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理解绿色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理解绿色设计范文1
杨所长:在2008年10月举行的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第58次会议上,IMO通过了使用新船能效设计指数fEEDI)计算方法的临时性导则。在2009年7月举行的MEPC第59次会议上,]MO又对EEDI计算方法进行审议,同时也决定将基于市场的有关措施作为下届会议讨论重点。可以说,节能减排现在已经成了世界发展经济的一种趋势,EEDI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这必将融入航运业和造船业的发展模式之中,在中国无论是政府、造船界、航运界和船级社都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发展趋势,正积极行动起来为船舶节能减排作出贡献。
为了更好地争取我国在EEDI方面的话语权,去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组织下成立了EEDI专家工作小组,它集中了国内船舶设计和科研单位、船级社、造船企业、柴油机生产企业以及有关高校等方面的专家。通过对IMO相关文件研究,对新船能效设计指数(EEDI)计算方法的临时性导则的试用,积极参与IMO标准的制定和完善的谈判,另一方面很好地发挥行业领域中各单位的优势,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EEDI的研究,分别在MEPC 58及以后的会间会和委员会提出了中国在EEDI和耐波性失速(Fw)的提案,有效地争取了有利的结果。
记者:EEDI如果强制实行,对我国的船企来讲应该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又该如何应对呢?
杨所长:通过我们的分析比较,可以这么说,EEDI一旦作为强制措施,对我国船舶工业造成较大冲击已经毋庸置疑,现有的船舶设计、建造方法将面临挑战,以低能耗、低排放和低碳的新一代船型有待开发,船型能效优化研究势在必行。国内造船界要未雨绸缪,提早应对EEDI可能带来的影响。国内船企应该认真梳理手中掌握的船型,真正了解哪些满足要求,哪些不满足,并结合节能措施,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现有船型,提高新造船能效。
不过,EEDI在给我国船舶工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指明了未来船舶科技的发展方向,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基础研究,开发新的节能型船舶。节能减排已经变成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这对我们船企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应该抓紧时间行动起来,在节能减排上有所作为,对于造船、航运业及相关企业来说,谁先有节能减排的意识,并把其用于实践,谁就能抢占先机,抢占商机。节能减排是未来世界造船业、航运业竞争的关键所在,虽然企业在前期的投入会很大,但是一旦技术成熟,市场发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记者:全球业内对“绿色船舶”非常关注,到底如何定义“绿色船舶”,是否可以理解为EEDI的升级呢?
杨所长:“绿色”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其核心内容是保护人体健康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船舶”虽然在业界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但业界在对绿色船舶的理解和认识上却有着共同点。“绿色船舶”就是指在其全寿命周期中,通过采用先进技术、能经济地满足人们在功能和使用性能的要求,并节省资源和能源,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且对劳动者(生产者和使用者)具有良好保护的船舶。总体上讲,“绿色船舶”是从设计、建造、营运到拆解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通过应用绿色技术最大程度上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能效、安全健康的功能目标。该目标的实现体现在船舶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设计、生产、使用、回收利用等环节的绿色要素。
EEDI是从设计出发,来提高新船的能效,减少CO2的排放,可以说决定了一艘船舶的“出身”问题。“绿色”标准是对船舶节能环保全方位的考量,这是一个大环保的概念。可以这样讲,一艘“出身好”的船舶是绿色减排的基础,但是一艘“出身好”的船舶并不代表今后的运营、拆解就是环保、绿色的。绿色船舶是一个更大的概念,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氮氧化物和硫化物的排放、二氧化碳的排放、压载水的处理、防油污、生活污水的处理、生活垃圾处理、使用更为环保的涂料、船型的优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节能减排新技术的运用、船舶运营的优化、船舶无害拆解等等一系列问题,这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而EEDI算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从以前的CO2到EEDI再到我们现在提到的“绿色船舶”,可以说国际海事组织对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标准什么时候会旅行,您对我国船企应对上有什么意见?
