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的劳动力市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狭义的劳动力市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狭义的劳动力市场

狭义的劳动力市场范文1

关键词:农村 剩余劳动力 转移 开发

目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成为我国当前改革的中心内容。随着改革的深入展开,我国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众多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劳动力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源,充分、有效地利用它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因此,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深入把握这一群众性实践,适应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积极探索一条具有特色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途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基本状况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是: ①总量丰富,过剩严重。全国有9亿多人口居住在农村,在这9亿多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约4・9亿,但人均占有耕地只有0・14。从这个现实可以认定,我国乡村劳动力是绝对过剩的。如果按发展集约农业的要求来测算,我国农村失业人员将会更多。②劳动力大量外流。有关部门对2003年农村劳动力外流数量的低限估计为4000万人,高限估计约8000万人,即使平均按6000万人计算也已占到农村劳动力的14%,在部分省区这一比重还要高。

二、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开发的历程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开发所经过的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①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阶段。这一阶段大致为改革开放至80年代末期。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的极大解放,促进了农村经济和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产生了很大容量来安排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在自给、半自给的自然条件下开始的,分散保守是其基本特征。②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民工潮阶段。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我国农村乡镇企业接收剩余劳动力的容量已基本达到饱和,由于乡镇企业效益的降低,一部分劳动力重新“失业”。在这种情况下,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形成的后向推动力,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形成的前向牵引力,以及农民观念更新和宽松政策形成的可能性,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形成强大的“民工潮”。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发的新阶段――城市化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是向二、三产业转移,城市是二、三产业的载体,因此城市化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经阶段。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表现在:①转移方式向有组织化过渡。一方面外出民工的自组程度有所提高,出现了定点外出、以老带新、包工头组织、经纪人介绍等形式;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培育外出就业和管理工作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劳动力外输逐步向规范化、有组织化过渡。②转移方向以省内为主,跨省流动有所增加。跨省流动的劳动力约占农村总劳动力的5・4%,但流动方向逐步偏向省外。1988年~1993年外出劳动力的流动增加了66・3%,在省内流动的增加了113・6%,而跨省流动的增加了329・3%,说明跨省流动的外出劳动力明显增多。③就业结构多样化。过去外出劳动力就业结构偏低,一般以建筑业、饮食服务业为主,主要在“廉、粗、苦、险”等岗位就业。随着外出劳动力文化素质和工作技能的逐年提高,外出民工的就业结构也向着高层次多样化方向发展。目前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农业、运输业等都有民工在辛勤地劳动,有的民工已在机械制造、轻工、电子等行业从事较复杂的技术性劳动。

四、几点建议

根据我国的现实状况,我们认为对剩余劳动力的开发利用应做到:①限制民工流向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对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笼统地提倡放开城门或让农民自由进城落户也是不尽合理的。增加就业机会靠经济发展、资金积累和扩大或建立新的产业。②控制人口与劳动力转移并行,构建劳动力增长与转移规模相适应的机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出现固然有农村生产力提高推行机械化、自动化的因素,但隐藏在背后的症结却仍是人口数量的控制问题。脱离控制农村人口数量,单方面采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解决程度将取决于农村人口增长的控制程度和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因此必须“节源”与“增路”并行。③强调政府宏观调控管理职能。虽然目前我国建立和发展的是市场经济,依靠市场配置生产资料和资源。但是,政府的宏观调控与管理职能不应被忽视,政府应保证其宏观调控与管理职能的正常发挥。一方面要对宏观的产业结构和就业机构进行指导和协调,使其不畸型发展;另一方面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地方政府要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和法规,抓紧制定地方法规,使市场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④创造优良环境,鼓励外出劳动力回乡创业。劳动力输出并非是最终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外出劳动力一般青壮年比例较高,而且文化结构和技术素质也较高,他们一般都学习了一定的技术,掌握了一定的信息和一部分资金。这部分人如果长期流入外地,势必会对流出地造成较大损失,从根本和最终解决劳动力开发问题也应在农村内部自身解决。因此,政府应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这部分人得到锻炼后回乡创业。综上所述,我们面前的选择只能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改造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发方式,校正和解决现有的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诸多偏差及其产生的问题,开辟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2史同广,王慧.山东陵县冬季农业开发模式的探讨.经济地理,1996,(4)

狭义的劳动力市场范文2

1、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认为: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在于( )。

A、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

B、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料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2、在远古时期,在( )著作中,热情讴歌了人类的劳动,认为只有劳动才能得到财富、荣誉、家庭和朋友。

A、赫西奥德的《劳动与时日》

B、色诺芬的《经济论》

C、色诺芬的《雅典的收入》

D、柏拉图的《理想国》

3、产业革命后,提出“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观点的经济学家是( )。

A、配第 B、斯密 C、李嘉图 D、萨伊

4、( )标志着劳动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独立发展阶段。

A、索罗门·布拉姆的《劳动经济学》著作出版

B、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

C、20世纪40年代,芝加哥学派进行的“劳动经济学革命”

D、我国朱九通教授所著的《劳动经济学概论》出版

5、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起点是( )。

A、劳动力市场理论 B、工资理论

C、人的劳动和人力资源 D、个人职业生涯与职业选择

6、在知识经济时代,就业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 )

A、健康的身体 B、忠实于雇主

C、身怀一技之长 D、具有知识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7、按照行为科学家的研究,人的行为链条为( )。

