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的传播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闻评论的传播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闻评论的传播特点

新闻评论的传播特点范文1

在媒介深度融合、微媒体欣欣向荣的媒介环境下,新闻评论教学模式的改革也以“互联网+”为思路,将实践教学贯彻到理论学习中,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此外,新的教学模式也要求教师增加新闻实践经历,掌握多媒体运用技能。面对日益严峻的新闻失范现象,新闻评论教学工作也需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关键词:

微媒体;新闻评论“;互联网+”

新闻评论一直被视为媒体的灵魂,在观点制胜的传媒竞争氛围中,新闻评论更是作为媒介的核心竞争力,凸显着媒介特色和实力。不仅如此,新闻评论质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也体现着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理想和职业素养,反映出媒体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感,提升了媒体的公信力。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格局下,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微媒体异军突起,形成了独特的信息生产、传播、接收和反馈方式,这在丰富新闻评论形式和内涵的同时,也对高校新闻评论教学格局进行了补充和更新。

一、微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的特点

(一)微媒体新闻评论更加具有“微”特征当下媒介融合趋势为新闻业发展构建了更为广阔的信息平台和新闻报道体系,信息的传播不再是单一的传播渠道,而是以多形态、多平台,全方位立体形式出现。碎片化的信息传播过程中,用户使用媒体浏览信息,时间短、频率高、注意力分散,阅读习惯呈碎片化特征,新闻评论形式也随之变化,向论点鲜明、论证精悍的“微”评论方向改进。基于兴趣和人际关系而聚成团体的微媒体环境中,信息的传播主要是朋友圈或关注人群间传播,其传播具有圈群式特征,由一个圈子通过交叉成员传播到另一个圈子中,评论风格更加灵活、个性化,内容也依用户群兴趣和观点的不同更加细分、多元。

(二)自媒体传播方式泛化了新闻评论边界[1]微信、微博信息的、传播以用户为主体,无论是传播方式还是传播内容都具有自媒体特征。自媒体传播模式下,传统媒体对信息渠道和话语权的垄断地位被削弱,新闻评论主体也由专业新闻媒体人扩散到大众。此外,微媒体传播手段中出现的跟帖、转发、朋友圈议论等形式也对信息进行了微评论,扩充了新闻评论方式,模糊和泛化了新闻评论概念界限。

(三)新闻评论发挥着社交货币的作用社交货币利用人们的求同心理和乐于与他人分享的特征来实现产品口碑塑造和思想传播。在微媒体平台上的新闻评论,既为表达观点,也为获得他人认同和构建自身形象。因而,微媒体环境中的新闻评论也在作为社交货币来购买其他用户的注意力和互动,为取得有效的传播效果,微媒体新闻评论向即时、个性、趣味的表达方式上转变。

二、微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教学现状

(一)新闻评论学院教育与媒体实践间的脱轨当下,新闻评论教学模式主要以传统的课堂传教为主。新闻评论的教学内容也大多沿用之前的评论理论和评论写作方法,学生对新媒体新闻评论特征把握不足,尤其是针对微媒体的“微评论”写作应用实践不足,与社会需求脱节。

(二)教师的理论素养与技能掌握间的不对等全媒体环境不仅对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间接对教师的理论水平、实践技能和新媒体技术应用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新闻评论不再局限为文字创作,更是音、视、图的融合,新闻评论的教学内容也应相应转移到视频评论、音频评论等综合形态的评论上。

(三)新闻评论写作中网络暴力问题凸显受碎片阅读习惯和海量信息影响,受众对于了解新闻事件、新闻观点缺乏长久耐心,因此立场鲜明、语言犀利、观点独特的评论往往能够迅速抓住受众眼球,拥有高转载量,取得更大的社会反响。部分新闻评论员为了刻意追求眼球效应和个性化表达,步入了非理性评论误区,在对事实了解不清的情况下发表偏激看法,语言表达情感失控,缺失了对新闻事实的追问和对新闻事实的冷静反思,更对读者产生了消极的舆论引导作用。

三、微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教学模式探索

(一)推广“互联网+评论”的新闻评论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深度渗透的今天,利用“互联网+”模式重新思考新闻评论教学模式具有启发性意义。事实上,不少高校的新闻评论教师已逐渐将微媒体评论教学法引入到新闻评论的课堂并取得良好效果。“互联网+”的教学模式符合了媒体融合发展潮流,从最初的评论构思到受众反馈环节,都能反映出学生在全媒体环境下,运用现代化手段对评论观点、语言、结构以及意见反馈方面的创新和重塑。在“互联网+”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应用能力,自主性、创造性和参与性被调动起来,纳入期末综合测评中。在新教学模式下,学习成果考察将被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期初由学生建立个人微媒体账号,定期选题,创造性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新闻评论制作,在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议时,除了考核学生写作能力和制作能力外,社会互动和社会反馈也应被纳入到衡量标准中。

(二)提升教师综合业务素养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要求教师在授课之初必须具备熟练使用多媒体、跨专业评论写作和制作的能力;丰富教学手段,由学生被动的知识接收变为主动的知识汲取;更新知识储备,关注网络技术发展为新闻评论模式带来的新动向。此外,教师也应提升自身媒介实践能力,增加媒体体验交流经历,只有对不同媒体的新闻评论制作流程有实战体会,才能有能力指导学生完成多媒体新闻评论制作。

(三)注重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微媒体的低门槛信息特点虽然为学生进行新闻评论实践提供绝佳的平台,但是近年来基于互联网、微媒体平台的虚假新闻、新闻谣言、网络暴力等问题也层出不穷。针对当前鱼龙混杂、新闻道德失范的现状,新闻教学工作不能再依赖新闻职业道德课程让学生了解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应在每门课程中始终如一的对学生进行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学生作为未来的媒体人,只有从学校教育中就树立起“把关人”、“守望者”的角色责任意识,在新闻实践中才能坚守职业道德底线。此外,在新闻评论作品衡量过程中,也应考察学生的价值观和对信息的分析批判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时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新闻观和评论观。

参考文献:

