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标准化与质量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验室标准化与质量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验室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实验室标准化与质量管理范文1

2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步骤2·1质量管理组织框架的完善建立层次清晰,职责分明的质量管理组织框架是实施TQM的基础建设和前期准备。质量管理组织框架应分至少三级来建立,第一级是中心管理层,即质量管理委员会,起到决策、评判和裁决的作用,负责确立质量方针和质量发展目标,明确实施质量管理的步骤与范围,对专业技术内容进行审评,对违规行为进行裁决;第二级是执行管理层,就是建立专门的质量管理职能部门,负责TQM的具体推动、组织、检查和落实,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进行宣贯、组织内部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写修改与维护、实施和推动质量管理模式的建立,对工作行为进行符合性的质量检查与考核、对质量体系的实施有效性进行评判;第三级实施操作层,各科室设立质量管理小组或兼职的质量监督员,对各种行为进行适时的质量监管,对本科室的规范性工作进行建立和实施。对这三级机构的工作和人员要求是不同的,第一质量管理委员会应包括领导层成员和技术专家,明确其在行政和技术方面的权威性,第二质量管理职能部门应具有很强的执行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同时应赋予他全面管理的职责地位和权利。第三质量管理小组或兼职的质量监督员应对质量管理有清晰的认识,本身又具有相关专业的技术知识,工作严谨认真。这三个层级的管理部门应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机制,做到信息的快速传递与反馈,和有效的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建立有效的管理组织框架。2·2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程序和标准的建立目前CDC的工作职责主要分三大块,首先是疾病控制的政府职责工作,第二是作为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的实验室工作,其三是作为内部管理的行政职责工作,这三种工作性质内容工作模式完全不同,不能采取单一的管理模式和程序,要在全面质量管理总体思维指导下,按照不同的管理规范和标准依据,因地制宜分类进行管理,才能够建立符合CDC工作实际的质量管理模式。对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应根据政府和社会对其的具体要求和需求进行充分的理解和体会,明确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要求,分项目进行管理,制定年度短期目标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将常规工作纳入项目中,细划工作任务和考核指标,建立规范的工作程序和操作指导。对于实验室工作可以按照ISO/IEC17025国际标准及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将质量管理要求更专业化和标准化,能够很好的做到将TQM的管理理念和专业管理标准的完美结合[3]。对行政管理工作可以按照ISO9001的管理要求建立内部管理体系,强调工作的规范、岗位职责的明确、工作记录的完整和检查监督的有效。这样在大的质量管理体系框架下,实施分类管理;在建立规范程序的前提下,强调质量意识、全员参与、自我分析和质量管理考核。2·3分步策略推进第一步通过培训教育使员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顾客第一”的思想,制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第二步制订人、事、物及环境的标准与程序,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第三步对体系标准进行宣贯培训,推动全员充分参与,第四步建立层级管理和考核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五步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形成PDCA(plan,do,check,action)闭合环。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进必须要分步进行,可先从标准明确、基础工作较扎实的部门开始。如以实验室计量认证和国家实验室认可为契机推动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是CDC系统最早接触质量管理和规范操作的部门,往往具有很好的工作基础和人员意识,并且实验室具有工作程序相对固定、工作指标明确的特点。是相对最容易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的部门,这样操作不仅减少了TQM推行的压力和阻力,而且以点带面能够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使质量管理的全面推行更可行和更具操作性。

3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需注意的事情3·1处理好质量管理与质量考核的关系全面质量管理认为,质量不是靠检验出来的,也不是靠统计出来的,而是服务形成过程中各个环节质量的总和,所以加强环节过程的规范与管理尤为重要,必须形成全过程监管机制,同时这也就要求引入考核机制以增强质量管理的强制性和力度。全面质量管理的重点和目的在于管理,而质量考核应是推进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管理是“以人为本”的,而考核是对事不对人,以事实为依据的,管理追求的是全面性,考核本身是具有片面性的,所以考核只是一种管理的手段,考核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实施管理,是为管理服务的。3·2处理好考核与激励的关系考核本身带有强制性,操作不当容易引起被考核部门的对立和抵制,与管理的激励原则相违背,所以考核必须掌握好“先立法,再执法”的原则,就是先明确工作的原则、程序、要求及考核的原则与指标,整体的考核方案与评分办法要与被考核部门见面并得到认可,达成共识,在双方都共知的情况下开展考核,这样就可以避免被考核部门因不理解考核内容认为是挑刺或故意为难而产生抵触心理。并且在考核实施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对发现的问题应当面指出确认,积极反馈考核结果。应让被考核科室明白考核是为管理服务的,是为各专业部门服务的,是为了更加规范行为提高质量,并注重发现与奖励质量管理工作突出的人和事,大家才会接受和认可考核,达到激励规范的目的。3·3处理好质量管理与业务需求的关系在质量管理实行初期,因为要建立全新的工作流程、增强工作记录的可溯性、强调工作的规范性,势必会出现工作量增加、工作记录表格增加、工作环节增加的情况,这种“管理成本”的加大导致大家对新的管理模式的不适应和怀疑,尤其在业务工作量大的情况下,难免会产生质量管理增强了,而业务需求的满足度却下降了的情况。首先要明确这种情况的发生是阶段性的,质量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质量与效率的双赢,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基于大家对规范管理的不适应,一方面在程序的设定上还存在不合理的情况,要具体事件具体分析,在加强教育培训的同时,更要强调全面质量管理的自我分析和体系建设的“适应性”和“人性化”,应该结合工作实际具体分析工作流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制订出既符合质量要求更具有人性化的高效率的工作模式。3·4建立长远运行机制与绩效管理有机结合“将质量管理变成一种习惯”,建立长远的运行机制将质量管理与绩效考核有机结合,将工作规范程序与岗位说明书有效结合,让工作规范程序以工作为单位,岗位说明书以人为单位,工作规范程序成为岗位说明书的基础,使质量考核的成绩和结果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部分,能更有效的与每位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和人事分配改革挂钩,将更有助于质量管理的推行也更能客观真实的反映工作人员的工作实际,更有助于全面质量管理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史蒂文科恩,罗纳德布兰德.政府全面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卉,江传富.全面质量管理-21世纪质量管理创新的焦点[M].北京:电子标准化与质量,2001·

