;二是传播理念创意化,在媒体市场竞争日趋加剧的背景下,要想更多更好吸引受众注意力,必须在版面设计、节目策划等方面体现独到之处,需要新闻工作者具有极强的创意思路;三是传播平台网络化,网络深度介入新闻传播过程,新闻工作者在线索收集、内容制作、信息传播、效果反馈等方面越来越依赖网络平台。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注重对专业教育进行总体规划设计等原因,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旦确定下来便很难更改,加上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更新换代不及时,容易出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媒体行业标准动态化调整脱节的问题。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可以促使高校紧密联系媒体行业发展动态,准确把握媒体行业标准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为任课教师修正教学内容提供条件。

2.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提高教育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中心任务。新闻传播类专业属于应用性极强的专业类型,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学生在学习中掌握采集、编辑、制作、创意等方面实践能力的高低,这就意味着高校在保证学生学好理论知识的前提下,需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力度。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教学方式,打破了高校与媒体的界限,将实践教学环节推向新闻工作一线,促进实践教学与新闻工作有机融合。一方面,学生以“准新闻工作者”身份进入实战情境后,必须要按照媒体要求限时完成工作任务,需要调动在校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从课堂教学中的被动学习转换为实践情境中的主动思考;另一方面,学生在完成媒体给定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可以深入了解新闻工作所应当具备的知识素养和工作方法,切身感受自身差距并产生情绪感染,促使学生以更好的心理状态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

3.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效率。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长,就业工作已经成为高校核心工作之一。就新闻传播类专业而言,多年来全国媒体机构及就业岗位总量增长相对有限,每年数以十万计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且有相当一部分不能实现对口就业,极大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效率。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可以在高校学生就业方面达到三种效果:一是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广泛接触新闻工作,可以深入了解媒体行业人才需求方面的具体要求,及早建立良好就业意识;二是高校在媒体建立各种实践教学平台,为媒体充分了解高校人才培养情况创造条件,疏通了人才需求渠道,可以极大减少学生就业趋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实现“在哪实践学习,在哪实现就业”的理想目标;三是高校通过与媒体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对口就业后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媒体后续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

二、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机制构成

1.组织领导机制。

高校应该积极主动与意欲合作的媒体机构取得联系,协商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依据实际情况设立具体工作目标。例如,嘉应学院与梅州广播电视台合作成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双方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高校与媒体共同培养人才,关键是要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明确合作方式和各自任务,明晰双方分别承担的权利、责任与义务。构建目标清晰、程序合理、运行顺畅的组织领导机制,是开展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前提条件,不仅可以保证人才培养的高效率,而且可以保证合作过程的常态化。

2.实践教学机制。

从高校方面来说,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是一个实践教学过程,其目标应该是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广泛深入接触新闻工作,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动态化调整,着力丰富实践教学环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如何以程序化的方式保证实践教学水平成为校媒合作的关键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校媒合作办学体现实践教学程序化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走出去”,例如,浙江万里学院在与东南商报社合作中,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全程参与社区新闻报道、社区活动策划与执行、社区全媒体创新、非广告社区业务经营等活动;二是“请进来”,例如,上海外国语大学与新华社合作开办“多语种国际新闻人才特色班”,邀请多位有丰富国际新闻报道经历的记者、编辑讲学,力图让学生拥有国际化新闻报道视野;三是“环节化”,例如,山东财经大学与“搜狐焦点”泰安站签约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学生到四年级实习环节时可以选择进入该实习基地实习。新闻传播学科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实践教学是学科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基本手段。

3.内容生产机制。

从媒体方面来说,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是一个内容生产过程,青年学生富有朝气并极具创造性,以各种方式参与到媒体新闻工作中,可以为媒体的内容生产带来新鲜元素。例如,吉林教育电视台选派部分领导干部、记者、编辑走入校园,担任客座教授、工作室负责人或双师型教师,指导学生拍摄制作电视节目,推出《校园新主播》等系列节目;北京电视台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共同发起“台校新人培养行动”,学生可以组队研发、策划并制作适用于北京电视台四大新媒体平台的原创媒介内容产品。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参与内容生产,可以极大扩展受众市场,产生立竿见影的效益。学生参与内容生产,实际上创造了另外一种非常富有创意的实践教学方式,即高校教学资源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创造的转变,教学方式从模拟训练到置身实践的转变等。