A、动机需要行为目标 B、需要行为动机目标

C、目标需要动机行为 D、需要动机行为目标

8、美国行为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分为( )。

A、安全、生理、尊重、社交、自我实现

B、生理、安全、尊重、自我实现、社交

C、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D、生理、尊重、安全、社交、自我实现

9、在人力资源所包括的几个素质中,( )是基础。

A、科学文化素质 B、思想道德素质

C、身体素质 D、技能能力素质

10、狭义的人力资源开发是指( )。

A、人力资源的生理开发 B、人力资源的心理开发

C、人力资源的伦理开发 D、人力资源的智力和技能开发

11、在影响劳动力供给的诸多因素中,最为主要的因素是( )。

A、市场工资率 B、非劳动收入

C、家庭性因素 D、个人偏好

12、现代劳动经济学认为,在工时固定的情况下,要实现的劳动供给量,的办法是( )。

A、实行奖励工资 B、实行计时工资

C、实行固定工资 D、进行道德刺激

13、劳动力供给等于( )。

A、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时间

B、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效率

C、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时间×劳动力的效率

D、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时间+劳动力的效率

14、影响劳动力供给的非经济因素有( )。

A、市场工资率的高低 B、非劳动收入的多少

C、家庭因素的强弱 D、个人偏好

15、影响劳动力市场最根本、最主要的要素是( )。

A、市场性要素 B、组织性要素

C、社会性要素 D、工会、政府

16、劳动力市场的歧视主要可分为( )两类。

A、种族歧视、性别歧视 B、种族歧视、身体障碍歧视

C、宗教歧视、身体障碍歧视 D、工资歧视、职业歧视

17、在支配劳动力流动的内在机制中,最基本的机制是( )。

A、工资机制 B、供求机制 C、竞争机制 D、风险机制

18、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合理性是指( )。

A、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和收益的比较

B、劳动力流动的收益大于劳动力流动的成本

C、劳动力流动的收益等于劳动力流动成本

D、劳动力流动收益小于劳动力流动成本

19、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健康状况 B、社会文化因素

C、经济因素 D、人际关系

20、与年轻的劳动力比较而言,年老的劳动力流动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年老的劳动力流动的( )。

A、直接成本增加 B、机会成本增加

C、心理成本增加 D、风险成本增加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C 2、A 3、A 4、A 5、C 6、D

7、D 8、C 9、C 10、D 11、A 12、A

狭义的劳动力市场范文3

关键词:人力资源;外部环境;职责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2-0109-02

组织作为环境中的一个主体,需要随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只有了解外部环境,与外界环境中的其他主体有共生的机制,才能实现生存和发展,下面本文将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分一般环境分析、具体环境分析及信息获取渠道三个部分对外部环境分析进行论述。

一、一般环境分析

所谓一般环境,即指对环境中任何主体都会产生影响,而不是针对特定组织的环境要素,这其中与人力资源相关的要素共有以下几类: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薪酬水平、劳动法规、社会心理及舆论、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等。

1.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对组织而言是最基本的外部环境,作为组织的必要构成部分,缺少劳动力将直接影响到组织的正常运转。而评价劳动力市场不仅要关注劳动力供给的数量,还要关注其质量、结构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不仅要关注供给,还要从需求方面进行分析。在劳动力的供给方面,本文认为,目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目前行业内的从业人数,随着分工专业化的加深,越是职业化程度高的劳动者,对职业的忠诚越高于对企业的忠诚,因此这部分人就成为了优质的潜在劳动力供应者,这就要求人力资源部门能够了解行业内职业人员的总体状况及变动的可能性,以便为组织吸收优质劳动者,同时防止组织内优质劳动者的流失;二是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员,这其中大学毕业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每年相关专业大学生的人数、学历层级及地域分布等是企业预估劳动力供应时的一个重要参考数据,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大学毕业生群体的招聘,要根据他们的特点,把握好时间节奏和招聘的方式,如果招聘行动时间过晚或采取了毕业生不易接受的方式,将因此丧失一批人才;三是要关注劳动力供给的质量和结构差异,不论是目前的行业从业人员还是新进入市场的人员都存在这样的差异,比如同是项目管理人员,是否全程参与过一个项目就成为一个关键的质量指标,而同是学习软件工程专业,是擅长JAVA语言还是C#语言就造成了结构上的差别,因此人力资源部门在进行相关外部环境分析时要有所侧重;四是要关注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加入时间轴,动态的考虑相关要素对企业而言有重要的作用,比如未来三至五年由于扩招带来的大学毕业生增加趋势,及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带来的就业范围扩大趋势等,都是做劳动力供给需要考虑的事项。

组织对劳动力市场的分析是为了更好地获取适当的劳动力,而其他主体对劳动力的需求会对此产生影响,所以也有必要进行分析,例如某跨国企业决定退出中国市场的业务,由此会带来对该业务人才的需求的降低,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同行业的企业就面临相对充裕的人才供给,可以因此调整人力资源的相关政策。

2.市场薪酬水平的分析。市场上薪酬水平的分析是环境分析中的重要部分。组织都希望以较低的成本吸收、使用优秀人才,但在节省用工成本的同时,必须注意到组织薪酬水平的外向竞争性。因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买卖双方,狭义上讲,用人单位通过付出薪酬来购买劳动力,而劳动者则出卖劳动力换取薪酬,虽然这个市场的建设存在着缺陷,但仍需要出卖的劳动力与薪酬是等价交换的关系,否则就难达成稳定的交易。这要求组织对劳动力市场上的薪酬水平有一个了解,再结合自己的战略定位设定相关制度。需要注意的是,薪酬水平不仅要看工资、奖金等形式,还要综合考虑各种福利、津贴等形式,换言之,要以劳动者能感受到的收益来评价市场薪酬水平。例如某应聘者年薪12万,但每月有一定数额的用车、通信、饮食补助,由公司提供停车位,且不定期的发放各种消费卡,此时他感受到的薪酬水平比只有固定年薪工资12万还高,公司单就薪酬水平讲,对他是没有吸收力的。

3.劳动法规政策方面。劳动法规是组织受到的诸多法律规范中的一种,具有强制性,又因与员工的利益密切相关,影响面大,是组织运营管理中不容忽视的一点。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劳动合同法》出台对企业的影响,该法规对劳动合同签订及期限、试用期、经济补偿金等诸多事项的规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也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制度及管理方式提出了规范的要求,一旦管理不到位,就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此外,诸多地方性的政策法规也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及时掌握,例如医疗保险报销制度的变动、外来人员的用工制度、社会保险的跨界流动问题等等,这不仅是企业规避法律风险的措施,也是为员工贴心服务,使其更好发挥作用手段。

