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科知识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术学科知识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术学科知识点

美术学科知识点范文1

【关键词】情意性;逻辑性;课程构建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我国的美术教育也在进一步发展。所谓发展,一方面是指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另一方面是指一些因素趋于合理的调整。任何发展都体现了一种倾向性,因此,对美术教育的一些带有倾向性的动势认识和把握是十分重要的,情意性的加强是目前我国美术教育发展的一个十分明显的动势。这种情意性的动势出现,说明美术教育已经发生了失衡的现象。也就是说,我们的美术教育已往过多地偏向了科学理性,以至于正在窒息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由此看来,如果要使我国的美术教育更趋平衡的话,那么调整的起点就应该是科学理性,而调整的方向则应该是使其更趋于浪漫表现。因此,我国目前的美术教育应在不失学科知识基本完整性的前提下,更多地注意和强调美术教学的情意性。

人的行为大体可分成两种,一种是情意,另一种是意志行为。所谓情意行为是指行为的目的与行为的过程基本上同一,或者说过程不被目的过分约束,这种行为给人的是轻松、愉悦和舒适。而所谓意志行为则极大地受到目的的左右,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必须运用自己的意志强迫自己完成一些行为,即这是一种已所不欲的行为。所以,意志行为通常给人带来的是紧张、艰涩和痛苦,但一旦目的达到后却能给人带来比情意行为更大的愉悦。

就本性而言,人一般都喜欢情意行为,但作为人,在很多情况下又不得不进行一些意志行为。因为人毕竟是有意识、有追求、有意志的,人的一生就是由不同层次的目的以及完成这些目的的行为所构成的。

毫无疑问,美术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意志的行为。换句话说,要学好美术不运用自己的意志恐怕是不行的。面对美术教育这种情意动势,我们的美术课程的构建采取什么对策呢?

1. 降低教学内容及要求难度

美术学科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是越来越丰富,所以,对美术的学科知识我们必须慎加选择。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美术课程中,尽管分类的方式不同,但所涵盖的学科知识大同小异。应该说,这些学科内容的涵盖大体是不成问题的,关键是要降低其要求和难度。而且,其中一些内容的取舍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比如像明暗调子素描,由于不同层次的人受知识能力、教学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学生要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一技法的可能性非常小,教学效果往往不佳。如果要保留这一内容,必须降低要求和难度,没有必要勉为其难地让学生理解明暗调子复杂的变化规律,而采取简单的明暗推移法来表现物体的体积和凹凸,学生掌握起来就可能容易得多,由于降低了要求和难度,学生就容易产生兴趣,能让大多数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而且,这与当前美术教育的基本动势是一致的。

2. 要淡化美术学和内容组织的逻辑性

学科内容必须加以组织,才能形成教学内容体系,以与时展的需要相适应,形成整体的教学活动。我们以入过于注重教学内容组织逻辑的严密性,以学科知识体系代替教学内容体系,为求整体的逻辑严密而不惜牺牲非常有价值的具体教学内容。实际上,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教育的内容体系是不同的。学科知识体系,是一种学科知识内部的逻辑组合,它不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学科教育的内容体系则必须考虑时间、环境和学生等因素。美术学科的知识体系更为特殊,学科知识的逻辑性毕竟比起科学知识的逻辑性要松散得多。所以,极端地考虑美术学科知识的逻辑性,于教学是弊多得少。

实际上,努力追求美术教学内容组织逻辑的严密性完整性,其结果也往往事与愿违。因为任何课程的设计都必须考虑其具体的实施环境和条件,设计再严密再完整的课程,如果在一种分散的环境中实施,其严密性和完整性也将不复存在。美术课程所面对的正是这么一种分散的环境。美术课在中小学每周为一至两节,美术课课间存在着一个相当长的周期,而这个周期要进行众多的其他课程的学习以及校外和家庭的各种活动,学生的情趣和思维并没有独赐美术。渡过这一周期之后,当学生再次面对美术的时候,我们煞费苦心所设计的课程的严密性和完整性,还会存在多少呢?与其如此,不如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具体课程的精心设计上,让学生在每一次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有所收获。