[3]邓卫华.质量体系认证与全面质量管理(TQM)[M].北京:冶金标准化与质量,2002·

实验室标准化与质量管理范文2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疾病预防控制

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即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客户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目前国家对疾病控制体系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CDC的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改善,如何更好的执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和质量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成为每个疾控机构当前面临解决的首写作论文要问题,而加强CDC质量管理,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应该是全面提升疾病控制工作的有效途径。

1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前提条件TQM因为涉及了关于管理组织的一些根本变化,是一场“质量文化”的革命,必然要打破和改变一些原有关联,甚至要触及部分人员的利益和工作模式,这种改动如操作不当势必会出现人心不稳,事态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我们在推进TQM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要采取适合CDC这种组织环境的方法,要考虑CDC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技术环境。1·1认识上要充分统一要推进新的管理模式,第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认识上的差异,以及由此而产生抵触心理以及旧的作者单位: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300011)作者简介:陈璐(1972-),女,硕士,主要从事质量管理工作。思维习惯。任何组织都存在着官僚的一些基本特征,他们惧怕和抵制着变革的发生,在CDC系统内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所以高层管理者往往成为实施TQM的最大障碍,而TQM要取得成功,高层管理人员学会接受变通和革新的重要性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1]。高层管理者在内部进行全局观念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任何一个分管领导只是作为最高管理者的管理代表对某项工作实施管理权,他要为最高管理者负责也要为疾控中心整体的发展负责,在中心内部制度建设上也要适当调整政绩考核制度,减轻高层管理者的心理压力。并且在CDC中层干部既是TQM的设计者又是推进者更是执行者,所以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同样关系到TQM的成败,应该让他们明白TQM的管理思路、操作步骤、实施TQM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达成共识。1·2全员参与,全员培训TQM强调的是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的,以自我岗位分析为特点,所以每一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参与到TQM体系的建设中,对TQM的建立思路和管理要求进行培训,使每位员工都应该明白TQM的管理理念是什么,需要做什么、如何去做。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服务素质,CDC作为社会的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部门,首先要明确政府和社会作为我们的客户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如何才能提供令他们满意的产品。并且在员工内部要建立“互为顾客”的概念,互相了解和体会对方的需求,只有建立了这样一种意识才能让每位工作人员将重点放在自我分析上,不断分析自我、完善自我。并且将SOP(标准操作规程)看作是一贯的、具有可预见性的但同时也是持续发展的操作规程,而不断地去改进和完善[2]。

