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广播电视概论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广播电视概论总结范文1
【关键词】电视节目主持人 用声美感 缺失
用声美感,是指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进行信息传播时,正确使用发声方法,给受众带来听觉上美的感受。用声美感有助于受众接受语音所负载的言语信息。用声美感是播音员主持人等有声语言传播者语言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是有声语言传播者所应当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
一、用声美感是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基本特征
(一)语言传播者基本职业素质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者通过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递信息,其中有声语言是传播活动的最根本样态。有声语言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广播电视语言传播者职业水准的高低。“每个语言成分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个方面合成的,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行。前一个方面就是语音,它是语言成分的形式;后一个方面是语义,它是语言成分的内容。”①“人们通过语音感知语言成分,从而理解语言成分。”②受众通过语音感知语义,清晰、明亮、富有感染力的语音有助于受众更好理解和把握语义,从而实现有效传播。
(二)媒介审美性的客观要求
大众传媒在进行传播活动时向受众提供审美功能,其审美性表现在内在美和形式美两个方面。广播电视语言传播者的用声美感是大众传媒传播活动形式美的重要方面。如今,广播电视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信息获取手段,相对于其他媒介样态而言,广播电视以人声作为传播元素而带来的亲切性、接近性深受受众青睐。在通过广播电视获取信息的同时,受众诉求审美愉悦,对广播电视语言传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理论界对广播电视语言用声美感的具体要求
广播电视语言是播音员主持人使用的工作语言,播音学的相关论著有着具体的概述。《中国播音学》将其归纳为:准确、清晰、圆润和富于变化。《播音发声学》将其总结为:准确规范,清晰流畅;圆润集中,朴实明朗;刚柔并济,虚实结合;色彩丰富,变化自如。《电视播音与主持》则认为,广播电视语言应当吐字准确、吐字清晰、吐字动听、吐字自然。《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发声艺术概要》里把语言传播的特点归纳为:清晰度高、圆润度好、自如性强、适应性广。这些专著都在强调着广播电视语言的用声美感,对具体实践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二、电视节目主持人用声美感缺失成因
(一)构成多样化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新兴传播符号被引入受众视线,当时的从业者基本都从播音员转入,具有较强的语言功力,他们长期的播音实践形成了稳固的用声美感意识,并且掌握了较好的用声技巧。随着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电视台对节目主持人的需求猛增,导致主持人构成结构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原来单一的、由播音员转型为主持人的数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虽然专业院校纷纷开设播音主持专业试图补充和壮大电视节目主持人队伍,但电视行业的实践性规律和要求也使一些记者、编辑、演员等纷纷走上电视屏幕。
(二)专业化
作为媒介代言人的节目主持人以“声形俱佳”“德才兼备”成为重要的媒介角色,并且凝聚了巨大的品牌价值和社会文化影响力。随着电视行业竞争的不断升级,频道专业化、栏目分众化对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电视栏目不仅要求主持人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甚至要求他们是某个领域的专家,具有一定的专业话语权。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主持人时,被选对象的语言内容生成能力成为超越声音、形象的主要因素,这些主持人缺乏相应的语言训练和有声语言表达实践,用声美感意识与能力自然有所欠缺。
(三)评价指标缺失
电视节目主持人相对于播音员而言,有着一定的话语权力和个性施展空间,虽然仍旧难以摆脱“戴着脚镣跳舞”的媒体角色限制,但相较于播音员,其话语内容的受关注程度远超越其语言外壳受关注程度。但是,作为大众媒介中的重要符号,主持人的语言规范对社会起着示范作用,其审美功能不能因为现实的缺失而被完全忽视。如今,在一系列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重要评奖、职业规范及评价体系中,用声美感并未被提及,这种现象默认了主持人语言美感的缺失,它不利于主持人语言美感的培养生成。
三、电视节目主持人用声美感重建是发展的必然
随着电视节目主持人队伍的日趋稳定,竞争上岗、末位淘汰机制逐渐形成,音视频媒体接受经验给予从业者良好的语言能力提升环境,电视主持人的语音及声音质量应当成为衡量主持人专业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电视节目主持人用声美感缺失是电视行业发展中的现象
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者必须符合大众传播媒介的一般性要求,基本审美性的完善是其存在与发展的理想彼岸。目前,在电视行业竞争激烈、发展快速的情况下,“内容为王”的现象看似本质,实则是退而求其次的现实无奈。广播电视作为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文化产品,最佳呈现的样态应当是形式与内容并重,对于电视节目主持人用声美感缺失现象的找补是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媒体职业趋向成熟的必然。电视节目主持人用声美感状况反映着电视行业的发展水平和优化程度。
(二)用声美感是电视节目主持行业重要的竞争点
电视节目主持人通过有声语言和副语言表情达意。有声语言是其根本表现手段,而在有声语言表达中,用声美感是重要的考量指标:一是帮助节目主持人树立良好的语音面貌,从而树立有声语言传播主体的整体专业形象;二是作为语言能力,用声美感是节目主持人间相互竞争的重要方面,它可以帮助主持人形成持久的声音风格,凭借良好的听觉符号特征获得更高的观众粘合度。
结语
在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尚处于成长阶段,要做到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还需要相当的过程。随着互联网时代表达诉求渠道的日渐畅通多样以及制作市场的不断完善,电视节目主持人势必将朝着更高要求的方向发展。毕竟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主体有着自己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规律。