4.社会心理及舆论方面。社会心理及舆论并不像薪酬或法律等刚性的环境要素,它对企业的影响可大可小,且其形成和发挥作用的机制也不像其他要素那样清晰,但如果组织没有注意到这个要素,就可能处于不利的竞争环境中。这其中比较明显的例子是富士康在2010年五个多月的时间内连续发生12起跳楼自杀事件,一时间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强烈关注。事后回顾整个事件,12连跳有深刻的社会心理因素:高强度的重复工作,收入与理想的差距,工作生活条件造成的心灵空虚感、忧郁情绪的蔓延及交叉印证带来的情绪加强等等,这些社会心理不仅存在于富士康员工身上,而是社会中一大批青年的共同心理现象,富士康公司没有注意到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因此成了这种现象的第一个实例,不仅影响了公司的正常运营,也极大的损伤了公司的美誉度。而事件本身也成为了社会舆论的一部分,引起了人们对用工方式、体面工作的思考,站在富士康之外的企业角度讲,如果不注意这一舆论倾向,并采取相关措施,也会重蹈覆辙。

5.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全球化的一个特征就是经济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整合,人力资源要素也不例外。对于组织而言,不仅会遇到自身利用全球人力资源的问题,还会涉及到与其他组织内多样化人员进行交流协作的问题,这与组织全球化的程度,法律经济文化方面的差异、全球化管理人才的供需、多元化员工的管理等有着密切关系,需要组织进行关注。

二、具体环境分析

所谓具体环境,是相对于一般环境而言的,它是特指组织所处的竞争环境,本节借鉴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思想[1],认为组织需要对购买者、供应商、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生产者等五个市场主体进行分析,因为这些主体是组织决策的限制条件,会对组织的协作、竞争、战略定位等决策行动产生影响。从人力资源角度讲,应该分别从这五个主体的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及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例如,大型汽车厂商等与供应商有深度协作的组织,制定战略时必须考虑供应商有无足够的人员数量及人员素质予以保证,如果答案是否定的,组织就需要变更战略,或者寻求有足够人力的供应商,或者要求现在供应商做人力资源战略方面的调整,整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缓冲,为了不影响组织战略的实现,在战略制定时就将其考虑进来是明智的。除此之外,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范围的竞争态势是值得注意的,换言之,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考虑这五个市场主体。

三、信息获取渠道

外部环境分析需要获取大量的信息,可以借鉴竞争对手情报分析的相关理论方法,就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本文认为有公共信息渠道、人际沟通渠道、招聘渠道、专业咨询机构渠道等四个。

1.公共信息渠道。公共信息是最易获得的,但也意味着它的价值不会太大,这个渠道包括政府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年鉴,专业协会及相关专家的行业性报告、专题研究,及个别公司主动披露的信息等,这是较直接的信息形式,除此之外组织还可以通过搜集社会新闻中的各种线索,综合分析得出有用的信息。

2.人际沟通渠道。此渠道是通过各种会议、展览、交流活动等形式及个人的人际关系来搜集信息,与公共信息不同,这种渠道中的信息虽然也是公开的,但需要通过沟通来获得,对搜集者的交流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3.招聘渠道。招聘渠道是正常招聘流程的副产品,是通过向应聘者寻问前顾主的情况来搜集信息的,例如通过寻问应聘者在前工作单位的职级水平、下属人数等问题,来推测此单位的人员数量及结构关系,又如通过询问其期望薪酬或目前薪酬水平来推测此单位的薪酬水平等等。

4.专业咨询机构渠道。借助专业咨询机构进行信息的搜集具有准确高效的特点,但同时成本也较高。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咨询公司的主业不是信息搜集,而是做管理咨询、招聘外包等业务,但为了开展工作它有机会接触到“圈内”企业的很多内部信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它就成了信息的富集地,在信息网络中拥有了独特的地位。这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条信息搜集的渠道,同时也提示组织在与这些机构打交道时要注意把握分寸,保守组织秘密。

除了信息搜集渠道外,值得注意的是信息获取手段的道德问题,因为某些信息获取的手段与商业间谍、欺诈、盗窃行为之间的界线并不十分清晰,如假装成记者向竞争对手询问相关问题,购买竞争对手的内部通讯录等等,这需要组织根据自身的情况以一定的标准作出判定,以免产生组织成员在道德上的危机[2]。

参考文献:

狭义的劳动力市场范文4

[关键词]广西;城乡统筹就业;政策

[作者简介]杨豫,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社会保障学2006级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5-0063-05

广西是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之一,同时也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近几年来,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为广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快推进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势必加大广西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规模,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广西面临着整合城乡劳动力市场、统筹城乡就业的巨大压力。因此,构建合理的政策体系,促进广西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统筹广西城乡就业体系,对广西的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乡统筹就业的内涵

自上世纪80年代末起,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涌向城市,发展至今,我国已形成每年约2亿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他们远离农村,在城市就业、生活,已成为我国独特而不可缺少的流动劳动大军。然而,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城乡分割现象,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存在着许多障碍。城乡统筹就业概念的提出,正是为解决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提供城乡公平的就业制度而产生的。张建武早在2001年就给出城乡统筹就业的定义:“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城乡统筹就业是本地乡村劳动力和城镇劳动力的统筹;从广义的角度看,城乡统筹就业是区域间劳动力市场的统一和开放,即通常所说的本地劳动力与外来劳动力市场的统一。”发展至今,本文认为城乡统筹就业已包含更多层次的含义:第一,城乡统筹就业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城乡统筹就业应是一个宏观的社会政策,通过实现城乡统筹就业,带动农村的产业、投资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实现就业与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二,要实现城乡统筹就业,就必须把城市就业和农村就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效地向城市转移,增加了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成本。不公平的就业制度损害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权益,增加了他们的劳动风险。政府应明确政策导向,建立公平的城乡就业制度,培育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保证城乡劳动者获得平等的劳动参与机会、平等的教育、职业培训等机会。加强城乡就业的内在联系,实现城乡就业的统筹规划、良性互动和整体发展。第三,城乡统筹就业是城镇化进程的一部分。城乡统筹并不是僵硬的城乡合一,而是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实现农村与城市发展统一规划,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中国的城镇化必须解决城乡分割发展的现状,农民工在这一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政府不能单纯地把进城务工的农民看成是城市建设的劳动力,而应该看到他们对推动城镇化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他们不是城市的过客,而是城市的主人,是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明确了这样的理念,政策取向才能真正致力于消除城乡就业制度上的分割和歧视,确保公平的就业环境。