2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步骤2·1质量管理组织框架的完善建立层次清晰,职责分明的质量管理组织框架是实施TQM的基础建设和前期准备。质量管理组织框架应分至少三级来建立,第一级是中心管理层,即质量管理委员会,起到决策、评判和裁决的作用,负责确立质量方针和质量发展目标,明确实施质量管理的步骤与范围,对专业技术内容进行审评,对违规行为进行裁决;第二级是执行管理层,就是建立专门的质量管理职能部门,负责TQM的具体推动、组织、检查和落实,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进行宣贯、组织内部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写修改与维护、实施和推动质量管理模式的建立,对工作行为进行符合性的质量检查与考核、对质量体系的实施有效性进行评判;第三级实施操作层,各科室设立质量管理小组或兼职的质量监督员,对各种行为进行适时的质量监管,对本科室的规范性工作进行建立和实施。对这三级机构的工作和人员要求是不同的,第一质量管理委员会应包括领导层成员和技术专家,明确其在行政和技术方面的权威性,第二质量管理职能部门应具有很强的执行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同时应赋予他全面管理的职责地位和权利。第三质量管理小组或兼职的质量监督员应对质量管理有清晰的认识,本身又具有相关专业的技术知识,工作严谨认真。这三个层级的管理部门应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机制,做到信息的快速传递与反馈,和有效的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建立有效的管理组织框架。2·2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程序和标准的建立目前CDC的工作职责主要分三大块,首先是疾病控制的政府职责工作,第二是作为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的实验室工作,其三是作为内部管理的行政职责工作,这三种工作性质内容工作模式完全不同,不能采取单一的管理模式和程序,要在全面质量管理总体思维指导下,按照不同的管理规范和标准依据,因地制宜分类进行管理,才能够建立符合CDC工作实际的质量管理模式。对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应根据政府和社会对其的具体要求和需求进行充分的理解和体会,明确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要求,分项目进行管理,制定年度短期目标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将常规工作纳入项目中,细划工作任务和考核指标,建立规范的工作程序和操作指导。对于实验室工作可以按照ISO/ieC17025国际标准及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将质量管理要求更专业化和标准化,能够很好的做到将TQM的管理理念和专业管理标准的完美结合[3]。对行政管理工作可以按照ISO9001的管理要求建立内部管理体系,强调工作的规范、岗位职责的明确、工作记录的完整和检查监督的有效。这样在大的质量管理体系框架下,实施分类管理;在建立规范程序的前提下,强调质量意识、全员参与、自我分析和质量管理考核。2·3分步策略推进第一步通过培训教育使员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顾客第一”的思想,制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第二步制订人、事、物及环境的标准与程序,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第三步对体系标准进行宣贯培训,推动全员充分参与,第四步建立层级管理和考核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五步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形成PDCA(plan,do,check,action)闭合环。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进必须要分步进行,可先从标准明确、基础工作较扎实的部门开始。如以实验室计量认证和国家实验室认可为契机推动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是CDC系统最早接触质量管理和规范操作的部门,往往具有很好的工作基础和人员意识,并且实验室具有工作程序相对固定、工作指标明确的特点。是相对最容易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的部门,这样操作不仅减少了TQM推行的压力和阻力,而且以点带面能够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使质量管理的全面推行更可行和更具操作性。3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需注意的事情3·1处理好质量管理与质量考核的关系全面质量管理认为,质量不是靠检验出来的,也不是靠统计出来的,而是服务形成过程中各个环节质量的总和,所以加强环节过程的规范与管理尤为重要,必须形成全过程监管机制,同时这也就要求引入考核机制以增强质量管理的强制性和力度。全面质量管理的重点和目的在于管理,而质量考核应是推进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管理是“以人为本”的,而考核是对事不对人,以事实为依据的,管理追求的是全面性,考核本身是具有片面性的,所以考核只是一种管理的手段,考核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实施管理,是为管理服务的。3·2处理好考核与激励的关系考核本身带有强制性,操作不当容易引起被考核部门的对立和抵制,与管理的激励原则相违背,所以考核必须掌握好“先立法,再执法”的原则,就是先明确工作的原则、程序、要求及考核的原则与指标,整体的考核方案与评分办法要与被考核部门见面并得到认可,达成共识,在双方都共知的情况下开展考核,这样就可以避免被考核部门因不理解考核内容认为是挑刺或故意为难而产生抵触心理。并且在考核实施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对发现的问题应当面指出确认,积极反馈考核结果。应让被考核科室明白考核是为管理服务的,是为各专业部门服务的,是为了更加规范行为提高质量,并注重发现与奖励质量管理工作突出的人和事,大家才会接受和认可考核,达到激励规范的目的。3·3处理好质量管理与业务需求的关系在质量管理实行初期,因为要建立全新的工作流程、增强工作记录的可溯性、强调工作的规范性,势必会出现工作量增加、工作记录表格增加、工作环节增加的情况,这种“管理成本”的加大导致大家对新的管理模式的不适应和怀疑,尤其在业务工作量大的情况下,难免会产生质量管理增强了,而业务需求的满足度却下降了的情况。首先要明确这种情况的发生是阶段性的,质量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质量与效率的双赢,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基于大家对规范管理的不适应,一方面在程序的设定上还存在不合理的情况,要具体事件具体分析,在加强教育培训的同时,更要强调全面质量管理的自我分析和体系建设的“适应性”和“人性化”,应该结合工作实际具体分析工作流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制订出既符合质量要求更具有人性化的高效率的工作模式。3·4建立长远运行机制与绩效管理有机结合“将质量管理变成一种习惯”,建立长远的运行机制将质量管理与绩效考核有机结合,将工作规范程序与岗位说明书有效结合,让工作规范程序以工作为单位,岗位说明书以人为单位,工作规范程序成为岗位说明书的基础,使质量考核的成绩和结果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部分,能更有效的与每位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和人事分配改革挂钩,将更有助于质量管理的推行也更能客观真实的反映工作人员的工作实际,更有助于全面质量管理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史蒂文科恩,罗纳德布兰德.政府全面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实验室标准化与质量管理范文3

关键词: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系统数据

Keyword: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ofthelaboratory;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ofthehospital;Systematicdata

Summary:DataofLISsafe,realizelaboratorymanpowerresourcesmanagement,samplemanage,dailytransactionmanagement,networkmanagement,examinedatamanagement.Cancarryontheworkloadofproject,maketheworkloadup,department''''sworkload,thedepartmentleavesworkload,inspectionperson''''sworkload,workloadofpersonswhoinspectbyreadysamples,instrumentworkload,sampleworkload,bacteriumworkload,groupworkload,dateworkloadandallworkloadofassociationoftermstheabovecountwiththeexpensescounting,makeoffice''''sadministratorveryapttograspandanalysetheoperationsituationoftheoffice,haveofferedthedataformakingpolicy

LIS实现了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标本管理、日常事务管理、网络管理、检验数据管理(采集、传输、处理、输出、)、报表管理过程的自动化,使实验室的操作人员和管理者从繁杂的手工劳作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检验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效益,降低了劳动成本和差错发生率。然而,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LIS系统相比,我们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LIS软件缺乏规范化、标准化

八十年代中期,卫生部开始对医院信息化管理工作予以重视,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医院信息系统的规范化工作。至今已数次对医院信息系统软件基本功能提出规范要求,其中包括了临床检验分系统功能规范要求(详见附件)。但是,由于检验项目、仪器、试剂、方法等方面存在着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人力开发和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无法制定标准化的、统一的数据字典编码,导致软件开发商、临床实验室在开发LIS系统时无章可循,各行其道,出现了我们现在LIS软件各自为阵、互不兼容的混乱局面。缺乏检验项目的原代码是妨碍LIS软件规范化,标准化的根本原因。要想解决原代码的标准化问题,必须由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如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这样的中介机构,组织一个强有力的工作组,投入一定的资金,经过艰苦卓绝的大量工作方能完成。这是一项浩瀚的工程。