4.质量评价机制。

在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过程中,如何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是重要环节之一。从目前情况来看,校媒合作办学如何评价人才培养质量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评选优秀实习生,例如,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在每届学生毕业实习结束后,都会举行实习工作总结会,遴选并表彰在媒体实践学习中成绩优异的学生;二是发放合格证书,例如,重庆文理学院制定了《卓越采编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化考核办法》,注重将学生个人实践学习经历、成绩与现场笔试、面试考察相结合,凡符合规定者,由二级学院负责发放“重庆文理学院卓越新采编人才荣誉证书”;三是综合测试考核,例如,成都学院建立了由专家评阅组、新闻工作者等多方参与的评估机制,对相关专业开展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有学者指出,评价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应该按照系统科学的反馈机制制定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估反馈体系,指明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的重要性。

5.学术研究机制。

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可以为校媒联合开展学术研究搭建良好平台。从高校方面来说,高校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媒体实践过程中触发问题意识,使得学术研究方向更有针对性。例如,三江学院曾与现代快报社合作举办“校媒联合培养应用型新闻人才研讨会”,众多专家学者围绕传统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弊端、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等进行研讨。从媒体方面来说,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体制改革、内容创新、发展方向等问题需要厘清,可以充分利用高校学术资源予以指导。例如,华中科技大学与湖北经济频道合作成立“高校媒体双向论坛”,华中科技大学需要定期选派专家学者到湖北经视讲述国内外广播电视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知识。

三、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条件保障

1.协调学生媒体实践时间。

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遇到的首要矛盾是时间资源分配问题,高校需要完成指令性教学任务,对学生和教师的时间安排有刚性要求,媒体需要完成规定报道任务,对新闻工作者的精力投入也有硬性规定。因此,校媒合作过程中如何有效取得学生、教师、新闻工作人员三者时间资源最大公约数成为基本条件。基于这个原因,在校媒合作洽谈中,双方需要达成以下共识:一是高校应该灵活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腾挪出专门用以参与媒体实践的时间;二是高校选定专门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应该有针对性地适当减少指导老师相关课程教学等方面工作任务;三是媒体选定新闻工作者担任指导老师,也应该有针对性地适当减少相关新闻报道任务,为学生参与媒体实践提供强力支持。

2.完善指导老师薪酬激励。

高校教师和新闻工作者联合担任学生媒体实践学习指导老师,在减少正常工作量的情况下,势必会影响到个人收入,因此建立校媒合作指导老师薪酬激励制度是必然选择。但是从目前部分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案例来看,很多高校倾向于认为教师担任学生媒体实践学习指导老师是本职工作要求,很多媒体则倾向于认为新闻工作者担任学生媒体实践学习指导老师是单位信任的表现,双方都对指导老师薪酬问题讳莫如深。为保证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机制的顺利运行,应该基于待遇分流原则,可以由高校方面负责按照相关标准妥善解决教师担任指导老师的薪酬,媒体方面负责按照相关标准认真考虑新闻工作人员担任指导老师的薪酬。

3.构建设备资源共享平台。

基于传播技术现代化的要求,学生在媒体实践学习中,电脑、照相机、摄像机、灯光设施、服装、道具、非线性编辑系统等设施是必备之物,如果过度挤占高校或者媒体的常规设备资源,势必会影响到高校日常课程教学或者媒体的日常新闻工作。因此,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机制运行中,校媒双方应该借助多种渠道建设设备资源共享平台,例如,可以充分利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媒体实验中心,引入社会办学力量建立媒体信息中心,校媒双方出资建立媒体研发中心,等等。在当前网络深度介入新闻传播过程的背景下,新媒体传播已成未来发展趋势,所以建设校媒设备资源共享平台时,应该侧重考虑将传统专业技能和网络相结合,能够将报刊新闻、广播电视节目等融合成为在网络平台下展示的产品。

四、结语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是培养未来高端新闻传播人才的客观要求,也是国家构建现代新闻事业的重大举措。有学者指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是教育机构与媒体机构共同的任务,需要对学生实践学习做出严密的定性与定量规划。因此,高校应该在当下蓬勃兴起的校媒合作模式下科学设计人才培养路径,从多个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为我国现代新闻事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叶信治.走出大学教学盲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2(19).

