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范文1
关键词: 低碳 生态 能源 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中《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到“低碳经济”,这是“低碳”一词最早出现在政府文件里;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等一行撰写了关于气候变化经济学的《斯特恩报告》,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同年,联合国气候峰会在巴厘岛召开;2009年年底在哥本哈根举行的气候峰会上,城市“低碳化”再次被提上联合国议案。
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生态环境的建立成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2007年APEC会议上,主席提出了要发展低碳经济;2009年,国务院强调要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2009城市发展和规划国际会议”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博士提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他将低碳经济和生态城市这两个关联度高、交叉性强的发展理念相结合,提出要把低碳城市和生态目标相结合,走自己发展的模式-C模式,建立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低碳生态城市。
低碳经济与生态城市的概念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正式出现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生态经济。在白皮书里,英国政府为低碳经济发展设立了一个清晰的目标:2010年CO2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少20%,到2050年减少60%,到2050年建立低碳经济社会。表面上看,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
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现代城市作为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导致温室效应等问题最为集中的地方,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在“人与生物圈”计划中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明确提出要从生态学的角度用综合生态方法来研究城市。这一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一经提出,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展了生态城或低碳城市建设实践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定义,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所谓生态城市就是以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的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居形式,是把自然、城和人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的结构。分析起来,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在核心思想上是一致的,都是关注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但同时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同,生态城市关注自然环境、人居环境等多个方面,而低碳则主要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因此相对来说生态城市内容更宽泛、更综合,而低碳城市则侧重强调减少碳排放,提高碳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低碳城市是生态城市的一个子集。有时,人们把二者合二为一,称为低碳生态城市。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发展中的具体实践,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态化发展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落实。
在考虑自然生态因素、技术物理因素、经济资产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各种人文因素的同时,对城市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规划也很重要,它们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基础上,着重低碳减排等远期规划,规划“低碳生态”城市建设。
我国城市众多,格局、历史、文化和产业各有千秋,在进行“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时,则要根据这些特点,在不影响现阶段经济发展目标的前提下,针对各地的地理地质地貌、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扩大生态城镇绿化空间,加大社区绿地、湿地、城市广场建设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可以扩大步行和使用自行车的面积,提供雨水蓄积与排散之地,改善水循环,利用绿色植物大量吸收CO2,将大气温室气体储存于生物碳库中,优化生存环境,减少碳排量。以实用低碳技术为技术主体,以绿色建筑为建筑主体,以新兴产业为产业主体,以交通导向为主导的土地利用为开发模式,做到可循环、可持续、可改进,大力推动城市近郊和远郊的绿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从而加快城市的低碳生态化进程。
第一,能源规划节能优能、开源节流是能源规划的重点,工业制造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是能源消耗的大户,节约现有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同时研究开发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太阳能、生物质能源、风电、地热、氢能等生态能源的利用率和产业化,支持制造业进行低碳装备革新,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