二、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缺乏法规性

八十年代初,卫生部为了监督管理临床检验质量成立了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其后,各省相继成立了省级临床检验中心,对促进检验质量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缺乏像美国CLIA’88那样法律性的制度来监督约束检验人员的行为,缺乏严谨科学的检验人员行为准则。因此,我们在开发和应用LIS软件过程中,没有质量管理标准可依,对检验人员的行为缺乏科学的管理和严格的约束,致使各开发公司出版的LIS软件五花八门。一些LIS软件仅停留在替代手工录入、手工操作加计算机统计的水平上,谈不上对实验室的管理。为了提高LIS软件水平,必须制定类似于美国CLIA’88的法律性文件,当务之急是尽快出台《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促使软件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充分体现LIS软件的管理功能。

随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和全自动血球计数器等仪器的使用,检验科的大多数项目实现了全自动化分析。全自动化分析引入后,组合化验增多,更好的满足了临床需要,也使检验科的工作量和检验数据成百上千倍的增加,这就需要实行智能化管理,早期的单机DOS网络管理系统就是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informationsystem,LIS)的雏形,主要任务是接受分析数据、打印化验报告、查询报告和室内质量控制数据的管理等。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以Windowsnet为平台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得以广泛应用。目前,LIS在运行速度、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并能实现检验结果审核自动化、检验无纸化、双向通讯及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的无缝联接,为实验室提供低成本、高效率、高品质的检验流程管理[1]。我院的LIS系统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建设和实际运行,已趋于成熟和完善,并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着重从LIS的结构设计、工作流程、功能、系统数据安全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LIS的总体结构设计LIS采用C/S(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应用模式。为了共享HIS中的信息资源,必须实现LIS与HIS的完善对接。为了使检验信息的提交不与HIS系统争抢资源(CPU,硬盘访问)及减轻主服务器的存储负担,检验科应有一个独立的LIS服务器。LIS工作站用于数据接收的计算机有两个RS232串口,这样可以连接两台检验设备,从不同仪器上采集到的结果可能具有不同的文本格式,通讯软件执行不同的数据处理过程再将结果以统一的形式存放。实验室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示意图见图1。

LIS是HIS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与HIS的无缝联接可以共享HIS中的信息资源,使检验科能与门诊部、住院部、财务科和临床科室等全院各部门之间协同工作。

对住院、门诊的病人,检验人员在病人标识栏中输入住院号或门诊号,系统自动从HIS系统中调出病历号、科别、病床号、标本类型、姓名、性别、年龄、检验者、送检医生、医嘱申请等信息,检验人员采集相应的医嘱申请即可。

提供人工和自动审核功能,人工审核是指人工对某一数据进行浏览,检验结果的合理性。自动审核可以对不同检验种类之间的检验结果相关参照比对,同一患者的当前结果与过去数次结果的比对,保证标本审核的准确性及稳定性。同时提供了检验项目的上下限范围检查和空值警告提示。

提供了很完全的查询窗口,可以按指定条件如病人姓名、性别、病历号、检验日期、检测项目等条件查询病人的检验结果。同时支持模糊查询,例如,查询姓为黄的患者,就能给检验人员列出黄姓患者的清单。还支持跨组查询且可以查某个时间段的报告。对检验各部门使用的试剂进行统一管理,包括试剂的入库、库存查询以及自动减库存功能,仪器每做一个测试将自动减少试剂库存量,为主任管理系统提供科室消耗及成本原始数据。

检验仪器可以自动接收采样获得的检验项目申请,而拥有标准的RS232串行接口的仪器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可直接与工作站连接,系统自动接收由仪器传送过来的结果。对于某些手工检验项目,可采用手工录入方式录入结果。对于一般的数据在病人资料录入窗口就可以完成,但对细胞形态等描述性报告和细菌报告则需要在独立的窗口完成。

可以进行项目工作量、组合工作量、科别工作量、部别工作量、检验者工作量、送检者工作量、仪器工作量、标本工作量、细菌工作量、组别工作量、日期工作量以及以上各个条件的组合的工作量统计和费用统计,使科室管理者很容易掌握和分析科室的运转情况,为决策提供了数据;同时检验人员可以进行各种组合的实验数据统计,如对一定年龄范围和某一疾病患者的某一项目进行统计分析,这有利于检验人员进行研究。采用Westgard多规则作为失控判断规则,与LIS数据采集模块连接,实时自动接收仪器质控数据,自动绘制质控图,自动失控报警。使用优顿图对质控数据进行分析,辨别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以便检验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工作质量。

如果病人每次以同一就诊卡号就诊或住院,可以显示病人历次所有的检查结果,还可以显示任一检查项目所有结果的动态曲线,有利于临床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动态分析LIS是HIS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安全是整个医院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系统数据安全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对硬件配置,特别是对数据库服务器的配置采取一定措施,如采用安全的硬盘存储系统、双机热备、磁带机及光盘数据备份等,最大程度减少因硬件故障导致的数据破坏。

检验工作中对数据的访问、输入和修改有一定的权限要求,建立结果数据冗余,实施身份的验证,多级权限的管理机制,加强安全操作指导,可减少各种因素导致的数据破坏,而且可以防止数据的泄漏。

在LIS与HIS其他子系统连接时,通过数据接口来交流信息,数据接口安全应遵守有关行业标准(HL7)和医院的规定,保证接口双方的安全。简单和标准化的数据接口稳定,也便于维护。

结束语:今后,随着医院HIS的更新换代,检验将彻底实现条形码统一管理,使整个检验过程更加简化,在这种新的工作模式下,就像超市里购物一样,标本只要在条形码阅读器上过一下,病人资料及待检测项目就会从网络上自动调入,分别送到检验的服务器和分析仪器,减少了实验室信息传递过程中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真正实现了检验流程的自动化与检验全程质量管理[2]。同时,门诊患者可以凭印有条形码的检验回执单,到自助打印报告处获取检验报告。

参考文献:

[1]丛玉隆,李健.检验科计算机管理网络的建立与应用体会[J].临床检验杂志,2001,19(6):361363.

