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主要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学基础主要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学基础主要内容

心理学基础主要内容范文1

关键词:体育课程;研究;理论

任何研究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是指课程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赖以存在的基础性学科。这些基础性学科为课程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同时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目前,学界较为公认的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这三大学科。体育课程研究属于课程研究的一部分,体育课程研究同样离不开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的支撑。同时体育课程的研究还依赖于体育的学科基础以及不同社会背景下的相关理论体系。

1 学校体育课程研究的哲学基础

哲学是任何学科研究的根本理论基础。阐明了人们关于整个世界的各个基本问题的认识,指明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前途和方向,为人们思考和探索各种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思想前提和方法论,为人们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提供了基本的价值、信念和态度。

1.1 哲学在课程研究中的作用

课程研究根植于人类的知识体系之中,哲学是人类知识的母体,人类知识来源于哲学,存在于哲学,并在哲学范畴中得以发展。

首先,哲学是课程研究最早的知识来源。人类知识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丰富和扩展的过程。在古代,人类知识没有产生分科时,几乎都包揽在哲学当中。例如,孔子关于课程的许多论述,尤其是关于教育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论述,都散见于他的哲学思想之中。柏拉图的关于教育目标、学习内容、课程等的论述,大都存在于他的哲学论著《理想国》中。近代,人类知识进入分化阶段,各个知识领域逐渐独立于哲学之外,形成独立的学科,教育学也在此种情况下形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代表着教育学独立的开端与确立,其中都有关于课程问题的阐述。

其次,当今的课程研究仍然处于哲学之中,受到哲学的指导。哲学是关于整个世界最具概括性、最一般、最抽象的知识,为其他各门学科的研究提供思想框架和指导。课程研究中的许多思想、价值观念、信念、方法论等,都来源于哲学。

课程研究以课程实践为现实基础,课程实践的三个基本方面:开发课程、理解课程和实施课程都是以哲学为基础的。课程开发要符合社会对人的需求,要选择最有价值的知识,要指导和评价学生的学习;人们要理解课程的价值观念、思想基础、形成原因等,都建立在哲学基础之上。

1.2 哲学基础在课程研究中的运用

首先,课程研究要融合多种哲学思想。哲学思想对课程研究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课程研究一般都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基础,根据一种哲学思想建立一种课程体系,这种情况持续了漫长的岁月。然而,坚持一种哲学思想会带有一定的理论偏见和信念偏见,会导致理论与实践上的偏颇。例如,20世纪初期到中期的美国,人们分别以进步主义教育哲学、改造主义教育哲学、要素主义教育哲学、永恒主义教育哲学和存在主义教育哲学为基础,建立了彼此不同甚至彼此孤立或对立的课程研究体系,造成了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混乱。由此可以看出,一种哲学思想仅仅是反映事物的某一侧面并加以强调,具有片面性,只有将多种哲学思想融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反映事实和文化的价值,给人以完整的指导。

其次,要将哲学思想融入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课程研究接受哲学的指导,哲学思想也必将融汇在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中。课程各构成要素的研究都要以哲学为基础,无论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都要以哲学思想为指导,才能充分发挥哲学在课程研究中的作用。

2 学校体育课程研究的心理学基础

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的课程研究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教育理想建立在他的灵魂学说基础之上,其灵魂学说将灵魂划分为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德、智、体和谐发展,重视理性能力发展的教育思想。可见,心理学是教育学研究的基础,同样也是课程研究的基础。

2.1 心理学在课程研究中的应用

课程最终要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因此,课程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心理水平。首先,课程要符合学生学习活动的一般心理学规律。只有掌握了学生心理学的规律,如记忆规律、思维规律等,才能科学地、合理地理解和编制课程,确定课程的难度、抽象的难度等。其次,课程要符合人的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种课程是提供给一定年龄阶段的个体学习的,课程研究必须把握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以提供适合于该年龄阶段的课程。第三,课程要符合特定学生的个性特征。美国弗雷斯特・W・帕克(F.w.Parkay)等人在其《课程规划――当代之取向》提出,从人的发展角度规划课程要考虑如下问题:课程是否反映了个体内在的差异以及每个学习者的独特性?课程能否使不同的学习者得到不同的发展?课程是否反映了学习中的连续性?课程规划者在规划课程时是否考虑了学生的发展任务,是否考虑到走向成熟的个性发展以及道德发展阶段?课程能否提供那些早期没有很好完成的任务?当这些任务顺利完成时是否还要继续努力?在人的发展的每一阶段,课程能否及时反映出社会和文化的最新变化?H71该书还就不同的年龄特征作了具体的课程规划。

首先,无论是教育目标研究,还是课程目标研究,都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无论是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还是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都以心理学为依据。泰勒在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明确指出:教育目标的来源之一是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学习者的研究最主要的是心理学研究。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力理也属于心理学研究范畴。其次,课程内容的研究要以心理学为基础。如何组织学习内容,选择哪些知识和技能、进行什么样的智力训练可以完成对学习者的教育与培养等等,这些既需要进行逻辑组织,也需要进行心理组织。

