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入门基础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工入门基础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工入门基础知识

电工入门基础知识范文1

一、利用开堂课,阐述专业发展前景,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兴趣是认识事物和探求知识的心理倾向,是求知的先导。”良好的兴趣和情感能使人点燃智慧的火花,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强制性的学习是不可能持续的。工厂电气控制设备理论内容枯燥,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学生对于理论学习常常提不起兴趣;对于技能的训练,部分学生由于害怕而不敢轻易动手,从而对技能训练操作失去兴趣。因此,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显得至关重要。

作为刚学这门课的学生,很难对本门课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有在专业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才能对课程有一个总体思路,从而建立目标和专业兴趣。作为专业课老师的我们应怎样在开堂课中树立目标,培养兴趣呢?首先老师应该认清本门课程是同学们必考专业技术等级证之一“维修电工”,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阶段目标就是通过鉴定获得中、初级等级证书,引起学生的重视;其次就本课的就业前景,结合自己身边的事例讲一讲具体的工作岗位和薪资待遇等,进一步树立学生的专业理想,增加学生新鲜感的同时,也达到提高学生兴趣的目的。

二、整合优化课程体系,利用模块化教学方式理论与技能相结合,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的

从课本的结构我们可以看出,在刚开始学的过程中,第一章讲的是我们常用的低压器件,如:刀开关、熔断器、接触器等,基本没有实训内容,除了认识元器件还是认识元器件,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不说,还可能使学生在每天反复记各种符号中失去对本门课学习的动力,目标变得单一。

为了进一步明确每节课的教学重点,体现理论与技能相结合。在教学初期我就是按几大基本控制线路为主体,每个基本线路就是一个模块。按照模块化教学的方法制订教学计划,每一模块注重理论与技能互相结合,相互渗透。教师要对每一个课题教学做到心中有数,教学安排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要让学生掌握每一个模块知识点的工作原理,掌握使用、维护的方法。介绍完一个就安排一次技能训练,让学生动手装一遍,做到理论与技能相结合。以第一个模块为例,第一个模块内容为“点动单方向旋转控制线路”,学习内容所涉及低压电器件的符号、基本原理和安装的注意事项,接线示意图和原理图区别及线路工作原理学习与线路组装调试。这样教学的优势就在于,学生学了低压电器立即可看到用处,可以相互印证。如记不住符号和原理可以在线路分析中强化记忆,学好电器元件的基本原理、符号又可以分析线路的工作原理,两者相辅相成,加强记忆,效率较高。理论学完后,马上进入实践,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马上体现理论的用处,促进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让学生更加明确每节理论和实践课的目的。

三、合理利用课后评价体系,以鼓励为主,促进入门教学阶段学生成就感的建立

学生在模块化教学模式中,每节课都有较强的目的性,那么如何有效地把学习的目的转化为成就,取决于课后评价体系。以第一模块为例,学生完成线路安装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先根据线路原理用万用表检测,检测完后再接上电动机,并在老师严格的监督下进行通电操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能弥补以前学习中的不足,也能在体验中一步一步建立成就感。在学生完成这一系列操作后应给此次实践作出评价,指出优缺点,而且应对学生首次实践就成功给予肯定,在评价中最后认定实践成绩,在认定成绩中应以鼓励为主,进一步在学生心中树立成就感。对于在首次实践中失败的同学,应给予耐心的帮助和讲解,让这部分同学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最终走向成功,减少学生心中的挫败感。

当然所谓教无定法,工厂电气控制设备作为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我们的教学中也没有一套固定的教法。我们应始终站在每个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个立足点上,因地制宜地制订出确实符合每个班级情况的入门教学方法。

电工入门基础知识范文2

[论文关键词]电子电工专业 创新 改革 技能训练

电子电工专业必修的实践性课程就是电工操作技能训练,而实践教学是增强学生社会适应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备环节。书本理论知识无法满足学生面对严峻的社会竞争,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熟练操作技能、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的实用型人才。良好的专业技能素质是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要以理论指导实践,强化实践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便实践与理论更好地结合。创新与改革电子电工专业技能训练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倡导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从社会、现实生活和自然中自主地确定并选择专门的研究课题来研究,并且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不再拘泥于老师安排或课本上的实验方案和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索。教育模式由传统的先理论后实操教学方式向先实操后理论再实操的新型教育模式转变,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索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在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习电工的兴趣极大地提高。总的来说,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1.对学生电工实验技能的训练要加倍重视。要求学生从点滴的规范操作做起,根据自己的学习进行情况和电工实验的基本特点,进行实验技能的强化训练,要求学生操作达到准确化、熟练化、规范化。