二、广西实现城乡统筹就业的现实意义

(一)实现城乡统筹就业是加快广西城镇化步伐。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按照发达国家的一般发展规律,当工业化进入中后期发展阶段时,农村劳动力将加速非农化和城镇化。比如,日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从1947年的54:23:23转变成1998年的5:32:63,非农比重提高了49%;韩国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从1960年的66:9:25转变成1995年的12:31:57,35年间非农比重由34%提高到88%。广西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快速实现70%或80%以上的非农就业是不现实的。但不断缩小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根据《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十一五”时期广西要重点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资源型工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产业集群,增强工业竞争力,加快区位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广西的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要从2005年的57:11:32转变为2010年的50:12:38。现在看来,完成这个目标的压力仍然是巨大的,截至2006年底广西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仍高达56.18%,而受经济危机影响,2008年大量出口制造业的农民工返乡,对广西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三次产业就业人口分布的目标更是提出了严峻挑战。不加快城乡统筹就业的步伐,就不能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就更加严重制约广西的城镇化速度,影响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的预期目标的实现,进而严重影响广西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实现城乡统筹就业是加快解决广西“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广西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大部分农村集中在山地和丘陵地区,平原只占总面积的20.6%,发展现代化规模经营农业的难度较大,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点少。居民纯收入普遍较低。2006年,广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770元,相对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和广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9899元都有较大差距。根据发达省区的经验,非农就业收入是农村居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据统计,2005年广东省山区通过劳务输出可创劳务收入180多亿元,相当于山区GDP的10%,使山区农民人均增收600元左右,可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巨大作用。因此,广西应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就业,通过拉动非农就业收入提高农民增收的速度和幅度,进而促进农村的整体发展。

(三)实现城乡统筹就业对建设和谐广西,实现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城乡统筹就业的目标不仅仅是尽可能多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更重要的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构建公平的就业制度。这些政策制度的实施对于改变城乡分割的局面、协调城乡关系、缩小城乡差距起到重要作用,以及构建和谐的广西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聚居的地区,世居民族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2个,另有满、蒙古、朝鲜、白、藏、黎、土家等40多个其他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1930万人,约占自治区总人口的38.9%。2006年,广西民族乡

镇人均纯收入只有1718元,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居民生活较贫困。但受其自身聚居特点、生活态度的影响,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难度较大,必须加以合理的引导。如果广西不能合理有效地转移少数民族人口的非农就业,势必会影响少数民族居民收入,进一步拉大少数民族居民和汉族居民的收入水平,影响广西的和谐发展和民族团结。

三、广西实现城乡统筹就业的制约因素

(一)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城乡差别的劳动就业制度是制约广西城乡统筹就业的制度因素

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标志着决定了我国城镇、农村两种社会身份的户籍制度的形成,经过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发展逐步定型。二元户籍制度犹如一道无形的高墙,将我国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彻底地分离开来。这种身份上的差别在我国很长一段时期被逐步强化,体现在包括就业制度在内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强化了城乡差别,是目前城乡统筹就业困难的制度性根源。

罗尔斯的正义论指出,为了平等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的同等机会,社会必须更多的注意那些天资较低和出身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依据公平正义原则,作为就业弱势的农民工群体,应该得到国家和社会的更多关怀和政策上的倾斜。但是,在我国,户籍制度反而为人们出身不平等提供了制度保障。因为,户籍制度不仅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一种社会资源占有多与寡的符号。即便当今某些城市在积极取消对人口的流动障碍,特别是在国家政策的向导下逐步取消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准入限制,但与城市户口相联系的就业、教育、医疗等其他制度却依然在强化着这种不公正。这些建立在户籍制度之上的各种权利不平等正是城乡统筹就业制度实施的难点所在。

(二)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较低是制约广西城乡统筹就业的“瓶颈”

进城农民工的文化素质整体来说不高,缺乏职业技能。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公报显示,目前进城务工的农民工70.1%是初中毕业水平,18.7%是小学文化水平,8.7%是高中文化水平,大专及以上水平仅占1.3%。由于他们的教育水平较低,技能不足,就业空间深受制约,很难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只能在低层次的产业中形成过度竞争。2005年,全国约1.4亿进城务工人员中,有近1亿人从事工业和建筑业,剩下的4000多万农民工集中于交通运输业、贸易及餐饮业。而近年来沿海发达地区对农民工招工的条件不断提高,一方面农民工的低技能水平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另一方面企业急需的劳动力出现短缺现象,劳动力的供需出现矛盾,这对城乡统筹就业的目标提出更大的挑战。

对于广西来说,除了具有上述的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的普遍特点外,民族地区特有的生活习惯和态度更加制约城乡统筹就业的步伐。广西多山区,地形复杂,分布在山区中的村寨和外界的交流较少,受民族风俗习惯和传统思想的影响,某些习俗客观上制约社会化制度的发展。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生活悠闲,对物质追求也不强烈,习惯于自由的生活方式,安于现状,给劳动部门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带来难度。

(三)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健全严重阻碍广西城乡统筹就业步伐

农民进城就业要支付包括进城就业的交通费用、寻找工作的各项支出以及在城市寻找工作时的生活费用等成本。他们无不盼望能尽快找到工作。劳动力市场是劳动者寻找工作、获得就业信息与服务的场所,农民进入城市的第一步应该是在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就业机会。但是,由于目前劳动力市场缺乏有序的管理,供求信息的社会化程度很低,而且信息的虚假比例很高,农民工在求职过程中受骗上当的情况屡见不鲜,更多的农民工就倾向于依靠亲友介绍,劳动力市场发挥的作用不大。而目前同乡亲友介绍工作也形成了专门的职业,每个进城务工的劳动者都要向介绍人缴纳几百块甚至更多的中介费,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务工成本。

(四)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护不力是制约广西城乡统筹就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民工在城市中处于卑微而尴尬的境地,这与他们的贡献形成强烈反差。由于广大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较低,只能进入收入低、福利差、技术水平低、劳动强度高的次级劳动力市场,在就业机会、就业服务、劳动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经常遭受不公平待遇。在这种情况下,以就业权益保障为基础的一系列其他社会权益更是难以实现,如住房、教育、分配、医疗、养老、名誉、娱乐以及平等的性别权利,这些社会权利的缺失导致农民工群体的整体性相对或绝对的经济贫困,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持续性转移。另外,有的地方政府狭隘的利益观念使其以经济建设为唯一目标,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指标而忽视劳动者权益保护,把严格执行劳动法和招商引资以及优化投资环境对立起来,劳动执法力度不够。深圳社会观察研究所认为,“地方政府与资本的利益已高度一体化”,“地方政府对劳工的处境和遭遇普遍表现出漠视和冷淡的态度”。