2.2 心理学基础在课程研究中的运用

不同心理学流派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课程研究的心理学基础应注重多种心理学思想的融合。事实上,很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这样的问题,例如加涅就是在吸收了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人本主义以及控制论等观点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今天,随着课程研究与心理学研究的多样化、复杂化,更应该融合各种不同的心理学思想作为课程研究的基础。这种融合可以体现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心理学思想可以用于不同的具体领域,如课程行为目标的表述更多采用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而学习风格的研究则多采用认知心理学思想;在同一领域、同一问题上也可以运用多种心理学思想,如关于学习者心理特征的研究;分别依据不同的心理学思想构建不同的课程领域或课程类型,并将其整合在一个和谐的体系中,如以动作技能和简单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构建,可以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依据;以理论知识、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思维训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构建,则依据认知心理学;以情感体验、人生意义、独创性发挥等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构建则依据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学校体育课程的研究则是融合了这三种情况的课程构建方式。

参考文献

心理学基础主要内容范文2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理念;残痰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

1引言

两性世界里,尽管残疾儿童与健全儿童在身体方面有所不同,但他们一样有正常的性的發展,残疾的明显程度并不与性的發展成正比,性的發展同样贯穿其一生,并且影响其全部生活的目的及态度的选择。如2009年笔者对新疆部分特殊教育学校中135名(聋哑、视力残疾、智力残疾)13~18岁儿童进行的青春期生理、心理状况调查表明:残疾学生的青春期發育与健全儿童是同步的。虽然他们的性心理發育要晚于健全儿童,但几乎同样有着健全儿童性心理不同阶段的内在表现需求,残疾儿童与健全儿童一样需要性心理健康教育,性心理健康教育对残疾儿童發展并保持性的健康状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残疾儿童在知识接受和技能培养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很多关于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的教育都局限在单纯的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上,忽略了残疾儿童的性个人需求、性价值选择、性情感体验、性个人素质等人格教育,这极大地影响了残疾儿童性心理的健康發展。为此,本文试图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下来探索残疾儿童的性心理健康教育。

2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因素对人的影响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倡导的“消极心理学”或“病态心理学”而提出来的,是对现代主流心理学的反思。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的心理机能,重视人的潜能的發挥,把促进人的健康成长、激發与培养人的积极情绪、帮助人们快乐与成功、引导人们走向幸福做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因此,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主观层面上积极情绪体验的培养,包括对过去的幸福感和满意感、对现在的愉悦、对未来富有建设性的认知,如希望、忠诚等;个人层面上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包括乐观、爱和职业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能、美感、宽恕等;群体层面上积极组织系统的构建,指如何创造良好的环境促使个体發挥其人性中具有积极作用的个性品质,如责任感、利他、文明、忍耐、职业伦理等。

21世纪初,我国学者孟万金教授针对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提出了从积极方面人手,用积极的内容和积极的方式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开發潜能,减负增效,塑造积极向上心态和奠基幸福的基本理念。该理念不仅引领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向,也为性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3消极心理学取向下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过分关注残疾儿童性心理的消极层面,导致对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的误解

长期以来,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在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下,过分关注残疾儿童性心理的消极层面,主要研究残疾儿童由于认识活动的限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限制、语言表达沟通的限制等消极心理因素而引發的成熟的性生理与尚未完全成熟的性心理之间、性的生物需求与性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冲突。把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局限在性心理發展过程中矛盾与冲突的解决上,将个体具有较强的性社会适应性(性道德、往常识与规则)、如何免受性问题的困扰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忽略了性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残疾儿童正确认识自我、愉快接受自己的身体,在与两性的交往中增进自身人格的完善,促进自身身心健康發展的终极目标,这也导致了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者与实践者对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误解。

3.2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忽略了残疾儿童个人层面上的积极个人特质的研究与培养

由于当前学校将残疾儿童l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定位于性心理發展过程中矛盾与冲突的解决,因此,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关注残疾儿童在性心理發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困惑。在这种消极心理学模式下,教师常常把残疾儿童当做“问题来源”,常常以残疾儿童存在的性心理问题、性心理發展过程中的弱点和缺陷当作工作的出發点和落脚点,忽略了残疾儿童个人层面上的积极个人特质的研究与培养。如,自信心、爱的能力、审美的能力、宽容等个人特质对性心理健康的重大作用。

3.3教学资源单一,缺乏积极完善的性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由于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性心理發展过程中矛盾冲突的解决,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关注残疾儿童在性心理發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困惑,因此,性心理健康教育常常游离于学校的其他工作,被看成只是心理健康课、心理辅导与咨询和心理活动的任务,与其他教师和教育者无关,这必然使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个积极有效的组织系统,因此,难于收到理想的效果。

4积极心理学理念对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与消极心理学相对照,孟万金教授提出的积极心理学从积极方面人手,用积极的内容和积极的方式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开發潜能,减负增效,塑造积极向上心态和奠基幸福的基本理念,为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4.1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具有整体性