2.让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师的实习课题和教学计划规定的器材,并尝试分析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打开思路;之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效地进行生产实习,最后展开讨论,做出总结。另外,要鼓励学生树立信心,进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探求真理的精神。

三、强化技能训练专业模块教学

专业模块教学重视学生学习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心理基础的培养,同时也可以强化实训教学和专业技能。电子电工技能训练通过标准化、规范化训练,采用模块法教学,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整体素质可以得到全面提高。总之,专业模块教学便于学生加深对技能的掌握和知识点的理解,这也是培养学生适应生产需要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电路模块中,安装实习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源电路,提前把介绍组成电路的低压部分的原理、作用、结构等有关材料发给学生,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较深刻的印象,实验时知道学生用示波器在实验台上观察整流、放大电路、稳压、滤波各个分电路输出波形情况。

四、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要求学生课前熟悉理论内容,了解操作步骤,实验时教师给学生做边演示边解说的示范操作,对关键环节反复强调说明,步骤分明、分解操作和整体操作有机结合。实验前的准备可采用师生共同参与准备,包括拓宽学生知识面,实验的预试,之后学生分组操作实验,教师巡回评价、指导。让学生通过回答教师在实验操作中选择性的提问,来强化记忆,理论联系实际操作,提高自信心。例如,在电工技能试验中,用无交流电流挡级MF30型的万用表去测量某一电路中的交流电流的方法是什么?此类问题情境会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兴趣集中到专业知识上来。

五、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技能

1.重点培养识图与读图能力。各种电气设备虽然工作过程不同,但却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由简单的基本控制环节组成。所以,通过培训使学生们具备掌握各种连接关系、图形的含义和电气符号,根据电气原理图分析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及电气设备的工作过程。

2.注重培养电工基本操作工艺能力。电工基本操作工艺是通过培训电器维修工作人员的基本功,使学生具备日常照明电路检修与安装的能力、掌握正确使用常用电工工具的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使用电工三表(钳形电流表、兆欧表、万用表)的能力。通过培训使学生具备了解“三表”的简要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熟练运用“三表”检测各种电气参数,掌握“三表”的常见故障维修。

六、采用现代化先进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既能允许教师通过编程主动地控制计算机,又把来自各种电子媒介的信息进行集成,改善传统教学中的说教场面,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容易接受。尤其在电工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演示文稿、多媒体制作课件,把深奥的、难讲的理论做成图画的形式讲给学生,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降低教学成本、熟练操作技能、理解理论概念,充分调动学员的思考、听觉和视觉,增强培训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七、趣味化教学法事例

1.趣味化教学法。趣味化教法就是在学习电子类专业课程时,暂时免去系统的课堂理论教学,而提前进行趣味性实验教学,将教材中的基础理论趣味化,以培养学生兴趣为目的,先开展实验,在激发、培养了好奇心、兴趣后,最后将理论知识的传授渗透在一系列的兴趣性动手操作中进行,在实验过程中渗透必要的理论教学。学生配合教师开发兴趣实验,再通过系列兴趣性实验制作,使学生在掌握系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稳固形成各种技能。如“电视机原理”“收录机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等专业课,都可以采用这个模式。通过趣味性实验去增强基础知识教学,实现“先懂理论后去做实验”到“从兴趣性动手实验中去学理论”的转变,解决了两者在课时分配上的矛盾,同时也能在有限的课时中获得技能与理论的双丰收。学电子关键在于多动手,许多理论上不懂的东西,在动手过程中都会慢慢被消化、理解。在目前职业院校与生源现状下,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应该采用:以培养技能为中心,“先动手,后理论”即以动手操作为先导,以实验教学为基础,以专业基础为主线的教学方式。

