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资源的功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资源的功能范文1
在电工实习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准备相应的实习材料,并且在实习过程中通过一些代表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对于电工课程的思维能力,我学生构建一种适于其自主学习的环境。在电工课程中所需要使用到的元器件的选择中,要求学生按照电路图自行选择。通过重复、多次的元器件选择能够帮助学生清楚的记忆电路图,在以后需要的时候就能够及时的做出判断,而不需要进行查找。随着电工实习课程的不断深入,在实习过程中会应用到越来越多的元器件,通过对这些元器件不同的放置方法要求学生去自主的研究。这样能够有效的为学生构筑一种适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由于在电工实习课程中要涉及到各种各样工具的使用,所以要为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工具以备不时之需。在电工实习中有一项电路故障排除的实习,在故障排除的时候由于要对线路、设备等地方进行测量。为学生配备了充足的工具也是为学生构筑自主学习环境的基础。在电工实习课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提前适应未来的工作,还要学生掌握对元器件检查的能力。在电工实习课程中学生通过对故障电路的多次检查但是还找不出线路的故障,这就可能是元器件出现了问题。通过这些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去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在电工实习中一些存在故障的元器件要通过学生自己的修理去恢复其功能,这样能够节省实习材料而且能够使得学生更加清楚的掌握元器件的内部构造。教师在电工实习教学中一些比较典型的元器件的损坏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讲解。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并定期总结
由于生源质量以及学生的自我约束力都比较差,所以在电工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加以重视,通过要求学生做好听课笔记、对学习内容定期进行总结等方式促使学生能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电工课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的元器件以及线路等,所以要对所学的内容做好总结,定期的复习才能够达到教学的目的。通过要求学生填写实习记录,能够帮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知识进行强化;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总也也有助于教师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对实习内容进行调整。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还能够更好地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实习过程中要学生自主学习
电工实习课程的学习中对于细节的要求比较高,如果单纯的靠教师去给学生讲,不但不利于实现我们的实习目的,也不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实习过程中设置一些小问题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实习课堂能够为学生创造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这样有助于我们教学目的的实现,这样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去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历能力的方式主要有:要学生亲自去动手操作,按照电路原理图对实际电路进行连接,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解决,并且培养学生在电工实习过程中对各种设备所发出的声音能够进行很好的判断,找出其中的故障。通过以上这种方式能够很好的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实习习惯
1)在电工实习课程中要求学生严格的按照实习规范进行相关操作,由于电工实习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的电力操作,如果不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很容易发生危险。对于电工实习中的电缆线路等也要做好监测工作,保证其没有故障存在之后在进行试验。2)学生在电工实习课程中由于学习环境的变化处于好奇而会放松心思,以为实习课程就是玩的时间,对于学生的这种学习态度要及时的更正。通过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整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电工实习课程当中,并且要根据学生的实习表现对其作出相应的奖惩。3)培养学生对于电工实习课程的兴趣,通过兴趣培养能够使得学生养成一种积极的实习心态。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主动性等方面有所欠缺,所以教师要通过点拨或者到企业中实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课程资源的功能范文2
关键词:体育课程;资源;系统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2-1697-03
综观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历史,课程资源问题普遍受到重视。课程资源问题关系到社会、学生和教师对课程的需求和价值取向,关系到课程自身素材的更新和构建,关系到课程实施中的各种条件因素。随着我国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逐步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课题。