[2]王渊明.积极探索卓越传媒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11).

[3]陈富祥.校媒合作:传媒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展望[J].甘肃教育,2013(24).

[4]马谛.校台合作,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创新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综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11).

[5]黄进,杨琨,李勇.共建新闻学院全面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成都学院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12).

新闻与传播专业评估范文3

传媒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发端于17世纪近代报纸的诞生地德国,但现代传媒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则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1908年,世界第一个新闻学院在美国密苏里大学正式创立,开创了传统新闻教育模式。1912年,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院成立,创设了重视人文学科基础和专业技能训练的传媒教育传统。这两个大学一直到今天都被认为是传媒教育的典范,也是我国传媒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参考。如今,美国传媒人才的教育是以社会科学为主要基础,由此开创了跨学科多元化发展的潮流。同时,他们在培养传媒人才时还与先进的传媒技术相结合,顺应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潮流,从而保持在传媒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而日本先是师承于英国的学徒制,后来又受美国影响,开创了自己的高等教育、在职教育和大众普及教育相结合的多层次发达的传媒教育体制。在面临传媒竞争全球化和传媒教育国际化的今天,改革传媒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对推进我国传媒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你认为我国传媒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期?有什么特点呢?

陈兵教授(以下简称“陈教授”):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成立报学科是我国高等学校正规传媒教育的开元。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我认为我国传媒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进入了繁荣时期。进入繁荣时期我国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有三个特点:

一是根据社会需要进行学科专业的调整

国内绝大部分传媒院系根据传媒业的发展设置了新的专业或者方向,特别是关于新媒体、物联网、动漫游戏、手机游戏、三网融合、文化创意策划、数字出版等方面的内容,使得传媒人才的培养模式呈现宽口径化,从而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是传媒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呈现多样化

大致可分为六种类型:1.传统名牌新闻传播院系的办学模式。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等,大多具有较长的历史、较雄厚的师资、较完善的教学设施条件,并在传媒业界具有良好的声誉和威望。2.综合性大学新闻传播院系的办学模式。以武大、浙大、川大、南大等一批综合性大学的传媒院系为代表,呈现出鲜明的综合优势。3.全国著名大学新建新闻传播学院的办学模式。以北大与清华为代表,新闻传播学院成立时间都不长,但是名校效应非常明显。4.专业院校创办传媒专业的办学模式。如师范、体育、财经、理工、政法甚至农业类院校近年来创办的传媒专业,以学科交叉、文理渗透、追求特色的新型办学思路引人注意。5.民办大学创办传媒专业的办学模式。如北京吉利大学、北京人文大学等多所民办高校创办了传媒专业,以重视市场需求、办学机制灵活为特色。6.非全日制成人教育的办学模式。

三是积极进行办学方式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

比如与政府主管部门和实践单位共建蔚然成风。这种联合办学可以使传媒学科在政治、经济、技术的新变动和新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机遇。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共建新闻学院,湖南大学与湖南广播影视集团联合创办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由浙江省政府和国家广电总局共建共管。请业界专家任院长也比较常见。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邀请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出任首届院长。同时,与学科专业调整相配合,国内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开始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对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估也在不断的深化当中。

记者:你认为传媒人才培养存在哪些问题?

陈教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传媒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取得了很大成绩:传媒教育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传媒学科地位显著提高,传媒学科教学与科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传媒学科培养的毕业生基本满足了传媒发展的需要等。但是,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超常规发展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我国传媒教育的发展,总体上适应了经济与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传媒业迅速扩张的需要。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高校设立新闻传播学专业点已经超过800个,这些新闻传播学专业点分布于全国300多家高校之中。实际上,从总体上看,传媒教育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看好的。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当前我国高校传媒类专业扩招与很多其他专业一样,已带来了严重的教育质量下降问题。