杨所长:目前国际上“绿色船舶”的标准是在现有SOLAS和MARPOL两大海事支柱性公约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发展的。SOLAS和MARPOL中,与绿色要素有关的规则均是绿色船舶标准的组成部分,尤其是MARPOL公约以及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公约规则更是体现绿色要素的重要部分。如:MARPOL、压载水公约、防污底公约、拆船公约和正在研究的船舶能效标准。“绿色船舶”国际性标准,是国际社会各利益群体角逐并相互妥协的结果,此标准尚需较长时日的谈判并要通过一定时间的试用之后方能生效。但是,实施“绿色船舶”的标准是未来船舶发展的趋势,国内的船企应积极应对。
如何应对,我提五点建议:一、自我认识,就是对能力的自我评估,先要了解了解自己的家底怎么样,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起点,有一个正确的评估才能更好地确定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二、研究,从设计、建造、运营到最后的拆解,各个领域都要有节能减排的要素,把节能减排渗透到设计、施工、运营、拆船等的各个环节,才能实现节能减排的进一步跨越;三、创新,我们作为一个造船大国要向造船强国转变,需要很大一个跨度,这中间肯定会有以前的造船模式和思维定式,我们要不断打破它,去换一个新的角度,这必定是一个痛苦的蜕变过程,但肯定是痛并快乐着;四、机制,随着我国造船大国地位的凸显,我们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各组织中的话语权也不断在扩大,由以前的参与到现在的有一定的话语权,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未来怎样去争取更多的话语权,甚至主导权,这需要我们行业的所有人深思。
记者:今年初,欧盟超越公约了“低硫燃油法令”的单边法令,这使中国远航欧洲的船东受到了打击,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中国船东应该如何应对呢?
杨所长:根据欧盟法令,自2010年1月1日,所有停靠欧盟港口的船舶,其燃油含硫量不得超过0.1%,这个低硫法案的实施,比MARPOL公约附则VI修正案早很多年。但是有半年的缓冲期,即在2010年7月1日之后,才正式实施,中国目前大约有400多艘船舶远航欧洲,这个低硫法案的实施确实会对这些船舶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仍要在这条航线上运行的船东,暂时可以用以前的设备,但是不进行改造,可能导致操作和船舶安全方面的隐患,尤其是对油船影响较大。中国船东应该正确对待,在设备或装置专业公司指导下,完成改造。
如何理解绿色设计范文2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样就造成了我国的人均资源拥有量相对过小。我国在这样一个人口与资源的巨大压力之下要想国富民强,只有“可持续发展”这一条道路可以选择。设计是制造能有效改善环境的产品的关键所在 。本文从思考分析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入手,为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如何更好的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艺术设计 教育 绿色设计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在全球面临着经济、社会、环境三大问题的情况下,人类对自身的生产、生活行为的反思以及对现实与未来忧患的觉醒而提出的全新的人类发展观。目前中国高校系统内的设计专业无论是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还是服装设计、装饰设计,都因其专业特点而有可能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技术的前沿。产品设计是产品生产的第一环节,因此可以说设计的理念直接决定了生产的理念。如何在高等艺术设计教育贯穿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秉持绿色设计原则,将关系到培养出来的设计师如何将这些理念融入运用到以后的实际产品设计生产之中。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对于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基础之上
在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新经济观念中,所有的生产模式都应该遵循 “3R原则 ”,即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减量化原则(reduce)要求产品生产过程中将原料与能耗降至最低;再使用原则(reuse)要求产品的成品形式可以重复使用,例如可用作餐具的包装设计,尽量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泛滥造成的垃圾污染。再循环原则(recycle)要求产品在完成使用功能后可以重新成为原料而非不可降解的垃圾。上述原则应该成为我们现时艺术设计教育的基本原则,即以最低的消耗谋取最高的价值;以最简单的方式满足尽可能多的功能。然而,通观我国当今的高校设计教育,几乎没有在大纲中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观念制定其中,更逞论专门的课程设置。在这种观念缺失的情况下,艺术设计学科的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失去了在奠定专业基础的同时接受先进观念的宝贵机会。这是教育者的严重失误,社会的重大损失。在当今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氛围中,具有什么样的生态观、对环境问题持什么态度、行为方式如何、是基本素质问题,是价值观的问题。高校设计教育则是直接培养设计师的场所,影响的不仅仅是在校的学生,更影响到整个消费市场,影响今后的几代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今,我国的环境问题已到了十分严峻和危险的程度,可持续发展作为国策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上,作为可持续发展基础问题的环境保护问题也已日益被人们认识。作为培养设计人才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必须肩负起这一重大历史使命,将可持续发展观和环境保护意识化分散渗透到相关的课程环节之中灌输给学生,让这些观念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使他们今后能够担负起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责,并且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时刻将追求经济效益同追求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不断的推动我国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二、 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应大力提倡和发展绿色设计
