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的主要任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播学的主要任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播学的主要任务

传播学的主要任务范文1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传播学》;转型;升级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而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的高等教育[1]。于应用型大学教学而言《,传播学》课程需要切实转型与升级,以适应社会、企业、学生的需求。因此,分析应用型《传播学》目前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到转型升级的具体方法,对应用型大学做好转型与升级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应用型本科教育背景

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明确类型定位和转型路径,加快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抓住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技术发展机遇,建立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促进与中职、专科层次高职有机衔接,广泛开展面向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继续教育,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以应用为驱动的创新能力,完善校内评价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等主要任务。其实在此之前,浙江、四川等地的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就已经向应用型转变。

2应用型大学《传播学》课程现存问题

2.1课程教学以理论知识为主,导致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差

与应用型大学设置的诸如采访、摄像、后期编辑等新闻传播动手实践的课程不同,《传播学》课程中涉及的相关理论众多,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重点介绍《传播学》中关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效果等的相关理论。而这些理论知识又更需要学生主动去理解、记忆、消化,再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技巧,但这一过程往往比较漫长,在课堂上花费的时间也较多,就占用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从而导致学生真正动手等的能力较差,难以适应新闻传播一线需要。

2.2课堂教学以讲授方式为主,导致学生的知识接受度较差

就目前而言,《传播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主要还是以讲授为主。这主要是因为即使像中国传媒大学这样的学校,在整个教学课程设置中,《传播学》课时也仅有48个课时,而其他学校的课时也一般在32个学时左右。换句话说,传播学所占的课时相对较少,导致教师为完成基本的理论教学任务只能偏重采用讲授的方式教学。但是《传播学》相关理论于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最终使得学生的知识接受度较差。

2.3教学双方关注点不在同一个层次上,导致学生课堂失去兴趣

讲授《传播学》课程的教师职称至少都是讲师,年龄最小都是27岁。看似年龄小的教师能够与学生打成一片,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修《传播学》课程的学生一般也就18、19岁,与27岁的教师依然差八九岁,二者之间的代沟较为明显。这就更别提与年龄较大的教授之间的代沟了。27岁以上的教师关注社会传播实践更注重深度,而十八九岁的学生关注传播实践更注重感官、直觉。另外,由于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传播信息的及时性、丰富性与传播媒体的多样性,二者之间关注的传播事件也就存在极大的差异。

3应用型大学《传播学》课程转型与升级策略

3.1学校要培养、提高教师动手传播的能力

整体而言,应用型大学对各学科教学的要求都更倾向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也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在校运用,到单位就上手,甚至独当一面。这就首先要培养能够真正动手的教师。只有教师本身具有动手能力才能将操作的具体方法、技巧、捷径等通过讲授、实验、讨论等方式传授給学生。因此,应用型大学一方面要安排好薪资、待遇等问题,制定适当考核机制、奖励措施,让教师轮流前往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站与新媒体担任传播工作的相应职位,掌握传播工作流程,做出实质性的传播事件;另一方面,要制定专门的专家演讲、座谈、论坛等制度,设计好流程邀请传媒业界精英不流于形式地到学校与教师近距离交流,将优秀的传播技巧、策略、细节等与教师沟通,让教师真正接触到各级、各地、各类媒体的成功经验,打开教师的视野,实现提高动手传播能力的目的。此外,应用型大学还要经常开展业务培训会、举办优秀教师经验交流会等,让教师之间相互沟通、学习,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3.2教研室要增加课时、调整教学时间,研究改善教师教学方法、内容、手段等的策略

教研室作为推动《传播学》课程要积极发挥基础作用的纽带。因此,面对网络传播迅猛发展亟需专门的传播人才,但《传播学》课程教学课时偏少,学生难以及时消化传播理论知识、传播技巧等问题,教研室一方面要迅速结合报社、电台、电视台以及网络与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尤其是要结合互联网的传播技巧、策略、特性等,调整课程课时分配,适当增加《传播学》课时,调整教学时间。另一方面要通过开展《传播学》教师教学研讨会、交流会,开展教师与学生座谈会,邀请报社、电台、电视台以及互联网与新媒体业界的优秀传播人才到教研室座谈,从而实现研究改善教师教学方法、内容、手段等的目的,帮助教师真正掌握教学的规律。

3.3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作为应用型大学的《传播学》教师要十分清醒地认识到所授课程需要特别强调实用性,授课对象也更想掌握具体的传播技巧的现实,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3.1结合学生关注的事件讲授相关理论,奠定他们动手操作的基础

无论何种年龄的教师,都要尽量采用微信、微博、QQ等非面对面沟通形式,座谈等面对面沟通的形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以掌握他们比较关注的事件。在掌握他们关注的事件基础之上,将传播学的理论知识点与他们所关注的内容相结合,才能真正让他们在聆听自己关注的事件时感受到传播理论的重要。这样他们认知并运用传播理论时,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3.3.2鼓励学生运用传播学理论思考事件并绘制分析

