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意义及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防教育意义及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防教育意义及重要性

国防教育意义及重要性范文1

国防教育关系国家安全和民族存亡。针对高校国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国防教育效果不明显、大学生国防意识淡薄等的现状,本文提出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国防教育领导机制和监督机制,强化国防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和拓展国防教育资源,营造校园国防文化氛围,不断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培养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思考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敌对势力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全面渗透、国家周边安全形势复杂多变的今天,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防技能,不但关系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更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安全与发展大局。在校大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不但要有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本领,而且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强烈的国防安全意识,而这种精神和意识的培养,既是国防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赋予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任务。

一、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国防意识,是指与国防相适应和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的思想认识。它一般表现为公民对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尊严的坚强信念和荣誉感,自觉履行对外反侵略、对内保安全的国防职责,关心国防建设和为富国强兵多作贡献的责任感等。

首先,是加强国防建设的必然选择。面对国际敌对势力遏制和分裂中国的图谋,面对国内民族分裂主义活动的猖狂,面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许多隐患,面对维护祖国的统一和,维护民族尊严,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等所面临的更加复杂的严峻的形势,必须加强国防教育,使得大学生在和平时期把个人利益与国家的兴亡联系起来,时刻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自觉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多作贡献,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协调发展。其次,是培育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举措。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在战争中获得胜利,要使自己的国防得到巩固,关键取决于军队和国民是否具备较高的国防和军事素质,取决于是否拥有各种层次高素质的国防和军事人才。通过国防教育,大学生们学习现代军事理论和军兵种知识,学习研究军事高科技和高技术武器装备,了解世界发达国家军事理论和军事科技,提高了自身国防素质,为培养大批适应现代战争要求、具有高素质的大批国防现代化建设人才不断涌现奠定了良好举措。最后,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高等学校国防教育是一项多学科、多门类、多层次的综合性的教育,它的教学内容体现出来的这些知识,既融政治、军事、经济、历史、文学、科学、技能和体质为一体,又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于一身。加强国防教育,不仅能使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而且能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现代军事理论、军事知识、军事技术,锻炼强健体魄,提升整体素质,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防人才。

二、当前高校国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高校开展了以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国防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高校国防教育仍然存在着认识不统一、目标不明确、机构不健全等问题。

1、国防教育重要性被忽视

虽然国家在《国防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训练大纲》等法律法规中对国防教育做了明确规定,由于宣传和普及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没有能够得到很好落实。有的高校不能从国家安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度认识国防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认为国防教育是军队的事,是武装机关的事,与高等教育关系不大。在国防教育上,国防教育管理缺乏领导机构,管理机构人员缺失,人财物上投入不足,大多仅仅通过新生军事训练开展国防教育。同时,在军训中,多是请部队来“搞搞训练、站站队伍、走走步子”就结束了,国防教育工作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和科学性。

2、国防教育课程体系不规范

大部分高校国防教育在课程建设中存在着重专业课轻军事课,重集中训练轻理论课教学,重应付检查评估轻巩固军训成果的现象。致使国防教育时紧时松、时好时差,发展很不平衡。在课程设置上,以选修课为主,以国防知识讲座、建军节纪念活动、军训来为主要教育形式,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没有充足的课时量保证;在授课方式上,主要通过大班制的上课进行,照本宣科,机械地照搬上级精神居高临下地灌输,教育实效性较差。在教师队伍上,教师大多数是学生辅导员、行政干部等兼职教师,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都有所欠缺,教学效果较差。

3、大学生国防意识不高

一直以来,西方敌对势力采用各种手段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不断实施“西化”、“分化”,企图搞乱人民的思想,颠覆党对军队的领导。 在国际关系中,我国和周边国家有领土争端,一些国家和地区频频制造摩擦,加剧对立,威胁着国家的统一和安全。由于受各种观念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对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我国安全形势缺乏关心关注,忧患意识淡薄,认为保家卫国是军人的事,与自己无关。有些学生国防意识落后,对国家安全的认识仍停留在军事、战争、国防、领土、情报等传统的区域,忽视了对文化、经济、科技、环境等新领域的认识。一些学生更是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逐渐失去献身国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的几点思考