2.1 绿色设计的含义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也称生态设计(Ecological Design),环境设计(Design for Environment),环境意识设计(Environment Conscious Design)。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要求。绿色设计的原则被公认为“3R”的原则,即Reduce,Reuse,Recycle,减少环境污染、减小能源消耗,产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环或者重新利用。(如图1所示)
绿色设计作为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产品设计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受到越来越多制造企业的重视。设计师在设计方面除了要考虑产品的外观和功能,也要从绿色环保入手,要从对社会负责任的角度去理解一个绿色环保、安全节能的设计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我国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然要充实绿色设计理论、完善绿色设计体系、顺应绿色设计的发展趋势。
2.2 绿色设计的实现
实现绿色设计,归结起来就是使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做到3R原则。对与这些需要有细节的解决方案,要求设计师将设计的重点放在用一种更为简洁、经典、大方的产品造型样式使产品尽可能地延长使用寿命,绿色设计强调尽量减少无谓的原料消耗,重视再生材料使用的原则对产品设计外观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实现绿色设计要依赖以下几个环节。(如图2所示)
从图2中,我们不难发现,要实现绿色设计,设计师们需对产品的材料、包装、结构、能耗和设计过程各个环节进行通盘考虑。设计师们必须在产品设计制造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将绿色、环保的概念融入其中。绿色材料设计就是指在满足一般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使用良好的环境兼容性的材料。尽量使用绿色环保性材料,避免选用有毒、有害和有辐射特性的材料;简化产品设计的表面工艺;尽量使用单一的材料类型;使用的材料要尽可能的具有可回收性,易于再利用、回收、再制造或易于降解。而绿色结构设计在绿色设计中占有着极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到产品的长寿命及可回收利用性。绿色结构设计除满足普通产品的基本要求外,主要考虑的是结构的易拆卸性与可回收性。绿色能耗设计就是设计合理的产品结构、功能、工艺或利用新技术、新理论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消耗能量最少,能量损失最少。工业产品的高效节能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减少能源,消耗即意味着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关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及其给环境带来的负担。因此,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对其使用造成的能源消耗问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绿色包装是指符合环保要求的包装。所以绿色包装设计首先要求用料要节约资源,力求减少废弃物量,用后易于回收、重复使用或再生为其他有用之材。其次是焚烧时可回收热能,不会产生毒害性气体,填埋时少占用土地并能自然降解。绿色制造过程设计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综上所述,绿色设计的实现有赖于设计师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由以前的一味地关心产品的创意和造型转变为重视环境意识,考虑产品本身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成本能否十足的低廉等等。从长远的角度看,绿色设计的实现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贡献和影响都将是不可估量的。
2.3 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如何帮助实现绿色设计
要实现绿色设计,毫无疑问对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设计不但是要关注那些直接与人的个性、 需求和兴趣相关的因素,还必须考虑生产技术、制造要求、市场信息等以及社会、环境的现实要求。因此,我们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必须要开设与之相关的更多课程来引导和传授学生们这方面的观念、知识和技能。
笔者以为,首先应该在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开设关于绿色设计的理论课程。以生动、丰富的案例贯穿于学习当中,甚至还可以把那些对经济社会造成极大浪费和视觉污染的不良设计作品作为反面案例给学生看,让学生可以深刻了解绿色设计的重要性,将“绿色意识”深深的植入他们脑中。
其次,开设关于介绍绿色贸易壁垒,诸如国际和区域性的环保公约、国别环保法规和标准、检验和检疫要求、绿色包装与标签要求、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等自愿性措施、生产和加工方法及环境成本内在化要求等相关政策措施和法律知识的相关课程。让学生们可以了解国际上对绿色产品的标准和要求,进而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设计制造出符合国际标准的优质绿色产品,而不至于使得我们的产品在国际的绿色壁垒面前无所适从,屡屡碰壁。
最后,还应增设大量与材料、造型、能耗、工艺、制造等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使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些方面和环节的了解和研究,掌握必要的科技知识,真正理解外观符合功能的设计的意义,在将来设计出既美观和实用又节能和环保的优质产品。
三、 小结