因此,解决农民工的就业权益保护问题是城乡统筹就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充分保护农民工的合法就业权益不受侵犯,是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必要条件。

四、广西实现城乡统筹就业的政策建议

(一)利用地缘优势,发展优势产业,拉动劳动力需求

广西南邻北部湾,西南与越南接壤,拥有北海、钦州、防城等良港,在与东盟各国和地区发展经济贸易中占有良好地理位置。2006年首届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提出了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为重点的中国一东盟“一轴两翼”M型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战略构想,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广西应抓住机遇,利用地缘优势,集中财力物力,大力发展临海工业,建设特色的港口群、产业群和城市群。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建设不仅能改善广西的投资环境,更能吸纳大量的劳动力,方便本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2008年,东南沿海的外向型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较为严重,劳动力需求减少,使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广西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在广东珠三角地区,对于返乡农民工来说能在家乡找到工作是他们迫切的愿望。广西各级劳动部门应把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当作机遇,积极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统筹工作,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力度,引导他们尽快在广西区内就业。这样不仅利于劳动部门对流动劳动力的管理,更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后备劳动力资源,推动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推动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公民有自由迁徙的权利,这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表现。我国地广人多,地区发展和人口分布都不平衡,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不仅要确立公民的迁徙自由的权利,还要有利于公民的合理流动。在我国境内除港澳台地区,公民的自由流动是不受限制的。但这种自由在诸多附加条件下变得不那么自由。户口管理被附加了行政管理职能,使户

籍不同的城乡人口在劳动就业、教育、住房、社会福利等方面享有的权益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农民工来说,进城务工只是获得更多经济收入的方式,与户籍制度相关联的保障性住房、子女教育、社会福利等看似近在眼前,实际却远在天边。大多数农民工没有长远目标,为着眼前的经济利益往返于城乡之间。因此,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消除附加在户口之上的各种社会功能,加快对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的改革。

(三)增加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

英国社会学家英格尔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发展最终所追求的是人在素质方面的改变,这种改变是获得更大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方式,同时也是发展过程自身的伟大目标。”日本在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到1990年,有40%的农村适龄青年升入大学。政府还在各地建立职业训练机构,对希望外出劳动对农民进行职业培训。因此日本农民的素质与城市劳动力素质相差元几,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很快适应非农化。可见,注重农民的基础教育和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培训,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改善农民工的就业弱势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广西许多山区农村的物质条件极差,虽然义务教育免除了学杂费,但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许多学生从小学起就必须住校。每年几百块的生活费就把部分适龄儿童挡在了学校大门外。农村的基础教育水平有限,导致农村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教育事关民族的未来,不能因为贫困而剥夺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对于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必须也只能由政府来买单。因此,政府要提高对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投资,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不因经济原因辍学。

2 兴办农村职业高中教育。我国已在农村全面实施义务教育,但是,初中毕业对于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作用不大。根据2020年城镇化达到56%的目标,今后我国每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大约以1300万的速度递增。职业高中为提高农村青年的文化水平提供了道路。职业高中可以直接学到技术,比普通高中更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更容易受到农民的欢迎,在农村发展职业性高中对提高农民的整体教育水平非常重要。应降低职高的学杂费,提高职高的教育质量,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还可以创造条件为职高联系技术对口企业,直接进行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

3 加强对培训市场的管理。目前政府部门垄断了大部分的培训市场,导致我国培训市场总体上专业化、市场化程度低。为提高农民工的培训水平,政府应放开农民工培训市场,引人竞争机制,由政府、社会、用人单位等有效配合,形成多元化的办学体制。这样,既可以大大增强农民工培训机构的办学责任与动力,促使他们在竞争中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又可以促进我国有限的教育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而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对培训机构依法进行监管,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确定培训机构的市场准入标准,对不符合培训条件和违法违规、损害农民工权益的培训机构依法坚决取缔。同时,劳动部门应着重对劳动法律法规知识进行讲解,让农民工掌握基本的劳动法律知识和利益诉求渠道,帮助农民工进行必要的自我保护,增强其维权意识。防止农民工因为不懂法而忽视自我保护,受到企业的不公平待遇。

(四)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发展的劳动力市场

建立和培育劳动力市场从而实现就业市场化是我国就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在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服务的工作上起到的作用还是不够的。部分劳动力市场秩序混乱,而且有些机构打着为农民工介绍服务的幌子乱收费,提供虚假信息,导致农民工权益受到侵害。据一项调查表明,从农民工进城找工作的途径看,68.2%的人依靠熟人介绍,19.6%的农民工自己找,只有2.8%的农民工是通过劳务市场、中介机构。这说明,进城农民工普遍对职业介绍机构不信任。政府应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农民工的就业指导,提高其服务水平,逐步建立劳动力输出地与输入地、城市之间、区域之间的劳动力资源供需网络,为农民工提供更方便的就业信息和服务。市场通过价值规律的引导对其进行合理优化组合,从而提高转移就业的稳定性,增加农民收入来源。同时,劳动部门应注意规范和整顿各类劳动力市场,对非法的职业介绍机构及虚假信息等有损劳动者利益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五)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在户籍制度影响深远的我国,建立突出城乡平等的劳动就业制度、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就业权益非常重要。地方政府要清理、取消各种针对农民工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劳动部门要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要求,加强对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和劳动合同内容的审查,对不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条款不完备或者合同内容显失公平的用人单位要依法予以处罚。另外,针对农民工劳动报酬权受侵害严重的情况,应进一步完善劳动报酬保障制度。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建立工资支付制度,对工资支付的周期、形式、标准、加班补偿等作出明文规定,并将工资支付情况备案,以备劳动部门的监督检查。对于企业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

狭义的劳动力市场范文5

关键词:薪酬 设计理论 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212-02

薪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使用得当,会激发员工高涨的工作热情,同时又能达到企业人力成本比较合理的目的,有利于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企业的薪酬水平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企业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只有对外部环境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企业才能吸引发展所需的各类优秀人才。因此,建立一个富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必须进行薪酬设计相关理论的研究。