1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在对文献资料分析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体育课程资源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对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从而阐释体育课程资源的理论。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课程资源系统概述
2.1.1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的构成体育课程资源系统是由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构成的开放性系统,它以体育课程为环境,是一个寻求进入体育课程,成为体育课程支撑条件或体育课程组成部分,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服务的反馈系统(图1)。
2.1.2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的特点
2.1.2.1整体性和相对独立性体育课程是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环境的直系环境,它存在于体育课程资源系统之外,但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课程资源系统各个部分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不仅有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而且还有由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新结构而产生的新功能(图2)。
2.1.2.2目标性目标是系统的出发点和归宿。体育课程资源系统是一个相对复杂系统,它的目标是多层次的,一方面来源于系统长期演化的结果,即系统发展的内在逻辑,这一因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另一方面来源于系统环境的要求,在环境的压力之下,作为系统主体的人会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社会需要赋予新的功能,设定新的目标等。对于体育课程资源系统而言,目标总是随着时间、空间和条件的变化而随时进行调整。系统的目标主要通过功能来表现。
2.1.2.3有序性系统结构由低向高逐渐高移化,称为有序。对于体育课程资源系统来说,其系统要素的性质、数目、排列顺序都处在自我运动、自发形成组织结构、自发演化之中,它随人类知识能力的提高、文化的发展、知识的积累、客观物质世界的变化而有涨落。只有开放、远离平衡态才能形成有序结构。贝塔朗菲认为开放性是系统发生有序演化的必要条件。系统内部非线性的相关作用是系统有序之源,系统不断地与外界发生各种联系,敞开输入和输出的通道,扩大信息和能量交换的流量,降低熵值。只有保持开放性,系统才能成为活的组织,这是有序原理的真谛。[5]
2.1.2.4反馈性在体育课程资源系统内存在着反馈回路,它是系统的基本结构单元,决定了系统的动态行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回路,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按输出对输入的影响,反馈可以分为两类: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后,能加强输入的为正反馈――它使系统与目标状态间的距离增加;使输入减弱的为负反馈――它使系统与目标整体趋于吻合,能够维持系统的稳定。在不同的时期,正反馈和负反调都有存在的必要。
2.1.3体育课程资源系统与体育课程的关系体育课程资源系统与体育课程的关系是系统与环境的关系。体育课程是体育课程资源系统之外的环境。体育课程对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的作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同时,体育课程资源系统也对体育课程产生作用。它们之间是动态的关系,是以一定的时间、空间和所研究的对象来划分的。体育课程资源系统所处的环境是十分复杂的,有的属于直系环境,有的属于旁系环境。并非任何系统以外的东西均可称为系统的环境,只有与系统发生能量、信息和物质交换的环境才能称得上是系统的环境。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的最终目标指向体育课程,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服务。
相对于课程来说,体育课程资源具有各种体育课程要素的某些特征,但它们不是体育课程要素,不是体育课程某部分的直接来源。只有当体育课程资源进入体育课程系统中,才能成为体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研究体育课程资源是研究体育课程与外部系统的联系。
体育课程是一门以体育实践活动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基础课程,是学校教育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具有发展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功能。[6]它是以丰富的体育课程资源为基础和前提的,没有体育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体育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开发和运用的水平。但是,从理论上讲任何体育课程资源都可以进入体育课程,有的可以列入体育课程资源的物质,有的可以充当课程内容,有的可以进入体育课程,对体育课程起保障作用。但是,如果不去开发利用、加工和取舍,它不会自动进入体育课程。
2.2体育课程资源静态系统
2.2.1体育课程资源静态系统的结构体育课程资源静态系统的结构由它的内在组成要素和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构成(图3)。当对体育课程资源静态系统作为独立系统进行分析时,它的环境已发生变化,体育课程资源的动态系统和体育课程便成为它的直系环境。体育课程资源静态系统的功能只有置于与体育课程相关的环境中时,才表现出对于该环境的功能。环境一旦发生变化,系统的功能就可能随着发生变化。