(注: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基于有声语言传播功力的节目主持人品牌构建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WQN054)
注释:
广播电视概论总结范文2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的基本标准
多元知识背景成为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人才的主流。新媒体时代的重要标志是媒介融合,具有网络科技类、经济类、法学类、社会类、艺术类等专业背景,再加上广播电视专业训练的人,才是新媒体所需要的人才。其一,是工具性的知识,包括基本的写作、语言交际方面的知识和外语、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其二,是作为社会人的知识,包括与人类自身发展有关的知识;其三,是学科专业方面的知识,包括本学科专业知识、跨学科专业知识和综合交叉学科知识。因此,我们的广播电视人才培养模式也必须做相应的改革,对经济类、法学类、科技类的课程应按照时代需要进行适当引入,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我们应鼓励其进行相关专业的辅修。在毕业时拿到除新闻专业外的相关证书,让其具有多元化的知识背景。
多元能力成为新媒体新闻人才成长的基石。新媒体时代。对每个广播电视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它要求广播电视工作者一要学会“网络化生存”。具备高科技意识,有较高的业务技能,能熟练地运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传播技术从事采集、制作、传递广播电视信息。二要融“杂家”和“专家”于一体,唯有这样的复合型、“全天候”人才,才能适应网络化时代的需要,担负起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的重任。因此,新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专业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思考能力。研究创新能力、策划能力、组织能力、执行能力。对此,国内新闻教育院校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已经有初步的相关研究。如复旦大学的童兵教授曾指出,在传媒事业性质与体制的创新巨变的大背景下,新闻传播运作也必须随之发生一系列变化。现在新闻机构对人力资源的起码要求是复合型人才,既懂新闻采编业务,又懂经营管理业务:既有较好的文化功底,又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既能完成微观层面的操作,又能从宏观上参与决策、策划,提出与实施一个较大领域或较长阶段的报道计划。
多元的意识是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新媒体时代。多元的意识是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的关键。首先,大网络打破了原来的地域与行业限制,直接面向全球,因此,广播电视人才培养应有全球化意识,以适应广播电视传播的全球化竞争,培养国际化的广播电视传播人才。同时,新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发展日新月异,其广播电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也需要创新意识,如果以老眼光,以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学”的观念来看这一专业,就会使专业的培养目标过于单一。学生的就业范围过于狭窄。我们应调整思维方式,树立新的传播观。从数字化时代的“现代传播媒介”角度来看这个专业,从加强学生的新闻意识、受众意识、媒介素养意识人手,完善学生面对现代传播媒介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多元的人才培养目标:新媒体的特征和发展需要决定了在此时期广播电视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有知识型、实务型、经营型、研究型四个层次。新媒体时代的一大重要特征是媒介融合。对那些关联数字媒体内容的系统服务被统称为新媒体业务,它包括电视媒体(数字电视、手机电视、IPTV),网络媒体(网站、网络电视),广播媒体(数字音频广播),平面媒体(电子出版物)等的子项业务。各项业务之间既存在融合也存在竞争。在此情况下,当前广播电视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主要分为知识型、实务型、经营型、研究型四个层次的目标。
首先,传统广播电视人才培养模式较侧重于与广播电视相关的知识灌输,如广播电视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采访与写作等,但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的相关业务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传统的知识已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紧跟当前媒体的发展趋势,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如台湾的广播电视专业教育中已加入统计学、网络营销等课程,四川外语学院的广播电视专业课程中也已加入网络传播、网页制作等课程,让学生掌握当前广播电视领域的最新知识,成为知识型人才。
其次,广播电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新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因媒介融合的出现对我们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现在培养的广播电视人才应具有多方面的动手能力,除了传统的摄、录、采、编,还应包括对手机电视、IPTV、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操作能力,成为实务型人才。
再次。在当前金融风暴的冲击下,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2008年11月30日,香港无线电视负责人宣布对外裁员212人。2009年第一季度,美国电视广告收入同比下降了4.8%。同时,我国的广播电视属于事业编制式,传统上重宣传,轻管理。不少广播电视单位在进行数字电视推广、自身品牌打造等经营活动中已感到力不从心,市场对广播电视经营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最后,对当前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发展的方向、特点,我们需要研究生等阶段的教育培养研究型人才。以总结经验,紧贴时代需要不断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广播电视相关理论。目前。研究人才属最高层次人才,所占比例却较小,这个格局会随着研究生教育的繁荣而改变。