事件进展图、传播策略图,增加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动手能力鉴于学生现在不太积极配合老师思考,而是求助网络问题,教师一方面要跳出书本,结合当下最火热的事件,鼓励学生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层层分析传播者的目的、传播的内容、针对的传播对象、具体的传播技巧、传播的效果等。另一方面,应尽量在课堂上腾出时间,让每个学生绘制已经发生的事件进展图、传播策略图。此外,教师应同学生一起依据相关传播理论分析事件可能的新进展,推测传播事件的新情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他们在课堂上的动手机会,从而实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

3.3.3邀请学生动手运用传播学理论策划类似传播事件,增加他们课后的动手机会,提高动手能力

课堂教学毕竟时间有限,所以想让学生们真正学好传播学知识、传播的技巧、掌握传播的方法,教师要适当留课后作业。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根据国际国内重要的事件以及学生们关注的事件,结合传播理论布置课后相关作业。另一方面要建立奖惩机制,形成学分对换体系,比如采用实践学时与课堂学时、实践学分与课堂学分对换的方法鼓励学生们在课后主动参与系、校的相关传播活动,报社、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的策划传播活动,网站与新媒体等的传播活动,广告公司以及传媒公司的传播活动,积累传播经验,以增加他们课后动手的机会,提高他们运用传播理论动手传播的能力。

作者:车南林 单位:四川传媒学院新闻与网络传播系

传播学的主要任务范文2

关键词:新闻传播 角色 功能

新闻传播学既是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应用性学科,又是有厚实的理论与学识基础的人文社会学科。在新闻传播教学中,有的主张“厚基础、宽口径”,有的主张“通识教育”,有的主张“文理工渗透”等。无论哪利,方式,最终都要落实到“教”与“学”的环节中来。“教”涉及教师的职责、功能,“学”涉及学生的态度与习惯。时代在变,“教”与“学”的方式与内涵也应改变,其中最关键的是师生思想观念的改变。

教师应有大的时代观,学生要有新的学习观。新闻传播学的教学应与时展紧密相连,作为该学科的教师,应该时刻关注时代环境的变化,以新闻者的敏感感悟时代的变迁,以大环境为参考,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更新与补充。所谓的大环境,就是包含国内国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在内的时代环境,这些环境的变化不仅影响到新闻传播的发展,也应在新闻传播中得到反映。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所引发的信息全球化,不仅推动了传媒一体化的发展。而且促成了全球传媒市场的形成,传媒竞争加剧;与此相关的信息传播力、文化影响力、思想凝聚力、舆论引导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国际间传媒的竞争事实上也是国与国之间软实力的竞争。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深刻转型期,我国传媒先后经历了三次大变革,每次变革都影响深远,无论是从“事业单位”到“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或是报刊业的“经营与采编剥离”到广播影视业非新闻节目的“制播分离”,还是“事业与企业的两分开”的“转轨转制”,都直接推动着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大学新闻传播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传媒界培养、输出新闻传播人才,这类人才不仅应具有广阔的视野、具有国际竞争的意识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而且还应对国内媒介发展背景与发展态势有清晰的认识与了解,知道自己置身何处。知道自己面临的挑战。而这一切需要新闻传播学的教师进行引导与培养。因此为师者只有具有大时代观,才能在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时代意识、竞争意识;才能及时调整、增补新的知识、新的观念和新的思想。

21世纪是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个特别强调知识与学习的时代,是个特别需要学习与创新的时代。如今世界各国纷纷掀起建设学习型组织的热潮,各大有名的跨国公司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先导,如GE、微软、壳牌、摩托罗拉、宝洁等,他们将企业的竞争看做是企业学习力的竞争,壳牌石油公司企划主任德格说“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学习力成为21世纪的核心竞争力。说到学习,似乎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学习者,但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综观我国的应试教育,所强调的学习是对知识的死记硬背,是对习题的反复操练,这事实上是对个人学习力的扼杀。那么进入到大学校园的学生,应该重新树立新的学习观,改变过去不良的学习习惯。新闻传播学的学习绝不是对新闻传播原理的掌握,也不是对教材上规则范例的模仿,而是通过本学科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未来的能力。

教育的功能是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学习是心智模式的修炼。大学教育的功能主要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研究方法。在新闻传播学的教学中。你让学生看教材、看书本,没有一个人会说看不懂。那么还需要老师讲什么,如何讲?是不是教师把书本内容变成PPT,加以视觉或音效处理就可以了呢?这显然是不够的!作为新闻传播学的教师,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研究方法,并借助于现代媒体技术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俗话说思想决定行动,只有教会学生如何去思想,才能引导学生如何去做。在这里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理论的教学,二是实务的教学。通常情况下,前者传授新闻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后者培养学生的传播技能、方法和应用知识。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新闻人才。目前学界一直关注和讨论的是在教学中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现今社会瞬息万变,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知识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深入把握传统的新闻理论,而且要紧密关注理论前沿,要运用理论剖析当代社会现实,通过解析的过程启发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通过大量的业务实践来让学生感知、体验和消化所学的理论,并最终通过掌握新闻采编的实际能力来检验其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