身体的生长發育是心理發展的物质基础。生长發育以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影响着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变化。直接影响是指性生理的变化直接导致个体心理的某些变化。例如,对男性来说,青春期激素的增加直接导致了男青年性驱力和性活动的增强;对女性来说,月经周期大约有40%的女性体验到更为强烈的抑郁、焦虑、烦躁、自尊心下降等感受。但由于个体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其心理与行为表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因此,个体的心理与行为表现较少是由青春期生理变化直接引發的,而大多是生理变化与其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青春期生理变化对个体心理發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个人、社会对这种身体变化的评价和态度间接發生作用的。也即是性生理变化对个体性心理發展的影响并不在于性生理变化的本身,而在于个体对这种变化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解释,在于个体对他人反映的理解,以及对这些变化是否符合社会文化模式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或解释依赖于个体对自身变化快慢的认知与评价、他人对此所持的态度与评价、个体对他人对此所持的态度与评价的反映,以及个体在评价时产生的自尊、自信、焦虑、抑郁等情感体验、性意志能力及个性特征等等。也即,性心理的發展是性生理变化、性认识、性情感、性意志、人的个性品质综合作用的结果。

由于身体残疾以及个性特征的缘故,残疾儿童与健全儿童相比对个体性生理变化的意义和重要性解释时,更重视他人对残疾儿童性生理变化所持的态度与评价,更容易陷入负面认知与评价、负面情绪体验当中,这极大地影响了其性心理的健康發展。因此,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在建构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时,不仅要关注主观层面上积极情绪体验的研究:帮助残疾儿童客观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培养残疾儿童积极的生活态度,帮助残疾儿童体验到性的幸福感等;而且还要关注残疾儿童个人层面上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首先,要提高残疾儿童自我意识發展水平,以便残疾儿童能够接受自己对自己外貌、能力、价值和个性品质以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接受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其次,要根据残疾儿童心理發育特点培养残疾儿童爱的能力、宽容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正确的性审美能力,以便使他们有勇气面对自己未来的生活。不仅如此,在建构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时,尤其要关注群体层面上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通过创设良好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促使个体發挥其人性中具有积极作用的个性品质,建立起有尊严、有意义的社会生活。因此,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该注重整体性。

4.2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以残疾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为主

长期以来,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在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下,过分关注残疾儿童性心理的消极层面。如智力残疾儿童由于大脑發育受损,对性道德规则理解困难,很难将性道德规则变成行动的指南,容易出现性安全问题;听力残疾儿童由于听力受损带来的感知活动的局限性和语言發展上的滞后性影响了其思维的發展,使得他们的智力往往比残疾儿童低2~3个年龄阶段,使得其性心理的發展落后于其性生理的成熟,容易出现性心理问题;视力残疾儿童由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较多,他们更容易产生不安全感。这使得他们更容易表现出孤僻、敏感、自私、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消沉、抑郁、焦虑、爱钻牛角尖等负面情绪,影响他们性心理的健康發展。因此,消极心理学影响下的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对残疾儿童进行青春期性知识、一定的社会文化所认可的性道德规范和性价值标准、社会规范下的及性安全教育、残疾儿童自我保护和性常见问题的指导等诊断性、补救性方面,重在消解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观念: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应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心理学要从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發点,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發人自身的积极力量和内在的优秀品质,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力,获得快乐幸福的高质量生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内容应以發展性、预防性为主导,将“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摆在了“克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前面,主张通过發展来化解问题(孟万金)。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亦是如此,应以残疾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为主。因为实践表明积极的心理品质不仅能帮助个体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力、较好地适应社会、正常地成长發展、形成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而且能帮助个体维持正常的心态,出现了不利心理状态时能及时摆脱这种状态并恢复到健康状态。所以,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写到:“教师不需要训练学生怎样谈情说爱,而需要培养他们在集体里(包括在家庭里)建立高尚的精神心理关系,要教育他们珍惜丰富友谊。”这是非常深刻的性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它意味着性心理的發展是建立在一个人的心理品质基础上的。因此,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启示下,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以残疾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为主。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将重点放在对残疾儿童积极的思维、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的人格培养、积极的认知方式、积极的意志品质、积极的行为习惯养成等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上。具体来说,包括培养残疾儿童自尊、自信、自制、客观评价自己并能自我接纳、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情绪调节与控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积极心理品质。

4.3建立积极完善的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与消极心理学影响下的性心理健康教育相比,积极心理学扩大了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外延,将消极心理学影响下的性心理健康教育中被忽视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纳入了性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在重视消解性心理问题和性心理疾病的诊断性、补救性基础上,重视预防性和發展性。这就使得性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从问题学生和学生的问题转化为全体师生家长和全面的心理素质。也即人人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这种转化不仅要求性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到各学科课堂和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而且还要重新整合社会、家庭、校园等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要素,把性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系统,一个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残疾儿童、家庭、社区为载体的完善的性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以便發挥其教育的最大功能。

参考文献

1顾群.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对大学生乐观精神培养的意义[J].教育探索,2009,(12):119.