[2]石玉玲,李林海,徐德兴,等.包含条形码的全信息彩色标签技术在检验科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6),652653.

[3]/Clinical/071128/16525862-2.html

刘刚.医院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建设与认识[J].医疗装备,2006,19(2).

[4]钮罗涌,汪觉民.ACS分级存储和备份系统设计[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2).

[5]王涛,于长路,祁兵等.PACS在放射科图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3,14:202204.

实验室标准化与质量管理范文4

陈百顺

北京探路者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负责公司户外产品新技术研发及质量管理工作。兼任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针织品分会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6)专家委员,全国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05)观察员。作为发明人共申请专利11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包括1项国际专利)。参与行业标准起草2项,参与国家标准起草2项。

曾任职于: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美国Ortholite公司、北京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对于企业来讲,它是一个组织,组织有一定的运作惯性及工作文化。特别是对于高速成长的企业,其质量体系建设往往会落后于其企业经营的发展。大家在研究质保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往往是静态地来考虑如何打造一个科学的体系,而忽略了企业的运作惯性及工作文化,也就是说,企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在动态中建设质保体系,需要对企业的整个运作,有一个良好的理解。

一个成长型的企业,初期的发展往往是爆发性的,这样的发展速度,往往会给质量控制造成比较大的瓶颈。正如大家所了解的,质量管理伴随着企业的发展,正一步步地成熟起来,从而形成了全面质量管理、质量链管理、PDCA循环等科学体系。这些科学的理论及实操,在管理成熟的大公司中,已经深入人心,无非是对这些理论进行补充和延伸。而对于中小型企业,在企业较小时进行单一的产品质量控制到质量体系的建设,必然会涉及到管理变革,我们可以从体系演变和操作方法两个维度进行讨论。

QC单线控制到QA的全面控制再到质保的立体网络体系建设

事物的发展总是呈螺旋形的上升方式,在企业成长之初,产品的质量是靠人来完成,此时,产品品类少,每季产品的变化小,而且产品产量也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对现场的工人及QC人员进行良好的管理与教育,提高其对产品质量的重视度和生产技能技巧,就可以产出比较高质量的产品。

当公司的业务开始扩大,产品量及产品品类开始增长的时候,要求工厂产出也高,这时产品质量就是出现第一阶段的失控现象,监控及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开始频频出现。一旦线上有一个工人手法不对或是操作有误,就会导致批量质量问题。而此时QC的控制力度也很难跟上产品的增长速度,这就要求公司不能单靠人的管理来完成质量的提升,这时需要一个全面的控制与提升,引入QA的全面管理是一个必然,由此而增加了开发前期的质量风险评估,生产后期的入库抽检及客户质量问题反馈,及质量改进的环节。

通过全面的质量控制可以把质量问题尽量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但也由此带来了QA、QC以及生产管理部门之间的矛盾。当公司业务出现爆炸式成长,如探路者上市前后,业务量大幅提升,这种矛盾就开始出现不可调和的一面,而且同时在市场知名度越来越高,面临的市场监督也越来越多,一个面的管理也难以适应要求,必须建立一个立体的质保网络体系。从标准建设、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到QA、QC的规范化,需要各级分权交叉控制。探路者公司就建立了由QC(属于生产管理中心)、QA(属于运营中心)及技术监督(属于研发中心)组成的立体的质量管理网络,使质保体系变成一个持续改进的、开放的体系。探路者质量监督立体网络,如图1所示。

从质量点的控制到质量管理链的建设

作为一个品牌公司,需要协调不同的供应商、厂商,作为一个工厂,同样需要协调不同的供应商及生产环节。在产品的质量控制过程中,无论是品牌公司的QC,还是贴牌加工厂的流水线检测员都只能称之为质量控制点。点的作用是有限的,权限和责任以及能力也是有限的,不能全面而系统的控制质量。

探路者作为国内户外产品第一品牌,早在2008年就设立了先进的检测实验室。但这也是控制的点。如何好好的利用这些点,并把这些点串起来,做到真正的具有品牌质量的产品,是公司的期望,也是消费者,我们的顾客给我们的市场定位和期望。产品质量要做到无可挑剔,就需要从设计开发,到选择加工厂,到样品确认,到工艺单制作,到实验室检测,到包装配套产品的印刷、放置,到物流运输、仓储等等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质量体系控制,需要多部门的密切合作。说到底,要做到这些,要做好这些,基础就是把点变成链的质量管理链的建设。

1、质量链管理

质量链管理(Quality Chain Management, QCM) “质量链” 的概念是由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UBC)的学者首先提出的,他们综合了QFD、SPC、供应链及工序性能、产品特性值、工序能力等重要的质量概念,系统地、全面地表示了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