进人大学校园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是心智模式修炼的过程。心智模式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指人们长期记忆中隐含着关于世界的心灵地图。心智模式根植于每个人的心灵之中,是关于自己、别人、组织以及世界每个层面的形象、假设和故事。实际上就是指人的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心态。由于受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大学之前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是同质化的教育,要求规范、统一,有预设的标准答案,符合者得肯定以及表扬,不符合者会受到否定以致惩罚,很少顾及个性的发展,很多时候读书学习变成是为父母、为老师,而将个人、自我的喜好追求缩小到最小。这使我们的心智模式定位于听话、乖顺就是好的。带着这种观念进人大学就像戴着心灵的枷锁进入新的学习苦旅,无论如何,这是迫切需要改变的!因此,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生来说,首先应该反思以前所接受的教育观念,正视自我,尽可能地开放自己的心灵,敞开压抑的胸怀,有选择、有偏好地去学习自己想学的,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不再是从众、顺服。比如,新闻传播学的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具有敏锐观察、迅速反应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培养的。因此,平时在课堂上应敢于表现自己,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胆识:课外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借此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心智模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吸收、借鉴、调整与完善,而学习是重塑心智模式最有效的方法。这里的学习不是单纯的课堂学习、知识的学习,而是与能力有关的所有行动。

教师要由保姆型转向教练型,学生要由被动变为主动。传统的教学大多是填鸭式的,老师就像保姆把饭菜都做好,然后一勺一勺地喂给学生,至于学生是甘之如饴还是食之无味,教师很难在线性传播式的教学中得到真实的反馈。这种教学方式受到日益激烈的批评,有许多院校鼓励老师进行教学的创新。但不容忽视的一个现象就是虽近十多年来,我国新闻传播教育规模扩张过快,许多相应措施跟不上,许多新闻与传播院系经费不足,师资不够,一些新来的年轻老师一上岗往往就要担负好几门课程,使教学质量和效果受到影响。招生人数猛涨,师资力量有限,这是客观因素。那么对于已经成为新闻传播学院的教师来说,与其抱怨工作量的超负,还不如从自己的角色转型做起,即从保姆型向教练型转变。所谓教练型就是你是学习规范的制定者,是学习内容的指导者,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学习进程的引导者。将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的人,按照学生的实际需要,沟通、谈论、商议所需、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多讲,而教师重在点评、校正与指导。学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重视学生的需求,并据此制定授课计划,进行专业的训练,才是教师角色转型的关键。与此相关,学生的学才可能由被动转向主动。当讲台是学生的,当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才能经由最初的不适而变为喜欢。学生的主动性除了接受老师的鼓励、刺激外,还应该进行内在转变。

传播学的主要任务范文3

关键词: 传播 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

1.引言

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新的发展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4年制定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并经过修改和完善了于2007年定稿确立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作为各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自《课程要求》以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全国多所高校得以开展并深化。许多高校按照《课程要求》和自身实际情况,采用了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是为了帮助我国大学生达到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所设计的一种新型英语教学模式,具体操作见下图(图一)。

2.新传播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分析

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2]而教育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传播,是“一种以培养和训练人为目的而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也就是说,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人进行教育的传播活动”[3]。模式(model),是对某一事项或实体进行的一种直观的简洁的描述。任何传播模式对于现实传播活动的相符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反映现实、描述现实、分解现实的方式是否合理和科学,而具体的认识对象――人类传播就是借助于这种方式而被抽象出来的。因而,传播模式也就成了我们正确认识传播现象的一把金钥匙。[4]

从图一的教学模式构成中,我们可以看出,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清楚地表明了这个传播过程的各个组成要素,即受众/教学对象/学生、传播内容/教学内容/听说读写译、传播环境/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和课堂、传播方式/教学方式/自学+辅导和面授、传播者/教学组织者/教师。图一直观地表明了新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教学环境的双重性和教学方式的双重性。所谓教学环境的双重性,就是在此教学模式中,大学英语教学在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教室和面授课堂两个教学环境下进行;而教学方式的双重性,即为在两个教学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分别采用学生自学加教师辅导和面授课堂的教师面授。下面笔者就从这两个双重性来分析此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和改革中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2.1“人机交互”的计算机网络课堂

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最大的区别无疑在于新模式将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设备应用在教学之中,并把其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回顾人类的历次传播革命,从语言传播到文字传播,然后从印刷传播到电子传播,最后到现在的网络传播,我们发现传播媒介在历次传播革命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1世纪是互联网的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人类已经进入到了网络传播的时代。所谓网络传播,是指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能提供多种网络传播方式来处理包括捕捉、操作、编辑、存储、交换、防疫、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活动。[5]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超越时空限制、信息海量、多媒体、主动性、参与性、交互性和操作性。正是由于网络传播的巨大优势,教育界才将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应用到实际教学和科研中。