国防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应有内容,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国防教育的法律法规要求,多措并举,创新形式,提高高校国防教育的实效性。

1、建立完善的国防领导机制和监督机制

各学校要成立以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武装部、学生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保证将国防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年度工作计划,定期研究国防教育工作,协调解决国防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推动学校国防教育健康开展。学校要主动和当地军事机加强联系,会同军事部门建立切实有效的联席会议制度或联合办公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及时沟通情况,共同研究部署工作,形成军地协作、齐抓共管的学校国防教育工作体系。要以学校武装部门为工作平台,完善人员配备,具体负责管理国防教育工作。要成立专家监督小组,定期学国防教育课程进行考核,科学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推动国防教育得到落实。

2、强化国防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在课程科目设置上,应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功能,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坚持国防知识、军事技能、体能素质、文化传承于一体,科学论证与设置国防教育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的科目,灵活设置国防课程模块;在教材建设上,要抓好国防教育教材的建设,形成内容新颖、数据准确、用语规范、相互配套的教材体系;教材内容相衔接,层次分明,系统完整;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坚持突出实用性、时代性特色,注重充实国史军史、形势与政策、军事知识等思想教育,注重加强军事高科技、军事思想等知识教育,开展兵营参观、野外生存拉练等内容,从而丰富国防教育内容;要按《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要求,为学生并设军事课程,军事技能训练时间2―3周,实际训练时间不得少于14天;要将军事课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的必修课,并计算相应的学分,考试成绩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3、把国防教育融入大学文化建设

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途径,加强对国防教育的舆论宣传,加深学生国防意识和献身国防建设的积极性。要把国防教育与校园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知识竞赛、读书活动、文艺演出、专题演讲、主题班会、参观爱国主义或国防教育场所等多种形式,对学生集中进行国防教育。要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邀请军事专家、学者,为青年大学生进行国防知识讲座,或选择当前国际、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突出事件或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举办国防形势报告会,增强国防教育活动的感染力和实际效果。利用国防日和国防教育周,让大学生进军营,了解部队生活,培养国防观念。可通过出国防教育的板报或墙报,写与国防教育有关的调研报告或作文,读红色经典图书,看军事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

4、注重国防教育创新和资源拓展

高校可以邀请部队指战员和人武部干部来校参与、指导学校的国防教育教学活动,把军队开展国防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和优秀素材带到学校来交流与共享,让学生感同身。高校也可依托共建部队和人武部训练基地,组织大学生走进部队营房参观学习,或在部队训练基地开展军事夏令营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部队生活,学习好的传统,好的作风,好的精神风貌。再次,可以利用特殊纪念日组织学生参观国防教育基地、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等场所,瞻仰革命圣地和遗址,学习革命先烈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等内容的国防教育等等,充分发挥国防教育的场所载体和节日载体作用。

5、抢占国防教育网络阵地

要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国防教育网站,建设自己的优秀网站、优秀网站板块,将国防理论、军事装备、国防法规、国际安全局势等内容载到网上,使得学生接受生动形象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教育,提高国防教育的效果。通过网络针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广泛的网上交流与讨论,进行引导,及时释疑解惑,把正确的国防知识传递给大学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要积极掌握相关的网络技术知识,及时了解网络中的国防动态,对网络信息进行鉴别,帮助大学生认清信息的真伪,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国防意识。同时,在教育教学中,可以通过博客、电子邮件、QQ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宣传国防的相关知识,全方位地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

【参考文献】

[1]曹蕾蕾.论国防教育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J].科技信息,2008(24)190.