新闻评论的传播特点范文2

[关键词]全媒体 新闻评论 人才 培养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学术论文中出现“媒介融合”这个词语至今,[1]“媒介融合”已经提了十几年。从传统媒体触网,到传统媒体开通官方微博、官方微信;从单一形态的媒体到全媒体集团;从建构全媒体新闻中心,到培养全媒体记者;传媒界进行了媒介融合的各种改革与尝试。“全媒体”的概念在媒介融合进程中被提出并付诸实践,为媒介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实现的有效途径。但是如何融合、怎样融合依然是传媒界和学者们探索的焦点。

“全媒体化,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从总体上看,报道便不再是单落点、单形态、台的,而是在多平台上进行多落点、多形态的传播。报纸、广播、电视与网络是这个报道体系的共同组成部分。”[2]强调新闻报道在多个平台上以多种形态的进行传播。有研究认为这是最早对于“全媒体”的界定[3]。可见,全媒体实际上是媒介融合之后的结果,是目前各传统媒体变革的方向。

全媒体概念的提出,本质上是传媒界面对网络与新媒体兴起而进行的自我调整。在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本身发生了很大变化,也给新闻评论教学带来了挑战。

一、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的变化

全媒体化或说打造全媒体的探索几年以前就开始了,以推出数字化报纸为开端,逐渐向多平台、多落点、多形态发展。2012年3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杨兴锋在接受《中国记者》杂志社访谈时郑重宣称:“全媒体是南方报业转型的具体形式和载体。”并详细阐述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在经过两年多的思考、探索之后,进行全媒体转型的具体做法和思路。[4]在传统媒体进行媒介融合、媒介变革的同时,所有与媒介相关的一切,无不被卷入,被改变,新闻评论领域也不例外。

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发生了如下变化:

1.新闻评论的边界泛化。

在传统媒体中,新闻评论有清晰的形态边界:文字形态的新闻评论出现在报刊上,结构完整,事理分明;声音或视频形态的新闻评论出现在广播电视中,或是一段微型新闻评论文章的播音,或是一期评论节目的录音/直播。

而在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的边界变得模糊了,跟帖评论、微博评论、微信评论,这些只言片语的意见表达,还是新闻评论吗?按照新闻评论的定义: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5]而很多新兴评论形态如微博微信评论、跟帖评论中,的确包含了意见、评价和态度的表达,有些见解还很精辟,所议论的事物也确实是热门新闻事件,或者与现在有关,从新闻评论的定义来说,仍属于新闻评论,新闻评论的概念已经泛化。

2.评论传播渠道多样化。

传统新闻评论是在单个平台,以单一形态、单一传播方式进行的。纸质媒体上的新闻评论以文字形态存在,以纸张为载体;广播新闻评论以音频形态存在,以广播为传播媒介;电视新闻评论以视频形态存在,以电视为传播媒介;基本上互不干扰,各自为政。

但在全媒体语境下,这种单一的传播、隔膜的状态被打破。如《人民日报》,既有报纸的评论版,也有人民网观点频道,还有微博@人民日报评论部,以及微信公众号侠客岛等等。新闻评论显然不再以单一形态进行单一平台传播。在纸质版、彩信手机版、广播版、微博版等平台上传播同一新闻评论,显然不可能全部用文字评论形式或全部用音视频评论形式,而需要做成不同的、适合各传播平台的相应形式。微博微信版的新闻评论会力求简洁、形态丰富,纸质版的新闻评论会更注重文字表达和有理有据,广播节目会更注重生动活泼吸引听众……当各个传播平台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传播优势,同时发出对某一新闻事件的评价性信息时,就能更好引起受众注意并形成舆论了。

3.评论比重进一步增加。

在全媒体语境下,传播渠道更多,获取新闻信息更加便捷,然而也更容易迷失在海量的新闻信息海洋中,人们更需要意见性信息来帮助自己看清事实、对事物作出判断,新闻评论的比重也因此迅速增加。如报纸评论版兴起,“从2002年起,报纸言论版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并从党报、机关报向都市类报纸扩展,全国上百家都市报先后开设了言论版。”[6]

不仅传统新闻评论体裁在传播内容中的比重增加,全媒体建设还促进了新的新闻评论样式产生。如“微评论”已经成为新闻评论中非常受欢迎的新成分,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电脑还是手机,都充分引入“微评论”。《新京报》开设“微博大义”专栏;南方电视台的《马后炮》中有个环节“你来我网”,就是引用各种网友的议论。

目前,各个传统媒体开设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力争在新媒体平台发挥舆论影响力,必然需要增加新闻评论的比重。如@人民日报专门开设“你好,明天”等评论小版块,为提升微博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全媒体语境对新闻评论教学提出的挑战

全媒体的发展给新闻评论带来的影响,也相应对新闻评论教学提出了挑战。

1.对传统新闻评论教材的挑战。

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新闻评论教材大概有二十多种,但是可以这样说,没有一本教材是专门针对全媒体语境下的新闻评论教学而编写的。这种情况也可以理解,毕竟全媒体本身正在发展中,从实践层面沉淀到理论层面形成教材,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教学上不能等待,即便缺乏教材指导,新闻评论教师也需要自己去收集掌握相关知识和材料,将最新的业界动态加入到教学中。

2.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挑战。

全媒体建设对新闻评论教学中的学生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写作能力到全面动手能力的培养。传统新闻评论中,写作教学是大头,主要训练各种评论文体的写作。这个惯性思维也体现在教材上,很多教材建立在新闻评论写作的基础上,围绕构思、表达等“如何写”的主题来展开,对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一笔带过,更不提如何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特性去制作新闻评论节目。

在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教学需要转变重心,从单纯培养评论写作能力,转变到写评论、说评论、制作评论节目、策划评论专题等全面动手能力的培养,如此方可培养出能适应全媒体多平台、多形态传播的人才。说起来容易,实际上做起来很难,就以评论视频制作来说,需要培养策划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出镜能力、摄录节目能力、编辑制作能力等。