在计算机网络课堂的教学环境中,大学英语教学采用的是以学生自学为主和教师辅导为辅的教学方式。从传播类型来说,我们可以称之为“人机传播”的教学传播过程。所谓“人机传播”,就是学生可以在计算机网络课堂中利用网络教学系统按照自己的英语实际能力来进行基于听说读写译语言能力培养的学习活动,其中以听说读能力培养为主,写译能力培养为辅,如图一中的虚实线所示;而教师也能够利用网络教学系统对学生进行在线辅导和监督,并能及时甚至实时地获得反馈。新教学模式中描述的网络教学系统若能涵盖教学、学习、反馈、管理的完整过程,包括学生学习和自评、教师授课、教师在线辅导、对学生学习和教师辅导的监控等模块,那么这种“人机传播”将体现出它极大的优势。

由于网络英语教学具有的多媒体集成、跨平台资源共享、个别化学习、交互和远程教育等许多独特的优势,网络就能为学生创造一个理想的第二语言习得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大学英语教学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创造英语学习的真实性的“情境”。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情境”建构出的教学环境,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更能使学生在解决真实的问题中建构自己的知识[6]。而且,多媒体网络技术还可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性,对学习内容实行控制,引导不同的学习者进行个别化的学习,真正朝着个性化教学和自主教学迈进,并坚持在建构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时,总是先有一个激活原有知识的阶段。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和各种超文本方式的内容组织、激活旧知识,再通过同化或顺应过程重建新旧知识的联系,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发展平衡状态。

多媒体网络系统用于英语教学可以做到最大限度地提供各种交互功能,使学生能与教师、同学、教学内容和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最广泛的交互性学习。这种社会性的相互作用可以为知识建构创设一个广泛的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从而为知识建构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积极的支持,让学生学会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完成较高层次的意义建构。[7]

2.2“人际交互”的面授课堂

众所周知,传统的面授课堂学习环境比较单一,课堂基本上由教师主导,教师被视为无所不知的“上帝”,而课本也几乎被看作是至高无上的《圣经》。许多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把英语课本上的知识告诉学生,学生的主要任务则是消化、理解教师所授内容。教师是费力不讨好的传播者,而学生往往是了无生气的被动接受者。学生缺乏独立性、自主性的思维和判断能力,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变成机械记忆书本单词、语法及练习答案的过程,从而割裂了学生新旧“图式”在知识建构中的联系,忽视了学生认知能力的个性差异。整个教学传播过程基本上是按照一种单向传播的线性模式在进行,学生和教师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较少有互动和沟通。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自然是不可能的事。

根据《课程要求》中教学模式的解释: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化,而且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思想和实践,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更加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转变,也是向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的转变。[8]

要真正达到以上改革的目标,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那么面授课堂也要相应地改革。建构主义理论可以说恰好能带来这样一种改革。建构主义理论主要强调以“学”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要起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作用[9]。维果茨基认为建构主义的学习应该是一种社会性、交互性的协作(collaboration)学习。[10]知识不仅是个体在与物理环境的交互中建构起来的,而且社会性的交互(协作)更加重要。由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性相互作用内化的结果,每个学生个体都有自己的知识经验,因此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合作完成任务,共同解决问题。而要实现一种“社会性、交互性的协作(collaboration)学习”,一定要在面授课堂的传播方式,即课堂的呈现和组织方式上进行变革。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1]要达到这个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具备国际沟通交流的能力,我们就需要在面授课堂中开创一种理想的“人际传播”教学过程。

所谓“人际传播”,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12]在本质上来说,人际传播是个人之间相互交换精神内容(意义)的活动,精神内容交换的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媒体(符号媒体)。人际传播的核心媒体无疑是语言,而声音语言是人际传播也是自我表达的最基础的媒体。语言的功能并不仅仅在于传递讯息内容的本义,它还通过声调、语速、音量、节奏等传递着与说话者相关的背景信息。因此,即便是同一条讯息内容,用词的粗俗与礼貌、声音的有力与无力,语气的坚定或犹豫,声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韵律的有无等,都会引起听话者的不同反应。另外,体姿、表情、眼神、身体接触,以及服装、发型等,都是自我表达的重要媒体。

正如游泳的本领只能通过游泳实践才能掌握一样,沟通交流的自我意识和能力也只能通过实践才能培养和习得。理想的“人际传播”教学过程,或者说理想的面授课堂应该成为学生在计算机网络课堂自主学习成效的检验场,成为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交流思想,共建学习共同体的良好平台。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应该成为引导者和促进者、设计者和开发者、组织者和协作者、监控者和评价者、学习者和研究者。

作为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首批示范高校之一,浙江财经学院实行了2+2的教学新模式。笔者通过听课和师生交谈等调研方式,深刻感受到了面授课堂的活力和变革。他们的面授课堂主要是通过基于主题性任务的小组活动来展开。小组活动的形式不限,有做成海报来课堂展示讲解的,有模仿电视节目的脱口秀或访问的,也有小组辩论、情景剧表演的。各小组以他们认为恰当的方式将他们的想法见解、经历体会甚至痛苦困惑带入课堂,在课堂上有竞争,有交流,更有互相学习,面授课堂由此逐步实现了由学生真正主导。“在2+2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开创新型课堂组织方式,以学习兴趣为导向,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紧紧凝聚在一起,课堂不再仅仅是听说技能的训练场所,而是融会了学生的思想和兴趣,对于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很好的尝试”。[13]

3.结语

一个优秀的传播模式应该要符合五条标准:呈现性、整体性、超陈性、启发性和实用性。[14]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基本上符合了上面的几条,但一个优秀的传播模式并不意味着就是完备的和永恒的传播模式。这一教学新模式能否真正有效地指导和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达到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的目标,还有待软硬件条件的不断成熟和两个课堂的不断改革和探索。

参考文献:

[1][8][1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于研究出版社,2007:8;5-6;1.