2、4孟万金.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s].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暨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调查与数据库建设“课题研讨会.北京:2009—10一18.

心理学基础主要内容范文3

一、因明心类学

 

1.识的意义和分类。在因明中我们把所知(泛指世间万物,人类所认识的对象)分为常和物,常指非一念顷之法,其事相如天空。物又称实有法,实有法即有能量的就叫实有法,一切有能量的东西就是实有法。实有法分色、识、不相应行三种。在因明学中心类学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识”的部分里,识在藏文里写成(?????)。思、识、智、明同义,智是思之性相,明是识之性相。所以,思是智之名相,识是明之名相。简言之,反映自境(事物本身)的智是思之性相,事相如眼识、信仰、贪欲、嗔恨。

 

识与思可分为心、心所、有分别、无分别、七心识、量、非量、悟心、非悟心、错觉、非错觉。

 

2.心与心所。心的定义:是指从自行发现自境本义的角度而言之识。其事相识,如眼识、意识。心、意、灵魂、心王同义。分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心所:心与心所,从看见成为自境的意义特征方面而立的智,叫做心所。其事相是,如受与心。心所与随从心同义。一切心所有其趋向自己周围之心王,叫做随从心。

 

简单来说,与自己(心所)所跟随的心相应者),就是心所的定义。心跟心所是怎么安立的?心指的是伴随自己而生的,就是说与伴随自己的心所相应,就表示说心的四周围它要围绕着许多心所,而心与心所这二者之间是相应的,而心所的定义,就上跟随着心,围绕着心所产生的一种认知。所以,这就是心跟心所之间的差别。

 

心所共分为五十一种:五遍行、五别境、六大烦恼、二十随惑、十一善心所、四异转。

 

3.四异转。四异转:1睡眠2恶作3寻思4伺察。心力不由自主被沉进去,这样形状的心所,谓之睡眠;因一件事的缘故,而闷闷不乐,耿耿于怀,这样形状的心所,谓之恶作;为了得到智慧,初步进行涉猎,这样的心所,谓之寻思;为了得到智慧,进行深入研究的举动,这样的心所,谓之伺察。

 

跟随相应之动机,如应转善恶无记。所谓的四异转就是这四者最主要取决在于你当下的动机,如果动机是善,这四者皆有可能是善。如果动机是恶,这四者皆有可能成为恶。如果动机是无记的话,这四者皆可称为无记。这当中的恶作指的是悔恨的这个意思,在藏文当中翻译过来就是悔恨的这个意思,所以你对恶业生起了悔恨,比方说忏悔的这种心态。如果你之前造下了善业,你之后生起了悔恨的话,它也属于一种悔恨,所以,这种都分为善恶以及无记,这当中上师们最主要会提到睡眠的这个部分。也就是你以一颗善的动机,去睡眠的话,在这段时间不管是你睡了六小时,七小时,八小时,这段时间睡眠品质我们可以称之为叫做善。如果说你在睡眠前的动机是恶的话,或者是以杂念入睡的话,这段时间我们所造的业,几乎都是恶业。如果说你是以无记的这种动机入睡的话,这段时间所造的业称之为无记业。这个时候就会有人说,我抱着一个善良的动机,从早到晚都睡觉这样不就好了,但是这也不容易,从早到晚都是善良的动机入睡,也不容易。一方面你也睡不着,一方面我们的动机很难保持在善良的状态。

 

心与心所是构成藏传因明心类学的主要内容,毋庸置疑,所谓心类学最主要的是研究心、心理活动以及其功能,这一点与西方心理学是相似的,只不过因明心类学更趋向于通过解释心与心所而达到解释佛教理论的目的。

 

二、西方心理学

 

1.心理学的意义和内容。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

 

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

 

2.心理学中的睡眠。一种被称作脑电图的技术发明使科学家对睡眠的深入了解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应用该技术可以对人的觉醒与睡眠状态进行客观的观察和测量,能够在人一整夜的睡眠中发现其不同时期的大脑活动变化。由此我们得以获知,睡眠是分不同阶段的,每一阶段有其可以明显区分的大脑电活动以及行为表现特征。这一发现被认为是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可以将睡眠区分为两大类型,即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

 

在西方心理学中,除了睡眠这一词与因明心类学四异转的睡眠相对应外,没有与四异转中其他项相应的词语,但是西方心理学作为一种应用学科,他所说的睡眠和我们心类学所说的睡眠有一定的差别,西方心理学通过睡眠时期对脑电波的研究,解释人们睡觉的阶段及进一步解释梦的产生和意义,因明心类学中所说的与善恶业相联系的睡眠是不一样的,但是西方心理学常通过观察动机、心思等心理活动来解释人的行为。

 

三、因明心类学与西方心理学的差别

 

虽说因明心类学与西方心理学都是解释人的心理活动的学科,但是他们的目的和功能有很大的差别。

 