3.对教学思路的挑战。

全媒体语境下的新闻评论教学,也面临打破单一、独立、分头讲授的教学思路的挑战,应该转变到多种评论样式融合运用的教学思路。

全媒体的发展趋势将是多种信息多种形态同时进行有机融合、有效搭配的传播,新闻评论将作为重要的影响舆论的因素穿插其中、无处不在。因此,不仅需要上述全面动手能力的培养,更需要能综合运用、有效搭配各评论样式,以达到整体良好传播效果的能力。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境,灵活运用。

三、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教学的改革和探索

1.专业交叉与教学内容扩展。

在传统新闻评论教学中,新闻学专业侧重报刊新闻评论教学,广电专业侧重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教学,网络传播专业侧重于网络新闻评论教学,这样的格局显然不适应全媒体的要求,应该打破专业细分的藩篱,克服专业细分带来的隔阂,进行专业交叉,拓展教学内容,而不再强调专业界限、专业特点。

作为新闻学专业的教师,笔者一直致力于探索融合各种传播符号的新闻评论教学。借助报排实验室、电视演播厅、广播电视编辑室,打破专业界限,要求学生在新闻评论课程中学习文字、音频、视频这三种传播符号的新闻评论写作或节目制作。将教学内容从新闻评论写作的局限中拓展开来。

2.全面设计新闻评论实践教学。

为了培养全媒体语境下的新闻评论能力,教学中需要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重构。对一门新闻实务课程来说,无论课堂教学内容有多丰富有多详尽,也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目前新闻评论教学中,一般都会含有实践学时,但学时较少,难以达到有效的培养能力的目的。

因此,笔者在实践学时中注重训练学生较为全面的评论传播能力,让学生经历“三个一”:出品一份原创性的新闻评论特刊、策划制作一则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和一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使学生能以多种形态、多种样式、在多种传播通道进行新闻评论信息的有效传播,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人才需求。同时借助“五个一”工程,即承担着湖北省新闻传播重点(培育)学科平台的一报一刊一台一网一中心,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实践。尤其是其中的“一中心”,也就是新成立的“融媒体传播实验中心”,可开展专项实训来培养学生成为全能型评论人才。这种探索还仅在初级阶段,需要认真、深入地研究实践教学的比例和方式方法,科学地进行全面设计。既要避免与业界脱节,又要真正发挥人才培养的作用。

3.提升教师自身全媒体评论运作能力。

既然要培养学生掌握报纸、广播、电视评论方面的动手能力,教师自己也必须熟悉这些评论内容的制作,还应该在这些方面有亲身经历和经验积累,才能教好这门实务课程。笔者曾经前往湖北人民广播电台调研,并参与其评论节目制作,因而亲身体验到与报刊评论完全不同的感觉。在广播新闻评论节目中,选题具有决定成败的关键作用,主持人对节目的掌控、对节目进程的安排影响到节目的整体风貌,而谈话嘉宾的善谈与否、普通话标准与否、声音是否适合广播等因素都能影响到传播效果……很多细微的体验,如果没有亲身经历,是无从体会的。而如果教师没有这些方面的能力提升,就无法指导学生来培养全面动手能力。笔者因而非常赞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新闻评论教学中“教学型+科研型+实践型”的教师队伍建设。

注释:

[1]徐立军:《浅论人际传播在大众传播中的运用》,《声屏世界》1996年第12期

[2]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变革》,《青年记者》2009年第2期

[3] 戴仲辉,付玉辉:《2008-2011年中国全媒体研究综述》,中国传媒科技2012版,第1-2页

[4]周燕群,王武彬:《南方报业全媒体转型的思路与做法》,《中国记者》2012年第3期

[5] 赵振宇:《现代新闻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新闻评论的传播特点范文3

1.1网络新闻评论的开放性。互联网打破了过去新闻评论由少数人编辑、评论员垄断的局面,任何人只要有一台电脑,就可以再往上找到可以接纳自己观点的空间。从平民视角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即时于网络之上。论天下大事,可以针砭时弊,慷慨激昂。开放性是网络新闻评论最根本的特性,网络使每个人都可以信息成为信息源,网络成为了信息的海洋,整个网络就是建立在自由开放的基础之上的。网络传播打破了传统的空间概念,传播空间不分地域,没有疆界,传播空间的无限广阔是报纸等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的。网络网络新闻评论的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意见交流的平等化和多元化。在网络传播时代,网络新闻评论交流、互动的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促进了“意见的自由市场”的形成。网络扩展了人们选择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内容和范围,真正实现了信息的共享。网络为网民自由发言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虚拟空间,许多网络评论表达了人民的心声,网络为网民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了舞台。

1.2网络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新闻评论是依托于某个新闻事件,进行评论,及时的提出和解决人们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在新闻评论的时效性上,网络媒体比传统媒体要快的多,其信息来源比较广泛,制作环节不像传统新闻评论那样繁琐,所以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网络能够在第一时间将新闻评论出去。大部分新闻网站在有重大价值的新闻背后都设有让广大网民参与其中的即时评论。一些新闻网站还在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请专家“点评”。这种针对性极强的即时评论,是网名不但对新闻事件本身加深理解排除了疑惑,还及时正确的引导了舆论,充分体现了网络新闻评论的时效性。网络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很重要,它对引导舆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网络时代新闻评论的缺陷及其监督管理

由于网络的高度开放性,网民可以任意发表评论,有些评论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急于有感而发,不加思考一顿评说。有的无病、宣泄个人情绪,甚至攻击党和政府,这种快餐化倾向容易造成以讹传讹不良传播效果。使得网络新闻评论呈现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由于网络自身具有的虚拟性、隐匿性特点,网络新闻评论者身份隐藏不具有指向性,所以网上有些言论缺乏理性,比较偏激情绪化,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的制约,使得一些虚假的、极端的言论在网络上横行。这就为新形势下如何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这一现象在论坛、BBS中都常见。于是网络提供的公共平台成为了互相攻击谩骂的工具,形成网络上的“言语暴力”。

