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解决污水处理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解决污水处理问题范文1
关键词 油田污水;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0-0026-01
0 引言
油田采水的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石油本身包含无机盐类、动植物的腐殖酸类、大分子异构体酸类等杂质。石油开采加工过程中,石油还会被无形的掺入些悬浮固体(这是人为不可控的),在炼化过程中还会添加一些化学药剂。由此可知,石油工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石油处理的后续污水处理要求更高,目前在国内油田废水处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 油田废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存在的问题之重力混凝沉淀及过滤
重力沉降除油率小于60%,沉降停留时间短,除油效果欠佳。由于污水停留时间短,小密度微粒随水流出;罐底污泥不能及时排出,污泥厚度达到集水口附近时,沉下来的絮体颗粒很容易随水流出,悬浮物得不到有效的沉降,使得过滤单位进水水质差,造成过滤器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出水水质波动大,致使污水排放达标不稳定。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工艺上适当的调整,以便能够使出水水质达到标准。
1.2 存在的问题之低温含油污水处理
随着石油开采的不断深入,现运行的低温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其主要是针对常温集输工艺中产生的废水处理问题),在随着集输工艺的发展和推广, 由于采出液温度较低,油水分离效果不好,致使水含油浓度增大。所以必须对现运行的废水处理工艺将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较低温度废水的处理。
1.3 存在的问题之稠油废水的处理
油田污水处理及回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于低渗透率油层和稠油区块,对注水水质要求非常严格,能注入清水或蒸汽,致使大部分的采油污水不得不排放到环境中。稠油废水的处理仍然面临着问题,其开采的废水,因前端油水分离效果不理想,使污水含油量、含泥量高,而且废水中含有大量的人工合成物和地层中的胶质类物质,BOD与COD的比值极低。随着油田综合含水率的提高,水量与回注水量的平衡被打破。目前,胜利油田采出液综合含水率已达到90%以上,每天需外排污水约8万m3,而外排达标率只有30%左右。提高采油污水处理率及采用先进有效的处理工艺成为解决采油污水外排问题的关键。废水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不可小觑的损害,随着外排水量的增加,这一问题将成为制约油田发展的一个因素。
1.4 存在的问题之三元复合驱采技术
石油被称作工业发展的血液,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部分油田已经步入三次采油阶段。在油田的驱采工业中,三元复合方式是最典型的开采方式,虽然这种工艺技术比较优异,但是它的出水量大,而且水中含有大量的驱油剂、表面活性剂、油的悬浮物等化学成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油田在水处理领域中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驱油剂可以浮在水面上油类物质快速的分散开来,并使其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更加的稳定,这是因为驱油剂投入水中后会水解其主要组成部分聚丙烯酰胺,该物质的双亲性以及官能团能够和石油中的悬浮物进行快速的反应,这样就造成了浮在水面上油类物质快速分散。石油悬浮在水面上,在石油和水接触的层面如果有表面活性剂,它会减低水与油类物质之间的张力,这种表面活性物质经常是由石油中的酸类物质与碱发生反应而成的,这些物质不利于石油水处理。
采油污水中有高黏度、强乳化的化学特性,我国自发展石油工业也来,石油研究技术人员十分关注这种特性,虽然在技术上取得了些进展,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目前也没有比较成熟的技术去解决这一问题。
现阶段,我国石油的需求量比较大,为了顺应市场,各大油田都采用这种工艺,伴随着开采量的增大,外排污水也大幅上升。如果上述问题不很好的解决,将会制约我国石油的发展。
1.5 工艺配套设施
我国石油废水处理,在工艺配套性和整体性上也存在着不足;内置式混凝反应沉降罐与流程不配套,是很低效的配置。排泥系统排泥不畅,给过滤系统带来很大压力,污泥无法及时排出,只能靠定期的人工清理,因此造成积泥区过高,占据了清水区的容积,影响出水水质。精细过滤器对除油单元的保护还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没有精细过滤器将会影响正常的精细过滤性能,并造成精细过滤器滤芯损坏,使用寿命降低。过滤器反洗也没有质量保障配套设施,反洗后间隔时间太长。
2 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在石油废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开发和研究,开发新工艺、应用新技术,成为目前新的课题。尽可能的解决目前技术上出现的难题,在原有技术路线的基础上,延长工艺。也有部分油田对采油污水进行了可生化性研究,发现生物处理技术对于某些采油污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从而使我国石油采水技术能够迅猛的发展,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
参考文献
[1]李宜林.油田污水处理现状及发展运势[J].油气田环境保护,2002(3):12-18.
[2]杨云霞,张哓健.我国主要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问题[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1,20(1):6-9.
[3]陈雷,祁佩时,王永庆,等.三元复合驱采石油废水的处理与回用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1,17(6)
[4]邹启贤,陆正禹.油田废水处理综述[J].工业水处理,2001,21(8):1-3.
如何解决污水处理问题范文2
1.1生物课程
课本多结合实际案例,并以课后题的形式,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理解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的措施与途径。如在生物必修3[2]中立体农业有关内容,讲述了立体农业,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对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的详细讲解,明确其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的意义,并结合合理放牧养蓄、合理利用秸秆制作沼气池等生活实例加以说明;生态农业部分,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多级利用能源及资源,以北京大兴区留民营村为例,说明生态农业对减少化肥用量、净化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积极作用;生态缸的制作与观察,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了解对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恢复生态学,应用于盐碱化草地、洪水破坏的地区的治理与恢复等;对河流生态系统受生活污水轻度污染的相关分析。同时,也有从宏观角度,对生物圈内全人类所面临的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的难题的介绍和我国应对策略的普及。
1.2化学课程
在化学必修书中,一是在化学必修1[3]中对自然界中碳、氮循环及硫转化的具体知识的讲解,并重点选取资源利用中有人类参与却对环境污染较严重的一部分进行学习,如在氮循环中,人工固氮虽提高了农产品产量,但造成了温室效应、水体污染、酸雨、光化学烟雾、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在硫的转化中造成的酸雨的形成及防治等问题,说明了在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方面我们仍存的欠缺与不足;二是在化学必修1中通过对海水的综合利用、工业流程图、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中处理汽车尾气、选取途径增大化学反应程度,提高化学反应转化率方面的重点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意识。
1.3物理课程
在物理选修3-2中交流电压一部分提及的远距离电能输送中,采取减小输电电流、提高输电电压的措施,以降低输电线路中的消耗;同时利用输电新技术:现代的直流输电技术,无感抗和容抗,解决电网的同步问题,使我国“西电东输”的全国联网战略目标前进了一大步。
1.4地理课程
在地理必修2的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节中,讲解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实施的必然性,且选取河南某酒精厂的清洁生产实例,结合传统与新模式的比较,让学生在讨论与思考中理解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必要与优越性。而在地理必修3中,着重分析了地理环境、区域发展、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协调关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分析荒漠化的防治问题;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介绍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分别以我国山西省、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详细分析能源资源、流域的综合利用,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让学生思考如何联系国情,借鉴国外经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做好对可能带来的后果的预防与解决措施,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在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章节中,以西气东输、东亚产业转移为案例,从多角度讨论资源调整的可实施性,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意识到资源节约及合理利用带来的巨大效益。
1.5政治课程
在政治必修1[4]的“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中,具体讲解了经济建设需增强发展协调性,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
2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高中课程中的设置意义与不足
2.1意义
通过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的学习,广大高中学生确实学习和体会到了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于树立国策意识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再加上由于课本采取生活实例结合知识点的形式,学生容易理解这一内容的基础知识,也具备了对生活中农业、工业生产运用的环节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与否的知识储备和思考能力,这些对学生以后应用于工作中,并为我国的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2不足
虽然当前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相关内容的教学对学生资源节约意识及环境保护意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全面分析,我们学习的内容仍有少许欠缺与不足。由于使用对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局限,课本中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知识只能停留在基本原理与大致解决方案的层面上,无法再进行进一步的解释。整体来看,课本囊括了对于生态系统的理论知识及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环境的保护问题、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资源利用问题等,对于学生初步把握有关知识有很大的帮助,且与生活联系紧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但在学习过程中,结合目前严峻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形势要求,我认为列入上述内容还有些欠缺,应加大列入的篇幅,加大对此内容的重视程度。
3改革建议
3.1加大现有课程中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知识的体现
3.1.1生物课本中应增大对应用于实际生活的生产模式的介绍,原先大部分只出现于课后知识链接或课后习题的部分,容易被学生忽略,虽然其中有很好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思想内涵,但不易引起学生重视,建议将这部分内容放到主要知识之中。
3.1.2化学课本中对化学反应的讲解比较透彻到位,重视化学最根本的反应原理,而对于联实际生产中的相关问题不如生物部分全面,建议增加对废水、废气排放,工业流程中废物利用、废品回收等处理问题的有关知识。希望能具体探讨对重金属及复合材料的回收重利用及如何有效处理等问题,联系诸如北京五环外的“垃圾村”的废品大面积堆放且处理难的现状,思考如何解决电子垃圾等处理问题,避免其产生的大量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环境、对人体造成伤害,此问题高中学生欠缺处理能力及经验,但可作为相关链接或课后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3.1.3我国目前面临的最严重的雾霾现象不仅需要社会分析解决,也需要引起学生的关注与思考,因为学生正处于需要培养思考能力及关注社会、帮助社会的责任心的阶段,为何会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如何有效解决雾霾问题,怎样能够调整、避免以后出现雾霾甚至其他环境问题,思考现有阶段有哪些缺陷,都是我们学生需要思索的问题,因此应将雾霾问题放入化学课本,使学习课本知识更为充实、有意义。
3.1.4生物圈中的资源大部分不可再生,且煤、石油等储存量在逐渐减少,如何寻求新能源一直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难题,而目前应用广泛且重要的核能源及核发电在物理课本中相关甚少,建议在物理课本中适当增加有关知识和内容,将更有利于学生将来投身于解决核能源的利用及核反应堆的处理等问题;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风能的开发利用还相当落后,发展速度缓慢且技术比较落后,建议加入到物理课本中,作为阅读拓展,提高学生对新能源的关注。
3.2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知识进一步体现在重点课程中
在语文课本的说明文阅读中希望增加关于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与基础知识的介绍,在提高语文阅读水平的同时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而目前文言文多是人物传记,历史史实等,可以适当增加先人天人合一的原始环境保护思想的有关文章,让同学们增强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的自信心。而在历史课本中,可以适当增加世界有关著名的环境公害事件原因及危害介绍的篇幅。在地理课本中,可以另外结合过去和现在的环境问题,介绍土壤环境污染及治理措施和典型案例。在英语课本中,希望适当有几篇介绍西方发达国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好经验、好做法的文章,以开阔同学们的视野,增强改善环境和节约资源的信心。在政治课本中,可以加入最新十会议中提出的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主要内涵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内容。同时,在大多学校所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可鼓励学生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为课题,在学校的帮助下,亲自调查当地工厂等对资源的利用途径,分析当地措施的完备与否,加强学生与社会的实际联系,从而实实在在地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对课本中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案例有更深入的了解;在一些学校开展的职业体验活动中,可跟随环境管理人员、环境监测人员、污水处理人员及节能资源管理人员,学习其工作的大致流程,拿出在课本学习中的疑惑向其请教,巩固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