第二,交通规划交通模式推陈出新,改造传统的交通模式,开发多样化的交通系统,例如规划高效的地铁、轻轨和brt公交系统的规划以及安全、方便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将地铁、轻轨、brt实现方便快捷的无缝换乘,政府也鼓励居民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率,使用清洁的低碳燃料及新型环保车辆,低碳出行,此举降低交通能耗,减少了城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做到节能减排。
第三,建筑规划建筑设计与施工,严格遵从建筑节能标准,推进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要尽可能实现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自然排水等设计理念。推行低碳建筑设计理念,提高低碳建筑的市场份额。加强城市垃圾废弃物处理设施,大气净化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和噪音弱化设施的维护与升级。在建筑规划方面,不能局限于城市内部的设施完善及自然绿化带、城市绿洲建设,还应综合考虑城市内外两个系统的相互作用,让太阳能电源建筑一体化成为建筑节能先锋。
第四,水循环规划规划“低碳生态”城市时,在生态用水节水方面,对于严重缺水和严重水污染的规划防治,需要建立更为长远和实效的目标。国家在对“低碳生态”城市的硬性规定中明确指出:开发建设不得对地表和地下水造成危害和冲击,不得恶化水源质量。对相应技术要求也有规定:要求“低碳生态”城市必须实施“可持续的排水系统”(SUDS)和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水再生利用工程以及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循环利用方面,不仅要考虑水量和水质问题,保证有足够的水量和洁净度;还要考虑空间分布的合理性,是否有利于废水的就地再生和就地利用的生态化发展;提高灌溉水的生产率,修建水库,收集雨水,提高非农业用水的生产率;解决和改善供水的质量,从“高碳”到“低碳”,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总之,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降低过去高碳发展带来的环境危机,还可以避免由于能源过渡消耗带来的资源危机。在城市规划中融入低碳理念,给我国的城市建设规划增添新的元素。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不仅提升了城市的自身层次,也增强了我国应对能源危机、化解环境风险的能力,是大势所趋。但,“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是一项范围广、时间长、新兴复杂、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它的一些新型的理念有悖于传统的城市规划理念,因而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因此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不同领域的科研合作,因地制宜,更灵活更有效地规划“低碳生态”城市。对整座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进行整体构思安排的规划师来说,城市规划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艺术创作。
参考文献:
[1]李平 康怡【经济观察网】本文网址:省略/zt/dtcsbd/zjgd/2010/05/18/170361.shtml,2010-05-18
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范文2
【关键词】城市规划;空间结构;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当前国际化大都市、全球城市、世界城市、信息城市、数字城市、生态城市等新的概念不断涌现,沿海大都市带迅速发展,城市间的协调竞争成为重要问题。城市规划体系强调城市生态环境,注重城市形象;强调以人为本、公众参与,建立和谐社会;强调城市遗产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建筑是组成城市景观的核心要素,处理好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对城市的形象和景观产生很大的影响。
1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联的实用性学科,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构造及材料做法。它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和面问题。同时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城市规划管理是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政府行为来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监督、管理,并对二者之间发生的矛盾加以协调解决。
2 建筑规划设计
建筑设计广义上指对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做的全部设计工作,这需要各方面科学技术人才的密切协作,但通常我们所考虑的建筑设计是指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以及空间结构的安排,注重建筑本身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从而达到一定的和谐效果。其中,功能是进行建筑创作的主题,不过形式也在建筑设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当前许多建筑师开始考虑建筑的基本要素,建筑物的外表也成为建筑设计研究的一个重点,在这种设计法则的指导下,采用结构主义而出现的一种建筑新形势,这种建筑形式,先对建筑进行思考,然后在进行建设,比原来按照图纸进行建设更加注重建筑对外部的影响,综合考虑了外部空间、环境和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坚持将自己的创意和个性建立在理性之上,达到建筑功能与技术手段的和谐一致。
建筑设计时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建筑前期的规划、设计都不能脱离经济性这一重要指标。但是就建筑师本身却要克制自己对金钱的依赖,充分让建筑体现其自身个性,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满足城市的文化传承需要,相信一个成功的建筑必能引领一个时代的潮流。对于一栋建筑的评审应做到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建筑方案本身进行评审,看他的设计是否符合任务要求,第二,要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看他是否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是否能将自身融入到周围环境当中去,只有这样的建筑设计产品才是真正成功的建筑作品,自然这就要求,决策者要有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
