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广播电视优缺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广播电视优缺点范文1
关键词:网络架构;编码复用;全IP化传输
1前言
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发展和网络传输技术的革新密切相关,其传输模式基本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模拟信号传输、数字信号传输、全IP网络信号传输。
2卫星广播电视编码复用平台
全IP网络架构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视频信号SDI数字化传输的方式已经逐渐不能适应当前快速分发和部署的要求,各级节目制作播出平台都朝着全IP网络传输过渡。IP网络传输以其灵活的交互性访问、简单的设备构成、高效的传输能力等特点,渐渐成为主流的应用方式。以卫星地球站复用平台全IP网络传输为例,整体平台可分为节目源单元、编码复用单元、节目出口单元和节目监测单元,如图1所示。(1)节目源单元节目源单元主要将视音频信号进行IP化采集,采集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直接从前端接收IP流节目源,通过IP节目流主备引接信号分别接入主备节目源IP码流汇聚交换机,交换机汇聚后通过主备IP码流保护开关进行选择,选择后再将信号接入主备节目源,切换出IP码流汇聚交换机,之后输入至编码复用部分。第二种方式是将传统视音频信号作为节目源,通过IP接收机接收后,转换为IP信号进行传输,通过汇聚交换机及码流保护开关等,保护节点的传输信号进入编码复用系统。(2)编码复用单元全IP传输的编码复用单元主要由汇聚交换机、IP编码器和IP复用器和码流保护开关构成。节目源IP信号通过主备编码设备进行标清(MPEG-2)和高清(H.264)编码,编码后信号由主备编码器输出至IP码流汇聚交换机,经汇聚后接入主备复用器,主备复用器输出信号再通过IP码流保护开关选择输出,接入主备复用器,切换出IP码流汇聚交换机。(3)节目出口单元经编码复用单元复用器切换出的IP信号,经过汇聚交换机输出至节目出口单元。节目出口单元可传输两路,一路通过IP线缆传输的方式作为卫星上行的节目源,另一路通过SDH网络进行环路备份,最大化地保障节目播出。(4)节目监测单元IP传输方式可针对IP传输流进行高清和标清的实时监看,还能够实时地对码流和质量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在播出平台中可设置多个IP信号监测点,主要通过汇聚交换机,从节目的主路节目源、备路节目源、主复用节目源、备复用节目源、码流保护开关的IP传输节点进行IP信号的监测。系统均采取IP传输复用设备,以汇聚交换机为核心分配单元,减少了大量的设备和线路资源,必要时可采取1+1的主备方式进行部署。一个简单的全IP编码复用平台如图2所示。
3全IP网络传输的优缺点
全IP的网络传输改变了原广播电视网络无法双向共享交互的劣势,是广播电视传输发展的大势所趋。系统采用IP信号传输,整体构成较为简单,可节省大量的设备资源,原有的多种设备都将被网络交换设备所取代。例如,原有的信号分配单元都会被汇聚交换机所取代,整体线路以汇聚交换机为核心,进行网络通路分散,节省了大量的线路资源和各个设备的端口资源,降低了新建传输平台的成本。另外,其基于网络进行信号分配,可通过划设VLAN、路由禁止等方式保障局域内网系统的安全性,在小型内网平台的应用中具备较高的实用性。全IP网络基于最基础的网络协议进行信号分配,和各厂商的设备具备较强的兼容性,信号传输较为透明,在后续的业务拓展上也较为容易。全IP网络传输有着诸多优点,但其在广播电视方面的应用也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不应被忽视,如表1所示。首先,全IP网络传输的方式完全颠覆了现有的视频、音频、数据的传输模式和整体的运行流程。对于任何一个应用场景来说,一步实现原模拟或数字信号传输到全IP网络化传输基本是不太现实的,其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成本资源,整体性价比不高,完全改造存在着诸多困难。即使在原模拟或数字信号传输与网络IP信号共同应用的过渡时期,其采集、编辑、播出控制等各个环节存在的不统一制式都需要大量的转换与双信号切换设备的应用,在应用效率上和成本上都没有太多飞跃式的提高。其次,IP网络传输存在着诸多网络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网络安全问题。在目前广播电视局部应用的IP网络传输中,大部分视频、数据文件并没有明确的保护程序和相应的保护规则,IP身份认证方面也没有很完善的架构相支持。虽然部分局部网络可以通过端口受限、交换机区域分隔划分等网络应用的方式防止恶意侵入,但对于其服务器等核心设备的保护则显得相当有限。所以,在广播电视网络应用的过程中,不论是开放式还是封闭式的环境,都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另外,由于IP信号传输带来的网络时延、数据丢包等问题,也必须考虑。在应用的过程中,由于设备端口老化,网络传输效率下降,由千兆下降到百兆也是可能存在的隐患之一。在这种情况下,网络环境运行正常而数据会发生堵塞,这就加大了问题判断和处理的难度。
4结束语
目前,数字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实现全IP网络化传输过渡还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IP网络化技术有着良好的性能和广泛应用的前景。全IP网络化传输部署便捷、后续业务扩展容易、传输效率极高,这些优势注定其必将成为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的核心传输方式。虽然在整体改变上存在难度,在网络层面存在诸多安全问题,但随着IP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应用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广播电视传输将会朝着全IP网络传输的模式不断演进。
参考文献:
[1]谢康.全IP组网播出架构探索[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1(3):106.
[2]张先红.数字签名原理及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肖慧娟,虞捷,沈刚毅.基于IP传输方式的数字电视主备平台方案的实现[J].中国有线电视,2011(3).