[2][4][5][12][14]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0;44-45;41;34;45-46.

[3]黄鹂,吴廷俊.教育传播学新探[J].现代传播,2003,(1):47.

[6]David,Jonassen.Constructivism an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1995,(2):241-247.

[7]张建伟.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J].教育研究与实践,1999,(3):21-25.

[9]Kafai,Y.& Resnik,M.Constructivism in practice:Designing,thinking and learning in a digital world[M].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s,1996.

[10]列夫・谢苗诺维奇・维果茨基著.李维译.思维与语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传播学的主要任务范文4

【关键词】媒介融合;“融合教育”观;融合记者

面对媒介生态的深刻转型,新闻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顺应媒介的发展趋势,研究信息化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新闻教育改革,培养既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思维,又适应当下时代需求的新型新闻传播人才,笔者认为应该具有与媒介融合形势相适应的“融合教育”观。

一、“融合教育”观的内涵

关于传媒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的媒介融合,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所Henry Jenlins明确指出,媒介融合包括了至少五个层面的内容,即技术融合、经济融合、社会或机构融合、文化融合和全球融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蔡雯首次将“媒介融合”的概念引入我国,并进一步预测“融合新闻”传播将是“融媒时代”新闻传播的主体模式。尽管在国际新闻界媒介融合的界定没有在学理上达成共识,但从专家学者的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媒介融合不是狭义地局限于技术,而是必将在技术之外的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可见,传统的、单一的“技能型”新闻人才培养观已不再适应当下国际化新闻传播业的发展,新闻院校在关注技术革新的同时也必须转变观念,对新闻传播中人文、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变革有足够的重视。

第一,媒介融合需要“知识与媒介素养的融合”。“融媒时代”新闻传播的实质就是信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从当代中国新闻传播的变化来看,新闻传媒把中国文化全方位推向世界舞台,又让西方文化千姿百态地展现在中国人面前,中西文化的交融互动不再仅仅是文化精英们的特权,而是活生生地发生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上。在这种“跨文化”的新的传播形态下,人人都可以成为“公民记者”,进行民族间、文化间的信息与交流。同时各种思想、政治观念、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泛滥,有益的、有害的信息并存。作为新闻从业者既要在错综复杂的信息群中寻找新闻线索,又要发出权威的声音引领舆论的方向,因而就必须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和媒介素养,而这种能力、素养的形成,正是来自于各种知识、文化的融合。

第二,媒介融合需要“融合记者”(backpack journalist)。他们只需要备上一部上网手机、一台数码照相机、一台小DV、一部笔记本电脑就能同时满足多种媒体的编辑、采写、播报需求。他们一个人就能完成采访、写作、拍摄、编辑等工作程序,既懂得前期报道,又懂得后期视频剪辑制作,具有融合的专业技能。

第三,要实现知识融合与技能融合的和谐统一。近几年,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一部分高校在新闻教育方面进行了专业细化的尝试,致力于培养娱乐记者、体育记者、经济记者等专业型记者。笔者认为众多的研究实践出现了偏重于专业实际操作技能的倾向,忽略了学养型教育。对此,国内知名的新闻学者已给予深入的论述。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戴元光说:“把学习现代技术作为新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应当受到质疑的,过分的技术化取向对新闻教育是一种伤害。”[1]因此,新闻教育改革应着眼于宏观的新闻教育观基础之上,必须以加强对学生知识融合培养和技能融合培养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融合教育”观下的新闻教育改革

(一)打破学科界限促进知识融合培养。当代高等教育中,一个专业就像一台机器,只有坚实的钢铁硬壳是不行的,还需要有传输履带、螺栓、发动机等物件,才能成为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仅仅着眼于专业书籍是不行的,要加强知识融合培养,就必须打破学科的界限,在原专业的基础之上,广泛涉猎交融学科的相关知识,将诸如军事、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进行整合。只有在知识层面实行新的交融整合,使学生能迅速地对纷繁复杂的新闻传播现象和多层次的国际问题做出程序性的分析与综合,才能从根本上适应新闻全球化、国际化的知识调整与理论创新要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早在2005年就开始尝试性地采用跨学科的方式联合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效果显著。目前,国内一些知名的新闻院系也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依托强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实力,加强与文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合作互补,试行联合培养、融合交流,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基本具有两个以上的学科知识基础。

(二)调整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强化技能融合培养。媒介融合的核心是在同样内容的基础上,生产出针对不同平台上的新闻,并用适当的形式播出。因此在专业设置上,要打破壁垒,尝试媒介融合专业的教育模式。此外,很多高校新闻专业还沿用将新闻业务里的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并立的课程体系。这种传统的新闻教育模式客观上造成了学校教育与新闻实践活动的脱节。在新闻实践活动中,新闻的采编、写作、评论只是连接新闻业务各个环节的桥梁和纽带,它们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应该在对诸课程客观分辨的基础上,进行融会贯通,进而形成较为系统、科学的“新闻实务通论”。