当然,我们并非完全排斥教学内容组织中的逻辑,而是要淡化它。其实,大的逻辑关系也是必不可少的。

3. 对未来美术教材的构想

课程构建的直观体现是教材,我们在对未来美术教材进行设计时,应突出下面几个特点。

(1)精选的知识内容与生动有趣的课程形式相结合。

一套教材在适当注意美术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的前提下,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对每一课程的精心设计上。从学科的基础性要求出发,选择那些对未来发展必不可少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并将它们与贴近学生生活经验,新颖活泼,生动有趣的课程形式结合起来。

(2)加强弹性以适应不同的学生。

一套教材要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因此,教材在整体降低要求和难度的情况下,在每一个知识和技法内容上设定具有一定级差的目标,老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其达到一些最基本的目标后,再鼓励他们尽可能地通过努力向高一级的目标迈进。这样,学生在达到一些基本的目标后,就能获得一种成功感,从而产生一种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学习的作用。

(3)多种媒体的教材形式。

现代教育受到传媒的影响越来越大,而现代教育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也必须借助于日益发达的传媒。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恐怕文字和图像构成的课本仍是一种基本的教材形式,但要加强信息刺激的多样性,获得特有的教学效果,也必须借助其他媒体。所以,这套教材在以课本为基本形式的同时,还可以制作相应的录像和多媒体软件。这些形式的教材具有视听相结合的感官刺激性。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美术学科知识点范文2

【关键词】 素材 综合课程资源开发

我国的美术课程改革从实际出发,采取学科综合方式,《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为此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旨在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这一领域的设置,使得美术教学打破学科封闭的状况成为可能,同时也对一线教师合理开发和综合运用课程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新课标“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的建议,我们积极开展《花草在乡村美术的开发与利用》课题研究,设计了“神奇的树叶”教学内容。

本文仅以《神奇的树叶》一课为例,谈谈美术综合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考与实践。

1.素材与综合性课程资源开发

素材原指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这里借指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和教育内涵的原始材料,如水、花草、树叶等。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关注下,可以将这些材料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及生活经验发生关联,寻找到材料与美术教学及其他学科之间的连结点,生发出学生感兴趣的综合性课程资源,从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能力提供一个有效的载体。

在由素材到课程资源的转化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发现学科知识内在的关联和共性,让学生以自然的方式去认识学科知识与其他领域之间的内在的联系,而不能把各科知识牵强地拼合起来。因为“只有当各学科知识综合在一起时,使儿童易于理解,促进儿童的学习,这才是综合课程的目标”。另一方面,也要思考各知识点关联后的可操作性,以及在具体学习情境中所选内容如何有效展开等问题。通过讨论和综合考虑,我们将《神奇的树叶》一课的结合点落在美术与自然科学的联结上,初步确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内容:1.认识各种植物的叶片特征,制作树叶标本;2.对叶片进行化学处理后,制作叶脉书签;3.通过对树叶的观察、了解和处理,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以树叶来表达思想情感,表现自己对社会和生活的感受;4.运用自己的艺术作品来装点生活、美化空间。

2.素材开发的基本理念

以美术综合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2.1 回归生活

以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为课程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地发现、探究和表现身边的美,最后回到生活,将学习成果用到生活中去,装点空间、美化生活,体验创造和成功的快乐,提高学习兴趣与生活质量。

2.2 走向综合

多方位考察素材的丰富内涵,通过建立于一种广泛的社会、自然、文化情境,以美术为主体并融合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会人类社会的丰富性,了解各学科的共通和相异之处,从而真正获得综合运用美术以及其他知识、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意识。如,《神奇的树叶》将美术与自然科学相联系,运用化学的手段对树叶进行加工处理,去除叶肉,留下叶脉,产生特殊的美感。将美术学科内各门类相综合,用拼贴、喷绘、平面构成等手段和形式来表现叶片的美。

2.3 自主探究

确立开放式的价值取向,通过讨论,自主选择研究素材的角度,完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并通过小组活动,尽可能地激发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地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观察和实验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2.4 互生共长