3 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长,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以空间的利用和环境的建设,绿化,道路,供水系统共同组成的服务为基础,构成人类现在的生存与生活空间。使人类能够在任何地方都能感觉到城市的风情。城市的规划与设计要注重城市建筑群落之间的协调,而建筑的设计要考虑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城市规划设计的约束。
3.1 城市规划设计约束建筑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通过场地设计影响指导建筑设计,场地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在现状条件和相关法规基础之上,对场地内的各种元素(建筑,运输系统,户外活动,设施,绿化园林设施,工程系统)进行组合的活动。
场地设计工作内容是建筑设计中除建筑物单体的详细设计外所有设计活动。
一般包括建筑物的整体安排,交通设施,绿色花园,垂直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如绿色园林设施(绿化,园林小品,现场设施等),交通设施(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垂直场地和工程设施(管道项目)的详细设计。
实际施工过程中通常先与业主确定的建设项目和土地,然后委托建筑师设计,建筑设计任务是基于业主条件的。
设计师在进行具体设计之前,要进行完善和改进的设计任务的工作,包括培养项目的内容、规模、形式及其他相关问题作出更明确的规定,然后与业主协商取得共识。城市规划对场地的要求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控制城市土地规划布局结构的发展方向。第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非常具体,直接影响场地设计,场地设计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做出恰当详细的反应,一般包括:控制用地的性质和范围,对容积率、建筑覆盖率、建筑高度的控制,对绿化覆盖率,建筑红线的控制,以及对交通入口的规定等。
3.2 进行建筑设计要考虑城市规划
建筑是一个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存在的基础,城市规划通过对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指导建筑设计。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考虑到以下问题。首先,建筑设计的造型要有自己的风格,建筑之间简单中含有复杂,不变中含有变化,整体设计和谐。其次,要考虑到周围大环境,使建筑本身与周围建筑相呼应,包括建筑的色彩对比、虚实对比、线条处理等等。第三,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照顾到周围的建筑,想成空间上的一体感和时间上的连续感。建筑作为城市的重要构成要素,甚至是一个城市的标志,它们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在对这样的建筑进行设计时,不能只考虑到建筑本身,而应扩大自身视野,做到与周围环境相适应。
4 总结
城市规划设计是进行城市建筑的总纲,在进行城市建筑设计时,应遵循城市规划设计的约束,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下进行建筑设计。另外,建筑设计是落实建筑规划的抓手,只有通过建筑设计才能落实城市规划的设计思想,因此,要想建设一个和谐向上的城市发展环境,建筑设计师不仅要考虑建筑本身的功能和个性,还要考虑到对周边环境而后整个城市的影响。
参考文献:
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范文3
1 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的关系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联的实用性学科,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构造及材料做法。它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和面问题。同时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城市规划管理是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政府行为来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监督、管理,并对二者之间发生的矛盾加以协调解决。
2 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2.1科学对待城市规划设计
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类型。城市规划设计内容日趋综合,方法包容性更强,从单纯注重形态的设计发展到综合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必须强调“城市规划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包括建筑物)进行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计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还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
2.2建筑设计服从城市规划设计
美国有位城市规划曾经说过:“通常做设计是要把它置于一栋房子中;将一栋房子置于周围的环境中;将周围的环境置于一个城市规划中。建筑师在设计单体或群体建筑时,必须考虑建筑的大环境和开发地盘红线内的小环境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建筑创作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在快速发展中,建筑师在建筑创作时对人文的关注、对环境的关注显然不够。一味追求“新、奇、特”而不考虑建筑物所处的环境。
2.3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
重要的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形象影响也是很大的。应该尽快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组织一些专家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审,一是看建筑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二是对建筑设计方案本身进行评审,看它的设计思想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选出好的作品。