(三)合理构建多维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技能与知识的融合。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只有通过实战和实践,才能将新闻专业的课堂学习与新闻实际运用有机结合,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天人合一”,成为适应业界需要的合格的新闻人才。因而在新闻教育过程中实践平台的搭建和实践体系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合理地构建课内训练、课外练习、校内实践、校外实习、社会调查与服务相结合的多维实践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应贯穿于各个年级、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在内容上应逐步深入、层层递进,促使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在实践中逐步统一和融合。二是搭建具有“实战”功能的媒介融合平台。该平台不仅是学生实习的平台,更是专业的工作平台,能够承担数字化传播时代的专业化新闻业务,可将学生的实习融入新闻业界的生产流程。比如承担校内的信息传播沟通工作,将校内新闻传播资源整合为可供学生学与做的“传媒集团”。

三、新闻教育改革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完善取决于不同构成要素、不同构成环节的有机统一。在新闻教育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

(一)新闻院校要加强与业界的联系与互动。伴随着“融媒时代”的到来,我国学界出现了一种“反常”现象――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当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范敬宜成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许多曾经在业界任职的知名记者纷纷“下海”,成为各地方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的顶梁柱……这种“反常”现象仿佛指南针一样,清楚地告诉我们:融合新闻传播国际化的程度越深,学界与业界的联系越紧密。业界既是媒介融合的实践者和引领者,又是新闻人才的需求者。新闻院校只有加强与业界的联系与互动,才能紧跟传媒发展的脚步,对其正在和即将出现的变革做出准确的预判,从而使新闻教育改革更具有前瞻性,培养出业界所急需的、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具有国际视野和思维的新闻人才。

(二)新闻教育与其“予人鱼”,不如“授人渔”。我们正处于知识信息时代,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有限的学校教育远不能满足人一生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的要求,所传授的专业技能也远远不可能适应新技术、新知识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在努力搭建新闻实践平台、营造“融媒新闻”加工氛围、注重学生基本能力、基本思想境界培养的同时,更要通过牢固树立“融合新闻”观的教育理念奠定他们继续学习、自主更新知识、自我调整知识结构、自我不断锤炼融合技能的基础,使他们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自觉地去捕捉其他知识素养作补充,不仅具有适应变革的能力,更有与时俱进、主动变革的境界和愿望,这样,他们便会真正融入新技术、新知识发展的大潮,为新闻传播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为鞍山师范学院2011年度校级教师科研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kyxm10)

参考文献:

[1]复旦大学“全球知名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EB/OL].人民网:传媒频道,2009.

传播学的主要任务范文5

[关键词]媒介经济;注意力经济;我是歌手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5-0102-02

很早以前就有这样一个案例,成都市区某一条街道上有一家商店,一天晚上,老板将几十张大幅的脚印形状的宣传纸贴在几条主要通往该商店的道路上。果然第二天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人们好奇地顺着脚印向前走,想知道个究竟,结果那天商店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但同时也引来了政府部门和城市管理人员,责令其立即取掉地上了脚丫型胶纸,当然更重要的是该举动被数家电视、报纸等媒体争相报道,这家商店在一夜之内家喻户晓,老板的目的也就实现了。我们认为这就是注意力作为稀缺资源带来的注意力经济效益。

1媒介经济概述

媒介经济是新闻传播学与经济学相交叉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传媒经济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由于受到不同国情、不同的传媒制度以及学科背景不同等限制,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有最早对媒介经济学进行研究与学术建构的罗伯特·皮尔德,他认为媒介经济学“关注和研究的是形形的媒介运营者如何在各种资源非常有限的前提下,满足受众、广告商在社会资讯与娱乐等方面的需求”。罗伯特·皮尔德.媒介经济学——概念与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阿兰·艾尔布兰也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学者,他认为媒介经济学“是指传媒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制作内容来满足社会公众各种不同的欲望和需求”的学科。阿兰·艾尔布兰.传媒经济学——理解市场、行业与概念[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国内学者中周鸿铎教授是最早进行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学者之一,其研究历程和学术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传媒经济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完善。他认为媒介经济学“是应用传播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们利用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以传输信息为主要任务的各种传播媒介的传播活动的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以及由它所引起的各类经济活动及其运行规律。”周鸿铎.传媒经济导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综上,媒介经济是基于信息公开而广泛的传播所产生的经济活动。媒介经济就是把新闻传播学研究和经济学相关理论研究结合在一起,它所研究的是在传媒产业中所存在的经济因素和原理,并通过这些因素科学的引导和制约从业人士的经营与管理,从而做出更正确的决策。