二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

传媒院系培养的毕业生媒体不需要,媒体需要的人才高校又培养不了。课程设置急功近利,教学只满足于对操作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基本理念和基本观念的传授,忽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的积淀,忽视现代人文素养的塑造和公民意识的培育。背离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剧了毕业生就业困难。

三是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专业发展的需要

尽管近五年我国自己培养的传媒类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中有一批人走上了教学岗位,但师资不足和专业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从全国传媒院系的情况看,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国内传媒院系间经常发生激烈的“人才争夺战”,稳定师资队伍成为一个共同性的难题。年轻教师中不少人缺乏教学经验和新闻实践,亟待进一步培训。

四是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还有待完善

传媒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该要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相对于现代社会对传媒人才的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还不能完全满足。比如传媒实务类课程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是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实际,教学方法不当。课程设置得不够完善,使得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无法真正区分。

五是教学方式过于传统,不太重视学生个性培养

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法简单重复。教学内容滞后于传媒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教学中很难有反映新的传媒技术、信息技术、传播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等内容,尤其是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导致学生在传媒实践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教师较少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

记者:那么针对这些问题,你认为我国的传媒教育与人才培养改革应该采取哪些对策?

陈教授:面对目前我国传媒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思考我们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方式。在一种危机感的感召下,我们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进行人才培养改革,振兴传媒教育事业。特别是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为传媒人才培养的改革提供了良机。建议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重要的对策。

一是确立内涵式为主的发展思路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拓展传媒教育的思路,将传媒人才培养放到世界政治、经济、科技的背景下和传媒事业、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环境中进行定位,全方位地推进传媒人才培养内涵式为主外延式发展为辅的改革,即通过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力,优化教育结构,提高内部效率和质量来推动传媒人才培养质量的模式。

二是探索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传媒学科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它要求教师有专业知识的同时,最好还要有从事传媒实践的经验。因此,在传媒人才培养中应提倡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采取多种形式同社会各界合作,创造出好的传媒人才培养条件。如学院联合、联办媒体、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多渠道办学等。

三是大力进行课程改革

传媒人才培养需要确立科学的专业课程结构。通过设计合理的专业课程结构实现复合创新型传媒人才培养的目标。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这几年来推广的“飞鹰计划”和倡导的“阶梯式”教育就是一些尝试。我们抓住全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机遇,整合浙江省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的区位优势和管理学院在省内率先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先发优势,确立了“宽口径视角、服务区域文化创意经济发展”的专业定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狠抓教风和学风,建立教学和科研联合评价机制

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提高,并增强他们的教学科研能力。一是选派教师到重点的新闻院校进修学习。二是教师要走出校园,到传媒实践单位去学习锻炼。三是结合专业进行学术研究,吸收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充实革新教学内容。同时,动真格狠抓教风和学风。在此基础上,需要建立教学和科研联合评价的机制,并对不同类型的教师真正做到分类管理。

五是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实践能力,推广信任教育

传媒专业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和创新,必须能经受实践的检验,并且也需要在实践中创新提高。在教学中需要克服让学生被动实践的倾向。师生信任教育也是当前值得关注的一个重点。教师对于所谓的“差生”需要倾注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我一直认为,学生犯了再大的错可能也是有原因的,教师再有洞察力,也是有局限的,为学生创造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学环境非常重要。

六是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

新闻与传播专业评估范文4

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和普及,要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这种一体化不仅体现在媒体所有权和平台的传播方面,而且主要体现在信息的传播方面。这就对新闻编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使他们的责任更加重要。新闻媒体工作者的责任重大,不只是因为他们制作整合的新闻内容传播范围和覆盖人群广泛,更是因为在当今社会对新闻资讯类的内容阅读已成为大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对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是巨大的。然而,我国的一些媒体代表经常忘记对于媒体的重要性的认识,他们不注重提高自己的反应能力和个人的职业素养,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在工作中不认真对待,因此在自媒体与融媒体结合下加强新闻编辑能力的培养刻不容缓。

