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

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范文1

1.以文学经典作品为载体,彰显充实学生人文素养的魅力

汉语言文学的课堂中,学生主要学习中国文字和语法的运用,教师从字到词到句子再到文章的讲授,是以五千年中华民族生发史中所积累的经典文学作品作为“样板”来学习和领悟的。学习古今的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品读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在了解中华民族的古老的和时尚的语言文化中增加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了解、认知和品赏能力。丰富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加强自身对于文字的运用,增加文学底蕴,增长知识。从字里行间中体会到作者的人格魅力,从而增加自己的人文修养。

2.以文学理论研究和品赏架构教学模式

从汉语言文学学科的本身特点以及一直以来及至现在的教育模式来看,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依靠教材的组织和提供,课堂教学中有教师讲授教材中所规定的知识和分析文章,学生通过听课和记笔记做作业的形式来习得。对于学生学习状况的考评依赖于卷面考试所取得的成绩,考试时学生的准备也是背诵笔记,一死记硬背的形式来掌握老师讲授的东西,很少有机会进行实践应用的操作,这种教学模式就造成了一些学生只会理论知识,只会书本上讲解到的知识,离开书本就变得茫然,缺乏实际应用能力,往往是空读了文学理论,却自己难得能动手写出好的文章,这也是一些汉语文化专业的毕业生难以找到理想工作的原因。

3.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学以致用

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人教育”,社会对于专业型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渴求更是迫切。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更阻碍了人才的发展。由中文专业派生出来的新闻传播、公共管理等专业的毕业就业方向鲜明,对比之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似乎更失去了它的优势。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强调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文字的理解与感悟能力,造成学生社会适应性不强,无法很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对于一些基本的办公设备不熟悉或应用型写作不擅长都造成了学生工作时的困扰。中文专业就业的严峻性使人们越来越重视其向应用性专业的改革,在学习汉语言文学增加自身修养的基础上,另外再掌握一种适应于社会需求的技能,无疑会缓解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因此,为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汉语言文化专业的改革是必要的。

4.结语

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范文2

前言

中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是目前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语言,其体现的是一种整体美,是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学方法特色的一种结合,通过完美的表现而体现出来的一种语言美[1]。汉语言文学,是一门传统的人文学科,在传统文化中,汉语言文学是重要的学术载体,是我国古老民族的文明建设,其重要本文由收集整理性是不言而喻的。中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对于发扬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1.中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

在新时期下,企业等各大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表现出了极大的重视,因此,中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需要采取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深化改革,落实好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用价值[2]。汉语言文学教学,要把握好自己的发展方向,逐步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让社会对其有一个新的期待。中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改革,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中职院校继续发展的一大需求。

2.中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特点分析

中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其本身是和一些诸如工程类、建筑类等学科有着很大的区别的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人文学科的代表,是最能够体现出人文精神的一门学科。该学科是传授中外优秀的文学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一门学科,其突出的特点是在培养学生的时候,更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一门学科,该学科是为了让社会能够创造更多的效益的一门学科[3]。而关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面临的一个主要的问题是在其实用性方面不足,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发展,因此要针对该方向进行必要的改革,才能够符合社会的发展潮流。

3.中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革新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一般为教师、编辑、文秘等,而实际上,其就业范围涵盖了政府、科研、房地产等各个行业,就业范围比较广泛。因此,对于该专业的教学,要摈弃原有的教学目标,以一个全新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更大程度的体现其实用性特点。中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包括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十多种课程,每门课程的教学都应该有自己的核心内容,按照当下最新的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好课程教学方案。为了让该专业的学生能够有一个更广泛的就业前景,需要更好的体现该课程的实用性,这样才会更大程度的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立足于社会。作为汉语言文学的老师,需要精心的安排课程,让学生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素质,更好的培养学生未来的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4]。另外,对于中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要更好的把握该课程的创新型教学,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汉语言文学的学生在毕业以后,择业范围比较广,却不够精。因此,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注意把握创新型教学,在把握好该学科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发挥其专业优势。同时,在进行教学培养的时候,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该专业的学生,文化特点鲜明,教师应该向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关于文化方面的评价,来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有自己的想法,并且付诸于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4.中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实施策略