广播电视优缺点范文2
关键词 模拟发射机;数字发射机;异同点;优缺点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0-0100-01
传统的电视发射机技术就是模拟发射机技术,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广播电视的发射机技术已经进入到数字化阶段,数字发射机技术应运而生。首先表现在,人们对影视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对影视作品的画面质量以及播放清晰度的追求越来越高。另外,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也进入到了广播电视行业领域当中,并得到了有效的应用,推动了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对模拟电视发射机和数字电视发射机的异同和优缺点进行分析和比较,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1 模拟发射机简介
从我国广播电视发射机技术的发展历史情况来看,主要运用到了两种发射机技术,即模拟发射机技术与数字发射机技术。模拟发射机主要是将影像资料信号和相关音频信号进行调整和配置,从而使其符合当前发射要求,然后将其进行放大,直到所要求的发射功率大小,最后通过无线电进行发射。模拟发射机根据发送影像和音频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单通道发射机与双通道发射机两种形式。
1.1 单通道发射机与双通道发射机
最早进行图像、音频的放大发射机就是双通道发射机。双通道发射机主要是将已经经过调整的图像载波和伴音音频分别进行发送,发送的载体是两个放大器,然后经过合成再通过无线电进行发送。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放大器性能的提高,相关图像和音频的校正技术不断发展,将调整后的图像和音频信号进行合成再通过同一个放大器来实现信号的输送,已经有了现实的例子,也就是当前所用到的单通道发射机。不管是单通道发射机还是双通道发射机,都是秉承的模块化设计理念,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发射机机体的构成不同。单通道发射机的激励器中包括了合成器和校正器,而双通道发射机不仅拥有激励器,还包括双工器。完成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的合成工作的就是互调校正器,通过校正器,图像和伴音的信号就可以合为一体,然后输送到放大器中。在双通道发射机中,激励器分别输出的是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分别进入图像放大器和伴音放大器,两者的合成最终在双工器中得以实现。
1.2 单双通道发射机的比较
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相关调查结果来看,合放方式的功率容量通常要比分放方式的容量大。例如在一个容量为10kW的分放方式的图像功放器件中,如果在进行合放时,至多只能当作5kW的功放。这就意味着,在同样等级的发射机当中,合放的图像功放器件的成本更高。除此之外,在分放方式当中,只需要对DG、DP进行调整。在合放方式中,有了伴音之后,在三方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下,会产生很多互调分量,必须要通过滤波的方式进行处理。与分放方式不同的是,合放方式多了一个伴音通道,则不需要进行专门的伴音通道的设置,也就不需要配置大功率的双工器。所以,在综合考虑两者的体积、总造价的前提下,合放方式还是要相对更划算一些。
2 数字发射机简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字时代已经悄然来临,数字技术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推广和广泛的应用,促进广播电视相关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我国的中央电视台是国内最早开始开通高清频道的电视台,实现了电视清晰度的提高。2008年时中央电视台开始了高清频道的正式问世。几个月后,中央电视台也开启了中国首个标清数字频道。数字电视发射机的问世给我国广播影视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模拟发射机的数字化发展趋势已经势不可挡,我国的广播影视业将全面进入数字时代。
3 模拟发射机与数字发射机的比较
当前虽然数字发射机技术已经进入了正式应用阶段,但是仍然还有地区在使用模拟发射机技术,很多电视频道都还是通过模拟发射机技术进行的播放。怎样更加充分地利用数字科技,对模拟发射机技术进行数字化改造,在当前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成本来实现模拟发射机技术的数字化改造,是十分紧要和必要的课题。但是想要实现发射机技术的进步,首先需要对数字发射机技术和模拟发射机技术进行充分的认识和比较。
3.1 发射信号不同
模拟发射机拥有两个完全独立的信号源,分别是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这两种信号将会分别进入激励器的输入端口。与模拟发射机不同的是,数字发射机的信号源是数字信号,即图像的像素以及伴音量化调整后的数码,通过调整后的数字信号就会和其它数据共同合成一种传输码。从信号的输出角度来看,模拟发射机与数字发射机也有明显的不同之处。通过模拟发射机输出的电磁波在终端接收时可能会产生噪音、重影等等现象。数字发射机在这一点上就比模拟发射机更有优势,在终端接收时不会发生类似的情况,而且不管电磁波的远近磁场,都不会受到影响,画面的清晰度和伴音的效果同样不会发生变化。从两者信号接收的角度来看,通常模拟发射机的信号接收要求至少是40dB,而数字发射机只需要达到15dB,远远低于模拟发射机的要求。因此,数字发射机的信号覆盖范围比模拟发射机的覆盖范围要大得多了。
3.2 二者的激励器不同
从电视发射机的构成部分来看,最主要的部件就是激励器,而激励器主要是由伴音音频、视频的调制与处理、放大器等等组成。因此,激励器在整个发射机部件当中占据着核心位置。激励器的性能和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发射机的技术指标。想要实现模拟发射机的数字化,就需要对激励器进行一定的处理和调整,将模拟发射机的激励器转换为数字发射机的激励器。当然,这样的工作当前也是可以实现的,只需要通过相应的软件处理对基激励器的基带进行调制就能够完成,从而让激励器实现两种发射机的通用,但是无法实现完全的通用。
3.3 二者输出能力不同
发射机功率的输出能力主要受制于发射机的功率放大器。从部件的成本费用来,功率放大器的成本是整个发射机部件当中最贵的。根据放大器类型的不同,模拟发射机的发射方式可以分为合放方式和分放方式。但是在数字发射机中,只能采用合放方式,因为数字信号通常是共同进行调制的。因此,如果想要实现模拟发射机的数字转化,而不转换本来的功率放大器,就只能选择合放方式。
4 结论
通过以上对模拟发射机和数字发射机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数字电视相对于以往的电视格式,拥有更稳定的信号源,信号所覆盖的范围和信号质量也有了更大的提升。从模拟发射机到数字发射机的转变与过渡,我们必须要对发射机中的激励器进行更换,但是其他的部件不需要必须更换,通过一定的改善和调整同样具备利用价值。例如,对模拟监控软件进行改进和优化,则可以通用于两种发射机;在模拟发射机中配置双激励器,就能够在模拟发射机的数字化过程中,将备用的发射机的激励器直接转换为数字形式,然后在数字发射与模拟发射之间进行时间分配,一部分用作数字发射,另一部分用作模拟发射。当模拟发射机数字化过程完全实现后,就可以将主发射机转换成数字发射机,从而轻松实现发射机的转型。
参考文献
[1]朱家强.模拟电视发射机数字化应考虑的几个方面[J].科技视界,2014(27):90,158.