二、自媒体与融媒体的概述

(一)自媒体的定义。百科搜索中对自媒体的解释是这样的:自媒体(外文名:WeMedia)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它是对于新媒体的一般概念,传播者是私人的、民间的、一般的、独立的,通过现代的、电子的手段,将规范的、非规范的信息传递给不特定的多数人或特定的个人;自媒体的平台有很多很多,如:新浪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论坛和一些其他网络社区等等。(二)融媒体的定义。顾名思义,融媒体就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传统媒体通常是报纸、杂志、电视台、电台等。新媒体是一个繁荣的社会平台,而大型V微博等,具有许多特殊优势,却仍然传统媒体没有权威和准确度。这就是为什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始融合的原因。

三、目前新闻编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闻传播形式比较单一。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来看,这直接导致信息学的几何倍的疯狂增长,以及信息传播形式的自然丰富。媒体和媒体是无穷无尽的。随着自媒体和财经媒体时代的到来,无处不在的原始信息内容影响着读者的价值观。对于信息辨别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与新媒体形式相比,报纸作为新闻的主要载体,显然,信息传播速度缓慢、听众有限以及通信方式一致等缺点,在大多数媒体中,依旧没有打破内部老旧的通讯模式。(二)新闻内容有重复。目前,新闻内容的读者不仅局限于中老年人,也局限于对信息的方便性、适宜性、时间和空间都没有限制要求较高的广大青少年甚至儿童。但是,它仍然是传统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没有新的理念,内容制作相对落后,使得新闻编辑在媒体整合下很难进步。(三)新闻编辑工作者职业素养不高。一些新闻编辑不知道传播。他们认为,信息仅限于特定的平台和媒体,信息内容直接而简单地传达给读者。他们不知道,在通信过程中,编辑往往通过新闻内容表达他们对读者的主观感情、个人价值观和态度。此外,一些对新闻领域知识不足的读者对新闻编辑了解不够,会直接导致读者产生错觉,即使是自私自利的新闻编辑,也直接吸引了不合理的人的眼睛的标题,获得大量的阅读,方便了低标准和低成本的内容的传播。有害新闻,污染新闻传播环境。

四、自媒体与融媒体结合下对新闻编辑提出的新要求

(一)快速准确的新闻敏感性。在自媒体与综合媒体相结合的背景下,新闻媒体不断丰富和扩大。为了稳定传统媒体的地位和影响,必须提高编辑的专业水平。记者必须非常敏感的新闻。由于信息混乱,信息来源丰富,他们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但是,要提高电视新闻内容的重要性,为了可靠地评估实际信息的价值,必须选择最新的信息并提高其敏感性。如何提高新闻的敏感性,并要求记者更深入地学习理论,阅读更好的新闻,练习,深入了解真理,了解群众的需要和愿望,使群众写的作品需要。(二)信息的策划能力。为了提高新闻编辑的策划能力,我们需要开始与独家新闻的细节。新闻记者不仅要分类热事件,还要提供深度报道。要想创造一个好的计划,新闻编辑需要对国家不同的政治和法律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仔细的逻辑思考和对新闻材料的详细报道往往更倾向于读者。新闻编辑的规划决定了内容的深度,角度的挖掘,方向的规划和正确的解释信息。这就要求记者遵循国家的政治取向,面向公职部门,将国家政策与人民群众的问题联系起来。他们正确和客观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避免发表极端和片面的言论。同时,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挖掘新闻,兼顾新闻主体和新闻素材的特殊性。(三)新闻编辑的专业性。作为电视新闻编辑的专家,记者在编辑部要有专业的态度,不能遗漏重要信息。在新闻采写过程中,要保证:新闻要素和结构完整,才能有权威性和专业性;自媒体不完整。因此,新闻采编人员在新闻处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新闻信息和新闻稿件,确保电视新闻采编能够达到最高的专业化程度。保持对学习的长期态度,装备科学理论知识,提高道德素质,吸收最佳新闻产品,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处理新闻的程序。(四)新闻采编的思维创新性。在传统的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该主要以政治新闻,人民生活,社会新闻等内容为主,媒体不断发展,编辑的想法也需要实时更新。新闻采编人员要发展思想观念,转变观念,开展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这就是为什么新闻采编人员要更加关注社会形势和热点,寻找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闻信息,创新采编热门新闻报道。信息传播覆盖范围广,要求报纸编辑对新闻的正确投入进行编写,通过平台大数据的分析资料可以得到某种人对某种新闻的好感程度,针对具体事件写时可以对投稿人的正确内容进行编写。(五)高度的职业操守。随着自媒体与融媒体结合的发展,新闻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利益也日趋复杂。越来越多的人在寻找个人利益,进行违法行为,甚至有记者收受贿赂报道损害,捕捉新闻信息的风吹草动,歪曲事实达到自己的媒体利益。因此,新闻工作者应品德高尚,职业道德高尚,不泄露虚假的信息,遵守新闻的可靠性和客观性原则,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反省人民生活,也要宣传党的思想政治对公众。新闻工作者不应进行有偿或贿赂新闻报。