作为中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按照相应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在一个确定的指导思想下,选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现阶段,很多老师已经选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进行教学,有很多都是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方法,效果显著[5]。另外,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做好有目标的进行教学,而不是为了敷衍课堂。汉语言文学专业,其本身就是以文学、文字、文章等元素为主的一门学科,其特征中最显著的一个就是其工具性,在新时期,培养学生能够以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得到应用,而不是一味的以考试为目标的学习和教学,才是教学的根本。因此,作为教师,其更应该有目的的进行教学,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原有的教学目标是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得学生能够考出好的成绩,这是老师的目的,也是学生的目的,而实际上,这样的应试教育是不可取的。所以,作为汉语言文学的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有目标的进行教学,改变应试教育的劣势,以全新的教学模式取代之。

另外,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汉语言文学的教师,应该有一个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思想,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把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很多教师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理论说起来一套一套的,而到了实际教学的时候,则收到的效果比较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严重脱离,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好[6]。教学理论固然重要,却离不开实践的检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实践,才能够收到一个好的教学效果。只有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才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学理论,二者相辅相成,达到不断进步的目的。在教学的时候,不断的汲取前人的教学经验,不断总结新的教学方法,并且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取得进步,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多听取学生的意见,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总结,双方共同努力,取得一个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改进教学策略,适应新的问题的发展需要。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法,不是通过某个人的一些努力就可以达到改进的,是需要所有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师共同努力、探讨,在长期的不断的完善的过程中得到进步和升华的。只有在充分的了解了汉语言文学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的进行该学科的教学,才能够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范文3

涉及到中国语言和文学的职业,一般为教师、编辑、秘书,事实上还有政府所涵盖的范围、科研、房地产和其他行业,实际上中国语言和文学就业范围是相对广泛的。因此,其教学的方式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放弃原有的不利于就业的教学目标,把教学科目和教学方式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教学水平上来,更大程度的表达出它的实用性。在职业学校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中,包括现代中国、古代中国等十多种课程,每门课程的教学应该根据目前的教学需求,改变和设计教学方案,以符合社会发展的最新知识作为核心内容。为了让中职院校的学生有更广阔的就业前景,就要设置更多更好地反映实际社会需求的课程,这将在一个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使学生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作为一名教师,中国语言文学,需要精心设计专业学生的课程,让学生们更有效的提高自身素质,更好更快的提高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以适应社会变化和发展。此外,在职业学校对中国语言和文学的教学,需更好地改变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范围广泛,却不够精。所以,在教学的时间里,要注重创新教学,在很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专业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教师应该在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进行培训,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还有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改进,使学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应用于实践的社会活动中。

二、实践教学、独特教学、创新教学

(一)中职学校教师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需根据教学理念教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有一定的指导思想是必要的。在这个阶段,许多教师都选择了一些实践教学,其中有许多是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显著的。此外,在对中国语言和文学教学的课程,教师是在有目标的教学,而不是敷衍了事。中国语言文学系,这本身就是一个基础学科,是文献、文本、文章、及其他元素的最显着的一个应用工具。在新的时代,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作为一种技能,应用在实际的生活,而不是以考试为目的的进行学习和教学,这是中职学院教师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制定好教学的目的,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范文4

汉语言文学教学审美教育应用一、前言

汉语言文学教育已经成为全国各大高校的教育课程,也是各大学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教学是汉语言文学理论教学中的主要部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方向和审美能力。在大学的教学中,审美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评析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是最基础的理论教学。因此,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全面融入审美教学,达教学的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首要任务,这样的教学目的,也是让我国大学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更好的取得成功。但是,从我国的各大高校的教学方向看来,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学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要让汉语言文学教育走向实际操作的阶段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实际上,汉语言本身就是具备良好的审美教学因素,再加上审美教学自身的魅力,让汉语言教学在审美教学中运行是完全行的通的。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现状

汉语言文化教学很好地诠释了我国的语言历史,在保持传统的同时又跟上了时代的脚步。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来说,通过汉语言文学教育培育出来的人才,应该是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对于文学作品具有很强的感知力,这种能力可以对自身人生品格进行塑造,也可以通过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服务于社会人民,把我国的历史文化发扬光大。但是,理想是美好的,在现实中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其实存在着很多我们需要改进的问题。首先,汉语言文学课程的设置具有一定的问题;其次,是授课的课时也是严重不足,上课的形式也不够科学,从而导致对于汉语言文学内涵不能深度挖掘。由于汉语言文学课的实践时间不足,导致学生们的汉语言文学能力不全面。当前,各大学学生的汉语言文学能力明显不足,但是都能顺利毕业,那么说明学校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制度和考核方面极其的不重视,对于教学方面过于忽视,对于教学过程和教学实践不管不问,只重视理论。还有一些同学虽然选择了这门专业,但是从他们的内心中并不是喜欢这门专业,导致他们产生对该专业的厌烦情绪,对其授课质量得不到保证,他们感觉不到传承历史文化的光荣使命,使其自身的文化素养也得不到提升。