由图3可见,如果将体育课程静态系统比作一个圆,这个圆,由内涵包括体育课程思想资源、体育课程知识资源、体育课程的经验资源、体育课程的人力资源、体育课程的物财资源、体育课程的时空资源六个子系统及其构成要素的三个同心圆组成,最内层的圆可视作已被开发利用的体育课程资源,第二层可被视为已被人们认识,但还未被开发和利用,或者已被开发而未被有效地利用的课程资源;第三层也就是最外层可被视为还没有被人们所认识的,是潜在的体育课程资源。最内层的圆可以直接进入体育课程,并作用于体育课程,而第二层、第三层的圆则必须经过体育课程资源的动态系统,再进入体育课程。
2.2.2体育课程资源静态系统的功能体育课程资源的静态系统对体育课程具有储备功能和支持功能。所谓储备功能,是指体育课程资源的物质的、观念的内容,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中介。物质世界是人类永恒的认识对象。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的储备功能,从内容方面可以分解为有关知识储备、经验储备、物质储备、精神储备、文化储备等功能;从发展方面可以分解为社会发展、个体发展和体育课程自身的发展等功能。所谓支持功能,是指体育课程资源对体育课程活动的进行具有维护、保障的功效。它包括物质保障、人力保障、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思想观念的支持等。体育课程资源的静态系统可以为体育课程活动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设施、组织、制度和思想观念等。
2.3体育课程资源动态系统体育课程资源动态系统是体育课程资源系统寻求达到系统目标有效途径和方法的系统,它处在一个不断变化和运动的状态之中,它以静态系统、体育课程为环境,进行物质、能量或信息交换。发现、挖掘对课程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各类资源,将各类资源整合为体育课程资源,成为体育课程的条件或组成部分的过程。
2.3.1体育课程资源动态系统的结构体育课程资源动态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与环境即体育课程和静态系统所组成的结构和相互关系之间的联系方式便形成了体育课程资源动态系统的结构,如图4所示。其中体育课程资源的动态系统,是一个连接静态系统和体育课程的“中枢"系统,如果缺少这一系统,体育课程资源与体育课程之间就无法获得联系。这一系统的结构是有各要素之间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和连接顺序构成。其中以谁来开发(主体)、如何开发(方法)、开发什么(载体),采用什么原则、处于什么环节,是构成动态系统结构的主要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的不同组合,所形成的不同技术路径,将会形成不同的载体进入体育课程,成为体育课程的组成部分或支持条件。
2.3.2体育课程资源动态系统的功能体育课程资源动态系统中,人即开发的主体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他体现了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观能动性。一个地区、一个学校,无论体育课程资源多么丰富,如果没有对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没有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没有有效地对体育课程资源加以利用,再好的资源也未必能对体育课程产生积极的作用。相反,如果某个地区或学校本身的体育课程资源并不十分丰富,可是它能充分地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却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体育课程资源是否能有效地为体育课程服务,不完全取决于体育课程资源的丰厚程度,而是取决于使用的方式。人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开发与利用的方法是动态系统的核心,不同的方法,将会产生相应的结果(载体)。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和环节,对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法又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3结论
1) 体育课程资源系统是由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构成的开放性系统,它以体育课程为主要环境,是一个寻求进入体育课程,成为体育课程支撑条件或体育课程组成部分,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服务的反馈系统。
2) 静态系统是相对于整个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由体育课程思想资源、体育课程知识资源、体育课程的经验资源、体育课程的人力资源、体育课程的物财资源、体育课程的时空资源六个要素构成。对体育课程主要起储备和支持作用。它的存在形式决定着它功能的大小和方式。
3) 体育课程资源动态系统是体育课程资源系统寻求达到系统目标有效途径和方法的开放的、变化着的子系统。它以静态系统、体育课程为环境,进行物质、能量或信息交换。发现、挖掘对课程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各类资源,将各类资源整合为体育课程资源,成为体育课程的条件或组成部分的过程。对它的分析可以从开发主体(与利用的)、开发方法、开发原则、开发环节和载体这五个方面进行。其中人(即开发的主体)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他体现了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观能动性。开发与利用的方法是动态系统的核心,不同的方法,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载体)。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和环节,对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法又有一定的制约作。
参考文献:
[1] 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3.
[2] 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桂林:广西大学出版社,2001:9-10.