艺术设计对设计的民族化与国际化、在传承民族文化与创新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上的思考,都使得艺术设计教育面临挑战与机遇,人文精神的熏陶、 商业意识的培养、 技术层面的支持、创新思维的塑造与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将作为新时代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才能够兼顾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同时,以实现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促进良性生产及消费,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实现社会发展的活力和持久生命力。
参考文献:
如何理解绿色设计范文3
1 课标对概念教学的要求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指出:“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了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重要概念是学科的主干知识,重要概念的学习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首先,重要概念的学习会对学生以后知识学习起到一个支撑作用;其次,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多地需要用到对重要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的应用,而不是靠记住一两件孤立和零散的事实;再次,如果学生依靠头脑中重要概念构建起知识框架,那么这个知识框架可以较长时间留在学生的头脑中,学生能更好地把一些事实性知识有条理地存储在这个知识框架中,这样他的知识就不是零散和孤立的,而是逻辑有序编排的。
2 记忆模型的特点
教学中,无论是提供事实为概念形成支撑,还是分析、讨论让学生理解概念,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将以重要概念为核心的概念体系存储到头脑中,是要学生内化、记住概念,只有有了概念的记忆,才谈得上概念的应用以及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美国弗吉利亚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T.威林厄姆提出了一个人脑在思考记忆时的工作模型(图1)。
图1的左边是周边环境,有很多可看可听的事情、待解决的问题等,右边是科学家们称为工作记忆的大脑组成,现在可以暂时把它等价于意识,它保存在思考的事情。从环境指向工作记忆的箭头表示工作记忆是大脑中让你意识到周围有什么的场所。长期记忆是一个储存你关于世界的事实性知识的巨大仓库,长期记忆中的所有信息存在于意识之外,在使用之前它都静静地待在那里,进入工作记忆时它才浮现在意识中。
丹尼尔.T.威林厄姆记忆模型揭示的学习规律是:要想学到知识,它必须在工作记忆中稍作停留。你思考什么,你就会记住什么。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
3 记忆模型对重要概念教学的启示
概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概念进入长期记忆,也就是让学生记住概念。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对学生来说,教师讲授的知识和其他小鸟叫声、汽车的轰鸣声一样,都是一种环境信息,问题是教师如何让学生专注你的讲授、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思考(进入工作记忆)、如何才能让学生掌握概念、内化概念(进入长期记忆)?
3.1 从学生思考的角度精心设计教案
根据记忆模型,学生能记住他所思考的。可是教师和学生看待同一事物的角度是不同的,教师能获取知识在看教材内容时是俯视,学生受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的局限,学习知识是仰视,所以同一内容难易程度的感受是不同的。教师认为简单的内容,学生不一定觉得简单。教师必须知道在所学的内容上,“学生是如何思考的?”“他们在哪个层次上?”“他们会遇到了什么困难?”……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问题,要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学习态度和兴趣特点,设计出更加适合孩子的方法和形式,寻找更加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们跨过障碍。
例如,在进行“土壤里的微生物”一节教学时,从笔者所做的学情调查情况看,学生对动物植物比较好理解接受,而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细菌等很难理解。而学生对蘑菇、香菇、鸡腿菇等个体较大的也是微生物更是费解:为什么称之为真菌?什么是孢子?孢子是如何繁殖的?……都很陌生。教学时,笔者从经典的巴斯德鹅颈瓶实验现象分析、用手印菌落培养视频,让学生感知细菌就生活在周围的环境中。通过显微镜观察、数据分析,让学生感知其大小;通过生活中的酸奶、泡菜、醋等食品的生产,让学生感知,有的细菌对人类有害,有的细菌对人类有益。通过细菌、酵母菌、蘑菇显微结构的比较,让学生体会酵母菌、蘑菇等真菌“真”在何处。通过蘑菇孢子散发、萌发的高清视频、学生动手制作孢子印等措施,让学生理解孢子为何物,如何繁殖。通过解剖蘑菇、香菇等大型真菌,知道大型真菌和霉菌、放线菌一样,也是由许许多多的菌丝集合而成的,是微生物中的“大块头”而已。
教师站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来设计教案,教学就会有的放矢,就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概念。
3.2 让学生参与建构概念的过程
生物学概念是从生物学现象、事实的研究中抽象概括而来,以共性、原则、原理和规律等状态呈现出来,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理解和形成科学概念的过程,需要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积极主动地参与搜集大量信息,进行关键性的实验探究,总结归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因此,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即将建立的生物学概念所需生物学现象、生物学事实的搜集、整理、描述和交流;要重视让学生参与探究、实验等生物科学实践活动,只有实验探究等实践活动,才能学使生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例如,“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一节教学中,光合作用的主要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如果不让学生亲自探究验证,初中学生是很难理解光合作用的内涵的。
教学中,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有机物(淀粉),是萨克斯的经典实验,经过“暗处理照光酒精脱色漂洗染色观察分析”后,实验现象清楚,学生不难得出结论。在本实验进行的同时,教师可以设立另两组对照:① 割断叶脉形成基部有水、割断部位至叶尖无水的对照组;② 选取两片大小相同的叶片,两个大小相同的透明塑料袋(不漏气),然后在一个塑料袋底部放7~8粒碱石灰颗粒(用小块纱布包上),套在一片叶片上,在叶柄部位扎紧袋口密封;在另一个塑料袋内不放碱石灰,套在另一叶片上,在叶柄部位扎紧袋口密封。这样形成了一叶片有二氧化碳、另一叶片没有二氧化碳的对照组。