以素材为线索,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共同开发美术课程资源,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地参与对素材的发散性思考,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平等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一起考察学习内容的优劣,扬长避短,使课程内容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在课程生发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研究意识、学习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3.开发个例:“神奇的树叶”的教学活动方案

3.1 教学目标设计

3.1.1 认识各种植物的叶片

3.1.2 通过对叶片的观察、处理和综合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用综合的眼光认识事物提供可能;

3.1.3 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加强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2 教学资源准备

关于叶片的自然风光短片;一些叶片标本、叶脉书签及各种以叶子为表现题材的艺术作品。

3.3 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本课教学强调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倡学生在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地探究素材,改造素材,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因此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倾向于接近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生成性策略”。这一策略要求学生自己生成学习内容的概要、主要观点、图解、实例等,并找出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允许学生应用和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使其在构造学习同时获得新的学习。从这一策略出发,可采用一些学生自主型的教学方法:如自主欣赏、分组讨论、实验、练习以及综合实践等方法。在评价方式上则趋向于“档案评价”,即在学生自己收集的学习材料和成果展示的基础上,由学生作具体的自我评价,如“我们的学习故事”、“我的学习体会”等,再让其他同学作一些建议性的评价。

3.4 教学流程及操作说明

本课教学分“情感激发”、“尝试创作”、“快乐分享”三部分,用两个课时和一次课外实践活动完成教学。

3.5 教学效果自评

由于采用生活中熟悉的素材作为教学资源,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再加上由学生自主确定学习方向,参与课程内容的讨论和选择,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美术与自然科学的结合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邀请“顾问”时甚至出现了学生争抢教师的情况。从学生的作品。和学习成果交流活动中,可以看出各小组都进行了认真有效的思考和探索,一个小组的“发言人”这样说:“这次学习,让我们知道了原来美术还和自然科学有这么大的关系,在制作树叶拼贴画时,我们组还运用了写作文的方法,也就是先确定中心思想,再来摆这些树叶,我们很快就做成了一幅漂亮的用树叶拼贴的装饰画。”由此可见,本课教学总体上达到了预定的效果。

4.以美术综合性课程资源的再思考

在进行初次的“从素材出发”开发美术综合课程资源的实践后,我们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作了一些必要的反思。

首先,我们意识到美术综合课程资源的开发不等于综合课程的构建,素材只是课程实施的载体而非课程本身。一个具体素材可能成为一种课程资源,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认识,一个综合性素材也有可能构成一门课程,如环境教育、乡土文化教育,但并不是所有素材都能构成课程。

其次,素材不是综合性课程资源开发的唯一线索。美术综合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广阔的来源,如图书馆资料、展示美术作品的场所、公共文化设施、艺术家的工作室和艺术作坊以及信息化资源等等。因此,在进行美术课程资源开发时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从当地实际出发合理开发美术教学内容。

美术学科知识点范文3

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本课程标准从美术学习方式出发,划分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美术学习方式依其特点,大致可分为创作与欣赏两类。尽管创作和欣赏都具有外化和内化两种活动的特征,但创作更倾向于外化,欣赏更倾向于内化。由于美术学习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特点,所以创作活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了便于学习,标准将创作活动再具体划分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这一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设计·应用”这一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既强调创意的形成,又注意活动的功能目的。因此,以外化为主,是上述两个学习领域的相同点,而主要区别则是一个更注重自由性,一个更注重功能性。“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则注重通过感受、欣赏、领悟、理解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也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为些,本课程标准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全新的学习领域。

“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1)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2)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3)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时,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制作、表现和展示,唤起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欲望,并体验愉悦和成就感。

但这一领域的学习,要与综合艺术课程的学习相区别,注意可行性和保持美术自身的特色。

如5-6年级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标准是: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运用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的关系。

提出了如下的教学活动建议指向上述标准:

结合传统节日,创作、设计和制作平面或立体的美术作品,体会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配合班队活动以及学校的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进行策划、制作与展示。