三、实施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审美教育的具体措施

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必定是要涉及到国内外文学作品,而我们知道,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心灵的释放,是自身思想的升华,因此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教材都是收集了很多文学大家的作品,可以认为是文学精华的浓缩,这些文学作品对于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感受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措施和应用结果,主要是以下四点:

1.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过程是完全挖掘文学作品中作者对于美的表达和作者对与艺术的感受。我们不仅要向学生解剖文学作品中的精华部分,还要引导学生从外部向作品中心渗透,从而保证学生对于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对文学精华的感知力,体会到作者精心创作的意境之美。通常来说,文学作品本文就是自带审美功能,我们的汉语言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这一点,来吸引学生自主发现作品的美好部分,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审美意识,渐渐地提升审美的能力和理念。

2.兴趣是教学最大的原动力,对于有兴趣的学生教学,是非常容易的,反之就很困难。因此,我们在对学生教授汉语言时应该时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理念。对于新一代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未知的事物都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性,通过文学作品本身散发的神秘气息,来激发学生对于答案的渴望,从而达到审美教学的目的。汉语言教学老师应该利用作品所散发的艺术魅力来调动学生的文化情感,把课堂营造成具有强力汉语言文化气息的课堂,感染每一名学生。

3.汉语言文学作品所描述的场景或意境,无一例外都是作者的实际经历或内心写照,因此,在进行汉语言文化教学的同时,教师在解读文学作品的同时,要帮助学者走到作者所描述的意境当中去,感受作者当时在写作时的情感。这就是说,要体验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文学内涵,就要提高学生们的鉴赏能力,追求更深层次的美。

4.汉语言文学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要根据目前的教学状态,观察课堂的小细节,根据课堂测验判断学生的学习质量,要做到在教学的关键点做到全心全意,次要的地方可以一笔带过。先从审美教学的基本开始讲起,在将审美教学融入到汉语言教学中去,对于审美教学的一些重点、难点可以挑选讲授,重点是要让学生感受到审美教学和汉语言文化教学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两者之间的共同点,使其成为一个系统的教学内容。

四、汉语言文化审美教育的应用效果

汉语言文化教学的应用,对审美教学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具有文化涵养的人,对待任何作品都能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在阅读作品时能全身心体验到阅读的,那种愉悦的感觉如果没有审美教育是无法达到的。汉语言文学的出现使得审美教育的理念又一次受到了冲击,新时代的审美方式由此诞生。例如,我们在阅读著名作家巴金老先生的作品《家》的时候,其中作者对“家”的含义从新定义,家是避风的港湾,是让人感到温暖的地方,但是在这部作品中却有了不一样的含义,当时的社会还处于思想未解放的时代,带有先进思想的巴金先生在当时的情况下,描写了《家》的意义,我们可以借用汉语言中的审美方式对这部作品进行鉴赏,享受那个年代的人文风情和作者思想。这就是汉语言文化教学中审美教学的应用效果,丰富的思想表达和人文描绘,是作品对阅读人员表达出的意境。起来从一个专业的角度来看,包含着汉语言的审美方式是很神奇的一种审美方式,不仅仅是局限于表面,还可以看到作者内心和作者隐藏在文中的信息。

五、结束语

汉语言文学中的奥秘不仅仅是这一点,这当中我们没有看到的部分,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研究。汉语言审美教学在全国各大高校的推广,也是现在的首要任务,要做到每一个汉语言专业毕业的学生,都会使用汉语言审美阅读作品,从而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参考文献:

[1]杨世毅.浅析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J].华章,2012,(18).

[2]赵君玉.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J].才智,2012,(07).

[3]冉毅.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J].才智,2013,(13).