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人才培养主要采用两种模式:一是学界业界合作,即高校和传媒机构联手;二是中外合作,即将本土高校和国外高校的优势力量进行整合,培养人才。首先,高校和传媒机构联手,进一步加强两者的联系。高校与媒体应建立以效益为核心的实质性合作。在制度上。高校、媒体双方应签订合作协议书,制定工作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在合作内容上,双方应充分发挥理论、实践优势,开展全方位实质性合作。如高校与媒体互聘兼职教师、研究员,到对方处讲课、讲座、办培训班,开展业务指导、合作搞科研
等。高校应充分利用媒体这一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媒体见习、实习,为媒体评议节目、合作摄制作品等。媒体为高校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实践训练机会和场所,在接纳学生实习实践的管理上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并将学生的实习成绩列入指导老师的业绩考核内容。采取轮换进修、访问方式,派记者编辑到高校深造,提高理论素养。事实上,我国广播电视教育几大名校和部分综合性高校的广播电视专业已不同程度地实现了与媒体的合作办学。如复旦大学与上海文广集团的合作,中国传媒大学与电商网的合作,四川外语学院与重庆广电集团及新浪网的合作。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从一线记者编辑中引入适合从事广播电视业务课程教学的人才,以迅速扩充广播电视师资队伍,加强广播电视教学与广播电视实践的结合。在引入师资力量的同时,还应加强对现有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可采取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出国进修学习等多种方式。对担任广播电视业务课程的教师,还应该保证他们有一定的时问参与广播电视实践。
同时。积极进行中外合作,创新广播电视人才教育模式,充分开发广播电视教育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广播电视全球化竞争要求我们培养国际化的广播电视人才,而这种人才的培养,客观上需要我们与境外院校广播电视专业合作办学。引入西方国家的教育资源,同时更深人地开发国内的广播电视教育资源,通过资源的配置和整合,实现培养国际性广播电视人才的战略目标。比如可以探索与国外广播电视院校联合办学的路子,使学生获得赴国外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也接收国外学生来我国接受相应的教育。这样,我们可以更快速地引进相关的国外经典教材,引入国外师资,推行双语教学。
多元的人才培养手段:建构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专业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教学途径与非教学途径紧密结合。在学校教育方面,我们可以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的培养模式。新媒体的出现毕竟只是传播途径和媒介的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还可能出现更新的媒体。因此,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设置培养模式,本着“以人为本”的方针,构建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的学科体系。在通识教育方面培养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专业人才正确的历史意识、大局意识、价值观念和丰富的人文知识。在专业教育方面,应当从广播电视新闻的专业知识结构出发,不仅要包括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的理论和实务,还要包括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新技术,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等。市场细分化促使媒体转向专业化,专业化的媒体急需具有相应专业特长的复合型人才。随着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对各行业信息的精细细分,在广播电视新闻方面还可以开辟更细的培养方向,比如广播电视财经新闻或财经信息传播、媒介经济管理等,设置相应的课程以满足新媒体对复合型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需求。除了理论之外,由于当今媒体市场的激烈竞争,广播电视媒体要求人才能及时上手工作,独当一面,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实验室实践和社会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创造实践的条件:一是与新媒体机构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媒体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和媒体联手培养学生的实务工作能力:二是建设具有媒介融合功能的数字化学生媒体实习平台,让学生全面体验新媒体新闻实务工作的完整过程。在职业教育方面走“优秀帮带+不定期培训”的发展道路。
广播电视概论总结范文3
1)良好的专业素养。相比较其他工作而言,电视工作更具有专业性,而这种专业性就决定了电视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现在很多的电视工作者并非专业科班出身,自己不明白电视具备哪些专业知识就堂而皇之地做起了电视工作,有些人认为电视同报纸杂志一样,就是将信息传递给受众,忽视了电视工作的专业性,对电视事业的全面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这就要求国家必须在电视工作者的选拔上实施监督政策,从学校的教育开始着手培养专业性的人才。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电视业的课程,这对于中国电视事业的持续性发展是一项有利的措施和方针;2)良好的政治素养。电视记者编辑一方面是向民众传达国家信息的“喉舌”,另一方面也是民众向国家反映自身意志愿望的“传话筒”,是政府和民众两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这种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决定了电视记者编辑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贯彻实施各级领导传达的信息,又要下达到基层群众队伍中来, 深入调查民情,了解民众愿望,及时地反馈给党和政府,充分发挥自己的中间角色,做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媒介人;3)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电视的社会功能不断增强,这就要求电视记者编辑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而不是在工作中投机取巧,利用工作之便为自己牟取利益,这样的行为不仅违背了电视工作者的工作原则,丧失了电视记者编辑的职业道德,也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是应该坚决杜绝的。