2注意力经济的含义

“注意力经济”的概念是美国学者迈克尔·高尔徳哈伯与1997年12月在美国著名杂志《Hot Wired》发表的《注意力购买》一文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信息非但不是稀缺资源,相反是过剩的。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人们的注意力才是稀缺的资源,正是由于它的稀缺性,注意力才可以转化为财富。而早在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就指出,电视台实际上不动声色地“租用”我们的眼镜和耳朵做生意。为了尽可能“租用”到更多的眼睛和耳朵,电视台以好的节目做“诱饵”,这恰好造成了观众免费收看电视节目的假象,实际上,电视台是通过隐性收费(观众在不知不觉中以其对节目的关注来“交费”)来获取巨大的资源,然后将这一宝贵注意力资源以不菲的价格卖给急需这一资源的广告商家。由此可看出,注意力经济的核心是注意力,而所谓注意力是指“人们关注一个主题、一个事件、一种行为和多种信息的持久尺度。”张雷.注意力经济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传媒时代,你赢得了大众的注意力,那么你就赢得了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广阔的市场。

21世纪世界进入信息时代,国际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全球性让人类信息传递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网络等新媒体的兴起使得受众沉溺于信息的海洋,无限多的信息中无法立刻找到对你有用的信息,信息的丰富导致注意力的匮乏。有线电视网络的快速发展和电视频道的大量增加,使人们在电视节目的选择上有了很多方向,众多媒体将自身利益放在了首位,吸引大众的注意力成为了电视台经济活动的重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认为,传媒制作精彩的内容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同时也将这种注意力售卖给广告商,传媒要完成的文化商品的市场行为,正是这种以“注意力”为中心的二次售卖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受众与广告目标消费者的身份重合,而注意力才是传媒主要盈利的终端产品。为了争夺收视率各电视台想尽办法迎合大众的趣味和偏好,因此娱乐化、大众化的注意力经济成为媒介经济的最重要的特征。

3注意力经济的成功应用——《我是歌手》

在这个选秀节目已经多到审美疲劳的时代,过多的娱乐节目分散了受众的注意力,众多草根真人秀节目利用“平民心理” 已经无法与观众套近乎,煽情的故事背景和恶俗的话题炒作再也无法引起观众的兴趣,要想制作出一个如2005年《超级女声》一样掀起巨大波澜的节目可谓难上加难,然而2013年湖南电视台再次投下娱乐重弹,《我是歌手》在2013年1月18日以季播的方式每周五晚22∶00准时播出,这档节目被定位为中国首档顶尖歌手音乐对决秀。

3.1《我是歌手》的关注度

据央视索福瑞全国网收视数据显示,首期《我是歌手》的收视率达到1.06%,份额占到6.07%,居同时段节目收视率全国第一。《我是歌手:2013年最火“好声音”》. http:///20130123/n364477827.shtml.此后,《我是歌手》的节目收视率持续上升,第三期节目收视率达到1.16%,第五期上升至1.33%,第七期为1.1%等等均为同时段节目全国收视率第一,直至最后的决赛收视率达到了巅峰——2.38%。数据来源:《我是歌手》官方微博:http:///iamasinger?ref=http% 3A%2F%2Fs.weibo.

纵观新浪微博,“我是歌手”字条的搜索量达到了55,833,935条,远远超过《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等当红综艺娱乐节目,甚至超过了红遍整个中国的“中国好声音”的搜索量。在众多主流视频观看网站上如搜狐视频、优酷、乐视等,《我是歌手》的单期点播次数也远高于其他综艺节目。

无论从收视率还是网络视频点击率和观众的反响来看,《我是歌手》第一季的节目是非常成功的,炫丽的舞台、震撼的音效以及具有超强实力歌手的加入,湖南卫视新鲜刺激的节目模式再一次拉回了大众的关注度。

3.2利用注意力经济分析《我是歌手》成功的原因

湖南卫视全新推出的这档顶尖歌手对决的真人秀节目颠覆了以往草根选秀节目的制作模式,以高质量、高品质、紧凑情节为追求,受众看到了充满生活原汁原味,比赛如火如荼的全新电视节目模式,极大的迎合了观众追求新鲜感的心里,满足了受众对于节目真实感的追求。

3.2.1参赛主体为实力派明星,节目以震撼的视听效果吸引观众的眼球《我是歌手》节目云集了华语乐坛很多资深唱将及新生代的个性音乐人,选手的选择经过了深思熟虑,第一期的选手有羽泉、齐秦、黄贯中、沙宝亮、陈明、尚雯婕七位,选手覆盖了不同年龄段,大陆与港台地区,深情曲风和摇滚曲风等,可谓面面俱到。而要想打造一场华丽的视听盛宴,只有实力派的歌手表演是不够的,节目配备了超一流的乐队、顶级的音响调音师,邀请香港著名制作人梁翘柏担任节目的音乐总监,将现场打造成了一场殿堂级的“live秀”,改变了以往以炒作和煽情故事为卖点的粗制滥造的选秀节目模式,以追求音乐本质为节目的制作理念,追求歌手在镜头面前的真实表现,歌手仅仅通过音乐演唱来表现情感,感染观众,实现了节目的独一无二性,在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

3.2.2节目环节设置悬念,以“新鲜感”保持观众收看热情除了视听效果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音乐体验以外,精良的环节设置别出心裁、充满悬念,在细节上不断带给观众“新鲜感”。