3 我国城市规划的误区。
历史上由于种种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规划设计与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的设计之间一直难以区分,这种现象造成我国的控规地从美学和视觉效果出发,缺乏对土地经济体制的全面认识。在控规立法上,我觉得应该注意两个原则:
3.1对用地的控制要符合土地建设开发的经济规律。
3.2一切对地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应该在立法中有明确的规定。
求同与求异的原则。在同一区位的相邻地段,美国区划的控制原则是求同,即遵循地价运作的经济规律,在同一区位,保证土地转让(批租)时地价相同,自然要把地块的大小、建筑体量、容积率、红线后退等做一视同仁的规定。这种控制手法在产生和谐的风格、有序的城市肌理、保护街道界面、合理利用土地方面是成功的。
视觉美感的控制。美国的经验:引导性手段。以美国的城市设计指导原则为例,它控制的是街景透视,关心的是人在以街道为中心的公共空间的心理和视觉体验。城市设计指导原则对一切影响街景透视的因素提出设计要求,包括建筑体量关系,广场之间的围塑关系,街道及建筑界面的尺度关系等。
4 建筑设计的考量
起初,做设计时我经常的手法也是从主观的感觉出发,通过形体、体量的造型来首先达到视觉上的审美要求,而且设计的大多数时间用在了这方面,对于细部则由于时间的限制而来不及仔细推敲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没有结合环境总体考虑。
在现今紧促的教学制度下,我学到了什么呢?学到了功能组织、流线分析、快速设计,而创意真的难以发挥。即使有,也觉得自己的东西太少。我自己擅长的就是三维想象。在与现今教学环境的结合下,我在透视、空间分析方面有了很大进步。而这是不够的。前段时间看了些论文书刊杂志,结合规划考虑了设计的做法,逐渐明白建筑更应该怎样做了。
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范文4
关键词:电子沙盘;地理信息;三维建模;操作控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等一系列技术越来越多的被人们应用,与此相关的虚拟现实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传统的固化沙盘模型,逐渐被具有人机交互、动态模拟的电子沙盘所代替,主要应用于军事上的沙盘模型也逐渐应用于城市规划、交通分析等方面。如何充分利用地形、影像、三维空间信息结合光、电等技术实现真实、实时的三维交互式城市场景,将成为辅助城市决策、城市规划不可缺少的手段。
1 基本原理
简单来说,城市电子沙盘就是以城市基础地理空间信息为基础,综合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仿真技术、立体显示技术等多种学科技术造就一种生动逼真的视、听、触一体化的特定虚拟环境,使人们“沉浸”于等同真实的环境,进行感受和体验,其原理为通过控制系统调用准备好的信息数据,依靠多媒体手段将信息模拟真实的环境展现在显示端,示意图见下图。
图一:城市电子沙盘基本原理示意图
2 系统实现
2.1 系统实现示意图
图二:系统实现示意图
2.2 数据建设
数据建设是城市电子沙盘制作的核心,同时也也是电子沙盘制作的难点,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三维建模、建立数据库、功能实现。
2.2.1 数据预处理
城市电子沙盘系统中数据预处理主要是指地形图、影像图等数据的处理,使其满足建设城市电子沙盘系统的应用。预处理主要包括:①统一规范数据格式。为了保证数据融合和集成显示的效果,必须对数据格式进行统一,保证各类数据之间很好的结合,也保证各类数据准确的应用操作控制系统中。②地形图处理。根据城市电子沙盘建设的效果选择不同比例地形图,城区一般选择1:500数字线划图,农村一般选择1:2000或1:10000数字线划图,将道路、水系、房屋、信息点注记分级、分类、分层。③影像图处理。将航片影像和卫片影像处理为不同分辨率数字影像,进行调色、纠正处理。④其它数据处理。其它高程模型、规划信息、视频、动画等数据处理,使其能够与地形、影像、三维模型等数据整合在一起,集成在电子沙盘系统。
2.2.2 三维建模
城市电子沙盘系统中三维建模为一般建模要和精细建模。一般建模是指在一定的坐标系统基准下,以城市二维地形图为基础,套合城市数字高程模型(DEM),建立城市三维空间框架模型,再叠加城市数字正射影像(DOM),将影像数据作为纹理,与城市三维空间框架模型叠加显示,建立城市三维地表空间模型。精细建模是指依靠专业的三维建模软件如3DMAX等进行房屋、道路等要素精细化三维模拟真实搭建,对搭建的三维模型依照坐标位置移植到城市三维地表空间模型。对于建立城市电子沙盘系统而言,一般建模主要用于山地、丘陵地,从宏观的方面表现三维环境;精细建模主要用城镇,从微观方面展现城市的特征风貌。
2.2.3 建立数据库
城市电子沙盘系统建设必须依靠大量的各类数据信息,同时在演示必须能够加载相关信息,这就必须创建一个能存储多种信息类型的数据库,包括地理信息数据库、媒体数据库、三维模型数据库等。通过访问不同数据库中的数据,来管理和调用地形、影像、视频等各类信息数据,提高数据使用效率。
2.2.4功能实现
飞行漫游。它是电子沙盘展示最基本的变现方式,通过直观、真实的三维环境来表现地形、城市特征,其表现为以观察点为基点的前进、后退、左移、右移进行三维场景的游览,可根据要求自定义游览的路线、高度、视角等。
动态影像动画输出。电子沙盘不同于传统的沙盘的主要在于它能够实现事先设定,或者展示时实现自定义设定的三维影像和三维动画的动态表现,通过程序实现这些将直接展现电子沙盘的特点。
查询、分析。城市电子沙盘说通俗一点,可以认为是高级的电子地图,其兴趣点的查询、感兴趣区域的分析是要实现的基本功能。
专题功能的实现。是指根据需要,加载有关行业方面的信息,实现如城市规划、交通分析、绿地监督调查等方面的功能。
2.3环境建设
硬件设备包括高性能图形工作站、高端存储设备、大屏幕液晶显示器和多点触摸屏或高清投影仪和银幕,以及音响、灯光、网络设备等设施,是为流畅、高清显示、人机互动提供基本支撑。
软件系统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GIS数据库、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基于三维的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等,是为调用各类数据资源提供基本服务。
场景布设是根据设计方案、表现效果要求,选择能够将图像、动画、解说、音乐、灯光等多种元素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为观众留下深刻影响的环境设计。
2.4 操作控制系统
电子沙盘的操作控制系统通常有自动、手动、遥控三种模式。
自动控制模式:通过事先设计好的思路,由计算机程序自动按一定的顺序对模型概况、各规划分区、主要路网、主要建筑等信息通过多媒体形式展示出来,同时模型灯光电器与背景灯光也会自动与展示内容配合亮灭。此模式适合展厅全面开放,参观者人数较多且来源复杂的情况时使用。 手动控制模式:由讲解员或参观者通过手指触摸屏幕,有选择的、交互的演示对应内容,有目的的主动对展示信息进行索取。通过手动控制能够实现感兴趣区域的突出展现,使其地理方位、形状在模型上一目了然,同时配以图片和音乐介绍,使感兴趣区域的相关信息全方位解说。此模式适于参观者较少的情况,如领导参观、投资商考察等情况时使用。 遥控模式是通过将整个系统的显示、音乐及灯光等统一起来编制的演示系统,再结合遥控设备,使用户可以手持遥控器,演示感兴趣的区域。