[3] 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
课程资源的功能范文3
关键词:中等职校;Moodle平台;专业网络课程;开发及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9C-0017-05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基于学生课内、外学习及终身学习的需要
网络课程是由课程信息化资源和网络平台组成,具有学习资源丰富,交互性较强,使用操作方便等特点,能为中职校师生间实时、非实时的教学活动提供交流的空间,因此不仅职校生在课内通过网络课程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为他们课外学习或工作后的职业培训提供资源,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二)基于改变职校师生传统教与学方式的需要
网络课程具有交互的特点,职校教师通过Moodle平台来教学,能构建自己的个性化教学方式,采取自主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任务驱动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能推动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开展。通过实践探究,学生可利用网络课程的资源和平台,实现自主研究型学习,自主探索专业知识。
(三)基于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需要
2010年,教育部印发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教职成〔2010〕13号),对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探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职校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及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程。通过引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信息技术与职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整合,加快专业网络课程的资源库及“互联网+平台”建设,促进职校专业课教学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不仅能形成基于网络平台开展专业网络课程校本开发及应用的案例,也便于开发和应用可推广到其他专业的网络课程。
二、探讨职校专业网络课程资源开发的流程
(一)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
主要由资源管理系统来实现对教学资源库中的资源进行管理,保证资源的安全和可靠。开发或利用的系统要具备资源上传、下载、查询、审核、删除等功能。课题组主要对Mood1e这套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设计开发的开放源代码软件,进行二次开发。
(二)网络资源数据系统的开发
网络资源数据系统开发,是教学资源库的核心,分底、中、高3个层面,底层是媒体素材库、索引库,中层是积件库、课件库、题库、电子图书库及相应的索引库等,上层是网络课程库及索引库[1]。
(三)网络资源支持系统的配置
支持系统是指教学资源库保证正常运行的系统环境,含硬件、软件支持。主要是对系统的维护,保证系统的稳定和可扩展性,以及对并发访问的支持。
(四)专业网络课程资源开发的流程
如图1所示。
三、探讨基于Moodle平台的
专业网络课程开发路径
(一)专业网络课程的平台建设
Mood1e软件能够较好地帮助教师创建和管理在线课程,主要功能有网站管理、学习管理、课程管理三部分,其中课程管理中有灵活、丰富的课程学习和互动功能,如论坛、测验、投票、调查、作业、聊天室、博客等。Moodle是目前较为流行的课程管理系统之一,由于是开源软件,又免费,其设计理念先进,技术门槛较低,安装及操作也非常简便,师、生均可以参与到系统的设计开发之中,其功能也显得愈来愈强[2]。
基于Moodle系统的各项功能,以此为平台,课题组建设了专业网络课程网站,已初步建成了电子类、信息技术类专业网络课程10门,文化课程2门,德育课程1门,还将陆续建立机电类等其它专业的网络课程。
(二)基于Moodle平台的专业网络课程框架
以Moodle平台建设的专业网络课程,MySql为后台数据库,完成网络教学平台系统的管理。系统分为管理子系统和学习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有相应的模块,系统中有教师和学生两种用户角色。以不同的身份登录系统,有不同的功能界面[3](如图2)。
(三)专业网络课程的管理措施
Moodle系统中的资源和活动,是组成网络教学环境与课程的两大模块。其资源模块是将课程需要的各种教学内容和资料予以呈现,而活动模块是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而设计,以利于达成教学的目标。
利用Moodle平台,教师可以将电子文档、PPT、Flash、视频、图片、音频等文件上传,添加到课程资源模块中,并能在Moodle课程服务器上进行操作管理,同时可以直接在Moodle中编写文本页,使用HTML编辑器编辑网页,将外部网站直接链接到课程中,在网页上呈现外部网页的信息内容。资源可添加的类型如图3所示。
“活动”是网络课程的核心。活动模块可分为交互式课程活动和协作式课程活动两种。课程首页编辑模式下,每个主题格式或星期格式中有一个“活动”下拉列表,如图4所示,选择需要的活动,单击即可添加。
课程管理有八项:一是学习管理:学生通过登录帐号进行课程学习,参与或浏览相关的教学活动。二是群组功能:可由教师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同时可设置小组之间的互动。三是日历提醒。对于即将到来的事件会自动出现在课程首页上,及时提醒学生。四是量分功能:教师可以自行定义量分的标准,对学生上传的资料设定一定的分数,可以对讨论区、作业、实验报告等内容进行评价。五是评分功能:教师可以检查、评价学生上传的作业。六是记录功能:能对所有讨论、作业、测验的分数加以记录,对测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可将资料转成文本或Excel文件,以为后续的分析使用。七是档案功能:能提供统一的档案储存区,由教师进行线上管理。八是日志记录:教师监控学生浏览或学习的课程,可详细记录并了解学生的活动状况[4]。