国防教育意义及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协调机制;高校国防教育;对策

高校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传授大学生国防知识和国防技能,培养好我国国防的后备力量。但大部分学校因重视程度轻、师资队伍薄弱、管理体制不顺、权责划分不清、课程建设体系残缺等问题,在实施国防教育过程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高校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重要性认知不足

很多高校忽视了国防教育工作,认为学生军训只是走过场,导致宣传力度不到位,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追踪、评估、监督机制,不能正确认识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足,人员匹配不到位,经费投入不足,没有任何监管机制,更谈不上任何形式与内容的创新。

(二)缺乏与承训部队建立长期共建合作

军训承训部队一般由学校自主联系、邀请进校训练,由于不是隶属关系,相互之间协调起来很难,要么是部队自身兵员有限,任务繁重,抽不出兵力承担;要么是各学校的学生军训时间高度集中在九月份,“撞车”现象尤其突出,故难以寻找到满足需求的军训部队进行长期合作。

(三)管理機构不健全,师资力量缺乏

很多高校的国防教育管理机构不科学,未设立军训办公室和国防教育教研室,由武装部、学生处代行其职能,带领新生年级负责辅导员协助军训承训部队一起在校园内开展军训工作,参与到军训工作的人员极少,谁年轻就派谁负责,资历尚浅,缺乏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根本无法胜任国防教育理论教学,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四)课程体系残缺,训练内容单一,考核方式简单

在军事理论教学方面,很多高校没有专门的国防教育教师,加上承训部队派出教官基本上学历不高、教学能力水平有限,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缺乏军事前沿知识,甚至以录像代替教学,只能缩减理论教学课时,出现重训练、轻教学的现象。在军事技能训练方面,把军事技能训练内容简单化,训练时间缩短为一周左右,远远达不到教育部制定大纲要求,严重影响训练质量。在国防教育考核方面,没有制定教学计划、相关规章制度及规范的评价方式,导致学生出现平时训练懒散的现象,严重偏离了国家实施高校国防教育的目的。

二、基于协调机制解决高校国防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建立协调机制,从上到下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划分各部门的权责,建立起监督制度,确保高校国防教育的顺利开展和创新。

(一)省国防教育部门加强监管,督促高校落实政策

省国防教育部门将相关文件政策下发到各高校后,缺乏一个有效的监管方式,导致高校只是应付式完成任务,没有真正落实国家国防教育政策。因此,省国防教育部门需不定期检查各高校国防教育工作,对做得不好的及时给予通报批评,与经费密切挂钩。若可以统筹安排承训部队到各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工作,解决国防教育的老难题,必定将国防教育推上新台阶。

(二)加强与部队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高校要积极与承训部队进行沟通交流,争取成为固定合作伙伴,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包括参观部队营地进行实地教学,师资互聘达到资源共享,邀请部队专家进校举办“将军讲堂”、“名师讲堂”等专题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形式等方面,加强校军协作,持续推进交流,提高国防教育质量。

(三)健全管理机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成立专门的军训办公室和国防教育教研室,负责制定全校军训工作计划,统筹协调军训期间的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加大师资建设力度,建立起一支素质良好、专业化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制定完善国防教育教师的培养机制,为其国防教育教师的发展与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帮助和培训更多的年轻国防教育教师快速成长。

(四)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丰富训练内容,完善考核方式

将国防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教学大纲,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完善考核形式。军事理论课可运用案例教学法等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国防教育的兴趣。同时,开展国防知识宣传讲座,邀请英雄模范人物进校与学生互动交流,安排学生到部队营地观摩训练演习等,还可以通过成立国防教育社团开展各种活动来推广和传授国防知识,将国防教育有机融入到校园生活。改进军事技能训练的内容,开展一些实用性项目,例如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技能、自我防卫技能等内容。

完善国防教育考核形式,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军事理论课可采用考试等形式进行评价,军事技能训练以训练项目进行量化评价。把两者有机结合作为军训总评的依据和课程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必须重修。