编写自己喜爱的剧本,设计、制作木偶、服饰、皮影以及相应的布景或道具,进行表演。

调查、了解社区或村庄的历史,从美术设计的角度,为自己所在的社区或村庄的未来发展作规划,设计并制作模型。

运用平衡、运动、光、电等科学常识,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并制作出简单而有创意的立体造型或生活用品。

使用摄影、录像收集素材,利用计算机等手段来进行美术创作和展示活动。

与原教学大纲的比较:原教学大纲基本上是按学科知识体系划分课业形式,大体是绘画、工艺和欣赏,极少涉及综合学习的内容。

二、强调课程标准的导向性、选择性

从教育的角度看,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人们对美术课程的重视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美术课在中小学课程中,依然处于弱势地位。认清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制定切合实际的美术课程标准。理想的美术课程应该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不是制定一个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硬性标准,并用一种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本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

本课程标准没有采取列出具体的知识点(在低年级更是如此)的方式,而是提出具有一定概括性和导向性的内容标准,并提供指向这些标准的教学活动方式建议。这些教学活动方式建议也是选择性的。例如,7-9年级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标准是:

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体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上述内容标准非常概括,体现大的导向性。为了指向上述标准,有下面的教学活动建议可供选择:

教学活动建议:

学习设计基础知识,做色彩的对比、调和及联想等练习。

为自己喜爱的书籍、影集、纪念册等设计封面。

为校运动会或文艺活动设计招贴画。

为商品做包装装潢设计。

了解钟表、汽车、计算机等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知识,并练习绘制简单的效果图。

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图案的制作练习,为家长会设计制作请柬,并对会场进行装饰美化设计。

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童装、学生装或校服绘制设计效果图。

学习立体构成知识,用各种线材、面材、块材进行立体构成制作练习。

对竹木、废导线、废金属箔(如易拉罐)等材料进行加工,设计制作小装饰品和实用工艺品,装饰自己的学习、生活空间或馈赠他人。

集体讨论校园或附近社区的环境美化方案,并进行设计练习。

练习制作陶艺小品。

既然标明是“建议”,就不具备强制性,编写教材或教师教学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加以选择。例如,虽然其中有“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图案和童装、学生服等设计”以及“练习制作陶艺小品”等建议,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不采纳,甚至还可以自己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这样,标准就具有了弹性,给予课本的编写和教师的教学以更大的发挥空间。

与原教学大纲(指试用修订版,以下均为与此版的比较)的比较:原大纲基本上以开列知识点的方式构筑教学内容体系,而且知识点的规定比较具体、严格,具有较强的限制性。现列出初中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部分作为比较:

1.欣赏中国优秀美术作品。

2.初步了解美术分类的知识。

3.学习平行、成角透视知识,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结构,做简单的写生练习。

4.了解人体比例、结构知识,进行铅笔人物速写练习。

5.初步了解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知识,进行花鸟小品临摹。

6.学习图案、平面构成知识,并进行练习。

7.利用黏土、石膏等材料进行小型雕塑制作。

三、注意标准实施的可行性

本课程标准首次明确了广大中小学美术教师是最重要的阅读者和使用者。为了帮助教师领会此次美术课程改革的精神,本课程标准对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案例(包括各学习领域案例25个,其他案例12个),以便教师能举一反三,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与原教学大纲的比较:原大纲虽在“教学要求”、“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积极改善美术教学条件”中涉及了一些指导性意见,但不及本标准具体,而且未提供具体的案例。

四、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美术学习的基本动力之一。本课程标准力求从这么几个方面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第一,降低学科知识和技能的难度和要求,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标准中提到的“在美术造型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熟悉常用颜色和工具。”(1-2年级“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以游戏的方式,观察和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组合造型。”(1-2年级“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走出教室,观赏校园和所在地区的景色。”(1-2年级“欣赏·评述”)“创造学生自己喜欢的漫画和卡通形象,用来表达观念、情感和思想”(7-9年级“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等。