2.趣味化教学法的实践效果。趣味化教法改善专业学习气氛,改变学生学习生活;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趣味化教法”消除了以往初学者对电子技术的那种高不可攀的感觉,使初学者容易入门。通过趣味制作学生兴趣倍增,多数能快速、轻松地迈入电子世界的大门,很多学生将课外时间投入到电子小制作和小发明上,那种班级制作学习的气氛和求知欲为专业课的学习扫除了障碍。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大,便于同学之间交流学习、相互探讨,全班学生平时都忙了起来,业余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开始是教师为学生组织制作元件与资料,一个学年之后,多数学生能设计其他实用性小电路与课外自行搜寻并进行制作。除了教师及时进行解答指导在制作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外,学生们还经常会自行找资料翻书寻找答案。总之,趣味教学法使学生爱上了电子,班中形成了你追我赶的专业学习气氛,学生的学习生活充实了,学生能够自行学习了,“趣味化教法”模式深受学生喜欢。

3.趣味化教学法的具体实施。(1)针对原教材的教学。对教材中必需的且职业院校学生能接受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尽量以趣味性演示为先导适当运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对那些难度大的内容,理论性强,暂时略讲或删去(与其花较多的课时去讲解这些内容,情同浪费时间,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样做的效果很差,倒不如将时间花费在实际操作中,等到学生实验做得很好的合适时机,再回来讲这些必需的难懂知识)。这样就使得原教材的授课时数大量压缩,进而有大量课时补充实用性电子技能课,趣味性的教学,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兴趣状态下,下意识地获取电子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原教材可作为技能教学中精简教学及及时查阅的教本。在技能操作的合适时机进行有针对性的简短教学原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这样做就分解了难点,增加了教与学的现实性与兴趣性,避免或减少了枯燥乏味的课堂电子理论教学,体现了教学的实践性与直观性。实践表明,这种教法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教学效率高,具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2)辅助教材的延伸。教师要整理出教材中分布的重点难点、各知识点,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将其分散到各电子小制作电路中,设计出一套自成体系的辅助教材,并注意尽量不遗漏,少重复,并使其系统化、系列化,尽量能融入教材中的所有基础理论,使小制作电路与教材融为一体。教学时,动手操作作为先导,要以实验教学为基础,配以适当的操作过程及传统理论教学中的难点、知识点的指导、讲解。有必要时回过头来讲解原教材中那些当时略讲或删去的内容,也就是讲讲做做,边做边讲,讲做结合,这样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电工入门基础知识范文3

【关键词】电工学 教学 改革

一、教学改革的三个方面

1、按照现代科技的发展方向,对《电工学》的教学内容和实验内容进行了改革与研究,编写了新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及《电工与电路》实验指导书。围绕学院提出的“学院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三特”办学目标,我们对《电工学》的课程内容和实验内容按现代高校办学方向进行了研究与改革。

新的宽口径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使得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时数一再压缩。因此我们对照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考虑到原来的《电路分析》、《电工学》、《电气技术》三门课程在性质上都属于专业基础课,在内容上有许多重复、相同或相关的章节,我们首先将以上三门课程合并为教育部专业目录中的《电工与电路》这一门课程。

其次,按照新的教学计划,编写了新的教学大纲。《电工与电路》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生的必修课,是电路理论的入门课程,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中所介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计算方法在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中也是必备的基础知识。考虑到它的基础性,对原来所讲三门课的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着重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要点及基本技能的教学,删除了与其他课程重复的内容。

由于《电工与电路》既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结合新编教学大纲对《电工与电路实验大纲》也进行了重新编制,并按照新编教学大纲编写了《电工与电路实验指导书》。旨在培养学生从事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技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多层次人才的需要。

2、对教学进行改革,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大为增多。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适应现代社会终身学习的需要。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了教学模式的转换。“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我们改变了过去主要由“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在教学中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重点内容精讲,力争讲深讲透。面对学时数的一再压缩,而教学内容又增加的情况。为了在有限的教学中让学生尽可能接受大的信息量。在教学上我们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弥补教学时数的紧缺。我们选择部分章节内容,并采用被广泛应用的制作了教学课件。因为是一种能够制作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及视频剪辑于一体的媒体演示制作软件,为人们传播信息、扩大交流提供了极为方便的手段。能够制作出十分精美的展示画面,其强大的图文处理能力,使用户能够轻松驾驭图形及文字的变化方式。我们采用制作的教学课件简便易用、画面生动,而且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时方便地进行内容更新。