选用银边天竺葵(也可以用银边吊兰)做实验材料,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就可以探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场所。选用金鱼藻做实验材料,用氧气助燃的性质,可以验证出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实验结束后,教师稍加以引导,可以轻松归纳出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
如何理解绿色设计范文4
笔者对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多有经验,文章将结合笔者自身的看法,对基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设计进行探讨,旨在对于其研究与普及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生态;建筑设计;
0、引言
总理曾在2009年举办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专门指出以后在企业的发展中要考虑的环境、能源的因素,目前,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占到的比重非常大,建筑的污染也非常的严重,针对这些困境,我们应采取什么方法来改善这一情况呢?基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给出了我们答案。绿色生态设计对我们大多数来说并不是很陌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都或多或少的接触到“绿色食品”“负离子空调”等产品,而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正是基于这种理念,针对低碳、环保的要求,在建筑中渗入这种思想。
目前基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兴起,对于我国较为落后的环保现状和普遍采用传统设计的建筑企业而言,这是一个挑战,但是同样这也是一个机会。对于国家而言,这是未来的基本趋势,而对于企业而言,把握好这一理念,不仅能够改善环境,更是增强其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1、基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内涵
绿色生态住宅虽然目前尚没有严格的定义,但是我们应该对基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我的内涵有所理解。笔者结合自身经验认为基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内涵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基于绿色生态的住宅建筑应该是低能耗的,传统住宅建筑设计能耗非常巨大,而我国目前的建筑能耗在总能耗占得比例相对而言更大。所以,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应该无论在电能消耗上还是在水资源的消耗上都做出极大地改善。也正是基于这一特点,我国才会大力发展基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
其次,基于绿色生态的住宅建筑应该是应该是低污染的,生活污染是对于我国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一个因素,绿色生态住宅设计要对其进行有效地改善,尽最大努力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三,基于绿色生态的住宅建筑应该是与环境完美融合的,传统建筑设计给人带来一种冷冰冰的感觉,对于人的审美考虑不够详细全面,而绿色生态住宅要对其这一特点进行改善,在设计时会考虑到人的视觉审美,让人们愿意居住其中,在居住时能够感受到与大自然的亲近。
总体来说,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完全不同与以往的建筑,设计时应该做到节能、低污染、美观使用的统筹考虑、完美融合,并尽量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立体的“绿色”。而不只是强调绿化,
2、绿色生态住宅设计要点
笔者认为基于绿色生态住宅的建筑设计应该紧密结合上文中提到的特点,针对低能耗、低污染、和谐的要求,在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时要改变以往的设计思路,从以下几点出发:
(1)选择最优的朝向,合理设置建筑体型容积率
在住宅建筑能耗中,电能的损耗最为明显,而电能大部分是使用在采光及温度的控制上,根据具体的施工位置,我们可以选择最优的朝向,合理设置建筑体型容积率。这样可以使得采光及通风效果达到最佳,进而可以有效地降低电能的消耗,达到节能的目标。
(2)加强住宅建筑外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优化
结合上文中提到电能损耗的原因,我们也可以通过住宅建筑外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优化来达到低能耗的目的。普通护做法可以分两种:第一,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配合大理石进行贴面;第二,使用玻璃幕墙配合外挂铝塑板。这种传统的方法很容易在建筑设计中缺少了保温层的设计。这就导致了护结构保温能力较差,很多可以利用的能量由于这种设计的缺陷而白白的被浪费掉了。
在绿色生态住宅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选取保温效果好的材料、优化护的结构等来实现护保温效果的提升。实践证明,这种手段非常有效。
(3)加大绿化面积
绿化能够有效地避免“热岛效应”,降低环境温度,相比较与传统的空调降温,绿化除了降温的功效,还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减弱噪声、杀死细菌、防火防震的作用,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与大自然的融合,改善了住在建筑的外观,因此绿色生态住宅虽然不是指仅仅加大绿化面积,但绿化对于基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作用不可忽视。
(4)增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目前,在我国的住宅建筑中,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基本为零,这一方面是技术上的落后导致的,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应该是意识落后。我们在基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中要敢想、敢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改变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落后的局面。