(四)网络课程教学的管理及评价办法
利用Moodle平台可以实现对教学过程的管理,课程设置有主题格式、社区格式、星期格式等,课程活动模块有论坛、日志、测验、资源、选择、调查、任务分配、聊天室和工作平台等,对学生上次登陆后学习课程的最近变化,将会在课程主页上呈现,对论坛、日志、测验和任务的登记将记录在一页里,学生可以自由下载。
在Moodle平台的“评价模块”中,老师可以评价学生作业,学生之间也可以互评,同时师生均能通过Moodle平台的测验功能,随时了解学习情况并进行点评,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探讨基于Moodle平台的
专业网络课程教学应用
(一)教学实施流程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上的资源进行学习,也可以进入聊天室或讨论区互相合作学习,完成作业或测验等。学完后,教师根据学生参与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结果反馈给学生,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情况,为后续的网络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
学生登录Moodle平台,选择课程资源进行学习的整体操作流程[5],如图5所示:
(二)教学实施例谈
教学中对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应用有许多模式可以借鉴,教学模式的应用对提高教学效率也起到关键的作用。这里,以“问题探究模式”为例,介绍职校专业网络课程教学的过程。
“问题探究模式”教学流程图,分5个环节,如图6所示。
下面以电子类专业《电工基础》课程中“白炽灯线路的安装”实训课为例[6],谈谈网络课程教学的设计和实施。
1.教学设计及实施
2.课堂教学的反思
这节实训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利用网络课程中提供的安全操作方法及步骤,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动机,培养学生运用网络搜集、下载信息资源、迅速准确地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有目的地进行探究知识、共同学习的能力。教师通过点拨、指导、释疑,小组间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进行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发他们继续学习专业知识及技能的热情。
3.课堂教学评价
课题组选择了本校2013级电子(1)(2)班的学生,各为40人左右。电子(1)班采用网络课程教学,称为实验班,电子(2)班采用非网络课程教学,称为控制班。根据《电工基础》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近一学年的教学中,针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教学。
(1)数据调查
实验数据来自两次测试学生的试卷统计。一次为实验前测即第一学期结束后的考试,一次为实验后测即第二学期结束后的考试。数据统计见表1。
(2)结果分析
表1数据表明,实验班与控制班比较,前测平均分无显著性差异,而后测的平均分差异显著。经过一学期网络课程的学习,实验班成绩有大幅度提高。虽然两班学生的平均成绩都在增长,但实验班增幅更大。可见,进行网络课程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教学反思
专业网络课程开发方面,要针对职校生的基础情况和专业课程特点来设计,努力打造针对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的精品网络课程。
实验实训资源的选用方面,要符合科学性,一定可视性,变量的可调性和便捷使用性等特征。实验实训前,让学生课前预习,印发任务书,明确实验实训的目的,充分了解探究的内容;实验实训时,运用网络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实验实训后,再运用网络资源加以验证,效果会更好。
从教学的效果来看,网络专业教学,要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还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优势进行自学、课业检查和自我评价,使网络课程的资源和平台得到充分使用。
五、实践结论
(一)专业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兴趣
开发的网络课程资源,切合实际,及时可信,拥有多层次探究,可操作处理,富有创造性等特点,且有多媒体交互功能,模拟仿真、远程共享的优势,通过师生间实时和非实时的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创造的方式寻找处理信息,实现真正意义的自主探究学习。
(二)专业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能促进教师教科研方式的变革
利用网络课程资源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有助于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探究,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教学的效果。教师间也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自行合作开发专业网络课程的教学资源,并能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开展教科研活动,实现教师教科研方式的变革。
(三)Moodle系统可作为职校专业网络课程开发的有效支持平台
通过研究,Moodle系统的功能适合支持网络课程的校本开发,且此平台对于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要求不是很高。引入这样的支持平台,对校本开发专业网络课程是一个可行有效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徐宗敏.电子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制作[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7).
[2][3][4]Moodle官方网站技术文件[DB/OL].http://.