(五)建立校内监管制度

成立由学校领导、教职工代表组成的国防教育工作监督小组,监督检查国防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时准确地掌握和解决国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定期专题汇报制度,不断地总结经验,以推动国防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对没及时履行责任的部门及个人进行通报批评教育,鞭策各部门齐心协力搞好国防教育工作,使得国防教育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通过构成完整而系统的国防教育学科体系,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万年当代世界军事与中国国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 

[2]刘丽华.浅谈高校国防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04,2(5):162-163 

国防教育意义及重要性范文3

一、目前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

(一)对高校国防教育认识存在偏差

目前,部分高校领导对国防教育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目标不明确,对有关军事教育的任务、培养目标,军事教育如何适应素质教育,以及面向未来进行教育改革等问题的认识不深刻,从而导致高校国防教育的综合功能在高校的教育中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部分高校尚未把它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必要环节,只是简单地把军训当作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全部内容,认为学生进行了军训就是接受了国防教育,学校的国防教育任务就已经完成了。有的高校领导甚至认为,国防教育是军分区、人武部、军事院校的事,国防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军事人才应由军事院校培养,地方普通高校能简单地搞一点军训,开设一点军事理论课便可以了,没有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虽然全国普通高校都要求开设军事训练课和理论课,但是还有很多高校没有设立“军事教研室”等专门的职能机构,有的高校虽有,却有名无实,只是挂了一个牌而已。部分高校没有专职的军事教师,每年需要开设军事理论课时,都是临时从部队院校聘请教师前来上课,导致在教学效果和教学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大部分院校国防教育活动的开展缺乏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实施,为“教”而“教”,其综合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事实上,高校的国防教育应当与其他课程一道担负起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精神的任务,指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优良道德品质和高尚精神境界。

(二)国防教育师资队伍信息化知识储备不足

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人才建设的关键是教师,从事国防教育的教师一方面要有相当学历,有一定的军事工作和军事生活经验,懂军事,熟悉理论,军事素质较高,另一方面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意识、信息素质和信息教育能力。但各高等院校从事国防教育的专业教师多数是“半路出家”或是干部担任,还有一些学校是由人武部的干部直接担任,他们虽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相对于其他领域的教师专业素质来说显得理论素质偏低。再加上工作多是兼职,受到知识结构、学习和工作条件的局限,对大学国防教育理论缺乏系统的研究,不能主动适应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趋势,不能准确把握信息化对高校国防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缺乏积极应对的办法和措施,因而处于被动状况。事实上,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需要军事教师对信息和信息技术保持强烈的敏感性,及时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动态,掌握科学发展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并及时补充到教学过程中;具有积极主动地挖掘信息、搜集信息和运用信息能力,掌握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处理手段;预测信息的前瞻性,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并能自如地把各种信息工具运用到教学工作中,扮演好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信息技术教育的领航者的角色。

(三)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内容缺乏

当前,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内容缺乏的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材信息化内容缺乏。各高校使用的国防教育教材内容相对于现代信息战发展趋势而言,尚存在不足。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信息战全面影响着现代战争,使军队的体制、作战思想、作战手段、作战方法、作战保障和作战准备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因而传统的军事理论教材中的军事科技章节的部分内容显然不太适应形势的发展,应该对现用教材中的军事科技章节的内容进行调整,不断增强有关信息战的新知识、新内容,特别是科技成果在军事领域的成功应用等。二是信息化内容教学缺乏体系。对于信息化战争的了解,主要依靠教师的个人喜好,根据时事新闻进行讲授。但这种渠道显然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不能向学生充分、及时地介绍各种信息化战争背景下的国防理论、国防学术、国防科技的最新成果及发展动向,难以向学生传授最先进的国防理念、世界武装力量发展方向、未来战争的可能面貌等等。而只有在教学具体内容上广泛涉猎装备、战术、谋略、战法、军事思想、高新科技、新概念武器、国际军事形势、我国国家安全形势等,才能吸引更多同学参与国防课程的学习,培养他们关心国防信息化建设的意识和兴趣。