广播电视优缺点范文3
4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杨正泉在“第三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会议主题是‘网络与媒体革命’)”新闻会上指出,由于因特网的高速发展,新闻媒体面临一场革命。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一登上舞台,就显示了它的巨大的信息优势和强大生命力,也显示了它自身的激烈竞争性。
因特网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正式提出“第四媒体”的概念。到2000年底,全世界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联上了因特网,上网用户大约259亿,其中我国网上用户近3000万。因特网作为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正以指数增长的方式迅猛发展。有专家预测,到2002年底,网上用户将达5亿。现在每隔半个小时就有一个新网络与因特网相联,每过一个月就有100万新的使用者加盟。网络媒体以惊人的速度膨胀,无疑是对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形成了强大的挑战,加快与网络媒体的融合已成为各大传统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继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东方电视台等十余家电台、电视台或社会团体开展了网上音视频业务之后,许多省、市级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也纷纷效仿,一批批广播电视网站雨后春笋般涌现。那么,这么多广播电视媒体网站如何面对强手如林的激烈竞争,才能使自己在新世纪媒体革命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健康发展?这是非常值得广播电视部门领导和广电网站从业者们认真深思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广播电视与广电网站的各自特性进行客观分析,从而探寻它们实现相互融合的发展前景及其方式、方法。
1 从广播电视和广电网站的特性及发展态势看融合的必要
报纸、刊物具有价格便宜和携带方便的优点,而且几乎不受场所、环境等条件限制,即使在将来高度文明的社会里,人们还需要报纸杂志,所以它仍有其生存的空间。
广播的特点是迅速、及时、传播范围广泛,声情并茂,而且受众不受年龄、性别、文化层次等条件的制约,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边干活边听广播。广播的不足之处是:稍纵即逝,这耳进、那耳出,不便于保存和仔细琢磨或深入研究。网络媒体和广播之间几乎没有直接的竞争,恰恰相反的倒是广播可以在网上播出。上网后的音频广播,不但扩大了传播范围、增加了听众,而且还弥补了广播致命的弱点——看不到文字、不便于保存的严重缺陷。
电视是20世纪的一大发明,是当今社会拥有受众最多、最现代化的新闻宣传、信息服务和文化娱乐工具,它除了具有与广播相同的优缺点之外,形象直观、老少皆宜是它的最显著的特点。
网络媒体所具有的开放性、多元性、实时性、交互性、大容量和易检性,多媒体化及个性化特征,无疑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的冲击。电视媒体受网络媒体的冲击最强烈,因为,任何一个新兴媒体的横空出世,受到冲击最大的应当是与它传播方式最接近的媒体——如同当年受电视冲击最大的广播一样,今天受网络媒体冲击最大的当是年轻的电视媒体。据上海有关权威部门的调查结果表明:由于上网,上海青年对传统媒体的消费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减少,35%的青年表示他们在听广播上的消费减少了, 42.4%的青年看电视的消费减少了。而且,这些年轻人大多为35岁以下、高中以上的“知识青年”。电视观众每天关注新闻信息的时间大多又集中在晚上的黄金时段,所以,先天注定了电视和网络媒体两者之间存在着冲突性矛盾。随着上网人数的不断增加,人们已逐渐习惯适时从网上获取最新新闻信息。电视作为首选新闻宣传工具的地位将日益受到影响。但是,目前网络媒体普遍存在带宽窄、访问速度慢、系统支持能力有限等因素,电视作为文化娱乐工具的魅力犹存。
在各种媒体网站中,广播电视网站有其特殊性。因为,网络的特性可以弥补广播电视稍纵即逝、不易保存、线性传播等劣势,使之易保存、可点播。这相对于报刊、通讯社建立的网站,更有其拓展的空间,也能发挥其特长。
网络媒体作为新兴的第四媒体,需要经过一个“起步——发展——成熟”的过程,它虽然兼备报刊、广播电视的诸多特长,却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媒体的所有功能。专家认为,任何一种大众传播媒体都具有自身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媒体之间能够和平共处,互为补充。笔者认为,尤其是广播电视与广电网站更应该抓住机遇迅速地联起手来,加快媒体之间的融合,相互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奋力开创网上音视频广播的一片新天地。
2 加速融合、努力将“网上广播”、“网上电视”办成前景广阔的新型传播媒体
广播电视传统媒体加快与网络媒体的相互融合已成为末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特网音视频广播(以下简称网上广播)作为网络与广播电视相结合的一种有效方式,正受到国内外广播电视机构的普遍关注。资料表明,到2000年底世界上已有94个国家的3000余家电台、电视台开展了网上广播业务。国内网上广播业务也有了快速发展: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东方电视台等十余家电视台或社会团体开展了网上视频广播业务;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重庆广播电台等多家电台开展了网上音频广播业务;建立文字网站的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则更多,据不完全统计,到2000年底已达数百家。
因特网的快速发展,给广播电视事业提供了一个新天地。利用因特网所具有的信息丰富、传播迅捷、声像俱全、交换传播等特点,广播电视与其融合形成“网上广播”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在网广播”众多的栏目可为受众提供众多的选择;广播电视可以利用因特网的互动性特点加强与受众的双向交流及沟通,并加强国内外新闻机构的交流和合作。同时,可利用网站庞大的信息源,调阅新闻资料、传送新闻稿件等。可见,“网上广播”事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广播电视整体工作的全面推进,也有利于扩大广播电视的受众群体。