课程资源的功能范文4
摘 要:本文是探讨微课程模式下如何能合理的建设出符合现代教学技术特点的、在短时间内体现出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网络教学平台。
关键词:网络教学;微课程;资源平台
为达到职业教育创新和长期有效的发展,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水平,巩固课堂教学并辅助课余自主学习,微课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而为了能够更大程度的发挥微课程的这种优势,微课程模式下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提上日程。
1 微课程的特点
微课程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的特点,微课程模式能合理的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手段,共享教学资源,微课程和传统的教学视频相比,最大的特点是能在短时间内体现出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课程时间短、知识点少、技能点专一,十分符合现代人学习时间地点不限的要求。
2 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特点
网络教学资源平台是以教学资源共享为目的,以创建精品教育教学资源为核心,面向海量教育教学资源处理,集资源分布式存储、资源管理、资源评价、知识管理为一体的教育教学资源管理与辅助教学的平台。
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以网络课程为最基本的建设/教学/管理单位,而教学资源则是网络课程建设的最基本素材,包括图形图像、视音频、多媒体教案、网络课件、试题库等等。
3 微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前提
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实际上就是网络教学软件,到什么时候他都是为教学资源共享服务的,因此在新的微课程教学模式下,如何的将微课程在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上展示成为了新的研究课题,而本文认为这个环节的关键点就在于教学设计。微课程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和教学资源表现形式,他短小、精干、有活力、有吸引力,而这些特点的呈现就需要教师投入更大的精力进行教学设计,而这些就包括微教学视频、微课件、微反思、微教案等诸多内容,而往往这些微教学视频、微课件、微反思、微教案等又是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共享的实体,所以教学设计是整个微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的关键前提。
特别注意的是,微课程设计时关注的应不再仅仅是内容,而应更多考虑内容的学习过程,通过对学习过程的一系列学习活动的有效设计,从而支持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深度认知。微课程的内涵也应从单一的内容扩展到与学习有关的各方面因素,微课程的设计也将从面向内容设计转向面向学习过程设计,也就是不仅仅考虑学习内容的多媒体表现的设计,更需要考虑如何更好地促进学习者学习这些内容,要按照学习内容的学习过程逻辑,安排合理的活动步骤,促进学习者对内容知识的深度加工。
4 微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目标
(1)通过该平台建设彻底的将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班级化被动教学的局面改变为主动学习模式。
(2)通过该平台建设释放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从以往较难的教学课程设置中获取简单、灵活、易懂、以实现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提高课程设置的灵活度和趣味性。
(3)通过该平台建设丰富职业院校的教学设施,利用平台弥补因教学设施不足所引起的学生实践无法完成或较难完成的困难。
(4)通过该平台建设改革课程教学与学习模式,课程教学内容选择更加灵活,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多样。
5 微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应具备的功能
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和微课程的特点,本文认为在微课程模式下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应具备如下的功能:(1)应具备根据相关课程需求协助教师展开教学能力强化训练的实时调整功能;(2)应具备通过视听和仿真实操等增进课程的交互;(3)应实现与院校现有管理平台实现用户信息、实训业务数据的无缝对接的功能;(4)应采用B/S架构,应用方便无需复杂准备即可开展实训课程;(5)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应具备仿真场景操作功能,学习者能够在线直接进行实训演练,加强实训效果或者完成某些课堂无法及时完成的操作,并提供实训任务说明及技能点参考,方便学生实训操作及检查;(6)对于理论性强的课程应具备知识点解读的功能,学习者能够在线直接进行学习演练,加强学习效果或者完成某些课堂未完成的操作;(7)应具备保持教学内容与实训课程紧跟主流技术发展并做到及时更新的功能,提升学生的自学兴趣;(8)应支持不同网络环境进行教学活动,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9)应支持院校自行制作添加教学课程,紧贴教学需要;(10)应具备记录课程学习过程的功能,并能够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功能;
6 微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应用的现实意义
(1)对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而一款符合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理念的助学软件对教学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2)能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这是一个“人人为师,人人为学”的时代,我们任何人,只要愿意,通过平台,可以随时或者学习到优质的教学内容。
(3)拓展学习空间。现如今,是一个随时都需要学习的年代,也是随地都需要教师的时代,平台的应用推广势必会将传统的课堂教学“翻转”,是学习的自主性和时间性得到质的改变。
(4)促进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平台的引入给了学生自主的学习空间,他们往往会按照自己的步调去学习,这就出现人人学习进程或者理解效果的差异,也就促使职业院校的教学必须跟得上学生的学习需求,改革势在必行。
7 结语
互联网进入了“微时代”,“微时代”的特征让微课程的“短、小、精”进入了职业教育的领域,而微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更是深深的迎合的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相信它的广泛应用一定会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增添新的亮点。
参考文献:
[1]岑健林,胡铁生.微课:数字化教学资源新形式[J].教育信息技术,2013(04):19-21.
