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工艺美术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简述工艺美术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简述工艺美术的特点

简述工艺美术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工艺美术专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工艺和造型上的不断更迭、创新。因为唯有创新,方可传承,并且能继续发扬光大。然而,当前高校对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与企业对工艺设计人才的需求情况不相适应,市场紧缺高质量的设计人才。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是当前工艺美术专业发展的关键需求。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诉求

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可简述为:应用与创造并行,智商、情商并重,培养专业基础好、设计实践能力强、职业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1]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一要师资,二需设施,三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所以,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从多方面展开。

首先,明确师资队伍的需求。受传统教育观念与市场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工艺美术院校很少设置项目实践的课程,教师也较少从事此类的设计活动。一些真正的工艺美术高手在民间,他们熟悉工艺的设计与制作,但却因为未曾接受过高等教育,未能从事教学工作,造成了工艺美术设计专业的师资匮乏。此外,一些工艺美术院校还未建立起自己的教学队伍,教师在其教学活动中随意性较大,因人设课情况时有出现,造成了师资的浪费。校企合作的模式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将校外的企业资源(工艺美术大师)引进校内,补充了校内师资在实训方面的短板;另一方面,也帮助了校内教师的成长,为工艺美术专业教师的培养提供了外界的资源保障。

其次,共享设施平台的需要。当前,我国高校设计人才的实践能力相对较弱,这与传统的“书本式”教学是分不开的,设计活动本应是贴近生活、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意服务形式,所以高校在人才的培养上,还需加强其实践教学,使其符合市场需求,从而提高设计活动服务社会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工艺美术的设计及其制作需要实训场所、实训设备、工艺、师资、资源等,这些不是一个学校的实验室所能解决的。校企合作的优势便在于可以在互惠的基础上,将校外企业的设施变成校内学生的实训基地,使学生早一步进入生产车间,零距离接触工艺美术品的设计与制作,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工艺美术的认知;此外,校内师生的资源可帮助校外企业项目的研究与开发,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了校企“互利双赢”。

再次,创新理念教学的要求。每一所院校的培养目标、发展方向都有所侧重,因而,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院校在教学模式上理当是有所区分的。目前,我国工艺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停留于纯艺术范围的研究,而较少延伸至工艺制作、商品市场等范畴,这不仅局限了工艺美术专业自身的发展,更是偏离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工艺美术的发展既需要培养人才的审美创新能力,又要培养其设计实践能力、市场营销的把控能力,这就需要在工艺美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课程设置上有所改变、创新。

严峻的就业形势也迫使我们要加强学生就业生存能力的培养,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还要有创新思维。目前,我国的设计教育模式与课程设置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较落后和不健全,教学内容与现代设计创意产业、实际应用脱节。[2]因而,院校要依据自身条件,制定出合乎自身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唯有如此,方能培养出工艺美术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工艺美术专业也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所以,在课程教学的设置上,应采用创新形式的教学理念来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在工艺美术的培养教育中,也应有机地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手段以及工艺美术新技术,培养学生的现代设计方法、技术以及敏锐的市场意识。[3]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构建

(一)加强教学队伍的建设,稳固人才培养的基础

教师是培养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教学的主导,因而,建设一支教学能力突出、组织结构合理、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队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而学院教师的组织结构应调整为:1.学科带头人牵头,引进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制定前瞻性课程体系;2.以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培养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能力,并支持与鼓励其参与国内外学术调研与交流;3.鼓励其他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并培养其实践能力,以此加强整个教学队伍的建设。

此外,为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目的的实现,院校还应注重“双师”制度模式的建立,即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1.邀请一些行业的工艺美术大师来校演说,借此弥补学生在工艺美术实践运用设计方面的不足;2.对外聘请知名设计师来校兼职讲课,可将一些市场营销背景等信息引进工艺美术的教育中,让学生了解现代的工艺及其制作技能,借此掌握专业的发展规律,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学习方向;3.在搭建兼职教师队伍的基础上,校内自身的实践教师队伍建设不应放松,专业实践的教师还应以提高自身实训能力,加强整个教学队伍的教学水平。

(二)致力校企合作的搭建,丰富实践教学的范围

由于学院很难建立起独立、设备齐全、工艺先进的实验实训室,而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对行业信息及发展的了解,加强其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企业市场及工艺美术相关的工艺技术的掌握。采取校企合作的互利模式,是教育变革的一个主要趋势与途径。而要保证学院与企业的沟通合作,就必须使校企双方“互惠互利”:首先,企业为学校提高实训基地,为其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设施基础,有利学校教育的发展;其次,学校师生的资源是企业的人才库,为企业提供了新鲜血液,帮助其增加市场盈利。因此,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是以企业的实训基地为平台,亦可以是院校的优势学科或实验室为平台进行合作。可以采用“1+1+1+1”的模式(1个校企合作的项目带动1门学科课程,培养1个学生队伍,完成1个项目成果),建立起与企业一同培养工艺美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机制。