1.目的不同。因明心类学的内容广泛,但是它有一个特点是离不开藏传佛教一大的范围,所以它所讲的内容最终都会趋向于解释佛教经典,劝人向善向佛。而西方心理学的目的很明确,它是要研究人的心理活动以解释人的行为活动。

 

2.功能不同。因明心类学通过解释人的心理现象,区分善与恶的心理活动,让人控制自己的心性,不作恶的心理活动,不断向善以获得正见。西方心理学通过研究心理活动运用于各种领域,比如生物心理学解释人的梦、高级心理学治疗人的心理疾病、教育心理学指导学生的行为等等。

心理学基础主要内容范文4

积极心理学潜能健康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的理念

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它的核心内容是强调人本身所固有的积极因素,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研究人的美德和潜力,以帮助人获得幸福感。这要求我们从事心理健康方面的老师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EP·Seligman认为,心理科学本应具有三项使命:治疗精神疾病;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富有意义;鉴别并培养有天赋的人。但是从二战以后,心理学放弃了它的后两项使命,变成了一门以治疗人类的心理问题为专任的科学。此时的心理学主要致力于测评并治疗个人的精神疾病,其研究焦点包括各种心理疾病的成因、疗法以及有关婚姻危机、物质滥用、青少年犯罪等方面的主题。这种研究重心转移的结果是,“众多的心理学家几乎不知道正常人应该怎么样在正常的条件下获得自己应有的幸福。”消除心理疾病并不意味着个体就能获得幸福和快乐。以美国为例,尽管到上世纪末,心理学对抑郁的治疗技术已经比40年前成熟多了,但是抑郁患者的数量却达到了40年前的10倍多,而且呈现出低龄化的倾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困惑。

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上,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是消极心理学的模式,把重点都放在预防和干预大学生的各类心理问题上。这在发展大学生心理积极方面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是欠缺的。在心理学研究方面也有资料显示,近两个世纪以来,关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文章比率大约是1︰14,这说明在以往的心理学研究在,我们关注消极的方面多于积极的方面。所以要改变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必须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到我们实践工作中来。

二、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高校开展以来,得到了较好、较快的发展。在教育实践和科学研究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健康有三个标准:一是主观性。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主观体验,客观条件只作为影响主观体验的潜在因素;二是积极性。心理健康并非仅仅只是消极因素较少,同时也是积极因素较多;三是多维性。心理健康应该包括个人生活的各个层面。还有一些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健康的主要目标是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沿袭了以往的消极心理学模式,主要关心的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在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好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这种做法不仅忽视了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而且可能造成学生太多地关注自己的负面的情绪体验,夸大自己的感受,而对自己积极的品质和潜能的开发视而不见。我们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对的主要群体是心理正常的学生。现在很多的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网上聊天、电脑游戏和谈恋爱上,很少静下心来读书、思考,缺课、逃课的现象很是普遍。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多位留守儿童,没有父母,及兄弟姐妹的陪伴下长大,很缺乏安全依赖关系的建立。一个人之所以如此,很难建立其性格上的优势,感觉生活无目标,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对未来没有信心,幸福感也很难建立。

而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是以传统的消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这种理论基础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那些具有情绪困扰、行为失调以及适应困难的个体,并认为,消除了疾病就是健康。在研究上,他们关注的主题主要是大学生的心理疾病的表现、成因及矫正的方法,有很多时间在处理精神障碍的学生的心理辅导。特别重视对有自杀倾向的个体的危机干预。在日常的工作中,主要是在咨询室为自我感觉不适而主动求助的学生提供咨询;对个别心理危机积极干预;在全校开展普及宣传教育。这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更多是防止各种心理障碍,如何消除负面情绪。而对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在如何发展自己的积极积极的心理品质,培养性格优势,发展自己的人格和正确处理控制悲观、自卑、嫉妒等负面情绪方面,这些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所起的作用是很少的,也很少重视这些情况的研究和实践。而这正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培养有益于社会、他人和自己的人的重要途径。

三、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首先,在思想观念上要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原来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有机的结合,以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为根本目标。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为目标,我们需要理解和接纳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改变观念,真正心理健康应该是心理健康对个别需要心理辅导的学生在治疗和矫正的同时积极发展个体的积极心理素质,对大多数普通的学生,增进自己的积极体验,发展自己诸如乐观、自信、宽容等积极体验,关注个体潜能的开发和生活的幸福,培养和塑造健全人格。这些内容既符合学生和社会的需要,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又有利于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充分发挥心理教育的功能。

其次在实践工作中,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心理健康支持系统。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也是客体。要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积极的潜能,就是最有效的资源。充分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的丰富资源,将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渗透到各学科和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去,整合社会、家庭、学校等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方面。要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积极体验。积极体验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建立自己性格优势,增强幸福感,促进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心理学基础主要内容范文5

【关键词】心理教育素质培养自信心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与模式,它是指以全面提高孩子思想品德和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健康的身体、心理、劳动和生存能力的一种教育,是以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心理教育是当代心理学的一种新的发展,也是当代学校教育的一种新的发展。同时也是当代社会对心理学和学校教育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在当代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因为心理教育的一些内容和目标,心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是其他几种教育所不能取代的。耐心心理素质的培养,则是心理教育的根本之一,那么根据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呢?

一、智力因素

从心理教育的观点来看智力,它便具有了新的教育内容和意义,随着心理学本身的发展,对智力的理解也已经得到了加深与扩展。按照新的心理学智力理论,除了传统的记忆、思维、逻辑、语文和数学能力外,人们的自我认识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音乐和艺术的感受力,身体的感受力与灵活性等,也都是智力的基本因素。也就是说,对以上这些方面的培养,也都会促进人的智力的发展,因为它们本身也都是智力的基本因素。这样,在心理教育的意义上,对智力的培养也就应该增加新的内容。同时,就这些所增加的有关智力培养的新的内容而言,它们的作用不但在于提高表面的智力,同时也在于拓宽与优化智力发展,同时也是人的整体发展的素质或基础。

例如:优化教学活动的结构。要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心理结构,首先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全面开展心理活动,有利于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使学生养成“乐学”的心理素质。要把教学活动从学生单纯的认知活动转到全面的心理活动的轨道上,引入情感个性品质因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学生自主、独立、创造性地参与学习,养成“善学”的品质。

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实现三个转化:(1)把人类社会学已经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个体知识;(2)把凝聚于知识之中的人类心理活动方式转化为个体的心理素质;(3)把蕴含于知识之中的社会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转化为个体的价值观和品德,从而发展自己的整体素质,达到“优学”的目的。

总之,不仅要逐步建立一个能够使学生“乐学、善学、优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且要使学生在课外学习活动中也能够养成“乐学、善学、优学”的学习心理模式,从而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非智力因素

心理教育更为直接的教育作用:人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期望以及人的个性品质等,都是心理学研究的主题。目前美国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提倡“成就动机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国民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内容。因为心理学家认为,积极乃至社会群体的“成就动机”的提高,将会促进个体和社会整体水平的发展。而这种成就动机教育。正是心理教育的一种形式,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体现。因为成就动机是指为了维护自尊心和提高个人地位而努力学习与工作的动机。通常,个人的地位与他人的成就相称。因此.对差等生的教育工作之一就是让他们取得成功体验,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抱负水平,以改变他们对学习的消极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

同样的例子“欲求水准”的研究与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成功与失败,以及对成功与失败的感受;与其本人的欲求水平有关,甚至是由其本人的欲求水准所决定的。在对欲求水准研究的基础上,便可以进行有关欲求水准的心理教育,其直接教育目的和效果,表现在通过提高学习者的欲求水准,便可以提高其学习的动机和学习效率。同时,通过学习者的欲求水准,还可以提高其对生活的态度和感受,还可以提高其自信心。

三、自信心

自信的人能够相信自己的价值能力,即使通过社会阻力也不轻易改变信念或放弃工作。只要有了强烈的自信心,你想成就的任何事,都会有希望。马克思曾说:“在科学的人口处,正像在地狱的人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试想一个人还未开始做什么事情,就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没有一点韧劲,他就很难有什么成就。更不可能有什么创造性’。”胆怯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它会磨灭人的毅力,阻碍想象力的扩展和创造精神的发挥。

自信心的培养常见的有:(1)为自己的能力划一条界线;(2)自我欣赏与自我鼓励;(3)在失败与错误中记取教训;(4)发扬优点,坚持长处;(5)认定目标,坚持到底。

总之,自信是一个人个性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人心理生活中的关键问题。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儿童认识自己的内心体验,认识自己的情绪情感,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发展,在心理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增加儿童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自己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个性品质

人们都希望自己有所作为。可见,事业对培养自己成熟的个性也有极为重要的联系。爱因斯坦曾说过:深入研究科学创立者的个性发展,可以解释和分析科学的内容,但是在这种片面客观的叙述中,某些步骤有时可能看来是偶然的成功……只有对他们的智力发展进行深研究的情况下,才能理解这些步骤是怎样成为可能的,甚至是必要的。由此可见,培养成熟的个性。实际是走向成功的重要阶梯。

外国心理学家指出:个性的成熟是受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主要制约和影响个性成熟的有四种类型:(一)气质(基础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二)心理过程的特点;(三)经验水平(习惯、技法、经验、知识等);(四)信念、爱好的倾向性(世界观、人生观、荣辱观、苦乐观、兴趣、志向等)。

总之,人格品质不是天生就有,而是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熏陶逐渐形成的。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应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使学生不仅掌握一定的政治观点和道德准则.学会为人处世。如何做人,而且形成良好的个性特点,将来才能真正成为21世纪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心理学基础主要内容范文6

1. 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研究对象的清晰并形成严格的理论界定是某一研究领域发展为学科的必然要求,且在形成过程中遵守着学科发展的逻辑规律。目前,在寻求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上缺少成熟的研究范式,通过文献资料法选择了三条研究路径对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的研究对象进行了探讨:一是对已有的关于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进行阐释;二是对体育社会心理学主要专着类文献、学术会议文献的相关研究主题内容进行归类分析;三是对母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梳理借鉴。在三条研究路径的基础上依据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运用归纳演绎法,通过逻辑分析指出了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逻辑框架,界定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这一基本问题。