针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可以体现在对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利用效率的提高上。例如,具体工作中我们可以加强对太阳能的利用,目前,太阳能在供暖和供电上的研究及应用都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如何将传统的被动式太阳房和主动式太阳房的设计理念融入到高层建筑设计之中;如何把太阳能发电的应用施展在高层建筑之中等等,这种对太阳能利用的思路可以应用到如何合理使用地热等资源,如何利用风能上,这一系列的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将会对于降低能源的损耗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相信未来这也是基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中最为核心的问题。
(5)配套住宅建筑节能设施
配套住宅建筑节能设施可以分为户内和户外两个部分,针对前者,由于目前住宅建筑在出售前已将完成其装修工作。因此,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在进行住宅装修时可以选取节能效果较好的设备。举例来说,在设计时我们可以使用节水马桶替代传统的马桶,这可以降低水资源的消耗,达成一个双赢的局面,即社会范围内降低了水资源的消耗;居民减少了水费的支出;而企业则多了一个卖点,还博得了好的名声,增强了竞争力。
针对后者,我们可以对路灯、排水系统等户外设施进行改造。比如说通过设计使得生活污水重新加以利用,路灯可采用节能元件等,这最终也会达成双赢的局面。
(6)降低住宅建筑污染
住宅建筑污染可以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这些污染已经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目前,加强物业管理是减少住宅小区内各类污染源的有效手段,但我们还可以在住宅建筑设计时进行考虑,从硬件条件出发,根据各种相关的建筑系数进行优化设计,最终将这些污染降到最低。
总体来说,基于绿色生态的住宅建筑设计并非完全基于科技之上的,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思维角度去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工作中多思考、多总结。
结论
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由于其低污染、低能耗、有自然环境完美融合而受到人们的欣赏,随着人们对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呼声越来越高,绿色生态住宅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未来,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必将成为主流。因此,基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思考与探讨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但是我国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尚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我们要做到工作有很多。所以,在工作之中,我们应多学习、多思考、多总结。本文结合笔者对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理解,重点分析探讨了基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思路与设计要点,对其的普及与应用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韩颖;王佳宇;;浅谈建筑节能技术的运用和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1期
[2]邹银燕;;浅析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17期
如何理解绿色设计范文5
关键词:建筑业;绿色;设计;规划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对绿色环保理念的理解也不断深入。这要求建筑行业在工程设计与建造中应更重视环保,将建筑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在工程中,建筑设计者应该重点调查建筑地点的周围环境,保证建筑与环境能够和谐共存,充分发挥环保理念的优势。此外,设计建造应注重整体规划,利用合理的设计布局降低建筑物能耗,尽可能的减少能源的浪费。本文主要根据绿色理念下的建筑节能设计模式进行思考。
1绿色理念是建筑规划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
21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旋律,成为人民生产生活中的主流思想。在建筑中也是如此,每一栋楼的建成,都会经历设计、施工、运行、入户、装修到拆迁这一周期过程。在此期间,除了设计规划,其余的每个阶段都需要消耗资源,排放废水、废气、废物。
(1)适合居住。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了一个大的跨越,生活条件也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上更是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由如何生存变成如何生活,生活的重心着重于物质享受。所以居住环境是否环保影响购房者的满意程度。而建筑规划设计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就是能够让人们在房子里住的舒心、住的放心,而无论选择使用哪种规划设计理念,这个核心目的都不能动摇,因此绿色理念下的建筑规划节能设计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设计人员务必考虑全面,全方位的设计出一款既经济又适合居住的建筑,比如,充分考虑通风性、采光性等等,使得建筑居住环境能够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并且使得建筑与周围的环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如何应用绿色理念建筑规划节能设计现在已经成为建筑规划设计的主流。
(2)节能性。节能是绿色建筑理念规划设计的突出特点,而节能性的关键措施就是提高建筑行业使用的能源和材料的利用效率,由此可以看出建筑节能的关键是怎样提高建筑材料的利用效率,如通过太阳能来进行照明,节省在光度强时减少人工照明的时间,同时应该积极地开发研究新型能源以及新型施工技术,逐渐的将这些新能源利用到新型建筑中,顶替传统耗能大的设施。