2 对电视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1)具有新闻敏感性。电视新闻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区别于报纸、杂志、广播等媒体新闻,电视新闻实现了信息的声画结合,是信息传播史上的重大进步。然而,很多刚刚步入电视事业工作的年轻人,只看到了电视工作的表面现象,没有扎实的工作基础,所作的工作只是流于表面,不能将新闻工作做透做深,加之自己的经验缺乏,未能找准正确的方向,将工作的重心放到了电视上而不是电视内容上,造成电视记者编辑素质的片面化;2)具备先进的科技知识。相比较纸质媒体和广播媒体,电视新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次技术的革新,因此电视记者编辑也应当具备先进的科技知识,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科技技术,电视工作者才能将电视内容真实客观的表现给观众,体现电视内容的真实价值。当然,我们也不能片面追求先进的科技技术,如果没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那么电视记者编辑拥有再先进的科技知识也是空谈;3)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电视记者编辑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先进的科技知识,也应该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只有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电视记者编辑才能将电视工作开展地更深入更贴近百姓生活。因此,电视记者编辑在工作的过程当中要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工作情况,注重学习电视、新闻等方面的专业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在操作实践的过程当中加入自己专业的理论思维,使电视工作更完美地完成。
3 如何培养和提高电视记者编辑的素质
1)定期学习,培养良好的专业素质。很多电视工作过于注重镜头拍摄等方面的问题,而忽视了对电视内容文字的提炼,因此给人留下了“没文化”的印象,虽然这样的说法带有一定的偏见和误解,但却必须引起电视新闻记者的足够重视。一个优秀的电视记者编辑,一定应当具备专业的知识储备,对所报道的内容记者编辑应该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对于一个新闻事件应当有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正确的判断能力,只有具备了专业的知识和素养,电视工作者所做的报道才能有说服力,才能在民众间激起浪花产生力量,才能对国家的电视工作负起责任,推动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2)注重创新,掌握良好的媒体表达手段。作为新世纪的电视人,必须不断学习创新,具备基本的电视工作的表现技巧。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不断学习创新,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和创意。只有不断创新,电视节目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观众的需求,迎合观众的口味,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这就要求电视记者编辑在工作的过程当中要多学习、多思考,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进步;3)强化训练,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电视新闻很多时候主要是靠声音将信息传达给观众的,这就要求电视记者编辑不仅要会拍摄会编辑,还要求电视记者编辑必须要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这种文字表达能力不仅是指编辑记者的写作能力,还包括对其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交流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考核,一个优秀的电视记者编辑,首先应该会写优秀的文章,通过文字来吸引观众的眼球,是记者编辑打动观众最直接的方式,也代表着编辑记者卓越的思维表达能力。
电视记者编辑的素质高低关系到民众对于国家新闻工作的态度以及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广播电视业务指导用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广播电视概论总结范文4
关键词: 模仿现象; 情感访谈; 互动体验式节目; “大陆主持”; “台湾模式”
中图分类号: G2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7-0055-01
引言
对于电视来说,这是娱乐大行其道的年代。娱乐以前所未有的密度渗透在电视生活的方方面面,娱乐无处不在。在综艺娱乐节目发展过程中,它的高收视率和巨大的商业回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短短几年,综艺娱乐节目获得超乎寻常的生长,波及了大江南北的电视荧屏。实际上,我国的电视节目发展也不到20年的时间。
一、国内综艺节目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随着我国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节目体系逐步成熟和受众对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的认同,中国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80年代以前电视还只是“旧时王谢堂前燕”,80年代以后,它才真正地飞入寻常百姓家!而最早的娱乐节目应该是开始于90年代初期的《正大综艺》、《综艺大观》等综艺类节目。由此开始的短短十几年间,娱乐节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晚会类综艺节目发展阶段,以《综艺大观》、《正大综艺》为代表。自1983年春节联欢晚会一炮走红之后,综艺晚会开始红遍大江南北;1990年,《综艺大观》、《正大综艺》和《曲苑杂坛》相继诞生,综艺栏目很快盛极一时,成为千家万户周末休闲必不可少的收视期待,大陆的综艺节目也进入了黄金年代。兴起了“明星+表演”的模式的综艺节目。这些节目一般由三个部分构成――主持人、明星表演和现场观众,观众所处的地位完全是被动的观看者。随着社会审美趣味的迁移、娱乐大潮的来袭和综艺节目样式的老化,综艺节目的发展日益陷入困境。2004年10月8日,拥有14年历史的王牌综艺节目《综艺大观》的下岗,宣告了一个旧的综艺时代的终结。第二阶段为娱乐类综艺节目发展阶段,以《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为代表。大陆综艺节目变成了有观众参与的“主持+明星表演+现场观众”的模式。观众被请上台和明星主持人同台的情况成为节目的必要组成部分。第三个阶段为竞猜性综艺节目发展阶段,以《幸运52》《开心词典》为代表。其模式为“有学者总结其模式为“观众+游戏+巨奖”。明星在这类节目中不再出现,至少不再是主角。主持人和观众处于一对一的平等位置上。第四个阶段为电视真人秀综艺节目发展阶段。这种节目形态把普通人变成电视的主角,把展示他们个人作为节目的主要内容。满足了观众的收视心理。一些是有一些包装成分的,比如央视的《非常6+1》;而有些却是完全原生态的,比如《超级女声》。
这些年,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荧屏可以说是热闹非凡。但是不可否认,我们的综艺娱乐节目还没有发展完善,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以下我们来总结一下大陆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现状。
现状一:新生代互动体验式的综艺节目发展迅速,以《超级女声》为代表
这类节目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普通观众直接参与,全程节目跟踪,给观众第一现场的体验。《超级女声》平民选秀活动,激起人们的热情。每个人都渴望麻雀变凤凰,从“草根歌手”华丽转身为“耀眼明星”。“超级女声”便是迎合了广大受众的心理。2005年度的超级女声在中国大陆地区创造了极高的收视率。据电视调查机构央视索福瑞的资料显示,超级女声播出时期,收视率在中国大陆地区排名居第二位(总收视率第一位为央视一套)。另一方面也说明这种全民参与活动的成功。
现状二:大陆综艺节目发展存在问题,其中模仿严重
人们对综艺娱乐节目的开采,一方面大陆综艺节目能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却使大陆综艺节目发展不“健康”,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其中,模仿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最为明显,频频上演针对港台、欧美综艺节目的“模仿秀”。
《快乐大本营》第一台于1997年7月13日正式推出,即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节目的内容,以游戏为主,辅以歌舞、小品、相声和部分事先录制的节目,这些积木主题强调贴近生活,贴近观众,以高品位的娱乐形式给广大观众带来快乐。
快乐大本营被指抄袭吴宗宪主持的超级星期天,最近更被指抄袭韩国综艺节目人体探险队。纵然如此。快乐大本营的收视率依然不败,俨然中国第一综艺娱乐节目。其打造的轻松、热闹、欢乐的风格,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和追捧。
二、国内综艺节目发展趋势
由以上种种现状看来,大陆综艺节目一路发展,不断地在摸索和向前。就大陆综艺节目发展趋势而言,总结出以下两点。
发展趋势一:综艺节目主持人风格趋向轻松化
节目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一台节目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表现。央视制片人哈文说过:“主持人就像汽车驾驶员,方向盘、油门、离合器都由他操作,在关键时刻,只有他能控制现场”。
现在大陆综艺节目主持人在营造氛围方面有杰出表现,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表现突出,节目氛围欢快轻松幽默,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有较高的收视率。
发展趋势二:大陆综艺节目趋向“台湾模式”
台湾综艺节目由于团队制作,其优势在于电视制作手段,包装形式和音乐等。现在大陆综艺节目积极引进台湾节目制作人或是音乐制作人。台湾出色的配乐师阿咪,都被邀请到湖南卫视和浙江卫视。由此看出,由人才的交流和技术的借鉴,大陆综艺节目从制作,包装形式,音乐等,都在走“台湾模式”。
“大陆主持”+“台湾模式”大陆综艺节目定能优化配置,发挥出自己特长的同时,借鉴台湾的节目制作,从而更好的开创出大陆综艺节目发展之道。
大陆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有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大陆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前景诱人,发展空间也很广阔。我们认识到问题所在,不断地去实践和创新,探索出一条符合大陆综艺节目发展规律的道路。相信在未来几十年内,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型综艺节目一定会层出不穷。
参考文献:
[1] 唐晓芬.中国媒介转型与趋势[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 关玲.中国广播电视文艺大系――电视综艺节目卷[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3] 孙宝国.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学[M].新华出版社.
广播电视概论总结范文5
关键词:电视摄编实训,实践教学,行业对接
1.新闻学科发展非常重视实践教学
新闻学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新闻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国许多新闻院校也在积极探索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不断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坚持“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办学理念。南京大学新闻学专业也形成了“课外实习与课堂教学并重,实践教学贯穿本科教学始终”的教学理念。
2.电视摄编实训的具体开展和实施
电视摄编实训是一套系统训练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训项目,它集电视节目策划、摄像、采访、编辑、合成于一身,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广播电视概论、电视节目策划、电视摄像、电视编辑、非线性编辑等理论、实践课程之后的总结与提高,以培养学生的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思维与实际操作技能为最终目标。
为了保障电视摄编实训的顺利进行,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许多好的举措,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综合起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教学规划和课程设计顺应实践教学的需要
考虑到新闻学科的特殊性,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新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相应的知识,又能掌握新闻专业基本技能,需要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大量增加实践性强的技能操作课程,把课堂教授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这需要从最初的教学规划和课程设计开始进行调整。
首先,电视摄编实训的相关课程的学时分配上,我们坚持以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主,以理论讲授为辅,在课时分配上实践环节占三分之二,理论为三分之一,把实践环节进行强调和强化。
其次,课程授课形式上,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课程交替进行。新闻理论的物化过程需要在实践操作训练中完成,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解决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使学习效果可以得到检验和巩固。
2.2教学方法的创新和突破推动实践教学的深化
电视摄编的理论课程上,鼓励老师大量采用案例教学。论文大全。所谓案例,并不是用书本上陈旧的案例来示范给学生,而是用最新的电视电影素材、热点新闻事件、近期社会现象做样本,让学生作为传媒人来进行实地分析,让学生们领悟到新闻学是一门发挥个人创造潜力的学科。
与此同时,按照课程特点,教师会引导学生展开内部竞争,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利用课堂时间或者课后作业,加强课程的横向和纵向交流。我们经常会以班级为单位,选择性地使学生观看同年级其他班级或者上几级同学的实践作品,还有一些本校学生参赛获奖电视片,加强沟通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评定他人作品的同时也对自身进行检验和调整,收到不错的效果。
2.3项目化运作全面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除了基础的校内学习,我们认为现代新闻的职业道德、岗位技能、团队精神、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等都可以在“拟媒体环境”中逐渐培养起来。在电视摄编实训体系中,我们的硬件经过长期建设,达到了课程要求,在教学中具备“拟媒体环境”的条件,学生在实践课环节采取分组教学的形式,带着“任务”学习,成立“项目组”。
在分组实践中有各有分工,一般一组为5-8人,模拟媒体的栏目化运行,由同学担任不同的实践角色,包括制片、记者、摄像、编辑、主播等,各个岗位和角色通力配合,共同完成实践练习的内容。节目流程管理方面也采取媒体常用模式,选题策划、发掘线索、前期素材获取、撰写解说串联词、演播室内容、后期编辑合成、审片修改等,教师在全流程中进行监控和指导。
2.4灵活的学生能力测评使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于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是至关重要的。目前高校的新闻学教学在课程评价上大多过分注重量化评价的方式,且常采用考试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多以分数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这就使得课程评价过于平面化、单一化。
改革传统新闻课程以僵化的试卷形式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模式是必然的要求。我们对学习实行多维目标的综合评价,即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应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才能充分发挥考核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引导性作用。
我们对涉及电视摄编实训的相关科目,采取了过程评价机制,而不是单纯依靠期末卷面成绩为最终评价。这部分课程采取考察的方式进行期末成绩评定。学生的平时表现为40%的权重,主要考察课程参与度,实践环节占总评价的60%,包含所学的重点知识和要求达到的基本技能,学生在校外实践和参赛经验也考虑在内。这样的分值比例,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实践操作环节的学习状况,把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使评价更为完整、科学。
3.电视摄编实训对新闻实践教学的积极意义
3.1与媒体和行业的顺利对接
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拟演练、项目运行、行业实习等方式的综合叠加,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获得行业和市场环境的真实经验,缩短了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周期,实现培养无缝隙顺应市场需求的最佳传播人才的目标。
3.2培养团队精神,注重协作沟通
团队精神强调团队内部各个成员为了团队的共同利益而紧密协作,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整体战斗力,最终实现团队目标。这不是句空话,在电视社编实训中,通过课程设计和“拟媒体环境”,学生不仅技能提升,也切实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增进同学感情,群策群力,更能体会到团体合作所带来的整体效果。
在共同学习中,“新闻洞察能力”、“新闻策划能力”、“社会调查能力”、“有效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注重品质”、“协作协调”等职业岗位能力相应地也得到了训练和培养。具有了这样的综合素质,保证了学生顺利地与现实工作情境接轨,能以更加积极、合作的态度投入到新闻工作中去。论文大全。
3.3推动校内实践基地的建立和完善
校内实践基地的建立和系统化运行是学生实训的重要保障。如果缺少真实、综合的媒体环境,就很难进行新闻学科的实践教学。论文大全。新闻学科因其职业特点,较难在校外集中实训,所以建设一个综合性的校内实践基地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电视摄编实训的深入开展,客观上推动了校内实践基地的建立,可以把学校有限的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用。在一些积累长期经验的院校,还可以把校内实践基地和商业传播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培养了“双师”型教师,也深化了课程建设,树立了学校品牌。
综上所述,培养一个合格称职的新闻学科应用型人才,“教”和“训”需要同步进行。而电视摄编实训的有力尝试极大丰富了我们的实践性教学,这种学习模式的突破,合理分配课时,科学地处理了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关系,在加强学生技能学习的同时,拓展学生视野,加强学生团结协作,提早获得行业经验,真正做到理论够用,实践突出,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深化了新闻学科的实践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曾振华.“模拟职业化训练”在新闻教学中的应用.新闻大学,2009,11.
[2]郭薇薇.从电视摄编实训看新闻实践教学改革.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4).
[3]蔡雯.浅谈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与新闻人才培养.新闻实践,2004,(10).
[4]魏少华.关于构建高校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新闻界,2005,(6).
[5]万其中,李文生.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当代教育论坛,2007,(4).
广播电视概论总结范文6
坐在巨幅“硅谷”前,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展开了他的新媒体人生画卷。
“求变”走上新媒体研究之路
在2002年正式开始新媒体研究之前,赵子忠的道路一直在“求变”的人生信条下八面出击。
1995年他从北京大学文学专业毕业后,马上考取了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专业读研究生,在读期间的1997年,他又受邀请进入中国九十年代最先进的本土IT公司清华紫光集团任市场总监工作。三年之中,赵子忠参与了清华紫光的股份制改造及上市,亲手建立了紫光与全球知名IT公司惠普、IBM、Oracle等的合作关系。在清华紫光的工作经历,使赵子忠快速成为一个深入了解硬件开发、软件集成、网络建设的IT专家。
近距离地接触了信息时代中国诸多杰出的官员、企业家、科学家、金融家之后,他终于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兴奋点。“我又有点怀念大学了,‘信息社会’的概念就是由未来学学界代表阿尔文・托夫勒教授在80年代提出来的。真正的学者能够预见和引导一个时代,对新媒体时代接触得越广、实践得越多,看待的视角越丰富,就越感受到大学研究的重要性。”求本溯源,多元的人生经历反而让赵子忠很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处境――一个数字化与信息化大时代的开端。
大时代才有大机遇,中国信息化中必然有无穷无尽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让他尽情地“求变”。2002年,赵子忠回归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任教,并于2004年获得传播学博士学位。自此,赵子忠开始了自己的新媒体研究之路,由于经历过由下游反观上游的思考过程,他善于对新传媒发展进行长时间的观察及实践性的研究。2003年,赵子忠创建了“摩摆传媒”,带领他的学生与国内第二大移动通讯运营商――中国联通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在其手机电视、手机广告、用户研究领域开展了商业实践式研究。在此基础上成立的“摩摆传媒”(MOBO Media)推出了基于CDMA网络的手机电视频道和“星报”手机多媒体杂志,成为中国联通重要的原创手机内容提供商之一。
2008年,赵子忠作为合伙创始人,创建了尼尔森网联。赵子忠及其团队进入有线数字电视领域,展开了与杭州华数传媒的多项合作,包括对视频点播、广告、调查、游戏和教育等重点业务的深度开发和对跨区域家庭信息平台的经营进行探讨和尝试。在此基础上成立的“中传网联”,在全媒体广告监测、海量样本收视率监测与媒介咨询领域发展迅速,成为中国有线数字电视数据及媒介研究的第一家且唯一一家服务提供商。鉴于中传网联在有线数字电视领域的开创性成就,全球知名数据服务提供商尼尔森(Nielsen)与其合作建立了尼尔森网联媒介数据服务有限公司(Nielsen-CCData),成为尼尔森旗下的专业数据服务公司,重点关注国际先进数字传媒技术、国际一流传媒公司、国际新媒体教育与学术研究。
赵子忠所有这些努力,在传统的大学教育框架中都属于“不务正业”的旁门左道,赵子忠本人却不为所动、大义凛然:“作为教师我们能为这个时代带来什么,新媒体的特点就是换代很快,这意味着知识也会快速更替,实践和真知几乎难分彼此,这是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也是新媒体研究的发展趋势,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操作又不断地放弃,对老师的精神和能力,都要求;‘拿得起放得下’。”
看得越远则道路越宽,赵子忠在新媒体研究的道路上不断披荆斩棘。
“求道”而遍走新传媒天下
除了实践式的研究教学,赵子忠还带头倡导新媒体教师走出去。
在赵子忠的研究计划中对数字媒体在全球的发端与现状完整地考查一遍是个宏大的设想。他的办法是“每年做一点”。2000年,赵子忠参加北京市代表团赴香港,对香港数码港工程展开考察;2001年,参加清华大学代表团,对台湾新竹工业园区进行考察访问,了解台湾数字技术发展;2004年,对美国传播学与新闻学教育展开考察,参观访问了南加州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迈阿密大学等12所美国一流大学的新闻传播院系及研究所;2005年,他对韩国新传播技术与传媒产业发展进行考察,参观访问了汉城大学、釜山大学;近几年,他又率队到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瑞典、冰岛、丹麦、英国等国家的高等学府。2012年,赵子忠作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再赴美国,在全球最高的传媒学府完成了国际新媒体的学术深造及交流。在访学期间,赵子忠深入考察了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国际新媒体的“孵化室”和新技术的发源地。
在环球访问中,赵子忠深切地认识到大学是一个国家新思想和新技术的发源地,从新媒体领域看,信息社会的概念设计、制度设计,技术框架都出自大学,而拥有这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的国家,则拥有了一个时代的主动权。
一大圈走下来,赵子忠尤其欣赏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它们的内部是思想活跃而非金钱活跃。麻省理工在国际上是思想先行的代表,特别是哲学思想,与信息时代相对应的理论思辨。大学在厚重的哲学理念指导下更容易诞生全新的产业思想体系,这才是新媒体时代真正的发端。”
从实践的角度讲,赵子忠又比较喜欢斯坦福大学。“创新要跟着心、感受走路,结构化创新很难,不宜定量化指标。斯坦福鼓励那些以前没有、边界模糊不清也不成熟的思路,给不同难度的研究以不同的创新周期,有的可以长达十几年。学术上‘清心寡欲’的机制反而催生了硅谷层出不穷的新媒体产业,宽容失败成就了美国新媒体井喷式的发展之道。”