一、薪酬的概念、本质、构成

1.薪酬的概念。薪酬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是指个人参与社会劳动从组织得到的各种酬劳的总和,包括直接以货币形成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可以转化为货币性的劳动报酬,工作本身带给员工个人的机会和满足感,以及工作环境带给员工的满意、方便、舒适和愉悦。传统的薪酬只对直接经济报酬,特别是货币工资感兴趣。随着企业性质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报酬的成分发生了实质上的变化,间接经济报酬和非经济报酬的部分越来越重要。

2.薪酬的本质。薪酬是员工因向其所在单位提供劳动或劳务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酬劳或答谢。其实质是一种公平的交易或交换关系,是员工在向单位让渡其劳动或劳务使用权后获得的报偿。在这个交换关系中,单位承担的是劳动或劳务的购买者的角色,员工承担的是劳动或劳务出卖者的角色,薪酬是劳动或劳务的价格表现。

3.薪酬的构成。薪酬是一个综合性的范畴,薪酬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工资、奖金、福利、津贴与补贴、股权等具体形式。支付方式除了货币形式和可间接转化为货币的其他形式外,还包括职业保障、学习机会、引人注目的荣誉、个人成就感等等。薪酬的外在表现上分广泛,如果将薪酬狭义地理解为货币,势必影响薪酬管理的激励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薪酬分类

1.按照产生的作用不同,薪酬可以分为保健性薪酬和激励性薪酬两类。

2.按照表现的形式不同,薪酬可分为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薪酬两类。

3.按照计酬的方式不同,薪酬可以分为计时、计件和业绩三类。

4.按照产生的机制不同,薪酬可以分为外在薪酬和内在薪酬两类。

三、薪酬的职能

1.补偿职能,可以保证劳动消耗与劳动力生产费用支出的补偿。

2.激励职能,提高员工生活水平和自身的素质。

3.保值增值职能,保证企业和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增值保值。

4.效益职能,社会才有可能扩大再生产,经济才能不断发展。

5.调节职能,劳动者合理流动,既满足了各行各业的需要,又平衡了人力资源结构。薪酬还能协调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

6.统计与监督职能。薪酬是按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进行分配的。通过薪酬可以把劳动量与消费量直接联系起来,从而通过对薪酬支付的统计与监督,进而也是对消费量的统计与监督。这有助于国家从宏观上考虑合理安排消费品供应量与薪酬增长的关系,以及薪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比例关系。

四、影响薪酬水平的因素

员工的薪酬并不完全是企业和员工在劳动力市场上自由交易的结果,也不是企业内部随心所欲的产物,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简单分为三类。首先是企业员工的个人因素,主要有工作表现、资历水平、工作技能、工作年限、工作量、岗位及职务差别。其次是企业内部因素,主要有:企业负担能力、企业经营状况、企业远景、薪酬政策、企业文化和人才价值观。第三类是企业外部因素,主要有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国家的政策和法律、居民生活费用、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当地通行的收入水平和某地区某行业的工资水平。

五、薪酬制度及类型

薪酬制度是指企业根据员工在不同时期和条件下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的不同,对员工相应的劳动报酬采取的不同计算与支付方式。它是薪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五种类型。

1.工作工资制。工作工资制是对事不对人,员工工资与岗位和职务挂钩,不考虑超出岗位要求以外的个人能力。

2.能力工资制。能力工资制是对人不对事,岗位的变动一般不影响工资。

3.绩效工资制。绩效工资制采用个人绩效与团队绩效、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紧密挂钩的灵活的薪酬体系,将薪酬与绩效紧密结合,绩效薪酬随绩效的变动而变动。

4.结构工资制。结构工资制发挥了工资的各种职能作用,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强。

5.年薪制。年薪制是随着经济和管理的发展在结构工资中新出现的一个比较特殊的类型。年薪制是指企业以一个经济核算年度为时间单位确定经营者的基本报酬,并视其经营成果确定其效益收入的薪酬制度,充分体现人的能力大小。

六、薪酬设计相关理论

通过对薪酬的概念、本质、构成、分类、职能、因素、类型等的说明,我们得出以下薪酬理论:

1.维持生存薪酬理论。这一薪酬理论最初是由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弟提出的,18世纪初的法国经济学家魁奈和杜尔格以及后来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发展。维持生存薪酬理论的主要观点,一是产业社会中工人的薪酬应该等同或略高于能维持生存的水平。二是劳动和其它商品一样,同时具有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自然价格是指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可使劳动者大体活下去并不增不减地延续其后代所必需的价格,它随着生活必需品价格的涨落而升降;市场价格是指根据劳动力供求比例实际付给劳动者的价格。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可能会与其自然价格偏离,但最终会再次趋于平衡。这一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在同一国家和地区的工人之间的薪酬会有差别,也很难说有些国家的薪酬水平是在生存线上。所以,19世纪中期这一理论被多数经济学家所抛弃。

2.薪酬基金理论。19世纪上半叶,维持生存薪酬理论日渐没落,其继承人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等人提出薪酬基金理论。其主要观点是:薪酬决定于劳动力人数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以及这种资本与其它资本之间的比例,薪酬数量和水平由总资本及其比例决定。这一理论存在很多缺陷。实际上薪酬基金所占比例和劳动力数量都在发生波动。所以,这―理论遭到其他经济学家的批评,1869年穆勒本人也放弃了这一理论。

3.薪酬差别理论。亚当-斯密是薪酬差别理论的创始人之一,这一理论认为,造成不同职业和工人之间薪酬差别的原因有两大类,一类是由不同职业性质造成的,另一类是薪酬政策造成的。不同的工作岗位和职业,要求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量的付出不同,劳动报酬也有差别。薪酬政策与薪酬差别之间的关系则指出政府不适当的薪酬政策会扭曲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职业性质与薪酬收入差别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现

代岗位和职务工资制的基础。

4.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不是薪酬决定理论,但是它对薪酬的决定有影响。该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提出,加里・贝克尔加以发现。该理论认为,资本采取两种形式,即体现在物质形式方面的物质资本和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人力资本。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健康状况等构成了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其投资包括教育、保健、衣食住等方面的支出。人力资本投资的目的对劳动者个人来说是为了现在或未来获得效用,得到满足。从薪酬角度来说,只有未来得到的薪酬现值等于或者大于现在的教育投资等支出的现值时,劳动者才愿意投资,也就是说,人力资本投资必须得到补偿。