3 结束语
城市电子沙盘不同普通的电子沙盘,普通的电子沙盘一旦完成后,需要维护很少,主要因为其核心的基础数据不会发生变化,而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城市面貌将会发生很大变化,如果不能将发生变化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及时更新,花费造价很大城市电子沙盘就会很快失去了现实意义,这需要我们在建造城市电子沙盘时,考虑到以后的维护方面的相关问题,真正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宇航,李会杰,冯允成.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电子沙盘仿真系统. 《计算机仿真》.2003.1
[2] 杜建丽. 电子沙盘制作方法的研究.
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范文5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发展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definition and of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is definition of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the urban planning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 of the design are analyzed in detail,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effective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thod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Key words: the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Architecture desig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筑设计的定义及城市规划设计的定义
1.1建筑设计的定义
所谓的建筑设计是将城市规划具体化,是将室内空间的使用要求、经济要求及美观要求等进行一一的落实,并对建筑的外部结构,以时代的特征风格为前提,结合建筑物的周围环境、建筑物所在城市的历史文脉及城市的控制性规划,对建筑物进行设计,使其与之相协调。因此,我们说建筑设计既是一种空间地域上的规划,也是一种微观层次上的规划,其所关注的对象主要是建筑物单体的室内、室外或建筑群落在空间上的特性。
1.2城市规划设计的定义
所谓的城市规划设计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城市的土地利用情况、城市的空间布局及在城市内的各项建设进行综合性、统一性的部署,主要是在于对城市的空间进行分析并设计。也就是对人类所活动的区域空间同其他各区域空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对各建设单体及建筑群落的整体形象进行动态性的解决及协调,是对城市的历史进行生态性的、可持续性的延续,并对城市的未来进行展望。城市规划设计属于宏观性的规划,对城市的空间地域进行有目的性的规划,其所关注的对象主要是城市的整体和城市所在的区域,为城市的土地利用提供空间结构是其任务所在,这种规划是对实体环境的规划。
二、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区别
2.1两者的确定性不一样
对于建筑设计的设计目标及设计要求是由开发商提出来的,并由建筑设计的设计师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结合建筑的周围环境及当地的风土人情等,设计出能够符合设计目标及设计要求的备选方案,最后由相关的人员进行定夺。可以说建筑设计是一种通过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的过程,而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是没有具体化的备选方案的。城市规划设计比起建筑设计来相对复杂,它不仅仅是由问题找答案的过程,它是需要对城市的方方面面要有所了解,并对城市提出一些问题,继而再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并将该答案作为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目标,使其落实。此外,城市规划设计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调整的过程,因此,它也是一种短期的行为,对于短期的行为则需要用到“规划年限”来对其进行控制,在城市规划的工作中,“规划年限”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依据。
2.2两者所设计的复杂性不一样
在建筑设计中,对建筑的设计大多数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对建筑设计师的要求不高,要求其具备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即可;而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对城市规划设计的设计师要求相对来说就比较高,不仅要求其要具备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同时也必须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够把握住城市的全局,对其进行系统性、合理性的规划。在如今,对于城市的规划,不仅仅是简单的规划好物质、工程就行了,而是要将社会的发展及环境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规划,这些也就要求城市规化设计的设计师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同时,为了提高城市规划的质量及效益,对城市进行规划通常是由各专业的人员一同协调来进行的。
2.3任务的综合性
建筑设计的过程是对答案的搜索过程,设计程序也是从一般到复杂的过程。而城市规划则不同,它从工作的开始就要考虑多目标的衔接,是城市基本要素关系的建立与处理、系统分析与综合的过程。在面对城市居民的需求时,各要素间还存在着矛盾,因此,城市规划必须妥善处理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
三、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联系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联的实用性学科,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构造及材料做法。它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和面问题。同时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城市规划管理是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政府行为来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监督、管理,并对二者之间发生的矛盾加以协调解决。