目前,全球广播电视机构已纷纷上“网”,并日益显示出两者融合传播的新态势。广播电视媒体与广电网站的相互融合——形成的“网上广播”、“网上电视”将迅速崛起,不远的将来可望成为一个前景广阔的新型的大众传播媒体。
3 广电网站和广播电视实现相互融合的方法和途径初探
我国广电媒体的建站速度和网站规模远不及纸质媒体。而且由于体制、技术、人力、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原因,国内广电媒体网站总体质量不高,特别是既有网络特点,又有广播电视特色的网站屈指可数。
2000年,在许多商业网站被淘汰出局的同时,广电部门出于外部压力和内部改革、重组、整合等动力因素的影响,建站数量明显增多。据笔者考察江苏省及周边地区广电网站得知,广电部门建立的网站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分别由电台、电视台与社会力量联办的网站;二是由电台、电视台内部开办的网站,附属于原媒体的母体;三是由省、市厅(局)或广电集团牵头创办的网站,它们与同级广播、电视媒体以兄弟相称。
纵观这些网站,特别是第一、二类网站,要么混同于一般社会网站;要么只是简单的栏目导游导视、局台概况、广电动态、主持人简介等名片式介绍;有的网站本来就是电台、电视台的附庸,由于人员大多来源于原媒体,故所办的网站从形式到内容都受到束缚,始终跳不出母体的框框,网络媒体的特征难以体现;办得稍好一些的网站,也只不过是广播电视新闻和主要栏目的翻版(网络版)。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空站、死站,真正具有广播电视特色的网站为数甚少。网络技术具有将信息的各种元素——声音、图像(照片)、数据、文本融为一体的特征。广电部门之所以要办网站,就是看好这一特性,才纷纷行动起来,目的是希望通过和网络的逐步融合,来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传播阵地、社会影响和相应的经济效益。笔者思考认为,广播电视和广电网站融合的方式方法及其途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广播电视和广电网站要加快融合的步伐,做到互为补充。广播电视可以从网络中下载有关信息、图像(照片)、资料,充实自己的节目内容,然后播出;网站可以将广播电视的视听节目转成文字和图片,上网传播。这样,既增强了网页的视觉冲击力,又增加视听节目的文字表达能力。也可以将音视频信息压缩上网,但是鉴于目前网上普遍存在带宽窄、访问速度慢、系统支持能力有限等因素,可以多采用一些音频信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音频节目的内容,让网民点击,供热心受众了解、研究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既弥补了广播电视的不可保留性,又使广播电视节目的覆盖区域更加广阔。
(2)争取广播、电视、广电报、网站多媒体联动,促进相互融合。广播电视和广电网站要尽可能多搞一些同步直播节目,也可以异步传播一些重点节目和重要信息。这样,对于网民来说,你今天没有听广播、没有看电视,却能从网上清楚地知道广播里说了些什么,电视里正在播出什么节目;对于广播电视受众来说,你可以不上网,却知道“网民”们的见解,甚至还可以通过主持人和他们进行交流。广电系统内部四种媒体相互渗透,互为补充,不断促进融合,信息传播的范围越广,影响力越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就得到相应的提高。
(3)增强互动性,变单向交流为多向交流。广播电视与受众之间,长期以来存在着我播你听(看)的点对面的单向的信息传播模式和被动的接受方式;而互联网则不同,网民与网站、网民与网民之间可以进行广泛的交流。在互联网上,视听受众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电子论坛等参与视听节目,突破电话热线交流的时空局限,变单向交流为双向交流、变双向交流为多向交流。媒体和受众的良性互动,可以增强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亲和力。
(4)广播电视媒体可借助广电网站来包装自己,树立视听媒体的新形象。例如在网上开设导听导视、精典节目简介、新片预告等栏目,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自我形象策划宣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电子论坛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网友的意见和建议,以提高广播电视宣传质量和广电媒体的知名度。
广播电视优缺点范文4
关键词:数字电信号; 传输质量; 信号
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通常可分为基带传输和载波传输两类。所谓基带传输就是将数字信号通过码型变换变为适于传输的码型,并经过发送低通滤波器滤除部分高频分量,经过光纤、电缆、双绞线或微波等进行传输。而载波传输则是用原始或基带数字信号改变载波的某一参数,如载波的幅度、频率或相位,实现频谱的搬移。这个过程称为调制,然后将携带数字信号的载波送人有线、卫星或地面无线(包括微波)信道去传输,这就是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
1 数字电视概述
地面数字电视是指使用地面广播传输方式传输电视信号的一种电视广播系统。它可以在日常为人们提供工作学习娱乐的各种资讯,在地质灾害期间可以紧急动员多方力量,在动荡时期可以充当政府喉舌统一媒体。
自1936年英国首先开通了黑白电视广播以来,电视技术先后经历了黑白电视、彩色电视和数字电视的发展。与此同时电视的广播传输方式也得到了发展,现在电视广播具有了无线广播、有线广播、卫星广播、数据广播等多种传输方式。从上世纪起,经过多年的发展电视技术渐渐走向成熟,模拟彩色电视的三大制式分别是PAL、NTSC和SECAM,60年代起各国都加快了建设数字电视的步伐。
数字电视是相对于模拟电视而言的,它是录制、采编、传输、接收等环节均采用数字化手段来实现的电视系统,也可以说是在信源、信道、信宿三方面全面实现数字化和数字处理的电视系统。其中电视信号的采集、加工和发射属于电视的信源;传输和储存属于电视的信道;接收端与显示元件属于信宿。数字电视采用了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计算机、软件、数字图像压缩编解码、数字伴音压缩编解码、数字通信、数字多路复用、信道纠错码、调制解调及高清显示器等技术。
数字电视按其传输视频的比特率大小可分为标准清晰度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标准清晰度电视的节目比特率为3-8 Mbit/s,显示清晰度为350-600线;高清晰度电视的节目比特率为18-20 Mbit/s,显示清晰度为800-1000线。
数字电视按其传输方式可分为三类: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和卫星数字电视。