二、推进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是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高校国防教育是我国国防建设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对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有重要的作用;随着高技术武器在战场的广泛运用,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转变,这一历史性的巨大变革,给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军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各国不仅在军事理论,作战理论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在国防力量结构和军队编制体上正向现役部队逐步减少,后备力量逐步增加;士兵逐步减少,军官逐步增加;指挥军官逐步减少,技术军官逐步增加;普通士兵逐步减少,技术士兵逐步增加的方向发展。国防后备力量正成为发达国家国防力量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防后备力量的建设正为发达国家推进军革的重要措施。我军要实现推进信息化强军战备目标,完成机械化、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将成为我军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有雄厚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和智力资源,对我军信息化建设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要完成我军信息化建设这一历史任务,必须重视和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把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发展。

(二)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时代培养国防后备力量的需要。

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完成我军机械化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人才是关键。高校国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造就国防后备力量,为国家军事斗争准备进行人才储备,推进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信息化时代国防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主要途径。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可以贴近国防建设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与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要相符合,培养出一批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国防后备人才,成为军队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为军队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为军事斗争作充分准备。高等院校的教学基础好,有丰富的智力资源,是培养国防力量需要人才的最理想环境,在积极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中,我军推行的依托国民教育优势,培养国防人才的军队院校教育改革的国防生制度,正是高校国防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地方院校招生规模大,学科专业齐全,课程体系完善,师资力量雄厚。这为我们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大批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源源不断地进入军队,将会对军队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对促进地方院校的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也有重要意义,信息时代军队需要大批专业人才,特别是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很大程度上要依托国民教育,在高校国防教育中注入信息化的内容,是现代国防教育的基本要求,通过信息化国防教育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信息化战争形态条件下现代国防意识。培养高素质的国防后备人才,一方面,能够在国家进入战争危机状态下迅速动员起来,投入到战争之中,另一方面,平时这些具有一定国防高科技知识和现代国防意识的专业人才毕业后,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军队,为军队信息化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

(三)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

不言而喻信息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素质结构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要担负起培养符合信息时代素质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国防教育的信息化无疑起着重要作用。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协调发展,引导他们勤于学习、富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人。高校国防教育,主要以理论教学和军事训练为主。在教学方面,由于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它不仅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是科技实力的较量。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科学,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而军事科学教育围绕信息化战争进行,传授现代军事高技术知识,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高技术充分体现了创新思维的成果和应用,推进和实施国防教育信息化,让学生学习和借鉴新军革的理论成果,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拓展视野,使他们了解现代科技前沿,了解国际形势,培养其忧患意识、爱国意识,并使其智力、心理得到协调发展。在军事训练方面,主要是集中一定的时间,对大学生强制性进行队列、射击实战、以及体能等方面的军事技能训练,其目的就是要通过亲身体验,使他们感受到部队严明的组识纪律、雷厉风行的生活作风、不畏艰难的吃苦意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集体观念,锻炼健壮的体魄,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并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这样,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练就其健康的体魄,丰富其人格修养、情感意识和道德素质。

三、拓展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途径

(一)加强国防教育师资队伍正规化建设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国防教育专业师资队伍是搞好大学国防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是教学第一线的组织和实施者, 如果没有一支坚强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教学质量就难以提高。国防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可以实行“择优选调”,“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即主要从高校国防教育战线从事教学工作有丰富经验和相当水平的教员中选调, 以他们为教学骨干。另一方面, 对目前的军事课教师进行再教育, 如借肋驻地军校力量举办学习班, 脱产学习等, 提高他们的军事素质。其师资队伍建设还必须加强领导, 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 督促和激励教师进取, 做到政治上爱护, 思想上帮助, 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 尽可能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 以解后顾之忧。同时, 制订出中、长期国防教育教师培养规划, 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高等学校三级教师培训制度, 有计划、有目的地培训中青年教师。方式上可以采用在职深造、短期培训、交流学习等多种手段, 开阔视野, 提高教学科研的综合能力。

