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疾病的表现症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神经疾病的表现症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神经疾病的表现症状

神经疾病的表现症状范文1

【关键词】神经精神症状;内科疾病;误诊;原因

临床治疗中一些内科疾病常常以神经精神症状而发病,这就非常容易导致误诊[1]。本文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9例误诊病例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科学、准确诊治提供有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9例神经精神症状为首的内科疾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8.7±6.8)岁。9例患者中临床表现症状为晕厥的有5例,头痛2例,丧失意识2例,晕厥伴随有抽搐3例,血压升高4例,心慌胸闷4例。被误诊是癫痫3例,被误诊是急性脑血管疾病6例。通过对患者实施一系列检查确诊是尿毒症2例,肺癌3例,糖尿病2例,急性心肌梗死2例。1.2 方法

1.2.1尿毒症被误诊为癫痫的分析方法

本研究中2例男性患者因为阵发性意识而丧失意识并且伴随有四肢抽蓄而来我院诊治。两例患者在15天之前因为剧烈咳嗽、咳出带有血丝的痰液通过胸片检查确诊为支气管肺炎,进行抗感染治疗后明显好转[2]。但2天后患者突发阵发性抽搐,每次约(3~5)分钟,入院治疗通过检查体格,BP为(147/93)mmHg,脑脊液检查正常,但在第二天检查病房时患者上述病症再次发作,采用治疗癫痫的方法治疗后,未再发作。检查两例患者的尿常规发现BUN为92mmol/L,蛋白质为2+,Cr560为umol/L,红细胞为2+,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可知其有眼睑浮肿史,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得感冒,最终确诊为慢性肾炎尿毒症。

1.2.2 肺癌被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分析方法

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可知,肺癌患者发生脑转移的概率约为(17~19)%。并且肺癌的脑转移可以不通过肺部毛细血管的过滤作用,直接通过椎动脉、颈内动脉以及左心房到达脑部,其集中在患者大脑动脉的颞叶、供血区额叶以及顶叶。本研究中3例肺癌其中1例为女性,因为其头痛眩晕,下部肢体无力而就诊,通过体格检查发现,BP为(147/79)mmHg,口角部轻度左歪,眼球呈现水平震颤状态,额纹变浅。在实验室检查,患者HDL-C为0.82mmol/L,TG为4.0mmol/L,TC为7.7mmol/L,通过采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患者不良症状无显著改善,其仍伴随有胸闷、眩晕、咳嗽等不良症状,且不能坐起。通过患者床边的胸片显示其右上肺片模糊且有阴影,继而实施肺炎治疗,10天之后复查胸片清晰可见右上肺阴影呈现块状,边缘粗糙。并在患者痰液中找到了腺癌细胞,将其转移至三甲级医院,通过脑CT检查显示患者大脑左侧多个部位出现转移性病灶,故确诊为肺癌合并脑转移。

1.2.3 糖尿病被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分析方法

2例女性患者伴随有低血糖,其血浆葡萄糖浓度

1.2.4 急性心肌梗死被误诊为脑血管疾病的分析方法

本研究有2例患者,一男一女,男性患者在12小时之内出现3次晕厥,因全身无力急诊入院治疗。入院之后采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方法治疗,其临床不良症状未明显缓解,且还出现了呼吸急促、胸闷及上腹饱胀感等不适症状,立即对患者作心电图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女性患者原来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且伴随心房纤颤,在起床过程中突然倒在床边,以风湿性心脏病合并缺血性脑栓塞而入院治疗。入院后对其采用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方法治疗,发现其有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遂进行心电图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本次研究所得全部数据,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

2 结果

分析9例以神经神经症状为首的内科疾病患者误诊原因可知,因患者本身对部分内科疾病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缺乏正确的认识,警惕性低,且常常因发病紧急,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而导致临床误诊。

3 讨论

临床医生必须提高对内科疾病的神经精神症状的认识,科学、全面分析患者病情,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检,才能有效避免遗漏重要体征,进而降低误诊率。