2 数字电视优缺点
数字电视由于采用了数据压缩技术,传输信道宽度较模拟电视大为减少,利用现有传输一套模拟电视的带宽就可以传输8-10套标准清晰度的数字电视节目。数字信号需要的信噪比为26 dB,相较模拟信号的信噪比40 dB已大为减少,即在相同覆盖面积的条件下,数字电视信号大大节省了发射功率。
在同步转移模式的通信网络中,数字电视可以实现多种业务的动态组合。数字电视可以依据频率的高低进行分级调制传输,便于在各类通信信道特别是异步转移模式的网络中传输,也便于与计算机网络联网。容易实现密码措施,即加密/解密,加扰/解扰技术,便于专业应用和数据广播业务的应用。
但是数字电视也存在自身的缺点如:采样、量化误差、压缩编码带来的信号损伤、在节目制作和传输过程中的贯通延迟等。与数字电视带来的优点相比这些缺点是瑕不掩瑜,所以数字电视取代模拟电视是大势所趋。
我国计划在2010年到2015年间逐渐用地面数字电视取代地面模拟电视,据统计,我国有线电视收看用户约为1.4亿户,而我国现有家庭3.78亿户,剩下的这部分家庭是以地面数字电视为主要方式来收看电视节目,同时加上日渐流行的各种移动电视终端接收设备,我国地面数字电视用户的群体将会更加强大。为了能实现地面模拟电视向地面数字电视转变的这一重大课题,地面数字电视网络规划的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
2006年8月16日,我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了一个强制性标准GB20600-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现在它已经在全国进行推广应用。目前电视广播网络模式主要有单频网及多频网两种模式。单频网是指在同一网络中,同一区域的所有发射机在同一时间用同一频率发射传输数字电视节目的一种组网技术。多频网是指相邻发射机使用不同频道传输同一电视节目,每个发射机只覆盖它附近区域的一种组网技术。
单频网相对于传统的多频网而言,由于在服务区域内传送一路信号只需要一个频率,因此大大节省了频率资源,针对我国频谱资源紧张的特点,这一优点显得尤为突出。同时,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无论一个数字电视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多大都会有很多信号覆盖不到的地方,这些覆盖不到的区域被称作盲点,单频网则可通过多个发射机使用同一频率发射的办法来解决盲点问题,从而提高覆盖率,实现无缝覆盖。单频网配置规划灵活,可以用多个小功率的发射机来代替一个大功率的发射机,在降低设备成本的同时减少电磁污染,提高覆盖效果。
但是单频网技术还未成熟,它也存在一些固有的缺点,为了实现无缝覆盖就要求发射机的密度要足够大,同时单频网对发射机之间的间距也有明确的要求;单频网对同步要求高,需要依赖精准的基准时钟和一些算法,这些对设备的要求也增加了单频网的建网成本。即便单频网在实际应用中会遇到一些阻力,但它任然是加快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发展步伐的有力保障。未来我国的单频网至少都是以市为单位,逐渐建立省级乃至全国区域范围的大规模单频网,因此,单频网的网络规划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3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干扰因素分析
3.1 系统噪声 噪声即干扰信号,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各部分都会产生噪声,并且逐步叠加,降低了信号的清晰度,同时致使系统载噪比C/N指标下降。系统噪声包括有源设备和无源设备产生的信号,同时也包括光和电在传输过程中的噪声。
3.2 传输损耗 所谓损耗,就是在传输过程中由于介质和设备引起的信号功率的降低,对于HFC网络来说,主要是光缆以及同轴电缆。
3.2.1 光传输损耗 光纤损耗就是功率降低,主要原因:1)吸收损耗。无论纤心是什么材料的,在光的传输过程中都会有吸收现象,光吸收的强弱程度与材料结构以及波长、杂质等因素有关。2)散射损耗。由于光纤的结构上会存在不均匀以及缺陷等原因,光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散射现象。包括:制作缺陷散射以及瑞利散射,还 有受激散射。3)弯曲损耗。由于外力造成的光纤弯曲,会破坏其全反射条件,引起辐射损耗,并且随着弯曲半径减小损耗急剧增大。
3.2.2 电传输损耗 同轴电缆作为传输系统的主要部分,但是其内外均有一定电阻和漏电流存在,高频信号传输过程中能量会转化成热量损失。
3.3 非线性失真 在系统传输过程中,非线性失真主要有以下方面:光纤色散引起的失真、光接收机和发射机引起的失真及其传输中的电放大器引起的非线性失真。
3.4 反射存在的影响 对于HFC传输系统,信号从前端机房到用户接收终端,中间要经过各类活动接头。但是传输线路长、设备及其接头多,在这些接头处容易产生反射,而且影响较大不易查找,因此必须重视安装工作。
3.5 数模混合传输的影响 由于数字化技术尚未成熟,正处于过度时期,因此,
在很长时期内还要采用这种传输方式。在传输过程中两种信号相互影响,导致更大程度的失真。
4 数字电视信号故障处理措施
4.1 模拟传输频道与有线数字频道相互干扰 在以前的模拟频道传输中,传输质量的评价指标是复合三次差拍比和组合二次差拍比,而有线数字传输系统中最重要的评价指标是误码率,即错误的比数和传输的总比数之间的比值。误码率能够真实反映数字传输系统的有效性,但在两个传输频道的传输过程中,会产生相互干扰,而且无法消除,只能通过调试把干扰降到最低,减少传输信息的失真率。
4.2 电视接收机改善收视效果 当有线数字电视系统安装以后,有的电视机画面质量与采用传统的模拟传输系统无太大改观,而有的电视机改观较明显。这是使用模拟传输系统时,电视的画面质量高的,换用数字电视系统画面质量改善就不明显,反之则明显。电视接收机可以对模拟的频道画面进行数字化处理,从而出现更好的画面结果,它是一种从模拟电视系统到数字系统转化的过渡性产品。但是现在使用的电视接收机只是普通的接收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电视机的某些画面质量问题。如果想从根本上来提升数字电视系统的画面效果,就必须使用真正适用于数字电视系统的接收机。
4.3 用户端信号失配导致数字信号接收 在安装了有线数字电视系统以后,有的频道模拟电视系统能够正常收看,而数字电视却无法接收。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是数字信号的频率不在接收范围内,可以通过调整有线数字接收频率解决。如果经测量,接收频率在正常接收范围内,就很有可能是因为用户端信号失配导致的。有的用户为了省钱多接电视,将接头并接进行信号再分配,这样就会影响数字信号的接收。只要将用户端进行分配器改接,就可以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
[1] 刘达. 数字电视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09):12-15.