(二)建立国防信息网,充分利用网络为国防教育服务。

互联网络已成为广大民众接受各种信息及思想观念的重要渠道。省军区应当建立本省国防信息网,借助网络平台发挥本省军事教育资源为高校国防教育服务。国防教育信息网可以将优质军事理论课程制作成网络课程形式,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驻地部队军事资源和高校优质课程的优势,打破高校各自为战的孤立局,面破解高校寻师无门的难题,还可以使高校之间国防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形成强强联合的局面。高校国防教育建设则要主动借助网络平台,在校园网上开设国防教育专栏,建立国防教育新的阵地,这对提高国防教育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可以利用国防信息专栏开展集信息浏览、图书资料、虚拟网站、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等多项内容的国防教育活动。国防教育网络化必将成为国防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有效、最现实的选择,不但满足了信息化教育所需,而且不需大量的重复投资,可最大程度地利用相关设备、资源的规模效应;还可以把国防教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全民的国防观念,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浓厚氛围。

国防教育意义及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国防教育 智育功能 注意的问题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1 国防教育有利于克服各种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学习的不良影响。

国防教育的智育功能,还表现在他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克服各种非智力因素对其学习所产生的不良影响,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前,在高等院校中存在着一种很值得注意的现象,在考取大学时,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是良好的,相互之间的差距并不明显,但入学1~2年后,相互之间就出现了较明显的差距,表现为:⑴稳步上升;⑵波动不定;⑶急剧下降。导致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差异大,即非智力因素形成的障碍直接影响了智力的发展,这已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而国防教育,特别是大学生军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他们抑制和克服非智力因素对其学习的不良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其一、国防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强烈的思想性和知识性,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进而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这有利于克服思想及智力障碍对学习的不良影响;其二、国防教育,特别是军训,即紧张又艰苦,它使大学生的意志得到了磨练,身体也得到了锻炼,这有利于克服意志障碍对学习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其三、国防教育,特别是军训所具有的整体性,相互性,一致性,使大学生们受到了教育和感染,进而有利于克服人格障碍对学习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其四、军事教育,特别是军训中严格的一日生活制度和纪律要求,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有利于克服行为习惯障碍对学习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总之,开展国防教育,有利于在提高思想认识能力的基础上,克服各种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学习上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促进智育的不断发展。

2 实现国防教育智育功能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国防教育以其特有的教育方式,在高等院校的育人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已经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与关注。但真正实现军事教育的智育功能并达到育人的目的,首先是要认真抓好这项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军事教育过程中,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2.1 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对军事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提高对大学生军事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是搞好这项工作的前提。军事教育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大学生军训,学习军事科学知识是落实国防教育的具体形式,这项赋予高等院校的光荣使命,是党和国家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它不仅是巩固国防,保卫国家安全的需要,同时也是高等院校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育人质量的需要。因此,我们应把军事教育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并形成全员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加强领导,是搞好军事教育的关键。军事教育是一项全校性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与协作。为此,要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相应的部门和组织机构,并建立有效的组织指挥系统。各级领导都要关心这项工作的开展,经常深入到工作第一线,协调工作,解决问题,齐抓共管,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高标准、严要求,认真搞好大学生军训工作