参考文献

神经疾病的表现症状范文2

张女士日常工作主要是文案。半年前她隐约感觉右手臂麻木伴随疼痛,开始以为是长期在办公室的空调冷风下吹,以至患上了风湿病。她遵医嘱服用了不少中西药调理,但均无明显疗效。张女士网上咨询时,医生建议她检查一下颈椎。手臂麻木为什么要检查颈椎?张女士虽然有点疑惑,但仍去了医院,经过检查发现,张女士颈椎的第5节向右后偏移,按压该椎两侧,明显有疼痛感。经拍摄颈椎X光片,证明她患的是颈椎病,有神经根受损的症状。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类型。由于颈椎的关节错位、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而造成了骨压迫或刺激,伤及神经或血管,从而使这些神经或血管所支配的筋、肉、皮肤出现痛麻症状。

这种颈椎病以神经症状为主,会在颈神经分布的头部或上肢某部位,出现固定性、顽固性、位置很深的疼痛,患者会感麻痛、刺痛、钝痛、触痛或烧灼般的痛感,或麻木乏力、易倦怠等。

为什么有些患者只是头痛或手臂某处痛,这是因为颈神经有不同分工之故。颈神经的前支是分布到头和上肢,后支分布在颈背。当只有颈神经的前支受损,而后支无损时,颈部就不会有痛感。

风湿病的症状

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多较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且大多具有遗传倾向,诊断及治疗均有一定难度。颈椎病和风湿病都有可能是关节炎引起的,但是疾病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其实,风湿病大多有关节病变和症状,可高达70%~80%,约50%仅有疼痛,重则有红、肿、热、痛及功能受损等全面炎症表现,多表现为关节受累,侵及关节大小视病种而有所不同,关节疼痛肿胀发作后往往不遗留后遗症。

颈椎病的症状

神经疾病的表现症状范文3

帕金森病患者的就诊率非常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约有78.5%的病人从未前往医院就诊。

帕金森病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设想一下,当你的双腿颤抖着,不能如常人一般行走;当你用颤抖的手端起饭碗,“筷子会围绕着饭碗跳舞”,饭菜汤水呛噎得你涕泪齐下……那时,哀痛和无助,会一起涌上心头。这就是帕金森病,一个慢慢地、经年累月侵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

行医近30年,诊治过的帕金森病人数以万计,请陈生弟教授来解读帕金森病,相信会给我们更多的启发。

记者:帕金森病是一种怎样的病?

陈教授: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可达2%。

人体约有几百亿个脑细胞,这些脑细胞主要承担并执行不同的功能。在人体中脑黑质存在一类多巴胺能细胞,它能特异性地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神经递质,而它的功能就是调节人体的随意运动。帕金森病就是源于这类多巴胺能细胞的退化和变性,也就是这类细胞逐渐丢失和死亡。所以帕金森病主要表现就是运动障碍,常见症状有肢体静止性震颤(典型者表现为“搓丸样”运动),肌肉强直和动作缓慢;患者运动逐渐减少并变得僵硬。随着疾病发展,患者逐渐丧失日常劳动和生活能力。

尽管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还未明朗,但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帕金森病发病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大约有不足10%的帕金森病人是有家族史的,他们的发病年龄一般较早,有帕金森家族史的病人其后代患帕金森病的概率也较正常人高。研究发现,人体中有七个基因的突变与帕金森病的发病关系密切。其余90%以上的患者没有家族史,为散发性帕金森病,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后。环境因素在散发性帕金森病发病中所占的比重似乎更大。环境毒素能够破坏杀伤多巴胺能细胞,多种农业毒素如鱼藤酮、百草枯、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及多种重金属如锰能够引起人类帕金森病症状。生活习惯与帕金森病发病也存在一定关系,多喝咖啡和绿茶有可能减少患帕金森病的概率,而肥胖、高脂肪饮食则概率增高。此外,年龄衰老也是帕金森病发病因素之一。

记者:帕金森病给病人带来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陈教授:虽然帕金森病在很长的时间内并不致命,但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难以想象的。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肢体变得僵硬不灵活,行动越发迟缓,步伐变得困难,原来能够独立完成的工作变得越发难以完成,最终患者丧失日常生活能力而卧病在床,而这一过程可以长达数十年。疾病过程中,患者心态会逐渐失衡以至于失去生存的勇气,这来源于其社会适应性的下降及心态逐渐偏离正常人群的轨迹。帕金森病患者中发生抑郁的比例明显较正常人群高,达30%~40%。

记者:如何早期发现帕金森病?