美术学科知识点范文4

关键词 幼儿 美术 教育 特点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0111-02

一、独特性

美术课的教学目标首先应该体现美术学科在教育领域所独特的教育功能,应突出以人文主题为主线、以美术形式为载体、以美术学科的知识点和技能为隐线的操作要领,从而凸显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价值。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美术课上充分展示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美术形式所独具的魅力,所有的活动:听、看、说、想、唱、画、舞蹈、律动、创造、游戏、包括评价都应该围绕着美术展开,而衡量的标准就是你是否始终以美术作为所有活动的载体,有没有偏离美术的轨道,真正体现美术学科的独特性。美术老师担任的教学任务一般都是以一份教案在多个平行班进行教学,如何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创造出不同的、新的班级氛围,创设出特殊的教学情境,努力设计出适应学生心理的教学活动,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并逐步掌握运用美术手段表达美的技能技巧,这应该成为美术教师在每一堂课都必须要追求的一种理想。

二、不确定性

美术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结果,应该是不完全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并不表示我们不要“教学目标”了,而是在教学中应该多产生一些即时生成的“火花”,体现由学科知识、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元取向的设立上,使我们的美术课教学不再以单纯的技能表现和掌握为目标;使美术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与资料成为教师发挥释放能量的空间和平台,不再起支配作用,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查阅资料来补充教材的内容,这种不确定性因素应该成为此次改革突出的亮点,当然也应该成为教师转变自己观念的焦点;而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则表现在教师有了比较大的自由,能够灵活地选择和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支配的因素越来越多。这种不确定性还表现在:从传统的美术课程教学中过分强调教材的单一因素转变为注重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文化环境等综合因素的整合上来。这样,新的美术课程始终是在一种动态的、生长的生态环境之中,多种因素的动态情境在交互过程不断地有新的“增长点”。因此,教师创造新的教学形式、组合新的内容空间就成为其发展的主要目标。所以,在新的美术课改革中,每一堂课都是对教师“教”的素质最大的挑战和考验。这样的挑战表现在教师必须对自己“知识更新”和“文化背景”以极大的关注,新课程改革和美术课程的价值取向实际上改变了每个教师原有的教学生活。如果教师对美术教材的这种“不确定性”有了正确的认识,那么他们将能体验到一种创造性冲动带来的喜悦,又将感受着自己理性释放后心理上的愉悦。在每一个新的、不同的教学情境中不断出现的一般性和偶然性联系,会使美术教师不断形成新的学科专业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社会化

美术课程的教学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背景之下,在一种复杂的、多样的师生交融、合作、沟通中实现的。这个过程中不仅有着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而且还存在着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美术、文化历史之间的关系。说到底,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个人的认知过程和对美术的感悟,就是在大文化背景条件下、在相互促进中发生的。美术教育应该关注的问题就是人如何适应社会生活和人的发展所需要的种种能力。“人的社会生命起源于与他人的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美术学科领域的文化内涵与学生固有生活经验之间的对话、融合,学生、教师、家长及所在社区的文化资源与人类优秀文化传统之间的对话,是基础的美术教育及一切教育所必须注重的问题。学生是在社会交往中、在人与人的交流、沟通之中生存、发展。人类美术、文化、历史的经验与价值,美术和文化所带来的人的审美认知的成果,是通过美术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学生达成一种沟通与交融。况且,在每个学生受到规范的美术教育之前,他就已经开始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视觉、听觉、触觉等,接受着文化。从美术课程设计所提倡的多美术领域的融合与沟通这一要求,从美术教材编写所遵循的原则出发,美术课程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开放性的学习,多门类、多学科的融合,美术作品的经典性和精品性等诸方面原则都确定了对话和沟通是新的美术课程教学的核心。美术教师与学生二者之间是一种“交互性主体学习能力”的体现,这种“双主体”互动性是实现美术文化的传递过程。美术课程教学再也不能将某种美术学科领域知识的概念与技能方法,按照成人美术教育中学科逻辑的顺序硬塞给孩子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和自然界中,包括科学的研究中有着那么多的美感,而要感悟这些美、表达这些美,美术课程的教学空间是最大的,因为它联系着世界上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它比任何一个学科教学都要有优势。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多设立情境性的游戏活动,将已经概括化的社会经验、不同美术学科领域的知识点,通过一种文化的感召,唤起学生心理上的对美的向往的情结,逐步培育他们的美术感觉和美术素养。