四、如何处理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4.1城市规划设计有科技含量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种设计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包括从策划到维护的所有内容。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类型。根据阿普尔压德的观点,城市规划设计内容日趋综合,方法包容性更强,从单纯注重形态的设计发展到综合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必须强调“城市规划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包括建筑物)进行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计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还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在我国一般一个城市规划设计经批准后,要执行十年以上,在批准城市规划设计时一定要采取科学认真的态度。
4.2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指导关系
伊沙里宁曾经说过:“通常做设计是要把它置于一栋房子中;将一栋房子置于周围的环境中;将周围的环境置于一个城市规划中。”建筑师在设计单体或群体建筑时,必须考虑建筑的大环境和开发地盘红线内的小环境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建筑创作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在快速发展中,建筑师在建筑创作时对人文的关注、对环境的关注显然不够。一味追求“新、奇、特”而不考虑建筑物所处的环境。例如北京的长安街,虽然每栋建筑单体都采用了中国最好的设计院和最优秀的建筑师的作品,而且在建筑造价上也毫不吝啬,但就其艺术价值本身而言,仍然是业界人士批判的焦点。究其原因,主要不在于建筑本身造型,而在于对周围环境的忽视,以及强烈的个体表现欲所造成的整体不和谐。再例如希腊的爱琴海上有一座叫伊特拉的小岛,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尤其是摄影家和画家,被称为“艺术家之岛”。整座岛上布满了十分简单的希腊式的民居,连警察局、医院、饭店都化整为零,成为居民式建筑尺度。几百年来,岛上的居民始终恪守一个规则:所有建筑均不超过三层,所有外墙均为白色。这种热爱自然、相互协调的观点,已经形成了一种设计理念。可见,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下,注重周围环境的协调,即使是最简单的建筑设计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4.3城市规划设计需要方案评审制度
重要的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形象影响也是很大的。应该尽快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组织一些专家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审,一是看建筑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二是对建筑设计方案本身进行评审,看它的设计思想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选出好的作品。在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决策时,不仅要关注建筑物本身,而且还应关注其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决策制度,这里的关键是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不能把独一无二、标新立异作为取舍的唯一标准。
参考文献:
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范文6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关系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联的实用性学科,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构造及材料做法。它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和面问题。同时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城市规划管理是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政府行为来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监督、管理,并对二者之间发生的矛盾加以协调解决。
一、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1、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定义
城市规划设计是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设计, 即对人活动的区域空间和各区域空间关系的协调。建筑设计是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经济、美观的要求, 同时在外部形体上, 在一定时代特征风格的前提下, 与周围环境、城市历史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的结果。因而, 城市规划设计是动态地解决和协调各类建筑之间的联系以及建筑群的整体形象, 以生态的、可持续的观点延续城市的历史, 展望城市的未来。城市规划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空间地域的规划,其总任务是为各种活动( 或土地利用) 提供空间结构,这种规划也称“实体环境规划”。但在研究对象上, 城市规划设计需要满足城市综合发展的需要与人们对生活的要求, 它涉及城市的外观形式、性质、分工产业发展与布局、社会发展与设施、规模投资, 以及城市各部分的组成、管理、政策等; 而建筑设计也是一种微观层次上的空间地域上的规划, 其关注的主要对象是建筑单体室内外或建筑群落的空间特性。