[2] 吴冰. 信号与系统分析.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03):63-68.
[3] 刘海柱. 传输系统中数字电视信号故障分析. 中国有线电视,2009(07):103-105.
广播电视优缺点范文5
关键词:综合实践周 实践教学 MIE工程
一、综台实践周的实践教学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是最近几年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随着媒介市场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上手快、灵活性强、有专业技能、能迅速适应媒介环境并且有一定媒介与社会经验”的人才更能适应市场需求,因此近几年来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将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之中,作为传统实践教学的重要补充。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指的是学生在正常的在校学习期间,每学期安排一定时间(通常为一至两周)进行社会实践的一种活动,一般高校安排在期中考试之后,在此期间暂停课堂教学内容,待学生完成实践成果之后再恢复课堂教学。
目前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是检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让学校成为训练专业技能和各项能力的虚拟战场和拟态环境,拟态环境是由美国的舆论学家李普曼提出来的。指的是人们和环境之间的插人物。是现实社会的微缩。为人们提供了相对简化的认知框架。学生参与综合实践周活动,通过在学校这一拟态环境接受简单的、初步的专业实践训练。感受到实践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高其训练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当学生进入社会这个复杂而变化迅速的现实环境时,能立刻适应新环境,轻松从容地应对遇到的各种压力和难题。因此,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旨在将实践的思维融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树立“实践为王”的理念。
二、当前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综合实践周的教学实践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包括综合实践的综合管理、指导教师、实施过程以及实践基地(实践单位)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是构成综合实践必不可少的四大要素。也是关系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部分。本研究旨在考察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综合实践周的实施现状,探索适合新闻传播专业的具体的综合实践周实践教学模式,本研究对浙江某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本科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相关问卷209份,收回196份,回收率为93.8%,有效问卷192份,同时本研究辅以访谈形式,通过对参与综合实践周的20余名学生进行开放式交谈的方式来获得深度信息。
综合调查结果。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在综合管理、指导教师、实施过程以及实践基地(实践单位)等四个环节中都存在不足之处。
管理:综合实践周设置缺乏体系,没有形成适合长期发展的良好模式。管理学中提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综合实践周教学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教学方式,因此综合实践周的教学环节没有形成体系,缺乏能适应长期发展的模式,有些实施环节和评价标准没有形成规范:
(1)从实践时间安排看。学生希望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数据显示,学生希望综合实践周能提供更长久的实践机会。现在综合实践周通常只有一至两周,而大部分学生认为应一个月为宜:综合实践周通常从二年级开始进行,但有34.4%的学生认为在一年级就应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这样能增加他们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机会,并能帮助自己迅速地脱离高中教育观念,形成初步的媒介素养。
(2)从实践方式看,每次实践方式各不相同,缺乏延续性。经过考察发现,“到新闻单位实习”、“制作新闻作品”和“访谈实践”是主要的实践方式,而“没有安排,由自己决定”的比例也不在少数。那么学生期望的是怎样的综合实践周方式呢?结果表明。“到新闻单位实习”、“制作新闻作品”和“访谈实践”、“社会调查和统计”比例较高,学生要求综合实践周能给予循序渐进的技能训练。而非短期任务式教学。
(3)从实践流程看,每次综合实践周的实施过程不统一。数据显示。学生认为本次综合实践周与上次综合实践步骤“完全不一样”的达46.7%,选择“比较一致”的才6.5%,访谈学生表示,综合实践周的流程安排不固定。不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需要达到什么成果。因此每次在参与综合实践的时候都有点迷茫。这影响了最后的实践效果。
(4)从实践地点来看,基本在学校周边地区进行,地域范围偏窄。数据表明,91.2%的学生在学校及周边地区进行综合实践周活动。4.2%的学生在省内其他地区。4.7%的学生在省外进行实践。有27.6%的学生则认为综合实践周的范围应该更广一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空间和自由选择机会。
指导教师:专业教师在综合实践中角色和定位不明确。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高等教育活动的四个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而其中最主要的关系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专业教师在综合实践周的教学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应从总体角度对实践开展的过程进行把握,而且还应从细处对学生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一些专业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并不明确,没有充分认识综合实践周教学的重要性,指导意识和积极性淡薄,指导作用不强。根据笔者问卷调查表明,学生认为指导老师只在“动员和工作布置”、“实践成果评析”两个阶段发挥作用,而在“实践进行过程”阶段作用不大。而数据显示,有85.4%的学生希望在综合实践周中获得指导老师的帮助,因此,指导老师必须明确角色定位,树立职业责任感,要在综合实践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实施过程:考核机制不严谨,学生积极性不高。根据访谈我们了解到,综合实践周的实施过程控制不严,只要学生完成实践作品,写好总结,指导老师根据实践作品和总结进行考核就算完成任务,而对这个学生实施的态度、努力程度等无法进行细致考核。如果是团队合作的实践,还会出现有学生根本没参与,也能获得实践成绩的情况。这样的实施过程导致学生可能处于放羊状态。宽松的考核机制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践效果可想而知。