从全球而观中国,赵子忠总结说:“在新媒体领域,我们的大学要做的事情很多。顺风顺水地做统计,搞不好就成了产业成败的速记员;步履蹒跚去探索,还有可能再领时代之。”
做得越多,看得越广,赵子忠为国家多做些研究的心思也越坚定。
“求实”以为国筑基础
赵子忠所做国家项目始于2002年参与的中国电影体制改革工作,他遍访了当时几乎所有中国电影厂商的负责人,与海外影视业做了海量的数据与体制对照,做出了行业性宏观研究,并由此进入下一代广播电视(NGB)专家组,参与中国广播影视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国广播影视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国广播影视电影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等方案制定,主持重大课题“中国广播影视产业基本问题及对策研究”、“NGB综合业务平台需求与技术构架研究”等一系列研究课题。
由影及视,作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工作组成员,赵子忠又参与了CMMB的奥运推广、收视调查、用户研究等工作,主持了“CMMB技术研究-业务和系统需求”等大型科研项目,持续四年为CMMB运营机构中广传播及各地运营机构提供CMMB收视率调查数据,为CMMB运营决策参考做出了卓越贡献。
再上溯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整合,作为新华社的特邀专家,赵子忠对新华社开展新媒体业务规划及手机电视经营提供了思想及建议。作为网络影视中心高级顾问,他为中心的发展规划出谋划策,参与中国青年网、未来网改版及中心建设的一系列项目。作为人民网研究院学术委员,他对于人民网发展提出了结构性重要建议。
在中国电信行业的媒体化发展过程当中,从2004年开始,赵子忠教授积极提出电信产业媒体化转型的战略规划,在电信企业开展手机电视、手机报、手机广告等业务的过程中给予了多方支持。在手机电视、用户研究、二维码营销等领域,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电信支柱企业进行了紧密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商业实践。他还参与了中国IT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进入广电领域的多项重大工程及重要规划,积极推动广电与互联网的融合进程。他主持了“中央电视台影响力营销研究”、“网络视频对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的影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整合经营规划”等一系列课题,为国家和各地方广播电台提供长期的咨询服务。领域遍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游戏、网络新闻、动画、数字出版,城市产业、行业媒体规划、国际会议多媒体规划,地域囊括中央及北、上、广、深等各大城市,十几年来,赵子忠的思想与规划到处开花,他早年“在中国信息化大潮中尽情求变”的理想也一点点地变成了现实。
总结已经参加过的中国信息化建设工作,赵子忠感触最深的是“眼光”,“各领域现在的很多战略思路,很不错但依然不够。不够表现在眼光不够远,比如只看五年,只看产业化后可以赚多少钱,带来了哪些创业的英雄。我觉得中华文明、五千年文化的保护与留存,今后二十年国内价值观念的树立,这些历史使命恰恰是中国新媒体最独特的内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念不适宜放在新媒体建设里,需更多维度的思考。”其次是系统化、结构化。新媒体的基础是大数据的保存与量化分析,任何一个行业、产业据此才能产生合理的结构,信息时代的人应当更加珍惜信息,善于处理和加工信息。
“求新”为行业育英才
经历了大量的实践、观察、设计之后,赵子忠教授于2008年主导创建了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在国内第一家创建了新媒体产业博士点、硕士点专业。新媒体研究院是全国首个新媒体学术机构,也是全国高校首个专门进行新媒体人才教育的专业院系。
赵子忠教授多年来在新媒体产业领域开设了一系列博士、硕士、学士课程,他犀利、幽默、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深获学生的喜爱,学生自发为其撰写“赵老师语录”。赵子忠教授讲授的博士课程《现代科技与传播》、硕士课程《新媒体产业研究》、《广告专题研究》、《市场营销学》、《经济学》、本科课程《企业广告研究》、《媒介经营概论》、《娱乐产业经济学》等,广受中国传媒大学校内外学生的欢迎,不少外院系乃至外校学生慕名前来学习。
在教学中,赵子忠特别看重原创。在他看来,学院首先还是一个出理念、出人才的地方。当前中国信息化过程中,大多数理念都不是原创的,除了理论引进、翻译,他特别强调原创性、专业化理念的研究。这也是大学第一个从国家战略方面需要做的。他也很看重院系的社会交往,“我认为作为一个研究院,要有广泛的影响力,要为决策者提供从普及到管理各个层面的信息。这是大学的一个任务。”
“另外与社会的交往还会推动我们的研究偏前,新媒体产业更新很快,我们的研究成果,业界已经做出来,则研究结束。我现在研究媒体融合,媒体融合采用的技术标准,融合后媒体的评价体系。这个融合过程结束,研究自然结束。”
赵子忠还在计划与麻省理工学院和牛津大学联合建立互联网研究院。“目前主要是和麻省理工学院在合作。国际交流要做实主要通过实验室,我试图把麻省理工的实验室体系与思维搬回来。我期待做NGO 2.0实验室,用长期的国际合作来推动中国新媒体行业技术和思想的创新。”
出于对培养新媒体人才的极大兴趣,赵子忠在全国新媒体教育领域倡议建立了一个“新媒体教学联盟”,国内大约有45个建立了新媒体专业大学纷纷加入。这个联盟在两年中大量邀请海外学者访问中国,了解全球新媒体研究最新动向,同时联合全国专业老师一起确立一些大的研究方向,互通有无一起做研究。“分开来,我们很多时候只能做些跟踪的工作,联合后我们才能在整体上对宏观问题有所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