1.1研究路径一:已有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分析

国际关于体育社会心理学的表述如下:SophiaJowett在《《SocialPsychologyinSport》(2007年)一书中做了如下描述:以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运动中的关系,教练领导能力与群体动力、动机气氛、运动中重要的社会认知过程,以及运动环境中的运动员3。在AAASP网站上指出:体育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运动与锻炼情境中个体和群体的互动过程及其理论,探求关于运动参与者、教练、团体以及观众的社会心理因素。

英国Essex大学心理系开设的TheSocialPsychologyofExercise、HealthandSport的课程中说明如下:提供了深度的社会心理学方法来理解运动、锻炼与健康等行为,包含了两个显着的领域:SocialPsychologyofSport领域是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运动行为、成就动机、焦虑与唤醒、人格、群体凝聚力、社会助长、侵犯、内部动机以及心理技能训练进行研究;SocialPsychologyofExerciseandHealth领域是集中在社会心理学研究怎样为提高或维持经常的运动参与者的健康利益方面,以及锻炼坚持性的社会认知过程和途径(自尊、自我效能理论、自我决策理论、成就目标理论、阶段变化模式、锻炼中的社会的及同辈群体压力),锻炼与心理健康、饮食失调与锻炼成瘾、动机调查、锻炼与青少年健康。

美国Texas大学教育学院的SocialPsychologyofSportandPhysicalActivity的课程中做如下描述:是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结构在运动中的应用,重点强调教练员在面对个体运动员和团队时心理上的交互作用过程,包括自我效能与自信、归因理论、成就动机与目标设置、自我表象问题、唤醒与注意、失常表现、社会抑制与社会促进、群体动力与凝聚力、青少年运动、反馈与学习、运动中的侵犯行为、应激与耗竭、运动损伤、锻炼坚持性的社会心理因素。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课程中对SocialPsychologyofSport做如下描述:主要探索那些影响运动行为与成绩的社会心理变量,重点是在个体运动生涯中社会对个体社会影响方面,包括成就动机、竞争、焦虑、攻击、个性等。

综观国外的关于体育社会心理学的描述,有如下特征:在解释上从课程的角度出发,主要说明了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没有严格的研究对象的理论界定。尽管如此,对于课程的描述中必然隐含着学科研究对象。普遍认为该学科是依据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体育中的心理与行为过程;在具体问题层面上来解释该学科的概念,多数是从课程的角度出发,并没有运用严谨的语言来指出学科研究对象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ESSEX大学的课程描述中,把该研究领域分为了运动心理学领域和锻炼与健康领域,从两个不同领域来分别指出该学科研究的具体问题,但是学科研究对象并不能仅仅依靠研究内容的罗列来界定,显然无法明确学科的结构性要素。

1.2研究路径二——体育社会心理学重要研究文献的主题分析

查阅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所出版的比较有影响力的体育社会心理学的专着类文献;同时,追溯了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历次会议中有关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主题。对研究主题的分析、归类、提炼是明确研究对象的另一重要途径。对如上研究文献主题进行分类分析,发现主要是从几个方向进行研究:

体育中的个体社会心理方面:体育与人的社会化、运动与人格、归因、人际关系、社会动机、道德发展、侵犯行为等。

体育中群体方面研究:运动团体(凝聚力、构成、动力、团队气氛)、观众团体、运动与不同年龄或性别群体、领导行为,以及在群体中经常发生的一些社会心理效应,如社会促进与抑制等。

在2001年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上出现了“文化与体育运动”这样一个研究主题。这一主题出现说明了体育中社会心理学研究有了新关注视角。

以上三个方面的分类总结涵盖了以往的大部分研究主题。但是已有研究主题同其母系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相比是比较狭窄的,据此,选择了第三条路径——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分析,再次进行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

1.3研究路径三——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观点的梳理

当前社会心理学分为三个不同方向,一是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SociologicalSocialPsychology,简称SSP),二是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PsychologicalSocialPsychology,简称PSP)。三是新近发展起来的文化人类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Cross-CulturalSocialPsychology,简称CCSP)。

SSP方向主要集中在社会情境对人的影响上,还有社会现象在心理上的解释,以及社会群体、社会行为的研究。研究的着力点在社会情境和社会现象等对心理的影响,包括社会文化、社会制度等。多是从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规范、社会文化等方面入手来理解人类行为。PSP方向的观点普遍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多数从心理出发来探求人们行为的原因和结果,其中个体、群体以及个体、群体间的相互作用发生心理现象和行为都是研究的内容。这个方向上的研究观点认为社会心理学要从个体心理和个体人格结构中找到对人类行为的解释,从个体心理入手来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及种种复杂难解的社会现象。CCSP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是自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上述社会学和心理学两大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从文化人类学家半个多世纪的研究来看,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文化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的。