2绿色理念下的建筑规划节能设计的现状
(1)建筑商与设计人员对绿色理念的认识不足。现今为止我国的建筑设计人员和建筑开发商对绿色理念下的建筑还了解不够,依然没有运用绿色理念来规划设计的意识,而很多设计商也不愿意使用这种绿色理念,他们认为绿色建筑与平常的建筑在建设上没有任何的差异。此外,有的建筑设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在绿色理念上显得不够精通,不会采用新兴的绿色理念,对于建筑商来说,在采用绿色理念上还是不够深刻,他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认为采用绿色理念会增加建筑开发成本,忽略了绿色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例如,楼盘更好销售,开发商的声誉变得响亮等等,这也是绿色建筑迟迟没有发展起来的关键原因。
(2)绿色理念的建筑数量相对较少。如今我国的绿色建筑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有所增加,但在全国范围来看,绿色建筑的所占的比例并不大,而且分布范围也不广泛,就现阶段各大城市建筑开发中,能够满足绿色建筑要求的建筑凤毛麟角。这主要是由于绿色建筑理念刚刚兴起,人们对绿色建筑的了解不多,而且有很多因素影响绿色建筑的全面发展,像开发成本问题,建筑选址问题,建筑用地批准等诸多问题,都是大大降低了建筑开发商的投资,这使得绿色建筑在城市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少,所以建筑中绿色理念还未真正兴起。
(3)绿色建筑具有局限性。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城市现代化程度很高,大批的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出现。相比之下,我国农村的建筑主要以居住用房为主,虽然一定程度上突显出我国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但是,在环境保护上,农村要更优于乡村,这几种的表现在,我国的农村地区的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它成功的对当地气候、土地等资源进行最佳利用,其中就包括了许多建筑节能的思想,成为零耗能绿色的建筑典范。
3绿色节能理念下的建筑规划设计模式的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建筑的不断增加与建筑物生命周期的循环让人们逐渐认识到,建筑事实上各种能量的堆砌。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筑业都是古老的行业,如何使传统行业换发新的生机,走上绿色环保之路,成为人们越发关注的课题。统计结果显示,人们自然资源的消耗总量40%以上来自于建筑活动,建筑活动本身造成的空气污染、光污染、水污染、电磁污染等更是超过了地球环境污染总量的35%,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垃圾,42%属于建筑垃圾。由此可见,建筑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肩负起人类绿色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
(1)提高建筑节能效率。提高建筑节能效率,达到绿色环保。现如今,提高对太阳能、光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是我们倡导绿色能源的亮点。太阳能作为最广泛最持续的热源供给,应用于建筑绿色节能来说有着很大的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太阳能应用将在供电和供暖方面。而天然的节能效果是完全满足建筑规划设计对绿色这方面的要求的,所以在进行运用这些天然能源的同时要尽可能充分的展现它的价值。很久以前我国就已经开始利用风能来取代电能和热能,为了降低建筑的能耗,设计多以提高建筑的通风透气性为主。通过合理的设计研究提高建筑的自然通风度,从而达到宜居度的提升。
(2)建立健全系统的技术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的技术政策法规体系,从根源上控制为绿色建筑的存在空间。首先要建筑设计者和建筑商具体的了解什么是“绿色建筑”,包括在选择材料,材料的制作过程及将来是降解是否环保,工程的施工工艺是否环保等细节要有一定的说服力,不能因为用了某种环保概念的产品就把建筑说成是绿色建筑。
(3)建筑朝向。在对大型建筑进行整体部署时,朝向需要重点考虑,想要选择合适的朝向,要考虑的问题很多,要对房子朝向经纬度,地段进行分析。而建筑物具体的朝向适合当地环境相关联的,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建筑施工时,尤其是住宅,日光的照射和通风情况都需要重点考虑。北方的冬天较为寒冷,需要安装暖气,因此需要耗费很多热量,而且有些时候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为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假设墙体可以吸收阳光产生的热量,那么就可以节省很多能源,也可以有效缓解环境污染。
(4)增加国内外对建筑领域的交流。积极开展国内外绿色建筑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外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技术,通过国内外技术交流会,不断完善绿色建筑理念,而且要聘请国外知名建筑专家教授进行传道受业,增强我国建筑设计师的专业素养,对国外的成功案例积极分析,取其精华的方式将国外的理念引进,进一步研究提高我国绿色理念的水平。
4结论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作为一个新兴、动态和发展中的理念,社会与技术的进步也逐渐的充实了其意义。“绿色”象征着环保,清洁。“绿色建筑”更是成为当今社会生态健康的代名词,从本质上来看,绿色建筑利用再生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极大地节约了自然资源,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再生,最大程度上保护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新时期,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主题讲师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建筑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绿色建筑将不断增多,成为建筑业的主流。
作者:李丹丹 冯永超 单位:河南省博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杨杰,李洪砚,崔秀瑞.基于体制机制的绿色建筑推广责任归属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4(6).