唐晓青等受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启发,提出了面向全球化制造的“协同质量链管理”(Cooperative Quality Chain Management,CQCM)概念,强调彻底打破质量黑箱的封闭界限。综合运用技术、管理等多种手段,从观念、方法、过程、体系等方面营造基于开放、合作、协同模式的新型企业间质量关系,以整体的、系统的、集成的观点看待并组织产品全生命周期与全过程的管理, 在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乃至最终用户之间建立一条敏捷、畅通、受控、优化的广域质量链路。

质量链是一个动态的链式结构,它随着企业运作过程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质量信息是质量链管理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质量信息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质量链中出问题以及可能出问题的环节,从而对这些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改善以提高产品质量。

2、质量链管理的特征

1)核心企业发挥主导作用

核心企业在质量链中的作用表现为控制和协调其他组织质量链中的运作方式,优化关键链节点上的耦合效应,提升质量链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

2)成员企业各自承担不同的质量职能

成员企业本身都具有各自的质量保证体系,在基于特定产品的质量链中扮演不同角色,承担不同的质量职能。

3)质量信息定向有序流动

质量信息的流动过程,就是把顾客需求转化为产品质量特性、进而形成业务过程特性的流程。对质量信息的集成是质量链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4)质量活动呈现明显的“骨牌”效应

质量链上各组织将根据质量链运行的要求不断发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某个组织行为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组织行为的变化,从而引起更多的相关组织行为变化,形成质量活动的“骨牌”效应。

5)组织文化与价值观的差异制约质量链功能的实现

由于质量链中各组织的环境、文化、价值观、生产结构和经营理念的不同,将产生组织间利益的冲突。此外,技术、设施、组织制度等也可能成为质量链运行的约束条件。

由以上理论,我们不难看出,链与点的区别应在于连贯性,链是点的连接,同时要保证连接点的统一性和标准化。

俗话说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探路者作为民族品牌,一直积极地引导和参与中国户外产品质量标准的建设。标准的制定怎样算合理?产品的用途不同,价格不同,品牌不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期望值和质量要求就不一样。标准不是定的越高越好。都说中国人喜欢中庸之道,这不是我们喜欢,是自然法则。古人云:东家之子,恰如其分。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我们的质量标准就是要做到恰如其分。定的太高,成本就高,利润就低,销量难以保证,竞争力低;标准定的太低,质量无保证,一切都归零。在质量领域永远是在做乘法,可能前面的思路,卖点,款式,色彩,用料,工艺,都是满分,但只要在质量控制的任何一个细节为零,结果都是零。要整体全面的控制质量,要控制质量,前提就是要有标准可依。而且在整个质量链上标准是统一的,信息是共享的。

在工作过程中,我们让实验室在质量链上发挥它的作用,因此,在2010年公司又在锦秋国际大厦设立了150平米的一流实验室,引进了瑞士TEXTEST耐水压测试仪、美国INSTRON双立柱台式电子万能强力仪等国际先进设备,不只是在产品的质量控制上加强,更期望在产品品质上提升,同时,针对户外用品的特殊性建立相应的标准体系。

基于探路者质量监督立体网络,我们的目标是达到客户满意,这需要我们要想在消费者之前,我们要针对不同消费者、不同需求进行科技研发、质量控制,并进行控制点细化。不管是从质量链上控制还是从优化质量链上,要求我们持续改进,一个300平米的新实验室又将在探路者新研发基地建成,并同时筹建一个户外实验室和一个超低温实验室,让实验室不只从质量控制方面,包括科技研发、质量链优化、供应商指导、新标准建立等各方面做出贡献。

从模板式教育到PCDA循环的共同进步

在上一节中提到质量链的概念,朱兰博士按照他的理解,提出了“质量环”(Quality Loop)的概念,即产品质量是在市场调查、开发、设计、计划、采购、生产、控制、检验、销售、服务、反馈等全过程中形成的,同时又在这个全过程的不断循环中螺旋式提高。实质上“质量环”与“质量链”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强调质量控制过程中的系统性和协作性。但是如何才能完成这种系统性和协作性,现在质量的理论、模板也是非常的多,我们的工作中往往是凭自己的经验或知识给质量管理套上一个架子,而且多数是发现了问题以后,用这个框框来解决问题。

探路者一直关注着产品的质量,同时也在产品质量上吃过一些亏,特别是在品牌快速发展的前期,由于产品发展速度的问题,而导致个别产品、个别品类出现一些质量问题,给品牌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但在那时品牌还没有足够匹配的能力来建一个大的体系,这就需要我们一直研究如何在企业快速成长的过程中,打运动战,把体系建起来。

我们都知道,PDCA管理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最基本的工作程序,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ion)。这是美国统计学家戴明(W.E.Deming)发明的,因此也称之为戴明循环。探路者公司PDCA循环图,如图2所示。

PDCA循环管理的特点:

1)PDCA循环工作程序的四个阶段,顺序进行,组成一个大圈。

2)每个部门、小组都有自己的PDCA循环,并都成为企业大循环中的小循环。

3)阶梯式上升,循环前进。

实验室标准化与质量管理范文5

关键词:标准化;煤炭检测;发展需求;分析

我国幅员辽阔,煤炭资源较为丰富,而长久以来,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百分之七十。最近几年来,随着煤炭应用的广泛,贸易的扩展,其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发电、冶金、建材等领域中,而煤炭质量检测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而国家煤炭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煤炭检测方法标准的宣贯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其研究工作奠定了有力基石。

1 煤炭检测方法标准化

1.1 标准的发展

检验工作无论是在煤炭的生产或是贸易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格外关注,而检验工作就会涉及到其方法的标准化,因此,标准化是组织和管理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其生产、技术以及使用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我国煤炭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包括:起步阶段、发展阶段、面向国际阶段。下面进行详细分析。

(1)起步阶段: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直到七十年代划分为其起步阶段。我国制定煤炭分析试验国家标准是在一九年开始的,起初标准数目为十八项,而其内容大多也是模仿了苏联标准。

(2)发展阶段:发展阶段存在的时间段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末期。在这个时间段里共制定了四十三项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而在这个时期我国煤炭检测方法也形成了初步的体系。

(3)面向国际阶段: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今属于走向国际的阶段。在全面采用国际标准的大环境下,煤炭检测方法标准化工作发展迅速,并制定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方法与标准,并与ISO标准相一致,并积极研制ISO尚没有或正在制定的标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家煤检中心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固体燃料技术委员会国内归口单位,从而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活动,其代表着中国。专家参加国际标准化相关会议,并且与ISO直接进行接触,对国际标准化走向有更加足够的了解。并能够深入参与到国际标准的修订工作中,对其有了更好的掌握,这对于我国煤炭检测方法标准化发展来说有着深入意义,对其工作的开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1.2 标准的宣贯和实施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时代在不断前行,任何工作都需要标准,它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对于标准的制定,则是总结与积累的过程,是人们在生活工作实践中日积月累的一个过程。标准的宣贯是将标准进行学习的过程。而其实施则指的是推广与普及已被规范化实践经验的过程。标准的更新则代表着其经验的深入与发展。标准化的推行对工作效率的提高有显著帮助,也可以实现其工作的更加合理与高效。标准的宣贯可以使人们对其具体内容有一个深入细致的了解,并为工作提供更大程度的帮助,同时提高工作效率。根据标准内容的修订,可以充分了解其动向,对变化有充分的掌握,更有助于工作的提升。市场经济的走向与标准有着直接关联,在煤炭贸易合同中引入执行标准,则其在贸易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都知道,合同指标对煤炭贸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的技术性要求很强,并且与经济利益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必须掌握了解全部内容,并且运用到合同中才能服务于贸易,这也是在煤炭贸易中以技术为依托的营销方法。因此,标准的宣贯非常重要,是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来学习。相关工作人员应积极去学习标准,按时实施标准,不断完善工作。

2 煤炭检测方法标准化的发展和展望

2.1 与国际接轨,规范运行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煤炭进出口的数量越来越大了,因此煤炭质量监督检验工作要需要步入国际市场,与国际接轨,并有效运行规范性。所以,工作人员要按照国际的标准来执行。保证工作的科学,有效。全国煤质分析实验室比较多,但欠缺规范性,并且全国性煤质检验交流开展的还不够全面,需要再次进步。市场经济在发展,煤炭检验需要不断规范化,并走国际路线,更加正规化,标准化,还应注重向第三方检验方向发展。

2.2 发展自动化仪器

煤炭检测方法要与专业仪器相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因此要不断发展自动化仪器。煤炭分析试验分技术委员会换届时,已将分会名称改为“煤炭检测分技术委员会”,其技术领域涵盖了分析试验方法和专用仪器。要将其煤质分析仪器标准化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让生产与各部门共同提高仪器质量,从而为其工作更好服务,不断进步。分析仪器与标准化工作以及煤炭检测方法标准化有机结合,更加科学合理地来完成检测工作,使煤质分析自动化、机器化,从而快速有效地提高煤炭检测技术水平。

2.3 进一步研制煤质分析标准物质

国内外越来越重视分析检测领域的问题,标准物质和标准样品是物理和化学测量的参考基准,而在国际标准化组织逐渐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我国对这项工作的发展也愈发重视。最近二十年以来,有了六千种标准样品以及标准物质的研究获得了成功,并且被投入到市场中。因此,进一步胭脂煤质分析标准物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4 进一步提高煤炭分析实验室水平

通过其具备的能力来评价实验室优劣。实验室的能力十分重要。通常需要从认可与认证的角度来看待,认证是第三方机构依据程序对产品、过程以及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给出合格证,认可则是权威机构对某一机构是否有能力执行任务的认可。实验室的认可也是对能力的认可。

优秀的实验室需要能够与外界进行足够的交流,达到较好的沟通,从而提升实验室的能力。多次的能力验证能够证明实验室是否具备能力,并对实验室之间进行对比分析,经过能力验证与对比,就可以找出实验室自身存在的问题。国家煤检中心每年参加国际比对八次,项目高达四十余项,一九九八年至今的结果优秀率都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可见煤检中心的技术水平还是很高的。煤炭检测方法标准化工作对煤炭市场贸易和煤炭质量的监督影响十分巨大。

3 结束语

S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煤炭检验方法标准化也越来越高。煤炭检测是一项复杂并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其任务艰巨,需要人们不断努力,不断完善与改进,从而获得更大发展。而煤炭检测人员则要通过专业的训练,将专业知识运用到日常的工作当中,使其工作更加科学合理,获得的检测结果更为精准。

参考文献

[1]程亮,张文,郝晨新.中国煤炭检测方法标准化现状及发展[J].能源与节能,2015(11).

[2]杨金和.煤炭分析的现状和展望[J].煤炭分析及利用,1986(1).

[3]董海.提高煤炭使用价值的探讨[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1991(1).

[4]张和盘.探究中国煤炭检测方法标准化现状及发展[J].化工管理,2014(2).

实验室标准化与质量管理范文6

关键词:新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优化路径

新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地形复杂、自然环境较恶劣,很多基层的环境监测站难以开展现场监测工作,特别是深山或戈壁处,给环保部门监督环境管理增加难度。所以如何通过严密的、高质量的环境监测及时了解环境污染情况,并适当采取防护措施保护生态环境,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也亟待优化。

1 优化新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创造惊人的社会财富,使得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水平有显著提升。但随着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敲响了可持续发展的警钟,且随着人们不断提高环境认识水平,人们越来越重视保护环境,这也使得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面临更高的要求[1]。但新疆环境监测系统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目前还无法适应环境监测的要求。与此同时,实验室环境监测能力也无法继续适应新疆的环境保护需要,很多二级环境监测站的实验室只能开展日常的基本工作,导致质量管理流于形式,缺乏质量控制,加上在重视环境质量监测而轻视污染源监测、重视控制实验室内质量而轻视控制实验室外质量、重视控制指标而轻视控制监测数据合理性、准确性等理念的影响下,新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不容乐观,监测环境、管理环境、优化质量管理对于新疆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尤为关键,相关部门务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 优化新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具体路径

2.1 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提升环境监测技术

新疆要进一步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质量,完善建立组织机构,提高各级环保局以及监测站的质量管理能力,专门设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机构,并建立多部门会商、同步监测、定量考核程序以及质量巡查等制度,完善构建并有效运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与此同时,要提升环境监测技术,优化环境监测手段,以便更好地为新疆环境管理、综合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避免污染减排变成一句空话。尤其是要同步开展环境监测预警工作,在发生突发性的污染事件时要有章法地应对,切实保护好群众健康、维护好社会稳定、确保质量安全。鉴于此,提升监测技术水平十分迫切,需要不断增加环境监测经费投入,围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监测污染源、建设预警应急监测等,建立实用的、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装备体系,在应急监测、自动监测以及建设监测网络、拓展监测领域等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

2.2 有机结合质量管理与日常环境监测工作

对于当下新疆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存在的脱节现象,应把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纳入日常的环境监测工作进行统筹考虑[2]。所以在编制仪器校准、人员培训以及质量管理等环境监测年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当年建设环境监测能力的进展、开展监测业务的变化等情况,如果发生环境监测的质量事故或出现质量投诉或在日常监督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则要即刻进行内部审核,同时结合上年度环境监测工作总结、下年度环境监测工作计划进行管理评审,及时发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环节存在的问题,明确改进与优化的目标、方向。另外,要在质量管理部门、环境监测业务部门以及管理层建立有效的三方沟通机制,现场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等部门的负责人则要及时判断本科室作业指导书、记录表格以及程序性文件的适用性,同时给出修改意见,并由质量管理部门收集信息、向管理层报送修改意见,获得批准之后加以实施。只有如此,才能有机结合日常的环境监测工作及其质量管理,全面提高环境监测机构的质量管理效率,有效而持续适用质量管理体系。

2.3 进一步促进新疆环境监测站规范化管理

新疆还要进一步加大环境监测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力度,对技术人员尤其是质量管理人员的数量、素质提出明确的要求,促使少数民族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加强学习与交流,对口支援技术力量薄弱的环境监测站,培养技术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优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队伍。同时,新疆要促进其二级环境监测站的专业化与标准化建设,积极探究优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优化质量管理与控制新模式,有效控制环境监测的各个程序的质量,尤其是要研究并控制环境监测环节的样点布设、生产工况、样品采集与保存、现场监测等对监测结果有较大影响的薄弱环节的质量。积极转变新疆一级环境监测站的工作职能,在增强一级监测站环境监测技术指导能力的同时提高其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能力,从制度层面明确规定新疆一级环境监测站对于下级环境监测站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范围、义务及权力,从而从本质上解决存在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过程中的权责不明的问题;协调环保部门、质量监督部门的相互关系,建立新疆环境监测系统专家库,共同参与新疆环境监测系统的质量管理与计量认证工作,切实优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2.4 加强人员管理,实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新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并非只是领导的责任,更是每一名监测人员的职责。人是质量管理最关键的因素,不管新疆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有多完美,每一名监测人员才是最终的执行者,只有全员增强质量管理意识,增强自身责任感与敬业精神,全面参与质量管理,才能确保优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保证监测质量。所以环境监测站上到站长、下到每一名监测人员、分析人员,均要明确质量控制责任,并将其明确写入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文件,层层分解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总目标,落实到人头,使工作协调、接口清楚,促使全员充分而深入地参与质量管理。

此外,人员的良好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是做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基础。质量管理覆盖环境监测的整个过程,只有持续更新全面质量管理知识,使其将质量理念融入各个监测环节,才能发挥质量管理效能[3]。人员管理制度具体涵盖岗位职责、人员配备及相关的培训、考核、评价以及奖惩等,它的建立意味着环境监测岗位职责的进一步明确、绩效管理制度与质量考核制度、培训考核制度、质量监督与奖惩制度等的进一步完善。加强人员管理,特别是对于影响新疆环境监测质量的关键岗位,要有机结合对应的岗位要求、岗位职责和岗位待遇,引入良性竞争机制,全面开展考核和评价工作,通过有机结合人员质量意识提高、岗位能力培训、上岗考核、人员评价与奖惩等措施,避免质量管理流于形式,有效调动新疆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员参与质量工作,从而不断优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3 结束语

优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新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是保护环境的基础性工作,需要新疆相关部门及人员引起高度重视,针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际需求,进一步完善并运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快速发展环境监测技术,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优化,从而确保顺利开展新疆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于新.关于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