三个方向上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呈现以下特征:首先,都指出要研究人的社会行为。长期以来社会心理学家有关学科对象的争论焦点是在怎样研究社会行为上。心理学家强调个人、团体,社会学家强调社会因素,文化人类学家则强调文化因素。其次,人的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研究行为的时候通常要解释行为的心理活动过程。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行为,它要研究的是群体共同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背后所蕴含的心理规律。

2 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讨论一三条路径研究的分析整合

“一种理论是一种思想工具,用于向一种大量复杂的现实中引入秩序”。为了剖析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构成,本文参照了以下两个学术界较为有影响力的理论观点。

帕森斯的理论认为社会由各个系统构成,不同社会科学分别以其中的一个系统为研究对象。例如心理学研究个性系统、人类学研究文化系统、社会学研究社会系统。这种宏观的学科研究对象的解释为分析学科结构性要素提供了一个较为明确的理论基础。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中指出了着名的三方互惠决定论。他深入分析研究了人的认知因素及其与行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给出了一个三方面的因果模型(图1)。

    同时,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在《人格的文化背景》一书中写道“迄今为止,个人、社会、文化都是分别从各个领域进行探讨的。心理学研究个人,社会学研究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文化。但是,个人、社会、文化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彼此之间的互动也是持续不断的。任何脱离其他两项,而单项地进行研究,都会行不通的。”体育社会心理学正是试图从这样的三个方向来理解体育中人的思想和行为。

依据以上两个基本理论,根据三条分析路径的研究——对于体育社会心理学家关于研究对象观点的剖析;对国内外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进行归纳性的回顾和梳理;对其母系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重新探讨,运用归纳演绎指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具有三个层次:它是在体育这一领域中从个体的社会心理层次、群体行为层次、社会文化层次来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规律的科学(图1)。

3 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三个层次的界定过程分析3.1三个层次之间的概念和关系分析

个体社会心理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发生的内部心理活动过程和现象。包括个体的社会认知、归因、人际关系等。个体社会心理是群体行为发生的基础。当某一种个体心理所引发的个体行为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时候,在外显的层次上就表现出群体性的行为,就成为了一种社会行为。个体的社会心理必然要经过群体行为的实践过程在社行为的实践得以存在。而在AlbertBandura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这本富于影响力的着作中,早已对此做过深刻的分析,证明了认知过程在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对行为的决定性影响,所以把个体社会心理的研究作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个层次。

群体行为是指具有多数个体表现出来的普遍性社会行为,例如体育锻炼行为、偶像崇拜行为、时尚行为、舆论行为等。关于群体,在郑杭生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指出“社会群体既是人们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单位,又是社会的结构要素之一,它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36在本文中关于群体的理解是相对比较广义的,它不仅仅指那些有组织的,例如家庭、学校、军队等,也包含着那些没有组织的,但是有着某种共性行为特征的人的共同体,例如不同年龄构成的群体、性别群体、犯罪群体等。在本研究中群体既包括了个各种不同的运动员、观众、健身人群,也包括了在体育中具有共性行为的群体,即包括了以各种不同标准划分出来的群体。

关于文化,着名社会学家AnthonyGiddens认为:“社会学家提到文化关心的是人类社会那些通过学习而非遗传获得的方面。这些文化要素只有被社会成员共享、合作和交流才能得以发生。他们形成了社会中的个体赖以生活的基本环境。”37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的共同定义是‘‘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38。从AnthonyGiddens和DavidPopenoe的理论中关于文化的概念可以看出文化的产生必须要经历成员共享、交流、合作,也就是说必须要经历一个群体行为的过程,是人类群体的共享成果。所以群体行为是社会文化产生的必要条件。没有群体行为作为个体心理和社会文化之间的衔接,社会文化不可能产生。一是社会文化是构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结构性要素之一。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二是在社会对人的影响因素中,除了人际之间、群体对人的影响,文化是对人的行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是研究人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必须要关注的。

3.2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

根据从理论上的演绎——对于体育社会心理学家关于研究对象观点的剖析;又根据对体育社会心理学已有研究主题内容的归纳阐述对国内外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进行的归纳性回顾和梳理,参照对其母系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重新探讨。以帕森斯、班杜拉两人的理论观点为理论基础,指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包含以下几个层次:体育中个体的社会心理层次(个体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认知,人际关系,态度,归因等);体育中群体行为层次(团体研究:团体构成、特征、凝聚力、领导行为,竞争与合作:社会促进社会惰化,侵犯与利他行为,从众与独立行为,规范行为和失范行为,信任行为等);体育中社会文化层次(民族、宗教、道德、政治、经济、法律、舆论、习俗等)。

4.结论与建议

一门学科研究对象的探讨可以采用如下基本研究范式,一是已有的学科研究内容主题的归类分析,二是已有的关于学科研究对象的观点分析,三是较成熟的相关母系学科研究对象的分析,四是对前三项研究加以归纳演绎并寻求一定的理论基础,得出发展中新学科的研究对象,这样一个研究范式为研究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提供了明确的研究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