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进行《电工与电路虚拟实验》的开发应用研究按照实验大纲的要求,对学生做出了科学规范的实验课要求。首先要求实验前有预习报告,无预习报告不得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其次在实验过程中,加强管理、严格要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必须动手。而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允许在完成规定实验的同时,自选实验项目进行实验,提高学生的兴趣。最后,严把考核关,平时随机抽查已做实验,学结束对所做实验进行操作考试,让每一个学生做到均会动手,均能动手,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技巧。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节省实验经费,提高办学效益。我们尝试了《电工与电路虚拟实验》的开发。按照实验大纲要求,我们选择了部分实验进行虚拟实验开发。该实验课件是以456为平台,可以完全实现实验的仿真,该课件操作简便,具备完成《电工与电路实验》的基本功能,并可以方便地对电路及参数进行修改,完成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数据采集。

二、课题应用情况及效果

《电工学教学与实践内容和手段的改革与研究》课题于2001年立项至今,经过二年多的教学研究和实际应用,已取得一定成果。初步建成了一整套适合我系《电工与电路》课程教学的完整体系及相应教材的电子教案等。并经过了研究制定――教学应用――意见反馈――再研究修改――再教学应用的二度循环体系后,从内容到形式日趋完善。

新的《电工与电路教学大纲》和《电工与电路实验教学大纲》在我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2000级和2001级二届共4个班的教学使用中A在学时少的安排下,对教学进行改革,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增加近1/3。不少同学还下载课件,用于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教学相长。不仅顺利完成全部教学内容,而且与本专业的前、后续课程的衔接也协调的很好。考虑到实验课时压缩及我系当前实验设备等众多因素,我们加强了对学生电路分析能力、学生实验技能和技巧的培养,通过实验学生熟练掌握了电工电路中一些常用设备和仪表的使用方法。实验类型有验证型实验、观察和研究型实验及设计型实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在实验教学中进行了虚拟实验的开发应用研究。我们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电工与电路》实验进行虚拟,借助先进的技术与设备,跟上了现代教学的步伐,解决了实物实验中存在的资金短缺、安全性差、损坏率高等弊病。这是一个今后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电工入门基础知识范文4

【关键词】EDA教学;电子信息;教学改革

引言

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适应社会各层面需求的、与时代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第一线服务的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一贯以来培养目标是以专业技术知识为基础,以实践为核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掌握一门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有较强的知识转化能力。

1.传统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电子类职业学校的专业课都开设了专业基础课,这些专业基础课涉及的知识面广,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多,因此学生在学习中,总是觉得很吃力,学完之后,又不知道如何运用知识。问题的症结是学生刚刚接触专业的知识,没有基础,而且传统的教学用单一的方法从理论上阐述,学生学起来感到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所以学生难以学好专业课。但专业基础课学好后,对学生的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职业院校的电子专业基础理论课具有入门难、逻辑思维能力要求高的特点,比如《电工技术基础》的公式多、定理多、计算量大,《电子技术基础》概念多,单元电路分析计算难,电子专业基础课理论性,实践性强,与学生在高中学习的基础知识联系不多,每次课的新知识多,信息量大,抽象且枯燥无味,往往学生进入专业基础课的学习都会感到难以适应,久而久之导致恶性循环,以至于失去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和信心。

2.传统的EDA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EDA技术的普及,职业技术学院也相继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比如《EDA电子设计自动化》,《Protel电路设计》,《可编程控制技术》等,涉及的主要软件有NI Multisim 10、protel99se、MAX plusII等等。NI Multisim 10用软件的方法虚拟电子与电工元器件,虚拟电子与电工仪器和仪表,实现了“软件即元器件”、“软件即仪器”。NI Multisim 10是一个原理电路设计、电路功能测试的虚拟仿真软件。

NI Multisim 10的元器件库提供数千种电路元器件供实验选用,同时也可以新建或扩充已有的元器件库,而且建库所需的元器件参数可以从生产厂商的产品使用手册中查到,因此也很方便的在工程设计中使用。PROTEL是PORTEL公司(后更名为Altium)推出的EDA软件,是电子设计者的首选软件,在电子行业的CAD软件中,它当之无愧地排在众多EDA软件的前面,是个完整的板级全方位电子设计系统,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绘制、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混合信号仿真、多层印制电路板设计(包含印制电路板自动布线)、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图表生成、电子表格生成、支持宏操作等功能,并具有Client/Server(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同时还兼容一些其它设计软件的文件格式,如ORCAD,PSPICE,EXCEL等,其多层印制线路板的自动布线可实现高密度PCB的100%布通率,它较早就在国内开始使用,在国内的普及率也最高,几乎所有的电子公司都要用到它,许多大公司在招聘电子设计人才时在其条件栏上常会写着要求会使用PROTEL。Max+plusⅡ是Altera公司提供的FPGA/CPLD开发集成环境,Max+plusⅡ界面友好,使用便捷,在Max+plusⅡ上可以完成设计输入、元件适配、时序仿真和功能仿真、编程下载整个流程,它提供了一种与结构无关的设计环境,是设计者能方便地进行设计输入、快速处理和器件编程。但是,一般这些课程会被安排在专业基础课学习完毕以后,在第三或第四学期,学生在学习到这些仿真软件时往往已经忘却了许多重要的基本知识。除此以外,传统的教学方法在EDA应用软件的教学中只注重命令的介绍,或者说强调命令的操作步骤,而不重视命令以外的东西。由于教师本身的学业水平及其素质问题,功能性教学方法被广泛采用。采用这种方法学生不可能在教学规定的时间内宏观地、整体地去把握事物的内涵,所学的知识缺乏连贯性,独立操作软件的水平不高,只能简单模仿和死记硬背。同时该方法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参与少,不能适应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3.改革的主要思路

传统的电子专业基础课教学和EDA技术教学存在明显的缺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参加教研教改项目,以教改促进课程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比如,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中不能照搬传统的一套教学方法,从数学推导或理论分析来得到相关的结论。一方面,应该借助电子仿真软件EDA开展教学,直观的形象显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讲解,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另一方面结合其它课程设计的方法来提高EDA软件的使用,如《电路基础》、《数字电路》、《模拟电路》、《高频电子线路》等课程的设计以前都是手工完成设计部分的工作,现在都安排在EDA技术中心利用EDA软件来完成。通过大量实际训练,使学生掌握EDA在本专业各项设计与电路制作中的应用。在接触各种实际的和模拟的设计电路课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推广职业认证考试高职教育应该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

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涉及的相关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课程改革建设的深入。

结束语

实践证明,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基础课程和EDA教学方式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把这两门课程教学实施得更好,才能达到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适应社会各层面需求的、与时代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第一线服务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当然,笔者提出的把两种课程糅合在一起贯穿执行的教学方式还不够细致和完善,这当中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环节去检验和解决。

参考文献

[1]俞文英.关于电子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探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5).

[2]李曙峰,冀云.EDA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科技致富向导,2011(23).

[3]孙怀东.EDA技术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三明学院学报,2007(04).

电工入门基础知识范文5

关键词:电工实训;现状;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12-02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职业技能为目的,其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培养从事机电设备的生产、维修、检测、工艺设计,以及机电设备的维修维护、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除了应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还应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

随着社会对高职教育认可度的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前景不断向好。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毕业后从事电工的高职学生保持着稳定的高收入,比其它生产线上的工人入门工资高三成。而且在一步步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证书后收入更是显著增长。面对这么好的就业形势,学生能否把握机会呢?通过对我们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只有10%的学生能够顺利地通过企业的考核,最终从事电工工作。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学生机电专业毕业,并不能胜任电工工作,而需要在工厂再学习,再培训,再考核,才有可能成为一名电工。笔者反思,高职教育到底缺失了什么?为什么不能实现学校和企业的零对接?

二、高职机电类学生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

目前高职院校,同本科院校相比,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差,学习兴趣,特别是书本知识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兴趣的不足,自然影响到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面对这样一个群体,如何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一个有待破解的难题。如果不能有效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将来走向社会,根本无法适应社会竞争。

(二)缺乏规范化的电工基本功训练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基本功训练是学生接触电工专业技能训练的开始,是良好的职业习惯的形成阶断,是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基础的。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不能熟练掌握电工的操作技能;没有规范的电工基本功训练,就无法胜任复杂的工作岗位。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今天,对学生进行系统、规范的电工基本功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并不重视基本功训练,90%的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规范的电工基本功训练。这些职业院校在课程设置时,没有电工基本功训练的课程,将基础性的基本功训练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对一些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实训则安排大量的时间,轻基础训练,重综合训练。殊不知,机电类的学生,面向的岗位群,是各种电类的操作工,维修工,毕业后大多数会到企业一线,真刀真枪地干事,没有平时扎实的训练,没有过硬的基本功,根本无法适应将来的工作,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电工。

(三)缺乏分专业、分层次的电工基本功训练

不同专业的实训内容有所不同,目的是使其掌握的电工知识和所具有的实际操作能力更适合其所学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实训课题有所不同,目的是因材施教,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力得到最大的提升。

过去做实训,不论什么专业,实训内容都是一样的。根本没有根据专业的不同、岗位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实训内容,更没有依据学生的个人能力的高低,制定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实训课题。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三、对策研究

(一)大刀阔斧地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职的学生,相比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其文化知识基础比较差,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普遍不足。如果还像中学阶段那样大量地讲述理论知识,学生很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所以要对课程进行改革,加大实训课程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比例至少达到2:1,争取达到1:1。这样,一边讲授理论知识,一边训练专业技能,既传授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学习的对象不再是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还有很多直观实用的实践知识与操作技能,二者互相促进,学生兴趣必然大增。

(二)要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的电工基本功训练

1、应把电工基本功训练当成学生的一项重要的技能来训练。要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内容、学时和顺序,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训练,对操作的姿势、动作、技术要领和工艺要求要进行反复的训练和讲解。

2、要规范电工基本功训练的内容和要求。那么,电工基本功训练应含有哪些内容呢?本人认为,应含有以下几个模块:

模块一:电工安全用电知识。安全用电知识,对每一位从事电类工作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应该放在电工基本功训练的最前面。

模块二:通用电工工具的使用。在对电气设备、线路进行安装和检修时,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电工工具,通用电工工具应包含:(1)电工通用工具的使用,如试电笔,螺丝刀,钳子,尖嘴钳,斜口钳,剥线钳,网线压线钳,电工刀,电工包,扳手等工具的使用;(2)电动工具的使用,如手电钻,冲击钻,电锤电动螺丝刀的使用;(3)加热工具的使用,如电烙铁、吸锡器;(4)热风枪的使用。

模块三: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电工仪表对整个电气系统的检测、监视和控制都起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一名电工,不仅要了解电工仪表的分类和特点,还必须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并控制误差。出于成本考虑,电工仪表应有以下几个部分:(1)万用表(指针式和数字式)的使用;(2)兆欧表与钳形表的使用;(3)直流电桥的使用。

模块四:常用导线的连接工艺。电源与负载之间,电路与电路之间是依靠导线的连接来完成的,而连接部位是整个电气系统的薄弱环节,当这部分出问题,整个电路必然会出问题,因此,导线的连接技术也是从事电工工作的基本功之一。

模块五:照明电器安装与内线工程。照明电器的安装方法、安装工艺及注意事项,也是电类专业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

(三)要把电工实训内容专业化,层次化

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根据专业的不同,制定差异化的实训课题。

以前职业院校对实训课程不太重视,同一门课程的实训基本一个样子。这种训练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了。所以在制定实训内容时,要对学生就业的岗位群进行调研,然后将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汇总,分专业制定差异化的实训课题,这样才能做到学以致用。

其次,学生和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课堂学习能力上,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别也很大。所以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应遵循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将实训内容分为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能力提高、自行设计制作电路等几个层次。基础差的同学可能把训练重点放在基本技能培养上,掌握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的使用,熟悉电路基本元器件的性能、用途和基本测量方法。基础好的同学可以把重点放在综合运用能力训练上,安排诸如万用表的设计、安装、调试等实验项,培养学生电工领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情感和创新个性。通过上述不同层次的实训,提高了学生的整体实训水平、实际动手能力和对电工理论的应用能力。

四、几个促进措施

(一)把考试与训练结合起来,与技能竞赛结合起来

要提高电工实训的水平,必须制定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考核评估体系。以考促训,考训结合。应改变以前的终结性考核为过程性考核,对实训过程分阶段、分项目进行考核。同时,每学期举行电工技能大赛,通过竞赛,树立一批操作能手,在学生中起到示范作用。

(二)把电工实训与电工上岗证结合起来

构建“一线三训”的实践教学体系,将职业资格证书引入《电工》课程,把职业资格培训贯穿到整个实训教学中,实现知识到岗位能力、岗位资格、职业技能的全面提升。

(三)在训练基本功的同时,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在实训教学中,通过小班制教学、严格考勤、任务分配、效果点评和整理实训室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在安全教育、电路装接与调试、电气测量、报告撰写等实训环节中,督导学生严格执行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培养学生的安全与质量意识和严谨细致、认真务实的职业精神。

五、结语

电工实训是电工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实训课的改革,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提高《电工学》教学效果的探索\[J\].职教论坛,2004,(2).

电工入门基础知识范文6

[关键词] 行动导向教学 模块化教学 电工实训

在21世纪的今天,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竞争已经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追求一张文凭,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行动导向教学作为一种新的职业教育模式,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更新了教学理念、拓展了教学原则、调整了教学内容、运用了新的教学方法。笔者在从事高级技工学校电工专业模块化电工实训教学中,充分发扬掌握行动导向教学的思想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通过多种活动导向,结合实际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的和课程要求明确化

技工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电工专业模块化实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基本功过硬、能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较强操作技能和技巧的职业技术工人。具体课程要求掌握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变压器、序控制器及其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工厂供电、机床电器控制、变频技术等多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能熟练使用电工工具仪表,按照国家本行业标准正确处理各种电器故障。

二、教学内容课题化

按教学内容的总体要求,打破课题界限,进行课题规划设计,并按课题设计要求进行知识重组,确定每一个课题的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训练时数、训练步骤、训练结果评估。如何将课题要求细化、量化、责任化,做到每周有目标,每周有措施,每周有考核,每周有效果,是实施学习法的关键环节。电工专业毕业班的学生面临毕业和专业技能鉴定的双重任务,在只有一至二个学期的实训时间内,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并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针对国家技能鉴定委员会对电工专业的职业要求,结合电工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的内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制定了电工安全知识、电工工具和仪器仪表、导线及电缆的连接和绝缘恢复、照明线路安装、起重与搬运工具、防雷与接地装置等基本功训练课题,在技能训练上设计了电机的拆装与检修、常用低压电器的识别与检修、电机点动与连续控制、电机正反转控制安装、两地连锁正反转控制安装、星――三角降压启动控制线路安装、CA6140卧式车床、X62铣床、电子线路安装与调试、用PLC改造继电-接触式控制线路,并进行设计安装与接线、用变频器改造继电-接触式控制线路,并进行设计安装与接线等课题。涵盖了电路、电子、电机变压器、电力拖动、机床电器、工厂供电、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等多门课程的内容。根据每个课题对理论和技能的不同目标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各学习小组,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及合作,注重讲授、示范、教法、学法的统一,突出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并对每一个课题的训练步骤以及考核方式做了具体安排。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做到三坚持:入门指导示范讲解坚持准确性和科学性;巡回指导坚持答疑解难的目的性;结束指导坚持总结成绩解决问题的针对性。这些“行动导向教学”的方法经过教学应用,效果明显。

三、教学任务效率化

实训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课题安排可谓一环扣一环,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一定要在教学效率上下工夫。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师生两方面共同努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是主导者,只有通过教师的组织和指导,学生才能迅速、有效地掌握知识,并获得自身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调节,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为此,教师必须深刻了解知识的系统,深入了解学生,有效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去组织教学过程,使教学内容乐于为学生所接受,并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智力活动,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地保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带动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激励学生的斗志,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奋斗精神,使他们愉快地团结在教师的周围,与教师一道克服学习障碍,以取得攻克课题的胜利,获得自我满足、自我激励的资本,进而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和乐趣。

2.要发挥实训教学的优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利用实训教学的优势,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的学与习结合、学与思结合、学与行结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爱学、善学、乐学。为此,要做到如下几点:(1)配合基本功训练,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如电工常用工具部分,少讲多练,对理论性较强的环节如变压器、高低压电器的原理部分,适当增加课时,做到循序渐进;(2)采用挂图、参观、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给学生良好的视觉感受,增强其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3)能现场演示的实验一定要亲自演示,例如电机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的课题训练;(4)为了保证学生训练的有效性,要严把考核关。

3.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下大力气促使后进生的进步

正视差异,尊重差异,是现代教育观念中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多数落后生学习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基础薄弱、意志薄弱、不想学也不会学,为此教师必须下大力气,给他们更多的辅导与帮助,在鼓足他们勇气的同时,为他们的进步创造条件。比如,优秀学生带后进生,增加学习时间,教师专门辅导,增强针对性、补充基础知识,增进学生自信,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同时对他们的弱项多鼓励,增强自信心,消除自卑感。在调动一切有效手段的同时,要求学生做到眼勤、手勤、口勤、脑勤,多种学习器官并用,让他们体会学习的快乐,取得更大的进步,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检查评估及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