5.边际生产率薪酬理论。边际生产率薪酬理论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美国经济学家约翰-贝茨-克拉克等。他们认为企业主总是力求他的每一种生产要素都获得最大利润,以至于每一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都能得到最佳配置。由于存在边际生产率递减的规律,薪酬取决于劳动边际生产率。这就是说,企业主雇用的最后那个工人所增加的产量的价值等于该工人的薪酬,工人的薪酬水平由最后雇用的工人的产量决定。边际劳动生产率薪酬理论开创了薪酬问题研究的新时代,因为它致力于企业和厂商层次的微观分析,建立起薪酬和生产率之间的本质联系。

6.集体谈判薪酬理论。边际生产率薪酬理论和供求均衡薪酬理论均以劳动力市场买卖双方的完全竞争为假设前提,实际上,这个前提很难成立,薪酬分配越来越取决于市场均衡之外的不同主体力量的对比。因而英国经济学家庇古的集体谈判薪酬理论逐渐发展起来。他认为,当薪酬通过集体交涉决定时,薪酬率不再是由劳动供求决定的单一点,而存在一个不确定的范围,不确定性范围的大小与雇主对劳动者的需求弹性以及劳动者对工作的需求弹性有关。劳方最初的薪酬要求是上限,雇主最初愿意提供的薪酬是下限,在谈判过程中,经过提议、让步、讨价还价等,劳方和雇主可以达成一致而确定薪酬。集体谈判薪酬理论就确定短期货币薪酬而言是迄今最好的一种解释,而边际生产率薪酬理论则是迄今对长期薪酬水平的基本要素作出的最好的一种解释,两者有一种内在的统一和相互补充。

7.效率薪酬理论。1984年,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与夏皮罗创立了效率薪酬理论,其基本观点是工人的生产率取决于薪酬率。薪酬率的提高将导致工人生产率的提高,有效劳动的单位成本反而可能下降。企业降低薪酬不一定会增加利润,提高薪酬也不一定会减少利润。该理论认为,最初,生产率随薪酬率增加呈加速度增加,每个有效劳动单位和劳动成本递减,但在某个有效点之后,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减缓,每个有效劳动单位和劳动成本递增。企业追求每个有效单位的劳动成本最小化,即薪酬劳动成本处于最低点,这个最低点就是效率薪酬。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薪酬越高,劳动效率越高,即使在劳动力市场上供大于求,企业也不会通过降低薪酬来多雇佣工人,因为降低薪酬会导致工人努力程度的普遍降低,使企业处于更加不利的状态。

狭义的劳动力市场范文6

关键词:农民工;民工荒;成因

近年来,企业用工短缺的“民工荒”状况已经波及整个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地区,并向中西部地区纵深发展。金融危机后,由于经济复苏,企业用工短缺的问题有愈演愈烈之势。我国一向被认为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却出人意料地大范围出现民工荒,其对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将以浙江省为例,通过调查,对企业用工现状以及“民工荒”的成因进行分析,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解决“民工荒”问题提供参考。

一、农民工的定义

《中国现代社会学辞典》中将“农民工”定义为“拥有农业户口、被人雇佣从事非农活动的农村人口”。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狭义的农民工,一般指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本文所说的农民工主要指的是狭义的农民工。

“民工荒”则是指城市经济需求的民工劳动力普遍高于民工愿意和能够提供的劳动力,即民工劳动力出现短缺。社会各界用“民工荒”这个词概括了我国部分企业招不到农民工这一现象。

二、浙江省企业“民工荒”现状及特点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等多种因素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农民工回流现象。作为返乡潮的延续,2009年春节过后,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并没有像往年一样出外打工,而是留在家里等待观望。到2009下半年,随着经济的复苏,企业久违的订单重新增加,闲置的生产线重新开动,可工人找不到了。

据调查,此次民工荒具有以下特点:

(一)从行业看,缺工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

此次“民工荒”中找不到人的企业多集中在对农民工需求大、工资收入低、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的加工制造业和服务性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外出农民工中,从事制造业的占39.1%,建筑业占17.3%,服务业占11.8%,排在前三位。从工资看,2009年农民工收入最低的行业为住宿餐饮业、服务业和制造业,他们的月均工资分别为1264元、1276元和1331元。

(二)从工作岗位看,缺工主要集中在一线操作工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与2004年“民工荒”缺工集中在技术工不同,本次的“民工荒”紧缺的是普通的操作工。例如,温州劳动力市场缺口最大的5个工种是:普工、服务员、学徒工、平车车工和注塑工;宁波市人力资源市场的用工统计信息显示:服务员、普工、缝纫工最为紧俏。

三、后金融危机时期“民工荒”成因

浙江省出现大规模“民工荒”,背后的原因十分复杂。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将这些原因归结为几个主要方面:

(一)劳动力总量的供给相对减少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报告证明了2004年是个重要的转折点:当年,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数量增长率为5年来最低,增长率较上年减少74%。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5岁到59岁)供给增长率也在2004年首次出现下降。因此从2004年起首次出现了“民工荒”。到2011年左右,劳动年龄人口开始不再上升,2021年开始绝对减少。2001-2009年里,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仅为1%左右,大大低于1996-2000年的水平;而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却保持了年均10%的快速增长,远高于1996-2000年平均增长8.6%的水平,企业的用工需求却在持续增长。因此,在未来的时间内我们的劳动力供给将逐步趋于紧张。

(二)中西部发展快,增加了用工需求

近年来,随着中央政策向中西部倾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特别是在中央应对金融危机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的带动下,中西部地区更是掀起了一轮热火朝天的投资潮。统计数据显示,10年来,西部地区快速崛起,GDP年均增长率达11.42%,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两个百分点。2009年上半年,西部经济更是率先于中东部经济和全国经济反弹上行: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上半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增长5.9%、6.8%、13.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东部、中部、西部分别增长26.7%、38.1%、42.1%。中西部地区高速经济增长所创造出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为农民工选择留在家乡或者附近打工提供了机遇。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工资增长加快,与东部地区的收入差距减小(2009年东、中、西部农民工工资的增加幅度分别为5.2%、5.9%和8.2%)。再加上流动成本的原因,沿海地区的“招工”竞争优势不断弱化。2009年,农民工开始从东部转移到中西部,外出农民工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比重2009年比2008年增加了8.6个百分点。

(三)农业比较效益提升吸引部分农民工回流

诱发“民工荒”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农村收入提高,而打工收入却维持原有水平,从而导致总体上“打工红利”的下降。首先,农村实行的税费改革,切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大大降低了务农成本,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农民对土地投入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其次,在减负的同时,中央还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实行了一系列农业补贴制度,包括对农民的种粮实行的直接补贴,对农民购买良种和大型农机具的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综合补贴,并且补贴的力度还在不断加强。这些都给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带来了直接的实惠。此外,中央还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投入,大大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的条件。在外出务工的收入对农民工的吸引力大大降低的同时,务农的吸引力却在不断地增加。一些农民工通过利益比较,并考虑到家庭团聚、免于奔波等因素,得出了“进城打工不如回家种田”的结论。

(四)农民工流动成本提高

根据城乡人口流动模型,农民工对收入、环境等因素进行理性分析,以决定是否进行城乡转移。浙江省内企业一般为外向出口型订单加工工厂,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不需要很高的技能,多年来一直是农民工打工的首选工厂。但是,随着西部经济的发展,农民工在离家近的二三线城市的小企业或者建筑工地上做杂工等,通常的收入状况为一个月1500元左右。而且这些农民工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在家收获庄稼,打工种地两不误。这就要求浙江的企业在招聘工人时,对于远在内地的农民工要开出更加优越的报酬。让农民工背井离乡远赴南方,必然要算进生活费、住宿费和车费等。而且对于农忙季节还不那么便利。这些因素都无疑拔高了招工企业开出的工资标准,加上生活费和住宿费等,至少要达到1800元以上才能让一个农民工勉强割舍目前1500元家乡附近的工作。然而对于企业来说,一旦企业的工资标准超过1200元每月时,面对自己3%-5%左右的净利润和恶劣的生存环境,一旦提高工资,就要陷入亏本的境地。双方达不成交易造成“民工荒”是必然。

(五)农民工社会权利保障的相对匮乏

我国劳动力流动性差、流动成本高是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其根源是我国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民工外出务工,不仅追求工资多少,还要考虑子女受教育权、社会保障权等权益问题。浙江省有2000万的流动人口,其中1800万是农民工,他们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使其难以实现改变自己的身份地位和生活质量的梦想。国际上多数国家农村劳动力流动和迁移过程基本上是统一的,农村劳动力一旦流入城市,就自动成为城市居民。而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和迁移过程是不统一的,由于户籍制度,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时,无法享受与城市人口相同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很难在城市留下来。大部分农民工在春节等期间往往要返乡,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农民工还会返乡定居。这种流动过程中的回流大大增加了农民工的打工成本。

(六)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导致流动就业成本过高

出现“民工荒”问题还与政府提供的农民工就业服务不足有关。由于城乡一体化就业登记制度、城乡就业考核制度、就业信息制度不尽完善,导致有关部门不能为企业和农民工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公共服务。在实地调研农民工就业状况时,碰到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是,无论是哪一级政府,或是哪一个政府部门,谁都说不清本地究竟缺多少农民工,或有多少农民工已经就业,有多少农民工已经失业。出现“民工荒”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农民工就业至今未纳入政府管理体系,因而基层干部缺乏为农民工就业提供公共服务的意识。农民工在寻找求职信息时,普遍存在宁愿信老乡,也不愿到劳动力市场求职的情况。

四、解决“民工荒”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保障农民工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建立健康完善的劳动力市场

农民工权益的保护,首先离不开法制建设。许多法律、法规对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农民工群体缺乏明显的保护条款,导致了农民工权益频频受到侵害。要运用法律手段直接干预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工作时间,对企业为雇工参加医疗保险、伤残保险、养老保险等项保障措施给予制度性的规定。同时还要加强相关制度的建设,如建立企业公众信息定期调查披露制度,既增加企业的透明度,为劳动者选择就业单位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企业合理制定各项劳动标准提供依据。

(二)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劳动力流动的制度壁垒

降低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非经济成本,就必须改革户籍制度,转变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要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规定,将以身份和出生地作为划分人口类型标准的传统户籍制度改变成以职业和居住地作为划分人口类型标准的新型户籍制度;逐渐淡化和消除城市户口背后所附着的利益,使农民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国民待遇;制定统一的城乡就业准入和农民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消除农民工身份上的局限和歧视。然而改革户籍制度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转变城乡二元分割局面的手段。政府除了要在法律制度上给予农民工平等的地位和权利,更重要的是消除对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排斥和偏见,给他们营造和谐的城市生活氛围。

(三)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福利体制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消除劳动力区域间流迁后顾之忧和保障其权利的基础。只有扫除农民工的流动障碍,建立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城乡统筹的社会福利体制,才能消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当前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快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逐步扩大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二是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为逐步同城市接轨创造条件;三是在工伤保险为所有农民工提供保障的基础上,发展成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四是要建立对极度贫困的农民工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

(四)建立农民工就业公共服务网络,促进供需有效对接

城乡一体化就业登记制度是管理农民工就业的基础性制度,现行的就业登记制度是把农民工排斥在外的,管理部门登记的对象只是城里人。政府有关部门要应对‘民工荒’或‘失业潮’,一是摸清当地农民工就业总体状况,包括本地就业农民工数、本地农民工的失业数和企业提供的岗位数;二是依托互联网等先进科技手段,在市场服务大厅、城市大屏幕、专门网址、大众媒体、农民工聚居地以及联网企业及时公布供求信息,信息公布要科学、易懂,要按地区、行业分类,岗位需求和薪酬水平均应公开,这将大大减少农民工无序流动,提升农民工求职效率和企业招聘效率。

参考文献:

1、傅丕毅,裘立华,张道生.长三角正遭遇新一轮“民工荒”[DB/OL].新华网,2009-12-15.

2、刘丽萍.中国“民工荒”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刘艳丽.试析我国目前“民工荒”的原因及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4、杨舸,孙磊.从“民工慌”到“民工荒”――“后金融危机”时代对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反思[J].中国青年研究,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