在网络传播时代网民可以自由地接受和信息,传播具有了很大的随意性,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因为这种随意性而被削弱。受众言论随心所欲,公众关注重心的不同,大大减小了同一个议题所能作用的受众面,无法有效控制舆论引导。对网络新闻论坛进行网络媒介作为一种新兴媒介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一些网站编辑为了吸引眼球,盲目的追求利益忽视了他的社会责任。只要没有明显的政治问题、不触犯法律,就将其放置于网络之中。为不良信息的传播开启了方便之门,打着“色”的球危害网络文明,给青少年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文明办网贵在自律。网络新闻评论作为一种社会的产物具有社会属性。各网络媒体要积极的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对新闻论坛分类管理,充分发挥网络新闻评论的积极作用,对网民的错误言论进行筛选屏蔽,引导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风气,是在当前情况下对网络新闻评论有效管理办法之一。法律制度是“他律”的必要手段,具有强制性。而想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重在自律,各大网络媒体应该自我约束,自我规范。

新闻评论的传播特点范文4

一、“直播观点”:凸显新闻评论的广度和深度

“大民生”报道理念,需要民生新闻栏目不只是纠结于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是要站在国计民生的高度,立足本土、放眼全国、关注世界。为此,《经视直播》以“直播观点”来拓宽评论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舆论引导力,引导整个栏目的内容从市民生活报道转向公共生活报道,从单向受众传播转向搭建公共话题平台。

2010年之前,《经视直播》的新闻评论更多的是主播江涛的即兴点评和口播稿件式的直播观点。这在民生新闻大繁荣大发展时期,也被受众关注,但随着民生新闻的同质化、审美的疲倦化以及全媒体的时代化,受众越发希望民生新闻有独家、权威、形式多样化的新闻评论。

2010年以来,我们对每一条经花出击、直播调查原则上都要求配写直播观点。如直播观点:《让25度的水温传递政府的温暖》、《高温停工不能隔靴搔痒》、《一问讨薪难 讨薪需政府力量》、《二问讨薪难 农民工维权意识弱》、《三问讨薪难 讨薪需政策支持》等。尤其是直播观点《三问讨薪难》三天三问,引发广泛关注。讨薪难来源于一个普通百姓的一封投诉信:含辛茹苦的电焊工做了一年的工,8000元的工钱迟迟讨不回来,原因是包工头失踪了。电焊工连续跑了三个月,找了多家单位,包括移动、公安、劳动等多个职能部门,万般无奈之下,他找到经视直播,希望我们能帮帮他。讨薪难、难讨薪,这是平常热线中最常见的一类。经花们跑腿多天,经过多方查询,终于找到了失踪多月的包工头的电话。面对经花的发难,包工头答应11月份给工钱。可这样的承诺又有多少信服力呢?讨薪为什么这样难?这些年来国家有关的法律条款、政策法规出台了那么多,为什么农民工讨薪难的问题频频发生?这是哪里出了问题?用事实说话,我们振聋发聩地表达观点。一个有责任的媒体要能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二、“直播观点”:实现新闻评论个性化、多元化

网络媒体的兴起,使人们表达意见更多元,生活和思考的方式也不再单一。最近两年来,微博的兴起和流行,更是加剧了碎片化的写作方式和快速化的阅读方式。三言两语,现场记录,即兴评论,几十字的内容,经过传播后,获得了很广的传播效果。在新媒体的冲击和影响下,如何让电视新闻评论充分体现出自身优势和特点,“直播观点”也在评论事件的选取、评论方式的表达、表现形式的创新等多方面实现个性化和多元化。

1.评论事件“大民生”化。

在湖北经视“大民生”理念的引导下,《经视直播》的新闻评论要求,必须选取既与老百姓生活具有贴近性的事件进行评论,同时,在表达民情民意的同时,还要关注老百姓的精神追求,把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与人民群众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我们要以更广阔的视域、更人文的视角、更宏观的高度、更多样的形态,来关注、展现、评价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

2012年年初,为报道武汉市两会及湖北省两会,《经视直播》推出了“两会涛声”特别报道板块。该板块打破了以往把报道两会的会场信息作为重点的报道方式,而是着重选取对过去一年百姓生活的民生热点话题,多方面多层次地进行新闻评论,以评带叙,以评强叙。“两会涛声”的十余条报道中,共选取了农民丰产不丰收问题、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幼儿园校车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空气质量pm2.5监测问题等多个2011年热点民生问题进行了“现象+评论+展望”式的新闻评论。这些“大民生”评论议题的选择,既贴近老百姓,又极大提高了“直播观点”的力度和深度。

2.评论方式多元化。

从2010年开始,《经视直播》一方面狠抓直播观点的质量,另一方面,直播观点的形式也进行了改变,不再是单一的口播稿,而是加上新闻画面,让画面信息更丰满。2011年,直播观点主张“提供公共平台、展示多维视角、凸显多元争鸣”。我们改变以往“新闻评论”的传统做法,开始积极在表现形式和评论的内容上做文章。组建了专家评论库,群口点评增强互动,同时评论中利用多人点评、网络点评互动等方式对新闻本身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剖析。

2011年的“小悦悦事件”,《经视直播》配发了直播观点《该怎样扶起跌倒的道德》。评论中,两位社会学专家对此事发表了犀利的看法。同时,记者采访了多位市民的意见融入到评论中,并对网络上的言论也做出分析,实现了多方面的介入式评论。

2012年两会特别报道,在《让流动花朵绚烂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放飞梦想》、《pm2.5:呈现更真实的空气质量》等多篇报道中,评论都用三种方式综合表达,即民生热点点评+主持人江涛出镜评论+经视直播官方微博的市民评论,极大增强了评论的时效性和互动性,同时也丰富了评论的观点与内容。

3.表现形式视觉化。

电视的“具像化”特征,是电视媒体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一个优势,也是电视新闻评论能赢得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增强新闻评论的“可视性”,直播观点从画面、声音、同期声采访,到音乐、视频包装,特技制作,实现了“新闻短片+双视窗评论”的表现形式。