[2]吴秉健.国外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案例剖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25-28.
课程资源的功能范文5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精品课程网站开始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平台,各大高校根据当前的的教育形势,及时提出了建设以精品课程为目标的教学质量工程。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网以教学资源为基础,以提高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提升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素质和能力为最终目的。现有的计算机课程网站在师生互动交流等功能方面较为薄弱,为了进一步加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和交流,有必要构建一种集成课程资源管理、互动交流、资源共享、系统维护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效的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网站。
一、精品课程网站需求分析
1.1总体需求分析
构建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网站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符合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申报要求的课程教学资源,实现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共享,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途径,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减轻教师压力为根本目的。那么依据教育部提出的计算机精品课程网站系统要实现几个方面的需求,分别是:(1)计算机网课程教学目标(2)在线学习功能(3)师生互动交流功能(4)教学评估(6)课程教学资源共享。
1.2系统功能分析
根据前面对系统的需求分析并结合系统业务流程,可以得出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网站应该具备下述几个功能模块:课程信息浏览及管理功能、在线学习功能、在线考试功能、课程讨论功能、实时咨询功能、用户留言模块、教学资源下载上传功能、在线疑难解答功能、系统管理功能等功能模块。其中,系统管理员拥有最高的管理权限,并负责整个系统维护和管理;二学生用户和教师用户是精品课程网的前端用户,系统管理员用户是系统后台的用户,学生用户是网站的主体用户。
二、精品课程网站总体设计
2.1系统设计原则
(1)整体开发原则:系统各个部分是相互关联的,是由多个相互作用元素组成的系统。
(2)分解及协调的原则:这就需要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一些独立简单的问题有利于求解。
(3)求解最有方案:在处理实际的问题的时候,在此基础上需要根据实际问题具体分析,从而确定求解的方案。
2.2系统结构设计
本系统主要采取B/S架构模式,这种B/S体系结构的处理过程是:当前端的WEB页面发出对WEB服务器的访问请求,WEB服务器接收接来自客户端的系统请求并进行命令解析,然后把解析后的SQL语法命令提交到系统后台的数据库服务器,由数据库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然后中间服务器接收来自数据库服务器的请求应答以后,把请求的处理结果通过WEB页面的形式返回到客户机端,然后前端将数据信息通过用户界面UI展示出来。
2.3系统功能设计
通过对需求分析阶段的成果进行总结和概括,可以进一步得到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网站的主要功能模块,主要概括为几个部分:精品课程管理、在线学习互动管理、资讯信息管理、用户管理、系统管理等。
三、精品课程网站详细设计
3.1系统数据库设计
对于高校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网站而言,需要对精品课程网站教学系统进行日常管理。通常,高校精品课程网站系统数据流包括下面的元素:
(1)学生信息:学号、名称、性别、所在专业编号、出生日期、联系方式
(2)教师信息:名称、性别、编号、出生日期、联系方式
(3)系统用户信息:栏目编号、用户名称、用户密码、用户权限
(4)课程栏目信息:课程编号、栏目名称、课程编号
(5)课程信息:编号、栏目编号、课程介绍、授课教师编号、课程编号
(6)系统留言信息:留言编号、用户编号、留言内容、留言时间
(7)实时咨询信息:咨询编号、咨询用户编号、咨询课程编号、咨询主题、咨询内容、咨询时间、教师回复
(8)课程讨论信息:课程编号、讨论主题、发起讨论用户编号、发起讨论时间
(9)权限信息:权限编号、权限描述、权限等级
(10)资讯信息:资讯编号、资讯主题、咨询内容、时间
3.2系统功能详细设计
(1)精品课程管理
课程管理功能主要包括:课程栏目管理、课程信息管理。其中课程栏目管理功能主要是对精品课程栏目主题进行管理,包括课程和对应的章节下面的增加、删除、查询、修改操作,主要是以树形菜单的形式来展示精品课程栏目主题;课程信息管理模块主要是对精品课程相关信息的管理。
(2)在线学习互动管理
课程学习互动管理功能细分为:系统留言模块、论坛留言模块、实时咨询模块、课程讨论模块等。系统提供了系统留言板,以供系统用户发表对精品课程网站的意见和想法。论坛留言功能,主要提供给广大的学生用户和教师用户自由交流的平台,用户可以发帖的形式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用户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实时咨询老师,通过向教师用户提交疑难问题,然后等待教师回复。
(3)资讯信息管理
资讯信息管理功能细分为:咨询信息管理、网站新闻管理、网站公告信息管理等,可以进行进加、删除、修改、查询操作。
(4)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包括用户基本信息管理、用户权限管理。
(5)系统管理
系统维护功能可以对精品课程网站系统进行各项管理操作。系统维护管理功能主要实现用户管理、系统参数设置、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日志管理、数据字典操作等功能。
四、结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应用,也带来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格局,实现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数字化是实现教育强国梦想的关键。构建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网站有利于普及推广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程.平面广告设计精品课程网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 2011.