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范文5

关键词:语言;文化;兴趣;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152-01

在教学英语的过程中常发现"a piece of cake", "give me five", "I dig NewYork" 之类的词句,如果仅从文字表面去理解,那肯定会贻笑大方。语言背后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内涵。想起大学时有位教授说过 "很多人是有知识没文化"。因此,在教学英语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拓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初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有利于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初中英语教学中,教材的编写中融合了诸多的文化背景知识。以仁爱版英语(Project English)为例,其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就涉及了诸如中西方人物、地理、历史、影视、音乐、宗教、饮食、体育、文学作品、体育卫生、节日、生活习惯等众多的文化知识的内容。而对诸多文化知识的拓展与深入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自我探究的积极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以初中英语仁爱版(Project English)九年级下册为例,课本中呈现的文化背景知识丰富多彩:五岳山川雄峻秀,布达拉宫大昭寺。西湖龙井日月潭,孔子逸仙哥伦布。七下西洋伟郑和,追求梦想思《简爱》。西游唐僧猴马伴,《哈利波特》魔法奇。梵高名画《向日葵》,古典名作《洛神赋》。古今中外跨时代,天南地北不足怪。这些优秀的中外文化知识无不激发着我们的学习热忱,更推动者我们积极探究文化源流的渴望。

中外文化在人类语言文明的交流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成就了人类文明的灿烂辉煌。热爱优秀的中外文化有益于我们更加深入的学习和追求。语言是一把钥匙,娴熟掌握一门语言有益于我们打开知识的宝库,自己探寻文化的珍宝。汉语和英语之间相互渗透。汉语中有些词就来源于英语词汇。如咖啡、沙发、巧克力、夹克就源于coffee、sofa、chocolate、jacket。当然有许多汉语融入英语也促成了英语词汇的趣味性。如kungfu、tea、tofu、kowtow 等就借用于汉语的功夫、茶、豆腐和磕头。还有汉语的一些商标和英语词汇无不密不可分。如匹克(peak)、夏普(sharp)、可口可乐(coca cola)、先施(sincere)等它们在音形义上完美地体现了汉语和英语的融合。

《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八级文化意识目标也作出详细的描述:

(1)理解英语中常见的成语和俗语及其文化内涵;

(2)理解英语交际中常用的典故或传说 ;

(3)了解英语国家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的经历、成就和贡献;

(4)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

(5)了解英语国家中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情况;

(6)了解主要英语国家与中国的生活方式的异同;

(7)了解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

(8)了解英语国家主要宗教传统;

(9)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

(10)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仁爱英语(Project English )有几篇课文是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探究。如中文对狗总是以贬为多,如:a homeless dog ,a mad dog ,a running dog, a dog catching a mouse 等。而在西方文化中,狗常作为褒义的运用,如:lucky dog ,every dog has its day, love me, love my dog.等。关注中西方文化差异,探究其中的趣味性与知识性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和运用语言。从下面的例子中我们不难体察语言和文化的密切联系。

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 (入乡随俗); All roads lead to Rome. (殊途同归)。这两句谚语隐含了罗马人征服对英语的影响。文化,语言离不开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如不列颠岛上稠密的河流和漫长的海岸线形成了海洋文化就在英语中留下了痕迹:big fish (大亨),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 (不要班门弄斧),drink like a fish (牛饮)。一个地区的风俗习惯是一个地区文化的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语言作为这一民族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必然反映出该民族的风俗习惯。英语与英语国家的文化紧密相关,回顾和探寻语言的源流,犹如翻开一本本厚厚的民族历史文化的画卷;欣赏一幅幅虽已褪色但仍栩栩如生的图画。重温昔日的辉煌,品味今天的意义使我们能从语言中学习文化,从文化中习得语言。

为了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我们应引导学生从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体育娱乐、价值观念等方面汲取丰富而甜美的知识甘露和语言的神秘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只有对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有教深刻的了解,才能学好语言、用好语言,使语言正真成为能传神达意的交际妙妙工具。所谓:

语言文化本一家,中西合璧妙无瑕。

探根寻源识真理,方晓大乐与大雅。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主编,平洪、张国扬著:《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范文6

关键词:汉语;课堂提问;问题;对策

教师在课堂中起着主导作用,而教师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课堂语言来实现的。因此在各类课堂研究中,教师话语一直以来都是中心问题。教师话语“不仅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而且对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都是至关重要的”(Nunan,1991)。由于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的相当部分时间都花在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这一环节上,因此课堂中教师提问的数量和质量会影响甚至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在初中汉语课堂中,师生互动第一步就是提问,其在有效启动交际、引起学生话语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当前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初中汉语教学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那么通过话题去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对于汉语教师来说也就变得更难了。