军训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军事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搞好军训工作,首先要在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其纳入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其次要加强骨干力量的配备。军训工作的实践证明,校内参训干部和承训官兵的素质高低,人数多少,直接影响着训练的质量和军训的效果。因此,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解决。第三要坚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军训氛围。这方面一是要加强管理,严格制度,一切按照条令的要求,不搞特殊化;二是军训期间,要坚持集中就餐,集中住宿,强化管理,让学生全面体验军训生活;三是要根据大学生理解接受能力快的特点,抓住训练的难点和重点,不断改进训练方法,提高训练质量;四是要坚实持开展会操、讲评、评比、评优等制度,调动训练的积极性;五是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宣传军训工作,表彰好人好事,激发训练的热情。第四要坚持训教结合,处理好军事训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切实加强军训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训练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合理地安排教育时间和内容。并采取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开展理论学习,进行优良传教育、形式任务教育、做合格社会主义大学生教育等,要把思想教育工作渗透到军训的各个环节,以保证训练工作顺利进行,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2.3 抓好学科建设,促进国防教育工作的发展

近几年,随着高等院校国防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国防教育的学科建设已经摆到了重要位置,有的学校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规划不完善,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因此,我们首先要从提高认识入手,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国防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到学校学科发展的总体布局中,协调发展;其次要培养一支政治、业务素质强,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形成学术梯队,改变目前在队伍建设上存在的不适应、不合理等现象,增强学科发展的后劲;三是要不断加强课程建设。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充实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逐步形成一个内容新,结构合理、门类适当的,符合国防教育学科发展的课程体系;四是要改进教学方法,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注意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深化教学内容,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要确立培养目标和研究方向,不断加强科研工作,加强教材建设,努力使国防教育学科的建设适应学校发展和育人工作的需要,使其在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

国防教育意义及重要性范文5

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双拥办等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县自然资源系统立足实际,服务大局,按照新形势下军地合力、军民同心的要求,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双拥创建活动,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机制,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强化领导促进“双拥”工作合力形成,局党组始终把“双拥”工作摆在维护长治久安、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并把双拥工作列入党组工作的议事日程常抓不懈,与党建、创文等工作一同布置、一起安排、一并考核。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及时调整充实局“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落实分管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定期召开会议部署“双拥”工作任务,各职能科室积极发挥优势,加强联系沟通,齐抓共管,互相补台,形成整体工作合力。

二、强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双拥”氛围

局“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把加强宣传教育作为“双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提高广大群众拥军爱国的自觉性。一是学习《国防教育法》,普及国防知识,积极宣传有关拥军优属的政策和法规,不断和更新国防教育的有关内容。二是充分利用各种会议、专题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以“国防教育月”、“征兵宣传月”为契机,大力宣传双拥光荣传统和加强军民团结的重要性,积极鼓励本系统干部职工适龄子女参军。三是感悟传承精神。组织系统内党员干部参加省厅在江西瑞金等地举办的苏区精神培训班,通过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员们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学习感悟革命历史和精神。四是心系驻如共建部队。今年春节前夕,组织我局志愿者为共建的驻*某雷达部队送去了年夜饭,让他们能在远离家乡的岗位上度过一个愉快的春节。子弟兵们纷纷表示,春节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但是能和共建单位的志愿者们一起迎接新春佳节,同样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

三、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双拥”共建新模式

近年来,我们在双拥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创新思路,展示更优质的“双拥”工作成效。

一是“双拥”工作考核向基层所站延伸。把“双拥”工作纳入对基层自然资源所、分局的年度工作考核,让全系统干部职工在新时代“双拥”工作上做到一个不缺位、一个不旁观。

国防教育意义及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意义

在普通高校开展以学生军训为主要形式的国防教育,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当然也包括为国防现代化服务,是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的有效途径。通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的各种类型的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因此,有目的的对大学生进行为维护国家安全、和,防止外来侵略的国防教育势在必行。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以挑战与迎战来解释文明的兴起和衰落规律,其中武力挑战是一项基本的内容。

1 学生军训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学生军训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国防后备力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国家法律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我们应着眼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和新时期国防建设的需要,深刻认识开展学生军训上作的重人意义,切实把学生军训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1.1 是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需要。

青年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大学生是我国青年的优秀群体,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将是未来各行各业的骨干,有的要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开展军训,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进取精神;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军训的时间虽短,但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深远的,抓好这项工作,关系到党的事业,关系到民族兴衰,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1.2 是强化全民国防观念的需要。

现代国防是全民国防,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与人们的国防观念、忧患意识有着密切联系。青年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保卫者,他们的国防观念增强了,对强化全民国防意识和加强国防建设,将会发挥长久而重要的作用。

1.3 是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需要。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化战争已主导战争舞台的今天,国防建设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常备军要进一步精干化,必须加速储备高素质的后备兵员。受过军训的大、中学生,既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又掌握一定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将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人才资源。开展学生军训工作,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战略举措和长期任务。

2 学生军训过程中的机理功能分析

随着学生军训工作的深化普及,学生军训教研室工作层面将越来越宽泛,任务将越来越重,要求将越来越高,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需要,突出教学能力建设,找准定位,拓展职能,谋求发展。

2.1 充分发挥学生军训教研室的职能。

目前,有少数地方高校不重视军事理论教学,不了解派遣军官的职责和任务,认为派遣军官是与地方高校军事教师“争课时”、“抢饭碗”,而非职责所需、任务所系。我们要有针对性地搞好宣传,使地方高校认识到军事理论教学的重要性,了解学生军训教研室主要是承担重点高校部分军事理论课教学和协助高校培训军事教师的任务,对高校自身军事教学力量是帮助促进,而不是包办代替。同时,还要积极展示我们的教学成果和实力,以良好的业务素质赢得地方高校的信任和支持。

2.2 要逐步完善学生军训教研室设施建设。

设施是保障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军区根据学生军训工作的需要,结合东北地区军队院校、训练单位实际情况,在《学生军训教研室业务建设标准》中,对学生军事教研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要求,希望各单位积极给予支持,为学生军训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要说明,《建设标准》中提出的要求是原则性的,应接合格单位实际落实。在建设中应提倡实用、节约、适度,提倡资源共享。

2.3 要坚持“练兵”与“育人”相结合。

要实现“培养高素质后备兵员和提高学牛综合素质”的双重日标,就必须在“练兵”和“育人”中寻求结合点。要把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丰义和我军光荣传统等教育内容纳入到军事理论教学内容之中,增强学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责任感。要结合贯彻落实总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学生军训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积极探索加强学生军训中思想中政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不断增强做好学生军训中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学生军训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学生军训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没有健全完善的机制,就很难保障学生军训工作的深入发展。

3.1 建立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

抓好学生军训工作,军地双方都负有重要责任。目前,各级都建立了军地共同参加的学生军训上作领导小组和相应的职能机构.但制度还不够完善,关系还小够顺畅,领导小组职能作用不明显、军地力量投放不均衡等问题比较突出,致使一些制约学生军训工作发展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各级学生军训工作职能部门应积极主动做工作,及时向军地领导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通报情况、汇报工作、提出建议。要通过领导小组办公会、军地联席会议等制度,定期分析形势,共同研究工作,协商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形成军地齐抓其管的合力,推进学生军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进程。

3.2 建立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

今年,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将颁发《学生军事训练上作规程》,依据《规程》制定完善计划审批、质量监控、检查评估等与之相配套的制度,进一步明确军地各级各部门职责,明确军训的质量标准,明确检查评估实施办法,使学生军训工作有法可依。要建设教学评估机制,充分发挥评估的杠杆和督导作用,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专项评价与全程评价相结合、专家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学生军训教研室和各高校军训教学实施客观、全面、公正的评价,增强军训动力,保证军训质量。

4 结束语

现代国防建设必然包含国防精神力量和国防预备役力量建设。首先,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是增强国防精神力量的重要途径。普通高校学生军训不仅是实现我国人才培养战略目标,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而且是建立强大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巩固国防的需要。对实现祖国统一,捍卫国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