美术学科知识点范文5

三个层次的科目共同构建的大学公共艺术教学课程结构,看似各司其职,保障了学生从不同层面进行艺术熏陶,从理论到实践完善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然而具体到实际操作层面,我们了解到在我国现行以专业教学为本位的大学教育体系下,可供公共艺术教学实施的学时非常有限。基于推动公共艺术教学实施的目的,教育部于2006年出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其中明确规定:“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由此可见,一门课程,2个学分,正是大学开展公共艺术教学的现实基础条件,而这个基础条件,在应对前面所述庞杂的公共艺术课程时,无疑就显得杯水车薪。多层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构建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从不同角度进入艺术领域学习的多样选择权,而不代表学生能够通过某一门课程的学习,获得从理论到实践的综合性审美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基于科目基本结构为主旨构建的公共艺术课程结构体系,不符合我国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现实情况,看似丰富的多元化课程结构对于学生的艺术学习来说却只是空中楼阁。那么,面对课程学时较少的客观现实情况,我们应如何来开展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的实现美育所要求“培养生活的艺术家”这一目标呢?

二.主题式教学模式特征与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互惠性

面对众多的艺术学科知识领域和有限的学时制约这一对显著的矛盾,调整公共艺术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无疑是教育工作者能够去积极应对的唯一良策。主题式教学模式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式方法。那么,何谓主题式教学?主题式教学是指在现代教学方法论核心———有机整合思维方式主导下,以现代教学概念为基础,以主题为枢纽,牵引教学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整体协调运行的过程中,在师生彼此适应与互惠发展的过程中,在学生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过程中,形塑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的整体型教学。它具有整体性、灵动性、超越性与开放性等基本特征。

1.有机整合重塑公共艺术课程知识结构

通过对定义的分析可见,“有机整合思维方式”是开展主题式教学的核心,而这也正是解决传统公共艺术课程知识面过窄、过于专业的弊端的关键。传统公共艺术基于科目基本结构所形成的课程体系,导致学生无论从哪门课程进行艺术教育的学习,都只能偏于一隅,无法构筑整体的艺术审美观,使得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时,一时难以形成明确的学习目的,再加之课程学时短,学生浅尝辄止,最终导致整个学习过程既无学习激情也无学习目标,成为了雁过无痕似的所谓艺术审美教育。以主题式教学模式开展的公共艺术课程,强调任何一门课或一个课程单元,都应该以主题的形式来开展,主题式教学能够整合教学内容,不以某一学科知识体系的获得为目标。这就打破了以科目知识为限的僵局,为教师跳脱出系统化的学科知识点,以美育大教育观为目的进行教学打开了思路。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校教育“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传统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模式无法跳出专业知识的窠臼,往往是在以艺术的专业知识去应对非专业的学生,这样基于课时限制和授课对象的差异,就导致了教育目标和教学实质的不对称。在此,试以常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西方美术史”为例来加以说明。在传统授课模式下,西方美术史课程以西方艺术发展的历史为线索构建整个课程体系,从原始美术、两河流域美术一直到印象主义,教师通过讲授呈现史实、风格、艺术家及其作品,对于不以艺术专业学习为目标的学生而言,学习过程较为冗长,教学方式比较枯燥,课程内容难以对学生形成长时间的吸引力,即使完成了课程学习也是学过就丢,无法在学生心目中形成对艺术的亲近感,对审美文化的追求。因此,甩不开的课程知识结构就成为了教师授课的一大限制,也导致了教学模式的单一,而难以达到“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的最基本要求。若采取主题式教学模式,则完全可以跳出系统知识学习的传统思维,在不同课程单元中选取西方美术史中的某一个主题为中心进行课程学习,以该主题为原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运用当代社会庞大的信息平台收集该主题所涉及的艺术史上下文背景、社会学知识背景、艺术家个人经历背景等知识结构,这样,学生不劳而获被动听讲的授课模式就变成了主动追寻探究的研究之路,而这个过程也恰恰是教给了学生如何去学习艺术史、研究艺术史的方法论。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主题式教学法也许无法将所有的学科知识点都传授给学生,但却教会了学生如何去看待和理解艺术史,如何去欣赏和品位艺术作品,如何去认知和感悟封存于历史中的一位位艺术家,这不正是公共艺术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吗?