在“直播观点”《请摘掉功利教育的“绿领巾”》中,记者先制作新闻事件短片做背景介绍,然后再根据事件展开评论。在学者专家、市民采访的时候都做成双视窗的形式,即屏幕左边半幅出采访画面,右边则展示事件相关画面或者关键字幕,而且为此制作了专用的评论模板。评论中间主持人还会出来串场,作为评论者之一也对事件作出点评。同时,在每个相应的地方,都配上音效或音乐,起到强调的作用。这样就做到了形式不单调,电视画面的信息量更丰富,达到了更好的视觉效果。

三、民生新闻栏目新闻评论未来突破方向

1.强化“平民化”意见。

对民生新闻栏目而言,强化新闻评论的“平民化”,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主体事件要具有“三贴近”的特性,二是要以平民角度和平民化的叙事方式来展现评论的观点,通过对事件意义的提炼和发表见解,从而关照民生,关照社会,更好地实现新闻评论的社会教化功能。

2.利用传媒技术实现实时多方评论。

新闻评论需要的就是观点碰撞。在直播过程中,可以通过先进的传播技术实现就新闻热点话题即时联络网络评论员,通过视频切换,增强评论的现场感和新鲜度。同时,网络评论员的现场评论要追求话语的宽度、评论的力度、思维的广度。网络评论员言辞犀利,大胆泼辣,个性十足,能够引发观点的碰撞,使评论的个性化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3.现场评论与网络评论同步。

纵观国内几家强势电视新闻栏目,它们的网站都成为新闻评论的阵地。每个新闻话题,都会有相应的主持人、记者以及专家学者对此作出评论,而且评论话题都实时公布在网站上,实现了网友和观众与新闻评论的同步互动,百姓参与度比较高。

新闻评论的传播特点范文5

继“报业大战”、《南京零距离》引领电视民生新闻大潮,江苏新闻广播的异军突起,让南京再度聚焦了中国传播业界的目光。据央视—索福瑞数据显示,江苏新闻广播2009年总的收听率在南京地区可以接收到的25套广播节目中排名前三甲,2010年跃居第二位,2011年上半年,江苏新闻广播市场份额实现两位数,稳定在11%左右,收听率也稳居第一。

是什么提升了江苏新闻广播的影响力?有人归结为类型化广播所特有的格式化新闻编排模式,创造了奇迹。但每一家成功媒体的脱颖而出,在模式之外,必定有它自己的创新和突破。

全新闻台模式的广播频率或电视频道,在中国内地尚属凤毛麟角,除了中央电视台CCTV—13新闻频道和以“中国大陆第一家类型化新闻电台”自称的东广新闻台,北京新闻广播定位于“新闻+谈话”,也可归入全新闻台大类,江苏新闻广播是第一家打出类型化新闻广播旗号的省级电台。

全新闻广播的先驱是诞生于1965年4月19日的“全美最大的新闻台”1010WINS,广播业界一直奉1010WINS为全新闻台的鼻祖,台湾中广公司的中广新闻网,当年在确定节目运作格式时,曾走访美国多家全新闻台,最后还是决定以1010WINS为样板,采用每20分钟一次滚动播报的格式。上海的东广新闻台采用的也是“每20分钟刷新全球资讯”的格式。

对于江苏新闻广播的解读,可以从两个不同的维度契入。一个维度是以广播媒介自身的发展为纵线,找出它自身不断适应社会需要的进步和发展;另一个维度是以当今世界新闻传播方式的变迁为横线,梳理出新闻传播业态的巨大变化,从而整理出广播全新闻台所作出的适应性变化和推动性动作。在这样的一个座标系中,新闻广播不仅仅是作为广播媒体,更是作为全新的新闻传播业态对新闻传播方式的巨变作出了巨大推动。我们就从这两个维度,对江苏新闻广播试作解读。

一、机制保障

从江苏新闻广播自身的发展来看,其在新闻队伍的建设上有独到之处,队伍的“支撑力”使得它每个整半点的即时资讯保证有全新的新闻内容,全天22档整半点资讯播出的总条数超过350条,格式化的编排没有流于空洞的形式。

它有两个层面的机制保障。第一个层面,江苏广播传媒中心(电台)采用的是二级事业部制的结构,新闻综合广播、金陵之声都市调频和新闻广播三套节目集中在同一个新闻事业部,广播传媒中心(电台)把大约三分之一的采编播力量归集到了这一部门。这样新闻广播能够得到时政、特别报道部(组)以及驻江苏全省13个地市的驻地记者队伍的支撑,特别是江苏新闻广播集三套节目采编人员之力,组建的特别报道部(简称特报组),拥有7名记者和数名编辑,肩负了突发事件快速反应、舆论监督报道等攻坚破难的突击队的任务,7·23温甬线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特报组就立即派出3名记者赶赴温州,展开报道,形成了江苏新闻广播内容上的核心竞争力。

2007年,江苏新闻广播(FM93.7)开播第一年就在南京一系列突发事件中崭露头角。鼎山化工厂爆炸、南京地铁二号线汉中路站塌方、汉中门外大街水管爆裂、2008年南方暴雪、5·12汶川地震等一系列突发事件中,江苏新闻广播都是当地首发报道媒体。

2011年8月13日下午15时许,宜兴市竹海公园因受短时强风暴雨突袭致滑道受损引发安全事故,造成20多名游客伤亡和景区部分设施损坏。事故发生后,江苏新闻广播记者刘浩邦、俞声扬当即赶赴宜兴,晚上21时30分的半点资讯就及时插播口播消息:“今天下午3点左右,宜兴市竹海公园因受短时强风暴雨突袭致滑道受损引发安全事故,据了解,事故造成3人死亡,25人受伤,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关于这一事故的最新情况,请关注稍后播出的资讯节目。”晚上22时,整点资讯连线正在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采访的记者刘浩邦,及时报道了救冶情况以及事故发生经过。22时30分,半点资讯继续连线记者刘浩邦,报道了宜兴市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第二天,《新闻早6点》省内部分头条播出了记者俞声扬昨晚发回的连线报道,在以后的整半点资讯中不断续进最新的发展情况,如8月14日13时30分半点资讯就跟踪报道了最新进展:“截至今天中午11点,江苏宜兴竹海公园滑道事故死亡人数升至4人,另有24人受伤……事发原因目前正在调查中。”

除了构建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以“深度、公益、人性”为诉求的舆论监督、民生关怀类报道也是江苏新闻广播着力打造的内容核心竞争力之一。

2011年8月26日,江苏新闻广播记者深入南京市六合区玉带镇滨江中心村66户居民居住地,曝光了玉带镇政府在建设该中心村平整土地时,掺进了化工废土,以致滨江中心村居民脚下的土地重金属镉超标3倍的事件。这样的报道还有很多,据江苏广播网刊出的广播报道,仅2011年8月中下旬播出的舆论监督方面的报道就有:盐城两考生被紫金学院预录取后被放鸽子,淮安茂业时代广场未经规划许可擅自施工,淮安茂业时代广场被认定违规仍连夜施工,南京江宁昔日“最高楼盘”居然是违建,南京小西湖社区商户办证明需强制买彩票,江苏洪泽县南甸村一百多户村民行路难,律师质疑金坛市法院检查其随身物品行为,小西湖社区强行推销福彩,南京新百商厦装修气味刺鼻惹员工投诉,南京高楼“天空之都”玻璃幕墙不断坠落,连云港灌云县400多位渔民“被遗忘”等。

近年来,江苏新闻广播以人性关怀为诉求,采制播出了多个有关外来务工人员的系列报道,真实反映他们的生活、工作境况。沭阳稀有血型产妇大出血,命悬一线,新闻广播持续十多个小时呼吁,成功挽救产妇生命。央视曾以《电波救命》为题予以报道。老农被蛇咬,情况紧急,当地医院束手无策,江苏新闻广播及时播出求援信息,并在两小时内提供了最佳救治医院,化险为夷。20个月大的小男孩身患白血病,家境贫寒无力负担高额治疗费,江苏新闻广播的关怀同样为这个不幸的家庭送去了希望。

第二个层面的保障,在于它独特的与《零距离》(即原《南京零距离》)节目所在的江苏城市频道的联动机制。不仅《零距离》节目在晚间的18时40分广播、电视同步播出,双方还在品牌、线索、人力、节目、宣传、推广等领域实行全方位的协同作战。在很多的突发事件现场,城市频道记者和通讯员都会第一时间给江苏新闻广播发来连线。

此外,江苏新闻广播还以自身为平台,联合全省各地新闻电台建立了江苏广播新闻协作网;组建并加入了长三角新闻协作体、中国广播联盟,尽可能地充分利用整个广播行业的新闻采编资源为我所用,增加对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的快速反应能力。

二、形态变迁

从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来考量,全新闻台模式,是适应并推动新闻传播方式巨大变化的“新媒体”。

以微博、飞信、手机报等为典型代表,碎片化的传播和接收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最新发展方式。首先是媒介接触的方便性,无处不在的媒介传播,就像空气弥漫在人们的身边,让现代人无法逃遁;其次是生活节奏加快,碎片化的生活片断,造成了碎片化的信息接收现状;第三,人们身处信息爆炸时代,普遍的焦虑情绪下人的耐受性急剧下降,需要信息拆分传播;从媒体角度而论,时效竞争逼至极限,微博、网络、电视(游动字幕)滚动、手机报、广播电视现场直播等,造成现场采集信息流甚至新闻事件的发展跟不上新闻实时直播的需要。

类型化广播的传播模式,特别是格式化编排的全新闻电台,很好地适应并推动了这种碎片化的传播方式。类型化全新闻台的格式化编排放弃了对播出节目表的依赖,它有一个很重要的假设前提,即它的收听对象是处于一种“碎片化”的流动生活状态之中,对于媒体的接触处于一种随时进入和随时离开的无法自主状态之中。如驾驶人驾车时,可能会打开车载收音机寻找他感兴趣的电台,而一旦到达目的地,不管他正在收听的内容有没有播完,他都会结束收听。

在类型化的新闻广播中,新闻话语呈现出扩展与浓缩的现象。“扩展”意味着新闻的超链接性,无论是相关报道还是背景资料都可以找到新的延展;“浓缩”是指新闻越来越多地变为滚动播出,标题性、提要式的新闻话语被广泛采用,每条长度不超过40秒或者更短,名词被压缩,动词被精简。时态往往是现在进行时,消息越来越短,“一句话”新闻成为最常见的文本形态。以背景式新闻专题和谈话节目为两翼,上下贯通、前后呼应,共同构成立体推进的动态新闻模式。

类型化新闻广播碎片化传播的特点是:(1)适合伴随式接收状态,每个整半点或每二十分钟滚动播出最新资讯,及时、实用;(2)新闻编排信息量大,单条新闻简明扼要、短小精悍,快速播报让听众有快速浏览之感;(3)注重后续跟踪报道和滚动编排,发挥“节目流”优势,随时报道最新进展、续入最新内容;(4)注重评论,发挥广播连线优势,及时连线特约评论员,解读、评析新闻事件。从上述几个特点来看,江苏新闻广播很好地适应并推进了当今新闻碎片化传播的洪流。

新闻传播趋势变化的第二个特点是观点新闻的弥漫。继独家新闻、首发新闻竞争的白热化,加强分析性评论,以及对别家媒体评论进行观点新闻式的报道,成为各新闻单位抢占竞争先机的“第二落点”。在这一方面,江苏新闻广播有独到的创新和突破。

江苏新闻广播设有专门的评论部,负责《政风热线》、《新闻评弹》两档时评节目和一个《重点关注》栏目。2010年,江苏新闻广播提出,不仅做有速度的新闻,更要做有思想的新闻。当年起,每天在中午12时到1时,开辟专门的评论节目《新闻评弹》,邀请几位在南京较有名望的学者担任首批评论员。在一个小时的节目中,主持人会请来两位嘉宾,以“锵锵三人行”式的聊天方式,结合热点新闻畅谈自己的观点,听众也可以通过热线与主持人、嘉宾互动交流。经过一年的磨合,评论员在合作中逐渐适应了广播的要求,该节目迅速跃升为南京广播市场同时段排名第一。目前,江苏新闻广播已经筛选出20多位学识水平较高、语言表达能力较强、适合广播特点的学者,拟聘为第二批评论员。此外,江苏新闻广播在早晚板块新闻节目《新闻早高峰》和《新闻晚高峰》中也开设评论专栏,在《江苏新闻联播》中设立子栏目“联播观察”,《新闻早高峰》设立子栏目“声音”,《新闻晚高峰》设立子栏目“观点”。每个整半点30分钟滚动内容中,12分钟的即时资讯后面,基本上都是13分钟的新闻延伸——《重点关注》,也是属于评论性的内容。目前,每天上午4个时段的《重点关注》为首发内容,下午以及凌晨6个时段的《重点关注》为重播内容,并计划将每个时段的《重点关注》都改造为主持人点评式的首发新闻评论。

江苏新闻广播在转变广播新闻和评论的语态方面也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首先改变的是《江苏新闻联播》的语态。江苏新闻广播提出,在立足“喉舌、主流”的定位上,强化新闻元素;针对时政报道宣传味浓、公文痕迹重的问题,通过考核,引导记者转变观念,转换视角,从民生视角解读政策,从民生视角透析新闻事件,多写新闻性强的稿件,多写老百姓喜闻乐听的稿件。

新闻评论方面,江苏新闻广播的第一个变化是《政风热线》节目。就广播而言,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已经比较普及,并形成了某部门领导嘉宾先介绍本部门情况,然后接听回答听众热线电话咨询、投诉的套路。《政风热线》彻底打破了这一套路,在引入嘉宾、打过招呼之后,就直接接听、回答听众电话,听众问题通常比较尖锐,而回答也没有什么回避。

第二个变化是《新闻评弹》节目对传统广播评论方式的突破和改变。主持人和嘉宾三个人的讨论式甚至争论式的评论,较好地处理了单人观点的尖锐性和节目整体话语的平衡性这样一对矛盾。

三、新的期待

新闻评论的传播特点范文6

关键词:新闻评论;“1+1”教学模式;媒介素养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150-02

一、新闻评论地位之辨

关于新闻评论在媒体上的地位与作用,有诸多争议。有学者主张“旗帜论”、“灵魂论”,认为新闻评论在媒体上处于核心地位,其作用胜过新闻报道;也有人提出“眉毛论”,新闻评论无足轻重,在媒体上属可有可无的“眉毛”。那么,与新闻报道相比,新闻评论是轻是重?

从国内媒体实践来看,典型如《人民日报》,作为国内第一大报非常重视言论,每天的报纸都有十多篇评论,基本上做到了版版有评论,重要报道篇篇配评论。从电视媒体来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有《焦点访谈》、《实话实说》、《新闻调查》、《央视论坛》、《新闻1+1》等十多档评论类节目,都属于口碑与收视效率俱佳的节目。但是,对照国内的省级机关报、电视台,以及数量众多的地市媒体,可以看到其评论栏目/节目很少,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的评论栏目/节目就更少。并非这些媒体不重视评论,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这些媒体对评论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次,缺乏评论人才。对此,我们来分析美国著名报纸《纽约时报》的社论运作机制。《纽约时报》被公认为“报纸中的报纸”,拥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它的报道可以扭转一场战争;它的评论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政策……《纽约时报》每一位发行人的风格都不同,有的是无为而治,有的积极参与,但对言论都非常重视。《纽约时报》成立社论委员会负责社论版,社论委员向社论版主编负责,其具体业务操作由社论委员完成。《纽约时报》社论委员的出身资质条件有着严格要求,社论委员一般有三种来源:第一,资深优秀的新闻特派员,或曾任高级新闻主管,写作能力强,精通新闻业务并有一些专长;第二,曾在著名学术研究机构担任高级研究员,或在学术与实务并重的刊物担任过主编或专门撰述,并有专著;第三,最新卸任的政府高层政策性官员,写作经历长,能力强。当前国内主流商业报纸的言论操作,典型如南方报系,大多借鉴《纽约时报》的社论运作模式:成立社论委员会,主要经营两种类型的言论,一是做社论,社论代表媒体立场;其次,做意见平台,较多的版面和空间用于为公众的声音提供平台。这些商业报纸的言论版都做得好,很有影响力。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新闻评论的内容和体裁突破了传统媒介载体的限制,网络评论、微博/博客言论、手机话语等新媒介评论对传统的新闻评论提出了挑战。对今天的受众而言,新闻评论已成为社会公众发表评论、表达意见、参与社会的重要方式。分析《纽约时报》对社论的重视及其成熟的运作模式,结合国内媒体新闻评论的发展现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一样,都是媒体的核心产品;不同之处在于报道提供“客观性信息”,评论则提供“意见性信息”。由于新闻评论是大众传媒上的核心产品,《新闻评论》理所当然成为新闻学科核心课程。但目前高校《新闻评论》课程的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陈述性知识占用较多,而实战写作训练/节目制作的机会则较为缺乏。针对这一现状,本人在近年的评论教学中,对评论教学的教学理念与课堂操作模式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二、新闻评论教学理念的更新

1.教学方向的创新:媒介素养教育。作为继新闻采访、写作、编辑之后开设的新闻学科核心课,新闻评论教学的目标,不仅要培养实际的评论写作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即批判性解读、评价新闻事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各种新闻信息为工作、学习、生活服务的能力。从课程内容看,主要讲授有关新闻评论的理论知识及技能训练,目的是要学生掌握新闻评论写作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新闻评论在整个新闻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掌握不同媒体评论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各种类型评论的分析和解读能力。而现代社会民主进程的推进,以及新闻评论实践的发展,对《新闻评论》课程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标准: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受众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受众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具体到《新闻评论》课程上,有两方面,一是随着媒介竞争的加剧和传播技术的发展,新闻评论已成为各类新闻媒体思想力和影响力大小的重要标志。因此要成为一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全面掌握这种重要的传播类型和传播手段。其二,今天的新闻评论教学,不仅是一种专业或职业的知识传授或技能训练,也应该成为一种实现公众话语权、培养意见表达能力的教育;在这个意义上,《新闻评论》不仅是一门引导新闻专业学生认识与掌握新闻评论知识与技能的课程,更应作为一门提高新闻专业学生媒介素养,乃至全社会公民媒介素养的公共课程。由此出发,在讲授新闻评论的历史与现状时,不仅应该关注不同评论体裁的演进,而且应该关注由此带来的新闻评论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形态、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的变化;这实际上是在培养一种针对新闻评论的高层次媒介素养。