[2]陈劲新.我国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微观建设之研究——美国MITOCW项目建设的启示[J].成才之路. 2008(28).
[3]李志先.基于J2EE体系结构的精品课程开发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
[4]王新伟.基于Web的远程教学系统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1.
课程资源的功能范文6
关键词:CAD/CAMn程 网络化 教学资源库
一、网络教学资源库教学背景及教学资源现状
在职业院校的机械制造类专业中,CAD/CAM课程是重要的通用课程和必修课程,主要面向机电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数控加工与自动编程等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在CAD/CAM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由于CAD/CAM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且课堂教学中的理论性教学比重过大,导致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往往是被动的,缺乏创新性。此外,CAD/CAM课程的设计中教学资源是固化的,缺乏灵活性,对不同学生难以做到有针对性。
二、CAD/CAM课程网络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1.CAD/CAM课程网络化教学资源库的设计思路
在进行CAD/CAM课程网络化教学资源库的设计中,需要理清和确立适合职业教育、具有针对性的思路。一方面教学资源库应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知识为基本出发点,以视频演示为核心,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交互操作,资源库的内容则应包含CAD/CAM课程的电子教材、PPT文档库、练习素材库、试题库等,此外还应包含扩展的配套学习软件;另一方面教学资源库应以方便教师进行教学组织与实施为基本前提,满足教师在开展不同层次教学、需要不同教学内容与资源时,能够更为方便地利用基本教学单元。
2.教学资源库的单元组成
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在教学与学习中的需求,CAD/CAM课程网络资源库的设计与建设应具有清晰基础单元框架,能够满足师生在教学与学习中的灵活运用和创新应用。从实际的职业院校机械制造等专业教学实践来看,CAD/CAM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库应包含6个基本单元:电子教材,类似传统教材的电子化,显示对应的知识内容,与纸质教材一一对应;PPT课件,以电子教材为基础,将电子教材中的章节内容以单元的形式展现出来,突出重点,并可进行条理化处理;练习素材,与课程内容一一对应,可提供给学生下载,供学生学习结束之后的巩固练习,同时提供结果文件,练习素材是一个部件PART文件;常见问题解答,即在CAD/CAM课程中的每个基本单元的重点、难点等知识,以问题解答的形式提供给学生,以供学生实际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自行解决;视频讲解,课堂授课的视频模式,教师对每个基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基础知识与操作要点进行讲解;视频演示,将操作过程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仿真环境中练习借鉴。
3.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在CAD/CAM课程网络资源库设计与建设中需要注重几个关键点:一是视频功能词典的设计与编排中,每个功能及选项所对应的模块教学资源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应通过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模式对CAD/CAM课程的基本教学单元进行梳理与编排,使其具备更大的实用性和便捷性;二是即景点播式视频演示系统的研究开发,当用户选择某功能菜单项后,是在当时真的或仿真的环境下以视频的方式演示功能的操作过程,而非直接启动该功能;三是在线教学平台的开发,设计开发一个线上教学平台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资源库的作用,在线教学平台的功能包括制作与网络课程、作业布置、作业评价、在线答疑、自主同步教学内容等。
三、CAD/CAM课程网络化教学资源库创新教学模式的案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