实践基地:实践基地作用微弱,需要发挥MIE工程的作用。在学生综合实践周活动的反馈中笔者发现,实践基地(实践单位)缺乏教育责任心,往往以自己的利益和需求为最主要的考虑方面,因此接收学生的意愿不高,即便学生有机会在其中实习,也经常安排一些无足轻重的工作,学生无法真正深入到业务工作的前线,浪费了时间。收获却不多,不仅影响其综合实践的最终效果,还影响了学生对职业的忠诚度和对媒体的认可度。因此,实践基地必须发挥传媒的学校教育功能。媒体有教育功能,将传媒深入学校内部,让学生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传媒的影响,并使其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实践教学之中,这种发挥报纸、杂志、广播、影视、网络等大众媒介教育功能的活动被称为MIE工程,即Mass Media in Education,即传媒教育工程,它能使学生在学校里也能真正感受到良好的媒介环境,并受到熏陶和感染,将自己培养成一个实践型的传媒人才。
此外,对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尚未进行效果研究方面的分析。目前综合实践周的教学虽然已经成为本科教学每个学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缺乏对综合实践周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也没有从宏观角度对如何提高实践周的教学效果作出探索和分析。
综上所述,为提高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水平,必须在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提高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这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需要。
三、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综合实践周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培养目标的主要任务之一,实践能力的高低甚至还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状况。调查问卷的数据表明,88%的学生认为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是必要的,主要表现在对自身能力的提高、对专业理论学习的帮助以及对将来就业的帮助等三个方面。90%以上的学生认为综合实践对自己的专业理论学习有帮助,88%的学生认为综合实践能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针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存在的上述问题。结合专业特点及实际情况,需要探索更适合人才发展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式,以提高广播电视新闻本科专业学生综合实践周学习的价值和效果。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综合实践周实践教学模式改革需从管理体系、实施过程、实践基地和效果分析等四个要素着手。
制定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1)计划:确定综合实践周的实践教学计划,不仅要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计划相一致,也要与理论教学计划相辅相成。制定综合实践的具体实施步骤以及奖惩标准等相关细则。
(2)组织:在综合实践周未开始之前就必须进行宣传和动员工作,保证学生对综合实践内容有全面和综合的认识。
(3)领导:组成综合实践周实践教学领导小组,进行详细的人员分工,保证都能各司其职,制定对指导教师工作的相关激励机制,及时做好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工作。
(4)控制:做好实践周实施过程各个环节的控制。关注学生每个时期的实践进展情况,每个学生的分工情况以及具体的实施细节,以保证实践的顺利进行。
重视综合实践周的具体实施过程。
(1)完善综合实践周的选题制度。在确定综合实践周的实践选题时,既要结合广播电视新闻的专业学科特点。又要结合当前社会发生的值得关注的重要事件:既要确定一些常规性的选题,又要对时新性的选题有所涉及;既要关注那些具有一定深度性和思考性的选题,又要注重选题广度和多元发展。
(2)处理好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指导教师就在自己身边,在最需要帮助时能及时给予支持,明确指导教师作为管理者、观察者、协调者、参与者以及评价者的角色定位,同时对指导教师的实践业务能力和职业伦理教育给予定期培训,加强其作为实践指导老师的责任感。
(3)做好实践总结。敦促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践任务,并形成实践成果。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实践总结和感想,既要采用总结报告的大会形式,对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表彰并听取其心得报告,又要采用小范围的座谈会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交流经验和心得体会的平台,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能真正受益,并能促进其对理论学习兴趣的提高和深刻思考。
(4)加大考核力度。对考核标准采用细分标准,不仅包括实践总结和实践作品,还包括出勤率、实践态度、总结发言及笔试等方面。这不仅能考察学生的实践水平,也能以考促学,增强学生参与综合实践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发挥实践基地的实际作用。选择责任心强、学校教育功能强、能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机会的单位作为实践基地,并与之建立长期互惠合作的关系,可以采用签订合同的方式将实践基地稳定下来。
广播电视优缺点范文6
关键词:播音员主持人;社会责任感;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4-0058-02
任何事物、职业,都有其共性和个性的特点,播音员与主持人也不例外。他们在这个社会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即:在社会生活中,是构成社会群体的普通一员;另外,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又决定了他们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因此,播音员与主持人的定义就是:“播音员和主持人是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着媒介群体意识,用有声语言、形态能动的操作和把握着节目的进程,直接平等地进行大众传播活动的人。[1]”
什么是社会责任感?为什么说播音员、主持人所传播信息的真实有效性是其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呢?
“社会责任感,主要是指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应自觉地履行社会关于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等方面的义务[9]。”之所以说播音员、主持人传播信息的真实有效性是其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是因为播音员、主持人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他们对所有信息的选择都必须以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正确的舆论导向[2]”为参照指标。既然社会责任感如此重要,那作为播音员和主持人又应该具备哪些社会责任感呢?