2.教学方式的创新:“主持人式”教学。“主持人”式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双向互动式教学法。其特点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为对话式研讨性学习。目前的新闻评论课堂上,老师的讲授占据了大多数的时间,虽然老师在课堂上把问题都阐述得比较清楚,但是新闻评论的教学目的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际的写作能力,二要培养针对新闻评论的媒介素养和批判性新闻记者能力。显然,“满堂灌”教学方式由于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不高,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得不到充分训练,那么培养针对新闻评论的媒介素养等等也无从谈起,学习效果难以保证。“主持人”式教学方法旨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对评论学习的参与积极性,要让这一理念为学生所认同、接受并最终深入学生心中。现代建构主义指出:知识应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获得的。从这一理论出发,教师应扮演“主持人”角色,努力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帮手”。在研讨式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精练”、“精讲”,即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现有条件选择研究内容,应尽量选择那些学生既感兴趣又不明所以,研讨方法简便易行、周期短、可操作性强的内容,这是保证学生完成研讨性学习的前提。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从学生这个角度来看,既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新闻评论写作和分析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在对新闻评论有直观的认识的基础上,关注最新新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辨能力,培养新型的媒介评论人员和学术分析人员。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即通过学生关注的话题抓住当下学术研究的热点或空白点,并把之贯穿到教学中加以总结提炼,为媒介评论学的学科建设寻找实践与理论的最佳结合点。

三、新闻评论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闻评论》课程研讨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笔者称之为“1+1”教学模式。所谓“1+1”,有以下内涵:一是指新闻评论的教学体系设计为两大部分:教师案例教学+学生实战演练;二是把学生实战环节设计为两大部分:围绕新闻热点,分成正反方辩论;评论写作完成后,两个小组之间交互批改;三是构建课堂之外的实践平台:课堂教学+评论实践平台。

1.精心设计课堂切入点。每次课上,都以5~10分钟的“民大时评”,作为课堂切入点。评论对象是最近的新闻热点,或是网络热点事件。方式灵活,可由教师提出,多数时间布置学生课下准备,有必要的时候设正方和反方辩论,课堂开讲,引导学生参与,活跃课堂。这一版块的设置,其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课程的开始阶段,对一周值得评说和存在争议的话题进行自由评论,节奏和张力可由教师适当调控。既可训练学生的评论选题,又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强化学生立意的水平。

2.主体部分:案例式教学。“热身”结束,进入了课堂的主体部分。在实际教学中,注意提出议题的方式多样化:(1)通过新闻视频、图片提出;(2)结合校园新闻展开简短讨论,提出议题;(3)展示最新的评论范文,提出议题;(4)直接提出议题。课堂实践证明,多样化的议题提出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环节中,基本的方法是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在讲授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知识与背景知识的过程中,结合具体作品或案例,包括历史上的经典案例和最近刊播的评论,训练学生对于新闻价值的敏感性与判断力,培养学生的评论意识与创新思维。

围绕议题,各抒己见。在老师讲授与本议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后,进入讨论环节。可由教师设问,或是学生提问,师生共议;也可结合当下社会热点问题讨论。讨论内容主要有三:最新新闻评论分析;学生原创作品比较分析;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修改讨论;评论写作完成后,两个小组之间学生交互批改。这一环节最重要的是师生互动:一是在课堂上的互动;二是课上与课外的互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课上开展讨论与课下进行不同评论体裁的写作或广播电视评论节目制作的练习相结合。

实战环节。首先是结合议题,布置评论作业;其次是学生作品的课堂修改、评价和讨论,但是又不可限于“作业批改”。要注意引导学生由鉴赏到分析,由批评到写作,并提倡同学主动观察、提出和分析评论写作中出现的实战问题,在每一次课上做分析报告。

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律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需要做到三点:课前针对议题查阅资料,自觉关注各媒介评论的名牌专栏,思考,提出问题;课中要发表观点、展开讨论,争取擦出火花;课后认真进行实践,完成作业,并进行自我总结。以上教学方法,在老师作必要的讲述之后,再通过大量、集中的新闻评论的实战训练、实战讨论、实战分析,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新闻评论实际写作能力。

在这种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评论学习的考核模式也相应地进行调整。新闻评论写作课程需要切实从写作环节和新闻传播实践中进行检验。结合课程的专业特质,新闻评论写作的考核构成中,平时成绩占了50%~80%,

3.多方协作,构建评论教学平台。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媒体实践机会。在历年的新闻评论教学中,笔者与校报《西南民族大学报》以及学院报刊《长短镜》联手,合办评论栏目,指导学生从大众传媒上选取与大学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征集学生优秀评论作品,至今已有三十多篇评论作品发表,使学生得到了良好的实践训练机会。其次,是加强与新闻实验室的合作。在讲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这一部分时,在实验室提供器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选题、策划、拍摄、后期制作,完成以后进行展播、观摩,共同探讨其中得失。

加强与业界合作。尽可能邀请新闻传播业界的知名评论员、主持人,或在此方面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给学生做新闻评论专题讲座。在讲座中,避免主讲人“一讲到底”的单向传播局面,加强主讲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使学生在专题讲座中得到最大的收获。而且注意保持与这些评论员、主持人、专家学者的经常性的联系,通过他们把业界与学术前沿的最新动态反映到评论的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赵振宇.新闻评论研究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邵光.《纽约时报》怎样组织社论[J].中国记者,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