所以, 两者之间有非常多的共性, 在实际的建筑规划工作中, 两者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2、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工作中的共同点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修建性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场地设计虽然不属于同一学科, 但其工作对象、内容、目的是相同的。两者都是为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在基地现状条件和相关的法规、规范基础上, 组织场地中各组成要素( 建筑物、交通系统、室外活动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工程系统) 之间关系的设计活动。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设计使场地中各要素, 尤其是建筑物与其它要素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工作内容上看:两者都包括建筑物、交通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场地竖向、工程设施等总体安排, 以及交通设施( 道路、广场、停车场等) 、绿化景园设施( 绿化、景园小品等) 、场地竖向与工程设施( 工程管线) 的详细设计。
3、城市规划设计指导与建筑设计
另一方面, 场地设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都必须服从上一级城市规划的要求: 一是体现在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和布局结构的控制之上。二也是主要的, 体现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是具体性的, 对场地设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有更直接的影响, 两者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之中的土地使用和建筑布置等各项细则必须做出恰当的切实反应。这些要求一般包括: 对用地性质和用地范围的控制, 对于容积率、建筑覆盖率、绿化覆盖率、建筑高度、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方面的控制, 以及对交通入口的方位规定等。它们会对建设项目布局形态的确定构成决定性影响。
(1)对用地性质的规划: 具体建设项目的选址上,控制性详细规划限定这一项目只能在某一允许区域内选择基地地块; 对用地进行开发的场地设计, 控制性详细规划限定该地只能做一定性质的使用。
(2)对用地范围的控制: 规划是由建筑红线与道路红线共同完成的。
(3)对用地强度的控制: 是通过容积率、建筑覆盖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来实现。对容积率、建筑覆盖率最大值及绿化覆盖率最小值来限定, 可将基地使用强度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畴之内。
(4)对建筑用地范围的控制: 由建筑范围控制线来限定。即基地允许建造建筑物的区域。规划中一般都要求建筑范围控制线从红线退后一定距离。
(5)规划中对建筑高度、交通出入口的方位、建筑主要朝向、主入口方位等方面的要求, 在场地设计中也应同时予以满足。
二、如何正确处理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1、科学对待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种设计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包括从策划到维护的所有内容。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类型。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必须强调“城市规划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包括建筑物) 进行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计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还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
2、建筑设计服从城市规划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建筑创作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在快速发展中,建筑师在建筑创作时对人文的关注、对环境的关注显然不够。一味追求“新、奇、特”而不考虑建筑物所处的环境。例如北京的长安街,虽然每栋建筑单体都采用了中国最好的设计院和最优秀的建筑师的作品,而且在建筑造价上也毫不吝啬,就其艺术价值本身而言,仍然是业界人士批判的焦点。究其原因,主要不在于建筑本身造型,而在于对四周环境的忽视,以及强烈的个体表现欲所造成的整体不和谐。再例如希腊的爱琴海上有一座叫伊特拉的小岛,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尤其是摄影家和画家,被称为“艺术家之岛”。整座岛上布满了十分简单的希腊式的民居,连警察局、医院、饭店都化整为零,成为民居式建筑尺度。几百年来,岛上的居民始终恪守一个规则:所有建筑均不超过三层,所有外墙均为白色。这种热爱自然、相互协调的观点,已经形成了一种设计理念。可见,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下,注重四周环境的协调,即使是最简单的建筑设计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3、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
重要的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形象影响也是很大的。应该尽快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组织一些专家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审,一是看建筑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二是对建筑设计方案本身进行评审,看它的设计思想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选出好的作品。在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决策时,不仅要关注建筑物本身,而且还应关注其是否与四周环境相协调的决策制度,这里的关键是提高治理者的决策水平,把握正的价值取向,不能把独一无二、标新立异作为取舍的唯一标准。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 建筑是构成城市的主要物质基础, 建筑设计必须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进行, 才能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不仅要关注建筑本身的特点与个性,还要使之与城市规划相适应。
参考文献: