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闻传播的起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闻传播的起源范文1
新闻作为一种媒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人们对于新闻的认识并不是特别深刻,只是局限在它能为我们提供一定的信息,但是,对于它的来源产生我们却并不是特别了解。关于新闻的来源主要包括三种观点:
(一)本能说
认为新闻的产生源自于人类本能的需要。若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解释的话,主要是指最初的两个层次,即“生理”和“安全”。生理方面,人们需要生存,要保障基本的生活,就需要一定的信息;在安全方面,人们为了保障自己本身以及所处环境的安全,就需要通过新闻信息来及时了解外界发生的情况,如天气、环境等方面的新闻。
(二)群居说
主要从人类的社会关系来探讨新闻的起源。人类是群居动物,就必然会产生各种联系,发生各种关系,而这些关系的建立是要以一定的信息为基础的。
(三)好奇说
指新闻是由于人类对外界以及自身的好奇而发源的。人类社会中有很多不确定性,而若要消除这些不确定性就要不断攫取信息资源,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产生好奇、寻找答案、解决好奇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人类出于何种动机,激发新闻传播行为,涉及新闻起源的问题。新闻起源回答新闻传播活动发生和发展的最初动因。
对于跨文化新闻传播很多人并不了解,只是知道它是一种新闻现象,对于它的存在更是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认为它并不重要,甚至出现得莫名其妙。其实跨文化新闻传播有它自身出现的内涵:所谓跨文化传播,就是不同文化之间以及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活动,以及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流动、共享、渗透和迁移的过程。
综上所述,我们在以后的新闻工作中,要更重视跨文化新闻传播。每个人都生活于一定的文化中,文化限定和造就了每一个作为传播者的个体,人们的传播行为和赋予信息意义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着各自文化的制约。因此,跨文化传播极易出现极端,如强烈的民族(中心)主义、文化保守(自闭、割据)主义等。要想从根本上遏制此类现象发生,除了需要不断增加相互学习、交流的频度、深度外,更重要的一环应该是从世界各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消解跨文化传播和交流障碍与壁垒的思想菁华与智慧。
二、全球化与跨文化新闻传播的发展
全球化是世界公认的一个世界走向和趋势。全球化这一词的定义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全球的联系逐渐加强。所谓联系加强,是指各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逐渐加强,这是一个需要合作的世界,只靠一个国家是不可能完成发展的。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各国之间的联系。从经济上说,需要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经济合作,这样才能让本国的经济有更好的发展。从文化上说,各国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而文化的发展传播是没有界限的,如果各国文化之间加强联系,不断地取长补短,那么可以让全球的经济共同发展。至于政治的全球化,我们要求一定要有度,不要干涉他国内政。一定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各国主权。
由此,我们说全球化促进了跨文化新闻传播的发展。是的,全球化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跨文化新闻的传播,当今的国际形势中有一些强国会干涉他国内政,一些弱国很难摆脱涉内政的命运。所以我们说跨文化新闻是有益的,它是在尊重各国内政的基础上进行新闻传播的,所以不会有干涉各国内政的现象。它是一种平等的新闻传播。
三、跨文化新闻传播理念的好处
跨文化的新闻传播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它与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在这种形式下,我们更要发展本国的跨文化新闻能力,使我国的软实力得到不断的提升。我们要尊重各国的内政,在新闻传播中以实事求是为主要原则,在我国经济已经有了很大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干涉他国的内政,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新闻活动。
第一,这种新闻理念对于各国文化是极度尊重的。现在的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碰撞日益加大,很难说哪一种文化好,哪一种文化不好。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地尊重各种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样,我们的文化才能得到发展,也才能从不同的文化之中了解世界。
其次,跨文化新闻传播肯定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也肯定了文化本身的多样性和无限性。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能丰富多彩,才是实际生活的本色。因为本来世界就是多样性的,中国也是如此。人们由于出身、经历、性别、年龄以及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环境影响的不同等原因,所以文化意识不可能都是一致的。也正因为文化具有多样性,才能带来相互间的互补与互相参照,好多问题包括重大问题也只有在争辩中才能理出头绪,不会有片面性。中国古代齐国的稷下学宫,在当时对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起了极大作用,文人学者各抒己见百家争鸣,这是中国文化一个非常好的传统。
第三,跨文化新闻传播建立在尊重各国家内政外交,和平等对待的前提下。说国家与国家之间是平等的。在这个基础上一切才有意义。只是在世界的不断发展中,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平衡,这种平等总是被打破。有一些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总是试图打破世界的平衡,导致文化传播出现阻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保持警惕,加强合作,使我国的经济进一步发展。
新闻传播的起源范文2
“我们有责任把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继承下来。每家每户、每个姓氏都有好的传统和故事,加以汇集整理,对后人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姓氏文化值得保护、发掘、传承。”陈泽民表示,将继续支持《百家姓・起源故事》的后续拍摄工作。姜明也盛赞,郑州报业做这件事是功德无量,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也将是一件立足郑州能在河南挑大梁、中部有地位、世界有影响的大事。
郑报集团旗下东方启源文化有限公司联手国内知名导演周小刚,成立“周小刚导演工作室”,可谓国内优势影视资源与本地文化深度融合的成果。周小刚曾拍摄《张小五的春天》《咱家那些事》等多部收视率及口碑佳作,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会上,周小刚上台与来宾讲述了工作室未来发展规划及近期拍摄计划。
作为《百家姓・起源故事》第一季拍摄结束后的首次新闻会,该剧总导演张清率剧组的部分主要演员与来宾分享了拍摄历程。
【延伸阅读】
东盟三国全媒体点赞《百家姓》
郑州更有国际范儿,电视剧《百家姓・起源故事》新闻会也吸引了国际目光。10月20日下午,参加“丝路名人郑州行暨爱上郑州――2016郑州城市形象海外推广活动”的老挝、柬埔寨、缅甸等东盟三国全媒体采访团一行10多位成员,来到了电视剧《百家姓・起源故事》第一季新闻会暨周小刚导演工作室成立仪式现场,为这部电视剧的拍摄加油点赞,为郑报融媒的创新发展点赞。他们纷纷表示,期待该剧在海外播出,相信必将会对中国文化的国际交流起到极大推动和促进作用。
期待《百家姓》海外播出
参加完电视剧《百家姓・起源故事》第一季新闻会之后,东盟三国全媒体采访团一行成员均表示收获很多,结合一周来在郑州参观采访的感受,对于该剧的拍摄纷纷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对郑州这座城市的发展给予了美好的期许。
柬埔寨新闻部副部长谢占波立波表示,以前,都是通过电视剧、书籍来了解中国,这次来到郑州参观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古老的文明。通过几天的采访,对郑州这座城市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他赞扬郑州拥有众多文化遗产,充满了现代化的商业气息,发展规划也有非常长远的目标。“在郑州的城市道路,我看到路两边都是美丽的绿植,让我感受到了这座绿色城市的美丽。”
“报业集团多元化发展就是紧紧跟进了时代的发展。”谢占波立波对于郑州报业集团投资《百家姓》拍摄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希望该剧能够在柬埔寨播出,相信对于中国文化在柬埔寨的交流,将会起到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缅甸国家广播电视台记者吴梭敏表示,郑州是一个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城市。“经过这几天的参观采访,我认为郑州也是中国古老文化起源的地方。郑州虽然古老,却并不落后,拥有高科技技术,是一座处于时代前沿的古老而现代的城市。”
吴梭敏谈到了此行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能够有机会参观郑州报业集团,使得他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有了一次学习的机会。“参加了新闻会,我觉得报业和企业合作发展,比如拍摄电视剧等这些形式都非常好,这是报业集团要走的多元化发展道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也期待《百家姓》能够在海外播出,进一步传播中国文化。”
“丝路名人郑州行”让世界爱上郑州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郑州人民广播电合举办“丝路名人郑州行暨爱上郑州――2016郑州城市形象海外推广活动”,来自老挝、柬埔寨、缅甸三个国家的媒体名人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东南亚中心记者在郑州进行为期一周的采访活动。
新闻传播的起源范文3
>> 追问“烂尾新闻” 烂尾新闻的实质是责任烂尾 “烂尾新闻”期盼有下文 新闻烂尾,媒体有责 烂尾新闻与蛇尾新闻 “烂尾新闻”的套路与成因 “烂尾新闻”何以养患成祸? 如何让热点新闻不烂尾 烂尾新闻的危害和避免 “烂尾新闻”中的围观与驱赶 浅谈“注水新闻”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浅谈虚假新闻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浅析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令狐补充:新闻烂尾是对公众耍流氓 网络新闻报道侵权诉讼的应对措施及风险防范 社会新闻负面信息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困境及应对措施 刍议经济新闻报道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新时期新闻采编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从“烂尾新闻”看新媒体对新闻生产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李浩燃:《“烂尾新闻”如何有下文?》[N],《人民日报》,2013年1月22日
③黄代贵:《“烂尾新闻”应与“乌纱帽”挂钩》[N],人民网,,2013年1月22日
④李双全:《顺应读者诉求办引领型大报》[N],《重庆商报》,2009年1月14日
⑤王梅芳:《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⑥【美】沃纳·赛佛林 小詹姆斯·坦卡德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参考文献:
新闻传播的起源范文4
“媒介素养”一词最早起源于《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一文,其旨在唤醒公众对电影的批判意识。随着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各国学者又对“媒介素养”进行了更为准确的定位,其定义为:公众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所具备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a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新媒体的出现和信息快速的传播,增加新闻编辑工作者的工作压力,同时也要求新闻编辑工作者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时展的需要。把握社会的舆论导向,推动新闻事业向良性化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对新闻编辑媒介素养进行研究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是新闻编辑工作者工作中所面对和探讨的焦点问题。本文从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的工作现状出发,论述了新闻编辑在新闻工作中的作用,并详细的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所应具备的媒介素养。
媒体多源化的社会背景下,新闻媒体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从新闻的来源、编辑、传播等角度来看,传统的新闻模式已经被逐步地淡化,衍生出的新媒体以听觉、视觉、立体影像等为主导,进而取代了的传统的传播方式,这极大地增加了新闻编辑的工作难度,而新闻编辑人员也会受到不同信息的干扰,在新闻信息价值判断上极易出现错误或者出现不客观评论的现象。例如一些新媒体为吸引观众,增加节目的收视率而引入一些较为有争议的社会现象,而新闻编辑没有对新闻的真实性和背景进行了解和确认,为增加收视率就进行编辑和播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新闻编辑的自身价值观和判断力。进而产生的一些假新闻。严重地影响到了电视台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
2.信息的获取与处理
新闻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要求较快,这是大数据时代和新媒体时展的必然结果,这也引发了新闻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因此,新闻编辑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面对繁多的信息如何能够高效准确的选取有价值、有时效、正能量的信息就成为时下新闻编辑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新闻编辑者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及时有效的发现价值信息,并经过相应的处理整合好新闻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新闻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信息杂而多,其包括:人文信息、环境信息、国际信息、科学信息、社会信息等等,面对众多的新闻信息,新闻编辑者应具备捕捉新闻的能力,并且能够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传播。同时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新闻编辑者不再是唯一的新闻传播者,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手段来的传播新闻信息,如:微信、微博、个人主页等,有的新闻信息在传播速度上则远远地超过了新闻编辑,所以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的传播不再像以前那样是新闻传播的唯一渠道,这对从事新闻编辑工作的人来说即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机遇。
1.确保新闻信息及时、有效的传递。
2.时效性和客观性更为突出。
1.满足公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新闻信息量逐步扩大,这就使得电视观众更为注意信息的真实性和质量。因此新闻编辑面对众多的新媒体和多元化的新闻信息,要准确的定位自身的位置和作用,同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使得新闻编辑不能像传统那样对新闻进行有效的控制,所以新闻编辑要转变工作理念,以满足公众对新闻信息需求为根本,提高新闻的质量,只有这才能得到更多观众的认可,并以此来适应社会发展对新闻信息的需要。另外,新闻编辑者要在短时间内挖掘重要的新闻信息,并及时地进行追踪报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扩大观众群体,在满足观众的基础上,创新更具有特色的节目或是新闻报道。
2.剖断新闻信息的价值
新闻传播的起源范文5
媒介仪式追求下的观念塑造
这一理念下的电视直播形态集中体现为仪式类现场直播。仪式类现场直播主要是指经过事先策划准备的,多由单位或组织发起,负责一种能表达某种价值取向和立场愿望的意向和主张,并以此形成一种能对大多数受众实行凝聚与鼓动的力量,事件的表层信息之间还隐藏着更深刻的象征层面的信息,经过设计的画面和环节往往都有其更深层的寓意。①
仪式类电视现场直播呈现出的传播效果从某种角度可以视为具有宣教性质,这也成为许多学者所诟病之处,认为它严重破坏了事件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忽视了观众的主动性,从而影响了观众的接受行为。很明显,产生这种批评的前提是把仪式类电视现场直播归属到传统的新闻传播领域。那么,它是否属于新闻范畴?这就需要我们对仪式类电视现场直播做一个性质归属,而传播的仪式观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在其著作《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中,提出了传播的仪式观,以区别于以往的传播的传递观。他从仪式的宗教起源和功能上梳理和论证了传播的仪式性,在此基础上,凯瑞将传播理解为:“传播是一种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符号过程。”②传播的起源和最高境界不是智力的传递,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凯瑞突破传统意义上对传播的局限认识,把传播看作是对现实的仪式性建构,强调传播在共同信念的表征和社会的维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一理论的统照下,我们是否可以从仪式观的角度重新审视电视现场直播,从而可以比较清晰地认识目前我国电视现场直播的形态及其所承担的作用?
笔者认为,仪式类电视现场直播是介于电视新闻和电视文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电视形态,通过对具有仪式性质的事件进行的艺术化、电视化创造,其目的是形成某种主题的传达,表达某种价值取向或立场愿望的意向和主张,并以此形成一种能对大多数受众实行凝聚与鼓动的力量。这一类直播文本的表层信息之间还隐藏着更深刻的象征层面信息,画面呈现和环节设计渗透明显的意识形态性,往往都有其更深层的寓意,整个事件的呈现过程表现为明显的“戏剧化”倾向,甚至还包含冲突、矛盾、悬念等叙事要素。总之,渗透着比较明显的主体创作色彩,正是因为其明显的人为痕迹,我们不能将其归属到严格意义上的新闻传播范畴之内。仪式类现场直播的实质是一种国家民族层面意义建构和表达的电视化创造。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仪式化电视现场直播无疑成为当下中国最具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电视节目样式之一,同时它的存在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首先,从民族深层心理机制来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是缺乏的民族,而共同的、宗教仪式在维持一个民族凝聚力、强化民族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就使得创造一种现代仪式成为一种可能和必然。仪式类电视现场直播在营造电视仪式氛围、呈现仪式效果、增强民族观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反观我们所处的电视时代,娱乐化浪潮席卷了全国电视荧屏,所呈现的解构权威、去中心化、娱乐消费等后现代化特征日益明显。不可否认的是,娱乐节目对于价值观的培育和引导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电视节目又存在极端化的倾向。电视娱乐类节目过多,人为制造低俗笑料、噱头,品格不高,甚至连新闻、社交类节目也掺进娱乐元素,用一些不健康的情节和画面来取悦观众。电视媒体完全放逐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投入到商业利润的怀抱,严重损害了电视媒体的公众形象。在观众这一维度上,由于长期浸染在娱乐浪潮下而逐渐丧失理性精神,尤其在多元化、全球化的今天,社会思潮众多,文化和价值观呈现出多元的状态。改革开放为国人提供了认识外部事物的广阔天地,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影响,其中既有人类文明精髓,也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社会所产生的腐朽思想和文化糟粕。同时,中国正处于转型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矛盾和问题,处理不慎容易消解社会核心价值的凝聚力。由于普通观众难以全方位和理性地认知和判断,在这方面,仪式类电视直播无疑承担起舆论引导、社会整合、弘扬社会主流价值的责任。
总之,仪式类电视直播所呈现出来的电视仪式正是罗兰・巴特所说的“现代神话”,这一现代神话可以发挥凝聚民族意识,维持群体稳定的仪式功效,同时,仪式类电视直播也可以承担起肃清舆论浊流,弘扬社会主流价值的社会责任。
新闻本体追求下的信息传达
正是电视直播的存在使得信息的传播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从而使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都可以了解到其他地方正在发生着什么。应该说,现场直播的出现和应用改变了传统新闻传播格局,从而使电视新闻传播的及时性和真实性优势真正得以发挥出来。
在2010年,中央电视台在电视现场直播领域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和实践,这种变化主要集中在新闻频道对一些重大事件的直播上。例如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的直播,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采用了不同于之前的直播方式,选择“新闻主播解读+画面”的方式。具体来说就是使用同一套直播画面,但是在声音层面把宣读解说词替换成为解读信息。这次直播可以看作中央电视台在重大事件直播领域的一种新的尝试,也是新闻频道对新闻本体理念的回归和追求。
同样在2011年中央电视台兔年春节联欢晚会的直播中,新闻频道也是采取了“观赏+解读”结合的方式进行直播。在春晚节目进行的同时邀请嘉宾对节目进行解读,如对“旭日阳刚”“西单女孩”的节目折射出的亲民意识、重视草根阶层的解读,对春晚舞台设计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的解读,在春晚结束后对整台晚会的评点等等。
我们将这些变化集中在一起考察,不难发现这其实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把仪式类事件的仪式化直播进行新闻化直播的还原,是朝着新闻本体理念的进一步靠拢,于是二者共同完善了中央电视台的直播样式。
娱乐消费追求下的奇观展示
在当下我国电视荧屏上,现场直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的电视样式,电视直播的蓬勃发展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一是直播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二是现场直播的呈现优势,三是现场直播能够满足观众的“窥视欲”和“好奇心”,营造观众心理层面的虚拟在场感,并依赖于此获得高收视率。于是电视现场直播呈现出明显的常规化、商业化和娱乐化倾向。
熊忠辉从观众心理的视角出发,认为当代的电视直播在观众中制造了一种“即时围观”的场面,因为强烈的现场感和真实感,使电视直播比并非现场直播的新闻更容易激发观众的围观心理。③电视直播的存在使得观众形成一种“替代性在场”,并且越来越变成提供和满足大众“猎奇欲”和“窥视癖”的一种“娱乐行为”。大众在围观各种各样的“现场”中,获得一种心理和视觉的满足感。电视作为一种更通俗的大众媒介,自然为观众提供了观看的,而现场直播更容易引起观众的“观看癖”。
电视直播表现出的娱乐倾向在我国各级地面频道的民生新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省、市两级地面频道在民生新闻领域的竞争可谓惨烈,为了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这些电视台往往不惜利用直播对生活中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进行表现,以此来博得观众注意。除此之外,在某些电视台的民生新闻中,现场直播成为了“游戏”的工具,如某电视台直接将直播镜头放入市民家中,进行“看新闻,得大奖”活动。这些现象反映出民生新闻直播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现场直播业务和实践还有欠缺,面对直播常态化的压力还不能有效发掘有价值的直播事件,单纯为了直播形式而直播,最终造成了资源浪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总之,随着电视直播的日常化和普及化,它越来越成为满足大众猎奇心理和窥视欲望的窗口,日益变成了“大众娱乐”的一种媒体活动。
纵观当下我国电视现场直播领域呈现的三种理念,可以将其视为电视多维话语体系的反映和折射,其中“媒介仪式追求下的观念塑造”更多体现为国家主流话语表达,“新闻本体追求下的信息传达”折射了电视媒体作为公共话语的呈现,“娱乐消费追求下的奇观展示”集中体现了大众话语的狂欢。三种理念的关系非常微妙,虽然处于同一电视景观之中,但在深层次上又缺乏统一机制。国家话语在建构观念时,大众话语时常扮演解构者的角色对其进行娱乐化消解,纯粹的新闻信息传达又使判断和引领功能削弱。这反映出目前我国电视文化建设中亟待厘清和解决的矛盾,如何把握和处理好上述三者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我国电视文化健康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本文责编:邵满春
注释:①黄 双:《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分类及特征》,《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8)。
新闻传播的起源范文6
【关键词】公共关系;模式;社会调查;间接调查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042-02
一、公共关系的涵义与起源
公共关系的起源“公共关系”一词的首次出现是在1807年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的国会演说。根据爱德华·伯尼斯(EdwardBernays)定义,公共关系是一项管理功能,制定政策及程序来获得公众的谅解和接纳。
而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P.R.,简称“公关”)一词是由英文“Public Relations”翻译而来的,中文可译为“公共关系”或“公众关系”,不论是其字面意思还是其实际意思基本上都是一致的,都是指组织机构与公众环境之间的沟通与传播关系。公共关系学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新兴专业,开设大专、本科至最高硕士的课程。关于公共关系的各种定义有很多,一般指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手段使自己与相关公众之间形成双向交流,使双方达到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管理活动。这个定义反映了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活动,也是一种管理职能。
自从公共关系诞生以来,人们给其下一个准确定义的努力就没有停止过。由于每个人的认识角度不同,对公共关系内涵的理解也各异,于是就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公共关系定义。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著名的公共关系学者莱克斯·哈洛(RexHarlow)博士就搜集到47个公共关系的定义;还有人说,公共关系的定义已有上千条之多。于是有人不无幽默地说有多少公共关系学者,便有多少种公共关系的定义。
公共关系主要从事组织机构信息传播,关系协调与形象管理事务的咨询、策划、实施和服务的管理职能。包括选创组织的成功,降低组织失败的影响,宣布变更等等。和中国传统个人关系的中的面子类似。
在市场营销学体系中,公关关系是企业机构唯一一项用来建立公众信任度的工具。
由于社会上的分工越来越细,公关人员的重要性愈显增加,许多大专院校纷纷成立公共关系学系,为社会培养不同领域的公关人才。
公关行业的性质使其不可避免地与媒体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目前,中国大陆公关行业的企业要接近顾客群(对公关服务有需求的组织)及媒体,所以主要集中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而成都、武汉等城市也有分布。
二、新时代下的公共关系模式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时代下的公共关系模式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模式,现罗列如下:
网络公关。公关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社会公众对网络的使用越来越频繁,网络对社会的舆论导向,对公共事件的评价都有巨大的影响力。网络已经成为消费者对某一品牌或商品影响、评价的第一来源,而且网络上信息传播迅速,短时间内就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网络日益成为企业日常公关活动的主阵地。扩大对外宣传,树立企业品牌。网络宣传成本相对较低,且针对性强效率高,网络宣传作用日益扩大,对于企业口碑的形成也有重要推动作用。
新闻公关。新闻公关也称新闻行销,即是以新闻报道的形式行产品或企业宣传之目的,此乃属形而上层次的高明行销手段。可以说,新闻公关是公共关系与营销策略之间的一种巧妙组合。新闻公关的核心在于传播。传播目的在于张扬企业良性信息、提高企业知名度,最后达到促进产品销售或塑造企业品牌的目的。出色的新闻公关有三个层面的应用:思维创新、品牌传播与事件营销。不同层面的新闻公关应用会有不同的效果。
传播说。这一类定义强调公共关系是组织一种特定的传播管理行为和职能,认为公共关系离不开传播沟通,我国公共关系学者廖为建就持此种观点。其定义是: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英国人弗兰克·杰夫金斯(FrankJefkins)也认为:公共关系是由为达到相互理解有关特定目标而进行的各种有计划的沟通联络所组成的,这种沟通联络处于组织与公众之间,既是内向的,也是外向的。国外一些大型的百科全书或综合词典也从传播或沟通的角度来定义公共关系。《韦伯斯特新国际词典》认为:公共关系是通过传播大量有说服力的材料,发展邻里的相互交往和估价公众的反应,从而促进个人、公司或机构同他人、各种公众以及社区之间的亲善友好关系。
管理职能说。“管理职能说”这类定义把公共关系看做和计划、财务一样的管理职能,其中美国人莱克斯·哈洛博士的定义便是典型代表。际公共关系协会同样认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职能,其定义是: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功能,它具有连续性和计划性。通过公共关系,公立的和私人的组织机构试图赢得与它们有关的人们的理解、同情和支持——借助对舆论的估价,以尽可能协调它们自己的政策和做法,依靠有计划的、广泛的信息传播,赢得更有效的合作,更好地实现它们的共同利益。
特定关系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关系”体现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公共关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正确认识公众关系、处理公众关系是开展公共关系的出发点和归宿。英国公共关系学会的定义是:公共关系是在组织和它的公众之间建立和维持相互了解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持续过程。
特征综合说。有的公关学者认为,前面几类定义都只反映了公共关系某一方面的含义或特征,未免失之偏颇,因此他们试图通过一个定义把公共关系的所有内涵或特征都包括进去。美国《公共关系季刊》曾详细罗列了公共关系的十四个特征。1982年11月,美国公共关系学会(PRSA)在其一流成员组成的专家小组的努力下,正式采用了一个“关于公共关系的官方陈述”。这一定义除了概念方面的内容外,还将各种活动、结果和对公共关系实践的知识要求包括在内。