2.从时间到空间,实现公共艺术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主题式教学的基本设计单位是“主题”,教师与学生围绕主题的内在逻辑而展开交互作用,这一作用过程中必定突破传统教学在空间上以“教室”为主要学习场所和在时间上以“课时”为基本教学单位的有限封闭性,向教学时空的“无限开放”性转化。因此,主题式教学的另一个最大的特质,就是教学形式的灵动性和开放性,而这恰恰是传统公共艺术教学方式所最欠缺的。主题式教学模式将教师课堂讲授、引导与学生课上讨论、课下收集资料的方式结合起来,由于学习任务的牵引,课程的学习时间获得了极大的拓展,学生在下课之后,仍要继续艺术学习,并学会从多元渠道去挖掘艺术资源,为之后的课堂学习形成基础。这无疑就突破了传统授课学时受限的根本问题,解决学生课堂应付听讲,课下抛之脑后的学习方式顽疾。另一方面,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拘泥于课本中、课堂上的艺术却往往与生活脱节,传统公共艺术教育未能打通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之间的隔阂。“知识一旦从它的原初形态、经验形态上升为抽象的概念、理论的逻辑体系之后,便远离生动、鲜活的生活本身,日益演变为枯燥,尤其是构成一个严谨空洞的文字、术语,过程的知识便隐匿乃至消失在结果的知识之中,仅仅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背景资料不必然地内在于知识本身。”由此可见,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活动只有实现抽象的艺术理论知识与火热的现实艺术生活相对应的审美体验,才能为学生的书本学习找准现实的根基,完善和培育学生鲜活的生命力。主题式教学,围绕特定主题展开,课程内容跨越了学科知识的时间轴和内容限制,强调多元知识的碰撞和冲突。为了实现主题的深化,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走出教室,进入美术馆、博物馆、民间艺术基地、设计文化机构,借力社会美育力量,通过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让学生深化课堂教学所得。应该认识到,学生在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并不是其学习的最终目的。公共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美,在生活中去体悟美,成为生活的艺术家。无论是学校美育还是社会美育,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要为现代社会塑造能够感受美,进而能够去参与美并创造美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社会人。因此,大学教育作为一个人生命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公共艺术教学就理应成为沟通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的桥梁,主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社会美育平台,帮助学生打开这座能够为之终生艺术审美提供源源不竭艺术资源的宝库。

3.过程型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评价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考虑的基本要素之一,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评价通常被定位于教学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这是传统教学更多地关注结果评价即终结性评价的应然表现。在主题式教学中,评价不是教学流程中的一个独立的环节,而是作为一个因素贯穿于主题式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中。对于大学公共艺术教学来说,过程型评价方式无疑是更加恰当的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考核手法。对于非专业学生来说,公共艺术教育的最大目的和意义不在于掌握了多少具体的艺术知识。当代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发展,强化了人们对新型艺术教育的共识:只要摆脱单纯追求技能的倾向,艺术教育就能开发人的多种智能———不仅激发人的直觉和想象能力,还能开发包括语言智能、空间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感智能、交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环境适应智能在内的多元智能。在主题式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的智慧和能力是多元的。在前期课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需要运用文献研究方法,涉及学生的逻辑能力、文字编辑能力等等;在课中的讨论交流中,需要发挥演讲、辩论以及沟通合作的能力;在课堂外,从课本知识到艺术实践的生发过程中,需要具备举一反三、拓展和创意思维的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过程型评价方式从不同角度去评价学生的学业成果,无疑就达到了通过课程评价方式来促进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的目的,改变传统教学考核模式中,学生学习无目标、考试忙应付,教师教学没激情、考核走形式的弊端。