一、摆正心态,完善自我
(一)摆正心态,正确认识自己,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先决条件
摆正心态,正确认识自己,包括客观地分析、评价自己,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取长补短。不因为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也不因为暂时的失败就灰心丧气。常言道:知人难,知己更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播音员、主持人,往往都是经过了精挑细选才得以展现在受众面前,因此受众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也会更加苛刻,总是会在“鸡蛋里面挑骨头”。所以,播音员和主持人心中的天平更要摆正,防止出现盲目自大和自我贬低等错误观念。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正确认识自己,做好工作:
1.告诫自己:戒骄戒躁,把心态放平
在播音员、主持人这个行业里心态平和显得至关重要!如果因为自己的形象气质佳,专业素质也不错,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表扬,就飘飘然,不可一世,是大可不必的。从行业分工上来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播音员、主持人也是这“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和社会其他成员的区别也只是分工的不同而已,作为媒体的从业人员更应保持一份从容和淡定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工作和身份。
2.对工作:认真仔细,恪守职业道德
从工作态度来说,播音员、主持人应该恪守职业道德,以良好的工作作风,满腔热情、认真仔细的对待每一次的工作。对待播音主持工作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态度,否则都会给社会和个人带来极其不好的影响。
3.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不盲目跟风
美不是仅仅表现在外貌上,美好的人格品质,真诚的生活态度,乐观开朗的性格等等都是美的范畴。由于近年来 “美女主播”“帅哥主持”的出现,让很大一部分长相不如人,或是身高、身材没有别人好、学历没有别人高的同行倍感压力,甚至产生自卑的情绪。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也许你的乐观开朗、勇敢坚强就恰恰是别人所没有的,那你又何必执着于自己没有的,让自己平添烦恼呢?
(二)博览群书,开阔视野,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完善自我,是社会责任感形成的有效途径
播音员、主持人常常要面对不同的节目受众,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不计其数,如何在节目中游刃有余、侃侃而谈?这就需要播音主持的从业人员注重平时的学习和积累,扩大知识面、博览群书,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细节、增加生活的阅历,体验不一样的人生。坚持不懈地学习积累与细心地感悟生活是播音员、主持人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
拥有渊博的学识、睿智幽默的语言对于播音员、主持人的艺术道路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只有积累了平时学习的点点滴滴,才能有扎实的文化功底,才能让自己在智慧的路上走得更远!
二、增强国家民族意识、政治意识、民众意识和群体意识
(一)强烈的国家民族意识是强烈社会责任感形成的重要前提
赵忠祥老师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中国的节目主持人,没有对中华民族文化怀有如痴如醉那样一种压抑不住的热爱,你不能当好一个中国的主持人[1]。”作为播音主持的从业人员,对于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一定要有比较全面、深刻地认识,这是最起码、也是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民众群体意识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1.强烈的“政治意识[4]”是播音员、主持人的“风向标”
只有具备高度的政治意识,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中才能态度明确地把消息传达给受众,告诉受众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该做……。强烈政治意识的形成也并非一朝一夕,这就需要播音员、主持人持之以恒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培养、增强自身的政治意识。
2.“心系民众”是播音员、主持人强烈“民众意识[4]”的最好表现
把播音员与主持人、民众比作“舟”和“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众意识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播音员、主持人所享有一切“光环”都来自于民众,离开了民众,离开了这个社会群体你就什么也不是,什么都没有。作为一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媒体工作者,是应该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3.群体意识是播音员、主持人成功的有力保障
所谓的“群体意识”指的就是媒体行业的团队精神与协作效率。当播音员与主持人以个人形象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或者个人的声音出现在电波中时,代表的不仅仅只是个人,而是一个团队。
播音员、主持人工作的这一环节,是整个节目制作的终极,是将前面所有的制作工序做了一个完美的总结。
因此一个媒体团队的劳动成果的展示在主持人身上有了最好的诠释。当然播音员、主持人获得的所有的掌声和鲜花,也离不开在幕后默默无闻工作着的同事。正是因为有了大家的通力合作,才会有好的节目呈现给受众,才会有“名播音员”、“名主持人”的辉煌成绩。
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培养扎实的专业素质
(一)坚持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2]
“1996年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深刻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2]。”这很好地说明了舆论导向与党和人民的密切关系。作为播音员、主持人应该把握好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原则,发挥积极的“喉舌”作用。因此,作为播音员、主持人应该谨记,“新闻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坚持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2]”
(二)扎实的专业素质是播音员、主持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
扎实的专业素质,不仅仅是指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还包括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开阔的知识面及扎实的写作功底。“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媒体行业,在播音主持岗位上从来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
扎实的专业素质学了多动口、多听之外,还要注重心、脑和手的锻炼。白岩松在《痛并快乐着》一书中,就有提到:“每一个以嘴为生的人,都应该在训练舌头的同时,更加注重心灵、大脑和手的训练,多用心灵感悟,多用大脑思考,多用手写文章,时间久了,如有一定语言发声的基础,那才可以把口才当成一个目标[10]。”其实这也是符合现在的媒体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的,现在的媒体希望播音员和主持人都能够胜任“采、编、播”一体化的工作模式,这对于提高团队工作效率和节目质量都是大有益处的。
综上所述,无论是即将走上播音主持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还是已经在岗的播音员、主持人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其本人、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都是极其重大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从事媒体行业的新人也是日益增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是摆在我们面前最现实的问题。因此我们在迎接机遇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文化、专业素养,摆正心态,正确认识自己,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以便随时接受媒体行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俞虹.节目主持人通论(修订版)[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2] 王蓓.广播电视新闻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5.
[3] 陈振,杨浩.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4] 晨光.主持人的创作艺术[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5] 宋黎黎.主持人提高与进修指南[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6] 陈莉.广播电视概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 张颂.播音创作基础[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8] 杨光.浅析对台湾广播主持人的语言风格[J].海峡之声通讯,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