如何理解绿色设计范文6
1.说明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够释放氧气。(重点)
2.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重点)
3.能列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基本过程的公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难点: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的实验操作。
重点:阐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
三、情感目标
1.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生物素质。
2.培养学生更加关爱大自然、关爱绿色植物。
四、教学准备
1.把一盆天竺葵植株提前一昼夜放到黑暗处。
2.准备分组实验必需的器材:1000毫升大烧杯、短颈漏斗、试管、培养皿等。
3.金鱼藻。
4.化学试剂氢氧化钾溶液。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大家还记得普利斯特莱实验吗?他的“老鼠―钟罩―植物实验”给我们研究光合作用带来很多启发。(大家来看一组图)如果移走图中的植物,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老鼠死亡,蜡烛熄灭,说明植物会放出氧气。我们知道氧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怎么证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光合作用实质的第二课时,本节课我们将用实验来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以及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是什么,最后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自己总结出光合作用过程的公式。
(设计思想: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很快让学生明白学习目标和内容,调动起学习兴趣。)
2.学习新课
活动一:实验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
首先我们用实验来证明植物光合作用的另一个产物是氧气。老师教你点小知识:氧气不易溶于水,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根据这个特点,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金鱼藻在光下能否产生氧气。请将实验的正确步骤用字母表示出来:
A.把装置移到光下。
B.把带火星的木条试管。
C.把金鱼藻放在烧杯里,再用漏斗和试管依次反扣。
D.将搜集到一定量的气体的试管取出。
该实验的正确顺序是什么?请排序。
[演示]老师动手摆装置。
强调一些操作步骤,比如:如何放置试管和取出试管,学生分组动手操作。
思考题:
(1)试管里为什么要装满水?
(2)放在阳光下,现象是什么?
(3)如何取出试管?
(4)如何验证是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验证,学生看到火星变火苗,现象明显。
[讲述]小资料分析,地球上的氧气,按照正常消耗速度,三千年就没有了,可是为什么氧气还没有用完?
(设计思想:通过自学,观察演示,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使学生明白操作要领,由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印象深刻。最后通过一个小资料进行适当情感教育,使学生明白植物的重要性。)
活动二:实验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
[提问]绿叶好比一个加工厂,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淀粉和氧气,那么这个工厂的原料是什么呢?
再来看看普利斯特莱实验给我们的启发,没有了蜡烛和老鼠,为什么植物死了?说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请自学书上102页的实验装置和过程,回答3个问题:
(1)A、B两个烧瓶中分别装了什么液体?B瓶中液体有什么作用?
(2)为何要设置两套装置?
(3)为何用棉花塞在瓶口?
如何证明A、B两个叶子进行了光合作用?脱色―漂洗―染色后观察操作实验,同时请同学思考几个问题:
(1)装置暗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2)酒精脱色目的是什么?
(3)加碘液染色是为了检验什么?
(4)实验现象是什么?
[小结]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的原料。
出示光合作用和二氧化碳浓度关系曲线图,总结二氧化碳被称为空中肥料,对于增产功不可没!
活动三:光合作用还需要水
出示实验过程图片(暗处理―切断主叶脉―脱色―染色),看现象,分析结果
总结:水也是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的原料。
[提问总结]你能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吗?
二氧化碳+水氧气+有机物
课堂总结:科学研究方法很多,有调查、探究等,但是,动手做实验是最直观的,同时我们今天也意识到了实验操作规范是多么重要,它是顺利呈现实验结果的保证,希望大家今天有所收获!
评价升华:完成课本103~104页的自我评价和思维拓展。
六、板书设计
光合作用过程方程式: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七、教学反思
新课程提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因此设计之初,一定要体现学生为主体,能让学生动手的一定要分组动手,不能分组的也要积极主动思考实验的要点和过程,让学生真正读懂书本,理解实验,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我设计的总体思路是:抛出问题或从已有知识中提出看似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比如:用学过的普利斯特莱实验引出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吗?怎么验证它的存在?又接着引出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可以动手做实验探究,也可以讨论已有的实验,自己总结出结论,顺利得出光合作用的过程方程式,给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这节课的第二个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难度较大,因为实验装置较难设计,如果不做实验,只是看动画或者看图,直接告诉孩子实验结果,学生理解不深,知识点记忆不牢,所有动画和视频就是过眼云烟,自主学习就是空话了!于是,备课组老师们积极动脑筋,还是给学生展现了实验结果,教学效果显而易见。我最深的体会就是生物教学中,能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一定要动手做,生物课的真正乐趣就在于此,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通过做而得到的知识点比我们给他们灌输几遍都有用,记忆也会更深刻!另外,实验教学中的规范操作教师首先自己要过关,不做永远不知道操作要领是什么,所以,动手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对老师来说同样重要!
本节课上完,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的理解更加透彻深刻,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