五、结语

新闻与传播专业评估范文5

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清楚地显示了当前美国新闻界虚假新闻泛滥和公信力下降的状况。是什么让虚假新闻泛滥至此,并让那些享有盛誉的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不断下跌?皮尤的结论将矛头指向虚假公民新闻的泛滥。本文拟分析美国虚假公民新闻的新动向,并概括归纳业界人士提出的一些防范思路。

美国虚假公民新闻新动向

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美国。关于公民新闻,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大致可以理解为“公民通过大众媒体、个人通讯工具,向社会自己在特殊时空中得到或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或者把它称之为“来自业余新闻工作者的第一手新闻报道”。在美国,这样的新闻被称作“Citizen News”或“User-generated News”。公民新闻随着以博客为趋势的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而虚假泛滥。量大质差是当今美国公民新闻的总体特点。美国数字新闻学网站甚至载文质疑:公民新闻真的可信吗?总体看,美国虚假公民新闻呈现三大新动向:假新闻从博客流向主流媒体;新闻来源泛滥;传播者普遍素质偏低。

1.假新闻从博客走向主流媒体

公民新闻发端于博客,在微博、空间、个人网页等媒介蔓延。它本来是业余信息者自由地在非专业新闻媒体的一些及时信息。它要么因为由普通公民采写,具有贴近生活的亲和力;要么因为由突发事件亲历者,具有超强时效性;要么因为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具有广泛性。因此,公民新闻逐渐成为一种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形式。然而,尽管人们乐于关注它,却只不过把它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对它的可信度却保持怀疑。公民新闻的虚假如果仅仅在博客或者那些非专业和非权威的媒介出现尚可宽容,因为其本就不具有公信力,然而,虚假的公民新闻正在向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网站等一切主流媒体蔓延。

《华盛顿时报》执行编辑John Solomon说:“公民新闻正在改变新闻界,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如他所说,公民新闻正全面进入主流新闻媒体,如:CNN、福克斯、《今日美国》等都开辟专栏、专版或专门渠道采纳公民新闻。但是,这些媒体也时不时被曝光虚假新闻。2009年,CNN iReport关于苹果公司时任首席执行官Steve Jobs心脏病发作的报道就是一则典型的虚假公民新闻。当时,CNN在未做核实的情况下了这条新闻,瞬间的轰动之后,引发了人们对主流媒体的深度不信任。尽管iReport是CNN专门设立的公民新闻的网络渠道,但它分享着CNN的知名度和信誉。由于它的信息不真实也让CNN的公信力大幅下降。

进一步问,是什么导致公民新闻能够不加过滤地进入主流媒体?是对新闻来源的渴求。这就引出下一个动向,公民新闻的来源从广泛走向泛滥。

2.新闻来源泛滥

在媒介高度商业化的背景下,美国新闻媒体都以拓宽新闻来源并捕捉到爆炸性的消息作为衡量新闻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由于公民记者生活在不同社会阶层,接触着各色人等,经历着纷繁复杂的事件,因此在搜集新闻素材方面往往比专业记者更具优势和灵活性;在新闻方面,比专业记者的采写更具时效。正因为此,很多专业媒体看到凭借专业记者努力拓宽新闻来源的效率远不及鼓励公民记者采写新闻。