(三)优化课程体系的设置,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课程体系应以工艺美术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和人才市场的需求来确定。在保证学生掌握工艺美术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应对学生加强技能实践、设计策划与管理能力的训练,以理论结合实践为其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框架,形成具有工艺美术专业特色的精品课程;突出重点,抓住几门实用性专业课进行强化训练,使课程安排既有联系性又有针对性,从而形成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突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教学课程体系。

1.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建立起完善的课程体系制度对专业学科的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帮助。依照工艺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科特点及认知规律,把课程划分为艺术基础与设计理论类、营销传播与设计创造类、实训教学与设计实践类三部分,从而形成循序渐进、首尾相连、完善合理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首先,在艺术基础与设计理论类的课程设置上,采用“2+1”的模式对人才进行培养:大一、大二的学生以基础理论和造型能力为培养目标,使他们从观念上完成从艺术到设计的转变;而大三的学生已经划分专业方向,主要安排学习专业课程,让学生理解与掌握专业设计的理念和技能,为大四的实践学习打下基础。其次,在营销传播与设计创造类的课程安排上,以理论结合案例形式进行教学,以分析品牌成功案例为主,聘请校外成功企业家演说为辅,为学生将设计与营销的理念结合起来,提高其实践应用能力。最后在实训教学与设计实践类的课程应用上,采取项目教学、工作室教学、假期课堂教学等多样化的模式,同时以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政府职能部门合作承担重要设计任务的形式,锻炼与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项目策划管理能力,让学生既具有了扎实的造型及理论基本功,又具备了实际动手能力。[4]

2.创新应用型人才课堂的教学模式

工艺美术的教学应是在教师和学生在相互探讨、相互交流中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不再仅局限于是信息的传播者,更是引导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桥梁,是为学生与知识建立联系的纽带,让学生在获取信息的同时,能自主建立审美、形成思想的关键一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互动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这已不适合现今的教学需求。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应依照不同的课程内容、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授课方式,可采用高科技手段,如网络、多媒体、移动应用平台等。课堂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W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求知,在教学上要发扬学生自我的艺术思想。教师对学生要加以引导,而不是一味地自我复制。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保持高度的积极性,让课堂的气氛保持良好的灵活性与互动性。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可采用诸如小组教学、案例展示、实训培养、项目实践等形式进行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

三、结语

人才培养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与时俱进的过程。[5]而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其发展亦需依靠多方面的努力。所以,在建设和发展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下,院校应依据自身特点树立目标、制定计划、落实任务、克服困难、严格执行,逐步形成适用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工艺美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要把组建师资队伍、完善校内外实训教学的课程、注重创新的办学理念、完善课程体系设置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及落脚点,以期能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创造性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若鸿.浅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才培养[J].陕西教育(高教),2015(1)

[2]周峰,刘莎.创意产业的发展与高校设计人才的培养[J].研究论丛,2010(2).

[3]刘永福.广西民族工艺美术人才的现状与培养[J].艺术与设计,2010(2).

[4]李茂丹.试论河南地方本科高校美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美术教育研究,2012(3).

简述工艺美术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羌族美术资源 乡土美术 环境 美术教学课堂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给羌族美术教学提供了依据。在整个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羌民族美术资源归纳到乡土美术资源类。羌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已沉淀了有自己风格特点的美术特征。但是羌族美术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由于地域性和传承的原因正在面临失传。

一、羌族美术简述

羌族美术根据羌族的历史、地域性及美术种类因素我们对其进行归类;

(一)羌族民居建筑

羌族民居建筑是羌族美术中最为独具匠心的,建筑材料就地取材,不规则石料与高超的建筑技艺使得羌族房屋千年屹立,独特的造型与生存的大山环境及色调浑然一体。走进一座座房屋相连的山寨,一条条小巷相连宛如迷宫,一堵堵石墙高高耸起更加幽深。羌族民居依山而建高耸于云巅之上,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景。

(二)羌族工艺美术

羌族的工艺美术存在极为广泛根据生活环境进行创作;花、草、树、木、鸟、虫、禽、兽、大山、云朵…… 生活所及都是羌族人民的创作题材;在服饰上无处没有羌族工艺美术的存在。在羌族工艺美术分类中最为独特的是羌族刺绣及已将面临失传的羌族剪纸。

(三)羌族绘画

很少有人知道羌族的绘画艺术,它与羌族的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有很大一部分存在于史书的描绘中,西夏的壁画、深山中的岩画。现代的学者没有将羌族绘画艺术单独列出,他的挖掘还更应该加深。

羌族美术是一类新型的研究课题,将其引入学校,进入课堂使我们作为美术教师的职责,会把学生带出单一的课本范围外,寻觅身边的美,探究羌族美学存在的独特性。

二、引入羌族美术教学进课堂的紧迫性

“5.12”汶川地震之后对本地区的羌族文化是一种灾害,特别是羌族的释比文化、羌族的建筑、羌族绘画艺术、羌族的神话传说都随着这次地震快速消失。

对于羌家子弟来讲这种羌民族文化挖掘的责任心更强更大了。通过上学期的“国培”的感受,我发现很多专家、教授都在关注羌族文化的继承。我校地处藏羌文化结合带,连接了藏族和羌族的文化。对于本课题的实施创造了优厚的条件,学生爱学、爱听、爱做,对羌族美术的传承创造了基础。

在我们国内中小学的教材由于很多原因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本地区的美术教学,所以需要乡土教材的融入使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提高。让他们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祖国,知道报恩、知道珍惜、知道成人、知道传承。使学生在学习中感会家乡丰富的艺术内涵。

三、羌族美术的教学方法

把羌族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开展形式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一)加强对学生的历史文化的传统教育

羌族刺绣和羌族建筑是我们家乡的骄傲,也为乡土活动提供良好的素材。《后汉书》早有记载羌族刺绣为“澡井”艺术,现在我县各个学校通过美术课外活动积极开展羌绣教学成效十分显著,同时我县将羌族剪纸从羌绣中剥离开申报为课题成为独立的羌族美术学科。而对于羌族建筑来讲我们身边到处是 ,让学生走进生活、了解家乡美。

(二)树立学生的审美意识

家乡的文化具有独特的亲和力,美术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多方位的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欣赏,审美能力。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我们的村落山寨,有独特的分布特点,房子造型多样,我们要用敏锐的眼光表现生活,表达情感。

(三)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学生制作后可在校园内办一个“羌族美术作品展”或“羌族美术资料展”等,让学生认识当地的羌族美术文化资源。培养学生有效开展,利用家乡自然资的意识和习惯。

四、利用震后重建配置的先进多媒体让课堂活动更精彩

(一)直接动手实践,真实感受

教师及学生可以在课余进行田野作业,通过相机,摄像机等收集很多素材远景,打开我们的视野,搜集和整理羌族美术资料。

(二)间接学习,感受乡土

通过放映通过多媒体的介绍方式,让学生欣赏羌族美术文化,感受羌族美术文化的浓浓气息。教师可带领兴趣小组的学生到当地的自然景点进行写生,让学生在写生的同时感受自然风光的美,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羌族美术作品的创新

任何艺术的优秀成果展示突出在于创新,我要突出羌族美术的题材创新、材料创新要突出它的时代感和当代感,每个学生都是创作大师,只要基于传统羌族美术资源一定就会创作出大量的羌族美术作品。

五、延续课堂 社会与学校相结合

美术课外活动辅导是课堂美术教学的延伸,是学校美术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既和课堂教学统一,又有着自己的独立性。

请一些如羌族剪纸和羌族刺绣艺人艺术家为学生现场传授技法,使得民间艺术进入学校。在我们村寨里就有许多年龄较大的老太太能剪出漂亮的剪纸,我曾经就专程去拜访了多位民间艺人,他们的剪纸,造型生动,技法娴熟让我大开了眼界,回来后,我又把学来的技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深刻领会到劳动群众的智慧存在,产生拜访,学习的愿望 。

羌族美术教学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羌族美术资源,在于教师教学思想怎样与当前课程改革的理念相接轨,从而把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的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这对每一位教师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参考文献】

简述工艺美术的特点范文3

简述中国民间传统工艺湘绣

湘绣是在湖南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吸取了苏绣、粤绣的精华,逐步形成了以国画为蓝本,集诗、书、画、绣、金石为一体的,具有极强艺术特色的现代高雅刺绣。特别是双面全异和狮虎题材的出现,使湘绣艺术特色的发展达到极致。成为湖南最具地方特色的工艺美术品之一,并被列入2 0 0 6 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使用不同颜色的线相互掺和,逐渐变化,色彩丰富饱满,色调和谐。湘绣的图案借鉴了中国画的长处,所绣内容多为山水、人物、走兽等,尤其是湘绣的狮、虎题材,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其图案极其精美绝伦,具有较高的装饰价值。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变,湘绣面对时代的发展与需求,,创新成了一个重要问题。新的生活结构迅速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观,人们对转变生活形态、塑造新的文化生活的需求日趋强烈,传统湘绣在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的冲击下,面临着自身延续和发展的巨大挑战与压力。

从古至今湘绣对于服装的艺术价值

湘绣用它独具的特色,带给人们无限的震撼,它用一针一线叙说着时代的故事和传奇。古代达官贵族为了显示其富贵和地位,在丝绸上绣有各种精美图案,常常利用刺绣来装饰衣、裙、衾、枕等生活用品,美化生活,创造美的世界奇葩,湘绣从此脱引而出。现代服装中追求个性的服饰美,只要留意,会看到头饰上的湘绣,它在服饰中虽不起眼,但还是散发着湖湘文化的韵味,展示着湘绣的醉人美。

在市场经济中各大品牌服装开始寻找独特的装饰手法,很多女装设计选择了湘绣,湘绣也在这些摇曳生姿的女装中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时尚的款式设计,加上湘绣的精巧工艺,使服装达到了点睛之笔,大放奇彩,时尚服饰在加入了浓厚的传统文化后,更加的令人陶醉。

如何保护中国民间传统工艺湘绣的传承与发展

1.文化融合,与时俱进

湘绣影响了全世界,绣作为民间工艺美术,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文化特点各有千秋,民间服饰、日用丝织品刺绣在满、藏、羌、苗、黎、朝鲜、土家等诸多族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宫庭服饰、丝织类日用品比比皆是,可见一斑。在历史的强盛时期,文化输出成为必然。以唐代最为典型,文化交流惠及多个国家。与时俱进的湘绣推动了经济与文化的交流。

日本的和服历史悠久,具有中国古典服饰之美,面料厚实, 图案密且大方、色彩古典厚重,主要以打籽、结针、滚针等针法刺绣,和服面料轻盈,款式与中国的朝鲜族服饰类似,裙片图案较为简洁,色彩艳丽,刺绣针法以直、掺、游针为主,自然清雅。欧洲的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的女性尤喜披巾,这种披巾绣地面积最宽幅可达1.82m, 四周约有40cm虚边,大多为黑色连续纹样密集饱满。丝线平绣,色彩醒目,非常大气,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此外,美洲及东盟一些国家的人们比较偏爱华丽的湘绣服饰,显示出热情大方之美。我认为对于那些造型、纹样、工艺技巧和意境上乘的绣品应该原汁原味地延续和传承下来,对于那些缺少艺术构思的传统湘绣产品我们则应给予改进,推陈出新。

当代湘绣研究机构、企业家、工艺设计师都在创新这个问题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创新更需要勇气和精神,我们应该从具有辉煌历史的近现代湖南文化运动中学习革新精神,正视现实,既有接受外来信息的勇气,又有改造现实的胆识。在历史上,少有识之士都具有这种创新精神与献身精神。我认为这种精神就是湘绣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2.人才培养,技艺革新

90年代以来,湘绣企业纷纷倒闭或改制,所有集体企业无一幸免,连湘绣研究所也有一些优秀员工先后离职,近十几年来,有实力的艺术家相继老去,许多青壮年人才另谋职业,湘绣人才严重青黄不接,能够坚守下来的已经为数不多,难以担当起振兴湘绣的历史使命。目前,很多技艺仍在一边保护抢救,一边在迅速消亡,有数据显示现在所流传的针法只有区区三十多种了 纵观全局,人才始终是湘绣的决定性因素,只有不拘一格挖掘和培养新的人才,才能使整个行业步入良性竞争,实现湘绣振兴。

3.对外宣传,中西合并

要对外大力宣传和介绍我们的传统湘绣工艺,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和技术上的联系,沟通思想,寻求合作,引进能为我所用的新材料和设备,推动湘绣工艺的发展,将湘绣进一步推向世界。更好的应用于湘绣创新应用中去,同时了典型的东方神韵与中国式审美,对外传递出一种神秘的历史气息和中国服装独特的内在精神。运用各种现代立体剪裁方式结合湘绣的应用,更能散发出气质又有典型的中国韵味。这种中西的完美合并,这种形式与内在精神的统一和谐 ,值得现代设计从中学习借鉴。

总结

简述工艺美术的特点范文4

所谓复述法,顾名思义就是重新叙述,即把自己读到或听到的语言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简单的加以概括讲述出来的说话训练方式。合理有效地运用复述法教授说明文,既可以培养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口头表达水平,也可以训练学生思维,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为了让学生比较准确的进行复述,我觉得指导学生复述时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1、自读,感知课文内容,特别是重点内容。

2、回忆,在头脑中对知识加以筛选,组织复述的语言。

3、复述,将头脑中组织的内容用语言叙述出来。

4、评价,师生对其复述的内容进行纠正、补充。

复述时,教师还应该教给学生复述的方法,不然学生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常见的复述法有:摘要复述、简单复述、详细复述、创造性复述。这四种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而定。下面,我就具体谈谈这四种方法的使用。

一、摘要复述

摘要复述,就是在较长的材料中或者是很多材料中摘出其中一部分最关键的进行简述。

这种复述要求学生抓住对象的特征性。摘述什么,摘述多少都要根据对象的特点而定,无关的内容一概不选。比如用此法复述《苏州园林》一课时,只需抓住体苏州园林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还要抓住体现这一特点的艺术设计方法: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当然,复述不是简单地找出这些句子就行,要求学生复述时尽量做到简明、连贯。

此种复述法,能帮助他们迅速的了解文章内容和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对文章形成轮廓影像,适合学生初读课文时使用。

二、简要复述

简要复述,就是对原文材料进行筛选与概括,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种复述要求抓住材料的中心和结构,讲究说明的顺序。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学抓标志,巧理顺序的方法。比如《故宫博物院》,就要让学生抓住空间顺序和体现这一顺序的方位名词。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用表格、绘图等方式来加以概括。

此种复述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宏观把握文章结构的水平,又能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把握说明文说明顺序的能力。此法适合于学生再次阅读,分析文章结构时使用。

三、详细复述,品味语言准确性

详细复述,就是要求学生尽量接近原文。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表示修饰和限制性的词语的运用上。在传统的说明文教学中,老师多采用灌输法、删词法、换词法等方法。虽然这些教学方法有自身的长处,但是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漠视了学生的创造力。而复述法更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习方法的习得。详细复述在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比如,教学《中国石拱桥》这一课,在理解赵州桥的四个特点时,就要求学生详细复述。在复述后追问:"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中的"在当时""两肩""各"复述时能不能省略?从而让学生明白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学生在详细复述的过程中,已不知不觉地掌握了一种学习说明文的方法--用比较法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此法适合于学生精读课文,品味课文时使用。

四、创造性复述

创造性复述,就是在原材料的主要思想和主要情节的基础上,加以科学的想像和创造,予以合理的补充与发挥。

简述工艺美术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商业插画设计教学探索

一、项目制教学法在商业插画设计教学中的必要性

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一直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伴随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而快速发展起来的商业插画专业,它的实务性和服务性要求商业插画的教育教学,根本改变传统学科型课程模式,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相契合。以商业插画项目为主体,以商业插画职业行业为引导,通过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实施和管理,完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的项目制教学方式,是商业插画设计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必然方向[2]。

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行业分类中,我们可以看到商业插画岗位辐射到现代传媒业(包括印刷、广播、影视、出版、发行等)、设计服务业(包括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广告设计及咨询策划业等)、艺术品业(包括艺术品设计、制造及部分文化艺术活动等)和动漫游戏业[3]。岗位的宽广要求商业插画设计教育必须培养设计者广泛的知识修养、多元立体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才能适应新的岗位分工的需求。因此实施项目制教学,将社会的真实项目引入课堂,把程序性、项目性与学生的自主性结合起来,通过一个项目学程,使学生有机会面对“插画”这一行当多方面的任务,获得了一个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的全程综合素质能力的训练。项目制教学是符合商业插画专业特色和行业发展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我院商业插画设计项目课程的探索

“商业插画设计课程”作为苏院国家骨干院校重点专业广告媒体技术专业中的核心课程,从早期法国主题教学法的引入,到后来与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美国、奥地利等国的艺术院校间开展多样化的合作和交流,不断汲取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艺术设计教学理念和方法,在课程改革与建设探索中,致力于主题项目融合的教学设计实施研究,致力于课程改革与创新对学生创造性与自主性开发的研究,致力于项目制教学与插画师岗位多元化与专业化的衔接的研究等等。下面从以下维度总结商业插画设计课程项目制改革与创新的实践经验。

1、组建教学团队,引进项目教学

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商业插画专业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建设不同知识背景、不同专业素养的师资组成的商业插画设计课程团队,通过团队,遴选、引进与商业插画设计核心能力相对应的社会实用项目,并形成项目负责人制。商业插画设计课程团队在进行课程设置时首先分析职业岗位的能力和素质要素,将“专业平台课程和方向进阶课程”模块化,建立与职业岗位群要求相适应的,模块化、组合式的专业课程体系,以主题加项目教学为主导,使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实践教学与能力培养需求协调互动。通过行业、企业和社会项目的驱动,以“校企联合授课”、“跨界联合授课”、“国际互动”、“实用项目和实验创意创新并重”为特色,使之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进而形成高职院校商业插画设计课程的特色。

2、制定项目任务书,明确任务

根据项目负责人的项目课程纲要,各模块项目负责人制定各自的课程纲要细则,这就是项目任务书。根据实际项目要求,制定详实信息和要求的项目任务书。项目任务书包括:项目简介、项目背景、项目意义、项目要求、项目能力分析、项目成果(发放、上交、总结、)时间、评估简述、教学团队介绍、项目负责人介绍、技术支持、健康和安全问题、注意事项、时间表、参考信息等。明确“项目任务书”是帮助学生自主展开项目研究和实施的指南,也是建立评估的依据和参考[4]。以模块单元形式组成项目课程,每个模块单元又由一套项目纲要组成,每个项目纲要为产生一套特定的学习成果而设计,后面的项目纲要需建立在更早期的项目基础之上有所推进,有利于专业负责人对于课程的审核和协调,有利于课程之间的衔接,有利于课程的递进,有利于课题的发展更新。

3、制定评价标准,严格执行

与“项目任务书”同步,还应当由教师团队协同制定和细化学习成果评价方法与标准。学习成果包括专业能力成果和通用能力成果两方面。专业能力成果是指学生在完成课业和其他任务时,掌握、运用和创新的能力;通用能力成果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完成课业和社会调研等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自我管理、与人沟通合作、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能力等。无论哪方面成果,都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的,是教师考核学生学习成绩的依据。因此,在发放项目任务书时,项目负责人还需对各阶段学习成果和项目动态评估进行详实的解说。根据项目过程和成果形成细化的评估标准,并通过自评、互评、团队评估、即时评估等将各项学习成果转化为分值和等级,记录项目课程跟踪反馈表。在项目课程结束后,以项目课程报告书和项目成果作为最终固化成果。正式评估根据跟踪反馈表记录和各项成果体现分项打分,最后以各分项打分总和作为项目综合成绩。

4、反复项目学程,全程训练

商业插画设计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需强调贯穿对学生主动性、研究式学习技能的培养。通过项目实际的课题教学和任务布置,把课题理解、资料收集、文案撰写、形象设计、工具尝试、专业拓展、口头表述、客户沟通等诸方面能力的训练一线相连。通过系统的项目操作过程的研究和探讨,媒体技术的执行,培养学生发挥自身创造性,形成在项目上的插画设计能力和执行能力。多种角度和渠道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通过在校三年贯穿始终的反复训练,使收集运用信息能力、思维模式的培养、技能训练、批判与创造能力等均得到较大提高。这种自主研究型学习方法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迅速适应从学校到社会工作岗位角色的转换。

5、推进项目报告书,全程跟踪

项目报告书的平台,正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独立理解知识的载体。由教师在动态的课程进行中,不断引导学生展开过程并抛出一些课程的必要知识点,同时引导学生展开这些路径和方法。学生通过项目报告书,围绕过程和知识点不断拓展和建构自己对知识独特理解的轨迹。如果把教师的课程目标和知识点比作圆心,学生知识的建构就像是围绕圆心画圆圈,学生自主能力越强,画出的圆圈就会越大,知识的拓展就会越丰富。项目报告书作为各国倡导的呈现艺术设计学习和创作全过程的最佳载体,也是促进同学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最佳学习方式。主张“本不离手、本不离课”。

6、关注全面能力,推进项目

商业插画设计项目制课程要提高学生的全面能力,除课堂教学外,还应围绕增强“就业能力”建设教学内容与商业插画项目课程体系,有序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强化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首先,要在选修课中设置专门的就业技能教育课程,内容包括教学生如何做商业计划报告书、撰写求职就业信等。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融入就业技能培训内容,引导学生逐渐进入工作的状态。例如,从二年级开始,专业老师就可以推荐学生进入企业,跟随老师参与实际项目;以课外社团的形式定期举办就业辅导讲座,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如沟通能力、面试技巧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创业竞赛,加强项目成果转化的能力。如:参加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通过学校就业网站和学生创建的个人网站、博客与社会直接联系,以增加就业机会。

通过上述商业插画项目制教学的探索,形成以主题加项目为特色,以课程任务书、学业报告书、课程跟踪评估单为依据,以教师团队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为思路,以课内课外统筹安排、教学互动、多元评估过程为方法,以实现学生综合专业职业能力为目标,多维一体化的商业插画设计课程项目制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沈小雄,韩理安,以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为龙头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中国高教研究, 2001, 3: 79。

[2]张婷,项目制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差异性―――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0(5):106。

简述工艺美术的特点范文6

冰雕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一种以冰为主要材料来进行雕刻的艺术形式。在中国北方城市,当夜幕降临时,美丽的冰雕身披七彩霞衣,把城市装饰的霓虹闪烁,金碧辉煌。冰雕将天然冰的纯净无瑕与五彩的灯光、美妙的音乐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雕刻、造型等多种工艺手法制作而成。由于冰雕的主要原料是透明的,在雕刻中难以应用色彩的变幻来实现造型的立体感,造成形象刻画方面的局限性,因此,这更要求雕塑造型艺术的精巧———要在细节处力求精致,以突出雕塑的细节美,利用线条的交互纵横,借助光线的反射原理,来突出造型的玲珑剔透。为得到远观及近观的观赏效果,冰雕作品在造型时要结合光线运用,获得三维实体的艺术效果,通过体积的变化来表现韵律的变化,表达出一种思想情感,展现出时代风采。在人民长期的生活中,通过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开展积极的活动,创造出了有审美意义的雕塑作品。冰雕作品是人们利用大自然的馈赠,丰富文化生活的典范。在冰雕作品中,没有固定的范围和模式,所有的造型都由设计者自由创作,是艺术家智慧与大自然的神奇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有着其独特的质感魅力,已成为气候寒冷的国家所盛行的户外艺术。冰雕艺术伴随着旅游业的逐渐兴起而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北方冬季天气寒冷,景色单调,冰雕艺术品的创作,改变了北国冬季公园及街道的单调景色,繁荣了旅游业。冰雕作品发挥着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在中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二、冰雕艺术的特点

(一)冰雕艺术是艺术的一种表达形式。

无论是哪种艺术,采用何种表现形式,要取得艺术作品的创作成功,首先是要让作品的受众产生心灵的共鸣。艺术作品是不分国界、不分民族的,以其独特的形式打动着人们,让人们精神上产生美的愉悦,为之感动。冰雕艺术用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着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与向往。

(二)冰雕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多样的。

冰雕这种雕塑艺术即是一种环境艺术,也是一种自然艺术,同时也是一种人文艺术。低碳经济时代,人们对于环境的保护成为重视。各种冰雕艺术与环境艺术的结合,向人们传达了绿色艺术理念,表达着人类情感的诉求。

(三)冰雕城市化的特点显著。

冰雕是雕塑艺术的一种,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空间,让人们产生美好的精神感受。体现出了时代的变迁。雕塑所形成的独特的人文景观,表达出了城市的文化特征,是人们文化水平的象征。

(四)冰雕具有不可复制性。

因为冰雕艺术作品受地域及温度的影响,有不可复制的特点,会随着温度的提高和环境的变化而灭失,这更让冰雕艺术有了其特色。

(五)冰雕作品反映了社会价值的空间概念。

空间设计的本质即是人性化的设计,人是最基本的要素,主导着设计理念的拓展。这一设计思想体现在社会价值方面。根据人的生活审美品味,增加了立体形式的审美情趣,扩大了审美的空间和环境,让自然环境和艺术作品浑然一体,更加和谐统一。

三、冰雕造型艺术的审美特点分析

冰雕作为一件雕塑作品,有许多因素影响着冰雕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如冰雕作品的形状、体积、质感、节奏、空间等艺术表达因素。一件艺术作品的成功要考虑多种因素,才能让冰雕造型艺术的表达体现出冰雕艺术的魅力。

(一)冰雕造型艺术的空间美

冰雕造型艺术所展现的空间是三维的。艺术家罗丹说,雕塑家一切都要在空间中思考。艺术家要对艺术作品的造型及色彩的表达有敏锐的观察力,以实现作品的完美表达。对于冰雕艺术家,要能够敏锐的感知雕塑体积的变化,强调体积的组合变化。冰雕要有丰富的造型感,要体现出造型的灵魂,在创作中更要运用简练的造型手法,打造冰雕艺术作品的空间美,以弥补材质的缺陷,突出冰雕作品丰富的造型美。在冰雕造型艺术创作中,更要讲求立体感、空间感和量感,以体现出封闭性、重量感、稳定感和力量感。由于不同形态的冰雕作品所占用的空间体量不同,给人的艺术感受也不同,冰雕作品的体量不同,所引发的视觉感觉亦不同。有些冰雕造型厚重,会给人以稳重的感觉。有些冰雕作品体量饱满,比实际的体积强大,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冰雕造型艺术的空间美能够展现出强大、雄伟和气势磅礴的阳刚之气,让人感受到艺术作品的崇高。冰雕作品特别强调体积感,过于单薄的空间造型很难表达出作品的空间张力。因此,在冰雕艺术创作中,造型切不可单薄,要注重造型艺术的空间张力,让作品有厚重的质感,方中有圆,圆中有方,给人以美感。

(二)冰雕造型艺术的节奏美

冰雕形式美的灵魂在于冰雕造型的节奏与韵律之美。冰雕作品在三维空间表现其艺术美感,造型能力是艺术表现的重点。冰雕作品在造型艺术的创作中,要体现出其节奏韵律美。《美学散步》这本著作中,宗白华先生说,“美与美术的特点是在‘形式’、在‘节奏’,而它所表现的是生命的内核,是生命内部最深的动,是至动而有条理的生命情调。”中国的《易经》中亦有“一阴一阳为之道”的说法,即在艺术创作中,要动静结合,法道自然,实现节奏与韵律的天人合一的时空统一,这是美学价值的高境界体现。冰雕作品在三维空间的创作中,要表现出韵律之美,要充分展示出形象的生机与活力。冰雕作品中的节奏韵律之美表现在造型的规律性变化,在雕刻制作中大小、精细、圆方的变化,与生活中的潮起潮落、天黑天亮呼应,通过雕刻线条的起伏得到一种节奏韵律的美感,展现出冰雕艺术形象的特点,表现出艺术感染力。冰雕作品创作中要充分体现出鲜明的节奏感,用造型艺术来表现出作品的主题。

(三)冰雕造型艺术的构思美

在进行冰雕创意设计前,要有明确的主题。冰雕作品的设计主题由冰雕设计者拟定,充分体现了设计者的构思,通过优秀的设计主题来展现冰雕作品的造型审美价值。在主题的选择上,冰雕设计者可选择自己所喜爱或擅长的主题。确定好主题后,要进行资料的搜集。在提炼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素材的组合与构思,从较为新颖的视角展现出艺术作品的主题,通过空间表现力,将艺术表现形式与主题内容充分结合起来。在造型构思选择时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冰材质的情况,合理的使用冰材料,二是要密切结合选题构思,从整体布局出发,找到作品的独特视角,充分考虑空间的观赏性,满足多个角度的审美要求,并采用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法以突出主题,展现冰雕设计者的主题思想。设计师的构思工作是思维活动的过程,要充分考虑设计主题及结构布局的要求,确保构思作品的独特性。设计师对作品素材进行整理,这需要设计师基于感性形象的认知,对积累材料进行排序,创作出新的形象,使作品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在造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创意构思的细节之美,要能够充分展示出冰雕作品的构思设计理念,展现出作品的美学价值。

(四)冰雕造型艺术的意象美

冰雕艺术有着夸张的艺术风格表现形式,在造型艺术中突出表现了意象美,突出了追求自然、模仿自然、再现自然的意象之美。在冰雕艺术创作设计过程中,通过夸张而富有张力的意象表现来展现艺术形象。英国艺术家贡布里希说,“中国艺术家不到户外去速写,他们竟至用一种参悟的奇怪方式来学习艺术。”中国冰雕艺术家在其作品的造型艺术中体现出了一种意象之美,是从直观、意向的思维方式中展现出创造性的思维,表现出冰雕设计者的智慧与悟性。在创作中强调出形象造型的魅力,强调灵性、意趣的意象造型。要求创作不拘泥于原来的传统设计理念,注重写意和生动,突出内在的精神。冰雕作品要体现出意象美,要有强烈的时尚感,造型的意象美体现了冰雕作品的理念,以弥补冰雕材质的不足,要在设计时,充分展现出意象美,以突出冰雕作品丰富的造型美感。

(五)冰雕造型艺术的和谐美

冰雕作品统一存在于公共空间中,是公共空间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要求所展现出来的雕塑风格能够给人们充满艺术美感的体会。因此,冰雕艺术的核心在于充分展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冰雕作品展示给人们的是公共艺术的审美价值与特定的文化表现力。要保持环境雕塑及公共艺术的概念及本质的一致性,展现出公共领域的审美价值观,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公众所认知的社会参与形式表现,展现出当代社会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民族的精神内涵。

(六)冰雕造型艺术的自然美

冰雕艺术作品取材于自然材料,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制作而成,并且冰雕艺术作品这种艺术形式的存在也是不能脱离特定的环境要求的。因此冰雕作品要与自然场景有一定的适应性。对于冰雕作品要保持其形态与位置的自然属性,以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冰雕艺术作品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相结合的产物,对冰雕作品的自然属性有较高的要求。

四、冰雕造型的条件与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