一、初中汉语课堂上进行有效可以提问的重要性分析

当前新疆地区大部分的初中汉语课堂学习环境是较差的,学生普遍性的缺少汉语习得的有效环境,所以为了对汉语语言学习环境所存在的不足进行有效的弥补,课堂教学就有了更多的责任,其中提问则是有效进行课堂提问的一种方式,也是进行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所以汉语课堂提问是否有效,是可以教学质量、汉语教学有效促进的关键。

二、新疆地区汉语课堂提问现状及问题

本研究的调研对象为新疆地区随机抽取的10所初中50名汉语教师,通过访谈的方式开展研究,对课堂是否预设问题、问题目标、问题内容有效性等进行了调研,具体的调研结果如下:

1.教师是否在n堂上进行问题的预设:在随机抽取出的50名教师当中,所有的教师都在新课导入、新课学习的阶段进行了问题的预设,而在课文运用、汉语交际过程中基本上没有涉及到任何的预设,总体上来看,教师预设问题的数量并不多。

2.教师所预设的问题目标性并不强:所预设的问题并需要对学生身心发展充分的进行考虑,并且保证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其中,但是在访谈和课堂观察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并未考虑到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所预设的问题无法有效的提高学生汉语思维水平。

3.教师所预设的问题内容有效性并不强:教师所预设的问题包括和一方面和教学目标有需要有很好的关联、另外一方面还需要对学生具有很很好的挑战性和启发性。但是通过调研笔者发现教师作预设的问题覆盖的面并不全、并且没有突出重点、对于学生汉语学习有效性是较差的。

4.教师课堂问题数量及问题的表述都不够理想:从课堂提问观察来看,教师课堂提问的数量是较多的,基本上每个两分钟就会有一个,过多的问题数量使得学生显然应付不来。

三、导致初中汉语课堂提问存在各种问题的原因分析

导致当前初中汉语课堂提问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第一,教师自身观念对其不够重视,无法和当前的有效教学实现结合,而由于教师对其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在备课的阶段是没有办法进行问题有效设计的,也没有办法做好后续的反思。第二,教师对汉语课程标准把握的还不够,没有办法建立起合适的教师观、教学观、学生观和评价观。第三,教师课堂提问策略不足,虽然教师的课堂疑问数量较多,但是却无法将手势、声调变化、面部表情等充分的运用起来去有效的提高疑问的有效性,这就说明了教师的教学策略相对较为单一,没有将多种教学策略充分的、灵活的运用起来,无法做到适时的、有效的提问。第四,学生汉语基础较差,汉语课堂提问中学生的地位是比较重要的,而学生的汉语基础较差则直接导致了教师没有办法抓住机会和同伴进行汉语交流,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对汉语语言知识做到更好的掌握及汉语能力的有效提高。

四、提高初中汉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措施

(一)通过改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对课堂提问的重视程度。

课堂提问是较为传统的一种教学手段,那么要想有效的提高汉语课堂效率,作为教师则需要首先去转变观念提高教师对课堂提问的重视程度,去自觉的提高提问能力和提问策略,使其能主动的去进行汉语知识的学习、更为的注重课题提问预设及课堂提问,实现提问提问策略知识的灵活运用。

(二)教师应该更为准确的去把握汉语课程标准。

当前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对汉语课程的地位、性质、总目标、理念等都给予了明确,并给出了实施的建议及措施,这对汉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有着非常中铁的指导作用。所以作为汉语教师则应该尽快的将汉语课程标准吃透、吃准,并能够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教学指导方针,用其指导自己的汉语课堂提问教学。

(三)教师应提高自身课堂提问策略。

首先教师应所预设的问题的目的性要明确,作为教师则应该对问题能够为学生所带来的知识、思维能力等有足够的重视,从而去有效的唤起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那么所预设的问题就应该来源学生、来自文本、来自生活。第二,所设计的问题应该注重难易程度适宜,所以教师应该对教学重点、教学内容吃透,并以此作为基础开展有效的课堂提问。第三,教师还应该注重问题的梯度性,问题要做到由浅入深的呈现给学生,从而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成功。

总结

当前新疆地区初中汉语教学存在着问题预设不足、问题目标性不强、问题表述不清、问题内容有效性不强几大问题,而要改善这些问题则需要通过改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对课堂提问的重视程度、应该更为准确的去把握汉语课程标准、教师应提高自身课堂提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