陈教授:尽管帕金森病的核心症状为静止性震颤、强直和运动迟缓,但多数患者最早期症状并无特异性。有些患者抱怨一只胳膊活动不灵活,摆动减少;走路没力气;手不自主颤抖等等,这些症状多在情绪紧张时加重,往往容易被忽视。

随着疾病进展,多数患者出现震颤,震颤是大多数帕金森病患者的最早期表现之一。这种震颤多从一侧上肢或下肢开始,逐渐扩展到其他肢体乃至头部。一侧上肢的震颤多是静止性的,即在手静止的时候发生,而且有特征性的如“搓丸样”动作。如果出现单侧肢体震颤的患者应该高度警惕早期帕金森病的可能。帕金森病早期表现还有肢体强直,与震颤一样,强直也多从一侧上肢或下肢开始,可以与震颤合并出现,患者会因此抱怨手脚活动不灵活,无法完成精细活动,疼痛,“抽筋”等。伴随疾病进展,帕金森病人还会逐渐出现运动迟缓,运动减少,姿势与平衡障碍等症状,表现为面部表情呆板,声音单调低沉,行走困难,转身困难,容易跌倒等,这些多提示疾病已进入中期。

其实“震颤”在老年人群中发生率很高,在神经科中另有一种称为“良性特发性震颤”的疾病,如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都可以引起震颤。所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一旦出现肢体震颤和强直,活动不灵活,尤其是有帕金森病家族史的患者应及时去医院神经科就诊。

记者 :78.5%的患者未能及时就诊,是什么原因?

陈教授:患者未能及时就诊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源于患者本身的疏忽。前面我们已述及帕金森病最早期的症状多不具备特异性,如胳膊痛、痉挛、行走无力,或是腿脚活动不灵活;加上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对帕金森病的知识有限,认识不够,警惕性较低,常作为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等而延误就诊时间,直到出现较为明显的震颤或运动减少,运动迟缓,强直,甚至极少数患者直到丧失日常生活能力方来就诊,错过了早期治疗时机。另一方面,帕金森病是神经专科疾病,广大基层医务人员对它的认识可能较为有限,尤其是对于年轻的患者。

记者:帕金森病治疗关键是什么?

陈教授: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完全阻断帕金森病的发展。帕金森病的治疗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耐心的随访与评估,不断依照病情进展及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药物种类和用量,这并非易事。

当前的治疗目的是控制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及早期应用神经保护药物有可能延缓疾病进展。所以,帕金森病治疗关键是强调药物治疗为主,多种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康复治疗、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的原则是采用“个体化”、“细水长流,不求全效”的原则,以最小剂量、最少的用药达到较满意地控制患者症状的目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我们强调辅助治疗的重要性,如心理治疗,鼓励患者战胜病魔的勇气,保持良好的心态;日常功能锻炼很重要,鼓励患者适当运动,这对延缓运动功能恶化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药物控制不理想或是药物副作用大而不能耐受的部分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包括脑深部电刺激治疗(DBS)与脑深部核团毁损治疗,术后辅以康复治疗,可使病人获得进一步的疗效。帕金森病人只要经过合理的治疗,都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良好的日常生活能力,而且可以从事一定的工作。

结束我的采访,出于职业的习惯,脱口而出问陈教授“您最大的心愿是什么?”陈生弟教授儒雅地微笑着:“其实作为神经科医生,最希望的是所有的患者都能够得到早期明确的诊断,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最终能够康复。我时刻地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托。”

我们应该由衷地感谢,感谢这些“生命的守护者”,为了每一个生命的健康和尊严!