经营艺术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公共关系还只是一门不精确的学科,许多公共关系问题不存在惟一正确的答案,公共关系在实际运作中要讲究创造性,讲求形象思维,需要从整体上来把握公共关系及其工作。因此,公共关系是一种艺术。
搜索引擎优化。公共关系搜索引擎优化(简称PRSEO,其中PR为公关的英文简称,SEO为搜索引擎优化的英文简称),主要表现以互联网为平台,根据企业现状、产品特点和行业特征,综合利用各种网络媒体资源平台对企业新闻稿进行合理优化,使软文获得搜索引擎稳定的较前排位,从而达到有效宣传推广且带来意向客户的行为!对于优化软文新闻稿主要从标题关键词设置、内容关键词密度、渠道、超链设置等方面入手。
三、公共关系的调查法则
公共关系的调查方法分为直接调查法和间接调查法。间接调查法从手段上说具有客观性,能准确反映出公共关系的区域特征。
间接调查法:是指公共关系人员不直接和公众接触,而是通过某些中间环节进行调查的方法。间接调查法分为以下几个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这是指公共关系人员通过观察和记录被观察者在调查现场的表现,来了解所要调查的情况的一种方法。观察法应该是在被观察对象没有察觉的情况下进行的,调查结果比较客观、真实。
(二)文献分析法
这是通过搜集与调查对象有关的各方面文献资料并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方法。文献资料包括:图书、期刊、报纸、新闻稿、新闻图片、研究报告、会议文献、政府出版物、科技文献、档案资料等。搜集、保存和分析文献资料,是组织的公关部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之一。
(三)抽样调查法
这是依据概率原理从调查对象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作为样本进行调查,以样本调查结果推断总体情况的方法,它的优点是省时、省力、时效性强。抽样调查方法需要注意抽样的科学性。抽样调查是运用概率原理从公众中选取一定数目的代表来做调查的。
(四)网络调查法
这是以互联网为手段,了解组织需要的内外部信息的方法。该调查方法与传统的调查方法相比,具有更广泛的传播范围和更快捷的传播速度,调查所得信息及时、广泛、深入,它是目前许多大型组织采用的新型调查方法。
(五)问卷法
问卷法是访问法中的一种,就是公共关系人员根据某一调查任务,设计调查问卷,将调查问卷邮寄或直接发给调查对象,请他们填好后寄回或收回,以此分析所要调查的问题的方法。(上接第41页)
(三)发挥信息资料的导向作用,让网络成为职工析事明理的“一扇窗”
油田企业内部信息网络的普遍运用,为开展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它能够及时将电视、报刊、书籍上的信息采集并充实到信息资料库中,并通过开设时政类信息、理论类文章、法律法规资料乃至寓教于乐性信息等职工喜闻乐见的栏目,使职工鼠标一点便知天下事,键盘一敲便晓是与非。通过网上学习,可以改变教育方式单调、方法单一的现状;通过运用政工软件,可以把理性的内容感性化,把抽象的道理直观化,增强教育的吸引力。
(四)发挥信息文化的娱乐作用,让网络成为职工陶冶情操的“新天地”
通过开设“网上影院”、“新歌试唱”、“精彩瞬间”等栏目,将传统影片、革命歌曲、摄影照片等内容采集上网,既可以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又能陶冶职工的高尚情操。我们必须下功夫经营好这片天地,使之成为广大干部职工文化生活的“新乐园”。
三、抓住关键环节,切实增强政工干部的信息素质和能力
政工干部的信息素质和能力,是实现政治工作信息化的关键所在。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政工干部,还存在着信息意识不强、接受和处理信息能力偏弱、学习信息知识不够等问题因此,通过在职培训、送学培养和实践锻炼等形式,造就一批既有理论功底、又有网络知识,既懂政工业务、又懂高新技术的“行家里手”,是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当前,政工干部急需要提高以下三种能力:
(一)网上组织指挥的能力
网络不仅是政工工作的新手段,也是未来作战的“制高点”。发挥政治工作的保证功能,就必须立足平时,着眼战时,努力提高运用网络实施政治指挥的能力。因此,必须紧贴保障“打得赢”的历史使命,组织政工干部运用网络手段练谋划、练指挥、练协同,确保政治工作在“运中通”、“动中联”和“联中做”,不断提升反应能力。
(二)网上调研的能力
运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综合集成快捷等优势搞调研,可及时获取第一手资料,为油田企业领导传递精确可靠的信息,为指导油田企业提供科学管用的依据。只要我们善于把传统调研方法与现代网络手段结合起来,运用系统论、统计学等相关知识,掌握量化分析的方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就能使调查研究建立在更加科学可靠的基础之上。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只有边实践、边探索,才能做到与时展同步合拍、与油田企业建设准备同频共振,才能开创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