利用公民新闻是目前美国新闻媒体拓宽新闻来源的主要手段。据《坦帕湾论坛报》统计,截至2007年末,旗下22张周报40%的内容来自在线用户。明尼阿波利斯州的《明星论坛报》已经将用户内容整合进了自采新闻,并建立了专门这些整合内容的网站vita.mn。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新闻与观察家报》最近也创立了share.triangle.com 网站,通过这个网站,用户的内容可能很快被编辑成规范的格式为报纸采用。而该报本地新闻版上近三分之二的内容来自该报网站的在线用户在博客或论坛上的图片和信息。纵观美国报业,凡是支持融合新闻生产的编辑部,都允许读者在线各种内容,读者自然地成为公民记者。读者的内容一般以帖子的形式出现在报纸网站的BBS板块,帖子的内容大多保持原创性,包括文字、图片、音乐、视频、博客等。这些用户的内容极大地丰富了报纸的新闻来源。但另一方面,由于这样的内容匿名、数量庞大、来源不明,其包含信息、数据、人物和事件的准确度都很难得到充分把关。业内人士认为,用户的所谓公民新闻一方面确实将新闻的触角伸向了专业记者所不能覆盖之处,但由此导致的新闻来源泛滥同样不可忽视。

此外,由于传统媒体裁员加剧,专业记者数量减少的同时也收窄了媒体的新闻来源,为了弥补由此带来的新闻来源不足,用户提供的良莠不齐的内容成了填补媒体内容空白的必要补充。以往,传统媒体有着一整套核对新闻来源的措施,如:美国广播电视新闻制作人协会(RTNDA)评估消息来源的几点方法,包括:消息来源是如何获得信息的;消息来源过去的可靠性和声誉如何;为什么使用此消息来源等,现在,这类措施都没有也不可能用于评估公民新闻来源。

3.传播者从爱好者走向低素质

公民新闻的传播者原本是一群执着于及时信息的业余爱好者。随着微博时代的到来,每个人通过“织围脖”的方式似乎都可以成为公民记者。每当有人质疑公民记者的身份、地位和素质时,业内也会涌现出诸多反对声音。在美国数字新闻学网站发起的关于公民新闻可信度的讨论上,自由新闻工作者Stephen Dohnberg就反问道:“你能说信息者不是记者吗?记者难道不是公民的一员吗?”事实上,并不是公民记者乐于传播新闻的行为导致了公民新闻的虚假,而是他们普遍偏低的媒介素养导致他们对新闻工作基本准则的淡漠,进而造成了公民新闻的虚假泛滥。

首先,公民记者对新闻真实性的地位缺乏认识。公民记者通常按照自己的喜好拼凑新闻素材,这就容易造成事实的部分失实,或者新闻并不能表现客观事物或事件的全貌。其次,公民记者容易把新闻当作自娱自乐,而忽视对受众澄清事实的责任。除了著名的专业新闻人以自由身份的新闻外,公民新闻的通常是匿名的,信息一旦甚至被传统媒体不加把关地采用,也不会有人对它的真实性负责。第三,公民记者常在信息中加入主观判断。加拿大知名媒体人Jack Kapica说:“我常在公民新闻中发现‘我认为’、‘在我看来’这样的字眼,如果他们出现在传统媒体上,早就被公众指责为‘有偏见的报道’,然而,在公民新闻中,人们容忍它,是因为人们根本就不准备完全相信它。”第四,公民记者传递的信息通常缺乏准确性。关于数据、数字、人名等信息,在专业媒体的新闻上是需要严格核对查实的,在公民新闻中,这些信息再模糊似乎也“没有关系”。

在美国的公民新闻网站上能够读到很多疏于对新闻素材加工和编排的文章,甚至有错误的信息。他们能够出来一方面是因为缺乏把关,另一方面也说明公民记者的媒介素养亟待提高。

对虚假公民新闻的防范

虚假新闻总是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而变异。在信息高度冗余的时代,完全遏制它的产生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如何防范。在美国,人们在预测未来新闻媒介形态的时候,有一种说法认为它将是专业媒体和公民新闻媒体的“混血儿”,这就预示着,公民新闻或将成为未来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探讨防范公民新闻中的虚假内容的途径,使之真正成为专业采写的新闻的有益补充已成为美国新闻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业内人士在以下三点形成了一些初步的共识:

1.区别对待

要区分公民记者提供的内容。目前,美国的公民记者大致可分两类:一是具有专业身份的记者,当他们在自己的博客、微博或公民新闻网站上信息时,不代表所属媒体的立场,他们的身份是公民记者;二是业余信息提供者、报料人或者通过媒介自主信息的任何人。公民记者的分类导致了内容质量的悬殊,需要区别对待。首先,像上文提到的Stephen Dohnberg这样的记者,他们以自由的身份在媒介上的信息可以算作公民新闻。尽管他们不受所属机构的束缚,但他们依然具有专业精神,重视新闻的真实性。如果排除为了某种政治或经济目的的可能性,他们一般不会提供虚假新闻。其次,业余信息提供者的新闻只能作为新闻线索,不能不加修改地见诸专业新闻媒体。编辑部可以将用户提供的内容作为扩展的新闻来源,但内容必须根据所提供的信息重新核实、深挖、整合。目前,《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基本上都采取了将用户内容专门设立网站的做法,与本报及本报网站分离开。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既通过用户内容开辟更广阔的新闻来源,又避免了虚假的内容流入权威的媒体平台。

2.提高公民记者的媒介素养

提高公民记者,尤其是那些业余信息提供者的媒介素养有利于减少公民新闻的虚假成份。新闻失实可以分为故意失实和业务失实两类。大部分公民新闻的失实属于后者,这显然是由于信息提供者缺乏专业训练所致。

Stephen Dohnberg在谈到公民记者媒介素养问题时概括了三点:一是投入资金培训公民记者。公民记者需要通过实践更好的新闻采访报道方法来提升自己的能力,但除非有专业的媒体负责培训,否则很难做到让每一个公民记者都熟悉新闻伦理道德规范、新闻工作准则和新闻采访报道方法。二是让公民记者弄清身份。对于公民记者来说,将自己的博主身份和记者身份区分清楚是义不容辞的事情,这意味着他们理解新闻工作的基本常识,但这同样需要专业的媒体人士对其进行引导。三是在新闻报道写作上,专业记者和公民记者在呈现客观事实上的要求是相同的,而不是把新闻报道当成一件好玩儿的事情。这需要编辑在和公民记者的沟通中反复强调他们作为记者时传播真实信息的责任。

3.建立专门的公民新闻把关体系

新闻与传播专业评估范文6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使受众偏好发生了变革,新闻稿或信息传播的方式必然随之改变。在未来的企业信息传播服务中,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力量,将企业信息直接送达目标受众的形式会获得更广泛的采用。

不论传播技术如何进步,媒体环境如何变化,企业始终需要有效渠道向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探寻如何利用经济、高效、表现力强且易于追踪效果的传播服务,同时尽量规避由于信息及传播渠道泛滥带来的负面作用,这成为促使企业新闻稿和企业信息传播行业改革模式的一次契机。

作为企业新闻稿行业的开拓者,美通社看准这一契机,通过综合性平台,将多媒体形式的企业信息传递给媒体记者、博客写者、行业人士、消费者和普通大众。对于企业的多媒体新闻稿而言,以前并没有一个标准告诉企业,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内容素材,如何分配布局文字与图片、视频等,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对于多媒体新闻稿的使用。针对这些现实问题,美通社不断根据企业的传播需求对多媒体新闻稿模式进行调整,并有望成为企业多媒体新闻传播的标准制定者。按照其制定的标准,美通社为摩托罗拉制作了数字新闻套件,包括多媒体新闻稿、符合广播电视规格的高清视频、社交媒体链接、产品介绍和图片资料。

目前在欧美国家,企业多媒体新闻稿服务快速增长。有调查显示,在新闻稿中使用多媒体内容会使记者和公众参与度提高35%。这种融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及多种Web2.0功能的方式,将会成为未来企业信息传播的主流模式。美通社拥有超过50%的市场占有率、服务于全球4万多家企业和机构,2009年仅在美国市场就有40%以上的客户从传统的文本新闻稿转到多媒体新闻稿。在中国也有包括国航、迪斯尼、香港贸发局、北京产权交易所等企业和机构多媒体新闻稿。“多媒体传播是传统文本信息传播的一种延伸,其传播范围和渗透率高,可以迎合受众不同的偏好,” 美通社(亚洲)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陈玉如此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