(陈生弟教授每周三上午有特约专家门诊,以及不固定的特需专家门诊)

陈生弟教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党委副书记、神经科主任、临床医学院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等职。

神经疾病的表现症状范文4

宋先生今年48岁,三年前被检查出患有胆结石,最近一年经常出现胸闷、心前区不适,去医院做心电图也有“心肌缺血”的表现,医生诊断为“冠心病”。但是,宋先生在服用了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后,症状仍时好时坏。

两个月前,宋先生突发右上腹部疼痛,伴发热,医生诊断为“胆囊结石、胆囊炎急性发作”,为其实施了胆囊切除术,术后宋先生症状缓解,恢复得也很好。奇怪的是,自从手术以后,宋先生心前区不适的症状也再没有出现过,停用所有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后,也没有再出现胸闷等症状。原来,引起宋先生的心前区不适的并不是冠心病,而是由于胆结石引发的“胆心综合征”。

【为什么会误诊】

临床上,像宋先生这样的患者并不少见,表面上看似像冠心病,而真正的病根却是胆道疾病,称为“胆心综合征”,这是因为胆道系统疾病(胆囊炎、胆结石)等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心绞痛、心律不齐,甚至心肌梗塞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案例中的宋先生一年来之所以一直被当做“冠心病”在治疗,是因为医生考虑问题的思路过于狭窄,只看到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以及胸闷、心前区不适等表现,就武断下结论,而忽略了宋先生患有胆结石的病史,从而未能及时想到胆结石也可能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出现一系列类似冠心病症状的可能,直到切除胆囊,症状完全缓解后才想到该诊断,让患者承受了身体和经济的双重负担。

【确诊依据】

由此可知,引起胆心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胆道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将胆道疾病治好了,“冠心病”症状才会得到缓解,如果只一味地使用治疗冠心病的药,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或者连“标”也治不了。

因此,要诊断该病其实很简单,通过B超或CT确诊患有胆结石或胆囊炎后,如果出现类似冠心病的症状,而按照“冠心病”治疗效果不好时,就可以考虑是否为胆心综合征,该病发现得越早,治疗效果会越好,否则,持续时间一长,会使心脏发生不可逆的变化,到时候即使胆道疾病治愈了,心脏病症状也不能得到完全改善。

相关链接

胆道疾病为何会引发“冠心病”?

脊神经有交叉

由于支配胆囊的神经是胸椎第4~9脊神经,支配心脏的神经是胸椎第2~5脊神经,也就是说,支配胆系和心脏的神经,在第4和第5胸椎脊神经处有交叉。因此,当患胆疾时,来自胆囊或胆管的刺激传入大脑后,兴奋可能会通过交叉处的神经传递到心脏,反射性地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缺血,引发冠心病症状。

迷走神经反射

当胆道系统疾病发作时,病理性刺激可传导到大脑的迷走神经中枢,由此产生的兴奋再通过迷走神经下传,引起心脏的冠状动脉收缩或痉挛,致使心肌供血受到影响,出现一系列心肌缺血缺氧症状。

神经疾病的表现症状范文5

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病的病因

我们知道,排尿是在自主神经的支配下,通过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协调运动来完成的。正常情况下,当膀胱被尿液充满,神经感受器将信号经传入纤维送达神经中枢(脊髓和大脑),神经中枢再通过传出纤维发出排尿信号,于是,膀胱逼尿肌收缩,同时尿道括约肌松弛,排尿得以顺利完成:而在其他时间里,膀胱逼尿肌松弛,尿道括约肌收缩,因而不会发生尿失禁。长期高血糖可以损害支配膀胱和尿道的自主神经,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膀胱逼尿肌或尿道括约肌发生功能障碍,或两者功能不协调,从而引起排尿功能障碍。

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病的诊断

诊断本病,首先要排除影响尿道、膀胱功能的疾病,如男性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妇科肿瘤、尿路结石等:此外,还应排除中枢性疾病,如脑、脊髓病变等,并注意有无影响自主神经功能的药物。在排除上述疾病的情况下。结合患者有糖尿病史及排尿困难、尿潴留、尿失禁等临床症状,B超显示残余尿量异常增多(正常不超过50毫升),即可诊断“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病”。

虽然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但它与糖尿病的严重程度并不平行,且与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无明显相关,有的糖尿病患者,临床还没有出现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就出现了排尿障碍。所以,该病经常被误诊。为此,一定要牢记:排尿困难并非前列腺肥大的专利,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同样可引起上述症状。因此,对于有尿路梗阻症状的病人。如果B超检查检查排除了前列腺增生,千万不要忘了查查血糖,以免漏掉真正的致病“元凶”。

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病的症状特点

本病有两种主要临床类型:

1 尿潴留:这种情况最常见。主要因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引起,病人表现为尿等待、尿流慢而无力,小便次数较频但每次尿量不多。严重者可出现排尿困难及尿潴留,膀胱残余尿量可达数百毫升(正常为50毫升以下),症状酷似前列腺肥大。

2 尿失禁:由尿道括约肌失控引起,病人表现为尿频、小便淋漓不尽,病人往往憋不住尿,膀胱有点尿就会不自主地流出来,很像前列腺增生的早期或老年性尿失禁。

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病的防治

本病应当综合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积极治疗糖尿病,使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胰岛素治疗对恢复自主排尿和减少残余尿效果较好。

2 应用营养神经及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可选择弥可保(甲基维生素B12)、前列腺E(商品名“凯时”)、怡开等药物静滴,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3 应用肌肉收缩药物:如果膀胱残余尿超过100毫升,可给胆碱能制剂,如氨甲酰甲基胆碱10~20毫克,每日3~4次;也可用抗胆碱酯酶药,吡啶斯地明口服或肌注。这类药虽能兴奋平滑肌,但不良反应较多,应当慎用。有心绞痛、支气管哮喘及尿路梗阻者忌用。

4 膀胱功能训练:训练逼尿肌功能,养成按时饮水及排尿的习惯,无论有无尿意,每隔2~3小时排尿一次。

5 有报道称,可用利多卡因、维生素B1在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注射治疗。

神经疾病的表现症状范文6

关键词 腹痛 首发症状 内科疾病 诊断

腹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也是患者前来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表现多种多样,病因复杂,部分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比较典型,能够较快地明确诊断,也有很多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仍然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明确诊断,容易导致误诊。收治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7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2010年收治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76例,男45例,女31例,年龄19~75岁;其就医时间在24小时内51例,24~48小时12例,在48小时以上12例,最长72小时。

临床表现:持续性腹痛的患者31例,呈阵发性腹痛的患者19例,持续腹痛偶有加剧的患者11例,隐痛的患者15例。腹痛的部位发生在右上腹28例,在右下腹25例,脐周13例,左下腹8例,位置不固定12例。本组病例均出现腹部压痛,反跳痛不是很不明显,其疼痛的程度也不相同。所伴随的症状有头痛3例,发热56例,头晕5例,恶心21例,腹胀34例,呕吐15例,腹泻12例。

辅助检查:本组病例均进行血、尿、便等常规检查,血常规异常56例,尿常规异常8例,便常规异常15例。肝功能异常13例。腹部B超异常43例。心脏彩超异常8例。X线检查异常4例。内镜检查发现病变22例。心电图检查异常8例。

诊断方法:根据病史及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如心电图、B超、X线、腹腔穿刺、血尿便检查等,其中2例给予剖腹探查。

结 果

本组患者中,腹腔内器官疾病65例,腹腔外器官疾病14例。其中细菌性痢疾19例,急性胃肠炎25例,腹主动脉瘤8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2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3例,缺血性肠病8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心力衰竭3例,腰椎结核2例,胸椎椎管神经鞘瘤2例,带状疱疹1例,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2例。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内科疾病较为多见,在诊断时应当特别注意,明确诊断是及早治疗的关键所在。

讨 论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内科疾病特点:①引起腹痛的原因不同,在一般情况下腹痛在短期内不至发生恶化,但容易反复;②症状与体征不一致,腹痛可轻可重,可反复发作,但其加重并不明显,主观上会感觉到腹痛在加剧,但检查时腹痛的体征并不十分明显,没有明显的腹肌紧张,局部可有轻度的压痛,无反跳痛;③在发病的短期内,血象正常或者稍高,大便一般没有明显的变化,或仅有1~2次稀便,多数患者于发病后24小时才排出脓血便[1,2];④急诊腹部X线检查没有明显的发现;⑤心电图,心脏彩超,胸X线检查,血液生化检查对腹腔外器官所致的内科疾病所引起的腹痛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内科疾病引起的腹痛病因:腹痛多数是由腹部脏器的疾病所引起,但全身性疾病与胸部疾病也可能引起腹痛,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内科疾病的常见病因为:消化系溃疡、菌痢、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胃肠炎、腹腔器官肿瘤等[3]。腹腔器官肿瘤主要以结胃癌、肠癌、肝癌和胰腺癌为主[4]。另外,部分心血管病也可能以腹痛为首发症状。例如: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疾病等。其主要原因:①心血管病发作时,全身的神经及内分泌系统均处于高度的应激状态,可能引起胃肠黏膜的缺血、缺氧以及溃疡,导致腹痛;②缺血性心肌病在急性发作时,出现心肌缺血缺氧,乳酸聚积,迷走神经受到刺激,易产生腹痛;③心脏下壁分布着膈神经,当心包的炎性反应侵犯膈胸膜时,疼痛可向上腹部及肩、背部放射。

在临床上,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很难在短时间作出明确的诊断,以腹痛为首发症状易误诊为妇科、外科疾病。细菌性痢疾所引起的腹痛,若对临床表现上认识不足,容易误诊。菌痢的病变部位主要是大肠,尤其是直肠和乙状结肠。早期,肠蠕动亢进,结肠黏膜充血、水肿,黏液分泌增加,可产生腹痛和稀便,腹痛和腹泻是菌痢的主要症状,但腹痛常常发生在腹泻之前。缺血性肠病是由于肠系膜动脉或者静脉栓塞所导致的一种较为少见的急腹症,老年人多见,剧烈腹痛为其首发症状,在早期腹部体征并不明显,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肠痉挛,晚期出现肠麻痹,则腹痛加重。注意鉴别诊断。腹主动脉瘤多见于高血压者和老年人,10%~15%的患者可出现腹痛。病变会影响腹部各个器官的血液供应,血液渗入腹腔,刺激交感神经链,引起腹膜刺激症状。50%的患者有腹部局部压痛,3%的患者可有轻中度的腹肌紧张。急性心肌梗死所引起的腹痛,多与下壁心肌梗死相关。本组中的3例下壁心肌梗死,可能的腹痛原因如下:①迷走神经的传入纤维感受器大都位于心脏下壁的表面,当心肌出现缺血、缺氧的时候,可以刺激迷走神经,产生腹痛;②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引起的心包炎,易导致上腹部疼痛的错觉。

2例非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其腹痛原因如下:①心脏的感觉纤维进入脊髓的后角,与由上腹部所传来的感觉纤维会聚在同一个神经元,经过同一个传导途径上传,因而心脏的感觉冲动传入大脑皮质和丘脑后,患者产生了腹痛的错觉;②急性心肌梗死在短期内发生心力衰竭,肝脏急性充血,肝包膜发生急剧的膨胀,胃肠道内淤血导致平滑肌痉挛,而引起右上腹疼痛;③急性心肌梗死导致排血量下降,胃肠平滑肌出现缺血,反射性的痉挛引起腹痛。临床上应对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对以恶心、呕吐、腹痛为主要表现的中老年患者应想到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及时检查心电图,必要时进行动态观察,以减少误诊的机会。只有详细地追问病史,仔细地查体,并对腹痛进行动态监测,时刻注意其伴随的其他症状才能正确诊断。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在儿童中多见,也可见于成年人,病变部位常见于回盲部。急性回盲部肠系膜淋巴结炎在发病前常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腹痛前或者腹痛后不久可有高热,这一点与一般急性阑尾炎不同,如果炎症仅限于回盲系膜上的单个淋巴结,触痛会局限于右下腹,在临床上很难与急性阑尾炎相鉴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由于胃肠神经受到刺激,可以引起腹胀、腹痛。本组中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因突发腹痛而就诊,腹部X线平片未见隔下游离气体,血糖30mmol/L,尿中出现大量酮体,明确诊断后经对症治疗腹痛消失。老年人抵抗力低下,易致病毒感染。腹部带状疱疹在出疹前引起的腹痛,应注意密切观察。

总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内科疾病明确诊断非常重要,对腹痛的诊断思路要开阔,应当密切观察腹痛患者的病情发展变化,详细地询问接触史和病史,仔细查体并且进行常规的辅助检查。我们在对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内科疾病进行诊治时,思维不能仅仅局限于消化系统疾病、腹腔内器官疾病而忽视了其他原因所导致的腹痛[5]。应密切观察腹痛的发展及演变过程,并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检查。

参考文献

1 殷德翠.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内科疾病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08,3(9):249.

2 李军宏.91例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内科疾病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05,11(9):181.

3 杨慧.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内科疾病误诊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22(1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