《我是歌手》频频制造悬念,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时常有一种紧张感,每期节目开始会有一个选手出场顺序的抽签环节,不仅观众不知道歌手的出场顺序,参赛选手之间也被严格保密,在充满未知的气氛中,选手被突然通知的应急表现在镜头前真实展现,戏剧性的大逆转随时发生。除此之外,每一期七位歌手轮流一次唱完后会进行观众打分环节,分数最后的一位面临淘汰,一位全新未知的“新人”歌手于下周来补位,最为第七位歌手进行演唱,其他六位直到最后一刻看完表演后才知道谁是自己的竞争对手,这种未知的效果与压力丰富了整个节目的音乐表现形式,同时也保证了节目风格多样化,如后期杨宗纬和林志炫的加入逐步将节目带入,这二位也成了决赛“歌王之王”的热门人选。经济学有一句经典的名言:“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我是歌手》节目在吸引注意力方面严格遵守了这一原则,在歌手的选择上避免曲风、类型的重复,如黄贯中淘汰了再补位周晓欧,陈明离开了再邀请彭佳慧,选手类型保证多样化满足了不同性格观众的审美偏好,避免了众口难调的商业尴尬,规避了市场风险,风格多样化的表演在注意力争夺中格外注目。

3.2.3多种互动方式的创新,以灵活的推广方式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除了《我是歌手》节目的高品质内容和悬念环节的形式以外,湖南卫视利用互联网的新科技形式开创了多种全国独有的收看和互动渠道,这些新的营销模式也助力《我是歌手》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我是歌手》作为一档电视节目在决赛之夜首次与电影院同步直播,在全国11个城市的万达影院合作直播放映,由于节目本身具有很好的视听震撼效果,电影院的播放吸引了众多观众前去观影,这种电视直播与影院合作的跨媒介合作无疑开创了一种新的创新模式。除此之外,湖南卫视不满足于网络上的贴吧讨论和微博互动的推广方式,大力宣传湖南卫视的手机客户端“呼啦”,以更快捷更专业的方式与网民互动,网友登陆呼啦,通过扫描电视上的二维码或角标参与节目互动就有机会抽奖赢得万达影院“歌王之王”决战之夜的门票,这些全新的互动方式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跨越时空的特点来使渠道“便利性”这一实质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

传播学的主要任务范文6

关键词: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学校文化

校园生活的质量主要体现在:自由的空间、和谐的氛围、平等的对话、心灵的撞击、探索的追求、成功的喜悦等。对学生来说,主要是享受良好的教育、高质量的教学,享受校园生活的愉悦,享受校园给予他的一切;对于教师来说,主要是享受健康的生活、事业的成功、内在的追求,享受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一、实施文化管理,打造教育品牌

学校管理应该是一种文化的管理,面对鲜活的人,用人格力量去感召,用精神文化去引导,用心灵撞击心灵,用文化去熏陶,让学生获得成长的体验。素质教育告诉我们,一所学校的教育最终应走向审美化的道路,教师的生活也应该走向审美化,使学生同你相处时如同沐浴在阳光之中,最终影响他拥有阳光人生。

学校管理应该注入人文精神。人文科学的价值在于为人类构建一个有意义的世界,守护一个精神家园。我们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实施隐性的柔性的管理,即文化管理。淡泊行政意识,增强服务意识,提出质量与服务同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的口号。全体教师尽职尽责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把真诚与智慧奉献给学生。正因为如此,我们学校不管有多么艰巨的任务,总能凝聚全体师生去克服困难,实现目标,并表现出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蓬勃向上的活力,这就是我们实施文化管理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层次,发挥名师的示范、带头、辐射作用,为教师的成长搭设平台,为干事业的人、出类拔萃的人创造一个自由发展、愉快成长的空间。要营造学校的“文化场”,即通过各种切合师生实际,能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场景等,将文化方面的特性、要求、规范内化为师生的思想情操、意志品质。我们将继续完善“四化”工程:绿化、美化、人文化、音乐化。做到校园有晨曲、汇合读书声,声声入耳入心,浸润心田,陶冶性情,起到净化环境、美化心境的作用。

二、讲究教育艺术,促进师生互动

爱因斯坦曾说:物理给了我知识,艺术给了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教师教学艺术是学校文化的重要体现,为此,我们重视教师教学艺术的提炼,同学校一起发展,与学生共同成长。教师要使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要学会教育反思,生成教学智慧。我们的做法主要有:办好教师论坛引发教师思考,提升教学体悟,关注教师成长。教学方案、课堂实录、教学反思等都是论坛的内容。新老教师互相交流,共同启发,必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倡办公室文化。建成绿色办公室,做到洁净、安静、整齐,学习研究气氛浓,团结协作精神强,计算机用于教学的效果好,让办公室成为对学生传播学校文化的窗口。杜绝教学事故。凡拖堂、满堂灌、不使用普通话、书写不规范、组织教学不利、不雅之言等均为杜绝之列。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艺术,使每个40分钟成为一段难忘的师生共同成长的历程。

三、提高生活质量,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