三、结语

美术学科知识点范文6

【关键词】初中信息科技案例教学

一、案例教学中学生信息科技知识与能力各方面都得到提高

信息科技案例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第一,学生在案例教学中习得了哪些信息科技知识和技能,即学到的信息科技知识与技能的涉及面,也就是广度;第二,学生对这些知识与技能的应用能力如何,即对信息科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如何,也就是深度。此外,既然是初中的必修课程,初中信息科技学业考试的成绩也是衡量案例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标准。在进行信息科技案例教学时,我们是可以有效地将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点都融合到案例活动中去的。而有了知识点的支撑,学生在信息科技案例活动中,对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又怎么样呢?

二、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掌握信息科技知识与技能的深度研究

1.信息收集。信息收集是指通过各种媒介获取外界信息的过程。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信息收集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在因特网上收集信息的这个技能。而在案例教学中,不涉及具体讲解技能,而是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收集相关信息。在信息收集的案例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为了能够更有效地查找到资料,探索出了许多笔者都没有预料到的方法。笔者总结了一下,学生使用到的办法主要有以下几个。

(1)制定计划。学生在进行信息收集之前,教师一般都会告诉学生会安排多少课时给他们收集资料。大多数的兴趣小组为了后面的资料收集更加有效,会制定一份信息收集的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成员分工负责的信息收集板块,每一个板块的信息收集需要的时间。而在以前的传统信息科技教学中,学生是不会想到制定一个收集资料的计划,因为以前学习搜索只是为了搜索,只需要用教师提供的关键字搜索到指定页面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计划。

(2)选择资源。在信息科技案例教学中,为了满足后面案例活动的需要,学生收集的资料必须很全面,因而在资源上,学生也开辟了一番新天地。不仅在网络上收集资料,还会实地考察。

(3)变换关键字。学生在案例活动中查找资料,有时候会查不到相关的资料。这时候我看到有些学生会想尽办法变换关键字以企图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如在“百年灾难”案例中,教师要求找到与自己主题相关的数据资料,就有学生查不到资料。我曾经看到一个主题为“雪灾”的学生查找资料时,是这样变换关键字的,首先是“雪灾”,没有查找到数据资料,然后是“雪灾数据”还是没有数据资料,然后思考了一会儿,用“08年春节雪灾”,于是找到了2008年我国各地区雪灾受灾情况的数据资料。这些,在以前的课堂是根本见不到的。

2.信息存储。在传统教学和信息科技案例教学中,都要求学生对文件进行本地保存的工作。但是,由于案例教学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因而小组内必须资源共享,这样,在案例活动中,学生还学会了使用网上邻居保存资料,使用移动存储设备保存和传递资料,使用网络上的邮箱、网络硬盘等工具保存资料。因而,在信息存储这个技术上,案例教学使得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深刻。

3.信息处理。在信息科技案例教学中,学生要完成案例活动,要反复不断地使用信息处理的技能。

三、在信息科技案例教学中其他学科知识的培养

其实在一般学科教学中,多多少少都会接触和运用到其他学科的知识,但是,在信息科技案例教学中,更能够体现这一点。

在“真我风采”案例中,学生要进行电子小报的排版,需要使用到美术知识。而有些学生,甚至用英文介绍自己,又锻炼了他们的英文。

在“百年灾难”案例中,学生接触到的学科知识更多了。由于灾难的纷繁复杂,学生要了解的知识就更多了。地质、气候、环境类灾难涉及到地理和自然等学科;科技、交通和生产安全类灾难涉及到社会和物理等学科;战争类灾难涉及历史等学科;而疾病类灾难涉及到了生命科学等学科。虽然有些学科学生在进行“百年灾难”案例时还没有学习到,但却在信息科技案例教学中提前接触到了。在这三个案例的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更是得到了锻炼。在其他科目上,这种锻炼机会是很少的,而在信息科技案例教学中,交流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其实,在信息科技案例教学过程中,接触和使用其他学科知识也是必然的。因为案例是指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主要是限定时间、限定资源),具有明确目标的一次性任务。要完成一个任务,单靠信息科技这一门学科的知识肯定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